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于漪老师(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3 07:25: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于漪老师(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于漪老师(本站推荐)》。

第一篇:读于漪老师(本站推荐)

读于漪老师《呐喊》有感

今年九月,开学不久学校发给我们全体教师每两人一套“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虽然平时工作很忙,但是在工作之余拜读了这套书籍。

于漪老师《呐喊》一书选编了就当前基础教育问题坦率直言、鼓呼呐喊的文章。于漪老师以其深厚的学养、敏锐的目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对当前教育领域存在的唯工具论和功利主义倾向给予有利的拨正,力陈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呼吁政府及有关部门切实重视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在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地位,重视并加强学校、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建设。从书中可以领略于漪老师深厚的文学功底以及她为人师表、一身正气,为她所追求的人生境界的坚韧品格和凛然风骨。

于漪老师说:“追求高尚的教育理想境界”。

“人生必须仰望天空,选择教育就是选择高尚”;

“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状,一个肩膀挑着祖国的未来”;

“今日的教育质量,就是明日的国民素质”。

是啊,教育事业是真善美的事业,它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提升,教育的本质应该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而教育的高尚理想境界应该是培育人的精神世界——“以人格塑造人格、以精神塑造精神”。

这几天一直在反复思忖于漪老师这些话,它的份量是沉甸甸的,内在的涵义更是深刻,这既是教师担当的职责更是教师肩负的使命。作为一名教师自己可能在以前的教师生涯中过多思考的是自己的职责,而没有站在一定的高度去认识自身的使命与人生的价值。我想: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要思考:当初做教师为什么?现在做什么?将来留什么?做一名合格的教师,需要改变什么精神? 需要保持什么精神? 需要弘扬什么精神状态? 应该努力把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更应该把她作为一种人生目标,并把这种目标提升到人生境界、理想境界、生命的境界,与生命相交融合,站在一定的高度提升对教育的认识,理解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的真正内涵,了解社会对教育的需求,认识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认真剖析问题的实质,牢固树立教育以育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思想理念,树立自己人生目标的追求和教师价值的体现——“以人格塑造人格、以精神塑造精神”。

“追求高尚的教育理想境界”,我想首先就应该要提升自身的修养与人格魅力,拥有豁达宽广的胸怀,这样才会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才能成为教师与学生的楷模。

当代社会需要合作的团队,而我们呢?必须具有学校意识,团队意识,做一个心胸开阔的人。努力使自己具有宽以待人,诚实守信、不斤斤计较的美德,眼中多看别人的长处和优点,而不抓住别人的缺点与自己的优点作比较。在今天这么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保持良好的心态,如何学会修身养性,我想比什么都重要。保持一颗诚挚的心,使自己的言行减少过失,对待他人充分尊重、谦恭有礼,最关键的应有“坦荡荡”的心境、一个敞亮的心怀,这也许就是《论语》中所说的“君子袒荡荡”的修身之道吧!

于漪老师说:“基础教育是人生的一阵子,但影响的是一辈子”。

“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精神世界、心灵世界,知心才能交心”。的确,关注孩子健康成长,关注孩子的成长需求,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地成长,是我们教育应追求的目标。

什么是快乐?快乐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标志,快乐是一种乐观的精神,快乐是一个人一生追求的目标。除了吃饭、穿衣等生理和安全需要之外,每一个人都有爱他人以及被他人爱、被他人关注的需要。一个和谐合作快乐的集体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需要,而需要的满足又反过来促进集体更加亲密和谐快乐。

然而,现在的孩子有些什么需要呢?他们的需要满足了吗?他们快乐吗?他们拥有丰厚的物质环境,拥有全家人的一致关爱、老师的关爱,他们要什么有什么,他们应该感到快乐。然而他们真的快乐吗?

如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许多年轻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十分强烈,他们不惜花费大量地财力和精力,为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让孩子参加各种辅导班,学这个练那个,天天忙得不可开交。

在学校里,同学们每天忙着上课、做作业,放学前还要听老师讲作业问题,回到家还有做不完的作业和试卷。面对在学校几乎天天都能看见的这些现象,作为教师我们是否应该作一个深刻思考:我们的孩子现在需要什么?他们快乐吗?我们现在要培养的孩子他们是知识的容器?还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炬?

课堂是师生在学校共同度过的地方,是师生共同创造的只有在学校中才存在的活动方式。课堂上老师对每位学生的尊重和真诚的关爱,对每个学生进步的鼓励和改正缺点的帮助,对每个学生战胜困难和创造性行为的支持,对每个学生个性的宽容和苦恼的理解,都是教师关注孩子快乐成长的直接体现。教师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自己的手,“蹲下来,在孩子的眼中看到自己”,“你快乐,我快乐”,“多一份微笑、多一份谅解、多一份进取、多一份创新”。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老师热爱学生、奉献教育的精神,而从中我们又可以感悟到什么呢?我想在实际的课堂中,我们似乎距富有人文气息的、追求生命快乐成长的课堂氛围的教学模式还很远很远„„

虽然,课堂的人文氛围、快乐不容易形成,但只要我们怀着一颗真挚热爱事业和敏锐感受学生心灵需要的心,坚持不懈去努力创造、形成这种活跃、向上、平等、快乐的氛围,相信,我们是幸福的。因为这种快乐可能是孩子一辈子铭记在心的,也可能是影响孩子一生的„„

我曾看过《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一书,书中于漪老师说: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我们的事业是常青的。一名真正的教师,是用生命在实践,用生命在歌唱,为了我们辉煌的社会主义事业,为了我们可爱的学生,生命和肩负的历史使命结伴同行”。这可能就是于漪老师为之奋斗、为之追求教育理想境界最好的诠释了。

为了教育事业、为了学生的快乐成长,我愿做追求高尚教育理想境界的拓跋者,让职责与使命同行,让高尚的教育理想境界与人生价值同行!最后,我想借于老师的一段话来勉励自己。“我无怨无悔,因为选择了教师,我就选择了高尚;选择了教师,我就一辈子和年轻人在一起!我一辈子的生命,是和肩负着的历史使命结伴同行。如果下一辈子还叫我选择职业,我仍然选择教育这多情的土地,选择我们可爱的学生,选择这永远光辉灿烂、青枝绿叶的教育事业!”

第二篇:读于漪老师感

学习于漪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细细品读于漪老师的先进模范事迹她被深深地震撼着。她——在五十九年的教育生涯,五十九年的艰苦探索中,没有一天停止过对教育的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科学。她一直扎根在上海基础教育的最前沿,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于漪老师有一句名言“如果只是教书,那么你就是教书匠、知识的二传手。不能忘记教书的目的是育人,这是大目标”。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她以高尚的师德修养、精湛的育人艺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塑造了一位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光辉的人民教师形象。她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等成为“一面鲜明的旗帜”,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是我学习的楷模。我将在这些先进教师先进事迹启迪和鼓舞下,树立正确荣辱观,努力增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的教师使命感,不断强化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心。

课堂这个舞台对我来说,教书育人的分量更重一些。但与于老师相比,深感差距很大。教师岗位——特殊的岗位责任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我们自己如何看待教师这个岗位、这种职业呢?不错,近年来,教师的待遇改善了,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愿意当教师的人也多了。然而,清醒认识教师职责,还是个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教师是一个岗位、一种职业,但更是一种责任。于漪老师从教多年,却从未要求过什么。她不计个人

得失,一心只为教育。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靠的是什么?是一种清醒的责任意识。我们应当学习于漪老师以学生为动力,以育人为首的精神。对工作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老师必须具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不仅要规范学生的行为,更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每一个学生都要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时时处处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解决。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努力做到。时时以“爱心、耐心、细心”,去关心每一位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是我们的责任,教育学生是我们的神圣事业。对学生我们既要爱又要严,时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是作为一名老师必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通过学习于教师的事迹,我进一步体会到,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是我们老师必备的道德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友好的对待他们,理解和信任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多和他们交流,多鼓励和表扬他们,要尊重他们,宽容他们的过失,当学生有不足时,多给予激励和赞美,对学生精心呵护,尊重学生人格,善待、宽容、理解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觉到在学校里比在家里的还要幸福的多,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开心和幸福。

都说人是要活到老学到老的。时代在进步,孩子在成长,对老师的要求也就有所提高,所以,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大胆创新,积极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让自己的脚步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在工作中,教师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必须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学习于漪老师的事迹使我更加认识到,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是我对一名优秀教师的理解,做像于老师那样的合格的人民教师,是我考虑问题的特定视角和对自己的基本定位。教师岗位——特定的育人理念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教书是育人的载体,育人是教书的目的。

于漪老师的事迹,感染人,鞭策人,激励人。她的事迹使我更感觉到,教师岗位是一种辛劳、一种付出,也是一种收获、一种享受。既然我选择了教师这一行,我就要用我的激情,用我的爱心把这份光和热永远延续下去。我一定努力,持之以恒,把仅有的光和热倾注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中。

第三篇:于漪老师先进事迹

2015学第二学期育华(集团)学校师德学习资料

(一)于漪老师先进事迹

于漪,女,汉族,87岁,中共党员,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2岁开始她的教育生涯,六十多年来,无私奉献、执着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科学,着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注重培养青年教师,做好传帮带。她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等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她先后荣获上海市中小学优秀校长、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教育督导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两次被评为上海市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四次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五次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称号,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任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教学研究会会长等。历任第七、八、九届市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

在半个世纪多的教育生涯、艰苦探索中,于漪没有一天停止过对教育的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科学。她一直扎根在上海基础教育的最前沿,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身体力行,始终不渝,以高尚的师德修养、精湛的育人艺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塑造了一位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光辉的人民教师形象。她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等成为“一面鲜明的旗帜”,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育人是一代师表,教改是一面旗帜。”教育部原副部长、国家总督学柳斌同志对于漪老师的评价,概括了她平凡而又杰出的人生。

一、高尚的师德风范,成为德育工作者的楷模

教书育人,以人为本。于漪认为,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德育工作来展开, 德智体美,以德为先,教师的责任不仅在授业,首先是“传道”。她的教育实践始终贯穿了这一理念,通过几十年来不懈努力,于漪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引领人。成为语文教育改革的典范。在她的教学生涯中开了近2000节公开课,凡是观摩过于老师上课的学生和同行,无不为她的蕴德育于语文之中的教学艺术所吸引、所折服,“是一种优美的享受”。近五十堂公开课被媒体录象、传播,已作为教师教学研究和培训的经典。

于老师的语文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积极体现师生互动,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和喜悦。有些原先看到作文命题就会哭鼻子的同学,在于老师热情鼓励、循循善诱下转变成写作的“积极分子”;原先写字七歪八斜的,写出一手漂漂亮亮的书法,以后成为清华大学的高材生;甚至初中学生在听了于老师的讲课,深深为于老师的教学魅力所打动,不仅爱上了语文学习,还如痴如醉地写出了— 1 — 2015学第二学期育华(集团)学校师德学习资料

(一)上万字的学生文艺节目剧本。有一位口吃的学生不仅表述困难,而且语文成绩很差。经过于漪的悉心指导,不仅爱上了语文,而且成为了学校演讲队的主力。她班上先后来过4位口吃的学生,在于漪的帮助下,口吃的毛病改掉了,更重要的是树立了学习的信心,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日后都成为国家建设事业的有用之才。当年有一位口吃最严重的学生日后成为中外合资公司的外贸代表。很多以后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并做出成绩的学生,在回忆当年时都不约而同地肯定了于漪老师的寓德育于语文之中的教学方法给他们成人奠定的基础。

在繁忙的教学之余,于漪老师还不断总结探索教学实践的经验,发表的《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兴趣•感情•求知欲》等几十篇文章,对活跃语文教学,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立人为先,教会学生做人

生命和肩负的历史使命结伴同行,这是于漪作为一名党员教师的终身追求和崇高的人生境界。她的一生充满了理想色彩,更充满了使命意识。对于漪来说,教师既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人生理想,是一个需要以整个生命去拥抱的伟大事业。她始终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育人”, 浇花要浇根, 育人要育心。因此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信念,使学生成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于漪就开始实施德育渗透学科活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从当时4个班级的学生共372份抽样问卷结果看,学科加强德育渗透的教学思想性明朗和比较明朗的占86.5%。这个传统一直保持到现在。同时,她还注重增强学生“做人”的意识,今日学生,明日人才。因此必须从今日做起,提高严格塑造自己的自觉性。学生一进校就向他们灌输“做人”的意识,把“学知识”和“学做人”结合起来,加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全体学生中开展“当代学生的形象”的系列教育,并千方百计把文字表达的内容内化为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自觉的行动。

于漪对每个学生都满腔热情。1975年,她带了全校一个最乱的年级,当时,“文革”尚未结束,受到社会不良影响,全年级11个班级,几乎都是乱班,打架、偷窃、倒卖粮票,心理和行为偏差的现象很多,搅得全校52个班级无法上课。年级女老师几乎都哭过,甚至有的学生竟然将男的体育老师的鼻梁骨打断。派出所公安干警几乎天天来。于漪接手后,认为学生都是我们的孩子,相信他们会改变的。因此,她坚持说服教育,正面引导。向全年级同学宣讲:一个没有理想、没有信念、没有知识的人是无法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她每周坚持带领学生学理论,学历史,坚持讲理想、讲信念。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并注意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课外兴趣。告诫学生:“光明总会到来。现在抓紧学习,将来国家总需要建设人才。”经过于漪和年级组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年级面貌发生根本改变。1977年,被评为上海市先进集体。其中有两个班,竟然100%考上了大学,这即使在今天也是罕见的。

数年前,上海市曾开展过“今天怎样做教师”的大讨论,同时举行了“我心目中的老师”征文活动,结果在“我心目中的好教师”这一栏目里,“于漪”的名字出现次数是最多也是评价最高的。这充分说明了于漪老师铸中华教师之魂的精神感召力。

生命和使命结伴同行,让于老师站在时代和民族发展的高视点上。她认为教师必— 2 — 2015学第二学期育华(集团)学校师德学习资料

(一)须教会学生追求真善美,教师必须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因为今天的学生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更是后天的民族竞争力。于老师深深热爱着我们的祖国,深深的爱着她的事业和她的学生。她教学生学习,更教学生做人,当年的学生,今天的上海市文广集团副总裁、《新民晚报》总编胡劲军后来感慨的说:“于老师当年的教育成为我工作的动力。”2002年上海市重大工程建设金杯得主王运丹大年初一向于老师表示感谢,当年正是于老师给他树立了“国家建设需要人才”的人生目标;今年,她的学生曹中柱因为“敢坐火山口”,顶着压力支持开办平价药房,多次被媒体报道。曹中柱衷心感谢着于老师,他说:“于老师教学生,教得顶好的是教做人。她要我们做一个正直的人,要敢于负责任。”这是她立民族教育之根的生动反映。

三、开拓创新,始终站在时代的制高点

于漪老师是一位时代感强、有着先进的教育思想、前瞻性的教育理念的教育家,在某种意义上说,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一直引领着近几十年来上海乃至全国基础教育发展方向。她认为,“时代在前进,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教育必须具有前瞻性,因为教育效果往往是相对滞后的。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克服浮躁,登高望远,要用明天建设者的要求,指导今天的教育。勤于学习,开拓进取,努力奋进,始终站在时代的制高点,是她的追求的目标。为此,她为自己确立了一个目标:达到三个“制高点”,做到三个“瞄准”。三个“制高点”就是要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始终把培养现代的合格公民放在首位,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站在战略的制高点上,把提高学生的素质提到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关系到民族的素质战略的高度;要站在与基础教育先进国家竞争的制高点上,显示民族的志气和自尊,显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威力。做到三个“瞄准”,就是瞄准二十一世纪的基础教育,努力把今日的学生培养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有用之才;瞄准国外基础教育先进国家的教育,从严治学,发奋图强,教出水平;瞄准国内、市内兄弟学校的教育经验,博采众长,力求少走弯路,教出特色。

在中国当代语文教育史上,于漪曾提出两次重要的语文教育改革思想:1978年提出的“教文育人”和1996年倡导的“弘扬人文”的主张,都在语文教育思想发展史上产生重要影响。她的“教文育人”的思想,以“全面发展的人”为培养目标,构建了以“思维训练”为核心的语文教育理论,有力推动了语文教育由“语言––文字”型教育到“语言––思维”型教育这一划时代转变的实现。面对21世纪信息革命的时代,于漪的教文育人的思想为语文教育提出了一条发展新路。她的“弘扬人文”的主张,引发了全国范围的语文性质观的反思,即丰富和完善了教文育人的思想,又促进了语文学科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四、呕心沥血培育新秀,一生奉献不图名利

在于漪老师的心目中,教育是一块圣土。她在这块圣土上以青春的奉献演绎着精彩,以生命的投入创造着美丽,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竭尽全力。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于漪老师深刻体会到,学校的质量说到底是教师的质量,教师队伍的未来希望在青年教师。因此,在学校发展中,她最关心的就是青年教师的成长。为了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她首创了教师与教师的师徒“带教”方法,就是组成培养的三级网络––师傅带徒弟、教研组集体培养、组长负责制,有效地促进了青— 3 — 2015学第二学期育华(集团)学校师德学习资料

(一)年教师队伍的成长。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于漪老师共“带教”100多名全国各地的青年教师,经她带教的青年教师,一个个都成了学校的教学骨干,涌现出了一批象程红兵、陈军、王静波、王缨、谭轶斌、朱震国等知名的教学能手,这当中凝结于漪老师大量心血。

如果要问于老师听过多少位青年教师的课,恐怕她没法说清,但她在每节课后的评课中对教材的分析讲解,对上课教师驾驭课堂的指点是那么清晰、独到与深刻,被青年教师誉为“活的教育学”。

在于老师所带教的本校青年教师中,有的已被评上特级教师,有的多次在全国的教学大赛中获奖,有的已走上领导岗位,可谓“桃李满天下”!

50年代,于漪老师扎着长辫走进了中学任教,她以刻苦的钻研,耕耘在三尺讲台;以求实的坚韧,播撒着智慧的良种。60年代于漪老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文革的风风雨雨中,她始终坚持教育,坚信中国需要教育,教育将成就中国。70年代末,于漪老师以厚实的功底,数以上百次的公开课和论文专著,以她高尚的师德,被首评为语文特级教师。80年代,于漪老师在教学与管理的岗位上,以远见卓识,构筑了学校的人才高地,使学校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90年代以来,长期的教育实践研究,使于漪老师引领着时代的发展,成为教育改革的弄潮儿。

新一轮课程改革刚拉开了帷幕,于老师飞往北京参加了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的审定,作为其中唯一的一位中学教师,她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在上海二期课程改革的教材审查中,于老师又是唯一的一名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审到高中三年级的审定专家。

于老师还是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四所大学的兼职教授,她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的重任,她在华东师大的礼堂里为老师们作“今天怎样做教师”的讲座,也为老师们传授语文教学的“真经”;她不顾年事已高风尘仆仆地赶到江苏、浙江等地讲学,传授现代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理念;她还是上海市白玉兰的远程教育网客座教师;为云南思茅地区、红河地区、三峡库区、新疆等地老师们讲授她的教育理念、教学经验和她对教育的那片赤诚的爱,她走出上海,为全国教育服务。

近些年来,她还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她主编的《现代教师自我发展丛书》(共18本)已经出版;她主编的《现代教师学概论》已经由教育部审定,作为全国教师职后进修的材料。她还撰写了《让生命与使命结伴同行》、《为人师表要德才兼备》等文章;《于漪文集》六卷本也已正式出版,这在新中国教育史上,是第一位中学教师出版文集。因为她的努力,中国教育发展史宝库中,又多了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在上海东方电视台为庆贺于漪从教50周年所拍摄的专题片中,于漪老师语重心长地说:“青春是无价宝,教师要对他们千百倍的珍视,千百倍的关心。”几十年来,于漪老师牢记党的宗旨,牢记共产党员的义务与责任,孜孜不倦、上下求索,让自己的生命和历史的使命结伴同行,在事业的奉献中提升思想、净化感情,她的赤诚之心将激励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使我国的教育事业更加辉煌。

第四篇:观看于漪老师

观看于漪老师《奉献—教师的天职》报告有感

冀伟红

没有看报告之前,我了解到于漪老师的情况。知道了她是一个80多岁老人,出生于旧时代,她的教学思想是否符合现代教学理念呢?看了报告之后,非常感动,我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她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比我们还超前。我有很多的感想想和同行交流,希望从中有所收获。

于老师有句话是.“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听了这句话 我感动于这位耄耋老人对于教育事业的挚爱,感动于这位教育智者宽容博大的精神,感动于这位教育前辈的情意深长的教诲。这是于老师的一种追求,也成为于老师永不停步执著追求的内在驱动力。更让我们这一辈做教师的惭愧,使我们更加感到自己的不足,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做老师应该达到的境界。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才能真正的爱学生,才能真心的教好学。

我是一个教学近20年的教师,对于老师的这句话有更深的体会。我上学的时候,没有学习过电脑,对于教学用课件上课则更是天方夜谭。但现代教学需要就得学。所以我就省吃俭用买了一台电脑,(对于今天来说,一台电脑不算什么,可是对于当时工资只有270元的我已经是相当不容易。)每天学习到深夜。终于能熟练的制作课件,运用课件上课。所以对于我们教师就更应该时时刻刻学习,才能更好地交给孩子知识。

“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是于老师一生的追求,一生的写照。它也勉励着我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在教师的岗位上更加优秀。

于老师还有一句话是“我有两把“尺”,一把是量别人长处,一把是量自己不足,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或缺点,自身才有驱动力。因为,“累累创伤,是生命给你最好的东西”。我很欣赏,因为在我的教学中也遇到过这样的事。在教学时,我很用心地去教,但是发现学生并不是我想象中那样,他们有的上课时竟然开小差,学习成绩很差。我就狠狠地批评了学生,但是发现这样效果更差,我也想很多过解决的办法,但结果还不理想。后来我就想是不是自己的问题呢?于是我就积极地听其他老师的课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通过了解学生改进自己的教育措施。结果大多学生上课能认真听讲,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所以我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用好这“两把尺”。

于老师说“我无怨无悔,因为选择了教师,我就选择了高尚;选择我们可爱的学生,选择这永远光辉灿烂、青枝绿叶的教育事业!”我庆幸自己能像于老师一样选择了这永远光辉灿烂、青枝绿叶的教育事业。更希望自己在这条路上,做的更优秀。

第五篇:记于漪老师

于漪语录

1.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2.我有两把“尺”,一把是量别人长处,一把是量自己不足,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或缺点,自身才有驱动力。因为,“累累创伤,是生命给你最好的东西”。

3.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高尚;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理想。

4.座右铭:教育工作中,一切以教师人格为依据:智如泉涌,行可为表仪者人师也。

5.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所谓合格,就是不负祖国的期望、人民的嘱托。

6.教学参考书毕竟是别人的劳动,只有自己的劳动所得才是带着生活露水的鲜花,是你自己的心得,学生才容易和你交融。教出自己个性的时候,才是学生收获最大的时候。因为,教育事业是创造性的事业。

——于漪:《育无止境 爱满天下》《奉献是教师的天职》《一个大写的人》《语文教学要讲求综合效应》《以人为本 教文育人 ——特级教师于漪谈语文教学改革》《于漪——为语文教育加“钙”》

愿作春泥,甘为红烛

——记于漪老师

“红烛呀!流罢!你怎能不流呢? 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底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

用闻一多先生的这首诗来赞扬于漪老师是再恰当不过了。于漪,这位蜚声海内外的教育家,用她自己的心灵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红烛之歌”。“选择教师,就是选择了高尚。”正是因为坚信这一点,于漪把自己的一辈子定格为“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在她心里,教育千斤重——伟大的教育事业,与我们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

什么样的教师才算合格?于漪对“合格”有自己的理解。“国家把后代交给教师,国家就放心了;老百姓把自己的子女交给教师,他们就放心了。这才是合格。”“智如泉涌,行可为表仪者,人师也。”汉代韩婴在《韩诗外传》中讲的这句话,常常被于漪引用,她视之为座右铭。教师是育人的工作,并非人人可以胜任。也正因此,教了一辈子书的于漪,一辈子都在学做教师。

课堂这个舞台对我来说,教书育人的分量更重一些。但与于老师相比,深感差距很大。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我们自己如何看待教师这个岗位、这种职业呢?不错,近年来,教师的待遇改善了,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愿意当教师的人也多了。然而,清醒认识教师职责,还是个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教师是一个岗位、一种职业,但更是一种责任。于漪老师从教多年,却从未要求过什么。她不计个人得失,一心只为教育。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靠的是什么?是一种清醒的责任意识。教师可以在不同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表现出不同的教学艺术,构建不同的教学模式,但是清醒的责任意识和在此基础上持久的内在动力,是教师完成卓有成效工作的必备条件。读了于漪老师的文章,对教师这一职业,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的几点认识:

1、对学生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于老师说:“只有对学生真心一片,才能与学生心心相印。”优秀教师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 2 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对于任何学生就是一个“爱”字。以无限的真情去关爱,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不厌其烦的耐心指导,当学生做错了事的时候,指导分析让学生知道做错事的原因。用温馨的语言教育学生,用母亲般的爱感化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犹如父母,甚至胜于父母。感受到能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2、对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作为教师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忠诚教育事业是师德的灵魂。要想成为新世纪的优秀教师,除了学识渊博、教学得法之外,还应有“以育人为理想,以塑造人的美好心灵为己任”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自己与学生关系的准则。爱学生是教师职业活动中最宝贵的一种情感,没有对学生的爱,也就没有真正成功的教育。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情感,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3、对教学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教法。在教学上,作为教师要从教材、学生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保持自己的传统教学方法优点,博采众家之长,吸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又要有自己的原则,不随波逐流。经过自己不断的整合、实践、调整,融会贯通,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下载读于漪老师(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于漪老师(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读于漪老师的书

    一辈子学做老师——我读于漪老师的书 谢 艳一、于漪其人 于漪老师,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是我国语文教育界一位资深教师,于漪也是一种教育精神和教育理念的象征。 读她......

    读于漪老师文章有感 德育

    读“教育的姿态”有感 “教育的姿态”于我来说是一本厚重的书籍,书中囊括了于漪老师从教60年来发表的各类文章和讲稿,是一本揭示教育本源、展示教育奥秘的教育职场秘笈。需要......

    于漪老师教你写作文之一

    于漪老师教你写作文 众所周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论怎样能干的媳妇,没有“米”,也是做不出饭的。写文章同样道理。没有充分、生动和质地优良的材料,只在技巧上兜圈子,翻花样,写......

    于漪老师报告体会

    五十年教师生涯,桃李满天下:半个世纪孜孜不倦,心血洒讲坛。这是名师于漪的真实写照。听了于漪老师的报告之后,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这位“老太太”如此有激情,如此的人格魅力、......

    于漪老师的教育观

    于漪老师的教育观 “选择教师,就是选择了高尚。”正是因为坚信这一点,于漪把自己的一辈子定格为“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在她心里,教育千斤重——伟大的教育事业,与我们国家......

    于漪:一辈子学做老师

    “三维”于漪:一辈子学做老师 上世纪50年代,她扎着长辫从复旦大学毕业走进中学校园,从此以刻苦的钻研耕耘在三尺讲台,以求实的坚韧播撒着智慧的良种。在语文课堂上,她教语言、教......

    于漪老师教育思想

    与心灵接触的情感教育:语文教学的灵魂 情感教育是心灵相接触的教育,是一种在感化、陶冶中使学生的素质和品格得以升华的教育。 没有了情感,语文教学就会失去灵性、灵魂而变得......

    读于漪事迹有感(大全)

    读于漪事迹有感 小二班 张茵倩 五十九年的教育生涯,五十九年的艰苦探索,于漪没有一天停止过对教育的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科学。她一直扎根在上海基础教育的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