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于漪的教学艺术
浅谈于漪的教学艺术
摘要:古人云:“水珠集聚成大海,经历积累成学问”,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创造了语文教坛的奇迹,这取决于她良好的素质修养和经过长期坚持,勤学苦练的本领,以及爱心的奉献和情感的驱动。
素质修养是指一个人从事某项工作或职业所具备的专业素养。一个人具有从事某项专业工作的素质,并不完全依赖于天赋,而主要是靠后天修养而成。于漪老师的课,从校内讲到校外,从上海讲到全国,她的课对于年轻一代的语文教师而言,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众所周知,于漪老师是一位在语文教学上独具魅力的教师,除了她拥有当好教师的某些天赋之外,更主要的还是她热爱教育事业,努力耕耘,潜心研究。她是改行教语文的,一直以“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而她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发现自己在视野、知识点、课堂实际操作等存在明显的缺陷。由此,于漪老师作了连续不断的努力,她拼命吸取知识,打好业务底子。她用数倍的功夫,从系统学习语法、汉语拼音、修辞入手,到文、史、哲广为涉猎;以中外文学史为经线,选读了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有影响的作品,力求早日摆脱知之甚少甚浅的窘境,告别孤陋寡闻,迈向知之较多较广较深的目标。“天天明灯伴着过午夜”不仅如此,她还要求自己对重要理论要反复学,进扣一点深入学,拓扩视野广泛学。她把平时学习所得写成了笔记,并完成了《学海探珠》 一书。
于老师潜心研究教材,取得使用教材带领学生学好语文的主动权。查检资料,独立分析,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一篇篇课文反复推敲、研究、把文章的脉络,篇章的构成语言的运用,作者的思路等,弄得一清如水,力求使教材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钻研一篇教材要花10、20甚至30个小时,没有什么可供抄袭的现场的教学参考书,这就促使自己非认真读书非刻苦钻研不可。三篇、五篇、八篇、十篇、上百篇独立钻研,开始尝到了庖丁解牛的滋味。
教鲁迅先生的药 时,为了一个“着”字的读音,她查遍了所能找到的资料,最后查阅了英译本,读准了音才算放心。
以死求活,形成规范。开始教语文时,于漪老师教学用语不规范,为了提高教学用语的质量,她硬是把课堂上要说的话写成详细的教案,然后修改,用规范的书面语去改造不规范的口头用语,然后在背出来,口语化。
四十年的废寝忘食,孜孜以求,于漪老师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初衷。
于漪老师的课堂始终向外人开放,堂堂都是”示范课”“公开课”于老师的教案选早已成为全国各地语文教师的案头书,教学录像成为全国各地语文教师的观摩范例;她的学生百分之百考上大学,只要听过她上课,或者读过她的教学专着,都会从心里发出赞叹,语文课怎么会如此的有声有色,多彩多姿呢?
第二篇:于漪教学艺术
浅谈于漪的教学艺术魅力
[摘要] 于漪是从讲台上成长起来的语文教师,她长期从事语文教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是目前我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之一,是“情感派”教育的代表。她的语文教学充满了神奇的艺术魅力,这魅力来自于心的沟通,智的启迪,情的感染,美的熏陶,爱的奉献。
[关键词] 于漪
语文教学艺术
魅力
一、教学艺术的含义
教学艺术就是教师在课堂上遵照教学法则和美学尺度的要求,灵活运用语言、表情、动作、心理活动、图象组织、调控等手段,充分发挥教学情感的功能,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施行的一套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活动。把教学艺术看成是某种高超的教学技巧、某种创造性教学设计、某种教师的动人表演都是不全面的。教学艺术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艺术,属于教学实践活动的范畴。教学艺术具有形象性,运用生动、鲜明、具体的形象来达到教学目的。教学艺术具有情感性,师生双方的教学活动是情感交流、心灵碰撞的过程。教学艺术具有审美性,教学设计美、教态美、教学语言美、教学过程美、教学意境美、教学机智美、教学风格美、教师人格美等既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最终目的,又使教学具有了审美价值。教学艺术具有表演性,机智幽默的语言、惟妙惟肖的表演和恰如其分的笑话等表演手段,使教育教学寓于娱乐之中。教学艺术具有创造性,教学的新颖性、灵活性能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使教师具有吸引学生的独特魅力。艺术是一种发自于内心的美,一种灵魂美,教学是一门科学,同时还是一门艺术。
二、于漪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于漪是我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她的每一堂语文课,都像是一篇起承转合协调统一的优美散文,又像是一曲旋转动听节奏鲜明的乐曲,充满了神奇的艺术。从她的语文教学思想和教学课堂实录,我们不难发现,这魅力来自心的沟通,智的启迪,情的感染,美的熏陶,爱的奉献。
(一)心的沟通
教学艺术是教师遵守教学规律,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和灵活运用高超娴熟的教学技法,创造一种师生和谐共振的教学情境,以取得较高教学效果的教学实践活动。师生和谐共振,首先得心灵沟通,于老师深谙此理。她说:“课堂生活其实就是师生间心的沟通,情的交流,不达到心心相印的程度,是教不好学生的。”[1]本着了解学生,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教学思想,她认真地研究课堂心理,研究学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平等身份加入其学习讨论中。她认为:“教学中只有发扬了教学民主,才能真正了解学生。师生处于平等地位,感情才能融,洽,思想才能一致,上课就能心心相印,浑然一体。”[2]走进于老师的课堂,就会感到自由和谐的氛围:教师和蔼豁达,引导得法;学生积极主动,思维敏捷。师生敞开心扉,交流沟通,相互补充学习,完全融为一体。
为了达到“心心相印”,于老师的每个教学步骤,每一堂课用语,都经过精心设计,在实施中,又能依据学生心理,随机应变。教《藤野先生》时,学生对“油光可鉴”一词弄不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心理,于老师作了深浅不同的讲解。她先浅解为“涂了油的头发梳得很光,可当镜子照”,指出“鉴”就是“镜子”,在此名词用作动词“照”,然后又将“鉴”举一反三,引出朱熹《观书有感》一诗,说明诗中的“鉴”也作动词镜子解,最后又指出“鉴”的引申义“警戒”,并列有关成语佐证,从而使好差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满意。
心的沟通,使于老师常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引导他们学习。在讲授《宇宙里有些什么》,课文里有“宇宙里有几千万万颗星星”一语,一学生突然问:“一千万万颗是多少?”结果引来一片笑声。有人插嘴说:“万万就是一亿,这都不知道”使提问的学生很尴尬。于老师见状,顺势接过话题问:“万万是一亿,可课文中为什么不用‘一亿’呢?”在引导学生得出“万万”一是读起来响亮,二是让人觉得比较多的结论后,她又引导学生想想“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是谁提出来的”,致使所有的同学都用尊敬的眼光看提问的同学,既解决了学生的问题,又可以有效地化解了课堂上的尴尬。这一细节说明因为师生的沟通,才保持了师生间、生生间的高度和谐,从而使教学产生了艺术魅力。于老师的学生曾动情地说:“我们每一次听于老师的课,总是睁大眼睛,怀着强烈的求知欲,一刻不停地跟着她转,而于老师的眼光也十分敏锐地观察着每一个同学的表情,捕捉我们学习中的难点和疑问。凡是同学似懂非懂,或容易浮光掠影、一晃而过的关键之处,她就像一个钉子一锤子地引导大家琢磨推敲,使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程度的收[3] 获。”
(二)智的启迪
语文教学既要注意心的沟通,又要发展学生的智力。于漪认为,开发智力、培养思维,是现代社会和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语文学科“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同时,知识经济社会“需要的人是要基础知识扎实,思维敏捷,应变能力很强,有创新精神,而不是培养书呆子”。[4]于老师指出,语文教育的着眼点,应放在培养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上,“学生的智力结构本身能激发学生更浓的兴趣”。“使学生眼看,耳听,口读,手写,心想,吸取知识养料,获取语文能力”。学思结合成了她教学艺术上一条件基本规律,不仅要学生“学有所思”,而且是“似有所得”。[5] 思起于疑,于老师善于激疑,并激在关键处。教《七根火柴》时,她在课始就提出“文章的主人公是谁”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当出现不同意见时,她说出自己的观点:主人公是无名战士,然后又设疑:“为什么主人公是无名战士,为什么作者还要花那么多的笔墨写卢进勇呢?”开课仅几分钟,就巧妙地抓住了学生容易弄错的疑点,借提问钩出文章的精义,迅速地打开了思维之门,既为学生钻研课文打下了基础,又在他们脑海里激起了新的悬念,使之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真的是引导有方又魅力十足啊。
在教学中,于老师还鼓励学生谈看法,摆见解,向老师质疑,激发学生的创 新精神。教《变色龙》时于老师抓住了文中的关键“变”启发学生思考主人公有几变,怎么变,因何而变,变中的不变的本质是什么等问题,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帮助学生理解主人公变得背后掩盖着媚上欺下的不变本质,她以一条波浪曲线与一条直线来表达。可这两条线一画出,立即就有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认为波峰波谷不可能等距离,前后振幅应有变化。对此,于老师不但没有制止,还很为学生的独到见解兴奋,表扬并让其上台修正从而使学生竞相发言,课堂气氛活跃。
(三)情的感染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不仅具有主导作用还具有情的感染作用。情,是语文教育的根,语文教育不仅是认知教育,还包括情感教育。教之以情,是于老师教学艺术的一大特色。她认为“‘情’是文章内在的、固有的,贵在咀嚼语言文字,深有所悟。教师只有自己真正动情了,才能以情感染学生,” [6]她强调语文教学要“传之以情,以情激情”,这样语文课堂就能迸射出艺术魅力。
她常说语文教师要“披文入情”、“以情激情”为学生创造一个溢满哲理和情致的情感世界,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细水长流地进行滴灌、渗透,塑造他们的心灵。因此,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披文入情”,进入角色;上课时,要做到“以情激情”,情感交融。于老师先对教材进行艺术处理,全身心地沉浸在一种特定的情境氛围中,再将课文的情思、形象等再现出来,传递给学生,师生间达到和谐完美的契合妙悟,实现认知过程与情感濡染的自然融合。有人说,于老师教《春》是诗人,教《挥手之间》是个摄影师,教《最后一课》是个朗诵家,教《马克思在墓前的讲话》又是个政治家„„无论课文表现何种内容,她都能融而化之,以独特的情感方式驾驭它们,去感染学生,使情感充满整个课堂。
(四)美的熏陶
于漪老师的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充满诗情画意,神韵非凡,独树一帜。不仅是学生,即使是语文界同仁乃至前辈专家,听了她的课都感到是极好的艺术享受,美不胜收。有人曾作这样的评价:听于漪老师的课,知识如涓涓溪流,伴随美妙的音律,流进你的心田,潜入你的记忆。她把教学活动变成了审美实践,以 丰富的教学形态和美感的多渠道诱发诉诸学生的认识与审美意识,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化枯燥为魅力,在美的熏陶渐染中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情操。
她主张努力把每一堂课上得情趣横溢,充满美感。她追求准确生动的语言美,善于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和教育性,用艺术化的优美形式和方法诉诸学生的感官,使之入耳入脑入心灵。既准确、明晰、自信、沉着、雄辩、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又风趣、生动、形象、亲切、自然,充满诗情画意,令人赏心悦目,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激励和鼓舞。她的教学语言层次丰富,优美生动,感情真挚,富于节奏感,感染力强。她还追求结构美。她的课堂结构独具风采:导入设计精彩纷呈,发展阶段跌宕多姿,“小高潮”缤纷夺目,大高潮震撼心灵,结束部分余味无穷,板书则画龙点睛,优美的教学节奏和深邃多姿的意境更使教学锦上添花。听课者如入山阴道,旖旎风光应接不暇,心神俱醉。
(五)爱的奉献
交心、启智、激情、审美从不同方面展现出于老师的教学艺术魅力,把它们有机融为一体的是“爱”,是对事业的爱,对学生的爱,对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的酷爱,“爱”是于老师教学艺术魅力的根本。她有句口头禅:“教师的天职就是爱学生”。她将语文教学工作称之为“爱的事业”。她上课始终洋溢着高尚的的爱的氛围,她慈爱的目光,微笑的脸庞和亲切的语言,时刻向学生传递爱的心胸、爱的温馨、爱的信任、爱的尊重和爱的期待。
于漪老师奉献给学生满腔的爱,为了爱,于老师“教海无涯学作舟,做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7]为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好习惯,她一再“沉”到学生中间,悉心体察和准确了解学生看书、写字、思维的种种表现,然后在教学中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地耐心指导;她对作业精批细改,“滴滴红墨水,字字肺腑言”;尤其可贵的是,她极为尊重学生,优等生、差生一视同仁,鼓励他们给自己的教学提意见,出点子,并及时予以表扬。爱具有双向鼓舞行和协调性,她的学生回报给老师的也是满腔的爱,对母语的热爱,对语文课的喜爱,对于老师的敬爱。“每每上到语文课,我们常常怀着兴奋渴望的心情期待着上课的铃声,目光专注地等待着于老师走进我们的教室。”在他们心目中,于老师是高尚的,难忘的,于老师的语文课永远充满了神奇的艺术魅力。
结论
于漪的教学艺术魅力在于寓情于教,声情并茂,教出趣味,活而有致;教学环环相扣,节奏鲜明,抑扬顿挫,有张有弛,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于漪无愧于整个中国教师心目中的偶像,她的教学艺术永远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参考文献
[1]周新干.用心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2][3]中学语文探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120,84,236.[4]于漪.谈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0,﹙2﹚:21-26.[5]于漪.小学语文教学应以激发兴趣为先导[J].课程·教材·教法.1994,(9).[6]于漪.兴趣·情感·求知欲――阅读教学艺术谈[J].语文学习,1989,(2).[7] 年青的教师,要发展,要创新―访语文特级教师于漪[J].语文学习,2001,(9)
钦州学院中文与传媒学院
课程论文(设计)
浅谈于漪的教学艺术魅力
课程名称 ___语文名师研究_____ 姓 名 ___农 芳 香______ 班 级 ___中本101班 _____
学 号 ___1002401107______ 专 业 ___汉语言文学______ 方 向 ___师范教育_______ 指导老师 ___黄 福 艳 论文评分 ______________
年6月
2013
第三篇:于漪语文教育艺术
钦州学院中文与传媒学院
课程论文(设计)
美的享受——于漪语文教育艺术探究
课程名称 姓 名 班 级 学 号 专 业 方 向 指导教师 论文评分
2014年6月15日
语文名师研究
冯添美 中本111班 1102401138 汉语言文学 师范类 黄福艳
美的享受——于漪语文教育艺术探究
[摘要] 于漪的语文教育是一场美的盛宴,是一种美的享受,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美的语文教育艺术境界。她的语文教学课堂充满了美的艺术力量,这力量来源于情感熏陶塑心灵的感情披露,得益于美感焕发富激情的艺术熏陶,贯穿于灵活应变善诱导的教育机智,归根于扎实功夫创真知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 美; 享受; 于漪; 语文教育; 探究
一、情感熏陶塑心灵
于漪老师属于情感型教师,被称为语文教育“情感派”的代表,不仅把文学作品讲得流光溢彩,情趣盎然,还把一般人觉得枯燥无味的课文讲得娓娓动听,引人入胜。这都得益于于漪老师“情感熏陶塑心灵”的语文教学艺术和“披文入情”、“以情激情”的语文情感世界,正如她说:“我们语文教师要怀着春风化雨的热情,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以美好的事物,高尚的情操熏陶感染他们,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撒下美的种子。”
(一)披文入情,进入角色
于漪曾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文心雕龙·知音》)自古至今,一篇篇名诗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常读常新,就是因为作家文人笔墨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好的文章往往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最好体现,教师如何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呢?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之时首先要做到“披文入情”,即在感性研读课文的基础 上,发现作者表达情感的语段,理解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把课文的脉络梳理清晰。其次是进入角色,即更深层次地挖掘课文语言文字信息,感性和理性相结合,根据课文的具体形象,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生活知识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对课文的形象和内涵进行补充和说明,真切地体味其中的深意。
于老师的备课,不是一次简单的条条框框的填写,而是一次头脑风暴的情感艺术演绎。不仅仅是深入研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于老师还联系自己生活的所见、所感和所悟进行回味,咀嚼文章的深刻涵义。披文以入情,她写《周总理,你在哪里》的教案是用泪水凝聚而成的,讲课时更是声泪俱下,引得满堂皆泣。于老师把自己内心对周总理的真实情感和课文作者的情感结合起来,表达了无法抑制的悲伤和无限的崇敬之情,更演绎了一幕幕真情流露的告白。披文入情,进入角色,于老师点燃了自己,更燃烧了学生的情感花火。
(二)以情激情,情感交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不仅有主导作用,还有情感的传达感染作用,教之以情,以情激情,最终达到情感交融的效果,是于漪老师语文教学艺术的一大亮点。她认为:“‘情’是文章内在的、周有的,贵在咀嚼语言文字,深有所悟。教师只有自己真正动情,才能以情感染学生。”所以,于漪老师的课堂教学以情字贯穿始终,不仅教之以情,以情激情,使学生内心的情感得到激发,还注重课文感情的发展与升华,推出师生感情流动的浪花,制造教师情、学生情和教材情“三情”合一的感情波澜,叩击学生的心灵,在他们心中引起共鸣,使学生渐入佳境,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学习境界。如教学《春天的沉思与回忆》,这是一篇纪念周总理的散文,一开始她就把心中积蓄的情感巧妙地用泰戈尔的诗“让死者有那不休的名,让生者有那不朽的爱”导入课文,这深情的诗句奠定了课文悲壮和思念的情感基调。接着于老师继续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紧扣散文的结构特点和环境与人物的描写,与学生一起背诵赵朴初的词《金镂曲·周总理逝世周年感慨》“缓缓灵车经过路,万众号呼总理,泪尽也,赎公无计”,加深学生的情感,以情激情,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感情。最后又引用杜甫的《七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来升华感情,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心灵,在他们的心中引起共鸣,达到情感交融的最佳状态。
二、美感焕发富激情
有人评价:听于漪老师的课,知识如涓涓溪流,伴随美妙的音律,流进你的心田,潜入你的记忆。于老师把每一堂课都看作是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篇优美散文,不仅注重整体教学氛围的和谐融洽,还追求课文导入、语言表达和文章结构等方面的完美无瑕,给学生以听觉的享受、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
(一)开讲美
都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于漪老师的课堂开讲,美不胜收,导入课文是“未成曲调先有情”。如教学《七根火柴》的开讲导语,“火柴,我们生活中天天用到,看起来是那么微不足道。可是,你们可曾想过,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在红军行经荒无人烟的草地时,就是这小小的火柴,发出多少热,放出多少光,它具有怎样的价值和意义?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作者就紧紧扣住火柴,描述了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谱写了一曲动人肺腑的悲壮赞歌。”深情的话语,耐人寻味的意义,不仅掀起了学生情感的波澜,还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如教学《孔乙己》的开讲:“同学们,你们知道孔乙己叫什么名字吗?一个生活在世上连自己的姓和名都没有的人,是多么可怜和多余。”简简单单的两句话,虽然没有优美的文字和词缀,但却巧妙地运用了提问导入法,并通过设疑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开动脑筋去思考,同时也道明了孔乙己的身世以及课文的整体思想内涵。开讲美,并不都是华美的词缀、深奥的句子,而是一种自热而然的情感流露,一种道不尽的韵味萦绕。
(二)语言美
语文,顾名思义是一门以组织语言、言语表达为主要目标的学科。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忌一潭死水,无波无澜。乏味频繁的词语,一个腔调,一种语速,一味的平铺直述,很容易让学生感觉压抑而进入昏昏入睡的状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把握好语调的高低和谐、语气的轻重缓急、句式的参差交替,力 求语言的优美生动、词汇丰富、幽默风趣和机智,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于漪老师课堂教学语言就是这样一种美的存在。“美的语言悦耳动听,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而且容易入耳入心”,于老师特别注重课堂语言的运用表达,她充分采用朗读、描述、抒情、议论、面部表情和手势等语言艺术技巧,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语言的魅力。如教学《最后一次的演讲》,于老师在小结时慷慨激昂的语言表达:“这篇演讲是庄严的宣言,动员的号角,讨伐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檄文。它像一团炽热火焰,从肺腑中喷射出来。它没有作词句上的修饰,但句句向投枪,像匕首,直刺敌人要害,使敌人招架不住,躲闪不及。”生动准确的词语,长短句式的交叉使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交错运用,让学生激情万丈,如沐一阵排山倒海的气势之中。于老师优美动听、跌宕起伏的教学语言,声情并茂地演绎了语言的魅力,语言无与伦比的美。
(三)节奏美
节奏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有秩序有规律的变化,课堂的节奏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有规律地施加教育影响力,从而使教学过程呈现有规律、有秩序的变化。于漪老师的课堂就充满了节奏美,不仅在于教学进程的起伏变化、教学气氛的张弛适度,还在于教学速度的疏密相间、教学情感的跌宕有致和教学语言的抑扬错落,就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掷地有声,富有韵律感和节奏美。于老师的课文进程环环相扣,节奏起伏,就像一张一弛的波浪,呈螺旋式上升,有节奏感地推进。如教学《茶花赋》时,于老师首先设计一段深情的导入影响学生的情绪,让学生产生紧张急切的心理;接着让学生认真聆听朗读,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课文情感交错的优美意境;再引导学生回忆相关赞美祖国河山的诗句,通过回忆思考使学生的思维进入紧张而又活跃的状态,教师再做适时的点拨,让学生在聆听中时脑海里浮现“春深似海”的美景图画。当学生沉醉优美画境时,于老师又问“茶花美从何而来?”,再一次让学生进入思考状态,最后于老师展示“童子采花”图,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展开联系和想象,再用自己的话语描述少年儿童充满活力的状态。于老师的课堂意境渐渐深入,学生的认识也渐渐深化,给学生紧张而又轻松愉悦的之感,使课堂教学呈现环环相扣又紧张适度的节奏美。
(四)和谐美 于漪认为:“课堂生活其实就是师生间心的沟通,情的交流,不达到心心相印的程度,是教不好学生的。”本着追求融洽无间的师生关系的和谐美,于老师认真研究课堂心理,研究学情,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她用满腔的热情、满腔的爱,努力营造爱的心灵,爱的课堂,爱的氛围,爱的海洋。在教学《宇宙里有些什么》时,有一个学生突发提问“几千万万颗中的‘万万’是多少”,引得其他学生的大笑。有人接着说“万万就是一亿,这都不懂”,使得提问题的学生十分尴尬。于老师见状就立即接过话题提问:“万万就是一亿,可课文为什么不用‘一亿’呢?”,在得到问题答案之后,于老师再次引导学生“这样有价值的问题是哪位同学提出来的?”,使得所有学生都用尊敬的眼光看着提问的学生。于老师敏锐的觉察,高超的教学技艺,通过师生的沟通,保持了师生间、生生间的高度和谐,营造了一个和谐美好的课堂氛围。正如陈钟梁先生对于漪老师课堂氛围的恰当比喻,给人“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和谐美感。
三、灵活应变善诱导
于漪老师的课堂教学不仅富有情感、美不胜收,还活而有致、灵活多变。她把知识的源头活水引进课堂教学,让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她在学习和借鉴别人的优点之时,使自己的教法更多样性和多变性;她面对课堂突发事件,临危不惧,高度机智和灵活应变;她善于激趣,善用教育机智,善于诱导,尽展她高超的教学艺术。
(一)善于激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现代语文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条件。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曾经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可见兴趣的重要性,兴趣不仅是学习的一种动力,更是一切精神活动的先导,是学习知识和发展智力的首要条件,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必经之路。于漪老师认为,趣味性是与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紧密相联的。知识对青少年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了解并熟悉学生渴求知识的心态,紧扣课文特点,以知识的清泉浇灌,以兴趣的浪花激荡,让学生沉浸在求知的知识海洋中。
于漪老师就是把课堂教学当作培养学生语文兴趣的主战场,其一,她用新奇的刺激引起学生的定向探究活动,让课堂充满新鲜感和趣味性;其二,她带着情感去教学,用思考咀嚼心态去挖掘课文的深邃思想、精辟的见解和高尚的情操;最后,她把时代的活水注入课堂,让课堂活跃,让学生有所感奋。如于老师在教学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时,由于大多数城市学生对农村生活不熟悉,所以对诗中描述的恬淡自然的农家生活就不易动情,她就让学生把诗中的文字变成图画,激起学生兴趣,让学生深刻理解和体会,再现翁妪的音容笑貌和大儿、中儿、小儿的动作形态,勾勒一幅充满生活情趣、乡村野趣和‘小儿’童趣的诗意画面。
(二)善用教育机智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中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于漪老师就是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灵活机敏地处理一些课堂的突发事件,借题发挥,谆谆诱导,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教育机智,首先是叩动心弦的共鸣力和感化力。于老师善于激疑,让学生思起于疑,教学《七根火柴》,一开始她就提出“文章的主人公是谁”的问题,当学生意见不同,出现矛盾争论时,她又一语道破“主人公是无名英雄”,接着她又设疑“为什么主人公是无名英雄呢?既然是无名英雄,为什么作者又花那么多笔墨写卢进勇呢”,短短的几分钟,于老师巧妙地运用教育机智,抓住了疑点,提出了文章内涵,不仅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设置了新的悬念。可谓导而弗牵,活而有致。
于漪老师教学艺术的起点在于“她那慈祥敏锐的目光,笑意横溢的脸庞和亲切明亮的语言,时时刻刻传递爱的心胸、爱的温馨、爱的信任、爱的尊严和爱的期待”。教育机智还表现为教师的表现力和说服力,敢于坦白承认自己的不足,寓于机智运用自如的表现意态,是作为一个良师不可缺少的条件。于漪老师教《木兰辞》时,学生提问问题:“在于古代妇女都是缠小脚的,花木兰是小脚。怎能行军作战?”于老师坦然地告诉学生:“花木兰是否缠小脚,我 还不清楚,等弄清了,我再来回答。”这是善用教育机智的教师的坦白,而不是‘不懂装懂’,让学生对自己更加崇敬。
四、扎实功夫创真知
于漪说:教学究其本质而言,是教师人类已知的科学真知(包括真理)创造条件转化为学生的真知,同时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一种认知过程。教学是否成功,要看是否把知识转化为能力。首先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于漪老师一生从事语文教育,她一身正气,为人师表,有着高尚的人格力量、先进的教学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她德、才、识、能兼备,有着扎实的知识底蕴、丰富的语言修养和大胆的创新精神。在六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努力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坚持语文育人,着力塑造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训练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语文教育事业一直耕耘着。
于漪老师在扎实的语文基本功的基础上,还敢于创造真知,敢于创新精神。她以‘教文育人’为教学目的,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她真诚地提醒学生,切不可迷信书本,迷信教师;她的课堂气氛民主,创新气息浓郁;她的教学内容符合规律,具有科学性,并建立了点线面体相结合教学体制;她“锲而不舍,永不知足”,要永远站在语文教育的最前线!
结论
于漪老师是“情感派”的代表,对语文教育事业“倾心倾情”。听她的课,犹如在优美的梦境里遨游,知识如涓涓溪流,伴随着美妙动听的旋律,渐渐地滋润你的心田,潜入你的记忆。这是一场美的盛宴,是一种美的享受,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语文教育艺术境界。于老师的语文教学课堂充满了美的艺术力量,这力量来源于情感熏陶塑心灵的感情披露,得益于美感焕发富激情的艺术熏陶,贯穿于灵活应变善诱导的教育机智,归根于扎实功夫创真知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 黄福艳.语文名师研究[M].钦州学院中文与传媒学院出版,2014(春季学期).[2] 王绳媛 杜慧春.于漪语文教学艺术魅力探微[J].江西教育科研,2004,(3):32~34.[3] 马洁.浅析予以老师创设语文课堂情境的方法[J].科技信息,2013,(8):357.[4] 王绳媛 杜慧春.于漪课堂教学节奏美说略[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6,(9):85~87.[5] 武玉鹏.于漪语文教育思想述要[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2,(2):87~91.[6] 彭艳秋.心怀信念 甘做红烛——读《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之感[J].人民教育,2003(2):79.9
第四篇:于漪、欧阳代娜教学艺术浅析
摘要 于漪和欧阳代娜被推为“熏陶感染派”教学风格的代表。他们在教学艺术上体现出共同特点:把教育作为爱的事业;强调育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特殊重要性;注重发挥语文教学的综合效应来全面育人;善用熏陶感染的教学艺术等等。但两位老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各有不同,别具特色。
关键词 于漪 欧阳代娜 教学艺术
于漪和欧阳代娜是我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代写论文于漪从教40余年,还多次参加过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审定工作。她关于语文教育的论述,多达一百多万字。她的语文教育思想对我国八十年代以来的语文教学有着较大的影响。欧阳代娜老师曾任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两位老师以其相似的教学风格,被推为“熏陶感染派”的代表。①总揽他们教学的特点,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笔者不揣鄙陋,在此作一浅析。
一、“爱”的事业
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要热爱学生。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于漪、欧阳代娜两位老师在这项艰难的事业上,闯过种种关隘,实践着他们“爱”的誓言。事实上,任何一位成功教师的思想内核里,无不渗透着爱事业,爱学生的教育思想,而在于漪、欧阳代娜两位老师身上,集中表现了这一点。因此,重新认识并学习这种思想,显得尤为必要。
于漪说:作为教师,对教育的爱,不能停留在一般的爱,这种爱要达到“入迷”的程度。②她称自己过了三关:③第一关是“难”。于漪说,表达师爱,不是写在纸上,说在嘴上的,真懂,要用自己的言行来实践;老师对学生要满腔热情满腔爱,做到师爱荡漾。④比如,向学生传授知识,要做到点点滴滴到心头,殊为不易。第二关是“烦”。诸如扫地之类的繁杂事务,于老师都要教学生怎么扫,培养他们讲卫生的习惯和为大家服务的精神,她说,搞基础教育的教师,事情有千件万件,如果把它穿在育人这个总枢纽上,就“烦”得其所,乐在其中,就会觉得那些平凡的小事情是那么有意义,因为这是在雕塑人的灵魂。⑤第三关是“偏爱”。在教育实践中,一些老师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对聪明或长得可爱的学生的偏爱。但是,教育需要教师不分性别,不计贫富,不论优劣,以宽广的胸怀对待每一个学生,而且,对那些暂时存在这样那样问题的学生更应给予较多的关怀和爱护,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教育的公平和意义。于漪曾说过,在教育过程中,自己的感情是要经常接受检验的,“要对全体学生丹心一片真是不容易”⑥。然而她做到了,为教育一位经常打架的女学生,她做了上百次家访;花了两个月的时间,终于把一位曾有偷窃行为的学生又请回了课堂。她把班级每一个学生都看成生动活泼的“艺术品”而精心雕琢。
欧阳老师认为,“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正是对祖国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痴情,使她把自己看做一棵树,深深扎根在教育这块沃土之中,把自己比做一块铺路石,让学生一届又一届地从自己身上踏过去。也正是对语文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挚爱,使她能够潜心钻研,扎实备课,在教学中极具涵养和耐心,具有春雨、春风、春光般的抚育能力和技巧。当然,对学生来说,培养他们对语文课的兴趣,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中优秀语言文字、文学的热爱,使他
们积极主动地进行语文学习更是欧阳老师一贯的追求。她曾说过,语文教育要“使学生在校时期能热爱语文课”,“毕业之后走向社会,能怀念语文课”。⑦
二、教“文”育人
于漪和欧阳代娜都特别强调育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特殊重要性。
于漪老师反复强调:语文教师教学生“文”,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读写听说能力,当然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与此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语文教师应该树立鲜明的“育人”目标,“教文”要纳入“育人”这个大目标。只见“文”,不见“人”,充其量只在鸡虫得失上兜圈子,很难成为学生生活的导师,道德的教员。⋯⋯离开了“人”的培养去讲“文”的教学,就失去了教师工作的制高点,也就失去了教学工作的真正价值⑧。
在教“文”育人的方式上,于老师主张要善于缘文释道,代写毕业论文因道解文,既废除离开字词句篇的架空分析,又力戒置思想内容于一旁的支离破碎的词句诠释,力求把思想教育与语文训练有机结合,水乳交融,使学生思想上受教育,感情上受熏陶,语文能力获得有效的提高。比如,她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教材本身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陶冶他们的情操,常常采用“育目”、“动情”、“激思”、“励志”的方式,采用“挖掘文章内在的思想性,揭示其寓含的深意”,“重锤敲打关键词句,使它们溅出耀眼的火花”,“变换提问的角度,带领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使他们耳濡目染,受到熏陶”,“联系扩展,增添情感浓度,形成余音缭绕的气氛”等做法,都是将教育与做人相统一的好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同样强调“教文育人”思想的欧阳老师,重视通过文学因素的教育来达到这一目的。她注重突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注重思想感情因素的教育,运用健康正确、积极的思想观点来陶冶学生;注重用美育观点来提高学生对事物的真、善、美标准的掌握,培养学生鉴别真、善、美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高尚文明的心理素质。关于这一点,欧阳老师提出的“写作教学的美育原则”,做了具体阐述:⑨ 写作教学中的美育思想要求我们对学生的思想建设工作应从正面教育人手,培养学生能形成一种健康、热情、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并以这种感情作为自己生活的基调去认识生活,把握生活。任何倘能如此,我们的功德就是无量的了。因为这不仅是在教会学生作文,而且还是教会了他们做人。帮助与指导年青一代去建立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共产主义的人生观,仍然是我们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我们对此不能回避,也不能推诿。当然我们进行教育的方式方法不能是机械生硬的教条主义的方式,但我们心中的远大目标始终是不能偏离,更不应忘却的。只有打好基础,完成这项基本建设,才能使我们的年青一代在风浪中不迷航,在挫折中不灰心,在困境中斗志昂扬。
三、全面育人
在强调全面育人,发挥语文教学的综合效应上,于漪和欧阳代娜有着共识。他们认为语文的教育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在素质、能力、智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这里的素质,包括有良好的习惯,有奋发的精神,有追求真知的旺盛的求知欲,有克服困难、锲而不舍的意志与毅力等;这里的能力,指的是读、写、听、说的真本领;这里的智力,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观察力、记忆力等。“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既有形成语文能力的侧面,又有形成个人思想情操、思维品质和行为方式的侧面,二者有机和谐统一,教学就能获得综合效应,学生就能得到多方面的培养。”⑩
欧阳代娜主张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她说,语文教学要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训练思维,进行思想教育都融汇在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欣赏之中,并将之形象地称为“一勺烩”、“一锅出”。(12)在实施步骤上,欧阳老师在她的“中学语文教学分两步走,初中语文能力过关”的整体改革实验中提出: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学习语言材料(即选文篇章)来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即理解与表达能力),在此基础上形成初步的自学能力和一定的组织能力(首先是使学生具有组织学习的能力);到了高中阶段,语文教材应以系统的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为课本,并配有一定数量的三社会科学的论著及传统文化知识,组成文学课、社会文化课和写作课三大系列,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鉴赏能力、评价能力等,(即高层次的理解与表达能力),以便形成初步的治学能力,为他们日后的深造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基础。
于漪老师常说:语文教学要讲求综合效应,不能单打一。(12)即注重能力形成和人格形成的统一。于漪的育人目标是从提高学生的素质、发展学生的智力与能力等方面提出的。在这个目标体系里,既包含了根据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提出的学生语文能力、思想素质、文化修养方面“可能的”目标,又包含了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需求设计的“人”的形象,即“希望达到的目标”。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每一环节都从多方面起育人作用,具有多重功能。例如于漪在《晋祠》课堂教学中,第一个环节就是要求每个学生口述祖国的名胜古迹,而且在速度和表达上做了要求。学生从上海的小刀会讲到西藏的布达拉宫,从杭州的西子湖谈到长白山的天池,思想集中,兴趣浓厚。安排此环节,目的是使学生在以下方面获得培养: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相互启发,扩展视野;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等。第二个环节,学生听写《中国名胜词典》的“晋祠”条目,并与课文对照比较,找出异同。其目的是:激发求知欲,提高学生听和写的能力,训练思维的敏捷性,检验阅读理解的准确度等。这就是于老师全面育人观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的充分体现。
为实现这一育人目标,于漪提出要循序渐进。她说:实现培养目标的阶梯,从出发点到目的地有一段路程,在这段路程中要步履清楚,一个一个阶梯上,循序渐进,重点突出。(13)相对于欧阳代娜,于漪很重视能力训练的序列,主张由浅人深,由简到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他们的知识、能力、智力等来安排科学的序列。同时注重将这一序列渗透、贯彻于一课一时,一点一滴中。教学中,她采用“攻其一点”的策略,保证“一课一得”;运用“串珠成链”的方法,将学生点滴所得的知识最终系统化。
第五篇:于漪读后感
《教育教学求索》读后感
阅读于漪老师《教育教学求索》一书,追寻与感悟于漪老师的人格魅力。书中有那么一段叙述让我记忆犹新:“2000年,我从教50周年,上海东方电视台为此拍了一部专题片。在片子的开头,我几乎不加停顿地报了自己教过的100多位学生的名字,许多人惊奇,一位71岁的老人怎么会保持如此出色的记忆力。实际上,是我几十年来始终把心放在学生身上,是‘目中有人’给了我这个‘特异功能’”。“从教50周年”“几乎不加停顿地报出100多位学生的名字”“71岁”,这些数据组成的似乎是一个奇迹,然而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因为无论从书中哪个章节,我们都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学生,始终是于老师教育教学中放在首位思考的,“生本意识”深深扎根在于老师心田。在于老师的教育观中,她反复强调的是“育人是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和根本目的,也是我们所有工作的终极追求”“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所以,一切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念”;在教师的职业观中,她说“学生没有第二个青春”“国家把自己的希望交给我们,人民把自己的子女交给我们,对我们寄予无限的期望。教师肩负着育人的重任,必须对学生的终生成长负责,必须教会学生终身发展”,于老师始终站在时代和民族发展的高度来审视当今的教育,教师站得更高,学生才能走得更远。于老师之所以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不仅在于她有高瞻远瞩的目光,还在于她俯下身子爱学生,于老师说“对学生的爱不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而是要身体力行”。在谈到她的“学生观”时,我们看到她是如此平等地对待、理解学生,“要站到学生世界之中用心去眼看耳听”“教师要有眼力,要巨细不漏,越是细微之处,越不让它在眼皮底下溜走”“尽管那些细微的表情或动作瞬息即逝,教师迅速捉住,和彼时彼地彼事联系起来思考分析,就可窥见学生心中的那‘一角’,可以窥见他们对某些问题的所思所想,大至社会、人生,小到一句话语。”所以,于老师会从学生课堂上不以为然的笑中体察到自己教学语言的不妥;会在调皮学生的身上挖掘出闪光点以激励他,于老师说“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艺术品”“亦师亦友,教学才有针对性”。于老师在理性思考指引下全心投入教育教学,于是,拥有这样的“特异功能”也自然成为了可能。
于老师之所以能以学生为天,又踏在坚实的语文教学大地上的原动力是她强烈的使命意识。于老师努力地践行着自己的人生誓言“让生命和使命结伴同行”。“教师,既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人生理想,是需要以整个生命去拥抱的伟大事业,教师应该拥有这样的人生标杆和生命境界。”这样的追求成为于老师内在的生命需求,这样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让她为钟情的语文教育“消得人憔悴”,却依然无怨无悔。于老师说“我做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一辈子在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教师要真正完成自己的使命,必须终生进步。”“育人,不能一般地理解为培养学生,而是应把它放置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中认识。要教在今天,想到明天”。正因为如此,于老师至今还能站在语文教学的潮头上,引领着大家奋力前行。在今天多元经济、多元文化的环境中,于老师的忧患意识更强烈,“特别在今天这样的多元时代,教师的导引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于是,我们更理解了一个八十高龄的老人为什么不顾自己年事已高,不顾自己身体病弱,依然充满激情地投身于语文教育的洪流中,关注教改、创设基地、指导教师、观课评课等,每一次,都是全心投入,激情似火,她说“直到今天,我依然不知老之已至,不能也不愿放下我心中的事业,这一使命将伴随我生命的始终,为了我们的下一代,为了我们民族的未来,我无怨无悔。”于老师这么说,更是这么做的,所以,读这样的词句你不会感到丝毫的矫情,在于老师真诚的奉献面前,我们所能做的是无比的敬仰,是虔诚地学习。
愿我们每一个老师都能拥有不假思索就能报出足够多的学生人名的“特异功能”;愿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在自己的教学中无痕地渗透学科所特有的人文内涵;愿“让生命和使命同行”成为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人生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