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十四孝》教案
一、课程题目:
绘本故事——《二十四孝》
二、教学对象: 8-16岁
三、课程目标:
1、接受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学做有孝心的孩子。
2、培养专注力,对影视作品的欣赏理解能力。
3、增强孝顺父母的觉悟性,纠正各种不孝顺父母的行为,思想。
四、准备教具:
投影、电脑。纸、笔。
五、教学安排(教学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
1、二十四孝人物介绍。
2、看视频。
3、概括主要内容、提炼主旨。
4、分享在故事当中学到了什么。
第二篇:二十四孝教案
二十四孝——龙山小学
《亲尝汤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讲《亲尝汤药》的故事。
2.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学做有孝心的孩子。
教学准备:
1.古文《亲尝汤药》及对照的现代文。2.搜集故事主人公刘恒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弟子规》中的部分内容,指名学生读一读: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2.请学生齐读,之后解释意思,并谈自己的理解。3.师:在我国古代的《二十四孝》故事中,就有一位这样大孝至贤的人,他的名字叫刘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亲尝汤药》的故事。
(板书:亲尝汤药)
二、初学古文,了解故事: 1.教师出示古文《亲尝汤药》: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刘邦的三儿子刘恒,即后来的汉文帝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刘恒对他的母亲皇太后很孝顺,从来也不怠慢。
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他母亲一病就二十四孝
——
作者:龙山小学
二十四孝——龙山小学
是三年,卧床不起。刘恒亲自为母亲煎药汤,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
刘恒孝顺母亲的事,在朝野广为流传。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子。有诗颂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2.教师范读之后,请学生自由练习,读熟该文。3.请学生试读,纠正读音(指名三人,)4.全班齐读。指名说说故事的意思。
(学生根据理解变成现代文,教师适当补充纠正)
三、学讲故事《亲尝汤药》:
1.出示该故事的现代文,请学生自由练习朗读。2.同桌互相读,纠正读音。
3.小组内试讲,选出优秀的小讲解员。4.班内展示讲故事,评选优秀讲解员。
四、补充资料,联系自身谈体会,指导实践:
1.搜集并交流其他《二十四孝故事》,并就故事中各个人物谈谈自己的看法。
2.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在现实生活中自己该怎样做。3.为父母做一件事,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孝心。
二十四孝
——
作者:龙山小学
二十四孝——龙山小学
《弃官寻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古语有云:“百行孝为先”,可见“孝”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孝,是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领略中国孝文化的精髓;
2.学生如何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去孝敬父母; 3.如何将“孝”的内涵扩大到社会和人类的进步。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道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孝道”是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它主要包括“孝”和“悌”。“孝”是指尊敬长辈、“悌”是指友爱同辈。我们要了解中华民族的孝文化,首先必须要了解我国千古传颂的一些孝敬父母的故事,老师希望同学们能从这些中国优秀文化中领略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孝”的精髓。
二、学文部分
1.读《弃官寻母》的故事
宋朱寿昌,年七岁,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出嫁。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神宗朝,弃官入秦,与家人决,誓不见母不复还。后行次同州,得之,时母年七十余矣。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二十四孝
——
作者:龙山小学
二十四孝——龙山小学
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七岁生离母,参商五十年。一朝相见面,喜气动皇天。2.思考:
朱寿昌的那些孝行是我们应该学习和传承的做人的优秀品德? 3.读了这个故事,你还有何体会?
朱寿昌孝行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的感恩行为;
朱寿昌对母亲的孝顺体现在日常生活当中;
朱寿昌对母亲的孝敬是一种奉献自身的行为;为了孝敬父母可以弃官不做,侍奉母亲,这种孝行受到了人们的尊敬; 4.小结:
古代,朱寿昌为母弃官不做,回家侍奉母亲,现代:田世国——捐肾救母 他为身患尿毒症晚期的母亲捐肾,延续了母亲生命,演绎了一段当代孝子的佳话(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问题。一个儿子在2004年用身体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在温暖的谎话里,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诚已经坚如磐石。田世国,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慰藉。
三、拓展部分
1.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
二十四孝
——
作者:龙山小学
二十四孝——龙山小学
2.名言:慎,朝夕伺候莫厌烦。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3.填写孝心卡,交流。
四、总结:
孝是一种美德,孝是一种风尚,孝道不仅是每个家庭应有的美德,还是一种社会文化,让孝永留我们心间。
二十四孝
——
作者:龙山小学
二十四孝——龙山小学
《哭竹生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知方面:通过二十四孝故事教学使学生懂得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懂得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思想感情上的深情爱戴,然后在具体行为上要有孝行。
2.情感方面:通过讲故事激发学生对父母的亲情和孝敬父母的真情。
3.行为方面:通过教学增强学生孝敬父母的自觉性;纠正各种不孝敬父母的思想和行为;在生活中能将爱戴父母落实到行动中。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故事激发学生对父母的亲情,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良好行为。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谈话法
四、课前准备:
了解二十四孝的故事。
五、教学过程
播放歌曲《我的好妈妈》以渲染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导入新课作准备。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我的好妈妈》,听了这首歌,我们仿佛又回到了童年,记的小时候,当妈妈辛辛苦苦劳动了一天回家时,作为儿女的我们,能送上一杯热茶慰劳父母,现在我们逐二十四孝
——
作者:龙山小学
二十四孝——龙山小学
渐长大了,你们还会这样做吗?对辛辛苦苦培育子女的父母,我们还能作些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探讨的课题《学会孝敬父母》
师:什么是孝敬呢?
生:回答
师:我国古代对孝敬父母是怎样理解的呢?
生:回答
师:我国古代有哪些孝敬父母的故事?
学生讲故事:哭竹生笋
师:古人孝敬父母的故事还有许多,投影《二十四孝》感悟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师:古代的人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那么当代的人又是怎样继承和发扬这一光荣传统的呢?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常常发生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出示投影:故事《孝道》
师:故事中的王守成家境并不富裕,但为了实现母亲的愿望,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徒步背着百岁的母亲,千里跋涉,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北京。下面你能说一说发生在自己身边孝敬父母的故事吗?
学生讲故事: 自己的父母孝敬爷爷奶奶的故事。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讨论,大家知道了为什么要孝敬父母以及怎样孝敬父母。但我们不能忽视,有的学生父母常年在外地工作,平时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所以平时要象孝敬父母一样孝敬爷爷奶奶、孝敬所有的长辈,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大家愿意这样做吗?
二十四孝
——
作者:龙山小学
二十四孝——龙山小学
(投影)小结: 1.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孝敬父母也是子女应尽的责任。2.怎样孝敬父母?
尊重父母:尊重父母的人格和情感,尊重父母的教育和劳动。
理解父母:体会父母的辛劳,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
体谅父母:我们心里总要念及父母,凡是想着父母,不给家长提一些勉为其难或根本做不到的要求。
慰藉父母:我们要想父母之所想,急父母之所急,在父母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尽我们的力量,为父母分忧解难。
二十四孝
——
作者:龙山小学
二十四孝——龙山小学
《 鹿乳奉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孝敬父母,这是人类相生相养的自然情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孝是对子女而言的,慈是对父母而言的。父慈子孝是传统亲子伦理道德的基本规范;孝文化是中华民族道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中华民族孝文化的精髓,树立良好的“孝”观念;不断提高“孝”的境界,从思想情感上去热爱、尊敬父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领略中国孝文化的精髓;
2.学生如何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去孝敬父母; 3.如何将“孝”的内涵扩大到社会和人类的进步。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道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孝道”是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它主要包括“孝”和“悌”。“孝”是指尊敬长辈、“悌”是指友爱同辈。我们要了解中华民族的孝文化,首先必须要了解我国千古传颂的一些孝敬父母的故事,老师希望同学们能从这些中国优秀文化中领略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孝”的精髓。
二、学文部分
1.读《鹿乳奉亲》的故事 2.思考:
二十四孝
——
作者:龙山小学
二十四孝——龙山小学
周郯子的那些孝行是我们应该学习和传承的做人的优秀品德?
3.读了这个故事,你还有何体会?
周郯子孝行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的感恩行为;
周郯子对父母的孝顺体现在日常生活当中;
周郯子对父母的孝敬是一种奉献自身的行为;为了孝敬父母可以臵生死而不顾,可以做任何事情、付出任何代价;
周郯子 因为对父母的孝行,受到了人们的尊敬; 4.小结:
孝敬父母,这是人类相生相养的自然情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中国孝文化是中国儒家思想和中华民族道德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我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和进步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孝经》、《论语》、《弟子规》当中的许多儒家孝道思想在现实的社会里仍有可贵的借鉴和学习价值,我们应该充分领略中华民族孝文化的精髓,树立良好的“孝”观念,不断提高“孝”的境界,从思想情感上去热爱、尊敬父母;将“孝”的内涵扩大到社会和人类的文明和进步。
三.拓展部分
1.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
学生交流 2.出示童谣:
《敬老歌》
二十四孝
——
作者:龙山小学
二十四孝——龙山小学
别嫌老人老,老人是个宝,为国家为社会工作直到老。
别嫌老人烦,都是为我好,为家庭为儿孙日夜把心操。
父母生养我,孝亲要趁早。
为老人,梳头捶背洗洗脚。
为老人,端茶盛饭不觉小。
敬老人爱长辈大家乐陶陶。3.填写孝心卡,交流。4.老师出示: 比一比:看谁能做到
四.总结:
孝是一种美德,孝是一种风尚,孝道不仅是每个家庭应有的美德,还是一种社会文化,让孝永留我们心间。
二十四孝
——
作者:龙山小学
二十四孝——龙山小学
《扼虎救父》教学设计
一、教材:
《二十四孝图》为了社会的稳定、为了家庭和谐、为了孩子的一生幸福、为了地球的所有生命,德育教育重中之重,势在必行。孝道从古至今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孝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所以中国人才把此作为人性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大力提倡。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就将学会孝敬、学会感恩作为重点教学,使学生通过这一课对于孝道意识更为牢固,并且落实与行动之中。
二、学情:
我们今天的学生,他们大都是独生子女,虽然能够对父母的爱有一定的感知,但普遍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而不予以关注,从而导致了他们回报父母的意识并不强烈,有些学生即使有关心,体贴父母的想法,却也缺少正确的方法指导,以至于在实际生活中难以实施。而对于生活中关心国、帮助过他们的人,更是缺少感恩之心,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孝道、感恩意识,及方法指导都是需要重点指导的。
三、教学目标:孝亲尊师
根据教学参考及班级实际情况,课时目标定为: 1.懂得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伟大的,报答不完的。
2.知道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子女应尽的责任。
3.初步学会理解、体谅父母,能主动与父母沟通,主动分担二十四孝
——
作者:龙山小学
二十四孝——龙山小学
家务。
4.进一步体会孝敬父母是每个人应有的美德。5.懂得感恩、报恩是善良人应有的品德。6.初步学会常怀感谢之心,不忘帮助过自己的人。
四、教学重点:学会感恩,学会孝敬
五、教学难点:
1.初步学会理解、体谅父母,能主动与父母沟通。2.要常怀感谢之心,不忘帮助过自己的人。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收集《二十四孝》图,并布臵于教室周围; 2.田世国新闻报道,为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 3.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谢谢你》; 4.收集父母的烦恼。
学生准备:
1、收集身边孝敬长辈的故事;
八、教学过程:
活动
一、看一看,了解美德故事
1.提问:你看了这段广告,有什么想说的?(播放公益广告《为妈妈洗脚》)2.交流。
3.(墙面上贴出部分《二十四孝图》)师:今天在我们教室里贴了许多图画,请你和同桌一起去看看,说说你对那一幅图最感兴趣,二十四孝
——
作者:龙山小学
二十四孝——龙山小学
表达了什么内容。
4.过渡:这些图就是我们国家有名的《二十四孝图》的其中一部分,其中表现的都是古人孝敬长辈的故事,看来孝文化在我国真是源远流长,难怪古人会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板书:百善孝为先】 5.师述:我们的古人拥有着孝敬长辈的美德,其实我们现代人做得并不比他们差,我就知道一个人(出示田世国的图片)这位被评为了2004感动中国的人物
6.交流:人们为什么会被感动?(播放新闻报道)7.小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问题。一个儿子在2004年用身体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在温暖的谎言里,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诚已经坚如磐石。田世国,让天下所有母亲收获慰藉。
8.布臵作业:在我们生活这样孝敬长辈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如“一女养八老”,“背着母亲求学”等等,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事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去收集这些故事,我们进行一个“身边的孝子”故事会。活动
二、说一说,感受孝道含义
1.过渡:中国人就是这样从古到今一直演绎着孝敬长辈的故事,孝敬长辈成了我国的传统美德。【板书:中华传统美德。】 2.小组讨论:我们为什么要孝敬长辈。【板书:孩子 长辈】 3.交流: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父母为自己付出的具体例子
二十四孝
——
作者:龙山小学
二十四孝——龙山小学
4.小结:是啊!父母一直无怨无悔的为我们付出着,你们把我们带到了这个世界,教会我们说了第一句话,跨出了人生的第一步,我上学了,你们亲自送我到校门口,我写字了,你们手把手地教我。我生病了,你们不眠不休地照顾我,你们把我们从襁褓中养育至今,经历了多少艰辛。难怪人们会说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就是父母给予的爱。(欣赏歌曲:烛光里的妈妈)活动
三、议一议,学会与父母沟通
1.过渡:就如歌中唱的妈妈在养育我们的过程中,头发渐渐花白,腰身也不再那么挺拔,而我们的慢慢长大,可以为他们分忧解难
2.媒体出示:(课前收集的父母的烦恼)3.交流:遇到这样的情况,是怎么对待的
(播放媒体):父母是怎么想的,我们也来读一读父母的心 4.学生活动:听到了爸爸妈妈的想法,如果再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样想,怎么来解决呢?找好朋友商量一下。【板书:理解、体谅】
5.教师小结:都说沟通是人和人之间最好的桥梁,和父母之间也要及时沟通,并尽自己能力的为父母分忧解难,这样才是为人子女的孝道所在。孝敬长辈我们要做的其他方面还有很多,下节课继续来学习。
二十四孝
——
作者:龙山小学
二十四孝——龙山小学
讲故事,学习身边的榜样
1.导入:在上节课之后,我们都去找了关于“身边的孝子”的故事,谁想告诉大家
2.学生活动:“身边的孝子”故事交流会 3.交流:最想向哪位孝子学习,为什么
4.过渡:大家故事中的人物,无论是身边的父母、同伴,还是新闻媒体中报道的人,都有一个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那就是他们始终把孝敬长辈放在了第一位。其实,现在社会上处处都在提倡孝道,你们看,有好多地方形成了孝道文化。【板书:提倡孝道美德】 看课文,了解孝道文化
1.学生看课文:了解各地形成的孝道文化 2.交流:你对哪种活动影响最深?
3.提问:除了书上的这些活动,你还知道社会上其它类似的活动吗
4.小结:孝道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美德,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它,我们身边的长辈将更欣慰他们的付出。活动
三、写感恩卡,学会感谢他人
1.过渡:在我们身边,除了长辈为我们付出过,还有很多其他人也曾经帮助过、关心过我们。
2.交流:关心、帮助过我们的人和事
3.过渡:这些人的无私付出我们同样也应该回报他们,你们会对他们怎么说,怎么做。【板书:学会感谢他人】
二十四孝
——
作者:龙山小学
二十四孝——龙山小学
4.情景演示:感谢他人的方式
5.学生活动:写感恩卡(播放音乐《谢谢你》)
6.小结: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社会中,如果人人都能拥有孝道美德,学会感谢别人的付出,那么我们的这个社会必定会更和谐。【板书:建设和谐社会】
板书: 中华传统美德 7.百善孝为先
孩子理解、体谅长辈
提倡孝道美德
学会感谢他人
建设和谐社会
二十四孝
——
作者:龙山小学
二十四孝——龙山小学
《闻雷泣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理应受到子女的孝敬;不孝敬长辈要受道德的谴责,要承担法律责任;孝敬长辈应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能力目标——能辨证分析孝敬父母长辈好处和不孝之坏处的能力,辨别具体行为是否属于孝的能力;孝亲敬长的行为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验尽孝后的快乐;树立家庭中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观念。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领悟父母的爱心,学会孝敬父母
教学难点:如何孝敬父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同学们,我们在小学学过孟郊的《游子吟》吧?让我们一起背诵这首诗。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二十四孝
——
作者:龙山小学
二十四孝——龙山小学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母爱是无私的,也是伟大的,她们应该得到我们子女的孝敬和回报,但是我们往往是难以报答慈母之爱的,因为她们的付出太多太多了。[讲授新课]
二、难报三春晖(板书)1. 爱洒人间(板书)
活动一:(教材第13页)“小锋和妈妈的故事”
(1)妈妈为小峰的多动症、成绩差而伤心,却在小峰面前露出笑脸、鼓励他,这是为什么?
答:这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以自己的精心设计帮助孩子。妈妈虽然伤心,但从来没有放弃对孩子的期望和鼓励。(2)你理解小峰妈妈的一片苦心吗?
答:理解。妈妈的苦心,表现出对自己孩子赤诚的爱,对孩子的无限期待,对孩子未来的关注,以及为了孩子可以牺牲自己的奉献精神。因为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最无私的。
(3)小峰以什么方式回报母亲?对你有什么启发?
答:小峰应该以自己的成长进步、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自己的母亲。
给我们的启示:对无私奉献的母亲,我们最大的回报就是要在学习、事业上获得成就。
三、学生发言,教师小结:
父母不仅给了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抚育我们长大,教我二十四孝
——
作者:龙山小学
二十四孝——龙山小学
们做人,这种恩情要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父母为家庭做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
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尊敬和爱戴父母。这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也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赡养。
二十四孝
——
作者:龙山小学
二十四孝——龙山小学
《怀桔遗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讲《怀桔遗亲》的故事。
2.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学做有孝心的孩子。
教学准备:
1.古文《怀桔遗亲》及对照的现代文。2.搜集故事主人公陆绩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弟子规》中的部分内容,指名学生读一读: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2.请学生齐读,之后解释意思,并谈自己的理解。3.师:在我国古代的《二十四孝》故事中,就有一位这样大孝至贤的人,他的名字叫陆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怀桔遗亲》的故事。
(板书:怀桔遗亲)
二、初学古文,了解故事: 1.教师出示古文《怀桔遗亲》:
后汉陆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桔待之,绩怀桔二枚。及归,拜辞堕地。术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桔乎?”绩跪答曰:“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术大奇之。诗曰:
孝悌皆天性,人间六岁儿。袖中怀绿桔,遗母报乳哺。
二十四孝
——
作者:龙山小学
二十四孝——龙山小学
2.教师范读之后,请学生自由练习,读熟该文。3.请学生试读,纠正读音(指名三人,)4.全班齐读。指名说说故事的意思。
(学生根据理解变成现代文,教师适当补充纠正)
三、学讲故事《怀桔遗亲》:
1.出示该故事的现代文,请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2.同桌互相读,纠正读音。
3.小组内试讲,选出优秀的小讲解员。4.班内展示讲故事,评选优秀讲解员。
四、补充资料,联系自身谈体会,指导实践:
1.搜集并交流其他《二十四孝故事》,并就故事中各个人物谈谈自己的看法。
2.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在现实生活中自己该怎样做。3.为父母做一件事,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孝心。
二十四孝
——
作者:龙山小学
二十四孝——龙山小学
《孝感动天》教学设计
一、教学构思:
讲孝敬父母有几个难处,一是学生从小到大已经多次接受过这样的教育,对正面的说理易产生抵触情绪,认为是“老一套”、“背时”,没新意;二是父母天天在自己的身边,已习惯于接受来自父母的关心和爱护,许多生活上的角色也基本成型;三是初中生独立意识的增强,与父母关系呈现出新特点,少了崇拜的眼神,多了审视的目光,叛逆性特强,;四是父母疏忽了孩子的成长,一味要求孩子读好书,对孩子其他的需要关心不够,与孩子之间矛盾突出。
为此教学设计主要着重于建立父母与子女“重新”认识、沟通的桥梁,缓和矛盾,在感情上唤起积极的回忆,从而使学生能调整心态,客观地评价父母,体会父母的可敬、可亲、可爱。
一、教学方法:
二、课内布臵,课外落实,讨论与讲解相结合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从理性上认识父母对国家、对社会的贡献,认识父母在自己成长的不同阶段所承担的主要责任和作用,明确自己作为子女应怎样正确对待父母;
2.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会父母的辛劳,理解父母的殷切期望;
3.把对父母的理解转化为实在的行动,一句问候,一个祝福,学会与父母进行沟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贴父母的事。
二十四孝
——
作者:龙山小学
二十四孝——龙山小学
四、教学过程:
作者:龙山小学
二十四孝——龙山小学
(二)怎样孝敬父母?
1.尊敬和爱戴父母棗棗从现在做起
(1)听从父母的教导:在父母教育我的时候,要认真听讲,虚心接受父母的意见,牢记父母的话。
(2)关心体贴父母:在父母工作的时候,不吵不闹,不打扰父母工作和学习,父母在休息的时候,走路要轻,说话要低,不妨碍父母的休息;父母干活累了,要给父母倒水喝,给父母捶背在吃东西的时候,要把好的东西先给父母吃,让爸爸妈妈高兴......(3)尊重父母的意见:听到父母讲话;便有礼貌地认真地听,也不插嘴;当父母批评我的时候,我不要生气,因为这是为我好。不能与父母顶嘴。
(4)体谅父母的难处:不向父母要好东西。
看到;看到我们大人体息了,知道轻手轻脚,不发出声音;;遇到有好吃的东西,知道先拿给我们吃……。2.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棗棗长大后应尽的责任
(1)物质上的赡养
(2)精神上的关心
作者:龙山小学
二十四孝——龙山小学
《 芦衣顺母》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知方面:通过二十四孝故事教学使学生懂得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懂得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思想感情上的深情爱戴,然后在具体行为上要有孝行。
2.情感方面:通过讲故事激发学生对父母的亲情和孝敬父母的真情。
3.行为方面:通过教学增强学生孝敬父母的自觉性;纠正各种不孝敬父母的思想和行为;在生活中能将爱戴父母落实到行动中。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故事激发学生对父母的亲情,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良好行为。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谈话法
四、课前准备:
了解二十四孝的故事。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在刚才聆听歌曲、欣赏画面时,我发现大家神情专注而激动,我知道这首歌一定引起大家很多的思考。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吧。1.请同学讲一讲父母辛勤工作的事例:做什么工作?早上什二十四孝
——
作者:龙山小学
二十四孝——龙山小学
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上班?什么时候下班?你感觉你的父母辛苦吗?他们为什么要这样辛苦地工作呢?
2.有人说:“孩子是爱情的结晶,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每个父母的心愿,因此父母亲为我们做了很多很多,下面我们来谈谈“父母亲为我们做过些什么?”
父母把对儿女的爱渗透在我们成长的每一天,她把对儿女的关心和照顾渗透在了我们每一天的每一个细小的生活环节中。3.出示感悟芦衣顺母的故事。
周闵损,字子骞,早丧母。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损,衣以芦花。父令损御车,体寒,失镇。父查知故,欲出后母。损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母闻,悔改。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又摸了摸其他两个儿子的衣服,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一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4.通过朗读一起来感受深情。
二十四孝
——
作者:龙山小学
二十四孝——龙山小学
5.下面就来听听我们同学的故事,大家一起来感受他们的孝心。
6.学生讲自己的故事,老师点评。然后归纳出“我们怎样孝敬父母?”并出示幻灯片。
7.新课小结,并以一首小诗和大家共勉。
二十四孝
——
作者:龙山小学
第三篇:二十四孝教案
《扇枕温衾》
教学目标:
1.学讲《扇枕温衾》的故事。
2.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学做有孝心的孩子。
教学准备:
1.古文《扇枕温衾》及对照的现代文。
2.搜集故事主人公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弟子规》中的部分内容,指名学生读一读: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2.请学生齐读,之后解释意思,并谈自己的理解。
3.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扇枕温衾》的故事。
(板书:扇枕温衾)
二、初学古文,了解故事:
1.教师出示古文《扇枕温衾》:
2.教师范读之后,请学生自由练习,读熟该文。
3.请学生试读,纠正读音(指名三人,)4.全班齐读。指名说说故事的意思。
(学生根据理解变成现代文,教师适当补充纠正)
三、学讲故事《扇枕温衾》:
1.出示该故事的现代文,请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2.同桌互相读,纠正读音。
3.小组内试讲,选出优秀的小讲解员。
4.班内展示讲故事,评选优秀讲解员。
四、补充资料,联系自身谈体会,指导实践:
1.搜集并交流其他《二十四孝故事》,并就故事中各个人物谈谈自己的看法。
2.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在现实生活中自己该怎样做。
3.为父母做一件事,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孝心。
拾葚异器
教学目标:
孝敬父母,这是人类相生相养的自然情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孝是对子女而言的,慈是对父母而言的。父慈子孝是传统亲子伦理道德的基本规范;孝文化是中华民族道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中华民族孝文化的精髓,树立良好的“孝”观念;不断提高“孝”的境界,从思想情感上去热爱、尊敬父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领略中国孝文化的精髓;
2.学生如何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去孝敬父母;
3.如何将“孝”的内涵扩大到社会和人类的进步。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道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孝道”是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它主要包括“孝”和“悌”。“孝”是指尊敬长辈、“悌”是指友爱同辈。我们要了解中华民族的孝文化,首先必须要了解我国千古传颂的一些孝敬父母的故事,老师希望同学们能从这些中国优秀文化中领略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孝”的精髓。
二、学文部分
1.读《拾葚异器》的故事
2.思考:
周郯子的那些孝行是我们应该学习和传承的做人的优秀品德?
3.读了这个故事,你还有何体会?
周郯子孝行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的感恩行为;
周郯子对父母的孝顺体现在日常生活当中;
周郯子对父母的孝敬是一种奉献自身的行为;为了孝敬父母可以置生死而不顾,可以做任何事情、付出任何代价;
周郯子 因为对父母的孝行,受到了人们的尊敬;
4.小结:
孝敬父母,这是人类相生相养的自然情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中国孝文化是中国儒家思想和中华民族道德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我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和进步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孝经》、《论语》、《弟子规》当中的许多儒家孝道思想在现实的社会里仍有可贵的借鉴和学习价值,我们应该充分领略中华民族孝文化的精髓,树立良好的“孝”观念,不断提高“孝”的境界,从思想情感上去热爱、尊敬父母;将“孝”的内涵扩大到社会和人类的文明和进步。
三.拓展部分
1.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学生交流
2.出示童谣:
《敬老歌》
别嫌老人老,老人是个宝,为国家为社会工作直到老。
别嫌老人烦,都是为我好,为家庭为儿孙日夜把心操。
父母生养我,孝亲要趁早。
为老人,梳头捶背洗洗脚。
为老人,端茶盛饭不觉小。
敬老人爱长辈大家乐陶陶。
3.填写孝心卡,交流。
4.老师出示:
比一比:看谁能做到
四.总结:
孝是一种美德,孝是一种风尚,孝道不仅是每个家庭应有的美德,还是一种社会文化,让孝永留我们心间。
涌泉跃鲤
一、教学目标:
1.认知方面:通过二十四孝故事教学使学生懂得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懂得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思想感情上的深情爱戴,然后在具体行为上要有孝行。
2.情感方面:通过讲故事激发学生对父母的亲情和孝敬父母的真情。
3.行为方面:通过教学增强学生孝敬父母的自觉性;纠正各种不孝敬父母的思想和行为;在生活中能将爱戴父母落实到行动中。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故事激发学生对父母的亲情,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良好行为。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
四、课前准备:
了解二十四孝的故事。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1.请同学讲一讲父母辛勤工作的事例:做什么工作?早上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上班?什么时候下班?你感觉你的父母辛苦吗?他们为什么要这样辛苦地工作呢?
2.有人说:“孩子是爱情的结晶,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每个父母的心愿,因此父母亲为我们做了很多很多,下面我们来谈谈“父母亲为我们做过些什么?”
父母把对儿女的爱渗透在我们成长的每一天,她把对儿女的关心和照顾渗透在了我们每一天的每一个细小的生活环节中。
3.出示感悟芦衣顺母的故事。
周闵损,字子骞,早丧母。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损,衣以芦花。父令损御车,体寒,失镇。父查知故,欲出后母。损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母闻,悔改。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又摸了摸其他两个儿子的衣服,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一家人过着幸福的生活。
4.通过朗读一起来感受深情。
5.下面就来听听我们同学的故事,大家一起来感受他们的孝心。
6.学生讲自己的故事,老师点评。然后归纳出“我们怎样孝敬父母?”。
7.新课小结,并以一首小诗和大家共勉。
闻雷泣墓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理应受到子女的孝敬;不孝敬长辈要受道德的谴责,要承担法律责任;孝敬长辈应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能力目标——能辨证分析孝敬父母长辈好处和不孝之坏处的能力,辨别具体行为是否属于孝的能力;孝亲敬长的行为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验尽孝后的快乐;树立家庭中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观念。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领悟父母的爱心,学会孝敬父母
教学难点:如何孝敬父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同学们,我们在小学学过孟郊的《游子吟》吧?让我们一起背诵这首诗。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母爱是无私的,也是伟大的,她们应该得到我们子女的孝敬和回报,但是我们往往是难以报答慈母之爱的,因为她们的付出太多太多了。
[讲授新课]
二、难报三春晖(板书)
1.爱洒人间(板书)
活动一:(教材第13页)“小锋和妈妈的故事”
(1)妈妈为小峰的多动症、成绩差而伤心,却在小峰面前露出笑脸、鼓励他,这是为什么?
答:这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以自己的精心设计帮助孩子。妈妈虽然伤心,但从来没有放弃对孩子的期望和鼓励。
(2)你理解小峰妈妈的一片苦心吗?
妈妈的苦心,表现出对自己孩子赤诚的爱,对孩子的无限期待,对孩子未来的关注,以及为了孩子可以牺牲自己的奉献精神。因为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最无私的。
(3)小峰以什么方式回报母亲?对你有什么启发?
小峰应该以自己的成长进步、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自己的母亲。
给我们的启示:对无私奉献的母亲,我们最大的回报就是要在学习、事业上获得成就。
三、学生发言,教师小结:
父母不仅给了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抚育我们长大,教我们做人,这种恩情要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父母为家庭做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
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尊敬和爱戴父母。这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也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赡养。
《扼虎救父》
一、教材:
《二十四孝图》为了社会的稳定、为了家庭和谐、为了孩子的一生幸福、为了地球的所有生命,德育教育重中之重,势在必行。孝道从古至今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孝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所以中国人才把此作为人性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大力提倡。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就将学会孝敬、学会感恩作为重点教学,使学生通过这一课对于孝道意识更为牢固,并且落实与行动之中。
二、学情:
我们今天的学生,他们大都是独生子女,虽然能够对父母的爱有一定的感知,但普遍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而不予以关注,从而导致了他们回报父母的意识并不强烈,有些学生即使有关心,体贴父母的想法,却也缺少正确的方法指导,以至于在实际生活中难以实施。而对于生活中关心国、帮助过他们的人,更是缺少感恩之心,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孝道、感恩意识,及方法指导都是需要重点指导的。
三、教学目标:孝亲尊师
根据教学参考及班级实际情况,课时目标定为:
1.懂得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伟大的,报答不完的。
2.知道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子女应尽的责任。
3.初步学会理解、体谅父母,能主动与父母沟通,主动分担家务。
4.进一步体会孝敬父母是每个人应有的美德。
5.懂得感恩、报恩是善良人应有的品德。
6.初步学会常怀感谢之心,不忘帮助过自己的人。
四、教学重点:学会感恩,学会孝敬
五、教学难点:
1.初步学会理解、体谅父母,能主动与父母沟通。
2.要常怀感谢之心,不忘帮助过自己的人。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收集《二十四孝》图,并布置于教室周围;
2.田世国新闻报道,为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
3.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谢谢你》;
4.收集父母的烦恼。
学生准备:
1、收集身边孝敬长辈的故事;
八、教学过程:
活动
一、看一看,了解美德故事
1.提问:你看了这段广告,有什么想说的?(播放公益广告《为妈妈洗脚》)
2.交流。
3.(墙面上贴出部分《二十四孝图》)师:今天在我们教室里贴了许多图画,请你和同桌一起去看看,说说你对那一幅图最感兴趣,表达了什么内容。
4.过渡:这些图就是我们国家有名的《二十四孝图》的其中一部分,其中表现的都是古人孝敬长辈的故事,看来孝文化在我国真是源远流长,难怪古人会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板书:百善孝为先】
5.师述:我们的古人拥有着孝敬长辈的美德,其实我们现代人做得并不比他们差,我就知道一个人(出示田世国的图片)这位被评为了2004感动中国的人物
6.交流:人们为什么会被感动?(播放新闻报道)
7.小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问题。一个儿子在2004年用身体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在温暖的谎言里,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诚已经坚如磐石。田世国,让天下所有母亲收获慰藉。
8.布置作业:在我们生活这样孝敬长辈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如“一女养八老”,“背着母亲求学”等等,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事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去收集这些故事,我们进行一个“身边的孝子”故事会。活动
二、说一说,感受孝道含义
1.过渡:中国人就是这样从古到今一直演绎着孝敬长辈的故事,孝敬长辈成了我国的传统美德。【板书:中华传统美德。】
2.小组讨论:我们为什么要孝敬长辈。【板书:孩子 长辈】
3.交流: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父母为自己付出的具体例子
4.小结:是啊!父母一直无怨无悔的为我们付出着,你们把我们带到了这个世界,教会我们说了第一句话,跨出了人生的第一步,我上学了,你们亲自送我到校门口,我写字了,你们手把手地教我。我生病了,你们不眠不休地照顾我,你们把我们从襁褓中养育至今,经历了多少艰辛。难怪人们会说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就是父母给予的爱。(欣赏歌曲:烛光里的妈妈)活动
三、议一议,学会与父母沟通
1.过渡:就如歌中唱的妈妈在养育我们的过程中,头发渐渐花白,腰身也不再那么挺拔,而我们的慢慢长大,可以为他们分忧解难
2.媒体出示:(课前收集的父母的烦恼)
3.交流:遇到这样的情况,是怎么对待的
(播放媒体):父母是怎么想的,我们也来读一读父母的心
4.学生活动:听到了爸爸妈妈的想法,如果再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样想,怎么来解决呢?找好朋友商量一下。【板书:理解、体谅】
5.教师小结:都说沟通是人和人之间最好的桥梁,和父母之间也要及时沟通,并尽自己能力的为父母分忧解难,这样才是为人子女的孝道所在。孝敬长辈我们要做的其他方面还有很多,下节课继续来学习。
《哭竹生笋》
一、教学目标:
1.认知方面:通过二十四孝故事教学使学生懂得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懂得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思想感情上的深情爱戴,然后在具体行为上要有孝行。
2.情感方面:通过讲故事激发学生对父母的亲情和孝敬父母的真情。
3.行为方面:通过教学增强学生孝敬父母的自觉性;纠正各种不孝敬父母的思想和行为;在生活中能将爱戴父母落实到行动中。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故事激发学生对父母的亲情,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良好行为。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谈话法
四、课前准备:
了解二十四孝的故事。
五、教学过程
播放歌曲《我的好妈妈》以渲染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导入新课作准备。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我的好妈妈》,听了这首歌,我们仿佛又回到了童年,记的小时候,当妈妈辛辛苦苦劳动了一天回家时,作为儿女的我们,能送上一杯热茶慰劳父母,现在我们逐渐长大了,你们还会这样做吗?对辛辛苦苦培育子女的父母,我们还能作些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探讨的课题《学会孝敬父母》
师:什么是孝敬呢?
师:我国古代对孝敬父母是怎样理解的呢?
师:我国古代有哪些孝敬父母的故事?
讲述哭竹生笋
师:古人孝敬父母的故事还有许多,投影《二十四孝》感悟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师:古代的人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那么当代的人又是怎样继承和发扬这一光荣传统的呢?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常常发生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出示投影:故事《孝道》
师:故事中的王守成家境并不富裕,但为了实现母亲的愿望,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徒步背着百岁的母亲,千里跋涉,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北京。下面你能说一说发生在自己身边孝敬父母的故事吗?
学生讲故事: 自己的父母孝敬爷爷奶奶的故事。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讨论,大家知道了为什么要孝敬父母以及怎样孝敬父母。但我们不能忽视,有的学生父母常年在外地工作,平时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所以平时要象孝敬父母一样孝敬爷爷奶奶、孝敬所有的长辈,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大家愿意这样做吗?
(投影)小结:
1.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孝敬父母也是子女应尽的责任。
2.怎样孝敬父母?
尊重父母:尊重父母的人格和情感,尊重父母的教育和劳动。
理解父母:体会父母的辛劳,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
体谅父母:我们心里总要念及父母,凡是想着父母,不给家长提一些勉为其难或根本做不到的要求。
慰藉父母:我们要想父母之所想,急父母之所急,在父母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尽我们的力量,为父母分忧解难。
《弃官寻母》
教学目标:
古语有云:“百行孝为先”,可见“孝”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孝,是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领略中国孝文化的精髓;
2.学生如何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去孝敬父母;
3.如何将“孝”的内涵扩大到社会和人类的进步。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道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孝道”是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它主要包括“孝”和“悌”。“孝”是指尊敬长辈、“悌”是指友爱同辈。我们要了解中华民族的孝文化,首先必须要了解我国千古传颂的一些孝敬父母的故事,老师希望同学们能从这些中国优秀文化中领略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孝”的精髓。
二、学文部分
1.读《弃官寻母》的故事
宋朱寿昌,年七岁,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出嫁。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神宗朝,弃官入秦,与家人决,誓不见母不复还。后行次同州,得之,时母年七十余矣。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七岁生离母,参商五十年。一朝相见面,喜气动皇天。
2.思考:
朱寿昌的那些孝行是我们应该学习和传承的做人的优秀品德?
3.读了这个故事,你还有何体会?
朱寿昌孝行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的感恩行为;
朱寿昌对母亲的孝顺体现在日常生活当中;
朱寿昌对母亲的孝敬是一种奉献自身的行为;为了孝敬父母可以弃官不做,侍奉母亲,这种孝行受到了人们的尊敬;
4.小结: 古代,朱寿昌为母弃官不做,回家侍奉母亲,现代:田世国——捐肾救母 他为身患尿毒症晚期的母亲捐肾,延续了母亲生命,演绎了一段当代孝子的佳话(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问题。一个儿子在2004年用身体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在温暖的谎话里,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诚已经坚如磐石。田世国,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慰藉。
三、拓展部分
1.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
2.名言:慎,朝夕伺候莫厌烦。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3.填写孝心卡,交流。
四、总结:
孝是一种美德,孝是一种风尚,孝道不仅是每个家庭应有的美德,还是一种社会文化,让孝永留我们心间。
《孝感动天》
一、教学构思:
讲孝敬父母有几个难处,一是学生从小到大已经多次接受过这样的教育,对正面的说理易产生抵触情绪,认为是“老一套”、“背时”,没新意;二是父母天天在自己的身边,已习惯于接受来自父母的关心和爱护,许多生活上的角色也基本成型;三是初中生独立意识的增强,与父母关系呈现出新特点,少了崇拜的眼神,多了审视的目光,叛逆性特强,;四是父母疏忽了孩子的成长,一味要求孩子读好书,对孩子其他的需要关心不够,与孩子之间矛盾突出。
为此教学设计主要着重于建立父母与子女“重新”认识、沟通的桥梁,缓和矛盾,在感情上唤起积极的回忆,从而使学生能调整心态,客观地评价父母,体会父母的可敬、可亲、可爱。
一、教学方法:
二、课内布置,课外落实,讨论与讲解相结合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从理性上认识父母对国家、对社会的贡献,认识父母在自己成长的不同阶段所承担的主要责任和作用,明确自己作为子女应怎样正确对待父母;
2.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会父母的辛劳,理解父母的殷切期望;
3.把对父母的理解转化为实在的行动,一句问候,一个祝福,学会与父母进行沟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贴父母的事。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布置“预习”
1.课前布置学生了解父母的职业,具体的工作时间、内容、工作强度、压力,他们忧虑的、高兴的是什么;向父母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特别记取印象深刻影响较大的一些片段。
2.让每一位同学给自己的爸爸或妈妈写一封信,内容要求:一是表示感激,二是谈谈自己的心里话,对父母的看法,对自己的认识等,三是对父母的祝福或期望。
统一由科代表寄出后,要求每一位家长收信后给孩子回信,并请学生带到学校,挑一些典型的在班级进行交流。
第二步: 讲解新课:
出示”孝感动天”的故事讲解内容.紧紧围绕学生课前的调查所得进行引导、阐述,共同讨论
(一)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1.父母是社会主义劳动者
2.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
3.父母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师”
讨论现实生活中我们与父母之间交往特点:排斥、逆反、顶撞
实物投影:家长的信
让学生体会并讨论家长的信,启发学生理解父母,进一步引入该怎样孝敬父母(讨论)
(二)怎样孝敬父母?
1.尊敬和爱戴父母棗棗从现在做起
(1)听从父母的教导:在父母教育我的时候,要认真听讲,虚心接受父母的意见,牢记父母的话。
(2)关心体贴父母:在父母工作的时候,不吵不闹,不打扰父母工作和学习,父母在休息的时候,走路要轻,说话要低,不妨碍父母的休息;父母干活累了,要给父母倒水喝,给父母捶背在吃东西的时候,要把好的东西先给父母吃,让爸爸妈妈高兴......(3)尊重父母的意见:听到父母讲话;便有礼貌地认真地听,也不插嘴;当父母批评我的时候,我不要生气,因为这是为我好。不能与父母顶嘴。
(4)体谅父母的难处:不向父母要好东西。
看到;看到我们大人体息了,知道轻手轻脚,不发出声音;;遇到有好吃的东西,知道先拿给我们吃„„。
2.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棗棗长大后应尽的责任
(1)物质上的赡养
(2)精神上的关心
第三步:实践活动
1.要求在母亲节的这一天,利用双休日为妈妈服务一天,体会家务劳动的琐碎和辛劳,让妈妈过一个愉快的节日。
2.要求学生坚持“三个一”:每天至少做一件家务事,每周至少主动与父母谈心或活动一次,每月至少与父母书面交流思想一次。
亲尝汤药
教学目标:
1.学讲《亲尝汤药》的故事。
2.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学做有孝心的孩子。
教学准备:
1.古文《亲尝汤药》及对照的现代文。
2.搜集故事主人公刘恒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弟子规》中的部分内容,指名学生读一读: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2.请学生齐读,之后解释意思,并谈自己的理解。
3.师:在我国古代的《二十四孝》故事中,就有一位这样大孝至贤的人,他的名字叫刘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亲尝汤药》的故事。
(板书:亲尝汤药)
二、初学古文,了解故事:
1.教师出示古文《亲尝汤药》: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刘邦的三儿子刘恒,即后来的汉文帝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刘恒对他的母亲皇太后很孝顺,从来也不怠慢。
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刘恒亲自为母亲煎药汤,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
刘恒孝顺母亲的事,在朝野广为流传。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子。有诗颂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2.教师范读之后,请学生自由练习,读熟该文。
3.请学生试读,纠正读音(指名三人,)
4.全班齐读。指名说说故事的意思。
(学生根据理解变成现代文,教师适当补充纠正)
三、学讲故事《亲尝汤药》:
1.出示该故事的现代文,请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2.同桌互相读,纠正读音。
3.小组内试讲,选出优秀的小讲解员。
4.班内展示讲故事,评选优秀讲解员。
四、补充资料,联系自身谈体会,指导实践:
1.搜集并交流其他《二十四孝故事》,并就故事中各个人物谈谈自己的看法。
2.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在现实生活中自己该怎样做。
3.为父母做一件事,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孝心。
第四篇:二十四孝教案
一、二十四孝顺故事
教学目标
学生会读故事的内容,并且能够读通顺流畅。
初步理解其含义。
做到熟而成诵。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背诵内容。
难点:理解含义。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学习故事:
二
老师示范读一遍本课内容:
三
逐字逐句讲解句意,边讲解边指导学生背诵。
亲尝汤药 前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仁孝闻天下。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莫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
四 强化学生理解背诵记忆。
五 反馈检查。二、二十四孝顺故事
教学目标
学生会读故事的内容,并且能够读通顺流畅。
初步理解其含义。
做到熟而成诵。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背诵内容。
难点:理解含义。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学习故事:
二
老师示范读一遍本课内容:
三
逐字逐句讲解句意,边讲解边指导学生背诵。
行佣供母
后汉江革,少失父,独与母居。遭乱,负母逃难。数遇贼,或欲劫将去,革辄[音zhe]泣告有老母在,贼不忍杀。转客下邳[音pi],贫穷裸跣[音xian],行佣供母。母便身之物,莫不毕给。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母极孝。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自己赤脚做雇工供养母亲,而母亲所需甚丰。明帝时被推举为“孝廉”,章帝时被推举为“贤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将。后人有诗颂曰:
负母逃危难,穷途贼犯频。
哀求俱得免,佣力以供亲。
四 强化学生理解背诵记忆。
五 反馈检查。三、二十四孝顺故事
教学目标
学生会读故事的内容,并且能够读通顺流畅.2 初步理解其含义。
做到熟而成诵。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背诵内容。
难点:理解含义。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学习故事:
二
老师示范读一遍本课内容:
三
逐字逐句讲解句意,边讲解边指导学生背诵。
拾葚异器
汉蔡顺,少孤,事母至孝。遭王莽乱,岁荒不给,拾桑葚,以异器盛之。赤眉贼见而问之。顺曰:“黑者奉母,赤者自食。”贼悯其孝,以白米二斗牛蹄一只与之。
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蔡顺只得拾桑葚供母子充饥。一天,偶遇赤眉军,赤眉军士兵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二斗白米,牛蹄一只,以示敬意。
后人有诗颂曰:
黑葚奉萱闱,啼饥泪满衣。
赤眉知孝顺,牛米赠君归。
四 强化学生理解背诵记忆。
五 反馈检查。
四、二十四孝顺故事
教学目标
学生会读故事的内容,并且能够读通顺流畅。
初步理解其含义。
做到熟而成诵。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背诵内容。
难点:理解含义。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学习故事:
二
老师示范读一遍本课内容:
三
逐字逐句讲解句意,边讲解边指导学生背诵。
埋儿奉母
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妻不敢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汉朝的时候。有个姓郭名巨的人。表字文举。家里穷苦得很。他有个儿子还很幼小。郭巨的母亲常常把自己吃的东西。分给孙儿吃。郭巨因为家里穷得不能够奉养母亲。现在儿子又要分母亲的食物。如何是好呢。于是总等着儿子走出的时候。再到母亲里去进食物。后来,家境逐渐贫困,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会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后人有诗颂曰:
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
四 强化学生理解背诵记忆。
五 反馈检查。
五、二十四孝顺故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扇枕温衾》。
2、了解故事大意,感受儿子对父亲的真挚感情。
3、体会孝子黄香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爱长辈、敬长辈”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扇枕温衾》。
2、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儿子对父亲的真挚感情,使学生懂得 “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学会尊重孝敬父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激情引入
师:同学们,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涌现出了许多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我们这学期已经学习过了《二十四孝顺故事》中的一些小故事,大家还记得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吧。
生:配乐朗诵《二十四孝顺故事》。
2、情境导入:
师:今天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
播放视频《扇枕温衾》后汉时期的黄香,自小便是在父母的钟爱下度过的。可是当他九岁的时候,慈爱的母亲突然染病身亡。黄香一时接受不了这个事实,于是,日夜思念母亲,形容日见憔悴。因母亲不在,黄香小小年纪就得操持家务。非但如此,他还恭敬地侍奉父亲,极尽孝道,天天给父亲做饭、洗衣,千方百计也要让父亲吃好穿暖。
夏天天气格外炎热,为了能让父亲睡个安稳觉,每次父亲睡觉前,小黄香都用扇子为父亲将枕席扇凉:寒冷的冬天,他总是先钻进被子,用自己的身体给父亲暖热被褥,随后才叫父亲上床歇息。太守刘护得知他的孝行,非常惊讶,对他进行了表彰,并将他树为榜样,号召全郡守的儿童都来向他学习。
师:这个故事好听吗?这就是今天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扇枕温衾》---板书
3、了解《扇枕温衾》在《二十四孝》的地位
《二十四孝顺故事》是千百年来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动人故事,它所表现的是儿女对养育自己的父母必尽的义务,是对父母的理解和报答。《扇枕温衾》是其中最有名的孝敬故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它吧!
二、讲授新课:
(一)感知故事内容
1、投影:
黄香,字文疆。年九岁,失母,思慕惟切,乡人皆称其孝。躬执勤苦,事父尽孝。夏天暑热,扇凉其枕簟[diàn];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席。太守刘护表而异之。
2、教师范读
(二)诵读学习故事内容
下面就请同学们一起听、读、学习故事。
1、投影:学法指导
一读:读准字音;二读:领会其意;三读:体会情感;四读:熟读成诵。
2、学生初读,读准字音。
① 自由读,认准字音。② 同桌互读,纠正字音。③指名读,给与评价或指导。
3、品读故事,领会其意
① 自由读,依据课后注释,理解字词意思。
思慕:指思念。躬执:亲自做。枕簟:即枕头和席子。簟,竹席。暖:焐热。
表:表彰。异之:特别对待他。
② 带入字词解释,逐句理解意思。投影:黄香,字文疆。从前有个人叫黄香,字文疆。年九岁,失母,思慕惟切,乡人皆称其孝。她九岁那年母亲便去世了,他十分思念母亲,同乡邻里都称赞他是个孝子。躬执勤苦,事父尽孝。他尽心侍奉父亲,从来不怕辛苦。夏天暑热,扇凉其枕簟[diàn];夏天酷暑炎热,他总要拿扇子把父亲睡的枕席扇凉。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席。冬天天寒地冻,他便用自己的体温把父亲的床被焐热。
太守刘护表而异之。他的行为得到了太守刘护的大力表彰,并特别关照他。
①请学生站起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②老师再简要疏通大意,提重点。
再读故事,通过读文你们发现黄香在乡亲们的眼里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你从哪句话知道的,请你读一读。乡人皆称其孝
他是怎么孝敬父亲的?躬执勤苦,事父尽孝。
能举个例子吗?
夏天暑热,扇凉其枕簟[diàn];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席。
体会这些事情是小黄香力所能及的,说明小黄香很孝顺。
4、再次品读,体会情感。
①全班学生齐读,体会小黄香的孝顺。②翻开后面的古诗自由练读,指名读一读,全班齐读。③配乐朗读。
5、品味故事。①自由通读,熟读成诵。②指名诵读,师生点评。③全班诵读。
三、课文小结
1、学习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呢?
师:寒冷的冬天,小黄香用自己的体温去焐暖父亲的被窝;炎热的夏天,小黄香用扇子将父亲所睡的席子扇凉。《弟子规》里说“冬则温,夏则清”,《三字经》里说“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由此可见黄香这个人物在古代道德伦理中的代表作用和地位。今天的我们:夏天热了,可以开空调、吹电扇、喝冷饮、睡凉席;冬天冷了,可以开电热毯、开空调、捂热水袋。我们不必像小黄香那样去“扇枕温衾”。但是黄香的孝心孝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孝顺其实就表现在生活的点滴之中,只要一个简单的小小举动,就能让父母得到极大的安慰和宽心。
2、同学们你们平时是怎么孝顺父母的,能说一说吗?
(夏天如果妈妈加班回来了,你-------;冬天,你---------;父母腰酸腿疼了,你--------)的确,在生活中,一句舒心的话、一杯热茶、一块毛巾都能让父母感到子女的爱,孝敬父母应该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体现。你们的言语中涌动着爱心,你们的血液里澎湃着孝顺,有你们这样的孩子,你们的爸爸妈妈是幸福的。
3、同学们,母亲节快到了,是哪一天你们知道吗?老师告诉你们: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就是母亲节。这一天,请大家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和孝顺,你们的妈妈知道了肯定感到很欣慰。
师:古人云:“人生百行孝为先”。孔子说过,“孝”要建立在“敬心”的基础上,认为孝顺父母不在于给父母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而在于有那份心、那份情。古如此,现代亦然。我们要学习黄香孝敬父母,做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4、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个感人的小故事吧。
师: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关爱。我们从呱呱坠地到咿呀学语到学
业有成,父母不知倾注了多少心血和关爱。父母对子女的这份深情厚爱是无法超越的。除了父母亲,还有很多人是爱我们的,他就是你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你的亲人朋友、老师同学。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让我们向学习黄香学习,伸出爱的双手,永远孝敬长辈,关心所有爱我们的人,共创和谐社会,和谐家庭。最后,请大家一起在《让爱住我家》的歌声中再次诵读这个故事,愿全天下所有爱我们的人都幸福、快乐!
四、作业:
1、让我们自己动手,为妈妈做一件小礼物吧。
2、回家后,为那些爱你的人做一件事,用行动来回报他们的爱。
六、《怀桔遗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讲《怀桔遗亲》的故事。
2.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学做有孝心的孩子。
教学准备:
1.古文《怀桔遗亲》及对照的现代文。
2.搜集故事主人公陆绩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弟子规》中的部分内容,指名学生读一读: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2.请学生齐读,之后解释意思,并谈自己的理解。
3.师:在我国古代的《二十四孝》故事中,就有一位这样大孝至贤的人,他的名字叫陆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怀桔遗亲》的故事。
(板书:怀桔遗亲)
二、初学古文,了解故事:
1.教师出示古文《怀桔遗亲》:
后汉陆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桔待之,绩怀桔二枚。及归,拜辞堕地。术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桔乎?”绩跪答曰:“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术大奇之。诗曰:
孝悌皆天性,人间六岁儿。袖中怀绿桔,遗母报乳哺。
2.教师范读之后,请学生自由练习,读熟该文。
3.请学生试读,纠正读音(指名三人,)
4.全班齐读。指名说说故事的意思。
(学生根据理解变成现代文,教师适当补充纠正)
三、学讲故事《怀桔遗亲》:
1.出示该故事的现代文,请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2.同桌互相读,纠正读音。
3.小组内试讲,选出优秀的小讲解员。
4.班内展示讲故事,评选优秀讲解员。
四、补充资料,联系自身谈体会,指导实践:
1.搜集并交流其他《二十四孝故事》,并就故事中各个人物谈谈自己的看法。
2.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在现实生活中自己该怎样做。
3.为父母做一件事,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孝心。
七、《孝感动天》教学设计
教学构思:讲孝敬父母有几个难处,一是学生从小到大已经多次接受过这样的教育,对正面的说理易产生抵触情绪,认为是“老一套”、“背时”,没新意;二是父母天天在自己的身边,已习惯于接受来自父母的关心和爱护,许多生活上的角色也基本成型;三是初中生独立意识的增强,与父母关系呈现出新特点,少了崇拜的眼神,多了审视的目光,叛逆性特强,;四是父母疏忽了孩子的成长,一味要求孩子读好书,对孩子其他的需要关心不够,与孩子之间矛盾突出。
教学方法:课内布置,课外落实,讨论与讲解相结合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从理性上认识父母对国家、对社会的贡献,认识父母在自己成长的不同阶段所承担的主要责任和作用,明确自己作为子女应怎样正确对待父母2.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会父母的辛劳,理解父母的殷切期望。3.把对父母的理解转化为实在的行动,一句问候,一个祝福,学会与父母进行沟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贴父母的事。教学过程:
第一步:布置“预习”
1.课前布置学生了解父母的职业,具体的工作时间、内容、工作强度、压力,他们忧虑的、高兴的是什么;向父母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特别记取印象深刻影响较大的一些片段。
2.让每一位同学给自己的爸爸或妈妈写一封信,内容要求:一是表示感激,二是谈谈自己的心里话,对父母的看法,对自己的认识等,三是对父母的祝福或期望。
统一由科代表寄出后,要求每一位家长收信后给孩子回信,并请学生带到学校,挑一些典型的在班级进行交流。
第二步: 讲解新课:
出示”孝感动天”的故事讲解内容.紧紧围绕学生课前的调查所得进行引导、阐述,共同讨论
(一)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父母是社会主义劳动者;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父母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师”
讨论现实生活中我们与父母之间交往特点:排斥、逆反、顶撞
实物投影:家长的信
让学生体会并讨论家长的信,启发学生理解父母,进一步引入该怎样孝敬父母(讨论)
(二)怎样孝敬父母?
1.尊敬和爱戴父母棗棗从现在做起(1)听从父母的教导:在父母教育我的时候,要
认真听讲,虚心接受父母的意见,牢记父母的话。(2)关心体贴父母:在父母工作的时候,不吵不闹,不打扰父母工作和学习,父母在休息的时候,走路要轻,说话要低,不妨碍父母的休息;父母干活累了,要给父母倒水喝,给父母捶背在吃东西的时候,要把好的东西先给父母吃,让爸爸妈妈高兴......(3)尊重父母的意见:听到父母讲话;便有礼貌地认真地听,也不插嘴;当父母批评我的时候,我不要生气,因为这是为我好。不能与父母顶嘴。(4)体谅父母的难处:不向父母要好东西。
看到;看到我们大人体息了,知道轻手轻脚,不发出声音;;遇到有好吃的东西,知道先拿给我们吃„„。
2.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棗棗长大后应尽的责任
(1)物质上的赡养(2)精神上的关心
第三步:实践活动
1.要求在母亲节的这一天,利用双休日为妈妈服务一天,体会家务劳动的琐碎和辛劳,让妈妈过一个愉快的节日。
2.要求学生坚持“三个一”:每天至少做一件家务事,每周至少主动与父母谈心或活动一次,每月至少与父母书面交流思想。
八、《亲尝汤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讲《亲尝汤药》的故事。
2.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学做有孝心的孩子。
教学准备:
1.古文《亲尝汤药》及对照的现代文。
2.搜集故事主人公刘恒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弟子规》中的部分内容,指名学生读一读: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2.请学生齐读,之后解释意思,并谈自己的理解。
3.师:在我国古代的《二十四孝》故事中,就有一位这样大孝至贤的人,他的名字叫刘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亲尝汤药》的故事。
(板书:亲尝汤药)
二、初学古文,了解故事:
1.教师出示古文《亲尝汤药》: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刘邦的三儿子刘恒,即后来的汉文帝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刘恒对他的母亲皇太后很孝顺,从来也不怠慢。
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刘恒亲自为母亲煎药汤,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
刘恒孝顺母亲的事,在朝野广为流传。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子。有诗颂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2.教师范读之后,请学生自由练习,读熟该文。
3.请学生试读,纠正读音(指名三人,)
4.全班齐读。指名说说故事的意思。
(学生根据理解变成现代文,教师适当补充纠正)
三、学讲故事《亲尝汤药》:
1.出示该故事的现代文,请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2.同桌互相读,纠正读音。
3.小组内试讲,选出优秀的小讲解员。
4.班内展示讲故事,评选优秀讲解员。
四、补充资料,联系自身谈体会,指导实践:
1.搜集并交流其他《二十四孝故事》,并就故事中各个人物谈谈自己的看法。
2.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在现实生活中自己该怎样做。
3.为父母做一件事,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孝心。
教学反思:
九、《弃官寻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古语有云:“百行孝为先”,可见“孝”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孝,是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领略中国孝文化的精髓;
2.学生如何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去孝敬父母;
3.如何将“孝”的内涵扩大到社会和人类的进步。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道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孝道”是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它主要包括“孝”和“悌”。“孝”是指尊敬长辈、“悌”是指友爱同辈。我们要了解中华民族的孝文化,首先必须要了解我国千古传颂的一些孝敬父母的故事,老师希望同学们能从这些中国优秀文化中领略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孝”的精髓。
二、学文部分
1.读《弃官寻母》的故事
宋朱寿昌,年七岁,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出嫁。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神宗朝,弃官入秦,与家人决,誓不见母不复还。后行次同州,得之,时母年七十余矣。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七岁生离母,参商五十年。一朝相见面,喜气动皇天。
2.思考:
朱寿昌的那些孝行是我们应该学习和传承的做人的优秀品德?
3.读了这个故事,你还有何体会?
朱寿昌孝行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的感恩行为;
朱寿昌对母亲的孝顺体现在日常生活当中;
朱寿昌对母亲的孝敬是一种奉献自身的行为;为了孝敬父母可以弃官不做,侍奉母亲,这种孝行受到了人们的尊敬;
4.小结:
古代,朱寿昌为母弃官不做,回家侍奉母亲,现代:田世国——捐肾救母 他为身患尿毒症晚期的母亲捐肾,延续了母亲生命,演绎了一段当代孝子的佳话(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问题。一个儿子在2004年用身体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在温暖的谎话里,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诚已经坚如磐石。田世国,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慰藉。
三、拓展部分
1.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
2.名言:慎,朝夕伺候莫厌烦。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3.填写孝心卡,交流。
四、总结:
孝是一种美德,孝是一种风尚,孝道不仅是每个家庭应有的美德,还是一种社会文化,让孝永留我们心间。
十、《哭竹生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知方面:通过二十四孝故事教学使学生懂得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懂得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思想感情上的深情爱戴,然后在具体行为上要有孝行。
2.情感方面:通过讲故事激发学生对父母的亲情和孝敬父母的真情。
3.行为方面:通过教学增强学生孝敬父母的自觉性;纠正各种不孝敬父母的思想和行为;在生活中能将爱戴父母落实到行动中。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故事激发对父母的亲情,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良好行为。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谈话法
四、课前准备:了解二十四孝的故事。
五、教学过程
播放歌曲《我的好妈妈》以渲染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导入新课作准备。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我的好妈妈》,听了这首歌,我们仿佛又回到了童年,记的小时候,当妈妈辛辛苦苦劳动了一天回家时,作为儿女的我们,能送上一杯热茶慰劳父母,现在我们逐渐长大了,你们还会这样做吗?对辛辛苦苦培育子女的父母,我们还能作些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探讨的课题《学会孝敬父母》
师:什么是孝敬呢?
生:回答
师:我国古代对孝敬父母是怎样理解的呢?
生:回答
师:我国古代有哪些孝敬父母的故事?
学生讲故事:哭竹生笋
师:古人孝敬父母的故事还有许多,投影《二十四孝》感悟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师:古代的人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那么当代的人又是怎样继承和发扬这一光荣传统的呢?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常常发生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出示投影:故事《孝道》
师:故事中的王守成家境并不富裕,但为了实现母亲的愿望,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徒步背着百岁的母亲,千里跋涉,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北京。下面你能说一说发生在自己身边孝敬父母的故事吗?
学生讲故事: 自己的父母孝敬爷爷奶奶的故事。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讨论,大家知道了为什么要孝敬父母以及怎样孝敬父母。但我们不能忽视,有的学生父母常年在外地工作,平时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所以平时要象孝敬父母一样孝敬爷爷奶奶、孝敬所有的长辈,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大家愿意这样做吗?
(投影)小结:
1.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也是子女应尽的责任。
2.怎样孝敬父母?
尊重父母:尊重父母的人格和情感,尊重父母的教育和劳动。
理解父母:体会父母的辛劳,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
体谅父母:我们心里总要念及父母,凡是想着父母,不给家长提一些勉为其难或根本做不到的要求。
慰藉父母:我们要想父母之所想,急父母之所急,在父母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尽我们的力量,为父母分忧解难。
教后反思:
十一、《 鹿乳奉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孝敬父母,这是人类相生相养的自然情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孝是对子女而言的,慈是对父母而言的。父慈子孝是传统亲子伦理道德的基本规范;孝文化是中华民族道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中华民族孝文化的精髓,树立良好的“孝”观念;不断提高“孝”的境界,从思想情感上去热爱、尊敬父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领略中国孝文化的精髓;
2.学生如何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去孝敬父母;
3.如何将“孝”的内涵扩大到社会和人类的进步。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道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孝道”是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它主要包括“孝”和“悌”。“孝”是指尊敬长辈、“悌”是指友爱同辈。我们要了解中华民族的孝文化,首先必须要了解我国千古传颂的一些孝敬父母的故事,老师希望同学们能从这些中国优秀文化中领略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孝”的精髓。
二、学文部分
1.读《鹿乳奉亲》的故事
2.思考:周郯子的那些孝行是我们应该学习和传承的做人的优秀品德?
3.读了这个故事,你还有何体会?
周郯子孝行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的感恩行为;周郯子对父母的孝顺体现在日常生活当中;周郯子对父母的孝敬是一种奉献自身的行为;为了孝敬父母可以置生死而不顾,可以做任何事情、付出任何代价;周郯子 因为对父母的孝行,受到了人们的尊敬;
4.小结:
孝敬父母,这是人类相生相养的自然情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中国孝文化是中国儒家思想和中华民族道德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我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和进步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孝经》、《论语》、《弟子规》当中的许多儒家孝道思想在现实的社会里仍有可贵的借鉴和学习价值,我们应该充分领略中华民族孝文化的精髓,树立良好的“孝”观念,不断提高“孝”的境界,从思想情感上去热爱、尊敬父母;将“孝”的内涵扩大到社会和人类的文明和进步。
三.拓展部分
1.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学生交流)
2.出示童谣:
《敬老歌》
别嫌老人老,老人是个宝,为国家为社会工作直到老。
别嫌老人烦,都是为我好,为家庭为儿孙日夜把心操。
父母生养我,孝亲要趁早。
为老人,梳头捶背洗洗脚。
为老人,端茶盛饭不觉小。
敬老人爱长辈大家乐陶陶。
3.填写孝心卡,交流。
4.老师出示: 比一比:看谁能做到
四.总结:
孝是一种美德,孝是一种风尚,孝道不仅是每个家庭应有的美德,还是一种社会文化,让孝永留我们心间。
教后反思:
十二、《扼虎救父》教学设计
一、教材:
《二十四孝图》为了社会的稳定、为了家庭和谐、为了孩子的一生幸福、为了地球的所有生命,德育教育重中之重,势在必行。孝道从古至今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孝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所以中国人才把此作为人性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大力提倡。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就将学会孝敬、学会感恩作为重点教学,使学生通过这一课对于孝道意识更为牢固,并且落实与行动之中。
二、学情:
我们今天的学生,他们大都是独生子女,虽然能够对父母的爱有一定的感知,但普遍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而不予以关注,从而导致了他们回报父母的意识并不强烈,有些学生即使有关心,体贴父母的想法,却也缺少正确的方法指导,以至于在实际生活中难以实施。而对于生活中关心国、帮助过他们的人,更是缺少感恩之心,因此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孝道、感恩意识,及方法指导都是需要重点指导的。
三、教学目标:孝亲尊师
根据教学参考及班级实际情况,课时目标定为:
1.懂得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伟大的,报答不完的。2.知道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子女应尽的责任。3.初步学会理解、体谅父母,能主动与父母沟通,主动分担家务。4.进一步体会孝敬父母是每个人应有的美德。5.懂得感恩、报恩是善良人应有的品德。6.初步学会常怀感谢之心,不忘帮助过自己的人。
四、教学重点:学会感恩,学会孝敬
五、教学难点:
1.理解、体谅父母,能主动与父母沟通。
2、常怀感谢之心,不忘帮助过自己的人。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收集《二十四孝》图,并布置于教室周围;2.田世国新闻报道,为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3.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谢谢你》;4.收集父母的烦恼。
学生准备:
1、收集身边孝敬长辈的故事;
八、教学过程:
看一看,了解美德故事
1.提问:你看了这段广告,有什么想说的?(播放公益广告《为妈妈洗脚》)
2.交流。3.(墙面上贴出部分《二十四孝图》)师:今天在我们教室里贴了许多图画,请你和同桌一起去看看,说说你对那一幅图最感兴趣,表达了什么内容。
4.过渡:这些图就是我们国家有名的《二十四孝图》的其中一部分,其中表现的都是古人孝敬长辈的故事,看来孝文化在我国真是源远流长,难怪古人会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
5.师述:我们的古人拥有着孝敬长辈的美德,其实我们现代人做得并不比他们差,我就知道一个人(出示田世国的图片)这位被评为了2004感动中国的人物
6.交流:人们为什么会被感动?(播放新闻报道)
7.小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问题。一个儿子在2004年用身体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在温暖的谎言里,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诚已经坚如磐石。田世国,让天下所有母亲收获慰藉。
8.布置作业:在我们生活这样孝敬长辈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如“一女养八老”,“背着母亲求学”等等,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事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去收集这些故事,我们进行一个“身边的孝子”故事会。教后反思:
十三、提倡孝道美德
1.导入:在上节课之后,我们都去找了关于“身边的孝子”的故事,谁想告诉大家
2.学生活动:“身边的孝子”故事交流会
3.交流:最想向哪位孝子学习,为什么
4.过渡:大家故事中的人物,无论是身边的父母、同伴,还是新闻媒体中报道的人,都有一个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那就是他们始终把孝敬长辈放在了第一位。其实,现在社会上处处都在提倡孝道,你们看,有好多地方形成了孝道文化。【板书:提倡孝道美德】 看课文,了解孝道文化
1.学生看课文:了解各地形成的孝道文化
2.交流:你对哪种活动影响最深?
3.提问:除了书上的这些活动,你还知道社会上其它类似的活动吗
4.小结:孝道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美德,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它,我们身边的长辈将更欣慰他们的付出。
活动
三、写感恩卡,学会感谢他人
1.过渡:在我们身边,除了长辈为我们付出过,还有很多其他人也曾经帮助过、关心过我们。
2.交流:关心、帮助过我们的人和事
3.过渡:这些人的无私付出我们同样也应该回报他们,你们会对他们怎么说,怎么做。【板书:学会感谢他人】
4.情景演示:感谢他人的方式
5.学生活动:写感恩卡(播放音乐《谢谢你》)
6.小结: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社会中,如果人人都能拥有孝道美德,学会感谢别人的付出,那么我们的这个社会必定会更和谐。【板书:建设和谐社会】
板书: 中华传统美德
7.百善孝为先
孩子理解、体谅长辈
提倡孝道美德
学会感谢他人
建设和谐社会
教学反思:
十四、《闻雷泣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理应受到子女的孝敬;不孝敬长辈要受道德的谴责,要承担法律责任;孝敬长辈应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能力目标——能辨证分析孝敬父母长辈好处和不孝之坏处的能力,辨别具体行为是否属于孝的能力;孝亲敬长的行为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验尽孝后的快乐;树立家庭中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观念。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领悟父母的爱心,学会孝敬父母;教学难点:如何孝敬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同学们,我们在小学学过孟郊的《游子吟》吧?让我们一起背诵这首诗。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讲授新课]
二、难报三春晖(板书)
1.爱洒人间(板书)
活动一:(教材第13页)“小锋和妈妈的故事”
(1)妈妈为小峰的多动症、成绩差而伤心,却在小峰面前露出笑脸、鼓励他,这是为什么?
答:这是为了自己的孩子,以自己的精心设计帮助孩子。妈妈虽然伤心,但从来没有放弃对孩子的期望和鼓励。
(2)你理解小峰妈妈的一片苦心吗?
答:理解。妈妈的苦心,表现出对自己孩子赤诚的爱,对孩子的无限期待,对孩子未来的关注,以及为了孩子可以牺牲自己的奉献精神。因为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最无私的。
(3)小峰以什么方式回报母亲?对你有什么启发?
答:小峰应该以自己的成长进步、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自己的母亲。
给我们的启示:对无私奉献的母亲,我们最大的回报就是要在学习、事业上获得成就。
三、学生发言,教师小结:
父母不仅给了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抚育我们长大,教我们做人,这种恩情要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父母为家庭做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了很多,他们应当得到爱的回报,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
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尊敬和爱戴父母。这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也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赡养。
十五、《怀桔遗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讲《怀桔遗亲》的故事。
2.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学做有孝心的孩子。
教学准备:
1.古文《怀桔遗亲》及对照的现代文。
2.搜集故事主人公陆绩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弟子规》中的部分内容,指名学生读一读: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2.请学生齐读,之后解释意思,并谈自己的理解。
3.师:在我国古代的《二十四孝》故事中,就有一位这样大孝至贤的人,他的名字叫陆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怀桔遗亲》的故事。
(板书:怀桔遗亲)
二、初学古文,了解故事:
1.教师出示古文《怀桔遗亲》:
后汉陆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桔待之,绩怀桔二枚。及归,拜辞堕地。术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桔乎?”绩跪答曰:“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术大奇之。诗曰:
孝悌皆天性,人间六岁儿。袖中怀绿桔,遗母报乳哺。
2.教师范读之后,请学生自由练习,读熟该文。
3.请学生试读,纠正读音(指名三人,)
4.全班齐读。指名说说故事的意思。
(学生根据理解变成现代文,教师适当补充纠正)
三、学讲故事《怀桔遗亲》:
1.出示该故事的现代文,请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陆绩,三国时期吴国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科学家。六岁时,随父亲陆康到九江谒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地上,袁术嘲笑道:“陆郎来我家作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说:“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2.同桌互相读,纠正读音。
3.小组内试讲,选出优秀的小讲解员。
4.班内展示讲故事,评选优秀讲解员。
四、补充资料,联系自身谈体会,指导实践:
1.搜集并交流其他《二十四孝故事》,并就故事中各个人物谈谈自己的看法。
2.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在现实生活中自己该怎样做。
3.为父母做一件事,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孝心。
第五篇:二十四孝读后感
二十四孝读后感
二十四孝读后感1
最近,我读了《二十四孝》,有戏彩娱亲的老莱子,有鹿乳奉亲的燕子,芦衣顺母的敏娟……其中我最感动的是戏彩娱亲的老莱子。
他是春秋时期的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麗,他总是孝敬父母,每次有好吃的他总是给父母。他七十岁还不觉得自我老,还经常穿上五彩皮衣,逗父母开心。有一次,她出去挑水回来的时候不细心摔了一跤,水全都洒了,他不想让他的父母悲痛,便灵机一动,扮成小孩子一样倒在地下玩拨浪鼓,二老看见了还以为他又向前此一样玩,所以二老大笑。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不禁思绪万千,明白古代人都那麽孝顺,我们现代人就更应当孝顺父母了。这使我我想起了一个词“百善孝当先”。仅有好好做人,努力学习,做力所能及的事,才是孝顺。此时我想到了,我有没有像老莱子一样孝顺父母?有没有让父母开心?
这使我想起了春节前的一件事;那天晚上,仅有妈妈和我在家。突然,妈妈的肚子疼了起来,妈妈叫我拿药来,可是药竟没了,只能我亲自下去买药。这麽黑的天,身手不见五指,我最害怕了;可是为了妈妈,我一咬牙一跺脚豁出去了。出门便一路小跑到了药店,往家走的时候,我累得不行了。这时,我脑子里浮现出一个身影,那是妈妈,他肯定为我买药的时候也一路小跑。此刻,正好让我有一次表现的机会,所以我的步伐加快了,最终以最快的速度跑回了家。等我回到家,已经大汗淋漓了。吃完了药妈妈说:“有儿子真好。”我开心地说:“还是有用的。”
我相信,我以后会向二十四孝里的孝子好好学习,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二十四孝读后感2
这几天我观看了二十四孝的故事,看完之后我的思想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其中有一个故事我印象最深,叫做鹿乳奉亲。
故事大概讲的是郯子的父母都年迈了,还经常犯眼病,郯子很是心疼,想给父母把病给治好,可母亲说他们时日已经不多了不用再治病了唯一的愿望就是想喝鹿乳。取鹿乳是多麽困难啊,一不小心连命都会丢掉,但郯子想着年迈的父母还是想尽了办法取到鹿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也了却父母的愿望。有一天郯子听到在北山森林常常有鹿出入,就决定去北山。他跑到集市上买了一张鹿皮,披在身上,假装成鹿的样子进山去了。他在森林里绕来绕去眼看天就黑了,她心里很是着急。忽然,郯子听到一声叫声,以为是野兽,就连忙跳到旁边的草丛里,过了一会,也没有见到野兽的踪影,便抬起头来看了看,竟然是一群幼鹿,那叫声一定是让母鹿赶紧带食物回来,郯子灵机一动慢慢的爬进了鹿群中,果不其然,没趴一会母鹿就回来了,郯子激动不已,也学着母鹿的样子在挤鹿乳,挤完后连忙回家给父母喝。从此他每天都用这个办法获取鹿乳。有一次郯子正在取鹿乳时,有一个猎人拿着弓箭走过来,母鹿也发现了,一声吼叫,小鹿都连忙跑开,就剩下郯子呆呆地蹲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眼看猎人已经拉开了弓,郯子连忙脱下鹿皮,叫道,慢,箭下留人,猎人惊恐万分,不解这鹿怎麽突然就变成了大活人呢?郯子见此就和猎人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猎人听完给郯子竖了一个大大的大拇指,并送给了他一袋鹿乳,郯子向猎人深深地鞠了一躬,就带着鹿乳回家了。
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做人要有孝心,郯子不顾生命危险取得鹿乳就是为了孝敬父母,我们不用做这麽大的事,但我们可以干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来尽孝。
二十四孝读后感3
你读过《二十四孝》这本书吗?这里讲的都是有孝心的故事,这二十四个小故事写的生动感人,每一个故事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更值得我们去用心去体验。
《孝感动天》这个故事读后令我感触很深,这个故事讲了古人舜的故事。
舜是中国上古时代的“三皇五帝”之一,他开创了中华道德文明。舜是一个品行兼优的人。他很小的时候就没有妈妈,他的爸爸又是个双目失明的人,继母对他很苛刻,多次和自己的儿子想害死舜。一天,舜的爸爸叫他修补粮仓,后母想趁这个机会烧死他,舜在仓顶上看见起火了,但找不到梯子,他就把自己随身带的两顶斗笠当做翅膀,然后像鸟一样往下跳,结果他轻轻地落在了地上,一点也没受伤。他后母和弟弟并不甘心,又叫他去淘井,舜跳下井后,他们就把土石扔下去,把井填平,想把舜活埋在里面。舜有井边掘了一个孔道,钻了出来,虽然他知道这些事是后母和弟弟做的,但舜还是像过去一样和和气气地对待他的父母和弟弟,不过从此以后,后母再也不敢暗地里害他了。舜高尚的品德打动了尧,最终促使尧把他选定为自己的继承人,成为了一代英明的君主。
舜以德报怨的故事深深的打动了我,他不仅教会了我们要孝,更让我们学会了在生活中要宽容,要大度。“百善孝为先”,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读这些故事让我懂得感恩,懂得孝顺父母,并用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他们。感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二十四孝读后感4
我在网上看了一篇叫《二十四孝》的文章,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让我深受感动。其中,有一则是“卧冰求鲤”,这则小故事在令我感动的同时也让我受益匪浅。
古代的人们如此孝顺。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在构造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孝敬父母,更何况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和传统美德,但是,事实好像有点不尽人意,历史宝贵财富并没有得到部分现代人的认同,甚至有的人还要父母来“孝敬”他们,在他们心中,父母是天经地义要养他们,要为他们做牛做马的观念。
他们认为只有自己逍遥快活就够了,却不体谅,不理解父母对自己所付出的辛劳,更不用提要他们孝敬父母了。他们可否想过母亲十月怀胎的痛苦和父母亲把他们从一个小婴儿拉扯大的艰辛,难道这也能让人所忘却吗?如果这些都不能感化他们的铁石心肠,那他们只能得到人们的唾骂和抛弃。
父母给我们的爱是无私的,父母默默地为我们操劳。如果你够细心,就会发现父母脸上多了一条条皱纹,头上多了一丝丝银发。父母在我们的成长路上精心的养育并教育我们,却不求回报,父母对我们的爱比山还高,比海还深。
所以,我们现在要好好孝敬父母,哪怕是帮妈妈做做家务,给爸爸捶捶背,把好吃的留给父母吃,做一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此外,我们更要好好学习,不辜负父母对我们的期望,长大以后好好报答父母,好好孝敬父母!
“孝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就像这则故事中的王祥那样,我一定好好孝敬父母。
二十四孝读后感5
最近,我读了《二十四孝》,有戏彩娱亲的老莱子,有鹿乳奉亲的燕子,芦衣顺母的敏娟……其中我最感动的是戏彩娱亲的老莱子。
他是春秋时期的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他总是孝敬父母,每次有好吃的他总是给父母。他七十岁还不觉得自我老,还经常穿上五彩皮衣,逗父母开心。有一次,她出去挑水回来的时候不留意摔了一跤,水全都洒了,他不想让他的父母悲哀,便灵机一动,扮成小孩子一样倒在地下玩拨浪鼓,二老看见了还以为他又向前此一样玩,因此二老大笑。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不禁思绪万千,知道古代人都那麽孝顺,咱们现代人就更就应孝顺父母了。这使我我想起了一个词“百善孝当先”。只有好好做人,发奋领悟,做力所能及的事,才是孝顺。此时我想到了,我有没有像老莱子一样孝顺父母?有没有让父母开心?
这使我想起了春节前的一件事;那天晚上,只有母亲和我在家。突然,母亲的肚子疼了起来,母亲叫我拿药来,但是药竟没了,只能我亲自下去买药。这麽黑的天,身手不见五指,我最害怕了;但是为了母亲,我一咬牙一跺脚豁出去了。出门便一路小跑到了药店,往家走的时候,我累得不行了。这时,我脑子里浮现出一个身影,那是母亲,他肯定为我买药的时候也一路小跑。此刻,正好让我有一次表现的机会,因此我的步伐加快了,最后以最快的速度跑回了家。等我回到家,已经大汗淋漓了。吃完了药母亲说:“有儿子真好。”我开心地说:“还是有用的。”
我坚信,我以后会向二十四孝里的孝子好好领悟,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二十四孝读后感6
孔子曰:”孝,德之本也”,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是传统的中国文化;孝也是奠定和谐社会的基础。从古至今,中国五千多年的长史上不知留下了多少孝子的身影,万古长青!
最近老师给我们读了古代最具代表性的孝子,被当作故事流传至今的——<<二十四孝>>。
听著老师念<<二十四孝>>,我被裡面的情节深深吸引了。其中有一篇讲的是闽子骞的后母因偏向自己生的两个小儿子,于是在做棉衣时,给两个小儿子用厚厚的棉絮却给子骞用芦花絮,后来父亲知道了,说要休了子骞后母,而闽子骞因为看到后母和弟弟报在一起哭,不但冰释前嫌,还跪求父亲不要休后母。读到这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起来,不说别人就说我吧,要是我是子骞,后母大冬天用芦花絮给我做棉衣,当父亲要把他休了的时候,我在一旁拍手都来不及,怎会跪求父亲不要休她呢?子骞的行为让我深深感到,后母大冬天让他受寒,平日也偏心,可他非但没一句怨言,还求父亲不休后母,这是何等孝顺啊!
我想:我们应该向二十四孝里的每一个人物学习,就衝著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百善孝为先!懂得感恩,懂得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只有懂得”孝”的人,才能做一个高上的人!
二十四孝读后感7
今天,我读完了二十四孝,发现里面全是孝子, 还 发现原来古代有这么多孝子,我也希望我们像他们一样孝顺。
《孝经》中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其中《孝敬父母》中有一篇是卧冰求鱼,让我深受感动,介绍的是穷人家的孩子王祥,王祥的父亲早逝,他和母亲相依为命,王祥家中的生活非常拮据,一点儿微薄的收入仅能勉强糊口,根本没有多余的钱去买别的东西。有一年冬天,王祥的老母亲因过度操劳而导致卧床不起,王祥也非常孝敬母亲,一直以来,两人相依为命,母亲生病后,说起想吃鲜鲤鱼。当时,三九严寒,天寒地冻,王祥每天都到市场上转悠,但每次都扫兴而去。突然,王祥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自己去捕鱼,这样即新鲜又省钱。但河水全都被冰封了,要去哪里捕鱼呢?他看着厚厚的冰层,心中充满里焦虑。终于,王祥想到了办法,他毅然脱下子的衣服,趴在冰面上,试图用自己身体的热量来化解冰层,可冰层实在太厚了,很久很久以后,才渐渐融化,王祥已经冻得嘴唇发紫、手脚发麻,这时出现了奇迹:一条条活蹦乱跳的大鲤鱼跳出水面来,投进了王祥的怀抱。回到家中,母亲吃到了活鱼,高兴的热泪盈眶,王祥也备感欣慰。
王祥为尽孝而采取卧冰的极端行为,不值得提倡。对于现在的孩子,只要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也就是孝顺的好孩子。
二十四孝读后感8
孝,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特别强调的一种,弟子规中,对待长辈的态度无疑写的清清楚楚,“孝”这一概念,早应该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中成为不可磨灭的一条了,从“乌鸦反哺,羊羔跪乳”这妇孺皆知的故事中体现出来了。
文中说,当作者看过二十四孝后,看到做个孝子如此之难,原先做个孝子的计划便彻底放弃了,其实我觉的,做孝子不一定非要将事例硬安到自己头上,那样多生硬来着,只要打心眼里替母亲着想,替父亲着想,不让他们为自己操心,在家务上替他们分担一些,也是一种孝,虽不如事例上那么感天动地,但至少也是一种平平凡凡的孝呀!
硬把事例往自己头上安,是行不通的,毕竟时代在变,你说有一天你父母想吃鲤鱼,你说:“好,我要做一个孝子,卧冰求鲤去!”行的通吗?现在冬天没有古代冷,湖面上通常才结一层薄冰,恐怕人才站上去还没来得及卧下呢,冰就碎了,当时别说父母吃不到鲤鱼,恐怕也会吓的赶紧跑到湖边来救人,再说,现在市场上明明有鲤鱼卖,干吗要那么费劲去求鲤鱼呢?
其实,这些事例所要表明的,是“孝”的精神,“孝”不是一件事情,而是一种精神,平平凡凡的“孝”反而更加的温馨,向一缕淡淡的香气迷漫在家庭之中,使每个人都感到淡淡的幸福。
不用那么惊天动地,平平凡凡的“孝”,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更加的温馨、幸福。
二十四孝读后感9
最近,我看了《二十四孝故事》,这里面叙述了二十四个感人的孝心故事,其中,我喜欢《孝感动天》这则小故事。
这篇故事主要讲述的是,古代的五帝之一,舜。他从小家境贫穷,却生来就孝顺。他的父亲脾气古怪,继母又性情变化无常,同你异母的弟弟象也很不懂事。他们多次去陷害舜,可舜却毫无嫉恨,总是以德报怨。
舜的孝心感动了上天,于是舜耕田种地时,大象跑来替他耕犁,小鸟也飞来为他播种。尧舜听说了舜的事迹后不仅让自己的九个儿子拜舜为师,还把自己的二个心爱的女儿嫁给了他,最后又把天下禅让给了舜。
看完后,我被舜的孝心深深地感动了,也暗下决心,一定要向舜学习,在家中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在学校里做一个尊敬师长,团结友爱的好学生。
记得在我小时候,脾气太坏,经常肆无忌惮的与爷爷奶奶顶嘴,时常不尊敬他们、孝顺他们,又谈何而来是个乖孩子呢。有一次,姐姐在帮我晒被子,而我却因为找不到心爱的凉鞋,而对奶奶发起火来,心想,肯定又是奶奶当宝贝一样“藏”起来了,每次都这样,不经过我的同意就私自拿走我的东西,讨厌死了。过一会儿后,奶奶放下手中的活,帮我找到了凉鞋,我穿上了,可嘴里却还在不情愿的嘟囔着,烦人。我对奶奶向来都是这么的不尊敬,也不孝顺,直到我长大后,才真正懂得了什么叫亲情;什么叫敬;什么叫孝顺;什么叫奶奶对我的爱。
孝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妈妈曾经与我讲过,百善孝为先,所以,作为一个中华民族的子孙,《二十四孝》是我们必定要看的。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一个孝顺的人,向《二十四孝》中的人物学习,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二十四孝读后感10
最近,我读了《二十四孝》,有戏彩娱亲的老莱子,有鹿乳奉亲的燕子,芦衣顺母的敏娟……其中我最感动的是戏彩娱亲的老莱子。
他是春秋时期的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他总是孝敬父母,每次有好吃的他总是给父母。他七十岁还不觉得自我老,还经常穿上五彩皮衣,逗父母开心。有一次,她出去挑水回来的时候不留意摔了一跤,水全都洒了,他不想让他的父母悲哀,便灵机一动,扮成小孩子一样倒在地下玩拨浪鼓,二老看见了还以为他又向前此一样玩,所以二老大笑。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不禁思绪万千,明白古代人都那麽孝顺,我们现代人就更就应孝顺父母了。这使我我想起了一个词“百善孝当先”。仅有好好做人,发奋学习,做力所能及的事,才是孝顺。此时我想到了,我有没有像老莱子一样孝顺父母有没有让父母开心
这使我想起了春节前的.一件事;那天晚上,仅有母亲和我在家。突然,母亲的肚子疼了起来,母亲叫我拿药来,可是药竟没了,只能我亲自下去买药。这麽黑的天,身手不见五指,我最害怕了;可是为了母亲,我一咬牙一跺脚豁出去了。出门便一路小跑到了药店,往家走的时候,我累得不行了。这时,我脑子里浮现出一个身影,那是母亲,他肯定为我买药的时候也一路小跑。此刻,正好让我有一次表现的机会,所以我的步伐加快了,最终以最快的速度跑回了家。等我回到家,已经大汗淋漓了。吃完了药母亲说:“有儿子真好。”我开心地说:“还是有用的。”
我坚信,我以后会向二十四孝里的孝子好好学习,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二十四孝读后感11
寒假通过老师的推荐,我看了《孝经·二十四孝》这一本书,并从中学到了许多道理。孝,自古以来是我们华夏民族的优良传统,它一代又一代得传承着,迄今为止,依旧被人们所重视。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一个都没有孝心的人,是没有道德的。孝,是一切品质中最为基本的一个,但是却又是最为重要,很多人也并没有做好的。孝,是一个人一生的作业,无论你是万人之上的富豪,还是流浪街头的乞丐,你都要孝敬父母,感谢父母。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从出生到长大成人,都是父母辛辛苦苦将我们养育长大、教育我们,所以,孝敬父母是我们天经地义的。一个孝顺的皇帝,对百姓也能施仁政;一个不孝顺的皇帝,再兴旺的国家也会灭亡。一个人是否能够成功,最基本的就是从是否孝敬父母看出。
现在的年轻人变得越来越“繁忙”,经常早出晚归、游荡他乡,哪怕好不容易有时间陪父母,也总是厌烦地辞掉,宁愿去陪朋友一起发呆,也不宁愿回家看看愈发憔悴的父母。
近日有一档十分火热的综艺节目《旋风孝子》几位明星和他们的父亲或者母亲一起度过六天五夜,用自己的行动弥补失去的孝行,其中所有的家长都表示:自己的孩子太忙,并没有时间。这也引发了各大网络的关注:孝,是否被我们说得太过于轰轰烈烈,而忘记了自己的本质?父母并不在乎你的官衔职位,而是想要让你多陪陪她,就像你小时候他们陪你一样。尽孝并不是一两天就可以了,而是要每天都坚持,为父母做好每件点滴小事,让他们感受你那颗最诚挚的心就足以。
从现在开始尽孝吧!我想我们都不希望有后悔的那一天。
二十四孝读后感12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孝敬父母是我们做人的根本。从古至今,从伟人到平民百姓,再从老人到我们身边的同龄人,很多人都给我们树立了最好的榜样!
《二十四孝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个孝子们的孝心及行动。他们为了尽孝可以付出一切,时间,骨肉,生命。。。。。。
《卧冰求鲤》中的王祥,年少的时候母亲就过世了,继母朱氏对他非常不好,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坏话,还对他百般的挑剔刁难,年幼的王祥受尽了委屈。
一天后母病了想吃鱼,就叫王祥去抓鱼,可是当时正值天寒地冻,冰河封面,哪里抓得到鱼呢?于是王祥顶着严寒来到河边,脱掉衣服趴在冰面上,希望用体温化开冰面,可以抓到鲤鱼。这时,冰面忽然自己裂开,尽然有两条鲤鱼跃上岸来,冻得浑身发抖的王祥终于如愿以偿。
是什么力量支撑王祥这么做的呢?我觉得唯有一个“孝”字。最终也正是王祥的一颗孝心感动了后母。
历史上感恩的故事很多。黄香九岁温席,李密陈情报祖母,花木兰替父从军,陈毅元帅为生病的母亲洗尿裤,还有失去父亲的八岁女孩唐银花,唐银花安慰自己失明的妈妈说:“妈妈——我就是你的眼睛!”。。。。。。他们那一颗颗滚烫的孝心,凝成了一道道爱的长城。
我们的父母曾经为我们付出了许多,等我们长大,本应该享福的他们却还在为他的孩子们操心。同学们,鲜花可以枯萎,沧海可以变成桑田,但我们感恩的心却不能没有,也不能改变!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好好的去感恩父母!
二十四孝读后感13
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句话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地无忧无虑的学生来说,早已陌生了。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叫《二十四孝》的书,让我知道了古人是如何尽孝的,也让我明白了为什么要孝敬长辈。
在书里的那二十四个故事中,让我感受最为深刻的是:卧冰求鲤。东汉末期,晋人王祥,他父亲娶了个后母朱氏。后母不喜欢王祥,偏爱亲生儿子,经常让他干重活,吃粗饭。有一次,王祥为了给母亲用鲤鱼治病来到湖边,自己脱下衣服用体温来融化冰块之后,抓住了两条鲤鱼,回家给母亲炖鱼汤喝。当父母知道这鱼怎么得来时,感动落泪。
看完时,我的心好像被什么抓住了一样,感到心痛,被王祥那孝敬之心所感动。虽然后母对王祥非常冷酷,但他始终忘不了自己是家中的顶梁柱,要孝敬父母,照顾弟弟,这种责任感令所有人为之感动。现在我想到王祥自己的身体被冻得通红,还装做若无其事时的样子时,心中为这个大孝子感到由衷的赞赏。母亲受了十月怀胎之苦,有些为了生下孩子,自己离开了世界,那么伟大的他们,我们息能对他们不敬?这令我想到了我和妈妈,在平常,我和她有不少小误会,有时,我说话的语气有点过了,妈妈的脸色一下子变了,理也不理我下,她的样子让我又恨又怕,以为自己只不过就说了几句话而已,有必要生气吗?真小气!但我不知道的是,这在我看来是个小小的一句话,已经伤了她的心。我读完《二十四孝》时,我才发现,自己犯了多大的错误。
我不会对父母不敬,做一个孝顺的孩子,认真学习古人怎样孝顺长辈的。那正是因为:“百善孝为先”。
二十四孝读后感14
在这一本书中有许多不同的孝行,二十四孝只是冰山一角,它唯一啟示是教人们即时行孝,提醒世人孝顺自己的父母要从小的地方开始做起。从古代到现在,都有不同的孝行被发扬光大,而作者写这一本书是希望现代人能体会如何孝敬父母和改善良好的亲子关係,让社会变得更和谐、更美好。
俗语说:「百善孝為先」,这是自古以来不会改变的一种亲情,父母爱自己的孩子出於天性,无怨无海的為子女付出一切,孩子的成长和成就是父母最大的欣慰,而子女爱自己父母也是天性,发自内心的爱,也自然而然关怀与设想,希望父母开心,无形中这就是做到了孝顺。
古代有狠多感动的孝子故事,而至今也有不為人知之孝子,让我最深刻的是「刻木事亲丁兰」。丁兰是一位懂得珍惜小时候和父母相处的时光,虽然他的父母早逝,让他无法尽孝道,但是他长大后,他对父母的思念,竟然刻了父母的雕像来侍奉跪拜,怀念父母的伟大,这一份爱真是让世人难忘。而让我最感动的故事是「以身喂蚊吴猛」,吴猛年仅八岁,就会灵机一动,设法让家人不受到蚊子的叮咬,竞然脱上衣让蚊子吸他的血,这种坚定毅力和勇敢的精神真是值得让人学习。
所以孝顺父母就要从小开始,孝顺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大道,而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事情,只要从「爱」做起,会发觉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到孝顺的行為,而不要「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孝顺绝不是盲目的仿效,而真是能体会「身体髮肤,受之父母,不能毁伤」,要以古代的孝子精神為榜样,把孝顺落实在现代生活中,让亲子关係更亲密、更美好。
二十四孝读后感15
这篇文章出自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文章上部分记叙了自己看过许多阴间的图片,但并非自己所有。下部分又说自己最先的画图本子,是一位长辈的赠品:《二十四孝图》。接下来,讲述的就是这个里面的故事,我知道:上部分是文章的插叙。
可当我看到鲁迅介绍的那几个故事,感受到了“孝”有如此之难,我和鲁迅的感受是一模一样。我还依稀记得自己以前是如何地“孝顺”父母,和他们比起来,无非是“听话”“从命”的做法,以及长大后,给年老的父母吃好睡好。例如“卧冰求鲤”是晋代王祥的故事。《晋书·王祥传》说他的后母喜欢吃鱼,经常要王祥到河边捕鱼。有天,天寒地冻,他脱去衣服睡在冰上,准备用体温化冰捕鱼。忽然,冰从中间裂开,俩条鲤鱼跳了上来。
不过,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励效仿的,如“黄香扇巾”之类也并不难,他讲述的是黄香九岁丧母,对父亲恭敬孝顺,夏天先把父亲的枕席扇凉,冬天先用自己的身体为父亲暖床。
以上种。种做法,对当时来说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可作为21世纪的人们,喜欢吃鱼可以去买;夏天热、冬天冷都可以开空调。
而现在我们所做的是尽自己的本分,去孝顺父母。等到我们老了的时候,自己的子女也会孝顺自己。就这样,“孝”字就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