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册美术教案(三年级下册)

时间:2019-05-15 02:10: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6册美术教案(三年级下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6册美术教案(三年级下册)》。

第一篇:第6册美术教案(三年级下册)

第1课我们的社区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观察、回忆、表现社区,了解社区的特点,学习儿童画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儿童画创作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观察、记忆、表现话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关注环境的意识,以及对造型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回忆、表现社区,了解社区的特点,学习儿童画的表现方法。

难点:人物动态及画面的组织。

(三)学习材料

根据选择的作画形式准备作画用具和材料,以及小区的图片和录像。

一、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用语言组织教学。

提问:谁能淡谈自己家住的小区什么样?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儿·

二、探究式学习活动

播放课件。

谁能做一个小区中人物活动的动态,其他同学猜一猜他们做的是什么动作?

引导学生分析学生做的不同的人物动态的特点。提问:谁能到黑板上画小区的景物、人物,引导学生分析黑板上学生画的社区及人物。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教材3、4页上的学生作业。学生动手实践组织组际交流。

三、布置作业。巡视辅导。

四、小结,课后拓展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展示儿幅学生在小区的写生作业,问:你喜欢吗回家可以试一试。

第2课恐龙世界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了解恐龙的相关知识,学习表现不同特点的恐龙及其生括环境,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像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勇于探究科学奥秘的精神,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对恐龙资料、玩具的观察、分析,了解恐龙的特点,学习如何表现不同特点的恐龙。

难点:不同种恐龙的特点及情节的表现。

(五)学习材料

恐龙的相关资料及玩具、图画纸、彩色复印纸、水彩笔或彩泥等。

组织教学导人新课

用语言组织教学。

抢答游戏:你认识哪些恐龙?

课件演示:不同种类的恐龙。

板书课题。

探究式学习活动

组织学生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简单介绍一下几种恐龙的特点。

学生边介绍,教师边展示相应的恐龙玩具。

组织学生讨论:学生画的是否抓住了恐龙的特点’教师进行修改,使其突出特点。

引导学生分析教材中的学生作品。学生美术实践活动小结 布置作业。

教师巡视辅导。课后拓展

展示彩泥制作的恐龙世界作业,引导学生回家继续学习。

第3课画中的线条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线条是一种重要的绘画语言,我国很早就有画家能将线条运用得得心应手。线条有着曲直、疏缓、粗细等千万种变化,可以表达不同形象以及画家的不同情感。

应会:能通过仔细的观察,认识不同动势的线条,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线条的观察,了解艺术家的表现风格和情感,能用线条表现自己身边的景物。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了解中国古代作品,了解中国灿烂的绘画艺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观察不同画家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初步体会画家不同的情感,认识人类(艺术家)丰富的情感世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通过对画面的分析,认识线条的表现力,学习对画家作品的分析和评述。

难点:学生能将本课的认识,初步运用到绘画作品中。

(三)学习材料

铅笔、彩色水笔。教学活动 导入

认识各种各样的线

(1)播放一段平缓的音乐。

(2)播放一段激昂的音乐。

认识不同的线条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小组合作探究:(1)《放牧图》(2)《黄河逆流》

(3)《八十七神仙卷》

画家经常运用不同的线表现出自己不同的心情。

引导学生欣赏书中我国古代绘画作品。具体分析我国古代绘画作品中的线

指导学生进一步分析绘画作品的内涵。小组汇报:具体分析国外绘画作品 指导学生分析:三位外国画家运用了什么样的线条’表现出画家什么样 的心境?

提出问题:欣赏课本中的作品后,你有什么收获? 绘画表现过程学生进行评述过程

第4课会动的线条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力,培养学生线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以及对线造型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哪些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如何运用线条表现动感。

难点:线的动感的表现及疏密的组织。(三)学习材料

图画纸或彩色复印纸,水彩笔,丝带等。教学活动 组织教学

导人新课 用语言组织教学。

提问:谁能让你的丝带动起来?丝带动起来时是什么样的线?

提问:谁能到黑板上画出表现丝带动起来的线? 出示课题。

探究式学习活动

观察教材第8页现代雕塑,提问:看到这幅作品你有什么感受?

艺术家常用这类线条表现动感。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壁画作品,提问:画上哪些线条给你飞翔的感觉,我国敦煌石窟中还有许多这类壁画。看看它们如何用线表现出飞翔的动感。播放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教师利用教材第8页右下角的图片、补充的一

些艺术作品,以及教材上

学生作业,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什么样的线条能给人动感。

组织小组讨论。

教师利用教材中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如何使画面中的线条既有动感又具美感。

学生动手实践 布置作业。巡视辅导。小结.评价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课后拓展

展示几种具有动感的线材造型,学生是否喜欢。回家可以试一试。

第5课卵石动物造型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l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感受卵石动物造型的多种表现手法。

应会:学习利用卵石及色彩进行动物造型创作。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创作、表现的欲望,提高设计、制作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卵石和彩笔进行动物造型设计、制作。

难点:卵石动物造型的新颖和富于美感。

(三)学习材料

各种形状的卵石,剪成卵石形的彩色卡纸,铅笔、彩色水笔、水粉颜料、毛笔、笔洗筒,动物图案资料,卵石动物作品。

教学活动 组织教学 语言鼓励。导入新课

布置学生用卵形纸进行动物图案绘画。研究教材

打开教材第10、l1页,说说你最喜欢的卵石作品。进一步了解卵石作

提问:研究一下,教材中的作品可以分成几种类型? 欣赏借鉴 把卵石作品分发到各小组,供学生继续研究、学习。共同创作 布置学生完成自己的卵石作品,及时为学生提示、辅导。

评价交流

请学生介绍自己作品的成功与不足。

谈在创作中遇到什么困难,怎样克服。

第6课威武的盾牌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盾牌是防御性武器,设计盾牌应从外形、色彩、图案纹样等方面进行。

应会:结合现有的资料和材料,完成设计和制作。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学习用简单的材料美化生活,培养学生学会保护自己,从小树立防范意识,建

起心中的盾牌;了解盾牌在当今生活中的用途。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根据现有的材料,进行盾牌的设计、制作。

难点:盾牌造型、色彩、图案纹样的新颖。

(三)学习材料

瓦楞纸箱板、彩色纸、彩色笔、剪子、胶水。

教学活动

组织教学语言鼓励。导入新课 播放课件,出现武警帽徽,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徽志吗?它的含义是什么?

研究课题出示课题。

提出思考问题:盾牌是千什么用的? 分析教材

研究教材第12页图

提出问题:

古代武士手中的盾牌是干什么用的?说说这块盾牌的特点。继续分析教材

分析、研究教材第12页、13页中学生的作品。

提出问题:

你最喜欢哪一件?为什么?

你在设计、制作时,打算在哪些方面突出“威武?

你打算怎样做? 播放录像

播放课件。

凶猛动物张开大口的照片,神、怪面具资料,商朝青铜器纹饰。

提问:你受到什么启示?你打算怎样修改自己的设计方案? 学生制作

提出作业要求:

利用现有的材料,采取合作或个人的形式,完成一件富有新意的作品。

展示作业

安排各组学生代表介绍作品特点。评价

评价作品并提出问题:说说你是怎样建立自己生活中的盾牌的?

第7课会变的盒子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I.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括中各式各样的盒子,发现不同种类的盒子的不同功能,明确盒子不仅造型美,具有审美价值,还具有实用价值。

应会:了解纸盒的基本制作方法,研究纸盒的制作步骤,找一些其它的纸盒,把它们组台在一起,变成你想做的东西,如:房屋、车辆等。

2.隐性内容与目标

了解盒子的设计与实用的关系,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了解有关设计的基

本要求。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研究发现盒子的种类和用途,简单了解纸盒的基本制作方法。让学生通过纸盒的收集、观察、研究、制作等教学活动,了解有关盒子的相关知识,学习用简单的方法将不同的纸盒进行组合和制作。

难点:巧妙利用不同纸盒进行组合、制作。

(四)学习材料

教师:各种各样盒子的资料、图片. 学生优秀作品,纸盒步骤图,剪子,刻 刀,胶水等。

学生:生活中收集的各种各样的纸 盎,剪子,刻刀,胶水等。教学活动

1、组织教学组织学生整理用具。课前准备

(1)收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纸盒。(2)有关盒子的相关资料。

2、讲授新课

放映教学课件。

古今中外盒子展示、讲解。

组织学生介绍自己的盒子。形状、颜色、用途、功能

(1)你收集的盒子是装什么物品的?

(2)造型美吗?有什么特点?(3)设计、实用功能表现在哪儿?

(4)说一说你最喜欢之处。组织学生典型发言。

组织学生研究分析纸盒的制作特点。

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设计。

讲解制作要点。

放映制作展开图,讲解制作要点。艺术实践

指导看书第14、15页。

分析:盒子不仅造型美,具有审美价值,还具有实用价值。

3、指导学生完成作业。

学习用简单的方法将不同的纸盒进行组合和制作。

每人完成一件作品。

4、评价

组织展示、讲评。

第8课彩墨游戏(二)(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简单了解彩墨画的绘画形式,初步认识中国画,了解绘画用具的使用方

法和简单的技法。

应会:在游戏中感受、体验彩墨画的基本方法。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彩墨画的特点,感受彩墨画的乐趣,在彩墨游戏中发现彩墨的技法,激发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学生在游戏中去发现彩墨与宣纸产生的一种特殊变化,学习用简单的技法进行表现。

难点:特殊技法的运用。

(三)学习材料

教师:中国画欣赏作品、教学课件、学生优秀作品、毛笔、墨、中国画颜色或

水彩颜色、生宣纸、毡垫。

学生:毛笔、墨、中国画颜色或水彩颜色、生宣纸、毡垫。教学活动

1、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整理好用具:毛笔、颜色、墨、生宣纸。

2、讲授新课

(1)练习用笔、用墨。

①请休用毛笔蘸上墨,中锋用笔、侧锋用笔试一试,看有什么变化?

②请你笔上蘸满淡墨,笔尖蘸一点点浓墨,卧锋用笔试一试,看看有什么变化?

(2)组织学生看书研究、讨论、解答问题:

①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画?

②观察分析书中作品采用了哪些画法。

◎分析技法的运用。

(3)教师演示。

浓淡、干湿、点染、勾勒、没骨等技法。

3、艺术实践

(I)放映课件,组织学生 观看:

①艺术家是怎样作画的。

②运用了哪些技法。

(2)带领学生体验几种墨色变化和基本技法的应用。

(3)找一找你画中的这些技法的应用。

(4)欣赏中国画作品。

从作品中发现技法的运用。

4、评价

组织学生办小型展览活动——彩墨天地。

第9课大嘴怪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l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吹塑纸版画这一版画艺术创作方法,感受吹塑纸版画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

应会:尝试运用划、刻、揉、撕、剪等方法,制作一幅情趣盎然的表现大嘴怪

题材的吹塑纸版画。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版画这一独特艺术表现形式的热爱,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相互交流,培养自主探究精神与创新意识,在作业中增强想像力与动手能力。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吹塑纸版画艺术,掌握基本制作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塑造自己喜爱的形象。

难点:创作思维的发散性和磨印的均匀程度。

(三)学习材料

吹塑纸、印制纸张(可以是图画纸、彩色复印纸、画报纸、报纸等)、油墨、墨磙、用于磨印的马莲或勺子。

教学活动

1、游戏导人

艺术创作不但可以用绘画的形式,有时只要在材料上稍加变更,就可以使画面产生非常有趣味的效果呢!

2、组织探究活动。游戏揭秘

魔术师(老师)出场:分别帮每组的试验板材滚上油墨,并神秘地告诉他们磨印的方法.同时组织讨沦。

欣赏分析

引导学生分析书中作创设情境 听:

(1)(一声吼叫)这会是谁发出来的声音?

(2)它生活在哪里?(海浪声、鸟叫声、风声)

(3)你想象的大嘴怪是威猛的还是善良的?它的大嘴巴有哪些本领?

3、创作

教师根据孩子描绘的情景引导、启发构图形式,并进一步激发孩子们 的想像力。

4、交流评价

组织“大嘴乐园”展览。

5、课后拓展

欣赏:实物拓印、纸版画等其他版画形式的作品。

提问:这些版画形式都运用了哪些巧妙的方法来表现?

第10课中国龙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本课学习初步了解中国龙的文化、历史。通过观察,认识龙造型上的变化,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体会龙的精神。

应会:会讲出龙各部位的象征,能自己创作一幅龙的绘画,或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件舞龙道具,会抓住龙头、身、尾三部分特点进行创作。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都说中国是龙的故乡,我们是龙的传人,这中间包含人们对龙的尊重、崇拜,人们借龙的精神来树立自己的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搜集有关中国龙的资料,初步了解中国龙的历史。

(2)了解龙的象征意义,欣赏其造型。

(3)抓住龙的特点,画一条龙或集体创作一条龙。

难点:

(1)在绘画中表现出龙的精神、气势,抓住龙的特点、造型及动态。

(2)在“欣赏·评述“中请同学们讲述龙的象征意义并体会龙的精神。

(三)学习资料

有关中国龙的资料,彩笔、胶带、布、纸、纸板等。建议引导学生发现生活

中可利用的材料。教学活动

一、导入新课 播放录像。

学生观看,使学生初步感受龙文化。

(1)动画片看龙的形象。

(2)春节庙会上舞龙和端午节赛龙舟的场景。

(3)申奥宣传片上的龙的形象。

二、引出题目,解决教学,重点内容

看到了三段表现龙的形象的影视作品,你有什么感受?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中国的龙文化。(出示课题)

你印象中的龙是什么样的?

真正的龙我们都没见过,但龙的传说已经源远流长,书上就为我们介绍了一些龙的形象,我们一起来看看。

龙,经历了3000多年交融演化。商周的古拙抽象、战国的秀丽洒脱、秦汉的雄健圆润、宋元的清秀典雅、明清的繁复华丽,均有着各个时代不同的特征和风采。通过简单的了解,我们知道了龙是中国人造的理想化动物形象,是中华民族独到的精神文化,它身上具有很多动物的特征,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试用简单的线条画出来龙的局部特征。拓展思路 分组讲解。

你还在什么地方见到过龙?把你收集的有关龙的资料介绍给大家。

小结:在古代,人们把“龙”作为吉祥的化身,象征高贵,在民间又是喜庆吉祥的标志。

历史发展到今天,龙的形象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大家一起来欣赏现在的龙的形象设计,更是与众不同。

第1l课吉祥图案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欣赏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吉祥图案,了解有关吉祥图案的文化及其发展。知道部分典型的吉祥图案,了解它们的造型特点及所表达的含义。

应会:能用剪纸的形式制作吉祥图案,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对吉祥图案的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吉祥图案的知识,了解民族传统文化及吉祥图案的设计特点和造型方法。

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而体验到生活的乐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与态度,以及形象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了解有关吉祥图案的文化,加深对民族传统艺术的了解。尝试用剪纸的形式表现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喜爱之情,表达对未来生活美好的祝愿。

难点:图案的造型要生动、有趣,并且能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

(三)学习材料

有关吉祥图案的图片,课件,剪刀,各种彩纸。教学活动(1)组织教学(2)引入新课

出示课题:吉祥图案

提出问题: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吉祥图案》这节课,请同学们把自己搜集的图片

资料介绍给大家。

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发掘.(3)新授课

①提出问题:

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类,并逐一解决:

A.什么样的图案叫吉祥图案?

B.它有什么用途?

C.这些图案代表什么含义?

②请你们把搜集的图案按照内容分类,你认为可以怎样分?

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用剪纸的形式制作吉祥图案。

A.剪纸与绘画有什么不同?

B.书上介绍的剪纸方法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

C.这种方法有什么优越性和局限性? ④课件演示:

学习先绘再剪的剪纸方法。

⑤课件:补充介绍在构图和内容上有新意的作品。⑥学生谈自己的设计、构思。

(4)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作业要求:

设计制作一个吉祥图案。

(5)小结

组织交流。

其他学生的作品哪些值得你学习和借鉴。

第12课 橙色的画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由两个原色调配而成的颜色叫间色,认识三间色的色相。通过欣赏以橙色为主的美术作品,使学生感受到橙色温暖、明快的美感,感受到它们使画面构成的特别的艺术效果。

应会:以橙色为主要颜色绘制一幅画。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色彩美有一定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而更加注重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体会美好生活的情趣。通过教师合理的引导,加强对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调色认识不同量的红色和黄色调出来的颜色是不同的,认识和感知以橙色为主要颜色的画面带给人们的特有的美感。

难点: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橙色的感受,在感知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展开创作。

(三)学习材料

课件、图片、色相卡、水粉颜料、毛笔、图画纸及调色用的工具等。

教学活动

(1)组织教学

(2)引入新课

教师穿一件橙色的文化衫,或者用投影直接打出橙色来。

提出问题:

①这是什么颜色?

②知道它是由哪两种颜色调出来的吗?(出示红、黄两色色相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橙色的画”。

A.出示橙色的绘画作品。

提出问题:

a.什么样的画叫橙色的画?

b.橙色的画和以前常见到的画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B.出示以其他颜色为主的绘画作品,如蓝色的画。

提出问题:

a.橙色的画是不是只能用橙色?

b.橙色的画里还用到哪些与橙色有关系的其它的颜色?

(提示前面展示出的色标。)

C.打开书。提出问题:

a.学生的美术作品里有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和借鉴。

b.你认为都有哪些内容可以用橙色的画面去表现?

c.应当如何去表现?

(4)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作业要求:

①以橙色为主画一幅画。

②可采用多种绘画形式。

③注意利用橙色的深浅对比,使画面有层次。

(5)小结、组织交流。

第1 5课 有趣的造型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感受蛋壳、乒乓球的特性,学习利用彩纸及多种材料进行制作。

应会:学会用彩纸及多种材料进行蛋壳小摆设、小玩具的创作。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设计、制作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蛋壳、彩纸等材料进行人物、动物造型设计、制作。

难点:蛋壳、乒乓球小摆设的美感与创新。(三)学习材料

蛋壳、乒乓球、彩纸、剪子、胶水、废旧包装纸、废旧包装盒、动物和人物图片。

教学活动

1、组织教学 语言鼓励。

2、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一组蛋壳、乒乓球制作的“鸡"的作品。

分析这组“鸡”作品有什么相同之处。研究教材

打开教材第32页、33页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件作品。

小组研究作品制作方法,把蛋壳鸡作品分发各小组,供解剖研究。(蛋壳作品各部件粘接用双面胶固定。)

3、确定创作题材

布置学生确定自己作品的题材。造型训练

第1 6课 一张奇特的脸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陶艺,了解浮雕式人像的造型艺术,感受不同造型带给人们的美感。

应会:尝试运用捏、搓、揉,借助工具压按等不同立体造型方法,塑造一个自己想象中的脸部形象。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世界上历史悠久、各具特色的造型艺术,增强学生对陶艺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泥塑浮雕头像的基本制作方法,并创造一个自己想象中的独特的浮雕头像。

难点:五官的夸张变形,以及捏、搓、揉等方法的实际应用。

(三)学习材料

课前搜集资料,以及陶泥、垫板、辅助材料。教学活动

1、游戏

教师引导、组织学生做表情游戏。

2、交流

(1)脸上的五官包括哪些?

(2)当脸上的表情发生变化时,五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3)你觉得谁的表情最有趣,请他给大家展示一下。

3、欣赏

很多立体的造型艺术中,艺术家们为了更好地表现人物(或传说中的人

物)性格、动态,而大胆地将人物的五官形态、动态进行夸张和变形。

创作

教师根据学生的描绘启发造型形式,并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想像力。

4、交流

组织一场有趣的“假面嘉年华会”,为学生的作品展示提供交流评价的平台。

5、延伸

有条件的话,可以请同学们欣赏上好釉色的、烧制好的作品,进一步激

发学生学习陶艺的兴趣。

第1 7课 电脑美术——模板帮我们作画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学习运用电脑软件多种模板组合画面并搭配出自己满意的色彩效果。由于不同的软件所带的模板不同,应根据软件的特点设计教学。(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合理运用不同的模板组合画面的重要性。本课的难点是在教学中如何克服电脑软件每次只允许选中一个合适的模板进行着色和添画从而对把握画面的整体性产生的不利影响。

(三)学习材料

带有模板的电脑美术软件。如不具备应用电脑美术创作的条件,也可采用卡纸或废纸盒等,请老师或家长等成年人帮助制作出各种模板,利用色彩拼涂的形式进行创作。

教学活动

1、构思并勾画作品内容。

向学生布置作业;确定自己的创作内容,用剪影式的方法在电脑中或纸上勾画出草稿。

2、相关技能技巧学习

浏览并讲解电脑美术软件中各种模板的样式、特色和使用方法。特别应注意介绍对模板造型的灵活运用。

4、感受和认识相关美术作品和知识

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欣赏并介绍拼贴画、装饰画作品的形象组合特点,启发学生大胆独特的想象。

5、创作作品

根据学生自己的创意,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创作。

6、教学评价

分组或全班欣赏作品,鼓励一些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第1 8课 变垃圾为宝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了解简单的垃圾处理知识,能根据手中的废弃材料进行有创意的设计,能将垃圾的回收再利用与人类生存环境和地球资源相联系。

应会:能用简单的工具将可利用的废弃物进行组装,实现自己的设想;能用绘画的方法创作一台综合的垃圾处理器;能够将收集的资料进行简单整理归纳。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能够初步了解垃圾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而树立保护环境和慎用资源的观念,对人类的环保事业有初步的认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启发学生对垃圾处理的设想更富创新精神;作品力争突出生态环保,使学生关注生活环境;绘画中更注重设计思路的体现。

难点:在制作垃圾处理器时,应注重各部件的连接关系,可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连接。

(三)学习材料

剪刀、胶水、胶条、彩笔、废旧纸盒等。教学活动

1、导人课程

看一段卡通片《小糊涂神》。

提问:大魔包的家里这么多的垃圾,我们怎么来处理呢?

2、思考本课问题

有一些垃圾可以回收利用,使废物变成宝贝。下面做一个游戏——“找宝”。

看一段录像《木材的一生》(树——筷子——纸——卫生纸)

3、分析并尝试制作

在这段录像中,最多出现的是垃圾处理器,垃圾由于种类不同,于是就

会有不同的处理器来处理。

书中有几件同学制作的垃圾处理器,它们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你也来制作完成一件作品。

4、作业要求:

(1)可以是绘画形式也可以是利用所带材料设计制作一台垃圾处理器。

(2)可以合作也可以自己完成。

(3)参考你们带来家庭垃圾日产量设计。(4)美观。

第二篇:第6册美术教案

第一课:水墨游戏

教学目的:

1、尝试使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2、认识墨的焦、浓、重、淡、清。

3、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艺术。教学重点;

1、认识、掌握工具材料的使用。

2、焦、浓、重、淡、清的画法。教学难点:

1、工具的使用。

2、用笔、用墨的训练。教学工具、材料:

毛笔、生宣纸、砚台、画毡、墨、装水的瓶子等。教学过程:

1、教师检查学生所带材料、工具并进行调配。让全班的学生都有作业做。

2、出示一幅中国画,并结合课本插图《小鸡图》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让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中国画并出示课题——“水墨游戏”。

1、教师边实践边介绍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1)毛笔:羊毫(软)、狼毫(硬)、兼毫(中性)。(2)墨汁:(一得阁、中华)、墨块(收藏、欣赏)。

(3)纸:(生宣纸:吸水性强、画写意画用,熟宣纸:吸水性差、画工笔画用。)

(4)砚台:(收藏、欣赏作用更多,实用性较小,取而代之实用性更强的是用盘子。)

2、在认识工具材料的基础上,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焦、浓、重、淡、清的画法。主要提醒学生水在墨当中起到的作用。就是掌握用水的量。或用墨的量。

3、请学生与教师一起练习,探索、体验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4、布置作业,画一幅有浓、淡变化的水墨画。

5、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做画,敢于用水、用墨、敢于下笔。

6、征集作业,组织学生谈谈体会,讲教训、经验。最后教师小结、评价并布置下节课所要的学习工具、材料。

7、组织学生清理卫生,教育学生热爱环境卫生。课后收获与反思:

第二课 重重复复

教学目的:

1.认识平面构成的简单形成重复,了解重复图案的艺术特色,提高审美素养。2.学会设计简单的重复图案,训练抽象构成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实物中的重复排列,引导学生把课堂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掌握重复排列的设计方法。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景,诱导发现,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现在有一家设计公司要开发一种新的项目,想请同学们帮忙搞设计,你们有信心吗?一会儿,就在我们班级进行评比,选出最佳设计作品送给设计公司,你们说好吗?

师: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公司要求我们设计什么?我们先看一幅画就知道了。1.教师出示课件范图,让学生发现重复排列的特点。

师:同学们边欣赏,边思考。这幅画有什么特点?(点击课件)

①老师点击鼠标,鱼儿向左重复连续排列。②点击鼠标,鱼儿向右重复连续排列。③点击鼠标,鱼儿向上重复连续排列。④点击鼠标,鱼儿向下重复连续排列。2.引导学生概括出重复的概念。师:谁能把刚才看到的说一说?

小结:像这样,把一个基本形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反复连续的排列的图案叫重复图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和设计公司要设计的内容。板书课题:重重复复。

三、观察质疑,操作交流,讲授新课。

1.让学生根据所学的二方连续纹样,摆出一些重复的基本形式。

师:重复构成的规律,真特别。下面请同学们动动脑筋,把老师这儿的泡塑鱼排列一下,这些鱼儿还可以怎么排列着游?

下面的学生,拿出信封里的鱼儿,在方格垫板上摆一摆。把你们所想的都摆出来。教师随着学生演示完毕,逐步把骨式图贴于黑板上。引导学生小结:重复排列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2.发挥学生的想象里在一次让学生摆出不同的重复形式。师:鱼儿除了这几种排列外,还有其他的排列方式吗?

同学再摆一摆,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发现还有多种重复排列的方式,待学生操作完毕,各组派代表把鱼的排列图展示给全班同学欣赏。

四、自由想象,小组创作,进行课堂练习。

1.结合课本范图诱导启发,拓展创作的题材与空间。

师:除了动物鱼的图案可以进行重重复复的排列,还有其他的基本形吗?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范图,诱导学生说出还有用植物、静物、几何图形等基本形进行排列。同时让学生举例说说,使学生明确画的内容之多、之广。2.讲解作画步骤。

① 先请学生说说作画步骤。② 教师适当给予提示,再归纳。3.自由想象,绘画图案。

接下来,各小组讨论一下,把你们收集的东西摆一摆.4.教师巡视辅导,学生自由想象,讨论、设计、绘画。

五、展评习作

1.举办小型作品展览,让学生先自我评价,教师、同学辅以点评。2.联系生活,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那里可以见到重复图案。

3.课堂小结:图案艺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有图案,图案来源于生活,而且图案能美化生活。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学习好基础图案,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美丽。

第三课 曲曲直直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a)能够说说曲、直线及物品带给自己的感受。

b)能够用绘画、剪贴、综合等方法表现曲线、直线的画面。

2、情感态度:

通过收集不同的直、曲材料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留心生活细节与自主创新意识。

3、学习策略: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重点:引导通过反复欣赏、观察使认识直、曲线在画面中的作用。教学难点:利用身边的材料的曲、直特性巧妙创作一幅图 教具:

杨景芝《线的认识与表现》VCD 4 克立作品《奔流》 毕加索《牛头》 其他图片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教学过程结构: ○板书

直接导入:提出主题

1、观看 ○课件

2、欣赏、感受

○线与图片

3、小组班级展示

观察 触摸 同组描述 分享自己的直、曲物品

4、评价最佳评论

全班展示 好在哪 学习欣赏作品

5、学生分析 师分析

6、试一试

完成直曲线画面

7、展示(收拾与整理)

(二)教学过程结构说明:

教具准备:直曲线课件,大量的作品。学具准备:课前教师布置学生收集“曲”或“直”的物品和胶水、剪刀等学具,带到课堂。教学过程:

1、师:“这节课我们谈论‘曲’与‘直’。” 教师板书“曲曲直直”。

2、师:“在课前老师先带你们一起去看看线条家族中的曲曲直直”。播放课件《线的认识与表现》,了解直线与曲线的类型及他们给人们的感觉。

(绘画中的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线有许多的变化,这些变化使线的美感具有无穷的魅力。线的种类大体有直线和曲线两类。直线有:垂直线、平行线、斜线、折线和交叉线等。曲线有:弧线、波浪线、螺旋线等。不同的线给人的感觉不一样。欣赏范图:这是幅山涧流泉的照片,流水形成的优美曲线会给我们柔和、流动、轻快的感觉;而另一幅岩石图,挺拔的直线会给我们明快、简洁、力量的感觉。垂直线给人庄严、挺拔、高洁、希望和正直的感觉;霍克纳作品《更大的水花》使用许多水平线,水平线有平和、安定、静止的感觉。螺旋线则有变化、运动、紧张和不安的感觉。规则的曲线、使人感到明朗、整齐圆滑有序;自由曲线则显得活泼、优美、生动、柔和。)

3、师:“你们也带来不少曲与直的物品,互相观察、细心触摸、再跟同组的同学介绍,一起感受一下,特别要讨论一下这样的直或曲的物品带给你什么感觉。注意:每一组评出一位最佳介绍(评论)员。”

学生小组讨论,师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交流讨论习惯。学生分组介绍,讨论。

4、直与曲物品展示。

师:同学们,推出你们小组选出的最佳评论员,带上你们的物品上来介绍,与全班同学分享。注意听、看、不同的物品给人的感觉不同,你适当时候可以举手发言表达。

5、图片欣赏,分析:作品中的曲线、直线或材料用得好吗?

克立《奔流》、毕加索《牛头》、陈半丁《凌波》、儿童作品《卡车》 《时尚卷发》

6、师:用你们手中的材料,想一想可以组成什么样的作品?小组之间试一试。

7、作品展示,评出有创意的作品。环境收拾整理。

第四课平平稳稳

教学目的:

1.理解对称或匀衡的原理,找出我们周围的对称或均衡的物体

2.运用物体的对称或均衡原理,通过剪纸、拼贴、绘画等手段把自己的感觉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 理解感受物体的对称或均衡的表现形式。教学难点:用各种材料来表现对均衡的感受。

教学用具:图片 投影仪 水彩笔 油画棒 彩色纸 剪刀 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用投影仪放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些图片中的物体造型有什么特点?

师小结:对称、均衡的物体给人以庄重、严肃、整齐、平稳的感觉。

二、发展阶段:引导学生感受均衡:中心线两边的图形、色彩虽不相同,但在视觉上有平衡感。

举例:一棵树、一篮水果,它们的左右不一定对称,但视觉上看去是平衡的。教材中的《镜前的少女》、《组合橱》等都是给人的视觉上以平衡感,所以它们看上去是平稳。图片《大海上的船》,海面上船有的大、有的小,画面左边一艘大轮船,右边有远近三艘小船。画面左右不对称,但视觉上看是平衡的。

小组讨论:请同学找一找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对称或均衡的,小组个别同学汇报小结。

师小结;这些对称的或给人以平衡感的物体、图片,都给人平稳、庄重、整齐的感觉。

作业布置:我们可以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式完成一幅表现对称 或均衡感受的作品。可以一人完成也可以俩人合作完成。

拓展:可用小组合作完成,还可以用立体折纸或泥塑形式完成作业。

第五课 感受声音

课 时:1课时

课 型:欣赏、造型、表现、评述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依靠听觉激发美感情绪,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视觉符号的表达能力。

2.通过学习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对声音节奏的认识与表达。运用线、形、色等诸因素的重叠来体现听觉感受。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感受声音的旋律和节奏 [教学难点] 让学生听音乐并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及方法] 1.导入阶段:(教师要求学生闭上眼睛聆听)

选择节奏轻柔的轻音乐和节奏强烈的迪斯科音乐让学生感受不同节奏。(学生小组讨论对音乐的感想)

轻音乐感觉柔和、优美、甜润、流畅;迪斯科音乐感觉坚硬、热烈、紧张。2.发展阶段:

启发视觉表现。如果把这种感觉用线来表示,(学生小组讨论)哪些线感觉硬,哪些线感觉柔软?

直线有硬的感觉,曲线使人感到柔和,用线表现节奏如同音乐的节拍,有上下、强弱、长短、起伏变化。由线组成的形有几何形和自由形,通过点、圆、方、三角等基本形,产生规律的运动节奏。其基本方法是:数量的变化、位置的变化和方向的变化。由此产生各种缓慢、激烈的运动节奏。给人流动、滑行、奔驰、激荡、升腾的感觉。

3.探究阶段:(欣赏抽象绘画作品)

康定斯基(俄)用圆表现宇宙空间和星系的相互作用。用飘带式和漂浮体造型表现一种活泼、游动不定的、变幻的感觉。

马列维奇(俄)用直线组成的一个个图形,形成了神秘莫测的宇宙空间。4.启发创作阶段:

闭上眼睛听音乐,根据乐曲节奏想象出现的图形,也可以根据乐曲中的乐器奏出的乐音创造符号进行表达,符号需有大小、位置、方向的不同变化。

5.学生创作阶段:教师注意启发学生的感受,使用造型语言不必过于工细行装饰(欣赏学生作品)

学生创作练习,教师巡回辅导。6.课堂延伸:

启发学生可选择各种方式和材料来表达声音,如人体动作(舞蹈)、雕塑等。

第六课 迷 彩 服

一、教学目的:

1.感受图案的装饰性特点。

2.学习几种制作方法,拓展学生思维。3.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感受图案的装饰性特点。

三、教学难点:色彩的搭配。

四、教学过程:

1.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解放军战士穿的迷彩服吗?出示迷彩服的图片,观察迷彩服的色彩及图案。许多动物为了保护自己,经过长期的进化,身上形成了跟周围环境接近的图案和色彩,就象一件件的迷彩服。展示欣赏各种有斑纹的动物图片。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对吗? 2.欣赏课本上有斑纹的动物图片。说说你喜欢哪一种动物,为什么? 3.学习几种制作技法。注意色彩的搭配。⑴运用点、线、面画动物身上的斑纹。⑵用纸蘸颜料印动物身上的斑纹。

⑶用纸对折,一半涂画你喜欢的几种颜色或花斑,另一半镂刻出动物的外形,然后把纸合上,制作完成。

请同学们动动脑筋,还有其它的什么制作方法。(老师出示利用各种材料拼贴的斑纹图片)

4.选择一种方法为你喜爱的动物设计一件迷彩服,和它们一同去参加动物联欢会。

第七课 彩色玻璃窗

教学目的:

1、以欣赏的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彩色玻璃窗镶嵌画的艺术特点。

2、掌握利用套色剪纸制作窗花的方法,锻炼动手动脑的能力及创作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颜色、材料来设计玻璃窗,在设计中,捕捉创作的灵感。重点:掌握套色剪纸的方法,并学会运用套色剪纸来制作窗花。难点:玻璃窗造型的设计及镂空的技法运用。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搜集彩色玻璃窗图片、做好的玻璃窗教具、彩色手工纸(卡纸、蜡光纸、彩色玻璃纸、包装纸)剪刀、胶水。

2、学生准备:彩色手工纸(卡纸、蜡光纸、彩色玻璃纸、包装纸)剪刀、胶水、彩色水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

1、欣赏彩色玻璃窗镶嵌画图片。

2、朋友说说这些图片的特点及给你的感觉。(从纹样、色彩上进行欣赏)

3、师对彩色玻璃窗做简单的介绍:彩色玻璃窗镶嵌画,早在罗马式时期就开始使用,一般使用于教堂,公元13—14世纪又得到长足的发展。教堂装饰中采用彩色镶嵌画和窗玻璃画,这种透光的画面在白天的阳光和夜晚的烛光下摇曳,闪耀不定,画上的圣像和五彩装饰图案,在光的照射下令人目眩神迷,非常吸引人。

4、揭示课题:彩色玻璃窗

二、探索新知

1、欣赏书本图片,并请小朋友思考:如何用我们自己的方法来制作彩色玻璃窗?

2、与学生交流讨论,从而引出镂空这种表现方法,师在投影仪下示范几种镂空的技法。

3、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老师设计的这些镂空的图案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对称,造型奇特)

4、通过师的示范引导学生也来设计不同的镂空技法,并到展台上进行演示。

5、欣赏老师做好的彩色玻璃窗教具,小组讨论:老师是怎样套色的?为什么颜色会这么鲜艳呢?

6、学生和老师一起交流,得出结论:在镂空的基础上,老师使用了不同颜色及纹样的手工纸来进行套色,从而做出了颜色鲜艳的彩色玻璃窗。

7、欣赏一组窗户造型设计的图片(师课前手绘的作品),对学生在窗户的造型上做进一步引导。

三、综合实践

1、作业:用彩色的手工纸拼帖玻璃窗。

2、要求:造型奇特、色彩鲜艳。

四、巡视指导

五、总结汇报

1、在小组中选出较好的作品贴于黑板展示,并和老师一起来说说,这些作品的优点,及你最想学习的地方。

2、督促学生做好教室卫生保洁工作。

第九课 家乡的桥和塔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

2、启发学生欣赏和表现桥和塔,并添画桥和塔周围的景物。

3、引导学生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教学难点:桥和塔的造型表现 教学准备:

学生:油画棒、水彩笔、水粉颜料、有关桥和塔的图片和资料。教师:范例课件、学生作品等、有关桥和塔的图片和资料。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说一说:启发学生回忆自己所见过的桥和塔,观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

师:为了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收集了有关这方面的图片与资料,大家完成了没有?很好,现在请你们带着问题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待会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1、你们在哪里见过桥和塔?

2、它们在结构和造型上有哪些特征?)

2、小组汇报交流感受,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

3、师小结。

二、发展阶段

1、欣赏教材中的范画,(利用多媒体演示)感知范画媒材的运用以及画面的趣味构成。

(1)这些作品运用了哪些材料来怎样表现桥和塔?(2)他们怎样巧妙利用材料的特点?

(3)你们觉得哪幅作品画面组合得好,为什么?

2、把你的想法与同组的同学交流。

师:欣赏了这些作品后同学们是不是也很想画?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家乡的桥和塔。请同学们看作画要求。

3、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座桥或塔,利用各种材料和创作方式进行创作。大胆的想象、构思,自由地创造和表现桥和塔,并添画周围景物。

4、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作业展示、评价。

1、以六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比赛。请已经画好的小组,评一评(由组长组织进行评价,先自评后互评)。看一看谁的作品最有创意,造型与众不同,就让谁代表本组上台展示。(小组推荐)

2、全班欣赏和评价这些小组作品,评出“最受欢迎的作品”。

三、课后拓展

1、运用多种表现形式绘画和制作桥和塔。大胆想象,创作出“未来的桥和塔”。

2、运用其他材料创作立体桥和塔(陶土、纸张等)。

第十课 我设计的一本书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设计制作封面,使学生对设计的方法有所了解并掌握封面设计的基本方法。

2、通过欣赏不同形式的封面设计作品,培养学生的美感。

3、在课堂学习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美术的兴趣与爱好。重难点:学习如何设计、制作一本书的封面的方法。

教具准备:教学封面设计范图、封面设计作品、色卡纸、剪刀、胶水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每天都在读书,接触过许多的书,不知你们是否有注意过书的封面?(给学生回答,教师即时引导)教师拿出学生书包里的一本书(掩住书名),请学生认一认这是同学们哪一课的书?(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请同学们也来设计一本书,教师展示课题:我设计的一本书。

二、引导学习阶段:

1、学生小组讨论设计一本书要注意什么方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由一位同学来记录讨论出的设计个在素。

2、教师请小组出示讨论结果。各小组进行回答,教师引导并给予肯定。

3、教师出示自己的设计要素。教师对学生各小组的回答情况给予总结并板书,并为学生讨论的要素进行补充,提出教师对设计的几个要素的意见。

设计要点:主题突出 背景画面有趣并与主题内容相关 图文并茂 色彩艳丽

4、教师提出另一个问题:如何实施设计方案?

教师请学生自由举手并回答自己的意见,然后总结步骤:构思打稿 修改 定稿 上色装饰(拼贴)

5、请同学们欣赏设计作品,教师边展示边与设计要素相结合进行引导学生的思考。

三、学生课堂学习活动阶段。教师布置作业(以“小小科学家”为题设计一个封面),学生作业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四、学生作业展示。学生完成作品的到黑板前展示,教师对学生作品提出看法(来得及的学生可以带下去再修改),教师对学生的作品给予表扬并评出优秀作品。

五、课后拓展:本课如果学生感兴趣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同学们一起来做一本书,书的内容自己定,文字材料及相关资料在课前小组进行准备,可以拼贴图片和文字,课前把相关的材料带好。

第十二课 甜蜜的梦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在蜡纸层上刮出肌理效果,表现梦境。

2、培养学生的记忆、创新的能力。

3、引导学生体验尝试用刮法所产生的效果。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用各种工具在蜡层上刮出机理效果以及画面组织。教学准备:优秀作品、有关做梦的科学常识(录象)、油画棒、工具刀、牙签等。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师问:同学们做过梦吗?都做些什么梦呢?要不要描述给大家听?

2、让学生描述,同时激发学生描述最精彩的梦境。

3、师小结:刚才同学门描述的梦境有甜蜜的也有可怕的梦,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表现的是:甜蜜的梦(用课件出示课题)

二、渗透做梦的科学常识:

1、让学生说说人为什么会做梦。

2、师播放录象补充人做梦的科学常识。

三、引导欣赏对比学习刮法:

1、欣赏没有刮蜡笔画和刮过的作品进行对比,让学生感觉它们不同效果。

2、指导学生学习在蜡层上刮出肌理效果:

(1)先画出梦境内容并用油画棒或蜡笔涂色(单层或多层)。

(2)师示范用刀、牙签、指甲等硬物尖头刮划出痕迹使画面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三、发展阶段:

1、回忆做过的梦。

2、用油画棒或蜡笔。

3、用带来的工具刮出机理效果。

四、引导观摩评价作业

1、学生互相观摩作业,并选出比较优秀作业进行欣赏。

2、师点评全班同学作业总体情况。

第十四课 变幻无穷的形象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是否了解掌握各种身边常见的物体,熟练的运用“加”“减”的方法,根据想象和变化,创造出艺术作品;整个教学是否有利与 15 培养学生对造型艺术的兴趣。教学中以学生独立思考,共同探讨,观察尝试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教学目标:

⒈情意领域:通过欣赏各种形象加以联想而创作的造型的作品,引导学生对组合造型艺术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欣赏美的能力。⒉认知领域:将身边的物品进行想象、变化,并尝试将制作完成的不同的艺术作品。

⒊操作领域:根据身边的物品,进行想象和变化,创作艺术作品。课前准备:

⒈学生与教师一起收集平时制作纸工、美化教室时剩余的皱纸、彩色手工纸的边角料、废料,准备剪刀、胶水、小镊子以及绘画材料等。⒉课前教师收集一些根据不同物品变化出来的形象和作品。⒊教师和学生在课前收集艺术家对形象进行变化的创作作品。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分析

观察欣赏艺术家创作的各种图片和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造型艺术。讨论:⒈说说他们给你什么印象?

⒉你能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这些作品是怎样做出来的?

二、观察与尝试

⒈观察:学生观察课本上范图,讨论作品是通过哪些方法加以变化而来的 ⒉尝试:大胆想象、创造,试着用各种形象变化出其他简单的造型。

三、实践与操作

⒈通过尝试及再次观察作品,小组讨论:在制作是还要注意哪些要点? 归纳提示:

⒉游戏:比一比,赛一赛,哪一组变幻出来的造型最多,最美。

⒊师巡回指导,及时表扬好的作品。

四、评价与反思

⒈自己评,把你的作品介绍给大家 ⒉互相评,谁的作品最有趣。

⒊你最喜欢谁的作品,说出他作品的优点和你给他的建议。

五、延伸与拓展:

找一找生活中的常见的物品,进行组合排列,会产生以外的效果。

第十五课 我们的节日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⒈培养学生构图、造型、色彩等综合美术能力。⒉培养学生观察记忆能力和形象思维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构思、想象、构图及人物造型的表现。教学难点:构思、构图新颖、独特,能充分体现节日的欢乐情景。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同学们,你们的节日是哪一天呢?(六一)导出课题:我们的节日

2、引导:“六一”节这一天同学们是怎么过的?

3、引导想象:现在同学们可以把欢庆“六一”节的地点、环境及其欢庆的方式进行大胆想象,构思出与众不同的想法。比一比看谁想得有创新性。

4、欣赏范图:引导学生欣赏教材范图,并详细说明作品在构思、构图、色彩上的独到运用;作品借助哪些因素烘托节日的热闹、欢乐的气氛?(气球、鲜花等)你还可以借助什么东西来烘托节日的气氛?

5、表现技法介绍:油画棒水彩结合法、刮蜡法等

三、布置作业:根据主题构思、构图创作一幅作品。

四、课堂辅导:巡回指导,纠正普遍问题,及时展示有创新性的作品。

五、课堂评价:作品展示,学生相互评价、交流。

课堂小结:简要总结本课的学习要点及学生的掌握情况,并交待下节课需准备的材料

第十六课 二十二世纪的建筑

教学目的:

1、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启发学生对二十二世纪的建筑展开想象,对科幻片的欣赏,开拓学生思路。

2、引导学生用、绘画、手工等方法,创作出富个性特点和形式新颖的建筑。教学重点:二十二世纪的建筑的形状

教学难点:如何启发学生创造二十二世纪的建筑 教具准务:彩色笔、彩纸、卡纸、废旧盒子 教学教程:

1、课前准备

一、①欣赏科幻片段(让学生观察片中人们生活、交通、建筑发生怎样的变化)。

②学生讨论、交流、发言

③师:二十二世纪人们在各星球之间,自由地来往,人们设计了许多先进的交通工具与外星人进行交流、工作,那么,二十二世纪建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人们设计了什样的房屋。

④学生交流、发言

二、揭示课题,《二十二世纪的建筑》

①欣赏科幻画作品,让学生观察,了解房屋的外形,结构,功能,色彩,有什么变化。

②生:发言

师:

1、外形千变万化,还有会长上飞翔翅膀的房屋

2、功能无所不能,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变成各种厅特的房屋。

3、人们穿着各种各样的宇航服,在太空中自由工作学习,做各种运动。

三、欣赏课文图例。

四、创作。

1、绘画步骤:①构思②得用各种形状来综合画二十二世纪的建筑③人类在太空中的表现④太空的表现其他星球和星云的描绘⑤着包

2、手工步骤:①根据所带材料、进行重叠插接。②引导学生用剪、镂、折、画等制作,表现二十二世纪的建筑物。

五、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六、展示作品,让制作者根据自已的理解对自已设计的作品进行描述。

七、收拾与整理,保持教室整洁。

第十七课 电脑美术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课 时:1课时。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在Windows画图程序中绘制简洁的图案。

2、指导学生采用Windows画图程序进行复制、粘贴,组成一幅漂亮的图 案。

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设计制作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采用Windows画图程序创作一幅漂亮的图案(花草树木)。教学难点:创作方法的了解和掌握(画图程序界面上各种工具的使用)。教具准备:电脑演示示范作品以及电脑软硬件设施。课堂教学:

一、复习导入:

1、组织教学,确保每台电脑能够正常运行。

2、复习学过的图画程序操作方法及本课的图案知识、设计、排列、重复等造型知识内容。

3、作品欣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思考: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是运用了菜单栏中的哪项功能制作出来的?

二、发展阶段

1、教师示范:以清晰的演示复习图画程序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当场示范电脑绘画中图案绘制、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等创作方法。

2、师生共同完成一些电脑绘画方法的操作。

3、学生进一步熟悉软件中的各种工具。

4、学生创作。

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电子画笔和颜色,通过想象与构思,利用工具箱中的各种工具设计并画出老师要求或自己想创作的形象。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的操作,制作出具有一定内容的图案。作业要求:大胆、自由地创意和绘制。

5、学生作业品评

学生完成作业后,在屏幕上互相评价、欣赏,并评出最有创意的作品。

三、收拾整理

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安全地关闭电脑,整理桌面、地面。

四、课后拓展

鼓励家里有电脑的同学多做练习,进行有趣的造型活动,巩固所学知识。可能的话把自己的作品打印出来,送给父母、老师或同学。

五、教学反思:

第十八课 会飞的玩具

学习领域:设计 应用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指导学生利用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会飞的玩具。指导学生采用绘制、剪贴等方法对玩具进行简单的装饰。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及制作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一、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作会飞的玩具的方法 难点:如何使玩具会飞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各种材料,各种绘画制作工具以及示范作品。

2、学生准备一些包装纸盒、卡纸、塑料袋、线等材料,铅笔、蜡笔、剪刀、胶水、彩色纸等绘画制作工具。

三、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我们已经学过了很多制作玩具的方法,那些会响的玩具,会滚的玩具,会爬的玩具着实让小朋友们觉得特别有趣,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不同的玩具,大家看一看,比一比,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啊。展示会飞的玩具。问题,四人小组讨论。

这些玩具怎么会飞呢?这些玩具的设计思想来源是什么? 我们生活中哪些东西会飞,它们为什么会飞呢? 生:观察,思考、讨论、回答

师:真好,通过同学们的观察,大家发现了,要玩具飞动,必须借助空气,它们是怎么样借助空气的?而我们今天制作会飞的玩具的小秘密是什么呢?

生:(略)

师:知道了玩具的部件要有借助空气的功能,我们就能设计制作出会飞的玩具了。师小结:会飞的东西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是,今天我们要把它和我们的玩具结合起来,变成一个会飞的玩具。

2、发展阶段

讲解示范作业的设计思路。示范制作步骤:

设计制作:找材料,通过想象与构思,设计并制作一个会飞的玩具。装饰美化:采用画、剪、拼贴等造型手段装饰美化。欣赏其他学生作品,开拓学生的思维。

师: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制作呢,我们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制作的玩具,你从他们的作品中学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想好自己要制作的玩具和制作方法。不同的玩具可是不同的方法制作的呢,还有不同的装饰方法。(画、撕剪啊、拼贴等造型手段进行美化。)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自己制作玩具的想法。

四、布置作业: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知道制作会飞的玩具的方法,想不想马上动手制作玩具吗?拿出你们的材料,开动自己聪明的脑筋,做出一个和其他人不一样的会飞的玩具。四人小组里的小朋友要比一比谁的玩具飞的最好,最远,最高。比一比谁的作品和别人不一样,最有创意。

五、展示作品

小组比一比,互相评价

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卫生,收拾好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六、小结拓展:

人类对于飞翔的梦想和努力从来没有停止过,这种梦想和努力让我们拥有了日新月异的航天空科技。

简介人类航天航空发展历程并展示其主要图景。

今天我们初步学习设计制作会飞的玩具,希望同学们能多动脑动手,为人类的科技进步作贡献。

第十九课 保护珍稀野生动物

学习领域: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收集的材料和野生动物的分布,制作出小画册或分布图。

2、让学生懂得爱护环境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和责任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制作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难点:学生想象力的创新

教具:录像、图片、彩纸、彩笔、剪刀等。学具:彩笔、彩纸、剪刀、双面胶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课题

以动物世界的录象片和动物的图片导入课题:

1、让学生欣赏录像和图片,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收集的资料和照片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指生点名回答。

2、小组讨论,说出野生动物的习性和分布。比一比哪一组说得最好。

3、出示课题——保护珍稀野生动物

三、说明野生动物受到人类的破坏在地球上渐渐的减少,师生讨论该什么去保护。让学生了解一些珍稀动物并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分布等。师小结: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就别忽略了它的每一件东西,哪怕是小小的动物,这小小的动物能为我们带来许许多多的想象力和快乐。

四、探究如何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而展开设计。引导学生于小组为单位讨论:每个学生要什么设计小报的想法说出来,然后经小组讨论。师提示学生展开思路,从封面、到内容的图片和文字的穿插排版等等。以及小组的分工。

五、制作

1、以收集各种珍稀野生动物的资料和照片,制作环保的小报或画册。

2、以小组为单位来制作。

3、完成作业的手法可以多样,但以绘画和剪贴为主。

六、展示作业,总结评价。

1、是否有集体合作的精神。

2、是否能把自己想造型与色彩,大胆的表现出来。

3、是否能在完成作业的方法上有所创新。

告诉学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保护珍稀野生动物是我们的责任。

第二十课 民间玩具

课题:民间玩具 领域:综合、探索 课时:1—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玩具。

2、通过欣赏、探索使学生对民间玩具有个大致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3、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教学重点:制作一个玩具。教学难点:玩具的设计。

教具准备:玩具作品若干件,图片、录像等。

学具准备:民间玩具若干,橡皮泥、彩纸、剪刀、胶水、易拉罐等材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请同学谈谈自己对民间玩具的认识,及自己所见所知的民间玩具。

2、播放录像:欣赏收集的民间玩具,并简单介绍这些玩具的出处及特点。

3、请同学分组讨论一下录像中的民间玩具。自己喜欢哪一件或分析某件作品的特色(造型、色彩、象征寓意等)

二、发展阶段:

1、教材作品欣赏,分析作品中的民间玩具的造型特征,色彩及寓意(师生共同完成)

(1)《大阿福》:江苏无锡是我国历来民间艺人,特别是泥塑艺人集中的地方,历代人才辈出,《大阿福》是我国传统的泥娃娃的代表作,胖的脸庞,讨人喜欢,含有吉祥、幸福的寓意,(讨论现代大阿福与古代大阿福有什么不同?)(2)《套娃》:俄罗斯流行的木制娃娃,造型生动,色彩富有民族特色,五个木娃娃环环相套,可以合成一个大的木娃娃,设计非常巧妙。(请同学列举并描述一下自己所见的相似的玩具作品)

(3)《扳不倒》河北玉田,是一种重力玩具,上部用纸,下部用纸包泥,扳倒后能自动竖立起来,故又称“扳不倒儿”。这是同学常见的玩具,在我们这里很常见,叫“不倒翁”,很多同学自己都会制作,只是制作的材料各种各样,请同学来谈谈(不倒翁的原理或制作过程)。

(4)欣赏《白釉彩绘陶猫》、《布公鸡》、《泥狗》、《兔儿爷》、《竹龙》、《猴翻跟头》、《竹制机关枪》、《沙燕风筝》、《泥公鸡》、《虎》系列等作品,并谈谈各地民间玩具的创造者们,为什么要借助老虎的形象,制作各种不同的玩具。

小结:通过以上所欣赏的古今中外民间玩具作品得知,它们在造型色彩上都有独到之处,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实际上却包含着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所以一直以来深受人们喜爱。小狗、小猫、小鸡,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动物,也是民间玩具中经常表现的对象,请同学们用自己带来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玩具。

2、设计制作玩具,可单独完成也可多人合作。(1)选材构思:合作者可讨论如何先材定题。(2)设计方案。(3)完成制作。

3、辅导学生进行设计制作。

4、玩具作品欣赏交流:

(1)选出有代表性作品请作者谈创作意图及创作体会并进行交流。(2)布置玩具作品展。

三、课后拓展:

可利用各种方法收集古今中外有关民间玩具的资料,利用木块、泥土等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玩具

第三篇:三年级第6册美术教案 11课-19课

11、门票设计

实施日期:

****年**月**日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门票的用途、种类,尝试设计活动门票。2.分析买票设计的基本要素,学习简单的版式设计方法与形式,提高设计能力。3.通过活动门票设计,激发学生参与校园活动的积极性,懂得设计的实用价值。

教学重点:通过设计门票,学习简单的版面设计。教学难点:设计实用、美观、有创意的门票。

二、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长方形铅画纸、彩笔、铅笔、尺子等;(教师)课件、图片资料、优秀学生作品等。

教学过程:

1.教学导入。

(1)教师宣布学校艺术节即将举行的校园活动,我们将开展门票设计大赛,同学们设计的门票将有机会制作成真的门票投入使用。(2)揭示课题。2.新课。

(1)欣赏图片,了解门票的发展史。

(2)欣赏各类门票设计作品,分析门票的基本要素。(门票的主券、副券、主题、图案、时间、地点等)(3)了解门票上各个要素的作用。

(4)分小组讨论,观察不同的门票排版设计,找出异同,画出设计稿。(5)教师总结门票设计常用排版形式,鼓励创新。(6)欣赏各类创意门票:异形门票、多功能门票等。

(7)提出设计问题:如何使你设计的门票更受欢迎?如为一年级小朋友设计注拼版门票、防伪门票、带地图的门票等。

(8)布置作业:设计实用、美观且有创意的艺术节活动门票。3.小结延伸。

(1)自主展示、自主评选出最佳门票设计,颁发入围奖状。

(2)学校艺术节中还需要哪些设计?如门票的包装、海报的设计等。成立艺术节设计组委会,全面开展校园设计活动。

三、板书:

四、教学反思:

12、班级小报

实施日期:

****年**月**日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小报的基本构成要素,掌握不同小报的特点和作用。

2.欣赏有主题的版面设计,总结小报版面设计的基本原则,提高处理信息资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3.宣传低碳生活,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学习有主题的版面设计。教学难点:小报设计的创意。

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素描纸、油画棒、水彩笔、铅笔、尺子等。

(教师)课件、有关“低碳生活”的图文资料、报纸、优秀学生作品等。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报纸发给学生(每个人一张或者小组一张),集体讨论:这些报纸上有哪些内容?排版是怎么样的?要完成一幅美观的板报,就应对文字、图形等要素进行设计、编排,以达到最优化的效果。2.了解新知,加强体验。(1)了解什么是小报?

(2)出示课件,结合实物报纸,了解报纸的构成要素。

①报头:也可以叫做总刊头,一般由主题画、报名、期号、编报者几部分组成。报头在设计与表现手法上力求简炼,要反映手抄报的主题,起“一目了然”之效;报头的位置应放在最醒目的位置。

②题图:即小刊头,由文章标题与装饰图形组成。题图设计要注意以文字为主,装饰图形根据文章内容及版面的需要而定。文章标题文字要书写得小于报题的文字,要大于正文的文字。总之,要注意主次分明。③内文:即小报里面的文章内容,是手抄报的主要部分。

内文的抄写要做到:a.字体要工整、美观,不写错别字。b.如果是两人以上一起抄写,要注意字体要统一。

④插图:是根据内容及版面装饰的需要进行设计。

好的插图既可以美化版面又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文章内容。插图的位置不宜太大,插图应有“画龙点睛”之效。⑤花边:是手抄报中不可少的。重要文章用花边作外框,文章之间也可用花边分隔,有的整个版面上下或左右也可用花边隔开。在花边的运用中常用的多是线条与简单图形等。总之,手抄报是多个要素有机组合的结果。3.讨论探究,激发创意。

(1)小组讨论:小报的设计步骤,并说明原因。(2)欣赏小报的版面编排。(3)探究小报版面排版:

①小组讨论:小报版面排版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②思考问题:报头可以放在哪些位置?在小报中文章可以如何排列?在小报中如何分隔两篇文章?

4.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小朋友们:我们班级的专属小报要创刊啦!请为它取一个名字,并用草图的方式设计班级小报版面。温馨提示:

(1)要求有报头、五篇左右的文章。

(2)小报内容安排合理,使版面清晰、美观,对读者产生吸引。5.展示评价,布置任务。

(1)举办版面设计沙龙,请学生将作品贴在黑板上进行自评、互评,教师以适当的语言进行小结。

(2)下节美术课,我们将以“低碳生活”为主题设计一份班级小报,请搜集有关文章与图片。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素描纸、油画棒、水彩笔、铅笔、尺子等。

(教师)课件、有关“低碳生活”的图文资料、报纸、优秀学生作品等。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图片展示,我们家园的“昨天”与“今天”的对比,唤起学生低碳环保的意识,引导学生用小报的形式向人们宣传与教育有关“低碳生活”的知识。2.作品欣赏,问题探究。(1)欣赏优秀学生作品。(主要从装饰美化方面进行欣赏)(2)如何使我们的小报更吸引人? ①主题突出,图文围绕主题而设计; ②整个版面干净整洁、字迹工整;

③适当的插图与花边能使版面变得更美观。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请同学四人为一组,利用课前准备的有关资料,以“低碳生活”等为主题,设计一份小报。

要求:版面整洁,字迹工整,色彩鲜艳,主题突出。4.展示评价,拓展延伸。

(1)学生依照《小报设计自评表》对自己的本课学习做出评价。(2)将学生的作品贴在墙上,举办小报设计展评会,请同学说一说:①哪张小报吸引你?并说明原因。

②你能为哪张小报提供适当的修改意见?并说明原因。

(3)同学们,今天我们用手绘的方式做了一张有关低碳生活的手抄报,小报的主题和类型还有很多哦!下面请欣赏不同主题和不同类型的小报。

(4)教师小结:这节课,同学们成功地办了一张有关“低碳生活”的活动类型手抄报,课下可以尝试其他主题与类型的小报。小报是用于宣传或教育的,希望同学们课下大胆展示自己作品,扩大其影响力。

三、板书:

四、教学反思:

13、活字印刷

实施日期:

****年**月**日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活字印刷的历史、制作方法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在尝试用泥字模的方法进行表现中理解简单的活字印刷原理,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欣赏与体验等活动感受祖国的优秀文化,加深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掌握活字印刷的基本原理,学习制作泥活字模。教学难点:能抓住活字印刷的特点进行创作表现。

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白纸、水笔(或油画棒)、陶泥、刻刀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刻刀、陶泥、范例作品若干等。

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观看视频《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片段后教师揭示课题《活字印刷》,设问:你了解“活字印刷”吗?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活字印刷的历史和价值。2.通过图片欣赏和视频观看引导学生了解活字印刷术的方法与步骤,初步感受活字印刷的独特魅力。

3.小练习:请学生快速用反体字写出自己的姓。通过观察、练习、评价引导学生了解活字印刷的字模设计的关键原理。

4.引导学生分小组探究:怎样制作一个字模?学生可以借助视频资料或观看课本及教师的演示制作步骤,通过欣赏探究学习了解泥活字的制作方法。5.布置作业要求: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词语试着制作成一个活字泥板。6.学生进行作业,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化辅导。提示学生注意字的反写。7.引导学生展示介绍完成的作业,互相观赏并进行评价。

8.课后拓展:教师鼓励学生搜集各种有关“活字印刷”的资料,并与家人、同学一起分享。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白纸、水笔(或油画棒)、陶泥、刻刀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刻刀、陶泥、范例作品若干等。教学过程: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时自己制作泥字模的感受,展示优秀的泥字模,板书泥字模的制作方法:盘泥条、泥板雕刻(阳刻、阴刻)。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关于活字印刷的发展演变史,重点介绍排版中“活”法。3.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现代生活中应用“活字印刷”创作的美术作品,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活字印刷”的创新性。

4.布置小组合作任务:刻五个字模(我、爸、妈、和、爱)组成活字印刷,比比哪组印的作品最好? 5.教师进行适当的示范,通过欣赏同伴的作品打开设计制作和排版印刷的思路。6.学生作业,教师进行巡视辅导。辅导重点放在学生合作的有效性上。

7.引导学生展示介绍完成的作业,组际之间互相观赏并进行评价。评价关注点看作品是否体现排版印制的“活”。

8.拓展欣赏:通过欣赏利用活字印刷原理创造的生肖图片等,引导学生课后大胆进行字模或者图案印制,创作出更多有趣的活字印刷作品或画面。教师小结本课的学习并向学生介绍相关的博物馆等,鼓励学生继续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活字印刷”的综合探究学习。

三、板书:

四、教学反思:

14、小陀螺,转呀转

实施日期:

****年**月**日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陀螺的历史和结构,感受陀螺在造型、图案、色彩等方面的美感特征。2.通过制作纸陀螺及开展游戏活动,运用多种材料,设计制作纸陀螺,并进行简单的装饰。

3.培养对美术设计制作的兴趣,增强创意设计制作的乐趣及审美体验,体会中国玩具的魅力。

教学重点:巧妙选用各种材料制作有创意的陀螺。教学难点:制作时,陀螺面与陀螺轴的连接。

二、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卡纸(或硬纸板)、彩纸(或相应的材料)、双面胶、纸杯、小棒(铅笔或筷子)等制作陀螺的材料及必要的工具。(教师)课件、陀螺。

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

(1)课件呈现陀螺,提问:图片中的玩具叫什么?你玩过吗?是怎么玩的?(2)学生交流玩陀螺。

(3)课件呈现课题《小陀螺,转呀转》。2.欣赏了解。

(1)课件呈现各种陀螺,请学生说说喜欢哪个陀螺?为什么?(2)课件呈现中国画《古代风俗之打陀螺》,这幅画表现了古代的小孩玩陀螺的情景,你知道陀螺的历史有多久?教师介绍陀螺的历史:从我国山西夏县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发掘了石制的陀螺。可见,陀螺在我国最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课件呈现考古发现的陶制陀螺。3.深入探究。

(1)课件呈现纸陀螺,教师谈话: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创作一个漂亮、好玩的纸陀螺。提问:①你知道纸陀螺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由转轴和转盘组成)②转盘有哪几种形式?(圆片形、圆锥形、圆柱形)

(2)学生讨论回答圆片形纸陀螺的制作方法及过程,教师归纳总结。①用厚卡纸或硬纸板剪出圆形,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剪出圆形纸片。②采用彩纸剪贴或画的方式装饰圆形转盘。

③在圆形转盘的中心点安装固定转轴(转轴可根据转盘大小确定材料:牙签、铁钉、铅笔、小棒等)。(3)讨论转盘的创新设计:①除了圆形转盘,还可以设计什么形状的转盘?(五角形、六边形、多边形、花形)②梯形、爱心形可以吗?为什么?(不行,只有配重均匀,保持平衡,陀螺才能转起来)

(4)欣赏优秀的纸陀螺作品,进一步启发学生。4.创作练习。

(1)创作要求:设计创作一个漂亮的纸陀螺。要求造型新颖、装饰巧妙、色彩亮丽。

(2)学生创作,教师指导。对作业中能利用剪贴、卷折等不同方法的同学给予鼓励。

5.展示评价。

(1)分组展示纸陀螺,说一说你喜欢谁的纸陀螺?为什么?(提示:从形、色、图案方面阐述)

(2)分组开展“转陀螺”的游戏,比一比谁的纸陀螺转的时间最长。(请转的最长的同学介绍经验)6.拓展欣赏。

(1)根据纸陀螺的制作原理,用其他材料设计制作的陀螺玩具。(2)提问:还有什么材料能做陀螺?

(3)教师引导:任何东西,只要在重心的地方,插上一根棒子,再旋转棒子,来带动整体的旋转,就可以成为陀螺。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大胆尝试。

三、板书:

四、教学反思:

15、小小建筑师

实施日期:

****年**月**日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立体造型的基本原理,用立体制作的方式表现建筑模型。

2.欣赏具有几何感的经典现代建筑,运用简单的剪、挖、插、粘、折等技法进行建筑空间的体验创作。

3.激发设计思维,体验设计制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了解建筑物的一般特点,能自发地学习、创作,从中学习纸工艺的基本制作技巧。

教学难点:从平面到立体的的制作过程,以及立面上的门、窗、阳台、屋顶等细节的表现与装饰。

二、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双面胶、勾线笔、白纸一张、有一定厚度的彩色纸一张。(教师)积木、范作、课件等。

教学过程:

1.游戏引题。

(1)学生上台搭玩积木。①老师带来一套积木,大家玩过吗?谁有兴趣上来玩一玩?(请两位学生上台玩积木)

②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搭出来的像什么?(可以表扬孩子有创意)(2)图片欣赏东京中金舱盒塔楼。

①同学们知道吗,有一位艺术大师就用积木搭出了真正的建筑!(暗示学生可以走近大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②看到这张建筑图片,大家有没有觉得它像极了我们玩的积木呢?(引导学生感受该建筑物如同搭起来的积木一般)

(3)揭题。其实我们也能成为一个小小的建筑师。2.初步欣赏中外经典建筑。(从外形上感受设计构思,所选图片多为概括的几何体外形,给学生上一盘灵感大餐,用经典的建筑图片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1)出示一组典型几何体外形的中外经典建筑图片。问:看看都有哪些外形?(资料补充——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世界八大建筑奇迹之一;古罗马竞技场:代表罗马建筑的顶峰;悉尼歌剧院:既像竖立着的贝壳,又像两艘巨型白色帆船;北京天坛: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外形看似一个巨型的“方盒子”,表面根据细胞排列形式和肥皂泡天然结构设计而成,创意十分奇特)

(2)教师:你喜欢刚才看到的这些建筑吗?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夸一夸它。(极具创意、外形上很特别等)3.进一步欣赏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作品,以点带面地分析建筑的构成要素。

(1)出示贝聿铭简介。同学们知道吗,当今,有一位美籍华人建筑大师,他设计和建造了大量划时代的建筑,遍布世界各地。他曾获得多项国际著名大奖,包括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茨克建筑奖,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他的名字叫贝聿铭。

(2)出示贝聿铭建筑作品图片。我们一起再来看看他的一部分建筑作品,并思考他设计的这些建筑是由哪些形状组成的?(引导建筑是几何形的组合)①出示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玻璃金字塔图片(借用古埃及的金字塔造型,并采用了玻璃材料,现已成为巴黎的城市地标)。

②出示卡塔尔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图片(造型上轮廓分明,宏伟壮观,而再看建筑的细部,典型的伊斯兰风格几何图案和阿拉伯传统拱形窗,又为这座庞然大物增添几分柔和,稍稍中和了它的英武之气)。

③出示美国约翰·肯尼迪图书馆图片,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是一套几何图形的组合,一个圆台形体,一个似长方形、似三角形的竖体,一个横长条体)④出示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图片,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造型新颖独特,平面为三角形,创造性地把不同高度、不同形状的平台、楼梯、斜坡和廊柱交错相连,给人以变幻莫测的感觉。被誉为“现代艺术与建筑充满创意的结合”)

⑤香港中银大厦(整座大厦由递减的三角向上组成的,每组三角形的高度不同,节节高升,使得各个立面在严谨的几何规范内变化多端。这是当时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也是当时美国以外的世界最高建筑物)。

⑥苏州博物馆新馆(错落有致的几何造型,演变成一种新的几何效果,展现出现代主义风格)。⑦澳门科学馆(主体由一个倾斜的圆锥体,一个半球体和一个菱形的基座组成)。⑧香山饭店(传承了中国园林建筑的风格)。(3)教师小结。

①出示苏州博物馆新馆几何体图片。我们看到他的作品都是由类似这样的一些几何体构成。

②他还有好多建筑作品,就在2014年8月开馆的南京六朝博物馆,或许会成为贝聿铭的封山之作。优秀的建筑师总是能巧妙地利用材料设计出符合环境特点的建筑来,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美妙的空间,成为人类建筑史上的共同财富,让人百看不厌。

(4)学生谈设想:假如你是设计师,你想建造什么样的房子呢?来说一说吧。(5)出示贝聿铭设计的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以及设计图。其实艺术创作往往需要大胆地先用草图去进行尝试。

(6)学生第一次作业:现在,请你也来画一画心中的那座房子的设计图吧。(用画草图表现设计构想,形成初步的设计构思。这一环节注重学生表现出外形结构就可以,不要求上色,学生在3-5分钟左右完成)(7)出示房子外形的剪影。(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搭设作业桥梁)当大家一下子想不出来的时候,有时也可以看看身边的同学或者看看图片,因为有时候美术学习需要去找一些与众不同的灵感,去捕捉别人的设计为你所用。(8)教师点评作业。美妙的设计来自于你大胆地涂鸦。4.学生初步体验设计。(明白纸从平面到立体的转化过程)

(1)学生第二次作业:自主尝试让纸站立起来。今天我们想通过一张纸来表现自己的建筑构想。思考怎样可以把纸立起来?自己先试一试。(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并尝试明白原来一张纸可以用折、卷的方法让它立起来)

(2)补充:①但是大家要注意,如果你设计的建筑是要闭合起来的,为了显示美观,在折之前可以在纸的一端预留出一条边,用来粘贴双面胶。如果是开放的也就不需要留出一条边。②还可以把一张纸折出很多个面(出示教师范作)。③出示形状拼合图片。我们甚至可以把两种形状组合在一起,套进去,变成外圆内方或是内圆外方。想想还可以怎样套加?(3)学生第三次作业:修改外形。

①出示几个做好的不同顶的立方体,与学生一起探究方法。问:这些变化了的顶是怎么制作的?让学生说一说。(剪)

②你还能剪出什么形状来?出示不同外形的图片作参考。学生试剪外形。③小结:这样一来,我们设计的房子变得更富有变化了。(4)几何体的组合:教师一分钟变城堡。

①老师能一分钟内变出一座城堡,你们信不信?老师给大家变一变,在实物投影上把不同的学生作品拼摆组合,把单体组合成群体。

②出示城堡图片。大家喜欢城堡,就是因为它那圆柱体的外形,圆锥体的房顶,有的高,有的尖,这样一幢幢组合起来后,看上去就高低错落了,好看极了。③你们也能变吗?前后四人小组拼一拼。5.进一步表现设计构思。

(1)问:看看我们设计的房子外形上还缺少什么?(引导学生从门、窗、墙、房顶等细节上感受设计,学生思考并回答怎样表现立体感)①教师用语言做好引导:(门、窗等细节)怎么办?用什么方法? ②教师示范用剪、折、镂空、粘贴等方法设计制作。

(2)教师示范作品的固定与组合,完善创作。如果是闭合式的,把纸的两头粘合;如果是开放式的,可以在底部折一条边剪开再固定到底板上。

6.出示作业要求:根据提供的主题,与同学合作设计制作一个生活小区的主题建筑群。

教师语言情境进行引导:市政府有关部门准备建造一座小区,需要招聘小小建筑师进行设计规划,制作一些建筑模型。有儿童小乐园、欢乐故事屋、奇趣小超市、魔幻小城堡、神奇科技馆、爱心小医院六大主题。每人设计的作品需要以小组为单位组合在一起,再进行主题制作的展示。

7.尝试体验设计过程。学生第四次作业:学生采用剪、折、镂空、贴等方法,尽情表达自己的各种创意。教师巡回指导。

8.展评作业。把全班作品根据不同主题分为六个小组进行展示。(围绕精致、特色等细节作点评)

9.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用纸的立体制作来表现了我们对建筑的感受。10.拓展:课件出示一组图片。

一座建筑点亮一个梦想!你会是未来的设计师吗?

三、板书:

四、教学反思:

16、奇石

实施日期:

****年**月**日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对奇石的造型、纹理及色泽等方面的特点,感受自然美。

2.在欣赏、游戏、探访等基础上,用线描或水墨的形式,个性、童趣地表现奇石之美。

3.增进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发展水墨画创作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各种奇石图片,了解擅长画石头的画家和作品等。准备好水墨创作相关的绘画工具。

(教师)课件及示范的笔墨工具等。

教学过程:

1.赏乐猜想,切入奇石学习。

(1)打开“音乐殿堂”这一情景式的PPT页面,请学生欣赏一段音乐:这段美妙的音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乐器演奏出来的?(灵璧奇石做的乐器)

(2)引导学生欣赏灵璧奇石,问:灵壁奇石“奇”在哪里?如奇在“形态”、“纹理”、“声响”„„(3)引出学习主题:《奇石》。2.探讨分析,感受奇石之美。

引导学生观看雨花石、太湖石,感受不一样的奇石之美。3.水墨游戏,表现奇石纹理。

引导从教师下发的学习卡或自己搜集的图片上,选择自己喜爱的石头纹理进行水墨表现。这一部分教学,可就毛笔执笔、用墨方法作一示范。水墨游戏的方式,有助于学生灵动地学习中国水墨表现技法,感受奇石的纹理之美。4.走近画家,研磨水墨奇石。(1)出示蒲华的一件《花卉册页》,问:这是谁画的?画的是哪一类石头?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可就画家作简要说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连线的办法,感受不同石头的水墨表现变化。

(2)欣赏画家王小明的画石示范步骤图,空着手,比划着跟着步骤图画一画,想一想:你觉得画石头的最大难点在哪里?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可作些局部的现场示范,以直观方式破解学生水墨表现难点。

(3)引导学生对不同表现手法的水墨奇石比较,学会用自己的话概括其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作必要的提升式小结。5.我画奇石,表现奇石之美。

引导学生用水墨方式表现奇石之美,并写上几句绘画感受的题款,有印章的学生还可在合适位置试着盖上印章。6.交互赏评,分享中有拓展。

(1)引导学生从造型、肌理及水墨变化等方面,品赏自己和同学创意的奇石水墨画。

(2)课后,引导学生查找各个时代名家画石作品,加以欣赏。

三、板书:

四、教学反思:

17、会说话的石头

实施日期:

****年**月**日

一、教学目标:

1.欣赏国内外各类石头造型艺术作品,抓住石头的色彩、肌理、质地及形状等特点并合理展开联想,感受石头造型艺术的魅力。

2.从不同角度观察石头,尝试用夸张、变形等绘画手法进行添画,利用生活中其他材料进行装饰,把单块石头表现成动植物等艺术形象。

3.增强热爱自然、美化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对美术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对石头观察、想象、彩绘、装饰,创作一件石头艺术品。教学难点:抓住石头的形状、色彩、肌理、质地特点进行合理的联想。

二、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学生搜集各种形状、大小适合学生学习活动的石头,水粉颜料、画笔、记号笔及其他可用于装饰的生活废弃品(瓶盖、毛线、清洁球等)。(教师):教师搜集国内外各类石造型艺术作品,准备PPT、范作、石头、颜料等教学用品。

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

(1)幻灯片出示各种石头造型艺术作品图片,让孩子谈谈感受。(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

(2)揭题:普普通通的石头通过人们的想象和创造被赋予了生命,成了“会说话的石头”。

2.引导学生观察石头的特征并进行联想。

(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石头,并及时展开联想。教师出示一块石头,重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一块石头的形状,上下左右翻转着去看石头的形状像什么,教师及时表扬鼓励孩子的想法。

(2)引导学生从石头的色彩、肌理、质地又能联想到什么(如光滑的像海豹、粗超的像海绵宝宝等)。学生发挥想象,教师及时鼓励他们的想法。(3)小结。

师:我们在观察石头的时候可以根据石头的形状、色彩、肌理、质地等特点把它想象成一个动物或植物,或者是一个故事中的人物,可以整体想象也可以局部想象,太奇妙了。

3.学习彩绘,讲解方法。

(1)教师示范人物头像,添画头发,眼镜、嘴巴变成了一个人的头像。

引导学生添画头发、眼镜、嘴巴时可以用夸张、变形等表现手法,比如眼镜画的特别大,头发可以是卷曲状,嘴巴可以张得很大,也可以露暴牙等。看了教师的示范请学生说说感想并保证一定的时间量给学生对自己的石头进行观察,最后说说创作思路。教师及时表扬有创意的学生,鼓励独创性。(2)学生动手创作单块石头造型作品。

同学们拿着自己的石头一定蠢蠢欲动了,这时教师宣布开始动手画石头,同时出示作业要求:

①根据石头的形状、色彩、肌理、质地等特点进行合理的想象。②运用夸张、变形等绘画手法让石头变成一件有趣的作品。③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给自己的作品进行美化装饰。④给自己的作品取一个好听的名字。(3)学生自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4)学生展示并说说自己的石头故事。这里是学生深入展开想象,继续赋予石头艺术生命的环节,也为下一步的石头画组合创作做铺垫。

4.学生分组合作进行石头组合创作。(1)欣赏石头组合造型艺术作品。

师:同学们,你们的石头作品很精彩,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石头人物和动物在干什么,幻灯片出示石头组合造型作品图片。请学生来说一说。(2)分组合作。

可采用报名当组长的方式,让有能力的积极性高的学生来担任组长,并立刻组织讨论创作主题或者构思故事情节,达成一致意见后明确分工。(3)学生小组合作开始进行石头组合创作。(4)教师巡回指导。5.小组展示组合作品。

师:同学们真能干,请以小组为单位将组合好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并由组内一名解说员对作品进行解说。教师要及时表扬学生的合作成果。6.小结、延伸。

师:小小的石头在我们的手下变得活灵活现,它们会说话会唱歌,感谢同学们给了它们生命。除了用画笔给它们创造生命,我们还能用生活中的废弃物进行添加创作等。其实,石头造型艺术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师:生活中都有它们的身影,石头是大自然给我们人类的馈赠,我们要珍爱它,只要我们有一颗发现美、创造美的心,我们的生活就会更美好。

三、板书:

四、教学反思:

18、山外有山

实施日期:

****年**月**日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感悟山水画的艺术特点,表现出空灵的山水意境。

2.尝试中国山水画的用笔、用墨的基本方法,用毛笔或用浸染的方法表现一幅具有近景、中景和远景的山水画。

3.体验独特的水墨韵味,激发对中国山水画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表现山水画的近景、中景和远景的空间。

教学难点:对水墨的运用、山势的控制、位置的经营,表达山外有山的意境美。

二、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毛笔、调色盘、墨汁、笔洗、抹布、生宣纸若干张

(教师)毛笔、调色盘、脸盆、墨汁、笔洗、抹布、课件、作品展示所用的长卷。

教学过程:

1.感受山水,引入课题。(1)课件欣赏。

欣赏《云海中的山峦》《湖南张家界》图片。

(2)说说这两幅图片美在哪里?远近的山有什么不同?(3)揭题:《山外有山》。2.对比欣赏,初步感受。

课件展示:漓江山水图片与李可染《漓江风光图》,让学生对比欣赏摄影与国画作品的区别,了解国画山水的基本艺术特点。基本特点:笔墨交融,可游可居。3.观察分析,了解风格。

(1)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山的层次(近、中、远)。

(2)提问:李可染作品中层峦叠嶂的山是怎样画出来的呢?

(3)学生猜想方法,师生共同解析用笔与用墨的方法。教师讲解画家创作背景及作品风格。

4.初步尝试,经验分享。

(1)试一试:学生以毛笔竖起来或躺下去在宣纸上尝试山的没骨画法。(2)说一说:教师选取部分成功作品,让学生介绍成功经验。5.深入实践,解决重点。

(1)教师提问:以前面同学介绍的用笔及蘸墨方法,画出近、中、远山。(2)练一练:学生再次实践体验。(3)教师从中选出用墨、用笔较好,有层次或山有大小不同的作品向学生展示。(4)说一说:学生再次分享蘸墨、用水、用笔的基本方法。

(5)赏一赏:欣赏名家作品后,教师讲解并示范,分别用没骨和少量的线条画出不同的山。

6.感悟意境,化解难点。

(1)想一想:出示两幅作品,学生欣赏感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哪幅作品中的山显得更远。想象一下远处你认为还有山吗?(旨在回应课题,笔墨升华)(2)悟一悟:欣赏山水名画,感悟作品空灵的意境。7.布置作业,构思创作。作业内容:

①以没骨法表现远近、高低不同的山水画面。

②以线条及其他有趣的方法表现远近、高低不同的山水画面。③少量的山表现出《山外有山》的画面空灵感。8.作品展示,交流点评

(1)学生以组为单位把作品贴在长卷上,其他学生参观点评。(2)教师组织点评。9.小结。

教师小结本课内容后提醒学生收拾工具。

三、板书:

四、教学反思:

19、南宋官窑

实施日期:

****年**月**日

一、教学目标:

1.欣赏南宋官窑瓷器,初步了解南宋官窑的历史和美学价值。

2.小组合作学习,在简单的欣赏与评述学习活动中感受南宋官窑瓷器的艺术特点。

3.感受我国绚丽多姿的陶艺文化。

教学重点:了解南宋官窑的历史和南宋官窑瓷器的特点与魅力。教学难点:掌握南宋官窑瓷器的特点,说出自己的感受与发现。

二、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水笔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习任务单、南宋官窑瓷器仿制品等。

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对比欣赏,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1,在学生汇报反馈后教师揭示课题《南宋官窑》。

2.引导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南宋官窑瓷器的形体与色彩,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2。

3.学生反馈交流任务单2的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南宋官窑的历史发展(板书:宋代陶瓷—北宋官窑—南宋官窑)。

4.引导学生欣赏分析南宋官窑瓷器的特点,重点从釉色、胎质等方面了解南宋官窑瓷器的独特特征:“紫口铁足”、“粉青釉色”和“文武纹片”。

5.引导学生分小组欣赏南宋官窑瓷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欣赏体会。教师结合学生汇报的情况进行适当的点评和补充讲解。

6.布置作业要求:选择教师提供的一件南宋官窑瓷器进行简单的评述。引导学生互相介绍并进行评价,评价重点放在是否抓住南宋官窑瓷器的特点上。

7.拓展欣赏:了解宋代“五大名窑”中的哥窑、汝窑、定窑和钧窑。教师简单介绍“南宋官窑博物馆”后总结:艺术就在我们身边!

三、板书:

四、教学反思:

第四篇:三年级第6册美术教案 6到10课

6、我们爱劳动

实施日期:

****年**月**日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用版画表现人物动态和劳动场景的方法。

2.观察、分析人在劳动时的动态变化,以版画的形式加以表现。3.感受版画带来的乐趣,激发热爱劳动的热情

教学重点:学习用纸板画表现动态人物。教学难点:用纸板画进行劳动场景的美感表现。

二、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KT板、铅笔、卡纸、水粉画颜料等工具。(教师)课件、油墨等工具。

教学过程:

1.竞猜导人,回忆交流。

(1)教师做一个擦玻璃的动作,学生竞猜老师在干什么,并要求说说是怎么看出来的。

(2)出示老师擦玻璃与站立时的对比图,学生观察比较,它们有何不同?

(3)请两位学生上台做一做劳动时的姿态,其他学生竞猜模拟是什么劳动,并说明理由。

(4)研究显示,类人猿是在劳动中慢慢进化成人类的,因此,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虽然劳动有时会很辛苦,但我们还是要爱劳动。出示课题:我们爱劳动。2.欣赏感受,研究体验。(1)欣赏作品《夯歌》。师生讨论:

①作品中的人物在于什么?

②画中人物具有怎样的心情?你从哪些方面看L¨来的?

③整张画给你怎样的感受?

(2)教师小结:在劳动时常常产生最典型和最美丽的动作瞬间。许多画家就是捕捉那最美的片刻,创作出了充满劳动激情和快乐的绘画作品,让人感受到劳动时有规律、有节奏的动态美。(3)研究体验。

①动作模拟。请部分同学模拟《夯歌》作品中人物的动作,其他同学观察分析身体各部位的变化,寻找规律。

头部的仰俯如何变化?

身体的摆动如何变化?

手臂的起伏如何变化

教师结合劁片以及学生表演,用简笔E画m人的基本动态,注意把握功念线。

②练笔1二小组内同学表演一个动作,其他同学观察并用动态线表现人物动作。

例如一个小组的活动:

一个学生模仿平时拖地板的动作。

观察:这位同学在拖地板的时候,他(她)的身体有叨5些变化?

头怎样变化?(低头。)

身体怎样变化?(有点弯曲。)

手怎样变化7(一个上一个下。)

脚如何变化?(前后分开了。)

小组成员用简笔画画出人的基本动态,注意把握动态线。

(蛩交流作品。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画哪些动作?画这些动作的时候身体各个部分又是怎么样的呢?

(多练笔2。今天我们尝试在KT板上刻画动态人物,老师简单示范,讲解刻画要点:

·要将KT板刻破,但尽量不要刻透。

·刻划时,可通过铅笔的倾斜来刻划粗细不同的线条。

·刻划时,还可用不同形状的工具直接压印。

学生在练习板上尝试。

(4)纸版域表现。

①种类简介。

掌握了动态人物的画法,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感受用纸版画的方法来表现。纸版画的方法有很多,比如KT板(吹塑纸)油印版画、KT板(吹塑纸)粉印版画、纸板粘贴油印版画、纸板粘贴拓印版画等,今天我们先学习KT板(吹塑纸)油印版画。

②方法学习。

课件出示制作KT板(吹塑纸)油印版画的步骤图,教师介绍。(5)学生纸版画作品欣赏。

欣赏学生作品,说说喜欢哪一幅,并说明理由。3尝试创作。

(1)作业要求:用KT板版画的形式尝试创作,这里有几个层次的挑战要求,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想法,选择其中一个层次来表现:

第一层次:刻画单个劳动时的人物,表现出劳动时的身体姿势和动作特点。

第二层次:刻画一组劳动时的人物,表现出劳动时的身体姿势和动作特点,并能表现出人物间的协作关系。

第三层次:刻画一组劳动时的人物,表现出劳动时的身体姿势和动作特点,能表现出人物间的协作关系,并配上劳动时的环境画面。(2)学生自由创作。4.作品交流。

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价。5.拓展延伸。

欣赏其他形式的纸版画作品。

教师:喜欢这些作品吗?同学们可以课后自己去学习、研究,有什么需要老师帮助的,可找老师讨论。

三、板书:

四、教学反思:

7、爷爷奶奶

实施日期:

****年**月**日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老人的造型特点与美感特征,初步掌握单色粉印版画的基本技法。2.通过摄影、绘画、直观印刻等观察、欣赏、实践活动,感受老人脸部造型和美感特征,体验版画的独特韵味,并尝试运用单色粉印版画的形式刻画自己的爷爷奶奶。

3.领会版画的独特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对老人、长辈的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感知老人脸部造型特征和神情,用单色粉印版画刻印进行黑、白、灰表现。

教学难点:用点、线、面表现老人的外貌特征。

二、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图画纸、吹塑纸、洗衣粉(或肥皂及洗洁精)少许、水粉颜料、调色盒、水粉画笔、砂纸、毛笔、小夹子(两个)等。

(教师)范画、照片、课件、吹塑纸、水粉颜料等工具。

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初步感知。

(1)出示学生自带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照片,说说趣事、难忘的事,描述老人的长相特点。

(2)出示书本摄影作品,与自己爷爷奶奶的脸部特点进行对比观察。谈谈不同的感受、难忘和感动的地方。(3)教师小结,导入新课。2.深入感知,学习新知识。

(1)对比感知不同的线的特点与质感:

平滑与褶皱的纸、光滑与粗糙的树皮、细腻与粗糙的肌肤,感受物体不同的质感与线条特征。

小结:人的肌肤也如同树木、纸张一样呈现不同的纹理与质感,可以用不同的点、线、面来表现。

(2)探讨、感知老人脸部的线条特点与质感。观察同一人在年轻和年老时的肖像照片,对比变化点。如眼角、嘴角的形状变化,皮肤皱纹、粗糙等感受。教师示范用点、线、面表现相应的质感。

(3)教师边讨论边归纳,可从局部到整体,同时示范刻印老人的脸造型特征,并展示分析黑、白、灰的艺术效果。

3、深入学习版画造型表现方法。

根据欣赏角度与重点,归类欣赏画家与学生的作品。(1)作品欣赏一:观察人物肖像不同角度的生动性。

教师与学生一起欣赏课本范画:《老人》与学生作品(教科书第18页)。

让学生说说它们哪里表现得最生动,人物造型表现语言的特点是什么(线描,黑、白、灰表现);也可从人像构图正面、侧面变化的不同表现,正面的姿态变化的生动性等进行欣赏,谈谈这样的版画效果给了你怎样独特的感受。(2)作品欣赏二:观察人物手的不同姿态,使人物表现更生动性。

(3)复习上节课《我们爱劳动》的单色粉印版画的基本制作方法,可从黑、白、灰技法上,再一次理解欣赏以上作品,并可根据上节课印制等技术问题,复习讲解一些难点问题。如教师复习拓印的过程。底版用肥皂去油或在颜料里加点洗衣粉(或洗洁精),以增加水粉色的附着力。把制作好的底版和准备好的印纸用夹子固定一侧,然后用画笔蘸水粉色在版上局部着色,把印纸轻轻地盖在版上,用小瓶在纸背轻轻滚动,版面上的颜色就会均匀地吸附在纸上。一次着色不要过多,分几次印完效果较好。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不同层次内容完成。

(1)作业要求一:观察自己爷爷奶奶的特点,用单色粉印版画的形式进行表现。(2)作业要求二:临摹教科书上的一幅作品。5.评价。

(1)举办“我的爷爷奶奶”版画展。学生尝试用专业语言词汇(如人物形象特点、构图、点线面造型、黑白灰处理等)评一评、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作品的优缺点。(2)教师总评。6.拓展。

鼓励学生继续探寻版画的各种形式。

三、板书:

四、教学反思:

8、我家的厨房

实施日期:

****年**月**日

一、教学目标:

1.回忆、欣赏各种厨房的装饰风格。

2.通过画画自己家中的厨房或看到过的厨房,也可以是想象的厨房,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绘画表现力和想象力。3.通过观察描绘“我家的厨房”,感受厨房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运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材料来表现厨房。教学难点:表现出厨房的细节。

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铅画纸、彩纸、水彩笔、记号笔等绘画工具材料,自家厨房的厨具照片若干张。

(教师)相关课件(各种厨具的图片、画家的作品、教师的线描作品)、板书贴(即根据教案,设计好有磁性的板书,上课时可以边讲边贴)等。

教学过程:

1.谜语导入课题——《我家的厨房》。

两个兄弟一样高,一天三餐不长膘。——谜底:筷子

木尾巴,铁脑袋,大板牙齿真叫快,从来不见它喝水,经常吃肉又吃菜。——谜底:菜刀

口比肚子大,给啥就吃啥。它吃为了你,你吃端着它。——谜底:碗

教师:这些谜底都跟什么地方有关?(厨房)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我家的厨房》(揭题)。2.参观老厨房。

从古至今,人们的生活都离不开厨房,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爷爷奶奶小时候的厨房?(1)参观老厨房,找一找,在这些老厨房里,哪些地方与我们家的厨房不一样?(2)参观老厨具,看一看这些厨具的材质有什么特点? 3.参观新厨房。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厨房的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老厨房比较,新厨房里的厨具,又有什么特色?给人什么感觉?(结合带来的厨具图片说说)板书:老厨房新厨房。

材质:竹、木不锈钢、玻璃、塑料。

感觉:色彩淡雅、朴素,色泽艳丽、亮丽。自然、朴素,现代美、时尚。

4.画家们常常将厨房里的物品表现在画面上。(1)欣赏两幅画家的作品。(2)欣赏颜文樑的作品《厨房》,并简介。5.细细“品味”新老厨具。

(1)教师:我们“品味”厨具的造型,最好的方法就是画一画。教师示范画厨具。(线描)

(2)教师:这只是许多表现方法中的一种,还有哪些方法呢? 展示不同材料表现的“厨具”。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一个或几个厨具。6.作业展评。

同学们将画好的厨具贴在黑板上,学生互评(评价要点:造型、构图、质感等),教师点评。7.课后拓展。

观察自家的厨房,选择一个或几个角度拍照并打印。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铅画纸、水彩笔、油画棒以及国画、版画等绘画工具材料,自家厨房的照片、厨具图片。

(教师)相关课件(画家的作品、学生的作品,厨房里的各种物品图片)等。

教学过程:

1.秀秀“我家的厨房”,揭题。教师:同学们课前好好观察过自家厨房了吧?请学生展示自家厨房的照片。想一想:上节课我们画的锅、碗、瓢、盆等厨具,摆在厨房的什么地方比较好? 2.参观现代厨房。

(1)这些厨房美吗?美在哪里?

(2)假如让你来画这些厨房,你觉得最难的地方在哪里? 3.教师课件演示画厨房的步骤。(1)教师演示、讲解。

(2)学生小练习,在厨房图片上用马克笔或记号笔勾出厨房的主要线条。4.课件展示同一构图不同表现形式的作品。(1)观察讨论这几幅作品有什么异同? 教师:这几幅画有什么关系?

小结:①厨房的基本构图一样,但有些细节改变了。

②表现形式不一样,分别是线描画、水粉画、水彩笔画。

教师:你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表现呢?(如油画棒、国画、版画、刮画等。)(2)展示几幅学生作品,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样表现的。5.创作表现。

运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媒介(如油画棒、水彩笔、水粉以及国画、版画等材料)来表现“我家的厨房”,可以是想象的厨房。教师巡视指导。6.厨房展销会。

(1)学生将画好的厨房贴在黑板上,并贴一张标签,写上价格。(2)自我推销。

(3)互相评价。教师:如果你想买厨房,会选择哪家?为什么?(引导学生从构图、色彩等方面表述)(4)教师点评。

7.拓展:今天同学们太棒了,描绘了一幅幅漂亮的厨房,还卖力地推销自家设计的厨房。课后可以去画一画未来高科技的厨房,如完全由机器人操控的厨房,让千家万户的厨房变得更加舒适、实用、美观。

三、板书:

四、教学反思:

9、眼睛的创想

一、教学目标:

1.欣赏和眼睛有关的超现实主义作品,思考眼睛在画面中的作用。

2.能利用眼睛的形状或结构,尝试对眼睛进行各种创意的联想、组织画面,提高创造能力。

3.引发发散思考,拓展创新思维,能举一反三,能通过图像表达自己的思想。

教学重点:了解图形联想设计的基本方法,对眼睛的图像进行举一反三的发散性思考。

教学难点:如何巧妙地利用眼睛的元素进行创意联想,能通过自己的画面表达出有力的图示语言。

二、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铅笔、水彩笔(或马克笔)、画纸等。(教师)课件。

教学过程:

1.欣赏认知。

(1)教师出示《错误的镜子》,并提问:欣赏这一幅画,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

(2)教师简单介绍作者雷尼·马格里特和作品《错误的镜子》。

(3)出示真实的眼睛图片,重新感受前两幅画作带给欣赏者的感受。(4)观察和眼睛形状相似的物体,并进行对更多物体的联想。(5)观察眼睛的结构。

(6)结合眼睛的结构,说说第二张图和眼睛有什么关联?

(7)观察下图,说说它们分别和眼睛有什么关联?你还能想到哪些物体?(8)学生习作欣赏。2.尝试创作。

根据眼睛的形状、结构等特点进行联想,画一幅有创意的画。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4.展示评价(自评、互评、师评)。5.拓展欣赏。

欣赏眼睛元素的设计。

三、板书:

四、教学反思:

10、图形的联想

实施日期:

****年**月**日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图形创意方法,了解图形设计的基本知识。

2.欣赏图形联想的作品,进行图形联想设计练习,提高创造能力。

3.通过图形联想设计活动,体验创意活动乐趣,感受视觉图形设计的意义。

教学重点:学习相似图形和相关图形的联想方法,进行联想练习。教学难点:设计创意独特的图形联想作品。

二、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浅色卡纸等。(教师)课件、图形联想作品范例。

教学过程:

1.欣赏经典,感受创意魅力。

(1)欣赏悉尼歌剧院,感受建筑与自然相和谐的巧妙艺术构思。

(2)欣赏经典的创意设计,感受图形创意带来的视觉冲击力,让学生了解图形联想在图形设计、仿生学等学科中的作用。2.小组研究,自主学习。

(1)教师分发各式创意设计小稿,学生小组探究:

这些图形都变成了什么?怎么变出的?还可以变成什么?(2)小组汇报交流。(3)教师通过课件演示,把一个图形慢慢地上下左右自由翻动,使它活动起来,让学生仔细观察、联想(学生边说,教师边画)。小结:不同角度的图形可以使我们产生不同的联想。

(4)设计小练习:选择一个图形,用添画的方法设计成创意图形。(5)欣赏《尺》、《茶杯》等图形联想作品,思考:你联想到了哪些与它们相关的事物?学生用小组接龙的形式回答(学生边说,教师边画)。小结:创意图形给我们的思维带来了活力。(6)作业创作。

作业要求:选择喜欢的图形,进行相似或相关的联想练习,设计独一无二的图形联想作品。

(7)评价与拓展。①同伴互评作品。②教师总结:图形联想可以培养我们的创造性形象思维和想象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开发我们自身的创作潜力和构思动力,为图形设计打下良好的形象思维与图形表现技巧的基础。

③教师鼓励学生课后多进行图形联想创作。

三、板书:

四、教学反思:

第五篇:人美第6册美术教案

1、我们的社区 教学目标:

1、观察了解自己社区的人物活动和景色,并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社区新貌。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及美术表现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社会巨大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社区的人物活动和景色,并画下来。难点:能从独特的角度表现社区美好的生活景象。教学准备: 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语:同学们,随着发展,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与生活环境是越来越好了。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我们的社区。(板书课题)

2、什么叫社区?

(自己居住的小区一带;农村叫村庄)、3、谁来想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生活的村庄或小区有些什么?是怎样的?

4、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自己生活的社区都非常关心,了解得可真多!

二、新授。

1、那么,通过课前的了解,你觉得自己社区最美的景色是什么?把你所了解到的讲给同桌听一听。(同桌交流,指名描述)师:真羡慕你们的社区!

2、在这么美的社区里,人们的生活怎么样呢?有些什么有益的活动呢?(学生描述)

3、师:社区里的人们真是生活的有滋有味啊!我们来看看一些小朋友是怎样来夸自己的社区的?

4、欣赏(书上的学生作品)。

(1)社区全貌(线描):表现了社区的繁华与热闹。(2)海岛(色彩):表现了社区的宁静与朴素。

(3)健身、下棋(线描):表现了社区健康、活力的生活。

通过欣赏,使学生明确表现的形式(线描与色彩)以及从哪个角度去反映社区,表现社区的哪些方面(环境与生活)。

三、学生作业。

1、想一想,你准备夸一夸社区的哪方面?你想用什么绘画形式来表现?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四、作业展评,课堂总结。

2、恐龙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恐龙消失的原因,增加对恐龙的认识。

2、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初步学习如何捏制各类造型。

3、通过故事形式,引起学生想进一步了解的恐龙的学习欲望。

4、能够以想象和仿制结合的方式完成一只恐龙造型。教学重点:

独立完成一只恐龙造型。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不同体型恐龙的身体各部分的比例。教具准备: 师:范作

生:橡皮泥、各类小型的恐龙玩具。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你参观才恐龙的展览吗?你知道各种恐龙的名称吗?庞然大物--恐龙几百万年前就神秘地消失了,给人类留下了无穷的奥秘。

2、揭题板书:“今天我们来和恐龙玩一玩做一做。”--恐龙世界

三、讲授新课:

1、出示范作。这是什么?(恐龙--长颈龙、三角龙、剑齿龙„„)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恐龙生活在什么时代? 都有哪些种类? 它们是长什么模样的? 你最喜欢哪头恐龙? „„

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知识来说说看。大家畅所欲言。

3、教师出示幻灯片。让各类恐龙形象具体化。和学生一起聊聊恐龙是如何生活的。身上的各种不同体形各有什么作用。长劲龙的长脖子;三角龙头上的角;剑齿龙背上的刺;冀龙的翅膀及翅膀上的爪子„„

4、任选一只恐龙,一起说说身上各部位如何来捏制。A、头部 B、身躯 C、腿部 D、尾部

5、布置作业:按自己的喜好与兴趣捏制一头恐龙。

6、音乐、教师巡回辅导。

7、作业展示:集中展示,以讲台为展台,把所有学生完成的作品放置其中,进行学生互评,大家互相欣赏,表扬优秀作品。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延伸:

课后查阅有关恐龙的资料,了解恐龙为什么会消失。

3、画中的线条

教学目标:

1、显性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线条这种绘画语言,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不同动势的线条,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线条的观察,了解艺术家的表现风格和情感,能用线条表现自己身边的景物

2、隐性目标:通过了解中国古代作品,了解中国灿烂的绘画艺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观察不同画家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初步体会画家不同的情感,认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

教学重点:

通过对画面的分析,认识线条的表现力,学习对画家作品的分析和评述。

教学难点:

学生能将本课的认识,初步运用到绘画作品中。

教学材料:

铅笔、彩色笔

教学设计:

一、导入活动:

教师准备几件物品(铁丝、木棍、树枝、树皮、网兜等),请同学用线条表现出来。

二、分析中国传统绘画作品

欣赏我国古代画家从生活中寻找到并运用到绘画中的线条,讨论:

1、画中运用了哪些线条?它们有什么特点?

这些画面多是以曲线为主,通过线条的表现体会到当时的情景。

2、通过线条的表现你感受到些什么?

合作学习,同学间取长补短: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对线条这种造型语言有进一步的认识与提升。线条不但可以塑造生动的形象,而且还可以传达画家的思想。

三、尝试练习

任选美术作品的一个局部进行临摹。通过临摹尝试线条表现力。

四、谈学习感受,请同学说说画线条的感受。互相说说自己对画中线条的不同感受。进一步了解、体会,使学生对用线造型产生浓厚的兴趣。

4、会动的线条

教学目标:

1、显性目标: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2、隐性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以及对线条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哪些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如何运用纤小表现动感

教学难点:

线的动感的表现及疏密的组织

教学准备:

画纸、水彩笔,彩带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问:谁能让自己的彩带动起来?动起来时候是什么样的线?曲线

谁能表现彩带动起来的线?

二、探究活动:

观察教材雕塑作品,问你有什么感受?艺术家常用这类线条表现动感。观察其他作品,问哪些线条给你飞翔的感觉,看看敦煌石窟中的许多壁画,看看它们如何用线表现出飞翔的动感。

小组同学一起讨论,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教师利用教材中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如何使画面中的线条既有动感又具有美感。

三、学生动手实践。

5、卵石动物造型 教学目标:

1、认识有趣的卵石造型游戏,根据卵石的不同形状,创作可爱的动物形象。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造型能力。

3、丰富学生的绘画经验,提高学生的美术兴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卵石的形状进行合理的想象,并创作可爱的动物形象。难点:动物形象饱满生动。教学准备:

卵石、记号笔、颜料、毛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出示卵石: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东西?(板书:卵石)

2、你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铺路、装饰鱼缸等)

3、今天,我们还要让卵石来发挥一个更有趣的作用,你们有兴趣知道吗?

二、新授

1、出示一鼠身形的卵石,看一看,它像什么?换个方向看一看,它又想什么?

2、再出示多种形状的卵石,学生大胆想象。

3、师语:很多小朋友和大家一样,看到了各种形状的卵石,也产生了很多丰富的想象,并且把自己的想象变成了现实,创作出了许多有趣的动物造型。在我们的课本里就有很多,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4、欣赏,认知。

(1)打开书本,学生观赏卵石动物作品,自由交流。

(2)仔细观察,说一说这些作品是怎样利用卵石形状创作的?创作的动物形象在姿态上有什么特点?(除了动物头像与鱼类外,动物的姿态大多是静止的团身形象。)

5、了解创作过程:

(1)根据卵石形状进行合理想象;

(2)用记号笔在卵石上勾勒动物形象细节;

(注意:此时,这块卵石就是动物的身体,就像是它的剪影。)(3)用干笔蘸上颜料进行美化。(注意:不要用水)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人手一个,先构思,再涂色。

四、作业展评,课堂总结。

1、学生作业展示,生生互评,师生互评。

2、师总结:今天,通过大家丰富的想象与灵巧的双手,一块块色彩暗淡、毫无生气的卵石变活了,变漂亮了,真了不起。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可以让我们美化的东西,只要你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定能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

6、威武的盾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在冷兵器时代,盾牌是防御性武器,并了解盾牌在当今生活中的用途。

2、结合现有的资料和材料,从外形、图案、色彩等方面进行设计和制作。

3、培养学生学会保护自己,从小树立防范意识,建起心中的盾牌。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了解盾牌外形及图案的特点并进行设计和创作。

2、难点:让学生感受威武的含义并能做出让敌人胆战心惊的威武的盾牌。

三、教学准备:

彩色卡纸、蜡光纸、瓦楞纸、剪刀、双面胶、彩色笔及大锅盖、雨伞等。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盾牌,问是什么?

2、教师左手握住盾牌,用力往前伸,让学生配上声音。

3、导出课题。

(二)、欣赏盾牌图片

课件显示盾牌图片(8幅),着重介绍北约和平之盾,让学生在视觉上初步接触盾牌,并有简单了解。

(三)、探究式学习

1、你知道盾牌的用途吗?

2、盾牌的外形有什么特点?你还能设计出哪些形状? A、左右对称。

B、请四位同学上前设计盾牌形状,其他同学在白纸上画,比一比谁画的又多又好。

3、盾牌的图案设计有什么特点?给你怎样的感受? A、学生回答盾牌图案设计的特点,并谈感受。B、你能例举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威武的形象?

(欣赏课件显示生活中威武的形象:石狮子、铺首、青铜器、面具。)

C、看了那么多威武的形象,你能选一选这幅图片中的三个形象哪个最威武吗?为什么? D、你认为要显得威武,关键是抓住哪个部位的变化? E、你能不能上来做一下威武的样子?

F、课件显示两只不同形象的老虎,问:哪只更适合做盾牌?

(四)艺术实践

1、小组讨论、分配每位同学的具体工作任务。

2、课件显示作业要求:

A、制作是要做好盾牌的手握部分。B、用动物头的图案来设计盾牌。C、装饰盾牌的色彩要对比强烈。

3、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五)评价

1、展示学生作品。

2、做游戏。

(六)课的延伸

师:在古代,人们遇到危险时用盾牌来保护自己。那假如你以后遇到危险,将用什么来保护自己呢?

7、会变的盒子 教学目标:

1、学习立体纸工的制作方法、不同的表现技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和创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学会自己动手美化生活。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作纸家具。

难点:多种不同的设计和制作。教学准备:

样品、范作、油画棒、水彩笔、白版纸、剪刀、胶水。教学过程:

一、展示纸家具样品,教师板书课题:会变的盒子

二、启发探究 教师活动:

1.教师将学生分组,发给教师范作,并引导学生分析、探究纸家具的制作材料、方法和表现形式。2.根据学生探究结果引出制作要点。(选材、设计加工、组合。)

3.让学生讨论设计制作纸家具的构思,进一步启发引导,激发学生创作潜能。(学会利用不同的材料去制作新颖别致的纸家具)学生活动:

1.学生小组进行讨论探究,在此过程中,掌握纸家具的基本制作规律。2.各组选派代表反馈探究结果。

3.组内互相说说自己的制作构思,协调统一本组的制作方案。

四、提出作业要求:

运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集体制作出一件或几件新颖精美的纸家具,并谈谈自己的创作感受。

五、学生实践,教师辅导。

五人为一小组,各组组长进行合理分工,设计制作吊饰,体验创作过程。帮助学生进行分工。各组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制作情况提出相应建议。

六、作业展评:

教师提供一定的评价标准,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并且优秀作品制作组的代表者谈谈创作感受。学生自评、互评,按等级评选出展示作品、优秀作品、星级作品。

七、课后延伸:

尝试用纸盒制作其他的物品。

8、彩墨游戏 教学目标:

1、利用墨与彩的调配变化与宣纸特征画有趣味的儿童彩墨画,体验彩墨游戏的乐趣。

2、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彩墨画中水分的控制及笔和墨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彩墨表现能力。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学重点:

运用彩墨大胆表现,体验乐趣,表达感受。教学难点:

合理运用点、线、面,使画面具有节奏感。教学准备:

水彩、墨、毛笔、宣纸、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教师检查学生的绘画材料和工具。

2、复习旧知;上半学期我们玩了一堂彩墨游戏课,大家还记得需要使用什么材料和工具吗?

3、师语:今天,我们再来玩一玩彩墨游戏。(板书课题)

二、尝试、探索、感知。

1、学生用笔蘸上颜料或墨,结合水在宣纸上尝试作画。

2、说一说,你有没有什么有趣的发现?(学生交流,教师引导)要点:(1)水分的多少。(2)用笔的变化。

3、说一说,在画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探讨解决的方法。

4、师语:想不到一张薄薄的宣纸能产生出那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真是好玩极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师们玩的游戏吧!

三、欣赏、深化认知。

1、出示张桂铭的《觅》。(1)介绍这幅画的作者及画题。

(2)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那代表什么?(师引导学生体会画面上墨色的变化以及用笔的手法。)(3)播放幽雅、轻快的音乐,让学生想想这幅画上表达的内容。(4)交流想法。

(5)师语:画家运用了点、线、墨块和色块,使这幅画显得既有层次又有节奏感,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2、出示学生范作,欣赏、研究、讨论都用了哪些特别的技法。

四、学生作业。

1、学生自由创作,教师鼓励并指导。

2、展示自己的作业,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画面。

3、学生自评、互评。

五、课堂总结。

9、大嘴怪

教学目标:

1、充分发挥想象,运用夸张的方法创造形象,并学习吹塑纸版画的方法。

2、集体想象,思维碰撞,构思新形象。

3、激活思维,感受乐趣

教学重难点:

运用夸张的方法表现大嘴巴特点。教学准备:

各种动物图片、吹塑纸、油墨、拓片、范作等。教学过程:

一、激发思维,设想大嘴怪。

1、板画一个嘴巴的大致形状:猜猜是什么?

2、添画完成一个动物形象,形状变成动物的大嘴巴:这是个什么动物?长得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长这么大一个嘴巴?它的大嘴巴有什么用?编一个有它的大嘴巴的故事?

3、这个大嘴巴如果长在别的动物脸上,会怎么样?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小组讨论并在全班交流)

二、抓住特征,学习夸张表现。

1、你能简单的把这个大嘴巴动物画下来吗?比一比?(每人一张白纸,做练习用)2、讲评:谁画的嘴巴最大?怎样能画出大的效果?

嘴巴在脸上所占的比例要大、可以运用对比的方法,把嘴巴画大,其余画小画挤,以比例和线条的疏密来增加效果。(可以修改部分学生的作业增强感觉)3、修改自己的草图,比较效果。

4、欣赏教材学生作品:看看别人表现的大嘴怪,你能读懂这些大嘴巴怪的本领吗?说一说?(欣赏评述)5、出示已经刻好线条的吹塑纸,你看见了什么?(看不清)老师来想一个办法让谁都能看清。

6、实物投影演示:滚油墨,拓印。展示效果。你想学习这一种表现方法吗?——揭示方法名称——吹塑纸刻印版画

7、回忆刚才所看到的,是怎么做的?构图、刻线、滚油墨、拓印

8、强调每一个步骤的操作要点

三、学生创作活动。

1、要求:构图要注意主题突出;形象夸张;要表现有有趣故事情节的画面;效果清晰;2、辅导.四、展评。

互相介绍自己作品。互相评价。

教师点评有特色作品。

五、小结。(略)

10、中国龙

教学目标:

1、理解中国龙的造型特点,欣赏有关的龙的艺术品,并以 合作创造的形式共同创造一条龙的形象。

2、收集,认识,理解,欣赏,交流,体会,感悟,创造。掌握一系列自主学习的方法并形成初步的学习能力。

3、走进中国龙文化,体会中国龙精神,并以龙的传人而自豪。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中国龙的寓意,了解中国龙五千年来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并激发昂扬的爱国激情。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巨龙巨龙你擦亮眼》,理解中国与龙的关系。

1、欣赏,教师带领学生跟MTV一起唱并表演。

2、谈话:巨龙指的是什么?擦亮眼又表示什么?

3、讨论。

4、小结:巨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多少年来,由于政府的无能,中国在世界上毫无地位,备受欺凌,甚至于成了“东亚病夫”。作为龙的传人的中国人,经过自己的团结奋斗、努力拼搏,终于站起来了。但是,我们时刻要记住,落后就会受欺负,所以必须时刻擦亮眼睛,一代一代的努力,让我们的祖国成为真正的东方巨龙。

二、认识龙,理解龙的造型寓意

1、谈话:你见过真正的龙吗?能用语言说说龙的造型特点吗?

2、出示龙的图片。龙是中国的劳动人民想象中的神兽,凝聚着劳动人民的美好希望。仔细观察龙的造型,你发现了什么?

3、检查课前准备工作。你知道哪些龙的造型知识?具体说说。

4、讨论交流:劳动人民这样创造龙有什么寓意吗?――集中众多动物的特点与精华,赋予龙以神性,以寄托他们的厚望。

三、欣赏有关艺术品,了解龙的图案的运用。

1、你去过北京故宫吗?知道故宫是谁住的?一起去走一走?

2、播放录象资料:《故宫中的龙》

3、讨论交流:为什么在皇帝住的地方会有这么多的龙的图案?几乎遍地是龙?

4、在民间,也有很多龙的图案。欣赏:云龙纹葵花镜(唐)汉代的瓦当、赵洲桥的石栏板等一些室内工艺。

5、你还在那里见到过龙的图案?现在我们已经不是帝王时代,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的龙的图案出现呢?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6、欣赏众多龙的图案。感受多种形式表现下的龙的造型之美。

四、尝试创造表现,过“龙节”,增强感受与记忆。

1、观看影视资料《舞龙灯》:觉得有趣吗?你见过真的舞龙灯吗?说说你的感受?你对龙灯了解多少? 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龙或与龙有关的节目与活动?

赛龙舟等。

3、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今天我们也来过一个龙的节日好吗?

4、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怎样创造一个龙或者与龙有关的形象?用什么做?怎么做?

5、交流

6、学生创造实践,指导。

7、要求:抓住龙的特征,尽可能的美化形象

11、吉祥图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吉祥图案的基本特点。

2、通过欣赏及学习制作吉祥图案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吉祥图案的特点及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纹样的设计及镂空的面积、大小相连。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创设情景,指示课题。

引入:同学们你们看,我这里有一很平常的彩纸,它可以变化出无数种美丽的图案,让我们来看看(师边说边示范)。

教师:为什么这个小小的彩纸有这么神奇?咱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吧。

小结:原来这些彩色纸通过折剪,就变成美丽的图案。揭示主题: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个原理,学习制作美丽的吉祥图案。(出示课题)

2、探索学习,学做吉祥图案

(1)欣赏分析。

教师:为什么我叫它“吉祥图案”呢? 它和其他剪纸有什么区别呢?请你从作品中寻找答案。A:这些图案的形状有什么特点?

B:这些图案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小结:我国民间美术的吉祥图案,形式和题材多种多样,它们色彩鲜艳、构图饱满。人们常常借用一些吉祥图案与其相关事物名称的谐音,寓意对幸福的向往与追求。(2)合作探究。(分组发已做好的吉祥图案。)

教师:请每组同学根据已做好的吉祥图案,研究其内容、形状特点,进行研究,并试着制作。

教师:请每组派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绍本组所研究的吉祥图案的制作方法。

教师:大家在制作吉祥图案的过程中碰到问题了吗?我们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小结: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研究制作出了不同内容、剪法的吉祥图案,你们可真棒!③学习借鉴。

提问:课本上的吉祥图案中主要有哪些内容?还用了哪些方法?(刻)

五、创作实践。

教师:听了每组同学的介绍,请你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或创造一种新的制作方法,制作吉祥图案。(通过创作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提高动手的能力。)

1、发放思维。

教师:大家经过自己的努力,制作出一张张美丽的吉祥图案,请你说说这么美的作品,有什么用,我们可以用它装饰哪里呢?请小组讨论。

2、学生欣赏创作。

3、学生制作吉祥图案。

六、展示评价

同学们你们看,我们的手多巧!一会儿功夫,我们就做出了这么多漂亮的吉祥图案,请大家介绍一下你制作的吉祥图案有什么寓意?你最喜欢哪一件作品?你知道的吉祥图案还有哪些?

2、橙色的画 教学目标:

1、认识橙色是如何产生的,什么叫间色。

2、说出对橙色的感觉。

3、用自己调出来的橙色画一幅画。教学重点:

研究橙色是如何产生的。教学难点:

最好用自己调出的橙色进行绘画。教学准备:

教师:大玻璃杯一个、小玻璃杯两个、红黄两种颜料水。学生:水粉颜料、水粉笔、调色盒、水等。教学过程:

一、做实验。

1、复习:什么叫原色?原色包括哪几种颜色?

2、今天,我们要用其中的两种颜色来做一个实验。(教师操作:把红黄两种颜色进行混合)

3、问:你发现了什么?我们把产生的颜色叫什么颜色?

4、出示:橙色。

二、新授。

1、问:橙色是如何产生的?你知道它是属于什么色吗?

2、出示:红+黄=橙 间色

3、出示小资料:有两种原色调配而成的颜色称为间色。

4、找橙色:让学生找出自己颜料盒里的橙色。

5、问:想不想自己动手,把橙色调出来?

6、学生尝试:用自己颜料盒中的红色和黄色进行调色,看看会产生什么样的橙色,同学之间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7、欣赏例画:用橙色可以画出许多好看的图画,一起来看一下。

8、说一说:你看了橙色的画有什么样的感觉?看到橙色可以使你联想到什么?

9、问:你会用你自己调出来的橙色画什么呢?

三、布置作业。

1、以橙色为主,画一幅画。

2、出示要求:最好用自己调出来的橙色完成作业。

3、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四、作业展评。

13、绿色和紫色的画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

2、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及其色彩特性。教学难点: 掌握原色与间色的色彩关系,学会用原色调合间色的调色本领。教具准备: 彩笔、范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复习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橙色画画,知道了橙色的调配方法,你能说说橙色是怎么调出来的吗?它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2、揭题板书:今天我们来学习用绿色和紫色画画。

三、讲授新课

1、复习原色,认识间色:(1)观看幻灯,让学生观察三原色相加能否变化出别的颜色。(2)演示色轮,出示三色轮,分析三原色相加变化哪三种颜色。问:色圈红色和黄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色圈黄色和蓝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色圈蓝色和红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让学生细致观察后回答。)师小结:用色块表示。红+黄=橙 黄+蓝=绿 蓝+红=紫(3)得出定义。

师贴出间色定义(用两种原色调合成的颜色叫间色)。

2、除了上节课我们用的橙色,绿色和紫色也都是间色,它们分别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请你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当中,你见过哪些东西是绿色和紫色的和同桌小朋友一起讨论一下后回答。

3、布置作业:以绿色和紫色为主,分别完成一幅作业。

4、作业展示:集中展示,表扬优秀作业。

四、课堂小结:

14、吃虫草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吃虫草的自然知识,并选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吃虫草捕虫的情景。

2、通过欣赏、观察、表演等形式了解吃虫草捕虫的经过。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吃虫草的知识,能用所学的方法来表现吃虫的情景。难点:画面表达清晰,具有情趣性。教学准备:

彩纸、彩笔、橡皮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大自然中的动物、昆虫和植物最多了,你知道哪些虫子喜欢吃植物?

2、吃植物的虫子很多,但有些植物能把虫子吃掉,你相信吗?

3、你知道有哪些植物呢?(学生知识介绍)

二、新授

1、展示吃虫草图片:

(1)瓶子草1(2)瓶子操2(3)捕蝇菜(4)猪笼草(5)茅膏菜 你们知道这些草是怎么吃虫的呢?(学生根据画面想象描述)

2、课件介绍一种植物吃虫的过程。(语言文字)

3、通过几个画面播放吃虫草吃虫的经过。

4、吃虫草们有各种捕虫的本领,有的靠香味,有的靠圈套,有的靠色彩„„如果你是吃虫草,你会用什么办法吸引虫子,来把它吃掉呢?

5、每小组商量讨论,然后上来表演。

(你们表演的是什么草?谁做什么?谁做什么?)

二、欣赏

1、刚才,我们了解了很多吃虫草的知识,对吃虫草有了许多认识,但谁多没见过。不过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一些小朋友,就通过想象,把吃虫草吃虫的情景画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2、出示学生作品:

(1)讨论、研究是用什么方法,什么材料来做的? 画 剪贴 泥塑

(2)师指其中一幅:猜猜它是怎么吃虫的?(学生可走上前边指边讲)

三、学生作业

1、小组讨论:

(1)给你们想象的吃虫草起个怎样的名字?(2)用什么材料制作?(3)说说它是怎样吃虫的?

2、学生合作创作,师巡视辅导。

四、作品展示,介绍,相互提出改进意见,取长补短。

五、课堂总结。

15、有趣的造型 教学目的:

1、学习用彩纸和其他材料在蛋壳上进行造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动手能力。

2、感受工艺品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懂得废物利用的价值所在。教学重点:设计出一个有趣的脸部造型。教学难点:做一个漂亮而结实的底座。教学准备:(教具):范作若干

(学具):蛋壳(乒乓球)、彩纸、剪刀、胶水、废旧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是什么呢?

“看,是唐僧师徒来了”(教师播放《西游记》主题曲并取出做的小工艺品)

2、这些呀,不是买来的,都是小朋友们自己做的,想知道是用什么东西做的吗? 教师拆开一个范作,和学生共同说出要准备的物品。

3、检查学生所带物品是否齐全。

二、新授。

1、教师取出蛋壳,“看看蛋壳象什么?” 生:象脸、象球、象太阳„„

2、在老师眼里,这个蛋壳特别象小鸡的身体。

教师示范小鸡的做法(剪出鸡冠、眼睛、翅膀的形状,逐一粘贴上,注意颜色的搭配)

3、提出问题:

最后,怎样让小鸡站起来呢?

4、生讨论后答:

给它加上一双小脚,或加底座

师小结:若加脚,纸做的脚没有很大的支撑立,会使它头重脚轻,容易摔倒,为使它站得更稳,可加底座。

5、师示范底座的做法:

剪扇形纸,两头粘贴上,在小头剪出开叉,涂上胶水,粘贴在蛋壳上。

三、学生作业

1、“大家开动小脑筋发挥你的想象力,也来做一个神气活现的小工艺品吧。”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览评价:

1、做完的小朋友将作业拿上讲台,办展览会

2、学生在认为做的好的作业上画星,星星最多者即为优胜者,颁发“小艺术家”奖章。

3、让学生将自己做的小工艺品带回家装饰,并在下节课上说出家人对作品的看法。

16、一张奇特的脸 教学目标:

1、感受各民族脸部造型艺术的魅力及特征。

2、采用揉、捏、粘、压等技法进行简单的泥塑,创作一张奇特的脸,提高非写实性造型能力,培养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

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以及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一张造型奇特、富有创意的脸。难点:五官的造型与装饰。教学准备:

1、古埃及面具、京剧脸谱等图片资料;

2、泥、羽毛、弹珠、瓶盖等小物品或各种废旧材料。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教师出示古埃及面具、京剧脸谱、贵州面具等图象,看看跟我们普通的脸有什么不一样?请同学们看了以后,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些艺术品。

2、揭示课题: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做一张奇特的脸。

二、组织学生讨论

1、为什么这些脸看上去比较奇特?(分析这些艺术品用了哪些艺术手法)五官:夸张变形 色彩:对比强烈

2、让学生说说在哪里还见过类似的艺术化的脸,和同学们交流交流。

3、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小朋友做的脸有多奇特!出示学生作品,看看他们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奇特的?(1)脸的形状

师:这些脸的形状都各不相同,同学们观察一下,它们接近什么形状? 梯形 长方形 圆形 椭圆 扇形(2)脸的装饰

设计时,要先想好脸的外形,可以是三角形、圆形,也可以是长方形,面具上的五官、花纹越奇怪越有趣。脸上除了涂上鲜艳的颜色,还可以用羽毛、树叶、骨头、绳子、刀剑来进行装饰,这样的脸就变得更奇特了。

三、学生创作

1、师:看了这些小朋友做的脸,你们是不是也很想玩一玩啦?好!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准备设计一张怎样奇特的脸。和你的小组伙伴说说自己的想法。(生讨论交流)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四、作业展评

1、学生作品展示,请设计者介绍设计意图、制作经验,请其余同学发表对作品的看法或修改建议。

2、教师对同学们的制作过程给予评价,对作品提出思考性建议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继续研究、完善。

18、变垃圾为宝 教学目标:

1、利用生活中的废旧垃圾物品,对其进行设计、包装、再创造,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2、从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团队合作的精神,明白变废为宝的道理,感受和了解制作材料的形、色、质、量。

3、了解垃圾的污染,启发学生如何来改善生活环境,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

能根据制作要求选取种类废品,关对废品材料进行充分、有效的利用和合理搭配使之成为一种垃圾处理的机器,并加入自己的奇思妙想来完成作品。教学难点: 把握机器的的造型,合理选用材料,能处理好细节问题。教具准备: 师:废旧物品、范作、工具等。

生:废旧物品、剪刀、双面胶、彩纸、彩笔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提醒学生收集到的废旧物品要洗干净了再带来,在制作时要注意工具的使用安全。

二、启发导入新课

与学生聊聊关于垃圾的话题,主要是废品回收。把学生的兴趣拉到垃圾如何处理的路子上来。引起他们的兴趣。

板书:

18、变垃圾为宝

三、讲授新课:

1、师:说说垃圾的形成与垃圾带给人们的影响。自然而然地把话题引到垃圾处理的问题上来。

2、出示教师范作,告诉学生你做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垃圾处理器,有些什么功能。让学生想想还能不能改进一点,并把范作拆开,让学生了解到是用些什么材料,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3、要求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物品,思考如何利用和选择现有的材料完成一个功能先进的垃圾处理器。

4、让学生说说哪些废旧物品可以回收,能用在哪些地方。回收废纸,生产好纸; 回收废金属,制造飞机; 回收废玻璃,再造玻璃; 回收废塑料,回炼燃油; 回收废电池,提取有用金属。

5、说说分类回收的好处,要求学生设计创作的垃圾处理器也能分类回收物品。

6、布置作业:设计制作一个垃圾处理器。

7、音乐、教师巡回辅导。再次提醒学生使用工具的安全事项。

8、作业展示:集中展示,以讲台为展台,把学生完成的作品放置其中,进行学生互评,大家互相欣赏,表扬优秀作品。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延伸:

谈谈在生活中如何做到废品的回收。

下载第6册美术教案(三年级下册)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6册美术教案(三年级下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湘版第6册美术教案

    1、 森林王国 第 周 森林王国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森林王国,帮助学生进一步把握不同动物的形象特征,通过想象森林王国画出常见动物在森林里快乐生活的情景,培养学生热爱动......

    人美版第6册美术教案

    卧龙小学三年级下期 美术教案(第六册) 卧龙小学三年级下期 第一课 我们的社区 教学目标: 1、观察了解自己社区的人物活动和景色,并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社区新貌。 2、培养学生......

    湘教版新教材第6册美术教案

    1、森林王国【第1课时】【总第1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把握不同动物〖〗的形象特征,通过想象画出常见动物在森林里快乐生活的情景,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热爱......

    人美版美术第6册教案

    人美版美术第6册教案1-10课 第一课、我们的社区 教学目标: 1、观察了解自己社区的人物活动和景色,并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社区新貌。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及美术表现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第6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燕子》 《古诗两首》 《荷花》 《珍珠泉》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认识本组“俊、俏、翩”等16个生字,会写“燕、增”等33个生字。 2、有......

    上教版美术新教材第6册教案

    三年级第二学期美术教案 单元主题:第一单元 实用小设计 课题名称:第1课 花儿朵朵  知识要素 色彩搭配、材料选择  技能要求: 纸花的制作及剪、拼、贴技巧 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

    人美版三年级第6册书法电子教案

    北京市三年级下学期书法电子教案 第1课:横在字中的变化(一) 教学要求: 1、掌握横的书写方法。 2、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教学重难点:能做到指实、掌虚。 教学过程: 一、......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课题:水墨游戏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尝试使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2、认识墨的焦、浓、重、淡、清。 3、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艺术。 教学重点: 1、认识、掌握工具材料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