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语文教案[5篇范例]

时间:2019-05-15 03:25: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年级上语文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年级上语文教案》。

第一篇:三年级上语文教案

l、我们的民族小学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会认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规范地昕写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用具:投影仪(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板书标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我们的民族小学》,请同学们和我一起书写课题。

二、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规范地听写本课的生字词。(一名学生读,其他人听)目标明确的请举手,能达到的请放下,非常棒

为了你们胜利达到目标,我们要进行三场比赛,请看:

三、比赛读课文:(第一次“先学后教”)第一场比赛:比谁课文字音读得正确

1、听录音,听清字音,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2、自己练习读,还有不认识的字举手问老师。

3、朗读比赛,比谁读得字音准,句子流利,声音响亮。

首先,我们来听录音,要求听清字音,给不认识的字注音。l、生听录音

同学们听得很认真,现在,自己赶紧试读一遍,有不认识的字举手问老师,准备马上比赛读课文,好吗?(好)

2、生自由练读

下面开始比赛,比谁能读准字音,其他同学比谁听得认真能给他纠正。

3、指名轮读课文

(一人一两句,以后进生为主,尽量让多点人发言,大量暴露问题。)

4、有错及时纠正,师适时板书(板书在电子白板上)、引导。(充分发挥兵教兵)请同学们轻轻合上课本,请看(手指电子白板),这是有的同学读错的字音,我们齐读两遍。

5、齐读板书(拼读一遍读两遍)

6、去掉音节找刚读错的人再次读。

字音大家能读准了,句子也读流利了。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比谁读 得正确、流利。

找谁呢?都想呢!这样吧:我们小组赛读吧?

7、小组赛读。

一小组一段。

哎呀!一组比一组读得好,还想读吗?

8、男、女赛读

男生的声音响亮,女生的读音优美,如果合起来读相信会更好的。来齐读第二自然段。

9、齐读课文

文章读得真是既正确又流利。最后我们进行第三场比赛:比谁会写字,写得 既正确又规范。

二、课堂作业(第二次“先学后教”)(这是我们的课堂作业,比谁的字写得好、写得对。)第三场比赛:比谁会写字,写得既正确又规范。

1、师出示会写词语。

请同学们自由临摹下面的生字,3分钟后我们听写,比比看谁能得到100分和“甲”。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词语,注意它们的笔顺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间架结构,并在练习本上每个练写1遍。3分钟后,我们比赛。

2、生临摹(注意它们的笔顺笔画及间架结构)①投影出示学生的作业 ②师生共同纠正 ③师适时进行范写 ④生更正

⑤生自由记这些词语

【坪坝 穿戴 粗壮 敬礼蝴蝶 摇晃】 白板上板书: 舞:中间是四竖。

戴:里边上边是田,下边是共

三、当堂训练

5、听写

6、生补错(师收集错题)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板书课题,齐读)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目标,生读)。

为了更好完成本节课的目标,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自学指导。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一)先学 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 民族小学有什么特点? 3(3分钟后比谁说得好。)生自学。师巡视(二)后教

指名学生回答。(这个问题比较简单,但需要学生自己总结,所以在回答时如果一个学生回答不完整,可以让其他同学补充,最后让一个同学再完整地说一遍。)(多民族团结、服装不同、语言不同)那我们读这一段时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自豪、赞美)白板上用红笔标出重点字词。你能读出这种语气吗? 生练读

指名读(生评价)同学们刚才读得都非常好,接下来我们看自学指导(二)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一)先学 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二、三自然段,用“——”画出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2分钟后比谁找得准确)生自学(二)后教

指名回答(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可以让2-3名同学回答。)(这时候-读课文)你能让大家通过你的读让大家感受到当时的安静吗? l、生练读

2、指名读(生评价)找出重点字词,并在白板上标出。

从你们的读中老师仿佛看到同学们读书的样子,让我们带着这种自豪和赞美一起来读最后一段。(生读)

四、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读得真不错,现在请同学们找到自己最喜欢的部分,5分钟后,比谁背得熟。

1、生背

2、同桌互背

3、指名背 板书设计:

1、我们的民族小学

自豪 团结 教学反思:

2、金色的草地

学习目标:

l、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l、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能正确、规范地听写本课的生字词。

学习过程: 学习目标:

l、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规范地听写本课的生字词。教学用具:投影仪(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板书标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课《金色的草地》,请同学们和我一起书写课题。

二、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规范地听写本课的生字词。(一名学生读,其他人听)目标明确的请举手,能达到的请放下,非常棒!为了你们胜利达到目标,我们要进行三场比赛,请看:

三、比赛读课文:(第一次“先学后教”)第一场比赛:比谁课文字音读得正确

1、听录音,听清字音,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2、自己练习读,还有不认识的字举手问老师。

3、朗读比赛,比谁读得字音准,句子流利,声音响亮。

首先,我们来听录音,要求听清字音,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1、生听录音

同学们听得很认真,现在,自己赶紧试读一遍,有不认识的字举手问老师,准备马上比赛读课文,好吗?(好)

2、生自由练读

下面开始比赛,比谁能读准字音,其他同学比谁听得认真能给他纠正。

3、指名轮读课文

(一人一两句,以后进生为主,尽量让多点人发言,大量暴露问题。)

4、有错及时纠正,师适时板书(在电子白板上板书)、引导。(充分发挥兵教兵)请同学们轻轻合上课本,请看(手指电子白板),这是有的同学读错的字音,我们齐读两遍。

5、齐读板书(拼读一遍读两遍)

6、去掉音节找刚读错的人再次读。

字音大家能读准了,句子也读流利了。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找谁呢?都想呢!这样吧:我们小组赛读吧?

7、小组赛读。

一小组一段。

哎呀!一组比一组读得好,还想读吗?

8、男、女赛读

男生的声音响亮,女生的读音优美,如果合起来读相信会更好的。来齐读第 二自然段。

9、齐读课文

文章读得真是既正确又流利。最后我们进行第三场比赛:比谁会写字,写得 既正确又规范。

三、课堂作业(第二次“先学后教”)(这是我们的课堂作业,比谁的字写得好、写得对。)第三场比赛:比谁会写字,写得既正确又规范。

1、师出示会写词语。

请同学们自由临摹下面的生字,3分钟后我们听写,比比看谁能得到100分和“甲”。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词语,注意它们的笔顺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间架结构,并在练习本上每个练写1遍。3分钟后,我们比赛。

2、生临摹(注意它们的笔顺笔画及间架结构)①投影出示学生的作业 ②师生共同纠正 ③师适时进行范写 ④、生更正

⑤、生自由记这些词语 在电子白板上板书: 耍:和“要”区分开。绒:右边不要写作“成”。钓:右边是“勺”。

四、当堂训练

5、听写

6、生补错(师收集错题)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课,(板书课题,齐读)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l、读懂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为了更好地达到目标,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自学指导。

二、第一次“自学指导,(一)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2段,思考:蒲公英给‘‘我’’和弟弟带来了哪些快乐?(3分钟后比谁说得好)生自学(二)后教

l、指名回答。(这个问题比较简单,不过学生需要自己组织语言,可以让学生自己先对自己说说,组织好语言后再举手,如果学生说得不太流畅,可以让她再说一遍,另外至少叫两个同学说。)你能通过你的读让大家感受到他们的快乐吗?

2、生练读,2分钟后比谁读得好。

3、指名读(白板上标出重读的字词),其他同学们评价。(评价时先说优点再说缺点)从同学们的读中,老师已经感受到他们的快乐,相信后面会表现得更好。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一)先学 请看自学指导(二)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第三自然段,思考: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用“——”画出相关句子。

8(3分钟后比谁找得准。)生自学,师巡视(二)后教

指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学生很容易找出来,可以让三个同学说。)(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你能用文中的词语来形容蒲公英吗? 生回答(在电子白板上标出:有趣、可爱(说出原因))让我们最后一段,读出蒲公英的有趣、可爱,读出对蒲公英的喜爱。生齐读。板书设计:

2、金色的草地

有趣可爱

教学反思:

3、爬天都峰

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4、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互相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能正确、规范地听写本课的生字词。学习过程:

学习目标:l、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规范地听写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用具:投影仪(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板书标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课《爬天都峰》,请同学们和我一起书写课题。

二、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规范地听写本课的生字词。

(一名学生读,其他人听)目标明确的请举手,能达到的请放下,非常棒l为了你们胜利达到目标,我们要进行三场比赛,请看:

三、比赛读课文:(第一次“先学后教”)第一场比赛:比谁课文字音读得正确 l、听录音,听清字音,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2、自己练习读,还有不认识的字举手问老师。

3、朗读比赛,比谁读得字音准,句子流利,声音响亮。

首先,我们来听录音,要求听清字音,给不认识的字注音。l、生听录音

同学们听得很认真,现在,自己赶紧试读一遍,有不认识的字举手问老师,准备马上比赛读课文,好吗?(好)

2、生自由练读

下面开始比赛,比谁能读准字音,其他同学比谁听得认真能给他纠正。

3、指名轮读课文

(一人一两句,以后进生为主,尽量让多点人发言,大量暴露问题。)

4、有错及时纠正,师适时板书(在电子白板上板书)、引导。(充分发挥兵教兵)请同学们轻轻合上课本,请看(手指电子白板),这是有的同学读错的字音,我们齐读两遍。

5、齐读板书(拼读一遍读两遍)10

6、去掉音节找刚读错的人再次读。

字音大家能读准了,句子也读流利了。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比谁读 得正确、流利。

找谁呢?都想呢!这样吧:我们小组赛读吧?

7、小组赛读。

一小组一段。

哎呀!一组比一组读得好,还想读吗?

8、男、女赛读

男生的声音响亮,女生的读音优美,如果合起来读相信会更好的。来齐读第二自然段。

9、齐读课文

文章读得真是既正确又流利。最后我们进行第三场比赛:比谁会写字,写得既正确又规范。

四、课堂作业(第二次“先学后教”)(这是我们的课堂作业,比谁的字写得好、写得对。)第三场比赛:比谁会写字,写得既正确又规范。

1、师出示会写词语。

请同学们自由临摹下面的生字,3分钟后我们听写,比比看谁能得到100分和“甲”。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词语,注意它们的笔顺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间架结构,并在练习本上每个练写l遍。3分钟后,我们比赛。

2、生临摹(注意它们的笔顺笔画及间架结构)①投影出示学生的作业 ②师生共同纠正 ③师适时进行范写 ④、生更正

(师适时在电子白板上板书)⑤、生自由记这些词语

五、当堂训练

5、听写

6、生补错(师收集错题)11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互相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学习过程

一、揭题课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爬天都峰》。(板书课题,齐读)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互相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为了更好地达到目标,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自学指导。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一)先学

请看自学指导(一): 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小作者爬天都峰时的心理变化,并画出相关的词句。

2、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5分钟后比谁总结得好)生自学

(二)后教

指名回答。(这个问题比较难,需要同学们自己总结,一个同学说不完整,其他同学补充,并且要让学生说出为什么。](“我”由开始的犹豫、不自信到受到鼓舞、坚定信心,再到战胜困难,登上天都峰。)刚开始为什么犹豫?(看到天都峰这么高、陡,所以犹豫,引导学生读出天都峰的高、陡。)为什么又有了信心?(看到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也来爬天都峰,又有了信心。)同学们说得很不错,那现在让我们分角色读一下l一7自然段,读出“我”心理的变化。

1、生自由结合练读。

2、指名读(在电子白板上标出重点字词)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一)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思考:老爷爷和“我”爬上天都峰后,为什么要互相道谢呢?(4分钟后比谁说得好)生自学(二)后教

指名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学生自己总结语言,所以可以让学生同桌先互相说说。)(因为他们都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让我们再现当时的情景,同学们自由结合8、9、10自然段,2分钟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最好? l、生自由读。

2、指名读。

四、小结

通过本课地学习,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生说。

(能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他人学习;自己要奋斗、努力。)

五、板书设计:

3、爬天都峰

相互鼓舞 汲取力量

教学反思:

4、槐乡的孩子

学习目标:

l、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揭题示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槐乡的孩子们是如何享受他们的快乐的。(板书课题)生读,(出示目标,生读)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扫除生字)请看自学指导(一)(一)先学 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均字做出标记,同桌互相请教,3分钟后比谁文中的字音读得准。生自由读,师巡视。

时问到,现在我请同学来读,其他同学仔细听,记下错误,及时纠正。(二)后教

1、指名读

2、学生纠错,师板书(在电子白板上)

3、师生共同解决易错字。(1)加拼音指名读

(2)去掉拼音指名读(谁错让谁读,不会的兵教兵)sāi 槐 huái 塞 sâ 炊 chuī sài 耷 dā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概括段意)文中的字我们认识了,下面我们再来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学生轮读课文,生读不好再读(在白板上标出难读的语句)

2、理解词语(一段一段)满载而归:装满了东西回来,形容收获很多。

3、总结各段段意,(屏幕出示,并标注重点语句)(1)形象的写出了槐乡的孩子与槐树的关系。

14(2)写了槐米的作用以及他对孩子们的重要性。

(3)孩子们不怕热,起早到山上采摘槐米,表现孩子们勤劳,不怕苦的品质。(4)赞美槐乡的孩子。

4、学生自由划分段落。

5、生说不同方法。

6、师评讲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理解内容)课文同学们读得很不错,相信接下来一定会表现得更好。请看自学指导(二)(一)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二)同学们自由读,边读边思考:槐乡的孩子可爱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5分钟后比谁回答得好)自学,师巡视。(二)后教

指名回答(这个问题比较难,需要同学们从文中找到相关句子,并且要用词语概括,可以让其他同学补充。)(1)他们勤劳懂事,从小就知道分担父母的辛苦,不伸手向父母要钱,靠自己的劳动换取学费。

(2)他们吃苦耐劳,以苦为乐,有很强的自理精神。(3)采摘槐米虽然非常辛苦,但是孩子们以苦为乐。

你能读出他们的勤劳吗?(生找到一个就读一个,不是一起读,其他同学评价。)

五、拓展

学习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收获? 生说

师小结:希望同学们像槐乡的孩子一样勤劳、懂事,在家里帮助家长多做家务。板书设计:

4、槐乡的孩子

勤劳懂事 吃苦耐劳 以苦为乐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能运用本课知识完成练习册上的习题。【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本节课咱们来比一比,看谁做题最细心,最准确。请看本节课的目标: 能运用本课知识完成练习册上的习题。

二、生做题。

师:目标明确了,请大家打开练习册第一课,做题要求:认真审题,字体端正。时间:25分钟。生做题,师巡视。

三、生提出疑问,共同讨论。阅读短文:

这篇短文与《槐乡的孩子》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四、同桌互换,对改。

五、生订正,师收复查。教后反思:

语文园地一

学习目标:

1、围绕“我们的课余生活”这个题目,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2、能把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内容,整理一下,写成习作。

3、读准和理解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不同的语音和不同的意思。

4、读背小儿垂钓。

5、运用已经获得的识字能力,借助基本字,认识更多的形声字。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围绕“我们的课余生活”这个题目,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进行口语交际,(板书课题,齐读)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1、围绕“我们的课余生活”这个题目,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一)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回忆自己的课余生活,说一说你的课余生活。(提示:课余做了哪些事?你有哪些收获和感受?)(3分钟后,比谁说的最多。)l、自己说。

2、同桌互说。(二)后教

1、指名说(先让后进生说,尽量让学生把话说完整,如果说得不是特别好,可以让她再说一遍,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有问题可以举手说,帮助他把话说完整。)

2、评一评哪位同学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 生说,提建议。

3、听了大家的建议,你自己今后课余生活有什么打算? 生讨论,指名说。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能把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内容,整理一下,写成习作。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写作文《我们的课余生活》,(师板书课题),请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能把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内容,整理一下,写成习作。为了让大家能更好地达到目标。

二、出示自学指导:(一)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根据口语交际的内容(什么时候,你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和感受?),把自己的语言在组织一下,要求:句子通顺、条理清楚。(5分钟后比谁说得好)①抽生说要求,不完整,其他同学补充。②师强调要求。

三、学生自选材料、白编提纲。①抽3生(好中差)板演提纲。②其他同学在草稿本上写提纲。

四、交流提纲。

指名读提纲(或提示出来),“兵教兵”评议,教师点拨指导,纠正选材、构思方面的倾向性问题。

(语言是否重复、层次是否清晰、语言是否精练、选材是否跑题、构思是否新颖等)。

五、当堂完成作业。

①学生写草稿(写完后,与同时写完的同学交流互改)。

学生互改时,可成立评改小组(前后两桌4人),由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任组长,执笔帮助差生修改草稿(主要改错别字、病句)。也可同桌由水平高的帮助差生改。

②誊写作文(要求书面整洁、无涂改、书写规范、无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段落分明。)。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我们的课余生活

(作文讲评课)【教学目标】

1.通过作文讲评,增强学生写作文兴趣。2.通过讲评,找出自己作文中的不足。

3.通过讲评,教学生写事作文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文水平。【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写了一篇关于“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的文章,今天我就针对上节课学生们的作品来进行一节作文讲评课。(板书:讲评作文),请看本节课的讲评目标,出示:

1.通过作文讲评,增强学生写作文兴趣。2.通过讲评,找出自己作文中的不足。

3.通过讲评,教学生写事作文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文水平。二.过程:

(一)1.挑出若干“典型”作文片段,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优秀习作)。

2.学生认真倾听后交流,可以提意见,建议,欣赏,补充。

着重留意:

a.语句是否通顺恰当。b.语言是否准确精妙。d.是否写出真情实感。

(二)欣赏了几篇佳作之后,同学们受益匪浅,接下来我们再来评评以下几篇文章。

1.老师读后进生的作文。2.生分析存在问题。3.师生共评。存在问题:

1.作文选材不新颖。2.内容空洞,缺少具体描写。

3.写的事例数量多,要选一件或两件事描写。(三)修改。

经过我们大家一起的认真分析,相信同学们一定又学到了不少,现在请同学们自行修改自己文中不恰当或不完整的地方。

1.生自行修改。

2.老师巡视,关注后进生。3.重新收作文,批改。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

1、读准和理解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不同的语音和不同的意思。

2、读背小儿垂钓。

3、运用已经获得的识字能力,借助基本字,认识更多的形声字。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语文园地一,(板书课题,齐读)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l、读准和理解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不同的语音和不同的意思。

2、读背小儿垂钓。

3、运用已经获得的识字能力,借助基本字,认识更多的形声字。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目标。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我的发现)(一)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认真每一组词语中的带点字,你发现了什么?(2分钟后比谁说得好)生观察(二)后教

1、生回答(他们都是多音字。)

2、意思有什么不同? 生说(意思对即可)

3、你还能给这些多音字组词吗? 生组词。

4、生齐读。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日积月累一读读背背)20 多音字记住了,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一首古诗。

1、自由读(有不认识的字问老师或同桌)

2、指名读,其他同学纠正。稚:翘舌音。

3、你能看这图说说故事的意思吗?(1)自己说(2)同桌互说

(3)指名说(在说时只要说出大致意思即可,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最后让一名同学完整地说一遍。)

4、意思理解了,那相信你们一定能很很快地背下来,时间:4分钟

(1)自由背(2)同桌互背(3)指名背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日积月累一读读认认)刚才大家表现得非常好,相信接下来会更棒。请看自学指导(二)。(一)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2分钟后比谁说得好)生观察(二)后教

l、指名说(形声字去掉偏旁,)

2、那用什么方法能记住这些生字? 生说(减一减)

3、生记生字

4、师检测 教学反思:

5、灰雀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5、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能正确、规范地听写本课的生字词。学习过程: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规范地听写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用具:投影仪(电子白板)教学过程:

一、板书标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5课《灰雀》,请同学们和我一起书写课题。

二、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规范地听写本课的生字词。(一名学生读,其他人听)目标明确的请举手,能达到的请放下,非常棒l为了你们胜利达到目标,我们 要进行三场比赛,请看:

三、比赛读课文:(第一次“先学后教”)第一场比赛:比谁课文字音读得正确

1、听录音,听清字音,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2、自己练习读,还有不认识的字举手问老师。

3、朗读比赛,比谁读得字音准,句子流利,声音响亮。

首先,我们来听录音,要求听清字音,给不认识的字注音。l、生听录音

同学们听得很认真,现在,自己赶紧试读一遍,有不认识的字举手问老师,准备马上比赛读课文,好吗?(好)

2、生自由练读

下面开始比赛,比谁能读准字音,其他同学比谁听得认真能给他纠正。

3、指名轮读课文

(一人一两旬,以后进生为主,尽量让多点人发言,大量暴露问题。)

4、有错及时纠正,师适时板书(白板上)、引导。(充分发挥兵教兵)请同学们轻轻合上课本,请看(手指电子白板),这是有的同学读错的字音,我们齐读两遍。

5、齐读板书(拼读一遍读两遍)

6、去掉音节找刚读错的人再次读。

字音大家能读准了,句子也读流利了。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找谁呢?都想呢!这样吧:我们小组赛读吧?

7、小组赛读。

一小组一段。

哎呀!一组比一组读得好,还想读吗?

8、男、女赛读

男生的声音响亮,女生的读音优美,如果合起来读相信会更好的。来齐读第二自然段。

9、齐读课文

文章读得真是既正确又流利。最后我们进行第三场比赛:比谁会写字,写得 既正确又规范。

五、课堂作业(第二次“先学后教”)(这是我们的课堂作业,比谁的字写得好、写得对。)第三场比赛:比谁会写字,写得既正确又规范。

1、师出示会写词语。

请同学们自由临摹下面的生字,3分钟后我们听写,比比看谁能得到100分和“甲”。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词语,注意它们的笔顺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间架结构,并在练习本上每个练写1遍。3分钟后,我们比赛。

2、生临摹(注意它们的笔顺笔画及间架结构)①投影出示学生的作业 ②师生共同纠正 ③师适时进行范写 ④、生更正

⑤、生自由记这些词语

白板上范写: 敢:右边是反文旁。低:下面有点。

诚:和说话有关,所以是言字旁。或:里边口在上,提在下。步:笔顺要注意。

六、当堂训练

5、听写

6、生补错(师收集错题)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一、揭题示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灰雀》,(板书课题,齐读)出示目标(生读)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为了更好地达到目标,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自学指导。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理解课文)(一)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你从哪些词语或句子看出列宁喜欢灰雀?用“——”画出相关词语或句子。(2分钟后比谁找得准)生自学,师巡视(二)后教

指名回答(学生可能一下子说不完整,可以让其他同学补充。)白板上标出(每次都要经常找遍)你能读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吗? l、生练读

2、指名读(生评价)读得很好,相信接下来会表现得更好。

三、第二次“自学指导”(一)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3—10自然段,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是男孩捉走灰雀的?当时男孩心里想什么?(3分钟后比谁找得准)生自学,师巡视(二)后教

指名回答(可以让后进生说,其他同学补充,并且说为什么,让学生说说男孩心里在想什么。)白板上标出:(小男孩儿回答吞吞吐吐,(害怕列宁知道是自己捉走了灰雀,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想说又不敢说)却肯定灰雀一定会飞回来(改正错误,把灰雀 25 放了)。当灰雀找到时,男孩却低着头。(觉得惭愧)说得真不错,你能通过你的读让大家感受到男孩的心理变化吗?

1、生练读

2、指名读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

其实男孩的心思列宁早就知道,请看自学指导(三)(一)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三):

请同学们自由读11-13自然段,思考: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灰雀呢?(2分钟后比谁说得好)生自由读课文(二)后教

指名回答。(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回答,一方面是列宁知道男孩是诚实的,另一方面是列宁关爱、尊重少年儿童。)师板书:(关爱儿童)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生说 板书设计:

5、灰雀 关爱儿童

教学反思:

6、小摄影师

学习目标:

l、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从中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l、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能正确、规范地听写本课的生字词。

一、板书标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6课《小摄影师》,请同学们和我一起书写课题。

二、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l、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规范地听写本课的生字词。

(一名学生读,其他人听)目标明确的请举手,能达到的请放下,非常棒l为了你们胜利达到目标,我们 要进行三场比赛,请看:

三、比赛读课文:(第一次“先学后教”)第一场比赛:比谁课文字音读得正确

1、听录音,听清字音,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2、自己练习读,还有不认识的字举手问老师。

3、朗读比赛,比谁读得字音准,句子流利,声音响亮。

首先,我们来听录音,要求听清字音,给不认识的字注音。l、生听录音

同学们听得很认真,现在,自己赶紧试读一遍,有不认识的字举手问老师,准备马上比赛读课文,好吗?(好)

2、生自由练读

下面开始比赛,比谁能读准字音,其他同学比谁听得认真能给他纠正。

3、指名轮读课文

(一人一两句,以后进生为主,尽量让多点人发言,大量暴露问题。)

4、有错及时纠正,师适时板书(白板)、引导。(充分发挥兵教兵)请同学们轻轻合上课本,请看(手指白板),这是有的同学读错的字音,我们齐读两遍。

5、齐读板书(拼读一遍读两遍)

6、去掉音节找刚读错的人再次读。

字音大家能读准了,句子也读流利了。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找谁呢?都想呢!这样吧:我们小组赛读吧?

7、小组赛读。

一小组一段。

哎呀!一组比一组读得好,还想读吗?

8、男、女赛读

男生的声音响亮,女生的读音优美,如果合起来读相信会更好的。来齐读第二自然段。

9、齐读课文

文章读得真是既正确又流利。最后我们进行第三场比赛:比谁会写字,写得既正确又规范。

六、课堂作业(第二次“先学后教”)(这是我们的课堂作业,比谁的字写得好、写得对。)第三场比赛:比谁会写字,写得既正确又规范。

1、师出示会写词语。

请同学们自由临摹下面的生字,3分钟后我们听写,比比看谁能得到100分和“甲”。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词语,注意它们的笔顺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间架结构,并在练习本上每个练写l遍。3分钟后,我们比赛。

2、生临摹(注意它们的笔顺笔画及间架结构)①投影出示学生的作业 ②师生共同纠正 ③师适时进行范写 ④、生更正

⑤、生自由记这些词语

秘:注意必的笔顺。

七、当堂训练

5、听写

6、生补错(师收集错题)白板板书:

秘:注意必的笔顺。

3、生补错(师收集错题)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从中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学习过程:

一、揭题示标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老师板书课题,生读)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l、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从中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为了更好地达到目标,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自学指导。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一)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在文中用“——”画出描写高尔基喜欢小男孩的词句。(4分钟后比谁回答得好)自由读课文(二)后教

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补充,在说时要说出原因。

(让小男孩给他拍照,积极配合小男孩的工作,赶紧,给孩子胶卷,等待小男孩。]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认为高尔基是个怎样的人?并说出理由。生回答。(爱护少年儿童。)(1)一个纸团飞进高尔基的窗口,要求给他照相。这种方式虽然是不正规的,不礼貌的,但是高尔基没有因此生气、拒绝孩子的请求,说明他理解、爱护孩子。

(2)在小男孩拍照之前,高尔基听从他的“吩咐”,而且还等了“很久很久”,开始照相时,“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所有这些细节都反映出高尔基积 29 极配合孩子的工作。特别是“很久很久”,表明在这样长的时间内高尔基没有厌烦,反映了他对孩子怀有极大的耐心。

(3)孩子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后,高尔基问“你怎么了”,这不仅反映出他对孩子的突然表现迷惑不解,更有一种关心在里面。学生在朗读时,语气要温和亲切,语调要舒缓轻柔。

(4)当孩子把“胶卷忘在家里了”的事告诉高尔基后,“高尔基赶紧站起来”,这个“赶紧”,表明他对孩子的疼爱和关切之情。

(5)当孩子跑出房间后,高尔基大声喊道:“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这反映出他主动帮助男孩的一片爱心。这里强调“大声喊道”“孩子,回来”,是反映出高尔基想帮助孩子,但又担心孩子听不见的急切心情。

(6)高尔基最后对秘书说:“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要抓住“很忙”和“一定”两个关键词语。从中可见高尔基对媒体宣传自己并不关心,相反,对于这个少先队员却非常重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高尔基关怀下一代、爱护下一代的崇高品质。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

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相信接下来会更棒。(一)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你认为小男孩是个什么样的孩子?用曲线画出相关句子。(3分钟后比谁说得好)生自学(二)后教

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补充。(意思对即可)(1)门卫不放孩子进去见高尔基,他就从窗户扔进去一个纸团,请高尔基本人帮忙。

这表明男孩很聪明,会想办法;很大胆。

(2)高尔基问“是你扔的纸团吗”,男孩在回答的同时,“鞠了个躬”,这里的“鞠躬”,反映了孩子不是不懂礼貌,他这样做,是出于无奈。

(3)男孩见到高尔基后,“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这个细节反映了孩子对高尔基的崇敬和见到高尔基后的激动与惊喜。

(4)小男孩“吩咐”高尔基坐到沙发上看报纸,然后摆弄了很久。

说明那个孩子熟练的照相技术和做事认真、有主见。(5)男孩因为没有带胶卷,哭着离开了。

这反映了他的惭愧、失望的心理。因为没有带胶卷,浪费了工作很忙的高尔基的很多时间,所以当高尔基要主动给他胶卷时,他没有回应,哭着跳上了电车。

四、分角色品读课

刚才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好,那你能通过你的朗读把让大家感受到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怀,以及小男孩的聪明、大胆等?4分钟后比比哪一组读得好。

1、分小组有感情地练读。

2、指名读,其他同学评价

五、作业:小练笔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我们看到了高尔基对小男孩是多么关怀、喜爱,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小男孩走了,还会再来吗?让我们展开想象,去接着往下写一写吧!

1、自由写、师巡视。

2、全班交流。板书设计:

6、小摄影师 关怀少年儿童

教学反思:

7、奇怪的大石头

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l、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能正确、规范地听写本课的生字词。学习过程:

学习目标:l、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规范地听写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用具:投影仪(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板书标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7课《奇怪的大石头》,请同学们和我一起书写课题。

二、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规范地听写本课的生字词。(一名学生读,其他人听)目标明确的请举手,能达到的请放下,非常棒l为了你们胜利达到目标,我们要进行三场比赛,请看:

三、比赛读课文:(第一次“先学后教”)第一场比赛:比谁课文字音读得正确 l、听录音,听清字音,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2、自己练习读,还有不认识的字举手问老师。

3、朗读比赛,比谁读得字音准,句子流利,声音响亮。首先,我们来听录音,要求听清字音,给不认识的字注音。l、生听录音

同学们听得很认真,现在,自己赶紧试读一遍,有不认识的字举手问老师,准备马上比赛读课文,好吗?(好)

2、生自由练读

下面开始比赛,比谁能读准字音,其他同学比谁听得认真能给他纠正。

3、指名轮读课文

(一人一两句,以后进生为主,尽量让多点人发言,大量暴露问题。)32

4、有错及时纠正,师适时板书(白板)、引导。(充分发挥兵教兵)请同学们轻轻合上课本,请看(手指白板),这是有的同学读错的字音,我们齐读两遍。

5、齐读板书(拼读一遍读两遍)

6、去掉音节找刚读错的人再次读。

字音大家能读准了,句子也读流利了。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找谁呢?都想呢!这样吧:我们小组赛读uB?

7、小组赛读。

一小组一段。

哎呀!一组比一组读得好,还想读吗?

8、男、女赛读

男生的声音响亮,女生的读音优美,如果合起来读相信会更好的。来齐读第 二自然段。

9、齐读课文

文章读得真是既正确又流利。最后我们进行第三场比赛:比谁会写字,写得既正确又规范。

七、课堂作业(第三次“先学后教”)(这是我们的课堂作业,比谁的字写得好、写得对。)第三场比赛:比谁会写字,写得既正确又规范。

1、师出示会写词语。

请同学们自由临摹下面的生字,3分钟后我们听写,比比看谁能得到100分和“甲”。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词语,注意它们的笔顺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间架结构,并在练习本上每个练写1遍。3分钟后,我们比赛。

2、生临摹(注意它们的笔顺笔画及间架结构)①投影出示学生的作业 ②师生共同纠正 ⑨师适时进行范写 ④、生更正

⑤、生自由记这些词语

白板板书: 藏:里边是“臣”。考:下边不是“与”。

3、生补错(师收集错题)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学习过程: ’

一、提题示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齐读)本节课的目标是: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相信大家一定能非常好地完成这些任务。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一)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2—7自然段,思考:课文中李四光向谁提了些什么问题?他们是怎样回答的?(3分钟后比谁说得好)自由读。(二)后教

指名回答(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回答不完整可以让其他同学们补充,最后让一个学生完整地说一遍。)白板标注:

“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 “是谁把他放在那儿的呢?”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可他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昵?” 你能读出李四光的疑问吗? 生练读。

指名读(读出问的语气。)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

这块石头真的很奇怪,让我们来接着学习课文,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一)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9、10,思考:李四光是怎么解开这块巨石之迷的?在文中用“——”画出相关句子。(3分钟后比谁说得好)生自由读(二)后教

指名回答(这个问题比较简单,让后进生回答)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活动的遗迹 从你们的回答中,你看出李四光是怎样的人? 生回答(说出为什么)白板板书:善于动脑、善于发现问题、刨根问底、追本穷源、执著

小结: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看似平常的事却不平常。希望同学们以后遇到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谜。板书设计:

7、奇怪的大石头

善于提问,多才求教,专门考察

教学反思:

8*、我不能失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揭题示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八课(师板书课题,齐读)出示宋庆龄图片、简介,生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发生在她小时候的故事。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有信心达到目标的举手,相信你们一定能达到目标。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扫除生字)(一)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做出标记,同桌互相请教,3分钟后比谁文中的字音读得准。生自由读,师巡视。

时间到,现在我请同学来读,其他同学仔细听,记下错误,及时纠正。(二)后教

1、指名读

2、学生纠错,师板书

3、师生共同解决易错字。(1)加拼音指名读

(2)去掉拼音指名读(谁错让谁读,不会的兵教兵)白板出示:

释:翘舌音。叠:韵母是ie。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

课文读得不错,接下来请看自学指导(二)(一)先学 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提示: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她为什么不去停止了脚步?别人是怎么劝说的?他是怎么说的?)(4分钟后比谁说得好)生自由说

36(二)后教 l、同桌互说

2、指名说(要求:句子要通顺,条理清楚。)说得真不错,相信你们读得一定也很好。生分角色练读。指名读。(评价)

四、拓展:口头练习

同学们读得真好,现在我们分小组来讨论一下:通过这个故事,你知道宋庆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从她身上学到了什么? 指名回答,师板书

小结:从古至今,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的美德,宋庆龄从小就能做到,你能把这个故事讲下来吗?

1、生准备

2、指名说 板书设计:

8*、我不能失信 诚实守信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二

学习目标:

l、围绕“讲名人故事”这个题目,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2、能把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内容,整理一下,写成习作。

3、能正确使用冒号和双引号。

4、读背名人名言。

5、运用已经获得的识字能力,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

6、把握“闻鸡起舞”的主要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围绕“讲名人故事”这个题目,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进行口语交际,(板书课题,齐读)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围绕“讲名人故事”这个题目,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一)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回忆自己读了哪些名人故事,要求:语言通顺,条理清楚。(3分钟后,比谁讲得好。)

1、自己说。

2、同桌互说。(二)后教

1、指名说(要求: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向让后进生说,尽量让学生把话说完整,如果说得不是特别好,可以让她再说一遍,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有问题可以举手说,帮助他把话说完整。)

2、评一评哪位同学讲得好? 生说,提建议。

3、听从这些名人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生讨论,指名说。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能把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内容,整理一下,写成习作。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写一个关于你熟悉的人作文,(师板书课题),请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1.理解题目的要求,选择恰当的有个性的素材。2.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3.与同伴进行交流,发现习作中的问题,修改润色。为了让大家能更好地达到目标。

二、出示自学指导: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写一个你熟悉的人特点(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写的人是你身边的人,选择其中一件事来写,这件事必须真实,不能凭空捏造,这件事要能反映人物的特点,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语句要通顺,要能体现人物的特点

三、学生自选材料、自编提纲。①抽3生(好中差)板演提纲。②其他同学在草稿本上写提纲。

四、交流提纲。

指名读提纲(或提示出来),“兵教兵”评议,教师点拨指导,纠正选材、构思方面的倾向性问题。

(语言是否重复、层次是否清晰、语言是否精练、选材是否跑题、构思是否新颖)(写谁?人物有什么特点?什么事表现了这一特点和品质?哪些细节描写生动地体现来这一特点?)

五、当堂完成作业。

①学生写草稿(写完后,与同时写完的同学交流互改)。

学生互改时,可成立评改小组(前后两桌4人),由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任组长,执笔帮助差生修改草稿(主要改错别字、病句)。也可同桌由水平高的帮助差生改。②誊写作文(要求书面整洁、无涂改、书写规范、无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段落分明。)。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熟悉的人的一件事(作文讲评课)39 【教学目标】

1.通过作文讲评,增强学生写作文兴趣。2.通过讲评,找出自己作文中的不足。

3.通过讲评,教学生写事作文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文水平。【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写了一篇关于“熟悉人的一件事”的文章,今天我就针对上节课学生们的作品来进行一节作文讲评课。(板书:讲评作文),请看本节课的讲评目标,出示:

1.通过作文讲评,增强学生写作文兴趣。2.通过讲评,找出自己作文中的不足。

3.通过讲评,教学生写事作文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文水平。二.过程:

(一)1.挑出若干“典型”作文片段,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优秀习作)。2.学生认真倾听后交流,可以提意见,建议,欣赏,补充。着重留意:

a.语句是否通顺恰当。b.语言是否准确精妙。

c.事情经过是否具体,句子是否优美。d.是否写出真情实感。

(二)欣赏了几篇佳作之后,同学们受益匪浅,接下来我们再来评评以下几篇文章。

1.老师读后进生的作文。2.生分析存在问题。3.师生共评。存在问题:

1.所选事例不够新颖。2.内容空洞,缺少具体描写。

3.描写方法不会用,文中缺少必要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三)修改。

经过我们大家一起的认真分析,相信同学们一定又学到了不少,现在请同学们自行修改自己文中不恰当或不完整的地方。

1.生自行修改。

2.老师巡视,关注后进生。3.重新收作文,批改。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使用冒号和双引号。

2、读背名人名言。

3、运用已经获得的识字能力,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

4、把握“闻鸡起舞”的主要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语文园地一,(板书课题,齐读)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读准和理解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不同的语音和不同的意思。

2、读背小儿垂警。

3、运用已经获得的识字能力,借助基本字,认识更多的形声字。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目标。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我的发现)(一)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认真每一组词语中的带点字,你发现了什么?(2分钟后比谁说得好)生观察(二)后教

l、生回答(他们都是多音字。)

2、意思有什么不同? 生说(意思对即可)

3、你还能给这些多音字组词吗? 生组词。

4、生齐读。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曰积月累一读读背背)刚才大家表现非常好,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几句名人名言。l、自由读(有不认识的字问老师或同桌)

2、指名读,其他同学纠正

3、从这几句话中读懂了什么?(1)自己说(2)同桌互说

(3)指名说(在说时只要说出大致意思即可,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最后让一名同学完整地说一遍。)(这五位伟人在积累、不畏艰险、勇于进取、学习目的、刻苦学习等方面的见解。)

4、意思理解了,那相信你们一定能很很快地背下来,时间:4分钟(1)自由背(2)同桌互背(3)指名背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日积月累一读读认认)刚才大家表现得非常好,相信接下来会更棒。请看自学指导(二)。(一)先学

出示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前两排和后两排的字有什么区别?(2分钟后比谁说得好)生观察(二)后教

1、指名说(前两排是形近字,后两排是同音字。)

2、那用什么方法能记住这些生字? 生说

3、生组词,同桌互改。

4、你还知道哪些形近字或同音字?(1)同桌互说(2)指名说

五、第四次“先学后教”(成语故事)同学们,刚才大家表现非常好,所以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故事。

l、自由读,要求:字音准确,时间:2分钟

2、指名读,其他同学听、纠错。

3、生再读,比谁能把故事讲下来,时问:3分钟

4、指名讲,要求:句子通顺,条理清t亳。

5、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6、生说(奋发努力)

7、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8、同桌交流。

9、指名说。教学反思:

9、古诗两首

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夜书所见》

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3、默写古诗。过程

一、板题示标:

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夜 43 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写下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夜书所见》,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1、2、3。

二、新授

(一)、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古诗,初步感知)同学们,我请一位同学来读,要求声音响亮,其他同学认真听,有错及时纠正。

1、抽生读、正音。读准平舌音“促”。

2、同桌互读、互评。

3、再读古诗,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此时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和插图)

4、全班交流不理解的地方。①生提、抽生解决。②图中有则让生自己看、悟。

⑨师只点拨生悟不到的。【师适时用白板出示】(二)第二次“先学后教”(再读古诗,体会感知)不理解的地方咱们都解决了,现在比比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说一说。l、生译文(只要能说出大概就行)。

2、生再读古诗,体会文中感情。

从刚才的译文中,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你会是怎样的心情。(思乡)

3、有感情地朗读 指导朗读,注意停顿。

①抽生读,说出停顿的地方。【使用白板上的圈画功能】 ②生练读、检测(互评优缺点)。③男、女赛读。

(三)第三次“先学后教’(熟读成诵)刚才大家读得已经非常好了,相信你们也一定能把这首诗背下来,请大家练习,3分钟后,比一比,谁背得最好。①生练习。

②抽测(带感情背)。(四)拓展:

你还会背其他思乡的诗吗?(《静夜思》)抽生说并背诵。(五)当堂训练

默写古诗《夜书所见》

一、写 ②同桌对改 ③更正后上交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九月歹j日忆出东兄弟》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

3、默写古诗。

一、板题示标

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首诗《九月九日忆出东兄弟》,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l、2、3,相信通过大家的自学,一定能完成这些目标。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指名读、正音。【异、插、茱萸,白板适时出示音节】

2、同桌互读、互评。

3、再读古诗,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茱萸: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倍:加倍。】

4、全班交流,共同解决。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再读古诗,体会感悟)

1、生读古诗,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结合字词句上的提示及课下注释,自己试着说一说。】

2、让生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孤独、寂寞,思念家乡的心情。】

3、指导朗读【2-2-3,注意停顿。】 你能带着这种感情来读吗?(用白板标注:注重停顿、重音)独、异、倍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熟读成诵、品尝文字)45 l、自由练习。

2、品读课文,述说感觉。(你觉这首诗中,哪些字用得好)

3、你还能说出有关秋天的诗句吗?(《山行》、《赠刘景文》)

五、第四次“先学后教”(学习生字,练习默写)。

1、生看古诗,哪个字易写错,提醒大家。

2、学生练习。重点“异、插”【师适时用白板在屏幕上圈点重要的笔画。】

3、默写。

4、自己对照检查。

5、上交,师检查生查情况。‘

六、当堂训练

作业:默写古诗《九月九日忆出东兄弟》 j l、写 ②用实物投影仪出示学生的作品,同桌对改 ⑧更正后上交

教学反思:

lO、风筝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秋天放风筝给孩子带来的乐趣。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规范地听写本课的生字词。教学过程:

一、板书标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0课《风筝》请同学们和我一起书写课题。

二、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规范地听写本课的生字词。(一名学生读,其他人听)目标明确的请举手,能达到的请放下,非常棒!为了你们胜利达到目标,我们要进行三场比赛,请看:

三、比赛读课文:(第一次“先学后教”)第一场比赛:比谁课文字音读得正确

l、听录音,听清字音,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2、自己练习读,还有不认识的字举手问老师。

3、朗读比赛,比谁读得字音准,句子流利,声音响亮。

首先,我们来听录音,要求听清字音,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1、生听录音

同学们听得很认真,现在,自己赶紧试读一遍,有不认识的字举手问老师,准备马上比赛读课文,好吗?。好)

2、生自由练读

下面开始比赛,比谁能读准字音,其他同学比谁听得认真能给他纠正。

3、指名轮读课文

(一人一两句,以后进生为主,尽量让多点人发言,大量暴露问题。)

4、有错及时纠正,师适时板书、引导。(充分发挥兵教兵)请同学们轻轻合上课本,请看(手指黑板),这是有的同学读错的字音,我们齐读两遍。

5、齐读板书(拼读一遍读两遍)

6、去掉音节找刚读错的人再次读。

字音大家能读准了,句子也读流利了。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找谁呢?都想呢!这样吧:我们小组赛读吧?

7、小组赛读。

一小组一段。

哎呀!一组比一组读得好,还想读吗?

8、男、女赛读

男生的声音响亮,女生的读音优美,如果合起来读相信会更好的。来齐读第二自然段。

9、齐读课文

文章读得真是既正确又流利。最后我们进行第三场比赛。

1、课堂作业(第二次“先学后教”)(这是我们的课堂作业,比谁的字写得好、写得对。)第三场比赛:比谁会写字,写得既正确又规范。

l、师出示会写词语。

请同学们自由临摹下面的生字,3分钟后我们听写,比比看谁能得到100分和“甲”。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词语,注意它们的笔顺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间架结构,并在练习本上每个练写1遍。3分钟后,我们比赛。

2、生临摹(注意它们的笔顺笔画及间架结构)①投影出示学生的作业 ②师生共同纠正

③师适时进行范【在白板上写出生出错最多的字,并强调关键部分。】 ④、生更正

⑤、生自由记这些词语

3、师提写。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学习过程

一、揭题示标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风筝》,出示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动课文内容,找出稳重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目标明确了,相信大家都能做到。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3分钟后比比谁回答得正确。

1、自由读课文并思考,师巡视了解学情。

2、指名回答。

【做风筝 放风筝 找风筝】(自板出示)事情发展的顺序。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划出描写孩子心情的词语或句子。

1、自由读。

2、指名回答。(大惊失色、千呼万唤)你能体会他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吗?(快乐)在1、2段中找。

3、找答案、师板书。

4、边回答、边板书、并品读。

(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象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读3-4段课文)“做风筝”的快乐,我们感受到了,现在“幸福鸟”找好了,让我们一起感受放飞“幸福鸟”的心情。

找出相关词语或句子,2分钟后比比看谁找得最全。(快活地喊叫,拼命地奔跑)

五、第四次“先学后教”(读5-8段课文,感受伙伴们的心情变化。)(重点引导学生联系全文理解最后一句话。)

六、板书:

做风筝

10.风筝 放风筝童年乐趣

找风筝

教学反思:

11、秋天的雨

学习目标

一、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三、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四、积累好词佳句。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规范地听写本课的生字词。教学过程:

一、板书标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ll课《秋天的雨》请同学们和我一起书写课题。

二、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规范地听写本课的生字词。(一名学生读,其他人听)目标明确的请举手,能达到的请放下,非常棒!为了你们胜利达到目标,我们要进行三场比赛,请看:

三、比赛读课文:(第一次“先学后教,)第一场比赛:比谁课文字音读得正确

1、听录音,听清字音,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2、自己练习读,还有不认识的字举手问老师。

3、朗读比赛,比谁读得字音准,句子流利,声音响亮。

首先,我们来听录音,要求听清字音,给不认识的字注音。l、生听录音

同学们听得很认真,现在,自己赶紧试读一遍,有不认识的字举手问老师,准备马上比赛读课文,好吗?(好)

2、生自由练读

下面开始比赛,比谁能读准字音,其他同学比谁听得认真能给他纠正。

第二篇:三年级上语文教案人教版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教学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CD碟片。3.词语卡片。

4.学生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预习课文。

5.教师准备好相关的图片、道具和生字词的卡片。6.准备生字书写的多媒体演示。【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资料袋中的图片)瞧,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他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让他们自我介绍一下吧!安排几位学生戴上相关民族的头饰,学生简单介绍这些民族的资料。教师相机出示相关词语:

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 2.顺势切入,初读课文

清晨,这些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早早地起了床,迎着朝阳,踩着露珠,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朝同一个地方走去,他们要去哪呀?(我们的民族小学)对,那可是一个充满欢笑,美丽而可爱的地方,今天咱们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保证你们去了就舍不得离开。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二、趣味识字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

坪坝、傣族、阿昌族、德昂族、摔交、穿戴、招引、蝴蝶、孔雀舞、铜铃、粗壮、凤尾竹 2.指名读,正音。3.开火车,练读。4.做游戏巩固字词。

A.“贴字”游戏:教师出示图片,请小朋友根据图片找到和图片有关的生词。(例:傣族姑娘的图片下就可以贴“傣族”“孔雀舞”)

B.玩找字游戏:抽出生字,教师读生字,小朋友找到相应的卡片贴在黑板上。5.同桌相互听读课文,在读中巩固识字。

三、朗读感悟

1.学生逐段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同桌间互相说说读了这一段知道了些什么? 2.组织朗读比赛,你最喜欢读哪段,读出你的感情来。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朗读感悟

1.读读说说,学习第一自然段。A.自读感悟 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根据下列提示展开想象,读后交流描述: 早晨,同学们来上学了,我好象看到了这样的情景: 学生读后交流描述。

B.指导朗读:早晨的校园多美啊,你喜欢这时的校园吗?那么就把你的喜欢的情感用你的朗读来表达出来吧。

学生自读自练,指名交流。

2.读读说说演演,学习第二、三自然段。A.你喜欢这所民族小学吗?

分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说出喜欢的理由,如:上课时民族小学的学生读课文非常好听,下课时他们尽情嬉戏,非常快乐等等。

B.这读书的声音究竟有多好听啊?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

引导学生理解“窗外十分安静„„”一句,体会正因为同学们读书的声音非常好听,所以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不飞了,猴儿也来了。

C.情景表演:几个小朋友分别扮演树枝、鸟儿、蝴蝶、猴子,请“它们”做评委,其他小朋友感情朗读第二、三自然段,如果读得好的话,“它们”就如课文所示,围拢过来静静地聆听。

D.激情朗读:同学们读得可真好,为了鼓励大家,今天老师允许大家一起和民族小学的小朋友一起游戏,你想玩什么? 引导学生口述,再朗读该部分。3.读读画画,学习第三自然段。A.同桌互读。

B.联系前面的课文,带着你的感情,放飞你的想象,画画你脑海里的民族小学。

二、复习生字 1.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通过已学过的生字帮助巩固新学生字,如提土旁加平还读pínɡ,虫字旁加胡依然读hú。注意渗透偏旁表义的思想。2.边用课件演示要求写的十二个字,边指导书写。3.学生写字,教师相机指导,组织评议。

三、拓展活动

民族小学的许多学生都很想和大都市的小朋友交个笔友,他们很想知道你们是否喜欢他们热爱的民族小学,也很想了解你们的生活。请小朋友们给他们写封信,这样他们就可以通过你们获得更多的信息了。

学生写信后在学习园地里展示。教师从媒体上寻找信息,选择一所边疆小学的学生与本班同学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活动。

《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理解词语和句子,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2.结合课文理解,学习四个生字。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读题质疑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外国文学《金色的草地》,齐读。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或想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自己的想法和疑问自由读一读课文。(读之前让学生相互提提初读课文的要求。)2.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易读错的字词或自己进行指导。

3.再读一读课文,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或是你想说什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了解蒲公英:出示蒲公英的花和种子图,说说你看到过哪种蒲公英,谈谈 自己的认识,教师补充,在认识蒲公英种子时相机学习生字“绒”。)

三、研读课文,体会情感 第一自然段

1.为什么草地会是金黄色的?

(1)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理解。

(2)看满地盛开蒲公英花的图理解草地是金黄色的,结合感受读一读句子。第二自然段

1.同桌齐读,感受文中的哥弟俩是怎么玩的。

2.指名两位学生上台像他们这样玩一玩,一名学生上台帮忙读一读文本。课件播放蒲公英四处飘散的样子。

3.师生评一评,相机理解“一本正经、使劲、假装”几个词语。4.再指导读第二自然段,请两位学生上台演一演,一生帮忙读。

5.一起来玩一玩,体会玩蒲公英带来的乐趣。(课件播放无数蒲公英飘散远去的情景。)6.一起在读一读本段最后一句,理解“引人注目”一词。第三自然段

1.指名一生朗读,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自由说。2.出示填空题:

蒲公英的花就像_____________,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早晨,花朵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草地是_____________。中午,花朵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草地是_____________。傍晚,花朵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草地是_____________。(1)同桌互相说一说。

(2)指名说一说,加上动作说一说,不看提示说一说。3.齐读本段。第四自然段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又发现了什么或新的想法?(理解最后一句话,为什么一起起床,一起睡觉?)【课堂总结】

学了这篇课文,你能说说你理解的这是一片怎样的草地啊?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之一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主要讲在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

全文共有10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在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第二自然段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第三、四、五自然段讲“我”与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遇,并约定一起爬天都峰。第六、七自然段,写“我”与老爷爷,还有爸爸,一起奋力向上爬,终于爬上了天都峰顶。第八、九自然段,写“我”与老爷爷登上天都峰以后,相互道谢。第十自然段,讲爸爸总结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少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课文最后以爸爸的话结尾,发人深思。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却能相互鼓励,相互学习。这就是“真有意思”的“意思”。这句话也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他们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的问题。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生交流有关天都峰的所查找资料。

(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大约有1.5公里长。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背。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3.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读音。陡攀辫决勇

(2)字形难点。

颤:左右结构。第十三笔是“—”。(3)理解词语。犹豫:拿不定主意。

奋力:充分鼓起劲来。本课指努力向上攀登。

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以后出现的情况。本来是指“我”、爸爸和老爷爷经过艰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顶。居然:表示出乎意料。

本课指什么事出乎意料?(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真出乎意料,令人敬 佩。)汲取:吸取。

三、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交待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天都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画出有关语句,出声读一读。2.说说课文中是怎么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的?

(1)高:“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 “我爬得上去吗?”这一句是不是怀疑自己能否登上天都峰?(更进一步地表现了天都峰的高。)

(2)陡:“笔陡”“石阶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教师用一根线绳作为“石阶边上铁链”,使学生体会什么叫似乎从天上挂下来的。什么叫“发颤”?真的害怕吗?(烘托了天都峰的陡。)

3.指导读出天都峰“高”和“陡”的特点。学生练读,评读。4.小结。

作者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难,暗示了登上这么高、这么陡的山峰,是需要勇气和力量的。

三、学习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1.自读这部分内容,画出老爷爷和“我”的对话。2.出示句子: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3.思考:他们所说的话中都有一个“也”字,这个“也”是什么意思?他们是互相怀疑吗?表现了他们什么精神? 学生分组讨论。集体汇报、小结。

(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陡,小朋友这么小的年纪,老爷爷这么大的年纪怎么也来爬呢?表面上似乎双方都有怀疑,实际上是互相羡慕、敬佩,表现出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4.分角色有感情朗读对话。

四、学习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1.提问:“我”怎么爬天都峰?画出动作的词语。(“攀着铁链上”、“手脚并用向上爬”。)

2.出示句子,填空,再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我()向峰顶爬去。(用上“奋力’’突出了爬山过程的艰难,要充分鼓起劲来不怕困难、向上攀登。)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终于’’是经过“奋力”的结果。使我们感受到要攀登高峰,必须奋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达到目的。)3.朗读课文。

五、学习课文第八、九自然段。

1.登上天都峰以后,“我”和老爷爷为什么要互相道谢?

(1)老爷爷为什么说是“你的勇气鼓舞我”?“居然”在这里说明什么?

(其实也可以说是意料之中,因为老爷爷有那种勇于攀登的精神,就一定能爬上天都峰的。)(2)小妹妹为什么说“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3)他们的对话中都有一个什么词?这“勇气”体现在哪里?

(体现在他们都敢爬天都峰。如果没有勇气,这一老一小怎么敢爬天都峰呢?)2.你从他们的话中体会出什么?

(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六、学习课文第十自然段。

1.爸爸为什么说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因为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但是都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互相鼓励,互相学习。)2.想想他们是怎样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3.你从爸爸的话中体会出什么?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才能取得进步。)

七、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堂练习】

一、读读写写下面的词。笔陡——石级——铁链 似乎——发颤——奋力—— 攀登——终于——纪念—— 辫子——勇气——决心 意思——一取得——

┌───┬───┬───┬───┬─────┬─────┐ │要查字│ 音节 │ 音序 │ 部首 │ 再查几画 │ 组两个词 │ ├───┼───┼───┼───┼─────┼─────┤ │

│ │ 陡 │

│ ├───┼───┼───┼───┼─────┼─────┤ │

攀 │

│ ├───┼───┼───┼───┼─────┼─────┤ │ 念 │

│ ├───┼───┼───┼───┼─────┼─────┤ │

勇 │

│ └───┴───┴───┴───┴─────┴─────┘

三、判断带点字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后面画“√”。似乎

暑假 发颤

应该

四、选字填空。

纪记 年()

()住

日()

()念 作做 工()留()

()()业

相像()声

()片

好()

照()

五、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1.我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2.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并按要求回答。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望:啊,峰顶这么________,在________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_____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挂下来的,真叫人________!1.这一段写天都峰的________。2.用“//”把这段话分两层。

3.作者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暗示________。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2.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3.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学准备】

查找槐树的图片及文字资料。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的乐趣,但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作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槐乡的孩子》(板书课题)。

二、初读细读,感知理解

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长句、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每个成员在小组里朗读一遍课文,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评选最佳选手。

各组选派代表分节朗读课文。

3.师生出示图片,结合课文插图介绍槐树、槐花。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花和果实可以制黄色染料。花、果实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药。4.讨论:

ɑ.槐树什么时候开花?那花苞什么样的?文中又称槐花为什么? b.槐米有什么用处?

c.课文哪部分介绍了槐米? 读读相关的课文。

5.八月份,天很热,这炎热的天气大家都经历过,谁能描述一下这种情景。描述后朗读课文中有关的句子。

6.虽然天气炎热,勤劳的槐乡孩子绝不会错过槐树开花的时节,他们是怎么去割槐花的?他们男孩女孩互相分工,协同配合,干得可欢了。练习分角色朗读第二段。根据教室里座位安排,大组间开展比赛。第二句总写槐树的部分每组一起读;第3句写男孩的,男同学读;第4句写女孩的,女同学读;第5句写满载而归的,每组一起读。各组练习后比赛。赛后师生共同评价。

三、欣赏评价,深化感悟

1.你喜欢课文中哪些句子。用笔画出来,练习一下多读几遍,然后全班交流。指名交流朗读,并且说说自己朗读的句子写什么内容,自己为什么喜欢。

2.通过课文的诵读,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四、课堂小结

快乐不只来自于休闲、享乐,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没有劳动就不能享受,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一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进行口语交际;完成习作教学;学习多音字;积累古诗词;学习新生字;展示作品。2.在口语交际中锻炼流利语言,学会写作。3.在发现、研究中学习多音字、新生字。4.在背诵中积累,在展示中扩大见识。5.在读、写、背中训练语言能力。【教学重点】

1.进行口语交际。2.完成习作。3.背诵古诗。【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进行口语交际。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展示课余生活的照片

二、交流看相片的感受。

三、分小组讲自己的课余生活 1.交流自己做了什么事 2.交流自己有什么收获。3.交流有什么感受。4.讲讲今后的打算。

四、请讲得好的同学上台讲述自己的课余生活。1.生讲,师略记条理。2.予以讲解、梳理。

五、评比。

1.每组选出一个上台。2.评比谁讲得好。

六、作业:回家讲给妈妈听。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完成习作。

【第二课时教学准备】

带上各自与课余生活有关的器具。【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出示几个同学课余生活的用品:书、画画、乐器„„ 2.让学生自由讲自己的课余生活。

二、引导写作

1.请几个同学上台讲述。2.老师点评。

三、写作 第三课时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 1.掌握多音字。2.背诵古诗。3.从生字中学生字 【第三课时教学准备】 课件

【第三课时教学过程】

一、认读生字、区别、组词、掌握多音字

二、古诗

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2.师范读,学生跟读

3.议议诗意:一个小孩坐在河边学钓鱼,他倾斜着身子坐在草丛中,绿草半掩着他的身体。过路人向他问路,他一句话也不回答,只是摆手示意不让问路人靠近,唯恐发出响声把要上钩的鱼儿吓跑了。

三、学习新生字。

四、作业:背诵古诗。

《灰雀》教学设计之一

【教材分析】

《灰雀》这篇课文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护灰雀的故事,反映了列宁爱鸟,更爱诚实的孩子。

全文共13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讲列宁在郊外养病期间,每天都到公园散步,他非常喜欢公园里那:只灰雀。第2—10自然段讲有一天,列宁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以为它冻死了,感到很惋惜。小男孩不敢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只是坚定地说,灰雀会飞回来的。第11—13自然段讲第二天,列宁果然又看见了那只灰雀,但他没有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实的。

课文以人物对话为主线,既写出了列宁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又写了小男孩心理认识过程。人 物的内心活动外化为语言,二者相互交错,推动情节发展,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为什么说小男孩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体会列宁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及小男孩的认识过程。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质疑。1.出示课题。

2.质疑: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有几只灰雀?灰雀什么样?围绕“灰雀”为什么用“灰雀”作课题?)

二、初读课文。发生了什么事?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支理解词义。3.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读音。

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特别注意以下读音。白桦胸脯面包渣惹人喜爱(2)字形难点。

散:左下“月”的第一笔是“/”。右边的反文要写小一些 惹:上中下结构。中间是“右”不是“古”。

或:左下方口的下面是“一”。右边一撇不要丢掉。(3)理解词语。

郊外:城市外面的地方。可惜:值得惋惜。

诚实: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欢蹦乱跳:形容健康、活泼。默读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多媒体演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

2.教师说: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人喜爱。你看它们可爱吗? 3.自读第一自然段,画出描写灰雀的语句并填空。的灰雀来理解。)4.朗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多媒体演示“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

二、学习课文第二至十自然段。

1.胸脯深红的灰雀到底去哪儿了?请学生默读课文,画出小男孩的语言。(1)男孩说:“没看见,我没看见。”

(2)男孩看着列宁,说:“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3)“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的。2.指导学生读小男孩的话,再说说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的认识过程:吞吞吐吐一想说不敢说一决心把灰雀放回公园,肯定地说。)3.课中质疑,让学生体会列宁育人过程。

(1)列宁听到小男孩的话,肯定知道灰雀被小男孩带走。如你是列宁,这时你会对小男孩说什么呢?

(2)文中列宁是怎么说的?画出列宁的话。分组讨论,通过读列宁的话,读懂了什么? A.列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丁。天气严寒,它怕冷。”

(饱含着对丢失的灰雀的惋惜和惦念。他明知道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却故意不明说,而用自己的感情来启发男孩自己觉悟,以情育人。)

B.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自言自语”实际上是说给小男孩听的。“可惜”表达了列?对灰雀的爱护和惋惜,他用这种感情来感染男孩,使男孩知道

有很多人喜爱灰雀,关心着灰雀的命运。)

(3)创设情境,进行对话。老师为列宁,学生为小男孩进行对话。老师用责问的语气与学生对话。

(4)指导学生再读书上列宁的话,体会列宁育人的过程。

三、学习课文第十一至十三自然段。1.出示思考题。

(1)小男孩为什么低着头?

(2)列宁为什么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然后微笑?(3)列宁为什么不问爱说话的男孩,而问不说话的灰雀?(4)列宁为什么不问那个男孩,就知道他是诚实的?(因为男孩能认识错误,用实际行动改正错误。)2.分组读书、讨论思考题。3.小组代表发言。

四、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1.文章写了第1天、第2天、那么第3天、第4天„„以后围绕列列宁、小男孩、灰雀,还会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呢?请学生小组讨论。2.请学生评价文中人物。

五、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堂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外()步胸()()孩 一()()者()是面包()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地说()地歌唱()/()/

三、填空,再想想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1.灰雀在枝头()唱歌,()惹人喜爱。

2.列宁()说:“多好的灰雀呀,()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四、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符号。

1.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2.列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五、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非常()惹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1.给文中带点词换上一个意思相近的词。2.写出文中的数量词:

3.从哪些地方看出列宁非常喜欢这三只灰雀? 4.你喜欢哪些动物呢?为什么?

《小摄影师》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认识三种对话的形式及标点符号的用法。2.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4.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老一辈革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关怀、爱护,学习小摄影师热爱和尊敬革命前辈的优良品德,不辜负老一辈的殷切希望,努力学习,天天向上。【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高尔基热爱儿童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2.收集了解关于高尔基生平故事、资料。【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一课时教学重点】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默读课文,提出问题,初步展开讨论。【第一课时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学习质疑。【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介绍人物,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课前同学们自己已经读过了课文,查阅了有关资料,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高尔基?

2.学生之间交流收集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3.老师小结:高尔基是世界著名的文学家,他写了很多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就出自高尔基的笔下,全世界人民都很敬爱他。今天学习的课文讲的是关于他非常爱孩子的事。

二、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2.检查朗读情况:开火车读词语。

3.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提醒学生课文共15段,小摄影师给高尔基写信的那部分内容属于第1自然段。

4.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

5.再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 6.画出不懂的问题,留待下节课交流解决。

三、合作识字

1.小组合作,想办法记住生字字形。2.交流识记方法:利用熟字记生字(交—胶)、形声字构字(辆—形旁“车”—声旁“两”)。并且说说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老一辈革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关怀、爱护,学习小摄影师热爱和尊敬革命前辈的优良品德,不辜负老一辈的殷切希望,努力学习,天天向上。【第二课时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词语、句子,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高尔基热爱儿童的思想感情。【第二课时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说话练习1.巩固词语

纸团、墙报、鞠躬、打量、吩咐、摆弄、胶卷、秘书、杂志社、转告 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回忆上节课归纳的问题。

三、带着问题读书,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

(尽量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如果学生提不出来,则照以下步骤进行)1.读文想问题

A.投影出示“突然”一词,说说你对该词的理解。

B.请在原文中找出例句,体会“突然”一词的用法,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C.围绕两个“突然”质疑。如:突然发生了什么事?事情怎么突然发生的? 2.画句找答案

A.小男孩为什么来?用“——”画出有关句子。小男孩为什么能进来?用“——”画出有关句子。

B.高尔基是怎样听从小男孩吩咐的?用“”画出有关句子。

C.小男孩坐在地上哭了,高尔基是怎样说的?用“△”画出高尔基说的话。D.小男孩跑了,高尔基喊些什么?用“△”画出高尔基说的话。3.读句知内容

从课文的许多地方可以看出高尔基喜欢小男孩,让我们找出来读一读。

四、角色演读,体会感情

1.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导演,安排组员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第1—11自然段的内容。提醒:以课文内容为剧本,找出描写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边做动作边朗读。2.教师分组巡视、指导朗读、表演。

3.挑选一组学生上台表演,根据表演情况,相机指导理解几处重点语句。

A.点评学生表演的动作。相机理解“鞠躬”、“打量”、“摆弄相机”、“赶紧站”等词语。B.从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来”,说说你表演时体会到小男孩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之情。

C.抓住高尔基的反应,尤其是“吩咐”二字,展开讨论,体会到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爱和关怀。

D.引读第10自然段,注意高尔基的神态动作,指导读好句子:“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让学生反复朗读好这句话,从中感受到高尔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帮助孩子拍成这张照片,实现他美好的愿望。4.练习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

五、巧设疑问,升华感情 1.提问:小男孩会回来吗?

2.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联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的依据。

3.高尔基希望孩子来吗?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抓住“不过”、“一定”等词表示的前后态度上的转变,再次深切感受他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

六、拓展活动

发挥想象,续写故事。【板书设计】 小摄影师 关怀、爱护

高尔基 小摄影师 有礼貌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平整、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教学的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简介李四光,导入课题。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大朋友——课件出示李四光头像,简介他的生平。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小时候的故事,看看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3.你对小李四光有什么印象?

教师相机板书学生对李四光的印象。如:爱思考,爱提问,好问好学,等等。4.能用书上的话来充分说明你的观点吗?

三、再读课文,合作研读

1.再读课文,划出说明自己观点的理由。2.小组合作,互相说说自己的观点和句子。由记录员做好记录,准备全班交流。

四、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藏、卧、旅、考”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认读词语。

二、全班交流。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研读有关句子。如:

1.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为什么李四光会对这块石头感兴趣呢,这块石头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吗?

可用因为„„所以„„让学生说说原因。让学生感知巨石形象及李四光的好奇之心。2.李四光跑去问老师„„ 想象情境,进行说话练习。

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同桌演一演对话。指名演一演。

3.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 老师的回答令李四光满意吗? 说话练习:

这么重的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应该会把草地(),可它没有卧进土里,所以一定()。

从而让学生感受李四光好问好质疑的品质。4.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师生演演这次对话。

李四光在请教多人失败后,你觉得他会怎么想?

5.这个问题李四光一直想了很多年,直到„„才„„

用直到„„才„„说话。感受李四光的执着,认真的态度。6.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 感受李四光的执着探索的可贵品质。

三、总结升华

1.小李四光从一块巨石质疑,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出的成果震惊了全世界,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有什么感想? 学生畅所欲言

2.你想对李四光爷爷说什么话?

四、课外积累

找一找课外资料,搜集名人小时候敢于质疑,勤学好问的故事。为口语交际做好准备。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教学准备】

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哪位同学订阅过《儿童时代》?你知道这份儿童刊物的最早创办者是谁?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利用自己寻找到的资料,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3.讨论疏解:

ɑ.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爸爸

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

小珍

c.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三、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3.挑三四个小组进行比赛。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四、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对不对?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读了本文后有何感想。

3.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流读后感想。

2.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3.自主发现引用人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4.读读背背,收集积累名人名言。5.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教学重点】 1.口语交际 2.习作练习【教学准备】

收集自己准备讲的名人故事中涉及的名人图片、名人像,准备讲名人故事时用。【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大胆、大方和他人进行交流的好品质;

2.注重交际习惯的提示和引导: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可以补充。

3.学生体会到和同学交流的快乐。【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结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许多名人,课外大家也在读名人故事、寻找名人资料,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二、读读要求:

1.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可以补充。2.听了以后有什么想法,大家互相交流。

三、分组举行,组内交流

1.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所画(或收集到)的名人像或图片,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

2.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

3.小组评价,评出本组“故事王”、“最好听的故事”、“听得最认真的同学”。

四、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王”、“最好听的故事”、“听得最认真的同学”名单,教师颁奖。

2.全班交流:荣获“故事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王”给全班同学讲讲? 3.挑选一、二名“故事大王”讲故事。

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五、畅谈感想

1.听了组内同学讲的名人故事、“故事王”讲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谈谈对名人行为、品格的评价,可以联系自身和现实情况发表感想。2.学生畅谈感想。

3.教师小结: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丰碑,他们的崇高思想与品格就像一座座灯塔,让我们将他们的形象永远铭记在心中,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学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六、作业设计

课后继续交流名人故事。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要写清楚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2.要写值得写的事,并能从这件事看出熟悉的人的品质。3.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学了这组课文,我们结识了好几位名人,他们或关爱自然,或平易近人,或善于思考,或诚实守信,一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我们大家也有许多熟悉的人,在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事,这次我们就来学着写一写。

二、帮助选材,让学生有东西可写。

1.小组交流:你最熟悉的人有哪些?哪一个留给你较好的印象?

2.小组交流:该人怎么会留给你这样的印象?他身上有什么值得写的事?

引导学生围绕给自己留下较好印象的人展开回忆,提示要介绍“值得写的事”──值得宣传介绍的、值得他人学习的事。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学生有话可说,也使学生在自然而然中进入了写作的状态,降低了学习难度。

3.教师指导写好事件:我们就来把这件事写下来。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把以下几个要点考虑一下,把事情想清楚。A.事情发生的时间 B.事情发生的地点 C.事情中的主要人物 D.事情的起因 E.事情的经过 F.事情的结果

三、教师指导写好人物形象: A.抓特征,一定要抓好肖像描写

千人千面,人的外表是很少有雷同的。但是仅有外表描写是不够的,因为人是立体生动的,不是呆板的模特,他有自己的思想,有不同于他人的行为和习惯,所以写人物外貌时要体现出人物神采──“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此,要学会画眼睛,学会抓住描写对象身上最能表现个性特征的东西进行刻画,这样,这个对象就能栩栩如在眼前。B.抓语言,一定要抓好对话描写。

语言要个性化,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流露,不要人云亦云,千人一腔。C.抓事例,一定要抓好细节描写。

四、学生动笔写习作。第三课时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

欣赏佳作,欣赏过程中提高写作技能,培养写作兴趣。【第三课时教学过程】

一、经典欣赏

1.课件展示,教师以评书方式讲给学生听: 水浒英雄──武松(节选)

武松在路上行了几日,来到阳谷县地面。此去离县治还远。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上头写着五个字道:“三碗不过冈”。

武松入到里面坐下,把哨棒倚了,叫道:“主人家,快把酒来吃。”只见店主人把三只碗,一双箸,一碟热菜,放在武松面前,满满筛一碗酒来。武松拿起碗,一饮而尽,叫道:“这酒好生有气力!主人家,有饱肚的买些吃酒。”酒家道:“只有熟牛肉。”武松道:“好的,切二三斤来吃酒。”店家去里面切出二斤熟牛肉,做一大盘子,将来放在武松面前,随即再筛一碗酒。武松吃了道:“好酒!”又筛下一碗。恰好吃了三碗酒,再也不来筛。武松敲着桌子叫道:“主人家,怎的不来?”

“筛酒?”酒家道:“客官要肉便添来。”武松道:“我也要酒,也再切些肉来。”

酒家道:“肉便切来添与客官吃,酒却不添了。”武松道:“却又作怪!”便问主人家道:“你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酒家道:“客官,你须见我门前招旗上面明明写道:‘三碗不过冈’。”武松道:“怎地唤做‘三碗不过冈’?”

酒家道:“俺家的酒,虽是村酒,却比老酒的滋味。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因此唤做‘三碗不过冈’。若是过往客人到此,只吃三碗,更不再问。”武松笑道:“原来恁地。我却吃了三碗,如何不醉?”

酒家道:“我这酒叫做透瓶香,又唤做出门倒。初入口时,醇、好吃,少刻时便倒。”

武松道:“休要胡说!没地不还你钱,再筛三碗来我吃!”酒家见武松全然不动,又筛三碗。武松吃道:“端的好酒!主人家,我吃一碗,还你一碗钱,只顾筛来。”

酒家道:“客官休只管要饮,这酒端的要醉倒人,没药医。”武松道:“休得胡鸟说!便是你使蒙汗药在里面,我也有鼻子。”店家被他发话不过,一连又筛了三碗。

武松道:“肉便再把二斤来吃。”酒家又切了二斤熟牛肉,再筛了三碗酒。武松吃得口滑,只顾要吃,去身边取出些碎银子,叫道:“主人家,你且来看我银子,还你酒肉钱够么?”酒家看了道:“有余。还有些贴钱与你。”武松道:“不要你贴钱。只将酒来筛。”酒家道:“客官,你要吃酒时,还有五六碗酒哩!只怕你吃不的了。”武松道:“就有五六碗多时,你尽数筛将来。”酒家道:“你这条长汉,倘或醉倒了时,怎扶的你住?”武松答道:“要你扶的,不算好汉。”酒家那里肯?

将酒来筛。武松焦燥道:“我又不白吃你的!休要引老爷性发,通教你屋里粉碎!把你这鸟 店子倒翻转来!”酒家道:“这厮醉了,休惹他。”再筛了六碗酒,与武松吃了。前后共吃了十五碗,绰了哨棒,立起身来道:“我却又不曾醉!”走出门前来笑道:“却不说‘三碗不过冈’!”手提哨棒便走。

2.武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感受到的?

二、读文猜人

其实,我们班上也有这样的传神之作:

1.教师挑选几篇以同学为介绍对象的优秀习作,请作者隐去习作中同学名字,向大家朗读,全班同学猜一猜写的是谁。

对被同学猜出了,且公认为描写准确的小作者加以表彰。

2.议一议:为什么该同学没说出名字而我们也能猜出习作写的是谁? 3.请作者介绍为什么能把同学介绍得如此准确、生动?

三、总结习作要领 引导学生明确:

A.写的都是生活中真真实实的事情;

B.要了解一个人,平时要多关注他,做个有心人。C.平常多积累,多读经典、名著,学习他人写法。

四、修改习作

五、小组互相学习:把自己的精彩习作读给学习小组的其他同学听。第四课时

【第四课时教学目标】

1.自主发现引用人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2.读读背背,收集积累名人名言。3. 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第四课时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轻轻读读本题中的三个句子,相互比较,这些句子有何异同。2.出示抄有本题内容的小黑板或实物投影仪显示,学生交流发现。A.指名读句子。

B.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然后教师引导总结。

这三个句子都是写人物说的话的,句子中加引号的部分都是引用人物说的原话。在引用人物原话时,通常要交代说话者是谁,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语气等,这部分内容的位置可以有所不同,可以放在引用的人物话语的前边,可以放在后边,也可以放在中间。3.齐读句子、体会。

4.到学过的课文中再找找相应的例子,并说明属于哪一类形式。

二、读读背背

1.我们读了不少的名人故事,了解了名人崇高的品格,生动的事迹,而名人们说过的一些话也闪耀着思想的光芒,多积累一些名人名言,时常回味一下,可以使自己获得启迪,从中汲取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些。

2.请各人轻声读书上提供的名人名言,把其中的生字拼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3.指名朗读交流。教师相机正音指导。

4.想想这些名言的意思,并且试着放声读出感情。5.指名再读,师生评价。6.齐读巩固。

7.交流各自课前收集的名人名言,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三、成语故事

1.导入:我们汉语中有很多成语都是从历史故事演变来的,一个成语背后包含着一个故事,了解这样的一些故事会使你获得知识,获得教益。今天就来学一个成语故事──《闻鸡起舞》。2.各自轻声读故事,注意生字的读音,借助注音认真拼读,把故事读通顺。3.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正音正句。4.各自再读。

5.同桌间试讲。把故事讲给同桌听,相互学习、指正。

6.了解了这个故事,以后我们一看到“闻鸡起舞”这个成语,就会想到听到鸡叫就起床练武习艺的祖逖、刘琨。以后说话写作,你想表示珍惜时间、发奋努力这个意思时,就可以用上“闻鸡起舞”这个成语了。

《夜书所见》教学设计之一

【设计理念】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写的一首古诗。无论是从诗句内容还是学诗体验上,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古诗积累。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图文对照,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编写特点,以读代讲,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会诗句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鼓励学生诵读,加深对诗句内容和情感的理解感悟。【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能理解古诗的意思。2.体会诗人情感的转变。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并能背诵。【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教学难点】

感受诗人由郁闷转为欢快的心情变化。【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实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秋天是一个多彩多姿的季节,丝丝的凉意和片片纷飞的黄叶,给人带来无尽的思乡情绪。1.还记得我们学过许多思乡的古诗吗?谁能来说一说?(背)生1:静夜思

生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看来同学们之前的知识掌握的不错哦。

二、了解诗人及其背景:

1.今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首写思乡的古诗,让我们先去认识这个主人公吧。(出示课件:叶绍翁)

2. 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古诗的学习中认识到他,谁能把你查到的资料和大家一起分享? 3.同学们了解的真多,从你们的介绍中,老师了解到了他是一位南宋的诗人,(课件板书:南宋 叶绍翁)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他擅长写景抒情,字句华美精丽。特别引起老师关注的是,他的祖籍在建安,也就是今天的福建建欧,和我们一样都是福建人,说起来还是我们的老乡呢。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我们今天学的这首就是(板书:夜书所见)2.全班一起读课题,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生1:夜是晚上的意思 生2:所见是看见的意思

3.那谁能说说这里的书是什么意思?(写)(反思:在备课就想到学生对“书”字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果然,板书课题后,让学生想一想夜书所见,书指什么?不少学生意见不同,有的说书是那个人在看书,有的人说那个人在看东西把这些东西当成书,这时我让学生反复读课题,又读了两遍课题后一位同学站起来说,他认为书是写,那个人把看到的写了下来。之前,准备不够,在这花了不少时间)4.谁能把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完整. 生:夜晚写下自己所看见的

5.到底是怎样一幅画面呢?(出示课件:秋夜图/音乐伴奏)6.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夜晚,有一位诗人久久不能入眠。

7. 下面老师想请大家自学这首古诗,在学习之前,老师想问问大家,你觉得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读懂诗歌中的字词或意思呢?(看注释,查字典,查资料,看插图,展开想象)好,下面就请大家以同桌为单位,用你们提出的办法来学一学古诗,看看你能读懂的有哪些,再给你读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

(反思:这个环节课堂的生成不错,能帮助学生在自己的记忆结构里唤醒以前的认识,巩固了认知能力,同时抽到的学生在读古诗的时候发生的错误和课文的生字有关,然后让孩子字发现并在纠正的时候很好的强化了拼音的书写。)

8.学生反馈自己读懂的字词或句,再提出自己不明白的。9.古诗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语言,需要我们细细的去揣摩,才能更好的领悟其中的韵味,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诗文里,去细细品位,看看你们刚才的理解,对了多少,还有什么需要修正的地方。

四、品词析句,想象悟情

1.首先,我们来看看诗歌的第一二句。在这两句诗歌中,你们能体会到作者看到了些什么,听到了些什么,又想到了些什么吗?(出示课件前两句)生:作者看到了梧桐树叶随风摆动。听到了秋风的声音。

2.师:是什么风?(秋风)怎样的秋风(凉凉的秋风)这风怎么吹?发出什么声音?(呼呼)(课件演示风声)什么感觉?(好冷啊)文中说到风声,用的是什么词?(萧萧)是啊,这萧萧的秋风吹打着梧桐树的叶子,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沙沙,哗哗)你觉得怎样?(我觉得更冷了。)

(反思:这个时候的课堂气氛不够,风声的音效太短了,学生还未体会到就没了,应该再引导让学生再体会一下)

3.这样的风声,梧桐声,拂过诗人的身体,掠过诗人的耳朵,送来阵阵的寒意,让诗人不禁打了个寒噤,那么你们觉得这一句该怎么读?个别读两三个,齐读。(萧萧梧桐送寒声)4.诗人还看到了什么?(课件图片,一轮明月)好一轮当空的明月啊,让我们想起了什么节日?(中秋节)中秋节,我们都做些什么? 生1:我们一家人吃月饼,看月亮. 生2:全家围在一起很开心

是啊,当你们围坐在院子里,阳台上,吃着可口的月饼,看着明亮的月亮的时候,我们不由的发出一声感叹,月亮真美啊!

5.但诗人此时此刻眼中的月亮美吗?(美,不美。)6.看来意见不统一,说说各自的理由。生: 不美。因为作者此时,深处他乡。7.你怎么知道他在异乡?

生:因为诗中提到动客情。这个客说明他在他乡做客,这时候,他一定„„..

8.说的真好,这里有个关键词,动客情,他动了哪些情?想了哪些事?大家来当当小诗人,设身处地的想想,在这样一个月圆的深秋之夜,秋风阵阵,凉意深深,你们会想到些什么? 9.说的太好了,可见诗人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忧愁,孤单,寂寞,郁闷)(板书:孤单)因此,在诗人眼中,这轮明月并不美,他没有心情赏月,他的心被浓浓的思乡之情所取代,被对家人的深深思念所填满,那么这句又该怎么读?(江上秋风动客情)10.把作者想家的感情,味道读出来.

11.大家读的太好了,赵老师也仿佛被你们带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中,被他的忧郁和孤独所感染。

10.这时候,诗人一个不经意的转头,他又看到了什么?(出示插图:篱笆下的一盏灯)你怎么知道他看到了一盏灯(夜深篱落一灯明)

11.在这样满是忧愁的夜晚,却有一盏这样醒目的灯,大家想象下,在篱笆背后,可能有怎样的一幅情景呢?

12.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老师真佩服你们,诗人和你们一样,他虽然没有看到篱笆后的情景,却也走出了一番猜想,他所想到的又是什么呢?大家来读读诗歌的后面两句,然后告诉我答案)

13.诗人想到后面应该有两个孩子在捉蛐蛐。

师:你从哪一句诗里知道的?这里的知是什么意思:猜想

14.为什么作者会有这样的猜想?(因为,他小时侯一定也常常提着灯笼在篱笆下捉蛐蛐)15.你们知道孩子们捉蛐蛐是为了做什么吗?(斗蛐蛐玩)

16.你们想知道他们是怎么捉蛐蛐的吗?(生:„„„)你们想捉蛐蛐吗?(想)好,下面请大家闭上眼睛,和诗人一起回到童年时代,在老师的语言带领下去捉一捉蛐蛐。

17.这是深秋的一个夜晚,好大好圆的月亮挂在高高的天空,你和你的小伙伴,蹑手蹑脚的来到后院的空地上,兴奋地寻找着蛐蛐的踪迹,这时,你们听见了(放蛐蛐的声音),这可是一只好大的蛐蛐啊,你们悄悄地靠近发出声音的地方,提着灯笼,一边照亮,一边轻轻地拨动小草,忽然,你们眼前一亮,看到了那只蛐蛐,说时迟,那时快,你们一伸手,哈哈,蛐蛐被你们逮住拉。(怎样,你们这时有什么感觉啊?)

(反思:尽管在教学中,没有强加给学生”挑”字在诗句中的正确读音,而是采取了查字典的方法来让学生自己去寻求答案,但在课堂上我没有清楚的处理挑字的教学,感觉当时有一点饶口,挑、促织——让学生听老师描述想象理解,效果也不是太明显)18.捉蛐蛐真好玩啊,我们可高兴了。因此,这儿挑应读 tiǎo(第三声)

(反思:因为学生对捉蛐蛐的操作过程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不知道这是用一根麦杆在洞口拨弄,把蛐蛐拨出来,所以还是有一部分的孩子没有很好的找到正确的读音,可见,教师的备课还应更细致些,才能在教学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19.当诗人也回想起这一段童年的往事的时候,你觉得他的心情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开心,快乐„„)板书:快乐

20.那你觉得应该怎样读诗歌的最后两句?(个别读 全班读)

21.这篇诗文写的太精彩了,作者在深秋的景致中融入了自己深深的思乡之愁,又从一盏明灯里回忆起童年的美好往事,由此产生了愉悦的心情,这样复杂的情感变化,却只用了寥寥几句精辟的诗句来演绎,并且表达的淋漓尽致,耐人寻味。让我们一起来好好的读一读这位伟大诗人的杰作吧。

五、背诵诗歌

这么好的诗歌,你们想把它背下来吗?(想)给你们点时间试一试。一会我们来个赛诗会,看谁能当好这个现代的小叶绍翁。

六、总结

今天的学习就到这,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更多的收集这些优美的古诗,更好的去领略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瑰宝所带来的无限魅力!【板书设计】 夜书所见

南宋(叶绍翁)孤单 动客情 快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能理解古诗内容,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句所描述的情境,感受诗人的孤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2.学会本诗中的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4.能学懂一组思念亲友类古诗,提高阅读、理解古诗的能力。【教学重点】

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教学准备】 小黑板、录音机。【教学过程】

一、交流课前查找资料、板题解题

1.学生交流。(学生有的介绍上网查找的资料;有的介绍从课外书知道的内容。)2.谁会背王维的诗。

师:同学们懂得真多,今天我们再王维的一首诗。板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解题:从诗歌的题目中你了解到什么?(“九月九日”是农历重阳节,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的风俗习惯。“山东”指华山以东作者的家乡蒲州。题目的意思是,在重阳佳节里怀念家乡的兄弟。)

师小结:王维少年时期就很有文才,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他善于描写自然景色。有人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二、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1.放录音配乐朗读。2.学生自读。

通过查字典读准字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3.指读全诗。思考。诗中写了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什么人的什么事?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来。

(诗中写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诗人独自在异地他乡思念家乡兄弟的事。)

三、品读诗句、了解诗意

1.这首诗中你认为哪些字用得好?哪些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1:我认为“独”字用得好,“独”字表现诗人一个人离开家乡、亲人的孤独心情。生2:我认为“异”字用得好,说出诗人在外地想念家乡、亲人的感情。„„

2.你认为这首诗写得最好是哪一句?你体会到什么? 生: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为什么每遇到节日就加倍地思念亲?(自己孤身在外,每逢过节时,看到别人全家欢聚一堂皇,就感到孤单寂寞,因此,比平时更加思念亲人。)

3.展开想象,用自己语言说说诗意。(独自一人身在他乡,成为他乡之客。每遇到美好的节日,我就加倍地思念故乡的亲人。在遥远的地方,想到兄弟们都登上高处,一个个都插上茱萸,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四、再读悟情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说一说,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中表达了作者身居外地,逢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读时速度稍慢,声音稍低缓。)2.配乐朗读。

五、想象训练口语

1.这是一首思乡的诗,假如你是诗人你会怎样说?用什么方法向亲人述说思乡的感情?(学生说了很多方法。)2.既然同学们想到用电话,就请你们当诗人,老师当诗人的亲人,述说思念之情。(口语训练,产生情感共鸣)【板书设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倍思亲

兄弟 少一人

《风筝》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

3.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几个孩子放风筝的情景,点击后,画面出现清代诗人高鼎的诗《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2.PPT课件:

(1)本课要求会认及会写的生字词。

(2)宋代寇准的诗《纸鸢》: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3)明朝徐渭的诗《风鸢图》:柳条搓线絮搓绵,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女上青天。

3.借助课后“资料袋”的内容,引导学生课前查阅有关风筝的资料。【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创设情境。

2.观察说话,导入新课:谁能把看到的画面向大家说一说?(根据回答板书课题:风筝)3.联系生活,请放过风筝的同学谈谈放风筝的情景、感受以及风筝的来源。

4.交流资料,展示查阅能力。教师也一起展示自己查找的资料,简介古代风筝的七个名称:纸鸢、风鸢、风鹞、鹞子、纸鹞、纸鸦、纸鸱。

二、初读感知,了解文章大意

1.自由读课文,先读得正确、流利,再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围绕着风筝给我们介绍了哪些事情?聪明的小朋友读书的时候会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2.根据学生的自由述说,相机反馈,并总结概括出下列内容:(1)童年时候放风筝是件很快乐的事情。

(2)课文分写了几个小伙伴在一起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事情。

三、朗读感悟,体会心情的变化

(一)整体感悟。

1.默读思考:“做、放、找”哪一部分最有趣?

2.小组交流:将自己认为最有趣的内容介绍给大家,并说出自己认为最有趣的理由。

3.全班交流(最有趣),让学生畅谈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在尊重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做、放”都很有趣。如果有学生认为“找”也很有趣,应予以特别肯定和鼓励。

(二)感悟做风筝的乐趣。

1.指名读课文第二段,根据朗读情况,相机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2.师生合作解决下列问题:

(1)“憧憬”的意思。几个小伙伴精心地做着风筝,风筝做好以后该是什么样的情景呢?谁能想象一下?(这就是“憧憬”)

(2)“依”的认读及“依然”的意思。

(3)为什么做好的风筝什么都不像,我们却依然快乐? 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1)激趣:课文当中的几个小伙伴做风筝时很快乐,谁能把他们的快乐心情读出来呢?(2)练习朗读。

(3)小组内比赛朗读,评选优秀朗读者。(4)展示朗读。

(三)感悟放风筝的乐趣

1.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两个词语描写了风筝刚刚起飞和已经飞到空中时的优美样子。找到后把这两个词语多读几遍。

2.再次播放课件(风筝飞舞的片段),引导学生理解并读好“翩翩飞舞”。3.指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出快乐的心情。4.分小组练习朗读、比赛朗读。5.展示性朗读。6.拓展。

(1)复习《村居》:看到这些孩子放风筝的高兴劲儿,大家都会想到一首诗──《村居》,还记得是哪个朝代的哪位诗人写的吗?

出示课件,引导读背:《村居》清·高鼎草长驾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村居》描写的是春天放风筝的情景,明朝还有一位诗人写了一首描写春天放风筝的诗歌,要不要读读?

出示课件,引导诵读: 风鸢图 明·徐渭

柳条捷线絮搓绵,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女上青天。

(3)我们这篇课文写的是秋天放风筝的情景,可能很多同学想读读描写秋天放风筝的诗歌。宋朝有个诗人寇准就写了一首描写秋天放风筝的诗,大家想不想读读? 出示课件,引导诵读: 纸鸢 宋·寇准

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4)下课后,老师会把这两首诗抄写给大家,愿意背诵的同学

(四)体会找风筝的心情,感悟童真童趣。

1.默读课文描写找风筝的部分,看看哪个词语最能表现“我们”的心情。

2.理解“垂头丧气”:老师告诉大家,“垂头”就是低着头的意思,哪位同学能做个垂头丧气的样子给大家看看?

3.相机指导认记“丧”字。

4.请学生先谈谈应该怎样读好这段课文,再练习朗读、指名朗读,相机指导。5.讨论:“我们”在水磨坊那儿能找到心爱的“幸福鸟”吗?

四、识字写字。(略)【课堂总结】

这篇课文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境。文章语言朴实。文章既写了 “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文章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语言感悟、积累和运用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课文描写的景物特点,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兴趣和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是抓住哪些景物特点来写秋天的雨的。【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音乐引入情境播放《秋日的私语》)

1.同学们,今天黄老师想和大家来谈谈秋天的雨,秋天的雨给你留下什么的印象?(学生各抒己见)

2.有位作家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秋天的雨》。(板书课题)3.请小朋友读读课题。(展示个人对语言不同的感悟)

二、初读课文,读中感悟。

1.个性化读书。(自主读)要求读准音,读通课文。2.指名读课文,检查读的情况。

3.通过这次读书你又读懂了什么?(学生说)

你是想看看秋的颜色?还是想闻闻秋的味道?还是听听秋的声音呢?

三、品读课文,理解体验

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喜欢哪段就来学习哪段?)

1.说说是怎样体会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的?(因为它不知不觉地就来到了我们身边,打开秋天的大门)

(1)请学生读一读不知不觉,文中是用什么词来写的?(学生说轻轻地,轻轻地)(2)请你读一读。即时评价读得怎样?齐读。(3)它打开了丰收的大门。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你是怎样理解“五彩缤纷”的?(出示多媒体投影)ɑ.学生读课文边读边思。指名学生说。

b.这么美的景象,你是如何读的?读读,如何读出五彩缤纷。c.教师范读指导。(配音乐朗读)(学生倾听)

d.和老师比赛,相信你们读得要比老师好。学生再读,读出五彩缤纷的味道。(个别读,齐读)

3.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是哪些气味?(学生说)ɑ.请你读一读,黄老师来闻一闻,是不是真的闻到这种气味。b.齐读第三自然段。

4.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小喇叭吹的是什么?指导学生说读。(个别读,分男女生读)

四、自主选择,积累背诵

比赛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配乐)

五、拓展延伸,鼓励展示

1.交流扩展:学了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 2.自主作业:

(1)写一首诗(编写歌词)(2)把秋天的景物画下来。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3.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教学准备】

录音带(适合做朗读背景音乐)课件。【教学过程】

一、引题:

1.师:秋的脚步轻轻,可我们还是分明听到了秋的声音,不信,你听!(录音响起)同学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仔细聆听,想像一下,你的脑中会出现怎么样的画面。(音乐中师范读全诗)

2.你觉得这秋天的声音美吗?生:秋天的声音很美。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秋的声音吧,出示课题《听听,秋的声音》 请学生读课题,读得美一点。

二、欣赏朗读,感受诗情。

1.学生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2.检查

3.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回答 4.你最喜欢的是哪种声音?(是否可以小组合作学习)

(其中的哪一种因学生说了拿来体验感悟)(朗读和想象、说话结合)(1)“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看课件)

黄叶从树上一片一片地掉下来,你看着像什么?黄叶对大树妈妈说:“”哦,你能用你的朗读把它们的飘飘洒洒表现出来吗。呵,多美的黄叶啊。

(2)“蠷蠷”蟋蟀振动着翅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蟋蟀要到哪儿去了呀?(看课件)蟋蟀在唱着“”朗读指导

(3)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他们在说些什么呢?(课件)舍不得走,因为这儿的秋天很美丽。朗读表现。

(4)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发出“”的声音,(课件)这是秋风送来的丰收的歌吟。秋风吹过,田野里果园里„„人们的心里 你能用朗读表现么? 配乐朗读1—4节。

三、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

学生发散说,师引导到诗歌的形式,为写打下基础。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方式来说。师:是啊,秋的声音,我们已经说了好多,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像这个小诗人一样把它们写下来好吗? 出示:听听,秋的声音

四人小组合作,写诗,每人一段,合成一首

展示:把小组合作写的诗,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示出来。

师小结:是啊,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听到秋的声音,我们的心里多么——()就用我们的朗读来表达我们的喜悦吧!

四、拓展训练

可以欣赏一首写秋的诗歌,送给大家作为礼物。

五、布置作业

1.为自己写的诗配上画。

2.搜集有关秋的诗歌,画面,歌等。3.感受秋天写诗:

看看,秋的色彩———— 闻闻,秋的味道————

《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2.搜集相对的词语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3.以“秋天”为主题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话能力。【教学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把自己在秋天里所做的事拍成照片或画成图画。3.词语卡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说说理由,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画或挂图(可以是前面课文的挂图,也可生画的)。师: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给我们大家带来很多的来的快乐,是吗? 板书:秋天的快乐

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在秋天做事时高兴的心情。2.拓展思路,展开话题。

A.请学生说说自己在金秋时节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让学生自己先说说。B.具体说说自己在秋天所做的事,各自准备。要求:(1)把做的事儿说清楚。(2)说出自己的快乐。

(3)可以边说边演,可以请同桌一起说说演演。3.讲评结合,促进交流。

A.指名学生上台口述,师生结合要求评点。

B.以示范为例,和同桌或在小组内互述,并推荐出让自己感受最快乐的同桌上大堂交流。C.师生评选最佳学生。4.学习小结,指导实践。

小结学生交际的情况(以肯定为主的不足,以指导学生生活实践。5.拓展活动

画一画秋天的图画或所做的快乐的事。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上节课,你们描述了在秋天所做的事,又画了美丽的画,那你们能把画面上的内容写下来吗?

二、写前指导

1.请同学们把画展示给同桌看,并说说画上的内容。要求:说话完整、清楚,尽量用上好词 2.抽生上台展示、交流,评价。3.交流好词好句。

三、写作

1.根据自己的画和描述写一段话。要求:事情叙述清楚、完整,语句通顺,用上了好词。2.同桌相互交流所写的,并相互提出意见。3.自行修改

四、交流、欣赏

1.抽生上台读,大家评价

2.佳作欣赏,大家点评写得好的地方。3.自己再次修改。

4.把话读给你喜欢的同学或老师听。

五、作业 1.誊写

2.家长写出评价。

3.把画和话贴在教室的墙上。

花钟》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了解“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以及“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等知识。

2.体会作者用多种方式来表达句意。3.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

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美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精神和主学习的意识。【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鲜花吗?喜欢鲜花什么?今天就让我们走入花的世界,去领略一下花的美丽与神奇吧!

(媒体出示,配上轻音乐,学生在观看的时候可以小声议论。)2.你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描绘你刚才看到的景象。(学生自由谈感想,感受花的美)

学生踊跃介绍从多媒体、书中、课外等获悉的材料。

3.老师也想用一句话表达一下我的感受: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出示)愿意读读这句话吗?

4.这么多的花争着开放来比美真是繁花似锦,美不胜收呀!知道么,这么美的花儿身上还蕴藏着许多奥秘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于花的文章(出示课题齐读)5.读了课题以后你首先会想到什么?

二、自主朗读,感悟文意(利用电子课本进行阅读)那就让我们先在课文找找答案吧。

1.选择你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在电脑上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2.有喜欢的句子吗?读给大家听听吧!(学生边读,边正音)

3.刚才有些同学提出了问题,通过读课文有哪些同学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4.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太不可思议了。你们瞧!(出示日内瓦大花钟)这就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最著名的日内瓦大花钟,它座落于瑞士这个“花园之国”。瑞士又称钟表之乡,瑞士的能工巧匠绝妙地将花卉之美同钟表的制造工艺完美地结合起来,别出心裁地创造出了花钟。

三、入境入情、自悟自得

1.美丽的“花钟”上到底是有哪些花呢?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找花。2.交流:

A.边回答边出示带图片的花:牵牛花、蔷薇、睡莲、午时花、万寿菊、烟草花、月光花、夜来香、昙花

B.你认识它们么?来叫一叫他们的名字吧。

3.这么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呢?请找出相关的句子来说一说(生边回答边或展示网站中的资料)

A.读这句描写花开放的句子。B.出示句子进行比较。C.带着独特的体验朗读本句

(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傍晚六点,烟草花开了;月光花在七点左右开花;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左右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开放„„)

〈在比较中体验到课文用词的准确性,训练学生对好词的积累〉

4.省略号告诉我们什么?想不想知道还有哪些花也会在整点开放呀?就让我们上网看看,找到后,也用小作者的表达方式来描述一下花。A.上网浏览

B.句式说话。_____点,______花________。

拓展性处理教材,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功能

5.真能干,一个个都简直成了小诗人了。各位小诗人,刚才我们通过认花、了解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以及用诗人般的言语描绘网上的花,现在,你们对花的感受不一样了吧!带上你独特的体验齐读第一段。

6.读了这段课文,小朋友们又会很自然地发出哪些问题?(主要是“为什么这些植物开花的时间会不同”)

四、小组合作,自主解疑 1.利用网络,自主探究

这么多的问题,如果一个一个回答,这节课肯定解决不了,怎么办呢?

(小组合作,由同学解答一部分)这样吧,现在大家以小组协作的方式来展开学习。现在,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利用网络查寻相关资料,共同讨论。电脑出示学习步骤:

(A)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B)利用网络浏览相关资料。

(C)共同讨论,每一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向全班介绍你们组的学习成果。2.组内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巡视,随机指导。

五、演示汇报,交流反馈

1.分小组汇报,从中理解“原来植物的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发挥小组学习的合作力量,从理解、模仿到迁移、创造。

2.知识拓展“虫煤花”“风煤花”“鸟煤花”“水媒花”等。

六、激趣引申,课外拓展

今天,我们漫游了花之语学习网,通过认真的阅读,积极的探索,在广阔的知识海洋里,学会了思考,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老师相信,大自然里还有许多许多的奥秘等着你们去发现。1.利用本校校园网的BBS发表贴子“当当小诗人” 2.师生互评。3.总结本课

这部分设计为学生提供语言学习实践应用的机会,采用选择性教学,鼓励他们主动学习,勇于创造。

《蜜蜂》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会认“试、验、证”等生字,会写“袋、概、减”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弄清实验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对蜜蜂有什么了解呢? 2.学生汇报。

3.师:蜜蜂有很强的辨别方向能力,无论被抛弃到哪里,它都能自己飞回原处。这种能力是怎样发现的呢?法国科学家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本课我们来看一看法布尔是怎样观察蜜蜂的。

二、初读课文

1.分小组读完课文,给难读的字正音。

2.自由读,讨论:你对这篇文章印象最深的部分是什么?

三、理解课文

1.小组内合作完成表格 验证内容 验证过程 验证结果

2.学生汇报,师生共同完成表格的填写内容。3.质疑

(1)在完成表格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2)你从哪里发现的呢?(要求学生读出有关词句)(3)看到这样的验证结果,你有什么想法?

4.尝试用你的体会到的感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5.从作者的做法里你得到什么启发?

(凡事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动手动脑地去寻找问题的答案。)6.分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体会。

四、总结:

大科学家法布尔以严谨求实,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认真研究蜜蜂辨认方向的本能,给我们的启示是每一个人都要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件事,要从小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积极探索,为科学事业贡献力量。

五、作业

1.完成相应习题。

2.选做:读读《昆虫记》这本书或选段。【板书设计】 蜜蜂

验证内容

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 验证过程

①选40只蜜蜂,做上白色记号。其中20只受伤了。②把蜜蜂带到两里外放。

验证结果

20只没受伤的蜜蜂中有17只飞回来。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之一

【教材分析】

《玩出了名堂》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说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利用看守大门工作的清闲磨镜片,做成放大镜,在玩放大镜时,突发奇想,把两片放大镜放一起有了惊人的发现,随后做成一架简单的显微镜,进而发现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全文贯穿一个“玩”字,似乎列文虎克的重大发明创造是在不经意的玩中完成的,其实不然,正是列文虎克在玩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玩出了震惊世界的名堂。

这篇课文紧扣观察的专题,目的是启发学生在平时的玩耍、游戏中,如能细心观察,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可能会有所发现,从而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观察事物的习惯。【教学目标】

1.会认生字,会写“堂、镜、闲、待、阅”等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三自然段。3.了解列文虎克一开始是怎样磨镜片的,想象他当时的想法。【教学重点】

通过放手让学生自读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新词。【教学准备】

1.电脑制作的生字课件。

2.师生搜集列文虎克的有关资料,拓展资料袋里的内容。【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引述。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同学们平常爱玩什么? 2.学生交流。

3.教师导入。玩耍常被看成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行为,然而在科学史,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却是在玩耍中产生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就是“玩出了名堂”。(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4.学生读题,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

5.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在黑板上。如: ɑ.什么是“名堂”? b.谁玩出了名堂? c.他玩的是什么? d.怎么玩的?

e.他玩出了什么名堂?

[让学生说说自己平时喜欢的游戏和在玩中体会,即从玩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另外,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也激发了浓厚的阅读兴趣。为一会儿的读文打好基础。]

二、由疑而入,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ɑ.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遇到生字、新词想办法读准。b.同桌互相听读课文,纠正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交流。通过自读,你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在交流中可以让学生介绍一下搜集的有关列文虎克的资料。

[放手让学生自读,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方式。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让学生把问题提出来,又把问题还给他们,让他们带着问题

去阅读。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并且,充分的交流阅读收获是一个实效性很强的学习方式。]

三、逐段朗读,探究发现 1.学习第一自然段。

ɑ.读一读。指名读、齐读这一段。

b.议一议。玩耍通常被看作是浪费时间的行为,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c.语言引述: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就是在玩中产生的。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了解他喜欢玩什么,是怎么玩的,好吗?

[给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以自主学习成果激励成功学习的自信。目的是掌握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ɑ.读一读。指名多人次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教师重点指导读准多音子的读音。b.说一说。列文虎克喜欢玩什么?是怎么玩的?

c.想一想。从他玩镜片的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列文虎克玩镜片的特点:在做中玩,在玩中做。

d.联系自己的“玩”,谈谈你对他的这种玩法的看法。e.带着赞赏的感情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充分的朗读是理解课文的扎实有效途径,真正做到在读中感悟。时时把“玩”与“名堂”紧密联系在一起。]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堂、镜、闲、待、阅”。2.小组内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

3.仔细观察发现特点,提醒写字注意事项,介绍写字经验。4.学生写字。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写字基础。因此,鼓励他们交流识字方法、引导他们观察发现结构特点。发挥其积极性和自主性。

《找骆驼》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留心生活,认真观察,勤于思考。2.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能力。【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提出要求

1.设疑导入。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一位老人虽然没有见过那只骆驼,却帮助商人找回了骆驼,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读了《找骆驼》这篇课文后,同学们就明白了。我们一起来学习《找骆驼》。(板书课题)

2.提出学习要求。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来学习,并通过自读课文解决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完全自由地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对难读的词、句可重点练习,多读几遍,读通为止。

2.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再读课文,尝试解决“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圈画有关的句子,并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三、研究问题,合作探究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尝试解决问题。(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老人非常详细地说了骆驼的哪些情况?(3)这些详细的情况老人是怎么知道的?

2.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交流,互相启迪解决问题。

3.各小组汇报学习收获,师生共同归纳整理。

4.重点段阅读指导。认真阅读老人最后说的一段话,解决下列问题:(1)读一读,议一议:老人是根据什么知道骆驼的有关情况的?(2)填一填,说一说:(出示)

因为老人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老人又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老人还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尽量用文中的语句,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填空,先在小组内互相说,再推选代表在班上说。)

(3)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老人能指点商人找回骆驼

(启发学生思考理解,老人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分析骆驼留下的种种迹象,并且通过这些迹象来确定骆驼的特点。)

5.启发学生思考:读了这段话,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可从老人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方面来说,可从老人乐于助人方面来说,也可从自己的生活、学习实践方面来谈。)6.教师小结。

老人没见过那只骆驼的模样,却凭着他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无误的判断,凭着骆驼留下的几处迹象,就分析得出骆驼的详细情况,达到了“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境界,真可谓是观察与思考的典范。

四、再读课文,创新表演

1.朗读课文,想一想商人和老人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心情和语气等,给文中的人物语言补充恰当的提示语。

(启发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特点,结合课文的内容来补充。)

2.小组合作讨论补充的提示语,并练习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注意人物语言的多样化和丰富性,如“是的”“不错”“对极了”等,积累运用语言。3.各小组根据补充的提示语进行创新表演汇报。4.师生共同评议,指出优点及不足。

五、拓展运用,练习说写

任选其中一项练习说一说,写一写。

1.商人找到骆驼后,心情怎样,心中会怎么想,对老人会说些什么?

2.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留心观察、认真思考的经历、亲身体验?如果有,试着举例说一说;如果没有,请你以后去亲身体验一下吧!

《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留心观察生活,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并注意听听同学的发现,互相交流。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2.习作练习:写一则观察日记,写出自己观察中最感兴趣`自己最想写的。做到格式正确,内容有新鲜感,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3.自主发现:能主动发现形近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上加以区分。4.日积月累:读读背背一首农谚歌谣,读读认认关于人体器官的三行词语。

5.拓展延伸:通过宽带网了解鲁班的故事,也可以到图书馆、上网等收集更多的资料。【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观察中的发现

1.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秘,我们学习的本组课文,有的作者留意了鲜花的开放,有的作者注意了蜜蜂的飞行,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有许许多多的发现。

这段时间,你都作了哪些观察?有哪些新的发现?把你观察中的发现告诉同学,并注意听听其他同学的发现。如果对谁的发现感兴趣,可以和他一起探讨。2.小组交流

前后两方的同学组成四人小组,相互交流自己在观察中的发现,共同分享发现的快乐,探讨自然的奥秘。交流时可以互相问答,互相补充,互相评价。ɑ.我观察了夜晚的天空,认识了北斗七星„„ b.我发现鱼睡觉时是睁着眼睛的„„

c.我发现只要一碰到含羞草,它就把叶子闭拢了„„ 3.全班交流

每组推荐出介绍得好的、大家都感兴趣的到班上进行交流,共同探讨,进行评价。4.小结延伸

同学们的发现真神奇,真美妙!看来只要我们在生活中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勤于动手,善于动脑,就能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同学们,神奇美妙的大自然等着你们去探索,希望你们处处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写一则观察日记

1.前几天,有些孩子把观察到的事物写进了日记里,在口语交际中,我们也交流了自己在观察中的发现,孩子们的发现真是神奇美妙。下面就让我们先来交流一下我们写好的日记,听听同学的意见。

学生交流,评议,学习别人的优点。

2.在口语交际中,在同学的日记里,我们发现好多同学在观察中都有新发现。也许你有更多的发现要想说,今天我们就选择你最感兴趣,最想写的内容,再写一则观察日记。学生讨论交流: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你准备写哪些内容?

提示:可以是可爱的小动物,可以是有趣的植物,美丽的风景,也可以是你心爱的物品„„可以说它的形状`颜色,也可以说它的动作、姿态„„ 把你准备介绍的事物描述给同学听。3.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4.放声朗读,检查修改。读读句子是否通顺,词语是否恰当,标点是否正确。5.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评议。

6.全班交流,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师生共同评议。7.再次修改,大声读读。

8.誊写作文,注意格式,字迹工整。第三课时

【第三课时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每一行三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2.组交流: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听听同学的发现跟自己有什么不同,讨论交流。3.指名朗读,注意正音,齐读巩固。4.全班交流,说说你的发现。

5.教师引导、小结:这四行词语,每一行带点的都是形近字,其中有些音同,有些音近,有

些音异。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上加以区别,进行扩词练习。6.拓展练习:形近字组词。

二、读读背背

1.导入:不同的花在二十四小时内陆续开放,你只要看到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我们在《花钟》一课中,了解了鲜花开放的规律,其实在自然界中还有许多秘密等待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将要学的一首农谚歌谣就揭示了瓜果蔬菜在十二个月中不同的生长特点,下面就让我们去读一读吧。

2.学生自由朗读儿歌,带有音节的字拼读拼读,注意读准字音。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先在组内朗读,相互正音,再交流自己的收获,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讨。

4.抽小组朗读,全班交流。5.师生对读,齐读。7.看谁最先背下来。8.背诵比赛。

9.拓展延伸:你能说出在十二个月中不同月份开放的花朵吗?你还能说出哪些植物的生长跟时间有关吗?你能试着编一编歌谣吗?

三、读读认认

1.读一读这儿的三行词语,想想你有什么发现。2.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发现,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白这些词语都是指的人体的器官,这些字都带有“月”字,从而得出结论:带有“月”的字都与人的某些器官有关。3.这7个字扩词。

4.说出你了解的带有“月”的生字,并组词语。

四、宽带网

1.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其实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请把你课前收集到的这方面的资料跟同学交流交流,并说出你资料的来源。2.读课文中列举的例子,读后谈谈自己的体会。

五、课堂小结

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秘,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勇于探索,练就了一双慧眼,也许你就是未来的科学家、发明家!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4.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2.自制生字词卡片。

3.学习自读课文,记下疑问。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

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并正音:子读zi)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

2.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谈感想)

3.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以课件燃起学生对孔子的景仰之情,并为全文的学习创设情境。]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指名朗读: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纳闷风餐露宿毫无保留传授佩服。(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请学生推荐班内一两名朗读好的同学当“老师”,检查同学们课文的朗读情况。4.感知课文大意:课文讲了些什么?

三、研读感悟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1)谈孔子

①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②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③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④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⑤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⑥从此,孔子每天不高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披文入情,缘情悟文,舍其一,语文的功能就减少了许多。](2)谈老子

①“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②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3)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四、课后作业

结合课文或课外资料谈谈自己对孔子或老子的印象。下节课,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听写生字词并认读。

同桌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的写法。2.上节课,我们研读了课文,孔子、老子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3.引入: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二、朗读感悟 1.生自由练读。

2.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

3.师引读。

三、演读感悟

1.分小组演一演。

2.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演读让学生进一步受到情感的熏陶与感染,真情面对人物形象。]

四、读书汇报

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鼓励学生利用教材中的资料袋或引用名言谈孔子和老子)

五、拓展活动

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了儒家、道家学说。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准备开展“闪光的金钥匙”这一活动,用这把金钥匙去开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

1.自由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选择伙伴组成学习合作小组。2.明确责任: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作组长,具体负责本小组的活动。

3.商定方案: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商定准备哪些内容、怎样开展活动,组内具体分工等事宜。形成方案与其他小组交流。

六、课外实践

开展“闪光的金钥匙”这一综合实践活动。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教学准备】

1.多媒体事件(制作混沌世界、巨人沉睡、惊天霹雷、开天辟地的动画片)。2.生字词卡片。

3.搜集能体现盘古开天地情境的音乐带。【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情境:播放多媒体课件。2.过渡,并揭示中心句。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3.学生围绕中心句质疑。

4.教师揭题:古人云:“学贵生疑”,“疑则进也”,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读《盘古开天地》。

二、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注音认读生字。然后同座互读互查。2.识记生字。学生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巩固识字。做给生字“找朋友”游戏(用卡片出示生字,请同学给其组词)。4.有感情地读“创造、黑暗、辽阔、奔流不息、茂盛”等词语。

三、研读感悟

学生围绕“人类的老祖宗盘古,是怎样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这个问题进行研读。

1.重点研读第二自然段,体验盘古创造宇宙的艰难。

ɑ.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体会盘古是怎样把混沌一片的东西劈开的。

b.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c.通过朗读,进一步体验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2.重点研读第四自然段,体验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ɑ.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b.再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c.你还想到了什么情景?能仿照书中的句式说一说吗? 3.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朗读全文,进一步体验。司、想象感悟

1.浮想联翩。学生伴随配乐朗读,想象盘古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宇宙的情形。

2.展示台。选择自己最爱读的句子,把它记在脑海里,注意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等这样的词语。

3.学生借助多媒体画面尝试复述。4.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五、布置作业

把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讲给家长或朋友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准备参加班内将要开展的“故事大王”评选活动。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练讲故事

1.朗读课文,做好讲故事及评选“故事大王”的准备工作。

2.评选方法:小组内互讲、互提意见,并推荐一句同学代表本组参加全班的“故事大王”的评选。

3.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4.颁发“故事大王”证书。

二、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引导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

注意左右结构的三种类型。提醒学生书写时,多数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创”字左宽右窄。注意写好半包围的字。

2.教师在田字格内范写生字,学生仿写。3.学生写字、抄词。写后小组比较、评议。

三、课后作业

找其他神话故事读一读,讲给别人听。

州桥》教学设计之一

作者:惠农区回民学校 吴红英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的直接目标是培养阅读能力,简介目标是发展思维能力,潜在的目标是陶冶情操。《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阅读的综合能力是阅读技能的分项训练逐步形成的。本节课就以这一新理念为指导,努力营造在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中培养阅读能力,发展思维,陶冶情操。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赵州桥设计独特性及其作用。会背喜欢的部分。提高朗读能力。2.学会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提高说话、写话能力,发展思维。

3.感受赵州桥的坚固、美观的特点。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学重点】

了解赵州桥的独创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赵州桥的独特特点及其作用。【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题。【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展示课件)导入新课

1.检查预习效果(交流搜集有关赵州桥图片、文字资料)2.展示课件,介绍赵州桥。

二、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听老师朗读课文,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2.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本课生字新词,然后借助生字表的拼音多读几遍,认真的记忆生字新词,看谁先记住它们。

3.检查自学生字新词效果。

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反复朗读课文,思考并说说课文从那几个方面写赵州桥的? 2.指名回答上面的问题。老是随机整理板书并给肯定性评价。

雄伟

赵州桥 坚固

美观

四、熟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赵州桥的坚固与美丽。【课堂练习】 连一连。

lǎo dîng lì shǐ shè jì jié chū ān jì qiǎo

安济桥 杰出 设计 劳动 历史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1.板书课题。

2.你能用一句话夸夸赵州桥吗?

3.老师根据学生说的整理板书有关词语,然后齐读。

雄伟 赵州桥 坚固

美观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了赵州桥的雄伟?那些语句说明它坚固?找出有关句子、数据,读一读,好好用心体会体会。然后举手说一说。老师板书:长 宽 只有„„没有„„还各有„„,既减轻„„又减轻„„,石头砌成 1490年。

(2)赵州桥的设计有什么特点?(展示赵州桥与其它平板桥对比),然后总结:赵州桥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

(3)为什么说赵州桥的设计是个创举? <1>首先理解“创举“

<2>指名说说对“赵州桥的设计是个创举“的理解,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老师再做补充说明。4.这种设计是指那种设计?这种设计的好处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板书:减重量、减

冲击力、省石料。5.填空练习。

(1)因为赵州桥(),所以它非常雄伟。(2)因为赵州桥()所以他特别坚固。

(3)因为赵州桥有()的设计,所以它在建桥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创举。6齐读这一段。问:这一段是为让那句话来写的,找出总启句

7.师讲述:这种写法叫做先总后分的方法,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写法,以同学们穿的衣服的颜色或款式(式样)为内容,先用一句话总的说出衣服的颜色或式样怎么样,然后围绕这个意思分别从几个方面具体说说都有哪些漂亮颜色和款式的衣服说一段话。8.想一想怎么说,然后举手说。

9.老师根据学生说的情况随时给予肯定性的评价。

三、细读第三段,理解第三段内容。

1.指名读这段,其他同学认真听,然后举手说说这段写什么。

2.默读这段,边读边画出具体描写龙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那些图案所表现的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情景 3.课件展示三种龙,通过直观感受图案的美丽,并结合直观图案所表现的情景来理解“缠绕、前爪、抵着、回首遥望”。的词语的意思

4.激情:这么美丽的桥,无人不喜欢;这么美丽的桥,又怎能不让人喜欢呢?谁又能把喜欢的情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来呢? 5.自由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6.指名有感情的朗读这段。7.师生共同评价。

四、学习过渡句

1.指名读第三段第一句话,这句话讲了几曾意思?坚固是哪一段讲的内容,美丽是哪一段讲的内容?作者用了那一对关联词把赵州桥的两个特点连接起来的?

2.师讲述:这种可以连接上下文内容的句子就叫过渡句,它的作用是概括上文内容,引出下文内容,又叫做“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的好处是能把上段所写的内容与下段要写的内容很自然的连接起来,是文章内容自然、流畅、潇洒。另外,当一事物、或动物、或人物或一处景物具备两个特点时,就用“不但„„而且„„来连接,还可以用”不仅„„还„„、既„„又„„”这样的关联词语来连接。3.关联词语填空练习

(1)赵州桥(),而且()。(2)赵州桥的独特设计()减轻流水对桥神的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北大水冲毁,()减轻了桥身的重量。

(3)赵州桥的独特设计()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五、学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1.自由朗读首尾两个段,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建造年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赵州桥 外形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构造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历史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齐读最后一段。

六、课外延伸

1.除了赵州桥,你知道我国有许许多多的宝贵的、闻名世界的古代建筑,如:北京的故宫、天安门,苏州的园林、广州的陈家祠,我们银川、平罗的玉皇阁等。

2.观察一事物、或喜欢的一种动物、或一处优美的景物、或一美丽的古老建筑,仿照第三段

的写法,抓住特点,先写一个总起句,在围绕这句话从几个方面写一段话。聪明的同学还可以写两段话,学习运用过渡句。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作者及内容。2.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过程】

一、紧扣课题、谈话引入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中华民族曾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华文化,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画家、思想家。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北宋时期的大画家张择端。教师板书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2.齐读课题,学生紧扣课题质疑。

二、自主阅读,理解内容

1.平时我们遇到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学法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学到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2.学生选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按照阅读要求自学课文。3.全班交流,取长补短 4.“我来告诉你!”

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讲给同学听。(注意:相同内容不重复交流)5.“我要请教你!”

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同学帮忙解决的?学生提出问题,别的同学帮助解答。

三、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1.教师启发思考: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2.学生自由读课文,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准备读给大家听。

3.展示台: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从内容和表达两方面说)。

四、课外作业

把近期了解到的我国传统文化整理一下,准备与同学交流。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个题目,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2.能把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内容,整理一下,写成习作。3.读背十二生肖。

4.运用已经获得的识字能力,借助基本字,认识更多的形声字。【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和展示台

一、激情导入。

1.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你都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 2.生自由简单汇报。

剪、扎、编、织、绣、雕、塑、绘、刻„„

3.传统文化流传到今天,可谓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而且它们就在我们身边,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课件)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二、自学综合性学习。

1.自己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你觉得提示了哪几个方面?请用笔作上记号。2.汇报交流。

3.师生扩展开再说一说。

三、确定目标,准备开展综合性活动。

1.介绍同样的传统文化的同学自由组成活动小组2—4人,确定负责人。2.组内交流,确定汇报方式。

3.集体交流展示收集和了解的中化传统文化。小组代表汇报,不完整的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其他同学可以提问。

4.完成前面综全性学习的展示,哪个小组完成得好。习作

1.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收集了不少资料,有文字,有图片,也有实物,我们还利用口语交际的方式,看到听到了许多。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诉大家的? 指名自由交流。

2.在介绍的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抄资料,要用自己的话来讲述。

3.把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既可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写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

4.确定想写的内容后,想一想打算按什么顺序写,想清楚怎么写才能让别人读明白。

5.在交流和评价习作时,可以按照不同的习作内容分类进行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习作的过程中,增进各小组之间的沟通,并丰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6.交流之后,可以把有特色的习作集中起来,装订成一本习作集。我的发现

1.自己把全部词语读一读。

2.比一比,看一看,词语中的带点字,你能发现什么?

3.这些是字在同一个词中,意思是相反的,你能不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4.再读词语。日积月累

一、读读背背

1.观察书上的图片,都是什么?(邮票)你发现这些邮票有什么特点?(动物)

2.这些动物很有意思,你能观察出来吗?对,他们就是十二生肖。你知道,你的属相是什么吗?

3.你知道属相是怎么来的吗?(教师或学生讲解属相来历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人们说:“我们要选十二种动物作为人的生肖,一年一种动物。”天下的动物有多少呀?怎么个选法呢?这样吧,定好一个日子,这一天,动物们来报名,就选先到的十二种动物为十二生肖。

猫和老鼠是邻居,又是好朋友,它们都想去报名。猫说:“咱们得一早起来去报名,可是我爱睡懒觉,怎么办呢?”老鼠说:“别着急,别着急,你尽管睡你的大觉,我一醒来,就去叫你,咱们一块儿去。”猫听了很高兴,说:“你真是我的好朋友,谢谢你了。”

到了报名那天早晨,老鼠早就醒来了,可是它光想到自己的事,把好朋友猫的事给忘了。就自己去报名了。

结果,老鼠被选上了。猫呢?猫因为睡懒觉,起床太迟了,等它赶到时,十二种动物已被选定了。

猫没有被选上,就生老鼠的气,怪老鼠没有叫它,从这以后,猫见了老鼠就要吃它,老鼠就只好拼命地逃。现在还是这样。你知道哪十二生肖吗?

它们是:老鼠、牛、老虎、兔子、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怎么让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名呢?这里也有个故事。

报名那天,老鼠起得很早,牛也起得很早。它们在路上碰到了。牛个头大,迈的步子也大,老鼠个头小,迈得步子也小,老鼠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才刚刚跟上牛。老鼠心里想:路还远着呢,我快跑不动了,这可怎么办?它脑子一动,想出个主意来,就对牛说:“牛哥哥,牛哥哥,我来给你唱个歌。”牛说:“好啊,你唱吧---咦,你怎么不唱呀?”老鼠说:“我

在唱哩,你怎么没听见?哦,我的嗓们太细了,你没听见。这样吧,让我骑在你的脖子上,唱起歌来,你就听见了。”牛说:“行罗,行罗!”老鼠就沿着牛腿子一直爬上了牛脖子,让牛驮着它走,可舒服了。它摇头晃脑的,真的唱起歌来: 牛哥哥,牛哥哥,过小河,爬山坡,驾,驾,快点儿罗!

牛一听,乐了,撒开四条腿使劲跑,跑到报名的地方一看,谁也没来,高兴得昂昂地叫起来:“我是第一名,我是第一名!”牛还没吧话说完,老鼠从牛脖子上一蹦,蹦到地上,吱溜一蹿,蹿到牛前面去了。结果是老鼠得了第一名,牛得了第二名,所以,在十二生肖里,小小的老鼠给排在最前面了。后来,人们就按他们到的顺序,制定了十二生肖的顺序,并用它来给每一年命名。

4.读一读,看谁能记下来。

十二生肖与十二时辰是-一对应的。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也是如此一一对应。

中国的生肖邮票:1980年,我国发行了申猴邮票,这是第一轮生肖邮票中的第一枚。1981年发行的酉鸡邮票,1982年发行的戌狗邮票,1983年发行的亥猪邮票,1984年发行的子鼠邮票。我国从1992年开始发行第二轮生肖邮票。

二、读读认认

1.自己观察学习,用以前加一加的方法自学生字 2.小组学习,注意给它们区分和组词。3.开火车组词认读生字。

《古诗两首 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字,会写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难点】

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点】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会写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第一课时教学难点】

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第一课时教学重点】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介绍一下他?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幼年随父迁居绵州昌隆青莲乡,他一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现存近千首诗,他的诗歌色彩瑰丽,大胆想象,被称为“诗仙”。谁来背背他写的诗?

2.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学生齐读课题)

二、读通诗句,了解诗意

1.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

2.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留给你的初步印象。(感觉到这首诗描写了雄伟的长江,有一种豪放之情融入其中。给人历历如眼前的感觉)3.了解背景: ɑ.唐玄宗开元13年,25岁的李白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乘舟顺江而东,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此时的李白年轻浪漫,一派天真,充分展示了丰富的想象力。b.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

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碧绿的江水奔腾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2.生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

3.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4.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

四、自由练背,同桌互相背。

五、书写生字,默写课文

1.练习生字“断、楚、孤、帆”。2.默写《望天门山》。

六、总结全诗,深化感悟

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2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第二课时教学难点】

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第二课时教学重点】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播放西湖景色的课件。提问:西湖的景色美吗?如果你欣赏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别有一番滋味呢!

2.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自由诵读,初步感悟 1.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2.教师重点指导:潋空蒙淡妆浓抹相宜 3.读通诗句。

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的朗读节奏。4.同座互读全诗,并相互正音。

三、熟读成诵,体验情境

1.朗读交流。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2.体会诗意。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

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3.再读课文,读出诗情。你能将西湖雨中的美景读出来吗? 学生借助多媒体的音画反复诵读体验。4.学生自由背诵。

四、走出课文,拓展延伸

1.交流课前搜集的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2.举行“美丽的祖国”古诗词朗诵会。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13个生字,会认10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深蓝、杏黄、交错、高低不平、各种各样、懒洋洋、披甲、威武、成群结队、飘飘摇摇、颜色、形状、千奇百怪、渔业工人、四脚朝天、茂密、肥料、祖祖辈辈”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三、四自然段。

3.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4.学习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黑板上悬挂中国地图,向同学们简单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这是我国的版图,这里是北京,这里是南海,在南海上有四大群岛,西沙群岛就是其中之一。它是我国南面的一扇大门,是海防前哨。今天我们就和作者一起去感受一下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默读2~6自然段:

边读边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西沙群岛的景色和物产的?找出相对应的自然段。明确:海水、海底、海滩、海岛 2.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这一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 明确: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2)结合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①海水都有哪些颜色?

②设问:仅仅颜色多就叫五光十色吗?

通过与“五颜六色”进行比较,体会“五光十色”中的“光”的意思。③准确理解:五光十色:这里指西沙群岛海水色彩缤纷、鲜艳明亮。瑰丽无比:异常美丽,没有什么能比得上。(3)为什么西沙群岛的海水如此美妙神奇呢? 结合学生回答画简笔画(4)说话训练。

找学生指图说说海水为什么“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并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表述。

(5)指导感情朗读。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是什么样的?为什么? 2.西沙群岛的海底、海滩、海岛又是怎么样的呢?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3自然段:

(1)指读并思考:这一段共几句话?介绍了哪几种物产? 明确:珊瑚、海参、大龙虾

(2)逐句理解:启发学生重点抓住“绽开”“蠕动”“威武”等词语,体会珊瑚美丽、各种各样,海参懒洋洋,大龙虾威武的特点。(3)朗读第3自然段。

①自由分句读:这一段写了哪些动物的怎样的特点?

(引导同生由部分到整体,为概括自然段主要意思做好铺垫)

②小结内容:这一段写西沙群岛的海底是________,有________,有________。(4)指导感情朗读。2.学习第4自然段。

(1)指读后提问:课文是从几方面具体介绍鱼多的? 明确:数量、种类

(2)自由读思考:从哪儿可以看出鱼的数量多?从哪儿可以看出鱼的种类多?结合重点词语进行理解。

(3)讨论交流: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成群结队”,四个“有的”,“各种各样”,“多得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等词语体会鱼的数量、种类繁多。

(4)再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中哪句话概括了整段的内容?并说明理由。明确:第三句

(5)完整表述:第一、二、四句是怎样围绕第三句来写的?(6)指导感情朗读。3.学习第5自然段。

(1)用学习第3自然段的方法,按提纲自学第5自然段。

自学提纲:第5自然段第一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三、四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自然段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学生自学,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拣不完”、“庞大”、“有趣”等词语进行理解,训练学生概括句意和段意。应注意:语句精炼、要点全面。4.学习第6自然段。

(1)用学习第4自然段的方法,按照提纲自学第6自然段: 自学提纲:

第6自然段第二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三句话都是围绕第_________句话“_________”来写的。并说明理由。(2)学生自学,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重点理解本段几句话的思路:

“鸟的天下”→树多→鸟多→鸟蛋多→鸟粪多 从而弄清全段是围绕“鸟的天下”来写的。(4)指导感情朗读。

5.小结:通过2~6自然段的学习,你们知道了西沙群岛是个怎样的地方?能具体地说一说吗?

6.感情朗读2~6自然段。7.学习第7自然段。

(1)指读后提问:将来的西沙群岛会怎样? 更加„„更加„„(2)齐读

三、总结

1.启发学生明确这节课学到的理解词句的方法。2.引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启发学生再次质疑问难。

四、感情朗读全文 第三课时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

学习生字词;学习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第三课时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第四自然段

二、字词学习1.刺(cì)(左边中间不要多一横); 拣(jiǎn)(右边中间不要少一横); 饶(ráo)(右上角不要多一点)。2.其他生字写法。

3.带拼音抄写生字词。

三、作文训练

学习第6自然段叙述的顺序,写一段话。

介绍学校里的花草树木(也可以根据学生生活环境的具体情况,选出学生有话可说的内容,进行语言训练)。

四、摘抄文中的优美词句,并写几个打比方的句子

五、板书设计(略)【教学评价】

阅读教学时能抓住描写西沙群岛的重点语句,启发学生品词析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运用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感情朗读,并初步运用分段方法,进行分段的训练。例如:用画简笔画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西沙群岛的海水为什么如此美妙神奇。在阅读教学中注重说话训练,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注重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收获,进行语言积累。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分析】

本课描写的是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全文共6个自然段,先总的讲小兴安岭的树多,“像绿色的海洋”;再按四季分别讲小兴安岭的景色;最后总结: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本文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总述小兴安岭是绿色的海洋,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这是全文的中心。第二段(第2~5自然段)按春、夏、秋、冬的顺序紧紧围绕“美丽”进行具体介绍。作者从色彩、景物、物产几个方面来写的。第三段(第6自然段)在分述的基础上,用“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一座巨大的宝库”作总结。紧扣题目,洋溢着作者对小兴安岭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自然段。【教学准备】

1.一幅《中国地图》。2.课文插图。

3.师生搜集的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说: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呢?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绿色的海洋? 2.读后讨论。

(1)“数不清”一词说明什么?(树多)

(2)省略号表示什么?(树的品种多)你能再说出几种树的名字吗?(3)“几百里连成一片”又说明什么?(树占据的面积很大)3.读后,我们的眼前会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树海)

三、学习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体会四季美。1.你认为小兴安岭哪个季节最美? 2.指导学习“春天美”。(1)自读本段。

(2)边读边画出:“美”表现在什么地方?(3)找出你认为用词准确、生动的句子,体会。

(如:”春天,树木抽中新的枝条„„”这句话,“抽出’’比“长出”好,从中体会出枝条快速地长出来,很生动形象。同时也避免了和下——分句语言的重复。学生可体会“汇成”、“淙淙’,等同语,)

(4)师生合作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小结本段学习方法:通过读、画、找、析的方法来理解、体会。3.运用上段学法分组选学自己认为最美的季节。4.集体汇报,重点体会。(1)“夏天美”: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通过换词的方法体会“封”字用得准确。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厚的景象.又显示出树木在夏天生长的勃勃生机。)(2)“秋天美”: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

(通过换词的方法体会用“飞舞”比“飘落”好。表现了落叶随着秋风悠悠飘落的情景,又表达了——种活泼、快乐的情绪。)(3)“冬天美”: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

(“积满”,既可以想象到雪很大,又可反映出小兴安岭森林是密密层层的。)5.选读你认为最美的季节,要求读出它的美。(生练渎、评读)总结:

1.从四季景物的不同特点中,看出什么?(虽四季有不同的美,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树木,以此为中心来写,美得真是生机勃勃、实实在在,小兴安岭是美丽的,诱人的。)

2.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从景美、物美、有价值、有贡献几方面来回答。)

3.总结语:小兴安岭景色诱人,物产丰富,的确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这个宝库有待于我们不断地利用和开发。希望你们长大以后能够去建设它。为我国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1.齐读最后自然段。

2.理解“景色诱人”、“巨大的宝库”等词语的意思。3.朗读本段。

《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文中生词。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香港。

3.指导学生理解“东方之珠”的含义。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香港。【教学重点】

认识香港,指导学生理解“东方之珠”的含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香港。【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香港的资料。

2.通读全文,自学生字词,对字词、内容质疑。3.有关香港回归片段的资料片。4.地图、生字词卡片。5.紫荆花图案。【教学策略】

在阅读中了解香港。【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板书课题,揭题激趣。

2.引导学生汇报课前所收集的有关资料。3.观看有关香港回归片段的资料片。

4.师结合地图导入:香港曾经被英国强行租用了99年,于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其代表区花是紫荆花。

二、初读感知

1.出示生字词卡片,读词正音。

2.自由读文,要求读得正确、较流利,并找出不理解的字词。3.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4.字词质疑,小组讨论共同答疑。5.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师:请同学们说出无法解决的字词。生1:亚太地区。

师:(结合地图理解)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生2:贸易。

师:进行商业活动。生3:琳琅满目。

师: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生5:物美价廉。

师:物品好,价格低廉。生6:粤。

师:广东省的简称。生7:佳肴。

师:精美的菜肴。生8:一应俱全。师:形容很齐全。生9:大饱口福。

师:形容吃得很痛快,过瘾。生10:举世闻名。

师:全世界都能听到名声。生11:奔流不息。师:来来往往不停息。生12:璀璨。

师: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三、再读理解

1.指名分节读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全班交流:通过自学,你了解到香港什么情况?

生1:香港是个著名的港口,世界各地的商人都乐意来此做生意。生2:在香港有各地的美食,让人大饱口福。

生3:香港是个旅游胜地,有举世闻名的海洋公园。生4:晚上,香港成了灯的海洋。

生5:香港是亚太地区的航运,贸易和金融中心。

四、细读加深

1.自由读文,在通读的基础上,选择感兴趣的细读。2.分小组学习交流。3.全班交流。

五、指导朗读

1.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对香港这颗东方之珠深深的感情一起朗读全文。2.喜欢的部分请站起来有感情地朗读。

六、总结全文

1.讨论:在你眼中,这是个()的香港。2.师小结:香港作为,成为被称为“”,让我们为祖国有这么一个繁荣昌盛的特别行政区而自豪吧!

七、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有感情、仔细地再读一读课文,然后写一写。读了第2节,我觉得香港。读了第3节,我觉得香港。读了第4节,我觉得香港。读了第5节,我觉得香港。读了全文,我觉得。

《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了解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和几种不同的构词形式,并能在平时自觉积累词语。2.背诵古人描写景物的诗句,并能在平时的读写中应用。

3.增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教学准备】

搜集和整理曾经出游时拍摄过的照片,并回忆当时的情景。

第三篇:小学语文三年级上作文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习作

李庆荣

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无论是阅读还是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都与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这一主题密切相关。这次习作是学生第一次作文,也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延续,即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习作范围宽广,和课余生活相关的都可写。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个完整的意思。

2、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调好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建立信心。

教学建议:

1、由于学生是第一次作文,因此我先用一节课来让学生用表格的形式写出一周的课外生活,帮助他们找写作材料。

2、习作时,教师提出的要求不要过高,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个完整的意思即可。在遣词造句上要求切勿过细。

3、评价时,要以表扬和鼓励为主。

习作设计

一、想一想

同学们,在口语交际课里,我们交流了各自的课余生活,现在让我们把它记下来好吗?

二、说一说

1、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1)读一读习作要求,同组讨论习作要求的范围。

(2)可把自己填写的表格中内容选一个出来先跟大伙说说,互相交流。

2、教师巡视指导

(1)自己参加过什么活动,到过什么地方,见到了什么。

(2)你感到最高兴的事,最有意义的事或你愿意写下来的其它事,比如,你参加了什么比赛,什么活动等。

3、老师指导写作技巧

(1)命题: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题目给人新颖的感觉。比如给踢毽子这项课外活动命题,请看以下几个题目哪个好?A、踢毽子。

B、我的课外活动。C、有趣的一件事。D、今天真高兴。

(2)开头:开门见山,先交待清楚你的课余爱好是什么,交代清楚就行,不要泛泛而谈。比如以下开头说说哪个好.A、课余,我和几个同学在宽阔的操场上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真好玩啊!B、我的课余生活,即不是在热闹的球场上,也不是在喧哗的大街,而是在图书馆里。C、我的 课余生活丰富多彩。跳舞、画画、打羽毛球、写毛笔字、看课外书、、、、我都喜欢。

.(3)中间:写清活动开展的时间,地点,参加的人物,可以写一写当时周围的环境,参加活动的心情等。

例如:写自己爱好打篮球,可以写自己是如何喜欢这项运动的,平时是

怎么练得,怎样点点掌握要领等,注意语句通顺,连贯。让别人一看一目了然,当然,你能写写自己和心理活动会更好。举例略。

(4)结尾:总结一下自己的收获或者要吸取的教训,语言要简洁,试着写一写。举例略。

4、小结:怎么样!相信自己一定会写得很精彩,孩子们,写好后,要从头到尾认真读一读,发现漏字、错字、用词不当,语句不通的修改一下。

三、写一写

开始写吧!相信大家都是一名出色的作家。但在写时要注意:

1、要把想说的事情写清楚。

2、要把话写通顺。

3、写完后,读给你的妈妈、爸爸听一听,让他们和我们一起分享习作的快乐。

第四篇:三年级语文上语文园地四教案

《语文园地四》教案

学习目标

①通过“读读认认”,认识“肩、臂、瞠”等7个字。②利用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识字并理解字义,学会在学习中观察发现。

③学习在生活中积累谚语。

④通过阅读或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⑤乐于观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乐意把观察到的写下来。课前准备

①学生课外搜集形声字并制成字卡,准备一两个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

②教师准备生字卡片、人体器官挂图。教学过程

一、回顾学习,反思所得

①教师引导:本组课文已学完,你们一定从中得到不少启发,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

②学生交流对观察的认识。(交流时要多加引导和肯定)

二、畅谈观察,指导交流

①教师启发:这段时间,同学们玩了什么,观察了什么,有什么发现吗?现在交流一下我们中的发现,好吗?

②指名学生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时要重在引导学生打开思路,设法让大家都来说,涉及范围尽可能广些。③指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提出问题或意见。

三、开展竞赛,评选最佳

①组织开展观察发现的竞讲比赛,教师提出比赛要求: a.看谁的仪态大方、声音响亮。b.看谁的观察过程说得清楚、明白。c.看谁的发现更有价值。②各组推荐一人上台参加竞赛。

③师生共同评议。可设“仪态奖”、“观察奖”、“发现奖”等奖项。

《语文园地四(习作)》教学设计

一、交流日记

①教师引述:你把观察到的事物写进日记里了吗?让我们先交流一下各自的日记。

②学生可自由组合读给朋友听听。③由好朋友推荐写得好的读给大家听。

二、评议日记

①教师引导:听了几位同学的日记,你们觉得哪些同学写得特别有趣?

②组织学生评说。

③指名写得好的学生介绍自己写日记时的想法和过程。

三、再写日记

①当堂写一则观察日记或修改以前写的观察日记。

②写完后读给同学听听,看看自己有没有把观察的过程和观察中的发现说清楚。请同学提提意见,再修改一下。讲评作文

1、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让小作者自己朗读自己的文章。

2、全班同学听后评议,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3、四人小组内互相朗读自己的习作,互相评议。

4、各人读一读老师批阅的作文,加上自己听了别人的作文同座再口头说一说说。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读读背背

1、各自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注意每一行三个词语中的带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2、指名朗读。要求横着逐行读。

3、齐读巩固。

4、交流各自的发现。

5、区分这些带点字。可以用带点字组新词,可以说说不同的意思。

6、布置课外作业:从本期学过的生字中,举一些形近音同、音近形近的例子,并给它组词。

日积月累

读读背背

1、一年四季,瓜果飘香。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些农谚歌谣。

2、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

3、教师范读、师生对读。

4、齐读、指名读。

5、试着背一背。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读读认认及“综合性学习: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内容的实施步骤如下。读读认认

1、借助拼音各自轻声读词语。

2、抽读。

3、说说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4、在自己身上指一指这些器官。

5、齐读。

6、选几个字再组新词。综合性学习: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第一阶段:创设情境,任务驱动

(一)导入活动

1.同学们,通过学习17课,我们认识了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老子,除此以外,你还知道哪些呢?(学生自由发言)

(如果学生答不全,教师可以提示:前几天我们去泉城广场秋游,在“文化长廊”里你看到了什么?──那里还有许多中华历史名人,如庄子、孟子。)

2.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人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们都创造过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但是,这只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在今天的生活中,我们仍然可以处处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她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让我们一起走进她吧!(出示课件:两扇宫殿的大门缓缓打开,“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映入眼帘。)

(二)确定专题

1.出示17课课后“综合性学习” 一段话,自己读一读吧!2.你想不想成为一位研究祖国传统文化的专家啊?(想!)你最想研究哪一方面的内容呢?(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及生活阅历谈自己的想法,教师随机打出相应的文字内容。)

3.将学生提出的专题进行归类。如,将陶瓷、剪纸、布艺、草艺、泥塑等归为民间工艺;将戏剧、国画、书法等归为民族艺术。

4.全班讨论填写下表: 活动主题: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小组专题研究内容(1)民间工艺(2)民族艺术(3)古诗文赏析(4)风俗风情(5)神话传说(6)饮食文化(7)备注

(备注说明:除以上六个专题之外,学生可能还想研究其它方面,为此设置了“备注栏”,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给孩子们留有更大的空间。)

「阶段设计意图: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习领域,并且充分发挥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因此,我们设计了“课件激趣” 和“自主选择研究专题” 两个环节。]

第二阶段:确定方案,调查研究

(一)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组咸专题小组(2)讨论、撰写专题实施方案

1.结合某一专题,教师在全班进行“制定实施方案” 的指导。2.专题小组进行讨论并填写下表。附:

小组专题调查研究实施方案 研 究 课 题 组 长

小组成员及分工 研 究 时 间

获取资料的途径 [阶段设计意图:教师结合方案表在“合 作分工”和“获取方式”上做重点指导,使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第三阶段:根据方案,调查研究。

各小组根据制订的研究方案,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地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并及时地记录活动中所获得的基本资料,在实践调查中发现什么新问题,随时做好记录。[阶段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以及合作研究的精神,为最后的成果展示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阶段:解决问题,汇报结果

(一)小组汇报交流

1.小组汇报研究的专题。下面先请各小组负责人举起标志牌,大声宣读一下你们组研究的专题。

2.全班交流。下面就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把搜集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一下。其他小组成员边听边想,有问题可以及时提出。

哪个小组首当其冲来展示你们的调查研究成果?(可以向大家展示一些文字资料、图片、照片、录音片段等)

除此以外,当学生有个性化的展示时,教师应予以鼓励,充分肯定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如以下的展示形式:

民问工艺组的制作展示:现场剪纸,制作布艺及泥塑,赠送个人作品等。

民族艺术组的表演展示:现场演唱一段曲目,现场画一幅图画,现场表演一段评书等等。

诗词赏析组的诵读展示:配乐诗朗诵,诗词表演,对诗等等。民俗风情组的话题展示:“祖国河山一日游”和“趣谈传统节日”。神话故事组的趣味展示:我来演,你来猜!

中华美食组的多方位展示:报菜名、现场赠送中华小吃等。(教师鼓励学生别具匠心的展示,以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张扬。)3.同学们,听了这个专家组的汇报,你们有什么感受或疑问吗?能不能对他们再继续充实资料提点建议?

4.教师予以点拨、引导,提示学生未研究到的“点”。师:我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也有浓厚的兴趣,还专门制作了主题网页,同学们可以登陆我校的同站查询,将你们搜集到的资料链接到网站上,我们就可以在网上继续交流,欢迎你们发布最新信息。(尝试利用网络的优势,通过主题网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

5.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情况,以鼓励为主,根据学生个体专题小组的不同表现颁发各类小奖章。如:最佳表演奖,最新创意奖,同心协力奖等。

(二)整理归纳

1.学生将自己所搜集的专题资料整理成册。(教师帮助整理,帮助链接。)二

2.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请把它写下来。3.指名读自己的感受。

[阶段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此我们设计了专题小组合作汇报、交流和展示,并通过说一说、听一听、写一写等形式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第五阶段:继续延伸,后续活动

(一)教师点拨

刚才,同学们都谈到了祖国的传统文化多么丰富多彩,是呀,它不仅仅局限于我们今天所研究的这六个专题,比如,你可以去制陶,体会制陶的乐趣;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你可以欣赏到京剧,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学唱几曲。我们可以用“灿烂辉煌、源远流长” 来形容祖国的传统文化。

(出示课件:在已打开的两扇门之间有一幅画卷伸向远方,镜头从古代文明一步步演变到现代文明,直观地再现各种传统文化,再次给学生视觉上的震撼。)

(二)拓展探究

祖国的传统文化多么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啊,愿不愿意继续探宝呢?那么,除了今天我们研究的专题,你还打算继续探究哪些内容呢。(学生自由发言,充分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三)教师小结

你们个个都是爱动脑筋的小专家,愿你们在传统文化这座宝库里,继续探索,愉快地遨游!

[阶段设计意图:通过后续活动,继续培养学生的探究品质,进一步激发学生传承祖国灿烂文化的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说明:为今后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我们设计了调查表。(表附后)

语文综合性学习《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调查表 姓名:___________ 你是否愿意参加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 你和小组的小伙伴合作愉快吗?

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你学会收集资料的哪些方法? 你喜欢祖国的传统文化吗? 你喜欢你们小组的展示汇报形式吗?

你愿意继续探究祖国的传统文化并将她发扬光大吗? 你能为我们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下一步的开展提点什么建议?

第五篇:新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教案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语文教案

第一单元 大青树下的小学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不愿意【需要更多优质资料可加老师微信号***】

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3.教师配乐范读。

三、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提示一下。

四、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1.指名读生字,新词。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晨”是上下结构,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绒”是左右结构,由“纟”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

“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装”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

“读”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卖”,不是“买”。“影”是左右结构,右边三撇,写得匀称。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需要更多优质资料可加老师微信号***】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通过朗读感悟民族小学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完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样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需要更多优质资料可加老师微信号***】

别的话。

c.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五、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大青树下的小学 穿戴不同

语言不同

共同学习

共同游戏

热爱团结

在这一节语文课的教学中,我感悟到指导朗读,除了可以创设一种情境,再现教材的有关形象,引导学生理解教材所描写的事物,激发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能读出文章的意境外,还可以巧用学生的体验,进行移情朗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培养语文素养。

第2课 花的学校

教学目标: ①知识和能力

认识本文的2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②过程和方法

通过诵读课文,展开想象,感悟、积累语言;感受花孩子的活泼、调皮;想想花的学校释什么样子的,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需要更多优质资料可加老师微信号***】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想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的灵性、童真童趣。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学生对花的学校的了解,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教学准备:

有关泰戈尔的资料。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想感知,激趣引入:

1、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2、你们可知道某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呢,今天学习第十课《花的学校》,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标出小结,质疑。

2、听课文朗读录音,认真听生字的发音。

3、检查生字学习的情况。

4、学习词语库中的词语。

三、再读课文:

1、同桌合作读文。

2、汇报朗读,点评。

3、全班齐读,熟悉课文。

四、学写生字:

1、出示今天要写的8个生字,观察每个字的特征。

2、指导几个字要注意的地方。

“润”字里面没有点;

“罚”下面一个言字旁,一个立刀旁;

【需要更多优质资料可加老师微信号***】

“互”的不顺要注意。

3、认真书写,强调书写的姿势。

4、评价书写情况,展示作业。

五、课堂小结:

你读了话的学校这一课,有什么感受呢?

六、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画一幅花的学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①知识和能力

认识本文的2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②过程和方法

通过诵读课文,展开想象,感悟、积累语言;感受花孩子的活泼、调皮;想想花的学校释什么样子的,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③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想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的灵性、童真童趣。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学生对花的学校的了解,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本课生字。

2、检查朗读课文的情况。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分大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需要更多优质资料可加老师微信号***】

2、自由回答,说话练习:

什么时候,花孩子会从无人知道的地方跑出来呢?花孩子又是什么样子呢?

3、你在学校里最开心、最快乐是什么时候?

讨论交流,进行说话练习。

4、说说花孩子的妈妈是谁?

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展示绘画,指导朗读:

1、请同学们把上节课布置大家画的花的学校展示出来。介绍自己想象中的“花的学校”。

2、点评学生绘画。选择一段配画朗读。

3、指导背诵第一小节。

四、介绍作者,推荐阅读:

1、介绍作者泰戈尔。自由阅读信息窗的内容。

2、推荐阅读《泰戈尔作品集》。

五、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有美而富有童趣,作者从花的身上产生了丰富的想象,我们以后也可以运用拟人的手法来写植物,相信大家也会写得很有趣。

六、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第一小节。

2、把学生画的花的学校在教室的墙壁上展出。

3、课后阅读泰戈尔的作品。

教学反思:

《花的学校》同步练习

一、比较下面的字,再组词。

裳()碰()棵()

棠()湿()课()

二、猜字谜。(答案从课文中找)

1.把“党”字中的“儿”换成另一个字,可以组成()字。

【需要更多优质资料可加老师微信号***】

2.一只狗从洞里跑出来,是()字。

三、看看下面的词语有什么特点,再照样子写几个。

一群一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哗啦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急急忙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你知道这些花经常穿什么颜色的衣裳吗?

()的丁香花()的月季花

()的玫瑰花()的牵牛花

五、读下面的句子,想想它们是什么意思。张开你想象的翅膀也试着写几个富有诗意的句子。

泰戈尔的诗句:

1.湿润的东风走过原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2.花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

3.雷拍着大手。

你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根据课文原文填空。

当雷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_________的时候,_________的东风走过_________,在竹林中_________。于是_________的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跑出来,在_________上跳着_________的舞。

七、下面的花有哪些是春天开的?请为它们涂上你喜欢的颜色。(加上花朵)

梅花 丁香 桃花 荷花

菊花 玉兰花 月季花 牡丹花

3《不懂就要问》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理解由这些生字组成的生词和熟字组成的新词语。

【需要更多优质资料可加老师微信号***】

2.能按要求完成课后练习第2、3题,能正确回答练习第1题中的两个问题。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孙中山对待学问的态度,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孙中山思考的问题和他回答同学的那两句话,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2.重点理解“学问”“照例”“私塾”等词语。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11个生字,掌握它们的音、形、义,并能正确书写。

(二)掌握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并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三)能借助拼音,较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一)讲读课文,理解内容,能回答课后练习第1题的两个问题。

(二)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认识到孙中山小时候在学习中做到勤学好问,是不容易的,教育学生学习这种精神。

(一)练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巩固复习生字新词,会听写字词。

(三)做课后作业练习第3题,看拼音写句子。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会并掌握11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字义、词义。

(二)初读课文后,认识到孙中山小时候在学习中做到勤学好问,是不容易的。

(一)理解孙中山思考的问题和他回答同学的两句话,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二)理解“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的道理,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做到勤学好问。

(三)能正确流利地读好这篇较长的课文。

看拼音写句子,完成课后练习3,提高拼读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不懂就要问

2.谈话导入:简介孙中山(可挂画像)。

同学们听说过孙中山这个名字吗?他是广东人,生于1866年,于1925年因病去世。他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早年就有志反清。曾任中国同盟会总理、中【需要更多优质资料可加老师微信号***】

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遗嘱主张,“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写孙中山先生小时候的一件事。

(二)让学生默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1.借助拼音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孙中山向老师提出了什么问题?(在文中划出有关句子。)3.指名二人读课文,回答问题。

(共9个自然段。本课书讲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

4.指名读本课由生字组的词,全班对对。

(三)自学生字,记住字音、字形,了解字义、词义,不懂的词语查字典。

(四)检查自学效果。

三、教学过程

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提问:

(1)孙中山小时候读的什么书?那时候怎么上课? 2.理解词语“私塾”、“至于”。3.小结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先生只让背诵,从来不讲。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本段,思考问题,并在文中标出有关语句。

(1)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先做什么,接着做什么,后来又做什么?(2)理解词语“照例”、“流利”。这两个词说明了什么?板书这两个词并讨论。

(“照例”就是按照平常的做法。“流利”就是读得很通顺、熟练。说明了孙中山每天到校都是这么做的;他学习认真、成绩好。)

2.提问:孙中山向老师提出了什么问题?是在什么情况下提问的?(孙中山不满足于只会背,不理解意思的现状,他认为糊里糊涂地死记硬背而不懂得意思是没有用的。由于这个原因,孙中山“壮着胆子”,向老师提出讲解有关教材意思的要求,渴望老师帮助,态度非常诚恳。

3.小结段意:

孙中山读书认真,功课完成得很好。有一天,他因为不懂书里的意思就站起来请求先生讲解。

过渡:孙中山这一问引起了什么?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三)学习第3~7自然段。

1.默读第4~7自然段,理清思路。

思考:每一自然段讲的是谁?怎么做的?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2.指名5人读,每人读一段后回答问题。(第3段讲同学们吓呆了;第4段讲先生厉声责问孙中山会不会背;第5段讲孙中山背出了这段书;第6段讲先生答应讲解;第7段讲先生详细讲解,学生认真听。

3.从这几段课文中找出反映当时课堂气氛和先生态度的词语,讨论理解回答。板书:吓呆、鸦雀无声、拿着、厉声。

4.提问:先生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变了呢?

【需要更多优质资料可加老师微信号***】

(孙中山“一字不漏”地背诵,说明他确实已经完成了先生留的功课,他写得很认真。他要求先生讲文章的意思,是想进一步理解所背的文章内容,而不是无理取闹。所以先生才改变了态度,破例给孙中山讲解书中的内容。)

板书:收起,讲得详细。5.把3~7自然段连起来读一遍,要读出文中先生态度的前后变化的语气来。过渡:孙中山为什么要提这样的问题?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最后两段。

(四)学习第8、9自然段。

1.指名读第8、9段,思考回答:

(1)什么叫“学问”?孙中山是怎么理解学问的?

(2)孙中山为什么敢向先生提问?为什么认为“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呢?

2.讨论回答问题。(然后老师补充总结)(“学问”在这里指的是知识、学识。孙中山认为要想求得真正的知识,就是“不懂就要问”,要问个明白,才能得到真正的知识。为了弄清书里的道理,为了学到知识,他当时宁愿挨打,这种精神是可贵的。在当时情况下,孙中山敢于提出问题是一件不寻常的事,是需要有胆量,有魄力的,是求知的强烈欲望促使他这样做的。孙中山这种认真读书、不懂就问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3.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五)流利、有语气地朗读全文,讨论: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小时候勤学好问?(让学生在文中圈画出反映孙中山勤学好问的词句,再用自己的话有顺序地说一说。)

(六)作业。

1.写本课生字词和“读读写写”的词各三遍。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练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巩固复习生字新词,会听写字词。

(三)做课后作业练习第3题,看拼音写句子。

二、教学重点、难点

看拼音写句子,完成课后练习3,提高拼读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练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老师进行朗读指导。

(1)课文中的问句和感叹句,要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意思读出不同的语气。如“这样胡里胡涂地背,有什么用呢?”这句话反映了孙中山认为胡里胡涂背没有用这一看法,要用反问表示肯定的语气;“……不怕挨打吗?”这句话是那个同学不明白孙中山怎么敢问的,要读出疑问的语气;“你会背了吗?”是先生厉声问的,要读出严肃、生气的语气;又如“请您给我讲讲吧!”应读得稍重些,表示出恳求、期待的语气。

(2)第三段是一个长句,要读出课堂上当时紧张的气氛。可按下面的停顿【需要更多优质资料可加老师微信号***】

和重音来读。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二)巩固复习生字新词。(出示小黑板)1.比一比,组词语。列()

孙()

通()例()

孔()

诵()提()

厉()

堂()题()

历()

党()2.给下面的字加部首组成生字,再组词语。董()________

昭()________ 卷()________

木()________ 3.填空组词语。

弄清()

摇头()

胡里()连连()

壮着()

()无声

4.从下面的词语中各找出两组近义词和反义词填空。照样 认真 糊涂 详细 马虎 仔细 明白 照例近义词:()——()

()——()反义词:()——()

()——()5.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看拼音写句子。

(1)心里拼读,对齐拼音写汉字,默读句子。(2)指名读拼音写出两句话,纠正错的,再齐读。

(三)听写本课生字词。

(四)作业。

1.把听写中的错词各改三遍。2.写课堂练习题。3.熟读课文。

【需要更多优质资料可加老师微信号***】

下载三年级上语文教案[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年级上语文教案[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年级上语文教案-古诗二首-语文A版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 2.通过看注释,查字、词典,边读边想象,大体理解每首诗的意思,体会朋友之间真挚的感情。3.朗读并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难点:......

    三年级上语文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1、我们的民族小学 学习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卧薪尝胆公开课教案

    《卧薪尝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17.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讲述这个故事。 2.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建议”造句。 3.懂得“卧薪尝胆”的深刻含义,明白只......

    小学语文:《赵州桥》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

    《赵州桥》教案 [教学简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雄伟、坚固、美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淀语感,积......

    三年级上语文教案-石榴苏教版(五篇)

    一、《石榴》教材分析: 《石榴》这篇课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5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以时间为线索,描写了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结果这一过程。文章语言优美,在描写石榴花与石榴果时......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期末复习教案 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 第一课 一 复习生词 二 背诵最后一段(共两句,最后是省略号) 三 课文中作者的感情是自豪、赞美,体现了民族团结的精神。 四、抄写窗......

    三年级语文上学期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 整组教材,通过导语、课文和后面的语文园地,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教学是要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从几个不同侧面的故事中,了解同龄人的成长经历,......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29 掌声教案

    29《掌声》 红星完小陈凤 学习目标: 1、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特别是给身处困境的人鼓励与帮助。 2、认识十个生字,能结合课文理解“犹豫、忧郁、骤然、歧视等词的意思。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