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心理健康课程资源注意力教学反思
我的注意力我做主 ——学习策略培养教学反思
上学的时候,总把《心理学》当成是一门考试科目来学习,至于它的重要性以及在教学实践中的意义,却从来没有深入地去思考过。在执教完本节“我的注意力,我做主”活动课后,惭愧于自己以往对学生对孩子简单粗暴的批评,也深深地体会到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力作为各项学习能力基础的重要性。不管结果如何,通过此次活动,对自己的教学和班级管理水平都是一次提升,也得到了一些收获,这对我来说,这才是更重要的东西。下面我想谈一谈从执讲完这节课之后,自身以及学生在平时的教与学中,所发生的改变。
班上的李嘉鑫同学,在课堂小组活动的过程中,积极性很高,他喜欢和同学争论结果是什么,却很少关注题目是什么,学习效果也不太理想;以往我会简单地要求他,把错题记忆一下。执教完本节心理活动课之后,我将学习心理策略运用到与他的谈心中,当我一针见血地指出:是不是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学习内容上,而不是答案上或者你周围的同学身上时,一句话让他瞬间意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自己平时所关注的方向不对,帮助他自我反醒,自我提高。
通过对注意力调查数据的研究,我发现,多数学生对自己的注意力不满意,其原因有孩子们自身的原因,也有老师在处理教学内容时,教学方法陈旧单一,课堂气氛沉闷乏味,令孩子们缺少兴趣,长此以往,注意力也陷入了恶性循环中。反思自己平时的教学,也存在“一言堂”“满堂灌”这些不受学生欢迎的方式,执教本节课之后,我争取在自己的课堂上多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活动,注重引导和发现,注重从视、听等多个方面调动孩子们的注意力,课前设计一些注意力小活动,复习旧知的同时又深得孩子们喜爱,同时锻炼了他们的注意力水平,一举三得。
自己的孩子是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也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这样的问题,以往我很苦恼于如何让孩子注意力集中起来,也经常会急躁简单地要求孩子:认真听讲。由于本节课的关系,在对注意力做了大量的学习之后,我改变了以往的方式,从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入手,从培养孩子的视觉、听觉专注力入手,从点滴做起,陪孩子慢慢提高,意识到注意力的重要性。
课前我们搜索阅读了大量与“注意力”相关的材料,结合初一孩子的年龄及认知特点,确定了我们本节课的活动目标,又进行了大量的减法,经过一稿、二稿、三稿的修改,最后达成了本节课的活动选择、反思生成的一致性,对于“奖项及荣誉”我们把它当成是锦上添花的美事,毕竟,在本次活动中,学习及提高才是我们最大的收获,我们愿以此为基石,在未来的教学之路上,继续研讨,继续提高。
第二篇:注意力课程
注意力思维训练课程模式(初级4-6岁)
总时间:50分钟
一、静心时间(5分钟)
1、走线
目的:稳定幼儿情绪,让其尽快进入训练状态。
做法:在舒缓的音乐中进行,线一般是根据教师的预定形状分为:方形、圆形或椭圆形。线本身宽度和幼儿的脚宽相等或略大与幼儿脚宽。和教具柜或周围的墙的距离大于幼儿臂长。幼儿在走线时,脚跟紧挨脚尖,身体平直,可以根据老师要求,手臂做相应动作:如平行伸展、向上伸展、叉腰等。
2、反馈和任务前的激励
目的:激发孩子训练的兴趣,了解和跟进自己训练的情况,给予激励。
做法:反馈上一次训练情况,每个孩子分别得到几个相应标志;出示新的记分板(场景与AMT训练的激励场景对应)。在儿童坚持做完每一项训练时,发一个相应的标志,如果儿童该任务全部正确,在此基础上额外奖励一个。
3、介绍本周的主题
二、听觉专注训练(10分钟)
1、听觉分辨
选用一段或几段各种动物的声音、自然界的声音和日常生活中的声音让孩子听,听后: ① 指出声音配对的图片,根据声音做相应的动作; ② 数出某种声音出现的次数;
③ 找出某一事先指定序列中遗漏的声音; ④ 出现几种声音,每种声音各出现几次。
2、听觉记忆
听一段数字或词语,选相应的图片排出顺序
三、视觉专注训练(15分钟)
1、视觉追踪(3次)
轨迹法:要求幼儿根据轨迹,找出正确的答案,例如用线条连接兔子和萝卜,要求在错综复杂的线条中,找出哪一只兔子吃到了萝卜,小班幼儿可用手指摸索找,中班和大班幼儿只能用眼睛看。
2、视觉观察与思维(不同纬度归类、按范例串珠—对应、规律串珠可按照颜色、形状、形状加颜色—对规律的保持、照图例贴磁性贴)① 找出能够镶嵌的图形 —— 几何图形
② 匹配颜色相同或相近的物体 —— 颜色和色度
③ 根据标准图在对应背景中排出相应的位置 —— 空间位置
④ 找出和标准图相同或相似的图片(找完全相同的、找一套的)—— 图片
3、视觉记忆
① 出示图片一段时间后,让幼儿在一堆图片中找出刚才见过的和没见过的 ② 出示图片后,让幼儿根据图片的相应颜色进行涂色
③ 出示相关联的图片后,让幼儿进行匹配(数字/图、颜色、位置)
四、故事时间(15分钟)以故事为训练材料,进行视听专注力的综合训练
1、听故事
听第一遍故事后,要求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将图片排序并且回答,如: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样?让孩子们展示和交流答案。听第二遍故事,核对自己回答是否正确。
2、拼图
根据故事的主题,根据整体找出缺少的局部或将零碎的图片构成整体。
3、字配对
将字卡与故事文字配对,边听边看边排。
4、识字游戏(类似译码)
在规定的时间内,比赛又快又准地把某词卡放入它们对应图片的家中。放完后相互检查结果。
五、游戏时间(视听动综合游戏)(10分钟)
以比赛或团体合作的方式进行,需要视听动专注力的全面配合。比如
1、水果蹲
2、传悄悄话
3、抢椅子
4、开火车 ……
注意力思维训练课程模式(中级6-8岁)
总时间:55分钟
一、静心时间(5分钟)
1、走线:顶物走低平衡木或倒走线
2、反馈和任务前的激励
3、介绍本周的设定情境 注:要求和目的同上
二、听觉专注训练(15分钟)第一关:
1、听觉分辨
① 听动任务,根据听到数字做相应动作。
根据语言提示,要求幼儿改正测查纸上的错误图形。② 按照听到词的类型画出相应的符号。
③ 听一段数字或一段话,听完后要求数出几个指定数字或指定词语的数目。
2、听觉记忆
按照相同或相反的顺序写下听到的数字、符号、图形。
三、视觉专注训练(15分钟)
1、视觉追踪(3次)轨迹法:要求幼儿根据数序等提示,找出正确的答案,要求只能用眼睛看。
2、视觉分辨
① 数相同图形的数目
② 找出横线两边不同的数字
③ 找出与标准图相同或不同的图(图形可能存在变式如方向、大小的变化)④ 找出数序中缺失的数字
3、视觉记忆
① 出示图片一段时间后,让幼儿在一堆图片中找出刚才见过的和没见过的 ② 出示相关联的图片后,让幼儿进行匹配(数字/图、颜色、位置)
四、视动、听动等综合训练(15分钟)① 译码训练
② 按点描线画图 / 走迷津
③ 读倒写故事或成语(有拼音)④ 听指令做相应或相反的动作等
五、游戏时间(视听动综合游戏)(10分钟)
以比赛或团体合作的方式进行,需要视听动专注力的全面配合。
第三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反思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反思
----以生科12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例
(专业班级:生科1201班 姓名:XX 学号:11111111111)
指导教师:XX
一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二丶国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近年来,国内的心理学和教育工作者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小学生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占总数的10%左右;初中生占15%左右;高中生约为19%。他们普遍存在着嫉妒、自卑、任性、孤僻、焦虑、逆反心理、情绪反常、神经衰弱、社交困难、学习不良、学校恐怖、吸烟酗酒,乃至自杀、犯罪等心理行为问题。广州市1994年对1000名青少年的调查发现,有53.2%有心理行为问题;1997-1998年中科院心理所的专家对北京市8869名青少年的调查发现,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的比率为 32.0%;2000年北师大课题组在北京、河南、重庆、浙江、新疆等五个不同地区抽样选取16472名中小学生,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6.4%,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4.2%;初中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4.2%,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2.9%;高中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4.8%,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2.5%。尽管调查采用的量表和问卷各不相同,得到的数据也有较大差异,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小学学生存在着较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是客观事实。
根据我们从1996年开始的研究和有关调查发现,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主要包括学习、自我、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其比例分别为30%、20%、30%和20%左右。具体对小学生来说,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方面体脑不协调、不适应的学生逐渐增多,5年级小学生问题最多。学习习惯方面的问题,2年级小学生最多,3年级最少。从整体发展趋势看,3~6年级小学生学习方面的心理行为逐渐增多。在人际关系的信任感方面,2~5年级小学生问题逐渐增多,5年级最多,6年级小学生明显减少。另一方面,小学生的人际建设性不断增强,在对社会自我、家庭自我、学业自我和自我认同上,小学2~5年级学生的评价渐趋消极,而6年级则有所回升。
在我们另一项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压力事件的研究中,则发现有30%属于学习方面,40%属于人际关系方面,其它方面的占30%。可见,学习、自我、人际关系、生活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心理行为问题,是中小学生心理不健康表现形式的主要方面。对此,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后果将不堪设想。要预防、减少和解决青少年学生的这些心理健康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就离不开扎实而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丶师范生具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职业意义 ① 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② 有利于学习、工作效率的提高。③ 有利于智力与个性的和谐发展。④ 有利于心理疾病的防治。一丶理论教学过程与反思
(1)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与反思
通过学习心理健康教育,使我觉得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在校中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比如,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再如,由于家庭的残缺,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就目前状况而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首先,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在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我们学校也建立了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师,就应该做到实处。使学生通过咨询、倾吐和宣泄,释放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据了解,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压力重造成考试的自卑、抑郁、狂躁、恐惧等情绪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无法自制的不良行为问题,青春期困惑的问题等。我们的学生很多是需要帮助的,除了求助于心理咨询师外,学校还应该定期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另外,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单靠个别专职教师是不够的,必须是全体教师广泛参与。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调整。当老师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和理解,学生喜欢你的课,学习有了兴趣,那么学习成绩就能提高;与老师关系亲密了,也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又能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这将有利于完善学生情绪状态和人格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疏导。比如,青春期的性教育、人际交往技巧和意志力的培养等都需要发挥家庭教育功能。家长还应鼓励孩子多交友,在择友上加以指导,培养社交技巧,过多指责、约束孩子反而会使自己的孩子在社交中缺乏自信。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正确引导孩子,加强交流,共同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2)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教学过程与反思
首先,教师应帮助学生和父母建立良好的关系,指导学生尊重父母,理解和体谅父母的苦心。其次,要建立好良好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进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再次,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教师要指导学生恰当评价自己和他人,团结友爱,彼此沟通思想,达到相互了解和信任。独生子女的增多,使这方面的教育越来越显得重要。四,现在的学生心理上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解决的方法也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总结和学习。总之,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不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即使学习成绩很好,也不是社会需要的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他们甚至会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心理健康和个性健全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互为因果,不可分割。一方面,个性的健全发展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基础,另一方面,心理健康又是促进个性健全发展的重要条件。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的人,是人格健全的人,也是个性鲜明的人。健康的心理是优良品德的基础,一个人只有心理健康,才回品德高尚,人格完整。
(3)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理论流派教学过程与反思
(1)动机过程马斯洛假设,每个人都有若干种基本需要,如安全、归属、爱、被重视和自尊,满足这些需要的动机叫做缺乏性动机,不满足便会出现精神障碍,如神经症、人格障碍、分离性障碍等。但是,满足了这些需要虽可免于上述精神障碍,却并不算达到了真正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特征之一是自我实现,即最大可能地实现个人的潜力。这种需要是高层次的需要,也叫做丰富性需要。此时,单纯追求快乐和减轻紧张不安,不足以解释这种人的行为,他们辛勤地工作,往往要体验更强烈持久的紧张,甚至要冒巨大的危险。然而,正是这样的人生历程,使个人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G.Allport也持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个人潜能的发挥为了长远的常常是达不到的目标,而牺牲享乐,保持紧张。长远的目标、社会价值以及诸多利益之综合性体系等,都给发挥个人潜力提供了用武之地。
(2)投身于生活中G.Allport提到,自我的扩张是成熟的一个属性,这种人忘我地工作、思考、娱乐以及对别人的忠诚,他的生活是丰富多彩而又独特的。
全身心投入生活的人,对来自别人的刺激(不论是成功的行为还是苦难中的呼救)都有能力报之以热情的、全力以赴的反应。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技术与方法教学过程与反思
1、精神分析的咨询理论。常用的具体方法有:自由联想法、释梦法、疏泄法、领悟疗法、暗示法与催眠疗法等。
2、行为主义咨询理论。具体方法有:系统脱敏法冲击疗法厌恶疗法自信训练法代币强化法放松法生物反馈法消退疗法、行为塑造法等。
3、人本主义咨询理论。具体方法有:理性情绪疗法认知转变法自我指导训练法应对技巧训练法隐匿示范法等。
第四篇:学习心理健康课程有感
学习心理健康课程前后对比
这学期我们多了一门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是一个非常的有意思的课程,老师带领我们来到了一个比较特殊而有趣的世界。这个课程主要是教育我们认清自己,对自己有更多的了解,也让我对心理健康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老师在课堂上会给我们讲很多有趣的新奇的心理健康知识,我也了解到心理障碍与精神病的区别,了解了如何进行男女之间的交流。
我曾经看过一本书,是高铭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让我对精神病患者有了与之前不同的认识。虽说这本书内容的真实性尤未可知,但是从这本书中我认识到,所谓的“疯子”在“正常人”眼中是疯子,而“疯子”眼中的“正常人”又何尝不是个疯子呢?“正常人”不过是人群中的大多数,那么其中少数的异类,自然会被归于“疯子”一类了。
从健康状态到心理疾病状态一般可分为4个等级: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我认为自己是处于不良状态的。人无完人,我自己有些时候做出的行为、思考的方式是和其他人不太相同的,可以认为我并不时刻处于心理健康状态。而出于理性,我也不会认为自己有心理障碍甚至于有心理疾病,但总归是不太健康的。而通过对心理健康的学习,我认识到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能遗世独立,因此人际交往是很重要的。
无论干什么都得人打交道,以人为本。在人际交往方面不仅要有好的人际交往面,还要处好人际交往关系。对待他人懂得要尊重,要真诚,用宽容自己的心去宽容他人。还要学会谦虚对待他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的追求,要理解他人。还有重要的就是信用,不能答应自己办不到的事情。说真话,不欺骗别人。我想做到这些是很基本的,平时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在课堂上我更清楚地了解了自己,明白自己拥有的,想要的,珍重的。探索自己的过程真的很有必要。通过探索自己,我们对待我们的未来就多了一份自信,明确。经过上课,我的知识更丰富了,办法更多了,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会按老师教的方法合理去对待每一件事,打开心扉与别人沟通,不与别人产生隔阂。对待一件事情的时候,我学会了多方面多角度地去评判,不再感情用事。以前的我容易冲动,如果事情的发展结果和我的预期不同,就可能气急败坏,这真是非常错误的。这样做不仅于事无补,而且对自己,对他人有伤害。心理课程的学习让我更加宽容,更加理解别人,也知道在面对一个错误的时候应该先问问自己有没有做错事情,然后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对方现在的感受,再通过沟通来寻求解决的办法。
在学习心理健康教育之前,我对男女之间的交往是比较排斥的。毕竟男女有别,所以我以为男女之间最好还是保持距离,如果有男生和我说话,我就会说话特别小声,也不敢看对方,希望对方别和我说话了让我回到女生的世界里。但是通过学习,我了解到男女之间正常交流是很有必要的,男生与女生之间是可以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地友好交流的。而且到了大学这个时间段,我们也该对恋爱有所了解、有所尝试。
在大学里谈恋爱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是我们要有正确的恋爱心理。要正确的认识爱情,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有迎接爱的能力,能准确的对爱的信息作出判断,还有要有拒绝爱的能力,自己不愿意或者不值得接受的爱应该有勇气拒绝。我想,这真的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我需要认真地学习它,也正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才让我对它有了不同的理解。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我受益匪浅。但学习如何塑造健全的人格,建立正确的三观,学会更好地与人沟通是一辈子的功课,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也会一直学习,一直改进,学会信任,学会感恩。
第五篇:科学课程学习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现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反思谈一下,科学课程学习教学反思。
一、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同时,它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种子埋藏在土里,只是具备了发芽的内部条件;只有当它感受了阳光的温暖才会发芽!
我们要做的就是使学生感受到——我是课堂中的一分子,而且是不可缺少的!这对学生建立信心、合作意识、集体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反思《科学课程学习教学反思》。
二、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三、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但也需要明确,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只是本人的一点点体会,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教学者必须重视小学科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