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卜算子咏梅说课稿
《卜算子•咏梅》说课稿
说教材 教材分析
《卜算子•咏梅》选自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后古诗词十首中的第三首,陆游的词是他坚贞不屈的品格的写照。陆游面对山河破碎的现实,他力主抗战,然而遭到的却是投降派一次次的打击和排挤。词中那株生在荒郊野外的梅花,在断桥边自开自落,无人理睬,同时遭到风雨的摧残,这显然是陆游不幸遭遇的缩影。但他矢志不移,就像那株梅花一样,不想去争艳夺宠,任凭百花的妒忌与排斥,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改变坚定的信念和坚贞不屈的品格。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1、听诵读,初步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词中的感情。
2、能够通过诵读说出两首词的异同。
3、有感情的诵读本首词,熟读成诵。【教学重、难点】
听诵读,初步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词中的感情。能够通过学习说出两首词的异同。 说学情
本学期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学本文时,要尽可能让学生独立思考,放手让他们讨论交流,从而进一步提高阅读、理解水平。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组织好学生的学习活动。针对学生对爱国词人的敬仰之情,课前引导学生搜集陆游的其他诗词读读想想,初步感受陆游生活在日益衰败的南宋时代,一贯主张收复失地,是坚定的主战派,屡遭主和派的打击,因而情绪愤懑抑郁。通过咏梅寄托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诗词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在了解诗词大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根据这一要求,可先让学生自读,做到能正确朗读。然后,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把课文读熟,大体了解词意。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在读、悟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紧紧围绕陆游笔下梅花的特点——孤独悲观、孤芳自赏来讨论交流,从而领悟低沉孤高、悲观消沉的形象。 说教学理念及教法、学法 1.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提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出于这一考虑,我引导学生对比赏析毛泽东的诗词,从中体会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充实语文积累,丰富精神世界,受到中华传统文明的熏陶与革命传统教育。
注重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与能力,在阅读理解中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体验,拓宽、开放语文课程资源,从而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语文素养。2.教法
A对比阅读
《卜算子 咏梅》是陆游词作中的精品。全词以低沉孤高、悲观消沉描绘了“梅”独特的性格。作品语言通俗,耐人寻味,画面感强。与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为同题作品。所表现出的思想内涵明显不同。毛词气韵豪放乐观,陆词的基调却是婉约感伤,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B读中悟情
本课教学重点之一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学生基本了解词意、体会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进行。指导基本步骤是:听读--自由练读——指名试读————再练读——再试读。同时可以创设情境,如展示图片,使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注意词的朗读,同样讲究节奏与韵律,但句与句之间的语气更加连贯,上下阕之间停顿略长一些,注重意境的营造。在读、悟的过程中,紧扣词中梅花的特点读出梅的品格。3.学法
A自主学习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课前搜集陆游的其他诗词作品,初步感受陆词低沉孤高、悲观消沉描绘了“梅”独特的性格。同时,搜集有关梅花的诗文、认识中国文化传统对梅花风骨的无比推崇与赞美之情。搜集信息的过程,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两首词作的对比鉴赏中,学生充分表达自身的独特体验,从而深化理解与认识。B合作探究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各组根据阅读理解,探究发现,深入体会两词的内容及思想感情。通过相互的交流,扩大了学生的信息量,丰富了学生的认知积累。促进了合作与发展,为课文的进一步理解作了铺垫。小组研讨的活动形式提高、促进了学生合作、探究意识与能力。从而拓展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欣赏能力。 说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卜算子· 咏梅》----南宋陆游 【教学目标】
1、听诵读,初步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词中的感情。
2、能够通过诵读说出两首词的异同。
3、有感情的诵读本首词,熟读成诵。【教学重、难点】
能够通过学习说出两首词的异同。【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示标导入:
1、讲故事,激趣导入。
2、作者简介
3、展示目标。
二、查学诊断
1、检查字词。
三、导学施教
(一)初读
1、播放音频听读。
2、学生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节奏、重音、语气、语速。
3、推荐读,教师评价。
4、学习古诗词方法: 第一、理解诗意,要反复朗读,在读中感悟,要善于抓关键性词句。第二、要借助注释,它能帮助我们理解古诗词。
第三、要了解古诗词的意思,必须了解它的写作背景。
5、小组内结合学习古诗词方法一、二两点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词讲了什么?
二、品读
1、欣赏梅花图片
(看了这几几幅梅花图,你想说点什么?)
2、我们再来看看陆游笔下的梅花是什么样的?你是怎么读到的,结合相关的语句说说?
三、研读
A、为什么陆游笔下的梅花这么寂寞愁苦呢?(结合背景来说说。)它遭遇了什么?
同学们,古人说过“诗言志”,诗是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那么这首词又表达他怎样的情感呢?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B、这首词展现了梅花什么样的形象? 带着这种寂寞悲凉的情感同桌互相读。
C、接下来我们比比赛赛看看谁的记忆力非比寻常?
四、练测促学(完成表格内的任务)
五、拓展延伸(对比赏析)
1.同学们比较看看毛泽东笔下的梅花是什么形象?
2.毛泽东在这个背景下写这首《卜算子 咏梅》,想表达什么样的感情?(背景)两首词相同点在哪里?
①都写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②都写了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③都写了梅花的高尚品质。
两首词不同点在哪里?
①形象不同。陆游的梅花是寂寞凄凉,饱受打击摧残的形象。表现了抗金抱负不得施展的孤寂心境,不与投降派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毛泽东词里梅花是傲寒俊俏,积极向上的形象。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②感情基调不同。毛泽东的词,感情基调是积极乐观、充满自信的。陆游的词是低沉孤高的。
3、感情基调不同。毛泽东的词,感情基调是积极乐观,充满自信的。陆游的词低沉孤高的。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这首诗。
2、请写一个小片段来赞美一种植物。(抓住这种植物的特点来写)
第二篇:卜算子咏梅教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陆游生平,熟悉作者的写作背景。
品读字句,赏析诗词。
2、过程与方法
师生品读,分组探讨,共同解决疑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作者借梅花表达自己孤高雅洁的志趣和坚贞不屈的品格。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品读课文,通过字句的分析理解文本。
2、难点:作者借写梅花表达自己的志趣和节操。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梅花的图片,同学们都知道哪些咏梅的古诗词呢?学生回答,如: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如: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等等。教师进一步提到《卜算子 咏梅》(板书课题)
二、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山阴人。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二、词人与词
这是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写有大量歌咏梅花的诗,歌颂梅花傲霜雪,凌寒风,不畏强暴,不羡富贵的高贵品格。诗所塑造的梅花形象中,有诗人自身的影子,正如他的《梅花绝句》里写的:“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这首《卜算子》,也是明写梅花,暗写抱负。其特点是着重写梅花的精神,而不从外表形态上去描写。
此词咏梅,实际上是借梅花的品格自明心迹,自抒怀抱。
三、读课文熟悉文本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
2、教师找学生读课文,读完给予评价和指点。
3、全班齐读课文,要求准确流利有感情。
四、翻译课文
逐句翻译课文,教师指点。
译文: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已是黄昏时分,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成为泥土,被碾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五、品读语句、赏析课文
上阕“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写出梅花生存环境的恶劣,以荒凉之境衬寂寞之情。“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渲染了梅花的不幸遭遇。一个“愁”字形象地刻画了作者凄凉苦闷的心境。
下阕“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百花怒放,梅花却不去“苦争春”,凌寒先发,只是一点迎春报春的赤诚。这两句表现出陆游标格独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梅花被摧残践踏而化作尘土,但它的香味如故,一丝一毫也改变不了。
六、主题归纳
这首词主要表明了咏梅的高洁情操,体现出咏梅坚强不屈的精神,诗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孤高雅洁的志趣,坚贞不屈的高洁品格。
七、拓展延伸
结合时代背景,比较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与陆游作品的异同。
八、作业布置
扩写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结合时代背景及创作意图,重点突出作者追求的品格节操。
九、板书设计
“成泥“
梅受摧残
“作尘”
坚守情操
“香如故”
不变志节
十一、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在导入诗词的环节中,学生表现积极,课前收集了一些咏梅的诗词。我由梅花的品格引入课题,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托物言志的写法。在赏析文本的环节中,我和学生逐字逐句地分析语句,由梅花恶劣的生存环境但依然不改自身的操守,从而自然地总结出作者借梅花表达自己孤高雅洁的志趣和坚贞不屈的操守。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创设情景,通过不同的方式,努力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提高学习的效率。
第三篇:《卜算子-咏梅》教案
《卜算子·咏梅》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以“景、情、法”三字鉴赏法学习这首词。
2、引导学生背诵并默写全词。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的抒情方式。教学难点:整体感知词里的艺术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节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关于梅花,古诗词中有很多描写和倾情。例如 卢梅坡《雪梅·其一》“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黄蘖niè禅师《上堂开示颂》“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王安石《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在这些诗句中,梅花被赋予了傲寒独放、冰清玉洁、敢为天下先的品格。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医生酷爱梅花,他的一首《卜算子 咏梅》被后人誉为咏梅词中的绝唱,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之。
二、教学内容
1、简介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一生志在恢复中原,但却受人排挤,晚
年退居山阴,始终保持昂扬的爱国热情,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
2、听录音感知这首词
3、自读,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4、诵读,点拨,赏析
第一、“景”字诀。
① 词的上阕里的梅花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或者说哪些词语可以点明梅花生活的环境?
明确:驿站、断桥、黄昏、风雨。
② 这些词语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明确:荒废驿站的断桥边,寂寞开放的梅花,非常的孤寂凄凉的意境。驿站本来就很少有人住,它的旁边有座桥,这座桥还断了,就更无人走了。梅花就长在断桥旁,无人问津,无人照顾,更无人欣赏。正值黄昏时分,夕阳西下,一种萧瑟凄凉的意境展现了出来,在这种情况下,竟然还要受到暴雨狂风的打击,这是多么凄惨阴沉的画面。
第二、“情”字诀。
③词的上阕,描写梅花凄惨阴沉的生活环境,就像 一个要走向生命尽头的人一样,非常地悲观和孤独。但是,在词的下阕我们却能读出除此之外的梅花真正的品格。
词的下半阙表达了梅的怎样的品格?
明确:体现了梅花孤芳高洁、坚强不屈的品格。
陆游这首《咏梅》,是用凄苦抑郁的调子来写的,梅花虽然已经凋零了,但是它的香味仍然存在,表达了一种傲然骨气,但是也表达了一种现实无奈。
④无奈中自己还觉得怎么样?尽管你攻击我,打击我,但是我决不和你们同流合污,有人说这叫什么?
明确:孤芳自赏。这是一种傲骨。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没有傲骨。特别是在敌人面前,在反对者面前。陆游是南宋著名爱国主义诗人,坚决主张抗金。但他的北伐主张失败,皇帝 不信任他,投降派打击他,他陷入孤立,感到悲凉寂寞,因作此词,表明自己爱国的思想是永远不变的。
这种高尚脱俗、坚贞不二的心志,从“一任群芳妒”和“只有香如故”可以体会。
第三、“法”字诀
⑤古人说过“诗言志”,诗是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看来这首词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托物言志: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烘托: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这首词通过驿站、断桥、黄昏、风雨和群芳妒的生活环境,烘托了梅花坚贞不屈的品格。
教育学生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也要有这样的高尚品格,要对自己的理想执着追求,坚持不懈!
5、背诵并默写《卜算子
咏梅》
三、作业 :比较阅读陆游、毛泽东同名词《卜算子
咏梅》中景、情的异同。
(一)两首词相同点在哪里?
讨论、点拨:
1、都写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
2、都写了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
3、都写了梅花的高尚品质。
(二)两首词不同点在哪里?
讨论,点拨:
1、形象不同。陆游的梅花是寂寞凄凉,饱受打击摧残的形象。毛泽东词里梅花是傲寒俊俏,积极向上的形象。
2、感情基调不同。毛泽东的词,感情基调是积极乐观,充满自信的。陆游的词低沉孤高的。
第四篇:《卜算子.咏梅》读后感
写这篇文章的日期已不清楚,只是今天又看到自己写的这东西,想把它整理出来……路边的一枝梅,也比一些人活的有尊严,《卜算子.咏梅》读后感。这个社会里,傲骨如梅的人又有几个?哪日,碰到个懂你的人,那是今生最大的福份,又何必计较…最怕,懂你的人要找的不是你,那时,何时,还会再有一个人,能够让你不再独自凋零?人生,就是充满无奈!不是我悲观,也不是看尽沧桑、不入红尘,确是那一些时日,用情至深,些许明白,其实生活中你觉得重要的,恰恰什么都不是,所有的心和意就像流水,不珍惜的,就是你破碎了的心…不是不开心,只是太贪心!生活,很浪漫,浪漫的连呼吸都觉得温暖、幸福,读后感《《卜算子.咏梅》读后感》。前提是:你过得很好,不为生活烦恼,不为琐事牵绊…可是,凡人,终究是凡人!要想让自己开心,首先得让周围的人开心。一个人的开心,不叫开心,叫寂寞!一个人的幸福也不叫幸福,叫孤独!哪天,这些都有人跟你分享,这才叫幸福,生活中的幸福!
第五篇:卜算子咏梅教案设计
《卜算子〃咏梅》教案设计
一、教学内容:学习古今两首咏赞梅花的词。
1.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2.卜算子〃咏梅——陆游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词这种新的艺术形式。
2.有感情地朗读者两首词。
3.体会到由于词人所处的时代、经历的遭遇、当时的心境等等不同,词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就有很大的不同。
4.感悟两位作者在词中所赋予梅花不同的品性和精神。
三、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词这种新的艺术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者两首词。
四、教学难点:感悟两位作者在词中所赋予梅花不同的品性和精神。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作者、作品的相关资料。
六、教学过程:
导入:在中国有一种植物,它倍受历代文人墨客的喜爱,它开在三
九、走时春来,它的名字叫……下面我们一睹梅花的风采。(播放多媒体课件)
看完后梅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独特感受,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就是对梅花的热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描写、赞美梅花的词,作者是我们十分熟悉的毛泽东和陆游。
(一)、内容理解:
听朗诵,思考“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中“反其意”的意思?
下面就让我们尝试对比的方式学习两首词,来体会它们的不同?
(课件交代时代背景)
学习词的上半部分:(课件朗读)
1.首先,体会两首词中梅花的不同生活环境。
朗读第一首词的上阕,体会一下在恶劣的环境下梅花留给你什么印象?
板书:(勇敢、豪迈……)
2.朗读第二首次的上阕,思考:梅花所处的生活环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 板书:(凄苦、忧愁……)
结合你所了解的资料,梅花的生活环境与陆游有怎样的联系?(学生回答)
3.面对冰天雪地,一个是(),一个(),让我们感受到不同。
4.推选两位两名同学对比读
思考:一种环境造就一种性格,它们各自又具有什么性格?
学习词的下半部分。
1.朗读两首词的下半部分,画出能够表明他们对春天态度?
无意苦争春俏也不争春
一种性格决定一种命运,它们都是怎样的命运?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作者往往借景抒情、借物言志,从描写的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梅花怎样的性格,作者怎样的情怀?
香如故——高 傲
从中笑——豪 迈、谦 虚……
思考:为什么会香如故、从中笑的区别?
(二)、情感比较
通过学习你是否领会了“反其意”?(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在毛泽东的眼中另一番情景:
风风雨雨把春天送走,满天飞雪又迎春天来到。看悬崖已结下百丈坚冰,仍有缀满梅花的美丽枝条。虽美好却不与百花争春,只把那春的消息来预报,等鲜花开满山野的时候,梅花在花丛中摇曳含笑。
同时是描写梅花,但在陆游的眼中是这样的:
在郊外的驿站旁,破损的断桥,有一株梅花孤独寂寞的开放着,既无人去欣赏,也没人来顾怜。已是傍晚黄昏时分,暮色四起,梅花似乎又在独自伤感和愁苦,何况还要遭受凄风苦雨的侵袭。凌寒独放,只为报春无意争春,本是天生丽质却遭受群芳妒忌。梅花即使片片飘落被碾成灰尘,它的高雅香气在世间依然存在。
所以说:不同时代,人们赋予了梅花的不同的品质,但唯一不变的是人们梅花的喜爱和对真善美
七、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