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语文寓言故事教学

时间:2019-05-15 03:04: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农村小学语文寓言故事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农村小学语文寓言故事教学》。

第一篇:浅谈农村小学语文寓言故事教学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寓言故事教学

摘要:农村孩子的初级教育重在教育孩子学到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有一个谦虚谨慎、胜不骄、败不馁的人生态度,以及拥有目标如一,滴水穿石的意志品质,孩子就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将来才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本文通过分析《揠苗助长》《龟兔赛跑》《愚公移山》等三篇寓言故事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情感态度、思维品质、品德修养等的作用,以此来培养农村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寓言故事;核心素养

农村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寓言故事,寓言故事就是作者把想要说明的道理,通过虚构的故事来表达,让学生从虚构的故事中受到启发。教材中的寓言故事有着深厚的思想内容,包含着深刻的哲理,需要学生去思考其言外之意,领悟其真正的内涵。在寓言故事中,乌鸦、蛇、狼和狐狸等不再是简单的一种动物,它们都是被人格化的“人物”,它们像人一样说话行动,有时还会显得行为怪异,这些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揠苗助?L》:教育孩子“欲速则不达”,要尊重自然规律

《揠苗助长》主要讲的是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禾苗都死了。后来用来比喻做事如果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危害了它。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光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欲速则不达”。要尊重自然规律。前几天,我看到一则报道:德国法律禁止学前教育,在小学阶段也不能学习额外的课程,崇尚“残酷教育”,从小让小孩有挫折感,跌倒自己爬起来,尽量不喂小孩吃饭,饿了自己吃;草地、泥地、沙地、砂石地从不铺设塑胶,是为了让孩子在活动中亲近自然、感知世界,在碰撞中学到勇气和本事;幼儿、小学不分年龄段,不分班,身体残疾、智障的孩子和正常孩子融合在一起教育,培养孩子亲和力和想象力,让他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生活困苦的人,自己并不比别人更优秀,更无“输在起跑线”一说。而在中国,我们常常看到年轻父母,为了不让小孩输在起跑线上,各种兴趣班、补习班、培训机构让小孩疲于应付,心智未成,思维已经僵化,其次,很多生活中的小事都有别人代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小形成不劳而获、自私自利的品格,这和《揠苗助长》中的农夫有何区别?我们曾嘲笑寓言故事《揠苗助长》里的农夫,笑他急功近利,其实反过来说,我们得感谢这位农夫,警示后来人重蹈覆辙,其次农夫的行为揭示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由不知到知,循序渐进,不断提高,在教育孩子时,我们也要遵循这个法则,孩子对世界的认知也是从无到有,从不知到知,早期教育更应该如此。现在在农村早期教育中,过早过多的教育让孩子的思维僵化,缺少想象力,揠苗助长为我们提供了警示,种子只有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二、《龟兔赛跑》:教育孩子胜不骄傲,败不气馁,成功了淡然处之,失败了不灰心丧气

《龟兔赛跑》主要讲的是兔子和乌龟赛跑,兔子嘲笑乌龟爬得慢。乌龟拼命地爬,兔子认为比赛太轻松了,他先打了个盹,自以为是地认为很快就能追上乌龟。乌龟一刻不停地爬行,当兔子醒来的时候乌龟已经到达终点了。乌龟和兔子两者不同类,生活环境各异,但人类的智者却将它们组合起来―――赛跑,特点鲜明,反差大,小朋友都不禁大笑,称乌龟自不量力,怎与兔子比,但结果却让所有人出乎意料,乌龟先到终点。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人是各异的。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同一个人或一群同年龄人,何时是乌龟的角色,何时是兔子的角色,都是不确定的,在前进的道路上终有坎坷,会遇到困难,通过自己的努力会收获成功,也会遇到失败,这个过程中,乌龟和兔子的角色常常是互换的,孩子的成长如此,各人成长过程中也会遇到同样的困境,著名运动员刘翔,曾经在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赛场上风驰电掣,一马当先,勇夺桂冠,赢得世界的赞赏与喝彩,也曾经在北京的奥运赛道上,一瘸一拐走到终点,同样赢得世界的掌声和尊敬。胜不骄傲,败不气馁,成功了淡然处之,失败了不灰心丧气,我们农村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孩子时,不以一时一事评定学生,更不放弃某些行动和认知上遇到困难的学生。

三、《愚公移山》:教育孩子对任何事抱有必胜的信心和锲而不舍的意志

《愚公移山》的主要内容是: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绕山走一圈就有七百多里,给愚公家带来了不便。愚公把家里的人都召集在一起,让大家把这山搬走。在黄河边上住着一个智叟,他看见了愚公,嘲笑愚公,但愚公不这样认为,还和家人一起干。天帝知道了,被愚公的诚心打动,就让他的两个儿子把这两座山搬走,从此愚公和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世代移山的执着精神,激励中华儿女,对任何事抱有必胜的信心和锲而不舍的意志,华夏人几千年传承着、发扬着这种精神。中华民族才有了上天有“神舟”,下海有“蛟龙”,“天堑变通途”的胜景。谚语“眼怕手不怕”就是对愚公移山精神最好的诠释。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很多事,眼一看这么多、这么难,内心自然产生畏惧、怕难的情绪,但通过一双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最终柳暗花明,顺利解决。我们农村教育工作者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目标如一的理念以及怎样面对挫折,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解决问题,实现人生理想与目标非常重要。

寓言故事是农村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体裁,正确把握寓言故事的教学可以大大提升他们的语言文字运用水平,培养农村小学生谦虚谨慎、胜不骄、败不馁的人生态度,以及拥有目标如一,滴水穿石的意志品质,孩子就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将来才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顾凌燕.浅谈小学语文寓言故事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7(11):16-17.[2]朱涵英.浅谈小学语文寓言故事教学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0):91-92.[3]田正权.寓言本体性教学的实施策略――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寓言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7(30):60-61.作者简介:

王江,四川省巴中市,四川省南江县凤仪乡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第二篇: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心得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心得

城关一小:杨红

课堂成败与否,课堂效率的高低,不仅依赖于教师的学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评价艺术等,更重要的在于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学生应该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有组织、有纪律、高效率的学习。可是,怎样组织、引导并参与学生的语文学习呢?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与实践充分证明:科学有效的提问,是激活课堂、促进教学实现动态生成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课前应当充分预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引领性问题,并根据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成的新问题,调整、重组、灵活机动的组织教学。我围绕“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积极探索,在前阶段提出了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十项策略:

(一)态度真诚

提问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获得知识和找到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如果在提问时能神态自然,以鼓励的眼神和亲切的话语鼓励每一位学生,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到问题思考中来。但是,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是不一样的,思考的结果也千差万别,无论答案怎样,教师

要公平、公正,要满腔热情,一视同仁。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要予以表扬,对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也不指责和嘲笑,真诚而又耐心地加以引导和启发。另外,提问要尽量照顾不同层面的学生,不能只提问几个“尖子”学生而忽略其他学生,特别是成绩差的和不善言谈的学生,从而调动每一位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二)因人施问

孔子因材施教这条教学原则,应用于课堂提问中,即为因人施问。教师在预设问题时,要根据学生情况,分层次预设;在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因人而异。如课前检测字词时,可让程度较差的学生来回答,以增强差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课文理解及一般性的概括问题,可以让中等学生回答,以促其思考,提高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对于难度较大的拓展性问题和综合性表述题,可以让程度较好的学生和部分中等生来回答。教师对他们的回答要加以点评,让所有学生在比较与鉴别中,提高分析能力与概括能力。

(三)注重实际

教学不仅要从教材出发,更应从熟悉学生,了解学生认识水平。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我们的提问才能与学生的思维接

轨,才能取得教学主动权。因此设计提问,我们既考虑学生的思想方法,又考虑学生的知识层面和兴趣爱好。

(四)体现整体

传统的语文教学都喜欢将一篇课文肢解开来,零碎地发问,易形成分析的疲劳。提问应注意有利于学生整体感受文本,在此基础上深入研讨关键点。围绕问题,学生可开展小组学习,也能使课题充满生机。

(五)创设情境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创设情境问题是必要且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情境问题,不仅能营造良好的氛围,避免传统教学“一张嘴、一块黑板、一张嘴”的尴尬局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更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当然如果情境问题过大,过于宽泛,学生容易“跑调”,很难被引入课堂学习的正轨,造成课堂教学时间严重不足,宝贵的学习就这样白白浪费了,从而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六)重视体验

设计的问题能让学生有亲切感,有利于学生说真话、抒真情。比如教学《中彩那天》,可以提问“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你中奖的感受?”“《中奖那天》中的父亲得到那辆汽车后能经过道德抉择把汽车还给库伯,你感受出什么?”这些问题切合学生实际,学生有话可说,能激发思维,形成热烈的课堂气氛。

(七)巧妙变换

教师在讲授课文之前,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识地给学生设置一些悬念,当学生带着解开悬念的渴望学习课文时,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在此基础上,老师顺势引导盲人青年的认真刻苦,完成了本文的教学重点。

课堂提问不要只局限于一个角度,采用一种表达形式,在学生能够接受的前提下,适当变换角度提问,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八)体现“两”度

所谓坡度,就是在提问时,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个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新高度,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文中伽利略曾经讲过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理由很令人费解,人们相信吗?你是怎么认为的?教者演示伽利略的实验学生就

不难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了。如果只是照本宣科,那么往往会造成整堂课的气氛沉闷。

挖掘深度,在教学中常可以发现这种现象,提问时老师和学生一问一答,教学气氛看起来很活跃,但课后如问学生有哪些收获,学生有时就显得很茫然。如果答案就在教科书上,学生能回答完整;如果书中没有现存的答案,有的就答非所问了。因此,必要时应增加提问的深度,使学生咀嚼有味,才能引发学生创造性的火花。

浅显的提问,往往使学生收效甚微,只起到浮光掠影的作用,因此,在必要之时增加点深度使学生咀之有劲,品之有味,能够领略更奥妙的知识殿堂,有时还会引起创造性的火花。

(九)强化重点

现行语文教材深入浅出,可读性很强。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地提问,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文本特征,有重点的设计问题,或设计问题反映重点。避免所提的问题太直太露,要做到直题曲问,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求知的热情。提的问题,经过学生的思考和教师的点拨,学生便能幡然顿悟,从而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对重点需要进行巩固,而重复提问又容易引起学生疲劳与反感,成为无效提问。因此,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设计问题,反映重点。比如学习《长征》一文后,可以设计问题:在本文的古诗词语中,你知道哪些词语在语境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你还知道历史上红军的哪些感人的故事?长征中的红军精神对你有哪些影响?等等。这些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提问,可以让学生想得更深,想得更广,也容易激起学生的思考和回答积极性。

(十)“节外生枝”

“节外生枝”教语文,也就是在研究文本的基础上,促成课堂生活与课外生活知识的链接,策动各种教学形式与活动形式再生成,在这样的情境中产生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探究精神。“节”就是课内知识,“枝”就是在联系课内知识基础上拓展开来的其他知识与问题。通过“节外生枝”体现语文的综合性、实践性特征,丰富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最大程度地开掘出语文课程丰富的资源。可以从续写情节、比较主题、评说思想、学科渗透、联系生活。等角度设计拓展的问题。

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

语言王国里遨游;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第三篇: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心得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心得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心得1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农村课改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经过学习了解,每个学校到教师都有自己的模式,但大致不外乎是这样的:明确学习目标、自主探究、交流展示、随堂反馈、拓展延伸,如何在小学语文课上用好这些模式是个难题,特别是在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学校实施起来更是举步维艰,是事实就应该承认,是问题就应该面对,凭借本人的努力摸索,总结出以下一些措施,以供同行和专家们指正:

一、板演展示,巩固字词

农村学生基础普遍比较差,很多已学字不能正确书写,或能正确书写笔顺也不对,在展示环节中我经常让听写板演,若有问题及时纠正,或者让书写能力较好一些的同学帮扶差的,对于普遍难写的字就共同口述笔顺,课下作业也多以熟悉字词为主,经过一番训练在原有基础上有了一定提升。

二、先改后讲,引导讲题

课改模式主要是用于新授课的,讲题中套用这些模式可算是白手起家,我试着也找到了一些方法,讲试卷或练习册,通常先让学生自己修改力所能及的题目,自己不能解决的找同桌帮忙,同桌也不会的就让班里做对的同学讲,最后只留下共性问题老师才讲,即便讲也是一步一步引到那重意思上,只要靠谱就予以赞许。

三、自主阅读,讨论发问

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是“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阅读教学的第一要务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尽管这一条目标只是在第一学段提出的,却贯穿于整个中小学各个学段。阅读课上出语文味就应该是以读为主、讨论交流,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学习阅读,提出问题学语文。学生只有在自己的自主阅读中,也就是和文本的对话中,才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语文教学也只有在学生自己的自主阅读中,才能培养喜欢阅读的情感和习惯。这是语文课上出语文味最基本的一点。

四、多种教育,提高能力

在实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将书本上的有限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来认真研究探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要从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组织和实施自己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传授语文文化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模仿教育、探究问题方法的教育、做人的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尊敬师长和长辈教育、实现整体素质教育、培养完整人的教育。

五、博闻强记,增强语感

农村孩子在记忆力方面可不比城里差,这一点也是最让我欣慰的,正是应了幼学如漆之说,抓住这个长处培养语感正合时宜,于是我想出了课堂竞争背诵完成学习任务,当堂就可以完成背诵诸如古诗或课文段落的学习任务,较好地展示了新模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多给学生一些背诵的时间,发现他们记得越多就越爱记,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六、制签背箴,课外延伸

利用课前1~2分钟的时间,让每个人说一句歇后语或名人名言或谚语,一条龙式逐个进行并养成习惯,既是个人展示又是互相学习积累的过程。同时把自己的座右铭做成书签,在动手中玩味比生硬的说教能更好地获得感染和熏陶,而且在条件简陋的农村搞这样的形式,学生非常乐意表现自己。

七、师生共议,探究问题

合作学习这是一种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是语文不同于数学逻辑缜密,如果学生肚里缺少相应的东西再怎么鼓励讨论发言也是无济于事,我想老师的帮、扶、带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见缝插针随机穿插逐步过度,只要学生能想到那层意思就告知其表述方式,顺势也帮助他们记忆积累。如果实在回答不上老师的提问就罚讲个故事或笑话。

总之,我认为新模式不能生搬硬套教条化,而应是一点一滴地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给学生多一些自由的空间,使学生学得更多,从而使他们走出农村,迈向城镇,去领略外面的精彩。本人本着少谈大道理多谈心得,把自己半年来教学实践体会汇总成文,潜心探索,为农村孩子能有个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心得2

课堂成败与否,课堂效率的高低,不仅依赖于教师的学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评价艺术等,更重要的在于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学生应该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有组织、有纪律、高效率的学习。可是,怎样组织、引导并参与学生的语文学习呢?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与实践充分证明:科学有效的提问,是激活课堂、促进教学实现动态生成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课前应当充分预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引领性问题,并根据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成的新问题,调整、重组、灵活机动的组织教学。我围绕“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积极探索,在前阶段提出了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十项策略:

(一)态度真诚

提问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获得知识和找到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如果在提问时能神态自然,以鼓励的眼神和亲切的话语鼓励每一位学生,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到问题思考中来。但是,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是不一样的,思考的结果也千差万别,无论答案怎样,教师

要公平、公正,要满腔热情,一视同仁。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要予以表扬,对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也不指责和嘲笑,真诚而又耐心地加以引导和启发。另外,提问要尽量照顾不同层面的学生,不能只提问几个“尖子”学生而忽略其他学生,特别是成绩差的和不善言谈的学生,从而调动每一位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二)因人施问

孔子因材施教这条教学原则,应用于课堂提问中,即为因人施问。教师在预设问题时,要根据学生情况,分层次预设;在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因人而异。如课前检测字词时,可让程度较差的学生来回答,以增强差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课文理解及一般性的概括问题,可以让中等学生回答,以促其思考,提高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对于难度较大的拓展性问题和综合性表述题,可以让程度较好的学生和部分中等生来回答。教师对他们的回答要加以点评,让所有学生在比较与鉴别中,提高分析能力与概括能力。

(三)注重实际

教学不仅要从教材出发,更应从熟悉学生,了解学生认识水平。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我们的提问才能与学生的思维接

轨,才能取得教学主动权。因此设计提问,我们既考虑学生的思想方法,又考虑学生的知识层面和兴趣爱好。

(四)体现整体

传统的语文教学都喜欢将一篇课文肢解开来,零碎地发问,易形成分析的疲劳。提问应注意有利于学生整体感受文本,在此基础上深入研讨关键点。围绕问题,学生可开展小组学习,也能使课题充满生机。

(五)创设情境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创设情境问题是必要且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情境问题,不仅能营造良好的氛围,避免传统教学“一张嘴、一块黑板、一张嘴”的尴尬局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更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当然如果情境问题过大,过于宽泛,学生容易“跑调”,很难被引入课堂学习的正轨,造成课堂教学时间严重不足,宝贵的学习就这样白白浪费了,从而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六)重视体验

设计的问题能让学生有亲切感,有利于学生说真话、抒真情。比如教学《中彩那天》,可以提问“联系自己的实际,

说说你中奖的感受?”“《中奖那天》中的父亲得到那辆汽车后能经过道德抉择把汽车还给库伯,你感受出什么?”这些问题切合学生实际,学生有话可说,能激发思维,形成热烈的课堂气氛。

(七)巧妙变换

教师在讲授课文之前,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识地给学生设置一些悬念,当学生带着解开悬念的渴望学习课文时,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在此基础上,老师顺势引导盲人青年的认真刻苦,完成了本文的教学重点。

课堂提问不要只局限于一个角度,采用一种表达形式,在学生能够接受的前提下,适当变换角度提问,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八)体现“两”度

所谓坡度,就是在提问时,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个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新高度,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文中伽利略曾经讲过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理由很令人费解,人们相信吗?你是怎么认为的?教者演示伽利略的实验学生就

不难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了。如果只是照本宣科,那么往往会造成整堂课的气氛沉闷。

挖掘深度,在教学中常可以发现这种现象,提问时老师和学生一问一答,教学气氛看起来很活跃,但课后如问学生有哪些收获,学生有时就显得很茫然。如果答案就在教科书上,学生能回答完整;如果书中没有现存的答案,有的就答非所问了。因此,必要时应增加提问的深度,使学生咀嚼有味,才能引发学生创造性的火花。

浅显的提问,往往使学生收效甚微,只起到浮光掠影的作用,因此,在必要之时增加点深度使学生咀之有劲,品之有味,能够领略更奥妙的知识殿堂,有时还会引起创造性的火花。

(九)强化重点

现行语文教材深入浅出,可读性很强。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地提问,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文本特征,有重点的设计问题,或设计问题反映重点。避免所提的问题太直太露,要做到直题曲问,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求知的热情。提的问题,经过学生的思考和教师的点拨,学生便能幡然顿悟,从而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对重点需要进行巩固,而重复提问又容易引起学生疲劳与反感,成为无效提问。因此,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设计问题,反映重点。比如学习《长征》一文后,可以设计问题:在本文的古诗词语中,你知道哪些词语在语境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你还知道历史上红军的哪些感人的故事?长征中的红军精神对你有哪些影响?等等。这些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提问,可以让学生想得更深,想得更广,也容易激起学生的思考和回答积极性。

(十)“节外生枝”

“节外生枝”教语文,也就是在研究文本的基础上,促成课堂生活与课外生活知识的链接,策动各种教学形式与活动形式再生成,在这样的情境中产生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探究精神。“节”就是课内知识,“枝”就是在联系课内知识基础上拓展开来的其他知识与问题。通过“节外生枝”体现语文的综合性、实践性特征,丰富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最大程度地开掘出语文课程丰富的资源。可以从续写情节、比较主题、评说思想、学科渗透、联系生活。等角度设计拓展的问题。

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

语言王国里遨游;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心得3

语文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语文老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应知道课堂教学要注意的关键是什么,现将本人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设计好教学导语。

导语是新课的引子,是教学一篇新课文的开场白,一段精彩的导语是一节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导语设计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那如何才能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导语呢?

1、根据不同课文类型设计不同的形式,设计时并要围绕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来构思,突出教学重点,避免华而不实,偏离课堂教学的主题,让学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简明、概括。导语应力求做到以少胜多,言简意赅,用一段简明的导语,抓住课文内涵的要点实质和学习材料的核心内容,有利于概括教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轻松掌握有关知识。

3、要生动、有感染力。充满色彩的生动的导语,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去领略课文的风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气氛的关键要素。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要“严”不能放任自流。当然,“严”也不能严得过度,以免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激情”,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自会形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心得4

语文是各门学科课程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小学语文教学更是基础中的基础,而教学方法又是教学的关键部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选择性灵活地应用教学方法,可以事半而功倍。让学生在自己的指导下学到学习的方法和知识。下面是我从教30多年从教小学语文上好语文课的技巧。

一、备好课

有的语文老师,备课备得非常好,但是课不一定上得好。如果学生在课堂互动上,没有按照你的备课节奏来互动,老师的临场发挥接不上,很容易这一节课的节奏效率都打乱了。所以备好课也是有基本法则来支撑的,找到备课的重点,才能上好一节优秀的语文课。

不重视备课,没办法上好课

有的老师为了积累教学经验,认为课上得越多,经验就越多,其实是错的。课上得多了,对于语文老师来说,也没有时间去备课了。每个班的课上得都很疲惫,讲课的内容全部一样,认为这就是经验。这些经验是不是真的遵循了因材施教?老师没有仔细思考,而且大量的课堂练习后,语文老师是没有时间进行教学反思的,哪些课文该怎么讲?针对考试考点和日常练习的能力,如何对标教学大纲,光是上课,没有停下来的老师,是没有办法上好课的。也就是,埋头上课,不备课,甚至认为自己多年教龄,连课本都不用带的语文老师,是没办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的。这就是备课的意义。

了解自己的学生,熟练自己的课堂上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节奏,才是优秀老师的必修课。有一些老师,教学任务重,可能学校能提供给老师的教学培训也比较少,所以很多老师会在一起抱团,把备课变成集体备课。你负责一个板块,我负责一个知识点,最后大家再把课程内容总结在一起。这么做好像看起来效率挺好的,也能为备课节省了不少时间,但是这是一种变相的教学偷懒。语文课是完整的,不是零碎的,你负责一个零碎的备课内容,是没办法按照自己的授课风格进行备课的。这样的课上出来,也是没有重点地。所以集体备课没办法结合个人教学特点,进行增补教学修订。所以,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重视结合各个班级的学习特点,备好自己的课,做好自己的备课重点。

重视教参,忽略了课本

教学参考书,是参与编写教材的编辑组对语文老师的教学指导建议,根据教学参考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来备课,实际是没有标准的,语文学科的标准只有在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课标的使用,有的学校竟然让老师自己去解决。老师们自己解决的结果就是各种各样的备课形式,直接照着教参来上课,甚至影响到学生,也用教参来抄答案。这显然就为了备课的基本原则,好的语文课一定是从课本来参考备课的,而不是教师参考用书。而且,备课不是抄写教案,不是把别的老师的备课内容集中抄写在本子上,而是先思考教什么,再找出方法撰写,然后编辑课件,最后梳理教学重点和课后练习的指导。

只备单篇课文,不备单元内容

好的备课方法是分层次的,备好一篇课文和讲好一整个单元,是语文老师应该重点把握的上课节奏。在讲每一篇课文前,我都会强调本单元的学习目标,生字词是怎么掌握的,课文的特点,单元的主题,阅读训练的目标,包括日积月累的阅读拓展要求。

把握整本书的知识结构,分解单元的重点,这是单元备课的方向。所以,只备一篇课文是不行的,单元的第一篇和第二篇课文之间有什么联系?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阅读目标是什么?语文老师要有整体系统意识,少一些碎片化的备课模式。关于备课,如何才能上好一堂语文课?

二、上好小学语文教学课,除了备好课以外,还要备学生

1、“备”学生中尊重学生

所谓“备”学生,我们为上课所做的一切准备都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之上。

事实上,只有把学生当做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才会产生爱的情感;只有把学生的成长和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紧密相连时,才会增强爱的情感;只有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体验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时,才会真正感受到爱的情感。教学中,如果我们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那么我们就能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而当学生对你说悄悄话的时候,你的教育就真的成功了。

三、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爱因斯坦16岁准备高考时在瑞士阿劳中学只补习了一年,但这一年却对他日后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他逝世前一个月写的回忆录中,他写道:“这个学校用他的自由精神和那毫无依赖外界权威的教师们的纯朴、热情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这种学校的自由精神培育了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最高思想。

可见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使学生活跃起来,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敏捷,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创新的能力,让学生敢于思考、敢于提出问题。有的学生不敢发言,其主要原因就是怕说错、怕老师责怪、怕同学们笑话,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要鼓励学生从各个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问题,找出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气氛;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树立起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借助图画,再现情境

文与画是相通的,因此,借助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挂图、插图、简笔画、剪贴画、多媒体画面等再现课文情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而且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画中的情、听到画外的音。

例如《绿》一课,我找了很多关于绿的一些图片,把不同的绿的展现出来浅绿、嫩绿、翠绿、粉绿、黛绿等。特别是在理解“五彩缤纷”这个词语时,我运用彩笔画了树叶、稻田和各种颜色的菊花,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接着请学生用书中的句子对着图画说一说,然后合上书看着图画用书上的句子说,最后再要求学生根据图画有感情地背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既加深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又巧妙地运用了课文中的优美语句进行背诵训练积累语言,大大调动了学生背诵课文的积极性,还为本单元的习作打下了基础。

五、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千万别让你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孩子的一切,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吧!在我的课堂上,有许许多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都是学生自己通过课外书、网络、家长等多种途径搜集来的,他们往往期待着能将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大家,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极大地丰富了知识的储备量。

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教学《乌鸦喝水》时,我们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我请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地说明了“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这样的欣喜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动,别“告诉”他,他会知道得更多!

六、巧设情境激发兴趣

语文教师要能够运用富有艺术魅力的教学语言,通过绘声绘色的描绘、精辟透彻的分析、具体准确的刻画,使学生身临其境、倍受感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七、妙用插图渗透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插图,它们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使用这些插图就能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如在教学《挑山工》《西门豹》《地震中的父与子》等课文时,我就有侧重点地利用插图改变了课型及课的结构,变文字为看图写话、表演小品剧等,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去感悟课文中蕴含的哲理和思想。这样就避免了说教,使“朝着一个目标一个劲向前就不会落后”“邻里之间要互相关心”等德育目标更贴近学生,使他们乐于接受。

八、运用多媒体设备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对所有学生来说都有很大的引导作用。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潜能,更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兴趣对学生们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以往教师运用的教学方式都比较死板落后,最常见的课堂教学现象就是教师对学生满堂灌的方式教授所有学科的知识。多媒体课件教学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优势就是有声有色,能把死板的课文知识内容通过可见的形式展现出来,提升课堂气氛,对所有阶段的学生进入到课堂学习都很有效果。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就能让学生进入到课堂学习当中,带动全体学生进入课堂学习活动,辅助学生掌握课堂重点知识,这样课堂教学形式能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

九、在课堂创设情境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可以根据每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们建立不同的教学情境,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多媒体课件教学方式能调动所有所有阶段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语文课教学来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课文,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们呈现相关的多媒体课件视频。课件是以视频有声有色模式展示出来,能把课文情境再现的,视频过程中表现得特别生动,这样的教学方式相比教师按着课本单纯的讲解有很大的教学优势,学生更喜欢观看视频,学生们凭借着好奇心会全神贯注地观看完整段视频。利用课件为学生们建立教学情情境,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了很大作用。

十、精选多媒体课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课件开展各项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意选取适合学生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虽然多媒体课件教学方式对课堂教学有很大作用,但是也不能随便使用多媒体课件,选用所有的多媒体课件都有侧重点。多媒体课件重要展示课文的情境和文章内容,不能把教师的理论板书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出来。就不能体现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价值。例如,在学习语文《题西林壁》这篇古诗词时,语文课本也会配有和古诗有关的图片资料,精选多媒体课件辅助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的作用。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心得5

农村小学生的说话训练须经过想说敢说会说这三个过程,说话能力才会大大提高。

一、创造各种机会使学生想说

一个人不发言并不等于不会说话,首先要看他想说不想说。大家知道,一个人心情愉快、感情激动的时候,话匣子才能打开。为此,我经常运用灵活多样的办法来让学生开口。如在班级开展普通话演讲比赛,讲讲你听到的、看到的事情,讲讲广播里听到或电视里看到的新闻及家中或街头巷尾碰到的新鲜事等等。这时学生的兴趣就来了,他们争先恐后,侃侃而谈。在讲语文课时,我更注意学生的说话训练,不但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回答,而且充分利用教材中插图描绘的内容,让学生仔细观察后讲讲插图表达的意思。

如讲《难忘的泼水节》一课的第五、六段时,我让学生借助图展开想像,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互相泼水、相互祝福的场面,抓住泼呀、洒呀、说啊、跳呀等词语,让学生连起来说说。又如《雷锋》一课插图,我画了天空降下的雨帘、河边被风吹弯的芦苇及被河水漫过的小桥,画了雷锋卷着裤管正在一个一个地背小同学过桥等简图,先让学生用一句简单的话说明图意,再引导学生用较复杂的句子具体说明图意。有的说:下雨天,雷锋卷起裤管把小同学背过桥。有的说:天下着大雨,刮着大风,雷锋把小同学一个一个地背过桥。我又根据插图按天,风,雨,河水,雷锋。的叙述顺序,让学生看插图,完整地叙述图意。这样逐步增加难度,学生学习情绪十分饱满。总之,利用插图和简笔画既可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说话的意愿。

二、消除顾虑使学生敢说

有些学生开始有一肚子的话,但因为缺乏勇气,最终还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是自尊心和上进心强,因此对小学生的表扬鼓励应多于批评指责,就可以更好地激发其学习动机。初练口语表达时,学生往往语无伦次。但无论学生会说或不会说,我都多予鼓励,并耐心地引导他们,让他们增强信心。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踊跃发言、无所顾虑地表达自己真实情感的习惯,课堂便日趋活跃。

三、加强训练使学生会说

学生在说话过程中,需要边听、边想、边说,逐步才能做到耳灵、脑活、嘴快。为此要让学生会说,把话说好,首先要训练学生把话说得正确、流利、有条理;然后进一步要求他们说话时神情自若,落落大方,或坐或站,或颦或笑,动作表情切合说话内容;进而再要求他们根据听话对象和不同环境,注意礼貌,说得得体。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就要结合教学过程,加强对学生的听说训练,注意纠正方言的不良影响,并经常指导他们掌握一些说话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在语文课堂上,可把讲读课文和说话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先进行词语搭配训练,然后练习用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再结合课文内容说一段话。进而再引导学生把话说具体、说形象、说生动。这样逐步增加难度,学生不但能够接受,而且兴趣倍增、效果良好。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心得6

回顾一年的工作,收获颇多,我有四点体会与各位老师共勉。

一、学习前辈经验,认真吸收消化,是进入教师角色的捷径

以前,我认为只要专业知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当老师了,其实不然,教育,不但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一个教书育人的过程,所以,仅有专业知识还是不够的。县教育局领导为了使新教师能尽快适应教学工作,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较高的业务素质,安排教师训中心和学校相互配合,举办了多次的新教师培训活动。在首次集中培训中,不但向新教师讲述了教育政策法规知识、班主任工作常规、教师形象、语言要求等相关内容,还特地邀请了优秀教师前来讲示范课,也有优秀教师的经验介绍,同时,为了提高我们的教学实践能力,教师训中心还聘请了各学科教研员,分学科对我们进行了学科教学常规讲解,让我们初步懂得了如何备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为开始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每一节课,各位老师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无论教学设计或教学效果,都是无可挑剔。在这条不断探索的路途中,我们需要的是谦虚的请教和经验的积累。

二、吃透教学内容,做好备课笔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想,这也同样适用新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你的第一堂课,一定要充分展示自己的素质和魅力,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这将会对今后的教学和你在学生中的形象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语言要生动活泼,朗读要声情并茂,板书要工整美观,讲解要深入浅出,仪态要落落大方,表情要富于变化。另外,对于小学生加点小道具、小奖品、小竞赛,会让学生觉得鲜活;小故事、小笑话、小谜语会让学生感到快乐。总而言之,要尽你所能走好第一步,如果第一堂课你能让学生喜欢你,佩服你,那么以后的路就顺畅多了。

三、融入教学环境,掌握学生特点,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

由于老人溺爱或父母疏于管教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所以,这些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都不是很理想。更严重的是,很多学生都对自己缺乏信心,上课的时候很少有学生会积极主动地举手发言,就连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也是一样。

作为教师,我不妄想在一开始就扭转这个局面,最需要做的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班级里每个学生的名字,让每一个学生知道你认识并关爱他,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直呼其名都显得更有效果。要记住学生的姓名,有几个小窍门:比如画出学生座位表,强化记忆,必要时,也可以把它放在讲桌上或者办公室里,有空就看一看;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脸部特征认真纪记忆。还应该尽快地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状况及其家庭情况,以便因材施教。你的爱心如同阳光,要让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感到温暖。要细心观察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予以鼓励、表扬。要经常不经意地说出某个学生的一件值得称道的小事,使他经常受到鼓励。不知哪个激进的教育家说过,有时候我们对待孩子,要“昧着良心说好话”。初听这句话,觉得有些偏激,细想想,如果出于爱,出于从心底里的赏识,有意识地夸赞一个孩子,夸到他“灿烂发光”,有时真的能奏奇效。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似乎永远没有出息,无论你怎样批评教育都照样我行我素;有的学生的智商似乎真的偏低,不管你如何苦口婆心的辅导帮助,他们依然是成绩单上的最后几名;有些学生似乎永远是品质恶劣的学生,他们自上学起便是班里的“捣蛋鬼”,老师们的“眼中钉”。而这些学生也有自己的小天地,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排斥所有的老师,故意制造恶作剧,惹老师生气等等。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也曾经一度苦恼过、迷茫过。说到这里,我又想到了我们班里的一个学生。她是个相当腼腆的女孩子。胆小孤僻,沉默寡语,平时和别的同学也不太来往。在学习上,她显得很吃力,作业本上错别字一大堆,作文更是写的让人不知所云。成绩的不理想导致了她的自卑,更不愿意和同学玩了。通过了解,我发现她是可怜的孩子。她的父亲在她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不久母亲也弃她而去,将她抛给了年迈的爷爷奶奶。现在她们家里的收入就是靠爷爷奶奶收废品,勉强糊口,生活相当拮据。作为老师,我非常同情她的遭遇。但我更加明白,这个学生不能再这样下去。重拾信心,快乐成长,是她重新拥有快乐的唯一希望。所以,在学校和课堂上能让她表现一下,给她一些锻炼的机会,也许会把她感染了。我就在上课时,针对课堂上她不敢举手的情况,开始利用积极的暗示,如给她一个鼓励的手势,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示意的'眼神,让她觉得她并不是被爱遗忘的角落。下课后,引导她多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她明白,其他同学能做到的,她也一样可以。渐渐的,这个孩子上课举手积极了,下课也能和同学们玩成一团了。虽然作业正确率还差一点,但我想,只要我努力用一颗充满爱的心去引导她,用一份真诚的师生情去感动她,她一定会像天使一样健康快乐!从这件事情中,我深深的感受到——每个学生都是天使,只有关爱每一个学生,才有充满人性的教育。

这一年来,从陌生到熟悉,我开始融入到学校这个集体中,在和教师前辈一起工作的日子里,我学习到了他们那种甘心奉献、默默耕耘的高尚情操,从中感受到了无限的温暖,也看到了许许多多的教师都在默默无闻地奉献着他们的青春与智慧。与他们相比,我自愧不如。一年,仅仅是一个开始,我们的从教之路任重而道远,尽管“路漫漫其修远兮”,但“吾将上下而求索”。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心得7

我师范毕业后,带着满腔的热情投奔到家乡的教育事业。

(那一年毕业,首先在哪里工作,教育环境怎样,现在在哪里任教,教育环境怎样,有个对比。)

我出身于农村家庭,深知农村生活的艰苦,我希望通过我的教育和引导,使得家乡的孩子们能有所改变,哪怕只有一点点,我就得到了安慰。

虽然我不是教育专家,但是我是怀着虔诚的心在工作,热爱着自己的工作,我爱我的学。教育界有这样一句话“没有不会读书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老师。”我一直把他作为我的座右铭。一直在努力地钻研教材,积极的查阅各种资料,以便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传授解惑于学生,同时也不断的鼓励学生好好学习,希望每学生都能学有所长,学有所获。

20xx年我接了一个比较特殊的班级(特殊在哪里,要陈述一下),我爱我的学生,我尝试了各种教学方法去教他们,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我们班的部分学生还是对学习不感兴趣,有的甚至喜欢逃学。这个问题让我又苦恼又担忧,我苦恼的是如果长此以往,我将对教育事业失去信心;我担忧的是学生这样继续下去,他们会散失对学习的兴趣,继而就会失去继续升学的机会。若是这样,农村的孩子什么时候才能跳出“农门”?

我一直在苦苦思索适合乡村孩子的教学方式。我出身于农村家庭,深知农村生活的艰苦,我希望在我的教育之下,家乡的下一代能有所改变,哪怕只有一点点。就这样,我一直在努力地钻研教材,积极的查阅各种资料,以便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传授于学生,同时也不断的鼓励学生好好学习,争取每个人都能学有所获。

我在一次作文课上,讲解了写作要点后,让学生做口述,每个小组的成员开口说给自己的组员听,最后自愿上讲台来展示。其间我发现,在我的鼓励下平时很不爱讨论问题的几个同学学生也很腼腆的说给其他组员听,我惊喜,对他们几个同学学生夸奖了一番后,让他们尝试在全班同学学生面前展示一下,他们又很害羞的低下了头,虽然提问没有成功,但我明显看到他们已经没有了以往的无精打采。他们这样做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也给我这个新教师很大的鼓舞鼓励,我始终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也相信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要方法正确,每个同学学生都会有进步的。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更加努力,而且非常关注“潜能生”,上新课对大家都很严格,但是学生的基础层次和接受能力并不一样。这样问题出来了,对“优生”和“潜能生”不能做同样的要求,在备课过程中应分两个目标,如果同一个知识点让所有学生的掌握程度一成不变,那就不易太难,这样做本班中成绩好的学生在课堂中会觉得没有挑战性,渐渐的他们就会没有学习的积极性,而如果目标定在中难度以上,那些基础差的同学学生又无法接受。而我们班的学生,占这一层次的较多,这样他们就更加不热爱学习了,长此以往我的教学将会失败。因此,我想出了这样的教学方法我总结出了这样的教学方法——“复式教学”,运用复式教学的理念在本班中实践。

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是:

1、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家长意识差。比如学生如果自己不想来学校在家帮忙做一些农活,家长就很高兴,更谈不上家长能够辅导一下学习。所有的任务都落在我们老师身上,如果学生遵守纪律还好,但大部分学生是比较调皮的,很多时候都给你惹出很多事情,学习就更不用谈了。在我参加工作之前,我从来都没有想到一个大学毕业生教个小学也会是艰难的事,但事实证明,没有那么简单,只有勤勤恳恳的工作才能有收获。

就这样基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我在课堂中发现了同一班级同一科目需要运用“复式教学”:

一、写作。学生写作文时,让会写或能写的同学自己写让会写或能写的学生自己写,让无法下笔或是写了也没有几个句子是通顺的同学拿出让无法下笔或是写了也没有几个句子是通顺的学生拿出《作文选》选一篇符合题目要求的让他们模仿写。一学期后,那些不会写作文的同学的、从无法下笔的到都可以可以动笔写作,从语句不通顺到可以正确表达一些句子。看似不是很科学教学方法,效果却超出了我的想象。

二、语文基础知识部分。小学语文的基础知识是借助课本知识积累起来的,学习成绩中上等的同学学生通过预习加上老师的指导,他们很容易就掌握了知识点,而其余同学学生就不能在短时间内掌握,授完新课后让掌握了的同学学生找课外资料来巩固,而掌握不了的同学学生继续学习,这样在同一时间内,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任务,也让他们有了不同层次的收获,这样既让他们掌握了知识点又完全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半年来班里的成绩平均分提高了十多分,让我们师生都感到了收获的喜悦。

三、分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平时的教学过程当中让学生分学习小组,将学习水平相当的学生合并成一个组,在做练习或学习过程当中,让他们之间相互竞争,充分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四、给予适当的鼓励肯定学生的能力。给学生布置不同任务的时候,如果完成得好的给他们一些小小的奖励,他们就会开心得不得了,尤其是成绩在班上不太好的同学学生,如果他们和其他同学学生相比,完成同一个任务他们一定是比不过的,但因材施教后,他们就很容易完成。我看到他们拿到奖品露出灿烂的笑脸时,我知道了那些孩子并不是不想学习,他们也并不是不在乎老师的鼓励,而是久而久之之后渐渐失去了信心。

五、给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潜能的机会。,全班同学学生和老师成为一体。在老师的指导下,全班50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是小老师,学习成绩好的教学习成绩较弱的,纪律好的提醒纪律不好的、能歌善舞的带动不擅长的,总之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最后达到共同进步。

我很庆幸在我刚参加工作不久后就发现了这一教学方法,我一定要力所能及的帮助这些孩子,让他们在点滴进步中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我会一直努力,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在学习中不断的反思,在反思中不断的成长,在成长中不断的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茁壮成长。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心得8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恐惧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收效甚微。由此,本文拟就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途径作出一些有益的探讨。

首先作文教学难,难在学生没有对所写的事物有充分的观察、了解、认识,没有写作的动力因此应注重平时的积累,作文其实也和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那又如何做好平时的积累呢?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课本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接触最多、最熟悉的伙伴,从课文中积累自己的好词佳句。同时“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好词、佳句。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好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而且没有限制,可写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其次,小学作文教学要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紧密结合学生现实生活,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泼地留个不停。”学生写作的内容一定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针对学生的经验和兴趣,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作文教学其实要解决的问题可总结归纳为:解决学生在写作中“想写”、“写什么”、“怎样写”、“写好”的问题。

要精心地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解决学生“想写”的问题。

作文教学难,难在学生没有原始的,基本的想它、爱它的欲望、冲动和兴趣;其次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显得尤为重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的形式方法多种多样:

1、心理学研究表明:活动是儿童的本能,好玩是儿童的天性。因此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在活动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而我们要重视作文前的指导,极力反对那种作文前“无所作为”,而临到“写” 时才唠叨什么命题、中心、选材、构思之类。

2、不要轻易规定作文命题,束缚儿童的个性。儿童是最富有个性的个体,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喜好,又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就决定了学生会选择不同题材、不同的表达方式去反映自己眼中的世界,也就会形成儿童写作能创造出他们眼中的缤纷的世界。作文是一种创造活动,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束缚太多,会产生语言贫乏,内容千人一面,思想僵化,缺乏儿童的趣味性。所以作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遵循儿童的学习心理特征,创新作文形式,让不同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在抒写表达中体验作文的快乐。

鼓励学生说真话,表真情。——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生活就是作文之源,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就需要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笔描绘生活,要引导学生勇于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究。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心,真实的感受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手材料,既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又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能使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情地释放出来。例如:学生参加秋游,我安排了一篇写秋天景色的作文,学生就能把秋天的景色以及在秋游时看到的、感受到的、想到的、体会到的情景描写得十分真实、生动、感人。星期天学生帮着妈妈打扫卫生,有些学生就把他们的劳动经历和感受写进作文里,有写劳动辛苦的,有写生活不易,感恩父母的,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着实让人感动。让人觉得孩子们突然长大了,懂事了。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了、感受了,写出真情实感是不切实际的。因此,要坚持作文与生活相结合,作文与做人相结合,防止无病呻吟,胡编乱造,假情假意,说空话,说大话。

其次教师要赏识、尊重学生的习作,让学生敢于说真话。在作文中出现了说真话,表真情的内容,哪怕表现出了不积极的道德思想,或语言文字不规范的情况,教师都要指出表扬抒发真情实感的好苗头,在肯定了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基础上,再对学生在其它方面存在的问题予以指导改正。

教给学生作文方法,落实作文指导——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1、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心观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的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作生活中的有心人,对周围熟悉的人和事物要细致地观察:这些人和事有什么特征,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等。在观察中会突发奇想,产生表达的灵感,有了表达的欲望。

2、要在教学中落实作文指导。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入编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细致推敲的优秀范文,作者巧妙的构思,有序的写作,独特的观察视角等都是学生学习的好材料,让学生模仿优秀课文的写法进行写作,琢磨并领悟出作文的真谛。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都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形象直观的例子,让学生潜心地去读,自由地去想,无拘无束地去议,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要点,再提供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借鉴迁移,巩固习作知识,为写好作文提供一条快捷之路。例如: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一文时,课文着重写了时间紧迫、路途艰险和泸定桥的令人胆寒两部分内容,从中让学生明白对表现文章中心关系紧密的内容要详细,重点写,对表现课文中心关系不大的内容要一笔带过,要略写。又如教学《田忌赛马》一文,我们对田忌赛马之所以能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是因为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把赛马的起因、经过、结果写的很明白,从中要让学生懂得作文得按一定的顺序写,才能把内容写清楚,给别人留下清楚的印象。

重视作文的修改讲评——解决“写好”的问题。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运用了《理想的翅膀》这篇文章里的语句,只是根据语言环境稍作了修改,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孩子,你懂得活学活用,很好。如果在以后的学习中坚持多积累好词佳句,你的作文一定会写得更棒!)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1、学生作文虽不是作家的创作,也不能写一次就完事,要让学生明白无论作文水平有多高,一次性完成作文,肯定会有漏洞,会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必须要反复修改,要知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正所谓“文章不厌千回改,精雕细琢始成金”。

2、要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具体生动则是文章的血肉,一副“骨架”加上“血肉”才能构成鲜活的生命体,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重视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

3、教师对作文的批改讲评是作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环,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讲评,肯定他们在作文中的优点和成功的地方,指出他们在作文中的不足与失误,还要强调师生合作评议,学生自主、合作修改,让学生养成勤于修改的好习惯。针对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优点、闪光点,一定要提出表扬,要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鼓足他们乐于作文的勇气。

总之,在解决了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后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作文水平都会有提高但是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不单只是针对上面的几点来进行教学,在以后的教学中还会遇到一些其他实际的问题,所以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前行,才能对学生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我在作文教学上的一些理解和看法。我相信教师只要在新教学理念的沐浴下,引导学生立足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再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宽容每个个体的个性,一定会改变不愿意写作文的局面,每个人都会乐于作文,乐于表达, 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的、体验生活的一部分。

第四篇: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心得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心得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心得1

农村小学生的说话训练须经过想说敢说会说这三个过程,说话能力才会大大提高。

一、创造各种机会使学生想说

一个人不发言并不等于不会说话,首先要看他想说不想说。大家知道,一个人心情愉快、感情激动的时候,话匣子才能打开。为此,我经常运用灵活多样的办法来让学生开口。如在班级开展普通话演讲比赛,讲讲你听到的、看到的事情,讲讲广播里听到或电视里看到的新闻及家中或街头巷尾碰到的新鲜事等等。这时学生的兴趣就来了,他们争先恐后,侃侃而谈。在讲语文课时,我更注意学生的说话训练,不但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回答,而且充分利用教材中插图描绘的内容,让学生仔细观察后讲讲插图表达的意思。

如讲《难忘的泼水节》一课的第五、六段时,我让学生借助图展开想像,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互相泼水、相互祝福的场面,抓住泼呀、洒呀、说啊、跳呀等词语,让学生连起来说说。又如《雷锋》一课插图,我画了天空降下的雨帘、河边被风吹弯的芦苇及被河水漫过的小桥,画了雷锋卷着裤管正在一个一个地背小同学过桥等简图,先让学生用一句简单的话说明图意,再引导学生用较复杂的句子具体说明图意。有的`说:下雨天,雷锋卷起裤管把小同学背过桥。有的说:天下着大雨,刮着大风,雷锋把小同学一个一个地背过桥。我又根据插图按天,风,雨,河水,雷锋。的叙述顺序,让学生看插图,完整地叙述图意。这样逐步增加难度,学生学习情绪十分饱满。总之,利用插图和简笔画既可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说话的意愿。

二、消除顾虑使学生敢说

有些学生开始有一肚子的话,但因为缺乏勇气,最终还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是自尊心和上进心强,因此对小学生的表扬鼓励应多于批评指责,就可以更好地激发其学习动机。初练口语表达时,学生往往语无伦次。但无论学生会说或不会说,我都多予鼓励,并耐心地引导他们,让他们增强信心。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踊跃发言、无所顾虑地表达自己真实情感的习惯,课堂便日趋活跃。

三、加强训练使学生会说

学生在说话过程中,需要边听、边想、边说,逐步才能做到耳灵、脑活、嘴快。为此要让学生会说,把话说好,首先要训练学生把话说得正确、流利、有条理;然后进一步要求他们说话时神情自若,落落大方,或坐或站,或颦或笑,动作表情切合说话内容;进而再要求他们根据听话对象和不同环境,注意礼貌,说得得体。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就要结合教学过程,加强对学生的听说训练,注意纠正方言的不良影响,并经常指导他们掌握一些说话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在语文课堂上,可把讲读课文和说话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先进行词语搭配训练,然后练习用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再结合课文内容说一段话。进而再引导学生把话说具体、说形象、说生动。这样逐步增加难度,学生不但能够接受,而且兴趣倍增、效果良好。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心得2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农村课改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经过学习了解,每个学校到教师都有自己的模式,但大致不外乎是这样的:明确学习目标、自主探究、交流展示、随堂反馈、拓展延伸,如何在小学语文课上用好这些模式是个难题,特别是在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学校实施起来更是举步维艰,是事实就应该承认,是问题就应该面对,凭借本人的努力摸索,总结出以下一些措施,以供同行和专家们指正:

一、板演展示,巩固字词

农村学生基础普遍比较差,很多已学字不能正确书写,或能正确书写笔顺也不对,在展示环节中我经常让听写板演,若有问题及时纠正,或者让书写能力较好一些的同学帮扶差的,对于普遍难写的字就共同口述笔顺,课下作业也多以熟悉字词为主,经过一番训练在原有基础上有了一定提升。

二、先改后讲,引导讲题

课改模式主要是用于新授课的,讲题中套用这些模式可算是白手起家,我试着也找到了一些方法,讲试卷或练习册,通常先让学生自己修改力所能及的题目,自己不能解决的找同桌帮忙,同桌也不会的就让班里做对的同学讲,最后只留下共性问题老师才讲,即便讲也是一步一步引到那重意思上,只要靠谱就予以赞许。

三、自主阅读,讨论发问

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是“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阅读教学的第一要务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尽管这一条目标只是在第一学段提出的,却贯穿于整个中小学各个学段。阅读课上出语文味就应该是以读为主、讨论交流,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学习阅读,提出问题学语文。学生只有在自己的自主阅读中,也就是和文本的对话中,才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语文教学也只有在学生自己的自主阅读中,才能培养喜欢阅读的情感和习惯。这是语文课上出语文味最基本的一点。

四、多种教育,提高能力

在实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将书本上的有限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来认真研究探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要从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组织和实施自己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传授语文文化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模仿教育、探究问题方法的教育、做人的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尊敬师长和长辈教育、实现整体素质教育、培养完整人的教育。

五、博闻强记,增强语感

农村孩子在记忆力方面可不比城里差,这一点也是最让我欣慰的,正是应了幼学如漆之说,抓住这个长处培养语感正合时宜,于是我想出了课堂竞争背诵完成学习任务,当堂就可以完成背诵诸如古诗或课文段落的学习任务,较好地展示了新模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多给学生一些背诵的时间,发现他们记得越多就越爱记,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六、制签背箴,课外延伸

利用课前1~2分钟的时间,让每个人说一句歇后语或名人名言或谚语,一条龙式逐个进行并养成习惯,既是个人展示又是互相学习积累的过程。同时把自己的座右铭做成书签,在动手中玩味比生硬的说教能更好地获得感染和熏陶,而且在条件简陋的农村搞这样的形式,学生非常乐意表现自己。

七、师生共议,探究问题

合作学习这是一种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是语文不同于数学逻辑缜密,如果学生肚里缺少相应的东西再怎么鼓励讨论发言也是无济于事,我想老师的帮、扶、带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见缝插针随机穿插逐步过度,只要学生能想到那层意思就告知其表述方式,顺势也帮助他们记忆积累。如果实在回答不上老师的提问就罚讲个故事或笑话。

总之,我认为新模式不能生搬硬套教条化,而应是一点一滴地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给学生多一些自由的空间,使学生学得更多,从而使他们走出农村,迈向城镇,去领略外面的精彩。本人本着少谈大道理多谈心得,把自己半年来教学实践体会汇总成文,潜心探索,为农村孩子能有个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心得3

课堂成败与否,课堂效率的高低,不仅依赖于教师的学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评价艺术等,更重要的在于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学生应该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有组织、有纪律、高效率的学习。可是,怎样组织、引导并参与学生的语文学习呢?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与实践充分证明:科学有效的提问,是激活课堂、促进教学实现动态生成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课前应当充分预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引领性问题,并根据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成的新问题,调整、重组、灵活机动的组织教学。我围绕“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积极探索,在前阶段提出了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十项策略:

(一)态度真诚

提问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获得知识和找到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如果在提问时能神态自然,以鼓励的眼神和亲切的话语鼓励每一位学生,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到问题思考中来。但是,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是不一样的,思考的结果也千差万别,无论答案怎样,教师

要公平、公正,要满腔热情,一视同仁。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要予以表扬,对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也不指责和嘲笑,真诚而又耐心地加以引导和启发。另外,提问要尽量照顾不同层面的学生,不能只提问几个“尖子”学生而忽略其他学生,特别是成绩差的和不善言谈的学生,从而调动每一位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二)因人施问

孔子因材施教这条教学原则,应用于课堂提问中,即为因人施问。教师在预设问题时,要根据学生情况,分层次预设;在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因人而异。如课前检测字词时,可让程度较差的学生来回答,以增强差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课文理解及一般性的概括问题,可以让中等学生回答,以促其思考,提高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对于难度较大的拓展性问题和综合性表述题,可以让程度较好的学生和部分中等生来回答。教师对他们的回答要加以点评,让所有学生在比较与鉴别中,提高分析能力与概括能力。

(三)注重实际

教学不仅要从教材出发,更应从熟悉学生,了解学生认识水平。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我们的提问才能与学生的思维接

轨,才能取得教学主动权。因此设计提问,我们既考虑学生的思想方法,又考虑学生的知识层面和兴趣爱好。

(四)体现整体

传统的语文教学都喜欢将一篇课文肢解开来,零碎地发问,易形成分析的疲劳。提问应注意有利于学生整体感受文本,在此基础上深入研讨关键点。围绕问题,学生可开展小组学习,也能使课题充满生机。

(五)创设情境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创设情境问题是必要且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情境问题,不仅能营造良好的氛围,避免传统教学“一张嘴、一块黑板、一张嘴”的尴尬局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更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当然如果情境问题过大,过于宽泛,学生容易“跑调”,很难被引入课堂学习的正轨,造成课堂教学时间严重不足,宝贵的学习就这样白白浪费了,从而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六)重视体验

设计的问题能让学生有亲切感,有利于学生说真话、抒真情。比如教学《中彩那天》,可以提问“联系自己的实际,

说说你中奖的感受?”“《中奖那天》中的父亲得到那辆汽车后能经过道德抉择把汽车还给库伯,你感受出什么?”这些问题切合学生实际,学生有话可说,能激发思维,形成热烈的课堂气氛。

(七)巧妙变换

教师在讲授课文之前,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识地给学生设置一些悬念,当学生带着解开悬念的渴望学习课文时,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在此基础上,老师顺势引导盲人青年的认真刻苦,完成了本文的教学重点。

课堂提问不要只局限于一个角度,采用一种表达形式,在学生能够接受的前提下,适当变换角度提问,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八)体现“两”度

所谓坡度,就是在提问时,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个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新高度,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文中伽利略曾经讲过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理由很令人费解,人们相信吗?你是怎么认为的?教者演示伽利略的实验学生就

不难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了。如果只是照本宣科,那么往往会造成整堂课的气氛沉闷。

挖掘深度,在教学中常可以发现这种现象,提问时老师和学生一问一答,教学气氛看起来很活跃,但课后如问学生有哪些收获,学生有时就显得很茫然。如果答案就在教科书上,学生能回答完整;如果书中没有现存的答案,有的就答非所问了。因此,必要时应增加提问的深度,使学生咀嚼有味,才能引发学生创造性的火花。

浅显的提问,往往使学生收效甚微,只起到浮光掠影的作用,因此,在必要之时增加点深度使学生咀之有劲,品之有味,能够领略更奥妙的知识殿堂,有时还会引起创造性的火花。

(九)强化重点

现行语文教材深入浅出,可读性很强。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地提问,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文本特征,有重点的设计问题,或设计问题反映重点。避免所提的问题太直太露,要做到直题曲问,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求知的热情。提的问题,经过学生的思考和教师的点拨,学生便能幡然顿悟,从而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对重点需要进行巩固,而重复提问又容易引起学生疲劳与反感,成为无效提问。因此,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设计问题,反映重点。比如学习《长征》一文后,可以设计问题:在本文的古诗词语中,你知道哪些词语在语境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你还知道历史上红军的哪些感人的故事?长征中的红军精神对你有哪些影响?等等。这些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提问,可以让学生想得更深,想得更广,也容易激起学生的思考和回答积极性。

(十)“节外生枝”

“节外生枝”教语文,也就是在研究文本的基础上,促成课堂生活与课外生活知识的链接,策动各种教学形式与活动形式再生成,在这样的情境中产生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探究精神。“节”就是课内知识,“枝”就是在联系课内知识基础上拓展开来的其他知识与问题。通过“节外生枝”体现语文的综合性、实践性特征,丰富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最大程度地开掘出语文课程丰富的资源。可以从续写情节、比较主题、评说思想、学科渗透、联系生活。等角度设计拓展的问题。

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

语言王国里遨游;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心得4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恐惧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收效甚微。由此,本文拟就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途径作出一些有益的探讨。

首先作文教学难,难在学生没有对所写的事物有充分的观察、了解、认识,没有写作的动力因此应注重平时的积累,作文其实也和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那又如何做好平时的积累呢?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课本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接触最多、最熟悉的伙伴,从课文中积累自己的好词佳句。同时“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好词、佳句。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好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而且没有限制,可写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其次,小学作文教学要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紧密结合学生现实生活,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泼地留个不停。”学生写作的内容一定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针对学生的经验和兴趣,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作文教学其实要解决的问题可总结归纳为:解决学生在写作中“想写”、“写什么”、“怎样写”、“写好”的问题。

要精心地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解决学生“想写”的问题。

作文教学难,难在学生没有原始的,基本的想它、爱它的.欲望、冲动和兴趣;其次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显得尤为重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的形式方法多种多样:

1、心理学研究表明:活动是儿童的本能,好玩是儿童的天性。因此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在活动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而我们要重视作文前的指导,极力反对那种作文前“无所作为”,而临到“写” 时才唠叨什么命题、中心、选材、构思之类。

2、不要轻易规定作文命题,束缚儿童的个性。儿童是最富有个性的个体,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喜好,又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就决定了学生会选择不同题材、不同的表达方式去反映自己眼中的世界,也就会形成儿童写作能创造出他们眼中的缤纷的世界。作文是一种创造活动,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束缚太多,会产生语言贫乏,内容千人一面,思想僵化,缺乏儿童的趣味性。所以作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遵循儿童的学习心理特征,创新作文形式,让不同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在抒写表达中体验作文的快乐。

鼓励学生说真话,表真情。——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生活就是作文之源,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就需要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笔描绘生活,要引导学生勇于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究。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心,真实的感受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手材料,既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又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能使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情地释放出来。例如:学生参加秋游,我安排了一篇写秋天景色的作文,学生就能把秋天的景色以及在秋游时看到的、感受到的、想到的、体会到的情景描写得十分真实、生动、感人。星期天学生帮着妈妈打扫卫生,有些学生就把他们的劳动经历和感受写进作文里,有写劳动辛苦的,有写生活不易,感恩父母的,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着实让人感动。让人觉得孩子们突然长大了,懂事了。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了、感受了,写出真情实感是不切实际的。因此,要坚持作文与生活相结合,作文与做人相结合,防止无病呻吟,胡编乱造,假情假意,说空话,说大话。

其次教师要赏识、尊重学生的习作,让学生敢于说真话。在作文中出现了说真话,表真情的内容,哪怕表现出了不积极的道德思想,或语言文字不规范的情况,教师都要指出表扬抒发真情实感的好苗头,在肯定了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基础上,再对学生在其它方面存在的问题予以指导改正。

教给学生作文方法,落实作文指导——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1、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心观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敏感的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作生活中的有心人,对周围熟悉的人和事物要细致地观察:这些人和事有什么特征,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等。在观察中会突发奇想,产生表达的灵感,有了表达的欲望。

2、要在教学中落实作文指导。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入编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细致推敲的优秀范文,作者巧妙的构思,有序的写作,独特的观察视角等都是学生学习的好材料,让学生模仿优秀课文的写法进行写作,琢磨并领悟出作文的真谛。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都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形象直观的例子,让学生潜心地去读,自由地去想,无拘无束地去议,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要点,再提供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借鉴迁移,巩固习作知识,为写好作文提供一条快捷之路。例如: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一文时,课文着重写了时间紧迫、路途艰险和泸定桥的令人胆寒两部分内容,从中让学生明白对表现文章中心关系紧密的内容要详细,重点写,对表现课文中心关系不大的内容要一笔带过,要略写。又如教学《田忌赛马》一文,我们对田忌赛马之所以能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是因为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把赛马的起因、经过、结果写的很明白,从中要让学生懂得作文得按一定的顺序写,才能把内容写清楚,给别人留下清楚的印象。

重视作文的修改讲评——解决“写好”的问题。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运用了《理想的翅膀》这篇文章里的语句,只是根据语言环境稍作了修改,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孩子,你懂得活学活用,很好。如果在以后的学习中坚持多积累好词佳句,你的作文一定会写得更棒!)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1、学生作文虽不是作家的创作,也不能写一次就完事,要让学生明白无论作文水平有多高,一次性完成作文,肯定会有漏洞,会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必须要反复修改,要知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正所谓“文章不厌千回改,精雕细琢始成金”。

2、要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具体生动则是文章的血肉,一副“骨架”加上“血肉”才能构成鲜活的生命体,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重视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

3、教师对作文的批改讲评是作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环,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讲评,肯定他们在作文中的优点和成功的地方,指出他们在作文中的不足与失误,还要强调师生合作评议,学生自主、合作修改,让学生养成勤于修改的好习惯。针对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优点、闪光点,一定要提出表扬,要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鼓足他们乐于作文的勇气。

总之,在解决了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后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作文水平都会有提高但是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不单只是针对上面的几点来进行教学,在以后的教学中还会遇到一些其他实际的问题,所以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前行,才能对学生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我在作文教学上的一些理解和看法。我相信教师只要在新教学理念的沐浴下,引导学生立足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再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宽容每个个体的个性,一定会改变不愿意写作文的局面,每个人都会乐于作文,乐于表达, 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的、体验生活的一部分。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心得5

我师范毕业后,带着满腔的热情投奔到家乡的教育事业。

(那一年毕业,首先在哪里工作,教育环境怎样,现在在哪里任教,教育环境怎样,有个对比。)

我出身于农村家庭,深知农村生活的艰苦,我希望通过我的教育和引导,使得家乡的孩子们能有所改变,哪怕只有一点点,我就得到了安慰。

虽然我不是教育专家,但是我是怀着虔诚的心在工作,热爱着自己的工作,我爱我的学。教育界有这样一句话“没有不会读书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老师。”我一直把他作为我的座右铭。一直在努力地钻研教材,积极的查阅各种资料,以便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传授解惑于学生,同时也不断的鼓励学生好好学习,希望每学生都能学有所长,学有所获。

20xx年我接了一个比较特殊的班级(特殊在哪里,要陈述一下),我爱我的学生,我尝试了各种教学方法去教他们,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我们班的部分学生还是对学习不感兴趣,有的甚至喜欢逃学。这个问题让我又苦恼又担忧,我苦恼的是如果长此以往,我将对教育事业失去信心;我担忧的是学生这样继续下去,他们会散失对学习的兴趣,继而就会失去继续升学的机会。若是这样,农村的孩子什么时候才能跳出“农门”?

我一直在苦苦思索适合乡村孩子的教学方式。我出身于农村家庭,深知农村生活的艰苦,我希望在我的教育之下,家乡的下一代能有所改变,哪怕只有一点点。就这样,我一直在努力地钻研教材,积极的查阅各种资料,以便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传授于学生,同时也不断的鼓励学生好好学习,争取每个人都能学有所获。

我在一次作文课上,讲解了写作要点后,让学生做口述,每个小组的成员开口说给自己的组员听,最后自愿上讲台来展示。其间我发现,在我的鼓励下平时很不爱讨论问题的几个同学学生也很腼腆的说给其他组员听,我惊喜,对他们几个同学学生夸奖了一番后,让他们尝试在全班同学学生面前展示一下,他们又很害羞的低下了头,虽然提问没有成功,但我明显看到他们已经没有了以往的无精打采。他们这样做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也给我这个新教师很大的鼓舞鼓励,我始终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也相信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要方法正确,每个同学学生都会有进步的。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更加努力,而且非常关注“潜能生”,上新课对大家都很严格,但是学生的基础层次和接受能力并不一样。这样问题出来了,对“优生”和“潜能生”不能做同样的要求,在备课过程中应分两个目标,如果同一个知识点让所有学生的掌握程度一成不变,那就不易太难,这样做本班中成绩好的学生在课堂中会觉得没有挑战性,渐渐的他们就会没有学习的积极性,而如果目标定在中难度以上,那些基础差的同学学生又无法接受。而我们班的学生,占这一层次的较多,这样他们就更加不热爱学习了,长此以往我的教学将会失败。因此,我想出了这样的教学方法我总结出了这样的教学方法——“复式教学”,运用复式教学的理念在本班中实践。

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是:

1、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家长意识差。比如学生如果自己不想来学校在家帮忙做一些农活,家长就很高兴,更谈不上家长能够辅导一下学习。所有的任务都落在我们老师身上,如果学生遵守纪律还好,但大部分学生是比较调皮的,很多时候都给你惹出很多事情,学习就更不用谈了。在我参加工作之前,我从来都没有想到一个大学毕业生教个小学也会是艰难的事,但事实证明,没有那么简单,只有勤勤恳恳的工作才能有收获。

就这样基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我在课堂中发现了同一班级同一科目需要运用“复式教学”:

一、写作。学生写作文时,让会写或能写的同学自己写让会写或能写的学生自己写,让无法下笔或是写了也没有几个句子是通顺的同学拿出让无法下笔或是写了也没有几个句子是通顺的学生拿出《作文选》选一篇符合题目要求的让他们模仿写。一学期后,那些不会写作文的同学的、从无法下笔的到都可以可以动笔写作,从语句不通顺到可以正确表达一些句子。看似不是很科学教学方法,效果却超出了我的想象。

二、语文基础知识部分。小学语文的基础知识是借助课本知识积累起来的,学习成绩中上等的同学学生通过预习加上老师的指导,他们很容易就掌握了知识点,而其余同学学生就不能在短时间内掌握,授完新课后让掌握了的同学学生找课外资料来巩固,而掌握不了的同学学生继续学习,这样在同一时间内,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了任务,也让他们有了不同层次的收获,这样既让他们掌握了知识点又完全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半年来班里的成绩平均分提高了十多分,让我们师生都感到了收获的喜悦。

三、分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平时的教学过程当中让学生分学习小组,将学习水平相当的学生合并成一个组,在做练习或学习过程当中,让他们之间相互竞争,充分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四、给予适当的鼓励肯定学生的能力。给学生布置不同任务的时候,如果完成得好的给他们一些小小的奖励,他们就会开心得不得了,尤其是成绩在班上不太好的同学学生,如果他们和其他同学学生相比,完成同一个任务他们一定是比不过的,但因材施教后,他们就很容易完成。我看到他们拿到奖品露出灿烂的笑脸时,我知道了那些孩子并不是不想学习,他们也并不是不在乎老师的鼓励,而是久而久之之后渐渐失去了信心。

五、给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潜能的机会。,全班同学学生和老师成为一体。在老师的指导下,全班50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是小老师,学习成绩好的教学习成绩较弱的,纪律好的提醒纪律不好的、能歌善舞的带动不擅长的,总之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最后达到共同进步。

我很庆幸在我刚参加工作不久后就发现了这一教学方法,我一定要力所能及的帮助这些孩子,让他们在点滴进步中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我会一直努力,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在学习中不断的反思,在反思中不断的成长,在成长中不断的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茁壮成长。

第五篇: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摘要:口语交际是一种教学策略和方式,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听话、说话是口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口语交际的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在农村小学虽然有许多难题要解决,但我们仍要做好口语交际的训练。

关键词:口语交际农村训练

在这个人与人之间沟通越来越频繁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越

来越离不开口语交际。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已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从理论到实践做出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借助口语交际这个平台,可以为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过多地强调学生识字、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口语交际教学因为不属于书面考试范围而备受冷落和忽视,造成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普遍较差。那么,农村小学如何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呢?

一、学生互动训练

口语交际是双方的,即有说的,有听的;双方是互动的,你说我听,我听你说,口语交际训练,要使言者有意,听者有心,双方积极互动。口语交际训练,重在“练”,在上课前可以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相关小故事,然后课堂上以小组推荐一个学生上台讲故事。课堂上活动完毕后,鼓励学生积极评论,最后大家评出“讲故事能手”和“特别评论员”,通过这些活动大大地提高了学生说话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师参与和总结归纳

口语交际训练,不光训练学生说话,还要使学生学会倾听和应对,要让学生既会语言表达清楚自己的思想,还要使学生听了别人的讲话

以后,了解基本内容和应对。教师参与,榜样示范,引导学生学会倾

听和应对,让学生逐步做到表达自由,文明和谐,自然大方。

三、随时随地训练

口语交际训练不能空对空,要使学生说起来言之有物,教师必须

组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这样就要求我们把口语交际训练与

多姿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先活动后说,如开展语

文游戏之后口语交际。

四、联系实际训练

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多谈心、多对话,礼貌性的交际语言谈话活

动。在与学生平时沟通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问候、打电话、劝告

等内容。有一次练习题中有个口语交际,写老师给学生打电话,让学

生给他家长带口信,但很多学生一上来就写:“你好,老师,我是某

某。”我就问:“你接电话在对方没说话时是怎么知道对方是你的老师的?”学生们都好像刚回过神来,都觉得这样说不妥,于是我让两个

学生现场表演打电话,最后好多人认为接电话第一步应该说:“喂,你好。”然后后面的对话都很顺利的完成了。在教学时有意的与学生

进行交流,还可以以班级大小事为话题,随时引导学生在对话中,谈

话有礼貌,语言表达要连贯,用词准确大方。

因为口语交际是现代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一项基本能力,从小开始就应该注重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够掌握与人交往的方法和策略,具备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口语交际能力。所以它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应渗透学生的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各个生活环节。培养学生文明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与人沟通的能力,是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责任。

xx区xx小学

xx

下载浅谈农村小学语文寓言故事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农村小学语文寓言故事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

    2013.3 课堂教学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 洪泽县仁镇中心小学 郑洪海 随着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多媒体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且不断地提高了教育教学......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心得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心得峡口小学徐晓花长期扎根农村教育战线从事教育工作,本人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几年来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教学条件最艰苦的乡村把小学语文教得有声有色。如......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措施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措施 内容提要:基础教育的人数中,农村小学的学生人数占了很大的一部分。但是,当今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堪忧的现状,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拷问着我......

    四上 语文掩耳盗铃教学设计 寓言故事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掩耳盗铃》这则寓言,讲一个人掩着自身的耳朵去偷人家的门铃铛,当场被人发觉。故事只有5句话。先说那个人想偷人家门上的铃铛;接着说那个人知道......

    小学寓言故事作文

    小学寓言故事作文 小学寓言故事作文1 很久很久以前,小河边住着一只老母鸡。这只老母鸡生了很多小鸡,其中有一只叫做亮亮。亮亮生性孤僻,不喜欢和别人玩耍,只喜欢和自己玩。有一......

    小学寓言故事读后感

    小学寓言故事读后感 小学寓言故事读后感1 我读了《寓言故事》,里面道理。,给我印象最深三头牛和狮子。草原上住着一头狮子,称霸着草原。后来,来了几头牛,分别叫红牛、黑牛、黄牛......

    小学寓言故事作文

    小学寓言故事作文1 一次,爱面子的兔子在拔萝卜的时候,没把萝卜拔出来,自己倒摔了一大跤,摔得全身都是泥。他的同伴们惊讶地看着他,他却笑着说:“我是看这萝卜太小,想等它大一点了......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集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心得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集: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心得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学习作文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