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探多媒体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探多媒体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修水一中新校区 廖琳 时间:2008/9/22 15:29:33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103
作文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学生自身综合素质高下的一个重要标志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平时写作的全部过程似乎就是,教师出题,学生写作,再就是讲评;要么稍变换花样。效果如何呢?通常的情况是学生烦,怨写;教师累,怨改。分析原因,学生烦,来源于头脑贫乏,没东西可感;腹中空空,没东西可写;再加上作文讲评或是理论讲解,或是读范文,或是两者结合; 但是,整个过程仍是教与学脱节,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作用。
作文是反映客观生活、表达思想感情并加以语言表达的一种综合能力。因而,要提高作文能力关键是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语言文字表现力”。多媒体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增添了新的色彩,注入了新鲜血液。
一、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关注生活,积累素材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叶圣陶先生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这说明生活是语文写作的“源头活水”,让学生有 兴趣地走进生活,去认识感受生活,去体味陶冶情趣,进而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从而逐步养成动笔的习惯。作文课上学生最感苦恼的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硬着头皮写成的文字往往言之无物,内容空洞,没有时代感;教师也读之乏味。其根本原因是学生没有走进生活,远离生活,甚至可以说是没有机会呼吸社会人生的新鲜空气和时代气息。而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恰恰能弥补学生课堂上的这一“生活空白”;实际上也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的契机。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网上的信息也越来越细化,各类专门的网站,特别是关注青少年成长、大众生活的网站越来越多,这使得网络信息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学生可以在网络中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素材,也可以在网络中发现生活、感受生活,提高对生活的领悟能力和审美能力。也可以充分利用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东方时空、实话实说、第二起跑线这类节目,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感受社会政治文化动态、又可以培养爱国之情和环保意识。分析生活现象,探究事物实质,进而就此进行一些写作训练。只有在“感觉”生活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写好文章。
在教完《〈宽容〉序言》时,由“思想观念改变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想到一则报道:一位八十高龄的老人,退休前是个伐木工人,劳动模范,伐了一辈子树,退休后认识到无休止的砍伐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灾难性破坏,便开始种树,发誓只要在世上多活一天,就要让青山多一片绿色。就此把它制成视频、文字结合的课件,让学生展开思考与讨论,给他们进行作文训练。有的学生发言说:“它反映了人类开始意识到保护自身环境的重要”。我对此观点予以肯定后又进一步启发他们变换角度,从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敢于正视并否定自己一辈子的追求这一点去考虑,学生恍然大悟,原来,社会进步需要观念更新,我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观念更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及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的提高,一些原来的观念会显得陈旧甚至是错误的,如果人们抱着固有的错误观念不放,社会就无法进步和发展。这样既复习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又能引导他们去关注生活,去思考生活。
二、启发学生观察,培养他们想象能力,拓展思维
想象是根据头脑里已有表象经过思维加工建立新表象的过程,或者根据口头语言或文字的描述形成相应事物的过程。写作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离不开想象,缺乏想象力的文章,必然文思呆滞、语言贫乏,学生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就写不出有新意的文章。有了想象,笔下人物才会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景物才会生动形象、有声有色,那么如何利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想象力呢?
1.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物象,让学生进行联想。如看到蓝色,就想到大海、想到冷静、想到理性。又如,显示两组图:一组是突出自然界中的刚被小孩掐断茎根的小草的枯萎状;一组是战争和疾病中的小孩的恐惧眼神与痛苦神态,并相应配上悲伤的乐曲,再问“史铁生以自己的人生告诉了我们什么”;目的是让学生去联想并思考,生命是脆弱的以及该如何对待生命,而史怀哲尊重生命的伦理观更是告诉他们最完满的答案。这样逐渐养成联想的习惯,想象力自然丰富。
2.设计场景,创设氛围,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在一次写作训练中,我截取了这么一个视频片段:“一个人站在门外,一手拎着大包小包,另一只手正在按动门铃”,并除去音频,让学生根据这个片段进行设想,学生反映积极,进行了大胆的想象,如: ①外出回来的主人;②拜访久违的朋友;③好心人正要看望勇斗歹徒、见义勇为的英雄;④ 这人是机关干部,有求领导并给他送礼;⑤某干部正要退还家人收下的礼物等等。这样作文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尽量调动和激发每位学生的想象力。
3.播放音像资料,让学生写观后感。在学过《我与地坛》《勾践灭吴》之后,给学生放电影《我的大学》,让学生思考:怎样面对人生的坎坷和苦难?就“挫折与人生”这一话题自主写作。
4.听音乐,讲故事,以震撼心灵的音乐激发学生的想象。在学完《道士塔》后,敦煌因莫高窟和鸣沙山,如梦一般的美,令人心往神驰。我放了田震《月牙泉》,引起学生对他们的爱,就此让学生想象并写感受。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它是智力进化的源泉……”,教师要利用声音、图像及教学课件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大胆想象,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作冲动,体味快乐
写作灵感的产生常常是人的显意识和潜意识交互作用的结果,某种特定的情景环境可以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影响,唤起其潜在的意识,使其和显意识沟通,那么教师在作文命题时,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创设能使学生心理亢奋激动的情境,使他们在这种情境的感染和牵引下,唤起其已有的积极状态,从而产生写作冲动和欲望,以激发灵感。
话题作文是近年兴起的又一作文形式,它既不是一种文体,也不是写作范围,从形式上看话题作文属于给材料作文一类,但它不同于一般给材料作文,它通过少量的提示语引出话题,即给出话题的情境、背景、漫画以及图表等,这时便可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电视中有大量制作精美意蕴深远的公益广告,如关于环保的“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关于敬老的“妈妈洗脚”,关于诚信的“秤不准是人心不准”等等,无不令人怦然心动,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写出以“环保”、“敬老”、“诚心”为话题的作文来。
此外,我们还可以歌曲来创设作文情境,如以“成功”为话题,可以播放了歌曲《真心英雄》,那铿锵有力的旋律、富有哲理的歌词深深的打动着学生的心,随着感情的宣泄,佳作就能因此诞生。还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世界名曲,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等,这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在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又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语言表现能力,真正体会到写作的兴趣。
第二篇:高中数学多媒体教学浅探
高中数学多媒体教学浅探
陕西神木第七中学 苏晓鹏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它在各领域、各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前众多高中学校教室里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设备,如何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已成为当前各高中学校讨论的热点话题。本文从高中数学的特点、高中数学课堂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点、与不足谈几点体会,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一、高中数学的特点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其对学生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等具有重要的作用。高中数学注重逻辑推理和演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计算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二、高中数学课堂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点
多媒体技术具有形象直观、信息量大、效率高等特点,在高中数学课堂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1)运用多媒体的声像效果,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数学课的开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数学课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课直白地提问复习引入新课,平淡无奇。不如运用多媒体的声光、色形、图象的翻滚、闪烁、定格及色彩变化、声响效果更能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闸门,由被动到主动,轻松愉快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例如:在引入《四种命题》时,通过flash动画演示一个故事情节:有一个主人很热情地约了四个朋友一起过生日,结果只有三个朋友赴约,主人见人没来齐,便说:“该来的没来”。过一会儿,有一个朋友走了。主人又说:“不该走的走了”。这时另一位朋友也走了。主人见情形不对,对剩下的一位说:“我又没说他”。结果三个全走了。提问:主人的朋友为什么会走?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
又如在讲正、余弦函数的图像时,传统教学只能画出静止的曲线,而利用FLASH动画可以展示正、余弦曲线的运动、变化过程,充分体现数学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和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立体几何一直就是高中数学的教学难点,被认为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初次接触立体几何,会遇到许多困难。因为在平面上绘制立体图形,会受到视角的影响,难以综观全局。而多媒体技术易于显示图形的形成、变化过程,可将复杂的图形分解成简单的图形,让立体图形在平面内动起来,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去观察,领悟图形中各元素间的位置关系、度量关系和图形本身所具有的性质。
例如,在设计和制作高二立体几何《圆锥的概念和性质》的课件时,就可以用几何画板制作分别以矩形的一边、直角三角形一直角边、直角梯形垂直底边的腰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的动态过程,让学生从观察动态显示过程中积极思维,然后从中抽象出圆锥的本质属性,形成概念,并用发生式定义法给圆锥下定义。这种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的良好迁移情境创设,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识图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运用多媒体的动画效果,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呈现过程。
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直接轻松地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留下深刻印象,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因而要求在课的重点、难点讲解阶段,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这就需要运用多媒体的动态画面展示事物发展或推理全过程。利用它的图画特性将抽象的、理论的东西形象化,将空间的、难以想象的内容具体化。
例如,在讲授二次函数y=ax2+bx+c(a≠0)在[m,n]上的最值的问题时,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对称轴移动而区间不动或对称轴不动而区间变化时函数的最值不容易理解,在教学中我利用课件,通过对a,b,c,m,n的动态控制,使学生能直观的看到变与不变的关系,从而深刻理解了知识要点,有效的掌握了这个
难点。
三、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几大误区(1)恰当地追求它的“外在美”,忽视它的“内在美”及对教学的干扰。一些课件背景五颜六色,学生无法看清字幕;课前就是一段躁人的音乐,似乎是活跃课堂气氛,实际上是扰乱了学生思维。数学课必须实在,落到实处,不能讲究华丽的外表。
(2)重视演示现象,说明问题,传授知识,忽视揭示过程,培养能力。在使用多媒体的同时,往往注重演示过程,而没有指出数学方法、贯穿数学思想,导致学生只会模仿做题。
(3)重视课堂的“教”,忽视与学生的互动和情感交流。学生上课就会象看电影一样,只看屏幕,不看老师,使双边的活动更少。
四、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的反思
虽然多媒体教学有很多优势,但我们也不能盲目地使用信息技术来取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这是在任何教学模式中都应遵循的原则。因此,教师必须挤出大量的时间学习Authorwear,3Dmax,Flash等方面的知识,学习各种电教媒体的操作技能和技巧,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在网络环境下的学科教学中获得自由,掌握主动,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总之,多媒体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它更体现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完善,我们高中数学教育必将如日中天,发出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1]白瑞星.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如何实现整合[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4):30-32.[2]方钧鹤--《对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的几点看法》(≤中国电化教育≥ 99。5)[3]李华--《中小学教育媒体的选择与应用探讨》(≤中国电化教育≥ 2000。2)
第三篇:浅探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探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宣城机械电子工程学校
王海安(安徽·广德 242200)
【摘 要】 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有利于分层教学,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对象等方面结合教学实际制定策略,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实践,创新教学模式,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学 中职语文
中职语文教学现代化的历程在经历了电化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之后终于迎来了它的成熟期——信息化教学阶段。2012年9月,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说过,面对现代教育,我们首先要创新的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不断地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将信息化和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两者要全面、深度地融合,不断提升信息化教育的水平,使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快速发展, 而中职语文教学的特点决定了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将更高更快。
一、运用信息技术,发挥桥梁作用
1、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教学融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的教学整合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想准确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的结合,第一点要做到的是明确信息化教学的含义和信息化教学的意义。所谓的信息化教学,一方面是传统教学和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结合,另一个方面也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整个教育体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信息化教学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与学生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组织的教学活动,具体有以下四个特点:其一,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强调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其二,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特征,教学内容能与时代更好地结合,其内涵也就越丰富;其三,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内容正是学生所需要的知识,所以教学要适合学生的需要,并关注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其四,混合型学习,即把传统学习的优势和网络学习化的优势结合起来【1】.2、信息化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1 信息化技术有助于学生学习
人们获取的信息大部分来自于视觉和听觉,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能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热情;信息化环境所带来的多感官调动结合在一起,使得知识更易被获取和保持,并且对于学生的分层次学习有所帮助,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得教学的整体效果要超越于传统教学。
信息化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用,有利于培养中职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信息处理的能力、参与信息社会的态度等,可以通过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的环境形成,要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培养中职生信息素养。
2.2 信息化技术有助于教师教学
信息化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用,一方面教师可以不用太多的时间进行备课,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对整体教学设计有所帮助,另一方面教师通过这种电子备课的方式减轻了自己的重复劳动,不必对一篇一样的教学内容反复地写教学设计。在信息化的环境中,教师可以博采众长,有利于自己专业的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授课,课堂容量更大、形式更生动,同时师生交流更快捷,有利于新型师生关 2 系的形成。
信息化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促进知识的获取和保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弥补传统语文教学的不足之处,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愉快学习的氛围,帮助教师减少重复工作量,有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提出大胆创新,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改革了语文的教学方式。
二、注重应用策略,培养参与意识
信息化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其一,课程教学活动的进行要在网络和多媒体的环境中;其二,以信息化为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处理之后的教学内容才能成为学习者的学习内容;其三,能够用信息工具对学习者的学习方式进行改进,使得学习者能够对学习的知识重新建构和组合。【2】
依据之前提出的信息化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用遵循的三条原则展开实践,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我们也根据中职语文教学大纲找到应用的切入点,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对象等方面,结合教学实际制定应用策略。
1、创设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职语文教学的情境创设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在语文教学导入部分,教师可以先利用信息化的环境,向中职学生展示在教学中能出现的一些食物现象和其发展过程,积极主动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发其学习的欲望,使得学生能主动地探索知识,让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的引导下和教师一起学习,再进一步探讨学习内容。
2、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以往的综合实践活动常常因为教学中的情景、实验或者其他不同客观条件不能够实现;也许可能在时间金钱上会花费很大,在传统的教学中因为种种原因综合实践活动不能够实现。信息技术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使得往常不能实现的综合实 践活动得以实现,模拟类似真实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能自然而然地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来,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起到一个巩固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微博、QQ群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实践状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帮助,有利于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不断提高中职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3、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现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所有的事物都围绕着信息化而进行,互联网的风靡,已经到了人们想象之外的地步。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人们都可以利用互联网帮助自己搜索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样便利的网络环境,不但可以帮助老师找到需要的教学材料和教学视频,还能帮助学生对不懂问题的研究,可以通过网络找到资料。教师和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增强交流,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彼此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样便于开展合作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的自主学习模式。
在中职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通过合作学习,中职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学会学习、学会合作,自己去发现、去钻研、去探索,学会与伙伴沟通交流,培养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
4、拓宽学生互动平台
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时间是有限的,如果要着实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得课堂效果更加有效,就必须在课下的时间加大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的时间。现代的信息技术就能够使得这个想法得以实现,使得学生和教师可以不用再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广更宽的平台。将学生的学习视野从课内转向课外,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学习和心灵上的交流,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比如QQ、邮箱等,这样现代经常使用的交流手段,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能够及时地就学习生活上的问题提供 4 交流的机会。比如教师可以建立班级整体的QQ群,集合班级所有的同学就某一个学习上的知识点进行讨论;学生可以给教师写电子邮件,把学习上不懂的问题积极反馈给教师,还可以说一些心里话,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开导,并且这一切都是没有面对面的尴尬气氛。
5、加深学生理解与记忆
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现在的大多数教师采取的传统教学模式基本上是建立在语言描述上,还是教师为中心,学生在学习中依旧处于被动的地位,对于知识的掌握处于简单的记忆层面,这种教学模式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是不好的。这一问题可以通过现代的信息技术有效地解决,现代的信息技术拥有强大的信息资源,教师可以利用信息资源将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化、形象化,这样的话就使得学生的多个感官都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学效果会大大地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同时现代的信息技术可以在阅读中发挥很好的作用,将学生带到特定的文章境界中,更加有利于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将文章放入到特定的时代背景中,与自己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走进文章,走进作者的内心,从而达到对文章的个性化理解。
三、开展教学实践,不断提升水平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指出:要以信息技术创新教与学的方式与环境,开发整合数字化资源,为教师、学生和社会人员方便快捷地获取优势学习资源与交流信息提供服务。信息化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由阅读与欣赏、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两个方面组成。
1、信息化教学在中职语文阅读与欣赏教学中的应用
在学习《永远的蝴蝶》这篇课文时,应用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播放《永远的蝴蝶》动画视频、《人鬼情 未了》的音乐等,营造悲伤的氛围,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走进悲剧中,感受小说的悲剧美。由于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思维活跃,顺利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信息化教学在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的应用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第三单元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中《自我介绍》的实践活动。教师面对没有自信、渴望提高的中职学生,通过网络和博客平台自主学习,能够联系个人特点进行自我介绍。教师在活动中通过网络平台及时指点小组内的学生,尝试结合自身特长进行个性化的自我介绍;在课堂上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精彩的自我介绍,然后通过情境模拟,让学生展示自我风采,增强信心。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有效地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效率,改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信息化的环境中勤学、乐学。
3、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分析
信息化教学得以迅速地发展、大量运用,得益于信息化教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大量运用,但是这不代表信息化教学没有误区,它也存在着许多的误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用多媒体完全地代替传统的黑板粉笔。现在多数人都在批判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力地倡导信息化的教学模式,从以往的粉笔、黑板完全地转变为鼠标、屏幕,但是这真的好吗?俗话说过犹不及,我们只是从一个没有信息的极端走到了另一个完全信息化的极端,这种方式是不好的,在课堂中完全不利用黑板,只是依赖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是不对的,在教学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灵感,这个时候就会需要粉笔,鼠标是代替不了的。
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范围。许多教师利用多媒体便利的特点,在幻灯片里使劲地加入一些知识,在课堂中照着课件长篇大论,完全都没 6 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这样是不好的,不仅达不到原有的教学效果,还使得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更加困难。同时,中职学生的阅读量非常有限,如果教师在课堂中加入大量的课外知识,不但不能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还会使得学生更加不容易理解,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和文字,不恰当地引用信息化教学,会对教学目标的达成产生影响。
总之,中职语文教学的信息化教学一定会走向常态,这也是中职语文教学必然的趋势。但是世界的纷繁复杂决定了信息化教学在应用的道路上还要面临挑战,我们需要创新与实践,不断探索教学模式与方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龚双江.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大赛的方式与要点[D].2013.10.[2] 李乔.电脑知识与技术[J].2012:580.
第四篇: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中运用
多媒体在聋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张应华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正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传统体育教学的弊端就暴露无遗,特别是在聋校体育教学中尤其突出,教师面对的是不能说也听不见的学生,他们只能靠直观感觉。因此,多媒体课件在体育教学中的互补作用更显重要。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电教多媒体教学,既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具体动作的认识和形象性,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动作的技术要领。
关键词:体育教学 多媒体 学习兴趣。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由于教师的原因,有三个不利因素影响体育教学效果。
一、教师的喜好和特长影响教材的选择
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而一个新的运动技能的形成,必须通过教师用精练的言语讲解和标准的动作示范,学生通过听、看来感知技术过程,而且“看”是学生的主要信息来源。这样就要求教师要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和示范能力,否则很难把示范动作做的很规范,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一个失败的示范会影响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因此每个体育教师在具体安排教材时,总是把自己喜欢的、善长的内容安排的较多。时间一长,势必影响学生全面发展。这种现象在传统体育
教学模式中是普遍存在的。
二、教师的年龄影响教材的选择
人们常说:“体育不养老”体育教师随着年龄的增长,完成动作的能力一定会下降的,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时,就会回避那些难以示范,技术性强的动作,也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随着目前经济条件的改善,物质生活的提高,有许多中青年体育教师虽然年纪不大,但已是大腹便便,行动上有一定的障碍,这样实际上也妨碍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作用,造成教材选择上的单一化、简单化。以上现象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是无法克服的。
三、动作技术示范难影响教学进程
大家都知道,在体育教材中有很多腾空、高速、翻转的技术动作。学生很难把这些瞬间完成的动作看清楚,也就很难快速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表象。教师放慢速度又影响动作的完整性及效果。这时教师只能反复示范,重复讲解,最终的结果是影响了教学进程,而且,过多的讲解和示范还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认识。这也是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的一个难题。
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随着课堂教学手段的巨大变革,多媒体的出现,多媒体课件已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这一新的教学手段,对于解决上述问题将起到积极作用。
一、多媒体教学有利于灵活运用、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一阶段都能表现为注意、等待、研究和行动。可见,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主要因素是学习动机和兴趣,这是学生智利发展的重要动力。运用多媒体,通过声、形、动作等因素的交替作用,对学生进行心理控制,激发学生去探索,去创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有密度、有强度、有情感,使学生自始至终在情境交融,兴趣盎然中动情明理。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录像演示跳远的慢动作,从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学生观看以后,他们觉得跳远的动作好像是在空中飞跃,课堂激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全面领会了跳远的全过程。
二、提供直观感受
多媒体教学它最大的优点就是能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感受,通过画面、图片、声音等综合性多媒体技术,带给学生生动的、真实的形象,并引导学生发展思维,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向学生们介绍前滚翻的技术动作时,如果用传统的示范、讲解方式来进行教学,效果是不理想的。因为在上课时,老师将完整的动作示范出来以后再进行讲解、分析,所讲的一切都较为抽象,不易让学生理解,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很难完全掌握。然而,如果在上课时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前滚翻的整个技术动作借助教学软件,通过屏幕展示教师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图形分解以及将蹲撑—两手撑垫屈臂—低头—两脚蹬地—提臀收腹—重心前移团身滚动—枕骨、肩、臀部依次触
垫—抱小腿团身成蹲撑的文字解释出示在相应动作的旁边,结合课堂上的需要使画面重复播放、讲解,加上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这样,学生的大脑中形成清晰完整的技术动作,练习起来便会更有劲,更主动,对动作要领便能直观理解,掌握技术动作也就更快。这点也符合了青少年对直观、有趣、新奇的事物更容易理解,更具有强烈认同感的这一心理特征。又如:多媒体教学对指出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和纠正方法也有很大的作用。那么我们可以运用画面演示各种错误动作,学生通过认真观看画面,动脑思考。然后,通过教师仔细分析、讲解产生错误动作的根源后再进行改正。另外,还可以将一些优秀运动员的比赛录像剪辑到教学软件中,在上课过程中播放给学生看,使学生对滚翻动作在运动中的应用有个初步认识,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这样对以后在室外继续练习前滚翻动作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准确合理的处理教材,安排教法,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中重要一点,便是如何将教材重点、难点突破,以达到让学生理解、掌握动作的目的。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动作的重点难点都要由教师反复示范,着重指出,一堂体育课中要重复多次。遇到复杂、迅速的运用,不利于学生观察和仔细了解每一动作细节。运用多媒体教学进行授课,就会避免上述存在的问题。教学时教师的运用讲解示范,直接播放给学生看,学会的同学可以进行练习,不会的同学可使用控制按钮重复播放动作的讲解示范。并且,教学 的重点难点的体现也十分明显,用特定的声音、图标显示,提醒学生注意。同时运用得体可行的教法显示,形象地解决重点难点,让学生直观、主动、立体、全面地掌握动作,提高教学实效。
四、电教媒体,有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而且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应当在主体意识支配下的自觉行动,特别聋校学生的自身特点,通过电教手段将现代的动作技术引进体育课,以其绚丽多彩的画面、动作展现给聋生,自始至终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进行教学媒体的优化组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我在讲解蹲踞式起跑时,用录像演示:“各就位”、“预备”、“鸣枪”的全过程,它可以引导学生加深起跑,全面领会动作要领。另外利用多媒体画出运动员在100米比赛的四个环节。首先让学生对图中所示进行详细的观察和分析,并指出运动员在跑的过程中受力部位与易犯的错误和动作的配合顺序,使学生头脑中建立了初步的动作概念,再采用一些有效的练习方法。本节课在教法上与以前明显不同,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体育骨干在学生中的地位,从观察到教师结合图片阐述,到学生的实践体会,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五、化难为易、化动为静,强化学生的理解力
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阶段。运用计算机把所教学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变动为静,变快为慢,有利于学生理解比较复杂的、抽象的知识。例如:在教学一套完整的单杠联合动作时,如果我们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在课件的制作时,我们可以先采用从体操大赛
中截取下来的一段单杠动作让学生欣赏,感受来自体操的美,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及信心。接着运用动画效果,把本套单杠的联合动作演示一遍,并穿插上重点、难点,最后,我们把素质好,有一定特长的教师的整套动作拍下来,做进课件,然后演示给学生看,并运用暂停,慢放等手段加强学生的记忆。这样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弥补了教师的自身缺点或条件的限制,从而为教学的全面打下了扎实基础。
在实际应用中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缩短了教学过程,学生也乐于接受。尤其是在示范快速、复杂、腾空等动作时效果更显著。更重要的是多媒体课件能够把老师做不好或帮不清的动作环节表达清楚。如:在教学“鱼跃前滚翻”的时候,学生很难把握“跃”的感觉。同时,滚翻时容易塌身,而教师在示范时也只能一气呵成,一放慢,动作就容易失误,所以,如果运用多媒体制作就简单多了。
这样一来,教师就不用“扬长避短”了,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就会从全面发展学生各项素质的角度出发,而不受自身因素的影响。同时制作课件的过程也加深了教师对各项技术的理解和认识,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讲解技术要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解决传统教学中解决不了的难题。
参考文献:
1、《创新教育论纲》
2、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3、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设想 体育学刊
4、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模式及发展趋势《中国电化教育》
5、《中国学校体育》,2005年2期
第五篇:浅探小学英语教学中游戏的运用
浅探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爱玩”是儿童的天性,学习外语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若能小学英语课堂变成孩子们“玩”的天地,必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之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英语教学效率。本文列举了游戏在一节英语课中不同环节的运用的好处,探讨了科学的运用游戏法教学需要注意的要点。
【关键词】英语教学游戏游戏教学法
小学生正处在好玩的年龄阶段,在吃饱肚子,不冷不饿的时候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玩”。让小学生整天坐在教室里听老师传授枯燥的知识,不仅效果差,还抑制了孩子们的个性。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要想让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就要想方设法的让课堂变成孩子们“玩”的天地,让学生在“玩”中学,学得开心,学得高效。《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教师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它们逐渐将兴趣转化成稳定的学习动机,„„”运用游戏教学正好能满足小学英语教学的这些需求。
所谓游戏,是一种内容新颖,形式独特,方法灵活,富有挑战性,有较强的趣味性,能吸引活动者的注意,并使他们大脑产生兴奋的活动。游戏的种类很多,涉及的范围很广。游戏可大可小,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运用。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游戏能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轻松地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记忆效果,提高学习效率,并能增添英语学习氛围,丰富课内外活动。运用游戏的形式组织教学的方法,也就是游戏教学法,适用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任意环节。
1、在复习导入中运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让学生“想学”。小学生年龄小,英语课时较少,所学东西极易忘记。因此,每节课都有必要设计复习环节,一方面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另一方面为新学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做好充分的铺垫,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使得后面的教学顺理成章。这个时候若能用游戏的方式来组织复习,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开始的时候就注意力高度 1
集中,思维活跃起来,学习英语的热情高涨起来,轻松进入正式的学习阶段。
如在教学《Join In》(学生用书1)Unit 10 Body的第二课时时,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做一个Listen and do的游戏:Touch your nose./Open your mouth./Shake your legs./Show your teeth./„„
快节奏的游戏导入,既复习了上节课的重点词汇和指令句型,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想要进一步学习。
2、在新授中运用游戏,调节课堂教学的气氛,让学生“乐学”。
新授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首次接触新知的环节。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新授环节大部分是呈现字母、单词、词组或句子,呈现段落、篇章的时候较少。用游戏的形式呈现新知,学生必然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学习积极性高,印象深刻,效果好。教授新课时,我们常适当地穿插一些活泼的猜谜语游戏。这样,不仅可以缓和课堂上严肃紧张的气氛,也可以分散难点,降低难度,从而驱除学生的恐惧心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放松的游戏乐园中无拘无束地说英语,不知不觉地学知识。例如在教师教学《英语》(Join In三年级起点)中的故事《The snails》时,为介绍新词snail、box和句型What’s in the box?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的“猜一猜”的游戏:
T: Hello, everyone.Let’s play a game, OK?
Ss: Great!
T: Look,this is a box.Please guess, what’s in the box?
S1: An apple?
T: No,no,no.Guess again.What’s in the box?
S2: An egg?
T: No,no,no.Guess again.What’s in the box? Pleasetouch.S3: 蜗牛?
T: Yes, It’s a snail.如此趣味十足的猜谜游戏学生一直百做不厌。由于学生迫切地想知道盒子里面装的什么,强烈的求知欲便使他们积极地动脑、动口、大胆地猜测,不亦乐乎。
3、在操练中运用游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学会”。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是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之一。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离不开操练。英语教学中的操练分为机械操练和意义操练。小学英语教学中两种操练均不可少。
在进行机械操练时,若教师一味的要求学生反复地听、说、读、写,时间一长,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逐渐失去操练的热情。如在教学《Join In》(学生用书1)Unit 3 School things这一单元中的文具单词时,一位英语老师在呈现新词后,要求学生“Read after me several times”,学生反复地跟着老师读了几遍后,老师请会读的举手并读给大家听一听,结果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举手。而另一位老师在呈现了新词之后,马上组织了一个训练学生读的名为“High and low voice”的游戏,教师高声读一遍,学生就轻声读两遍,教师轻声读一遍,学生就高声跟读两次,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到了听和读的上面,学生不再觉得枯燥,操练完之后能独立读出所练单词的同学多出了许多。还有一位老师也在相同的环节设计了另外的游戏:跟着节奏读单词,教师用掌声给学生打节奏,教师打出什么节奏,学生就用什么速度读单词。这个游戏把音乐与读单词相结合,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效果不错。
采用游戏的形式替代纯粹翻译式的意义操练,不仅能让学生透彻地理解句子含义,还能让学生自觉地在游戏活动中运用句子。如在《Join In》(学生用书1)Unit 2 Colours这一单元中,一位教师呈现了句型“My favourite colour is red.”和 “Is it white?”之后,为了操练这些句子,教师设计了Guess my favourite colour的游戏:
A: Guess my favvourite colour, What’s my favourite colour?
B: Is it white?
A: No, it isn’t.B: Is it green?
A: No, it isn’t.B :Is it yellow?
A:Yes, my favourite colour is yellow.一个学生猜对之后,大家就都来猜一猜他的最喜欢的颜色。游戏先在师生之间进行,再在学生之间进行。然后将这个游戏改变成一个chant,熟读成诵。通过这样的操练,学生对此句型结构的印象就非常深刻,对句型的理解也很到位,真正做到学会了该句型。
4、在巩固拓展中运用游戏,发展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让学生“学好”。《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英语教学要“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学以致用一直是学习的最终目标,英语教学也不例外。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用”这个环节呢?我认为可以从游戏入手进行尝试。如在《Join In》(学生用书2)Unit 2 Numbers这一单元中,教材提供了购物对话场景的学习材料,学习完这段对话后,教师可以运用设Sopping或Simulated Shopping(见何洁著《英语课堂游戏》)游戏来扩大学生的交流范围,让学生在有竞争的情况下运用所学购物用语。类似的游戏还有Massage Exchange、Look for a person、Look for the lost things、A survey、„„等等,根据教学需要,这些游戏可以创设较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这种语境中运用所学语言,为学生提供了拓展语言和思维的空间,发展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对于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老师们用的很多,但其效果参差不齐,有的老师用的游戏让课堂教学更有活力,学生学习效果更好,而有的老师用的游戏则只是让课堂表面上“活”,学生兴高采烈,七嘴八舌,等到游戏结束,下课后问学生,“你学到了什么?”学生一脸茫然,思索良久。由此可见,游戏用得好,可以增效课堂,用得不好,则是浪费时间。如何才能在教学中用好游戏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1、游戏的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这种教学方法是否能达到教学的目标,选择或设计游戏时也是如此,游戏的运用要起到帮助教师完成教学目标的作用,教师要做到“有的放矢”。游戏的安排并非随意的,必须为教学服务,要根
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的需要进行设计。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时,充分考虑教学的重、难点和其它教学目的。
如一位英语老师在教学《Join In》(学生用书2)Unit 7 Animals中的“Dose it live on a farm?” “Has it got two legs?” “Can it swim/fly?”等句型之前,设计了Listen and do的游戏,让学生听老师的如下指令:Stand up./Sit down./Stand back to back./Stand nose to nose./Touch your arms./Clap your hands./„„学生听到指令后做出相应的动作。虽然这个游戏能够调节课堂教学的气氛,学生有激情,也复习了以前所学的英语指令,但是这个游戏中复习的内容与本课教学目标相去甚远,起不到为教学中心目标服务的功能。如果能将这个游戏的指令改为这些:Sit like a dog./Fly like a budgie./Run like a rabbit./Roar like a tiger./Swim like a fish./Eat like a hamster./„„那么,这个游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吸引所有的学生来参加,还巩固了本单元所学的动物单词,为后面的听一听,猜一猜学句子打下基础,游戏目的紧扣教学中心目标,针对性强,起到增效课堂的作用。
2,游戏的设计要合理,既要适合学生,又要便于操作。
“适合学生”包括三个方面:⑴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⑵适合适合学生的英语水平,有让学生“跳起来摘桃子”的难度;⑶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游戏中乐于尝试、敢于挑战、扬长避短、团结协作。
“便于操作”指游戏不能过于复杂,不需要过多的“道具”,老师一个人就可以轻松的驾驭游戏。游戏活动应该形式简单,教师稍微讲解、示范,学生便知如何进行,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使课堂活而不乱、动静有序,使游戏活动发挥应有的作用。反之则会费时又费力,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3,游戏的运用要灵活,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特点,学生的特点选择游戏,创造性地改编游戏和设计游戏,灵活地选择游戏活动的时机,注意课堂气氛和课堂节奏的调整和把握,灵活地安排游戏活动在整节课中的位置,以求达到“课伊始兴已浓,课正行兴愈浓、课将尽兴犹浓”的教学效果。
俗话说:“把戏不可久玩”,再好的游戏,玩过几次之后小学生就没有兴趣了,这便需要教师不断地积累游戏的方法,不断地设计新的游戏,不断地翻新游戏的做法,以满足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
4,游戏的组织要科学,力争做到有条不紊,短时高效,并让学生“兴犹未尽”,期待再来一次。
⑴ 做好充分准备。课前,教师要设计好游戏的程序,准备好游戏需要的“道具”,均衡地分好游戏小组。
⑵ 精心组织。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在学生面前,教师既是导师,又是朋友。教师在布置完游戏任务,介绍完游戏内容,讲解清楚游戏规则之后,应满腔热情地参与游戏的监控工作,安排好进度快的同学的后续任务,并帮助后进生克服困难,使他们也能顺利完成任务。对创造性的思维和表现给予鼓励和宣传,始终保持轻松、活泼、主动的气氛,既不强迫压抑,也不放任自流。
⑶ 即时小结游戏得失。游戏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调动学生对整个游戏作出总结、评议,指出优点,发现不足以待改进提高。
⑷升华游戏,强化知识与技能。游戏后,教师要抽象出教学内容和知识点、技能点,将游戏中包含教学信息迁移到学生的内容认知领域中去。
科学地运用游戏法教学,不仅能消除学生紧张心理,还能满足学生好奇、好动、好玩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需要,从而促进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发面转化,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地学习英语,从而提高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教育部.201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何洁.2003.英语课堂游戏 宁波出版社
宋建萍.2011.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