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科学活动:磨米粉
大班科学活动:磨米粉
活动目标:
1、观察米变成粉的过程。
2、认识生活中的米制品并尝试做出自己喜欢的米制品。
活动准备:
1、PPT。
2、小石磨、毛巾、干净的盘子、大米和面团。
活动过程:
一、认识米制品。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好吃的东西,我们来看一下都有什么?
你们知道这些都是用什么做的吗?——米
那你们知道米还能做出什么东西吗?
二、出示米。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2种不同的米,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小朋友们觉得大米和
糯米有什么不同吗?
小结:大米是细细长长的看起来有点透明;糯米比大米短,胖胖的,有点乳白色。
三、观察米变成粉的过程。
师:小朋友们,我们刚才看到的米制品是不是用这些一粒粒的米做成的啊?对了,他们是用米粉做成的。那你们知道米是怎么变成粉的?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东西,瞧,这是什么?——小石磨。我要用它来变
一个魔术,小朋友们睁大眼睛看仔细了,老师是怎么变的。(小石磨、杯子、泡好的米、小碟子——磨好,发现了什么?——磨出米浆,将米浆中的水分去掉就变
成了粉)
四、动手制作。
师:那今天小朋友们也来当一回小厨师。老师给你们每个人都准备了一团
面团,现在去洗手然后轻轻地搬着小椅子回到桌子边一人拿一个小面团做自己喜
欢的东西。
五、欣赏作品。
师:拿一个盘子装小朋友们做的东西,到厨房里去蒸。一会儿我们来吃小朋友们
自己亲手做的米制品。
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都知道了米变成粉的过程,体会了辛苦。那我们是不是更应该爱惜粮
食,不浪费呢!
第二篇:大班科学活动
活动名称:
大班科学活动
活动内容:
四季的变化
-、活动目标
1.了解四季变化的顺序。
2.发现季节变化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对四季的特征有初步的感知经验。
2.幼儿用书。
3.方向箭头三个。
4.四个季节的娃娃图片及四季美景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以谈话形式引人。
教师:“请小朋友说-说
现在是什么季节?
一年有几个季节,从哪个季节开始?
(二)展开部分
1.引导幼儿交流讲述有关四个季节的经验。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四个娃娃,谁能说一说,它们各是哪个季节的娃娃?
“(请幼儿结合娃娃的穿着、图案颜色,介绍四个季节的图片)
2.认识四季的特征,交流对季节的认识。
(1)出示春季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春季的特征。
教师:“,你们猜一猜,这是哪个季节的图片?
“(春季)
教师:“春天来到了,在春天,你会看见什么?,柳树发芽了,小草从泥土里钻出来,树叶长出来了,颜色是嫩绿....教师:“这个时候。小朋友会穿什么衣服?做什么呢?
小朋友会脱掉棉衣,穿上外套,跑出来玩游戏.....(2)出示夏季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夏季的特征。
导幼儿说出夏天气会很热,白天变得很长,夜晚变得很短等》“
教师:“这个时候,小朋友穿上了什么衣服,玩些什么?
穿上背心、短裤裙子:在院子里玩游戏,会感到热,会出很多汗。
(3)出示秋季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秋季的特征。
教师:“夏季过去了,什么季节来到了?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会看见什么?
“(庄稼成熟了,瓜果成熟了,树叶变黄了落了下来...)
教师:“这个时候,小朋友穿上了什么衣服?
“(穿上薄外套)
(4)出示冬季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冬季的特征。
教师:“谁来说一说,在这个季节会发生什么?
“(天气很冷,会下雪,一片白茫茫的,树变得光秃秃的....)
教师:“下雪时,小朋友会做些什么?“(打雪仗堆雪人)
教师:“这个时候,穿的衣服有什么变化?
“(冬天会穿厚厚的衣服,戴帽子、手套;天黑得早,不能在院子里玩了,要早早回家)
3.引导幼儿说一说四季的顺序。
教师小结:“四季是按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哪一个季节,为什么?”
教师小结:“四季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快乐和美好的感受。
第三篇:大班科学活动
太阳班科学活动——1米有多长
设计思路
在主题活动“我爱运动”中,幼儿对举重,跳远,投掷、跳高、跑步等体育项目有了进一步了解,知道这些项目的基本动作和锻炼 方法,也在游戏中模仿练习进行比赛。很多比赛都需要用测量的方法知道结果获得成绩,当“米”这个词出现时,幼儿产生了探究兴趣,我提出问题“1米有多长”并由此设计教育活动,激励幼儿展开探索。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探索活动,体验发现的乐趣。2.掌握用自然物测量长度的方法。
3.尝试运用多种材料或多种方法进行测量,能正确记录,大胆表达。活动准备
室内环境中各种游戏材料,学习用品,一米长卷尺,一米长的纸条若干,记录表格,相机电视及传输线。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一米有多长 1.提出问题 教师:小朋友们最喜欢的刘翔练的是什么项目?郭晶晶比赛的是多少米跳台跳水?
幼儿:刘翔练的是110米跨栏,郭晶晶比赛的是10米跳台跳水。2.启发思考
教师:在跑步,跳远,跳高,跳水的运动项目中都有一个测量的长度,高度的名词是什么?
幼儿:110米,5米,10米,都有个“米”。教师:一米到底有多长?
幼儿:有大人的一个胳膊那么长......(幼儿伸直胳膊表示)教师:大人的胳膊不一样长,那么比划出来的一米也不一样长啊?(教师与配班老师比胳膊)
幼儿:有大人迈一步那么长......
教师:每个人迈的步伐都不一样,那么迈出来的一米也会不一样的?(教师与配班老师各迈一大步进行比较,引导幼儿发现各人的步子不一样大)
幼儿:(;两手围城椭圆形)有这么长.......
教师:就这么一比划吗?每个人都这样比划吗?那身体高矮不同胳膊长短不同,这么一比划准确吗?
幼儿:有桌子的长边这么长......(小朋友们的表情表现出质疑,不相信)
(二)认识一米尺 教师:老师这里有一根一米长的尺子,它非常标准。请大家看看,有什么发现?
幼儿:一米尺很直......
幼儿:上面有很多长的短的黑线...... 幼儿:有数字。
教师:(带领幼儿指认刻度一起念一遍)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再次讨论;一米有多长
教师:老师的一米尺是你们比划那么长吗? 幼儿:不是,我们比划的不标准。
教师:小朋友说是大人的胳膊那么长,老师用胳膊来比一下看?(把胳膊伸直与1米尺比较,结果胳膊比一米尺短)教师:那么你们比划的动作是标准的一米吗? 幼儿:我们比划的动作不标准。
教师:那么用什么东西能够准确的摆出真正的一米长呢? 幼儿:可以用积木,可以用书本。可以用水彩笔摆,用图画纸,用水彩笔盒......
教师:好,老师为小朋友做了很多一米长的纸条,大家比比看标准吗?(用一米尺与一米纸比较,使幼儿发现一米纸很标准)教师:请小朋友看记录表,表中有三格,第一格画出你所用的工具,第二格画出工具摆放的方法,第三格用数字写出摆了多少个?(出示记录表格边指边讲,然后分发给幼儿)
(四)大家摆一摆
教师:请小朋友快速找到材料,把一米纸放直,用选好的材料和工具才顺着它摆出一米长来?数数能摆出多少个?是怎样摆的? 幼儿取走一米纸,教师提醒幼儿找一个可以平直放纸不干扰别人的地方,先摆直一米纸,然后自取想好的材料,工具开始摆放。教师观察幼儿的动作,指导幼儿把一米纸摆直,可以借用透明桌垫或重物压住纸条,保证它是平整的,便于材料在上面摆放。1.教师用相机拍下方法正确的幼儿动作,并给予肯定。
(1)在建筑城地面上摆直一米纸,取用中长积木沿着一米纸的一端对齐,用积木一个紧挨着一个的摆放。最后剩余一点白纸,取出来一个小正方体积木摆满,一共摆了四个中长方体积木,两个小正方体积木。幼儿在记录表格上画出中长方体和小正方体积木。在摆放栏内画出一个紧挨着一个的样子,在数量格内画出4+2......
2.教师用相机拍下摆法有问题,动作不准确的情况(1)在地上摆放好一米纸,然后从玩具架上取下了几种不同的玩具进行摆放,摆放的玩具种类太多,差点数不过来,在记录纸上慢慢的画着这
(2)在窗台上摆直一米纸条,随意取来不一样的水彩笔盒,把水彩笔盒竖紧密摆放,用笔盒的宽边来量。
(3)把一米纸摆在桌子上,一边已经出了桌子,取下来剪刀(长短不一)摆放,最后数出21把剪刀但没有摆到纸边。
(五)分析问题
1.教师让幼儿停下来观看照片发现问题,师幼共同总结纠正测量的问题,最后探讨出正确的测量方法;第一,测量物和被测量物的一边要对齐。第二,测量物之间不能有空隙。第三,测量物要摆直,不能弯曲。第四,测量到头不够时可以用小材料代替。
(六)展示交流记录
教师:(幼儿都完成了至少一种材料的研究摆放)请小朋友们讲一讲自己的试验记录。
幼儿:(将记录表面对大家)我用的材料是中长方积木,一个一个摆齐紧挨着,一共用了四个中长方和两个小正方积木摆出一米长。
(七)活动延伸
教师:大家的记录都很清楚,都有进步,我们知道了一米有多长,会用统一标准的材料摆放一米长,比以前小朋友说的胳膊长,一大步长要准确了,不过测量跳了多远,跳了多高最准确的工具还是尺子。老师把一米纸放在测量区,小朋友在活动区时可以继续测量。活动反思
本活动随着主题活动的进行和幼儿关注点自然生成。在活动中,一开始教师启发幼儿对“一米有多长”进行思考,面对有趣但含糊错误的认识教师没有急于批评指正,而是给幼儿提供了一个验证自己的机会,激励幼儿在做中学,学后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提升知识,有效提高“教”与“学”质量。
“掌握用自然物测量长度的方法”,这是该活动的一个目标,在30分钟内,幼儿要把自己想象的一米长具体物化为可操作性材料,并验证想法得出经验总结认识,的确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是,在活动中,我们看到幼儿始终处于快乐学习的状态,而且这种快乐并不是通过教师的简单刺激而激发出来的一种肤浅的快乐。而是由学习活动本身带来的快乐,对幼儿的终身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四篇:大班科学活动
大班科学活动《动物怎样过冬》教学反思
2011-01-16 08:40:45|分类: 默认分类|字号 订阅
在活动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组织活动:
第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师:“冬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了,你会怎样来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呢?”孩子们各抒己见的说出了自己的好办法,接着,我又问:“这么冷的天,小动物都到哪里去了呢?”我给了孩子足够的时间,讲述自己的看法。
第二、采用儿歌教学,突出活动重点。
在欣赏完儿歌后,请幼儿来说说“儿歌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样度过寒冷的冬天的?”等问题来引导幼儿思考,并采用游戏的方法,使本活动的目的明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第三、采取小组合作,提供表现舞台。
波兰教育学家雅.柯尔恰克说:“儿童是感情的王子”,他们的情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小组学习同传统教学相比更有利于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促进幼儿情感发展,从而产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幼儿自觉地从事学习活动。
在活动中,我出示了一些其他小动物,请孩子们分组,为他们找到好朋友,并把图片放到和刚才过冬方式一样的小动物一起。并请他们互相讲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过冬的方式。幼儿敢想敢说,不受拘束。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为孩子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使他们在这一舞台上得以尽情展示自我、品味成功。
第五篇:大班科学活动
大班科学活动“水的变化”说课稿 说活动来源:
“停水的日子真的很难过!”这是在一次城市停水后我和孩子们发自内心的感叹。近日,又和孩子们聊起那日的停水事件,一个孩子说:“,爸爸说我们人类要保护水资源,地球上的水用光了就没有了”。这句话引起了其他的讨论:“不是的,水是从大海里来的,大海很大,不会没有水的。”“不是,大海的水是苦的,不能吃的,我们用的水是从地下挖出来的!”水哪里来的?用过的水到哪里去了?谁会用完吗?怎样让水用不完?一连串的问题从孩子们的嘴里问出来,也预示着孩子对生活中的水资源有了一定的兴趣。抓住这个孩子感兴趣而又有价值的点,故预设了本次活动。
说活动价值:
我们常常在有水的日子里一点都不觉得用水的方便,没水的日子里才发现一点一滴水的珍贵。环境在我们身边一点点恶化,但我们每个人却常常视而不见。本次活动的价值点就是想通过现场的实验活动使孩子们亲身感受到水对我们生活的重要以及保护水资源的重要。
内容来自
因此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为:
1、通过实验感知水变脏容易和脏水变干净困难的道理。
2、感知水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3、有良好的坚持参与探究的科学品质和积极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目标定位:
目标是集体活动的核心和精髓,明确细致的目标将帮助精确地描绘出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在本次活动中,我把目标定位在三个方面:
大班科学活动“水的变化”说课稿
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通过实验感知水变脏容易和脏水变干净困难的道理。是本次活动力争阐述清楚的主要问题。这个目标是整个活动展开和幼儿能力提升的载体平台,在活动的两个对比实验环节中能够非常显性地达到,也是具体的基础知识目标。
目标2——价值目标:感知水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更是本次活动的价值点,在两大环节中,不论是第一环节“水变脏了”能帮助孩子感受到水无处不在,人们生活离不开水,懂得珍惜水;还是第二环节“把水变干净”使孩子们懂得水处理的困难和复杂,知道要爱惜水资源,都是围绕这一目标开展的,这是贯穿整个活动的主线,更是本次活动最具价值的点。本文来自织梦
目标3——情感能力目标:有良好的坚持参与探究的科学品质和积极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因为的能力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一次活动能够完成的。在本次活动的特定情景中,我预想我的孩子们在获得知识意识的同时,能获得更多的情绪体验和能力培养,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此目标的设定是为了放大并着力进行养成,以期帮助孩子们获得更大的收益。
说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知道生活中哪里需要水及水的用途。前期的经验就是孩子的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只需要通过的提问帮助其会忆和再现。
材料准备:生活中用水的图片,生活废水若干盆(肥皂水、洗手水、洗菜水),过滤物若干(纱布、滤纸、活性炭、网兜等)选用的材料不脱离孩子的生活而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肥皂水是化学物废水,洗手水是泥水,洗菜水是附有垃圾的废水。这些不同的废水为孩子进入下一环节“把水变干净”提供了不同的实验平台和实验结果。也预示了我的预设价值。二过滤物的选择也是基于不同的过滤要求挑选的,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内容来自
说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学无定法,在本次的活动中,根据科学活动的特点我首先采用了问题法来对幼儿常见的“水”的情况进行设疑。围绕从幼儿最有生活经验的“生活中什么地方要用到水”——具有一定困难情境的“怎样把用脏的水变干净”——运用已建构经验的“如何保护地球上的水”等主要问题的展开,使活动环环紧扣、步步深入地展开,而幼儿因此产生的疑问与惊奇正体现了其主动思维的开始。
大班科学活动“水的变化”说课稿
其次在活动中运用比较法来强化了对水的变化的认知。因为水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可逆性,但是正是因为干净水变脏和脏水变干净的互逆过程有着很大的差别:干净水变脏是极其方便快速的过程,而脏水变干净则是非常复杂和繁琐的过程。因此在这鲜明的对比过程中,幼儿能实实在在地感知到爱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等有价值的知识。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探究实验法是本次活动中最主要的学法:当幼儿针对问题情境“如何把水变干净”有了主动探究的欲望后,提供多种探究实验的机会就成了帮助幼儿解决实际困难的良好平台。在多途径(实验、看视频、现场采访等)的探究活动中,幼儿不仅了解的是知识,更收获了学习知识的多种方法,这比单纯习得知识要有意义得多。
说说活动过程:、提出问题,刺激幼儿思考。
活动开始,开门见山,提出第一个疑问:哪里有水?(海、河、水管、身体、植物、地下、瓶子里)帮助幼儿建立水资源存在于地球的任何一个地方的概念,为目标“树立环保意识”埋下伏笔。紧接着出示一盆清水后提出第二个疑问:地球上的水是哪里来的?引导回忆已有的有关水循环的知识经验,了解水是循环利用的。提出第三个疑问“生活中什么地方要用到水?”后及时通过洗毛巾、洗蔬菜的生活情境再现,让幼儿感知水是人们生活离不开的东西,同时,亲自体验清水很快变脏的过程。最后提出本次活动的重要设疑点:我们都知道地球上的水是循环利用的,那么我们用下来的脏水怎样才能再用呢?
内容来自dedecms、自主探究,适时点拨。
本环节提供三个可选情境开展分组活动:1是电脑观看水处理视屏,了解脏水变干净的过程;2是询问现场了解脏水变干净的大概过程;3是现场实验水过滤的过程。要求三个小组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将方法以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提供交流材料。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寻找脏水变干净的方法,其主要目的1是帮助知道寻找问题的答案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2、感知脏水变干净的过程是复杂而又漫长的;
3、学会用自己的符号记录脏水变干净的方法。在幼儿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幼儿的需求,及时进行点拨,如:幼儿遇到记录困难时的点拨,幼儿遇到操作困难时的点拨等等,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进行探究活动。
3、交流互动,呈现探究结果
本环节让各个研究小组展示自己的记录单,交流自己的答案,进行经验分享和迁移。顺序依次是:第一组现场采访——达到“知道处理脏水是个非常专业的问题,很复杂,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很多的步骤,而且有的含有化学物质的脏水很难再利用,会污染环境。”第二组过滤实验——通过一些简单的过滤能吸掉脏水里的脏东西,要让水变得更干净需要许多次的过滤,而肥皂水需要特殊的过滤材料过滤,代价很高。”
大班科学活动“水的变化”说课稿
第三组观看视频——“处理脏水要到专门的水处理厂,运用一些大型的工具,经过一次次的过滤最终才变成生活中能用的水”。在交流的过程中同时关注各小组的记录方式,帮助知道记录也是很好的交流表达方法,同时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和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总结。
对各小组的探究活动进行客观的评价,让幼儿清楚地知道寻求答案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同时也通过活动总结出:水变脏的容易和脏水变干净的困难,知道珍惜水资源,知道少使用化学物品,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5、延伸活动。
护水小卫士:还有很多人们不知道或者做不到保护水资源,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护水小卫士,提醒大家:你认为可以告诉他们什么话呢?如:水龙头,拧小些,节约水,好处大。洗碗少用洗洁精,身体好处多等等,与一起制作成护水标语,贴在班级、校园里。dedecms.com
说活动亮点:
水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有了水才有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当人们人人都树立了这样的理念后,我们的环境恶化的脚步才可能越走越慢,我们的生命才能更加灿烂。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在孩子小小的心中种下一棵保护环境的种子,使“保护环境”的愿望能最终实现,使地球母亲越来越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