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说明文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领会作品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的策略。
说明文阅读教学策略作业2:
说明文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领会作品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的策略。
青县流河中学 王会来
学了说明文教学策略,王漫教授给了我很大启示,对于如何利用说明文阅读教学引领学生领会作品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我也有了自己的想法,现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粗浅地谈谈自己的教学策略。那就是坚持三个原则,用好三个方法:
一、坚持三个原则
(一)‚教什么‛比‚怎么教‛ 重要。
王漫教授指出:对于任何文本来说,如果不能首先读懂它的内容,不能从内容中得到求知、愉情、启思的收获,那么探讨写作方法或表达技巧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怎样写‛的问题必须以‚写了什么‛为基础,即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语文课当然不是科学课、常识课,但语文课的根本任务正是训练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读懂那些科学知识的能力。的确如此,说明文是以说明事物或事理为主的文体,其写作的关键就是能把事物的特点说清楚,把事理讲明白。它与文学作品相比,是无需讲究过多的表现技巧。因此说明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读懂说明的事物特点或事理。其教育价值在于:训练学生的信息筛选和加工的能力。如果学生学完一篇说明文,对其中的科学知识仍是一知半解、稀里糊涂,就算知道了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语言特点,又怎能代表阅读能力的提高呢?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让学生明白文本‚写什么‛比‚怎么写‛重要。因为这直接决定了说明文究竟‚教什么‛的定位问题。也是直接决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换句话说,‚教什么‛比‚怎么教‛ 重要。
(二)‚知‛‚文‛并重,相得益彰。
课标明确指出:‚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说明文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知轻文‛的不良倾向。知识性、科学性是说明文这种文体的突出特点,因此,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固然必须重视‚知‛的教学,但是,若只重视‚知‛的教学,把一篇篇人文性很强的文章教得只剩下干巴巴的文字符号,味同嚼蜡,势必会让学生失去兴趣。因此,说明文教学要重视挖掘文本中自然与科技中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科 学精神。事实上,在说明文教学中,也只有读懂其人文内涵,才能更好地理解事物的特征。例如,阅读建筑说明文,只有读懂了建筑物的人文内涵,才算真正抓住了‚说明对象的特征‛!因为建筑本身,就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建筑的灵魂,在于特定的文化精神。比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我们可以从茅以升决心学习造桥的故事导入,再分析桥的构造巧妙绝伦,坚固优美,以及介绍茅以升多次造访赵州桥等内容,处处渗透人文内涵的教育,引导学生用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去解读科普文章。
(三)品味语言,为理解科学知识服务。
正如王漫教授指出:‚ 有些老师在教说明文时,喜欢在文学性语言上做文章,如《看云识天气》对各种云彩的描写,《大自然的语言》开头三段对四季景象的描写;我们要提醒的是:这些文学性语言的阅读,必须服务于科学知识的理解。‛的确如此,倘若教师在说明文中把过多的时间与精力,花在品味文学性语言上,那么这与解读文章、提取信息,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样一来,说明文教学与文学作品的教学又有何区别呢?所以品味语言,要为理解科学知识服务。比如《看云识天气》,不能孤立地欣赏各种云彩的描写,而是要把它们所征兆的天气特点弄清楚,还要梳理出各种云彩的变化顺序。
为了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形象性,例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我们可以采用如下方法进行:
一是看图说话。教师画桥的简图,请学生根据简图用自己的话把大拱和小拱的位置关系来表述一下。在学生充分讨论表达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打开课本,把刚才自己的表述与文本的语句进行比较,从而体会‚肩‛字的形象性。
二是找数字。‚赵州桥的长度是多少?‚然后再引导学生为什么要用这些数字等,体会数字在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上的作用。
三是运用删减法。把改写后的句子与原文的句子进行比较。如文章的第三自然段:‚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觉得这话就有毛病,这话不准确,应该给它改一改,老师认为应该这样改:‚《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就是建成于公元282年,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这样才准确。你同意老师的观点吗?同意的举手。学生在相互交流与碰撞中自然而然就明白了讲话要留有余地,特别是资料不全的时候,不要太绝对。这也是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一个要求。最后水到渠成地归纳出通过这篇文章语言准确性体 现在三点:第一,形象化的语言;第二,用数字;第三,讲话要留有余地,特别是资料不全的时候,不要太绝对,不要把话给讲绝了,留有余地,讲究分寸。
二、我想采用的三个策略
(一)训练学生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是重点。前面,我们已经明确:说明文不管是哪种风格的,生动的,平实的,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以传达知识为目的,提取有效信息,是理解文本内容并进而感悟文本之美的重要手段,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训练和思维训练,具体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1.抓重点词。对说明文的重点和关键句子进行提取整合。
2.抓重点句。说明文中往往有许多显眼的中心句,或在段首,或在段尾,或是在过渡段。抓住这些标识,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重视写法指导。‚教是为了不教‛,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所以,要重视对学生‚授之以渔‛。例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我们可以设计如下四个问题:石拱桥有什么特点?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赵州桥的特点是什么? 卢沟桥有什么特点?这四个问题都要求学生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生提出有效信息,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注重学生信息筛选能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使课堂扎实高效。
(二)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的产生主要‚自来刺激的新异性和变化性‛(孟昭兰),一节课要让学生保持高昂的激情和探究的欲望,教师必须经常变换教学方法,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进行教学。据此,我认为根据说明文文体特点,可采用以下激趣法:(1)角色模拟:如当导游,解说员等;(2)比较阅读(3)写广告词、解说词、导游词;(4)看图说话 如:对照实物或图片,口述其特点、形态、构造等,再与课文比较。
(三)留足四个空间
1.心理空间。教师语言要亲切平和,缩短师生的距离,营造良好的求知心理空间。即要在课堂上营造出一种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氛围。促进学生敢于质疑,敢于表达观点。
2、学生自主空间。即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内容和思考空间。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时以问题为主线,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循序渐进,循循善诱,步步深入,给了学生足够的思考内容和思考空 间。
3、互动空间。要善于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
4、生成空间。即必须明白,学生通过这节课,获得了哪些知识与能力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教育。无论是引导学生理解、归纳说明文准确性,还是引导学生概括要说明的物质的特点,亦或是对物质人文内涵的挖掘,都要把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巧妙地融合在其中:一方面要根据说明文的文体特点,着重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学法指导和说明文阅读技巧、规律的总结;同时也要把人文精神渗透其中。
第二篇:谈谈在说明文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领会作品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的策略
说明文教学引领学生领会作品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的策略。
说明文教学,要注意提高学生阅读科技文章的兴趣,间接培养科学精神,在新课标中也体现了这种精神:“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那么就要求注重观察、讲究实证、求真务实、敢于创新。所以,教学除了引导学生关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关注现代科技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之外,应重点关注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表述能力的培养。所以,我准备在今后的教学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与科学的精神。
第一,说明文教学,要注意提高学生阅读兴趣,间接培养科学精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文章有了浓厚的兴趣,自然就有了想读,读懂读透的欲望,优秀的科普文章,对于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科技爱好,历来起着重要作用。我们之所以说“间接”培养科学精神,是因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素养的训练,还是要靠理科来完成;语文课上阅读科技文章,只能通过语言文字本身的逻辑性,来感受作者思维的科学性。
新课标也体现了这种精神:“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那么,我们就要思考:科学精神与科学的思想方法,指什么?有哪些具体内涵?一般说来,有这样几个要点:注重观察、讲究实证、求真务实、敢于创新。
第二,培养学生具备一种求真的精神。
说明文阅读,离不开求真求实的精神。如果只是蜻蜓点水的一带而过,那么学生的学习也就没有了意义。在这里我们可以教给学生一种方法,即和其他学科相联系。
以《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为例,首先,分析所教文章与哪些学科相关联。此文讲的是物候学的知识,这显然与地理学科联系密切。其次,应该明确地找到与之相关的联系点,即可以充分利用地理学科的知识点有多少个。《大自然的语言》一文涉及的地理知识点有经度、纬度、海拔、气候带的分布等。
要培养学生具备一种求真的精神,就要考虑把这两个学科整合起来。首先,师生齐准备。教师和学生课前都要先了解什么是纬度、经度和海拔,它们有何作用。这些可以留作预习作业要求学生去完成。其次,把握时机。备课过程中,教师要设计好地理知识与语文教学的结合以及相关教具课上使用的时机,这是关键。教师要时刻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在分析纬度对物候现象的影响时,可让学生默读该文段后复述纬度对物候现象有何影响。若学生没有讲出其中的要点,即为时机的出现,这时让学生回顾纬度、气候带在地球上的分布特点,得知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再通过观察中国政区图,找到文中所提到的北京和南京,标出它们所在的大概纬度,依据气候带的分布特点就会发现,纬度低的地方比纬度高的地方在同一时刻气温要高,也就理解了南京的桃花比北京开得早的原因,进而理解纬度对物候现象的影响。同样,在理解经度、高下因素对物候现象的影响时,学生就可以自己借助地理知识来完成。
三、借助媒体,提高效率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使教学内容不受时空限制。形象地传输、保存和再现知识的原形,把间接的知识转化为直接的知识,从而加快理解和记忆的速度。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活起来。
比如学习《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时,为了向学生直观地展示物候现象,我下载了5个视频: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2、杏花、桃花开化,布谷鸟唱歌的情景;
3、北京和南京桃花开花时间的不同;
4、内地与海边的同样植物开花结果的不同;
5、高山与丘陵植物开花结果的不同。教学时,先单独放映这5个视频,并进行讲解,邂逅按顺序连续放映,形成完整印象。学生看到了物候的变化,理解物候学的重要性,学生学得非常轻松愉快。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在指导说明文阅读时有章可循,有路可走,就能带领学生更好的理解其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第三篇:科学教学中的策略和误区
先锋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中的策略及误区
作者:沈金池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1197 更新时间:2008-9-8
我国新课程改革将科学教育的总体目标定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至今已经进行近六年。小学科学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活力,但学生的科学素养尚不令人乐观,为此,学校课题组结合本校实际决定开展《探究式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子课题的研究。研究的具体内容是:
1、忽视求真的本质。
2、混淆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3、不清楚“科学问题”的特点。
4、对科学探究的误解。研究方法之一,就是选择《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科学》进行教学实验,本学期我校具体选择了3个年级(四、五、六年级)各挑选1名实验教师和1个实验班级,对科学课程的课堂教学做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三节课,对照课题研究内容进行剖析。
方琳霞老师执教六年级《建高塔》一课,她把本班学生分成六组,每组代表一支建筑队,请听精彩的开场。师:“今天六个小组分别代表六支建筑队,你们向大家推荐一下自己好吗?”组甲:我是梦翔队,梦翔!梦翔!我心飞翔,小组最强,畅游梦想!组乙:我是奇胜队,奇胜,奇胜,出奇制胜!耶……简单的自我推荐一下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有谢建中老师执教的六年级《种类繁多的动物》一课,先让学生观看大屏幕上的动物世界。吴神香老师执教的五年级《光的行进》一课,上课伊始,老师说:同学们都喜欢猜谜语吗?学生都说喜欢。今天老师给同学带来了几个谜语,分别请同学们猜一猜,结果同学们都猜出了谜底是“太阳,萤火虫,火”。很自然地就把学生引进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什么叫光源。三位教师运用不同的方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给学生发射出探究的信号,使学生的注意、思维集中到课堂中来,进入了一个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课堂中三位教师分别教给学生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让我们继续欣赏:《建高塔》,高塔不易倒的秘密在哪里?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猜想写到记录单上。方老师科学的提问与引导似春风化雨。吴老师让学生通过对课件——汽车灯泡光、森林透射的阳光等几幅画面的观察后,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吗?光是怎样行进的呢?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纷纷考虑光行进的路线。谢老师课中说道:动物种类繁多,我们要想知道、了解它们,就得给动物分类。你们知道哪些给动物分类的方法?这一提问,吸引学生仿佛进入了动物分类的王国,一个好的问题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三位教师一步一步向学生发射探究信号,串联探究线,为学生探究指明了方面。
随着老师的提问,学生的猜想,都开始经历探究的过程。方老师手下的建筑队了解了要使物体不容易倒,我们可以用些什么方法后,开始精心地设计,建造高塔了,一个个学生都忙个不停,有的选材料,有的作记录,不停地摆放,不停地制作,真是热火朝天。谢老师手下的学生,知道用不同的方法给动物分类后,都冷静、沉着地帮每种动物找到自己的家。吴老师手下的学生就更不用说了,学生都带了很多有结构性的材料,如吸管、纸筒、纸板、激光灯、喷壶,学生利用这些材料,用不同的方法证明光的传播路线,大大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在此活动过程中,三位教师都深入到每个小组,每位学生,随时关注着学生在探究中的表现与反应,而及时引导,如吴老师发现了有一个组的学生将三块纸板用一吸管串联起来,采用激光灯照射的新方法,方老师观察到一小组用塑料瓶建高塔时还将高塔底部用塑料吸管作支撑时,都及时给予了评价和鼓励。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充当裁判员的角色,而是成为学生科学探究的伙伴和激励者,同时又是科学教学的调控者。
科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它具有不可预设性,以及教学的随时机,实验有成功,有失败,要知道成功获得正确的结论是收获,失败能找到原因也是收获。谢老师班上的学生将“鸭子”的分类,有的组分为天上飞的,有的组分为水中游的,究竟怎么分?吴老师的课堂上,做小孔成像的实验,有的组成功看到火焰的倒像,有的组什么也没看见,方老师的课堂上有的塔做得高而坚固,有的组制作的摇摇晃晃,歪歪邪邪,不管怎样,学生都真正地动起来了,学生创造的火花在实践活动中时时闪烁,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主渠道。
三位教师的课,都上到了水到渠成的地步。但根据实验课题,本人觉得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误区,不仿我们对这些问题一起进行反思。
①只要将学生分成小组,他们就在进行合作、探究的学习。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三位教师已经关注让学生动手和动脑,让课堂活跃起来,因此很看重学生的活动。但是有些活动设计只是关注了活动形式本身,而没有明确的目标。表面看很热闹,却没有深度。吴老师的课上,学生虽然分成了小组,活动时都是各干各的,谢老师制作的课件“动物世界“让学生观看,不知目的是什么,根本未让学生发表看法和想法。方老师的各小组制作高塔,有的小组在课前就做了。他们是真正的合作探究吗?
②只要学生在动手操作,他们就在探究。
尽管我们倡导学习科学要多动手,学生也值得参加这样的强调动手的学习活动,但动手操作本身并不足以保证学生的思维能投入到任何一个基本的探究过程中。离开了思维的动手操作,只能将一个智力活动变成“体力活”。在建高塔和做小孔成像的活动中,有的小组有的学生就充分表露出了没有追求深层次的思维。
③重视探究,而割裂教学目标。
科学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科学知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三节课中,有二节课在重视探究的同时,却过于弱化了知识目标,出现了过程、方法与知识的脱离,为活动而活动,如《种类繁多的动物》一课教学,让学生给动物找家,学生都能真正把这些动物找回自己的家吗?因为学生对按动物身体特征分类的概念都是含糊的。路培琦老师说过:“小学生主要不是教知识,但也不能没有知识”,知识应是活动的载体。教师在讲根据动物的身体特征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的动物两大类时,再给脊椎动物分类,课本上只讲述了鱼类、鸟类和哺乳动物类,没有介绍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而教师应该怎样处理呢?假如学生问及常见的青蛙、蛇等动物怎么办。当然学生第二次给动物找家的活动中就出现了“乌龟“这一动物,究竟划分为什么类,学生就弄不明白了。还有“建高塔”一课,老师按教科书上的问题提出“要使物体不容易倒,可以用些什么方法?”这一问,使整个活跃的课堂一下限入僵局。学生一时答不上。这是为什么?原因就是这个问题范围较大,问得过陡。因为这里的“物体”是指一般物体,不专指塑料瓶。“方法”是通过归纳的一般方法,不再是针对塑料瓶的方法。所以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教材”是建立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博采众长。教师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不能被教材教案牵着鼻子走。
④评价不真实,缺乏科学性。
在学生活动时适当的评价激励机制可以对学生起到很好的调控作用。但是《光的行进》和《种类繁多的动物》两堂课,还是一种传统的课堂评价体系,教师是评价的主体,学生是评价的被动接受者,新的科学评价体系要求学生、教师的全员参与,这样评价能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如学生探讨光的行进实验,学生给动物分类,如果让学生参与自评可以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学生互评更可以建立一种伙伴相互激励的机制;还有三位老师的评价都有所类似:如果一个学生回答问题完整,或提出一个好的设想,老师立即给予高度评价,真不错,了不起之类的词语。但这种评价行为,将会使很多学生的思维终止,导致学生以为无需再去回答。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导向了“封闭”的答案。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将渐渐被抹杀。所以,在课堂上就要注意应用自评、互评,延迟评价的方法,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展开联想思维的翅膀,使评价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有效的科学探究式教学应该是“感悟”与“对话”的共舞,“激情”与“智慧”的齐飞;有效的科学课探究式教学应该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我们每位科学老师为追求真实的教育人生,理应拥有淡然的心情,朴素的怀想和不尽的思考。
注:本报告为湖北省监利县先锋小学进行中的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之子课题《科学探究式教学中的策略及误区》阶段研究中的一份报告,执笔人为沈金池。
第四篇:科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科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蜗牛的运动》教学片断案例设计
设计理念:
1、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的开放性教学思想。
2、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探究为核心,使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课程。我将课定位在让学生掌握如何去观察探究蜗牛的运动,并将探究过程摆在第一位,让学生去体验学习的乐趣,增长能力、获取知识。
3、科学探究活动的开放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经历,主动探索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在观察内容的发现和开掘,观察方法的思考和改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等方面进行学习,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在开放中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目标定位:
1、让学生经历动态观察蜗牛的运动及爬行的痕迹。
2、会用各种工具来对蜗牛的运动进行观察,并有自己的发现进行科学的描述。
3、通过对蜗牛赛跑的观察游戏,激发探索蜗牛运动秘密的兴趣。
4、引导学生了解蜗牛的运动方式。教学重点:
对动态观察细节和痕迹观察,在观察中不断有新的发现。教学难点:
蜗牛比赛的设计和规划的合理性和公平性。教学准备: 蜗牛、放大镜、玻璃片、昆虫观察盒、麻线、白线、黑线、树枝、记录纸、直尺、同心圆的透明胶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
1、每个小组把课前准备的材料摆放在桌上。
2、在家观察蜗牛是否有疑问请提出来。
3、播放《蜗牛与黄鹂鸟》的歌曲。
4、听了这道歌,你又知道了哪些知识。生:蜗牛真有趣,一步一步的向前走。生:蜗牛爬得真慢等。
师:适机板书“爬”,说明爬是蜗牛运动的一种方式。
(本环节通过提问,允许学生对问题自主进行探究,以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师:关于蜗牛的爬,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很兴奋,纷纷举手发言。)生:
1、用什么爬?
2、怎么爬? „„
师:对于这些问题,你们打算怎么办? 学生都高举手中的放大镜。生:(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蜗牛。师:(竖起大拇指。)要观察蜗牛身体的每个部分,应将蜗牛放在什么物体上? 生:透明胶片上。
师:蜗牛用身体的哪一部分爬行?并做好记录。
(小组观察,讨论交流。)师: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发现?
(小组汇报)生:蜗牛是用它的身体在爬的。生:蜗牛是用它的腹部爬行的。
师:(小结)蜗牛没有像人、兔、蚊子那样的脚,蜗牛的腹部就是蜗牛的脚,这种特殊的脚叫腹足。
观察蜗牛的爬行,你发现什么?
蜗牛的身体是怎样前进的(即是怎样爬的)?(小组观察,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生:通过透明胶片可以看到蜗牛腹足的波浪状的运动。师:哪位同学用动作能模仿蜗牛是怎么爬的?
(学生跃跃欲试。)生:
1、仲琛同学模仿得像狗走路,大家笑了。
2、鹏程同学不管作多大的努力,还是失败。
师:人的腹部是无法做波浪伸缩动作的,所以大家都失败了。
在蜗牛爬行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
1、发现蜗牛留下了东西,这是什么东西? 生:
2、把蜗牛爬过的路画下来。
生:
3、这些东西是粘液。是蜗牛爬过后留下的痕迹。师:请猜一猜。蜗牛分泌粘液对它的爬行有什么用? 生:
1、也许用来使爬行的路变得滑一些。(润滑作用)
2、可以把身体粘住不往下掉吧?(保护作用)师:蜗牛能在各种物体上爬吗?
(小组实验,并作好实验记录)生:能。
师:蜗牛能在哪些物体上爬呢?
生:树叶、毛线、玻璃片、桌上、明胶片上„„ 师:蜗牛在不同物体上的爬行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蜗牛在不同物体上的爬行是怎样的? 生:
1、用腹部紧紧抱住毛线爬行。生:
2、用腹部紧贴玻璃片爬行。生:
3、用腹部紧贴着树枝爬行。„„
(本环节通过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蜗牛的动态、细节和痕迹的过程,有所发现,认真地思考、交流讨论,并做好记录,让他们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学会合理和综合运用各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突出个人风采。而教师应以宽容和理解的态度来对待,让他们敢猜、敢说,能猜、能说,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三、深入探究(蜗牛赛跑)蜗牛爬得慢,但都用自己的速度爬,于是可以让蜗牛的爬行进行比赛。师:怎样给蜗牛设计跑道,使他们进行公平的比赛?
(课堂气氛激烈)生:
1、在两根铅笔上爬。生:
2、在两根尺子上爬。生:
3、在毛线上爬。
生:
4、用毛线来测量粘液痕迹来比出胜负。生:
5、画一条起跑线和一条终点线比赛。生:
6、用测量蜗牛爬过的距离的方法。
„„
师:蜗牛能朝一个方向爬行吗?
生:
1、用食物去引诱蜗牛朝一个方向爬行。生:
2、用小木棒去碰它的触角。
„„
师:谁能让蜗牛进行一次公平合理的比赛呢?
生:按书上的,把蜗牛放在同心圆的透明胶片上。看哪一只最先爬出最外面的圆。
师:比赛好的蜗牛也累了,放到盒子里让它休息。
(本环节通过让学生设计合理的方案,学生的兴趣很浓。每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让他们都来展示自己,那这将是一个星光灿烂的舞台。同时培养他们从小关爱小动物的思想情操。)
四、课外探究
师:关于蜗牛的爬行,我们还能观察研究些什么?
我们还能搞些什么活动? 比如:蜗牛有多大的力气? „„
(本环节通过课堂学习,促使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索,在探究中自行获取新知识,这样的结尾,不但使学生乐于探索为什么或怎样做,而且更乐于将探索的结论反馈给教师。这也是动物单元教学指向的十分重要的目标,让学生模仿像观察蜗牛那样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板书设计:
蜗牛的运动
爬
反思评价:
三年级的科学不同于以往的常识,它是学生认识周围世界的活动。所以说,我们的科学教学也是一次次活动。并从“活动”着手去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小学生对动物有着天生的研究兴趣,让他们通过观察蜗牛的运动,扩展思维,改善交往和语言能力,亲自设计实验方案,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纲要》指出:“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任何形式的教学都是低效的!”因此,必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引导学生对蜗牛的仔细观察,提出“你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等等问题,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个个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使他们的探究兴趣达到了高潮。这种导入,可 以让学生产生一个念头:我能行,我能解决科学问题!
通过提出“用什么爬?”“怎么爬?”等问题,让学生“亲历”了一次次活动,想到了研究蜗牛爬行速度,然后想到进行蜗牛比赛这个活动。与此同时,也使他们对蜗牛的运动、爬行认识都有了新的发展。然而活动不仅带给他们探究的欲望,也使他们学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是我们科学教学的目标所在,对他们今后的人生是很有价值,并且意义深远的。
一节课的结束并不代表一个知识的终结。应给学生留有探究的空间。所以这时我就提出“关于蜗牛的爬行,我们还能观察研究些什么?”“还能搞些什么活动?”等等拓展性的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满足了他们探究的欲望。然后通过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达成了科学的教学宗旨。
另外,本课的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思考,体会到有顺序的动态观察,细节 观察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本文荣获瑞安市2004案例评比三等奖)
第五篇:——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义乌市王宅小学 朱文明
【摘 要】质疑是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的质疑意识却普遮不足。因此,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笔者主要从敢于质疑、善于质疑、乐于质疑三个层面探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科学教学;质疑精神;敢于质疑;善于质疑;乐于质疑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孔子语)。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把学生引入问题的天地,就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学生各抒己见,听、说、读、思的能力提高了,就觉得学习科学更有趣了。因此不仅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问要加以细心解惑,循循释疑,还要不断地去研究如何设疑、如何使学生不断设疑,善于质疑,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自始至终情绪高昂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但是,在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质疑意识不强,提问质量不高,部分教师缺乏培养学生质疑精神的系统策略,课堂提问模式单一等一系列问题。我深深感到科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是大有可为的。
一、学生质疑意识的现状及分析
(一)学生不敢提出质疑或不愿提出质疑。
在发扬教学民主的今天,“师道尊严”仍存在于很多人的思想深处。课堂上教师是知识和资源的垄断者,提问是教师的专利。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提出质疑,主要是学生的质疑、表达受到各种限制,那些不符合要求者可能还会招致教师的指责甚至挖苦、批评。教师不给学生提供一个质疑的空间,一是怕学生的“异想天开”打乱了自己设计好的课堂程序;二是担心学生也没有什么好问题可提,尽是些胡思乱想,既耽搁了自己的教学任务,又乱了自己的阵脚。这就促使一些学生不敢提出质疑。即使有质疑也不愿提问,总害怕问错了会引起同学的讥笑、老
师的斥责,对质疑有后顾之忧。于是因怕给自己惹麻烦而不提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在几年的学习过程中,也许受到了一次打击,就造成了他以后不愿发言。这也就出现了越高段课堂越死气沉沉,低段的课堂反倒活泼有味多了。
(二)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的束缚。
传统的课堂教学重知识的获得,轻素质的培养。上课时,教师一切均按教案实施,就教材论教材,以知识讲知识,严格维护古板规矩的教学秩序。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云里雾里,完全没有给学生留出思考、提问的余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些老师不会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质疑;不会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指导学生思考。总以为学生一无所知,把学生视为承载知识的容器,缺乏培养学生质疑精神的意识。在课堂上,过分讲究课堂的纪律性,视学生的质疑和提问为干扰源,粗暴压制甚至打击、讽刺、挖苦学生的提问。最终导致学生胆小、害怕失败,不敢、不愿提问和回答。
出现这样的局面,问题主要在哪里呢?那么,如何培养好学生的质疑精神,让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乐于质疑呢?
二、培养学生质疑精神的途径
从以上原因来看,学生是否具有质疑意识,关键看老师的教学行为。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在日常的科学教学中老师就要有意识地进行指导和培养。因此我主要结合影响学生质疑能力发展的内在因素及学校教育中的因素,从敢于质疑、善于质疑、乐于质疑三个层面探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法。
(一)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
学生“质疑”需要勇气,他们不向老师提问的原因是不愿提,不敢提。主要是学生存有“三怕”心理:一怕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程序,而挨教师的批评;二怕提出的问题不成问题而成为同学们的笑料;三怕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而被人瞧不起。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师生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和勇气。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大胆地怀疑,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对于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同学及那些基础差、胆小的同学,一旦提出问题,首先应称赞其勇气,然后再帮助其分析,这样有利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调动积极性;对于好问但总是抓不住要点的同学,不嘲笑、讽刺,而应耐心引导。这样才能彻底消除学生的“三怕”心理,才会敢于提出问题。
为了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我允许学生有比较自由的坐姿,不强求个个正襟危坐。学生只要举手示意就可以站起来发言,说完后不管对错就可以坐下,形成一个宽松的课堂气氛,给予学生大胆质疑发言的环境和成功的体验。一次,我在讲课时,不小心把鲸说成了是鱼类。此时,一个成绩很差的学生听到后,立刻举手纠正了我。虽然我当时很尴尬,但还是表扬了这个学生勇于提问的勇气。由于学生都是爱表现的,他们听到我的肯定和鼓励的话以后,肯定会时刻关注我的一言一行,上课的时候肯定能集中精神,质疑的热情和勇气自然也被调动起来了。
(二)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善于质疑 1.“顺瓜摸藤”。
在这里,“瓜”是结果,“藤”是原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见到的科学现象多问一问产生的原因。我们要教育学生保持旺盛的发奇心和求知欲,脑海中要经常出现“为什么”三个字,实验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例如为什么眼睛会看见东西?雨后的天空为什么会出现彩虹?„„..坚持不懈地寻根问底有时可能还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18世纪初,天花在欧洲流行,夺取了许多人的生命,即使侥幸活下来的人,脸上也留下了疤痕,人们害怕极了。琴纳是英国一位乡村医生,他发现奶牛场的女工从没得过天花,为什么?他考察发现牛会发生一种类似天花的病,这就是牛痘,而女工患过牛痘,是不是患过牛痘的就不再患天花?能不能给人接种牛痘?琴纳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经过慎重考虑后给以孩子接种了牛痘,半个月过去了,孩子安然无恙,直到现在,琴纳的发现仍然保护着我们的健康。
2.适用条件法。
科学规律都有其适用条件,而学生往往会忽视这些问题,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改变条件进行质疑,引导学生改变条件,想一想在不同条件下的表达形式;同一科学问题处理起来往往有多种方法,有时改变条件进行思考,能获得最佳的求解方法。如:沉在清水中的土豆,当在水中不断加入盐时,土豆会慢慢浮出水面,这又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把一张报纸压在尺上,轻轻压下尺,结果怎样?快速击打尺子,结果有怎样?„„在学习中坚持不懈地寻根问底,进行质疑。
3.运用实验引发质疑
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实验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在动手上见科学,做到动中有思,思中有动,动思结合,充分利用实验现象的变化过程来引导学生思考,这样既达到深化科学知识的作用,又能培养学生利用实验来研究、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吹泡泡实验中,为什么有的泡泡大,有的泡泡小?怎样才能把泡泡吹得大些?怎样才能把小泡泡吹到大泡泡里去?为什么阳光下的泡泡是五颜六色的?为什么用方框催促的泡泡仍然是球形?„„这些都必须运用已知的知识去探索未知,而实验能留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激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
4.潜移默化,养成质疑的习惯。
要让学生学会质疑,教师要从各方面入手,用多种方法,潜移默化,让学生慢慢地养成质疑的习惯。我平时也会对学生讲一些有关质疑的名言故事。比如,我跟学生一起学习陆九渊的诗句: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为了在课堂上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的习惯,在上课时,我要求学生这样做:每人准备一个问题本,在老师讲课前,把要学的本课内容看一遍,把能解决的问题打上“√”,把不理解的问题记录下来,带着问题再听老师讲课。有时,在课堂上还腾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四人小组中汇报自己在预习中解决了哪些问题,讨论未解决的问题。然后大张旗鼓的表扬做得好的学生。学生受到了表扬,又有机会展示自己,积极性很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熏陶,在后来的课堂教学中,提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他们终于明白,善思好问是思维的开始,是求知的前提,是科学探索的起点。
(三)创设质疑的情境,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让学生乐于质疑。浓厚的兴趣是学生质疑的源泉。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追究问题罢了。”这句话道出了好奇心理、质疑意识及创新精神是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前提。学生能否提出问题?能否提出好问题?关键在于创设学生质疑的情境。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各种途径,创设积极的质疑情境,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
1.利用奇妙的科学现象激发兴趣
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制造反差,设计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疑
问。例如:在学习教科版科学四下第一单元“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这一科学活动课时,我拿出一个长着头发的玩具娃娃,让学生想办法使玩具娃娃的头发全部竖起来,结果谁也没有想出来办法。这时,我用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玩具娃娃头上,玩具娃娃的头发立刻竖起来了!学生在惊叹中产生了疑问:这是怎么回事?玩具娃娃的头发为什么会竖起来?通过小魔术创设质疑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积极地投入到问题中去,开始了探究科学„„
又如学习三年级上册《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中,我首先演示了“纸巾的奇遇”实验,当学生看到烧杯中的纸巾被压到水下却并没有如他们预期中的被浸湿时,顿时被激起了求知欲。这时我又适时提问:“是谁保护了杯中的纸巾不被浸湿呢?”学生根据实验事实,初步推断出可能与空气有关,那么究竟是不是空气呢?由于课堂一开头就引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自然也就产生了如“我们怎样才能看到空气、摸到空气?”等等一连串的疑问。显然,教师创设了这样的质疑情境,学生不但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且提出的问题有利于探究活动的进行。
2.利用逆向思维提出质疑
这是与通常思维程序相反的一种思考方式,这是通过从相反的方向展开思维,提出问题的一种质疑方法,例如,法拉第根据电产生磁的现象,逆向思考提出了质疑:磁能否产生电?并通过10年的艰辛努力,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提供了一把金钥匙。平时的科学教学活动中可以经常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质疑。例如 教《变色花》我先出示一朵白花,喷了一些紫甘蓝试剂出现了红花绿叶,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后,接着我就问同学能不能把花恢复原样?这些都属于逆向质疑。
3.结合生活事实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质疑
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提到“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与科学知识有关的生活事实,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原有认知与生活体验,从而引导他们提出问题。例如,让学生回
想: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雪糕冒“白气”;冬天口中呼出“白气”,戴眼镜的同学刚走温暖的屋子,眼镜上“雾蒙蒙”的一片;脱毛衣时会有劈里啪啦的声音;油罐车后边拖着铁链子;汽车后边的挡风玻璃有横条;汽车刹车时人会向前倒,突然起动时人向后倒;家里的电表有时走得快,有时走得慢„„这些事例都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历但没有深究过的,当教师在课堂上将这些现象抛给学生时,就会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引起质疑,进而对问题进行探究。因此,教师要多从生活事实出发,引导学生从科学的角度发现、提出问题。
4.利用科学史中的人物故事激发兴趣
小学生有普遍的“追星心理”,他们对科学界的名人充满着崇敬。在实际教学中,我有意识地介绍一些科学家的故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崇拜观,又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例如: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怀疑和批判,推翻了错误的落体定律和强迫运动定律,得出了惯性定律,为经典力学的建立打下了理论基础;法拉第由于坚信各种自然力的统一性,并以此为标准来裁定和审视自己进行的科学实验,为此他顶住了各种流言蜚语和讽刺打击,忍受了不少权威人士的白眼和讥笑,终于一鸣惊人,以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为后来的电力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法布尔是世界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童年时代树林里的小虫让他兴致勃勃“为什么腮角金龟穿着栗底白点的衣裳,是谁在荆棘丛里轻轻歌唱?„„”昆虫世界是那么神奇莫测,法布尔的脑海中有永远问不完的问题,最后,他用毕生的精力观察昆虫著成了《昆虫记》。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善于思索探究的思维品质,使学生懂得“疑而能问,已知知识大半”、“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道理。
正是无数的物理学家不迷信权威,坚持有条件的怀疑主义和发展、变化、联系的思想,以实践和逻辑为标准来审视和判断一切科学假设与科学理论,才给科学的发展不断增添前进的动力。先辈们的成功经验让学生对大师们的才华由衷赞叹,更好地激励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并勇于质疑。学生看到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这七色光谱,就会产生“这是怎么回事”;听到共振音叉的响声,又会产生为什么那个音叉没有敲也响起来的问题;生活中的电磁炉是怎样给物体加热的等。
总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注意培养师生间的情感,要以积极的态度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宽松的质疑环境,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动机,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质疑习惯,培养学生可持续的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科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科学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3]《科学教学实施指南》方红常利梅著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