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上册13课在大海中永生教案
13、在大海中永生
【教材简析】
在《大海中永生》是一篇通讯,记叙了历史伟人邓小平的骨灰撒放大海的动人情景。课文按时间照顺序,沿着飞机载着小平爷爷的骨灰: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的脉络,以生动的语言,充沛的激情歌颂了一代伟人邓小平的不朽功绩和高尚情怀,进而表达了人民祝愿他在大海中永生的强烈愿望及人们对他的怀念之情。【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会用“爱戴”、“奔腾不息”造句。学习排比句的作用和用法,理解省略号在文中的作用。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邓小平的丰功伟绩。【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省略号的作用。【教学难点】
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教学时间】2课时 【课 型】新授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课文脉络,给文章分段。【教学重点】认识生字,理解重点词语。【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法,范读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有关邓小平的知识。你能说一些相关知识给其他同学吗?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有关邓爷爷在大海中永生的一篇课文。(板书:
13、在大海中永生)
2、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
(1)认清生字、词,正确区分文中多音字,积累好词语。(2)把课文读通顺。
(3)初步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二、一轮初读,知字音
1、第一关:生字关
党
崭 呜 咽 疆 港 属 垠 舷 撼 澳
重点指导“斩”“垠”“撼”字的读音,小组长检查过关。
2、第二关:多音字关,重点词语关 民族 爱戴 崭新 呜咽 澳门 波浪翻涌 篇章 痛悼 海疆 属于 盘旋 奔腾不息
重点指导“爱戴”“海疆”“盘旋”的意思,并且用“奔腾不息”造句。三、二轮初读,知大意
(一)读通课文闯关
1、难读句子闯关
飞机在高空盘旋,鲜花伴着骨灰,洒向无垠的大海。大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悼伟人的离去„„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组内练习,组长检查过关 班内比赛,检查过关情况
2、读通课文关(1)自行练读
(2)组内合作,按读练习,认真倾听,互相评价、指导
(二)默读思考,感知大意
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并思考:本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四、质疑问难
1、通过读书、学习,你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
2、反馈、了解学生的疑难和困惑,梳理出重点问题,待下节课解决。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邓小平爷爷的丰功伟绩。【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省略号的作用。【教学难点】
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点拨法,讨论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听写生词
二、精读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朗读2-7自然段,课文中哪些句子让你感受最深。那些句子能让你们感受到邓小平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2.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回答。
(一)小组自主合作,读课文,标划重点,写读书体会。
1997年3月2日上午,一架银色的专机离开北京西郊机场,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然后穿过云层,飞向祖国辽阔得到大海
(二)汇报展示
1、汇报课文第一部分。
指名朗读全段,围绕“低低地”“缓缓地”“绕飞”,2、汇报课文第二部分
下面我们一起读好这一自然段,体会人们当时悲痛的心情。(齐读)出示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想想应该读出怎样的感情?
(2)同学们课前查找了许多有关邓爷爷的资料,请你结合查到的资料,说说读了这一处处地方你想到了什么?
(3)从学生的发言中引导学生理解“超越国界”,那么“超越时代”怎么理解呢?同学们可以从邓爷爷光辉的一生去理解。(谈谈邓爷爷在几个重要历史时期的巨大影响。)
(4)邓小平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这里为了强调邓爷爷的影响很大,用了一对什么关联词来连接?
(5)同学们小声读读这一段,看看谁能读好。
师小结:这里不仅寄托了人民对邓爷爷的无限哀思,也引起了人们很多联想。
展示课件: “骨灰撒大海,鲜花送伟人”。引导学生朗读,体会语言的精确、简练、有序。
这里虽然只有十个字,但高度地概括了当时的情景。前后词语对得非常准确,怎么才能读好呢?
这句话又把我们带回了骨灰撒大海的情景。(1)引读第5自然段前2句。
(2)从那永不停息的涛声中,人们仿佛听到的是什么样的声音? 下面我们一起读读震撼人心的话语!(齐读)
读了邓爷爷的这句话,你有什么体会?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小组展示。
(五)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学习第六自然段
与大海同在,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我们忠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在大海中永生。
(1)指名读。
(2)体会“永生”的意思。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并摘录文中的好词佳句。
2、搜集更多关于邓小平爷爷的资料,进一步了解邓小平爷爷的丰功伟绩。【板书设计】
13、在大海中永生 爱戴
奔腾不息
【课后反思
第三课
【课型】练习、达标课
一、导课明标
1、导入新课
2、出示学习目标
(1)正确书写本课7个生字
(2)学习邓小平爷爷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二、自主练习
学生结合学习目标,自己进行练习检测。然后结合自己情况查缺补漏,有效巩固知识点。
三、当堂达标
出示练习题
一、拼音山谷。(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1.呜咽()
咽()喉
吞咽()2.旋()转
旋()风
旋()律 3.撒()种
撒()谎
撒()娇
二、选词填空。
辽阔 广阔 宽阔
1、在()的平原上,冀中人民采用地道战。把日本鬼子打得晕头转向。
2、汽车在()的公路上奔驰。
3、()的海洋奔腾不息,仿佛在述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爱戴 热爱 爱抚
1、为国为民操劳了一生的邓小平爷爷深受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
2、我想到以后再也得不到伯父的()了,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3、不管身处何地,他都深深地()着自己的祖国。
三、变换句式,使句子表达的语气更强烈。
1.每个中国人,深深地怀念邓小平同志。(改成双重否定句)
2.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改成反问句)
四、课文田园。(阅读课文片断,填空。)
1.飞机在高空盘旋,鲜花伴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大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悼伟人的离去„„
(1)片段中的“呜咽”可以换成词语
、,意思不变。(2)“鲜花伴着骨灰”一句中,为什么用“伴”而不用“拌”?
【课后反思】
第二篇: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在大海中永生教案
《在大海中永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由于邓小平同志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相差太远,学生们很难理解,体会邓小平爷爷的丰功伟绩和高尚情怀。教学准备:PPT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老师在批改你们的作文《我眼中的新南通》时,发现有一些同学是这么写的:改革开放以后,南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你们知道是谁提出了改革开放?没错,就是我们的邓小平爷爷。改革开放犹如一阵春风,让我们的城市得到蓬勃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得到提高。
2.出事邓小平头像,介绍邓小平同志
这就是我们可亲可敬的邓小平爷爷,这看似平凡的老人却为我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它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国两制的提出者
然而,1997年2月19日,这位历史老人却悄然闭上了眼睛,他的离去是党和国家的损失,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高山低头,大海呜咽,全国各族人民都沉浸在悲痛之中,今天让我们在一起缅怀着为历史伟人。
(板书:在大海中永生)3.介绍文体
这篇课文是一篇通讯,是根据新华社通讯《在大海中永生》摘写而成的。通讯是一种新闻体裁,是以叙述、描写和评论等多种手法,真实生动地报道某一事件或人物。真实是通讯的生命。
4.齐读课题
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永生”原来是宗教用语,指人死后灵魂永久不灭。现在,通常用来作为哀悼死者的话。在本文中,指永远地活着,这活着不是指具体的生命,而是指不朽的功绩、崇高的人格精神)
文中是指哀悼邓小平爷爷,他离开了我们,我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悲伤、沉痛)
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读通读顺课文。
2.读完了课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什么呢?(历史伟人邓小平的骨灰撒向大海的动人情景)
3.文中哪些小节具体向我们介绍邓小平的骨灰撒向大海?(分段)()飞向大海(2—4)撒向大海(5—7)告别大海
三、生字教学
1.课文中有几个生词,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垠”——“土”最后一笔是“提” “舷”——注意偏旁部首
“党”——“竖”写在竖中线上,“兄”的横折起笔在横中线上 “崭”——上窄下宽,“车”的“横”改为“提” “港”——强调“巷” “疆”
“属”
“撼”
“咽”多音字:“ ye ”
呜咽
哽咽
“ yan ”
咽下
吞咽
“ yan ”
咽喉
鼻咽 2.词语齐读2遍 全党民族爱戴崭新呜咽 篇章痛悼海疆属于海港 波翻浪涌奔腾不息
四、精读第一段
1.同学们,一代伟人邓小平离开了我们,让我们再次回到1997年那个令人难忘的日子。(播放课文音频)2.此情此景,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悲伤,悲痛,哀痛)
3.这样的情绪挥也挥不去,就连那架送别邓爷爷骨灰的飞机也蒙上了蒙上了厚厚的伤痛。默读第一段,边读边划出描写飞机的句子,并说说你的体会。
(1997年3月2日上午,一架银色的专机离开北京西郊机场,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然后穿过云层,飞向祖国辽阔的大海。)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悲伤、不舍)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4.学习“低低地缓缓地”
飞机啊,你为什么飞得这么低,为什么飞得这么缓
(1)体会人们舍不得小平爷爷的离开(2)体会小平爷爷舍不得离开人民
5.哪位同学能把这句胡悲伤的语气读出来?读好关键词“低低地缓缓地”
是啊!怎么舍得离去?怎么能离去?因为小平爷爷您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所以在离别之际,他忍不住要看一看这块他为之奉献了一生的土地。
6.这一段有两个长句子,谁有把握能把它读好呢?(指名读)
(1)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的骨灰。(2)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
7.邓小平爷爷,一生波澜壮阔。可是此时
齐读:(机舱里------这一位-----最后一个篇章。)
8.载着小平爷爷的骨灰的飞机飞向大海干什么呀?
因为小平爷爷临终前,再三叮嘱,死后捐献眼角膜,解剖遗体,不留骨灰,撒向大海,这是他把毕生的精力毫无保留地献给祖国和人民的遗愿,也是留给党和人民的一份珍贵遗产。所以说骨灰撒入大海是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
9.就是这样一个伟人,把他所有的一切奉献给了人民和党。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 现在,让我们怀着这种悲痛而又恋恋不舍得心情,用低低地缓缓地语调读一读第一段。我们不会忘记您--邓小平爷爷,您使祖国焕然一新,您在辽阔的大海中找到归宿,您将在大海中永生,您将永远生活在人民心中。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课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在大海中永生》,谁还记得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谁能用简单的话概括出来?
(历史伟人邓小平的骨灰撒向大海的动人情景)2.文中哪些小节具体向我们介绍邓小平的骨灰撒向大海?(飞向大海——撒向大海—— 告别大海)
同学们,专机飞至1800米高空,81岁的邓小平夫人卓玲强忍着悲痛,眼含热泪,用颤巍巍的双手捧起邓小平同志的骨灰久久不忍松开,她一遍一遍地呼唤着小平同志的名字,许久才将骨灰和五彩缤纷的花瓣撒向大海。)
二、精读二——四自然段
(一)品读第二自然段
1.一代伟人从此永别人世,课文会怎样描写这感人的一幕呢?请同学们轻轻打开书本,轻声的读一读这一段话。
2.飞机在高空盘旋,鲜花伴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有人说“伴”应该改成“拌”。你们觉得呢?
(因为“伴”有陪伴的意思,更能表达人们对一代伟人--邓小平的尊敬和怀念。而“拌”只是搅拌的意思,不能表达这种情感。)
3.大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悼伟人的离去.....“呜咽”和“痛悼”是什么意思?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大海为什么在呜咽呢?
(伟人离去,人们悲痛不已,听到寒风卷着浪花便以为大海在哭泣,表达了人们对邓小平爷爷的无尽哀思)
看看最后的省略句,想象一下,当大海在痛悼伟人的离去时,会说些什么呢?(......)
4.真可谓,天地为之动容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想象一下,寒风呼啸,洒落骨灰的情景,邓小平夫人卓玲,强忍着悲痛的样子......谁再把这句话读一读。
你的朗读流露出一种既悲痛又不舍得感觉。男生齐读。真是江河动情,天地同悲。
(二)品读第三节
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哪里?默读第三自然段,边想,画出表现地点的词语。读后交流: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邓小平爷爷的骨灰送往万里海疆,澳门香港,宝岛台湾,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读了这段话,你们还发现了什么?(用了四个“也许”)出示: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
把他的骨灰送往澳门、香港;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宝岛台湾;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向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仔细阅读这四句话,边读边想这几句话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内容上有什么特点?(感悟内容层层递进)这四句话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因为这几句话是体现地域在不断扩大,影响不断深远)
让我们跟随“奔腾不息”的浪花一起去缅怀邓小平爷爷的丰功伟绩。出示阅读链接(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改革开放”图片资料)
再次阅读第三段,找出文中直接写邓小平爷爷影响大的语句。
出示:邓小平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国际友人对邓小平爷爷的评价
出示:邓小平知识渊博,富有远见,他清楚他想让中国走向何方。(麦克纳马拉世界银行前行长)
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对邓小平说:“像您这样的伟人才是真正无法战胜的,您是全世界最大的政治家。”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没有先例的天才创造。”
所以......(邓小平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这句话应该怎么读?为什么说邓小平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提出了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得到空前发展,不管是在以前还是在现在都使中国雄立于世界。他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使香港澳门如期回归,为全世界国与国之间友好和平地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问题,所以他的影响“超越国界”)
“骨灰撒大海,鲜花送伟人”,从那永不停息的涛声中,人们仿佛听到了邓小平爷爷那震撼人心的声音:出示(“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这是邓爷爷对祖国人民的满腔热爱(生读)
出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香港澳门蓬勃发展,同胞骨肉团圆,人们仿佛听到邓小平爷爷那震撼人心的声音--------------------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人民生活越来越好,幸福的笑声中,人们仿佛听到邓小平爷爷那震撼人心的声音------------邓小平爷爷生前留下遗嘱,捐献眼角膜给失明的人,解剖遗体供医学研究,人们仿佛听到邓小平爷爷那震撼人心的声音---------------邓小平爷爷已经与大海融为一体,他走了,他真的走了吗? 出示:与大海同在,与祖国同在,与人们同在。你还能说说邓小平爷爷与()同在!一句话,邓小平爷爷在大海中永生。让我们深情祝愿:邓小平爷爷在大海中永生!
长句子阅读
(1)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2)我们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在大海中/永生!中永生!
第三篇:在大海中永生 演课教案
上课!
同学们好!请坐!
一、导入
这首歌听过吗?它是歌颂谁的?
对,邓小平,(出示)你知道邓小平是什么人吗? 请生说。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邓小平的课文。
点课件
板书课题13.在大海中永生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一)字词解读关
过渡:课前大家都做了充分地预习,完成了导航船,现在老师就来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看一下字词解读关。出示幻灯片(题目)
1.:(1.)请1——4组的2号同学到黑板上写拼音。老师要提醒的是垠是前鼻音,跟老师读。
(2).请同学起来回答。老师要提醒呜咽的咽是一个多音字,它有三种读音,一起读一遍,把它记在书上 2:(1.)请每组的3号到黑板上写。
(2).请5——8组的4号到黑板上写。
大家看黑板上有没有错的?注意疆这个字的笔画比较多,我们一起来写一下。还有港,注意右下部分,不是横折勾。
(在田字格中示范写疆、港)3.我们再来看下一题。(出示)
请生起来说。他说的对吗?
第二题选词填空,请你说。看样子,大家对这几个词语已经理解了。你能用下面的两个词说句话吧。请你说。
(二)课文朗读关
过渡:在预习的时候,你们遇到难读的句子吗? 1.这个小组有,来说一下是哪句?
谁愿意当小老师帮帮他?
还有难读的句子吗?
2.现在请小组内互相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3课文总共多少小节?那么我请7个同学分段朗读课文。
好,请1——7组的6号。
大家觉得她们读得怎么样?你来评价一下。
(三)内容概括关
5.课文读完了,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出示幻灯片)请你来说。6.你能根据老师的提示分段吗?
请你说,你们分对了吗?
(四)质疑探究关
现在各小组可以把自己预习中做了批注的句子在小组内分享一下,把遇到的疑问讨论一下。
谁来说一说,你遇到了什么问题?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还有谁要说?这个问题提的好,老师这里也有很多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吧!
(一)1.(出示幻灯片)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看看这一段中共有几句话?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主要内容?板书:飞向大海(出示幻灯片)想象一下:在“飞机飞向大海时”,人们是什么样的心情?
(悲痛、伤心、难过)
3哪些语句最能体现这种心情?(低低地,缓缓地)4.你觉得读这段话要用什么样的心情来读?
悲痛,不舍,难过,让我们带着这些心情把这一段读一读。
(二)我们来看一下首都各界人士送别邓小平的场面
(1)师:鲜花伴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一代伟人从此永别人世。课文会怎样描写这感人的一幕呢?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课本,自由读一读2—4自然段。(2)师:这三节讲了什么?
生:讲了小平爷爷的骨灰撒入大海。
(师板书:撒向大海)
(3)师:小平爷爷的骨灰伴着鲜花撒向大海,在鲜花撒入大海的那一刻,你听到了什么声音?谁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一生读。)
师:“呜咽”是什么意思?(出示)你来说。
师:那大海为什么在呜咽呢?(出示)请你说。
(生:因为邓小平爷爷离开我们了。生:因为大海也舍不得邓爷爷离去。)(4)(出示幻灯片)“鲜花伴着骨灰”,有人说应是“鲜花拌着骨灰”。你怎么看?说说理由。
请小组内讨论一下,哪个小组来说。
(5)师:谁来读一读这一节?(指名)(出示幻灯片)
(一生读。)
师:老师听出了你悲痛又不舍的心情。谁再来读一读?(指名)
师:真是江河动情,天地同悲呀,男生一齐读。
(男生齐读)学习第3段
(6)师:奔腾不息的浪花将把小平爷爷的骨灰送往哪里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
(学生默读。)
(7)奔腾不息的浪花可能会将小平爷爷的骨灰送往哪些地方?
谁来说?
(生:奔腾不息的浪花会将小平爷爷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澳门、香港”,“宝岛台湾”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师:(出示幻灯片,打出第三自然段4个排比句)谁来读一读?
(8)这四个带“也许”的句子是个什么句子?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还会把他的骨灰送往哪里?
(9)为什么把骨灰送到这些地方?这些地方和小平爷爷有什么关系吗?(10)下面老师来介绍一下小平爷爷的丰功伟绩。(出示幻灯片)请一位女生读一读。
师:(出示幻灯片)当奔腾不息的浪花把小平爷爷的骨灰送到这些地方后,这些地方的人民会说些什么呢?
同学们,发挥你的想象,选择一处说一说。
小组之间可以讨论一下。谁要说?还有谁想说?
师:都是感谢邓爷爷的话,他的形象永远留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心中。老师也来说几句,请大家快速的读一读。(出示幻灯片)
(生读)
(11)请同学们再读第3段,找出文中直接写邓小平影响大的语句。
找到吗?你说。
(12)(出示幻灯片)“超越时代”是什么意思?“超越国界”是什么意思?谁来说?
(13)师:可见邓小平的影响之大,让我们与奔腾不息的浪花一起去缅怀邓爷爷的丰功伟绩吧!(出示幻灯片)
齐读第3段
(14)你能根据提示,练习背诵吗?(出示幻灯片),自己先练一练。
谁来试一试?还有谁要试?呀,这么同学都想背啊,那我们一起来背一背。
(三)1.师:专机盘旋,水天一色,波浪翻滚。骨灰、鲜花和海水化为一体,伟人和大海融为一体。此时此刻,我们要告别大海了,板书:告别大海。我们仿佛又听到了小平爷爷那震撼人心的声音——(出示第六自然段)谁来读?
(一生读)
2.师:你的朗读让我们听出了邓爷爷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谁再来读一读?
(一生读)
师:多么博大的胸怀,多么深沉的爱!还有谁想读?(一生读)3.邓小平爷爷说的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
4.师:是的,小平爷爷深情地爱着祖国和人民。他鞠躬尽瘁,日理万机,把毕生精力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一齐读。“我是中国。。。。。祖国”(生齐读)
5师:(出示幻灯片)与大海同在,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与蓝天同在,与长城同在,你还能接着说吗?(出示:邓爷爷与____同在。)
6,引读:师:此情此景,人们由衷地发出:我们衷心爱戴的邓爷爷—— 7.出示幻灯片“在大海中永生”指什么?为什么把骨灰撒向大海了,还能“永生”呢?这样写表达了人民什么样的感情?
请生说
8邓爷爷虽然与世长辞了,但他的音容笑貌永远浮现在我们眼前,他震撼人心的话语永远回响在我们耳边,同学们,你有什么话想对九泉之下的邓爷爷说呢?
拿出笔来写一写。
写好了吗?每个小组派个代表起来读一读你写的。
万千话语,万千情思,都说不尽邓爷爷的丰功伟绩,道不完对邓爷爷的怀念之情。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不辜负邓爷爷的期望!邓爷爷永远活在我们心中。9.看一下课后作业。
第四篇: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13、在大海中永生
13、在大海中永生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教学重点:
学习了解人民对伟人的深情。教学准备:
相关录像、自制文字课件 教学时间:
2教时。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课前:(图片:出示邓小平的画像,播放音乐:春天的故事)教师朗诵课文。
一、小平爷爷,您别走(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2、飞机是怎样飞向大海的?
出示:1997年3月2日上午„„飞向祖国的辽阔大海。(1)飞机有没有直接飞向大海?而是——(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
(2)为什么?从“低低地缓缓、绕飞一周”你读出了什么?
3、人民为什么对邓小平这样的爱戴和依依不舍呢?他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在第一自然段里找出一句话。
(1)从这句话里你读出了什么?从那些词语感受到的。(2)出示:邓小平同志光辉一生。(默默地读、默默地想)读了“小平爷爷光辉一生”,你想对小平爷爷说些什么?(学生自由说,有感而发)
(3)知道在这些伟大篇章中,哪一个是最后一个篇章吗?这同样是一个伟大篇章。讲述:邓小平的遗嘱(捐献角膜、解剖遗体,不留骨灰、撒入大海)。
(4)紧接着上面陈述: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把自己毕生毫无保留的献给祖国和人民的人,一个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杰出贡献的人,一个受亿万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无比崇敬的伟人,即将要离们而去,——再次出示课文第一句话,学生读。
此时,难道你没有什么要说的?
(5)让我们来看看首都人民是怎样送别小平爷爷的。(出示:已选择的一些感人的送别场面。)
其实,此时呀,我们和全国人民一样在心中千万遍的呼喊——(出示:小平爷爷,您别走!放音乐:您别走)伸出右臂再次呼喊——小平爷爷,您别走!
(6)还是让我们把这种情感带入到课文中去吧!朗读课文。
二、小平爷爷,您走好(学习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1、过渡:但无论我们喊一千遍、一万遍,小平爷爷能不走吗?小平爷爷不得不走呀!齐读。
2、这一段写了什么?
3、小平爷爷的骨灰撒向大海了,这是一个令人无比沉痛的时刻,让我们来看看当时他们是怎样撒骨灰的。出示句子,指名读。
4、这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撒”吗?让我们读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
这一个“撒”字里撒出了多少的内容!说说。让我们再来深情地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
5、读读老师是怎么理解这“撒”字的。
出示:这一“撒”就撒去了世界级的伟人,这一“撒” 就意味着我们与小平爷爷的永别,这一“撒” 就撒出了亲人们的多少不舍,这一“撒”就撒碎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心„„
6、此时,悲痛的不仅仅是人们,就连世界万物都为之动容,大海呜咽——(引读)
7、奔腾不息的浪花的浪花呀!你要将小平爷爷的骨灰送往哪儿呢?(分组读四个“也许”的句子。)
8、从这段话里你能读出什么?(学生能说多少说多少)
9、小平爷爷走了,让我们一起向他道一声:(出示:小平爷爷,您走好)
师述:小平爷爷您走了,让我们向您默默地道一声——生读:小平爷爷,您走好!
师述:小平爷爷您走了,浪花把你越送越远,但我们还想再喊一声——生读:(同上)
师述:小平爷爷您走了,您放心地走吧,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生读:(同上)
10、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三、小平爷爷,您没走(学习课文第五、六、七自然段)
1、过渡:骨灰撒大海,鲜花送伟人。小平爷爷离我们而去了,飞机即将告别大海,但我们还是忍不住再回首,看看,看到了什么?(学生读有关内容)
再听听,听到了什么?(学生读有关内容)
2、让我们再来听听——(出示这句话并播放邓小平这句话的原声)
听出了什么?心中有什么感受?
让我们再次聆听这句震撼人心的话。(播放原声)
3、一听完,师述:同学们,小平爷爷真的走了吗?(没走)为什么?(学生自由说)
4、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
5、总结:其实,小平爷爷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永远都不会走,祖国和人民永远忘不了他„„最后,让我们齐读大屏幕上的7个字——出示:小平爷爷,您没走。
四、总结。
1、配乐齐读课文。
2、邓爷爷走了,但是他却会永远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此时此刻,你想对邓爷爷说些什么呢?
交流。
同学们还有许多的话要想对邓爷爷说,老师就向你们推荐一个网站(点击)这里有许多邓爷爷的资料你们可以去查阅,如果你想给邓爷爷献花留言,就请点击“献花留言”(操纵)
3、音乐《春天的故事》起 板书设计:
13、在大海中永生
飞向大海
撒向大海
第五篇: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在大海中永生》教案
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
13.在大海中永生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3.学习用“不仅……也……”造句。
4.继续学习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5.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第3自然段由撒骨灰而引起的联想,体会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感受人民对小平同志的深情。进而理解课题“在大海中永生”的真正含义:不是指具体的生命,而是伟人的不朽功绩。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阅读是学生带有个性的学习活动,每个学生由于其个人经历与知识阅历的不同,面对相同的文字,产生的内心体验不尽相同。课在尊重学生独特感受的基础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文本的对话,使他们在总体把握文本的内容,定下与文本对话的情感基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不断引导,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2.教会学生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语文课,我只教会学生阅读与思考。”在一次次的形式多样读中,引导学生去领悟文字中间蕴藏的情感,思考文字背后的意义。从而获得更多的内心体验,更完整、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自己的思考所得。3.感悟与“训练”并重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力求把“感悟”与“训练”巧妙地融为一体,通过说话、引导、朗读、想象、写作等训练,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主动地参与阅读活动,使语言形式的掌握与内容的感悟、情感的体验相互交叉,有机结合,放飞学生的灵性!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
1.自学生字词,扫除文字障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师:
制作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
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入新课: 1.(投影邓小平爷爷的照片)师:大家看看这照片上的老人,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师:同学们认识这位老人吗?说一说你所了解的。
师:这看似平凡的老人却为我国作出卓越贡献。他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国两制”提出者。他一生为我国作出了很多贡献,临终前,还再三叮嘱,死后要捐献角膜、解剖尸体,不留骨灰、撒入大海,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祖国和人民。
师:说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知道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的主人公就是„„(生齐说:邓小平爷爷)
(投影出示课题并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2、解题:(1)师:“永生”是什么意思?(2)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表扬,并把重要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3)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自己试着找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 1.读准字音。
2.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3.给每个自然段标号。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预习情况,出示投影(相机解释词义,使学生理解后读出词语的感情)船舱 崭新 呜咽 痛悼 海疆 超越 属于 澳门 舷窗 震撼 爱戴 奔流不息 波翻浪涌
2(1)指名读,其他同学指正。(2)齐读生字词。
2.请七位同学分别读七段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然后给对这七位同学读书的情况做出评价。
3.指导难读的小节:
师:在读书过程中你觉得哪些句子读起来有困难的,让大家来帮你。(估计学生对第1、第3小节有困难,重点指导)(1)指名读第l小节,相机指导(出示投影指导读长句)
A.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的骨灰。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的骨灰。
B.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
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
(2)指名读第3小节,相机指导(出示投影指导读长句)A.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
B. 从那奔腾不息的涛声中,人们仿佛听到了邓小平爷爷那震撼人心的声音。从那奔腾不息的涛声中,人们/仿佛听到了/邓小平爷爷/那震撼人心的声音。4.再读课文:
1、自己仔细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看课文可分为几部分?
2、讨论分段情况:(总结归纳段意并板书)一(1)飞向大海 二(2—4)撒向大海 三(5—7)告别大海
环节
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四)细读第1段:
1.齐读第1段。你从第1段中读出了什么?是从什么地方读出来呢? 2.引导朗读以下的句子,感受人们悲痛不舍的心情:(播放录音朗读)
1997年3月2日上午,一架银色的专机离开北京西郊机场,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缓缓地绕飞 一周,然后穿过云层,飞向祖国的辽阔大海。(引导读好低低地缓缓地)(1)指名读,组织学生评议。(2)听录音。
(3)再指名读,然后齐读。
3.师: “崭新的历史”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课文中说“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最后一个篇章又指的是什么?(邓小平爷爷临终前,再三叮嘱,死后捐献角膜、解剖遗体,不留骨灰、撒入大海。这是他把毕生精力毫无保留地献给祖国和人民的遗愿,也是他留给党和人民的一份珍贵遗产。所以说骨灰撒放大海是“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4.理解的基础上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语速徐缓,语音沉稳,体会当时人们的悲痛不舍的心情。
过渡: 邓小平爷爷的一生都献给了他深爱的中国人民,用他的聪明智慧,使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实行了“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十亿中国人民解决了温饱:他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使香港在1997年7月1日、澳门在1999年12月20日都顺利地回到祖国的怀抱„„他临终前,再三叮嘱,死后捐献角膜、解剖尸体,不留骨灰,这是何等高尚啊。人们的心情多么矛盾,不想小平同志离开,又不忍心违背他老人家的遗愿,所以„„(引读第2段)
第二课时
环节
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五)精读第2段: 1.学习第2节:
(1)引导理解“呜咽”“痛悼”的意思。
(2)最后的省略号起什么作用,后面省略了什么内容?在涛声中你似乎听到了什么?(3)有感情地齐读第2节
(4)生再次自由朗读,读出人们悲痛不舍的感情。(5)练习背诵。2.学习第3节:
(1)投影出示第3节(师:但是伟人还是离去了,也许„„引读第3节)(2)a.“奔腾不息”是什么意思?
b.那奔腾不息的浪花将骨灰送到哪些地方? c.为什么会有这些想法?(介绍香港、澳门、一国两制及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 变化,说明邓小平爷爷的伟大功绩,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并说明因为小平爷爷是2月19日去世的,没能亲眼看到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所以低低地缓缓地,不忍离去。)d.四个大组分别读四个带“也许”的分句,比比哪组读得好。(3)四个“也许”能颠倒吗?为什么?
(4)增强气势朗读第三节的四个带“也许”的分句(第一组朗读第一分句,第一、第二组合起来读第二分句,依次类推)(5)师:邓小平爷爷的影响太大了,他的影响超越了时代,也超越了国界。
(出示投影)“邓小平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 a.让学生齐读这句话。b.师:超越时代指的什么? 超越国界有是什么意思?
c.师:这句话应该怎么读,读出什么感情? d.指名读,组织评议。
e.小结:这句话句式整齐,情感充沛,要读出这样的内涵:小平爷爷及其丰功伟绩人民不会忘记,他的形象不可磨灭,永远活在人民心中!f 再次齐读。
g 用“不仅„„也„„”造句。(引导学生发现也后面的感情更强烈)(7)练习背诵第3节。1.学习第4节,读出感情。2.齐读第二段。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前两部分:飞向大海和撒向大海,知道了小平爷爷的丰功伟绩和人民对他依依不舍的感情,(六)精读第三段:
1.指名朗读第三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后评议。2.师:“水天一色”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又指什么? 3.师:“从那永不停息的涛声中,人们仿佛听到„„” A.听到什么了?
B.体会一下小平爷爷说这句话时的心情,谁来试着读? C.为什么说是“仿佛听到”?
D.请同学读这段话“从那„„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4.有感情地齐读5、6两节。5.请一个小组读第7节。
A.其他同学想想它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为全文作结,并点明课题。)B.你是怎样理解“与大海同在,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的?
C.“在大海中永生”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已经把骨灰撒向大海了,还能 “永生”呢?这样写表达了人民什么样的感情? D.有感情地齐读第7节,试着背诵。E.播放录象,师总结。
总结:小平爷爷把自己的一生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他深爱的祖国和人民,使祖国更加繁荣,使人民更加幸福。虽然小平爷爷离开我们已经有七年多了,但他的光辉形象与大海同在,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小平爷爷永远活在我们心中。7.齐读全文。
环节
三、回归整体——情感延伸(投影小平爷爷的照片)1.师:学习了这篇课文,同学们觉得小平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2.师:今年是小平爷爷诞辰100周年,同学们有什么美好的祝愿想送给他吗?
(七)总结全文。
(八)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练地背诵课文,默写5——7节。
2、搜集小平爷爷的资料,以便更全面地了解他。
(九)板书设计:
13、在大海中永生——丰功伟绩
飞向大海: 低低地 缓缓地
最后一个篇章
撒向大海: 呜咽 痛悼
也许„„也许„„也许„„也许„„
超越时代、超越国界
告别大海: 与„„同在
教学反思:
《在大海中永生》是一篇情感浓烈的文章,是根据新华社通讯《在大海中永生》摘写而成的。文章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语言记叙了历史伟人邓小平同志的骨灰撒放大海的动人情 景,讴歌了伟人的不朽功绩和高尚情怀,表达了人民对伟人的敬仰与深深怀念之情。邓小平同志是中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但由于年龄原因,学生对邓小平生前的丰功伟绩及逝世时的情况知之甚少。加之文章记述场景的文字简约,情节也不曲折复杂,而更多的是联想性的抒情文字。丰富的想象、联想,浓烈的情感,成为本文鲜明的特点,从而使教学具有挑战性。如何让学生能够进入课文情境,读通文本,透过文本,感悟小平崇高与伟大,让情感与文章意境相融合,达到“人”与“文”的情感相通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基于这点,设计本教学紧紧抓住“情感”这根主线,逐步理解“在大海中永生”的深刻含义,以读代讲,读中悟情,读中体验,在读中学习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受到人文感染与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