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最可爱的人教案(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5 03:19: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历史最可爱的人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历史最可爱的人教案》。

第一篇:历史最可爱的人教案

第二课

最可爱的人

寒亭区开元街道张氏中学 刘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了解抗美援朝的简单经过,掌握抗美援朝斗争的结果,知道司令员彭德怀的英明指挥,能说出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的感人事迹;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阅读与叙述的能力,分析、总结、概括历史的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利用课本提供的战役示意图和图片,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史实;课外搜集阅读有关抗美援朝英雄的纪实文章,感受他们的英雄气概。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理解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为了保家卫国,支援朝鲜人民,其性质是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

教学重点: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及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奔赴朝鲜的原因,及对抗美援朝斗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的分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有一首老歌,它铭刻着志愿军战士的丰功伟绩,展示着志愿军战士的豪迈和决心,每当听到它,会使人斗志昂扬、意气风发。今天,让我们伴随着这首歌,穿越时空的隧道,共同回顾五十多年前的这场伟大战争,去领略这群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风采。

教师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学生听歌,从中感受志愿军战士的英勇、豪迈、热情和决心。

教授新课

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抗美援朝的背景:

多媒体播放抗美援朝纪录片《较量》片段,创设教学情境,提出探究问题:你能说出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的背景吗?

结合多媒体资料和课本内容,学生自主学习,试着总结出答案。

(新中国成立后,美帝国主义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妄图将心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里,致力于建立对新中国的包围圈。为此,美国采取了一系列侵华政策,如:美国政府不顾世界舆论的谴责,调兵遣将于1950年组成以美军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在麦克阿瑟率领下在朝鲜半岛的仁川登陆,侵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直打到中朝边界鸭绿江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

鸭绿江战火

美军入侵台湾海峡

仁川登陆

小组合作讨论:

金日成请求援助函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出兵侵略朝鲜,战火烧到我国边境,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让你做决定,你打算怎么办?(让学生做主,通过多角度的热烈讨论,能让学生深入了解抗美援朝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领悟共和国领导人英明决策。)

多媒体展示毛泽东做出决定的重要讲话。

2.抗美援朝战争的经过:

学生自主探究问题:

(1)抗美援朝战争何时开始?司令员是谁?战争何时结束?

(2)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连续发动了几次大规模战役?结果如何?

(3)通过演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3次战役示意图”,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4)想一想,抗美援朝战争为什么会胜利?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彭德怀在朝鲜战场上 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全国捐款购买飞机大炮 青年积极报名参加志愿军

二、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教师:同学们,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了,但中国志愿军战场上表现出来的英勇顽强、舍家为国、不怕牺牲的精神永远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请同学们把搜集到的英雄的故事讲一讲(也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现),以表达对他们的崇高敬意。

图片展示黄继光、邱少云等的英雄事迹。

黄继光(1935-1952年)

邱少云(1926-1952年)

教师:同学们,你们讲的故事真是太感人了,正如军旅作家巍巍所写: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越来越深刻的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觉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为什么称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谈谈你的感想。

学生互相讨论,总结:(这是因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了爱国主义精神———自己牺牲、吃苦不算什么,只要国家独立人民生活幸福;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战斗中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甚至为之付出宝贵的生命;国际主义精神——是朝鲜人民如自己的亲人,因此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保卫了国家,也为国家为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善良爱好和平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是我们心中最可爱的人。)

三、结束语:

最后,让我们齐读巍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一段文字,再次深入感受志愿军战士的可爱!

多媒体展示: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一只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四、作业:

学完本课,写一篇读后感,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情怀。

第二篇:最可爱家的人

卧龙学案历史(八年级下)身心健康 厚德崇礼 志向高远 博学多才第2课最可爱的人班级:_____姓名:__________ 编号:_____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美国对中国人民的挑衅;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2.理解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典型例题

下列事件与彭德怀有关的是()①百团大战 ②平型关大捷③抗美援朝 3.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自主预习

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背景:(1)美国侵朝: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军入侵朝鲜。(2)派兵侵略朝鲜,越过打到中国边境,轰炸中国(3)美国第七舰队入侵(4)请求中国派兵援助。

2.目的:抗美援朝。

3.过程:

①年10月,率中国人民开赴朝鲜前线。

②中朝人民并肩作战,五战五捷,把美国侵略

军赶回到“”附近。

4.结果:

年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中朝人民取得了的胜利。

二、战斗英雄

1.在战役中,勇堵敌人枪口的。

2.为保证战斗的胜利而被大火吞噬的。

课堂探究

探究一:抗美援朝

为什么说“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

探究二: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为什么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

④重庆谈判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

本题为综合考查彭德怀革命活动的题目,要求

学生对彭德怀在不同时期的活动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掌握,从而形成对这一历史人物的整体认知。课堂训练1.1950年,中国受到美国怎样的侵略威胁()①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 ②美军打到中国边

境鸭绿江边 ③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 ④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

湾海峡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2.中国人深知“户破堂危,唇亡齿寒”、“救邻自

救”的道理,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

政府派兵援助时,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央

政府便派谁为司令员率军队入朝作战()A.彭德怀B.林彪C.邓小平D.刘伯承 3.建国之初,让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使中国国际威望空前提高的事件是()A.土地改革B.镇压反革命C.抗美援朝D.没收官僚资本 4.抗美援朝运动的时间是()A.1949-1951年B.1950-1952年C.1950-1953年D.1953-1958年 5.“他的名字及英雄事迹被镌刻在上甘岭北面的五圣山石壁上。”他是()A.董存瑞 B.黄继光C.邱少云D.刘胡兰 6.今天,在我国辽宁省丹东市(位于鸭绿江畔,中朝边境)抗美援朝纪念馆,馆内矗立着两位与抗美援朝有关的中国伟人的巨型雕像。其中一位是毛泽东,另一位是()A.彭德怀B.刘少奇C.朱德D.邓小平7.下列诗句,描写抗美援朝战争的是()A.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卧龙学案历史(八年级下)身心健康 厚德崇礼 志向高远 博学多才

第三篇:仁者爱人教案(用)

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二语文教案

《仁者爱人》

教学目标:

1、理解“仁”的丰富内涵及其对于生命的尊重。

2、掌握重要的实词和虚词,归纳宾语前置的类型。

3、正确理解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孔子的“仁爱”与墨子的“兼爱”的区别

4、明确现代社会中继承仁爱思想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1、掌握“病、伐、趋、微、其、经”在文中的意义,并重点掌握“立、达、盍、诸”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2、明确“忠恕”的内涵。

3、背诵重点章节。

4、正确理解孔子 “仁”的含义。

5、正确理解孔子对管仲的评价。

教学难点:

1、归纳宾语前置的类型。

2、正确理解孔子对管仲的评价。

教学方法:

诵读法、串讲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论语》中关于“仁”的阐述有很多,《论语》共21,469个字,其中“仁”字出现 109次,这也就是说,《论语》中,平均十几个字中就出现一个“仁”。回顾学过的部分,有关“仁”的阐述比如: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人由已,而由人乎哉?”

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2章P9)

今天,我们来学习《仁者爱人》以进一步探究“仁”的内涵,深入了解儒家的仁爱观。二.释题

题目“仁者爱人”也是出自于《论语》里的一章: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孔子是大教育家,因材施教,樊迟是孔子的一个不怎么聪明的学生,因此孔子用最浅显的语言跟他讲道理,只教他“仁”的最基本概念——“爱人”。那么仁者具体该如何去“爱人”呢?我们学习课文的章节来探讨。

三、朗读1—4章。

1、你的声音原来可以这样美:学生大声自由朗读1—4章。

《论语》选修第五课《仁者爱人》1 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二语文教案

2、我们的声音原来可以这样美:齐声朗读一遍。

四、研习文本

(一)“仁”的具体内涵有哪些?

仁之本:孝悌(修身要务,德育为先,智育为后)(研读1.6)

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首先是做人的品德修养,其次才谈得上学习文化知识。德育第一,智育第二,这两者的关系是非常明确的。

换句话说,如果你要学习文化知识,精通学问之道,也只有从做人的体会、人生的经验入手,才能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而不会成为读死书的书呆子。这也就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第四回)的道理所在。可见,不论是德育第一,智育第二的教育方针,还是在各级各类学校开设“德育”公共课,设专职“德育教授”,都是持之有故,继承着儒教传统的。做人第一,学问第二

仁之则:忠恕(研读4.15)

忠是从积极的方面说,是从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 地让别人有所作为的角度讲的。也就是孔子在《雍也》篇里所说的: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 地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飞黄腾达,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飞黄 腾达。这其实也就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待人忠心的意思。

恕是从消极的方面说,是从自己不想做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的角度讲的。也就是孔子在《卫灵公》篇里回答子 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平?”的问题时所说的:“其恕乎!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非两个问题,所 以孔子说是“一”以贯之,而非“二”以贯之。

总起来说,忠恕之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自己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想这样;自己 不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不想这样。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仁的基本要求,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推而广之,所谓“让世界充满爱”,又何尝不是忠恕之道的体 现呢’?

忠:尽心竭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解读6.30章)恕:推已及人,仁爱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解读5.12章)

自己不愿意别人强加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实际上就 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

我们已经知道,子贡是孔子的高材生。作为这样一个高材生,又抓住了老师思想体系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来谈体会,按理说该得 到赞许,却不料被老师一盆冷水迎面泼《论语》选修第五课《仁者爱人》2 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二语文教案

下来,说:“赐呀,这不是 你做到了的。”

原来,就是在孔子自己的心目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 是非常难以做到的,所以要作终身的努力。

既然如此,不仅子贡没能做到这一点不足为怪,就是我们大 不都没能做到这一点又有什么可怪的呢? 只能说,“恕”道(不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啊!仁之上:圣(博施济众)(解读6.30章)

圣与仁的不同境界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实际上就是“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 人民大救星”的境界,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必也圣乎!”的境界。这当然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得到的。不仅一般人做不到,在孔子看 来,就连尧舜那样的圣人也没有完全做到。

仁的境界就不一样了。仁的境界,只要你努力就能达到,因 为那不过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罢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 以,当自己想做什么的时候也想到别人想做什么。将心比己,推 己及人。说到底,也就是曾于所概括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矣”里面“忠”的一方面,加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 “恕”的一方面,就完整地构成了孔子所谓“一以贯之”的“道”。这个“道”不是别的什么,就是“仁道”。

从某种意义上说,圣的境界是天才和英雄的境界。所谓时势 造英雄,天才和英雄的业绩实际上不是单凭个人努力就能创造出 来的。所以也可以说,圣的境界实际上不是个人的境界。因为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而仁的境界则是普通人所能企及的境界,是从我 们自己身边做起的境界。所以,我们所能做到的,也不过是努力 实行仁道,使人人都有一颗仁爱的心而已。

五、布置作业:

总结本文出现的重点字词。

第二课时

一、提问背诵。

二、继续研习文本。

(二)实践“仁”的方法、途径是什么?孔子自己是否达到“仁”? 仁之方:能近取譬(推己及人)(解读6.30章)(解读5.26,10.17,7.9,15.42,9.10)(7.27)仁的实践:

1、“言志”,体会三人的不同点。(解读5.26)引用朱熹的话:夫子安人,颜渊不违仁,子路求仁

子路是豪侠之志,讲义气,够哥们。从大处说,则犹如诗圣 杜甫所吟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颜渊是仁者之志,道德修养非常高。一方面非常谦逊,不愿 意表白自己的好处;另一方面要实行孔子所一再倡导,并认为要 终生奉行的恕道,不把劳苦的事施加给别人。

一武一文的志向,一个豪爽,一个隐忍。而圣人自己的志向 呢?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老者安之”,就是要让老年人无论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得到 安顿,无论是采取退《论语》选修第五课《仁者爱人》3 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二语文教案

休制度还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朋友信之”,就是要让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互相信任,再没有欺诈,没有仇 怨。“少者怀之”,就是要关心下一代的成长,永远爱护下一代,让 世界充满爱。

老中青三代都有了着落,社会安定而美好。圣人之志,岂不 就是要实现世界大同的理想吗?

2、问人:重人不重财

细节描写拓展(解读10.17)

孔子家里的马棚失火被烧掉了。当他听到这个消息后,首先问人有没有受伤。有人说,儒家学说是“人学”,这一条可以作佐证材料。他只问人,不问马,表明他重人不重财,十分关心下面的人。事实上,这是中国自古以来人道主义思想的发端。

3、与有丧者侧:尊崇礼(解读7.9,9.10)

这是不是太迂腐了呢?

不是。这是圣人性情纯正,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人家在丧 事的哀痛中,你在这里大吃大喝,像话吗?另一方面,也是圣人 尊崇礼节规范的表现:遇到人家的丧事,自己要表示哀悼。真心 哀悼,难道还能大吃大喝吗?

孔子对于周礼十分熟悉,他知道遇到什么人该行什么礼,对于尊贵者、家有丧事者和盲者,都应礼貌待之。孔子之所以这样做,也说明他极其尊崇“礼”,并尽量身体力行,以恢复礼治的理想社会。

4、导盲:无微不至的关心(解读15.42)

分析其语言的平实与浅易,理解运用具体细微的记述,真切地反映孔子对盲人的关心。

5、子钓而不纲:“仁”延伸到自然是“爱物”(解读7.27)

其实,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和用网捕鱼,和只用箭射飞行中的鸟与射巢中之鸟从实质上并无区别。孔子的这种做法,只不过表白他自己的仁德之心罢了。拓展:

求仁得仁(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7.30)杀身成仁(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15.8)小结:仁者必爱人,爱人是仁者的活动,爱人者必能达到仁。

三、问题探讨

(一)探讨1: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一方面又肯定管仲为“仁者”。孔子为什么说管仲是一个仁者?这表现了孔子怎样的仁爱观?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插入3·22章)这里,孔子指出管仲一不节俭,二不知礼,对他的所作所为进行批评,出发点也是儒家一贯倡导的“节俭”和“礼制”。

(课文14.17章)本章评价管仲。孔子也曾在别的章节中说到管仲的不是之处,但总的来说,他肯定了管仲有仁德。根本原因就在于管仲“尊王攘夷”,反对使用暴力,而且阻止了齐鲁之地被“夷化”的可能。孔子认为,像管仲这样有仁德的人,不必像匹夫匹妇那样,斤斤计较他的节操与信用。

明确:管仲辅佐齐桓公用和平手段维护华夏统一,使人民免遭异族奴役。表明孔子的仁有一个很高的标准,即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爱护百姓,而不是讲小谅小信。关心民生疾苦,始终是孔子的仁爱观。

《论语》选修第五课《仁者爱人》4 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二语文教案

(孔子要比管仲小172岁,他出生之时,管仲已经去世90多年。齐桓公称霸诸侯,是依据自身的实力,采用得当的策略,消弭他们的矛盾和纷争,将诸侯们联合在一起,避免了大规模内部战争的发生,整个过程都是打着周天子授权的名义进行的,“一匡天下”,从而维护了周王室摇摇欲坠的地位,延缓了周朝的解体。这是孔子最为称道的。说管仲仁,也就是他辅佐齐桓公保住了周王室,维持了周朝的统一,维护了周礼。其次是管仲辅佐齐桓公做到了“攘夷”。当时生活在周王室及其诸侯国四周的戎狄势力很大,经常骚扰和侵犯周王室和中原,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威胁。齐桓公在管仲的策划下,多次联合诸侯打击来犯的戎狄,使得华夏文明得以保存。这里强调的是华夏与狄戎之间的差别,强调要对抗狄戎以保全华夏文化,也就是保全周礼。尊王和攘夷的意义是同一的。其实孔子赞赏于管仲的,仍然是那个根本的东西:克己复礼,尽管管仲在小处有失礼的地方。)

(二)探讨2:同是相爱,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中庸)的基础上推己及人;墨子的兼爱则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说 “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的主张和孔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孟子说“墨子兼爱,是无父也”?

明确:孔子的仁爱是以尊尊亲亲为基础的有差等的爱,根据远近亲疏,贵贱尊卑而有所区别,有先后厚薄之分。【孔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养民以惠,惠则足以使人。”

墨子的兼爱是取消等级差别的普遍之爱,这就破坏了严格区分上下尊卑的宗法等级制度,所以孟子说墨子的兼爱是无父。

三、课外延伸:“仁”这一思想在古今中外的影响及意义。古: 微子、比干——“仁人”。献身国家,取义成仁。

文天祥——“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爱国就是为大多数人而死。

谭嗣同:“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谭嗣同的代表作《仁学》,就是追奉了孔子的“杀身成仁”。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今:李大钊、抗洪(画面)。“仁人志士”“仁义之师”“仁爱之心”

意义:“仁”是爱人类,爱一切的“人道主义”境界。“四海之内皆兄弟”——世界意识的形成(地球村)。

解放大量被压迫、被奴役的行动都是“仁”——人道主义。

由于人类的破坏,自然环境越来越恶劣,我们生存的地球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这就越来越需要“仁”的思想。这也是为什么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会提出“巴黎宣言”的重要原因。

当代中国的仁者:感动中国人物:毕生梦想消除饥饿的袁隆平,大山深处孤身支教的徐本禹,来自人群的“微尘”

“当仁而不让”,这是仁的锋锐与张扬,仁,在我国古典文化中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道德概念,更是一个有着深刻内涵的,富有东方文化色彩的哲学命题。

四、合作完成课后前三题。

第三课时

《论语》选修第五课《仁者爱人》5 周口中英文学校高二语文教案

一、齐读全文,点名背重点章节。

二、结合课后第四题,归纳巩固

1、宾语前置主要有几种情况:

第一种,否定句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第二种,疑问句否定句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第三种,用“之”“是”来表示,“之”“是”充当复指宾语; 第四种,肯定句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2、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讲信用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孔子遇见穿丧服的人,戴礼帽穿礼服的人和盲人时。(戴礼帽穿礼服)

尧舜其犹病诸:以„为困难(意动)使动用法

己欲立而立人:使„站得住 己欲达而达人:使„通达

敝之而无憾:即使使它们坏了也不要悔恨。(使它们破旧)。老者安之:让老年人安心。(让老年人安心)为动用法

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为公子纠殉死,反而做了齐桓公的宰相。(为公子纠殉死)

3、固定句式

①“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怎么样

三、熟记相关成语

①入孝出悌:在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尊敬兄长。

②一以贯之:用一种学说贯串一切食物,也有自始至终贯彻到底的意思。③博施济众:广施恩惠,救济民众。

④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⑤安老怀少:使老年人安逸;关怀年轻人。

⑥披发左衽:披头散发,衣襟向左边开。古指东方、北方少数民族的装束,含有落后、不开化之意。后亦借指异族入主。

⑦匹夫小谅:指普通老百姓所抱守的小节小信。⑧匹夫沟渎:拘守普通人的小信小节。

四、作业布置

1、背诵重点章句(1.6,5.26两章)。

2、写作实践

谈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处理人际关系、维护社会和谐上的作用?字数不少于300字。

《论语》选修第五课《仁者爱人》6

第四篇:知心爱人--夫妻关系教案

知心爱人----解读夫妻关系

西关小学家长课程培训 教案 2012、7

[教学目的]

1.使家长们认识夫妻关系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影响,从而引起重视。

2.帮助家长了解正确处理夫妻关系的方式,让家长也学会经营婚姻,懂得真爱,从而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健康成长。

[教学重点]

帮助家长认识到夫妻关系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影响,认识自己不正确的婚姻观念,寻找到正确的经营婚姻的方式。

[教学难点]

怎样把正确处理夫妻关系

[教学方法]

谈话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演绎法

[教学准备]

课件、光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认识夫妻关系对孩子的影响

1、师:今天咱们先来欣赏情景剧《你们别吵了》。播放AB剧。与老师互动交流:看到剧中的小脚丫,你觉得会给他带来什么影响?

2、请三位老师上台合作演示夫妻孩子之间的关系。由等腰三角形变换成各种形式,让扮演各角色的老师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进行总结夫妻关系对孩子的影响:

为什么说夫妻之间的关系影响孩子的成长呢?

下面先参考一组数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预防闲散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研究”一组统计数字

△城市闲散未成年人犯与父母二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比例为47%,而城市普通学生74.7%的比例;

△城市闲散未成年人犯与亲生父母均不生活在一起的比例为25.9%,而城市普通未成年人为8.2%。

△城市闲散未成年人犯与父母一人在一起生活比例比城市普通学生高出10%。

△工读学生中父母离异的25%。工读学生中“父母健全关系和睦”的低于普通学校学生近20%。

△城市闲散未成年人犯与父母关系很不好而经常离家出走的比例达73%。

从数据上表明,与父母同住的孩子犯罪率远低于不与父母同住的或单亲家庭的孩子。可见,一个家庭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孩子良好的习惯的形成,而一个家庭的主要成员就是夫妻双方。父母情感和谐、婚姻幸福,是孩子成长的最好温床。

夫妻关系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夫妻与孩子三者之间应该是一个稳定的等边三角形的关系,三个人分别是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也就是说,三者之间的情感距离应该是相等的。这样的关系,才会平衡,才有利于孩子的心理成长。如果夫妻之间关系过于紧密,孩子被疏远,被冷落,那么孩子就会孤独,失落,缺少安全感。长大后容易情绪低落,对人缺乏信任,习惯于与人保持距离。而目前常见的一种家庭关系是:丈夫忙于工作应酬,居家时间太少,夫妻关系冷淡,而母子关系过于亲密。这种家庭模式的弊端也不可小视。父亲“存而不在”,会带来不完整的家庭教育;妻子感情失落,会通过对孩子的过度关注来获得补偿。这样的模式,多会加重孩子的“恋母情结”,易形成依赖型人格特点,独立性差,难以适应新环境。

二、爱情是什么?

1、老师:先请各位老师与家长在纸上画一画、写一写你心目中的爱情、婚姻、夫妻。

做完后,进行交流。

老师出示一个柏拉图的故事: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是著名的唯心主义者。

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老师就让他先到到麦田里去,摘一棵全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来,期间只能摘一次,并且只可向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于是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了。结果他两手空空的走出了田地。老师问他为什么摘不到? 他说:因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头路,期间即使见到最大最金黄的,因为不知前面是否有更好的,所以没有摘;走到前面时,又发决总不及之前见到的好,原来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早已错过了;于是我什么也没摘。

老师说:这就是“爱情”。

之后又有一天,柏拉图问他的老师什么是婚姻,他的老师就叫他先到树林里,砍下一棵全树林最大最茂盛、最适合放在家作圣诞树的树。其间同样只能砍一次,以及同样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

柏拉图于是照着老师的说话做。今次,他带了一棵普普通通,不是很茂盛,亦不算太差的树回来。老师问他,怎么带这棵普普通通的树回来,他说:“有了上一次经验,当我走到大半路程还两手空空时,看到这棵树也不太差,便砍下来,免得错过了后,最后又什么也带不出来。”

老师说:“这就是婚姻!”

人生就正如穿越麦田和树林,只走一次,不能回头。要找到属于自己最好的麦穗和大树,你必须要有莫大的勇气和付出相当的努力。

2、夫妻像什么?

互动交流。

夫妻像一双筷子。男人是一根,女人是一根,两根筷子有缘握在一起,成为一双那就是夫妻。一双筷子,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才能把美好的日子搛起来,送进我们的口中。男人和女人,少了哪一个都不行,一根筷子,永远无法捕捉到生活的真正滋味。想让两根毫不相干的筷子牢牢地夹住食物,其

中的一根就应该放低姿态,给另一根筷子一个有力的支点。爱情往往也需要一点点技巧,但心灵的配合默契才是根本。

筷子的作用,总是需要双方共同来完成的。夹子也可以夹起东西,可是夹子无法张得更大,它的容量是有限的。而筷子是自由的,它可以狮子大张口,把一切美好的东西尽收囊中。这就是筷子的力量。因此,不要忘记,一双筷子,应该是平行的,给另一根筷子足够自由的空间,空间越大,收获就越大。筷子有很多种,人也一样。一根筷子太长,另一根太短,不行;一根筷子太粗,另一根太细,也不行。

夫妻之所以像一双筷子,最根本的一点在于,他们之间谁也离不开谁,为了生活,永远不离不弃;他们总是一起品尝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共同承担着人生的风风雨雨。这不正是美好爱情的共同特征吗?在此衷心祝愿天下每一双“筷子”都能相互扶持,配合默契,携起人生的甜蜜!

第二课时

三、说说“七年之痒”

1、夫妻间的“七年之痒”和婚姻危机是如何得到预测与量化的?近日,针对德国的高离婚率,德国巴伐利亚州菲尔特市女市长保利提出一个大胆建议:建议为了减免离婚费用,将婚姻的时间限制为7年,之后婚姻自动解除,如果想继续维持婚姻,可以延长婚姻期限。她的提议值得商榷,但有关“七年之痒”的说法人们耳熟能详。半个世纪前,性感影星玛丽莲·梦露主演了电影《七年之痒》,随着这部影片的热映大家记住了这个有关爱情和婚姻的诅咒。人们用它来描述感情世界从热恋、婚姻、到无趣、疲惫,直至最后逃离的心态。

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侯玉波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婚姻是一种‘社会契约’,婚姻发生问题之所以是在第七年,主要是基于婚姻周期中的关注点。如果按照正常的时间,第七年的时候正好是家庭和事业的成熟阶段。有孩子的家庭步入婚姻的第七年后,孩子也慢慢长大,有了自己独立的能力,夫妻双方有精力来重新审视自己的婚姻。再加上现在社会上的诱惑比较多,夫

妻双方都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导致自己觉得自己的婚姻有问题。

2、痒的破解

人类的感情因素千差万别,非常复杂,“七年之痒”并不能完全以科学

来阐释清楚,但“婚姻之痒”也可以量化。

诸多爱情婚姻研究者将导致夫妻亲密程度减弱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以下10点:(1)空间上的分离;(2)新朋友代替了老朋友;(3)逐渐不喜欢对方行为上或人格上的某些特点;(4)交换回报水平的变化;(5)妒忌或批评;(6)对对方与第三方的关系不能容忍;(7)泄密;(8)对方需要时不主动帮忙;(9)没表现出信任、积极肯定、情感支持等行为;(10)一方的喜好标准发生了变化。研究者设定每条原因分值为2分,当有三条以上的原因综合叠加起来超过6分的时候,就很容易使两个人的亲密关系破裂,发生“婚姻之痒”。交流,测测自己是否进入“婚姻之痒”。

四、我们如何去爱

1、爱情婚姻的误区。

(1)爱情能够改变对方.(2)爱情是永恒不变的。(3)爱不需要理由与思考。

(4)爱情是无我的境界。(5)我的爱人只属于我。(6)爱情只是过程而非结果。

推荐一本好书《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2、我们怎样去爱

【积极交流】

夫妻关系是一切关系中最混和的关系。衣食住行,体肤之密,性爱交融,使得夫妻之间的隐私性基本全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而为一。如此的环境也造就了如此的心理状态。于是,在交流中,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并有一个很冠冕的理由:我都是为了你好,为了这个家好。

记得这样一个故事。老公在外忙碌事业,妻子在家相夫教子。妻子厨艺很差,上顿生淡下顿熟咸的,而老公特讲究美食。面对糟糕的现状,他采取了积极的说话方式。他每次都是和颜悦色、温情含蓄的先称赞妻子的贤惠,再称赞妻子的聪明和辛苦,最后稍略一句,下次再淡(咸)点就更好吃了。几个月的美言竟培育出了一个适合他口味的家庭厨师,夫妻感情也更上一层楼。我在想,假设老公以消极地态度在实话实说呢?

有一个妻子说,她老公也是事业中人,对她也很恩爱,就是说话太不恩爱了,就如做饭,同样的结果,她做淡或咸了,老公就很认真很负责的说,做饭和做人一样的道理,饭都掌握不好咸淡火候,你怎么做好工作呢?你怎么做好人呢?一句话就把你打入自卑的冷宫里了。假设妻子也很认真很负责地回一句:我就是这样的人,你现在可以另做打算。如此,估计家庭战争就快爆发

了。

一个丈夫,刚学会开车,兴趣之下,带妻子兜风。新手技术有限,妻子在一边不免一会叮咛这一会叮咛那的:别开太快了,换灯了,刹车了。都是很认真的大实话,结果呢,丈夫一会就把车兜到家里了。受不了了!假设妻子只说一句积极的话:我在你身边当秤砣,安心开吧。丈夫会如何?

妻子不小心丢了钱包,里面有一大笔钱。丈夫说:你怎么这么粗心呢,赚点钱容易吗,有一天小心把你也丢了。丈夫说:丢了就丢了吧,人平安就好,以后再去赚回来。这些都是实话,你喜欢听哪个?丈夫暴力教训孩子。妻子说,你有什么权利打孩子啊,打就打好了吗?孩子是我生的,伤一点点我也跟你没完。妻子说,孩子不听话是该教训,可是打能打好了吗,孩子是我们的心头肉啊,我们都心疼他,我们还是想想别的办法吧。

都是在说话,而且都是实话,而积极的说话和消极的说话,产生的结果呢,可想而知!

【信任支持】

在夫妻关系中,相互信任是爱情发展的基础,信任就是不要无端的进行猜忌,爱情的破裂往往是从相互猜忌失去信任开始的。特别是不要轻信外人的一些闲言碎语,本来很好的夫妻关系,可能由于“小道消息”的传播,心生疑虑,爱人回到家里进行质问,进而引起矛盾。北京一个朋友谈到一位女士,大度而豁达,爱人从事外贸工作,经常出差在外,有人在她面前讲,他爱人在外有相好的,还说他们看见双双对对在一起走,说得活灵活现,但是,这位女士听了哈哈大笑,说道:“他多一个女人爱好呀,说明我的丈夫有魅力,增加一个人管他,我也可以轻松一点啊。”说得别人无言以对,他们一家三口依然生活得其乐融融。即使别人说的是真的,也可以理解为逢场作戏,相信自己的魅力,相信自己的爱人不会离开这个家。据有关资料表明,夫妻关系密切的原因,91%的人说信任自己的配偶。

在爱情发展的过程中,双方在因种种原因,会出现一些违背常规的行为,比如,男人回家的时间超过了午夜,超过了正常回家的时间,约会迟到了,工作忙忘记了爱人的生日等等,这些都会引起对方的疑虑,但是,要体谅和理解爱人,“爱人确实给忙忘了,可以原谅。”当爱人偶然忘记自己的生日,可以笑着说:“你竟然忘记我的生日,受罚,写检查,给我买贵重的礼物,将功补过”,这样一来爱人歉疚之情油然而生,这样处理就很好。如果你大吵大闹,失去风度,爱人会心生反感,爱情关系也会因此受到影响。据有关资料表明,夫妻关

系密切的原因,89%的人说自己的配偶能体谅人。

宽容与体谅就是设身处地考虑对方的处境,宽容对方的过失并予以谅解。夫妻之间要保持感情和谐、生活幸福,必然要多一份宽容与体谅。就是要实在多虚假少,宽容多指责少。夫妻能相互宽容与体谅,彼此多为对方想一些,是一种最体谅。

在工作和生活中,夫妻双方难免有不顺心的时候。如果妻子在外遇到烦恼的事,回家向你发泄,你千万不要和她理论,一是要忍让,二是要顺气。例如妻子冲着丈夫说:“你那臭袜子还是乱扔,你非把我气死不行!”这时你就说:“对不起,下一次不敢了,把你气死了丢下我可怎么办?”她的气也就消了。如果你说:“别唠唠叨叨没个完,真讨厌!”这样说只会点起家庭战争之火,伤害夫妻感情。

五、全课总结:

选择你爱的人,爱你选择的人。

欣赏孙楠的歌曲《幸福相守》。

第五篇:五 《仁者爱人》教案(范文)

《仁者爱人》教案

2012年11月30日

教学目标:

1、掌握“病、伐、趋、微、其、经”在文中的意义,并重点掌握“立、达、盍、诸”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2、明确“忠恕”的内涵。

3、背诵重点章节。

4、孔子的“仁爱”与墨子的“兼爱”的区别。

5、正确理解孔子对管仲的评价。重 点:理解“仁”的丰富内涵。

教学步骤:

一、导入:

2006年11月12日下午,在“百家讲坛”演播室,在讨论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时,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问于丹:“你们美女也喜欢孔子吗?在你们这些美女的心目中,孔子是什么样的?”于丹答道:“我不主张从性别的角度去看孔子。在我的心目中,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

问:如何理解“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

明确:没有色彩:孔子的理论具有普适性。灰色是一种没有色彩的色彩。所谓“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康德语)”是也。

问:“温度”是何意? 明确:仁爱。

下面我们来学习《论语选读》的第五课《仁者爱人》,把握孔子“仁”的丰富内涵。

“仁”字在论语中出现频率极高。仁字在《论语》中共出现109次,有58章涉及,儒学甚至被称为仁学。

孔子事事讲“仁”,处处讲“仁”,为政讲“仁政”,做人讲“仁人”,他以其言行向人们昭示:仁爱是人间正道,做人的基本原则就是:爱人。现在我们来了解孔子的修身之道:仁爱。

板书:仁者爱人

二、朗读课文,归纳字词句式。请学生朗读,把重要字词画出来。

1、重点字音:(见学案)(1)衣轻裘()(2)冕()(3)瞽者()(4)厩()(5)齐衰()(6)弋()...

(7)被发左衽()(8)沟渎()(9)出则弟()衣裳()

2、重要词语:(1)出则弟 .(2)谨而信 ..(3)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 .(4)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5)尧舜其犹病诸 .(6)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7)盍各言尔志 .(8)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9)愿无伐善,无施劳 ..(10)然,固相师之道也 .(11)过之,必趋 .(12)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13)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14)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15)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16)岂若匹夫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

三、文本理解:(一)仁的根本(1.6)

1、疏通文字:

弟子:(1)指学生,与“老师”相对;(2)年轻人,与“父老”相对;(3)弟和子,与“父兄”相对。

入:“入”指“入父宫”,即到父母的房间里去;出:“出”指“出己宫”,即走出自己的房间与兄弟相处。

文:文化经典

2、探究:

孔子认为做人与学问是什么关系? 明确:修养第一,做学问第二。

孔子说到做人修养的哪些内容? 最根本的是哪一条?

明确:孝敬、责任、信用、博爱。“爱众”在文本中有哪些体现?

3、板书:

孝悌(根本)——爱众亲仁(老者、朋友、少者;师冕;齐衰者、瞽者;鱼鸟)结合学习10.17 7.9 15.42 9.10 7.27(二)实践仁爱的准则(4.15 5.12 6.30)

1、重点理解:

“吾道一以贯之。”(注意句式的倒装,“道”“一”等重点字。)现代成语:一以贯之,意思是以一种事理贯穿着事情的始终或全部。加诸于我:诸,之于

尧舜其犹病者:诸,之乎 病:以为„„难 何事仁:事,止,仅

2、探究:

孔子的关于“仁”的学说中贯穿了一个什么观念? 明确:忠恕。

“忠恕”的内涵:

忠:【说文解字法】心在正中,不偏不倚,没有二心,即为忠诚,《论语》解释为:对人对事尽心竭力。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以上句中说明:臣事君叫“忠”,朋友之间叫“信”。这是最初的意思,现代词“忠诚”,可以对待一切人。

“忠”字的内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意思是,自己想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行得通,也使别人行得通。(类推:自己有所作为,也使别人有所作为。)恕:【说文解字】从如从心,推别人之心如同自己的心,用自己的心理去体会他人的心理。就是自己不想做的事,也不强给别人,这样推己及人。

“恕”字的内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今义是“宽恕”,原谅别人。)

忠与恕都是仁爱的表现,但角度不同,忠是从“为”的角度讲,恕是从“不为”的角度讲,前者为对己要求,后者为对人态度。

做到“忠恕”这一点难不难? 为什么? 孔子做到了吗?(从《论语》中找出依据说明。)明确:“赐也,非尔所及也。”“尧舜其犹病诸。”

子路是孔子的高材生,可孔子也以为他做不到,那么恐怕就只有孔子最得意的门生颜回了吧。可惜我们在《论语》中还没有看到孔子对颜回这方面的评价。

在《卫灵公》里,当子贡问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时,孔子回答道:“那就是‘恕’吧。”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论语〃卫灵公》

原来,就是在孔子自己的心目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非常难以做到的,所以要作终身的努力。

尧舜可谓圣人,也感到为难。说明立人达人的境界非常之高,之难。忠恕之难,难于上青天。那么通向“圣”的路在哪里呢?就是仁吧。圣与仁的不同境界有什么不同?

解说:“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就是孔子所说的“必也圣乎!”的境界。这当然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得到的。不仅一般人做不到,在孔子看来,就连尧舜那样的圣人也没有完全做到。

仁的境界就不一样了。仁的境界,只要你努力就能达到,因为那不过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罢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以,当自己想做什么的时候也想到别人想做什么。将心比己,推己及人。说到底,也就是曾于所概括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面“忠”的一方面,加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 “恕”的一方面,就完整地构成了孔子所谓“一以贯之”的“道”。这个“道”不是别的什么,就是“仁道”。

从某种意义上说,圣的境界是天才和英雄的境界。所谓时势造英雄,天才和英雄的业绩实际上不是单凭个人努力就能创造出来的。所以也可以说,圣的境界实际上不是个人的境界。因为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而仁的境界则是普通人所能企及的境界,是从我们自己身边做起的境界。所以,我们所能做到的,也不过是努力实行仁道,使人人都有一颗仁爱的心而已。

(三)孔子言志(5.26)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日:“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日:“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重点词: 盍:何不 伐:自夸 施:表白 安:使动用法 探究:

师生三个人谈志向,你认为谁的境界最高? 子路:求仁,豪侠,讲义气。

颜渊:不违仁。道德修养非常高,不自夸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两个学生一武一文的志向,一个豪爽,一个隐忍。孔子安人:世界大同的理想 课堂小结:

1、忠恕的基本内涵及其不同角度:

忠,就是要求自己尽心竭力,积极为人;恕,就是推己及人,宽厚待人。前者从积极“为”的角度去做,后者从消极“不为”角度去做。

2、实践仁爱的方法:

(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帮助别人有所为。(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不强人所难。

忠恕是实施仁爱的基本准则,对人的要求非常之高,常人难以做到,孔子是最接近仁爱的人。(四)仁爱的实践(10.17 15.42 9.10 7.27)(1)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2)子食于有丧之侧,未尝饱也。

(3)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必趋。(4)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探究:

1、比较第(1)句与第(4)句,两者有矛盾吗?

2、中国人打斗很不喜欢用暗器,常用的暗器是所谓“镖”。万不得已要用镖时,必定同时大喝一声:“看镖!”“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这些行为与儒家的思想有关系吗?

3、从第(2)(3)句看,表现孔子什么思想? 明确:对礼乐文化的重视。

(五)孔子大仁爱观(14.17)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diàn)。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3•22 译文:孔子说:“管仲真不是大器之人呀!”有人问:“管仲节俭吗?”孔子说:“他家能世代收取市租,家里管事的人也不兼职,这怎么谈得上节俭呢?”那人又问:“那么管仲知礼吗?”孔子回答:“国君大门口设立照壁,管仲在大门口也设立照壁。诸侯国君设有国君会见时放酒杯的台子,管仲家中也有这个台子。如果说管仲知礼,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14.17 探究:

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另一方面肯定他为“仁者”,由此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仁爱观? 明确:孔子否定管仲“知礼”,是指管仲超越了一个臣子的本分,是违背了“礼”的等级。但是孔子不否定管仲是个“仁者”,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九合诸侯,匡正天下,使华夏民族免于衰落。由此看来,孔子的“仁”是以大的原则为前提,即保证国家稳定、百姓安生,不能违背此原则,而具体则应从小事做起,落实到个人的一切行为中。

“兼相爱,交相利。”“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从而亲仁。”(孔子)“墨子兼爱,无父也。”(孟子)探究:墨子的主张和孔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孟子说“墨子兼爱是无父也?

明确:孔子以“仁”为善,以“孝弟”为仁之本,能“孝弟”就是能仁。建立在“亲亲”(礼、等级制度)的基础上推己及人,人与人之间相互友爱;墨子以“兼爱”为善。墨家之“兼爱”是超越宗法等级制度的“爱无等差”之爱。兼爱讲究平等,他对大家的爱与对他自己父亲的爱是放在同等地位上的,所以孟子说他是“无父也”。

小结:

“仁者爱人”是孔子伦理学思想体系的核心之一,“仁”以“爱人”为核心,以“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和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实行的方法。“仁”延伸到朋友是“信”,“仁”延伸到人类是“仁民”,“仁”延伸到自然就是“爱物”。

除了这三点以外还有,“仁”延伸到父母是“孝”,“仁”延伸到父母兄弟是“悌”,“仁”延伸到子女是“慈”,“仁”延伸到夫妻是“义”,“仁”延伸到国家是“忠”。

六 板书: 1 仁之本 孝 悌

2、仁的主要内容:

(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积极为人)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推已及人)3 仁的实践:爱人

言志:夫子安人,颜渊不违仁,子路求仁(朱熹语)问人:重人不重财 导盲:无微不至的关心

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尊崇礼乐

肯定管仲“大仁”: 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只讲求小谅小信。

关心民生疾苦,始终是孔子的仁爱观。

下载历史最可爱的人教案(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历史最可爱的人教案(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好学的教师最可爱演讲稿

    好学的教师最可爱演讲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谁是最可爱的人?也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不同的答案。今天,我想借用这个题目,来赞美一群极其普通却又无比高尚的人。这就是我......

    爱人道歉信

    爱人道歉信 爱人道歉信1 我最亲爱的 :对不起,真的对不起,我知道我这么做已经深深的伤到了你,但真的,这不是我的本意,因为我清楚的知道,这么做的后果,你应该知道,我宁愿为你去死,我也不......

    爱人道歉信

    爱人道歉信 14篇爱人道歉信 篇1亲爱的xxx:老婆,不管你现在是否还生我的气,请你一定要心平气和的把下面所有的内容看完,如果你看完了,还是不肯原谅老公,我绝对不再纠缠你!让我来给......

    爱人道歉信

    爱人道歉信 爱人道歉信 1 亲爱的锋:对不起,这两天让你生气了,我感觉真的很内疚,你这么关心我,我却让你伤心了,我真诚跟你道歉,亲爱的,我想你昨晚应该感觉到我的真诚道歉了,要不你气......

    爱人道歉信

    爱人道歉信精选15篇 爱人道歉信1 亲爱的锋:对不起,这两天让你生气了,我感觉真的很内疚,你这么关心我,我却让你伤心了,我真诚跟你道歉,亲爱的,我想你昨晚应该感觉到我的真诚......

    爱人道歉信

    爱人道歉信15篇 爱人道歉信1 亲爱的xx:前几天,我和你吵架了还打了起来,对此我感到很内疚和难过。 我不想失去你这个知心朋友,我好好的反思过了,责任都在我身上,是我错了,对不起。......

    爱人道歉信

    爱人道歉信1 亲爱的红:对不起,真的对不起,我知道我这么做已经深深的伤到了你,但真的,这不是我的本意,因为我清楚的知道,这么做的后果,你应该知道,我宁愿为你去死,我也不愿意离开你,你......

    《仁者爱人》教案 1(精选合集)

    《仁者爱人》教案 1 《仁者爱人》教案 教学目标 、理解孔子“仁”的含义及其对于生命的尊重。2、明确现代社会中继承仁爱思想的现实意义。3、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文常识。 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