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基本性质》案例与反思(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5 03:01: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比的基本性质》案例与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比的基本性质》案例与反思》。

第一篇:《比的基本性质》案例与反思

《比的基本性质》案例与反思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预设之中的知识达成”,乃是一节课的“主旋律”;一节课的动态生成及“预设之外的知识生成”,乃是一节课的“小插曲”。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这个时候,我的条件反射性做法是将学生拉回到自己的设计之中来,而不能灵活巧妙地处理这些小问题,使教学正常进行。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我顺水推舟,按照学生的思路却收到了意外的效果。教学过程如下:

1)运用旧知猜想新知。

教学时先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商不变性质和分数基本性质,并由学生自己举例说明。或者通过填空题帮助学生再现这些知识。2)小组活动验证猜想。

提出课本中的问题:联系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想一想,在比中有什么相应的规律?可以先让学生说出个人的猜想,再自己举例验证,或者四人小组分工合作举例验证。通过交流,使学生看到各种角度(除法与比,分数与比)、各种方式(同乘,同除)的验证情况。

3)知识的生成:在学生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后,引导学生小结出整数比的化简方法:用比的前项和后项的最大公约数分别去除比的前项和后项。小结化简整数比的方法后,我便问学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除整数比需要化简外,还会遇到哪些比需要化简?学生讨论后,得出还有分数比、小数比需要化简。这时有个学生又突然想到了整数、分数、小数的混合比需要化简。于是,学生的探兴趣更浓了,我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把每种可能的情况都有罗列出来,然后以上组形式再次进行探究,最后学生的讨论结果让我大吃一惊,他们得出了每种比的化简方法,有的组还有好几种方法,而且在练习巩固中,由于是自己的理论所得,学生们对于每种比的化简方法都有能熟练掌握。反思:

一、预设的学习结果是教学的最基本目标,一堂课能否得到丰富的“预设中的知识达成”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目标意识,时刻注意围绕目标的实现展开教学活动,及时关注预设目标的达成情况,不断调整教学进程,引导课堂向着预期的目标进行。

二、教学中预设之外的生成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应根据生成的内容是否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是否对学生的发展有价值等来灵活处理。抓住师生不期而至的、有价值的问题和观点,丰富教学目标。三、一节好课的形成,往往考验了一名教师多方面的素质,尤其是他的课堂灵活调控能力,是否能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巧妙灵活的调节,以收到好的教学效果,而又不影响正常的教学进程。

李琼2014年11月

第二篇:比的基本性质教学案例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比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学习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之间关系,除法的意义和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教材联系学生已有的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通过对板书的“变式”,启发学生找发现比中存在的数学规律,然后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并应用这一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比的意义,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已经掌握的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学习。而比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性质及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相通的。学生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已经掌握了其形成的推理过程,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类比学习技能。他们完全可以根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推导出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第十一册教材第50~51页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会化简比,能区分化简比和求比值。

3、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的意识,并能与他人互相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现理解比的基本性质。难点: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引言:同学们知道猴子最爱吃桃子,下面就来看一看一个猴王分桃的故事。猴王管辖的猴群分为三个组,一组有4只猴分得3个桃,二组有8只猴分得6个桃,三组有12只猴,分得9个桃。请问猴王的分配公平吗?

让学生思考:每只猴分得几个桃?桃与猴的比怎样?比值是多少?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3÷4

6÷8

9÷12 3:4

6:8

9:12 学生观察算式,思考:

1、三个除法算式有什么关系?

2、三个分数的值相等吗?

3、三个比相等吗?(相等)为什么?

4、猴王的分配公平吗?(公平)为什么? 板书:

3÷4 =6÷8=9÷12 3:4=6:8=9:12 是啊!猴王的分配是公平的,由于它的公平才被众猴推为猴王。

【设计意图:以故事、质疑导入,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举多得。】

二、探讨规律

观察等式,有什么特点?

一个比的前项发生变化,后项也相应变化,变化规律是怎样的呢? 学生分组讨论,寻找变化规律。小组汇报、交流。

1、从左往右观察前后项的变化: 前项3→6(3→9、6→9)后项4→8(4→12、8→12)3:4=(3×2):(4×2)=6:8 3:4=(3×3):(4×3)=9:12 6:8=(6×1.5):(8×1.5)=9:12

用一句概括性的语言表达上述变化规律,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板书。

2、从右往左观察前后项的变化: 9:12=(9÷3):(12÷3)=3:4 6:8=(6÷2):(8÷2)=3:4 9:12=(9÷1.5):(12÷1.5)=6:8 用一句概括性的语言表达上述变化规律,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板书。指名回答小组交流的结果.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述: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

3、讨论:上面同乘以或除以的“数”是不是任何数都可以? 归纳并完善变化规律。

4、联系已学过的知识给你发现的规律起个名称。师板书:比的基本性质。

5、尝试:

(1)、4:5的前项扩大2倍,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该()。(2)、如果3:2的后项变成15,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前项应该为()。【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思考——讨论”,让学生自主发现规律,自然生成新知。归纳变化规律时,在关键处点拨,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三、运用规律

思考:最简整数比是什么样的比

像(3:4)这种前后项为互质数的比叫最简整数比(简称最简比)。(板书)

1、化简比。

出示例1: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14:21

(2)1/6:2/9

(3)0.25:1.2

30:10 讨论14:21如何化简?学生汇报。

2、小结化简比的方法。如何化简分数比和小数比?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归纳。(允许方法多样化)学生尝试化简。

3、比较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异同。完成练习十一第3题。

讨论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是什么?

强调:比值是一个数,化简比仍是一个比。(板书)

【设计意图:先了解最简整数比,讨论化简方法,再尝试练习,引导学生重视学习方法,不盲目动笔。通过对比学习,区分化简比和求比值,正确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五、强化认识

1、完成教材第46页“做一做”

2、判断:①、1/2:1/4化简后得2()

②、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③、两个数的比值是1/3,这两个数同时扩大5倍,它们的比值是1/3()

④、圆周率表示一个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

()

3、填空。(小黑板出示)

(1)、3÷4=()/()=()÷()=21:()(2)、两个的比值是5/6,这两个数的最简比是()。

4、甲数是乙数的50%,用比的角度来描述这两个数的关系。

5、А,Б两圆的重叠部分是圆А的1/7,也是圆Б的1/5,求А、Б两圆的面积比。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实现知识的迁移,使知识融会贯通。在应用中强化认知。】

六、总结全课

谈谈本节课的学习心得。

七、布置作业 教材53页4、5题

板书设计

比的基本性质

3:4=(3×2):(4×2)=6:8 3:4=(3×3):(4×3)=9:12 6:8=(6×1.5):(8×1.5)=9:12 9:12=(9÷3):(12÷3)=3:4 6:8=(6÷2):(8÷2)=3:4 9:12=(9÷1.5):(12÷1.5)=6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案例中用学生喜听的故事引入,来代替书本的内容。当学生一听到猴子分桃子的故事,兴趣倍增,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列出每只猴子可得到桃子的只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循序渐进地进行知识的自然过渡。渗透曾经学过的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启发学生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为下一步的猜想和类推做好知识上的准备,这样不仅使学生自然而然地生成新知,理解并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课堂上,通过让学生观察思考、启发引导、提问设疑、探讨比较、讨论总结、观察概括等方法探讨“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规律,然后让学生总结出完整的规律,通过对比总结、概括归纳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知识。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这一环节,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尝试练习,深化新知,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大柳树小学

王丽霞

2015.12.15

第三篇: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比的基本性质与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有着密切的联系。但这节课,我没有用这两条性质来转入新知,而是让学生在判断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写出一个比与比值相等的若干个比的基础上,进行观察,分析这些等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的变化规律上,再以小组讨论的学习的形式,归纳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这样学来的知识,经历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集体归纳小结,既学得轻松自如,又记忆深刻。这比直接灌输明显要有实效。当学生学习了比的基本性质后,再倒回去与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相对照,更明确了他们实质上是一脉相承的。把他们三者联系起来板书,沟通了新旧知识的练习,起到了举一反

三、融会贯通的作用。

对例1的教学,我不是采用讲授法,如果教师边讲解化简过程,边板书,也许学生能听懂,但效果不一定好,在这节课堂中,我采用了尝试解决法,由学生尝试化简,遇到问题小组共同探究、共同商讨、找到化简的办法,最后还进行板演,通过板演学生与学生之间互评,再把自己的解题过程与黑板板演对照、进行自评。有了这样有效的评价过程,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增强了自尊心与自信心,体验了数学学习的价值,逐步建立正确地价值观。

本节课主要用让学生在发现中学习、在比较中学习、在尝试中学习、在练习中学习、在评价中学习,教学效果较好。

第四篇: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一:

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从把握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开始,从分析它们的相似之处入手,通过让学生联想、猜测、观察、类比、对比、类推、验证等方法探讨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规律。由于在推导比的基本性质时要用到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除法的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等知识,因此教学新课时对这些知识做了一些复习,引导学生回忆并运用这两条性质,为下一步的猜想和类推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事实也证明,成功的铺垫有利于新课的开展。学生通过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通过类比,很快地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这样一来节省了很多的时间,二来也让学生初步感知了新知识。整节课无处不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无时不渗透着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不论是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语言描述,还是对化简比的方法的总结,都留下了学生成功的脚印。同时采用讲练结合、说议感悟、对比总结、质疑探索、概括归纳的方法,掌握知识、应用知识、深化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学生学的轻松,教师教的愉快!

注重练习题的设计,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练习题的设计应强调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在教学中我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一些学生容易进入陷阱的题目,在这些小陷阱中,让学生愉快地掌握知识,突破重点和难点。例如:当学生得出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规律时,我马上出示:尝试:(1)、4:5的前项扩大2倍,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该()(2)、如果3:2的后项变成10,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前项应该为()这两题,如果学生会完成了,这个基本性质也理解了。再如:我出示的例1中的3道例题,把学生在化简过程中将会出现的错误全部呈现了出来,学生第一印象的掌握,有助于今后的练习。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愉快中产生新的兴趣,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成功。但是数学的抽象性、严密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又常使学生难以理解,甚至望而却步。因此本节课教师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引导学生用一系列的猜想来提高兴趣,增强数学的趣味性,从而引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有了兴趣做支撑,后面的新课学习就积极主动。

总之,教学中我着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力求使学生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均衡发展,但课中也存在遗憾,在以后教学中力求让学生在知识点和概念上表述更准确。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二:

教完比的基本性质后,我不停地在思考一个问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有一个最重要的基础:已有知识,尤其对六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在以前学习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数学知识,尽管这些知识的获得有的来自于他人的帮助,有的来自于自身的感悟,但是不管怎样,不管其来源如何,既然学生已经掌握,就纳入到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中,这些的确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并作为小学生已有知识的一部分构成进一步学习新知的数学资源。《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小学生已有的知识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

其实,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他们已经有了许多相关的数学知识,很多教材中的新知识对于学生来讲并非新知识。正因为这样,我理解的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实质是,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与新知进行交互作用,进而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学生以前学习的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和今天学习的比的基本性质相互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生的已有知识理所当然地成为他们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基础,进而成为我们进行数学教学的一个庞大资源库。而这些学生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数学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条件。教师如果能够注意到这些情况,并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科学合理进行利用,与学习数学新知互相结合起来,必将起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既是数学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更是数学学习所必需的。

一、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思考,主动建构概念。

数学建构主义学习的实质是:主体通过对客体的思维构造,在心理上建构客体的意义。所谓思维构造是指主体在多方位地把新知识与多方面的各种因素建立联系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意义。学生通过观察具体的感性材料,己初步形成概念的表象,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比、思考,将新知识与已有的适当知识建立联系,又要将新知识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结合,通过纳入、重组和改造,构成新的认知结构,建构出新的概念。本课中,引导学生观察了两组比的特征后,进一步启发学生联系起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通过对比、思考、重组等思维活

二、应用概念解决问题,广开言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习概念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概念一旦获得,如不及时巩固,就会被遗忘。应用概念解决问题其实就是进一步巩固概念知识。只有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学习才是有意义的。本课中,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方法不只一种,不管采用的是哪一种方法,只要合符规律,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尊重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随后还安排了综合性练习,这些练习不仅能起到巩固、深化概念的作用,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三:

一、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实例引入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中处处都有数学。在教学中我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重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让学生体会到:身边有数学、数学无处不在。本节课的教学用学生喜听的故事引入,来代替书本的内容。当学生一听到猴子分桃子的故事,当然兴趣盎然,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列出每只猴子可得到桃子的只数,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层层深入,环环紧扣,循序渐进地进行知识的自然过渡,使认识逐步由感性向理性深化。同时对学生进行做人要公平的人生哲理教育。

二、注重练习题的设计,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练习题的设计应强调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在教学中我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一些学生容易进入陷阱的题目,在这些小陷阱中,让学生愉快地掌握知识,突破重点和难点。例如:当学生得出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规律时,我马上出示例题,基本性质理解了,学生就会完成了。再如:我增加的两道例题,把学生在化简过程中将会出现的错误全部呈现了出来,学生第一印象的掌握,有助于今后的练习。

三、教学中体现了数学学习中做与想的结合。

课堂上,通过让学生观察思考、启发引导、提问设疑、探讨比较、讨论总结、观察概括等方法探讨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规律,然后让学生总结出完整的规律,同时采用讲练结合、对比总结、概括归纳的方法,掌握知识、应用知识、深化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课上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1/9其实就是比的另一种形式,比的化简的第二种方法应该留到下节课再讲。今后,我需更加努力,虚心向前辈们请教学习。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四:

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课,要求学生能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这一目标。也就是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化成是互质数,并且是一个比,并能区分化简比和求比值在最后结果上的表现形式。这对于很多学困生来说,是一个较难掌握的地方。在以往的教学中,本人都先让学生弄清最简单的整数比之后让学生尝试解决例题中的三个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悟出化简比的方法。但这种教学方法的效果不是很好,学困生的错误率还比较高。由于受到前面学习求比值的影响,所以分不清化简比和求比值;由此,我认为应采取加强对比的教学策略,并通过以下教学方法来改变这一现状。

一、利用旧知学习新知的学习方法。如在教学例1前,先让学生做一道这样的练习题:学校有8个篮球,12个排球,篮球和排球个数的比多少?让学生发表各种意见,然后讨论篮球和排球的个数比是写成8:12好还是写成2:3好?在教学例1时,先把例题转化成约分:14/21,1.25/4这种形式,让学生运用以前的知识经验进行计算;接着让学生把它看成比的形式,该怎么读呢?学生齐读。教师直接指出这就是我们要学的化简比;从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的学习。学生学习起来也感觉很简单,容易接受。

二、加强对比,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如8:12和2:3进行比较,通过讨论,发现比的特点,让学生更清晰什么是最简单的整数比;把约分转化成化简比,鲜明的对比,明确地理解化简比的方法。

三、从故事的情景中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突出学习化简比的必要性。在教学中,本人讲述了一个《商人和上帝》的故事,商人向上帝倾诉自己的努力,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希望能得到上帝的支持和帮助;于是,上帝提出这样的要求:在所给的比当中选择一个比,就是你的朋友与商人的。商人只要从上帝提出的要求中(2.4:4.8、1/6:1/

3、36:72等等)选择一个比,上帝就会无条件地送给他们所想的礼物;从商人的思考、难以选择的困惑中,让学生体会到化简比的必要性。

这节课,学生都充满积极向上的信心,都在不断地探索中不断获得新知,在学生的练习反馈中,也发现大部分学生能掌握了这一知识点。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五:

《比的基本性质》一课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节内容,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正确应用比的性质化简比,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在以前的教学中,我基本上是在旧知铺垫的基础上,让学生合理猜测、自主验证,最后实践运用、提高能力,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实践先学后教的模式以来,我感觉这样的设计在一定的程度上确实实现了学生的自主,但实质仍然是教师的思想主导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之实现知识的认知的。因此,我作了以下的尝试。

首先是大胆探索。让学生根据比与分数的性质来研究在比中有什么性质,通过实例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感受比与分数、除法的联系,从而初步感知比的基本性质;然后尝试化简。出示三组检测题,让学生把下面的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包括一组整数比,一组小数比,一组分数比。学生独立尝试,小组交流方法。接着反馈总结。议一议: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化简比的一般方法(整数比、小数比、分数比如何化简),及结果的表现形式。最后巩固应用。必做题和选做题分别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提高训练。

四大块内容的设计,从导探总用四方面,让学生充分的自主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了先学后教。

第五篇: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作者:赵福丽 来源:尹庄镇中心小学 点击:4612次 评论:0条

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从把握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开始,从分析它们的相似之处入手,通过让学生联想、猜测、观察、类比、对比、类推、验证等方法探讨“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规律。由于在推导比的基本性质时要用到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除法的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等知识,因此教学新课时对这些知识做了一些复习,引导学生回忆并运用这两条性质,为下一步的猜想和类推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事实也证明,成功的铺垫有利于新课的开展。学生通过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通过类比,很快地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这样一来节省了很多的时间,二来也让学生初步感知了新知识。整节课无处不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无时不渗透着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不论是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语言描述,还是对化简比的方法的总结,都留下了学生成功的脚印。同时采用讲练结合、说议感悟、对比总结、质疑探索、概括归纳的方法,掌握知识、应用知识、深化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学生学的轻松,教师教的愉快!

注重练习题的设计,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练习题的设计应强调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在教学中我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一些学生容易进入陷阱的题目,在这些小陷阱中,让学生愉快地掌握知识,突破重点和难点。例如:当学生得出“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规律时,我马上出示:尝试:(1)、4:5的前项扩大2倍,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该()(2)、如果3:2的后项变成10,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前项应该为()这两题,如果学生会完成了,这个基本性质也理解了。再如:我出示的例1中的3道例题,把学生在化简过程中将会出现的错误全部呈现了出来,学生第一印象的掌握,有助于今后的练习。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愉快中产生新的兴趣,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成功。但是数学的抽象性、严密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又常使学生难以理解,甚至望而却步。因此本节课教师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引导学生用一系列的猜想来提高兴趣,增强数学的趣味性,从而引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有了兴趣做支撑,后面的新课学习就积极主动。

总之,教学中我着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力求使学生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均衡发展,但课中也存在遗憾,在以后教学中力求让学生在知识点和概念上表述更准确。

下载《比的基本性质》案例与反思(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比的基本性质》案例与反思(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一、学情分析 新课标中指出“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其实......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袁营小学 曹喜果 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第四章《比》——比的基本性质,这节课在学生掌握了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从把握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开始,从分析它们的相似之处入手,通过让学生联想、猜测、观察、类比、对比、......

    比的基本性质的教学反思

    前不久,我上了六年级《比的基本性质》这节课,感想颇深,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体现了新课标、新思想、......

    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45 、46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一的第4—7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2、正确应用比的基本......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5篇)

    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从把握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开始,从分析它们的相似之处入手,通过让学生联想、猜测、观察、类比、对比、类推、验证等方法探讨“比的......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优秀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优秀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优秀1 上周四上了《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一课,自以为准备比较充分,于是把本应分为两课时的内容在一节课......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课题2: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设计:杨波。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0、51页的内容,“做一做”,练习十一第4~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知识的类比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