2011届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之二

时间:2019-05-15 02:41: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届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之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届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之二》。

第一篇:2011届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之二

2011届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之二)

第二讲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考点提示】

本考点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对象;二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这是限制范围,即词语的含义必须是具体材料中、具体语言环境中、结合上下文理解所应有的意义。综合这两点,要明白这一考点,既是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情况,又是考查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词种类】

文言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五类。所谓“常见实词”,是从词的出现频率上来讲的,“常用实词”包括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

【真题回放】

1、(2009年全国卷Ⅰ)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A、为政清静,不严而肃

肃:恭敬

(形容词)(一词多义)

B、会兴辽东之役

会:适逢

(副词)(古今异义)

C、所在征敛,人不堪命

堪:忍受

(动词)(一词多义)

D、动以军法从事

动:招致

(副词)(一词多义)

2、(2009年江苏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A、遂属其家通明

属:托付(动词)(通假字)

B、皆逡巡引却

引却:后退(动词)(双音节词)

C、通明故魁垒丈夫也

魁垒:高大(形容词)(双音节词)

D、率倜傥非常之人

率:率领(副词)(一词多义 全都)

3、(2010年全国卷Ⅰ)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

报:答复(动词)(一词多义)

B、多惠政,赐金带宠之

宠:重用(动词)(意动用法 以„„为宠,把„„作为宠信)

C、祈天永命之要

祈:恳求(动词)(一词多义)

D、法天道,顺人心

法:效仿(名词)(一词多义)

4、(2010年全国卷Ⅱ)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及再遇阵没

及:趁着(动词)(一词多义

到了、等到)

B、寻知代州。移深州

寻:不久(副词)(一词多义)

C、会暮,约诘朝合战

会:适逢(副词)(古今异义)

D、援不至,遂没焉

遂:于是(副词)(一词多义)

【考题分析】

⒈以上考查的15个词,都属于常见实词。从词义上看,考查的常用实词都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所区别的。从词性上看,考查的常用实词主要是动词、形容词和副词,以单音节词为主,有时也考双音节词。

⒉文言实词的复习,平时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灵活理解,即不要离开原文(具体的语言环境);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段。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理解推断实词的含义是最有效的方法。

【详细讲解】

人们在长期的阅读、学习、研究古汉语的实践中,发现了古汉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些特点,并加以总结,为我们学习文言文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例如要把握古代汉语实词的含义,主要应从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这五个方面来复习。下面具体讲解。

一、通假字

通假字是指本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中,“要”是通假字,而其本字是“邀”。另有一些古今字,在课本中也列入通假字的范围,这是由于在古代有的字义项较多,后来就在原字的基础上另造了一个新字,以分担它的一个意义,原来的字叫古字,后起的字叫今字。如“莫”和“暮”:“莫”是古字,“暮”是今字。从意义上看,通假字与本字是无关的,而古字与今字则是有关的。高中课本中涉及到的通假字和古今字大约不超过100个,识记起来并不困难。(见100个高中文言文通假字附表)

二、一词多义

文言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在学习时要随时总结,不断深化。如“发”字,①在“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中作“发射”;②在“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荆轲刺秦王》)中作“出发”;③在“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赤壁之战》)中作“点燃”;④在“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中作“打开”;⑤在“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中作“发动”;⑥在“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中作“抒发”;⑦在“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君后援”(《赤壁之战》)中作“派遣”;⑧在“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中作“征发,征调”;⑨在“即道意中事,无毫发爽”(《促织》)中作“极短的长度单位,十毫为一发”;⑩在“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中作“开放”等。这些都是课内所见的,平时不断积累实词在语境中的意义,掌握得越来越多,就会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阅读能力自然会不断提高。

(一)了解词语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词的本义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就词的来源说的,即该词最初的意义,如“向”的最初意义是“朝北的窗户”,“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走”的最初意义为“跑”等。另一种理解是就词的应用来说的。把最常用的那个意义算作词的本义,也叫“基本意义”。如“兵”的基本意义是“兵士”,“走”的基本意义是“步行”。在现代汉语中所谈的基本义是指后者。例:(1)战则请从[跟随](2)后因伐木,始见此山[砍]。

引申义是从基本义发展出来的,同基本义有相类似、相对立或相关联的意义。如“深”的基本义是从表面到底部或从外面到里面的距离大。如“这条河很深”“这个院子很深”“深山”“深耕”,这几个“深”用的都是“深”的基本义。从“深”的基本义发展出来以下这些引申义:①深奥,深刻,深入。如:“道理很深”

②深厚。如:“友谊很深” ③时间久。如:“夜深人静”

④浓,重。如:“颜色太深”“深”的引申义和基本义的联系是建立在相类似的基础上的。

思考: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

(1)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身:本义“身体”,引申义“亲自”(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碴臿以为民先)、“自己”“自身”(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身孕”(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性命”(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等。

(2)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待

士:本义“对男子的美称”,引申义“做官的人”(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读书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有才能的人”(胜不敢复相士)、“兵”(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相:本义是“察看、仔细看”,引申义是“辅助、辅佐”(无物以相之)、“选择”(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辅佐帝王的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比喻义,也属于由词的本义的一种引申,简言之,就是词的比喻意义。但因为它使用比喻的手段,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明,所以跟引申义并列,成为转义的一种。它是由本义通过打比方而产生的新义。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意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又例如:①地下工作——“地下”比喻隐藏在敌人势力范围内;②冻结资金——“冻结”比喻阻止流动或变动;③乱扣帽子——“帽子”比喻罪名或坏名义。

思考: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本义和比喻义

(1)手足情深,焉能或忘

本义“手和脚”,比喻义“兄弟”“党羽”。

(2)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本义指“头和颈”,比喻义指“某个集团的领导人”。

(3)草菅人命,纵横乡里

本义“野草”,比喻义“不值得珍惜的事物”。

(二)掌握一词多义的方法

1、抓住词的本义进行推衍联想

举“亡”一词来说明,《说文解字》说:“亡,逃也”,可见“亡”字的本义是“逃跑”。由“逃跑”这个意义可以推衍联想出好多其它的意思。

①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

② 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指人的死亡)

③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指国家的灭亡)

④ 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丧失)

⑤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通“无”,相当于“没有”)

在这几个句子中“亡”字由“逃跑不见”,引申出了“物的丧失、丢失”“人的死亡”“国家的灭亡”等含义。

2、抓住词义引申的某些规律

由具体到抽象,如“爪牙”,本指鸟兽用以自卫和谋生的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劝学》“引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即用其本义;后来,比喻“得力的帮手与武士”。这是比喻义用久了,新的意义便固定了下来,不再是临时的比喻手法了。例如《诗经·祈父》中“祈父,予王之爪牙”。

①由个别到一般,如“末”字,本义是树梢,引申为末端,再引申为细小。

②由实到虚,如“果”字,由果实,引申为结局,再虚化为副词、连词。

③因果引申,如“好”,女子得男子以为伴表示貌美。

3、了解一词多义演变的联想方法

(1)类似联想

引(本义“开弓”—延引—牵引—引导)

(2)接近联想

兵(本义“兵器”—士兵—军队—军事—战争)

(3)对比联想

去(本义“距离”—离开—废除—舍弃)

4、要善于归纳集中记忆(见120个常用实词附表)

三、古今异义

语言是发展的,词义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同是一个词就有了古义和今义的差别。注意区分古义和今义的不同,就成了我们准确理解古人语言的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当然也有些词的词义一直沿用下来,没有什么变化,如“明日,徐公来”(《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来”。还有一小部分词语,文言文里常用,但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白话已经不用,如“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执事”,这部分词语,虽然我们比较生疏,但通过查字典就可以明了,不会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不能掉以轻心的是那些词语相同而意义用法已经不同的词,尤其是差别细微,容易被忽略的词。概括起来,古今词义的差别,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⒈词义扩大

文言文中,某些词的原有意义比较狭小,后来它的意义有了发展,应用范围比原来广泛了,这种现象叫词义的扩大。如“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指黄河,而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又如“是女子不好”(《西门豹治邺》)中的“好”,原来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而现在的“好”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事、物都可以修饰限制。这些都属于词义的扩大。

⒉词义缩小

词义的缩小,是指词的古义,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变得狭小的现象。如,“金就砺则利”(《劝学》)中的“金”,原来泛指一切金属,而在现代汉语中专指黄金。如“丈夫亦爱怜其子乎?”(《触龙说赵太后》)中的“丈夫”,是指成年男子,“生丈夫,二壶酒,一犬”(《勾践灭吴》)中的“丈夫”则是指男孩,在古代,不管是成年的还是未成年的,是已婚的还是未婚的男人,均可称丈夫,但在现代汉语中“丈夫”一般仅指已婚女子的配偶。再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因”(《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行李”,在古文中既可以指出使的人,也可以指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在该句中就是指出使的人,而在现代汉语中仅仅指出门所带的东西。这些都是词义的缩小。

⒊词义弱化

词义弱化是指词义程度的减弱。比如大家熟悉的“饥饿”中的“饿”字,古义是指严重的饥饿,已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如《孟子》“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中即用“饿”的古义,而现代汉语中“饿”是指一般的肚子饿。如“怨恨”的“怨”字,古义即“恨”,而今天的“怨”由古义“恨”减弱为“不满意、责备”的意思,如“任劳任怨”。再如今天的“疾病”一词中的“病”,和“疾”一样,都是指一般的生病,而古义中的“病”却和“疾”有别,是指大病。这些词的词义在今天看来,程度都减弱了。

⒋词义转移

古汉语中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表示的对象,转移到表示另外一种对象,古今之间的差别较大,没有明显的联系,这就叫做词义的转移。文言词汇中这种现象较为常见。如“弃兵曳甲而走”(《寡人之于国也》)中的“走”,古义是“跑,逃跑”,今天是“一步步地走”的意思。“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勾践灭吴》)中的“中原”,古义指原野,而在现代则指中原地区。还有大家熟悉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中的“牺牲”,古义指祭祀用作祭品的猪牛羊等,是名词,今义转移为为了某种目的而舍去自己的生命或权利,是动词。这些,都是典型的词义转移现象。

(1)由表示甲事物转移到表示乙事物。例如:

①“币”,古义指礼物。《苏武传》“置币遗单于”。今义已转移为“钱”的意思。

②“涕”,古义指眼泪。《促织》:“儿涕而去。”今义一般作“鼻涕”解。

(2)由表示甲动作转移为表示乙动作。例如:

①“走”,古义为“跑”、“逃跑”。“窃计欲亡走燕”。今义的走是“步行”的意思。

②“去”,古代指离开某地,现在则指到某地去。“去国怀乡”。“念去去千里烟波”

③“勤”,古义是“辛苦”,与“逸”相对。《肴之战》中“勤而无所,必生悖心”的“勤”就是“辛苦”的意思。今义“勤”已没有它的原义了。转移为“做事尽力,不偷懒”的意思。

(3)由表示甲义的范围转移到表示乙义的范围。例如:

“慢”,古义是“怠慢”的意思。今义的“慢”是速度缓慢,与“快”相对。古今词义的范围,从心理活动转移到动作方面来。

(4)由甲义转移为乙义时,词性也产生转移。例如:

①“牺牲”,古义指祭祀时用作祭品的牛、羊、猪等牲畜,属名词。《曹刿论战》中“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的“牺牲”即是古义。今义转移为:为了某种目的而舍去自己的生命或权利,属动词。

②“假”,古义指“借”的意思,属动词。《劝学》中“假舟楫者,非能水也”的“假”即是古义。后来“假”逐渐转移为“假期”和“真假”的“假”,不仅古义消失了,词性也由原来的动词转移为现在的名词或形容词。

思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

古义:外交使者。今义:出门时带的包裹。

②颜色不少变

颜色

古义:容颜、脸色。今义:色彩。

③秋天漠漠向昏黑

秋天

古义:秋日的天空。今义:秋季。

④上初即位,富于春秋

春秋

古义:年岁、年龄。今义:春天和秋天。

⒌感情色彩变化

古今词义在演变历史进程中,褒贬意义相互转化的现象,叫做词义的感情色彩变化。如“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谤”是“批评议论”之义,而今天的“谤”却是“恶意中伤”之意,已由中性词转变为贬义词。还有大家熟悉的“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地位地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如此说来,古今书写相同的词,其词义并不尽相同,为此,我们阅读古文时,要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注意在同中求异,切忌望文生义,以今释古,唯其如此,才能够准确无误地理解古书中的内容。

(1)褒义词变化为贬义词。例如:

①“明哲保身”,源出《诗经》:“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赞扬一个人聪明有智慧,善于适应环境。今义指不坚持原则,只顾自己的处世态度。词义由“褒”变“贬”。

②“衣冠禽兽”,原指官司服上绣的禽和兽的图案;现在指穿在衣服戴帽子的畜牲,比喻道德败坏、行为像畜牲一样的人。

(2)贬义词变化为褒义词。例如:“乖”。古义指偏执、不驯服。《林黛玉进贾府》:“行为偏僻性乖张。”即是古义。今义是“听话、安顺”的意思。如“这孩子真乖。”

(3)中性词变为褒义词或贬义词。例如:

①“谤”,古义指议论、批评他人过失。《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能谤讥于市朝”即用古义,今义“谤”有恶意中伤的意思。②“祥”。古义指预兆、有吉有凶。《左传•僖公十六年》:“是何祥也,吉凶焉在?”即是古义吉凶预兆的意思。今义多指吉兆,如“吉祥”。

⒍.词义强化

所谓“词义强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意义较弱,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增强了。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见中学常见古今异义词100附表)

四、词类活用

古汉语有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这是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动词用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理解词类活用对掌握实词是大有好处的,但不必死记硬背。在平时学习、诵读过程中,即可把握这种语言现象,关键要用心去理解。

(一)、名词活用

1.名词活用作动词

①范增数目项王(目,用眼睛看)

②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驻扎)

③从左右,皆肘之(肘,用胳膊肘撞)

④荆人欲聋宋,使人先表雍水(表,做标记)

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游水)

⑥左右欲刃相如(刃,杀)

⑦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笼,用笼子装)

⑧子路从而后(后,落在后面:“而”连接动词“从”和方位名词“后”)

⑨江水又东(东,向东流去:方位名词受副词“东”修饰)

⑩齐军既过而西矣(西,向西行进)

2.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就是指名词放在动词的前面,对这个动词起着直接修饰或限制的作用。现代汉语中,除时间名词外,其他名词一般是不能独立作状语的,但在文言文中,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的现象却是很普遍的。根据表修饰或限制的不同情况,名词作状语可归纳为下面几种类型。

表 比喻。名词状语起比喻作用,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可译为“像„„那样”。例如: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例①中的名词“犬”,修饰动词“坐”,比喻“坐”的状态,译为“像狗那样”;例②的名词“斗”,修饰动词“折”,译为“像北斗星那样”;“蛇”修饰动词“行”,译为“像蛇那样”。

表动作处所。这类名词状语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从)„„”。例如: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②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核舟记》)

例①中的方位名词“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分别修饰动词“买”,作状语,表示“买”这一动作行为的发生处所。例②中的方位名词“右”“左”,分别修饰动词“刻”,译为“在右边”“在左边”。

表动作趋向。这类名词状语也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可译为“向(往)„„”。例如:

①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小石潭记》)

②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③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例①中的方位名词“下”作状语,修饰动词“彻”,表示“下”的趋向,译为“向(往)下”。例②③中的方位名词“西”“前”,分别修饰动词“行”,译为“向(往)西”“向(往)前”。

表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或所采取的方式依据。这类名词状语的译法,只要在名词前加上介词“用”或“按”等即可。例如: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②学而时习之。(《〈论语〉十则》)

例①中的名词“箕畚”修饰动词“运”,作状语,表示“运”所凭借的工具,译为“用箕畚„„”。例①中的时间名词“时”修饰动词“习”,译为“按时”。

表动作行为的频率。这类状语也由表时间名词充当,译义可在时间名词加上一个“每”字即可。例如:

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伤仲永》)

②岁赋其二。(《捕蛇者说》)

例①中的时间名词“时”修饰动词“扳”,作状语,表示“扳”的频率,译为“每天”。同样,例②中的“岁”表示“赋”的频率,译为“每年”。

表对人的态度。这类用法的名词状语所表示的是主语对宾语所持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那样”或“当作„„一样”。

(邑人)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以宾客之礼相待。

例中的名词状语“宾客” 所表示的是主语“邑人”对宾语“其父”所持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宾客那样”或“当作宾客一样”。

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

②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例①中的时间名词“朝”和“暮”分别修饰动词“辞”与“宿”,表示“辞”与“宿”的时间。同样,例②中的“旦”和“暮”表示“往”与“归”的时间。

3、名词的使动用法

①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音wàng,“让„„为王”。

②生死而肉骨

“肉”名词的使动用法,译为“使„„长肉”。

4、名词的意动用法

①侣鱼虾而友麋鹿(侣:把„„当作伴侣;友:把„„当作朋友)

②不如吾闻而药之也(药:把„„当作良药)

③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把„„当做宾客)

④君子病无能焉(病:以„„为病)

⑤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以„„为鉴)

⑥孟尝君客我(客:把„„当做门客)

(二)、动词活用

1、动词作名词

①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谗、讥:诬陷、嘲讽的话)

②往往有得(得:心得、收获)

③钩党之捕遍于天下(捕:搜捕活动)

2、动词使动用法

①外连横而斗诸侯(斗:使„„争斗)

②李牧连却之(却:使„„退却)

③中军置酒饮归客(饮:使„„饮酒)

(三)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固:坚固的地势)

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近:平坦、距离近的地方)

③不能容于远近(远近:天下的人)

2、形容词作动词

①火不足以明也(明:照明、照亮)

②吾妻之美我者(美:赞美、称颂)

③欲穷其林(穷:穷尽、走完)

3、形容词使动用法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弱:使„„削弱)

②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愚:使„„愚笨)

4、形容词意动用法

①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小:认为„„小)

②渔人甚异之(认为„„奇怪)

五、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是文言实词运用的一种特殊现象。所谓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关)或相对(反)的语素构成,其中只有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意义,只作陪衬,只具备语法作用。偏义复词并不固定,它只是在一定语境中,为了句式的整齐或行文的需要,在本应用一个词的地方用上了偏义复词。如“昼夜勤作息”

(《孔雀东南飞》)中的“作息”就是偏义复词,“作息”分别是“耕作、休息”的意思,但在此处,意义偏在“作”,“息”并不表示意义。

偏义复词的运用,按词的构成关系来看,常见的有两种形式:

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

如: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石钟山记》)

——“浅深”是反义词,此处只取“深”的意义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出入”是反义词,此处只取“入”的意思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或相关

如: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

——“园圃”是相近词,分别是“种树的、种菜的地方”,此处只取“园”之意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国家”是相关词,此处只取“国”之意

学习文言文时对此类的词的识别,主要是把它放入语境当中,联系上下文,看它是否符合语境,符合逻辑关系。如“昼夜勤作息”(《孔雀东南飞》),这句话是用来描写刘兰芝的,刘兰芝是一个知书达礼、勤劳善良、忠于爱情的妇女形象,所以不分昼夜勤于的只能是“作”,耕作、劳作,而非休息,故此处只取“作”意,“息”只作陪衬,这样既合语境又合逻辑。再如“刺诸县短长”中,“刺”是指责,指责的只能是“短”,而不能是“长”,故“长”在此不表意义,只取“短”意。

值得注意的是,在辨别偏义复词是一定要把两个语素相近的偏义复词与同义复词区别开来。如:

谨庠序之教,申之义孝悌之义(《齐桓晋文之事》)

——“庠序”,同义复词,两者都是学校,只是时代不同叫法不同,故合译为“学校”

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

——“从许”,同义复词,都有“答应”之意,故合译为“答应或允许”

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廉颇蔺相如列传》)

——“恐惧”,同义复词,都有“害怕”之意,故译为“害怕或恐惧”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过秦论》)

——“藩篱”,同义复词,都有“篱笆”之意,故译为“篱笆”,比喻边境的屏障

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同义复词是几个词处于同一语法位置的固定结构,都表且共同表示一 个意义。而偏义复词虽是两个词复用,但意义只落在一个词身上,另一个只作陪衬,且结构一般是不固定的。课文偏义复词示例: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偏义在“骑”,“车”是衬字。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偏义在“入”,“出”是衬字。句意为:防备别的强盗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5.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偏义在“母”,“父”是衬字; 偏义在“兄”,“弟”是衬字。指刘兰芝的兄长。.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偏义在“兄”,“父”是衬字。.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偏义在“姥”,“公”是衬字。.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偏义在“国”,“家”是衬字。.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偏义在“女”,“子”是衬字。.去来江口守空船

偏义在“去”,“来”是衬字。.孰与君少长?

偏义在“长”,“少”是衬字。意谓“谁的年龄大”;.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偏义在”深(深度)”,”浅”是衬字。.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偏义在“异”,“同”是衬字。

14.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偏义在“巷”,“陌”是衬字。

15.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偏义在“远”,“近”是衬字。

16.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偏义在“作”,“息”是衬字。状语“勤”只能修饰“作”不能修饰“息”因而“作息”偏指“作”,“息”无义起陪衬作用。

【方法指点】

文言实词含义推断的常见方法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常见实词数量多,变化多,怎样来推断实词的含义呢?有六种方法,在推断和解释文言实词含义上还是非常有效的。

1、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的。例如,2010全国高考福建卷第2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及属稿

属:写

B.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

具:完备

C.遂大困,寻死富阳 寻:不久

D.挟三百金之富阳贾

贾:商人

原文开篇有“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候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候奉调,余去富阳。”根据“未及属稿”的前后文,可推断加点的“属”,不可能像我们课内所学的“通‘嘱’,嘱托、托付”,而应理解为“写”,故A项可排除;B、C两项,在课内已很熟悉其意义,解释是正确的,也应排除。D项中的“贾”,本来有“商人”之意,但在此处应理解为名词作动词,意为“做生意”,故D项错误,应选D。

2、结构分析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例如“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过秦论》)为对仗句,“据”与“拥”相对,“固”与“地”相对,“地”是“地方”之意,属名词,那么“固”也应为名词,据此推断“固”在此处应是形容词作名词,有“坚固的地势”之意。

3、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依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例如,2010全国高考重庆卷第8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鳜尺许以馈

馈:进献

B.或出己钱偿之,以是颇不治

治:追究

C.儿时尝戏画地为大第 第:住宅

D.贫甚,质女婢于人

质:人质

在D项中,“质”处在谓语的位置,不可能解释为名词“人质”,此处应理解为名词作动词,有“典当、抵押、把„„抵押给”之意。故D项错。

4、知识迁移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例如,2010全国高考湖北卷第10题: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相与笑之曰:鄙

鄙:卑鄙

B.场功甫毕

甫:刚刚

C.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 畜:通“蓄”

D.籍之以为厢兵

籍:登记

以上四个加点词语,都在中学语文文言文教材中出现过。A项中的“鄙”与初中所学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中的“鄙”相同,是“见识浅短”之意,故A错。B项中的“甫”与“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弈喻》)中的“甫”相同。C项中的“畜”与“鸡豚狗彘之蓄”(《寡人之于国也》)中的“畜”是否同义呢?不同。前者通“蓄”,有“收藏、贮藏”之意,而后者有“饲养、喂养”之意。D项中的“籍”与“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中的“籍”含义相同。

5、邻字帮助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例如:“曹操之众远来疲敝”中的“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疲劳”。

6、代入检验法(借助题干所给的义项推断词义)

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答案。

【课后总结】

理解实词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词的古今义

文言实词,有的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有的完全不同。这两类词都可以不去管它,重点应放在古今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实词上。如“食已与与如也”的“已”今作“已经”,这里是“罢”“完”的意思;如“偷”,古义有苟且、马虎、刻薄等意,今为偷窃。理解时不能不辨古今差别而随便地以今义释古义。

2.注意单音词和双音词

文言以单音词居多,汉语以双音词居多。不要把两个连用的单音词误判白话文中的双音词,如“妻子”、“地方”、“指示”等。

3.注意通假现象

古代汉语常有通假字。一是音同音近通假,如“蚤”通“早”,“要”通“邀”,“裁”能“才”,“禽”通“擒”,“卒”通“猝”;二是形近通假,如“说”能“悦”,“谕”通“喻”。因此,理解时不要误把通假字作为本字。如

“以身徇国”,“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中的“徇”通“殉”,看不出来,就会解错。

4.注意偏义复词现象

所谓偏义复词,京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的词,其中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只作陪衬,如《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便可白公姥”、“我有亲父兄这三句中,“作息”只有“作”的意义,“公姥”只有“姥”的意义,“父兄”只有“兄”的意义。如果不解依据上下文看出它们是“偏义”,就会理解错误。

5.要注意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在文言中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应根据具体语境作辨别。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中的“举”是“全”的意思(与“独”相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中的“举”,根据前后文,应解释“攻取”。

总之,理解文言实词的意义,是理解全面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也是高考文言文阅读必考内容,要提高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能力,一定要把上面所讲的各小知识点认真理解掌握,把知识的牢固积累和方法的巧妙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方能奏效。

第二篇: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贾凤英

一、教学目标

1.明确高考文言文的考点 2.归纳高考文言文阅读的答题思路

3.通过练习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二、教学重点

文言文阅读的答题思路分析

三、教学方法

对月考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归纳翻译句子的原则和方法,归纳筛选信息题的答题思路,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四、教学过程

(一)考点分析

学生结合以往作的练习归纳文言文考点: 1.实词的解释

2.人物主要性格特征(精神品质)的把握 3.文意的把握

4.句子的翻译(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语气等)

(二)例举月考中出现的问题,学生指出翻译中存在的错误。1.取洁白长大,其端正美丽者并不见留。

只吸纳家世清白的女子,那些长得美貌、漂亮的女子并没有被留下来。2.名家盛族子女,多败衣瘁貌以避之。

名门旺族的子女,很多都穿着很低俗且不漂亮的衣服来掩饰自己的相貌。3.朴性刚果,又见信于世宗,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人亦莫能加也。

王朴性情刚毅果断,又看见书信给了世宗,凡是他想干的,当时没有感到困难的。可是没有人超过他。

4.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天下不认为管仲有多么贤能,却认为鲍叔多么能了解人。5.会为来俊臣所构,守者浸弛,即丐笔书帛,置褚衣中。

刚好赶上到俊臣所管辖的地方,看守的人一路奔走,就在帛上写了几句,放在他的衣服中。

教师归纳出现错误的原因:

1.望文生义;2.句式错误;3.重复啰嗦;4.不了解古代文化常识。

(三)文言文翻译的相关知识的回顾

1、文言文翻译的要求:信(准确)

达(通顺)雅(有文采)

2、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

3、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 :留

(四)技巧点拨:

1、如何筛选与整合信息?

(1)预读文意题,以“题”悟意。

(2)初读选文,整体感知。圈点勾划,以“文”会意

(筛选信息)(3)锁定区域,准确比照。抓住歧点,综合分析(整合信息)(学生结合曾经做过的题来解释)

2、命题人设置误项时的几个常见角度(第6题)⑴ 个别实(虚)词故意译错; ⑵ 事迹张冠李戴; ⑶ 时空错位;

⑷ 人物性格陈述不恰当; ⑸ 凭空添加,无中生有; ⑹ 强加因果关系。

(学生结合模拟试卷1-5中的第6题加以分析)

(五)练习巩固

其一:(《高考模拟试卷之六》第二大题“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4.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5.表现王彦章忠义正直的一组是()6.对原谅有关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7.翻译句子:

(1)先帝取天下,不以臣为 不肖,所谋无不用。(2)俟吾破贼还,诛奸臣以谢天下。

(学生回答,教师告知正确答案,学生进行自测评定,分析错误的原因)

提示:实词(采分点)——不肖、俟、诛、谢

其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文天祥字宋瑞……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德祐初……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天祥曰:“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尽以家赀为军费……至元十五年十二月,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过零丁洋诗与之。

1、下面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吾深恨于此

遗憾 .B、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

殉职 .C、天祥方饭五坡岭

吃饭 .D、庶天下忠臣义士

希望 .

2、翻译句子:

(1)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2)索之固,乃书过零丁洋诗与之

(七)课堂小结 1.翻译文言文的方法。2.筛选信息的方法。

第三篇:2011届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2011届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第一讲 考 点 分 析

文言文考点

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与用法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

⑤筛选文中信息,概括主要内容,分析作者观点

考点: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考点阐析:本考点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 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范围;

二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这一限制成分是所给条件。

综合这两点,再加上“理解含义”的具体要求,既是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情况,又是考查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含义: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虚词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汉语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所谓“常见实词”,从词的出现频率上来讲,“常用实词”指的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从词义上看。考查的常用实词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这也就是一种能力。

文言实词的复习一不要离开原文(语言环境),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段。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理解推断实词的含义是最有效的方法。

文言实词主要有三个特点:通假性,单音性,多义性

把握古代汉语实词主要通过: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1. 通假字。通假字是指本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中,“要”是通假字,而其本字是“邀”。另有一些古今字,在课本中也列入通假字的范围,这是由于在古代有的字义项较多,后来就在原字的基础上另造了一个新字,以分担它的一个意义,原来的字叫古字,后起的字叫今字。如“莫”和“暮”:“莫”是古字,“暮”是今字。从意义上看,通假字与本字是无关的,而古字与今字则是有关的。高中课本中涉及到的通假字和古今字大约不超过100个,识记起来并不困难。(核按钮336页)

1、文言文的单音性:

1.注意文言文词语以单音为主的特点 壁有瑕,请指示王 今其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2.古今词义的变化(古今异义)

语言是发展的,词义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同是一个词就有了古义和今义的差别。注意区分古义和今义的不同,就成了我们准确理解古人语言的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当然也有些词的词义一直沿用下来,没有什么变化,如“明日,徐公来”(《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来”,还有一小部分词语,文言文里常用,但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白话已经不用,如“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执事”,这部分词语,虽然我们比较生疏,但通过查字典就可以明了,不会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不能掉以轻心的是那些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已经不同的词,尤其是差别细微,容易被忽略的词。

概括起来,古今词义的差别,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词义扩大。文言文中,某些词的原有意义比较狭小,后来它的意义有了发展,应用范围比原来广泛了,这种现象叫词义的扩大。如“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指黄河,而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又如“是女子不好”(《西门豹治邺》)中的“好”,原来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而现在的“好”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事、物都可以修饰限制。这些都属于词义的扩大。

(1)原单指某事物的词,扩大到兼指特征、性质或功能相似的事物。例如: 雏(小鸡——幼小的动物或诱饵,以及未定型前的最初形式形状,雏鸟,雏形)

①“雏”。《说文》:“鸡子也。”本义指小鸡。现在指幼小的动物或幼儿,以及未定型前的最初形式、形状。如“雏鸟”、“雏形”等等。

(2)由感觉性质相通,从原意扩大到其它感情相似的意义。例如: 甘(味甜——味甜乐意)苦(味苦——痛苦辛苦)

①“甘”。《说文》:“美也。”“物之甘美者也,甜也。”现在常用的意义除了指味美,味道甜之外,还有心里乐意的意思,如“心甘情愿”。

②“苦”。《说文》:“苦,苓也。”“苓”是一种苦菜,表示味苦的意思。现在的“苦”,不仅有“甘苦”之“苦”义,还衍生出“辛苦”、“痛苦”等义。还有像“病”(重病——病)

(3)由专名扩大为通名。例如:

①“江”、“河”。(专指长江、黄河之——后来扩大到河流的通名)②“好”(女子貌美——后指一切美好的事物、善良的品质等)③“中国”,(中原地区,——现在指全中国)

(4)由原只表示某事物一部分的词,扩大到表示这一事物的整体。例如: 秋(秋季——秋季,一年)

百年(晚年——很多年,一辈子,一生)宾客(门客——客人)“秋”。《说文》:“禾谷熟也。”本指一年四季中的“秋季”。后由一个季节扩大为一年的意思。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百年多病独登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百年好合;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

练习,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古义:母亲。今义:晚辈对任何女性长辈的亲切称呼。③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古义:父母兄弟等亲属。今义:有婚姻关系的成员。

二、词义缩小

词义的缩小,是指词的古义,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变得狭小的现象。如,“金就砺则利”(《劝学》)中的“金”,原来泛指一切金属,而在现代汉语中专指黄金。如“丈夫亦爱怜其子乎?”(《触龙说赵太后》)中的“丈夫”,是指成年男子,“生丈夫,二壶酒,一犬”(《勾践灭吴》)中的“丈夫”则是指男孩,在古代,不管是成年的还是未成年的,是已婚的还是未婚的男人,均可称丈夫,但在现代汉语中“丈夫”一般仅指已婚女子的配偶。再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因”(《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行李”,在古文中既可以指出使的人,也可以指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在该句中就是指出使的人,而在现代汉语中仅仅指出门所带的东西。这些都是词义的缩小。

(1)词义程度的减弱。例如:

饿(严重的饥饿,受死亡威胁——肚子饿)怨(恨——不满意,责备)

①“饿”。古义指严重的饥饿,已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孟子•告子篇》:“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即用“饿”的古义。今义的“饿”指一般的肚子饿,程度减弱了。

②“怨”。古义指“恨”的意思。《屈原列传》:“屈平作《离骚》,盖自怨生也。”这个“怨”即是古义。今义的“怨”,由古义“恨”减弱为“不满意,责备”的意思。如“从无怨言”、“任劳任怨”。(2)词义的表示范围的缩小。例如: 丈夫(男子的通称-------女子的配偶 子(孩子总陈——男子)臭(气味——难闻的气味)

②“丈夫”。古义是男子的通称。《触龙说赵太后》:“丈夫变爱怜其子乎?”这里指成年男子。今义“丈夫”专指“女子的配偶”。

③“子”,最初是孩子的总称,不分男孩女孩都称子。现在“子”只指“儿子”。④“臭”,古代泛指气味。现在只指难闻的气味。(3)词义义项的减少。例如:

劝(鼓励、劝说、规劝——劝说、规劝)让(辞让、谦让之意,责备——辞让)

①“劝”古义常用义项有鼓励、劝说、规劝。《劝学》之“劝”就是鼓励的意思;《赤壁之战》:“肃劝权如瑜还。”即“劝说”之意。今义中只剩下“劝说、规劝”这一义项。如“劝人改过”。

②“迁”。古义常用义项有迁移、变换、调任、升职、贬谪、流放。《〈指南录〉后序》:“战、守、迁皆不及施。”(迁移);《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太史令。”(调任、升职)《屈原列传》:“顷襄王怒而迁之。”(流放)。今义“迁”只剩下“迁移、变换”之义。如“迁居”。

③“让”。文言中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责备之意。现在只用前一意义。

练习,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①沛公居山东时 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今义:妻,与“丈夫”相对 ④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三、词义弱化。

词义弱化是指词义程度的减弱。比如大家熟悉的“饥饿”中的“饿”字,古义是指严重的饥饿,已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如《孟子》“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中即用“饿”的古义,而现代汉语中“饿”是指一般的肚子饿;如“怨恨”的“怨”字,古义即“恨”,而今天的“怨”由古义“恨”减弱为“不满意、责备”的意思,如“任劳任怨”;再如今天的“疾病”一词中的“病”,和“疾”一样,都是指一般的生病,而古义中的“病”却和“疾”有别,是指大病。这些词的词义在今天看来,程度都减弱了。

①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约束 古义:盟约。今义:限制。

②戊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举 古义:攻克。今义:抬起。③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走 古义:跑。今义:行走。

④吾羞,不忍为之下 羞 古义:羞愧、感到耻辱。今义:害羞、不好意思。

四、词义转移

古汉语中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表示的对象,转移到表示另外一种对象,古今之间的差别较大,没有明显的联系,这就叫做词义的转移。文言词汇中这种现象较为常见。如“弃兵曳甲而走”(《寡人之于国也》)中的“走”,古义是“跑,逃跑”,今天是“一步步地走”的意思。“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勾践灭吴》)中的“中原”,古义指原野,而在现代则指中原地区。还有大家熟悉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中的“牺牲”,古义指祭祀用作祭品的猪牛羊等,是名词,今义转移为为了某种目的而舍去自己的生命或权利,是动词。这些,都是典型的词义转移现象。(1)由表示甲事物转移到表示乙事物。例如:

①“币”,古义指礼物。“置币遗单于”。今义已转移为“钱”的意思。②“涕”,古义指眼泪。《促织》:“儿涕而去。”今义一般作“鼻涕”解。(2)由表示甲动作转移为表示乙动作。例如:

①“走”,古义为“跑”、“逃跑”。“窃计欲亡走燕”。今义的走是“步行”的意思。②“去”,古代指离开某地,现在则指到某地去。“去国怀乡”。“念去去千里烟波”

③“勤”。古义是“辛苦”,与“逸”相对。《肴之战》中“勤而无所,必生悖心”的“勤”就是“辛苦”的意思。今义“勤”已没有它的原义了。转移为“做事尽力,不偷懒”的意思。(3)由表示甲义的范围转移到表示乙义的范围。例如: “慢”古义是“怠慢”的意思。今义的“慢”是速度缓慢,与“快”相对。古今词义的范围,从心理活动转移到动作方面来。

(4)由甲义转移为乙义时,词性也产生转移。例如:

①“牺牲古义指祭祀时用作祭品的牛、羊、猪等牲畜,属名词。《曹刿论战》中“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的“牺牲”即是古义。今义转移为:为了某种目的而舍去自己的生命或权利,属动词。

②“假”。古义指“借”的意思,属动词。《劝学》中“假舟楫者,非能水也”的“假”即是古义。后来“假”逐渐转移为“假期”和“真假”的“假”,不仅古义消失了,词性也由原来的动词转移为现在的名词或形容词。练习,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 古义:外交使者。今义:出门时带的包裹。②颜色不少变 颜色 古义:容颜、脸色。今义:色彩。③秋天漠漠向昏黑 秋天 古义:秋日的天空。今义:秋季。

④上初即位,富于春秋 春秋 古义:年岁、年龄。今义:春天和秋天。

五、感情色彩变化

古今词义在演变历史进程中,褒贬意义相互转化的现象,叫做词义的感情色彩变化。如“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谤”是“批评议论”之义,而今天的“谤”却是“恶意中伤”之意,已由中性词转变为贬义词。还有大家熟悉的“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地位地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

如此说来,古今书写相同的词,其词义并不尽相同,为此,我们阅读古文时,要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注意在同中求异,切忌望文生义,以今释古,唯其如此,才能够准确无误地理解古书中的内容。(1)褒义词变化为贬义词。例如:

①“明哲保身”,源出《诗经》:“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赞扬一个人聪明有智慧,善于适应环境。今义指不坚持原则,只顾自己的处世态度。词义由“褒”变“贬”。

②“衣冠禽兽”,原指官司服上绣的禽和兽的图案,现在指穿在衣服戴帽子的畜牲。比喻道德败坏、行为像畜牲一样的人。(2)贬义词变化为褒义词。例如:“乖”。古义指偏执、不驯服。《林黛玉进贾府》:“行为偏僻性乖张。”即是古义。今义是“听话、安顺”的意思。如“这孩子真乖。”(3)中性词变为褒义词或贬义词。例如:

①“谤”,古义指议论、批评他人过失。《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能谤讥于市朝”即用古义,今义“谤”有恶意中伤的意思。②“祥”。古义指预兆、有吉有凶。《左传•僖公十六年》:“是何祥也,吉凶焉在?”即是古义吉凶预兆的意思。今义多指吉兆,如“吉祥”。

7.名称说法的改变。例如:“足”改称”脚”,“甘“改称“甜”,“目”改称“眼睛”,“日”改称“太阳”,“寡”改称“少”等。8.单音词变为复音词。例如:“前”变为“前面”,“敌”变为“敌人”等。

六.词义强化:

所谓“词义强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意义较弱,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增强了。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

2.一词多义。文言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在学习时要随时总结,不断深化。如“发”字,在“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中作“发射”,在“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荆轲刺秦王》)中作“出发”;在“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赤壁之战》)中作“点燃”;在“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中作“打开”;在“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中作“发动”;在“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中作“抒发”;在“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君后援”(《赤壁之战》)中作“派遣”;在“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中作“征发,征调”;在“即道意中事,无毫发爽”(《促织》)中作“极短的长度单位,十毫为一发”;在“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中作“开放”等。这些都是课内所见的,平时不断积累实词在语境中的意义,掌握得越来越多,就会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阅读能力自然会不断提高。

3.古今异义。着重掌握词语古今意义的变化,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还有的词义转移了。如1999年高考第11题D项“人灾,绝食者千余家”句中,“绝食”作“断绝粮食”讲,与今天的“绝食”意义完全不同。这是词义演变。

4.词类活用。古汉语有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这是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动词用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理解词类活用对掌握实词是大有好处的,但不必死记硬背。在平时学习、诵读过程中,即可把握这种语言现象,关键要用心去理解。

第二讲 一词多义

一.了解词义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词的本义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就词的来源说的,即该词最初的意义,如“向”的最初意义是朝北的窗户,“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走”的最初意义为跑等。

另一种理解是就词的应用来说的。把最常用的那个意义算作词的本义,也叫“基本意义”。如“兵”的基本意义是“兵士”,“走”的基本意义是“步行”。在现代汉语中所谈的基本义是指后者。例:(1)战则请从[跟随](2)后因伐木,始见此山[攻伐](3)范增数目项王[眼睛](4)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换取] 引申义是从基本义发展出来的,同基本义有相类似、相对立或相关联的意义。如“深”的基本义是从表面到底部或从外面到里面的距离大。如说:“这条河很深”、“这个院子很深”、“深山”、“深耕”。这几个“深”用的都是“深”的基本义。从深的基本义发展出来以下这些引申义:

①深奥,深刻,深入。如:“道理很深。” ②深厚,深刻。如:“友谊很深。” ③时间久。如:“夜深人静。” ④浓,重。如:“颜色太深。”

“深”的引申义和基本义的联系是建立在相类似的基础上的。例:指出下列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

(1)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身:本义“身体”,引申义“亲自”(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碴臿以为民先)、“自己”“自身”(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身孕”(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性命”(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等。

(2)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待

士:本义“对男子的美称”,引申义“做官的人”(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读书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有才能的人”(胜不敢复相士)、“兵”(士不敢弯弓而报怨)。(3)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相:本义是“察看、仔细看”,引申义是“辅助、辅佐”(无物以相之)、“选择”(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辅佐帝王的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比喻义,也属于由词的本义的一种引申,就是词的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但因为它使用比喻的手段,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明,所以跟引申义并列,成为转义的一种。它是由本义通过打比方面产生的新义。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意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地下工作——“地下”比喻隐藏在敌人势力范围内。点滴经验——“点滴”比喻零星的,微小的。冻结资金——“冻结”比喻阻止流动或变动。乱扣帽子——“帽子”比喻罪名或坏名义。例:(1)手足情深,焉能或忘

本义“手和脚”,比喻义“兄弟”“党羽”。

(2)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本义指“头和颈”,比喻义指“某个集团的领导人”。(3)草菅人命,纵横乡里

本义“野草”,比喻义“不值得珍惜的事物”。

词的假借义:所谓词的假借义,古文中常常出现通假字现象。所谓通假字,就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它的现象。甲字是本字,乙字是甲字的通假字。这里的乙字就含有了假借义。如:“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中“蚤”同“早”,其假借意义为“早一点”;“至莫夜月明”中的“莫”同“暮”,其假借意义为“夜晚”。(要求熟记初高中教材中出现过的通假字(学生用书P336))二.掌握一词多义的方法

1,抓住词的本义,进行推衍联想。

举例“亡”说明,《说文解字》说:“亡,逃也”,可见“亡”字的本义是“逃跑”。由“逃跑”这个意义可以推衍联想出好多其它的意思。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②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指人的死亡)。③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指国家的灭亡)。④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丧失)。⑤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通“无”,相当于“没有”)。如“亡”字由逃跑不见,引申出了物的丧失不见和人的死亡。丧失物质 亡:逃亡、隐避(本义)死亡 灭亡(引申义)2,抓住词义引申的一般趋势:

由具体到抽象,如“爪牙”,本指鸟兽用以自卫和谋生的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劝学》“引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即用其本义。后来,比喻得力的帮手与武士,用久了新的意义便固定了下来,不再是临时的比喻手法了。《诗经•祈父》“祈父,予王之爪牙”。

由个别到一般,如“末”字,本义是树梢,引申为末端,再引申为细小。由实到虚,如“果”字,由果实,引申为结局,再虚化为副词、连词。因果引申,如“好”,“女子得男子以为伴表示貌美” 3.了解一词多义演变的联想方法。

(1)类似联想。引(本义“开弓”—延引—牵引—引导)(2)接近联想。兵(本义“兵器”—士兵—军队—军事—战争)(3)对比联想。去(本义“距离”—离开—废除—舍弃)4.要集中记忆。(见120个实词表)

第三讲

古今词义的变化(古今异义)第四讲

词的偏义:偏义复词 一,偏义复词例谈

偏义复词是文言实词运用的一种特殊现象。所谓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有两个意义相近(关)或相对(反)的语素构成,其中只有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意义,只作陪衬,只具备语法作用。偏义复词并不固定,它只是在一定语境中,为了句式的整齐或行文的需要,在本应用一个的地方用上了偏义复词。如“昼夜勤作息”(《孔雀东南飞》)中的“作息”就是偏义复词,“作息”分别是“耕作、休息”的意思,但在此处,意义偏在“作”,“息”并不表示意义。

偏义复词的运用,按词的构成关系来看,常见的有两种形式:

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

如: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石钟山记》)——“浅深”是反义词,此处只取“深”的意义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出入”是反义词,此处只取“入”的意思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或相关

如: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

——“园圃”是相近词,分别是“种树的、种菜的地方”,此处只取“园”之意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国家”是相关词,此处只取“国”之意

学习文言文时对此类的词的识别,主要是把它放入语境当中,联系上下文,看它是否符合语境,符合逻辑关系。如“昼夜勤作息”(《孔雀东南飞》),这句话是用来描写刘兰芝的,刘兰芝是一个知书达礼、勤劳善良、忠于爱情的妇女形象,所以不分昼夜勤于的只能是“作”,耕作、劳作,而非休息,故此处只取“作”意,“息”只作陪衬,这样既合语境又合逻辑。再如“刺诸县短长”中,“刺”是指责,指责的只能是“短”,而不能是“长”,故“长”在此不表意义,只取“短”意。

只得注意的是,在辨别偏义复词是一定要把两个语素相近的偏义复词与同义复词区别开来。如: 谨庠序之教,申之义孝悌之义(《齐桓晋文之事》)

——“庠序”,同义复词,两者都是学校,只是时代不同叫法不同,故合译为“学校” 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

——“从许”,同义复词,都有“答应”之意,故合译为“答应或允许” 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廉颇蔺相如列传》)——“恐惧”,同义复词,都有“害怕”之意,故译为“害怕或恐惧”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过秦论》)

——“藩篱”,同义复词,都有“篱笆”之意,故译为“篱笆”,比喻边境的屏障

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同义复词是几个词处于同一语法位置的固定结构,都表且共同表示一个意义。而偏义复词虽是两个词复用,但意义只落在一个词身上,另一个只作陪衬,且结构一般是不固定的。

二,偏义复词曾经在 2003年上海高考题中,要求将“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一句译成现代汉语。难度并不高,但有相当多的考生对偏义复词不甚了解,结果把“开合”这个偏义复词当作两个词处理,闹出了“张不开,闭不上”的笑话。

三,课文偏义复词示例: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偏义在“骑”,“车”是衬字。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偏义在“入”,“出”是衬字。句意为:防备别的强盗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5.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偏义在“母”,“父”是衬字; 偏义在“兄”,“弟”是衬字。指刘兰芝的兄长。.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偏义在“兄”,“父”是衬字。.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偏义在“姥”,“公”是衬字。.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偏义在“国”,“家”是衬字。.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偏义在“女”,“子”是衬字。.去来江口守空船 偏义在“去”,“来”是衬字。.孰与君少长? 偏义在“长”,“少”是衬字。意谓“谁的年龄大”;.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偏义在”深(深度)”,”浅”是衬字。.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偏义在“异”,“同”是衬字。

14.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偏义在“巷”,“陌”是衬字。

15.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偏义在“远”,“近”是衬字。16.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偏义在“作”,“息”是衬字。状语“勤”只能修饰“作”不能修饰“息”因而“作息”偏指“作”,“息”无义起陪衬作用。

第五讲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活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应当注意: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不同:某词活用作其他类词,只是临时的偶然的用法,离开特定的语言环境,仍属于原先的词类。而词的兼类乃是词义引申发展的结果,是词自身固有的,它们各自的用法是固定的、经常的。一.名词活用作动词 1.普通名词活用作动词 先看例句:

①范增数目项王(目,用眼睛看)②晋军函陵,秦军*南(军,驻扎)

③从左右,皆肘之(肘,用胳膊肘撞)④荆人欲聋宋,使人先表雍水(表,做标记)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游水)⑥左右欲刃相如(刃,杀)⑦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笼,用笼子装)

我们可以看出,上述七句,都是加线的词是活用的。而通过分析这些活用的词的环境可以总结出识别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规律如下:

A.两个名词连用,而它们之间又不是并列关系,则前一个名词往往活用作动词,后一个名词是它所带的宾语。例如①②两句。

B.名词前带有副词修饰,则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因为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如③④句。(说明:“先”表示空间的先后是方位名词,表示时间的先后是时间副词。第④句的“先”是时间副词)C.名词前带能愿动词,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如⑤⑥句。

D.连词“而”连接一个名词和一个动词,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因为连词“而”只用于连接动词)如⑦句。不仅名词能活用为动词,名词性词组也能活用为动词,其规律与名词活用作动词相同。2.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 ①子路从而后(后,落在后面:“而”连接动词“从”和方位名词“后”)②江水又东(东,向东流去:方位名词受副词“东”修饰)③齐军既过而西矣(西,向西行进:同①)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后:以……为先,以……为后:同②)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识别规律与一般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识别规律相同。其实,形容词、数量词也可以活用为动词。动词、形容词也可以活用为名词。二.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就是指名词放在动词的前面,对这个动词起着直接修饰或限制的作用。现代汉语中,除时间名词外,其他名词一般是不能独立作状语的,但在文言文中,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的现象却是很普遍的。根据表修饰或限制的不同情况,名词作状语可归纳为下面几种类型。

1.表比喻。名词状语起比喻作用,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可译为“像……那样”。例如: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

例①中的名词“犬”,修饰动词“坐”,比喻“坐”的状态,译为“像狗那样”;例②的名词“斗”,修饰动词“折”,译为“像北斗星那样”;“蛇”修饰动词“行”,译为“像蛇那样”。

2.表动作处所。这类名词状语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从)……”。例如: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②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核舟记》)

例①中的方位名词“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分别修饰动词“买”,作状语,表示“买”这一动作行为的发生处所。例②中的方位名词“右”“左”,分别修饰动词“刻”,译为“在右边”“在左边”。

3.表动作趋向。这类名词状语也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可译为“向(往)……”。例如:

①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小石潭记 》)

②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

③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例①中的方位名词“下”作状语,修饰动词“彻”,表示“下”的趋向,译为“向(往)下”。例②③中的方位名词“西”“前”,分别修饰动词“行”,译为“向(往)西”“向(往)前”。

4.表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或所采取的方式依据。这类名词状语的译法,只要在名词前加上介词“用”或“按”等即可。例如: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②学而时习之。(《〈论语〉十则》)

例①中的名词“箕畚”修饰动词“运”,作状语,表示“运”所凭借的工具,译为“用箕畚……”。例①中的时间名词“时”修饰动词“习”,译为“按时”。

5.表动作行为的频率。这类状语也由表时间名词充当,译义可在时间名词加上一个“每”字即可。例如:

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伤仲永》)

②岁赋其二。(《捕蛇者说》)

例①中的时间名词“时”修饰动词“扳”,作状语,表示“扳”的频率,译为“每天”。同样,例②中的“岁”表示“赋”的频率,译为“每年”。

6.表对人的态度。这类用法的名词状语所表示的是主语对宾语所持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那样”或“当作……一样”。

(邑人)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以宾客之礼相待。

例中的名词状语“宾客” 所表示的是主语“邑人”对宾语“其父”所持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宾客那样”或“当作宾客一样”。

7.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

②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例①中的时间名词“朝”和“暮”分别修饰动词“辞”与“宿”,表示“辞”与“宿”的时间。同样,例②中的“旦”和“暮”表示“往”与“归”的时间。三.使动用法

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使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或语译。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分述如下: 1.动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动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发出这个动作。这种动宾结构形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先看两个例句: ①孟子将朝王 ②武丁朝诸侯

这两例的结构形式完全相同,谓语动词都是“朝”,但它们的动宾关系却不同。前一例是一般句式,“朝”的动作是主语“孟子”发出的,宾语“王”是谓语动词“朝”的对象。语译为“孟子将朝见齐宣王”。后一例是使动用法,“朝”的行为不是主语“武丁”发出的,而是宾语“诸侯”发出的,是主语“武丁”使诸侯发出这个动作。语译为“武丁使诸侯朝见”。

⑴在古代汉语中,动词的使动用法,多是由不及物动词充当的。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当用作使动时,便带有宾语。——这也是识别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的途径。如: ①庄公寤生,惊姜氏。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上两例中,“惊”和“亡”是不及物动词,但后面带了宾语,我们就知道它们是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时,后面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如: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之 ]也。当翻译时,省略了的宾语要补上。

⑵古代汉语及物动词也有用作使动的,但为数不多。如:①外连衡而斗诸侯。②追而送之江之浒,饮食之

正由于及物动词本来就是可以带宾语的,要识别它是使动用法就困难得多。有的从句子的意思就可以识别,如下例的“饮食之”,我们解释为“吃喝他”就解释不通,只能解释为“让他吃喝”。《子路从而后》中的“杀鸡为黍而食之”的“食”也属于这种情况。有的从中国的一般礼仪和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识别,如开头举的两例:孟子身份地位低,他朝见齐宣王是正常的;而武丁是天子,比诸侯的身份地位高,他去朝见诸侯是不正常的,只能作使动用法解。“阳货欲见孔子”也属于这种情况。阳货是鲁国季孙氏的家臣,地位高;孔子是老百姓,地位低,阳货并不是想要去拜见孔子,而是想让孔子去拜见他,所以“见”是使动用法。有的则还要熟悉历史。如“外连衡而斗诸侯”是商鞅的策略:对外采用连横亲秦的策略,不是秦国自己同诸侯斗争,而是使诸侯相互争斗,秦国坐收渔人之利。所以“斗”是使动用法。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形容词用作使动时,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如: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形容词作使动用法,这个形容词首先活用作动词。形容词可以活用作一般动词,也可进一步用作使动。比较两个例句:

①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

②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前一句“长”和“短”都是形容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分别解释为“擅长”和“不擅长”。后句“正”、“笃”、“睦”、“和”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它们之间一般通过句子的意思就可以区别开。3.名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名词活用为动词时,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

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音wàng,“使……为秦王”。

一般地说,动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做什么;形容词的使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名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成为什么。(但也有个别例外,如: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这个“肉”就不表示成为肉,而是表示“使……长肉”。)四.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其动词与宾语的关系,动词表示对宾语的认识,可以用“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的语言形式去理解或语译。要注意:意动用法仅限于名词和形容词,动词没有意动用法。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如: 以贤勇知,以功为己(贤,以……为贤)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少,以……为少;轻,以……为轻)2.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 侣鱼虾而友麋鹿(侣,把……当作伴侣;友:把……当作朋友)不如吾闻而药之也(药:把……当作良药)楚亭怪而察之(怪:对……感到奇怪)

[我]不女瑕疵(瑕疵:认为……有毛病。注意:“瑕疵”所带的宾语,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了。这是由于句子是否定句,宾语又是用代词充当的。)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在结构形式上一致,主要靠上下文,从语义上加以区分。如上例“不如吾闻而药之也”,“药”首先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既可理解为“把……当作药”,也可以理解为“使……成为药”。但联系上文——人们在乡校议论郑国为政的得失,有人劝当政者子产毁乡校。“闻”的肯定是人们的议论,子产只能把人们的议论当作治理国家的良药,而不能使人们的议论成为药。

再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是形容词,但后面带了宾语,肯定活用作动词了。既可进一步理解为“使……美”(把我打扮得美),也可进一步理解为“认为……美”。但联系上文——邹忌问自己的妻子,自己和徐公比,谁美——妻子当然是认为他美,“美”应该作意动用法理解了。

第六讲 文言实词含义推断的常见方法及注意的问题 一.文言实词含义推断的常见方法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常见实词数量多,变化多,怎样来推断实词的含义呢?有八种方法,在推断和解释文言实词含义上还是非常有效的,对考生复习也会有帮助的。(一)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的。例如:(高考题)“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题目中给的词义是:贾祸—消除祸患。我们根据上文内容可以判定是错误的。原文是针对郭永的抗上举动,有人劝告他不要招惹祸患。“贾”虽然由“做买卖”可以引申出“消除”、“除去”的意思,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它的另一义项是“招引”、“招惹”。(二)结构分析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例如:“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屈原列传》)。上下句以“而”相连,表并列关系,据“亡国破家”这个并列结构的短语可推知“圣君治国”亦当为并列关系,译为“圣明之君,治平之国”。若译成“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则为主谓关系,与前句结构显然不相对应。

再如:“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原列传》)。“劳苦倦极”与“疾痛惨怛”相对。“疾痛惨怛”并列陈述几种情况,译为“疾病、痛苦、凄惨、忧伤”,那么“劳苦倦极”的“极”就不可译为“极点”。

(三)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例如:(高考题)“自放驴,取樵炊爨”,题目中给的词义是:樵—打柴。“樵”字前有动词“取”,后有动词“炊爨”,上下联系起来,不难推断出它处于宾语的位置,是名词,应该是“木柴”的意思,“打柴”是动词,明显不当。(四)联想推断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例如:(高考题)“城之不拔者二耳”,题目所给的义项是:拔—被攻取。依据《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其后秦伐赵,拔十城”的“拔”当“攻取”讲,再结合语境,可以推断答案是正确的。“齐人追亡逐北”,题目所给的义项是:北—指败逃者。依据《过秦论》中“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亡”当“逃亡的人”、“北”当“败逃的人”讲,可以推断答案也是正确的。(五)邻字帮助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例如:“曹操之众远来疲敝”中的“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疲劳”。再如:“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其中“冲”按常见义比较费解,如果由它的邻居“幼”字来帮助的话,则迎刃而解,可以推断是“年幼”的意思。(六)成语对应法(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

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

例如:(高考题)“城之不拔者二耳”,“拔”有两个主要意思:一是抽出、拔出,二是高出、超出,其义项可分别见于成语“拔苗助长”、“出类拔萃”。“攻取”义是由“拔出”义作了引申而来的,古时攻城必拔敌方军旗,拔下军旗即为“攻取”,再考虑上下文的语境,也可推断解释为“被攻取”是正确的。(七)古今比照法(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

汉语词汇中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不同,最忌望文生义,“以今律古”。这里要特别注意古今构词特点,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往往有其固定义项。

例如:(高考题)“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中的“南面”,《现代汉语词典》有两个义项:一是指“南边”,即表示方位的“南面”,在这个意义上古人单说“南”而不说“南面”;二是古代以面朝南为尊位,君主临朝南面而坐,因此把为君叫做“南面为王”、“南面称孤”等。句中的“南面”是指乐毅想谋反后为君,用的是古代的意义。在这一点上,文句中的“南面”与现代汉语是不相同的。(八)代入检验法(借助题干所给的义项推断词义)

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答案。

例如:(高考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专以射为戏,竟死。竟死:竟然因此而死。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将兵:将领和士兵。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曲折: 指行军的弯曲道路。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

A项“竟然”表转折,显然不合文意;B项“将兵”为动宾短语,方与后文李广对部下的关爱一致;C项是说事情的复杂经过;D项正确,且《孔雀东南飞》中有“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句子,“结发”指到了成年。解释文言实词的意义,是高考文言文阅读必考内容,要提高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能力,只有把知识的积累和方法的巧妙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方能奏效。

二,理解实词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词的古今义

文言实词,有的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有的完全不同。这两类词都可以不去管它,重点应放在古今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实词上。如“食已与与如也”的“已”今作“已经”,这里是“罢”“完”的意思;如“偷”,古义有苟且、马虎、刻薄等意,今为偷窃。理解时不能不辨古今差别而随便地以今义释古义。2.注意单音词和双音词

文言以单音词居多,汉语以双音词居多。不要把两个连用的单音词误判白话文中的双音词,如“妻子”、“地方”、“指示”等。3.注意通假现象

古代汉语常有通假字。一是音同音近通假,如“蚤”通“早”,“要”通“邀”,“裁”能“才”,“禽”通“擒”,“卒”通“猝”;二是形近通假,如“说”能“悦”,“谕”通“喻”。因此,理解时不要误把通假字作为本字。如 “以身徇国”,“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中的“徇”通“殉”,看不出来,就会解错。4.注意偏义复词现象

所谓偏义复词,京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的词,其中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只作陪衬,如《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便可白公姥”、“我有亲父兄这三句中,“作息”只有“作”的意义,“公姥”只有“姥”的意义,“父兄”只有“兄”的意义。如果不解依据上下文看出它们是“偏义”,就会理解错误。5.要注意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在文言中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应根据具体语境作辨别。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中的“举”是“全”的意思(与“独”相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中的“举”,根据前后文,应解释“攻取”。

考点:文言文翻译 第一讲 古文翻译八法

文言文翻译是中考的常见考点。要翻译好文言句子,我们需牢记清末著名学者严复的“三字经”——信、达、雅。“信”,就是翻译时要忠于原文,准确、贴切地表达出原文的意义;“达”,就是要求译句通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所谓“雅”就是要求遣词造句要表现原文文笔优美的特点,富有表现力。古文翻译是对古汉语知识的综合能力的训练。近年来,在高考语文试卷上,加大了文言文的主观题,体现着新的《语文教学大纲》中“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的要求。如何做好文言文的翻译呢?准确、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表述习惯,没有语病;能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力求做到文笔优美、生动、富有表现力是文言文翻译的标准。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八种方法。

一、加。即加字法。在单音节词前或之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

(一)单音节变双音节。如:

1、前辟四窗,垣墙周庭。(《项脊轩志》)

译文:前面开辟了四个窗子,障壁围着院子(或“绕着院子砌上围墙”)。2、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译文: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

(二)同形异义词取古义。

如:(1)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

(2)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3)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4)不过三十日。《廉》

上述四例中,(!)“妻子”,今义指男子的配偶,即爱人(女方);古义为妻子和儿女。(2)“绝境”,今义指没有出路的境地;古义为与外界隔绝的地方。(3)“宣言”,今义是表示政见的公告或声明;古义指公开扬言。(4)“不过”,今义为转折连词,古义是不超过的意思。

二、减。删去不译。文言文里的一些虚实,只在句中起某种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现代汉语里也没有相应的词语对应,就可以删去不译。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陈胜是阳城人

原文中“……者……也”是文言文常见的判断句式的标志。“者”起提顿作用,“也”表示判断语气。翻译时,“者”、“也”都可删去不译。

有时为了使译文简洁通畅,对句中重复多次的词语也可删去不译。例如: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蓬,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核舟记)》“为”译一次可。

此外,有些表敬称和谦称的词语,也可删去不译。

三、乘。古汉语中,倍数表达一般是在基数词后加“倍”字,如果是一倍则单用“倍”表示,“一”省略。如“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孙子?谋攻》)其中,“十”“五”后省“倍”字;“倍”,表示“一倍”。古汉语中,如果还有并举两数,那么就以其乘积表数了。如“三五之夜,明月半墙。”(《项脊轩志》)“三五”之积为十五,“三五之夜”指阴历每月十五的圆月之夜晚。同样,“年方二八”,“二八”即十六岁的花季年龄。

四、除。古汉语分数表达形式,绝大多数出现在表比较的语境中,结合语境来概括,有如下几种类型。

(一)完型式。如“秦地,天下三分之一。”(《汉书?地理志》)“三分之一”的分数形式,从古代延续至今,已保留下来了。

(二)简略式。如“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十”为分母,“一”为分子,“十一”即十分之一。

三)嵌入式。(1)分母+“分”+“之”+分子。如“方今大王之众不能十分吴楚之一。”(《史记?淮南衡山王列传》)“不能„十分‟吴楚„之一‟”即不足吴楚的十分之一。(2)分母+名词+“之”+分子。如“大都不过三国之一”(《左传?隐公元年》)“三国之一”,即国都的三分之一。(3)分母+“之”+分子。如“然民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治平篇》)“十之一二”,即“十分之一”至“十分之二”。

五、留。古代汉语中的各类专有名词,人名、地名、朝代、官名、年号、度量衡单位和数量词等不必翻译,直接保留,只有不译不明白时才翻译出来;古今词义一致的,也无须翻译。如:留原文中的词语,凡有古今意义相同的字、词及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国名、官职、年号、谥号、度量衡单位等古代专用名词。翻译时不宜改动,都要保留原词。例如: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黔州那个地方,从未有过驴子,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载了一头驴子到那里去。

“驴”、“船”古今的词义完全相同,翻译时不能改变它的原意。

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应历四年的春天,藤子京被贬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

“庆历”是年号,“藤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郡名,翻译时把它们保留下来,照搬到译文中就行了。

另外,文言文里有不少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经常使用,如“披荆斩棘”、“气象万千”、“千钧一发”等等,一般人都能理解,不需再翻译,反而显得不通顺。

(1)淳于髡一日而见七人于宣王。(《战国策。齐策》)(人名)(2)战于长勺。(《左传曹刿论战》)(地名)

(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绝句》)(朝代)

(4)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官名)(5)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起义》)(年号。秦朝的第二代皇帝胡亥)(6)是岁谷一斛五十余万钱。(《三国志?魏书?武帝传》(量具名)

六,换。替换词语.文言文里的不少词语所表示的意义现在还用得着,但现代汉语不再用原文的词表示,而是用了另外的词。翻译时就要用现代汉语中意义与之相当的词进行替换。例如:

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句中的“师”、“伐”要用“军队”、“攻打”来替换。

还有,同一个词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常用,但表示的内容有区别,翻译时不能用今义去推求古义,而要用现代汉语中与文言文词语的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以免造成误解。例如: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妻子”和“绝境”的古今意义差别很大,不能套用今义去理解。翻译文言文时,对此要恰当选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将它们替换。主要注意以下几种。

(一)通假字。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文言现象,是古人在书写中用同音代替的办法写成的别字。翻译时,要先找出本字与现代汉语构成的通假。

(1)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齐桓晋文之事》)(“枝”通“肢”,肢体)(2)今王田猎与此。(《庄暴见孟子》)(“田”通“畋”,打猎)

(3)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孟子见梁襄王》)(“卒”通“猝”,卒然,突然)

(4)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从,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蚤”通“早”;“施”通“迤”,逶迤斜行。文中指暗中跟踪)

(二)名称说法改变。如:

(1)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箧,箱子,这里指书箱;屣,鞋子)(2)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项脊轩志》)(爨,灶)

(3)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促织》)(斯须,复音虚词,一会儿)(4)目不能两视而明。(《荀子?劝学》)(目,眼睛)

(三)词类活用。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水,游水。名词活用为动词)

(2)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人。(《捕蛇者说》)(殚,出产的;竭,收入的。动词活用为名词)(3)斫其正,养其旁条。(《病梅官记》)(正,正枝,或主干。形容词活用为名词)(4)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一,统一。数词活用为动词)

七,调 调整语序。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在翻译时要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来调整语序。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主谓倒装)

——你太不聪明了。

何以战?(《曹刿论战》)(宾语前置)

——您凭借什么应战呢?

文言里有几种语序,和现代汉语里的相应句式的语序如果有所不同时,翻译中要将文言语序移位。

(一)主谓倒装。如: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2)称心快意,几家能彀?(《与妻书》)译文:有几家能够称心快意地过日子呢?

(二)宾语前置。

(1)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如:

A.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在一起呢? B.大王来何操?译文:大王来带着什么(东西)?(2)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如:

A.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译文:古时的人没有欺我。B.莫我肯顾。《诗经?硕鼠》)译文:没有人肯照顾我。

(3)用助词“之”、“是”等置于前置的宾语和谓语之间。如: A.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有什么用处呢?

B.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译文:冉求,这难道不是你的过错吗?(4)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如:

A.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百姓)呢? B.是以见效。(《屈原列传》)译文:因为这个被放逐。

(三)定语后置。如: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明确:“高”修饰“庙堂”,即“高庙堂”;“远” 修饰“江湖”,即“远江湖”。)

(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以皆是也。(《石钟山记》)(明确:“铿然有声”为定语,修饰中心语“石”)

(四)介宾短语状语后置。如:

(1)天下可运于掌。(《齐桓晋文之事》)(明确:“于掌”是“运”的状语)(2)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明确:“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介宾短语做“饰”的状语。译文:(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

八、增 增补词语或句子成分。翻译文言文时,下列几种情形需要增补词语或句子成分。

一)文言句子里有一些组成成分,经常省略,译成现代汉语时需要补充。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要求和表达需要,作必要的补充,力求明白确切地表达原意。如:

(1)(蛇)触草木,(草木)尽死。(《捕蛇者说》)(省主语)

(2)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省谓语动词)(3)权起更衣,肃追(之)于宇下。(《赤壁之战》)(省宾语)

(4)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赤壁之站》)(省介词)(5)蟹六(条)跪而二(只)螯。(《劝学》)(省量词)(6)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

——村里的人看见渔人,很是惊奇,为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我们。

原文中省略了两处主语、一处宾语。翻译时将其补充出来,意思才明白。

二).文言文里将数词直接放在名词或动词的前面,而不用量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应把量词增补上。例如:

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那个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帷幕里,帷幕中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纸扇、一块醒木罢了。

三).有些句子,不好说它省略了什么词语或句子成分,只是为了上下文连贯,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要增补一些词语,读起来才觉得上口,表意也才通顺明白。例如: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晋朝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把捕鱼当作职业。(一天),他沿着小河(划船)行进,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留、换、调、引、增、删”是中考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在具体运用时不是孤立的,而常常是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的,我们要根据表达需要灵活运用

此外,对于“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翻译时,要将“陪衬意”去掉。

文言文中还有一些运用修辞手法来表达意义的词语,其中比喻、借代居多。如:布衣——百姓,锦鳞游泳——漂亮的鱼儿,驾崩——皇帝的死。译出语气。

1、表判断语气。如“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译为“修建亭子的是谁?是山中的和尚智仙啊。”

2、表推测语气,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译为“真的是世上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他们真的不了解千里马吧。”

3、表反问语气,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译为“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总之,古文今译,要遵照“信”、“达”、“雅”的原则。即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至于畅达、优美,那是更高的要求。要尽量口语化、规范化,在符合现代汉语语法和语音习惯的基础之上,正确理解文意,了解原文作者写作的主旨和感情的倾向。

第二讲 高考文言文主观翻译题的八个关注点 文言文翻译为高考必考题,综观近几年高考文言文翻译试题,我们会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特别值得大家关注: 关注点

一、词类活用

我们在翻译文言文遇到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时,一定要先判断出词类活用的类型,然后据此推断其意义。例1: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2002年高考上海卷)分析:此句中的“奇”字为意动用法,应译为“对……感到惊奇”。此句应译为:然而也对他不采纳我的意见而实现自己的心愿感到惊异。

例2: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2004年高考广东卷)分析:此句中的“穷”字是使动用法,应译为“使……窘迫”。此句应译为:从古至今,从无使他的臣民窘迫而自己能没有危险的。

例3: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2005年高考重庆卷)分析:此句中的“晨”是名词用作状语,可译为“在早晨”“一大早”。如果不能识别名词活用就很难获得满分。此句应译为:侯可一大早骑马直奔富人家,打开木匣拿出田契归还他的主人。例4:大用则王,小用则亡。(2005年高考福建卷)分析:此句中的“王”本为名词,在句中用做动词,译为“称王”。因此本句应译为:用在大处就可称王,用在小处就会身亡。

例5: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2005年全国卷Ⅱ)分析:此句中的“丧”是动词的为动用法,应译为“为……治丧”。如果判断不出“丧”的活用就很容易闹出笑话来。本句应译为:马患肥胖症而死,(庄王)让群臣为它治丧,要用内棺外椁的大夫礼制安葬它。

关注点

二、特殊句式

文言文中有许多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含有特殊句式的句子,常被命题老师看重。要想能够准确翻译此类句子,就必须能够译出其句式特征;否则就极容易易造成失分。

例6:良欲籍农故为兵者,民大恐。(2003年高考安徽春招)分析:此句为定语后置。“故为兵者”为“农”的后置定语,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将定语还原到原来的位置,此句应译为:吴良想对原先当过兵的农民登记编册,老百姓十分恐慌。

例7:乃招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2004年高考浙江卷)分析:此句中的“谕以祸福”为状语后置。在翻译时首先应将其调整成正常语序,再进行翻译,此句应译为:于是召集他们的首领,把福祸(利害关系)告知(他们),各部落都认为许逖的话是可信的。

例8: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2005年高考天津卷)分析:此句为以“…者…也”作标志的判断句。在翻译时必须将其译成“……是……”的格式,即:听说太子您想要用我的原因,是想终止大王对斗剑的喜好。如不能将此句式特点译出就很难得满分。

例9:赵国何求而不得也。(2005年高考天津卷)分析:此句为宾语前置句。在翻译时必须将“何”回归其位。应译为:在赵国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呢?

例10: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2005年高考广东卷)分析:此句的“刚于为吏”属介词结构后置,“见忌于上”属于被动句式。在翻译时首先应将其调整成正常语序,再进行翻译,即:朱晖做官很正直,被上司嫉恨,所到之处,他都被人弹劾。

关注点三、一词多义

古代汉语的词语大多是多义的,这种一词多义的现象常常是翻译题考查的重点。我们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要对词语的不同义项加以区分辨别。

例11:范氏富,盍已乎?(2004年高考福建卷)分析:句中的“已”是多义词,常见的义项有:停止;取消;已经;过分;语气词等。根据语境,可知“取消”义项最恰当。此句应译为:范家富贵,何不取消这门亲事呢?

例12: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2005年高考全国卷)分析:句中“罢”字是多义词,常见的义项有:停止;罢免;结束,遣散等。根据语境可知“结束,遣散”义项最恰当。此句应译为:裴侠说:“因为自己的口腹之欲而役使他人,这是我所不愿意做的。”于是全部都遣散了。

例13: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2005年高考山东卷)分析:句中“剧”的常见义项有:厉害,严重;复杂,繁多等。根据语境可知“繁多”义项最合适。此句应译为:事物虽然繁多,一定经常到母亲那里看望问候才离开。

关注点

四、成分省略

成分省略也是文言文中的一种常见现象,省略的成分通常是主语,宾语,介词宾语等。我们在翻译时一定要把省略的内容补出来。

例14:因乞李氏以归。(2005年高考湖南卷)分析:此句中省略的成分是宾语“这部书”,翻译时应补出来,即,于是向李氏讨取(这部书)回家。

例15:主簿大惊,遽以白就。(2005年高考广东卷)分析:此句中的“遽以白就”省略了介词“以”的宾语“之(这件事)”,在翻译时省略的内容要补上,即“遽以(之)白(于)就”。此句应译为:主簿非常吃惊,立即把(这件事)禀告阴就。

例16: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2005年高考湖北卷)分析:此句中的“乃以告僧”省略了主语、宾语和名词性短语的中心语,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他们补出来。即:李超最初不说,尼姑一再追问,(李超)才把和尚(的名字)告诉(她)。关注点

五、古今异义

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现象非常普遍。这一知识点也是高考命题经常涉及到的内容。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尤其要特别注意那些存在古今异义的词语,千万不可以今译古。否则,就会出现错误。

例17:隐处穷泽,身自耕佣。临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2004年高考全国卷)分析:此句中的“穷”不能译成“贫穷”“穷困”,而应该译成“偏僻”。因此该句应译为:(孟尝)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临县的士人民众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户。

例18: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2005年高考湖南卷)分析:此句中的“学者”是古今异义的词语,不能译为“做学问的人”,而应译为“学习写文章的人”。即该句应译为:学习写文章的人应达到这个地步才罢休啊!

例19:远者三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2005年高考浙江卷)分析:此句中的“再”是古今异义的词语。应译为“两次”。即该句应译为:(任期)长的三年一轮换,(任期)短的一二年就轮换两次。

例20: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2005年高考全国卷Ⅲ)分析:此句中的“妻子”是古今异义的词语,应译为“妻子和儿女”。如果不能识别就会失去此点的得分。该句正确的翻译为:楚相孙叔敖,一生坚持廉洁的操守,现在妻儿老小却贫困到靠打柴为生。清官实在不值得做啊!

关注点

六、单音节词

现代汉语词汇以双音节为主,而 古代汉语词汇与此相反,以单音节为主。此类知识点也常常是高考命题老师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翻译文言文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要轻易地把古汉语的词汇当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去解释。

例21:隐处穷泽,身自耕佣。临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2004年高考全国卷)分析:此句中的“耕佣”并非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而是“耕”和“佣”两个词,意思是“种田”“做工”。按照评分标准如若不能解释出“佣”的含义要扣分。所以该句应译为:(孟尝)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临县的士人民众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户。

例22:遂大困,寻死富阳。(2005年高考山东卷)分析:此句中的“寻死”并非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而是“寻”和“死”两个词,意思是“不久”“死在(富阳)”。该句应译为:于是极度贫困,不久死在富阳。

关注点

七、固定句式

固定句式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现象,翻译文言文时只能用它的固定意思来翻译,不能擅自意译。

例23:其李将军之谓也!(2002年高考全国卷)分析:此句中的“……之谓也”是固定格式,应译为“说的是……”。如不清楚此格式很容易误译成:大概是李将军说的吧!正确的翻译应为: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例24:今之朝臣无以易薛季昶。(2004年高考湖北卷)分析:此句中的“无以……”是固定格式,应译为“没有用来……的”。所以此句正确的翻译为:如今的朝臣当中,没有能够取代薛季昶的。

例25: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分析:此句中的“……孰与……”是固定格式,应译为“与……相比……”。即此句应译为:我同城北的徐公比,谁更漂亮?

关注点

八、修辞知识

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有比喻、借 代、互文、委婉等。具有这些特点的句子大都不能采用直译的方式,而应根据其修辞方式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意译方式。比喻的修辞方式,有 的需将喻体直接换为本体,有的就需抓住喻体采用形象描绘的方式进行意译;借代的修辞方式,就应采用直接点明借代本体的方式进行翻译;互文的修辞方式,翻译时就要把相应的内容合并到一起意译;如委婉的修辞方式,就要根据语境译出句中所要表达的意思。目前 高考试题中虽然此知识点设题并不多,但今后是否会加大这方面的力度,我们很难知道。

例2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991年高考全国卷)分析:此句采用了互文的修辞方式。如果不了解此修辞方式很容易将此句误译为:不因为外物的美好而感到喜悦,也不因为自己的坎坷而感到悲伤。正确的翻译是要把相对应的内容合并到一起。此句应译为: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而感到喜悦或悲伤。

例27:峰极危者,必跃而居其颠;洞极遂者,必猿挂蛇行,穷其旁出之窦。(2002年高考上海卷)分析:该句中的“猿挂蛇行”是比喻的修辞方式,应译为“像猿一样悬挂,像蛇一样爬行”。如果不了解此修辞就很容易翻译错误。

例28: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李密《陈情表》)分析:该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式。此句中的“日薄西山”就是比喻祖母刘氏寿命将尽。在翻译时可采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其译为:只因为祖母刘氏的生命就像太阳将要落到西山一样,奄奄一息,生命垂危。

例29:金就砺则利。(《劝学》)分析:此句采用的是借代的修辞方式。“金”是借代,代指“金属制成的刀剑”,属材料代物。翻译时要直接点明借代的本体,译为:金属制成的刀剑放在磨刀石上去磨就锋利。如果不了解该句中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方式就很容易闹出笑话来。

高考文言文翻译主要考查以上内容。因此,我们在文言文翻译的备考过程中,重点要从上述角度,揣摩命题者的意图,从而做到胸有成竹。惟其如此,我们才不会事半功倍。第三讲 文言文翻译七大误区

高考文言文翻译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中关键性实词、虚词及一些文言句式的掌握,及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能力。因此我们在答题时应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争取做到“字字有对应,句式有体现,不出现语病,句意不改变”。但是由于考生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总有好多学生在答题时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失误,造成一些不该出现的“硬伤”,现就考生答题时常出现的一些失误整理如下:

一、专有名词,强行翻译

在翻译文言文时,遇到文中的一些国名、朝代名、官名、地名、人名、年号以及一些称号等专有名词可不作翻译,把它保留下来。因为这些名词不好用现代词语准确表达,也不用翻译,但偏有的同学要“画蛇添足”强行翻译。如:

⑴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2004年高考 全国卷)

译成: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出珠宝,同越南接界,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

⑵其李将军之谓也。(2002年高考 全国卷)

译成:大概说的就是姓李的将军吧。

在⑴、⑵句中就犯了固有名词强行翻译的毛病,⑴中“交阯郡”是地点名词不用翻译;⑵中的“李将军”其实指的就是李广将军,也应保留下来不用翻译,且翻译的也不准确。

二、该译不译,文白掺杂

有的同学,在翻译句子时往往有个别的词翻译不彻底或者不翻译,导致文白掺杂,不伦不类。如:

⑶今之朝臣无以易薛永昶者。(2004年高考 湖北卷)

译成:如今的朝臣当中,无以替代薛永昶的。

⑷从令纵敌,非良将也。(2004年高考 天津卷)

译成:服从命令而放纵敌人,非良将也。

⑶⑷两句的译文犯了翻译不彻底的毛病,⑶中的“无以”应译为“没有谁可用来” ;⑷中的后半句没有翻译,应译为“不是好的将领”。这两句都因为翻译不彻底而造成译文文白掺杂,不伦不类。

三、今义古义,不当替代

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词语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有的已扩大,有的已缩小,有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改变,有的词义已经转移,因此我们在翻译时应根据其语境确定词义,切忌盲目替代。如:

⑸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译成:带领妻子和乡里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⑹处分适兄意,哪得自由专。《孔雀东南飞》

译成:怎么处罚顺从你的意思,哪能我自做主张。

⑺意气益厉,乘胜逐北。(2004年高考 天津卷)

译成:精神更加振奋,趁着胜利向北追赶。

⑸⑹⑺三句的译文都犯了盲目的以今义替代古义的毛病,⑸句中,“妻子”在古汉语中是“妻子和子女”的意思,⑹句中的“处分”在古汉语中是“处理安排”的意思,⑺句中的“北”并非指“北方”而是指“败兵”。

四、脱离语境,误译词语

在古汉语中,有很多多义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应有不同的解释,因此在翻译时一定要结合语境,而不应脱离语境,以免误译词语。如:

⑻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成:稍微的看一下公子,公子的表情更加和善。

⑼阿母谢媒人。《孔雀东南飞》

译成:刘母向媒人道谢。

在⑻句中把“微”错译成了“稍微”,结合语境,当时是“侯赢在暗中观察信陵君”因此应译为“偷偷的,悄悄的”;⑼中,“谢”的翻译也没有结合语境,误译成了“道谢、感谢”,结合语境可知这是“刘母谢绝媒人”的话,因此“谢”应译为“推辞、谢绝”。

五、该删不删、成分赘余

在古汉语中,由于语法的需要,有些词语在句中只起音节的作用,还有些词语只有语法功能而没有实际含义,那么在翻译时就应把这些词语删去。另外还有一些偏义词语在翻译时也应把不表意的一个词删掉。否则就容易使译句显得罗嗦赘余。如:

⑽婴之亡,岂不宜哉?(2003年高考 京皖内蒙春招卷)

在本句中“之”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因此翻译时应把“之”删去,可译为“婴逃亡,难道不应该吗?”

⑾宋何罪之有?(2002年高考 北京卷)

在本句中“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因此翻译时应删去。本句可译为“宋国有什么罪过呀?”

六、该补不补,成分残缺

古汉语中有的句子是省略句,有的虽不是省略句但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只有添加一些成分,句子成分才完整,否则就容易导致成分残缺。如:

⑿范氏富,盍已乎?(2004年高考 福建卷)

译成:范家富贵,何不停止呢?

⒀言茶盐利害,省州县之役,皆称旨。(2004年高考 浙江卷)

译成:陈述茶和盐的利弊,减少州县的徭役,都符合圣上的意思。

⒁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2004年高考 福建卷)

译成:范献子抓住并绑在庭院中的槐树上。

在⑿句中省略了“已”的宾语“婚姻之事”,翻译时添加上译句才完整;在⒀句的译句中明显缺少陈述的主语“他”,且陈述的也非“茶和盐的利弊”而应是“茶制和盐制的利弊”;⒁句中是个省略句,省略了“执而纺”的宾语“董叔”翻译时应该补上。

七、该调不调,语序混乱

由于在古汉语中,有一些是倒装句,语序和现代汉语不一致,翻译时应调整过来;还有一些不是倒装句,由于古代的表达习惯和现代汉语不一样,因此语序也不符合现代语法,翻译时也应加以调整。如:

⒂其孝谨闻于其族,其信义著于其友。(2004年高考 浙江卷)

这个句子是个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其孝谨于其族闻,其信义于其友著”在翻译时应加以调整。可译为“他的孝顺恭谨在他的族人中得到传扬,他的信用道义在他的朋友中得到彰显”。

⒃饮酒于斯亭而乐之。(2004年高考 湖南卷)

本句也是一个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于斯亭饮酒而乐之”,因此应翻译成“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把这当作乐趣”。

⒄欲而得之,又何请焉?(2004年高考 福建卷)

本句是一个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欲而得之,又请何焉?”应翻译为“(你)想要的(东西)已得到了,还请求什么呢?”

⒅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

本句语序与现代汉语的语序不同,古汉语中常把数词放在中心词的后面,且省略量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应加以调整和补充。本句可译为“(朋友)曾经赠送给我一枚核舟”。

总之,文言文翻译时应做到“该删的删,该添的添,该调的调,改换的换”,一定要使译文既不改变原意,又符合现代语法的要求。

第四篇:2017届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寿县二中2017届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文言句式

【考点提示】

文言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及一些固定句式。在高考中很少直接命题来考查文言句式,但在文言翻译、文言断句中往往涉及,因此在复习时、要抓住每种特殊句式的难点或易混淆点。

【真题回放】

1、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2009全国高考浙江卷)此题涉及到省略句和宾语前置句的知识。“人之所有”的后面,省略了“书画”,翻译时要补充完整;“惟恐其不吾予也”的正确语序应为“惟恐其不予吾也”。全句翻译为:别人拥有的(书画),只担心他们不肯给我。

2、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2010全国高考山东卷)此题涉及到被动句的知识。“常不见听信”中的“见”表被动。全句翻译为:申甫屡次把他的谋略陈述给各位公卿,却常常不被听从信任。

3、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2010全国高考江苏卷)

此题涉及到省略句、状语后置、主语后置的知识。正确的语序应为“以(其)嫁时之衣殓,吾贫甚矣可知也”。全句翻译为:用(她)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放人棺材,我太贫穷,就可以知道了。

【内容详解】

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1)用“者……也”表判断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③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北朝民歌《木兰诗》)

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

① “臣本布衣。”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③且相如素贱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庄子《鱼我所欲也》)(6)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秋水》)

②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③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7)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例如:

①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②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 察今》)划线的这个句子同样是判断句。主语由“是”充当,翻译为“这”;谓语是名词短语,由所字结构(所„„的地方)充当的。全句翻译为:这(就是)我的宝剑所掉下去的地方啊。

注意点: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 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讨论: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以上两句是判断句吗?

被动句

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也叫意念被动句。

(一)古代汉语中有标志的被动句式主要有四种:(1)用“于”表示被动关系。

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例如:王建禽于秦。(禽,通“擒”)句中的“于”用在动词“禽”的后边,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秦”,表示被动。“于”可译为“被”。这种被动句有两个条件:一是主语是被动者,二是句子里有表示被动的词“于”。

(2)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

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于”引进主动者。它的形式是:“见+动词”或者“见+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我担心被您欺骗而对不起赵国)(3)用“为”表示被动关系。

“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例如:

①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如果背弃了他所说的话,我死了,妻子儿女也将被杀,对君王您也没有好处)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司马迁《陈涉世家》)④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⑤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4)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

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见”也表被动)(司马迁《屈原列传》)②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③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

(二)古代汉语中无标志的被动句,是指句子不含有被动词的被动句,也就是意念上的被动句,这需要根据上下文的语义来判别。例如:

①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②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③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注意点:“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就是此种用法。“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其中的“见”不表示被动,可以理解为“我”。还有,“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同上)上面的两个“见”都相当于代词“我”,指的是刘兰芝,后面都接动词。这是一个难点,注意理解掌握。

倒装句式

倒装句式也称变式句,有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等几种类型。

(一)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 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②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③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韩愈《师说》)⑤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

⑥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屈原《离骚》)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司马迁《鸿门宴》)②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③彼且奚适也? 彼且恶(何)乎待哉?(《逍遥游》〈庄子〉)④沛公安在?(司马迁《鸿门宴》)

⑤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左传〉)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韩愈《祭十二郎文》)

3、介词宾语前置: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 ①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③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④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庄暴见孟子》〈孟子〉)⑤不然,籍何以至此?(司马迁《鸿门宴》)⑥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庄子〉)

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①惟命是听(成语)惟利是图(成语)②惟马首是瞻《冯婉贞》

③惟兄嫂是依(韩愈《祭十二郎文》)

5.“相”字表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充当宾语放在谓语动词之前,可译为“我”、“你”或“他(她)”。例如:

①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 ②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

6.“见”字表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充当宾语放在谓语动词之前,可解释为“我”。例如: ①府吏见丁宁。(“丁宁”通“叮咛”)(《孔雀东南飞》))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 宾语前置小结〗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唯你是问”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二)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位置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例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北)南”即“战(于)河(北)南”,应理解为“于河(北)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状语后置最常见一种形式是介词结构后置。例如:

①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② 得双石于潭上。(苏轼《石钟山记》)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⑤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司马迁《陈涉世家》)

⑥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诗经•静女》)

⑦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苏轼《赤壁赋》)

⑧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赤壁赋》)

⑨柱以白壁,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晶。(李朝威《柳毅传》)

(三)定语后置

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放在中心词后,这种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称为定语后置。定语后置一般有以下四种句式:

⑴、中心词+定语+者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司马迁《鸿门宴》)

②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司马迁《陈涉世家》)

③楚人有涉江者。(《吕氏春秋.察今》)

④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⑤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

⑥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列子〉)

⑦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苏轼《赤壁赋》)

⑧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司马迁《苏武传》)

⑵、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②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屈原《离骚》)

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⑷云霞雕色,有喻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云霞绘出色彩,已超过巧妙的画师;草木装饰鲜花,不依靠神奇的绣工)(刘勰《文心雕龙》)

⑶、中心词+数量词(定语)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韩愈《马说》)

②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司马迁《鸿门宴》)⑷、中心词+之+定语+者

①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徐柯《冯婉贞》)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韩愈《马说》)

③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彭端淑《为学》)

(四)主语后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例如:

①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

②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五)多重倒装

有时,一个句子中存在多种倒装现象,考生辨析不全。如: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这是平原君的使节对信陵君的激将话。“安”翻译为疑问代词“哪里”,“急人之困”翻译为“为别人的困难而着急”。句子结构分析如下:

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宾语

谓语

主语

这是一个多重倒装的杂糅,是主谓倒装与宾语前置的结合。从一个句子分为主谓两部分来看,这个句子首先应该判断是主谓倒装,其次,再指出其谓语部分的宾语前置。整个句子翻译为:公子您能为别人困难所着急(的美德)在哪里呢?遇到倒装杂糅,要分清结构,抽茧剥丝,层层深入。

省略句

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但在古汉语中,省略现象更为普遍,而且按照现代汉语习惯,一些不能省略的成分也都省略了。

1、主语的省略,就是把主语省略掉。(1)承前省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柳宗元《捕蛇者说》)(2)蒙后省

如: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3)自述省

如:(予)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柳宗元《愚溪诗自序》)(4)对话省

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谓语的省略,就是把谓语省略掉。例如:

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 例如: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饰语的省略](《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荀子》)

4、宾语与兼语的省略,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宾语,也常省略兼语结构中的兼语。例如:

①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左传.殽之战》)

②郑穆公使(人)视客馆。(《左传.殽之战》)

③屠惧,投(之)以骨。(蒲松龄《狼》)

5、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 例如:

①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战国策.千金市马)

②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司马迁《鸿门宴》)

③试与他虫斗,(他)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臣言。(蒲松龄《促织》)

④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⑤旦日,客从外来,与(其)坐谈。(《邹忌讽齐王讷谏》)

6、分句的省略 例如:

①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至远),功在不舍(荀子《劝学》)讨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固定句式

常见文言文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组合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较为固定的语法意义。牢牢地掌握这些句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快速、正确地进行文言文翻译非常有帮助。现将常见的固定句式整理如下:

1.“无以”“无从” 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无法”。

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译文:因此不积累半步一步,就无法达到千里之外;不汇集细微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海。

②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司马迁《荆轲刺秦王》)译文:群臣仓猝惶急,没有什么东西来对付荆轲,只能用手搏斗。

2.“……,抑……” 译为“是……,还是……”或“……,或者……”。

例: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欧阳修《伶官传序》)译文:或者考察其成败的事迹,不都是由人事所决定的吗? 3.“有所”译为“有……的”。(人、物、事)

例: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鱼我所欲也》)译文:死也是我厌恶的,(但是我)厌恶的还有比死更严重的,所以祸患(也)有(我)不躲避的。

4.“无所” 译为“没有……的”。(人、物、事)例: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译文:天刚亮,在竹林里躲避哨兵,(碰到)几十名巡逻的骑兵,几乎没法逃脱而死。

5.“如何”“奈何”“若何” 译为“把……怎么办呢?”“对……怎么样呢?”,如果之间没有插入名词、代词和词组,则译为 “怎么,怎么样,怎么办”,有询问怎么处理的意思。

例:“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司马迁《鸿门宴》)译文:(沛公说:)“现在出来了,没有告辞,对这怎么办呢?”

6.“如……何” 译为“对……怎么办?”

例: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译文:对太行、王屋怎么办? 7.“奈……何”译成“把……怎么办?”

①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褚少孙《西门豹冶邺》)译文:三老不回来,把他们怎么办?(项羽《垓下歌》)②虞兮虞兮奈若何!

译文:虞姬啊虞姬,把你怎么办(安置)?

8.“是故”“是以” 译为“因此,所以”。

例: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译文:因此,无论是高贵还是低贱,无论年龄大还是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9.“所以”译为“用来……的”或“……原因”。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译文:老师,是用来 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我们离开父母亲属来侍奉您 的原因,只是仰慕您的崇高品德。

10.“不亦……乎”译为“不也是……吗?”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经常温习所学知识,不也是高兴的吗?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吗? 别人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气,不也是有道德的人吗?”

11.“有以……” 译为“有可以拿来……的”

例:吾终当有以活汝。(马中锡《中山狼传》)译文:我总会有可以拿来使你活下去的办法。

12.“庸……乎”译为“哪里……呢?”

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译文:我以道理为师,哪管他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13.“其……乎(邪)”译为“难道……吗?” 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译文: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恐怕是(他们)真的不知道千里马啊!14.“得无……乎”“得无……耶” 译为“恐怕……吧”“莫非……吧”“该不会……吧”,表猜测。①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译文:你们的老人很廉洁,你们恐怕不免穷困吧? ②日食饮得无衰乎?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译文: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15.“……之谓也”“其……之谓也” 译为“说的就是……”“大概说的是……吧” “岂……之谓乎”译为“难道说的是……吗?”

①其李将军之谓也?

译文:这大概 说的是 李将军 吧?

②岂管仲之谓乎?

译文:难道说的是 管仲 吗?

16.“孰与”“与……孰”译为“跟……比较,哪一个(更)……”。

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比,哪一个更厉害呢? 17.“然则”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例: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译文:这样做官也担忧,不做官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 18.“有……者” 译为“有个……人”。

例: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蒲松龄《促织》)译文:县里有一个叫成名的人,读书考秀才,但是多次没有考中。

19.“与其……孰若(无宁)……”译为“与其……,哪如……,哪里比得上(不如)……”。例: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译文:与其坐着等死,哪如奋起抵抗拯救我们村庄? 20.“能无……乎” 译为“怎么不……呢?”

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司马迁《屈原列传》)译文:诚信却被怀疑,忠心却被诽谤,怎能不怨愤呢? 21.“(而)况……乎”译为“何况……呢?”或“又何况……呢?”

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苏轼《石钟山记》)译文:现在把钟和磬放入水中,即使有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又何况是石头呢!22.“安能”“何能”“何得”一般译为“怎么能”。

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译文:怎么能让我低头弯腰去侍奉权贵,叫我不能开怀展笑颜!②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何(奚)……为?”“ 奚以……为?”(“为”是表反问的语气词)。译为“哪儿用得着……呢”或“要……干什么呢”

例:奚以 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译文:哪里要 飞到九万里的高空 而向南飞 呢?

24.“岂(顾)……哉(乎)?”、“独……哉?”“宁……乎”可翻译为“难道……吗?”

①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

②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司马迁《陈涉世家》)译文:

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彭端淑《为学》)译文:

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

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

课后小结:这一讲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的能力。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和演变,现代汉语已与我们所接触的文言文有了较大的差别。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第五篇:高考文言文断句复习教案

高考文言文断句复习教案

【教材分析】课标要求通过文言断句理解浅易的文言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节课属于2013年四川高考内容“古代诗文阅读”之“理解文本内容(包括断句、翻译)。主要强化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锻炼文言文断句能力。【学情分析】高三学生对文言文的断句已形成一定的语感,但基本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文言断句的方法和步骤缺少整体的把握和理性的认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认识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初步熟悉文言断句方法,明确文言断句步骤。

二、方法与过程:运用归纳、交流、探究等方法学习文言断句的方法和步骤。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文言断句方法与步骤的探究,学习、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修养。

【教学重点及突破】文言文断句方法的归纳与运用。突破的方法是从学生熟悉的语段中找寻文言断句的规律,在练习中不断强化方法,最后归纳规律中的特殊现象,找盲点。【教学难点及突破】初步明确文言断句的步骤。

【突破的方法】自主探究—讨论归纳—迁移巩固—深入质疑。【教学资源】

1、《2013年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考试说明》

2、配套学案

3、课件

4、相关高考试题 【教学时间、内容、过程】

一课时

一、课题引入,故事激趣

1、相传明代的书画家祝枝山,在某一年的除夕,应邀给一家财主写了一副对联: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财主看后大怒,当即告到县衙。公堂上祝枝山却说写的全是“吉庆之词”,财主听后越发怒道:“„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有这样的吉庆之词吗?”

祝枝山听了哈哈大笑,将那对联重新念道:“„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难道不是吉庆之词?”。结果县令和财主闻之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2、有一个富翁生性吝啬,聘请教书先生时,讲明膳食供给很微薄。当时,这位教书先生一口应允了。但借口恐怕口说无凭,写了一张没有加标点符号的合约:“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富翁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理解为“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欣然签字。哪知吃第一顿时,教书先生就大喊大叫:“怎么尽是素菜,没有荤菜,我们不是约好了“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吗?”弄得这个富翁哭笑不得。

还有答案: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二.明确学习目标

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高考考点:阅读浅易的古诗文,理解文本内容(断句、翻译)本节课学习目标:归纳文言断句的方法,明确文言断句的步骤

三、高考链接,获取信息

回访高考题:2012年重庆卷(3分):人之蕴蓄/由学而大/在多闻前古圣贤之言与行/考迹以观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识而行之/以蓄成其得。-----翻译:人要蕴蓄才德,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古圣先贤的言、行才能成其大。从圣贤伟大的事迹,以观其利用之道;藉圣贤不朽的言论,以求其立言之意。默识古圣先贤的言行而实得之,并融会贯通,以蓄成其善德。

学生讲断句的依据,师解析:这里有虚词、句式

(1)考查对浅易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标点最根本的方法是多读多背,形成语感。有了一定的语感,读到该停顿之处,就会自然而然地停顿,不必苦思。断句、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做题时应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断句时应结合上下文,紧紧抓住“曰”“云”“言”“而”“以”等字。

常用虚词是标志,常见如下:① 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② 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 “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④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四、自主做学案,自主探讨断句方法,师强调

板书:1.找主干 2.找虚词 3.找对引 4.找句式

5、找顶真 6.找排偶 7.找反复 8.找总分

五、课堂强化训练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并写出方法。

1、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答案点拨] 触忤:亦作“触迕”,迕,逆,不顺从。

不自得:不痛快,指意见被反对而窝火。

太宗曾罢朝/(语法结构-动宾)怒曰/(对话标志词)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句首标志-对象词)(对话标志词)谁触忤陛下/(句首标志-疑问代词)(帝曰/(对话标志词)岂过魏征/(句首标志-疑问代词)每廷争辱/我使常不自得/(句首标志-人称代词)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对话标志词)(句首标志-对象词)皇后何为若是/(句尾标志词-复音虚词)对曰/(对话标志词)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句首标志-疑问词)选自唐刘觫隋唐嘉话

译文:太宗有一次下朝后生气地说:“真该杀了这个乡巴佬!”文德皇后问:“谁惹陛下生气了?”太宗说:“谁能比魏征更让我生气?每次朝会上都直言进谏,弄得我经常不自在。”皇后听了退下去穿上朝服站在庭院里(向太宗祝贺)。太宗震惊地说:“ 皇后为什么要这样呢?”皇后回答说:“我听说君主圣明臣子们就忠诚,现在陛下圣明,所以魏征能够直言劝告。我因能在您这圣明之君的后宫而感到庆幸,怎么能不向您祝贺呢?”

2、臣闻齐桓公之郭问父老曰郭何故亡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所以亡 [答案点拨] 臣闻齐桓公之郭/(语法结构-动宾)问父老曰/(对话标志语)郭何故亡/(疑问代词)曰/(对话标志语)以其善善而恶恶也/(句尾标志词)公曰/(对话标志语)若子之言/乃贤君也/(句尾标志词)何至于亡/(句首标志-疑问代词)父老曰/(对话标志语)不然/(语法结构)郭君善善不能用/(修辞-对仗)恶恶不能去/所以亡(句首标志-复音虚词)(章法结构-分说总承)

翻译:我曾听说齐桓公到郭国,问当地百姓说:„郭国为什么会灭亡呢?‟百姓们说:„因为国君喜欢好人但是厌恶恶人的缘故。‟桓公说:„向你们所说,他是一个贤明的君王啊,怎么会被别人所灭呢?‟乡亲们说:„不是那样的,郭国国君喜欢好人但是不加以任用,厌恶恶人但不能除去他们,所以就亡国了。

3、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

[答案点拨]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修辞-对仗并列)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句首标志)(修辞-对仗并列)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句尾标志词)(分承总说)故以孝事君则忠/(句首标志)(修辞-对仗并列)以敬事长则顺/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修辞-对仗并列)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句尾标志词)(分承总说)翻译:(孔子说:士人的孝道,包括爱敬,)就是要把爱敬父亲的爱心移来以爱母亲,那亲爱的心思,是一样的。再把爱敬父亲的敬心,移来以敬长官,那恭敬的态度,是一样的。所以爱敬的这个孝道,是相关联的,不过对母亲方面,偏重在爱,就取其爱。对长官方面,偏重在敬,就取其敬。爱敬并重的,还算是父亲。读书的子弟。初离学校和家庭,踏进社会,为国家服务,还未懂得公务的办理。若能以事亲之道,服从长官,竭尽心力,把公事办得好,这便是忠。对于同事方面,地位较高年龄较大的长者,以恭敬服从的态度处之,这便是顺。(如果这样,)那他的忠顺二字不会失掉,用以事奉其长官,自然他的禄位可以巩固。光先耀祖的祭祀,也可以保持久远,不至失掉,这就是士的孝道吧!

六、课后作业 步步高P119的“跟进练习”(1-3)板书设计

找方法 理步骤

1、找主干(名词)第一步 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2、看虚词

第二步 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3、察对话

第三步 借助“特征”,巧妙断句。

4、辨句式

第四步 检验全文,通顺合理

5、据修辞

6、依总分

课后教学自评:

自评指标自评等级 目标能体现新教学理念(“三维度”),全体学生达成度高。ABCD 课型把握确切,内容设计合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课堂结构清晰严谨、有节奏,教师“主导”作用明显。媒体使用适时适事,效果显著。

学生参与面广,参与度高、气氛活跃,师生互动好。教学反思:

下载2011届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之二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届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之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教案

    2011届高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案 课题:文言文阅读——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考纲要求: 《考试说明》关于文言文阅读的总体要求为“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理解层级B级。......

    2017年高考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

    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 李兵 2016-11-17 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考试说明》中......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实词意义推断的方法 2.提高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实词意义推断的方法并灵活运用 三、教学课时:3课时 第1、2课时 一、考点阐释 “理解......

    高考总复习文言文阅读教案

    一、教学目标 总的目标是通过复习,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具体地说,应当达到以下三个目标: (一)理解词语和句式: (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文言......

    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教案

    高考专题复习之词类活用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弄清楚古代汉语词类的划分和句子成分组成; 2、词类活用的基本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规律解答试题; 3、引导学生运用本次......

    高考文言文复习专题系列教案

    高考文言文复习设计 第一部分 前 言一、 高考考查文言文的意义 现代社会的交际,听说读写都不用文言,(除台湾写应用文还有些地方用到文言)可以说绝大多数人对文言是"听不到,说......

    高考复习专题文言文教案范文

    高考复习专题文言文教案:文言句式及词类活用 高考复习专题文言文:文言句式 教学要点: 我们谈论文言文的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在古代实际是一种正常的句式,这些句式随着......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教案(上) 教学目标 1.以翻译为切入口,落实文言文复习。 2.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