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社会领域模式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学模式
一、生活感知教学模式
1.教学目标
让幼儿直接深入社会生活,扩大眼界,丰富感性经验,帮助幼儿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培养幼儿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感;使幼儿理解相关的社会行为规范,实践有关的社会行为。
2.程序和策略
第一环节:激发兴趣。
参观散步出发之前,教师要以简短的谈话启发幼儿活动的愿望,要告知幼儿参观游览、散步的地点、内容和注意事项。
第二环节:实地观察。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在村子里或小街上散步,观察人们的社会生活,有意识地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观看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和交往。在参观活动中,教师带幼儿到达参观地点后要重新整队,让幼儿有一个整齐、精神的面貌,再次提出有关的参观要求。引导幼儿有礼貌地向接待者问好;向幼儿提出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参观,把注意力集中到观察的主要内容上。可先参观该单位的全貌,再有所侧重地分别观察。教师和接待人员可作简单的介绍。
要组织好这一环节,教师还应注意:(1)参观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参观的内容和具体目标的要求,与参观单位联系,有必要时应指导接待人员写好讲话稿等等。(2)参观过程中,要让幼儿有充足的时间看看、想想;还要引导幼儿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所见的人和事;允许幼儿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及时地给予解答或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与寻找问题的答案。(3)参观时间不宜太长,防止幼儿过度疲劳,产生厌倦情绪。
第三环节:参与实践。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向幼儿提出行为要求,指导行为方法,组织幼儿操作练习,帮助幼儿把所获得的知识加以运用,使幼儿得到更真实的体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参观邮局的工作流程后,教师组织幼儿“集体寄信”,让幼儿亲自购买邮票并将邮票贴在参观前准备好的信封上面,将信投到邮筒里。这些实际操作,让幼儿真正获得寄信的初步知识,锻炼了寄信能力。
第四环节:谈话小结。
参观、游览回园后,幼儿对参观内容的印象还比较深,教师要及时地组织幼儿进行一次谈话。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整理、加深幼儿对物的印象;另一方面,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对待周围人们和事物的正确态度。组织这一环节应注意的问题有:(1)谈话时,教师可以图片、谜语或生动语言等引起幼儿回忆参观的人和事,启发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参观的内容和感受最深的、最喜欢的事和物。(2)教师要对这次参观、游览活动作一个小结和评价。(3)提供有关材料,以供幼儿开展有关的游戏时用。
3.教学范例及评析
参观邮局(中班)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邮局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并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幼儿了解寄信的过程。
2.初步培养幼儿热爱、尊敬邮递员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联系好参观的地点并确定参观路线。
2.准备好报纸、杂志、信等实物。
3.幼儿每人画好一张画作为信。
4.幼儿看操作材料“参观邮局”。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谈话,引发幼儿对邮局的兴趣。
(1)出示报纸、杂志、信等实物,启发幼儿思考:这是什么?是谁送来的?邮递员的工作单位在哪儿?
(2)提出参观的要求。要求幼儿参观时保持安静,仔细看邮局里有些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2.带领幼儿参观邮局。
(1)到邮局前引导幼儿观察邮局建筑物的颜色,提醒幼儿要安静地进去,小声地与工作人员打招呼。
(2)带领幼儿依次参观盖邮戳及分拣信件、卖邮票、买杂志、寄包裹、汇款的场所,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顾客在这里做些什么,邮局的工作人员是怎样工作的。
(3)组织幼儿讨论邮局和人民生活之间的关系,让幼儿知道邮局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了许多方便。3.集体寄信。
(1)每一个小朋友手里的信要寄掉,该怎么办呢?请一个幼儿做顾客去买邮票,帮助幼儿认识邮票:邮票是什么样子的呢?它有什么作用?告诉幼儿寄信必须贴邮票,邮票贴了就表示已付寄信费,邮票有多种面值。
(2)幼儿动手操作,练习寄信。告诉幼儿信封上写的是幼儿园的地址,所以信是寄给幼儿园的。教师示范将邮票贴在信封的右上角,再请一名幼儿将信投到邮筒里。
4.参观结束,组织幼儿返园后讨论,增强幼儿对邮递员的尊敬之情。
教师:邮局里有那么多信件、报刊、杂志都需要邮递员来送,他们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都坚持送信、送报,他们很辛苦,他们的工作也很重要。
注:此范例选自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社会》中班.虞永平主编.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3版第87页。
评 析
利用现实生活环境对幼儿进行教育,这是本活动的最大特色。让幼儿在大自然、大社会中学习,在身临其境中获得关于邮局的感性经验。在参观过程中,教师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去观察、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幼儿。例如,鼓励幼儿主动地向大人打招呼,主动地看一看、问一问、听一听、做一做,这既培养了幼儿大胆与成人交往的能力,又使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得到了提高,激发起对邮局工作人员劳动的尊敬之情。这样的活动,将给幼儿留下深刻、美好的回忆。
二、情感陶冶教学模式
1.教学目标
通过创设情境,启发幼儿联想,诱发新的情绪体验,使幼儿与现实中、情境表演中或作品中的人物心心相映、情情相通,在心灵深处产生强烈的共鸣并作出反应,从而使幼儿在遇到类似的真实情境时,更容易产生移情,作出亲社会行为。
2.程序和策略
情感陶冶教学模式包括情感激发、情绪追忆、情感换位和实际行动四个环节。
情感激发也叫认知提示,指通过成人的言语提示,组织幼儿通过讨论、绘画、唱歌、游戏、表演等形式,帮助幼儿辨别各种不同的情感及其面部表情,理解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中的想法、观点和情感,促进幼儿辨别他人情感、设想他人观点及进入他人角色能力的发展,进而促进幼儿认知水平和社会理解水平的提高,为产生移情奠定认知基础。
情绪追忆是运用言语提示唤醒幼儿在过去生活经历中亲身感受到的最强烈的情绪体验,引起他们对情绪体验产生的情境、原因和事件的联想,加强情绪体验与特定社会情境之间的联系。
情感换位是提供一系列由近及远的社会情境,让幼儿分析讨论和扮演角色,从而使幼儿转换角色去体验某种情绪、情感状态,并促进其角色转换能力的发展。
通过情绪追忆和情感换位,幼儿得以把过去的情绪、情感体验迁移到相应的社会情境之中,使自己置身于其中,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体验或设想他人正在体验的情绪、情感,从而产生移情。
实际行动是组织幼儿将自己移情的体验表达出来,与同伴、老师进行交流,再由幼儿或教师小结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关心话语或将采取的一些行为方式。在这一步骤中,教师是指挥,幼儿是主体。教师指挥幼儿操练,要注意操练的实效性,力求形式多样。①应用性操练:教师根据活动前的预想提供幼儿抒发感情、作出积极行为的情境,让幼儿实际做一遍。例如在“关心生病的小朋友”活动中,请幼儿按意愿选择“关心病人”的方式,参加相应的小组活动。②表演性练习:表演性练习包括事例分析和行为练习,即先举出假设的各种典型的社会情境或事例,或通过欣赏、表演儿歌等,让幼儿分析出在该种情形下怎样做才能给别人带来欢乐,并根据幼儿的提议,让大家轮流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从中体验不同的情感。教师应鼓励幼儿用动作和表情进行表演练习,使所学新知逐步深化,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大班社会活动“他为什么哭”的最后一个环节中,教师让幼儿扮演“哭的人”与“关心者”,幼儿在表演中抒发了关心他人的情感,体验关心他人的行为。
3.教学范例及评析
关心生病的小朋友(大班)
活动目标
体验生病的小朋友的情绪、情感,学习用各种方式关心、帮助生病的同伴。
活动准备
录音机、空白磁带、信笺、笔、制作礼品的材料等。
活动过程
1.引出情境。
(1)用“点名”的方法让幼儿意识到某个小朋友缺席。
(2)请幼儿猜测小朋友缺席的原因。
(3)此时,事先安排好的一位教师来班告知小朋友因病请假一周的消息。
2.启发提问。
(1)你生病时是怎么样的?心里会感到怎么样?会想些什么?为什么?
(2)现在小朋友生病在家,他心里会怎么样?
(3)人在生病时最需要的是什么?
3.分组讨论:怎样帮助生病的小朋友?
4.请幼儿按意愿选择“关心病人”的方式,参加相应的小组活动。
(1)幼儿口述,教师代笔,共同给病人写一封问候信,送上大家的祝福。
(2)把自己想与病人说的话录音,通过录音带把问候和快乐传递给病人。
(3)为病人制作一些有趣的小礼品,祝他早日康复。
5.教师把写好的信读给幼儿听,并让幼儿听录音、看礼品,对孩子们的每一种“关心”予以表扬和鼓励。
6.活动结束,推举一名幼儿代表随有关教师把信、录音带、小礼品转送给生病的小朋友。
注:此范例选自《幼儿教育》(浙江)1996年1月第23页·刘风琴“关心生病的小朋友”
评 析
该活动改变了品德教育流于说教的方式,巧妙地运用移情训练法引导幼儿结合实际生活事件设身处地地体会生病的同伴的心情,为生病的同伴着想。活动一开始,教师以点名方式让幼儿知道某个同伴因生病没能到幼儿园参加活动,并用提问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生病的经历或想像生病时的心情及想做的事,促使幼儿实现情感换位,即转换角色去体验特定的社会情感和事件并产生移情;做到急生病小朋友之所急,想生病小朋友之所想,在理解生病同伴心情的基础上,纷纷表示愿意通过写信、送礼品、说安慰话等具体行动来关心生病的同伴。最后,教师运用巩固深化的方法,让幼儿把想法付诸实践,强化行为练习,使幼儿正确对待情景中他人的情绪反应并采取积极的行动。
三、角色扮演教学模式
1.教学目标
帮助幼儿了解人际关系及不同角色身份,学习以适当的行为方式进行沟通,从而掌握互助、合作等友好交往技能,发展语言交流能力和想像力,使幼儿实践和尝试自己解决社交问题的办法。
2.程序和策略
(1)创设情境
情境创设应力求真实、生动、有人有景,可以用电化教具配合,也可以用画板或口技代替。场景布置及道具应尽量简单,化装只要突出人物身份的主要特点,能使幼儿看懂就行。如需幼儿扮演角色,应先物色人选,组织排练。活动开始时,教师要用语言向幼儿介绍场景(什么地方)、角色和主演者,以引起幼儿观看表演的兴趣,并向幼儿交代任务,提醒他们仔细观看表演者的表情、动作,记住表演内容,以便在观看后讨论。
(2)表 演
为了使全体幼儿都看清楚表演内容,表演者要面向全体幼儿,表演速度适中;可以完整表演,也可以分段表演。
(3)讨论明理
观看表演后,教师应围绕活动目标有重点地提问,引导幼儿讨论评价表演中人物的言行,激发某种情感,提出今后行为的选择建议,提高幼儿的社会认知水平和判断能力。讨论时,教师要尊重幼儿,让他们畅所欲言,提出不同看法。通过幼儿自己的活动,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讨论的基本形式主要是小组合作形式,在此基础上全班交流,甚至展开争论。在应得出一致意见的问题上力求取得一致,在允许有不同意见的问题上一定不要强求一致。要鼓励幼儿谈出带有个人情感的理解,鼓励创新。
(4)学习表演
幼儿有模仿和表演的兴趣,在这一阶段中,教师要组织全班幼儿分组、分角色进行表演,从而巩固在活动中获得的行为规范。有时可让部分幼儿参与表演,其他幼儿再次观看,这要依据具体的活动内容和教学环境来定。幼儿通过表演,进一步判断道德行为,在亲身参加表演中更好地掌握道德行为要求。
3.教学范例及评析
小记者(大班)
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
2.培养幼儿与人交往时能主动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3.培养幼儿乐意了解和关心自己能理解的社会新闻。
活动准备 1.事先排练“记者采访”的情景表演。
2.与全班幼儿人数配套的玩具小话筒、各种社会角色服饰。
活动过程
1.幼儿观看情景表演,初步了解记者职业及采访的基本过程,懂得与人交往时要主动并采用礼貌用语。
(1)向幼儿提出观看要求。
(2)幼儿观看情景表演“记者采访”。
(3)教师围绕表演内容提出有关问题,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怎样做好一名记者。
2.引发幼儿学习当小记者的兴趣,并乐意向别人了解自己所关心的社会新闻。
(1)教师提出“假如你是一名记者,你想采访哪方面的新闻”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请个别幼儿学做小记者进行采访。
(3)师生共同评价幼儿的采访表现。
3.开展“小记者团”实践活动,提高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
(1)幼儿分组扮演小记者及各种社会角色进行采访活动。老师巡视,鼓励每个幼儿都参与活动。
(2)全体幼儿扮演小记者,对现场听课老师进行采访。
4.小结活动情况。
活动延伸
1.在角色区中让幼儿玩“小小记者”游戏。
2.在语言区开展“新闻发布会”活动。
注:此范例选自汕头儿童福利会第三幼儿园大二班2000年11月22日公开课,由陈若瑾老师设计。
评 析
表演活动给了幼儿直观模仿的榜样,也给幼儿提供很好的实践机会。
该活动一开始,幼儿观看情景表演,直观地初步了解记者职业及采访的基本过程,懂得与人交往时要主动并采用礼貌用语,如“你好”,“请问”„„然后,教师围绕表演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怎样做好一名记者。交流后,教师以“假如你是一名记者,你想采访哪方面的新闻”引发幼儿学习当小记者的兴趣,激发幼儿乐意向别人了解自己所关心的社会新闻的情感,再请个别幼儿学做小记者进行采访。师生通过评议,使幼儿进一步明确如何当好小记者。让全体幼儿分组扮演小记者及各种社会角色进行采访活动,这使全班幼儿都有实践机会,提高了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实现了活动目标。最后,全体幼儿扮演小记者,对现场听课老师进行采访,再次锻炼了幼儿当小记者的能力,使幼儿获得的知识得到巩固。
四、实际练习教学模式
1.教学目标
让幼儿在“做中学”,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及交往能力,帮助幼儿内化道德规范、行为准则。
2.程序和策略
(1)激发愿望
活动开始,教师可出示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并以简短的语言激发幼儿对某一问题的探讨兴趣,激起幼儿参与实践练习的愿望。例如,在《做事有条理》活动中,教师出示一堆零乱的物品,引发幼儿整理的兴趣,并问:“小朋友,你们看这张桌子上有什么东西?这些物品放得怎么样?让我们来把这些东西整理一下,好吗?”这样自然而然地激起幼儿参与练习的愿望。
(2)方法学习
在这一阶段中,一是要组织幼儿讨论、交流某一情境中的行为要求,通过概括,让幼儿知道怎样去行动。如在“我们是小主人”活动中,教师把幼儿讨论的结果进行小结,使中班幼儿懂得“当小班弟弟、妹妹来做客时,我们要当好小主人,可以先作自我介绍,说说自己的名字、班级,再带领客人参观我们的教室,和他们一起游戏”。二是请部分幼儿根据教师创设的情境尝试正确的做法,其他幼儿观看台上幼儿的做法后进行评价,从而学习正确的行为方法。例如,在“做事有条理”活动中,让部分幼儿尝试整理物品,其他幼儿通过观察、思考、评价而懂得整理物品的正确行为程序,即“大的物品放在下面,小的放在上面,这样才整齐有序,便于搬动”。
(3)行为练习
获得一定方法后,即让幼儿练习,教师巡回观察。可将幼儿分成小组展开练习,互相观察,看行为是否合乎要求,教师针对幼儿练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纠正方法,同时让行为准确无误的幼儿上台示范,使幼儿对行为要求有更明确的了解。此外,应尽可能组织幼儿在游戏中、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行为练习。
(4)小结评价
教师要对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幼儿的练习情况进行小结评价,同时,向幼儿提出活动后的练习要求,使教学延伸至课外、园外。只有这样,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逐步形成。
3.教学范例及评析
我们是小主人(中班)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初步学会热情主动地招待小客人,激发幼儿做小主人的自豪感。
2.引导幼儿初步学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最基本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大带小”活动准备。
2.布置环境,准备好录音机、音乐磁带。
3.与几位同一个月过生日的孩子的家长取得联系,准备一个大蛋糕。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做小主人?
教师:今天有几位小朋友一起过生日,我们要请小X班小朋友来做客,我们应该怎么做小主人?
(1)请幼儿分组讨论,教师倾听。
(2)每组请一名幼儿代表发言。
(3)小结:当小班弟弟、妹妹来做客时,我们要当好小主人,可以先作自我介绍,说说自己的名字、班级,再带领客人参观我们的教室,和他们一起游戏。
2.开展“大带小”活动。
(1)全班小朋友在教室门口迎接小客人,每位小朋友带一位小客人。
(2)在轻松的音乐声中,幼儿自由活动、游戏。(3)生日聚会开始。
教师宣布生日聚会开始,请大家说祝福语,集体唱生日歌„„
请小主人带小客人洗手,端点心,送开水。大家吃蛋糕。
(教师提醒小主人照顾好小客人。)
(4)生日聚会结束,全班幼儿欢送小客人出门。
活动建议
1.小班可同时开展“我是小客人”的活动。活动之前,小班教师也应提出有关要求。
2.利用午餐前的时间进行小结,让幼儿谈谈自己是怎样做小主人的。
3.坚持在元宵花灯会、六一游戏会以及娱乐活动中开展“大带小”活动。
注:此范例选自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社会》中班.虞记平主编.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3版第1页.
评 析
幼儿期教育的特点是“养成教育”。该活动让幼儿“在做中学”,大部分时间幼儿亲自参与实践练习,丰富了幼儿的直接经验,使幼儿掌握了当好小主人的一些行为要求,有助于良好行为的养成。首先,活动一开始,教师就创设了“请小班弟弟、妹妹来我班做客”的情境,激起幼儿讨论“如何当好小主人”的兴趣,然后,教师将幼儿交流的意见进行小结,使幼儿明确当好小主人的行为要求。接着,教师组织幼儿开展“大带小”活动,在轻松的音乐声中,“小主人”带“小客人”一起进行生日聚会活动,身体力行照顾小客人的行为要求,幼儿的情绪达到了高潮,体验到了做小主人的自豪感,顺利实现了教育目标。此外,向幼儿提出活动后的一些行为要求,有助于幼儿将当好“小主人”与当好“小客人”的礼貌行为变成良好习惯。
五、艺术感染教学模式
1.教学目标
开阔幼儿的眼界,丰富幼儿的社会知识,提高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使幼儿理解和掌握寓于艺术作品中的社会知识和行为要求。
2.程序和策略
(1)欣赏艺术作品 这里所说的艺术作品是指文学艺术作品,即诗歌、故事、散文等。教学一开始,教师给幼儿生动流畅地讲述故事或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歌,使幼儿在欣赏文学作品中受到感染。讲述故事或朗诵散文时,教师可配以挂图、幻灯、实物、图片及音乐等,帮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内容。为了使艺术作品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教师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活动前教师应精心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健康的、有益的、有启迪性的作品;二是根据幼儿对语言的掌握和理解程度适时讲解启发。对于作品中表现的主题要重点予以提示,使孩子更好地从中领悟道理。
(2)讨论小结
社会教育活动中让幼儿欣赏文学艺术作品的目的是为了使幼儿明理、激情,进而导行。因此,欣赏艺术作品后,教师应围绕教学要求提一些问题,让幼儿围绕问题进行讨论,从而明白蕴藏在作品中的某个道理,激发良好的情感并影响其以后的行为。讨论时,教师要尊重幼儿,鼓励他们畅所欲言,提出不同看法。讨论后,教师要进行小结,引导幼儿得出正确的认识,对幼儿提出行为上的要求。
(3)联想深化
教师要适当地拓宽活动内容,引导幼儿对从作品中所学的知识(道理)从内容、形式、范围多角度进行认识、理解,达到开阔视野、发展思维、丰富知识、增强能力的目的。这一阶段可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或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议论,以促进道德知识进一步内化。教师列举有关事例时可以适当结合图片等直观教具,让幼儿通过联想深化认识。例如,在大班“做个守信用的孩子”活动中,教师在幼儿讨论《波波和乐乐》作品的基础上,开拓幼儿的思路,让幼儿分析另外两个事例,使幼儿能进一步领悟蕴涵在作品中的道德知识,明辨是非,并以此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
(4)创作实践
幼儿掌握了一定的道德知识后,教师可组织幼儿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创作实践活动,让幼儿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培养良好的行为。例如,在“三只想生病的小狗”活动中,教师组织幼儿为妈妈开个“小小音乐会”,在音乐会上让幼儿唱有关爱妈妈的歌,并且将自制的礼物布置在妈妈的照片旁。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让他们懂得爱妈妈的一些实际行动。
3.教学范例及评析
三只想生病的小狗(中班)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让他们初步懂得妈妈关心自己,自己更要关心妈妈。
2.鼓励幼儿大胆地在同伴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活动准备
1.熟悉童话“三只想生病的小狗”。
2.幼儿操作材料“三只想生病的小狗”。
3.布置一个好妈妈照片栏。
4.自制好送给妈妈的礼物。
活动过程
1.让幼儿欣赏故事。
(1)引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想生病吗?可是有三只小狗却想生病,他们为什么想生病呢?
(2)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三只想生病的小狗”。
2.让幼儿看幼儿操作材料,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三只小狗的行为表现:小狗为什么想生病?他们生病了,狗妈妈是怎么照顾他们的?结果狗妈妈怎么啦?他们这样做对吗?小狗妈妈病倒以后,这三只狗又是怎样想的呢?他们是怎样做的?
3.引导幼儿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感情地讲述自己应如何去关心妈妈。
(1)你的妈妈平时是怎么照顾你的,为你做了哪些事?
(2)妈妈这么爱我们,我们应该怎样爱妈妈呢?如妈妈上班累了,回到了家,我们应该怎样关心妈妈?
4.为妈妈开个“小小音乐会”,在音乐会上让幼儿唱有关妈妈的歌。
5.将自制的礼物布置在妈妈的照片旁。
活动建议
活动前布置墙饰,贴上每个幼儿和家里人一起活动的照片(如为孩子过生日、陪孩子在公园玩等),从而激发幼儿爱父母的情感。
1.要求幼儿回家表演节目给妈妈看。
2.在美工活动时,制作一件礼物给妈妈或其他关心过自己的人。附:
三只想生病的小狗
花花、黄黄、灰灰是三只可爱的狗宝宝,他们都是狗妈妈的好孩子,狗妈妈非常爱他们。一天,花花生病了,躺在床上。狗妈妈很着急,想尽办法让花花好起来,可是没有用。花花想吃肉骨头,妈妈连忙拿来肉骨头;花花想吃苹果,妈妈连忙买来苹果;花花想玩玩具,妈妈连忙拿来玩具。黄黄和灰灰看到了,心想:“要是我能生病该多好啊!”黄黄和灰灰想啊想,真的生病了。于是,黄黄要看图书,灰灰想吃虾条。妈妈忙呀忙呀,忙着照顾三个宝宝。狗妈妈太累了,终于病倒了。妈妈不能照顾三只小狗,连自己也无法照顾了。看着妈妈痛苦的样子,三只狗宝宝非常内疚,觉得自己对不起妈妈。过了几天,三只小狗的病好了,他们都来照顾妈妈,狗妈妈开心地笑了。从此,三只小狗再也不想生病了。
注:此范例选自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社会》中班.虞永平主编.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3版第71页.
评 析
学会关心,学会爱是做社会人的基础。爱是一种崇高的内心体验,它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靠后天的培养才能形成。在“三只想生病的小狗”活动中,有趣的故事情节及有关的讨论使幼儿随小狗的情感变化而发生情感变化。三只小狗很想得到妈妈加倍关心而想生病,但看到妈妈忙于照料生病的小狗是多么辛苦;妈妈因为过度劳累而生病又是多么痛苦;三只可爱的小狗很内疚,觉得对不起妈妈,因而自己懂得也要关心妈妈。幼儿在理解作品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教育,懂得妈妈很关心自己,自己也应学会关心妈妈。活动中,老师还创设情境,引导幼儿学习关心妈妈的具体行动,如给妈妈唱歌,动手制作礼物,做力所能及的事等,实现了活动的目标。
第二篇:幼儿园社会领域教学模式研究 改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学模式研究
万达实验小学幼儿部
一、研究背景
作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出的五大领域之一的社会领域教育,一直是幼儿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重点领域,但社会领域课程却因实施的难度较大,比较抽象,见效缓慢而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处于边缘化。因此,教师在授课时缺乏可借鉴的成型经验。而本组教师又是学前教育“零基础”的群体,更难把握教学时的尺度。为了摸索适宜学前阶段的社会领域的课程内容,建构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模式,促进幼儿社会适应性的发展,在陈丽娜主任的提议和指导下,我组积极尝试了幼儿园社会领域教学模式的研究。
二、创建依据
(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社会领域方面,从自我认知、他人认同以及社会适应等角度都提出了明确要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明确指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
(二)情境创设成为幼儿园社会领域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社会性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
(三)《指南》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体验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方式。
三、创建过程及主要模式结构提炼 基于以上对幼儿社会领域的学科特点、教学策略及学习方式的了解与研究,我们结合学校教研活动的工作部署,在陈主任的指导下从2015年10月至11月,开展了社会领域的主题课研究活动。
社会领域课程内容广泛,为了能够使教学模式的建构具有普遍意义和可操作性,我们分别选择了不同的课程内容并进行了分类分组研究。第一轮:《锦绣河山》(王伟丽)《感恩之旅》(韩智慧);第二轮:《生活中的标志牌》(张丽玲)《特殊的电话号码》(石志敏);第三轮:《去郊游》(段金婵),并在研究过程中初步提炼了以下总体教学模式与具体课型模式。
(一)总体模式框架:
第一环节: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情境创设的方式包括:表演、图画、语言、音乐、多媒体等。第二环节:活动参与,实践体验。
活动设计要求:具有情境性、层次性、操作性、群体性和游戏性的特点。
第三环节:领域融合,全面感知。
除本领域以外:与语言、艺术、科学、健康等其他四大领域从实际出发,有机融合。
第四环节:总结提升,激励发展。
基本方法包括:活动归纳、提炼要点、应用延伸,激励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发展情感,应用。
(二)具体课型模式建构 结合三轮教研三类课型我们分领域各有侧重进行了适度调整,提炼了以下具体课型模式。
类型一:情感陶冶型教学模式
建构课例:《锦绣河山》(王伟丽)《感恩之旅》(韩智慧)1.课型教学目标
通过创设情境,启发幼儿的情绪体验,使幼儿在心灵深处产生强烈的共鸣并作出反应,做出积极的社会性行为。
2.基本模式和策略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情感激发。
通过语言渲染,景象再现等方式,唤起幼儿情感共鸣或认知兴趣,为产生移情奠定基础。
例如:《锦绣河山》教学时,让幼儿准备自己旅游的照片,从自己熟悉的景点、景色中唤醒美好体验和认知欲望,为提升情感做铺垫。《感恩之旅》在执教时,教师创设了山区小姑娘感恩回报病榻上的奶奶的情境,唤起幼儿初步的认同感。为下一步体验现实中的关怀与感恩打下伏笔。
第二环节:回顾亲历,情绪追忆。
运用各种方式唤醒幼儿在过去生活经历中亲身感受到的最强烈的情绪体验,从而提升社会认知。
还以《感恩之旅》为例,教师在初步唤醒之后,分层出示了图片,展现了在家庭(父母、祖辈)、学校(老师、同学、学长)、社会中(各行各业)给予幼儿关爱的人们。这些熟悉的场景,激发了幼儿当时的情绪体验,积极地参与表达与讨论,逐渐明晰了这些身边的人为他们所付出的关爱和服务,感恩之情油然而生。
第三环节:以情促情,情感换位
一系列情境的呈现,让幼儿在回顾和讨论中,逐渐完成移情,心中的感恩之情自然流露。对课初教师创设的山区小女孩回报奶奶的故事也更加感同身受,有了积极帮助她的意愿。
第四环节:行动实践,情感延展。
教师组织幼儿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充分地表达出来,与同伴、老师积极交流的同时,努力为小女孩积累感恩爱心,帮助奶奶康复。这种获得情感导向,再应用到实际生活的过程,不断引领幼儿正确对待人与人之间的情绪反应并主动尝试采取积极的行动。
类型二:实践演练型教学模式(角色扮演型)
建构课例:《生活中的标志牌》《着火了怎么办》(张丽玲)《特殊的电话号码》(石志敏)
1.课型教学目标
帮助幼儿了解人际关系及不同角色身份,学习以适当的行为方式进行沟通,掌握基本的互助、合作等交往技能,发展交流能力和想像力,使幼儿敢于尝试自己解决简单的社会性问题。
2.基本模式和策略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发认知愿望。
创设真实、生动、切合生活实际的情境,促使幼儿在既熟悉又新鲜的情境中萌发参与的热情和乐于认知的愿望。例如:《生活中的标志牌》教师创设了兔子先生去散步的童话情境,充满儿童情趣,很顺利地完成了激情引趣的过程,也唤起了幼儿想要知道兔子先生散步时有什么事情发生的探究欲望。
《着火了怎么办》创设了幼儿喜闻乐见的喜羊羊救火的情境。《特殊的电话号码》课始,教师从幼儿熟知的亲人的电话号码引开来,激发了幼儿强烈的表现欲,纷纷展示自己熟知的情况,或说号码或摆号码,参与热情一触即发。
第二环节:观察讨论,获取角色认知。
让幼儿观察示范表演或演示,引导幼儿讨论评价表演中人物的言行,提出建议,提高幼儿的社会认知水平和判定能力。从中获取初步的认知体验,明确模仿的正确方法与具体要求。
《生活中的标志牌》中,兔子先生在散步过程中不断遇到不同的标志牌,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这些标志牌的意思和作用,观看兔子先生的处理办法,从而使幼儿明确了作为行人在道路交通方面应该遵守的规范。
《着火了怎么办》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家庭、公共场所等遇到火灾如何自救和求救的情境,并采用了先演示、再演练、评价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幼儿明确火场求救与自救的正确方法。
《特殊的电话号码》教师在指导孩子们使用社会服务电话时,先进行了正确的表演和示范,并引领幼儿讨论使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例如:要说清地址方位信息等,从而使幼儿对正确使用服务电话这种社会行为有了 基本的判断和较为清晰的认知。
第三环节:角色仿演(实践演练),强化认知体验。
组织幼儿积极进行模仿和演练,两位教师采取了分组或分角色的方式进行,注重了幼儿认知体验和发展的全员性。在这一环节中,可以赞赏带有个人情感的理解,鼓励适用范围内的个性化体验和表现方式。
第四环节:激励发展,融合认知创编
依据具体的活动内容和教学环境,可以引导幼儿融合艺术等其他领域的方式结合实际需要进行创编,从而进一步判定幼儿对社会行为的认知和判断能力,在亲历与思考中更好地把握社会行为要求。
《生活中的标志牌》《着火了怎么办》都安排了幼儿创编标志牌或宣传画的环节,在巩固认知、提升判断力的同时,融合艺术领域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类型三:生活感知型教学模式 建构课例:《去郊游》(段金婵)1.课型教学目标
让幼儿直接深入社会生活,扩大眼界,丰富感性经验,帮助幼儿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使幼儿理解相关的社会行为规范,实践有关的社会行为。
2.基本模式和策略
第一环节:动员部署,激发兴趣。
活动之前,教师要以简短的谈话启发幼儿活动的愿望,要告知幼儿活动的地点、内容和注重事项。
《去郊游》课始,老师告诉幼儿我们要去郊游,到农家体验生活,一路上,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一个问题激起了幼儿热烈的讨论:注意安全、文明礼貌、遵守秩序等等。在唤起行动兴趣的同时,也明确了行动要求。
第二环节:实地观察,获取新知。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实地观察人们的社会生活,从中获取相应的社会认知。(教学空间局限,教师力求通过多媒体来呈现。)
《去郊游》执教时,教师准备了大量的蔬菜、水果图片,引领幼儿从这些果蔬的生长方式、形状颜色、食用价值等方面进行观察、讨论和实物接触,让幼儿对看似熟悉的果蔬有了更加新鲜深入的认知。
第三环节:参与实践,深入体验。
组织指导幼儿操作练习,帮助幼儿把所获得的知识加以运用,从而获得更真实的体验,激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去郊游》在了解认识这些果蔬的常识过程中,老师把相应的食材分发给每位学生,指导幼儿自制蔬果沙拉进行品尝,寓教于乐的同时,让幼儿进一步明白各类果蔬对人身体健康的意义,巩固了认知,发展了情感。
第四环节:谈话小结,激励发展。
建议在活动之后,教师应该及时地引导幼儿进行回顾,表达感受。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整理、加深幼儿对课程内容的印象;另一方面,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对待四周人们和事物的正确态度。(本课中没能体现。)
四、本阶段研究存在问题:
1、课程内容选择缺乏实用意识,与幼儿生活有距离,不易产生情感共鸣。
2、五大领域的整合流于牵强,为了融合而生硬堆砌。
3、活动环节设计不够紧凑,教学、具不够细致充分,教学过程流于形式。
4、教师课堂语言成人化倾向比较严重,不利于幼儿的自主接受和内化。
五、下一阶段研究重点:
1.内容选择精心甄选:充分利用生活中随机、灵活、自然的教育元素。
2.活动形式体现多元 :适宜幼儿的发展的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3.领域融合力求自然:重视各领域教学内容中社会性教育元素的整合利用。
4.教学模式调整完善: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力求在反复应用、反思、提炼中不断修正完善。
5.尝试建构第四类艺术感染型教学模式(力求在主题书中《有趣的汉字》《剪纸》《脸谱》等课程内容能够有所体现。)
第三篇:幼儿园社会领域说课稿
幼儿园社会领域说课稿
幼儿园社会领域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好!
我是来应聘幼儿园教师的XX号考生,今天我抽到的说课的题目是《好朋友》,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活动方法、说活动准备、说活动过程、说活动延伸这六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好朋友》是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幼儿园中班上册社会领域的内容,通常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选择《好朋友》作为本次活动的内容,目的在于能够使幼儿懂得只有待人友善、多帮助别人,才能和别人成为好朋友的道理。正如《纲要》中指出的,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根据对教材内容和作用的分析,并结合《纲要》对活动目标的要求,我确立了以下三维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他人的需要,知道体谅他人;
2.能力目标:通过游戏,发展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
3.情感目标:乐于与人交往,体验游戏的乐趣。
本次活动的重点在于:幼儿能够乐于与人交流和分享,能够和小朋友们友好相处。难点在于:幼儿能在他人的帮助下,学会处理与同伴之间的矛盾。
二、说学情
为了更好地实现活动目标,下面我将学生的情况进行简要分析:中班幼儿能将喜欢的东西与人轮流、分享。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在他人帮助下和平解决。
三、说活动方法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本次活动的组织摒弃了传统活动中简单说教的方法,而是采用了很多以儿童为主体的活动方法,主要包括:
1.讨论法:讨论法能开拓幼儿的思维,是激发幼儿言语表达的重要方法。
2.游戏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具有教育性、娱乐性、创造性,并且能够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四、说活动准备
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只有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才能帮助幼儿更好课文的内容。针对幼儿的这一特点,我做了如下活动准备:音乐录音“找朋友”,各种小动物的头饰。
五、说活动过程
以上对于教材和幼儿的分析都是为我活动过程的设计做铺垫的,因此接下来我将介绍我的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活动上来,在活动开始部分我给幼儿讲一个小白兔和小松鼠的`故事,以故事导入,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同时向幼儿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小松鼠刚开始没有朋友吗?后来它做了哪些改正和小兔子成为好朋友了?”让幼儿了解小松鼠刚开始因为有好东西自己留着,不喜欢和同伴分享所以没有朋友,后来她将自己采的蘑菇送给小白兔,小白兔也送给小松鼠自己的胡萝卜,他们成为很好的朋友。通过提问引出懂得要乐于分享,才能获得好朋友。
(二)基本部分:主要包括
1.幼儿回忆自己的好朋友
在这个环节,我会让幼儿回忆自己小班的好朋友,并且谈谈他们是如何成为好朋友的。我会向幼儿提问:“小朋友们,你在小班时有自己的好朋友吗?他们叫什么名字?你们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引出要待人友善,合作、分享的概念。
2.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和朋友相处
在这个环节更进一步将幼儿的直接经验转化为幼儿的知识。我会向幼儿提问:“想要和别人成为好朋友我们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呢?”引导幼儿懂得,要获得朋友就要学会理解和帮助别人,要乐于分享,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感受。
3.学习《朋友歌》
在这个环节我会教授给幼儿《朋友歌》的儿歌:
“幼儿园里朋友多,
大家一起多快活,
团结友爱手拉手,
我们都是好朋友。”
儿歌通俗易懂,容易记忆,通过儿歌的方式,再次巩固活动的重点内容,使幼儿更好的与别人交往。
4.教师带领幼儿游戏
《纲要》指出,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活动,故此,我将采取游戏的形式加深幼儿之间的友情,并且能使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会和同伴友好相处。我会分发给幼儿小动物的头饰,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找朋友的游戏。并且伴随轻松、活泼的音乐,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三)结束部分
本次活动通过讲故事、提问、讨论、做游戏的等各种方式,帮助幼儿懂得朋友的重要性,进而学会和小朋友们友好相处。
六、说活动延伸
好的教育活动不是止于特定的某一次活动,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特别是能力、习惯的培养,活动延伸不可缺少。本节课的我采用的活动延伸的方法是区角延伸,活动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到画出自己好朋友的图画,贴在美工区里。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幼儿园社会领域说课稿2
设计意图
《纲要》在社会领域中提出:引导幼儿关注父母和其他亲人的兴趣爱好,感受他们对自己的爱,会使用简单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爱。现在我们所面临的幼儿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里父母的关爱、老人的精心照顾与溺爱之下,孩子们理所当然地接受着爱,却不懂得如何表达、回报爱,孩子们不懂得如何去珍惜爱,入园、离园时的抱接抱送,仅仅是因为对家人的依恋和喜欢,而不会想到爸爸(妈妈)刚下班已经很累了,爷爷、奶奶岁数大了体力不支,腿脚不方便
为弥补减少孩子情感上的缺失,我以《妈妈爱我我爱她》为活动激发幼儿爱妈妈的美好情感,让他们在情感上得到充分满足,引导幼儿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出对妈妈的爱。
说教材
《妈妈爱我我爱她》出自复旦大学出版社《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第五章.
主要目的是引导幼儿体验妈妈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爱与艰辛,让幼儿认识到妈妈对自己的爱,让幼儿爱惜妈妈的劳动成果,爱妈妈,乐于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本次教学活动我结合幼儿的实际制定出了适合幼儿的教学目标。
说活动目标
1、了解妈妈在哺育自己成长的.辛苦,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
2、尝试用语言、表情、动作等形式表达自己爱妈妈的情感
说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到妈妈对自己的爱和哺育自己成长的辛苦
难点:知道关心爱护妈妈,并将这种情感用实际行动表达出来
说教法
1、直观教学法:让妈妈来幼儿园一起进行游戏、分享活动
2、谈话法:通过妈妈照顾自己的照片幼儿进行交流讲述
3、提问法: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感受妈妈照顾自己的不容易,激发幼儿对妈妈的爱
说学法
1、自我表达法:幼儿能够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2、游戏法:和妈妈进行游戏,感受和妈妈一起游戏的快乐
说活动过程
本节活动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欢迎亲爱的妈妈
1、妈妈手持请柬来到幼儿园
提问:妈妈心情怎么样?宝贝心情怎么样?
(通过提问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愿意参加到活动中来)
二、感受妈妈的辛苦,体验对自己的爱
1、出示妈妈照顾自己、哺育孩子的照片
提问:妈妈在做什么事情?
2、通过照片幼儿讲述妈妈是怎么照顾我们成长的?
3、妈妈为什么要对我们这么好?(幼儿和家长都进行表达)
小结:妈妈很爱我们,细心的照顾我们,哺育我们的成长,妈妈真辛苦呀!
(通过妈妈照顾自己的照片幼儿能大胆并且愿意进行交流讲述)
三、表达自己爱妈妈的情感
1、教师:妈妈那么爱我们我们应该怎样爱妈妈呢?
2、幼儿大胆的讲述自己想到的方法,教师给予肯定
3、根据幼儿说到的方法,让幼儿直接和妈妈进行实践,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情感
(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感受妈妈照顾自己的不容易,激发幼儿对妈妈的爱、并且用实际行动表现出来)
四、我和妈妈做游戏
邀请小朋友和妈妈一起游戏,让幼儿感受和妈妈一起游戏的快乐
说活动总结
通过活动来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引导爱的多种表达方式,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知道为妈妈做事情也是爱妈妈的一种表现。此活动出发点好,设计意图较明确,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所选用的故事、歌曲恰到好处地激发了幼儿的活动热情,孩子们创造性地在《好妈妈》音乐背景中表现令我惊讶,这些远远超出了我的意料,不足之处:讲故事时教态不够自然大方、缺乏语言的流畅性和声音的渲染力度,肢体动作不够丰富优美,和孩子互动的较少,说得太多,没有准备能激发幼儿表现欲的教具,活动时间相对太长,这些都是我以后要努力改进的地方。
说活动延伸
1、给妈妈录制“我送给妈妈的一句话”视频信。
2、美工区投放“送给妈妈的礼物”让幼儿进行制作送给妈妈
3、表演区投放关于妈妈的音乐,幼儿自己进行表演回家给妈妈表演
4、家园合作:回家用行动表达一下对妈妈的爱(亲一亲、抱一抱等)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幼儿园社会领域说课稿3
尊敬的各位评委教师:
xx好!
我是来应聘幼儿园教师的xx号考生,今日我抽到的说课的题目是《好朋友》,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活动方法、说活动预备、说活动过程、说活动延长这六个方面绽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好朋友》是中国国际播送出版社幼儿园中班上册社会领域的内容,通常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选择《好朋友》作为本次活动的内容,目的在于能够使幼儿懂得只有待人友善、多帮忙别人,才能和别人成为好朋友的道理。正如《纲要》中指出的,帮忙幼儿正确熟悉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依据对教材内容和作用的分析,并结合《纲要》对活动目标的要求,我确立了以下三维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他人的需要,知道体谅他人;
2.力量目标:通过嬉戏,进展幼儿与人交往的力量;
3.情感目标:乐于与人交往,体验嬉戏的乐趣。
本次活动的重点在于:幼儿能够乐于与人沟通和共享,能够和小朋友们友好相处。难点在于:幼儿能在他人的帮忙下,学会处理与同伴之间的冲突。
二、说学情
为了更好地实现活动目标,下面我将学生的状况进展简要分析:中班幼儿能将喜爱的东西与人轮番、共享。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在他人帮忙下和平解决。
三、说活动方法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本次活动的组织摒弃了传统活动中简洁说教的方法,而是采纳了许多以儿童为主体的活动方法,主要包括:
1.争论法:争论法能开拓幼儿的思维,是激发幼儿言语表达的重要方法。
2.嬉戏法:嬉戏是幼儿的根本活动,它具有训练性、消遣性、制造性,并且能够使幼儿在轻松开心的气氛中学习。
四、说活动预备
详细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只有借助事物的详细形象,才能帮忙幼儿更好课文的内容。针对幼儿的这一特点,我做了如下活动预备:音乐录音“找朋友”,各种小动物的头饰。
五、说活动过程
以上对于教材和幼儿的.分析都是为我活动过程的设计做铺垫的,因此接下来我将介绍我的活动过程。
(一)开头局部
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将幼儿的留意力集中到活动上来,在活动开头局部我给幼儿讲一个小白兔和小松鼠的故事,以故事导入,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同时向幼儿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小松鼠刚开头没有朋友吗?后来它做了哪些改正和小兔子成为好朋友了?”让幼儿了解小松鼠刚开头由于有好东西自己留着,不喜爱和同伴共享所以没有朋友,后来她将自己采的蘑菇送给小白兔,小白兔也送给小松鼠自己的胡萝卜,他们成为很好的朋友。通过提问引出懂得要乐于共享,才能获得好朋友。
(二)根本局部:主要包括
1.幼儿回忆自己的好朋友
在这个环节,我会让幼儿回忆自己小班的好朋友,并且谈谈他们是如何成为好朋友的。我会向幼儿提问:“小朋友们,你在小班时有自己的好朋友吗?他们叫什么名字?你们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引导幼儿进展争论。在此根底上,引出要待人友善,合作、共享的概念。
2.引导幼儿争论如何和朋友相处
在这个环节更进一步将幼儿的直接阅历转化为幼儿的学问。我会向幼儿提问:“想要和别人成为好朋友我们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呢?”引导幼儿懂得,要获得朋友就要学会理解和帮忙别人,要乐于共享,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感受。
3.学习《朋友歌》
在这个环节我会教授给幼儿《朋友歌》的儿歌:
“幼儿园里朋友多,大家一起多愉快,团结友爱手拉手,我们都是好朋友。”
儿歌通俗易懂,简单记忆,通过儿歌的方式,再次稳固活动的重点内容,使幼儿更好的与别人交往。
4.教师带着幼儿嬉戏
《纲要》指出,嬉戏是幼儿最主要的活动,故此,我将实行嬉戏的形式加深幼儿之间的友情,并且能使幼儿在开心的气氛中学会和同伴友好相处。我会分发给幼儿小动物的头饰,教师带着幼儿进展找朋友的嬉戏。并且伴随轻松、活泼的音乐,让幼儿在轻松开心的气氛中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三)完毕局部
本次活动通过讲故事、提问、争论、做嬉戏的等各种方式,帮忙幼儿懂得朋友的重要性,进而学会和小朋友们友好相处。
六、说活动延长
好的训练活动不是止于特定的某一次活动,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特殊是力量、习惯的培育,活动延长不行缺少。本节课的我采纳的活动延长的方法是区角延长,活动完毕后,请小朋友们到画出自己好朋友的图画,贴在美工区里。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感谢各位评委教师!
幼儿园社会领域说课稿4
尊敬的各位评委教师:
xx好!
我是来应聘幼儿园教师的xx号考生,今日我抽到的说课的题目是《幼儿园真欢乐》,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活动方法、说活动预备、说活动过程、说活动延长这六个方面绽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幼儿园真欢乐》是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的活动内容。幼儿园是每个幼儿第一次体验集体生活的地方,也是幼儿成长和进展的重要场所。本次活动主要通过学习一首关于幼儿园生活的儿歌,引导幼儿喜爱幼儿园生活,喜爱集体生活,感受集体生活的欢乐。本次活动特别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符合《幼儿园训练指导纲要》中社会领域教学的要求。通过本次活动能够引导幼儿参与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
依据《幼儿园训练指导纲要》中对教学活动三维目标的要求,以及大班幼儿身心进展的详细状况,我将本节课的活动目标制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1.认知目标:能够有感情、有动作的表现儿歌内容。
2.力量目标:通过争论、表演等活动,增加合作力量和集体意识。
3.情感目标:感受集体生活的欢乐,乐于参与集体活动。
依据以上三维目标,我将活动的重点确定为: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内容,能够声情并茂的表演儿歌。难点是:感受集体生活的暖和,能够在幼儿园欢乐的生活。
二、说学情
了解学生才能更好的进展教学,因此,我对中班幼儿的身心特点进展了简要的分析:
中班的幼儿已经在幼儿园中生活了一年。他们的集体意识正在形成过程中。这时候的幼儿在活动中渐渐学会交往。他们的规章意识也开头萌芽,能够遵循肯定的社会规章。但不同孩子的心理进展水平不尽一样。有些幼儿可能特别喜爱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但有些幼儿还不能很好的处理集体生活,简单消失以自我为中心的状况,需要教师予以引导。因此,在教学中,我会充分重视和尊敬的幼儿的心理进展水平。引导幼儿体会集体生活的欢乐和与人交往的美妙。
三、说活动方法
依据《指南》精神。在本次活动中我将充分尊敬和发挥幼儿的主体性,采纳情境教学法、嬉戏法、争论法等教学形式引导幼儿直观、详细的感知幼儿园生活的美妙;并设置多种开放性的问题让幼儿进展思索和探究。指导幼儿在探究中猎取学问,在沟通中获得阅历。
四、说活动预备
世界幼教之母蒙台梭利曾说过:“一个有预备的环境是关键。”为了帮忙幼儿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更好的完成活动内容。我会细心创设活动环境,做好充分的物质预备与心理预备。
1.物质预备:幼儿园实景照片、《打电话》歌曲、喜洋洋与灰太狼动画等多种材料。引导幼儿详细、形象的感知幼儿园中的美妙生活。
2.阅历预备:中班的幼儿已经有了一年的幼儿园生活阅历。在本次活动中我会鼓舞幼儿大胆的发表自己对幼儿园生活的看法,提升他们的口语表达力量与沟通沟通力量,进一步提升他们对幼儿园生活的喜爱。
五、说活动过程
(一)开头局部
我会用歌曲导入本次活动,请全班小朋友跟我一起唱“打电话”的儿歌。通过全班幼儿的演唱,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幼儿园,真欢乐。接着我会把幼儿园中小朋友生活的'相照顾片贴在黑板上帮忙幼儿获得更直观的感受。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二)绽开局部
1.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我会给幼儿讲一个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故事。“叮铃铃。上课铃声响了,羊村幼儿园的小
羊们开头上课了。这一节课是体育课,慢羊羊教师正在交给大家学游泳。游泳池里的水好清呀,凉凉的,游起来真欢乐。小羊们都游的很快乐。
这时候一双乌溜溜的眼睛正偷偷的看着小羊们,原来是灰太狼!它又来做什么坏事呢?喜洋洋、美羊羊、还有沸羊羊好多小羊们有点拿着扫把,有的拿着小棒子。一起把灰太狼给揪了出来。他们要问问灰太狼究竟想干嘛。灰太狼看了看大家很委屈的说,我我……我就是想给小灰灰报名上你们羊村幼儿园。它一个人在家太孤独了,也没有教师教他,没有小朋友和它玩。呜呜呜……原来是这样啊,哈哈。慢羊羊村长明白了缘由,就同意让小灰灰来上幼儿园啦。这下,小灰灰可快乐啦。它最终可以上幼儿园和小样们玩啦。太快乐啦,它说:“我最喜爱幼儿园啦。小朋友们你们呢?”
2.师幼互动,深入理解
通过这个故事,幼儿们懂得了幼儿园生活的欢乐,明白了集体的力气大。接下来,我会引导幼儿学习本活动的儿歌。通过这样的形式,幼儿们能够轻松的学习歌曲,并能体会其中的意义。
3.迁移内化,想象创编
在这一步我会请小朋友们进展争论,鼓舞幼儿们思索在幼儿园生活的这一年里,你学会了什么?懂得了什么?有什么能够和大家共享的?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培育幼儿语言表达力量,又能加强集体分散力。
4.稳固提升,领域拓展
我会请幼儿们将自己的幼儿园生活画出来。并贴在区域角中。引导幼儿们体会集体生活的欢乐。
(三)小结局部
我会请幼儿表演本活动的儿歌。并引导幼儿自己做总结。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六、说活动延长
为了更好的让幼儿把握学问,我采纳家园合作的方式,让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说一说自己在幼儿园里这一年的成长。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感谢各位评委教师!
幼儿园社会领域说课稿5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XX好!
我是应聘幼儿教师的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参观小学》。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活动方法、说活动准备、说活动过程、说活动延伸这六个方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分析
《参观小学》是苏教版幼儿园大班下册社会领域的内容。大班幼儿即将升入小学,对小学有着好奇和向往。《参观小学》这一主题活动很好的结合了幼儿的年龄段特点,活动对象具有专门的针对性。提前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助于大班幼儿将来迅速适应小学生活,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之一。正如《纲要》中所说:“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知识、能力和智慧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社会领域是幼儿园五大领域的轴心,本次活动设计了一个具体的活动,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其中,获取相关经验,非常必要。
(二)活动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本班幼儿实际情况,我将确定如下“三维”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小学学习、生活与幼儿生活的不同。
2.能力目标:通过认识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增强幼儿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情感。
(三)活动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目标的分析,我将活动的重难点确定如下:
1.活动重点:提高观察图片,认识小学学习、生活与幼儿园的不同。
2.活动难点:提高图片的观察,产生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二、说学情
大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比较好学、好问。同时,此时幼儿的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发展,依赖于成人的评价,生活中带有主观情绪性。幼儿在活动中的独立性逐渐增强,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越来越多,需要教育者对幼儿做出正确的引导和启发。
三、说活动方法
基于以上对“幼儿特点”的分析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我将主要采用直观观察法和角色扮演法,并辅助以讲解法和讨论法等来开展教学活动。
观察讲解法主要是,幼儿观察小学的相关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认识图片内容
角色扮演法主要是,幼儿分组进行“我是小学生”的角色扮演游戏,从游戏中获取相关经验
四、说活动准备
《纲要》中指出:“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性的材料,让每位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形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说明了活动准备是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了目标的实现以及过程的开展,我进行了如下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能够认识红领巾、乒乓球等物品,为本次活动进行了经验准备
2.物质准备:歌曲《上学歌》、四张小学生活的图片、红领巾若干
五、说活动过程
以上对教材、幼儿的分析,对方法和活动准备的设计,都是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做的铺垫。下面,我将详细地说一说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首先,借助歌曲《上学歌》导入,激发幼儿兴趣。轻松欢快的音乐,小学生之歌《上学歌》,为幼儿创设了情境,引发幼儿思考。歌曲完毕,我会用问题启发幼儿:歌曲写的是哪个班级呀?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引导幼儿:对,这首歌是写小学生的。那今天,我们来看一看小学跟幼儿园有什么不同呢?以此引入活动主题《参观小学》。
(二)观看图片,初步感知
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图片,第一张:校门口。引导幼儿思考:小学生的校门口跟幼儿园的有什么区别呢?幼儿观察图片后,我会请一些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引导幼儿说出:小学的校门更大一些,我们小学生都高高兴兴地跟父母说再见,因为他们长大了。
引导幼儿观看第二张图片:课室。在幼儿观看图片的基础上,启发幼儿:小学的课室有什么不一样呢?此时,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请小组代表来说一说自己的看法。说的过程中,请小朋友对照图片思考:是这样的吗?
为了吸引幼儿注意,我拿出准备好的红领巾,问幼儿:小朋友们知道这是什么吗?通过直观感受,幼儿加深对小学生特点的感知。并播放图片:戴红领巾的小学生在升国旗,引发幼儿讨论:图片中的哥哥姐姐在做什么?红领巾代表什么?随后请一些小朋友试戴红领巾,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接下来,我请小朋友们猜一个谜语:有个小娃娃,两人跟它耍,跑到谁跟前,照头打一下(打一体育用品)。连续观看图片的幼儿已有一些疲劳,注意力开始转移,通过谜语激发幼儿兴趣,继续保持幼儿对图片的注意力。引导幼儿猜出“乒乓球”后,请大家观看图片:一群小学生打乒乓球。引出小学生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形式多样。
通过观察图片,幼儿可以直观形象地获取经验,初步感知“小学生的生活”。
(三)游戏体验,深入了解
上一环节,幼儿通过观看图片,已获取相关经验,对小学生的生活有初步的理解。这一环节,将开展角色扮演“我是小学生”的游戏。游戏内容是,我来扮演小学老师,每组5名幼儿自愿戴上红领巾成为小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幼儿主动感知小学生活与幼儿生活的不同。让幼儿“做中学”、“做中求发展”。游戏将尽力照顾到每一名幼儿,使每一位幼儿都能“寓学习于游戏中”。游戏结束后,请一些幼儿跟大家分享做小学生的感受。引导幼儿总结出:小学跟幼儿园一样,有好玩的游戏、能学到更多知识、交到更多朋友。从而加深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幼儿在游戏中进行探究学习,进一步巩固了本次活动的内容。通过角色游戏,幼儿体验到小学生的生活,加深感知。角色扮演游戏是一种完全体验型的学习,幼儿主动参与游戏,获取主题相关的经验,教师起引导和启发的作用。
(四)自由探索,迁移内化
通过前面的环节,幼儿已对小学生的生活有了一定思考。在这一环节,我将请大家进行小组讨论:你觉得小学学习、生活跟幼儿的还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小组讨论一方面可以帮助幼儿积极思考,发散思维;另一方面还可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讨论完毕,我会询问幼儿的讨论成果,对合理的、正确的部分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自由探索的学习方式,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实现了相关经验的迁移。
(五)儿歌结束
最后,引导幼儿再听一遍“小学生之歌”——《上学歌》,在轻松愉快的歌声中结束本次活动。
以上就是我的活动过程。
六、说活动延伸
好的教育活动不仅止于特定的某一次活动,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因此,活动延伸不可缺少。针对本次活动的内容,我将采用“家园合作”的形式进行延伸,请幼儿回家请父母带自己去附近的小学参观一下。
以上是我全部的说课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耐心聆听,您们辛苦了。
幼儿园社会领域说课稿6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好!
我是来应聘幼儿园教师的考生,今天我抽到的说课的题目是《幼儿园真快乐》,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活动方法、说活动准备、说活动过程、说活动延伸这六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幼儿园真快乐》是幼儿园中班社会领域的活动内容。幼儿园是每个幼儿第一次体验集体生活的地方,也是幼儿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本次活动主要通过学习一首关于幼儿园生活的儿歌,引导幼儿热爱幼儿园生活,热爱集体生活,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本次活动非常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社会领域教学的要求。通过本次活动能够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教学活动三维目标的要求,以及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的具体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活动目标制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1.认知目标:能够有感情、有动作的表现儿歌内容。 2.能力目标:通过讨论、表演等活动,增强合作能力和集体意识。
3.情感目标: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乐于参加集体活动。 根据以上三维目标,我将活动的重点确定为: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内容,能够声情并茂的表演儿歌。难点是:感受集体生活的温暖,能够在幼儿园快乐的.生活。 二、说学情
了解学生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因此,我对中班幼儿的身心特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中班的幼儿已经在幼儿园中生活了一年。他们的集体意识正在形成过程中。这时候的幼儿在活动中逐渐学会交往。他们的规则意识也开始萌芽,能够遵循一定的社会规则。但不同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尽相同。有些幼儿可能非常喜欢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但有些幼儿还不能很好的处理集体生活,容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情况,需要老师予以引导。因此,在教学中,我会充分重视和尊重的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引导幼儿体会集体生活的快乐和与人交往的美好。
三、说活动方法
根据《指南》精神。在本次活动中我将充分尊重和发挥幼儿的主体性,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法、讨论法等教学形式引导幼儿直观、具体的感知幼儿园生活的美好;并设置多种开放性的问题让幼儿进行思考和探索。指导幼儿在探究中获取知识,在交流中获得经验。
四、说活动准备
世界幼教之母蒙台梭利曾说过:“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是关键。”为了帮助幼儿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更好的完成活动内容。我会精心创设活动环境,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与心理准备。 1.物质准备:幼儿园实景照片、《打电话》歌曲、喜洋洋与灰太狼动画等多种材料。引导幼儿具体、形象的感知幼儿园中的美好生活。
2.经验准备:中班的幼儿已经有了一年的幼儿园生活经验。在本次活动中我会鼓励幼儿大胆的发表自己对幼儿园生活的看法,提升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与沟通交流能力,进一步提升他们对幼儿园生活的热爱。
五、说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我会用歌曲导入本次活动,请全班小朋友跟我一起唱“打电话”的儿歌。通过全班幼儿的演唱,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幼儿园,真快乐。接着我会把幼儿园中小朋友生活的相关照片贴在黑板上帮助幼儿获得更直观的感受。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二)展开部分
1.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我会给幼儿讲一个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故事。“叮铃铃。上课铃声响了,羊村幼儿园的小
羊们开始上课了。这一节课是体育课,慢羊羊老师正在交给大家学游泳。游泳池里的水好清呀,凉凉的,游起来真快乐。小羊们都游的很高兴。这时候一双乌溜溜的眼睛正偷偷的看着小羊们,原来是灰太狼!它又来做什么坏事呢?喜洋洋、美羊羊、还有沸羊羊好多小羊们有点拿着扫把,有的拿着小棒子。一起把灰太狼给揪了出来。他们要问问灰太狼到底想干嘛。灰太狼看了看大家很委屈的说,我我……我就是想给小灰灰报名上你们羊村幼儿园。它一个人在家太孤单了,也没有老师教他,没有小朋友和它玩。呜呜呜……原来是这样啊,哈哈。慢羊羊村长明白了原因,就同意让小灰灰来上幼儿园啦。这下,小灰灰可高兴啦。它终于可以上幼儿园和小样们玩啦。太开心啦,它说:“我最喜欢幼儿园啦。小朋友们你们呢?”
2.师幼互动,深入理解
通过这个故事,幼儿们懂得了幼儿园生活的快乐,明白了集体的力量大。接下来,我会引导幼儿学习本活动的儿歌。通过这样的形式,幼儿们能够轻松的学习歌曲,并能体会其中的意义。 3.迁移内化,想象创编
在这一步我会请小朋友们进行讨论,鼓励幼儿们思考在幼儿园生活的这一年里,你学会了什么?懂得了什么?有什么能够和大家分享的?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加强集体凝聚力。
4.巩固提升,领域拓展
我会请幼儿们将自己的幼儿园生活画出来。并贴在区域角中。引导幼儿们体会集体生活的快乐。 (三)小结部分
我会请幼儿表演本活动的儿歌。并引导幼儿自己做总结。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六、说活动延伸
为了更好的让幼儿掌握知识,我采用家园合作的方式,让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说一说自己在幼儿园里这一年的成长。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谢谢各位评委老师!幼儿园社会领域说课稿2
幼儿园社会领域说课稿7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应聘幼儿园教师的XX号考生,我今天抽到的说课题目是《一米线》。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活动方法、说活动准备、说活动过程以及说活动延伸这六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一米线》选自于江苏教育出版社大班社会领域大家一起来主题活动当中的一个教学活动。本次活动通过儿童常见到的生活中的事物,贴近幼儿的生活。引起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对身边常见事物也能细致观察的意识,遵守社会规则。正如《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尤其是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学习,往往不是教师直接“教”的结果,幼儿主要是通过在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积累有关的经验和体验而学习的。教师要注意通过环境影响幼儿。
活动目标是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在《纲要》精神的指导下,我制定出如下三维目标:
1.情感目标:从自我做起,激发乐于参与集体活动的兴趣。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讨论、游戏等方法,提高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
3.认知目标:了解一米线的作用,并知道遵守规则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以上对教材及其目标的分析,我确定本次活动的重点为:了解一米线的作用,并知道遵守规则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重要作用。
由于幼儿的认知水平不足,本次活动的难点为:通过观察、讨论、游戏等方法,提高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激发乐于参与集体活动的兴趣。
二、说学情
教师应该充分的把握幼儿的基本情况,以幼儿为主体,因此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与知识储备,他们能够初步理解周围世界中比较隐蔽的因果关系,能生动、有表情地描述事物。但是在教学中,应将重点放在幼儿理解方面,充分尊重幼儿,以便他们将注意更多地投向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思考,只有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才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内容。
三、说活动方法
在活动当中,我充分贯彻《纲要》与《指南》精神,以互动、开放、研究的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此,我将以电教法和提问法为主,同时辅以情景教学法,在相应的活动目标要求下,运用情景化教学既能满足幼儿的需要,又能达到提高表达能力和创造力的目标,同时,在多元化的活动方法中,充分的调动幼儿的活动积极性。
四、说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工作是完成活动设计以后,开始转向具体实施的过渡环节,那么教师是环境的创设者,必须为幼儿提供一个有准备的环境,因此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小狐狸到银行的视频、挂图、图片,在活动中为幼儿的配置充足的物质材料,随时满足幼儿求知欲的需要。
五、说活动过程
接下来就说到我说课的核心环节,说活动过程。我的过程一共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是我的开始部分也就是我的导入,我将采用视频导入的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学生的老师”。孩子有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这是我将会引导幼儿跟着我预设的问题进去活动当中。
然后就是我的展开部分,在这一部分一共分为三个环节:出示挂图,引出内容——探讨交流,全面感知——迁移经验,融入生活。
(一)出示挂图,引出内容
在这一环节,我先会出示挂图,我会创设情境,图图和花花两个小朋友都要去银行,带领幼儿一起来帮助他们。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提出问题,说出百货商场、医院的作用。接着通过提问幼儿:现在图图和花花已经走到了医院,在怎么走就能到银行呀?引出银行,带领幼儿走进银行。
(二)探讨交流,全面感知
我会出示图片,带领幼儿对图片中的场景进行讨论,引导幼儿了解“一米线”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提出思考性的问题和假设性的问题“图片当中的人们都在干什么?”,“为什么这些人都要隔着这么远呢?”通过这样几个问题问题,带领幼儿一起感知一米线的作用,并且总结一米线的作用“在银行里面设置一米线是因为,一方面人们按照秩序进行排队,另一方面是尊重他人的隐私,还有防止坏人的偷盗。这样来提高幼儿的.总结能力与表达能力。
(三)迁移经验,融入生活
我将会引导幼儿说出除了银行,生活中还有哪些我们需要遵守的规则,我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现在知道银行的一米线的作用,那么我们小朋友还知不知道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遵守的规则呢?你们来说说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四)游戏结束
最后就是我的结束部分,正所谓“一个好的结束是下一个活动的开始”。精心设计一个适宜而有效的结束方式很有必要。因此我将采用创设情境,游戏体验的方式,通过引导幼儿在活动室的小超市里面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以此来结束本次活动。
六、说活动延伸
为了使幼儿通过真实而有意义的活动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获得完整的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我将采用领域拓展的方法进行我的活动延伸,将活动当中的掌握的一米线的作用,在绘画中展现出来,并且将孩子的作品贴在我们的主题墙上,开展一个小小文明家的主题教育。
以上是我全部的说课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耐心聆听,您们辛苦了。
幼儿园社会领域说课稿8
一、说设计意图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节奏的加快,城市中的家长们往往忙于加班、应酬,孩子在家的独处时间越来越多,而孩子独处的过程又与幼儿的安全息息相关。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因此,设计此活动,力求通过与幼儿生活密切的相关点,在懂得一些安全的同时,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为依据,此活动的目标是:
1、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激发其自信心。
2、提高幼儿在危急时刻的自我保护能力。
3、引导幼儿了解独自在家时的自我保护方法,能运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根据活动目标,我们把重点定位于:提高幼儿在危急时刻的自我保护能力,了解独自在家时的自我保护方法,活动难点是能运用完整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勇敢精神,激发其自信心。
三、说活动准备
为顺利完成以上目标,为此,我们做了如下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询问家长,了解幼儿独自在家时的情况。
2、材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情景表演“独自在家时”(内容是设计的短小情节)
四、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本活动采用的教学法有:
1、采用直观法:
以多媒体课件直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能使活动生动活泼。
2、采用提问法:
在活动中教师适当的提出问题,有助于幼儿的思维,启发学习,有利幼儿获得新的知识和发展智力。
3、采用交流讨论法:
皮亚杰指出: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他的活泼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通过直观法这时让幼儿交流讨论是个很好的时机。
4、采用游戏法: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具有教育性、娱乐性、创造性,本活动最后一个环节中,我就引导幼儿扮演故事中独自在家的孩子,共同体验合作的快乐,我在幼儿旁边利用孩子在表演的过程中不理解的进行引导或表演好进行表扬。
五、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升化情感,本活动幼儿采用的学法有:
1、直观法:让幼儿通过观看多媒体情景表演直接获得印象。
2、讨论谈话法:是让幼儿在讨论谈话中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充分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同时也让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
3、游戏体验法:心理学家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采用游戏体验法,是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所学的知识。
六、说活动过程
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知识掌握程度为由,我这样开展活动过程,谈话导入——出示多媒体课件,激发兴趣——自由探索讨论——游戏体验。
1、谈话导入:
一开始我就与幼儿谈话:亮亮是住在李老师隔壁的一个小姑娘,最近她的爸爸出差了,妈妈是医生,晚上要去医院值班,让亮亮一个人在家,亮亮一个人在家都做了些什么呢?李老师带来了亮亮自拍的录象,小朋友想不想看?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
2、出示多媒体课件,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内容是设计表现独自在家时的`小情节),引起幼儿的兴趣,让幼儿观看课件内容的过程中,教师提问:亮亮在干什么?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活动中来。
3、自由探索讨论
根据幼儿好奇心强的特点,让幼儿观看课件后,在这环节中,我作为引导者、合作这、支持者,帮助幼儿运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幼儿动脑筋想一想,看一看,说一说,亮亮在家为预防大灰狼都做了什么准备?当她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时她又是怎么做的?亮亮是不是一个勇敢的孩子?
小朋友有没有独自在家呆过?独自在家时感受如何?你认为自己勇敢吗?
互相讨论一下,独自在家时可以干什么?讨论后请部分孩子在集体面前进行交流。
幼儿分组讨论如果有陌生人敲门、有电话找爸爸妈妈、突然停电的情况发生时该怎么办?教师巡回指导了解情况,请每组2—3名幼儿总结交流,师幼共同为独自在家时出点子想办法,引导幼儿了解独自在家时的保护方法。
(四)游戏体验法:
幼儿分组大胆创编“独自在家”的情景表演,教师可以适当参与扮演陌生人。这时,老师给做的好的幼儿及时表扬,能让每个幼儿都在游戏中找到快乐,这样不仅能使幼儿真正掌握知识,也能让幼儿亲身体验独自在家的感觉,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
(五)家园同步
活动结束后,要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独自在家创造适宜条件,让幼儿亲身体验独自在家的感觉,并将幼儿的表现记录下来带到幼儿园进行展出。
幼儿园社会领域说课稿9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XX好!
我是应聘幼儿园教师的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毕业啦》。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活动方法、说活动准备,说活动过程、说活动延伸和说活动反思这七个方面来陈述我的说课内容。
一、说教材
《毕业啦》是大班社会领域的一个活动。是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毕业季主题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幼儿的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纲要》明确指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同时,还要注重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
针对本次活动的特点,特制订如下三维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乐于表达自己对幼儿园、老师和伙伴之间的情感,体验共同生活中师生情、同伴情。
2.能力目标:口语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3.认知目标:回忆自己在幼儿园的生活经历,体会自己长大的过程。
其中,乐于表达自己对幼儿园、老师和伙伴之间的.情感,体验共同生活中师生情、同伴情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回忆自己在幼儿园的生活经历,体会自己长大的过程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二、说学情
幼儿期的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表现在对自己性别的认识,可自我观察到身体特征、动作、能力、爱好、所有物。幼儿的自我评价进一步发展,幼儿自我评价的主要特点是:主要依赖于成人的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幼儿一般都过高地评价自己。幼儿活动的独立性逐渐增强。同时,幼儿期情感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儿童引起情绪反应的动因从主要为生理需要的满足逐渐过渡到主要为社会性需要的满足。以上将作为我活动设计的理论依据。
三、说活动方法
我将引入多种活动方法来丰富本次活动。以直观感受法、视听讲结合法、谈话法等方法为依托,力求以多样化的形式和内容给幼儿们创造一个宽松的活动环境,巩固活动成果。
四、说活动准备
为了配合活动目标的实现,我作出了如下准备:幼儿日常的生活和学习照片,纸、笔、颜料(小朋友课上制作爱的密码卡片所需),《献给爱丽丝》的背景音乐,毕业诗。
五、说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
以谈话的方式引出活动主题。导入语:小朋友们马上就要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了,三年愉快的幼儿园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你们就要毕业了,你们知道什么叫毕业吗?大家都有什么样的想法呢?(幼儿讨论)
2.基本部分
激发幼儿自己回忆刚上幼儿园时的情景,“还记得你们刚来幼儿园时的情景吗?”(背景音乐《雨的印记》,出示小班孩子三年以来幼儿园生活经历的一些照片,帮助幼儿回忆讲述)
鼓励幼儿即兴演讲:“说一说现在的我”,然后由老师和小伙伴们表扬赞赏。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比较自己比起刚入园时有什么进步。
提问启发:小朋友们就要离开幼儿园了,大家最不舍得幼儿园的是什么呢?
幼儿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老师把这些话语汇在一起,请大家欣赏一首毕业诗。同时播放背景音乐《献给爱丽丝》,由老师向孩子们派发纸、笔、颜料,组织他们自己动手制作爱的密码卡片,可以画上自己最喜欢的小东西并写上简单的祝福话语。
请几个小朋友说说卡片上的内容,然后与其他小朋友交换卡片(儿歌《找朋友》音乐响起)。
3.结束部分
卡片交换完毕,老师引导大家合唱歌曲《老师再见了》,请摄影老师合影留念!
六、说活动延伸
好的教育活动不是止于特定的某一次活动,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特别是良好习惯的培养,因此活动延伸必不可少。活动结束后,我会让幼儿每人准备一本签名册,邀请同伴和老师签名。
以上是我全部的说课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耐心聆听,您们辛苦了。
幼儿园社会领域说课稿10
大家好!我是20xx级学前教育专升本的同学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幼儿园小班社会领域的教育内容《不跟陌生人走》,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设计思路
在学前儿童安全自护教育活动中,自护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安全自护教育的核心,《不跟陌生人走》主题活动所跟着眼的就是当前幼儿现实活动中的已遇到或者说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极富现实意义,社会上这样的事件多次发生过,甚至我周围就发生过这样的案例,虽然有些是有惊无险,却仍然触目惊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让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常识,学会保护自己,使幼儿形成自我保护的初步意识和能力是幼儿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一定要让幼儿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
小班幼儿思维的直观性动作和具体形象性比较明显,而抽象逻辑水平很低,他们只能理解和解决一些具体形象的问题,最好是在具体活动中进行,他们的活动有着十分明显的情绪性,在努力愉快的活动中使幼儿体验、思考,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训练,得到发展。
二、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活动的出发点,同时也是活动的最终归宿,活动目标的制定既要体现幼儿在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又要有很强的目的性,因此结合小班幼儿园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以及认知能力的水平,我制定的本次活动目标如下: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使幼儿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初步知道轻易相信陌生人的后果,树立正确的安全自护的态度,并且要初步形成相应的行为倾向。
三、活动的重点:
引导幼儿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知道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
难点:难点是情景练习环节,如何在联系中让幼儿不仅仅是在做游戏,而是要身临其境的感觉,严肃紧张而又轻松活波,只有这样哟而在练习中的行为才可以更有效地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去。
四、教法
1.提问法
通过讲故事,然后提问,来引入话题,恰当的问题有利于活跃幼儿的思维,启发学习有利于幼儿获得新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2.情景练习法
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进行“不和陌生人走”的一些常识性的训练。师幼互动,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
五、活动准备
1、两位同学扮演陌生人
2、小零食,玩具若干。
六、活动过程
(1)导入主题
先给幼儿讲故事《小猴子和陌生人》
故事大意:一天小猴子和妈妈去公园玩,小猴子特别高兴,一个陌生人走到小猴子面前,说带他去买火车侠,小猴子很开心,就跟着陌生人走了,结果陌生人把小猴子带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小猴子再也回不了家,也见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了。
(2)情景探讨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讨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情景一:一个陌生人魔宠莫幼儿的妈妈,说要接他回家
情景二:一个陌生人给某幼儿一些零食和玩具,说要带她去一个好玩儿的地方。
(3)总结性回答,最后作为一些总结性提问,要求幼儿回答,在幼儿回答过程中适当点评总结。
有这些问题:
1.什么是陌生人?能不能跟陌生人走?
2.没有爸爸妈妈或其他人在时,有陌生人拿着玩具给你,和你说话,你该怎么做?
(4)情景练习环节
就以上情景,组织幼儿角色扮演,请两位幼儿来扮演陌生人,再换其他人来练习,我及时指导和鼓励尤其注意那些平时比较内向,参与性不太高的幼儿的情况,力求让每一位幼儿积极参与互动,得到训练。
七、活动延伸
要求幼儿回家后把今天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和爸爸妈妈一起再讨论或演练情景中的环节。
幼儿园社会领域说课稿11
一、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内容选择的范围
在人类知识范畴中,由于知识组织和分类的需要及知识自身的特性,形成了一定的学科或领域。人类所创造和积累的这些学科或领域知识,对于人类生活来说全都具有某种意义与价值,因此,或多或少地具有掌握的价值。但其范围极大,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学校教育的时限都决定了这些知识不可能都进入课程之中。因此,教给儿童的知识必须是在广泛的知识中加以选择的'。同一学科或领域的课程可在不同的年龄段教育中开设,但不同的年龄段课程的内容是有差别的。阶段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不同于小学及其它年龄段课程内容的选择。这种不同主要在于幼儿园课程内容应是具有启蒙性的、最基础的、最具体的及可直观化的。
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方面的知识:
1.社会学的知识:如社会机构、社会角色、人际关系,社区、社会变迁,民族、社会制度等。
2.伦理学的知识:如基本的伦理关系,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等。
3.地理学的知识:如行政区划、国家、世界等。
4.经济学的知识:如商品、货币,价格、买卖,劳动与利益等。
5.文化学的知识:如风俗习惯、民间文化、艺术样式等。
6.心理学的知识:如对自我的认识、对他人的认识、各种态度及情感、人的行为等。
7.历史学的知识:如人类生活的演进,民族、国家的发展,社区的发展等。
除了以上几个学科的知识外,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还涉及不少其它学科的知识,在此不一一罗列。这些学科的知识是以一种变化了的方式进入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中的。所谓变化了的方式,是指这些学科中最粗浅、最基本的知识是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内容选择的重点,并且这些知识是以一种综合的、与现实生活经验相结合的方式出现在社会领域课程之中的,它们的学术性、学科性及理论性已基本隐去,形成一种科学性和启蒙性相结合的体系。
幼儿园社会领域说课稿12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好!
我是来应聘幼儿园教师的XX号考生,今天我抽到的说课的题目是《会说话的建筑》,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活动方法、说活动准备、说活动过程、说活动延伸这六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会说话的建筑》是幼儿园中班上册社会活动内容。教小朋友们认识各种不同的建筑物标记。这符合教育部10月份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的“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的要求,对其他领域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根据以上对教材地位和学情的分析,同时在对新指南充分熟悉的基础之上,我确定本活动的三维目标如下:
1.认知目标:能够认识生活中常见建筑物的标记。
2.能力目标: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3.情感目标: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尊和自信。
根据以上对活动目标的分析,我确定本活动的重难点如下:
1.活动重点:能够认识生活中常见建筑物的标记。
2.活动难点: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二、说学情
在开始活动之前,了解幼儿的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接下来我对幼儿的学情做一个简单的分析。中班幼儿最显著的特点是活泼好动,规则意识开始萌芽,对事物的理解能力逐渐增强,能独立表述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这就为本次活动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说活动方法
教育部新颁布的指南中明确指出“应该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性”“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活动为主线的理念,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情景教学法:根据活动内容,为幼儿创设相应的情境。
2.直观法:通过教学图片,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具体,引起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便于幼儿理解故事。
3.讨论法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方法。幼儿可以在讨论、谈话中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四、说活动准备
世界幼教之母蒙台梭利认为:“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是关键”。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在本次活动中,我准备了教学挂图《会说话的建筑》8幅和相应的幼儿卡片、画板、纸、笔等材料。
五、说活动过程
根据中班幼儿学习语言和年龄的特点,结合本次的活动目标,我采用的活动过程如下:
(一)开始部分,导入
故事导入:有一天,猪妈妈叫呼噜猪帮忙寄一封信,呼噜猪拿着信兴高采烈地出门了。可是,过了很久很久,呼噜猪都没有回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噢,原来呼噜猪找不着邮政局了。小朋友们,你们愿不愿意帮帮呼噜猪找到邮政局呢?你们真聪明,是怎么找到的呀?原来是认识邮政局的标记呀
(二)基本部分
1.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谈话引入:小朋友,老师考考你们,你们每天回来的路上,有没有留心观察身边的建筑呢?你们都看到了哪些建筑物呢?
2.师幼互动,深入理解
先后呈现8张生活中常见建筑物的图片,分别讲解每个建筑物的标识,用途。
3.迁移内化,角色扮演
玩游戏:帮帮忙
美羊羊要去外婆家,要坐很久很久的火车,帮帮她找到火车站。
美羊羊要过生日了,喜羊羊要去取钱给她买礼物,帮帮他找到银行。
懒羊羊因为贪吃生病了,小朋友帮忙把他送到医院吧。
呼噜猪要替猪妈妈寄一封信,帮帮他找到邮政局吧。
沸羊羊在街上逛街的时候,突然很想上厕所,帮帮他找到公共厕所吧。
草莓兔要出门买好多生活用品,帮帮她找到超市吧。
灰太狼要送小灰灰去幼儿园,帮帮他找到幼儿园吧。
暖羊羊要去参观东方明珠电视塔,帮帮他找找吧。
玩游戏:找朋友
幼儿分2组,根据建筑标志的卡片找到对应的建筑物。
(三)小结部分
儿歌小结结束,加深幼儿的印象。
建筑物,会说话;
每个都有标记性;
小朋友,要记牢;
生活才会更美好。
六、说活动延伸
好的教育活动不是止于特定的某一次活动,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特别是能力、习惯的培养,活动延伸不可缺少。我会采用区域活动的形式进行延伸,“小朋友们,我们现在到美工区域角去,把今天学到的这些建筑物,用纸和笔画出来吧。”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幼儿园社会领域说课稿13
尊敬的各位评委教师:
xx好!
我是来应聘幼儿园教师的xx号考生,今日我抽到的说课的题目是《会说话的建筑》,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活动方法、说活动预备、说活动过程、说活动延长这六个方面绽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会说话的建筑》是幼儿园中班上册社会活动内容。教小朋友们熟悉各种不同的建筑物标记。这符合训练部2022年10月份公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进展指南》中提出的“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断进展适应社会生活的力量。”的要求,对其他领域的进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依据以上对教材地位和学情的分析,同时在对新指南充分熟识的根底之上,我确定本活动的三维目标如下:
1.认知目标:能够熟悉生活中常见建筑物的标记。
2.力量目标:乐观参加嬉戏活动,进展适应社会生活的力量
3.情感目标: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进展自尊和自信。
依据以上对活动目标的分析,我确定本活动的重难点如下:
1.活动重点:能够熟悉生活中常见建筑物的标记。
2.活动难点:乐观参加嬉戏活动,进展适应社会生活的力量。
二、说学情
在开头活动之前,了解幼儿的特点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接下来我对幼儿的学情做一个简洁的分析。中班幼儿最显着的特点是活泼好动,规章意识开头萌芽,对事物的理解力量渐渐增加,能独立表述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这就为本次活动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根底。
三、说活动方法
训练部新公布的指南中明确指出“应当尊敬幼儿进展的个体差异性”“教师应当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引导者”。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活动为主线的理念,采纳的教学方法有:
1.情景教学法:依据活动内容,为幼儿创设相应的情境。
2.直观法:通过教学图片,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详细,引起幼儿的兴趣和留意力,便于幼儿理解故事。
3.争论法也是幼儿最喜爱的方法。幼儿可以在争论、谈话中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四、说活动预备
世界幼教之母蒙台梭利认为:“一个有预备的环境是关键”。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暖和关爱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气氛。在本次活动中,我预备了教学挂图《会说话的建筑》8幅和相应的幼儿卡片、画板、纸、笔等材料。
五、说活动过程
依据中班幼儿学习语言和年龄的特点,结合本次的活动目标,我采纳的活动过程如下:
(一)开头局部,导入
故事导入:有一天,猪妈妈叫呼噜猪帮助寄一封信,呼噜猪拿着信兴高采烈地出门了。可是,过了很久很久,呼噜猪都没有回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噢,原来呼噜猪找不着邮政局了。小朋友们,你们愿不情愿帮帮呼噜猪找到邮政局呢?你们真聪慧,是怎么找到的呀?原来是熟悉邮政局的标记呀
(二)根本局部
1.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谈话引入:小朋友,教师考考你们,你们每天回来的路上,有没有留心观看身边的建筑呢?你们都看到了哪些建筑物呢?
2.师幼互动,深入理解
先后呈现8张生活中常见建筑物的图片,分别讲解每个建筑物的标识,用途。
3.迁移内化,角色扮演
玩嬉戏:帮帮助
美羊羊要去外婆家,要坐很久很久的火车,帮帮她找到火车站。
美羊羊要过生日了,喜羊羊要去取钱给她买礼物,帮帮他找到银行。
懒羊羊由于贪吃生病了,小朋友帮助把他送到医院吧。
呼噜猪要替猪妈妈寄一封信,帮帮他找到邮政局吧。
沸羊羊在街上逛街的时候,突然很想上厕所,帮帮他找到公共厕所吧。
草莓兔要出门买好多生活用品,帮帮她找到超市吧。
灰太狼要送小灰灰去幼儿园,帮帮他找到幼儿园吧。
暖羊羊要去参观东方明珠电视塔,帮帮他找找吧。
玩嬉戏:找朋友
幼儿分2组,依据建筑标志的卡片找到对应的建筑物。
(三)小结局部
儿歌小结完毕,加深幼儿的印象。
建筑物,会说话;
每个都有标记性;
小朋友,要记牢;
生活才会更美妙。
六、说活动延长
好的训练活动不是止于特定的某一次活动,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特殊是力量、习惯的培育,活动延长不行缺少。我会采纳区域活动的形式进展延长,“小朋友们,我们现在到美工区域角去,把今日学到的这些建筑物,用纸和笔画出来吧。”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感谢各位评委教师!
第四篇:幼儿园社会领域目标
3.3 社会
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幼儿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主要包括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及知识、能力和智慧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建立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幼儿社会性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发展起来的,成人应注重自己的言行对幼儿的潜移默化影响。
三、社会
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其它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成人应注重自己言行的榜样作用,避免简单生硬的说教。
(一)人际交往
教育建议:
1.主动亲近和关心幼儿,经常和他一起游戏或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与成人交往的快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
2.创造交往的机会,让幼儿体会交往的乐趣。如:
利用走亲戚、到朋友家做客或有客人来访的时机,鼓励幼儿与他人接触和交谈。鼓励幼儿参加小朋友的游戏,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感受有朋友一起玩的快乐。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活动。
教育建议:
1.结合具体情境,指导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如:
当幼儿不知怎样加入同伴游戏,或提出请求不被接受时,建议他拿出玩具邀请大家一起玩;或者扮成某个角色加入同伴的游戏。
对幼儿与别人分享玩具、图书等行为给予肯定,让他对自己的表现感到高兴和满足。当幼儿与同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指导他尝试用协商、交换、轮流玩、合作等方式解决冲突。
利用相关的图书、故事,结合幼儿的交往经验,和他讨论什么样的行为受大家欢迎,想要得到别人的接纳应该怎样做。
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幼儿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分工合作。2.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幼儿换位思考,学习理解别人。如:
幼儿有争抢玩具等不友好行为时,引导他们想想“假如你是那个小朋友,你有什么感受?”让幼儿学习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
3.和幼儿一起谈谈他的好朋友,说说喜欢这个朋友的原因,引导他多发现同伴的优点、长处。
教育建议:
1.关注幼儿的感受,保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如: 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使幼儿切实感受到自己被尊重。
对幼儿好的行为表现多给予具体、有针对性的肯定和表扬,让他对自己优点和长处有所认识并感到满足和自豪。
不要拿幼儿的不足与其他幼儿的优点作比较。
2.鼓励幼儿自主决定,独立做事,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如: 与幼儿有关的事情要征求他的意见,即使他的意见与成人不同,也要认真倾听,接受他的合理要求。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支持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或提供必要的条件,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想法。
幼儿自己的事情尽量放手让他自己做,即使做得不够好,也应鼓励并给予一定的指导,让他在做事中树立自尊和自信。
鼓励幼儿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并注意调整难度,让他感受经过努力获得的成就感。
教育建议:
1.成人以身作则,以尊重、关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长辈和其他人。如: 经常问候父母,主动做家务。
礼貌地对待老年人,如坐车时主动为老人让座。看到别人有困难能主动关心并给予一定的帮助。
2.引导幼儿尊重、关心长辈和身边的人,尊重他人劳动及成果。如: 提醒幼儿关心身边的人,如妈妈累了,知道让她安静休息一会儿。
借助故事、图书等给幼儿讲讲父母抚育孩子成长的经历,让幼儿理解和体会父爱与母爱。
结合实际情境,提醒幼儿注意别人的情绪,了解他们的需要,给予适当的关心和帮助。利用生活机会和角色游戏,帮助幼儿了解与自己关系密切的社会服务机构及其工作,如商场、邮局、医院等,体会这些机构给大家提供的便利和服务,懂得尊重工作人员的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3.引导幼儿学习用平等、接纳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差异。如: 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可以相互学习。
利用民间游戏、传统节日等,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主要民族和世界其它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帮助幼儿感知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理解人们之间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友好相处。
(二)社会适应
教育建议:
1.经常和幼儿一起参加一些群体性的活动,让幼儿体会群体活动的乐趣。如:参加亲戚、朋友和同事间的聚会以及适合幼儿参加的社区活动等,支持幼儿和不同群体的同伴一起游戏,丰富其群体活动的经验。
2.幼儿园组织活动时,可以经常打破班级的界限,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加不同群体的活动。3.带领大班幼儿参观小学,讲讲小学有趣的活动,唤起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好奇和向往,为入学做好心理准备。
教育建议:
1.成人要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如:答应幼儿的事一定要做到、尊老爱幼、爱护公共环境,节约水电等。
2.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或其它游戏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如:
经常和幼儿玩带有规则的游戏,遵守共同约定的游戏规则。
利用实际生活情境和图书故事,向幼儿介绍一些必要的社会行为规则,以及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则。
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创设情境,让幼儿体会没有规则的不方便,鼓励他们讨论制定规则并自觉遵守。
对幼儿表现出的遵守规则的行为要及时肯定,对违规行为给予纠正。如:幼儿主动为老人让座时要表扬;幼儿损害别人的物品或公共物品时要及时制止并主动赔偿。
3.教育幼儿要诚实守信。如: 对幼儿诚实守信的行为要及时肯定。
允许幼儿犯错误,告诉他改了就好。不要打骂幼儿,以免他因害怕惩罚而说谎。小年龄幼儿经常分不清想象和现实,成人不要误认为他是在说谎。
发现幼儿说谎时,要反思是否是因自己对幼儿的要求过高过严造成的。如果是,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同时要严肃地告诉幼儿说谎是不对的。
经常给幼儿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要求他完成并及时给予表扬,培养他的责任感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教育建议:
1.亲切地对待幼儿,关心幼儿,让他感到长辈是可亲、可近、可信赖的,家庭和幼儿园是温暖的。如:
多和孩子一起游戏、谈笑,尽量在家庭和班级中营造温馨的氛围。通过和幼儿一起翻阅照片、讲幼儿成长的故事等,让幼儿感受到家庭和幼儿园的温暖,老师的和蔼可亲,对养育自己的人产生感激之情。
2.吸引和鼓励幼儿参加集体活动,萌发集体意识。如: 幼儿园和班级里的重大事情和计划,请幼儿集体讨论决定。幼儿园应经常组织多种形式的集体活动,萌发幼儿的集体荣誉感。
3.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如: 和幼儿说一说或在地图上找一找自己家所在的省、市、县(区)名称。
和幼儿一起外出游玩,一起看有关的电视节目或画报等;和他们一起收集有关家乡、祖国各地的风景名胜、著名的建筑、独特物产的图片等,在观看和欣赏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
利用电视节目或参加升旗等活动,向幼儿介绍国旗、国歌以及观看升旗、奏国歌的礼仪。
向幼儿介绍反映中国人聪明才智的发明和创造,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三、社会
(一)目标
1.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5.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二)内容与要求
1.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2.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3.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4.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
5.教育幼儿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爱护公物和公共环境。
6.与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
7.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8.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
(三)指导要点
1.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
2.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3.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学习礼仪
看老师、看黑板;耳朵专心听,老师讲课用心记,同伴发言仔细听;
小手认真做:小手举得高,操作积极参与好;发言声音响:唱歌有节奏,发言要大胆;脑子勤思考:问问为什么,想想怎么办。
文明用语歌
早上见面问个好,”good morning”少不了;遇事需要道个谦, ”对不起”心记牢;若是有人感谢你,”没关系”别忘记;请求别人帮忙后,切记说句”谢谢你”
你拍一,我拍一,大家来比谁有礼。
你拍二,我拍二,游戏说话小声点儿。
你拍三,我拍三,别人说完在发言。
你拍四,我拍四,取放物品看数字。
你拍五,我拍五,垃圾桶里放废物。你拍六,我拍六,喝水排队不要扭。你拍七,我拍七,请求帮忙要客气。你拍八,我拍八,节约用水记住啦。你拍九,我拍九,上下楼梯靠右走。你拍十,我拍十,饭后桌上要收拾。
第五篇:幼儿园社会领域教案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案1
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
2、培养幼儿与人交往时能主动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3、培养幼儿乐意了解和关心自己能理解的.社会新闻。
活动准备
1、事先排练“记者采访”的情景表演。
2、与全班幼儿人数配套的玩具小话筒、各种社会角色服饰。
活动过程
1、幼儿观看情景表演,初步了解记者职业及采访的基本过程,懂得与人交往时要主动并采用礼貌用语。
(1)向幼儿提出观看要求。
(2)幼儿观看情景表演“记者采访”。
(3)教师围绕表演内容提出有关问题,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怎样做好一名记者。
2、引发幼儿学习当小记者的兴趣,并乐意向别人了解自己所关心的社会新闻。
(1)教师提出“假如你是一名记者,你想采访哪方面的新闻”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请个别幼儿学做小记者进行采访。
(3)师生共同评价幼儿的采访表现。
3、开展“小记者团”实践活动,提高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
(1)幼儿分组扮演小记者及各种社会角色进行采访活动。老师巡视,鼓励每个幼儿都参与活动。
(2)全体幼儿扮演小记者,对现场听课老师进行采访。
4、小结活动情况。
活动延伸
1、在角色区中让幼儿玩“小小记者”游戏。
2、在语言区开展“新闻发布会”活动。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案2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初步学会热情主动地招待小客人,激发幼儿做小主人的自豪感。
2、引导幼儿初步学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最基本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大带小”活动准备。
2、布置环境,准备好录音机、音乐磁带。
3、与几位同一个月过生日的孩子的.家长取得联系,准备一个大蛋糕。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做小主人?
教师:今天有几位小朋友一起过生日,我们要请小X班小朋友来做客,我们应该怎么做小主人?
(1)请幼儿分组讨论,教师倾听。
(2)每组请一名幼儿代表发言。
(3)小结:当小班弟弟、妹妹来做客时,我们要当好小主人,可以先作自我介绍,说说自己的名字、班级,再带领客人参观我们的教室,和他们一起游戏。
2、开展“大带小”活动。
(1)全班小朋友在教室门口迎接小客人,每位小朋友带一位小客人。
(2)在轻松的音乐声中,幼儿自由活动、游戏。
(3)生日聚会开始。
教师宣布生日聚会开始,请大家说祝福语,集体唱生日歌??
请小主人带小客人洗手,端点心,送开水。大家吃蛋糕。
(教师提醒小主人照顾好小客人。)
(4)生日聚会结束,全班幼儿欢送小客人出门。
活动建议
1、小班可同时开展“我是小客人”的活动。活动之前,小班教师也应提出有关要求。
2、利用午餐前的时间进行小结,让幼儿谈谈自己是怎样做小主人的。
3、坚持在元宵花灯会、六一游戏会以及娱乐活动中开展“大带小”活动。
注:此范例选自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社会》中班.虞记平主编.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案3
活动名称:
拾到东西还给别人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知道拾到东西应该还给失主,并了解找失主的方法。
2、引导幼儿体验丢失东西和捡到东西后的着急心情,找到东西和把东西还给别人时的不同情绪情感。活动准备:动物头饰情景活动过程:
表演过程:
(一)引起兴趣,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要来变个魔术,你们想看吗?(二)基本部分:
1、情景表演,让幼儿了解小猫丢了东西着急、难过的心情和小兔把东西还给它以后高兴的心情。
提问:
(1)小猫丢了什么?心里怎么样?(着急、难过)
(2)谁捡到了帽子?(小兔)
(3)小兔捡到了帽子是怎么做的?(他说了什么?)集体练习:请问,这是你丢的帽子吗?
小结:把帽子还给了小猫,小猫可高兴了,小兔着见小猫这么高兴,他心理也很高兴,我们小朋友要向小兔学习,拾到东西要还给别人。
2、讨论,帮助幼儿体验丢了东西、拾到东西还给别人等情况下的不同情感。
(1)小朋友有没有无过东西?丢过什么?心里怎样?
(2)你丢了东西,别人拾了还给你,你心里怎样?
(3)你有没有拾到过别人的东西?你是怎么做的?心里怎么样?
3、情景表演,激发幼儿帮助小动物的动机,使他们体验到帮助了别人会很快乐。
师:看看又发生了什么事,小动物们为什么难过?(看见他们难过,小朋友你们心里怎么样?)
(1)提问:小动物们这么难过?它们丢了东西心里怎样?看见他们难过你的心里怎样?那怎么办呢?我们一起帮助他们(请问,刚才你们在哪里玩的`?)我们到走廊里、楼梯口、午睡室去看一看,如果发现地上有东西就怎么办?
(2)幼儿帮助小动物们找东西,(拾起来,拾起来以后怎么做呢?问问捡到东西后怎么说?请问这是你丢的东西吗?
(3)幼儿找东西
(4)师:刚才我们帮助小动物找到了东西,还给了他们,他们一定很高兴,他们肯定会来谢谢我们的,我们小朋友把东西还给了失主做了好事,心里怎样?(做一做高兴的样子,笑一笑)(5)提问:刚才你捡到了什么东西?是怎样还给丢东西的人的,说了什么话?
4、幼儿讨论
(1)拾到了东西为什么要还给别人?
(a)人家会难过,会着急。
(b)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
(2)(表扬自己)
讨论:找不到失主的东西该怎么办呢?
(三)结束:
总结,今天我们小朋友帮助了小动物找东西,还给了他们,心里非常高兴,以后我们捡到了东西都要想办法还给别人,我们要保管好自己的东西。活动延伸:在日常生活中有幼儿捡到东西后引导他自己找失主或帮助他一起找失主,并给予鼓励表扬。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案4
设计意图:
诚实是一个文明有序的社会中人人必须具备的起码的品格。要让诚实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风气,必须从孩子抓起。在孩子心中播一颗诚实的种子,要让这种子开花、结果。还要靠老师、家长去精心的培育。而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我们人人都做孩子的榜样。我们的孩子像一棵棵小树苗正茁壮成长着。他们需要爱的阳光。给孩子一个爱的世界,诚实的世界。愿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幸福的人生!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了解生活中哪些是诚实的行为,并愿意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2、知道诚实是做人最基本的品质之一。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
1、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歌曲吗?那就和我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吧!(课件播放:歌曲《好孩子要诚实》)你从这首儿歌中,知道了什么?这首儿歌的名字就叫《好孩子要诚实》(课件出示:歌曲名《好孩子要诚实》)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诚实的花朵》。看看图中的小亮是不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二、学文明理
1、播放课件,仔细观察,说一说图上讲了一件什么事?(课件逐幅出示)指名说图意。讨论交流:小亮为什么会紧张?
2、(课件出示:小亮可以这样做吗?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呢?)讨论交流。
教学反思:
1、大班的孩子已经能够从社会领域的道德品质方面理解应该遵守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够努力做到自律和尊重他人,从行为上理解怎么做个诚实的孩子。
2、在教学中,我适时地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孩子在社会教育活动中,避免由于单调而失去兴趣,同时注重加强孩子们间的互动,保证他们能全过程的有效参与。通过提问,提醒孩子集中精神倾听,也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以诚实得品德,用恰当的方式解决问题。
3、在教师引导幼儿回答问题的时候,幼儿的语言表达有些单一,而且其他幼儿也有重复,发散思维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教师应在此方面加强培养,同时引导幼儿从各个角度思考。
4、在互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出示的图片不能仅仅局限于说谎,还应拓展和延伸到同类问题上,让孩子从更多方面了解诚实的范畴。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案5
活动目标:
1、掌握基本的交际技能,培养幼儿乐观豁达的性格。
2、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到同伴的优点,对待同伴宽容和友善。
3、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4、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准备材料:请幼儿准备自己好朋友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手指操一条小鱼水里游,孤孤单单在发愁,两条小鱼水里游,摇摇尾巴点点头,三条小鱼水里游,快快乐乐做朋友。
二、发现好朋友的优点师:小朋友们知道我们刚刚做的这个游戏是在讲什么吗?
师:讲的是一条小鱼的时候非常孤独,没有朋友!两条小鱼的时候就有了伙伴,不再像以前那样孤单啦!三条小鱼的时候就更热闹啦!在一起可以快快乐乐的做游戏!我们在生活中也是一样的!没有朋友特别孤单,有了朋友我们就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做游戏玩耍!而且朋友越多我们玩的越开心,对不对呀?
师:那老师现在想请小朋友们帮个忙,我现在想把中间的桌子搬到后面去,哪个小朋友来帮老师呀?我看谁的小手举的最漂亮,我就叫他来帮我。好,请佳佳小朋友来帮忙吧。(其他幼儿观察)师:哎呦,还是搬不动,现在请这位小朋友找他的一个好朋友来帮忙,好,好朋友来帮忙了。(其他小朋友观察)师:哦,还是搬不动,怎麽办呢,好,那就让他把她的好朋友都请上来帮忙吧!
师:好,他们搬动了,真棒!!
师:刚才,一个人搬得动桌子吗?
师:那两个人呢?
师:那最后是怎么搬起桌子的?
师:是呀,只有大家团结,力量才会更大。那佳佳小朋友有这麽多好朋友,那你们有没有自己的好朋友呢?
师:那你们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呢?
师:哦,如果别的小朋友说喜欢你,你开心吗?
师:你们是不是都希望有自己的好朋友呀?
师:那咱们再玩个《找朋友》的游戏吧!
(游戏玩法:大家一起唱《找朋友》这首歌,一边唱一边自己去找自己的好朋友,两人或几个人一起做动作,完成歌曲。)
三、引导幼儿完成区域活动师:小朋友们想一想你们有几多少个好朋友呀?
师:哦,你们有这麽多好朋友呀!那你们想不想每天都看到你们好朋友呀?
师:那小朋友们快看,咱们班这面墙是友谊墙,我们把照片贴上去作为纪念!好我们现在开始贴照片。
师:那我们来看看我们这面墙漂亮吗?
师:好,老师希望今后这面墙上会有很多照片作为我们是好朋友的见证,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呢?
师:小朋友越来越懂事了,来夸夸我们自己。棒,棒,我最棒,耶!好,我们今天就玩到这,小朋友们下次再见!
活动反思:
每个人要在社会中生活,就需要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有朋友的感觉真好。朋友带给我们的快乐是亲情也无法比拟的,所以我们一直都在寻找——“找啊找,找啊找,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只可惜,找朋友并不像儿歌中唱得那么简单,怎么样让幼儿知道幼儿园是个大家庭,感受共同生活的乐趣?“在交往中学会交往”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通过交往,让幼儿学会与人商量,合作,体验同伴之间的友情,分享快乐,做大家庭中快乐的一员。
大班幼儿在经历小中班两年的集体生活后,大多数孩子有了自己固定的玩伴,具备了一定的交往意识,掌握了一些交往规则,能够和小伙伴之间进行初步的交流和沟通,但现在的小皇帝、小公主们,习惯了众星捧月,遇事常常还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做到关心别人、关注他人,还不能完全主动的与人交往,和同伴之间缺乏一定的合作精神,同时孩子们缺乏在伙伴面前大胆表述的勇气,再加上现在多为双职工家长又是单元住宅,在家中能为孩子创设的与人交往的环境相对较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孩子,主动给孩子创造一起游戏、一起活动的机会,开展社会《夸夸好朋友》这个活动,旨在进一步增强孩子主动与人交往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交往习惯,学会关注朋友、与朋友合作,学习与他人交往的方法,体验与朋友的交往、合作、分享的快乐。
在孩子们明白理解什么是优点了后,大家积极举手发言,在几个小朋友发言过后,我发现一个问题:大家赞美的语言仅限于如“她上课很认真”“她举手很积极”“她做作业很认真”“她画画很好”,这些话语太笼统,似乎适用于很多小朋友,这样的话,就没有到达我预期的效果。
我调剂策略,要求他们从生活中往感受,如“她在和小朋友相处时怎样?她是怎样做的?有具体的事情,比如他上课很认真,他是怎样认真?坐得怎样?举手怎样?回答题目怎样?”在我的提示下,孩子们的语言不再笼统,他们的想法真的很多,那和他们平时的观察分不开。如豆豆说:“阿紫是我的好朋友,她和我是最好的朋友,每次她吃完饭,都会等我,和我一起往玩……”从她的话语中,我看到了她们的深厚友谊,也知道阿紫是一个热情、友善的孩子。
语言是帮助孩子之间建立友谊的基础,任何交往活动都离不开语言的支持,通过设计开展这一活动,让好朋友之间互相交流高兴的、难过的、有趣的事情或者小秘密,使孩子懂得要想成为知心朋友,就需要互相交流,只有在倾听与讲述的过程中才能了解自己的朋友,知道好朋友的需要,从而产生关注朋友、关心朋友的想法,同时提高了孩子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朋友之间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自始至终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平等的语言交往的环境,和孩子融为一体,支持、鼓励、吸引幼儿和同伴教师之间的交谈,体验朋友之间语言交往的乐趣。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案6
活动目标
1、感受拜年时的喜庆氛围。
2、知道中国人春节拜年的传统习俗。
3、学习拜年做客时的动作及祝福语。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5、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过初一拜年的经历。
课件准备:《拜年》歌曲视频;“拜年”组图;“我会拜年”组图;喜庆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播放视频激发幼儿兴趣导入活动主题
――歌曲里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呢?
――我们什么时候会做这件事呢?
二:出示组图引导幼儿了解拜年的方式
――过年啦,我们有哪些拜年的方式呢?
――如果是登门拜年,我们会穿什么?说什么?做什么呢?
三:出示组图引导幼儿学习拜年的动作及祝福语
1、出示组图“我会拜年—1”,学习拜年动作。
2、出示组图“我会拜年—2”,学习拜年祝福语。
四:创设拜年情境让幼儿向伙伴/老师拜年送祝福
――马上要放假过新年啦,你有哪些祝福想提前送给亲爱的老师和小伙伴呢?
――请你找到你想祝福的人,用正确的手势向他/她拜年送祝福。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案7
学习目标
1、了解参观动物园要遵守的规则,培养爱护动物、保护环境和设施的责任感。
2、用清楚完整的语言表达见闻,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提前在活动室四周贴上动物园、海洋馆里的.动物图片。
2、幼儿自备参观动物园的照片。
3、《动物真有趣》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24页。
4、轻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形式:集体/小组
1、请幼儿出示参观动物园的照片,并分享当天游玩的趣事。
2、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书,请幼儿观察棋盘的内容,向幼儿提问:
图中哪些小朋友的行为不对?为什么?
图中哪些小朋友做得对?为什么?
参观动物园或海洋馆时,我们还要注意什么?
3、利用活动室四周的动物图片,与幼儿表演去动物园参观。播放轻快的音乐,先假装乘坐地铁,再乘坐公交车来到动物园,之后到不同的地方游览,每到一个地方,请幼儿说出要遵守的规则,例如观看大熊猫时,要保持安静;观看水母时,不能拍打水族箱的玻璃;观看海狮时,不可随便喂食。
4、游戏结束后,请幼儿描述他看见什么动物在做什么,例如“我看见大熊猫吃竹子。”
活动评价
能说出参观动物园要遵守的规则,懂得爱护动物。
能用清楚完整的语言表达见闻。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案8
【活动目标】
1、再现日常生活情景,体验全家人围坐在锅边吃火锅的欢乐。
2、不断积累目测一部分接着往下数的经验。
【活动准备】
1、模拟火锅一个,幼儿自制各种火锅食品,分类放在盘子内。
2、每人一只盛放生菜的小篮和一只空碗。
【活动过程】
一、进入情境
1、幼儿模拟围坐火锅边(人数不限,可随游戏逐步增加)。
2、了解规则:
(1)取放每一品种的数量可由游戏者事先确定。
(2)加菜时锅里同类品种不能超过10个。
(3)篮里的菜必须投放到锅里表示烫熟后才能夹出放进碗里。
(4)必须从自己的篮子里取菜投入锅里,但夹菜时可选锅里的任何品种,不必区别是谁投放的'食物。
二、加菜
1、识别各种火锅菜肴,按自己的喜好往小篮里放三至四种菜。
2、轮流往火锅里加菜,品种和数量都可由幼儿自定,边加菜边接着某数往下数,每种菜的数量最多到10。
三、开火
锅里的菜较满后,盖上锅盖,共同念一首儿歌模拟开火,儿歌念完,表示锅里的水烧开了。
四、吃菜
1、轮流用手做筷子夹菜,放进自己的碗里,数一数各品种的菜吃了多少。
2、反复夹菜,接着某数往下数,每种菜的数量最多到10。
五、关火
1、盖上锅盖,每人数一数今天我吃了哪些食品,各有多少。
2、与同伴比一比,找出每一种菜吃得最多的朋友。
幼儿在此基础上结合日常生活中跟家人吃火锅的经验,可生成多种玩法:
玩法一:荤素搭配。幼儿先在锅里投放荤菜(每种菜的数量为10),然后开火、吃菜,用筷子将锅里的菜夹进自己的碗里,等荤菜都“吃”完后,再将素菜放入锅内,继续品尝素菜。
玩法二:每日菜谱。幼儿按照各自的需要和喜好,每天选择不同的菜肴进行“吃火锅”的游戏。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案9
活动目标:
1、喜欢幼儿园,能按时去幼儿园。
2、乐于和老师小朋友一起学习、游戏。
活动准备:大玩具懒猪,绒布,教具小喇叭;幼儿小飞机评比栏。
活动过程:
1、“晨间小喇叭”活动导入:教师对按时入园、礼貌问候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幼儿给予表扬鼓励。
教师手持小喇叭:“小朋友们早上好:晨间小喇叭开始广播了:明明小朋友今天按时来幼儿园小飞机升一格,笑笑今天按时来幼儿园,有礼貌,小飞机升两格……”
2、《懒惰的小猪猪》情景表演,引导幼儿按时来园并快乐游戏。
预设情景:“呼噜噜,呼噜噜”什么声音?原来是小猪猪在睡大觉。找出绒布下的小猪猪提问:太阳这么高了,小朋友都来幼儿园了,小猪猪还睡懒觉,我们该怎么办?(叫醒他,不要睡懒觉,按时去幼儿园。)
小结:小朋友们都很棒,都能按时来园,不像小猪猪那样懒惰!
(1)叫醒小猪猪可是小猪猪还想睡懒觉,不想去幼儿园。
(2)教师引导幼儿把自己喜欢的游戏做给小猪猪看看,让小猪猪知道幼儿园里真快乐,也想去幼儿园。(幼儿自主游戏)
(3)小猪猪看见小朋友快乐的游戏不再睡懒觉,也想去动物幼儿园了。
(4)大家一起快乐的.说儿歌。
3、鼓励小猪猪明天按时入园不要睡懒觉,同时提醒幼儿合理作息,不要做懒惰的小猪猪。
活动延伸:
1、教师应努力创造幼儿园家的温馨氛围,使小朋友喜欢上幼儿园。
2、教师要紧随幼儿的兴趣点设计活动,必要时找出“不合群”幼儿的兴趣点个别引导,使之融入快乐的班级大家庭。
附儿歌2:幼儿园里真快乐
早睡早起精神好,按时入园不迟到,
幼儿园里朋友多,又跳舞来又唱歌,
蹦蹦跳跳做游戏,开开心心乐坏我。
附儿歌2:幼儿园里真快乐
大公鸡喔喔叫,小朋友们来园了,
你拍手,我唱歌,骑木马来蹬小车,
幼儿园里真快乐,开心成长你和我。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案10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大树穿新衣》,让幼儿懂得有关科学保护树木的粗浅知识,理解树木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以及树木对人们带来的好处及人们对树木的利用。让孩子知道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孩子爱绿化,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动过程
1)级组长讲解这次活动的意义以及活动的具体安排。
级组长:“今天,我们来到江高公园给大树穿上漂亮的“新衣”。但是,你们知道为什么要给大树穿“新衣”吗?(请小朋友回答)小朋友都说得很好,除了不让虫蛀以外还有其他作用的,譬如,晚上,司机在马路上开车的时候,当灯光照到马路两旁的`白色树干上时,司机就能判断路旁的交通情况,以免发生交通意外。
树除了能绿化环境以外,你知道还有什么作用吗?(请小朋友回答)小朋友都回答得很好,
2)亲子游戏
游戏一:珍惜水源
活动目标:
1、让大家懂得生活用水的来源及水资源是有限的,必须节约用水。
2、能在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爱惜洁净水,并教育身边的人也节约用水。
活动准备:
小水桶八个,大水桶四个
游戏玩法:
1、幼儿分成四队,站在起跑线后,家长也分成四队,站在指定的位置。
2、老师交代要求,送水的过程中,水不能荡溢出来。
3、幼儿把水送到家长手里,由家长把水送到终点。
游戏二:大家来种树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使大家懂得树是人类的好朋友,它能减少噪声,净化环境。
2、教育大家要爱护树木,自觉保护我们的环境。
活动准备:
障碍物八个,小树八棵,装有沙子的盆四个。
游戏玩法:
1、幼儿分成四队,站在起跑线后,家长也分成四队,站在指定的位置。
2、教师讲述玩法:幼儿绕过障碍物把树送给家长,由家长送到终点并进行“种植”。
3、活动结束。
(1)活动:《大树穿新衣》,家长与幼儿以及教师全体开始进行涂树。
(2)活动结束,各班收拾工具,清理现场的卫生。
(3)各班回去组织幼儿进行小结工作。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案11
教学目标
制作各种小礼物,送给幼儿园的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表达对他们的谢意。
环境与材料制作小礼物的材料若干。
一次备课
1、看画册《我要感谢的人》
教师:奇奇就要离开幼儿园上小学了,他准备了一些自己制作的小礼物,要送给幼儿园里为自己服务过的人,我们一起看看都有谁?
请幼儿说一说画册上都有谁,他们为小朋友做了哪些事情。
引导幼儿讨论:在幼儿园里,你想感谢的.人有谁?为什么?
2、制作小动物
引导幼儿用各种材料制作小动物。
3、带领幼儿在幼儿园走一走,分别向平时为他们服务的人表示感谢。
向被感谢的人鞠个躬。
与被感谢的人拍照。
送给被感谢的人小礼物。
为被感谢的人表演一个节目。
活动反思:
活动通过阅读、理解读本,让孩子感受与家人在一起的幸福,借助活动给孩子传递一个信息,无论在哪里,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关注、关爱自己的家人,幸福就在彼此的牵挂中。本次活动的目标有两点:一点是理解故事,品味故事中家人之间的亲情和幸福的感觉;另一点是细致观察画面,能大胆地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在活动中,幼儿都是兴趣浓厚的,能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话,并大胆的用好听的声音回答老师的问题。就是我在上课时重难点不够突出:一是怎样让孩子体会到兔奶奶的孤独寂寞;二是怎样体会幸福。幸福的概念是抽象的,宽而广很难抓的住,幼儿只能理解皮毛。还有就是我在上课没有注意到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幼儿回答我的问题时,我是蹲在幼儿面前倾听他的回答的,由于近距离,幼儿回答声也不是很大,我是听见了,但是坐在旁边的幼儿却不一定能听到,我没有及时鼓励幼儿再用响亮的声音说一次让大家都能听到。总之,这次活动对我来说是一次锻炼,我将在以后的锻炼中越战越勇!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案12
社会活动:夸夸我和我的好朋友
(一)活动目标:
1.大胆地展示自己的优点,有自信心。
2.学习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愿意向同伴学习。
(二)活动准备:
每个幼儿找出自己的优点以及自己做的好事,并用简单的标志符号记载心形标志牌上。
每小组设置一个优点展示台。
(三)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以参观幼儿优点展示台的形式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2.要求讨论
讨论分组交流的方法与要求。幼儿进行小结:在小组活动中,要轮流介绍,讲述要大声连贯,倾听要认真,互相补充幼儿的雨点,最后推选一名幼儿在全班发言。
3.幼儿交流
(1)幼儿分组进行交流活动。鼓励幼儿愿意展示自己的优点和所做的好事,并能发现别人的长处,有自信心。
(2)小组交流:结合记录图,以“我是一名能干的小朋友”或者是“我做的好事”
等话题,引导幼儿在小组中轮流大胆地介绍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别的幼儿可以补充,并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发现自己的长处。
(3)全班交流活动:由每组推选代表结合全班的`记录图,介绍自己以及本组幼儿的优点长处。
4.夸夸好朋友
(1)引导幼儿说一说:平时还发现哪些小朋友做了什么好事?什么优点是自己应该学习的榜样?
(2)评价活动:你认为小朋友好在哪里?要向小朋友学什么?引导幼儿
学习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并愿意向同伴学习。
教师小结: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平时要互相学习,做个懂礼貌,守纪律,爱学习,团结友爱的好孩子。
(四)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在欣赏他人的优点,并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案13
一、教材分析
该活动选自明天版教材大班下学期主题四《科学万花筒》下的次主题一《生活百科》。我们都知道儿童是“直觉的科学家”,他们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观察、感受、认识着周围的世界和现象,并在这一过程中构建着属于自己的经验。之所以选择这一活动,是因为我觉得社区是孩子们每天生活的地方,最贴近孩子的生活,同时其中蕴含丰富的教育资源,活动很有意义和价值。
但是,这节活动有一定难度。首先,我展开了大量的学习和调研,一方面,现如今的社区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配备了许多现代化的公共设施,值得孩子们去了解和应用;另一方面,通过我的课前调研,发现孩子们缺乏对社区的概念了解和整体感认识。社区和小区的概念不同,全班绝大部分的幼儿生活在不太规范或者比较分散的社区里,只有五分之一左右的幼儿生活在新建的较为规范的社区里,对社区认识缺少整体感。另外,教材上是包括带领孩子参观社区、回到园内分享的半日活动,如何把它变成30分钟的室内活动?社区教育资源丰富多彩,如何选取适合孩子发展需要的内容?如何在教学形式上有所创新?这都是需要我去考虑的地方,有难度才有挑战和突破,这也是我选择该课题的一个动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社会领域包含的内容是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两个部分,其中,社会适应包括三个目标:积极适应群体生活、初步理解并遵守群体生活的基本行为规范、对所在群体形成初步的归属感。在《指南》中“实施要求”的第三点是关于幼儿的学习方式,要求具体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根据《指南》精神和班级幼儿实际,进行了如下的教学活动设计。
二、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乐于观察自己居住的社区环境,积极争做文明社区居民。
2.能够大胆讲述对居住社区环境的观察发现。
3.认识社区常见公共设施及其作用,初步建立社区的整体感。
活动分析:重点:认识社区常见公共设施及其作用。难点:初步建立社区的整体感。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展板4个;文明与不文明行为的图片每人一张;课件;社区调查发现(绘画、电子版照片);
知识准备:请家长带领幼儿观察自己家周围的环境,初步了解常见公共设施及其作用。
活动过程:
一、导入:游戏热身,建立学习小组。
引导:今天,我们来玩“桃花朵朵开”的游戏,大家围成一个圆,我说“桃花桃花朵朵开”小朋友们问“开几朵?”我说开“几”朵,几个小朋友就抱在一起。
当开“6”朵的时候,小朋友们就自然分成了四组。
引导:6个小朋友紧紧地抱在了一起,就像一家人一样,快和你的“家人”坐在一起吧。(分四桌坐下来)
二、展开
(一)分享观察记录,了解社区公共设施及其作用。
1.分享绘画记录,回顾已有经验。
引导:这几天,我们班小朋友开展了一次小调查,小朋友们认真观察自己家的周围有什么,并且用画笔记录了自己的发现,谁想跟大家介绍一下你的绘画记录?说说你家在哪里?你家周围有什么?
(1)个别幼儿介绍。
(2)小组内互相介绍。
引导:把自己的绘画记录贴在小组的.展板上,和小组的小伙伴互相介绍。
小结:小朋友们不仅丰富地记录了自己的发现,而且能够大胆地介绍给小伙伴,为你们点赞!
2.分享照片记录,了解公共设施及其作用。
(1)个别幼儿介绍常见的公共设施。
引导:许多小朋友们不仅用画笔记录自己的发现,还用照片的形式进行记录。
提问:(展示课件)这是谁?欢迎这位小朋友介绍一下他拍的照片是什么。
小结:就像小朋友介绍的,他们家周围有吃饭、健身、娱乐的地方,还有学校、购物的地方等等。
(2)集体分享交流,了解公共设施的作用。
引导:(出示课件)这些照片都是小朋友们拍摄的,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有什么。
(课件:快餐店、学校、警务室、药店、社区医院、垃圾桶、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社区直饮水机、超市、旧衣服回收箱、银行)
提问:你想介绍第几张?这是哪里?它就在我们家附近有什么好处?
提问:你想介绍第几张?这是什么?你喜欢它离自己家这么近吗?为什么?
提问:这是什么?你们见过吗?它有什么作用?
提问:你怎么知道它是医院?它和普通的医院标志一样吗?你去过这样的社区医院吗?去干什么?离我们家这么近有什么好处?
小结:我们家周围的这些设施作用真的很大,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二)应用公共设施,解决社区生活问题。
引导:今天我们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她的名字叫小问号,原因就是她总是爱提各种问题。今天,她又有了几个问题?你想帮助她解决哪个问题?我们看看能不能利用家附近的这些设施解决她的问题。
问题一录音:家里停水又停电,我们该怎么解决吃饭的问题呢?
问题二录音:爸爸出差了,家里只剩下我和妈妈,可是妈妈生病了,我该怎么办呢?
问题三录音:妈妈收拾衣柜,整理出了许多穿不着的旧衣服,该怎么处理呢?
问题四录音:我们家收集了许多的旧报纸,该怎么处理呢?
提问:哪张照片能帮她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哪张照片还可以帮助她?哪种方法更好?
引导:我们听听,小问号对我们的解决办法满意吗?
小结:我们家周围的这些设施,能帮我们解决这么多的生活问题,真的应该感谢它们,你们也都是爱帮助别人的热心小朋友!
(三)总结梳理经验,建立社区整体感。
引导:通过我们的观察,还有今天的分享,你觉得在我们家周围一般有什么?
结合课件总结:就像小朋友们说的,在我们家周围一般有学校、超市、社区医院、警务室、银行、公园、环卫设施等等,有了这些,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怎么样?用一个词来说一下。
引导:这么方便、安全的地方会有更多的人也选择住在这里。
结合课件小结:一个一个挨在一起的小家,和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方便的设施就组成了我们幸福的大家庭,这就是我们生活的社区。
拓展:一个一个的社区就组成了我们生活的城市。
(四)小组照片分类,争做文明社区居民。
1.引出“文明”
提问:谁是社区的主人?
小结:小朋友和自己的爸爸妈妈、邻居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等等,生活在社区的每一位社区居民都是这个社区的主人。
结合课件提问:这位社区居民在干什么?他这样做对吗?为什么?他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
2.照片分类
引导:还有许多居民,他们的行为是不是文明呢?需要小朋友帮忙进行分类。每一小组在展板上设计出喜欢的分类标志。
小组内讨论,设计分类标志,并将图片分类贴在各组的展板上。
3.展示验证
每组推选一位小组长上台,介绍小组分类情况,教师进行验证。
小结:每个人都争做文明的社区居民,我们的社区就会是一个文明的社区。
三、延伸拓展
引导:今天,我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播放济南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的视频)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好消息?你想说什么?什么心情?提问:济南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是谁的功劳?
小结: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争做文明的社区居民,我们的城市会越来越美好,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幸福。因为,社区是我家,文明靠大家!
三、课后延伸活动设计
1.整合家长资源,引导幼儿继续了解新型的社区公共设施及其作用,并能将自己的新发现进行记录,和小伙伴分享。
2.开展“社区文明志愿者”活动,引导孩子们爱护社区、为维护社区美好贡献自己的力量。
3.在区域角投放更多文明与不文明现象的图片,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在分类的过程中学习。在课堂上投放的图片以爱护社区环境为主,其实还有很多现象比如:能否在社区里中种菜?能否在楼道里堆放杂物等等是孩子们不太容易理解的,所以这也是接下来,我要和家长一起引领孩子们认识理解的。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案1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每个人都有不高兴的时候。
2、学习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3、初步学会与朋友交往的简单方法。
4、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教师平时收集本班幼儿较突出的不高兴的实例(小童、小卡、小静等)。
活动过程:
1、教师讲故事《生气的时候》
①与幼儿讨论:丽丽和豆豆为什么要撅嘴和哭闹?如果是你,会怎样做?
② 你平时有不高兴的事吗?为什么不高兴?生气的时候可以做些什么?
2、介绍几种表达自己情绪的方式。
告诉幼儿:生气并不是一件坏事情,人人都会有生气的时候,如果生气后,问题解决了,大家互相更了解。这就是适度的生气,是件好事情。如果生气时,伤害自己,妨碍了别人,就是件坏事情。生气时,可以独自呆一会儿消消气,也可以对别人说出生气的原因,或者哭一哭,叫一叫,睡一觉,看看书,听听音乐等等,或者为别人想一想,这样很快就没事了。
3、组织幼儿讨论后,制定本班“公约“,如生气的时候不能打人、大声吵闹、损坏东西等,并把这些内容画出来(事先画好)贴在教室的墙壁上。
4、幼儿唱歌曲《拉拉勾》。
附:《生气的时候》
丽丽和豆豆是邻居。
一天晚上,丽丽想让妈妈给自己讲故事,可妈妈正忙着,说:“明天再讲吧。”丽丽不高兴了,她一声不响地走到墙角边撅着嘴生闷气。
这时,豆豆正坐在自己家的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看着动画片,爸爸走过来说:“现在正播放精彩的足球赛,不看太可惜了。”说着把动画片换成了足球赛,豆豆生气了,他大哭大叫地跺着脚,哭得连嗓子也哑了,还把桌子上的东西弄得很乱很乱。
活动反思:
本活动的重要价值在于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关注,中班下学期的幼儿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开始产生一些消极情绪,在这一阶段通过集体教学活动,让他们学会直面自己的消极情绪,并能积极化解自己的消极情绪,这对于幼儿的终身发展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中班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教师在活动中运用了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如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幼儿视觉、听觉的共同参与,用小兔木偶和幼儿一起互动对话,让幼儿更加投入到活动中,呈现重要的故事图片为幼儿创设了观察、想象的空间以及锻炼语言的'机会,而最后的游戏分享则让幼儿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梳理提升了所获得的经验。
总之,整个活动用一根故事的主线把幼儿带入了丰富的情感世界,让他们在小兔的故事中体验自己曾有过的消极情绪,产生情感共鸣。事实证明,教师采用的这一方法是有效的,幼儿在活动中始终沉浸在故事的情境中,积极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故事中的小兔消除不良情绪。
整个活动的不足之处在于最后一部分与前一环节有些重复,未能达到再上一个台阶的效果。建议调整活动方案时,可在最后呈现一些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情境,让幼儿在现场想办法解决,使得前面环节中获取的经验能更好地运用于生活中。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案15
活动目标:
1.听着音乐,用动作模仿动物走路。
2.激发幼儿喜欢小动物的情感。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幻灯片、动物头饰人手一个
活动流程:
导入--欣赏歌曲--创编--表演游戏
(一)导入师:今天有许多动物宝宝来做客,它们想和我们苹果班的小朋友一起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谁?
1.播放第一张幻灯片:这是哪个小动物(小兔)它是怎么走路的(蹦蹦跳跳,幼儿学走)。教师总结:小兔子出来玩,跳跳跳。
2.播放第二张幻灯片:这是谁呀?(小鸭)它是怎么走路的
3.播放第三张幻灯片:它是谁呀?(青蛙)它是怎么走路的
4.播放第四张幻灯片:它是谁呀?(小鱼)它是怎么走路的.让幼儿说说一共有几个小动物。(小兔、小鸭、青蛙、小鱼)让幼儿边念边学小动物走路。
(二)欣赏歌曲老师把他们编成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
教师边弹琴边唱,幼儿边学小动物走路。
(三)创编除了刚才的小动物,小朋友还知道哪些小动物?小乌龟(小乌龟出来玩,爬爬爬或游游游)教师边弹边唱(幼儿学走)小猫(小猫出来玩,走走走)小狗(小狗出来玩,跑跑跑)教师边弹边唱(幼儿学走)
(四)表演游戏
1.刚才的那些动物宝宝都躲在你们的周围,现在请小朋友们去把他们找出来后戴在自己的头上
2.让幼儿边听音乐边表演(唱到哪个小动物哪个小动物就出来出来表演)。
3.帮小动物找家(同样的动物归类在一起)。
4.教师弹琴让幼儿表演游戏。
5.结束游戏:今天动物宝宝和小朋友玩的很开心,可是现在已经很晚了他们要回家了,我们一起跟他们说再见吧。(幼儿把头饰送回家)。
活动反思:
《和动物做朋友》是根据《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育目标与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神奇的大自然》中的主题 “和动植物做朋友”结合创设的一节课。主要想通过这节课使学生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动物的可爱,激发学生喜欢动物的情感、愿意和动物交朋友,并在活动中明确和动物相处时要有爱心和责任心。
我觉得我这节课的主要亮点就在于在情境中学生情感的步步升华。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对保护动物的认识层层递进,最终达成这节课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价值目标。
一、教学方式上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育总目标中指出“环境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正确认识个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帮助学生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养成有益于环境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决策与行动,成为有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的公民。”具体目标中也指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爱自然、尊重生命”。而《品德与生活》是从生活出发,是为了学生的生活,为此,“和动物交朋友”教学设计,主要依据课前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有必要的梳理、补充和提升。课件分为这样几个环节:猜谜语—动物王国—四个好朋友—仿生学—小小鸟,从最开始猜谜语的游戏符合低年级孩子的特点和兴趣,于是孩子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课堂气氛活跃;动物王国中出现的动物都是学生们不常见的或者是珍稀的,而且把有关图片资料编辑整理为动物分类欣赏的形式展示给孩子,也符合孩子们的认知特点,而且让孩子在对动物的分类有了更深层的认知,提升了孩子的欣赏力,对孩子后续的认知动物也会有很大的帮助;而牛、青蛙、啄木鸟和蜜蜂的出示加深了孩子们对动物有用性认识的深度;而仿生学把动物对人类的有用性推到了最高点,同时也拓宽和梳理了孩子的课外知识;最后“我是一只小小鸟”的播放,以动画的形式并配以音乐使得较长的故事变得趣味和具有了教育意义,孩子们都对小小鸟的悲惨产生了深深的同情,不知不觉情感达到了保护动物的`高度。课上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将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材料结合起来,尽力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使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易于儿童接受。让生活走进课堂,并在课堂中得以升华。
二、情感目标上
本节课的设计上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情感目标上,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设计组织了多种有效的活动,这些活动形象、趣味,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层层递进,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把教育者的外在客观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主观需要,达到了教育的目的。通过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知、感悟,提升自我。使学生在活动中情感得到不断升华。寓德育于教学中,注重了德育的实效性。要让学生学习过一种健康、安全、积极愉快、有爱心有责任心、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我们的课堂就应该充满“童趣”和“童乐”,我所涉及的课堂尽量做到是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尊重学生的发言,从学生的发言中使学生的认识得以提高。课上充分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满足了个体与他人交往的需要,在这种交往中他又能感受人与人之间达成的融合、沟通的快乐,找到了自己与他人之间许多共同感受,这些都是令儿童快乐的事。
三、立足生活,在活动中明理。
这节课充分体现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育总目标和《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的课程标准,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激情、明理、导行等环节都来源于生活、立足于生活、指导于生活。例如在激情这个环节中让学生通过猜谜语引入新课;再如让学生观看动物画面说说自己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等,这些动物都是学生平时生活中经常见到的,通过学生互相介绍的过程初步表达了自己对动物的喜爱。在明理这个环节中,教师运用了生动活泼的动画资料,再现了一只小鸟的悲惨经历,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不良行为通过小鸟的经历表现出来,让学生通过直观的画面让学生在情景的不断变化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深得体会。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情感对话,激活了学生的心灵体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深刻体会到人类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在“和动植物做朋友”一课,有了课前的师生共同参与,课上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热爱动物的情感油然而生。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逐步提高道德认识。学生带着这种情感再回到生活中去,他们就会形成新的人生观和情感观,对他们今后的行为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最终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和升华。也就实现了我这节课的最终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