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六年级语文《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设计
4.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教学目的:
1、了解青海湖梦幻般的奇妙景色。
2、了解课文观察与现象相结合,语言自然优美的特点。教学重点:
1、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表达事物的方法,培养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培养有感情地朗读,展现境界,表达情感的能力。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大自然里到处都有令我们陶醉的美景。在美丽的西部,有一个被世人称为“梦之湖”的湖泊,有一首歌就是赞美这“梦之湖”的,歌名就叫《青海湖》。上周末我让大家去学这首歌,同学们学得怎么样啊?现在就把我们的歌声展示给在座的老师,好吗?
二、简介青海湖
这首歌主要表达了人们对青海湖的赞美之情。关于青海湖我让同学们去搜集查阅了资料,现在我就来考考大家。青海湖在哪儿?青海湖有多大?它是淡水湖还是咸水湖?(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作介绍,教师给予适当表扬)下来同学们还可以对青海湖作进一步的研究,不懂的可以向你们的科学、地理老师请教。今天我们主要是跟随当代作家冯君莉一道去领略它那梦幻般的美。现在就让我们在音乐的伴随下走进青海,走进青海湖。
以它粗犷、质朴、自然的美享誉世界。今天,让我们在音乐的伴随下走进青海湖,跟作者冯君莉一道去领略它那梦幻般的美。(放音乐)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青海湖如此之美,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展示青海湖的美的?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个人、小组等)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四、合作交流
1、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2、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青海湖的? 湖水、草滩、水鸟三方面描写青海湖的。湖水蓝而晶莹明澈
青海湖 粗犷、自然、质朴的美 梦幻般的湖 鸟儿的世界、鱼儿的乐园
五、重点品读、感悟
1、你认为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
2、“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六、探究活动
青海湖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或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资料,为导游写一篇解说词,并学做导游。
1、这篇课文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这篇课文哪部分能激发你读的欲望?为什么?
3、观看课件,领会青海湖的美丽景色。(青海湖不仅充满了粗犷、自然、质朴的美,而且是个鸟儿的世界、鱼儿的乐园。)
(二)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青海湖的湖水晶莹清澈
青海湖充满了粗犷、自然、质朴的美。
青海湖是鸟儿的世界、鱼儿的乐园,是个绝妙的世外桃源。----------------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三)谈谈自己对这篇文章的评价。
三、总结全文。文章值得学习的地方:
1、丰富的形容词,运用正确,比喻恰当,这些都使语言生动、形象、优美。
2、观察与想象相结合。
4、层次清楚。
四、巩固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湖水蓝而晶莹明澈
4*青海湖
粗犷、自然、质朴的美 梦幻般的湖
鸟儿的世界、鱼儿的乐园
第二篇:《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认读本课8个生字词,理解不懂的词语。
2.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青海湖壮丽的景色以及湖中蕴含着的丰富的生物资源。
(二)能力目标
2.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对美丽大自然的神往,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2.通过语言文字的赏析,使学生感受青海湖的美丽神奇,培养爱美情趣。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协作探究,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教师适当给予点拨。
(二)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合作探究.全班汇报交流。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二)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这句话的意思。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 根据阅读提示读懂课文。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质疑问难
1、导语:我国地域辽阔,有无数的名胜美景。在前几课,我们观赏了台湾阿里山的云雾,领略了江南的美景。同学们想不想到被誉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去旅游?那里有一处令人神往的湖泊——青海湖。齐读课题《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同学们知道青海湖在哪儿吗?青海湖有多大?它是淡水湖还是咸水湖?景色怎样?
3、交流,简介青海湖:
(1)生根据课前搜集、了解到的有关青海湖的资料,知道多少就说多少。(2)教师补充:青海湖蒙语叫“库诺尔”、藏语叫“错温布”,也就是“青色的湖”的意思。青海潮的流域面积比湖面大10倍,有50条短河从三山的四面八方汇入,没有出海的通路,因而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湖水含氧量少,含盐量最大,是一个咸水湖。
二、以读为主,读中探究
1、学生自主阅读:
(2)、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认真读一读。
(3)、小组内谈谈自己的看法。
2、汇报交流(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如:你读懂了哪些内容?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给你的同桌听,并跟同桌交流自己喜欢的理由。
(2)把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3)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这句话的意思。从哪儿看出青海湖的物产资源很丰富?
3、再读释疑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第三篇:《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阅读课文,感受青海湖的粗犷、自然而质朴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2、学习作者观察及表达的方法,想象文中所描述的画面。
3、激发学生想象文中所描述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难点:
1、阅读课文,感受青海湖的美。
2、学习作者观察及表达的方法,想象文中所描述的画面。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青海湖风光录象
教学方法:
启发法 朗读感悟法 自主性学习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导语:我国地域辽阔,有无数的名胜美景。在我国青藏高原的青海省东北部有一处令人向往的湖泊——青海湖。齐读课题《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找出文中与题目照应的句子。理解“梦幻”。(因为青海湖美,作者欣赏过后,有如在梦境中的感受。
2、默读交流,文中分几个方面表现青海湖的美?
3、师生交流板书:湖水清,环境美,鸟多。
4、师指导学生理清课文段落,写出段意。
三、熟读课文,质疑问难
1、通读全文,你有哪些不理解的词句?
2、师生互相交流解答问题。
四、小结
师:我们了解到作者从三个方面来介绍青海湖的美。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青海湖是祖国大地上最大的内陆湖,也是一个咸水湖。它四面环山,景色奇特。这节课我们去领略青海湖的风光。
二、学习全文,想象品味
1、分组研读,协作讨论。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组织小组学习,要求找到有关句子。
读读想想,从那些描写中读到了美?为什么?
师巡回指导,随机参与学生的讨论。
2、课堂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3、朗读体味,想象描画。
(1)学生再次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 描写青海湖美的句子,练习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A 小组为单位练习朗读,看谁读得最美。
B 学生自主选择,自由读给全班听,师生评议。
(2)一小组为单位共同描绘一张青海湖的风景画,要求画出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处景色。
A 学生自己作画。B 展示作品,并配以解说词。
(3)欣赏青海湖风光录象。
三、总结升华,迁移增效
1、假如你正面对青海湖,你会对它说什么?
2、作者写青海湖美,表达的目的是什么?
板书设计:
4、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湖 水 蓝
环 境 美
青海湖 鸟(世界)如梦境
鱼(天堂)
第四篇: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了解青海湖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爱国之情。
2、体会作者的情感,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教学难点 :
体会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根据阅读提示读懂课文。
教学过程 :
一、导语 :
同学们知道青海湖在哪儿吗?青海湖有多大?它是淡水湖还是咸水湖?景色怎样?
二、以读为主,读中探究
1、自主读书
要求:(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2、汇报交流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
如: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3、再读释疑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三、自主性练习设计
1、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青海湖的?
2、画出你认为最美的句子读一读,说理由。
3、说说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这句话的意思。
板书设计 :
纯净、深湛、温柔、恬静
湖水蓝蓝锦缎似的水灵灵蓝晶晶
青一片碧绿一幅
海草滩美连绵起伏褐色巨大
湖一条银色画卷
水鸟美世外桃源
[学生活动设计]:
朗读收集资料
交流欣赏
(本文是略读课文)
第五篇: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教学反思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自己先完成,然后听2班叶老师上了公开课,受到许多启发。如果再上这篇课文,我打算这样来:
一、读题,把握青海湖特征——梦幻。(人间难得见到,仙境、梦中才会有)
二、抛出中心问题:青海湖的梦幻体现在哪些方面?
1.学生通过读文,就能发现近看景美,远看环境好;物产丰富; 2.教师引导提炼:
景美体现在——草滩绿、湖水蓝
环境好体现在——晴空蓝、山峦褐、公路白 物产丰富体现在——鸟鱼多。
3.顺势引导学生用小标题的形式把答案写字课后练习题2的旁边。4.理清文章层次,(前面3-5段介绍了青海湖的梦幻),开头结尾可放任学困生来说,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表达顺序也让他们说,如果能和前两课比较下,会更有意义。
三、再读课文,具体感受青海湖的梦幻
(一)学习第3段:
1.自由读后指名读(如果老师会读,这里不妨先范读)。
2.找到美文领悟美在何处:一幅巨大的画卷(画着)—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莹莹的草滩、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无边无际的蓝色的湖水(色彩强烈鲜明;大气;纯净)3.出示画面印证,再读。
4.湖水蓝的相关句子学习,可以分男女读,然后出示画面,让学生印证头脑中的想象,这样学生的理解就有迹可循。当然这一句的仿写是绝对要的。
5.湖水蓝的原因可以一带而过,只需要提醒学生这样的科学原因,语句就不要抒情,讲究的是准备简洁。
(二)学习第4段:
1.可以直接齐读到“显得分外悠闲”处止,这都是作者看到的幽美的环境,辽阔的视野。
2.描写作者感受的语句,可以这样教学,先指名读,让学生补充事前查到的6个湖的知识,教师可随机出示它们的代表风景图(可以花点心思,不需要用太美的图,以便突出青海湖);到青海湖时,大手笔的一张一张的采取放大的动画形式播放,震撼学生;举出整容女、化妆女、天生丽质女的比较,来领会青海湖的质朴美、粗犷美、自然美、大气美。再熟读成诵。
其他内容的学习则不需要花费什么太多的心思去学习指导,需要抓住:
1、反问句:“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
2、文中结构:游览前(在梦中徜徉);游览时(梦幻般的美好);游览后(大胆的梦幻),从全篇的布局可以让学生发现并领悟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