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于艺术的空白之处开拓语文教学的广阔空间
于艺术的空白之处开拓语文教学的广阔空间
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一中
王志强
“空白”是接受美学里的一个重要概念,指文学本文中未实写出来的或未明确写出来的部分,它们是文学本文已实写部分向读者所暗示或提示的东西。它具有召唤性。这里所说的“空白”,是指文学作品中写得含蓄,留给读者充分想象空间和回味余地的地方。这些地方,往往是作品中最精彩、最吸引人的“经典之笔”,较耐咀嚼,意味无穷。格式塔心理学告诉我们:不完全的形(即“空白”)呈现于眼前,会引起读者的一种完形心理,产生追求完整、追求和谐的强烈冲动(即“补白”)。因此,通过“空白”艺术教学,既可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活跃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进而形成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和习惯;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作品,充分领略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审美享受,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
一、中学语文教材中空白艺术举隅
中学语文教材中运用“空白”的艺术范例比比皆是,现仅从艺术语言空白、人物描写空白、故事情节空白三方面作分析。
1、艺术语言空白创造意境
元代散曲家马致远的散曲小令《天净沙·秋思》,曲中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连用九个带修饰语的名词,九个形象直接组合,从而形成空白。在读者心目中会产生不同的组合形式,会形成有差别的画面,从而形成意境。尽管空白的性质已被形象所规定,但在不同的读者心中,构成的画面是多种多样的,读者的想象,填补了作者所设置的空白。即使这个空白中的形式各异,画面不同,但意境却是统一的:一种凄迷、悲凉的意境始终迷漫着整支曲子。然而却让读者有了充分发挥想象和体验的自由空间。
《一碗阳春面》中,第三次大年夜,当母亲欣喜地说出已经提前还清了债务,哥哥介绍了家长会上听弟弟朗读作文的经过后,“母子三人,静静地,互相握着手,良久。”他们在想什么,将要说什么?作者只字未提,巧妙地运用“空白”艺术,为读者留下了审美想象的空间,表现出了艺术的含蓄美。这时,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多说一个字,都会破坏这宁静、美好、和谐的意境:暖暖的、积极的、默契的。读者也完全沉浸在这美好的意境当中,深切地与作者、与主人公进行着情感交流,一种团结、向上、不屈、奋争的精神在心中油然而生。而这一切都在作者所留的空白中完成。这正是以少胜多,以无声胜有声。
《孔乙己》一文中孔乙己的最后一辩:“跌断,跌,跌„„”的语言空白不仅在人物性格的刻画方面起到强化、凸现的作用,而且将人物内心全都呈现给读者,让读者在“含泪的笑”之后体味到人物复杂而辛酸的内心世界,从而营造出凄清、悲凉的意境。孔乙己“跌断,跌,跌„„”,难言之隐何在?结合孔乙己的性格和处境分析,就很清楚:残酷的社会现实使他终于失去了自欺欺人的勇气而没有说出只能招致取笑的更多的“跌”字;孔乙己备受摧残:内心极度矛盾而又走投无路的精神窘迫,全都隐进了“„„”这一“空白”中,因而也使孔乙己在说这“跌断,跌,跌„„”的时候,内心是那样的矛盾,酸楚、凄凉和无奈。这正是以虚求实,“无中生有”。
2、描写空白使人物形象丰满
《陌上桑》一诗写罗敷“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诗人从侧面着笔,只写人物的衣饰之美,而将正面形象作为“空白”留给读者去创造。读者则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标准想象出无数个美丽动人的罗敷形象:或婀娜多姿,或妩媚百态,或楚楚动人,或苗条温柔„„你愿意将她美化到什么程度,她就美到什么程度;无论你怎么想象,她都有一个共同点:美丽。这样的“空白”艺术,作者并未将人物形象整个地绘出来,而只从侧面绘其一点,读者则借助这一点想象人物的未全之形,从而使人物形象丰满凸现出来,化模糊为清晰,变局部为整体,收到了由点及面的艺术效果。
孙梨的小说《荷花淀》在语言描写方面堪称典范。文中女人们商量探夫及探夫不遇返回路上的两场对话,极为生动传神。作者只漫不经心地描写四个青年妇女的对话,而对她们的名字、外貌不着一字,可谓惜墨如金。四个青年妇女有何性格特点?长啥模样?这一空白需要读者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来填补。但读者仅闻其声,就可想见其人,或者伶俐乖巧,或者质朴憨厚,或者忸怩羞涩,无不跃然纸上,真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它将人物的“神”充分地传达了出来,读者则由“神”来想象构建整个人的“形”,从而将人物形象立体化,取得以声显人的艺术效果。
鲁迅的小说《祝福》一文中,鲁四老爷的两处对话都仅有半截:“可恶!然而„„”,“然而„„”。一贯振振有词的鲁四老爷何以欲言又止?“然而”之后是什么呢?这一个疑团留给了读者。根据具体的语境和人物性格,可以推断出:前一个“然而„„”是鲁四老爷在责怪卫老婆子之后,对祥林嫂被劫的评价:捆走祥林嫂的是她婆婆,按照“出嫁从夫,夫死从节”的封建伦理道德,这天经地义。“„„”这一空白,一方面表达鲁四老爷对封建伦理的维护心理,同时又体现了对祥林嫂寡妇身份的鄙视。而这维护,这鄙视,并未说出来,却传神地凸现了鲁四老爷伪善的性格特征。这个写法,人物性格鲜明,主题含义丰富,都由读者在对“„„”的填补中实现,正是惜墨如金,言已尽而意无穷的经典之笔。后一个“然而„„”表面上看是在责怪卫老婆子不该把人荐来又合伙将人捆走;而实际上既是对卫老婆子荐来一个寡妇不满,更警告其不能再荐象祥林嫂这类当过寡妇的来。两个“„„”所造成的空白,揭示了鲁四老爷对寡妇身份十分地鄙视。从而反映了当时作为统治者的思想怎样渗透在社会生活中,深刻地揭示了祥林嫂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这不能不归功于“空白”艺术的运用。
3、情节空白以深化主题
莫泊桑的小说《项链》的结尾出人意料:导致玛蒂尔德付出十年青春代价的那串项链是假的!这一绝响而又沉闷的炸雷,不仅震响在玛蒂尔德耳边,也强烈地拨动着读者的心弦。主人公玛蒂尔德听了之后会有什么反应?心里是怎么想的?真项链最终归谁?玛蒂尔德的生活有无变化?„„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者用结尾的“空白”,充分地调动了读者的参与,结合小说情节发展,人物性格,为玛蒂尔德的生活结局作出千差万别的“补白”,使小说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达到了“言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当读者为作品续完了自己的结尾之后,又惊奇地发现,什么结尾都比不上没有结尾好。因为任何一个结局,都不能解除作者对主人公无情的惩罚和嘲弄。这正是“空白”艺术的精妙之处。
《一碗阳春面》在情节的构思方面因“空白”而美。小说描写了母子三人连续三年到北海亭面馆吃阳春面的场面,正当人们急切地盼望他们第四次光临北海亭面馆的时候,文章却荡开一笔,于第三与第四个场面之间极力渲染“二号桌”、“名声大振”成了“幸福的桌子”没让母子三人出场,一隔竟十年!为何这么多年主人公都不来?他们的境遇如何?愿望能否实现?„„情节发展中断了,出现了“空白”。读者依据小说的情节走向,人物性格及场面描写,既可设想出母子三人这十年中更加团结、向上、不屈、奋争,并逐渐摆脱厄运的多种情节,又可进一步明白:作者所写出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
支持,是母子三人最终摆脱厄运的因素。从而,通过“空白”艺术的运用,既深化了主题,又使情节明断暗续。
《最后一课》结尾处:下课的钟声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跟学生说:“我的朋友啊,”“我——我——”但哽住了,说不下去,只转身尽力写了“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呆在那,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钟声响了,意味着和祖国,学校和心爱的学生诀别的时间到了!爱国者韩麦尔先生的内心是多么的悲痛啊!他又有许多的话要跟学生讲,然而他却讲不出来。“我的朋友们啊”和断断续续的两个“我”字,这些要讲而又讲不出来的是什么呢?作者用“——”来回答,留下空白。读者则可以顺着作者设计好的思维轨迹去想象、回味,就能体味出韩麦尔先生当时崇高而复杂的心情:对沦陷了的祖国的崇敬、热爱和留恋,对入侵敌人的义愤和憎恨,对不能再教授法语的失意和惋惜,对自己学生的热爱而又无可奈何„„,多种强烈复杂的情感交织浓缩在“——”之中,使文章以少胜多,主题进一步得到深化。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利用空白进行教学
利用空白进行语文教学,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补白”训练:
1、补语言空白感受文章意境
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九个感情色彩鲜明的形象进行各种不同形式的组合,构成不同的画面,但无论怎样组合,画面怎样,始终有着凄迷、悲凉的冷色调,从而使学生深入理解作者那悲秋与乡愁相结合的复杂情感。
教《一碗阳春面》时,在充分把学生带入“母子三人,静静地,互相握着手,良久。”这一宁静、美好、和谐的意境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变换角色,设身处地体验这一美好情景,进而补充他们的所想和将要说的话。
教读《孔乙己》一文孔乙己的最后一辩“跌断,跌,跌„„”,则可让学生依据孔乙己此时复杂矛盾的心态来模拟他的腔调,进而让学生讨论孔乙己有什么难言之隐?这样,既训练学生的语感,又琢磨了文中未尽之意,从而更全面地了解了人物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2、补描写空白凸现人物形象
如教读《陌上桑》一诗,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标准,依据诗中所描绘的衣饰之美,来想象罗敷美丽动人的形象。由于学生生活经验和审美标准的差异,罗敷美丽动人的形象也就不同,但却使诗中主人公的形象凸现出来,在读者的想象美化中更加美丽。
而《荷花淀》一文则可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由人物对话来想见其人外貌、性格。人物对话不多,但极其精练传神。学生由对人物语言的“神”的揣摩、领会当中来想象人物形象,从而深入领会作家语言艺术之妙。
在《祝福》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对两个“然而”之后的“„„”的填补。学生根据具体的语境和人物性格特点,可以作出相应的填补,从而深入理解鲁四老爷伪善的性格特点。
3、补情节空白以深化主题
如教《项链》这一篇小说,在处理出人意料的结尾时,教师可让学生结合小说情节发展,人物性格和时代背景,为主人公玛蒂尔德的生活结局设计一个尾声。学生会积极开拓思维,设计出玛蒂尔德各种不同的生活结局,这样就使学生获得了对作品的深度开掘,从而深入地理解了作品主题。
《一碗阳春面》中在第三与第四个场面之间,文章荡开一笔极力渲染“二号桌”,而主人公没有出场。在这一情节“空白”处理上,教师可积极引导学生来讨论:主人公哪去了?他们的境遇如何?愿望能否得以实现?学生可结合主人公的境遇走向,团结、向上、奋争、不屈的精神,设想出母子三人最终的光明结局。这样就使文章主题在情节的补白中进一步得到深化。
在教读《最后一课》的结尾处,可引导学生来填补:韩麦尔先生“我——我——”的,究竟想说什么?学生结合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情感、祖国沦陷、最后一课、下课钟声等这些特殊事件、时刻,就会清楚:韩麦尔先生想说他的爱国情感,说他对入侵之敌的愤慨,说他对不能再教授法语的失意和惋惜,说他对学生的热爱和无可奈何的心态„„通过“补白”,主题得到了升华。
总之,“空白”艺术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应用很广,很妙,本文只是得其一斑,未能窥其全貌。但是,若能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来“补白”,共同领会“空白”艺术之妙,定能引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地。
注:此论文2005年3月荣获西南片区中语会论文评选一等奖。
第二篇:于漪教学艺术
浅谈于漪的教学艺术魅力
[摘要] 于漪是从讲台上成长起来的语文教师,她长期从事语文教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是目前我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之一,是“情感派”教育的代表。她的语文教学充满了神奇的艺术魅力,这魅力来自于心的沟通,智的启迪,情的感染,美的熏陶,爱的奉献。
[关键词] 于漪
语文教学艺术
魅力
一、教学艺术的含义
教学艺术就是教师在课堂上遵照教学法则和美学尺度的要求,灵活运用语言、表情、动作、心理活动、图象组织、调控等手段,充分发挥教学情感的功能,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施行的一套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活动。把教学艺术看成是某种高超的教学技巧、某种创造性教学设计、某种教师的动人表演都是不全面的。教学艺术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艺术,属于教学实践活动的范畴。教学艺术具有形象性,运用生动、鲜明、具体的形象来达到教学目的。教学艺术具有情感性,师生双方的教学活动是情感交流、心灵碰撞的过程。教学艺术具有审美性,教学设计美、教态美、教学语言美、教学过程美、教学意境美、教学机智美、教学风格美、教师人格美等既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最终目的,又使教学具有了审美价值。教学艺术具有表演性,机智幽默的语言、惟妙惟肖的表演和恰如其分的笑话等表演手段,使教育教学寓于娱乐之中。教学艺术具有创造性,教学的新颖性、灵活性能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使教师具有吸引学生的独特魅力。艺术是一种发自于内心的美,一种灵魂美,教学是一门科学,同时还是一门艺术。
二、于漪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于漪是我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她的每一堂语文课,都像是一篇起承转合协调统一的优美散文,又像是一曲旋转动听节奏鲜明的乐曲,充满了神奇的艺术。从她的语文教学思想和教学课堂实录,我们不难发现,这魅力来自心的沟通,智的启迪,情的感染,美的熏陶,爱的奉献。
(一)心的沟通
教学艺术是教师遵守教学规律,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和灵活运用高超娴熟的教学技法,创造一种师生和谐共振的教学情境,以取得较高教学效果的教学实践活动。师生和谐共振,首先得心灵沟通,于老师深谙此理。她说:“课堂生活其实就是师生间心的沟通,情的交流,不达到心心相印的程度,是教不好学生的。”[1]本着了解学生,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教学思想,她认真地研究课堂心理,研究学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平等身份加入其学习讨论中。她认为:“教学中只有发扬了教学民主,才能真正了解学生。师生处于平等地位,感情才能融,洽,思想才能一致,上课就能心心相印,浑然一体。”[2]走进于老师的课堂,就会感到自由和谐的氛围:教师和蔼豁达,引导得法;学生积极主动,思维敏捷。师生敞开心扉,交流沟通,相互补充学习,完全融为一体。
为了达到“心心相印”,于老师的每个教学步骤,每一堂课用语,都经过精心设计,在实施中,又能依据学生心理,随机应变。教《藤野先生》时,学生对“油光可鉴”一词弄不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心理,于老师作了深浅不同的讲解。她先浅解为“涂了油的头发梳得很光,可当镜子照”,指出“鉴”就是“镜子”,在此名词用作动词“照”,然后又将“鉴”举一反三,引出朱熹《观书有感》一诗,说明诗中的“鉴”也作动词镜子解,最后又指出“鉴”的引申义“警戒”,并列有关成语佐证,从而使好差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满意。
心的沟通,使于老师常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引导他们学习。在讲授《宇宙里有些什么》,课文里有“宇宙里有几千万万颗星星”一语,一学生突然问:“一千万万颗是多少?”结果引来一片笑声。有人插嘴说:“万万就是一亿,这都不知道”使提问的学生很尴尬。于老师见状,顺势接过话题问:“万万是一亿,可课文中为什么不用‘一亿’呢?”在引导学生得出“万万”一是读起来响亮,二是让人觉得比较多的结论后,她又引导学生想想“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是谁提出来的”,致使所有的同学都用尊敬的眼光看提问的同学,既解决了学生的问题,又可以有效地化解了课堂上的尴尬。这一细节说明因为师生的沟通,才保持了师生间、生生间的高度和谐,从而使教学产生了艺术魅力。于老师的学生曾动情地说:“我们每一次听于老师的课,总是睁大眼睛,怀着强烈的求知欲,一刻不停地跟着她转,而于老师的眼光也十分敏锐地观察着每一个同学的表情,捕捉我们学习中的难点和疑问。凡是同学似懂非懂,或容易浮光掠影、一晃而过的关键之处,她就像一个钉子一锤子地引导大家琢磨推敲,使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程度的收[3] 获。”
(二)智的启迪
语文教学既要注意心的沟通,又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于漪认为,开发智力、培养思维,是现代社会和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语文学科“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同时,知识经济社会“需要的人是要基础知识扎实,思维敏捷,应变能力很强,有创新精神,而不是培养书呆子”。[4]于老师指出,语文教育的着眼点,应放在培养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上,“学生的智力结构本身能激发学生更浓的兴趣”。“使学生眼看,耳听,口读,手写,心想,吸取知识养料,获取语文能力”。学思结合成了她教学艺术上一条件基本规律,不仅要学生“学有所思”,而且是“似有所得”。[5] 思起于疑,于老师善于激疑,并激在关键处。教《七根火柴》时,她在课始就提出“文章的主人公是谁”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当出现不同意见时,她说出自己的观点:主人公是无名战士,然后又设疑:“为什么主人公是无名战士,为什么作者还要花那么多的笔墨写卢进勇呢?”开课仅几分钟,就巧妙地抓住了学生容易弄错的疑点,借提问钩出文章的精义,迅速地打开了思维之门,既为学生钻研课文打下了基础,又在他们脑海里激起了新的悬念,使之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真的是引导有方又魅力十足啊。
在教学中,于老师还鼓励学生谈看法,摆见解,向老师质疑,激发学生的创 新精神。教《变色龙》时于老师抓住了文中的关键“变”启发学生思考主人公有几变,怎么变,因何而变,变中的不变的本质是什么等问题,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帮助学生理解主人公变得背后掩盖着媚上欺下的不变本质,她以一条波浪曲线与一条直线来表达。可这两条线一画出,立即就有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认为波峰波谷不可能等距离,前后振幅应有变化。对此,于老师不但没有制止,还很为学生的独到见解兴奋,表扬并让其上台修正从而使学生竞相发言,课堂气氛活跃。
(三)情的感染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不仅具有主导作用还具有情的感染作用。情,是语文教育的根,语文教育不仅是认知教育,还包括情感教育。教之以情,是于老师教学艺术的一大特色。她认为“‘情’是文章内在的、固有的,贵在咀嚼语言文字,深有所悟。教师只有自己真正动情了,才能以情感染学生,” [6]她强调语文教学要“传之以情,以情激情”,这样语文课堂就能迸射出艺术魅力。
她常说语文教师要“披文入情”、“以情激情”为学生创造一个溢满哲理和情致的情感世界,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细水长流地进行滴灌、渗透,塑造他们的心灵。因此,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披文入情”,进入角色;上课时,要做到“以情激情”,情感交融。于老师先对教材进行艺术处理,全身心地沉浸在一种特定的情境氛围中,再将课文的情思、形象等再现出来,传递给学生,师生间达到和谐完美的契合妙悟,实现认知过程与情感濡染的自然融合。有人说,于老师教《春》是诗人,教《挥手之间》是个摄影师,教《最后一课》是个朗诵家,教《马克思在墓前的讲话》又是个政治家„„无论课文表现何种内容,她都能融而化之,以独特的情感方式驾驭它们,去感染学生,使情感充满整个课堂。
(四)美的熏陶
于漪老师的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充满诗情画意,神韵非凡,独树一帜。不仅是学生,即使是语文界同仁乃至前辈专家,听了她的课都感到是极好的艺术享受,美不胜收。有人曾作这样的评价:听于漪老师的课,知识如涓涓溪流,伴随美妙的音律,流进你的心田,潜入你的记忆。她把教学活动变成了审美实践,以 丰富的教学形态和美感的多渠道诱发诉诸学生的认识与审美意识,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化枯燥为魅力,在美的熏陶渐染中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情操。
她主张努力把每一堂课上得情趣横溢,充满美感。她追求准确生动的语言美,善于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和教育性,用艺术化的优美形式和方法诉诸学生的感官,使之入耳入脑入心灵。既准确、明晰、自信、沉着、雄辩、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又风趣、生动、形象、亲切、自然,充满诗情画意,令人赏心悦目,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激励和鼓舞。她的教学语言层次丰富,优美生动,感情真挚,富于节奏感,感染力强。她还追求结构美。她的课堂结构独具风采:导入设计精彩纷呈,发展阶段跌宕多姿,“小高潮”缤纷夺目,大高潮震撼心灵,结束部分余味无穷,板书则画龙点睛,优美的教学节奏和深邃多姿的意境更使教学锦上添花。听课者如入山阴道,旖旎风光应接不暇,心神俱醉。
(五)爱的奉献
交心、启智、激情、审美从不同方面展现出于老师的教学艺术魅力,把它们有机融为一体的是“爱”,是对事业的爱,对学生的爱,对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的酷爱,“爱”是于老师教学艺术魅力的根本。她有句口头禅:“教师的天职就是爱学生”。她将语文教学工作称之为“爱的事业”。她上课始终洋溢着高尚的的爱的氛围,她慈爱的目光,微笑的脸庞和亲切的语言,时刻向学生传递爱的心胸、爱的温馨、爱的信任、爱的尊重和爱的期待。
于漪老师奉献给学生满腔的爱,为了爱,于老师“教海无涯学作舟,做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7]为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好习惯,她一再“沉”到学生中间,悉心体察和准确了解学生看书、写字、思维的种种表现,然后在教学中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地耐心指导;她对作业精批细改,“滴滴红墨水,字字肺腑言”;尤其可贵的是,她极为尊重学生,优等生、差生一视同仁,鼓励他们给自己的教学提意见,出点子,并及时予以表扬。爱具有双向鼓舞行和协调性,她的学生回报给老师的也是满腔的爱,对母语的热爱,对语文课的喜爱,对于老师的敬爱。“每每上到语文课,我们常常怀着兴奋渴望的心情期待着上课的铃声,目光专注地等待着于老师走进我们的教室。”在他们心目中,于老师是高尚的,难忘的,于老师的语文课永远充满了神奇的艺术魅力。
结论
于漪的教学艺术魅力在于寓情于教,声情并茂,教出趣味,活而有致;教学环环相扣,节奏鲜明,抑扬顿挫,有张有弛,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于漪无愧于整个中国教师心目中的偶像,她的教学艺术永远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参考文献
[1]周新干.用心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2][3]中学语文探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120,84,236.[4]于漪.谈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0,﹙2﹚:21-26.[5]于漪.小学语文教学应以激发兴趣为先导[J].课程·教材·教法.1994,(9).[6]于漪.兴趣·情感·求知欲――阅读教学艺术谈[J].语文学习,1989,(2).[7] 年青的教师,要发展,要创新―访语文特级教师于漪[J].语文学习,2001,(9)
钦州学院中文与传媒学院
课程论文(设计)
浅谈于漪的教学艺术魅力
课程名称 ___语文名师研究_____ 姓 名 ___农 芳 香______ 班 级 ___中本101班 _____
学 号 ___1002401107______ 专 业 ___汉语言文学______ 方 向 ___师范教育_______ 指导老师 ___黄 福 艳 论文评分 ______________
年6月
2013
第三篇:于漪语文教育艺术
钦州学院中文与传媒学院
课程论文(设计)
美的享受——于漪语文教育艺术探究
课程名称 姓 名 班 级 学 号 专 业 方 向 指导教师 论文评分
2014年6月15日
语文名师研究
冯添美 中本111班 1102401138 汉语言文学 师范类 黄福艳
美的享受——于漪语文教育艺术探究
[摘要] 于漪的语文教育是一场美的盛宴,是一种美的享受,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美的语文教育艺术境界。她的语文教学课堂充满了美的艺术力量,这力量来源于情感熏陶塑心灵的感情披露,得益于美感焕发富激情的艺术熏陶,贯穿于灵活应变善诱导的教育机智,归根于扎实功夫创真知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 美; 享受; 于漪; 语文教育; 探究
一、情感熏陶塑心灵
于漪老师属于情感型教师,被称为语文教育“情感派”的代表,不仅把文学作品讲得流光溢彩,情趣盎然,还把一般人觉得枯燥无味的课文讲得娓娓动听,引人入胜。这都得益于于漪老师“情感熏陶塑心灵”的语文教学艺术和“披文入情”、“以情激情”的语文情感世界,正如她说:“我们语文教师要怀着春风化雨的热情,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以美好的事物,高尚的情操熏陶感染他们,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撒下美的种子。”
(一)披文入情,进入角色
于漪曾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文心雕龙·知音》)自古至今,一篇篇名诗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常读常新,就是因为作家文人笔墨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好的文章往往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最好体现,教师如何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呢?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之时首先要做到“披文入情”,即在感性研读课文的基础 上,发现作者表达情感的语段,理解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把课文的脉络梳理清晰。其次是进入角色,即更深层次地挖掘课文语言文字信息,感性和理性相结合,根据课文的具体形象,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生活知识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对课文的形象和内涵进行补充和说明,真切地体味其中的深意。
于老师的备课,不是一次简单的条条框框的填写,而是一次头脑风暴的情感艺术演绎。不仅仅是深入研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于老师还联系自己生活的所见、所感和所悟进行回味,咀嚼文章的深刻涵义。披文以入情,她写《周总理,你在哪里》的教案是用泪水凝聚而成的,讲课时更是声泪俱下,引得满堂皆泣。于老师把自己内心对周总理的真实情感和课文作者的情感结合起来,表达了无法抑制的悲伤和无限的崇敬之情,更演绎了一幕幕真情流露的告白。披文入情,进入角色,于老师点燃了自己,更燃烧了学生的情感花火。
(二)以情激情,情感交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不仅有主导作用,还有情感的传达感染作用,教之以情,以情激情,最终达到情感交融的效果,是于漪老师语文教学艺术的一大亮点。她认为:“‘情’是文章内在的、周有的,贵在咀嚼语言文字,深有所悟。教师只有自己真正动情,才能以情感染学生。”所以,于漪老师的课堂教学以情字贯穿始终,不仅教之以情,以情激情,使学生内心的情感得到激发,还注重课文感情的发展与升华,推出师生感情流动的浪花,制造教师情、学生情和教材情“三情”合一的感情波澜,叩击学生的心灵,在他们心中引起共鸣,使学生渐入佳境,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学习境界。如教学《春天的沉思与回忆》,这是一篇纪念周总理的散文,一开始她就把心中积蓄的情感巧妙地用泰戈尔的诗“让死者有那不休的名,让生者有那不朽的爱”导入课文,这深情的诗句奠定了课文悲壮和思念的情感基调。接着于老师继续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紧扣散文的结构特点和环境与人物的描写,与学生一起背诵赵朴初的词《金镂曲·周总理逝世周年感慨》“缓缓灵车经过路,万众号呼总理,泪尽也,赎公无计”,加深学生的情感,以情激情,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感情。最后又引用杜甫的《七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来升华感情,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心灵,在他们的心中引起共鸣,达到情感交融的最佳状态。
二、美感焕发富激情
有人评价:听于漪老师的课,知识如涓涓溪流,伴随美妙的音律,流进你的心田,潜入你的记忆。于老师把每一堂课都看作是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篇优美散文,不仅注重整体教学氛围的和谐融洽,还追求课文导入、语言表达和文章结构等方面的完美无瑕,给学生以听觉的享受、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
(一)开讲美
都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于漪老师的课堂开讲,美不胜收,导入课文是“未成曲调先有情”。如教学《七根火柴》的开讲导语,“火柴,我们生活中天天用到,看起来是那么微不足道。可是,你们可曾想过,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在红军行经荒无人烟的草地时,就是这小小的火柴,发出多少热,放出多少光,它具有怎样的价值和意义?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作者就紧紧扣住火柴,描述了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谱写了一曲动人肺腑的悲壮赞歌。”深情的话语,耐人寻味的意义,不仅掀起了学生情感的波澜,还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如教学《孔乙己》的开讲:“同学们,你们知道孔乙己叫什么名字吗?一个生活在世上连自己的姓和名都没有的人,是多么可怜和多余。”简简单单的两句话,虽然没有优美的文字和词缀,但却巧妙地运用了提问导入法,并通过设疑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开动脑筋去思考,同时也道明了孔乙己的身世以及课文的整体思想内涵。开讲美,并不都是华美的词缀、深奥的句子,而是一种自热而然的情感流露,一种道不尽的韵味萦绕。
(二)语言美
语文,顾名思义是一门以组织语言、言语表达为主要目标的学科。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忌一潭死水,无波无澜。乏味频繁的词语,一个腔调,一种语速,一味的平铺直述,很容易让学生感觉压抑而进入昏昏入睡的状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把握好语调的高低和谐、语气的轻重缓急、句式的参差交替,力 求语言的优美生动、词汇丰富、幽默风趣和机智,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于漪老师课堂教学语言就是这样一种美的存在。“美的语言悦耳动听,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而且容易入耳入心”,于老师特别注重课堂语言的运用表达,她充分采用朗读、描述、抒情、议论、面部表情和手势等语言艺术技巧,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语言的魅力。如教学《最后一次的演讲》,于老师在小结时慷慨激昂的语言表达:“这篇演讲是庄严的宣言,动员的号角,讨伐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檄文。它像一团炽热火焰,从肺腑中喷射出来。它没有作词句上的修饰,但句句向投枪,像匕首,直刺敌人要害,使敌人招架不住,躲闪不及。”生动准确的词语,长短句式的交叉使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交错运用,让学生激情万丈,如沐一阵排山倒海的气势之中。于老师优美动听、跌宕起伏的教学语言,声情并茂地演绎了语言的魅力,语言无与伦比的美。
(三)节奏美
节奏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有秩序有规律的变化,课堂的节奏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有规律地施加教育影响力,从而使教学过程呈现有规律、有秩序的变化。于漪老师的课堂就充满了节奏美,不仅在于教学进程的起伏变化、教学气氛的张弛适度,还在于教学速度的疏密相间、教学情感的跌宕有致和教学语言的抑扬错落,就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掷地有声,富有韵律感和节奏美。于老师的课文进程环环相扣,节奏起伏,就像一张一弛的波浪,呈螺旋式上升,有节奏感地推进。如教学《茶花赋》时,于老师首先设计一段深情的导入影响学生的情绪,让学生产生紧张急切的心理;接着让学生认真聆听朗读,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课文情感交错的优美意境;再引导学生回忆相关赞美祖国河山的诗句,通过回忆思考使学生的思维进入紧张而又活跃的状态,教师再做适时的点拨,让学生在聆听中时脑海里浮现“春深似海”的美景图画。当学生沉醉优美画境时,于老师又问“茶花美从何而来?”,再一次让学生进入思考状态,最后于老师展示“童子采花”图,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展开联系和想象,再用自己的话语描述少年儿童充满活力的状态。于老师的课堂意境渐渐深入,学生的认识也渐渐深化,给学生紧张而又轻松愉悦的之感,使课堂教学呈现环环相扣又紧张适度的节奏美。
(四)和谐美 于漪认为:“课堂生活其实就是师生间心的沟通,情的交流,不达到心心相印的程度,是教不好学生的。”本着追求融洽无间的师生关系的和谐美,于老师认真研究课堂心理,研究学情,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她用满腔的热情、满腔的爱,努力营造爱的心灵,爱的课堂,爱的氛围,爱的海洋。在教学《宇宙里有些什么》时,有一个学生突发提问“几千万万颗中的‘万万’是多少”,引得其他学生的大笑。有人接着说“万万就是一亿,这都不懂”,使得提问题的学生十分尴尬。于老师见状就立即接过话题提问:“万万就是一亿,可课文为什么不用‘一亿’呢?”,在得到问题答案之后,于老师再次引导学生“这样有价值的问题是哪位同学提出来的?”,使得所有学生都用尊敬的眼光看着提问的学生。于老师敏锐的觉察,高超的教学技艺,通过师生的沟通,保持了师生间、生生间的高度和谐,营造了一个和谐美好的课堂氛围。正如陈钟梁先生对于漪老师课堂氛围的恰当比喻,给人“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和谐美感。
三、灵活应变善诱导
于漪老师的课堂教学不仅富有情感、美不胜收,还活而有致、灵活多变。她把知识的源头活水引进课堂教学,让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她在学习和借鉴别人的优点之时,使自己的教法更多样性和多变性;她面对课堂突发事件,临危不惧,高度机智和灵活应变;她善于激趣,善用教育机智,善于诱导,尽展她高超的教学艺术。
(一)善于激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现代语文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条件。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曾经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可见兴趣的重要性,兴趣不仅是学习的一种动力,更是一切精神活动的先导,是学习知识和发展智力的首要条件,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必经之路。于漪老师认为,趣味性是与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紧密相联的。知识对青少年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了解并熟悉学生渴求知识的心态,紧扣课文特点,以知识的清泉浇灌,以兴趣的浪花激荡,让学生沉浸在求知的知识海洋中。
于漪老师就是把课堂教学当作培养学生语文兴趣的主战场,其一,她用新奇的刺激引起学生的定向探究活动,让课堂充满新鲜感和趣味性;其二,她带着情感去教学,用思考咀嚼心态去挖掘课文的深邃思想、精辟的见解和高尚的情操;最后,她把时代的活水注入课堂,让课堂活跃,让学生有所感奋。如于老师在教学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时,由于大多数城市学生对农村生活不熟悉,所以对诗中描述的恬淡自然的农家生活就不易动情,她就让学生把诗中的文字变成图画,激起学生兴趣,让学生深刻理解和体会,再现翁妪的音容笑貌和大儿、中儿、小儿的动作形态,勾勒一幅充满生活情趣、乡村野趣和‘小儿’童趣的诗意画面。
(二)善用教育机智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中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于漪老师就是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灵活机敏地处理一些课堂的突发事件,借题发挥,谆谆诱导,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教育机智,首先是叩动心弦的共鸣力和感化力。于老师善于激疑,让学生思起于疑,教学《七根火柴》,一开始她就提出“文章的主人公是谁”的问题,当学生意见不同,出现矛盾争论时,她又一语道破“主人公是无名英雄”,接着她又设疑“为什么主人公是无名英雄呢?既然是无名英雄,为什么作者又花那么多笔墨写卢进勇呢”,短短的几分钟,于老师巧妙地运用教育机智,抓住了疑点,提出了文章内涵,不仅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设置了新的悬念。可谓导而弗牵,活而有致。
于漪老师教学艺术的起点在于“她那慈祥敏锐的目光,笑意横溢的脸庞和亲切明亮的语言,时时刻刻传递爱的心胸、爱的温馨、爱的信任、爱的尊严和爱的期待”。教育机智还表现为教师的表现力和说服力,敢于坦白承认自己的不足,寓于机智运用自如的表现意态,是作为一个良师不可缺少的条件。于漪老师教《木兰辞》时,学生提问问题:“在于古代妇女都是缠小脚的,花木兰是小脚。怎能行军作战?”于老师坦然地告诉学生:“花木兰是否缠小脚,我 还不清楚,等弄清了,我再来回答。”这是善用教育机智的教师的坦白,而不是‘不懂装懂’,让学生对自己更加崇敬。
四、扎实功夫创真知
于漪说:教学究其本质而言,是教师人类已知的科学真知(包括真理)创造条件转化为学生的真知,同时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一种认知过程。教学是否成功,要看是否把知识转化为能力。首先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于漪老师一生从事语文教育,她一身正气,为人师表,有着高尚的人格力量、先进的教学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她德、才、识、能兼备,有着扎实的知识底蕴、丰富的语言修养和大胆的创新精神。在六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努力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坚持语文育人,着力塑造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训练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语文教育事业一直耕耘着。
于漪老师在扎实的语文基本功的基础上,还敢于创造真知,敢于创新精神。她以‘教文育人’为教学目的,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她真诚地提醒学生,切不可迷信书本,迷信教师;她的课堂气氛民主,创新气息浓郁;她的教学内容符合规律,具有科学性,并建立了点线面体相结合教学体制;她“锲而不舍,永不知足”,要永远站在语文教育的最前线!
结论
于漪老师是“情感派”的代表,对语文教育事业“倾心倾情”。听她的课,犹如在优美的梦境里遨游,知识如涓涓溪流,伴随着美妙动听的旋律,渐渐地滋润你的心田,潜入你的记忆。这是一场美的盛宴,是一种美的享受,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语文教育艺术境界。于老师的语文教学课堂充满了美的艺术力量,这力量来源于情感熏陶塑心灵的感情披露,得益于美感焕发富激情的艺术熏陶,贯穿于灵活应变善诱导的教育机智,归根于扎实功夫创真知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 黄福艳.语文名师研究[M].钦州学院中文与传媒学院出版,2014(春季学期).[2] 王绳媛 杜慧春.于漪语文教学艺术魅力探微[J].江西教育科研,2004,(3):32~34.[3] 马洁.浅析予以老师创设语文课堂情境的方法[J].科技信息,2013,(8):357.[4] 王绳媛 杜慧春.于漪课堂教学节奏美说略[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6,(9):85~87.[5] 武玉鹏.于漪语文教育思想述要[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2,(2):87~91.[6] 彭艳秋.心怀信念 甘做红烛——读《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之感[J].人民教育,2003(2):79.9
第四篇:小班化教学为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究创设了广阔的空间
小班化教学为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究
创设了广阔的空间
金茂小学 林桦
伴随着二期课改的逐渐深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究也随之不断深入,而小班化教学的特定优势为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探 究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也为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创设了广阔的空间。
小班化教学得天独厚的优势是:由于班级学生的相对减少,每个学生充分而又全面的发展得以更好发挥;每个学生个体接受教育的充分程度得到更好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得到更好实践。
本人小班化教学的实践充其属于起步。以下就结合“吹泡泡”一课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三点粗浅感悟。
一、小班化教学为学生增添更多的参与学习之乐。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广泛、全程、主动参与是完成教学目标,达到预设教学要求的重要因素。在《吹泡泡》这堂课中,我根据学生喜欢游戏活动的心理特征,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揭示课题时,率先让孩子高高兴兴地玩一玩“吹泡泡”游戏;在识字教学中,我设计了“当小老师”的游戏活动;在学习拼音时,创设让小螃蟹教后鼻韵母“ang”等情景。
兴趣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源,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氛围中跃跃欲试,在充满欢乐的游戏中释放出自孩子内心深处的参与欲望。学中玩,玩中学,使学生从小养成对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和无穷乐趣。
二、小班化教学为师生增添更多的互动之乐。
课堂教学中,师生有的放矢的互动和生生之间的整体联动,是教学实施中的重要手段。在《吹泡泡》这堂课中,我在整个过程中,充分注意运用“老师引—学生动”、“学生引—学生动、”“学生动—教师引”,生动而活动的教学方式。如在“感知课文、学习新知”,学习“ang、eng、ing、ong”,练习拼读相关音节时,我以听课文录音引领,我以示范读为接引,看清老师的口形。学生通过个体读、小组读、做小老师等形式开展生生互动、生生互补,老师适时加强个别指导,在浓郁的师生互动之中落实教学目标,体现互动之乐,使课堂充满活力。
三、小班化教学为学生增添更多的体验成功之乐。
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恰当地利用学生的信息反馈和面对面的交流,让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成果,及时受到表扬和鼓励,用感受成功的体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优化教学效果的必要方法。在《吹泡泡》这堂课中,我在每一个层次的链接转换中或在每一个知识点的演进中,有意识地通过多种方式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一次或多次成功的欢乐。在一听课文录音,学习后鼻音ang,二听课文录音,认读“轻、重、没、心”四个生字,学习ing、eng乃至朗读儿歌、自编儿歌过程中,由于恰到好处地运用激励机制,让全班学生都享受到成功之乐的真切体验。
小班化教学的实践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生事物,作为一位教学实践新手,我将孜孜不倦,求索不止,津津不疲,进取不懈。
第五篇:《永恒的空间艺术》教学案例
《永恒的空间艺术——雕塑的艺术特点》
教学案例
一、教学设计
1、本节课是吉林市“学苑杯”高中美术教学大奖赛参赛课,利用吉林市第二高级中学的学生上课。
2、本节课以充分体现利用草根资源进行教学的教学理念,在尊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吉林市当地的雕塑作品进行授课。
3、通过本节课让学生学会欣赏身边的雕塑作品,欣赏大师的作品,真正的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内在情感。(情感价值观教育)
4、本节课将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雕塑作品的创作过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
二、课堂实例
例一:通过视频进行课程导入引起学生的共鸣,创设情境。(情感价值观教育)
教师:上节艺术课你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让大家回想一下上节课是什么时间的事喽?(同学们一片笑声)哦,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下雕塑的艺术特点,在正式讲课之前,我先给大家看一段视频。(播放《向生命致敬——纪念汶川地震三周年雕塑作品展》)教师:看完这段视频,我想问一下同学们,通过这段视频,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说一下?(找一名同学说一下)
学生: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的事件
教师:同学说的非常的好,我也把我编制这段视频的感想跟同学们分享一下。(面对灾难,活着的每一个人都在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来帮助别人。在灾难中抢救每一个生命,是生命对生命的礼赞、尊重与终极关怀。人性的坚强与人性的光辉,在礼赞生命中得到升华与光大。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正是一部与各种灾难抗争的历史。而用雕塑这样的艺术形式来表现这个特殊的事件,更让我们铭心刻骨。)
(对永恒的直观阐述)这就是我们今天上课的主题——雕塑及雕塑的艺术特点。
教师:看过了刚才的短片,哪位同学能说一下什么是雕塑?他和绘画作品有什么重要的区别?
学生:(学生进行回答)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雕塑的概念(大屏幕展示雕塑的概念:是运用可塑性、可雕性物质材料,运用于各种成型手段,制作的可以观赏、触摸并且反映社会生活、表达审美理想的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
例二:进一步深化课程内容,充分体现我的教育思想——利用草根资源来解决本节课存在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我们知道了雕塑的概念,那么同学们能告诉一下我,我们经常看到雕塑或你身边的雕塑吗?我记得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术的眼睛。
学生:大卫、思想者…… 教师:这些是你们身边的吗? 学生:不是,是书上看到的。
教师:首先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坐的各位同学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却看不到身边的雕塑作品,我建议让罗丹老先生改一下他的那名名言了,改成:生活中并不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是缺少发现。(同学们一片笑声)请大家和我一起来看一下我记忆中的几张雕塑作品(大屏幕展示《摇橹人》《伟大领袖毛主席》《天女散花》《江边护栏浮雕》。说心里话,有一些雕塑作品真的会珍藏于我们的脑海里,成为一段永恒的记忆。(讲述我对这些雕塑作品的感受,体现草根资源的丰富性。)
(略)
我们分别来看一下:
1、圆雕作品《舵与锚》(放置在临江门广场)
2、浮雕作品《团圆龙》这是由我市易拉罐艺术创史人由守义先生创作的,(放置在吉林市博物馆)
同学:老师我们也没有时间去看呀,我们的功课这么多。
教师:这也不怪你们,但是从实际学情来看,我们还是建议罗老先生把他的名言再改动一下吧,改成:生活中并不缺少美术,也是缺少发现美的时间。(同学们一片笑声)
同学们,有一种金属浮雕作品我们天天都能见到,生活中还离不开,你们猜一下是什么东西呢?
学生:(在猜想)教师:我听到有同学说了“硬币”,我们来看一下是不是浮雕作品呢?(展示图片一元硬币)
教师:雕塑作品不论它是用什么材料创作的,成为使用它的人表达思想的载体,它才是真正有了属于自己的生命。
例三:再次用身边的草根资源让学生认识到雕塑作品的生活化(进行感恩教育)。
教师:展示二中校园雕塑《百年树人》,这件作品你们熟悉吗?谁能告诉我她叫什么名字?是谁出资建造的?
学生:一片议论……(没有正确的答案)。
教师:这么熟悉的雕塑作品你们居然叫不出名字,也不知道是谁出次建造的?(表现出惊讶)我告诉你们吧,是你们的88届的校友为你们学校出资建造的,为了纪念他们曾经在这里渡过的岁月,感谢曾经培育过他们的老师。在坐的各位你们能不能在毕业以后,功成名就之时也为二中建造一座雕塑,来纪念你们曾经的岁月和感谢培育过你们的老师呢?
学生:我们一定会的(声音很齐很响亮)。
例四:利用学到的知识进行创作的同时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教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的好。说明大家已经掌握今天学习的东西。学会欣赏的同时,如果也能创作那就更好了,余下的时间我现讲一下雕塑的创作,请看图片《永不放弃》创作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生活的思考并且高于生活。下面我们将用一种特殊的材料搞一次雕塑作品展,让你们来感受一下创作的过程。有的同学说:用什么材料呀?就用你们这些有血有肉有呼吸有思想的材料,用瞬间的定格来表达你们的雕塑作品。请看大屏幕:(1、建党九十周年人物作品展,2、当代雷锋雕塑作品展)学生展示5分钟。
学生:其中一名同学上台来展示他的雷锋作品《伸出手去》(同学疑惑)学生:我认为雷锋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总是主动的伸出手去帮助别人。
教师:同学说这件作品表现的好不好?(异口同声的喊到“好“)其他略。教师:艺术来源于我们对生活的观察和表达,来源于我们的创造。
三、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公开课,让学生从身边的艺术作品出发来感受艺术作品存在的意义,充分体现雕塑作品被称之为永恒的空间艺术的名副其实。存在的不足:我认为学生关注的生活范围太小、关注事物太少,对身边的艺术作品视若无睹。缺了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青年人的朝气,如何通过美术欣赏课程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去感受美好、去感受生活、去感受艺术这将是我们美术老师必须担当起来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