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九上历史第二单元学案
九上历史第二单元导学案
设问导读
2. ________世纪中期,大和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成功,新上台执政的________颁布改革诏书,___________开始了。
3. 改新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________封建国家。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________;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大化改新是日本从_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过渡的标志。
4. 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________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政权。5、630年以后,成为伊斯兰教圣地。
6.________,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7、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后来在它的基础上建立了德意志、、意大利等国。1. 8世纪前期,法兰克国家经过
改革后,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严格的。
2. 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等劳动者生活在社会的底层。
3. 西欧封建社会时期,与教会观点相悖的思想都被称为“ ”;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
拓展提升: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为取得地中海霸权,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布诺战争。帝国强盛时地垮亚、非、欧三大洲,地中海成为内湖。境内交通发达、经济繁荣。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流入帝国,受到上层贵族的青睐。
①从材料反映的信息判断此帝国名称是什么?其西部强国是哪一个?
②帝国的初期相当于我国的哪一个朝代?
③中国同该国的贸易通道是什么?今天我国同西方国家的贸易通道叫什么?说说它的起点和终点城市。
一、探索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
国家计口授田,对六岁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约相当于35亩),女子为其2/3,奴婢受田相当于自由民的1/3。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日本大化改新时期的《田令》 材料二 “凡天下丁男给田一顷,笃疾废疾给四十亩,寡妻妾给三十亩。”-------唐朝武德田令
请回答:①日本田令和中国唐朝田令有什么共同点?
②这个共同点能说明什么问题?
二、学科综合题
4.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唐国者,法式(法度,法则)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书纪》 材料二 “古代日本国家图”
回答
(1)从图中可看出,日本有何自然特点?
(2)想一想,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
(3)从扬州到日本的九州岛,依次要经过的海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
(7)日本民族非常善于学习其他民族好的东西,近代曾学中国、学西方,强盛起来。现在,日本先进的东西也影响中国,你能举几例吗?
A级 基础训练(小试牛刀)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世纪,统一日本的是()
A.倭奴国 B.大和 C.日本 D.高丽 2.颁布大化改新诏书的天皇是()
A.中臣 B.孝德 C.明仁 D.德川 3.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是()
A . 一世纪前后,奴隶制国家的出现 B. 5世纪大和国统一日本 C .七世纪中期,大化改新 D .十九世纪中期,明治维新 4.伊斯兰教的创立者是()
A.穆罕默德 B. 哈里发 C. 苏丹 D. 释迦牟尼
8.下列事件在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过程中起了加速作用的是()A.出走麦地那 B. 确定伊斯兰教历 C.征服麦加 D. 穆罕默德病逝
B级 能力检测(登高望远)4.大化改新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主要是因为()
A.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 B.把部民转为平民
C.废除了世袭制,以才选官 D.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 1.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的最大的日耳曼人国家是()A.法兰克王国 B.法兰西王国 C.拜占廷帝国 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2“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样的局面出现于()
A.查里马特改革之前 B.查里马特改革之后 C.大化改新以前 D.大化改新以后 3.基督教产生的时间是()
A.公元前6世纪 B.公元前1世纪 C.1世纪 D.2世纪
4.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的权力是()A.君权 B.兵权 C.财权 D.神权 5.拜占廷帝国就是()
A.罗马帝国 B.西罗马帝国 C.东罗马帝国 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1.中古时期西欧处于哪一个历史时期()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4.西欧封建社会最大的封建主是()
A.教会 B.国王 C.大封建主 D.骑士 6.对西欧封建社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比中国晚近1000年 B.西欧封建主重视教育、文化发达 C.西欧封建社会存在严格的封建等级制 D.在精神、文化领域神权高于一切 二.材料解析题 8.读图回答问题:
(1)该图反映了哪一地区的什么制度?
(2)该图最底层代表哪一阶级?
(3)该图反映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4)图中A能否管辖D?为什么?
二.列举题
7. 列举所学的中外史上改变社会性质的改革。
三. 简答题 日本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第二篇:人教版九上语文第二单元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单元说明第二单元
本单元的主题是“思想风采”,各篇课文堪称文化与语言的富矿,连同综合性学习,将把学生引向更为广阔、深邃的人文世界和五彩斑斓的语言王国。
一、明确本单元三个维度的学习目标
知识和能力方面:
1.积累、掌握约50个字词;
2.了解一些文化、文学常识(如四位作者的生平、成就概况);
3.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4.把握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5.揣摩含义深刻的语句;
6.练习写演讲词、书信,学习用举例子、分要点等方法说清一个看法或道理(即议论的能力);7.通过查阅工具书和课外资料,锻炼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8.增强批判、反思能力。
过程和方法方面:
1.自主阅读课文,不依赖老师的讲解;
2.进一步增强朗读的兴趣,养成朗读的习惯(《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傅雷家书》中的一些段落尤其适合朗读);
3.继续学习在语境中领会文章和语句含义的方法,养成这种思考习惯,不去孤立地死记硬背“中心思想”和“练习答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进入中外伟人宽广博大的精神世界,带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受激情、品味哲理,初步思考事业、正义、自由、艺术、爱情等问题,从而拓展自己的精神疆域,深化个性内涵。
需要注意的是:
(1)以上三方面的目标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这里分项罗列,是便于教师具体把握;教学中,不宜为学生拆解过细。
(2)各项目标不必面面俱到,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整体教学设计和本班学生的情况,有重点地选择和处理。
(3)语文课程的阶段目标具有高度的连续性,应把本单元与其他单元的教学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二、把握各篇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
1.从内容上看,本单元的课文均以“思想风采”为核心,有文化巨人梁启超对人生与事业关系的宣讲,有文坛泰斗雨果对思想大师伏尔泰的礼赞,有著名学者傅雷和音乐家儿子傅聪的艺术交流,还有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女儿进行的爱情启蒙。这些课文在洋溢着充沛激情的同时,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细细品读,将使学生对人生、事业、爱情、艺术等问题有逐渐深入的领悟与思考。各篇课文的思想内涵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敬业与乐业》中提倡的从业观,你能否在其他课文中发现相应的表现(如《傅雷家书》中对艺术事业的执著与痴迷)?《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与《致女儿的信》中,反映了怎样一种共同的人本主义信念?你能否用自己的话概述一下:这四篇文章合起来,启示我们要做一个怎样的人?这样,学生学习的就不只是一篇篇课文,而是打开了一片精神的空间、思想的领域。
初中三年级的学生毕竟只有十四五岁,他们对生活的理解还非常有限,社会经验也谈不上,所以在这个单元的教学中,既要注重拓展学生的精神视野,又应尽量和他们自身的生活体验结合,以免学生对久远时代与异域国情感到隔膜,感到思想的过度抽象。同时,对于文章中的某些观点,还可以鼓励学生逆向思维、大胆质疑,从而培植学生的批判精神,尤其是敢于向权威和经典问难的勇气。
2.从语言上看,本单元的文体为演讲和书信,放在一起,旨在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演讲的口语性较强,要注意讲话时的现场感、交流感,有时还要有强烈的鼓励性和感染力;书信的书面色彩较浓,可以更多一些细腻的抒情和描写,再加上书信在写作时有更多的时间思考斟酌,所以表达时的逻辑性较强,语言也更加精练、准确、到位。关于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在教学中,让学生有所体会即可,不必专门做知识讲解和理性分析。
本单元的课文大多文采飞扬,应引导学生在语境中理解、积累和掌握丰富的词句(注意对使用频率不同的词语、格言应区别处理,有的会读会认、知其大意即可;有的则要会用)。对于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也应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来理解,把哲理和激情真正化入学生的血液里,切忌把句子孤立地抽取出来解释并统一“正确”答案。
口语和书面语特色的比较,各篇课文语言风格的比较;怎样把握文章的主旨和要点,怎样在语境中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都可以在单元总结时进行点拨。
三、各篇课文的简要说明及教学建议
《敬业与乐业》是一篇演讲词,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建议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品味与领悟、反思与批判;(2)大量经典语句、格言的积累;(3)“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的初步学习;(4)演讲和口语特色的体会。本课的难点是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可以结合练习四,组织学生进行研讨和辩论;还可以结合练习二提出的两种论证方法,进行小论文或辩论提纲的写作。领悟作者精神旨意时,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学习体验来理解,例如,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在学业中感受到的乐趣。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是对人类先贤的崇高礼赞,对思想与人格力量的热情颂扬,也是对人类社会永远需要的正义的呐喊、良知的呼唤。本课的学习重点有两个:一是理解伏尔泰的历史贡献及启蒙思想的伟大意义(练习二),二是通过朗读和背诵,体会雨果充满激情的、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语言风格。本文的教学难点在于学生对时代和思想背景感到陌生,不清楚启蒙运动在西方历史上的重大意义,因而很难理解雨果对伏尔泰的高度评价、对启蒙思想的当代阐发,很难激起感情共鸣。教师可通过与历史课程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不应视之为语文课的“跑题”和“僭越”),讲述伏尔泰的故事,聚焦于伏尔泰为弱势人群呐喊、奋争的正义行动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傅雷家书〉两则》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出傅雷对儿子的舔犊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本文的主要内容比较清晰明了,学生容易理解,不必详细串讲。可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再提几个问题加以提升。关于“坚强”“孤独”“赤子之心”等几处饱含哲理、耐人寻味的议论,学生的理解可能还比较肤浅,因为缺少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精神体验。对这几处议论,我们既不应随便放过,“进宝山而空回”;也须把握好阐发的深度与分寸。为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傅雷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与颖悟,可以播放并讲析一些贝多芬、莫扎特等西方音乐大师的作品,从而把语文学习同音乐结合起来,整体促进学生艺术情趣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致女儿的信》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爱情教育论著中,最富有文学色彩的篇章。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领悟“爱情”的真谛。初中生正值青春期,异性之间会产生微妙的感觉,但还未必真正懂得爱情。教师可以借助这篇课文,引导学生好好思考与品味爱情的意义。教学中,教师应多提供一些动人故事,少一些抽象的教条。还可以发动学生自己收集、讲述爱情故事;组织大家对某些问题进行讨论。就文章本身而言,关键是理解这个民间故事的巧妙构思,让学生联系西方文化背景,理解“爱情,它高于上帝”“人成了大地上的上帝”等语句的丰富含义。
第三篇:新九上一单元导学案
How can you become good learners?
第一课时(1a----2d)导学目标
1.能够正确使用下列单词或短
语:textbook,conversation,aloud,prouncation,sentence,patient
2.学会使用疑问词how 和介词by
(1)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 I study by working with a group.(2)The more you read, the faster you will be自主预习
一. 根据汉语提示写出相应单词
1.课本__________ 2.谈话________________ 3.大声地____________4.发音______________ 5.耐心的______________6.句子___________
二.选择括号内的单词填空
1.________(How/What)do you learn English?2.I study _______(by/with)working with a group.3.Let’s practice _______(speaking/ to speak)English.4.Don’t read word ______(after/by)word.Read words
by groups.5.The more you eat, the _______(fat/fatter)you will be.课堂重点突破
1.I study by working with a group.我通过小组合作学习by 为介词,表示“通过……..方法或途径”, 后面可以跟名词活动名词短语,通常用疑问词how 来对这样的方式状语进行提问。
例:The foreign girl learned to sing Chinese songs by ears.这个外国女孩通过听学会了唱中文歌曲。How do you practice speaking English? 你是怎样练习说英语的?
By joining an English club.通过加入英语俱乐部。【小试牛刀】
--------_______do you tell him about the news? ——By ______e-mails.A.How;sendingB.How;sendC.What;sendingD.What;send 2.It’s too hard to understand spoken English.理解英语口语太难了It是形式主语,to understand spoken English 是真正的主语。例:
It’s not easy to finish the work in such a short time.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这项工作是不容易的。
【拓展】在以上结构中,经常用for 引出不定时短语的执行者。例:
It’s important for the sick boy to exercise every day.对于这个生病的男孩来说每天锻炼很重要。【小试牛刀】
______necessary for us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A.That’sB.ThisC.It’sD.This is 3.Don’t read word by word.不要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读。
By连接两个相同的单数名词,表示“逐个的;依次的”。例:step by step 一步一步的one by one逐个的 【小试牛刀】
在离家之前他逐个门检查了一下。
He checked ____________ before leaving his room.4.The more you read , the faster you will be.你读得越多;你
会读得越快
“the + 比较级……, the+ 比较级…” 这一结构表示 “越……就越…”
例:The more careful you are;the fewer mistakes you will make.你越细心;你出错就越少。【小试牛刀】
The ________you study, the ______ grades you can get.A.hardest;bestB.harder;betterC.hardest;betterD.harder;best 达标测评
Ⅰ.根据句意及汉语提示写单词
1.These days many people have got a flu and the hospital is full of _______(病人)
2.We don’t understand her English ,because she has a poor _______(发音).3.If you can’t remember the ______(句子),you can write them down.4.We all know the ________(教科书)for children are free.5.Please read it ___________(大声地).Ⅱ.单项选择
1.You can improve your English by ________more.A.listenB.listening C.listenedD.listens
2.To learn to practice spoken English, you can have _____with your classmates.A.cardsB.conversationsC.facesD.teams3.Do you ever practice ______aloud every day?A.readB.to readC.readingD.reads
4.Huo Zun attracted most audience with his great ______skill.A.singB.singsC.singingD.sang
5.Don’t hurry.Please go into the room one ____one.A.inB.onC.byD.with Ⅲ.根据汉语提示完成句子 1.我越了解他就越喜欢他。
________________I know him, __________I like him.2.比尔为了赶上公共汽车,每天早早起床。
Bill gets up early every day _________the early bus.3.这个护士对我们很有耐心。The nurse ____ _____ _____ us.4.我实在太累了走不动了。
I was _____ ______ ______move any farther.5.对他来说找到一份工作不容易。
________ not easy for him ______ _____a job.
第四篇: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党岘中学八年级第一学期历史导学案使用时间:编制人:冯胜明审核人:班级:小组:姓名:导学案编号:81LS0012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知识目标】
1、回顾这一单元所学的知识点,掌握所学的知识。
2、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知识点训练题】第6课洋务运动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奕忻、曾国藩、李
鸿章、左宗棠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这些人称为“洋务派”。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汽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汽在中央以奕忻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
2、洋务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对中国有什么影响?答:口号:自强、求富。影响:(1)是一次失败的统治者的自救运动;(2)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3)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4)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第7课戊戌变法1、1895年,《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后,康有为和梁启超发动的“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维新汽的政治团体是强学会,它的机关报是《中外纪闻》。
2、1898年,戊戌变法。变法从开始到失败仅103天,;在此又称“百日维新”。为变法面甘愿流血牺牲的维新志士是谭嗣同,后袁世凯出卖维新汽。主持变法的是光绪帝。强烈反对变法的是慈禧太后。
第8课辛亥革命1、1894年11月,孙中山在美国的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革命团体,口号为“振兴中华”。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兴中会、光复会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刊物,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性质是:它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孙中山推举为总理)。意义: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2、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即“民族、民生、民权”三大主义。
3、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又称辛亥革命。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政府统治结束。
4、中国同盟会于何时何地成立?政治纲领和成立的意义是什么?答:中国同盟会成立时间:1905年;地点:东京。政治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意义: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6、辛亥革命发生于哪一年?主要领导人是谁?有什么历史意义?答:时间:1911年。领导人:孙中山。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
第9课新文化运动1、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
2、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颂扬十月革命。年底,又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
3、简述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答: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意义:(1)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2)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3)新文化运动也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达标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20题,60分)
1、在近代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
A “师夷长技”B “自强”和“求富C “民主”和“科学 D “扶清灭洋”
2、有“状元实业家"美称的近代企业家是,他创办的民族企业是()A、张之洞汉阳铁厂B、李鸿章开平矿务局C、张謇大生纱厂D、左宗棠福州船政局
3、戊戌变法的法令中,属于经济方面的内容是()A、发展农工商业B、训练新式陆海军
C、创办报刊,开放言论D、取消多余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4、严复译述的(),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
A、《海国图志》 B、《泰西水利》 C、《天演论》D、《论法的精神》
5、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在辛亥年间首先发动的反清武装起
义等事情,这一地点应该是()
A、广东广州B、江苏南京C、日本东京D、湖北武昌
6、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思想
上的大解放”是指()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7、小明坐火车去旅游,当火车走到八达岭的长城脚下时,他看到铁路沿
途青龙桥的站台上有一座雕像,注视着前方的京张铁路,你认为这座雕像是()。
A、詹天佑B、张謇C、严复D、魏源
8、新文化运动中,对封建礼教攻击最为猛烈的是()
A、陈独秀B、胡适C、鲁迅D、李大钊
9、京师大学堂设立的时间是()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C、鸦片战争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
10、《申报》创办的时间和地点是()
A、19世纪70年代上海B、19世纪80年代北京 C、19世纪90年代天津D、20世纪初年南京
11、中国近代第一次放映电影的时间和地点是()
A、1896年北京B、1896年 上海C、1905年 北京D、1905年上海
12、在日常交往中,人们称呼“先生”或“君”开始于()
A、洋务运动后B、戊戌变法后C、辛亥革命后D、五四运动后
13、中国近代史上有这么一个人物:他既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又创办洋务企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这个人物是()A、李鸿章B、左宗棠C、张之洞D、康有为14、19世纪末,中国掀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其主要人物有A、林则徐、魏源B、李鸿章、左宗棠 C、康有为、梁启超D、孙中山、黄兴
15、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
这次革命()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B、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C、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D、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16、翻开古书,满纸都是之乎者也之类的文言文,我们今天读起来晦涩难懂。最早提出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是()
A、陈独秀B、胡适C、鲁迅D、李大钊
17、商务印书馆创办的时间和地点是()
A、1897年 北京B、1898年 天津C、1898年 南京D、1897年 上海
18、清末民初,在中国一些大城市里,男士在正式场合首选的服装是()
A、西服B、中山装C、长袍马褂D、休闲装
19、我国近代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维新变法运动D、新文化运动
20、科举制度正式形成和废止时在位的皇帝分别是()A、唐太宗光绪帝B、唐太宗宣统帝
C、隋炀帝宣统帝D、隋炀帝光绪帝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犹火器万不能及。„„中国犹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材料二: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
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四: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1)、材料一至材料四分别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哪一派别的思想?(6分)(2)、材料一至材料四反映的各个派别的主张分别是什么?(6分)
(3)、材料一的派别为了实现目的,分别创建了哪些企业?(军用、民用各写两个)(8分)(4)、材料二中派别掀起的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影响是什么?(8分)
⑸、材料三是这一派别领导革命的旗帜,是什么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了什么政权?这场革命有什么积极的影响?(12分)
第五篇:九上诗词学案
九上
25、词五首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背诵五首词
2、背诵课下注释
3、背诵每首词的主旨
4、背诵原句填空、名句赏析及课后题 【复习流程】:
一、基础积累
(一)、学生限时背五首词及注释、文学常识,课后题
(二)、检测课下注释及文学常识:
1、《望江南》选自,作者,朝 词派重要作家。
2、《渔家傲 秋思 》选自,作者,朝政治家、文学家,“渔家傲”是。
3、《江城子 密州出猎 》选自,作者,朝文学家、书画家。
4、《武陵春 》选自,作者,朝 词派词人。
5、《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选自,“破阵子”是,作者,朝 派词人,“赋”,“壮词”。
6、脉脉 ;聊 ;倾城 ; 胸胆尚开张 ;会挽 ;拟 ;八百里 ; 麾下 ;炙 ;翻 ;了却 ;天下事。
二、词表达感情的区别:
《渔家傲 秋思 》表达感情。《江城子 密州出猎 》表达感情。《阵子 》表达感情。
三、《望江南》
1、全词仅27字,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时间从 到,景物有,感情从 到 到。
2、突出凝望时间之久,烘托出一种空旷无聊、怅然若失的句子。主旨句是。
3、赏析“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四、《武陵春 》
1、“风住尘香花已尽”暗示季节是,象征词人。
2、本词从、两个 细节可以看出词人的满怀愁绪,“闻说”“也拟”“只恐” 欲扬先抑,表现了词人感情由 到 的变化。
3、词中写“愁”思别有新意的两句是:。4.《武陵春》抒发生离死别之情的句子是:。
5、赏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五、《渔家傲 秋思 》
1、本词上片表达方式是,下片表达方式是。词中“ ”字直接点明了季节,“ ”四字间接点明了季节,紧扣题目。上阕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的词是,具体表现在、、三方面。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与王维《使至塞上》中的 “ ” 意境相同 ;从“浊酒一杯家万里”想起《苏幕遮》中“明月楼高休独倚。
3、点明边地战事吃紧,戒备森然的句子(由视觉的景物描写勾勒出边塞的悲凉的句子)是。
4、表现将士们思念家乡但又未立功难返矛盾心理的句子 是。
4、夜寒霜重,笛声凄然的句子:。
5、以互文的形式写出将士有家难回,功业难成,哀伤流泪的句子是。
6、“燕然未勒归无计”引用(朝代)的典故。
7、赏析“塞下秋来风景异”:
8、用自己的话写出“四面边声连角起”描绘的画面:
9、“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10、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
11、简要分析“羌管悠悠霜满地”在词中的作用:
六、《江城子 密州出猎 》
1、本词上片表达方式是,写出 ;下片表达方式是,抒发了。
2、本词词眼是“ ”,表现在。
3、写出猎壮阔场景的句子是,突出观猎盛况旳一个词是。
4、最能突出作者少年狂气的句子是。表现作者开朗豪放、老当益壮心情的句子是,与曹操的 “ ”意境相同。
5、以 自比,表达希望重新受到皇帝重用的句子是。
6、表达作者要报效国家、建功立业决心的句子是。“天狼”代指。再写出两句爱国诗句。
7、本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太守形象?
8、“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狂”字作用:
9、赏析“千骑卷平冈“:
10、赏析“亲射虎,看孙郎“:
11、赏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12、赏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七、《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1、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情节从哪两个细节可以看出(醉态和梦境相结合的句子):。
2、从形、声两方面写军营生活及战前准备的句子是:。
3、再现将士们同甘共苦的句子是。
4、写出抗金部队壮盛阵容的句子是。
5、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
6、表达自己想要建功立业,青史留名(直抒胸臆,表达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7、本词感情由雄壮转为悲壮的句子是(主旨句)。
8、为什么说《破阵子》是“赋壮词”,请结合作品加以解释:
9、赏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10、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
11、赏析“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12、赏析“沙场秋点兵”:
13、用简洁的语言描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场面:
14、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15、赏析“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16、赏析“可怜白发生”:
17、这首词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九 上 课 外 诗 词 学 案
【复习目标】:
1、背诵并默写诗词;
2、会理解填空;
3、会名句赏析。【复习流程】:
一、基础积累:
1、学生限时背10首诗词——背《观刈麦》课下注释;
2、默写10首诗词
二、理解填空: 《观刈麦》
1、诗中表明繁重的赋税带给人们不尽苦难的诗句是:
2、侧面描写劳动繁忙景象的句子:
3、表现劳动人民劳动艰辛的句子:
4、诗中表现诗人为自己过着不劳而获的生活深感愧疚的诗句是: 5、诗中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同样表现隐含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6、诗中用侧面烘托手法,表现来了唐朝时繁重的赋税使人民倾家荡产的诗句是: 7、诗中以自责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不劳而获的统治者的讽刺和鞭挞的诗句是:
8、“田家四月闲人少,采了蚕桑又插田”。写出了农民劳动的艰辛、繁忙,诗中与此意相似的诗句是: 《月夜》、诗中通过明暗对比来衬托夜的静谧和天空的寂静的诗:
2、诗中从视觉角度表现夜深夜静的诗句是:
3、诗中从听觉角度和感受角度表现春之来临的诗句是: 4、诗中通过对昆虫的描写,使之感到春已来临的诗句是: 《商山早行》、诗中点明“早行”的典型情景,引起旅行者感情共鸣的诗句是:
2、诗中把早行情景写的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的佳句是: 3、诗中描绘诗人刚上路所见的景物的诗句是:
4、诗中“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情都得到完美体现的诗句是: 《卜算子·咏梅》、词中描绘梅花生长的严酷环境的词句是: 2、词中写出梅花悲惨遭遇的词句是:
3、词中词人借梅花盛开来写个人品格的高尚的词句是:
4、王安石的咏杏诗有“纵被东风吹伏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的诗句,《卜算子·咏梅》中比其用意更为深沉的词句是:
5、表现梅花孤傲清高、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句子: 6、古诗词中有大量受人欢迎的有关“花”的名句,请写出你喜欢的连续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破阵子》、词中用特定的景物点明时令的词句是: 2、词中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地描绘春景的词句是: 3、词中表现采桑女心情的词句是: 《浣溪沙》
1、词中暗示暮春节令,同时描绘宁静、祥和、美好的乡村景色的词句是:
2、词中运用借代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3、词中写行人悠然而行,任意而走,给读者一个意外惊喜的句子是:
4、本词中流露出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热爱之情,请你再写出连续两句描绘田园风光的名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醉花阴》、词中描写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的句子是: 2、词中写词人思念丈夫却又不得团聚,自己独处,寂寞冷清的句子是: 3、词中明写赏菊饮酒,实为写词人无法排遣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4、词中暗示饮酒赏花,也难解思念之苦的句子是: 《南乡子》
1、化用了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表达对历史兴亡的感叹怅惘之情的句子:
2、运用《三国志》中曹操赞美孙权的典故,暗指南宋,没有出一个象孙权那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含蓄地讽刺南宋最高统治集团的昏庸和软弱无能的句子:
3、抒发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句子:
《山坡羊·骊山怀古》
1、《山坡羊·骊山怀古》中与“望西都,意踌躇,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意境相似的语句是:
2、曲中表明作者对历史兴亡的大彻大悟,对王朝争权夺位的否定的语句: 《朝天子·咏喇叭》
1、曲中运用拟人手法,刻画狐假虎威的宦官形象的句子是: 2、曲中运用夸张手法,对封建社会作了“灰飞烟灭,必然灭亡”的预测的语句是:
三、能力提升:《观刈麦》
1、本是作者是 朝代是 ;从全诗来看描写了 和 两幅场景。
2、本诗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作用是?本诗主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