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推荐]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课 万绿丛中一点红
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色彩的对比,使学生能利用对比色来装点自己的生活。
2、进行对比色的涂色练习。教学重点:认识色彩的对比。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对比色。
课前准备:学生:你认为什么是对比色,在生活中哪里能见到对比色? 教学用具:教师:课件。
学生: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报纸,抹布。教学思路:
本课首先通过欣赏,使学生感受到对比色的强烈,在观察色轮表发现哪些颜色是对比色,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明白补色的关系,最后通过实践巩固所学知识。教学过程:
1、欣赏:
(1)出示课题——“万绿丛中一点红”。
(2)比较: 相同的主体,不一样的背景,两幅图有什么不同.2、发现:
(1)当一种颜色出现在另一种颜色上,人们在视觉上便会比较两种颜色.当两种颜色相差得远时,就会特显出另一种颜色.这就是对比了.(2)观察色轮,发现三原色中任何两色相混所得的间色与另一原色互为对比色,即互为补色关系。
(3)在色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配合,会产生强烈的对比。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都称为对比色。
(4)引导学生欣赏课例,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到强烈对比使画面响亮,生气勃勃,可以更形象更生动地衬托出主体。
3、实践:(1)用对比色组织一幅画面。(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的作品展评:根据本节课的要点开展点评。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观察色轮表明白了对比色,从作业反馈看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对比色的知识,但还有个别同学在具体的实践中没有很好地运用色彩对比,把几种对比色混合在一起反而没能很好地表现出对比的强烈。
第2课 色彩的和谐
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
2、用邻近色进行涂色练习。
3、感受色彩的魅力。
教学重点:认识邻近色并掌握其调色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画面效果。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水粉颜料和绘画工具。
学生: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报纸,抹布。教学思路:
本课首先通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使他们感受到邻近色的和谐美;接着通过观察色轮表,明白邻近色之间的色彩关系和变化规律,并在多媒体的演示下理解邻近色的调配方法;最后最后通过动手实践达到本课的学习目的。教学过程:
1、引导欣赏:
(1)
播放录象,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画面(2)
出示课题——“色彩的和谐”。
(3)
复习对比色,比较邻近色与对比色的区别。
2、目标发展:
(1)
什么是邻近色?(出示色轮)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 黄——黄绿——绿 红紫——紫——蓝紫 黄橙——橙——红橙
(2)寻找邻近色(师生互动)A、家居图片 B、生活图片 C、建筑图片
(3)欣赏画家作品,找出邻近色,并说说邻近色在画面中产生的效果:和谐(4)师示范邻近色的调配方法
3、实践活动:
(1)作业:用邻近色组织一幅画面。(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作业展评。
第3课:美丽的纹样
教学目标:
了解适合纹样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图案装饰的一般规律,知道适合纹样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应会运用以前学过的点、线、面等装饰方法和夸张、变形、省略等变化方法来对适合纹样进行装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用几何形、自然形等要素点、线、面来装饰适合图形的纹样。
教学难点:运用点、线、面三要素及夸张、变形等变化方法来设计制作适合纹样。
教学具准备:适合纹样图片资料、作画工具等。
教学内容:
1、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欣赏图案将学生带入美丽的图案中
(图案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美的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欣赏图案
提出问题:刚刚欣赏的图案中,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生:我发现它们的外形有的是我们数学中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生:有的外形像桃子、有的像树叶。
生:里面的图案类型有的是一个形象,有的是几个形象组合在一起。
生:里面的图案跟外面的形状是一样的,也跟着是圆形、方形——
(同学们说的都不错,观察的很仔细,说出了这些图案的特点)
师总结学生的发言,揭示课题:适合纹样
2、了解知识 掌握方法
师:在我们生活中可以发现很多这样的图案。来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它们?
生讨论发言。
师:那我们同学想不想自己来做一做这样的图案呢?
我们在来仔细的观察欣赏一下,同时思考以下的问题:
1)什么是适合纹样?
2)基本形有哪些?
3)我们可以有哪些填充的图案
生欣赏、思考、讨论
师和生一起总结:1)适合纹样指适合于一定的外轮廓形状中的装饰纹样。适合纹样的形态要与外廓相吻合,就是说,在除去边框时,仍旧具有清晰的边框外形特征。2)可以有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自然形、人造形等3)我们可以用点、线、面来装饰,也可以用一个形象或者几个形象来装饰。
(了解了适合纹样的一般知识,掌握了基本规律,有利于下一步的设计制作)
师:在以前我们学过了夸张、变形、省略等方法,这节课中我们可以用到它们。
3、构思、设计、制作精美的适合纹样
师:我们很多同学很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身手了。今天呢,我们每位同学就来设计一些适合纹样,要求先选好某种外形,在根据外形设计选择填充图案,去掉外形后,图案仍能保持其形状。
生作业 师巡视辅导
4、评价作业(自评、互评)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是很丰富多彩的,过程中设计的环节不是很多,没有多少悬念,是靠着内容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自己的绘制,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图案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因而,教与学生一些简单有效的装饰方法是很实用的。而没有比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了。
第4课 礼物的外套
教学目标:
1、了解礼物包装的作用。
2、通过折、剪、粘等技法,给礼物穿上美丽的外套。
3、将废旧的盒子或纸袋,进行重新美化与包装。
4、让学生感受美化生活用品的乐趣。教学重点:礼物外包装的设计方法。教学难点:不同包装材料的巧妙地设计。教学准备:
1、学生寻找身边的各种可利用的材料。
2、课前教师收集不同风格的礼物包装。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组织教学。
2、教师出示图片对比:一普通的月饼和经过包装后的月饼。学生通过对比了解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日常礼包装越来越重视;让礼品穿上美丽的外套,能使人们更加喜爱。
3、导入课题。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展示课件,讲解方行纸盒的包装。
(1)根据废旧盒子的大小裁剪与之相适应包装纸的大小,将盒子放在包装纸的正中央。(2)用双面胶或胶水接合两边。
(3)抓住包装纸,沿着礼盒边缘,将有打折的部分往下折。左右部分的纸,也是沿着礼盒边缘往中间折入。
(4)将底部的纸对折,再粘上双面胶或胶水固定,注意折线须对准盒高的中线。另一面做法相同。
(5)用柔软的材料制作花束系在理盒上。
2、让学生讨论不同的礼物是怎么包装的,师生交流。
3、教师给学生展示不同包装的礼物,开拓学生的眼界。
4、学生练习:用废旧的盒子或纸袋,进行重新美化与包装。可以设计单独的包装,也可以设计一组包装。
5、教师巡视指导。
6、作业评讲: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点评。
三、教学拓展
1、可以将包装设计装饰成小动物、小娃娃、旅行鞋、星星等形状。
2、也可以使用用旧的药瓶、饮料瓶、香水瓶、牛奶纸盒等作基本形状来练习包装,然后再用带子、彩色纸等材料加以美化,利用纸垫、金属小圆片等物进行装饰。
第5课 趣味文字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1、在了解美术字知识和汉字结构的基础上,了解笔画、笔顺与书写方法。
2、学习美术字的基本书写方法与美化方法。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表现力,提高学生学习美术字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美术字基础知识,掌握变体美术字的书写方法与美化方法。
2、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感受趣味美术字的乐趣。
三、教材分析:
通过欣赏美术字了解各种美术字体的特点,比较变体美术字并感受变体文字的趣味性。引导学生掌握变体美术字的基本书写方法,提高对美术字装饰和美化效果,了解美术字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学具:记号笔、水彩笔、荧光笔
2、教具:各种美术字和变体美术字、记号笔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①认识基本美术字体及其特点:
出示宋体、黑体等基本文字引导学生欣赏其特点。
宋体:端庄大方,笔画横细直粗,点上尖下圆,横画收笔有顿角,笔画转折时顿角明显。黑体:笔画横竖一样粗,方头方尾,醒目有力。②欣赏基本美术字体和变体美术字的比较
出示范字“花”两种美术字引导学生观察那种更有趣味?为什么?生----
2、发展阶段
①认识趣味文字的特点:
趣味美术字是根据文字的内容和含义,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文字的笔画进行变形、加工、装饰而成的,使之更加夸张、突出、醒目、美观。趣味美术字在艺术上有较大的自由变化,所以它的特点是:具形象、又简洁、美观、生动、有趣等。②趣味文字的分类
a、笔画变化:改变笔画的形状或粗细,使之更有装饰性。b、字形变化:改变字的外形,使之更有造型感。c、结构变化:将某笔画进行夸大或缩小来求新颖的效果。d、形象性:根据文字含义运用形象图案来装饰字体。③欣赏优秀美术字
引导学生分析其特色和艺术感,感受它的趣味性。如:形象体:“心灵”运用爱心来表示点,提升了心灵的含义具形象又生动。字形变化:“流水年华”采用是一条不平静而具有运动感的线,具有节奏感使人联想到水的波浪。笔画变化:如:“天香”采用直线和曲线相结合,增添文字的趣味性,以花朵装饰更加美观。结构变化:运用半圆形的笔画具有活泼感,如“快乐”的书写方法联想到儿童的木马玩具可以摇动的,有快乐感。欣赏课本范字学生进行分析。④、演示美术字书写的步骤和特点:
a、首先用尺子定文字的大小和形状。b、再根据外形、结构、笔画的特点用单线写出字形。c、然后根据文字的含义应用夸张、形象手法设计趣味美术字体。如:波浪的设计和书写,为突出浪花的形象采用曲线圆点来装饰浪花的效果,具形象又有趣。还有“时间”采用小闹钟来代替日字,很有说服力,具有特殊的意义。d、最后运用色彩基础知识对比色和邻近色来强调趣味文字的美。
3、引导学生同桌讨论交流你所选的文字将应用什么形式来改变?
4、学生起稿设计文字,突出趣味性。
5、作业展示,学生进行评价。
第二课时
1、欣赏趣味文字在生活中的运用。(出示教具)
如“阅览室”的提示牌运用趣味美术字和花边制作的提示牌,作用大又美观。“游泳馆”提示牌运用自由体美术字加上简洁的浪花,还有“欢迎”提示牌的制作醒目美观。
2、如何制作提示牌?(演示制作过程)
先设计提示牌的立体造型,用彩色卡纸剪裁成长方形,在中间裁一个半园形再折叠成立体三角形,展开在半圆形上设计所需要趣味文字如:“音乐会”(也可根据提示牌的造型来设计字型)配上色彩并装饰上合适的纹样,最后把三角形连接起来。
3、学生练习制作,教师巡视
4、作品展示评比
第6课 地球的新生
教学目的
1、认知目标: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理解世界地球日的起源和目的。
2、能力目标:掌握各种绘画形式的创作方法(环保海报宣传画、手抄报),利用画面表达希望和建议的方法。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及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应用各种绘画形式,如手抄报、海报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及对环境和资源的热爱。教学难点
构图和版面设计的创新, 利用画面表达希望和建议的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一些手抄报、海报的课件。装饰地球的材料。
2、学生准备:收集、分析环境情况及资料,水粉颜料、水彩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体会地球与我们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
(1)引导学生欣赏教师作品,感受作品所体现的“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鼓励学生说说地球和人类的关系。
A、语文、自然等其它学科学习过有关地球生态环境的知识吗? B、你们已经有在课前做一定的资料收集和学习知识的准备工作,了解和感受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那么要怎样保护环境呢?(2)以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将一个大地球贴在黑板上,请学生上前用教师准备好的材料装饰地球。改变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象,使地球更美丽。
2、通过绘画和制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创新能力。
(1)出示教师设计的宣传海报,引导学生观察教师是怎样表现地球的新生。(2)观察了解宣传海报的组成部分。A、文字
B、图案
C、色彩
(3)教师点评,引出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A、画面 B、标题(主要构成)C、文字(辅助说明)
教师略带讲解宣传海报常见的艺术风格:
1、写实
2、装饰
3、抽象
4、漫画(3)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以收集、分析环境情况及资料应用各种绘画形式,如手抄报、海报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表达希望和建议等方面进行讨论交流。(4)教师小结
A、设计要素:主题明确、形式引人、色彩鲜明、构图单纯。B、制作步骤:确定主题、构思构图、充实完善。
(5)引导学生发现其他表现手法(手抄报、剪贴画、宣传画等)
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平面设计知识和纸立体结构知识,设计制作,共同创意,主题、内容、形式统一,纹样、文字美观协调,内容情调健康。(6)小组合作讨论制作形式及方法,教师指导。
(7)小组汇报。“现在请每个小组来介绍一下你们最有特色的想法,或者在讨论时遇到的困难。哪个小组先来说?”(8)学生设计与制作过程:
A、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扣紧主题设计制作。B、提醒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与同伴协商合作,发挥个人的优势取长补短。
3、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欣赏评价(1)以小组为单位,评选出有创意作品。
“大家都做得差不多了,哪个小组的同学先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注意听,吸取别人的优点,有更好的建议也可以提出来。”(2)分组排练节目,准备下节课汇报演出。
“这节课大家动动脑筋制作了各种手抄报、宣传海报,现在老师请各组再排练一个有关保护地球的小节目,下节课来进行汇报演出。”
4、教师小结
“地球是我们人类美丽的家园,保护地球的环境和资源与我们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为了自己和子孙后代的幸福,我们应该时时刻刻从小事做起。因为时间的关系,这节课就先上到这里,刚才你们看了别人的作品或听了别人的介绍后如果有受到启发,有新的想法,下节课可以进一步完善作品。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把节目再排练得更精致一些,下节课表演。”
第7课 古朴精美的华表
教学目标:
1.认识华表的造型特征,了解华表的象征意义。
2.运用绘画、泥塑等造型手段表现心目中的华表形象,提高造型能力。3.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华表的造型特征,探究表现方法。教学难点:刻画华表的细部特征,造型完整美观。
教具准备:“华表”图片(课件)、范作、勾线笔、雕塑泥及工具。
学具准备:收集华表图片、勾线笔、泥、各种纸盒、饮料瓶、手工纸、剪刀、胶水等。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从电影节华表奖的奖杯引入。提出探究“华表”的主题。(华表奖奖杯是一座小雕塑,它的原形就是人们常说的“华表”。“华表”到底是什么?)
二、发展阶段
1.学生分组上台展示所收集的图片及相关文字资料,用简短的语言加以介绍。通过交流让学生了解华表的来历及其象征意义。教师对各组收集资料的情况进行点评和小结。
2.教师播放课件组织学生欣赏各式华表,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华表的细部特征了解各部分的名称和象征意义(典型代表天安门前的汉白玉华表柱,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可以说是象征中华民族的图腾柱)。引导学生感受华表雕塑古朴精美的整体风格。
3.组织学生欣赏用不同的材料和造型手段表现的“华表”作品。教师重点讲解或示范线描、泥塑、综合材料组合等的基本表现方法。
4.学生分区开展创作活动(绘画、泥塑、综合材料)。
三、展示评价阶段
分组展示,组织学生欣赏同学的作品。学生自评谈创作心得,教师点评,学生互评提出修改意见。
四、收集整理阶段
回收可利用的材料,清理垃圾。
五、拓展与延伸
欣赏原始部落以及少数民族的图腾柱,了解图腾柱文化。
第8课 鸟语花香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运用中国画的笔墨方法表现自然界中的花、鸟。指导学生用富有墨色变化和多样的线条表现有诗意的画面。
教学重点
运用富有创意的应用中国画技法特点加上自己的想象表现画面。教学难点
掌握中国画水与色的运用及构图中的基本要求。教具准备
师备表现自然界美好景色彩图片及国画大师的绘画作品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1)课件演示:观看欣赏自然美景,师与学生一起凭自己对鸟语花香的理解,交流自己对画面的想象。(2)引导学生解读和理解大师的写实与写意的表现手法。
齐白石富有生活情趣的花卉鱼虫:要求简单描述画面的形象、线条、笔法。让学生说出从画面上看到的东西。
吴冠中的泼墨写意画:荷塘、小鸟天堂----知道墨色有浓有淡。
吴冠中的线条画----简洁、明快、用流动的线来表现流动的物体和凝固的形体。(3)运用中国画水墨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尝试练习,然后相互欣赏、取长补短。
2、发展阶段:
(1)师生共同作画,探索水墨画的表现手法:
请一学生在板上的宣纸上随意点个点,师即兴添画成花或鸟。(2)归纳表现手法:勾画添画方法、色彩写意法。
(3)指导学生运用色彩和墨色深浅变化和浓淡变化来塑造形象。充分体现国画的墨色韵味变化的特点。
3、展示交流
把学生作业进行展示,一方面让学生体验成功,同时发扬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增强学习信心。
4、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课后进一步根据自己喜欢的形象与内容尝试练习,使他们更好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来描绘学生对生活中的感受和童心童趣。本教材分两节课上,第一节主要是欣赏、评述、第二节再进行探索尝试。教学追记
第9课陶泥的世界
教学目标:了解用泥或陶土制作生活用品的方法 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一、说陶
1.了解我国有关陶文化的知识。
2.学生讲述知道的陶文化。
二、赏 陶(媒体展示陶文化
1.欣赏彩陶文化:
(1)半坡型
(2)庙底沟型
(3)马家窑型
(4)半山型、马厂型
2.欣赏黑陶文化特点:黑、薄、光。
3.彩陶文化运用的艺术法则。
4.欣赏现当代陶文化。
媒体出示彩陶图片,介绍认识各时期彩陶的特点和风格。
媒体出示黑陶图片
媒体展示各种式样的彩陶作品媒体展示现当代陶艺作品
三、玩 陶
1.提问:这些作品分别运用了什么方法? 2.这一件作品运用了哪些方法?你感觉怎样。
3.A、手捏的作品是按什么步骤做的呢? B、手捏的大泥团应注意什么? C、盘条法又是怎样做呢?
4.搓泥条应该怎样才能搓得基本一致?
5.怎样才能使泥板拼接的作品变得牢固而不会轻易损坏? 6.拍泥板应该注意什么?
7.以下作品分别运用了哪些装饰的手法,你能说说吗? 8.欣赏学生作品。
媒体出示捏制法、盘条 法、泥板拼接法制作的作品及相应文字
四、用 陶
老师总结陶艺在生活中各个地方的应用。第二课时
一、对比导入
1.出示陶艺作品,仔细观察比较,说说它们各是用什么方法做成的? 2.制作方法归纳:泥条盘筑、随手捏制、泥板拼接法等。
用各种方法做成的陶艺 作品
二、探究方法
1.将用泥板拼接法做成的陶艺作品在学生间传送,看一看,摸一摸,感知作品制作特点。
2.思考:泥板拼接法的制作步骤和方法是怎样的? 3.同桌或小组间交流。
用泥板拼接法做成的陶艺 作品
三、验证方法
1.师生合作完成一件简单的泥板拼接作品。
2.归纳制作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1)拍泥板——泥板厚度适宜;
(2)粘接成形——粘接部位要捏牢固;
(3)装饰——方法不限;
(4)烧制。
制陶 工具和泥巴
四、教材赏析 尝试制作
1.观察教材步骤图例,进一步了解陶艺制作的整个流程。
2.欣赏教材范品,开阔思维,感知作品造型的多样性。
1.作业要求:运用多种方法个人独立制作或与同学合作完成一件自己喜欢的造型生动的陶艺作品。
2.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展评
1.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2.教师小结全课。
第10课 会跳的玩具
一、教学目的:
1、了解物体会跳的原理,学习设计会跳的玩具。
2、发展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3、培养学生废物再利用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废物再利用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 做出玩具会跳的功能。
四、教学准备:废弃按压式圆珠笔、彩卡纸、彩线、胶布、彩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
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带齐所需材料和工具。
2、谈话:(1)你知道哪些动物会跳?它们为什么会跳?
(2)你知道哪些动物会跳?它们为什么会跳?
3、引入课题:《会跳的玩具》(板书)
4、讨论会跳的玩具的制作方法,点拨技法难点。(1)讨论会跳的玩具的制作方法
A、你带了什么材料,准备怎样制作? B、你觉得自己在制作时,哪一部分比较难?(2)老师点拨技法难点:
A、依靠弹簧的弹力,做出玩具会跳的功能。
B、运用卡纸进行折叠产生弹性,做出玩具会跳的功能。
5、提出制作要求:
A、玩具会跳的功能要体现出来。
B、利用彩卡纸、彩线、胶布、彩笔等材料进行恰当的装饰,使会跳的玩具更加漂亮。C、注意保持桌面的整洁卫生。
6、学生大胆设计制作,老师巡回指导。
重点指导:A、依靠材料的材质,巧妙设计做出玩具会跳的功能。
B、利用适当的材料进行给玩具进行恰当的装饰。
7、展示作品,引导学生互相观赏、评价。
8、延伸活动:游戏“会跳的玩具大比拼”,让学生通过游戏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动手动脑保持行废物再利用的热情。
第二篇:人教 小学五年级美术教案
第1课 万绿丛中一点红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认识色彩的对比,使学生能利用对比色来装点自己的生活。
2、进行对比色的涂色练习。教学重点:认识色彩的对比。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对比色。教学准备:颜料,毛笔,调色盘 教学过程:
1、欣赏:
(1)出示课题——“万绿丛中一点红”。
(2)比较: 相同的主体,不一样的背景,两幅图有什么不同.2、发现:(1)当一种颜色出现在另一种颜色上,人们在视觉上便会比较两种颜色.当两种颜色相差得远时,就会特显出另一种颜色.这就是对比了.(2)观察色轮,发现三原色中任何两色相混所得的间色与另一原色互为对比色,即互为补色关系。
(3)在色相环上,直线相对的两种颜色配合,会产生强烈的对比。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都称为对比色。
(4)引导学生欣赏课例,通过欣赏使学生认识到强烈对比使画面响亮,生气勃勃,可以更形象更生动地衬托出主体。
3、实践:
(1)用对比色组织一幅画面。(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的作品展评:根据本节课的要点开展点评。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观察色轮表明白了对比色,从作业反馈看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对比色的知识,但还有个别同学在具体的实践中没有很好地运用色彩对比,把几种对比色混合在一起反而没能很好地表现出对比的强烈。
第2课 色彩的和谐
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邻近色,掌握邻近色的调配规律。
2、用邻近色进行涂色练习。
3、感受色彩的魅力。教学重点:
认识邻近色并掌握其调色方法。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邻近色表现出和谐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画面效果。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水粉颜料和绘画工具。
学生:水粉颜料,毛笔,调色盘,笔洗,报纸,抹布。教学思路:
本课首先通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使他们感受到邻近色的和谐美;接着通过观察色轮表,明白邻近色之间的色彩关系和变化规律,并在多媒体的演示下理解邻近色的调配方法;最后最后通过动手实践达到本课的学习目的。教学过程:
1、引导欣赏:
(1)播放录象,欣赏生活中的邻近色画面(2)出示课题——“色彩的和谐”。
(3)复习对比色,比较邻近色与对比色的区别。
2、目标发展:
(1)什么是邻近色?(出示色轮)在色环上,相邻近的色彩,称为邻近色。如: 黄——黄绿——绿 红紫——紫——蓝紫 黄橙——橙——红橙
(2)寻找邻近色(师生互动)A、家居图片 B、生活图片 C、建筑图片
(3)欣赏画家作品,找出邻近色,并说说邻近色在画面中产生的效果:和谐(4)师示范邻近色的调配方法
3、实践活动:
(1)作业:用邻近色组织一幅画面。(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作业展评。
第3课:美丽的纹样
教学目标:了解适合纹样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图案装饰的一般规律,知道适合纹样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应会运用以前学过的点、线、面等装饰方法和夸张、变形、省略等变化方法来对适合纹样进行装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用几何形、自然形等要素点、线、面来装饰适合图形的纹样。教学难点:运用点、线、面三要素及夸张、变形等变化方法来设计制作适合纹样。教学具准备:适合纹样图片资料、作画工具等。教学内容:
1、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欣赏图案将学生带入美丽的图案中
(图案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美的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欣赏图案 提出问题:刚刚欣赏的图案中,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生:我发现它们的外形有的是我们数学中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生:有的外形像桃子、有的像树叶。
生:里面的图案类型有的是一个形象,有的是几个形象组合在一起。生:里面的图案跟外面的形状是一样的,也跟着是圆形、方形——(同学们说的都不错,观察的很仔细,说出了这些图案的特点)
师总结学生的发言,揭示课题:适合纹样
2、了解知识 掌握方法
师:在我们生活中可以发现很多这样的图案。来说一说,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它们? 生讨论发言。
师:那我们同学想不想自己来做一做这样的图案呢? 我们在来仔细的观察欣赏一下,同时思考以下的问题: 1)什么是适合纹样? 2)基本形有哪些?
3)我们可以有哪些填充的图案 生欣赏、思考、讨论
师和生一起总结:1)适合纹样指适合于一定的外轮廓形状中的装饰纹样。适合纹样的形态要与外廓相吻合,就是说,在除去边框时,仍旧具有清晰的边框外形特征。2)可以有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自然形、人造形等3)我们可以用点、线、面来装饰,也可以用一个形象或者几个形象来装饰。
(了解了适合纹样的一般知识,掌握了基本规律,有利于下一步的设计制作)
师:在以前我们学过了夸张、变形、省略等方法,这节课中我们可以用到它们。
3、构思、设计、制作精美的适合纹样
师:我们很多同学很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身手了。今天呢,我们每位同学就来设计一些适合纹样,要求先选好某种外形,在根据外形设计选择填充图案,去掉外形后,图案仍能保持其形状。
生作业 师巡视辅导
4、评价作业(自评、互评)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是很丰富多彩的,过程中设计的环节不是很多,没有多少悬念,是靠着内容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自己的绘制,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图案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因而,教与学生一些简单有效的装饰方法是很实用的。而没有比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了。
第4课 礼物的外套
教学目标:
1、了解礼物包装的作用。
2、通过折、剪、粘等技法,给礼物穿上美丽的外套。
3、将废旧的盒子或纸袋,进行重新美化与包装。
4、让学生感受美化生活用品的乐趣。教学重点:
礼物外包装的设计方法。教学难点:
不同包装材料的巧妙地设计。教学准备:
1、学生寻找身边的各种可利用的材料。
2、课前教师收集不同风格的礼物包装。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组织教学。
2、教师出示图片对比:一普通的月饼和经过包装后的月饼。学生通过对比了解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日常礼包装越来越重视;让礼品穿上美丽的外套,能使人们更加喜爱。
3、导入课题。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展示课件,讲解方行纸盒的包装。
(1)根据废旧盒子的大小裁剪与之相适应包装纸的大小,将盒子放在包装纸的正中央。(2)用双面胶或胶水接合两边。
(3)抓住包装纸,沿着礼盒边缘,将有打折的部分往下折。左右部分的纸,也是沿着礼盒边缘往中间折入。
(4)将底部的纸对折,再粘上双面胶或胶水固定,注意折线须对准盒高的中线。另一面做法相同。
(5)用柔软的材料制作花束系在理盒上。
2、让学生讨论不同的礼物是怎么包装的,师生交流。
3、教师给学生展示不同包装的礼物,开拓学生的眼界。
4、学生练习:用废旧的盒子或纸袋,进行重新美化与包装。可以设计单独的包装,也可以设计一组包装。
5、教师巡视指导。
6、作业评讲: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点评。
三、教学拓展
1、可以将包装设计装饰成小动物、小娃娃、旅行鞋、星星等形状。
2、也可以使用用旧的药瓶、饮料瓶、香水瓶、牛奶纸盒等作基本形状来练习包装,然后再用带子、彩色纸等材料加以美化,利用纸垫、金属小圆片等物进行装饰。
第5课 趣味文字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1、在了解美术字知识和汉字结构的基础上,了解笔画、笔顺与书写方法。
2、学习美术字的基本书写方法与美化方法。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表现力,提高学生学习美术字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美术字基础知识,掌握变体美术字的书写方法与美化方法。
2、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感受趣味美术字的乐趣。
三、教材分析:
通过欣赏美术字了解各种美术字体的特点,比较变体美术字并感受变体文字的趣味性。引导学生掌握变体美术字的基本书写方法,提高对美术字装饰和美化效果,了解美术字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学具:记号笔、水彩笔、荧光笔
2、教具:各种美术字和变体美术字、记号笔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①认识基本美术字体及其特点:
出示宋体、黑体等基本文字引导学生欣赏其特点。
宋体:端庄大方,笔画横细直粗,点上尖下圆,横画收笔有顿角,笔画转折时顿角明显。黑体:笔画横竖一样粗,方头方尾,醒目有力。②欣赏基本美术字体和变体美术字的比较
出示范字“花”两种美术字引导学生观察那种更有趣味?为什么?生----
2、发展阶段
①认识趣味文字的特点:
趣味美术字是根据文字的内容和含义,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文字的笔画进行变形、加工、装饰而成的,使之更加夸张、突出、醒目、美观。趣味美术字在艺术上有较大的自由变化,所以它的特点是:具形象、又简洁、美观、生动、有趣等。②趣味文字的分类
a、笔画变化:改变笔画的形状或粗细,使之更有装饰性。b、字形变化:改变字的外形,使之更有造型感。
c、结构变化:将某笔画进行夸大或缩小来求新颖的效果。d、形象性:根据文字含义运用形象图案来装饰字体。③欣赏优秀美术字
引导学生分析其特色和艺术感,感受它的趣味性。如:形象体:“心灵”运用爱心来表示点,提升了心灵的含义具形象又生动。字形变化:“流水年华”采用是一条不平静而具有运动感的线,具有节奏感使人联想到水的波浪。笔画变化:如:“天香”采用直线和曲线相结合,增添文字的趣味性,以花朵装饰更加美观。结构变化:运用半圆形的笔画具有活泼感,如“快乐”的书写方法联想到儿童的木马玩具可以摇动的,有快乐感。欣赏课本范字学生进行分析。④、演示美术字书写的步骤和特点:
a、首先用尺子定文字的大小和形状。b、再根据外形、结构、笔画的特点用单线写出字形。c、然后根据文字的含义应用夸张、形象手法设计趣味美术字体。如:波浪的设计和书写,为突出浪花的形象采用曲线圆点来装饰浪花的效果,具形象又有趣。还有“时间”采用小闹钟来代替日字,很有说服力,具有特殊的意义。d、最后运用色彩基础知识对比色和邻近色来强调趣味文字的美。
3、引导学生同桌讨论交流你所选的文字将应用什么形式来改变? 4 第二课时
1、欣赏趣味文字在生活中的运用。(出示教具)
如“阅览室”的提示牌运用趣味美术字和花边制作的提示牌,作用大又美观。“游泳馆”提示牌运用自由体美术字加上简洁的浪花,还有“欢迎”提示牌的制作醒目美观。
2、如何制作提示牌?(演示制作过程)
先设计提示牌的立体造型,用彩色卡纸剪裁成长方形,在中间裁一个半园形再折叠成立体三角形,展开在半圆形上设计所需要趣味文字如:“音乐会”(也可根据提示牌的造型来设计字型)配上色彩并装饰上合适的纹样,最后把三角形连接起来。
3、学生练习制作,教师巡视
4、作品展示评比
第三篇: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教案
第1课 肖像艺术
课时:一课时
准备:欣赏图片、绘画材料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肖像艺术的特点,认识肖像艺术形神统一的艺术表现力。
2、通过欣赏不同表现方法的艺术作品,感受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和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欣赏肖像艺术作品的方法,在教师的传授、引导下,对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从不同的美术观察角度去欣赏评述。难点:对作品内涵(即传神)的认识和理解。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的爸爸(妈妈)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
2、如果让你画一幅你爸爸(妈妈)的肖像画,你会怎么画?你想表现他(她)怎样的神态呢?
二、深入教学
(一)、欣赏中国画《张卿子像》
1、现在请同学们来欣赏一幅中国画肖像画《张卿子像》,这幅作品是我国明代著名画家曾鲸的作品。画中的张卿子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呢?
2、从这幅肖像画中,你还看到了什么样的表情?
3、脸的哪一部分最能表达情感呢?艺术家是怎样表现的呢?
4、看到这幅作品你想到了什么? 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5、同学们从欣赏《父亲》这幅肖像画中能感受概括出一幅优秀的肖像画应具备哪几方面的要素吗?
(二)、欣赏版画《藏族少女》
1、同学们肯定发现了这幅作品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与《张卿子像》不同,谁知道这幅作品是用什么方法来创作的吗?
2、你觉得版画和中国画相比较,它有什么特点?
板书: 中国画:用线造型,细腻、严谨,色彩高雅明快
版画:结构严谨,画面清晰,线条粗犷,色彩强烈、鲜明
3、仔细欣赏这幅作品,为什么艺术家在表现女孩的脸部刻画与其他地方不同?
4、你认为这幅作品画的好吗?为什么?
(三)、欣赏雕塑《白求恩》
1、你们认识这尊雕像塑造的是哪位人物吗?你们了解他的事迹吗?
2、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欣赏写实风格的雕塑作品呢?
3、你觉得这尊雕像成功在哪里? 《白求恩》:采用浮雕的形式刻画了白求恩大夫。从雕塑中不难看出他紧锁的双眉,好像在为战争带来的灾难而痛心。任务形象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三、练习实践
1、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欣赏肖像艺术的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来欣赏油画《青年女歌手》说一说你的欣赏感受? 《青年女歌手》:画家用油画的形式表现人物。画面以中国山水作为背景。画面构图类 似于欧洲古典绘画风格,可谓中西融合,形成中国油画新古典主义学派。欣赏线描肖像画《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这幅画在艺术表现方法上和前两幅又有什么不同?
2、你觉得画中人物的神态怎么样? 感受艺术风格的多样性,进一步感受艺术表现形式与作品的和谐统一。
3、请你按照自己的理解添加背景,并说一说你对作品的理解。
四、作业展评。
五、总结:
肖像艺术重在传神,“以形写神”是我国古代画家总结出来的重要经验。首先要抓住“神”,既要表现人的性格、感情,同时也要抓住人的外貌特征。
第2课 画人像
教学目标:
1、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对特征的社会属性有一定的了解。
2、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能够大胆地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同学的特征。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具有个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 人物的脸型和表情 教学难点:人物肖像画的表现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具有各种特征的人物肖像画和摄影作品以及有关人物肖像描写的其他材料(如文学作品中的肖像描写),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出示图片: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 猜猜“他”是谁
2、说说“他”的特征 仔细观察,“他”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发式等)说说“我”的特征
二、新课
1、每个人对自己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谁能用较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特 征。(如脸型、五官、性格等)
2、说说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 :
《蒙娜 丽萨》 学生观察、体验、讨论人物特征 教师简单介绍达 芬奇、《蒙娜 丽萨》 学生说说感受、特征,教师总结。
看达 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并作简单的介绍。
《凡 高自画像》学生观察、体验、讨论、猜想人物特征教师简单介绍凡高,增加学生对凡高及其作品的认识。学生说说特征,教师总结。
毕加索的人物肖像画 现代版的《蒙娜 丽萨》
三、探索
1、比较刚才所看的作品,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这又与什么有关呢?
2、学生讨论、猜想。
3、教师总结:这主要跟摄影术的发明有关。在摄影术发明以前,像国王、王后、富商这样的重要人物都要通过雇佣画家来为他们画肖像。这些肖像充满了他们生活的线索,人们能从华丽的服装或是严谨的制服上看出被画者的身份。摄影术发明以后,画家们开始认为逼真地再现人物肖像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开始思考作肖像画的新方法。他们开始探索用不同的色彩和不寻常的方式来表达人类的情感和思绪。这就是肖像画的起源和最初的作用。
四、分析人物特征的表现手段
1、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说了人物特征,那人物特征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哪个方面表现出来呢?(人物头部)
2、人物头部是反映人物特征最主要的地方,包括相貌,精神状态,还有性格特征。人物头部的特征主要是通过脸型、五官、和发式来表现出来的,而艺术作品又往往通过人物面部的刻画来揭示人的内心世界,突出表现某一主题。
3、脸型
你属于什么脸型?(如国字脸、瓜子脸等)教师出示几种常见的脸型
请学生说说各种不同的脸型具有哪些特征?
小结:画人物头部时,我们应该先整体把握人物的脸型,再去刻划人物的五官。表情
4、同学们,你们“哭过”、“笑过”、“怒过”、“乐过”、“惊喜过”吗?(有过)请几名学生上台来表演“哭、笑、怒、乐、惊”的表情。
其他同学仔细观察,相互讨论: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五官中的哪些变化表现出来的?怎么变?
每组同学选取一种表情用简笔画的形式将它画下来,并派一名同学到黑板上画。请学生逐个分析刚才所画的表情,画得如何?有没有将表情特征画下来?没有的,如何改?
教师总结: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人的 眉毛、眼睛和嘴巴的变化 来实现的。(出示各种表情图片,说清每种表情的变化规律)
五、临摹练习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或擅长的表现方法来选择一幅肖像画(可以是书上,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准备的)进行临摹。
六、学生习作、教师进行辅导:
尝试观察和描绘你生活中的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物,看看他们有什么特征?
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可以体现人物特征?
七、小结:
展评学生作品,并请同学们到台前讲述人物都有哪些面部特点,作品表现出人物怎样的内心情感等等。
第3课 认识抽象画
教学目标: 1.分辨具象及抽象的差异
2.欣赏、认识抽象化的创作原理
3.运用线条表现不同心情
4.认识及运用色彩表达内心感受
5.欣赏同学创作 教学重点:
1、欣赏抽象派艺术家-康丁斯基、蒙德里安、克利的作品。
2、引导孩子以线条及颜色表达内心的感受。
3、藉由欣赏同学作品,提升孩子的艺术鉴赏能力及素养。教学流程:
(一)引起动机:大家来找碴(从委拉斯奎兹及毕加索的「侍女」作品中,找出相同与相异之处。)
(二)发展活动:
一、抽象画飨宴
1.教师介绍抽象画家-康丁斯基、蒙德里安的作品
2.引导孩子说出对画作的感受及构图方式
3.分辨抽象画及随手涂鸦作品的不同之处
二、线条的表情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不同线条
2.引导学生对不同线条说出不同感受
三、线条情绪猜一猜
1.请孩子将八开图画纸折成四等分
2.引导孩子使用蜡笔将四种不同的心情(喜、怒、哀、乐)以四种不同的线条表现
3.请几位孩子上台将自己的心情线条展示给同学,并请同学试着猜出作者所表达的心情
四、颜色会说话
1.复习色相环,并说出正确的调色方式
2.引导孩子说出对色彩的感受,例如:开心、忧伤
3.将色彩填入刚才创作的情绪四格画中(三)创作活动
1.发表
2.实作 观察工具教学观察纪录表详版(可辅以轶事记录)
第4课 学画抽象画
教学目标:
1、能够初步了解抽象画,感受抽象画。
2、能够运用点、线、面及色彩表现方法绘制新奇的视觉形象。
3、能够运用抽象绘画语言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教学重点:
同学们对抽象绘画中线性造型要素的运用;音乐感受与美术表现。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线性造型要素,结合色彩语言比较准确地表达音乐的旋律。学具准备:图画纸,色彩颜料,色彩笔等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出示美国一则报道: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大师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的一幅作品《1948年,第五号》(No.5,1948)卖出了1.4亿美元(近10亿元人民币)的高价。同学们听过抽象画吗?看过吗?你们怎么理解呢?引入课题——抽象画。
二、讲授新课:
1、出示波洛克作画图片及简介波洛克:波洛克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是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他后期的绘画是把画布钉在地板上,用棍棒浇上油漆,随着自己的走动,任其在画布上滴流成混乱的点、线、画面,因此也被称为“行动派绘画”。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此大师作品《秋的节奏》,同学们看到什么?(提问个别同学)
2、插入一则小笑话: 向美术教师交作业时,一位学生只交了一张白纸,老师问:“画呢?” 学生答:“这儿?”他指着白纸说。老师:“你画的是什么?”学生:“牛吃草。”
老师:“草呢?”学生:“牛吃光了。”老师:“牛呢?”学生:"草吃光了,牛还站在那里干么?"
3、什么是抽象画呢?让我们进一步去了解:抽象绘画是以直觉和想象力为创作的出发点,排斥任何具有象征性、文学性、说明性的表现手法,仅将造形和色彩加以综合组织在画面上。因此抽象绘画现出来的纯粹形色,有类似于音乐之处。抽象绘画的发展趋势,大致可分为:
(1﹞抒情抽象﹝或称热抽象﹞。这是以高更的艺术理念为出发点,经野兽派、表现主义发展出来,带有浪漫的倾向。这个画派可以康丁斯基﹝Kandinsky﹞为代表。(2﹞几何抽象﹝或称冷抽象﹞。这是以塞尚的理论为出发点,经立体主义、构成主义、新造形主义....,而发展出来。其特色为带有几何学的倾向。作品有一种冷静的秩序感,哲理性很强。这个画派可以蒙德里安(Mondrian)为代表。
4、大师作品欣赏,学习
(1)康丁斯基作品赏析,世界美术史上的第一幅抽象画作者是俄国的康定斯基(1910年),被誉为抽象表现艺术之父。引导同学们体会色彩、造型的节奏与旋律。
(2)蒙德里安作品赏析,几何抽象派代表画家,在平面上把横线和竖线加以结合,形成直角或长方形,并在其中安排红、黄、蓝三原色,但有时也用灰色,是荷兰风格派(deStijl)的主将。对比热抽象风格,体会秩序美。
(3)克利作品,二十世纪变化最多、最难以理解和才华横溢的杰出艺术家之一,德裔瑞士画家。运用色彩调和及抽象的手法,创作了许多含有哲理性和富稚拙趣味的作品。(同学们尝试感受作品,畅所欲言)
(4)毕加索曾说过:“变化不是进化,在艺术中没有进化。”这句话似是一把钥匙,它打开了使原始艺术与现代艺术之间沟通的大门。因此,当我们看到原始人简单概括的线条,关良的戏画,卢梭的原始主义作品、儿童的天真稚拙的艺术形式而感到惊喜。出示作品《格尔尼卡》简介背景。
5、学生作业欣赏(1)儿童画欣赏(2)抽象画欣赏
三、谈谈通过本课学习你对抽象画的进一步认识
四、小结
布置下节课需带的材料:水粉颜料,水粉笔,调色盒等
第二课时
一、欣赏音乐
听动听的音乐,感受旋律,渲染心情
二、学生实践创作抽象画
同学们用色彩表达情感,创作抽象画,可以同桌两人合作。注意色调及点,线,面,色的巧妙运用
三、选出优秀作品同学代表展示本组创意,给予同学们自评,互评的平台。
五、课堂小结
对同学们的课堂成果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鼓励同学们大胆尝试,快乐表现!
六、反思
第5课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能发现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初步懂得透视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提高描绘五想的能力,时绘画作品更真实。
逐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学重点:
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运用到绘画中,使描绘的现象更真实。教学难点:
绘画实践中运用所掌握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投影片、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察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疏密、树木的大小等。师:你能用间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2、讨论
(1)在纸上表现的事物
(2)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近大远小)
二、新授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习近平大远小的透视关系。板书课题:(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透视是绘画中的术语,可以分为形体透视和空气透视,形体透视是根据光学和几何学的原理,在平面上用线条来表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光线投影的科学,按特点的不同分为平行透视和成交透视和斜透视。空气透视研究和表示空间距离。
(2)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由近到远除大小的变化外,还有什么变化?(疏密、色彩)
三、指导学生作画
1、先找到消失点
2、画几条典型的透视线
3、按近疏远密的、近出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
4、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的表现出来。
四、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五、小结、作业评讲
第6课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能发现美术中的比例知识。初步懂得透视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提高描绘五想的能力,时绘画作品更真实。
逐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学重点:
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运用到绘画中,使描绘的现象更真实。教学难点:
绘画实践中运用所掌握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投影片、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1、观察书中的范画,你有什么体会?
师:你能用简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2、讨论
(1)在纸上表现的事物
(2)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近大远小)
二、新授
宋代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描写了我国陕西一带的风光。山处在画的中央,顶天立地,雄伟壮观。下面的商人赶着驴,显得很小,这就更突出了大山高耸的气势。这幅画成功地运用了山和人物之间的比例关系,是我国山水画中的杰作。《维鲁维斯的人》时达?芬奇在和罗马建筑师维鲁维斯研究人体比例所绘,用以说明人伸张四肢和立正时,应当是圆形和正方形的比例关系。巴黎圣母院位于法国首都巴黎,建与1163年。它正面每一层的高宽比例是按黄金分割律设计的,富有节奏和韵律感,总体效果协调统一,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的建筑。
今天,我们学习美术中的比例关系,它有助于我们探寻美的奥秘,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
三、讲评上节课作业
1、透视现象是否正确?
2、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3、这些透视现象你能在绘画中表现出来吗?
四、学生做画老师辅导
五、作业展评。
第7课 偶戏
教学目的:
1、学习纸偶的装饰方法。
2、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的综合素质。
3、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教学重点: 收集一些布袋偶戏的资料。教学难点: 偶戏道具的装饰方法。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各种废旧材料、线绳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偶戏是我国戏剧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民间艺术瑰宝。偶戏的种类较为丰富,有提线偶、仗头偶、布袋偶和皮影等。偶戏的表演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
2、讨论交流
课前我让同学们本地区的偶戏和偶戏的历史。下面请各小组把你收集的偶戏的资料互相交流一下。
二、新课
1、欣赏课文图片请同学们看书,和同学讨论课本上的这几幅图片都是什么偶戏?学生回答。
2、了解一些制作木偶的方法。
师:看!有那么多的装饰方法,我们也来试一试吧,每个小组装饰一个小纸偶,组长作好分工,看哪个组能在五分钟之内装饰好并且拿到讲台上来。
生:(按组装饰小纸偶。)
师:噢,上来了那么多的小朋友。谁来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你有更好的方法去装饰它吗?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同学们已分组编好了童话剧,还根据角色分工做好了初步的纸偶。现在,开始装饰我们的纸偶。注意要美观,要符合角色形象,做好的小组就可以表演童话剧了。看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好。现在开始。
生:(分工装饰小纸偶。)
五、现在来看看我们的童话剧表演,好吗?你们除了看表演,还要观察纸偶是怎样装饰出来的。
六、小结:今天,我们一起装饰了我们的小纸偶,并进行了童话剧的表演。只要用心观察,我们还可以发现更多的装饰方法和材料。
除了用纸偶表演童话剧,还可以用木偶、皮影、手袋布偶等表演童话剧,请大家欣赏它们的装饰。(放录象)
第8课 提线纸偶
教学目的:
1、学习纸偶的装饰方法。
2、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的综合素质。
3、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己的创作意图。教学重点:
纸偶的装饰。教学难点:
纸偶的装饰方法。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彩纸、各种各样的纸偶。教学过程:
一、欣赏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欣赏。
二、新课
1、出示小纸偶,问,它是用什么材料装饰的?
它是用什么方法装饰的?(板书:方法)还有一个问题是考考你们聪不聪明的: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把它装饰得更好吗?
2、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装饰:
用五颜六色的糖果纸装饰,用粘、绑的方法。
用彩色的易拉罐装饰,用剪、贴的方法。
用五彩的毛线装饰,用编、缠、粘的方法。
3、讨论:你们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材料:布、电线、包装纸、棉絮
方法:绑、粘、剪贴、编、、、、、、。
三、小组合作
请与小组同学合作编个故事,进行角色分工后,用各种彩纸制作纸偶,并准备简单的背景、道具。然后,演给其他组的同学看 学生表演纸偶戏。
四、小结
让同学们用互评的方式评出优秀小组。
第10课 色彩的色相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寻找色彩,认识色彩,表现色彩。体验不同色彩所表达的不同感觉
2、学习色彩的知识,认识什么是原色,什么是间色。了解色彩在生活中的作用,大胆运用喜爱的色彩,培养运用色彩的能力。
3、学会色彩的调配,能用原色调配间色。教学重点:
学会色彩的调配,能用原色调配间色。教学难点:
调配时水和色彩的分量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颜料,水,毛笔,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自然是美妙的。五彩缤纷的花草树木,世界是彩色的,有千变万化的色彩。(出示一些大自然的图片,学生观察生活和大自然中的色彩。)
观察过自然中的色彩,观察学生的衣服、学习用品之后,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自己了解的色彩。思考一下,生活中的色彩有哪些,有多少种?
二、新课。
1、复习三年级开始的色彩知识:什么是三原色,什么是三间色,红黄蓝这三种颜色是色彩中的“老祖宗”,有称三原色。三原色两两相配,产生三间色。
2、什么是色相?
色相,顾名思义即各类色彩的相貌称谓,如大红、普蓝、柠檬黄等。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是区别各种不同色彩的最准确的标准。事实上任何黑白灰以外的颜色都有色相的属性,而色相也就是由原色、间色和复色来构成的。所有的颜色都有自己的相貌,这叫色相。
3、欣赏课本中的图片
学生结合图片分组讨论:
(1)、挑选自己喜欢的色相,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2)、色相在生活中的应用
(3)、自己准备用哪些色相不同的色彩画一幅什么样的画。
4、小组交流发言
三、学生作业
创作一幅色彩画
四、小结
第11课 色彩的明度
教学目标 :
1、感受色彩美认识同一种颜色的特点。
2、用深浅不同的颜色作一幅画。教学重点:
认识色彩明度变化。教学难点 :
作画时明度对比的利用。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绘画工具:颜料、毛笔、铅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画单色画
二、新授
1、复习学生的色彩知识。
让学生辨别不同颜色。再出示新课内容。出示较普通的蓝色、示较淡的蓝色、较深的蓝色请学生辨别。
2、指导:得出结论是不同深浅的同种颜色。
3、问学生如何使同种颜色变深或变浅。
加白加黑还可以加水我们管这种现象叫做色彩的明度变化。(解释色彩明度概念)
问学生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改变色彩的明度。得出结论,变淡可以涂上本来就淡的颜色。
4、教学生调色,提出要求。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大胆练习,先用原色、间色来进行调配,再尝试用复色等进行练习。
四、讲评学生作品。
第12课 唱起来 跳起来
教学目标 :
1、与同学交流自己喜欢的歌曲与舞蹈。
2、掌握喷雾法的表现技巧。
3、学会用各种方式表达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点:
学会用各种方式表达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难点:
用喷雾法的表现方法完成一幅作品。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喷壶、颜料、水、剪刀、纸等。
(教师)剪纸作品、歌舞录象、喷雾画范作等。教学过程:
一、录象导入、激起兴趣
1、播放一段歌舞录象,鼓励学生随着音乐跳起来、唱起来。
2、学生就坐后提问:我们为什么在听到音乐时会情不自禁地想唱想跳?
3、让学生说一说对歌舞的感受。(听到音乐感到„„看到跳舞也会„„)
二、欣赏作品、体会内涵
1、欣赏一些歌舞题材的美术作品。
2、讲述音乐与美术的内在联系。
3、分析画面里人物动态的表现。
4、介绍新的表现方法:喷雾画
三、教师示范、学生尝试
1、师生一起操作
1)取出预先刻好的人物剪纸作品固定在底板纸上; 2)在喷壶中加入颜料和水调和; 3)对着作品进行喷射;
4)稍后取下剪纸作品,一幅喷雾画就完成了。
2、出示个别学生作品,分析成败之处(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3、学生第二次尝试喷雾画(要尽量避免前面的失误。)
要求:剪纸作品待干后可以重复使用,还可以再剪一些简单的造型(如花、草、鸟、云、月、星等)让画面更完整。
4、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展评
五、总结延伸
1、小结本节课学习成果。
2、鼓励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创新。
第13课 拼贴添画
一、教学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教学内容是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纸张材料,进行有创意的拼贴与添画。创想,说起来容易表现起来却有些不易。通过对大师画的欣赏,教师画的欣赏,感受艺术就在自己的身边,触手可及。趣味画环节是打开学生奇异思维的钥匙。本课旨在为学生推开一扇可以任意遐想的空间之门,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多角度多手法的应用材料进行表现。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名家作品了解艺术创想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想欲望,学习创想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够利用旧报纸或其它废弃物,经过奇特的创想和处理,创造一幅独特的艺术拼贴作品。有目的的添画,使拼贴后的添画能反映自己的创想效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想象、联想、创想活动的开发及运用,进一步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体验艺术创造带来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以一张报纸或各种图片为主,展开创想,使它成为一张有主题或无主题的作品。
难点:通过小组讨论和筛选选定主要内容,在拼贴后对画面进行有创意的添画。
四、教学准备:废旧报纸、广告招贴、图片、绘画工具等。
五、教学环节:
1、小游戏:记忆力测试--(课件)6幅拼贴画。师:你能看出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吗?用的是什么材料? 出示课题:(拼贴---画)
设计意图:通过小测试集中学生们学习的注意力及兴趣,直观地感受拼贴作品。
2、欣赏艺术家的作品
1)寻找刚才在测试题中的画面,有两位西方大画家的作品——(马蒂斯——王者之悲;毕加索——吉他)分别提问一下,对这些画家的了解。2)寻找欣赏教师的画。3)欣赏有趣的画(课件)
4)师总结:这些画最难就是艺术家的创想,他们的创想来自于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不断追求创作的灵感„„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不同的艺术拼贴,了解艺术家的拼贴风格,感受拼贴画的趣味性及创意的重要性!
3、启发交流创想,师演示
看看我们手中的材料,今天,你想怎样利用它们来拼贴?学生讨论交流,汇报,启发„„
1)利用图形,拼贴,添画 2)利用色彩,拼贴,添画(师与生演示——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大胆创想,感受创想带来的乐趣。
4、分析添画的作用,添画有什么作用?课件展示:
比较添画前后
设计意图:说明适当添画的重要性,是创作艺术的点睛之笔!
5、欣赏学生作品——课件
设计意图:开拓学生的思维,引起更广泛的联想,富有热情地投入到自己的创造之中。
6、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在自己准备的各种材料中进行塞选,两人合作完成富有新意的作品,同时锻 炼了学生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7、展评:学生作品,请学生谈谈自己的作品创想,鼓励敢于大胆创想的学生。设计意图:将自己的观点展示给大家,加强了美术语言的表达,增强学生自信心的树立,感受学习成功的快乐。
8、拓展:在生活中,这样的变废为宝的例子还很多,欣赏更多作品。
第14课 中国龙
一、教学目标 设计
1、知识与技能:
a、能表现龙的形态特征,并画出较细致的花纹。
2、过程与方法
a、在探索中学习中国龙在中国文化的广泛应用。b、在小组合作中用线条表现龙的动态与花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a、乐意与同学合作完成。
b、对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发生兴趣。
二、教学重点
1、通过欣赏中国龙的文化艺术,让学生感受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
2、能运用线条画出较细致的花纹。三 教学难点
能表现具体的龙的形态特征。四 作业 要求
1、基本要求:小组合作绘画图案
2、较高要求:小组合作有细致纹样的龙图案
3、个性探索:小组合作绘画有整体美的龙图案 五 教学活动设计
一、导入
新课
1、“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到北京北海公园参观游览” 欣赏北京北海公园九龙壁全景环视照片。
2、揭示课题----中国龙
“中国的古代建筑和古代文化都用龙作装饰,为什么中国人民这么重视龙?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学习”中国龙”英语单词——chinese dragon
二、新授
1、“同学们经过课前对龙的资料搜集,你知道龙在世界上到底存在吗?”
(龙是我们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所以中国人也称为龙的传人、龙的子孙。)
2、想一想,龙本来不存在,劳动人民是怎样创造出它的样子来的?(把许多动物身上的特点集合在一起。)
3、找一找,龙身上有哪些动物的特点? 讨论后得出结论:(结合图片进行对比)
龙的角是鹿的角;龙的嘴巴是鳄鱼的嘴巴;龙的身体是蛇的身体;龙的爪子是老鹰的爪子;龙的鳞片是鱼的鳞片。
4、小组讨论:你听过有关龙的故事吗?你了解龙的文化吗?
5、龙文化的广泛运用。
欣赏:a、邮票、雕塑、器皿、玉器等;
b、龙舟(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中国传统的民间活动)
四、学生作业
1、“原来龙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有着丰富的内涵,这是多么奇特的想像啊!”
2、听音乐《龙的传人》,激起学生的民族热情。
3、“让我们发扬龙的传人的团结精神,小组合作一起描绘我们中华民族的巨龙吧!”
五、教师辅导
1、鼓励学生大胆描绘
2、创造出来的龙的形态要完整,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
第15课 造型别致的椅子
教学目标:
1.了解椅子的历史、制作材料等相关知识。
2.通过欣赏、教师的讲解等,学习椅子的设计方法,并设计出与绘制出众不用的椅子。
3.培养学生关爱生活和严谨地治学态度。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重点:椅子的结构、别致的造型。
教学难点:椅子的功能型、实用性及审美性。教具准备:水彩笔、范画、书、课件等 学具准备:水彩笔、油画棒 教学方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目标:
1.了解椅子的结构、功能等相关知识。
2.通过欣赏、教师的讲解等,学习椅子的设计方法,并设计椅子。3.培养学生关爱生活和严谨地治学态度。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重点:
学习椅子的功能性。学习设计椅子。教学难点:
设计有特点的椅子。教学过程
一、导入:
ppt出示一张造型独特的椅子的图片,引出本节课题:造型别致的椅子 引导学生理解“别致的涵义”——小巧精致,别有情趣。
二、新课
1.出示课件:展示一组不同年代、造型极具特色的椅子的图片。介绍:
①《红蓝椅》作者:里特维特,风格派的椅子。
引导学生分析椅子的结构:椅背、面、腿、扶手
②中国明式木椅:艺术特色,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即:简、厚、精、雅。③18世纪欧美风潮:设计重点在靠背的装饰,变化多,椅腿很少有装饰。④布劳耶创造了一系列影响极大的钢管椅,开辟了现代家具设计的新篇章。
⑤波普风格(Pop)又称流行风格,它代表着20世纪60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2.pp展示造型别致的椅子图片
(吉他变形的椅子、字母变形的椅子、衣领造型的椅子、剪纸式的椅子等)提问:你喜欢哪一种椅子的造型设计?为什吗?
3.展示教师示范作品,请学生观察分析。问:椅子是以什么为原形设计的? ①水杯:
② 企鹅:
4.教师演示
以一本书的造型为例,进行椅子的造型设计。
三、学生实践
1.作业内容:根据你的创意,设计一把造型美观而且实用的椅子。2.作业要求:设计一把造型美观而又实用的椅子。
四、教师辅导 1.注意事项:
(1)椅子要美观、实用且具有一定的创意。2.辅导重点:
①表扬勇于动笔创作的同学
②表扬造型准确、美术语言丰富、构图饱满的同学 ③鼓励胆子较小的同学进行艺术实践
五、作品展示 展示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到讲台前进行展示
六、作品讲评 1.评价形式:
(1)自评:学生进行自评(2)互评:同学进行评价
(3)教师点评:教师针对不同同学的能力特点进行激励性评价 2.评价要点:(1)造型新颖。(2)功能独特
(3)耐心、细心的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分析能力。
七、课堂小结
1、你有哪些收获?
2、思考:你设计的椅子用于什么环境?使用什么材料?
第16课 立体贺卡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立体构成的知识,通过对各种线材、面材、块材的制作实践体验,创造性的制作出形形色色的立体卡片如:仿生形、立体形、立体与平面相结合等。
2、通过展示各种有趣味的卡片,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表达情感。
二、教学重点:
在制作中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三、教学难点:
把生活中可利用的材料富有创意性地做进自己的卡片中。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每当节日来临,或同学、朋友过生日,我们往往用赠送贺卡的方式来表达祝福,寄托情思,于是,在过去许多温馨的日子里,一张张美丽的贺卡,带来了一份份打开的喜悦。(板书打开的喜悦)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六课《打开的喜悦》——立体贺卡的制作
2、新授:
请把你们带来的贺卡展示出来。哪位同学能自告奋勇地介绍一下你带来的贺卡有何特点? 既然我们在商店里买的贺卡这么漂亮,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制作贺卡呢?是否自找麻烦呢?现在同学们来探讨一下自制的卡片与商店销售的卡片有何不同?
赠送贺卡是我们传情达意的方法,自己做的贺卡更能体现你的情意。现在不是流行DIY吗?我们就来顺应时代潮流,DIY一下贺卡,并且是立体的。
了解一下立体卡片有哪些构成方法? 折叠、切割、组合。
3、尝试
制作一张立体卡片。
4、讨论,如何制作的。
两个同学一组,合作完成一张贺卡,送给你们的父母、朋友或者师长。
5、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6、展示评价:
做好的同学可以上前展示你的DIY作品,并说说你的创意,想要送给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7、总结:同学们制作的作品相当有创意,使我大开眼界。我希望同学们的作品在现实生活中学以致用,使它成为我们传递友谊增进情感的桥梁。
第17课 校园合影
教学目标:
1.学习群像摄影的拍摄知识。
2.能运用所学知识拍摄一组毕业留念照片。
3.激发学生对母校的热爱之情,培养美好的生活情趣,能主动用摄影的形式记录生活。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学习群像摄影的拍摄知识。
(2).能运用所学知识拍摄一组毕业留念照片。2.教学难点:
(1).学习群像摄影的拍摄知识。五.教学媒体: 他人的集体毕业照。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其他学校毕业照,一张小小的毕业照,寄托了多少回忆,即将毕业了,我们也该照张毕业照。
(二).复习:
人像摄影以前我们学过,毕业照也是人物摄影,想想拍摄应注意什么?
今天我们要拍的人很多,又应该注意什么?(补充背景应选择有代表性的。)板书:排列、背景等。
(三).学习技法:
打开课本24页,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一 摄影家的照片在人物安排上有什么突出之处? 问题二 25页上边人物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问题三 有时候光线不好,应怎样办? 小组研究,班上交流。
教师补充、讲解。讲解顺光、逆光。板书: 顺光、逆光。
(四).分组活动。
布置任务:以组为单位活动,选择地点、安排人物、动态、光线。小组活动,教师辅导。
(五).总结:
总结活动中的问题。
第18课 《防灾减灾》
【教学目标】
1、学习防灾减灾知识,了解防灾减灾日的来历
2、提高安全意识,树立珍爱生命观念
3、学习一些基本逃生、自救技能 【教学重点】 学习防灾减灾知识 【教学难点】 学习一些基本逃生、自救技能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是几号?
三年前的5月12日天发生了什么震惊世界的大事? 你知道5.12被定为什么日子吗? 为什么要这么定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防灾减灾知识。
二、学习防灾减灾知识,了解防灾减灾日的来历
1、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2、“防灾减灾日”的设立,有利于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有利于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的普遍增强,有利于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提高,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 损失。
3、防灾减灾知识问答 问:什么是自然灾害?
答:以自然变异为主而产生并表现为自然态的灾害称为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地震、滑坡等。
问:遇到地震,你知道怎么逃生吗?
答:遇地震,先躲避,桌边床边找空隙,靠在墙角曲身体,抓住 机会逃出去,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
问:发生火灾时,如何防护?
答:火灾起,怕烟熏,鼻口捂住湿毛巾,身上起火地上滚,弯腰 快步离险境,不乘电梯走楼梯,盲目跳楼会伤身。
问:洪水来,我们应该怎么办?
答:洪水猛,高处行,土房顶上待不成,睡床桌子扎木筏,大树能栓救命绳,准备食物手电筒,穿暖衣服度险情。
问:我们在雷雨天需要注意什么?
答:雷雨时,强雷电,避雨别在树下站,铁塔线杆要远离,打雷家中也防患,关好门窗断电闸,避免雷火屋里窜。
问:暴雪天气,我们应该怎么办?
答:暴雪天,怒风吼,最好别往外面走,室外受冻无知觉,千万 不能用火烤,冰雪搓洗手和背,慢慢温暖才见好。
三、小结
1、交流上述避险知识
2、你还有哪些好主意避险?
四、提高安全意识,树立珍爱生命观念
1、课余学习安全知识。
2、谈谈珍爱生命的理解。
第四篇:人美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课 肖像艺术
要求学生在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基础上,进行人物动态速写练习,以 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及形象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特征及动态线的确定。
使学生在画人物动态时,如何掌握动态的特征及其速写方法。
教学准备:
人物动态速写印刷品,范画,动态速写过程图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常规。
二、讲授新课。
1、出示教师的动态速写范画让学生观看,接着向学生讲解速写的涵义。
速写是有记录生活,为创作准备素材之用,也是绘画的一个门类,这 要 求以迅速、概括的方法描绘对象,通常是用简洁的线条来记录各种形象和动态的。
2、根据教材分析,讲述人物动态的运动规律和动态速写的基本方法。
人的动态千变万化,这些变化都是由头、躯干和四肢的屈伸及摆而形成的,如颈、腰、肩、肘、膝等主要关节,每个关节的转动屈伸均有一定限度和范围,在活动中人体的重心经常移动,身体的不平衡与平衡相互交替,这就形成各种有节奏的优美的动作。
速写就是要用较短的时间把人物的动态特征准确的描绘下来。
3、挂出教师预先绘制的动作速写过程图,并用粉笔在黑板上作示范,使学生明确速写过程(从动态线开始,然后再画其他,从整体到局部)。在示范时,注意向学生讲解人体的各部分的基本比例运动规律和袋子体重心。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人体比例及速写步骤。
三、学生速写。
(要求学生一开始就要把注意力放在观察掌握人物动作的大势早,经过分析找出动作的重心、支撑点和动作特征的动态线,然后在画面定位,用简括的线条轻轻勾出,不要把注意力放在细节上。)
教师巡回辅导。学生分组互画,每组选一个同学为模特儿,供同学写生。速写时间为20分钟。
四、讲评:
抓住动态的表现作重点讲评。
第2课 画人像 教学目标
1、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对特征的社会属性有一定的了解。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2课 画人像
2、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能够大胆地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同学的特征。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2课 画人像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
人物的脸型和表情
教学难点
人物肖像画的表现
教学准备
具有各种特征的人物肖像画和摄影作品以及有关人物肖像描写的其他材料(如文学作品中的肖像描写),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出示图片: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 猜猜“他”是谁
2、说说“他”的特征
仔细观察,“他”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发式等)说说“我”的特征
二、新课
1、每个人对自己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谁能用较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特征。(如脸型、五官、性格等)
2、说说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
《蒙娜 丽萨》
出示艺术作品
学生观察、体验、讨论人物特征
教师简单介绍达 芬奇、《蒙娜 丽萨》
学生说说感受、特征,教师总结。
看达 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并作简单的介绍。
出示艺术作品《凡 高自画像》
学生观察、体验、讨论、猜想人物特征
教师简单介绍凡高,增加学生对凡高及其作品的认识。
学生说说特征,教师总结。
毕加索的人物肖像画
现代版的《蒙娜 丽萨》
三、探索
1、比较刚才所看的作品,想想:画人像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这又与什么有关呢?
2、学生讨论、猜想。
3、教师总结:这主要跟摄影术的发明有关。在摄影术发明以前,像国王、王后、富商这样的重要人物都要通过雇佣画家来为他们画肖像。这些肖像充满了他们生活的线索,人们能从华丽的服装或是严谨的制服上看出被画者的身份。摄影术发明以后,画家们开始认为逼真地再现人物肖像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开始思考创作肖像画的新方法。他们开始探索用不同的色彩和不寻常的方式来表达人类的情感和思绪。
这就是肖像画的起源和最初的作用。
四、分析人物特征的表现手段
1、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说了人物特征,那人物特征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哪个方面表现出来呢?(人物头部)
2、人物头部是反映人物特征最主要的地方,包括相貌,精神状态,还有性格特征。人物头部的特征主要是通过脸型、五官、和发式来表现出来的,而艺术作品又往往通过人物面部的刻画来揭示人的内心世界,突出表现某一主题。
3、脸型
你属于什么脸型?(如国字脸、瓜子脸等)
教师出示几种常见的脸型
请学生说说各种不同的脸型具有哪些特征?
小结:画人物头部时,我们应该先整体把握人物的脸型,再去刻划人物的五官。
4、同学们,你们“哭过”、画人像“笑过”、“怒过”、“乐过”、“惊喜过”吗?(有过)
请几名学生上台来表演“哭、笑、怒、乐、惊”的表情。
其他同学仔细观察,相互讨论: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五官中的哪些变化表现出来的?怎么变?
每组同学选取一种表情用简笔画的形式将它画下来,并派一名同学到黑板上画。
请学生逐个分析刚才所画的表情,画得如何?有没有将表情特征画下来?没有的,如何改?
教师总结: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人的 眉毛、眼睛和嘴巴的变化 来实现的。(出示各种表情图片,说清每种表情的变化规律)
五、临摹练习
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2课 画人像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或擅长的表现方法来选择一幅肖像画(可以是书上,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准备的)进行临摹。
六、学生习作、教师进行辅导:
尝试观察和描绘你生活中的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物,看看他们有什么特征?
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可以体现人物特征?
七、小结:
展评学生作品,并请同学们到台前讲述人物都有哪些面部特点,作品表现出人物怎样的内心情感等等。
第3课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能发现生活中的透视现象。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3课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初步懂得透视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提高
描绘五想的能力,时绘画作品更真实。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3课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逐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运用到绘画中,使描绘的现象更真实。
教学难点
绘画实践中运用所掌握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投影片、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察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疏密、树木的大小等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师:你能用间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2、讨论
(1)在纸上表现的事物
(2)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近大远小)
二、新授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习近平大远小的透视关系。板书课题:(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透视是绘画中的术语,可以分为形体透视和空气透视,形体透视是根据光学和几何学的原理,在平面上用线条来表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光线投影的科学,按天点的不同分为平行透视和成交透视和斜透视。空气透视研究和表示空间距离。
(2)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绘画中的透视现象由近到远除大小的变化外,还有什么变化?(疏密、色彩)
三、指导学生作画
1、先找到消失点
2、画几条典型的透视线
3、按近疏远密的、近出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
4、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的表现出来。
四、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五、小结、作业评讲
第4课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能发现美术中的比例知识。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4课 美术 中的比例知识初步懂得透视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提高描绘五想的能力,时绘画作品更真实。逐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学重点
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运用到绘画中,使描绘的现象更真实。教学难点
绘画实践中运用所掌握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学准备
投影片、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察书中的范画,你有什么体会?
师:你能用简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2、讨论
(1)在纸上表现的事物
(2)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近大远小)
二、新授
宋代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描写了我国陕西一带的风光。山处在 画的中央,顶天立地,雄伟壮观。下面的商人赶着驴,显得很小,这就更突出了大山高耸的气势。这幅画成功地运用了山和人物之间的比例关系,是我国山水画中的杰作。《维鲁维斯的人》时达?芬奇在和罗马建筑师维鲁维斯研究人体比例所绘,用以说明人伸张四肢和立正时,应当是圆形和正方形的比例关系。巴黎圣母院位于法国首都巴黎,建与1163年。它正面每一层的高宽比例是按黄金分割律设计的,富有节奏和韵律感,总体效果协调统一,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的建筑。
今天,我们学习美术中的比例关系,它有助于我们探寻美的奥秘,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
小资料:把一条线条分成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的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的比,使用1:0.618的比值分割称为黄金分割,因这种比例在造型上比较美观而得名。
三、讲评上节课作业
1、透视现象是否正确?
近大远小、近疏远密、近宽远窄的规律是否正确的运用在图画中。
2、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3、这些透视现象你能在绘画中表现出来吗?
4、选择简单、典型的场景通过写生让学生描绘。
5、在绘画上色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近处的色彩颜色亮一点、鲜艳一点,远处的颜色灰暗一些。
四、学生做画老师辅导
五、作业展评
第5课 偶戏 教学目的:
1、学习纸偶的装饰方法。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5课 偶戏
2、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的综合素质。
3、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教学重点
收集一些布袋偶戏的资料。教学难点
偶戏道具的装饰方法。教学准备
各种废旧材料、线绳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偶戏是我国戏剧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偶戏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民间艺术瑰宝。偶戏的种类较为丰富,有提线偶、仗头偶、布袋偶和皮影等。偶戏的表演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
2、讨论交流
课前我让同学们本地区的偶戏和偶戏的历史。下面请各小组把你收集的偶戏的资料互相交流一下。
二、新课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5课 偶戏
1、欣赏课文图片
请同学们看书,和同学讨论课本上的偶戏这几幅图片都是什么偶戏?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发言。
2、了解一些制作木偶的方法。
师:看!有那么多的装饰方法,偶戏我们也来试一试吧,每个小组装饰一个小纸偶,组长作好分工,看哪个组能在五分钟之内装饰好并且拿到讲台上来。
生:(按组装饰小纸偶。)
师:噢,上来了那么多的小朋友。谁来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你有更好的方法去装饰它吗?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教学环节说明及反思: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把自己探索得出的装饰方法和材料马上应用起来,并且通过学的评价进一步探究纸偶装饰的一些要素,如:颜色的搭配、和谐、符合角色形象等
等。更进一步地体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同学们已分组编好了童话剧,还根据角色分工做好了初步的纸偶。现在,开始装饰我们的纸偶。注意要美观,要符合角色形象,做好的小组就可以表演童话剧了。看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好。现在开始。
生:(分工装饰小纸偶。)
五、现在来看看我们的童话剧表演,好吗?你们除了看表演,还要观察纸偶是怎样装饰出来的。
六、小结:今天,我们一起装饰了我们的小纸偶,并进行了童话剧的表演。只要用心观察,我们还可以发现更多的装饰方法和材料。
除了用纸偶表演童话剧,还可以用木偶、皮影、手袋布偶等表演童话剧,请大家欣赏它们的装饰。(放录象)
第6课 提线纸偶 教学目的
1、学习纸偶的装饰方法。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6课 提线纸偶
2、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的综合素质。
3、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己的创作意图。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6课 提线纸偶 教学重点
纸偶的装饰。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6课 提线纸偶 教学难点
纸偶的装饰方法。教学准备
彩纸、各种各样的纸偶提线纸偶.教学过程:
一、欣赏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欣赏。
二、新课
1、出示小纸偶,问,它是用什么材料装饰的?
它是用什么方法装饰的?(板书:方法)还有一个问题是考考你们聪不聪明的: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把它装饰得更好吗?
2、课件展示:
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装饰
用五颜六色的糖果纸装饰,用粘、绑的方法。
用彩色的易拉罐装饰,用剪、贴的方法。
用五彩的毛线装饰,用编、缠、粘的方法。
3、讨论:你们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材料:布、电线、包装纸、棉絮提线纸偶
方法:绑、粘、剪贴、编、、、、、、。
三、小组合作
请与小组同学合作编个故事,进行角色分工后,提线纸偶
用各种彩纸制作纸偶,并准备简单的背景、道具。然后,演给其他组的同学看。学生表演纸偶戏。
四、小结
让同学们用互评的方式评出优秀小组。
第7课 动物的脸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训练,培养学生使用中国的传统绘画工具,使学生学会运用中国传统的笔、墨、纸、砚,初步掌握花鸟画的技法。
2.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的讲解和练习,动物的脸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教学重点
如何培养学生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法,动物的脸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体现。教学难点
如何培养学生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体现。教学准备
笔(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报纸(做垫纸用)一张、国画颜料、墨、调色碟、水盅。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欣赏范画,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思考问题:(幻灯)
2、学习几种主要的运笔方法
勾染法(大象)、中锋破笔法(狮子)、破笔点染法(猴子)、勾线点染法(狒狒)、丝毛法(猫)
3、分析国画《猫头鹰》的表现技法。
①猫头鹰基本造型
②猫头鹰形体结构:身子、翅膀、尾巴、爪子。
结合幻灯教学,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把猫头鹰的画法编成通俗易懂的小诗歌来进行教
学,教师在画鸟的羽毛时要突出重点,尽量讲得详细一些。
画法配诗:
褐墨点头部,接着画身翅,浓墨画嘴眼,淡墨勾胸腹,浓墨画翅尾,背斑趁湿点,浓墨再画爪,猫头鹰俱画成。
画法步骤:
说明:先用墨赭画头顶,接着画身体和翅膀注意水分不要太多,润笔、枯笔相结合。
四、学生练习
1、画一只猫头鹰,教师巡回辅导。
2、学生临摹不同姿态的猫头鹰(运用幻灯片)
五、作业布置
老师提出作业要求:按作画步骤,用宣纸或毛边纸,动物的脸临摹或创作一幅猫头鹰图。
有趣的汉字
教材分析:
将象形文字纳入美术教学中,是新教材的一个大胆尝试。其实在上学期的语文课上学生已经初步、浅显的了解了象形文字了。美术课上设立这一课,更应该从培养学生对想象、创新的热情方面入手。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欣赏中国古代的象形文字的造型美感,激发爱国热情。
2、引导学生用图画形式表现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对象形文字的内容和学习过程产生兴趣。
2、引导学生能够运用象形的造型方法,较明确的表达词语的意义。
3、培养学生对想象、创新的热情。
教学准备:
学生:回去搜集有关象形文字的资料。带绘画工具。
教师:光盘《文字国》、电脑多媒体设备、有关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图片资料、示范操作的各种绘画制作工具。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活动一:
展示中国古代岩画中的一段象形文字,请学生猜猜这是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争辩。教师公布答案,告诉学生这是象形文字。
教师讲解象形文字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学生将自己搜集、了解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了解祖先创造、运用象形文字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模仿兴趣和表现欲望。
活动二:
教师播放光盘《文字国》,向学生展示象形文字的演化轨迹使学生得到启示。引导学生寻找象形文字是怎样抓住实物的最主要的特征,用夸张的手法突出特征,略去细节的。
活动三:
学写象形文字。
教师通过实际操作示范,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色彩来临摹象形文字的演变,可以给每一组字画上漂亮的边框。
活动四:
试着自己造一个象形文字,指导学生大胆的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进行夸张表现。力争表现出词语的意思。作业完成后又学生来向大家进行介绍。
第二节:
活动一:
教师运用象形文字在黑板上写一段祝福的话给学生,请学生根据每个字表现对象的最主要的特征情况猜猜老师写的是什么祝福。
出示几段学生运用自造象形文字写的话,请学生欣赏、评述。
活动二:
想象自己是原始人,要用象形文字来记日记。
老师在黑板上写几句简单的话,请学生选择一句用自造象形文字来表现。
1、今天天气真好,我和爸爸去森林打猎,打到一只羊,我们把它烤着吃了。
2、今天我和姐姐去河边捕鱼,一共捕了三条。
3、下雨了,我们住的屋子漏雨了。
4、晚上,我和哥哥坐在石头上看月亮。
在作业过程中激励学生自由的创造表现,通过多次实践,力争表现出词语的意义。
活动三:
引导学生用图画形式表现一段话,内容不限。
告诉学生象形文字能用容易、准确的表现实际的具体形象,但对抽象的概念很难准确的表达,提醒学生注意选择那些可以表达的词语进行作业,增加成功的机会。
活动四:
将做好的作业展览在教室的展板上,互相欣赏、评述。
课后拓展:
让学生回家多看一些古代文字资料,尽可能寻找可以辨认的象形文字,增进对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评价:
1学生对象形文字的内容和学习过程是否产生兴趣。
2学生是否能够运用象形的造型方法,较明确的表达词语的意义。
3是否激发出学生对想象、创新的热情。
札记:
我布置学生做课前预习时并没有想到学生能找到那么多的资料,一年级三班的同学拿来的这张《文字国》的光盘对我这节课的帮助很大。鼠标经过光盘上的每一个字时,这个字就由象形文字慢慢的演变为现在的文字,还配有这个字的实物原型,非常的形象。这张光盘帮了我的大忙。凭借老师一个人的力量是找不到那么多的资料的,而借助于学生的力量不仅渠道丰富,还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值得提倡。
9色彩的色相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寻找色彩,认识色彩,表现色彩。体验不同色彩所表达的不同感觉
2、学习色彩的知识,认识什么是原色,什么是间色。了解色彩在生活中的作用,大胆运用喜爱的色彩,培养运用色彩的能力。
3、学会色彩的调配,能用原色调配间色。教学重点:
学会色彩的调配,能用原色调配间色。教学难点
调配时水和色彩的分量 教学准备:
颜料,水,毛笔,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自然是美妙的。五彩缤纷的花草树木,世界是彩色的,色彩的色相 有千变万化的色彩。(出示一些大自然的图片,学生观察生活和大自然中的色彩。)
观察过自然中的色彩,观察学生的衣服、学习用品之后,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自己了解的色彩。思考一下,生活中的色彩有哪些,有多少种?
二、新课。
1、复习三年级开始的色彩知识:什么是三原色,什么是三间色,红黄蓝这三种颜色是色彩中的“老祖宗”,有称三原色。三原色两两相配,产生三间色。
2、什么是色相?
色相,顾名思义即各类色彩的相貌称谓,如大红、普蓝、柠檬黄等。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是区别各种不同色彩的最准确的标准。事实上任何黑白灰以外的颜色都有色相的属性,而色相也就是由原色、间色和复色来构成色彩的色相 的。所有的颜色都有自己的相貌,这叫色相。
3、欣赏课本中的图片
学生结合图片分组讨论:
(1)、挑选自己喜欢的色相,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2)、色相在生活中的应用
(3)、自己准备用哪些色相不同的色彩画一幅什么样的画。
4、小组交流发言
三、学生作业
创作一幅色彩画
四、小结
10色彩的明度
一、教学目标 :
1、学习色彩的明度对比知识,加深对色彩要素的理解。美术教案-色彩的明度对比
2、掌握色彩的明度的处理方法,并能在绘画中运用,提高学生用色的造型的能力和技巧。美术教案-色彩的明度对比
3、掌握色彩的明度对比知识,培养审美情操,美术教案-色彩的明度对比激发学生运用丰富的色彩去创造艺术美和表现生活美。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传授色彩的明度对比知识,掌握色彩的明度处理方法,提高学生运用色彩的技巧。
2、难点:让学生接受色彩的明度对比知识和对色彩明度进行操作,并在绘画实践中运用。从知识到应用是一个较复杂的转换过程。教学中要抓住这个重要环节,用理论来指导实践,从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美术教案-色彩的明度对比
四、课前准备:
范画若干幅;
颜色本身的明度差别;
色彩明度较强和稍弱的示图;
同一题材不同明度对比图。
五、教学过程 :
1、揭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色彩和明度对比的知识。
2、提问:
(1)什么叫明度?
(2)你能指出你衣袖上色彩的不同明度吗?
(3)为什么我们要学习色彩的明度对比?
3、明度演示:
(1)让学生观察彩色纸条(红色),当我将纸条拉紧时,学生看到纸条上均匀的彩色。颜色没有深浅变化。
(2)当我将彩色纸条折成弯形状后,再让学生观察,出现纸条的颜色与前次见到的不一样,让学生指导出同种颜色的深浅变化,并让他们回答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3)让学生上讲台,自己挑选另一种颜色的纸条,按和的操作步骤进行曲演示,并指导该色纸变化的现象。
(4)屐基同探讨:一种固有色由于受光强弱的不同出,现不同的明度变化现象,使色彩产生一种节奏美感。
4、提问:
(1)我们从演示中发现色彩明度变化的现象,在绘画时如何反映?
(2)如何使一种颜色出现不同的明度?
(通过加白提高明度,加黑减弱明度。)
5、演示色彩明度的变化:
(1)先将纸面中间涂上本色,加白调匀后涂在本色左边,再加白调匀后涂在更左边。
(2)用一支干净的笔加黑色小许调匀后涂在本色的右边,再加黑少许调匀后涂在更右边。
6、指导学生进行色彩的明度对比练习。
7、作业 讲评。提倡多练习,并引导学生课外多动手。
8、全课总结。
第12课 人物与环境
教学目标
了解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通过欣赏课本中两组范画,领略绘画想象力的丰富多姿。
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怎样根据课本上提供的人物造型合理地添加与形象相配的环境。
教学重点
根据人物的姿态想象人物在做什么,可以添加什么服装和环境。
训练学生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人物造型的多角度开发和想象。作品要画出新意。
教学准备
人物造型图、绘画材料和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人类由于劳动创造了自己和自己生存的环境,人类能离开环境单独存在吗?
生:不可能!
小结:我们在家、在大自然、在学校、在任何地方,这些地方就是我们身边的环境。人物与环境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2、揭题:人物与环境
二、新授
1、出示人物形象
提问:老师这里有几个人物,你能根据他们的姿态,想象他们都在做什么吗?你能想象当他们的身体方向发生变化时,是什么样子吗?
学生讨论、回答
2、在原有人物的基础上,想一想,添加什么样的背景好呢?
3、打开课本,学生欣赏课本中的人物添加。
学生说说课本中的人物添加给你什么启发?
生:可以将人物位置调换、颠倒、横放、旋转不同的角度来想象人物在做什么,在什么环境中。人物的衣着也可以根据环境的不同、活动的不同来进行添加。
4、你还能根据课本中提供的人物形象想象出其它的活动和环境吗?
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及创造力。为学生作业打好基础。
三、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
可自愿选择课本提供的人物造型或自己找一组或一个人物原型。
自由发挥想象添加人物活动情况和服装及周围环境。
尽量避免与周围同学雷同。画好后在小组中互相欣赏,讲述画中的情形。
四、作品展示、评价
对画得出人意料的作品给予“特别想象力”奖。鼓励创新意识强的学生。
五、总结、延伸。
这节课我们通过人物与环境的想象和添加,发现了自己有着惊人的想象力,我们能够把一个或一组简单的人物原型想象成参与各种活动,穿着不同服饰,身处各种多变的环境之中,真是有趣极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还使大家的记忆力、观察力得到的提高,以后还可以多进行这样的训练和游戏。
第13课 光盘架的设计
教学目标
1、选择适当的材料,根据光盘的尺寸,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13课 光盘架的设计利用插接的原理,使光盘与架子形成富有实用性和艺术性的整体。
2、体验美好的生活,培养热爱生活的积极向上的思想。
教学重点
能简单的制作光盘架,体验制作的快乐
教学难点
创意表现
教学过程:
一、激趣
1、(师出示一个简单的光盘架小制作)光盘架的设计老师这有一个很简单的小制作,你们看看,他可以派什么用?有什么益处?
2、学生猜想交流
3、现在生活水平好了,我们一定有很多学习与娱乐的光盘,它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帮助,今天我们亲自动手制作一个光盘架,将这些光盘有秩序地摆放在一起,既方便查,又可增添生活情趣。
4、板书课题:光盘架的设计 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13课 光盘架的设计
二、师生探究
1、生活的多彩使我们的光盘种类繁多,市场上便出现了许多这样的架子(展示更多工艺光盘架)观察选用的是哪些材料?
不锈钢 木材 铁 布 等等
2、这些漂亮的光盘架美观耐用,光盘架的设计使用方便更是装饰家居的理想物品,那设计时应该注意哪些什么问题呢?
①平衡 ②尺寸 ③选材 ④插接口的设置
小结:制作时用较硬的包装盒纸或硬纸,也可使用其他材料。根据光盘的尺寸,利用插接的原理,使光盘与架子形成富有实用性与艺术性的整体。
三、体验创新
1、我们是新时代的创造者,是未来的创造者,你觉得你的创新思维怎么样?
2、先来欣赏这些小创新者的作品吧。(出示书上的若干作品范图)
集体讨论:选材 造型 创意和身边的同学交流下自己的想法看法
3、有比较才有发现,有胆量才有惊喜,老师期待着你们给我一个大大的惊喜,用自己或小群体的智慧设计制作一个既实用又有个性的光盘架。
四、学生作业,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作品:
1、自我推荐
2、相互展示
3、师小结 鼓励
六、总结全课 生活赋予我们很多的乐趣,制作光盘架的全过程你开心吗?热爱生
活,感受生活,你会更乐观,更接近成功!
第14课 杯子的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用语言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
2、学会观察、学会体验。
教学重点
设计造型漂亮,功能实用的杯子
教学难点
观察了解杯子各部分的用途,体会设计者杯子的设计的设计意图 计
教学具准备
杯子若干个 图片若干副
教学过程:
一、谈话
1、你注意过平时喝水的被子么?出示几个:这些杯子什么地方最吸引你?
2、你喜欢什么?为什么?
3、哪个地方最合你的心意?
4、你呢,想选哪件?说说原因。
二、师生探究
1、欣赏了这么多东西,你发现每一类物品有不同的地方吗?
生:形状 花纹 色彩(师板书)
2、小朋友观察得真细心,一件可以使用的东西,要让大家都喜欢,我们不仅要改
变他的形状,还可以改变他的花纹和颜色。
3、根据这些方法,伟大的设计师们设计出了杯子的设计更多美观实用的物品,现在,老师请大家当回小小评论家,来看一看,评一评,一起来欣赏书上的作品:分析其造型、材质、功能等
三、体验并感受
1、学生欣赏并谈谈欣赏后的感受。
2、这些精美的杯子显示着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们鲜明的设计意识,每一处的设计
都有它的独到之处。
3、如果你是设计师,你想设计什么样的杯子?(师生交流)
4、再来看看书上的杯子设计,杯子的设计理解设计者的设计意识。(比较这些杯子,想想设计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四、作业要求
1、设计时要注意什么?(构思大胆、设计合理、实用美观)
2、根据你的观察,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杯子。
3、学生作业,师指导
五、小结展评
第15课 有人脸的器物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造型设计的知识,培养泥塑造型能力。
2、发挥想象力,用泥做一个有人脸的小罐或杯子。
3、提高学生德望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有人脸的器物。
教学难点
创造性地设计一个有特点的人脸器物。
课前准备
橡皮泥(纸黏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见过特别漂亮或特别奇怪的杯子吗?有人脸的器物 介绍给大家听听。学生回答(略)
二、新授:
1、老师书上有两种特别的器物,一起来看一看。打开书本,欣赏“大禾人面铜方鼎”(商)和新石器时代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提问:“这两种古代器物有什么特别之处?” “大禾人面铜方鼎”以人脸为装饰图案;“人头形器口彩陶瓶。”整体以人为造型。)
2、这样的设计给你什么感觉?
学生回答(略)
3、古代人为什么要在设计中将人脸运用进去吧?学生回答有人脸的器物(略)
4、“同桌相互观察彼此的脸。”
“你看到同学的表情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笑)教师用简笔画画笑的表情。
“你还会表演其他表情吗?”
学生表演,教师画
5、“原来人脸这么有意思,我们也来设计一个有人脸的杯子或罐吧!”
6、欣赏范作。
“几件范作有什么不同?”
(材料相同:紫沙泥。制作方法有所不同,造型不同,人脸表情不同。)
7、“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脸器物?”
学生回答(略)
三、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四、展评:
1、介绍自己作品的独特之处。
2、教师总结。
唱起来跳起来 教学目标
1、与同学交流自己喜欢的歌曲与舞蹈。
2、掌握喷雾法的表现技巧。
3、学会用各种方式表达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点:
学会用各种方式表达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难点:
用喷雾法的表现方法完成一幅作品。课前准备:
(学生)喷壶、颜料、水、剪刀、纸等。
(教师)剪纸作品、歌舞录象、喷雾画范作等。教学过程:
一、录象导入、激起兴趣
1、播放一段歌舞录象,鼓励学生随着音乐跳起来、唱起来。
2、学生就坐后提问:我们为什么在听到音乐时会情不自禁地想唱想跳?
3、让学生说一说对歌舞的感受。(听到音乐感到„„看到跳舞也会„„)
二、欣赏作品、体会内涵
1、欣赏一些歌舞题材的美术作品。
2、讲述音乐与美术的内在联系。
3、分析画面里人物动态的表现。
4、介绍新的表现方法:喷雾画
三、教师示范、学生尝试
1、师生一起操作
1)取出预先刻好的人物剪纸作品固定在底板纸上;
2)在喷壶中加入颜料和水调和;
3)对着作品进行喷射;
4)稍后取下剪纸作品,一幅喷雾画就完成了。
2、出示个别学生作品,分析成败之处(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3、学生第二次尝试喷雾画(要尽量避免前面的失误。)
要求:剪纸作品待干后可以重复使用,还可以再剪一些简单的造型(如花、草、鸟、云、月、星等)让画面更完整。
4、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展评
1、评价标准:
1)形象是否清晰
2)色彩是否协调
3)构图是否合理、饱满
2、选出优秀作业
五、总结延伸
1、小结本节课学习成果。
2、鼓励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创新。
第18课 献出你的爱心
教学目标:
1.了解“希望工程”培养乐于助人、珍惜现有的良好学习环境和热爱中华传统美德的思想感情。、2.感受各种材料特性,探索巧妙运用各种材料、各种方法制作,表达自己的一片爱心。
3.培养思维的扩散性,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及审美经验的提升。
根据了解到的有关边远地区小朋友学习情况,展开丰富想象再创作表达爱心。
教学难点
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美术知识、技能把自己的创作意图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带好各种废旧材料、各种纸(彩色纸)、剪刀、双面胶、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引出课题
1、出示“希望工程”摄影作品,先请学生欣赏,再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有何发现?
师生交流
2、出示课题《献出你的爱心》
三、进入角色、思考探索
1、出示学生爱心作品,请学生感受、思考。师生交流
2、学生小组活动
(1)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多方面联想、讨论
(2)自主评价交流(小组间完成评价,并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交流)
四、交流合作
各小组展开活动,制作出各组的“爱心物品”献出你的爱心
五、展示作品、自评互评
在小组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全班的展评
六、师生小结,课外延伸
第19课 小花铲
教学目标
1、通过利用废旧塑料瓶设计制作小花铲,培养学生因形造型的能力和对性状的构
思、加工能力,训练他们使用剪子的技巧。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感受制作的快乐,增强他们的小花铲 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用废塑料瓶制作小花铲,造型要简练,并充分利用瓶子的形状。
教学难点
利用瓶子的形状进行设计。
教学准备
各种废塑料瓶、剪子、课件、小装饰、小花铲的成品和半成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桌上的用具安排。摆放好用具。
二、导入
1、乱扔废塑料瓶对环境有什么危害?
2、废塑料瓶的潜在利用价值是什么?小花铲 学生发表。(如:污染环境„„)学生思考
后发言。
三、新授
1、观察,小花铲如何制作的?在制作时要注意什么?可能会发生什么问题?如何
解决?
2、学生观察、分析:外形与瓶子接近,要有手柄,要有突出的部分用来铲土。
(注意要安全使用剪子。可能会剪不动,可以用刀子割。)
四、实践
1、请你试着做一做。遇到困难可以和同学商量,也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
2、学生尝试制作。
五、小结
点评作业:表扬有创意、造型简练的作品。
六、拓展
1、塑料瓶子还能做什么用?你还可以怎样处理它们?
2、学生发言。
3、教师小结。
第五篇:人美版小学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课 肖像艺术
[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基础上进行人物动态速写练习,以培养学生整体观念及形象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重点: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特征及动态线的确定。难点:使学生在画人物动态时,掌握动态的特征及其速写方法。
[教学准备]:人物动态速写印刷品,范画,动态速写过程图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常规。
二、讲授新课。
1、出示教师的动态速写范画让学生观看 肖像艺术,接着向学生讲解速写的涵义。速写是有记录生活,为创作准备素材之用,也是绘画的一个门类,这要求以迅速、概括的方法描绘对象,通常是用简洁的线条来记录各种形象和动态的。
2、根据教材分析,讲述人物动态的运动规律和动态速写的基本方法。人的动态千变万化,这些变化都是由头、躯干和四肢的屈伸及摆而形成的,如颈、腰、肩、肘、膝等主要关节,每个关节的转动屈伸均有一定限度和范围,在活动中人体的重心经常移动,身体的不平衡与平衡相互交替,这就形成各种有节奏的优美的动作。速写就是要用较短的时间把人物的动态特征准确的描绘下来。
3、挂出教师预先绘制的动作速写过程图,并用粉笔在黑板上作示范,使学生明确速写过程(从动态线开始,然后再画其他,从整体到局部)。在示范时,注意向学生讲解人体的各部分的基本比例运动规律和袋子体重心。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人体比例及速写步骤。
三、学生速写。
(要求学生一开始就要把注意力 肖像艺术,放在观察掌握人物动作的大势早,经过分析找出动作的重心、支撑点和动作特征的动态线,然后在画面定位,用简括的线条轻轻勾出,不要把注意力放在细节上。)教师巡回辅导。学生分组互画,每组选一个同学为模特儿,供同学写生。速写时间为20分钟。
四、讲评:抓住动态的表现作重点讲评。
第2课 画人像
[教学目标]:
1、能说出身边人物和艺术作品中典型人物的某些特征,对特征的社会属性有一定的了解。
2、了解表现人物特征的方法,能够大胆地运用某种造型方法表现同学的特征。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人物的脸型和表情。难点:人物肖像画的表现。
[教学准备]:具有各种特征的人物肖像画和摄影作品以及有关人物肖像描写的文字材料,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出示图片:同学们,今天我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猜猜
“他”是谁
2、仔细观察,说说“他”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发式等)说说“我”的特征
二、新课
1、每个人对自己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谁能用较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特征。(如脸型、五官、性格等)
2、说说艺术作品中人物的某些特征:
(1)《蒙娜丽莎》:出示艺术作品——学生观察、讨论人物特征——教师简单介绍达 芬奇、《蒙娜丽莎》——学生说说感受、特征,教师总结。(2)看达 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并作简单的介绍。
(3)《凡 高自画像》:出示艺术作品——学生观察、讨论、猜想人物特征——教师简单介绍凡高,增加学生对凡高及其作品的认识——学生说说特征,教师总结。
(4)毕加索的人物肖像画
(5)现代版的《蒙娜 丽萨》
三、探索
1、比较刚才所看的作品,想想:画人像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这又与什么有关呢
2、学生讨论、猜想。
3、教师总结:这主要跟摄影术的发明有关。在摄影术发明以前,像国王、王后、富商这样的重要人物都要通过雇佣画家来为他们画肖像。这些肖像充满了他们生活的线索,人们能从华丽的服装或是严谨的制服上看出被画者的身份。摄影术发明以后,画家们开始认为逼真地再现人物肖像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开始思考创作肖像画的新方法。他们开始探索用不同的色彩和不寻常的方式来表达人类的情感和思绪。这就是肖像画的起源和最初的作用。
四、分析人物特征的表现手段
1、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说了人物特征,那人物特征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哪个方面表现出来呢?(人物头部)
2、人物头部是反映人物特征最主要的地方,包括相貌,精神状态,还有性格特征。人物头部的特征主要是通过脸型、五官、和发式来表现出来的,而艺术作品又往往通过人物面部的刻画来揭示人的内心世界,突出表现某一主题。
3、脸型: 你属于什么脸型?(如国字脸、瓜子脸等)
教师出示几种常见的脸型请学生说说各种不同的脸型具有哪些特征?
小结:画人物头部时,我们应该先整体把握人物的脸型,再去刻划人物的五官。
4、表情:同学们,你们“哭过”、画人像“笑过”、“怒过”、“乐过”、“惊喜过”吗?(有过)请几名学生上台来表演“哭、笑、怒、乐、惊”的表情。
其他同学仔细观察,相互讨论: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五官中的哪些变化表现出来的?怎么变?
每组同学选取一种表情用简笔画的形式将它画下来,并派一名同学到黑板上画。
请学生逐个分析刚才所画的表情,画得如何?有没有将表情特征画下来?没有的,如何改?
教师总结:人物表情主要是通过人的 眉毛、眼睛和嘴巴的变化 来实现的。(出示各种表情图片,说规律)
五、临摹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或擅长的表现方法来选择一幅肖像画(书上或学生自己准备的)进行临摹。
六、学生习作、教师进行辅导:
1、尝试观察和描绘你生活中的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物,看看他们有什么特征?
2、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可以体现人物特征?
七、小结:展评学生作品,并请同学们到台前讲述人物都有哪些面部特点,作品表现出人物怎样的内心情感等等。
第3课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能发现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初步懂得透视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提高描绘五想的能力,使绘画作品更真实。逐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运用到绘画中,使描绘的现象更真实。
[教学难点]:绘画实践中运用所掌握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学准备]:投影片、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察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疏密、树木的大小等绘画中的透视现象。师:你能用间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2、讨论:(1)在纸上表现的事物;(2)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近大远小)
二、新授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习近平大远小的透视关系。板书课题:(绘画中的透视现象)透视是绘画中的术语,可以分为形体透视和空气透视,形体透视是根据光学和几何学的原理,在平面上用线条来表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光线投影的科学,按天点的不同分为平行透视和成交透视和斜透视。空气透视研究和表示空间距离。
2、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绘画中的透视现象由近到远除大小的变化外,还有什么变化?(疏密、色彩)
三、指导学生作画:
1、先找到消失点;
2、画几条典型的透视线;
3、按近疏远密的、近出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
4、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的表现出来。
四、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五、小结、作业评讲
第4课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能发现美术中的比例知识。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4课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初步懂得透视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提高描绘五想的能力,时绘画作品更真实。人美版第九册教案 第4课 美术中的比例知识逐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运用到绘画中,使描绘的现象更真实。
[教学难点]:绘画实践中运用所掌握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学准备]:投影片、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察书中的范画,你有什么体会?
师:你能用简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2、讨论:(1)在纸上表现的事物(2)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近大远小)
二、新授
宋代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描写了我国陕西一带的风光。山处在画的中央,顶天立地,雄伟壮观。下面的商人赶着驴,显得很小,这就更突出了大山高耸的气势。这幅画成功地运用了山和人物之间的比例关系,是我国山水画中的杰作。《维鲁维斯的人》时达?芬奇在和罗马建筑师维鲁维斯研究人体比例所绘,用以说明人伸张四肢和立正时,应当是圆形和正方形的比例关系。巴黎圣母院位于法国首都巴黎,建与1163年。它正面每一层的高宽比例是按黄金分割律设计的,富有节奏和韵律感,总体效果协调统一,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的建筑。今天,我们学习美术中的比例关系,它有助于我们探寻美的奥秘,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
(小资料:把一条线条分成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的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的比,使用1:0.618的比值分割称为黄金分割,因这种比例在造型上比较美观而得名。)
三、讲评上节课作业
1、透视现象是否正确?近大远小、近疏远密、近宽远窄的规律是否正确的运用在图画中。
2、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3、这些透视现象你能在绘画中表现出来吗?
4、选择简单、典型的场景通过写生让学生描绘。
5、在绘画上色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近处的色彩颜色亮一点、鲜艳一点,远处的颜色灰暗一些。
四、学生做画老师辅导
五、作业展评
第5课 偶戏
[教学目的]:
1、学习纸偶的装饰方法。
2、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的综合素质。
3、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
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教学重难点]:重点:收集一些布袋偶戏的资料。难点:偶戏道具的装饰方法。[教学准备]:各种废旧材料、线绳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偶戏是我国戏剧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偶戏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民间艺术瑰宝。偶戏的种类较为丰富,有提线偶、仗头偶、布袋偶和皮影等。偶戏的表演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
2、讨论交流:课前我让同学们本地区的偶戏和偶戏的历史。下面请各小组把你收集的偶戏的资料互相交流一下。
二、新授课
1、欣赏课文图片:请同学们看书,和同学讨论课本上的偶戏这几幅图片都是什么偶戏?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发言。
2、了解一些制作木偶的方法。
师:看!有那么多的装饰方法,偶戏我们也来试一试吧,每个小组装饰一个小纸偶,组长作好分工,看哪个组能在五分钟之内装饰好并且拿到讲台上来。
生:(按组装饰小纸偶。)
师:噢,上来了那么多的小朋友。谁来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你有更好的方法去装饰它吗?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环节说明及反思:这一环节是让学生把自己探索得出的装饰方法和材料马上应用起来,并且通过学生的评价进一步探究纸偶装饰的一些要素,如:颜色的搭配、和谐、符合角色形象等等。更进一步地体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同学们已分组编好了童话剧,还根据角色分工做好了初步的纸偶。现在,开始装饰我们的纸偶。注意要美观,要符合角色形象,做好的小组就可以表演童话剧了。看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好。现在开始。生:(分工装饰小纸偶。)
五、现在来看看我们的童话剧表演,好吗?你们除了看表演,还要观察纸偶是怎样装饰出来的。
六、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装饰了我们的小纸偶,并进行了童话剧的表演。只要用心观察,我们还可以发现更多的装饰方法和材料。除了用纸偶表演童话剧,还可以用木偶、皮影、手袋布偶等表演童话剧,请大家欣 赏它们的装饰。(放录象)
第6课 提线纸偶
[教学目的]:
1、学习纸偶的装饰方法。
2、培养学生美化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的综合素质。
3、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己的创作意图。
[教学重难点]:重点:纸偶的装饰,提线纸偶。难点:纸偶的装饰方法。[教学准备]:彩纸、各种各样的纸偶提线纸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欣赏。
二、新课:
1、出示小纸偶,问,它是用什么材料装饰的?
它是用什么方法装饰的?(板书:方法)还有一个问题是考考你们聪不聪明的: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把它装饰得更好吗?
2、课件展示:
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装饰
用五颜六色的糖果纸装饰,用粘、绑的方法。
用彩色的易拉罐装饰,用剪、贴的方法。
用五彩的毛线装饰,用编、缠、粘的方法。
3、讨论:你们还有更好的方法吗?材料:布、电线、包装纸、棉絮提线纸偶 方法:绑、粘、剪贴、编等。
三、小组合作:请与小组同学合作编个故事,进行角色分工后,提线纸偶用各种彩纸制作纸偶,并准备简单的背景、道具。然后,演给其他组的同学看。学生表演纸偶戏。
四、小结:让同学们用互评的方式评出优秀小组。
第7课 动物的脸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训练,培养学生使用中国的传统绘画工具,使学生学会运用中国传统的笔、墨、纸、砚,初步掌握花鸟画的技法。2.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的讲解和练习,动物的脸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如何培养学生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法,动物的脸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体现。难点:如何培养学生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体现。
[教学准备]:笔(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报纸(做垫纸用)一张、国画颜料、墨、调色碟、水盅。[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欣赏范画,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思考问题:(幻灯)
2、学习几种主要的运笔方法: 勾染法(大象)、中锋破笔法(狮子)、破笔点染法(猴子)、勾线点染法(狒狒)、丝毛法(猫)
3、分析国画《猫头鹰》的表现技法。①猫头鹰基本造型
②猫头鹰形体结构:身子、翅膀、尾巴、爪子。结合幻灯教学,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把猫头鹰的画法编成通俗易懂的小诗歌来进行教学,教师在画鸟的羽毛时要突出重点,尽量讲得详细一些。说明:先用墨赭画头顶,接着画身体和翅膀注意水分不要太多,润笔、枯笔相结合。
四、学生练习:
1、画一只猫头鹰,教师巡回辅导。
2、学生临摹不同姿态的猫头鹰(运用幻灯片)
五、作业布置:老师提出作业要求:按作画步骤,用宣纸或毛边纸,动物的脸临摹或创作一幅猫头鹰图。
第八课、有趣的汉字
[教学目标]:
1、通过书法的鉴赏,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有趣的汉字了解我国书法的起源和类别,使他们受到书法、美的陶冶,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书法的讲解和示范,有趣的汉字,使学生初步懂得写书法的基本技法与步骤。[教学重难点]:重点:字的结构的掌握。难点:字的结构。[课前准备]:课件、毛笔、宣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引导学生认真听课。
二、讲授新课:
1、文字的产生和发展。
2、书法的分类: 综合历代各种文字大致分为篆、隶、楷、行、草五大类。篆、隶、楷、行、草篆、隶、楷、行、草篆、隶、楷、行、草
3、讨论:在本课的图片中,汉字有许多不同的形态。你认识其中的哪些字?你认为字和绘画怎样才能结合得更好。
三、作业:
1、你打算用什么字体写什么字?搭配什么色彩?
2、学生开始作业,教师巡堂指导。
四、小结:作业评讲
第九课 飞天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飞天的艺术作品,飞天让学生感受我国民间丰富多彩的飞天的艺术特点。增强学生对民间工艺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乡土文化、学习乡土文化、保护乡土文化、发扬乡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飞天的艺术特点,掌握飞天的基本的创作技法,并试着用线条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表现出飞天的动势。难点:用线条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表现出飞天的动势。[课前准备]:课件、水彩笔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介绍:
飞天是从古印度传来的佛教艺术形象。飞天在我国石窟艺术中,他们是优雅、美好的化身,千百年来一直为大家喜闻乐见。敦煌飞天,经历了千余年的岁月,展示了不同的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许多优美的形象,欢乐的境界,永恒的艺术生命力至今仍然吸引着人们,不断地给人们以启迪和美的享受。
二、欣赏和思考:
1、课本中的飞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画中人物飞翔的姿态是如何表现的?
3、飘带与人物动势有什么关系?
三、小组交流:
1、飞天的造型婀娜多姿、形态各异、你最喜欢哪一件飞天作品?
2、和同学说一说你的看法。
四、学生做业,教师巡视指导。用线条临摹或创作一幅飞天作品,表现出飞天的动势。
五、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欣赏学生作品,感受飞天的美感以及线条的感染力,鼓励学生继续练习,画出更好的作品。
第十课 色彩的色相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寻找色彩,认识色彩,表现色彩。人美版第九册教案第十课
色彩的色相色彩的色相体验不同色彩所表达的不同感觉。
2、学习色彩的知识,认识什么是原色,什么是间色。了解色彩在生活中的作用,大胆运用喜爱的色彩,培养运用色彩的能力。
3、学会色彩的调配,能用原色调配间色。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色彩的调配,能用原色调配间色。难点:调配时水和色彩的分量
[教学准备]:颜料,水,毛笔,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自然是美妙的。五彩缤纷的花草树木,世界是彩色的,色彩的色相有千变万化的色彩。(出示一些大自然的图片,学生观察生活和大自然中的色彩。)观察过自然中的色彩,观察学生的衣服、学习用品之后,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自己了解的色彩。思考一下,生活中的色彩有哪些,有多少种?
二、新课:
1、复习三年级开始的色彩知识:什么是三原色,什么是三间色?
红黄蓝这三种颜色是色彩中的“老祖宗”,有称三原色。三原色两两相配,产生三间色。
2、什么是色相?
色相,顾名思义即各类色彩的相貌称谓,如大红、普蓝、柠檬黄等。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是区别各种不同色彩的最准确的标准。事实上任何黑白灰以外的颜色都有色相的属性,而色相也就是由原色、间色和复色来构成色彩的色相的。所有的颜色都有自己的相貌,这叫色相。
3、欣赏课本中的图片,学生结合图片分组讨论:(1)挑选自己喜欢的色相,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2)色相在生活中的应用
(3)自己准备用哪些色相不同的色彩画一幅什么样的画
4、小组交流发言
三、学生作业:创作一幅色彩画
四、小结:
第十一课色彩的明度
[教学目标]:
1、感受色彩美认识同一种颜色的特点。
2、用深浅不同的颜色作一幅画。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色彩明度变化。难点:作画时明度对比的利用。[教学准备]:绘画工具:颜料、毛笔、铅笔
[教学过程]:(此课教授2课时:第一课专门练习色彩的调制;第二课专门练习色彩的装饰应用。)
一、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画单色画
二、新授:
1、复习学生的色彩知识。让学生辨别不同颜色。再出示新课内容。出示较普通的蓝色、示较淡的蓝色、较深的蓝色请学生辨别。
2、指导:得出结论是不同深浅的同种颜色。
3、问学生如何使同种颜色变深或变浅。加白加黑还可以加水我们管这种现象叫做色彩的明度变化。(解释色彩明度概念)问学生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改变色彩的明度。得出结论,变淡可以涂上本来就淡的颜色。
4、教学生调色,提出要求。
三、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大胆练习,先用原色、间色来进行调配,再尝试用复色等进行练习。
四、讲评学生作品:
能够把一个或一组简单的人物原型想象成参与各种活动,穿着不同服饰,身处各种多
变的环境之中,真是有趣极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还使大家的记忆力、观察力得到的提高,以后还可以多进行这样的训练和游戏。
第12课人物与环境
[教学目标]:了解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通过欣赏课本中两组范画,领略绘画想象力的丰富多姿。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怎样根据课本上提供的人物造型合理地添加与形象相配的环境。
[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人物的姿态想象人物在做什么,可以添加什么服装和环境。训练学生想象能力。难点:人物造型的多角度开发和想象。作品要画出新意。[教学准备]:人物造型图、绘画材料和工具。[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人类由于劳动创造了自己和自己生存的环境,人类能离开环境单独存在吗?生:不可能!
小结:我们在家、在大自然、在学校、在任何地方,这些地方就是我们身边的环境。人物与环境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2、揭题:人物与环境
二、新授:
1、出示人物形象:
提问:老师这里有几个人物,你能根据他们的姿态,想象他们都在做什么吗?你能想象当他们的身体方向发生变化时,是什么样子吗?
学生讨论、回答
2、在原有人物的基础上,想一想,添加什么样的背景好呢?
3、打开课本,学生欣赏课本中的人物添加。学生说说课本中的人物添加给你什么启发?
生:可以将人物位置调换、颠倒、横放、旋转不同的角度来想象人物在做什么,在什么环境中。人物的衣着也可以根据环境的不同、活动的不同来进行添加。
4、你还能根据课本中提供的人物形象想象出其它的活动和环境吗? 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及创造力。为学生作业打好基础。
三、学生作业要求:
可自愿选择课本提供的人物造型或自己找一组或一个人物原型。自由发挥想象添加人物活动情况和服装及周围环境。尽量避免与周围同学雷同。画好后在小组中互相欣赏,讲述画中的情形。
四、作品展示、评价:对画得出人意料的作品给予“特别想象力”奖。鼓励创新意识强的学生。
五、总结、延伸:这节课我们通过人物与环境的想象和添加,发现了自己有着惊人的想象力,我们能够把一个或一组简单的人物原型想象成参与各种活动,穿着不同服饰,身处各种多变的环境之中,真是有趣极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还使大家的记忆力、观察力得到的提高,以后还可以多进行这样的训练和游戏。
第13课 光盘架的设计
[教学目标]:
1、选择适当的材料,根据光盘的尺寸,利用插接的原理,使光盘与架子形成富有实用性和艺术性的整体。
2、体验美好的生活,培养热爱生活的积极向上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简单的制作光盘架,体验制作的快乐。难点:创意表现。[教学过程]:
一、激趣:
1、(师出示一个简单的光盘架小制作)老师这有一个很简单的小制作,你们看看,他可以派什么用?有什么益处?
2、学生猜想交流
3、现在生活水平好了,我们一定有很多学习与娱乐的光盘,它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帮助,今天我们亲自动手制作一个光盘架,将这些光盘有秩序地摆放在一起,既方便查,又可增添生活情趣。
4、板书课题:光盘架的设计
二、师生探究
1、生活的多彩使我们的光盘种类繁多,市场上便出现了许多这样的架子(展示更多工艺光盘架)观察选用的是哪些材料? 不锈钢木材铁布等等
2、这些漂亮的光盘架美观耐用,使用方便更是装饰家居的理想物品,那设计时应该注意哪些什么问题呢?
①平衡 ②尺寸 ③选材 ④插接口的设置
小结:制作时用较硬的包装盒纸或硬纸,也可使用其他材料。根据光盘的尺寸,利用插接的原理,使光盘与架子形成富有实用性与艺术性的整体。
三、体验创新:
1、我们是新时代的创造者,是未来的创造者,你觉得你的创新思维怎么样?
2、先来欣赏这些小创新者的作品吧。(出示书上的若干作品范图)集体讨论:选材造型创意。
和身边的同学交流下自己的想法看法。
3、有比较才有发现,有胆量才有惊喜,老师期待着你们给我一个大大的惊喜,用自己或小群体的智慧设计制作一个既实用又有个性的光盘架。
四、学生作业,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作品:
1、自我推荐
2、相互展示
3、师小结鼓励
六、总结全课:
生活赋予我们很多的乐趣,制作光盘架的全过程你开心吗?热爱生活,感受生活,你会更乐观,更接近成功!
第14课 杯子的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用语言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
2、学会观察、学会体验。
[教学重点]:重点:设计造型漂亮,功能实用的杯子。难点:观察了解杯子各部分的用途,体会设计者的设计意图。
[教学具准备]: 杯子若干个图片若干副 [教学过程]:
一、谈话
1、你注意过平时喝水的被子么?出示几个:这些杯子什么地方最吸引你?
2、你喜欢什么?为什么?
3、哪个地方最合你的心意?
4、你呢,想选哪件?说说原因。
二、师生探究
1、欣赏了这么多东西,你发现每一类物品有不同的地方吗?
生:形状花纹色彩(师板书)
2、小朋友观察得真细心,一件可以使用的东西,要让大家都喜欢,我们不仅要改变他的形状,还可以改变他的花纹和颜色。
3、根据这些方法,伟大的设计师们设计出了更多美观实用的物品,现在,老师请大家当回小小评论家,来看一看,评一评,一起来欣赏书上的作品:分析其造型、材质、功能等.三、体验并感受:
1、学生欣赏并谈谈欣赏后的感受。
2、这些精美的杯子显示着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们鲜明的设计意识,每一处的设计都有它的独到之处。
3、如果你是设计师,你想设计什么样的杯子?(师生交流)
4、再来看看书上的杯子设计,理解设计者的设计意识。(比较这些杯子,想想设计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四、作业要求:
1、设计时要注意什么?(构思大胆、设计合理、实用美观)
2、根据你的观察,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杯子。
3、学生作业,师指导
五、小结展评:
第15课有人脸的器物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造型设计的知识,培养泥塑造型能力。
2、发挥想象力,用泥做一个有人脸的小罐或杯子。
3、提高学生德望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重点: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有人脸的器物。难点:创造性地设计一个有特点的人脸器物。
[课前准备]:橡皮泥(纸黏土)[教学过程]:
一、导入:你见过特别漂亮或特别奇怪的杯子吗?介绍给大家听听。学生回答(略)
二、新授:
1、老师书上有两种特别的器物,一起来看一看。打开书本,欣赏“大禾人面铜方鼎”(商)和新石器时代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提问:“这两种古代器物有什么特别之处?”“大禾人面铜方鼎”以人脸为装饰图案;“人头形器口彩陶瓶。”整体以人为造型。)
2、这样的设计给你什么感觉?
3、古代人为什么要在设计中将人脸运用进去吧?
4、“同桌相互观察彼此的脸。” “你看到同学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笑)教师用简笔画画笑的表情。
“你还会表演其他表情吗?” 学生表演,教师画
5、“原来人脸这么有意思,我们也来设计一个有人脸的杯子或罐吧!”
6、欣赏范作。“几件范作有什么不同?”
(材料相同:紫沙泥。制作方法有所不同,造型不同,人脸表情不同。)
7、“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脸器物?”
三、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四、展评:
1、介绍自己作品的独特之处。
2、教师总结。
第16课唱起来跳起来
[教学目标]:1与同学交流自己喜欢的歌曲与舞蹈。2掌握喷雾法的表现技巧。3学会用各种方式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用各种方式表达对生活的热爱。难点:用喷雾法的表现方法完成一幅作品。
[课前准备]:(学生)喷壶、颜料、水、剪刀、纸等。(教师)剪纸作品、歌舞录象、喷雾画范作等。[教学过程]:
一、录象导入、激起兴趣:
1、播放一段歌舞录象,鼓励学生随着音乐跳起来、唱起来。
2、学生就坐后提问:我们为什么在听到音乐时会情不自禁地想唱想跳?
3、让学生说一说对歌舞的感受。(听到音乐感到„„看到跳舞也会„„)
二、欣赏作品、体会内涵
1、欣赏一些歌舞题材的美术作品。
2、讲述音乐与美术的内在联系。
3、分析画面里人物动态的表现。
4、介绍新的表现方法:喷雾画
三、教师示范、学生尝试
1、师生一起操作:
1)取出预先刻好的人物剪纸作品固定在底板纸上; 2)在喷壶中加入颜料和水调和;
3)对着作品进行喷射; 4)稍后取下剪纸作品,一幅喷雾画就完成了。
2、出示个别学生作品,分析成败之处(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3、学生第二次尝试喷雾画(要尽量避免前面的失误。)
要求:剪纸作品待干后可以重复使用,还可以再剪些简单的造型(如花、草、鸟、云、月、星等)让画面更完整。
4、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展评:
1、评价标准:1)形象是否清晰 2)色彩是否协调 3)构图是否合理、饱满
2、选出优秀作业
五、总结延伸:
1、小结本节课学习成果。
2、鼓励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创新。
第17课电脑美术——有趣的人像
[教学目标]:1学习电脑绘画软件中的有关处理技术2用特殊的处理效果对画面进行变化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电脑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电脑绘画软件中的有关处理技术。难点:用特殊的处理效果对画面进行变化。
[课前准备]:电脑教室、绘画软件(Adobe photoshop)[教学过程]:
带学生进入电脑教室
一、欣赏导入、激发兴趣(教师控机)
1、让学生欣赏几幅经过电脑特殊效果处理的人像作品
2、提问:看完这些作品你最想知道什么?(这些作品中的效果是如何做出来的?)
二、新授: 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全部过程在photoshop软件中完成)
1)打开photoshop软件→新建文件→用铅笔工具进行作画,完成人像线描并命名保存。(也可以直接把作品通过扫描仪命名保存在文件夹里,再打开后使用。)
2)打开文件夹里的人像作品,在色板上选择颜色为其着色后保存。
3)选中画面,打开滤镜,进入纹理处理效果进行变化。或选择滤镜工具中的其他法进行图象的特殊效果处理。(教师可多演示几种,如突出效果、浮雕效果、曝光效果、图章效果、铜版雕刻效果等)
三、学生尝试:
1、教师指定路径让学生打开图片文件并保存,再打开进行图象处理。
2、用教师所教的方法,让自己的画面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3、在大胆尝试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及时保存。
4、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展评:
1、学生上传作品
2、教师进行集体展示,让学生来评价作品。
第18课献出你的爱心
[教学目标]:1.了解“希望工程”培养乐于助人、珍惜现有的良好学习环境和热爱中华传统美德的思想感情。2.感受各种材料特性,探索巧妙运用各种材料、各种方法制作,表达自己的一片爱心。3.培养思维的扩散性,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及审美经验的提升。
[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了解到的有关边远地区小朋友学习情况,展开丰富想象再创作表达爱心。难点: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美术知识、技能把自己的创作意图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学生:带好各种废旧材料、各种纸(彩色纸)、剪刀、双面胶、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引出课题:
1、出示“希望工程”摄影作品,先请学生欣赏,再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有何发现?
师生交流
2、出示课题《献出你的爱心》
三、进入角色、思考探索
1、出示学生爱心作品,请学生感受、思考。师生交流
2、学生小组活动
(1)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多方面联想、讨论
(2)自主评价交流(小组间完成评价,并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交流)
四、交流合作:
各小组展开活动,制作出各组的“爱心物品”
五、展示作品、自评互评:在小组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全班的展评
六、师生小结,课外延伸
第19课 小花铲
[教学目标]:
1、通过利用废旧塑料瓶设计制作小花铲,培养学生因形造型的能力和对性状的构思、加工能力,训练他们使用剪子的技巧。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感受制作的快乐,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废塑料瓶制作小花铲,造型要简练,并充分利用瓶子的形状。难点:利用瓶子的形状进行设计。
[教学准备]:各种废塑料瓶、剪子、课件、小装饰、小花铲的成品和半成品。[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桌上的用具安排。摆放好用具。
二、导入:
1、乱扔废塑料瓶对环境有什么危害?
2、废塑料瓶的潜在利用价值是什么?学生发表。(如:污染环境„„)学生思考后发言。
三、新授:
1、观察,小花铲如何制作的?在制作时要注意什么?可能会发生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2、学生观察、分析:外形与瓶子接近,要有手柄,要有突出的部分用来铲土。(注意要安全使用剪子。可能会剪不动,可以用刀子割。)
四、实践:
1、请你试着做一做。遇到困难可以和同学商量,也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
2、学生尝试制作。
五、小结:点评作业:表扬有创意、造型简练的作品。
六、拓展:
1、塑料瓶子还能做什么用?你还可以怎样处理它们?
2、学生发言。
3、教师小结.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