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大班手工活动:四角灯笼
幼儿园大班手工活动:四角灯笼
作者:孙如华 余晓妹编著
来源:《幼儿园环境布置》
上传时间:2014-03-24 材料:电光纸、棉线、皱纹纸
方法:将裁成同样尺寸的四个正方形,按图80-1至图80-6折叠四个平面灯笼,将折好的四个平面灯笼口粘合,四个灯笼座粘合,成为立体的四角灯笼,用棉线提梁,皱纹纸作穗。
步骤:
图一 正方形纸两边向中心折叠
图二 反过来,按虚线将两端向里折
图三 按虚线及箭头方向折叠
图四 按虚线将四个角向后折
图五 将上下两个小角拉开压平
图六 按虚线折好
图七 完成图
第二篇:大班公开课手工制作:灯笼
课题:制作灯笼
教学时间:2011-10-18
教学地点:佛昙中心幼儿园
教学班级:大二班
班级人数:43人
执教人:林雅芬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看图示折长方形的基础上,进一步折出灯笼,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系统化折纸的兴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重点难点:对准折痕对折,反角向外拉直。
二、活动准备: 1.方形纸
2.灯笼折纸范例一份。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教师依次出示灯笼折纸范例:
小朋友看一看这些是什么?好玩吗?想不想知道它们是怎么折出来的? 2.教师示范操作,幼儿操作,交代要求。灯笼制作过程:
(1)将正方形纸张对折成“长方形”,还原。(2)对准还原后形成的折痕,左右再分别对折。(3)折出四个小角,再向反方向折。(4)折出四个角(反角)。
(5)反过来,反角向外拉直;翻面,灯笼就折好了。3.分发纸张,教师边示范幼儿跟着教师步骤进行操作。
幼儿按教师示范来折纸,教师观察幼儿,进行个别辅导,遇有大部分幼儿都不会折的步骤,可中途停止,集体讲解演示后再折。
4.总结评价,结束活动。展示作品,让幼儿欣赏、评价,看看谁折的好。
第三篇:幼儿园大班手工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手工活动教案《特产包装盒》
活动目标:
1、根据家乡的外形,味道等特征设计包装图案。
2、尝试用各种材质装饰包装盒,体验做手工的快乐。
活动重点:
根据家乡的外形,味道等特征设计包装图案。
活动难点:
尝试用各种材质装饰包装盒,体验做手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特产盒子、教学剪刀、画纸、蜡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盒子,引出课题。
1、把特产盒子散放在教室四周(也可以放在不同的地方)。教师:看看我们教室里多了什么呀?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2、逐一出示包装盒,引导幼儿观察,说说它是装什么特产的。教师:你们怎么看出来这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呢?这个盒子上面画的是什么?是什么意思呀?它是装什么的呀?这个盒子上的图片是什么呢?上面写的是什么字呀?
3、教师小结:盒子外面要画上里面装的东西的图片,画上去,大家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还要在盒子上名字。盒子里如果是很好吃的东西,要把东西得让让觉得很好吃,如果是很香的东西,要画得很漂亮,让人感觉到它的香味。
二、幼儿观看幼儿用书。
1、幼儿观看书上的盒子,说说书上的盒子是怎么设计的。
2、教师:书上有很多漂亮的盒子,我们来看看它们是怎么画的,用了什么颜色。
三、幼儿看挂图的制作步骤,进行包装盒的制作。
1、幼儿讨论制作的内容。
教师:我们的家乡有很多特产,想请小朋友来设计盒子,你想怎么设计呢?(幼儿讨论家乡的特产,并说说自己想设计的主题。)
2、出示材料,介绍材料。
教师:老师这里有空白的纸盒、画笔、剪刀、白乳胶,请小朋友看挂图上的制图步骤来做漂亮的盒子。小朋友先在白纸上画团,画好涂上颜色,再把它剪下来,贴在盒子上进行装饰。
3、幼儿制作盒子。
4、请先制作好的小朋友还可以,通过绘画的形式进行设计我们瑞金的各种特产包装盒。
四、展示作品。
把做好的盒子放在教室周围,幼儿学习的时候可以进行欣赏自己做的盒子。
五、展示幼儿的作品。
1、刚才小朋友很认真设计了各种特产的盒子,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个小朋友设计的特产盒子最好。
2、评价幼儿作品,表扬做得好的小朋友。
3、带领幼儿整理收拾材料。
第四篇:幼儿园大班手工活动:毛毛虫
幼儿园大班手工活动:毛毛虫
材料准备:
任一种颜色的布、海绵、小棍、针、线
制作过程:
1、将海绵剪成大小不同的圆球(其中一个稍大),用布包上,家长协助在稍大的一个上缝上眼睛和嘴。
2、用与布相同或相近颜色的线将每一个圆球连接起来形成虫身(做头的圆球在前)。
3、将塑料管系在最后两个圆球上。将小棍的一端系在虫头和虫身的连接处,另一端插进塑料管。
4、拉动小棍,一条会动的彩色毛毛虫就做好了。
第五篇:幼儿园大班幼儿手工活动
幼儿园大班幼儿手工活动:剪纸拉花
活动目标 :
1、初步尝试折、剪、粘的技能;
2、通过反复练习训练儿童的耐心。
活动准备:方形彩色纸若干(红、黄、蓝)、剪刀、胶水、盘子、棉签、教师作品
活动重点:折、剪
活动难点:幼儿剪纸时要特别注意方向和间隔距离。
活动过程
1、欣赏教师作品,念儿歌《拉花歌》,激发幼儿兴趣。
“你拉一,我拉一,见到朋友笑嘻嘻;
你拉二,我拉二,送你一条花手绢儿;
你拉三,我拉三,朋友分手说再见;
你拉四,我拉四,我们再来玩一次。”
2、“老师的拉花都是用这样的彩纸做成的,怎么做呢?我们需要三个步骤:
1)、折——对角折
a、认识正方形的边与角;
b、对角折一次,成三角形,认识三角形的边与角;
c、三角形再对角折两次,认识长边(∠1)、开口边(∠2)、不开口边(∠3)。
2)、剪——不剪断
a、正确的握剪手势:在我们没有开始之前,一定要将剪刀合起来;
b、左手捏着∠1,从长边向不开口边剪,不要剪断;
c、左手捏着∠3,从不开口边向长边剪,不要剪断;
d、上方法做同样的6个剪纸。
3)、粘——粘四角
a、将6个剪纸轻轻打开,老师念儿歌帮助幼儿掌握沾的技巧:
“红对红,蓝对蓝,黄对黄来别放反,四个角,轻轻沾,胶水只用一点点。”
b、同样颜色的剪纸,边角对齐,用棉签粘上一点胶水将四个角粘上,放一旁,晾干。
c、将三种颜色的拉花,其中心点粘在一起,两头粘一个拉扣。
d、晾干,幼儿洗手。
3、胶水干后,老师与幼儿一起玩拉花,念儿歌。
小班剪窗花
活动目标:
1、学习剪窗花技能,发展小肌肉动作的协调性。
2、学习合作组画,感受疏密、高矮、前后排列对比的美。
活动准备:
多色蜡光纸和普通纸、剪刀、胶水、蜡笔、每组一张大白纸
活动过程:
1、让幼儿观察桌面材料和工具,明确剪窗花的活动内容。
2、教师示范:
(1)把大方纸变成多层三角形。
(2)找准中心点,剪成花瓣形。
(3)用剪刀在三角两边剪出“小嘴”、“小洞”、“小缝”。
3、让幼儿取出白纸练习剪窗花。
4、幼儿自取蜡光纸剪花朵,提醒幼儿要拿紧中心点。
5、幼儿围在桌子自由走动粘帖纸花,然后用蜡笔或油画棒添画茎和叶。
6、展示幼儿作品,可引导幼儿互相评议,从中寻找疏密、上下、对称不对称等表现手法。
7、幼儿可根据需要修改作品,教师帮幼儿展示作品。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