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个人原因

时间:2019-05-15 03:45: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后进生个人原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后进生个人原因》。

第一篇:后进生个人原因

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又可以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

1、智力因素

科学研究表明,在“人类八大智能(即语言、数学逻辑、空间想象、音乐、身体动力、人际关系、自我认识和认识自然的能力)”方面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正如人们所说的:“十个手指有长有短”。我们应该承认人与人之间在文化学习方面是有一定的差异的,而这种差异会表现为“先进”或是“后进”。这种差异还体现在同样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就后进生来说,他们之间学习成绩的差异与非智力因素水平有显著关系,而与智力水平关系较小,也就是说,导致这部分学生学习差的原因,主要不是智力因素的差异,而是非智力因素的差别。

智力差,一般只会导致成绩差,接受新知识能力差,反映较慢、理解力差,自学能力差,如果不花时间去学,不懂的知识会越积越多,越来越跟不上。对待作业练习马虎应付,遇难不究、不问,甚至抄袭了事,解题过程杂乱,没有逻辑性;不能找出问题的重点与难点,阅读程度慢且容易受外界干扰,学习被动。智力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观察、归纳、思维、联想能力比较差,有时也懒得去思考。他们观察事物无目的也缺乏分析、比较、归纳能力,因而感知的是事物个别的、局部的、非本质的属性。有的学生缺乏应有的数学思维。平时,他们能够勤学苦练多复习,但是只能停留在葫芦画瓢上。一到考试时,成绩不是很理想。

(2)、记忆能力较差,常常是记得慢、忘得快。他们要记忆一个材料,多半采用机械记忆,只会通过频繁的重复来完成,不使用记忆策略,因而事倍功半,再加上新的记忆任务的出现,包袱越背越重。

(3)、技能较差。由于他们对基本概念理解不清,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平常动手少,因此技能较差,表现为完成作业的速度慢,做作业时常机械模仿,不善于应变,缺乏技巧。

2、非智力因素

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后进生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甚至突出的缺陷,这是导致致他们各方面落后而成为后进生的重要原因。内因是第一位的,外因是第二位的,后进生不是他们的智商低,而是不用心或不用功,他们普遍表现为厌学、自私、霸道、不诚实、好吃懒做、不求上进、不思己过、交不三不四朋友、讲哥们义气。没有理想,也无追求,自甘沉沦,得过且过。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处于不断地调节与完善期,生理、心理、机能、智力的发展都处于迅速发展的时期,许多新事物的涌现,他们来不及消化和适应,因此在心理上产生了不良的情绪反应。他们常因一件小事而欣喜若狂,也会因一点小挫折而一厥不振,自暴自弃。自控力受情绪控制,意志薄弱,缺乏强烈的求知欲,依赖性大,自控力低。因此,容易产生行为偏差,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或产生思想偏差。具体因素有以下几点:

(1)、对数学重要性认识不够。

很多家长、孩子都认为读书不是唯一出路。这本没错,但举的例子却都是读书无用的反例。是有了这样一个思想的指挥,孩子更是糊里糊涂学习,糊里糊涂过日子。学习习惯差,学习态度差,学习方法又不当。进而不想学、厌学,成绩也越来越差。却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玩上。这样,学生数学基础没打好,不管是哪种原因所引造成的,都会成为后继学习的一个重大障碍。

(2)、学习动机不端正。

学习和从事其他活动一样是需要动力的,没有了动力,不知为何而学,就会不想学,就很容易成为后进生。后进生的学习动机构成主要有两类,一类为升大学而学,一类为将来赚大钱而学。于是,有的当感到将来升学无望时,就会丧失学习动力,但迫于父母的压力不得不学习,不想学习又不得不到校,到校后无事干,自然要找点事做,或是为了寻找玩伴,或是把学校当作避难所,而非求学的地方,对自己的前途迷惘不清,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自我约束力差,很容易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而这部分学生成为后进生则是必然的。

(3)、自学能力和基础差。

有些学生知识基础不扎实,对现在所学的课程听不懂,不能认真主动的学习分析教材,总结不出教材的知识结构及知识的形成过程,更不能找出问题的重点和难点,说不清楚掌握了哪些,同时也提不出问题,对学过的知识点不会用,更谈不上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而逐渐形成的成人感又使他们极要自尊,极要“面子”,因此他们就会认为学习不能给自己带来喜悦,反而使自己“丢人现眼”,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这会让他们容易感到苦、累,心理上不堪重负,这部分学生成为后进生也是不可避免的。

(4)、学习方法不当。

中学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中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又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就表现出学生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还有的学生学习方法不恰当,总是死记硬背公式,不能灵活运用各种公式。并且这类学生既不向优生请教,又不问老师。总是以不懂装懂的学习方法来应付自己,久而久之学习上造成一个恶性循环,导致学习成绩后进。

(5)、指导与训练缺乏。

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系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训练,对什么是科学的学习方法缺乏明确的认识,在学习中也不能自觉地加以运用。即使有的学生掌握了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也大都是走了很多弯路之后形成的,并且是零散的。这就使得科学的、系统的学习方法很难在学习中自然而然地形成。因此,教师应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作为学生,也应该多阅读一些这方面的书籍,积极主动地建立自己的学习方法体系。

(6)、兴趣缺乏。

有位教育家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习兴趣与学习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当学生对某门学科产生学习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力求掌握知识的理智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采取积极主动的意志行动,使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教学方式的变化也比较大,教师辅导减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经过分析,发现后进生对学习数学知识普遍缺乏兴趣,求知欲低,特别对于某些抽象性较强的概念、定理的学习,更是难上加难。有些后进生,一遇到计算量比较大、计算步骤比较繁琐,或者是一次尝试失败,甚至一听是难题或一看题目较长就害怕。有的后进生对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漠不关心,若无其事,课后布置的作业,没有解题步骤,抄袭一个答案了事,再加上教师平时对待后进生要求多,关爱少,批评多,鼓励少,惩罚多,教育少,堵截多,疏通少,久而久之,使学生从产生了对抗的心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故感觉上数学课如嚼蜡般无味,很难集中精神去听课,导致恶性循环,最终放弃。所以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后进生” 产生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

(7)、意志力薄弱。

不管什么样的后进生,或多或少都是有一些上进心的,都是想改变自己的落后面貌的,在一定条件或某种因素的激励下,他们也能努力学习,对于自己的过错行为有所约束。但由于其意志力薄弱,易于满足,缺少恒心,所以时好时坏,一遇上坏的环境条件、不良的影响或干扰的诱因,又会故态复萌,旧习重犯;在学习上一遇困难就畏缩不前,缺乏克服困难的坚强毅力。后进生虽然有时懂得什么行为是正确的或错误的,但当个人不正当的欲望和要求与道德观念发生冲突时,由于恶习较深时常表现出不能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是导致他们在转化过程中经常出现反复的原因之一。导致不良的行为习惯表现在:有的在生活上自由散漫,纪律观念不强;有的懒惰、贪玩,经常迟到或早退甚至旷课;有的同学学会了抽烟甚至有烟瘾;有的酗酒、盗窃,打架闹事;有的常出没于网吧;有的和街头流氓整天混在一起,甚至违法乱纪。

(8)、道德修养差。

后进生一般自由散漫,不遵守纪律,经常旷课、迟到、早退;调皮任性,爱闯乱子,对班集体漠不关心,缺乏最起码的社会责任感;对老师和长辈没有礼貌,与同学不能融洽相处,对别人的进步常持敌视态度;对人不诚实,善说谎话等。是非观念是指一个人对已对人的行为应该分清什么是美与丑、善与恶、荣与辱,并认识行为产生的社会影响。后进生容易犯错误的原因之一就是道德无知、是非不分。由于无知,他们对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常常分辨不清,往往产生一些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如寻衅滋事、打架斗殴、小偷小摸、考试作弊等。他们对社会道德行为准则的认识非常模糊,其道德评价能力也比一般的学生差得多,他们往往不能正确评判自己和别人的行为是正确还是错误,例如把顶撞老师、说老师坏话、违反课堂纪律、制造恶作剧看成是“正义”和“通用性”;把包庇同学的错误、抄袭作业视为是“友谊”;把尊敬老师和长辈看成是“溜须拍马”;把向老师反映班级情况说成是“打小报告”、“出卖朋友”,把包庇同学的错误看作“讲义气”,把破坏纪律当作“英雄行为”等,严重缺乏一般学生应有的道德观和是非观。这些同学大都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生活无目标,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9)、良好的品质缺乏。

后进生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总是缺乏自信,漫不经心,避而不答、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上进心、学习动力和责任心,而且还马虎、粗心、懒惰,对不懂的问题不去认真钻研,不去请教别人,反是马虎应付,遇难不究,抄袭了事,不想寻根问底。在学习上主要表现为“懒做题,懒背书,懒订正作业,甚至连翻开书本抄下来的东西他都不想动。

(10)、情感障碍。

情感问题是后进生学习障碍产生或存在的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急躁。由于急躁难以做到全神贯注,特别是当要求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或学习时,更是如此。

焦虑。过度焦虑会使人感到无能为力。一些学生由于担心失败而显得特别焦虑,过度焦虑会占据他们的精力,降低他们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干扰短时记忆和组织技能。

抑郁。后进生常以为自己被虐待、受挫折、挨骂、挨批、被剥夺、被遗弃,感到绝望、沮丧、孤独,导致学业不良。有的还由于与教师和同学的不愉快的人际关系,使得他们情感上难以正常发展,出现障碍,影响学业。

有些学生情绪不稳定,学习上忽冷忽热,高兴时,上课积极发言,开动脑子,不高兴时,情绪一落千丈,对学习不闻不问。

(11)、心理和生理问题。

从心理素质看,后进生的独立性意向的迅速发展与认识能力低下不适应的矛盾,使其易感情冲动,产生一些片面的错误的认识。从思想水平看,后进生社会经验贫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差。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臻完善,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竞争意识越来越激烈,人际交往日益纷纭复杂。学生直接或间接受社会、家庭、学校压力的影响,心理产生一定的障碍,如情绪的反常、注意力的分散、“惧怕感”的缺乏、性格的偏执等,行为越轨,心态乖戾,时常采取过激行为。

生理上的成熟使中学阶段的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成人感,他们希望能获得成人的某些权利,找到新的行为标准并渴望变换社会角色。然而,由于他们的心理水平有限,有许多期望不能实现,从而产生挫折感。由于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使中学生面临种种心理危机,并出现一些心理及行为问题。如早恋,中学阶段的学生性意识较为明确和性生理发育较为成熟,在这个时期异性同学很容易产生相互爱慕的感情。但在中学阶段一旦陷入了相恋的感情中对于双方都是极大的问题,如一池清水一样的感情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平静,这必然占用本应该用于学习上的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把好学生拖成“后进生”。有时,由于他们纯粹的感情和现实的矛盾,会引发不少问题。

第二篇:后进生家庭原因

家庭是每个孩子出生后接触的第一个环境、第一个社会,是塑造情感、意志、性格、品德的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启蒙教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因此孩子的成长如何,家庭方面的因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父母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生活经历以及教育方式等学生品德和心理的成长有着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孩子,是国家的未来,也是家庭的希望。家庭教育是指父母和其他家庭年长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通过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年轻一代施加影响的活动。它的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健康成长,而且也与社会息息相通,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正如19 世纪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所说的,国家的命运与其掌握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掌握在母亲的手中。“家风”至关重要,不良的家庭条件和不良的家庭教育会造成后进生的形成。

目前家庭教育普遍存在以下情形:有些教师常抱怨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良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是在家庭中养成的。的确如此,家庭教育的不当造成的儿童不良性格、情感、意志等心理性因素,是导致学生不能自立、积极地学习,从而造成学业不良的原因。分析家庭教育的误区,可以准确地抓住某些“后进生”的病因,有效地堵住“源头”。家庭教育如学校教育一样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有利补充,而不适合的家庭教育则是后进生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家庭原因可以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种。

主观原因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方法不正确。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但遗憾的是,相当一部分父母缺乏教育子女的正确方法。与父母教育方法不当相关的后进生在所有家庭教育归因中占的比例最大,高达42%。主要表现为粗暴打骂、溺爱袒护、放任自流,宽严失度。若孩子有错,有的辩解包庇,有的甚至教育孩子越坏越好,大了到社会就不会吃亏;有的则随便打骂孩子,或干脆不管。还有的只养不教或重养轻教,忽视对子女的道德规范的教育和指导,对子女的学习生活放任自由,听之任之,一概不管,致使子女的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学与不学都无所谓,思想认识产生偏差,形成不良的习性;有的父母望子成龙,过分赞许,导致子女眼高过顶,目空一切;有的

父亲管教能力差,跟子女不能进行精神上沟通,导致子女思想不能健康发展,从而影响了子女的学习生活。他们往往对学习没有兴趣,不刻苦努力,怕苦、怕累,学习目的不明确,最后成为后进生。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形:

1、父母过于溺爱孩子。

因为现在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父母爱子(女)如命,更将几代人的所有希望和关爱,都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过于娇惯,对子女百依百顺。他们把孩子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碎了;走路,怕摔倒; 运动,怕累着。凡事都替孩子做好,这样,孩子养尊处优,遇到事就想依靠别人,甚至连做作业都不想动脑,而只求别人帮忙,能抄的则抄,使子女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勇气和能力,一旦离开父母,无法适应新的环境。对待困难更是望而却步,不会寻求更有效的解决方法,心理上畏惧情绪很大。有些家庭由于经济条件较好,对子女实行无原则的溺爱,对子女的要求,无论正当与否都予以满足和迁就,使子女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一味满足孩子物质生活的需求,而恰恰却忽略了思想品德教育和管理,导致孩子物质消费超前,追求享受,学习上表现为缺乏动力,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往往下降很快;对子女的缺点、错误则姑息、袒护甚至隐瞒,使他们养成高傲、自私自利、专横跋扈、不爱动手、吃等食的病态心理和性格。在溺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养成了任性、抗拒、骄横、情绪不稳和目中无人的非健康人格,不懂得尊重他人,唯我独尊,一旦犯了错误还能得到家人的袒护,在集体中难以适应,不会和别人相处,不懂得合作,造成思想上和心理上的对抗。满足“要求”,无视“过错”,任其跋扈,一点不管。这种“爱孩子”的方式,马卡连柯将其称之为“父母所能送给儿童的最可怕的礼物”。(《马卡连论青少年教育》第148 页,中国青年出版社,邱国樑译)。最终孩子必然学不到什么,反而沦为“后进生”。

2、父母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在许多家庭里,父母不能平等地对待子女,没有什么民主可言。有的是父母的教育不得法,认为棍棒底下出英雄,对孩子动不动就呵斥,以打骂代替说服教育;有的父母性格暴躁,教育子女没有耐心,孩子的学习成绩稍差或犯了一点小错误,不问缘由,便施以责怪或谩骂,动不动就大打出手;有的家庭父母文化素

养低,行为不检,家庭不和睦,动不动便对子女打骂、惩罚;有的父母不尊重子女的个性和人格,强迫子女按父母的意志行事,子女不遵从,动辄打骂体罚。这些行为会使子女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长期下去,无论父母讲的对错与否都听不进去,形成逆反、敌对的心理,变得冷酷消沉,不思进取。这种心理也会在学校里表现出来。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形成严重对立,造成孩子性格孤僻、专横、偏激、胆怯孤僻、自卑,以致失去自信心和上进心。这种教育方式限制了孩子在性格上和心理上的自由发展,会造就孩子思想僵化保守、心理闭锁和性格拘谨,进而限制孩子在学习上的发展。甚至有的孩子为寻求他人的“同情”与“温暖”而离家出走,被坏人拉拢、腐蚀,最终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不再事事听从父母的指挥,特别是在上了中学之后,他们有了长大成人的意识,因此对父母和老师的教导产生质疑,对家庭的一些传统习惯不愿适应,尤其当父母或老师仍以对待儿童的方式对待他们而使其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对抗心理并表现在言论和行为上的顶撞。

3、父母教育观念错误。

作为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愿望是对的,但有的父母不顾及子女的学习基础和智力水平,忽略了教育方法的合理运用,把自己的一切愿望无条件地全部寄托在子女身上,给予孩子的学习和未来期望值过高,并一味施加压力,甚至滋生了“棍棒底下生孝子”、“不打不成才”的错误思想。由于这种父母缺乏必要的耐心与孩子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一旦孩子学业低下或犯了错误,就采取过激的教育手段,对孩子呵斥、指责,甚至拳脚并用,孩子开始盲从、懦弱和不知所措,久而久之,导致孩子产生严重的惧怕心理和自卑心理,丧失信心,自暴自弃。致使孩子认为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怕学”、“厌学”心理。有的孩子则慢慢形成一种逆反心理,你要求越高,他越不努力;你要求越严,他越松懈。进而进入“后进生”行列。

有的父母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和文化学习,而忽视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只抓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而不注重生活能力的培养;只重书本知识 的学习,而忽视社会生活的学习;只重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结果孩子在智力方面表现不错,但是性格脆弱,并存在着心理问题。

4、父母教育方法不一。

有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方法不一致,意见不一,父教母护,母教父打,致使孩子无所适从,产生矛盾心理。当孩子做错了事需要批评时,结果出现一个人批评,一个人袒护。一个说孩子错了,一个是没有错,结果孩子没有了对错的标准,甚至会怨恨批评自己的一方,认为批评自己的一方对自己没有爱或是无端的责备,从而影响孩子失去上进心。

5、父母教育能力有限。

为顺应当前的形势和生活所迫,父母们在年轻时过早的辍学,致使文化程度不高,综合素质水平不足以指导、教育孩子。这些父母的教育方法简单,对子女或要求不严,有的孩子认为父母的文化水平低下,不值得听取;有的孩子认为父母见识面狭窄,不应信服。出现这些情况,父母无法管教,致使一些自我约束力差的学生放任自流,为所欲为,也渐渐成为学校的“后进生”。

6、父母疏于管理。(1)父母不在子女身边。

许多父母都是忙于生计,长年在外打工或做生意,很少回家,没有去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无瑕顾及子女的学习,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或祖父母外祖父母看管,或亲友,或将子女的教育“全权委托”给学校。由于老人体力和精力的局性等种种原因,对孩子缺乏严格的管理,不能对孩子的各方面起到监管作用。造成很大的管理漏洞。有的老人因是“隔辈亲”的原因,对孩子疼爱有加,而缺少管理的力度。亲友的管理也多是达不到应有的力度。老师有自己的家庭和责任,精力有限,不能够细心关注孩子心理的变化。于是,留守在家的孩子们在缺少父母管教的情况下,养成了无拘无束,自由散漫的作风。由于父母极少与孩子沟通,偶而通电话也都是询问孩子生活情况。甚至有父母用零花钱来补尝自己对孩子的爱,导致这部分学生贪图物质享受,没有半点刻苦精神,对学习也没有了动力。

(2)父母只管孩子的吃和穿。

有的家庭父母过分强调自己工作忙,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只养不教、不闻不问,对子女的学习、思想情况甚少了解;有的父母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把孩子全部托给老师,只关注孩子的物质需要,而不过问孩子的思想和学习情况;更有一些父母认为“树大自然直”,对孩子除了物质上的满足外,忽视对学习、品行的管制。任其自生自灭,把责任全部推给学校,认为教育孩子全是老师的事,与自己无关,这样一来,即使老师在学校抓得好,回到家里也一盘散沙。父母这种只管孩子的吃饭穿衣,而对孩子心灵缺少关注或没有关注,致使一些自我约束力差的学生放任自流,为所欲为,也渐渐成为学校的“后进生”。

(3)父母顾不上孩子。

我们的调查显示:后进生中有11%的父母是个体业者。这些父母整天起早贪晚地忙于作买卖攒钱,无暇问及子女的品德与学业,无暇对子女进行教育与辅导;其中有甚者,面对子女的后进竟亮出大把钞票慰藉、安抚子女,致使有的子女用钱雇用同学写作业,养成了好逸恶劳的恶习。或是有的父母忙于自己的娱乐,无暇对孩子进行管理,既没有时间和孩子在一起,也没有主动和孩子进行交流,不了解孩子在学生、品行和心理上的变化。更有的父母将子女拉进赚钱的行列,致使学生养成了金钱至上的观念,认为读不读书无所谓,只要能挣钱就能立足于社会,因此,放松对孩子的要求,任其发展,导致孩子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出现滑坡。这些父母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又不能及时发现,和孩子缺少引导、沟通,以至于在孩子的成长中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自己又认识不到。时间一长,孩子会放松对自己的约束,并可能逐渐成为“后进生”。

父母整天忙于工作,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较慢、较少;而青少年接受新事物快,思想新潮,因此,两代人之间的沟通存在着许多障碍。做父母的对孩子疏于管理,对孩子情况知之甚少,甚至认为只要有钱给他们用就行了,“这么好的生活条件,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他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但却不知道其实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心灵的沟通。有了这种思想怎能教育好孩子,又怎能谈得上因势利导呢?

7、父母错误的教育。

由于父母对子女的错误的学习目的教育与引导,从而导致子女成为后进生 的,占调查总数的40%。40岁以上的父母多以“文革”后对艰苦岁月的体味去教育子女升学;40岁以下的父母则多以对市场经济大潮冲击的体味去教育子女赚钱。在这种教育下,使有的埋头苦学而不思品德端正;有的苦学不成便自暴自弃;有的干脆不学而去逛市场,与不三不四的人交朋友。

8、父母不良行为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身边最近的人,一言一行都在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有调查表明,与父母自身不完善相关的后进生占调查总数的32%。有的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大谈社会的阴暗面,经常发泄对社会的不满,影响孩子是非观的形成,也使孩子对未来失去信心。有的父母本身道德败坏,自私自利,甚至纵容子女贪图享受安乐,给子女灌输一些“学习无用”的思想等,这就使本来好学的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而沦为“后进生”。有的父母缺少对人生的正确追求,或追求吃喝玩乐,或迷恋于扑克、麻将,或触犯法律,从而导致子女对学习的淡漠,不思进取。有的父母生活不检点,或追求吃穿打扮,或与婚外恋人厮混,从而导致子女不想学。这些不良行为无疑对孩子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孩子无知地效仿,不务正业,缺乏是非荣辱观念,失去羞耻心,行为放荡,根本无心学习。有些父母本身就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子女势必受到这些不良心理环境的影响。

客观原因是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变化,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家庭的稳定程度在下降,父母的不和,离异或突遇家庭变故,使子女失去父爱或母爱,成为单亲家庭,生活上的强烈反差,使孩子心灵受创,无法适应外部环境,产生心理障碍成为后进生。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形:

1、父母不和。

真诚和睦的家庭,不但是孩子生活的温馨港湾,而且从教育的角度看,更是他们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良好环境。相反,夫妻经常打架、吵架,无疑会在孩子心中投下挥之不去的阴影,从而导致子女对爱的失落,对生活的失望,性情孤僻暴躁,道德是非观念扭曲。心灵的创伤,感情的失落,畸形的教育,使不少孩子渐渐成为学校的“后进生”。

2、父母离异或缺失或再婚的影响。

父母婚姻变故,会给上中学的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如果处理不好与子女的关系会造成孩子孤独、胆怯、自卑的性格,不能在学校过正常的学生集体生活,从而对学校这个在大家庭甚至整个社会失去信任。由父母离异而造成的家庭破裂,使一些子女失去了应有的家庭温暖和教育,孩子有被抛弃感和愤怒感;并有可能变得抑郁,性格孤僻,感情脆弱,心理自卑,敌对,富于破坏性。父亲(母亲)的早亡,使子女失去父爱或母爱,更是对还没有走上社会的孩子有着巨大的心理打击。除了减少了父或母对他们的心灵的关爱,他们对未来的一切也充满着慌恐,不能像正常家庭子女那样,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从而导致子女冷漠、孤僻、忧郁的性格,对什么都没有兴趣,不思进取。有的成为寄人篱下、看着别人脸色过日子的孤儿。这样的孩子往往形成孤辟的性格,入学后很难与同学们打成一片。致使有些学生对前途失去信心,于是不想学习而学习成绩下降。

3、家庭条件

有些家庭条件不好,在班级里,他们畏畏缩缩,在别人面前觉得矮人一截。他们的性情一般都比较孤僻。除了家庭、学习条件比较差以外,他们沉重的心理压力也是影响他们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在学校需要学生交费的之前,孩子会陷入深深的清沉或自卑之中。有些家庭条件优越,当然当给孩子创造的过度优越的条件也会使得孩子养成高傲的心理,有时也会让孩子失去拼搏的精神。有些孩子是干部子女,依仗“老子英雄儿好汉”,享有某些特权,万事不求人,学习失去动力。凡此种种都是“后进生”之所以差的家庭方面的因素。

这里面也许有经济条件的优越、有独生子女的自私、有单亲家庭的自卑、有父母工作的繁忙、有家庭暴力的刺激等的原因,但不论是什么原因,都该引起我们的重视。难怪有人说“单亲家庭出怪孩子,富裕家庭出懒孩子,暴力家庭出坏孩子”,这话实在有一定的道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缺乏科学的适合孩子心理、生理特点的方法,因而对学生的管教会适得其反。其实对学生来说,他的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是密不可分、相互渗透的,所以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习和成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篇:后进生形成原因1

后进生的形成及其转化,虽说是老生常谈,但它仍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而且是一个绝对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所谓后进生,即是指在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组织纪律等诸方面或某方面存在着不足的学生,最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差或组织纪律差。他们具备一个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他们又有别于某些遗传的或生理因素造成的智力落后、反应迟钝、神经质等等的学生,但又不是已经走上犯罪道路具有“反社会行为”的问题学生。可见,后进生具有其最显著的“双向性”特点,即虽落后但能进步。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也常常谈到一个令人尴尬的情况,即那些走出校园踏入社会后还记得老师、来看望老师的,甚至许多功成名就的就是当年我们常称之为“差生”的后进学生。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帮助他们,教育他们。

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后.小学升初中已无后顾之忧.但发扬学生因个体差异、教材内容的加深、教学要求的提高、学习方法的改变、外界因素的十扰等冈素.两极分化的现象甚为严重。加之农村家长盲目地送孩子进城读书致使优等乍不断减少,后进生队伍越来越庞大,这种现状令人担忧。所谓的后进生,是指在班上学习较差、进步较慢的学生,表现为:知识基础薄弱、学习方法不当、听讲不专心、接受能力差、缺乏上进心、作业靠抄袭、考试成绩差等。对于后进牛的转化.农村中学数学教师责无旁贷。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后进生的成因和转化等略谈几点认识。

一、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中后进生的成因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后进生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1.家庭的因素。

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农村学校的学生大都来自农村知识层次较低的家庭,大部分家长的平均文化素质普遍要比城市的低.甚至有的家长处于文盲或半文盲状态.很难做到跟踪辅导孩子。甚至部分家长不配合学校教育,他们认为学生学习是老师的事,家长只管孩子生活,或因客观条件的限制只能一年四季忙于农活或外出打工来养家糊口。无心顾及A已孩子的学习.子女大部分由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大都溺爱,无原则地迁就,不注重孩子的学习成长过程,对他们的不良行为不制止、不教育,导致孩子教育失衡。另外,农村中(包括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的部分孩子缺乏家庭温暖,心理上造成了伤害.他们对学习和追求上进心方面都失去了信心和勇气.这些孩子知识基础差异大,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常不能认真、按时完成家庭作业.更谈不上及时复习、预习。这给农村中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另一类是父母管教严厉、过于束缚,不从子女的实际出发.期望值过高,一味施加压力,成绩不好便责罚。导致孩子认为学习是一种沉晕的负担,逐渐对学习失去信心.久而久之孩子对学习不再重视了,学与不学一个样;有的过于强调学习成绩的霞要性。强迫子女时时学习,使学生因缺少自由、课业繁重。逐渐产生厌学情绪而变为后进生。

2.教师的因素。

(1)教师专业水平低,教学状态欠佳。农村中学的部分教师自身素养不高,没有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精湛的争业知识.对于数学的学习强调死记硬背,不注莺学生的理解与方法引导:部分教师为进城从教做准备T.作,致使教学积极性不高.在此状态下.学生能有好的成绩吗?虽然教师不希望自己所带班级中出现后进生.但往往因自身的失误使学生感到学习枯燥无味,缺乏兴趣。因此.农村中学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充实自己.才能在三尺讲台上挥洒自如。满足学生的求知欲。(2)教学方法传统。部分教师不能冈材施教,备课、上课不能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缺少对需要帮助的学生的关注.问题讲解不能南浅入深、由易到难,缺少由已知到未知的不断深化的过程。课堂提问没有顾及后进生,提问时带有普遍性或提出要求过高的问题,总是止思维敏捷、发言积极的学生回答.一些学习效果不理想的学牛极少有机会发言。后进生的思维未能得到启发,不能及时反馈其学习情况,不能激发其学习兴趣,更未得到及时的辅导,造成恶性循环而沦为后进生。(3)对学生评价欠妥。有些老师面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恨铁不成钢”,但往往适得其反。反而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导致这些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成绩越来越差。许多教师认为“差生”一无是处,其实在他们身卜也有很多闪光点,如劳动积极、乐与帮助同学等。后进生的自尊心强而脆弱,老师给他们温暖和力量.给他们信心和机会。发现、肯定他们的闪光点.可帮助克服其缺点和不足。古人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只要我们做到不体罚.不辱骂、不大声训斥、不冷落、不羞辱嘲笑、不随意当众批评后进生。在鼓励中.他们的闪光点就会发挥出来。

二、后进生的形成原因

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非正常分化,是初中教学中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也是教师为之操心的“差生”问题。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根本问题在于怎样才能使全体青少年有效地学会应掌握的技能与学科内容。因此,学校教育再也不能满足于少数“优等生”的良好发展,必须尽可能地找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良好发展的办法和途径。转化“后进生”是教师教学达标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师要了解“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掌握转化“后进生”的方法。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得出了以下的认识。

一、“后进生”是如何形成的 一 农村小学数学后进生成因分析 1.社会原因

有些社会因素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负面的影响。首先,社会的风气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其次,家庭成员的误导和责任感问题,认为读书不如打工,一切向“钱”看,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思想。

2.家庭原因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任老师。而对孩子的教育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的父母,在农村却因为家庭经济的需要和社会情况的影响不得不远离家乡,到外地去打工挣钱,这其中尤其严重的是在家庭教育中具有权威作用的父亲不在家,而孩子大多数不怕母亲,爷爷奶奶就更不用说了。

3.学校教育原因

农村小学由于受到教育方面的很多客观因素制约,与城里的学校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而导致农村小学生源的质量要比城里学校差。

4.教师的原因

喜欢好学生是每个人都愿意做的事情,而成绩较差的后进生相对来说很难得到老师的厚爱与器重,造成师生之间的距离拉大。老师与后进生的交流偏少,谈话次数不够,在了解后进生的思想动态及情感需求上做得不够;有时甚至挫伤他们的自尊心。

5.学生自身的原因

以上只是后进生形成的外因,而作为事物发展的内因——学生自身的原因也不容忽视。后进生大多数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应有的学习态度;要么不看课外书,要么上课经常不认真听讲,要么作业态度不端正,有的甚至不做作业。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而升学竞争又越演越烈的今天,有一种现象令人不得不正视:校园中有这样一群学生,他们在“陪太子攻书”,为少数能升学的尖子学生伴读。这群学生,就是所谓的“后进生”(在师生心目中,他们一般就是指或顽皮,让老师头疼;或态度虽好而成绩却糟糕的角色,概而言之,一切与升学无缘的学生),他们事实上已被人在自觉不自觉中忽略,学校已对其不报任何希望,只要他们规矩一点,不影响他人学习,尤其不影响升学苗子的学习,那就谢天谢地了,至于墙上大幅标语“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那毕竟是“校训”是“墙画”,当不得真的!因此,有必要对后进生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进行认真的反思和探索。

一、后进生形成原因

以上只是将“后进生”成因作了大致的划分。在家庭、学校、学生自身三者中,我认为,家庭、学校原因是主要的,其中最主要的首推家庭原因。但是,作为教育者,我们在研究“后进生”时,应该也必须将着眼点放在学校教育 初中数学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初中数学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有各种各样的观点,较具代表性的有: 2.1 自然形成

初中数学后进生和优生是初中数学学习的两个极端,从大自然正态分布来讲属于正常现象,不足为奇,也不用改变。这种自然形成的观点,否决了人本教育的作用,是十分有害且可怕的。按照美国布卢姆的观点,大自然正态分布曲线并不是什么神圣不可改变的东西。

2.2 人本教育

人本教育观点夸大了人本教育的作用。这种观点把初中数学后进生形成原因归结为教育的不当或失误; 只承认教育的不当或失误影响个体的成长。其实,任何教育绝不可能是万能的,个体自身的智力、能力等都是有差别的,有些差别是现今人为无法改变的。

2.3 社会差距影响

初中数学后进生问题是当今社会发展问题,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差距、贫富的差距在学校的真实反映。这种观点把初中数学后进生置身于社会大环境下进行探究,不孤立地看待初中数学后进生问题,这是十分有益处的。但这种观点存在严重的片面性,它只注重了后进生形成的一个外因,却忽略了初中数学后进生形成的其它外因及内因。

后进生顾名思义是指在思想品德发展上距离教育目标较远,在思想行为上存在较多缺点,在学习上落后于一般同学的学生,这些学生虽人数不多,但影响却相当大,他们的存在将直接影响一个班的班风和学风。因此转化这些后进生很有必要,也责无旁贷。

第四篇:后进生原因及计划

导致后进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校教育的原因,也有家庭和社会方面的原因。为了不使更多的学生成为后进生,同时也为了使现有的后进生转弱为强。为此特制定如下措施:

一、学期开始要召开班级的班科工作交流会(以班主任为龙头,配合好其他任课教师)专门研究这个问题。要求各个老师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措施。班主任要经常与任课教师取得联系。协同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刻苦学习的意志,教会学习方法。

二、班主任要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互通情况。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指导家长正确指导子女学习。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多种渠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要发挥班集体的教育力量,对后进生的转化要抓反复、反复抓。

五、可在期中左右时间,跟年段的其他的班主任进行一次“关于差生转化工作”的交流,进一步总结经验,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

六、根据实际情况,吸收相关的经验之后,进一步转化好后进生。

一段时间以来,经过与后进生的接触及各种经验的积累,我对后进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真诚和信任动其心。

众所周知,后进生的自尊心特别强,其看似一切都无所谓的表面下其实是蕴藏着一颗火一样的心,老师的每一句评价的话都容易使其激动。所以,只要老师平时多花点时间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去关心和爱护他们,用真诚和信任让他们感悟到老师的期待,这样一来,就会使他们重点希望之火,并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

二.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

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优势,或是体育,或是美术,或是音乐,等等。此时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发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别吝惜“好话”,这样更能够使后进生重找回自我,获取战胜困难的更大勇气和信心。

三.以优生带差生,优差共进

教师不管怎样关心学生的学习,毕竟不可能总在其身边随时辅导,及时纠正。因此为了能使后进生真正达到进步的目的,学生间的帮助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我在座位编排调动时,总把较差的学生安排与较好的学生坐在一起。也许有人问:这样一来难道不会影响优生吗?不会!因为我在安排时,会跟优生说,是因为他学习成绩好,所以请他帮助辅导同学。这对优生就有一个压力和动力的作用,从而更加努力学习。而对于差生来说则效果更是明显。

事实证明,只有我们有爱心和耐心,认真地去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因材而施教,将浓浓的爱心撒向他们,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第五篇:后进生产生的原因

浅谈小学后进生的教育

一、后进生存在的原因。(1)家庭教育方面:小学阶段的后进生的存在与遗传素质、先天发育不足有关;但是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是其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有的孩子是父母离异,孩子得不到温暖,缺乏约束和管教,个性心理发育不健全,其自卑感重,攻击性强。有的是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纵容,袒护子女的缺点,也造成其个性发育的缺陷。有的是家庭教育过分严格,家长的教育方式过于粗暴,使孩子丧失了自信心,从而造成学习上的心理障碍。(2)从学校教育来看,教师教育观念的不当,也是后进生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的教师 “恨铁不成钢”,没有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揠苗助长。有的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过分注重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以全面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就会造成一部分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他们的优点无法被发现,而逐步自暴自弃,沦为后进生。有的教师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当学生出现品德或者学习上的问题,不是耐心教育,热情帮助,而是批评处理体罚,向家长告状等粗暴的方式,使学生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进一步形成师生间的隔阂,从而使教育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这些做法对后进生的转变都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3)社区环境的影响。学校和社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问题必然会通过各种渠道反映到学校里。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与社会接触面不大,但是他们的可塑性强,随着他们的成长,受社区和同伴之间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到了小学阶段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还充满了无知和好奇,一旦家庭教育出现偏差,自我约束力不够强,再加上外来的诱惑,也极为容易染上不良的社会习性。现代社会传播媒介飞速发展,一些不健康的影像书籍会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孩子们的生活中,再加上一些个体经营者缺乏社会责任感,为谋取私利,想方设法引诱他们进入 “两室三厅”,使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分散,沉迷于网络游戏当中。这些原因都导致后进生的存在。

二、后进生的心理特征。首先,正如上文所述,小学后进生的存在与他们先天的遗传素质有密切联系,身心发展一般来说有缺陷和不足,相对同龄的孩子他们的自控能力差,意志力薄弱,个性上或是争强好胜,容易与人发生争吵,或是严重自卑,这种不健全的个性心理反映到日常的学习,生活表现上,就是我们常说的后进生现象。其次,他们心理上有要求进步的火种,但往往得不到满足,对优秀的学生充满了羡慕和嫉妒,但又表现出鄙视和瞧不起,甚至用捣乱的形式来引起教师的注意。但他们有共同的特点,是受到批评和孤立时也感到愤怒和苦恼;当稍有进步受到表扬时,会兴奋不已,洋洋得意,每犯一次错误心理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懊悔,涌现起一定程度的改正错误的希望,但出于各种原因,这种心态上的转变并不一定就能从行为习惯上直接表现出来,因此后进生的教育过程具有很大程度的反复性。只有认识到后进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才能有足够的耐心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发展和进步。

三,把握良机,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工作。1,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一句话说的好,“善用物者无弃物,善教人者无弃人,为有春风多着力,朽树也能成荫”。后进生的教育离不开认知的疏导与情感的激励。认知疏导离不开讲道理,道理讲得明白,可以说服人;道理讲得有力,可以征服人;道理讲得透彻,可以折服人。当然讲道理既要有符合实际的内容,又要有引人入胜的形式;小学阶段后进生的教育更富有技巧性。教师讲的道理既要深入浅出,又要一针见血,能促动他们的心理。许多后进生性格内向、脾气很犟。教师在转化此类后进生时,千万不能急于求成,而要采取迂回的法,消除其心理隔阂,然后循循善诱,方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任何一个小学生对老师都有比较强烈的崇科拜心理和依恋心理。教师的一句关怀和温馨的话语使他们消除情感上的戒备,“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是永恒的真理。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 “同情心和由衷的关怀是教育的血和肉”。当学生真切地感到老师的爱时,即使老师狂暴地批评也会使之心悦诚服,产生发自内心的感激和对错误的痛悔。反之,一个平常缺乏爱心而被学生厌恶的老师,即使以最温和的言词,恳切的态度,帮助一个犯了错误的学生,这个学生也会认为是虚伪的而拒绝接受。在教育过程中,当后进生认识到教师对他的信任、尊重、关心爱护时,心理必然会产生内在动力,消除自卑感,对前途重新寄予希望。因此,我们对后进生充分的关怀和热爱也是针对他们潜意识中存在着要求上进的心理。2,发掘闪光点,情感激励。后进生缺点毛病多,经常听到的是批评,遇到的是不信任和冷漠的目光,而优点往往被忽视。后进生不是生来就是后进的,他们也有自己的闪光点。经验表明,老师真心实意、实事求是地肯定后进生的优点,往往成为后进生思想转化的突破口。如果老师能看到他们的优点,及时地给予表扬,就会让他们感到老师是足够公平的,有助于他们全面的正确认识和估价自己,从而增强自信心,鼓起上进的勇气。所以,老师的表场要常挂在嘴边。对于学习上的后进生,教师上课时应该设计一些有层次性的问题,用一些比较容易的完成来鼓励学习上的后进生,让他们大胆的尝试,从而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如果学习优秀的学生和他们同时举手,要先请后进生来回答,有进步就表扬。当犯错误时,课堂上不批评指责,不让学生难堪,课后再予以帮助和教育。同时,还要创设更多的机会让后进生获得更多的成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不同其他同学横向比较,要同自己的过去纵向比,就能增强他们前进的信心和力量。在班级管理中,后进生的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做为教师应该给每个学生均等的机会,以全面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素质,铺设进步的阶梯,让他们看到光明和希望,激起更高的学习热情。例如:一位同学平时纪律松懈自由散漫,但体育很好,在一次校运会上,他勇夺800米长跑第一名。得知这一消息后,我在班会课上表扬了这位同学,为班级争得了荣誉,并鼓励他要严格要求自己,改掉不良习惯。同时任命他为班级劳动委员。这位同学不负众望,不仅在纪律上有很大进步,同时在年级五项评比中,每次都取得好成绩,老师、同学父对他的进步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3,磨炼意志,培养自控能力。针对后进生的心理特征,自控能力差,意志力薄弱。我觉得在教育过程中,尤其在现在独生子女教育中耐挫力的培养,抗诱惑能力的培养不可忽视。尤其对于后进生,这一点至关重要。现代小学德育中,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班队课活动中,可以根据有关的心理教程设计课例,针对自控能力差的学生进行训练。这不失是一种科学系统的好方法。同时在对后进生反复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认识到这一点,在行为表现中学会自我控制。4,发挥集体、家庭、学校的合力。后进生由于其特殊性,需要适当采用个别教育的方法;但是,也不可忽视集体的教育作用。要把个别教育与集体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首先,与任课老师的配合,发挥老师集体的教育作用。后进生上课情况怎样?学习成绩如何?我经常与任课老师沟通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帮助和教育他们的方法。根据这些学生的实际,在班上组织学生成立互助小组,和科任老师一起帮助学生总结,交流学习经验,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其次,要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良好的班集体,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它可以使班级产生凝聚力和同心力,在潜移默化中给每一个学生以积极的影响。如集体的行为规范,良好的班级舆论,对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种约束,一种激励。再次,要取得家长、社会密切配合。我经常进行家访,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建立联系桥梁;互通学生情况,一同来教育学生,班上有个学生,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娇惯坏了,父母看他缺点多就不喜欢他。因为在家里得不到温暖,这个学生不好好学习,四门功课不及格,还常与同学打架,成为双差生。要教育好这个学生,首先得做好家长的工作。我及时进行家访,与孩子的父母一起商量教育孩子的方法,并与家长建立了定期联系。定期把学生在校表现,特别是他的优点和进步都汇报给家长,家长也把孩子在家的表现反馈给我。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个学生各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教育学生还应当与社会配合。我经常与街道居委会联系,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请他们关心和帮助学生,并组织学生参加街道一些教育活动。同时聘请一些老红军、老八路、劳模、科技专家等先进模范人物担任校外辅导员,用他们亲身的事迹来教育学生,收效甚佳。5,设计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上文已提到,后进生有比较严重的自卑感,同时也有强烈的自尊心。有的后进生活泼好动,有一定的兴趣和特长,组织他们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才能和优点的机会,这样自尊心成为他们参加活动的内驱力和精神支柱。例如:我班从三年级就建立了学雷锋小组,长年开展利民活动,为盲人五保户打扫卫生做好事。大部分学生都参加了学雷锋小组,他们不怕脏、不怕累,逢年过节为街道五保户做好事,在活动中逐渐养成了爱劳动的习惯和助人为乐的好品质。有个学生原来在家什么活也不干,学习也不努力,通过参加利民活动,他慢慢改掉了懒散的毛病,平时严格要求自己,各方面进步很快。有些学生学习虽差,但兴趣广泛。对这些学生,我并没有用学习“压”他们。而是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项课外举小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接受教育。如组织他们参加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这些学生本来连上课都坐不住。但对参加这些活动的兴趣都十分浓厚。活动中逐渐养成了认真专注、刻苦钻研的好习惯。这些学生进步很快,有的还成了三好学生。㈡、分析后进生的类型及特点。根据我校后进生的状况,把他们分为思想品德后进生,行为习惯后进生,学习困难后进生三类。其中学习困难后进生占90%,而学习困难后进生的学习习惯大多不好,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不会听讲,不能积极思考,爱做小动作,作业拖拉,甚至经常不做,书写脏乱,边写边玩等。总而言之,后进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自卑感强,自暴自弃,不求上进;二是逆反心理强,是非观念模糊,言行不一;三是自控能力差,学习基础差,缺少学习兴趣,自身丧失学习动力。㈢、剖析了后进生的成因。

1、学校教育失误导致后进生①错误的教育观念制造了后进生。素质教育实施十多年来,许多学校仍没摆脱应试教育的怪圈,学习成绩自然被视为评价学生的首要标准,在教育界流传着“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的口头禅便证明了这一点。农村小学教学设施简陋,师资编制紧缺,低年级教学大部分为语数包班,且学生数多达60左右,教师忙于各种应付,对一开始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没能及时帮教,导致他们基础太差,学习无兴趣。再加上“留级制”的取缔,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形成了恶性循环,成绩越来越落后。25名研究对象中有3名后进生就是村小拆并时转上来的。②教育方法失当逼出了后进生。有的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简单粗暴:随意批评,不分场合;肆意挖苦,不留自尊;驱出课堂,不准听课;只知训斥,不讲说服;状告家长,转嫁教育;弃之不管,任其东西„„这些方法直接导致师生关系对立,把站在后进生边缘的学生逼进了后进生的群体。③地区之间的教育差异造成了后进生。目前,大量民工子女涌入我校。由于地区的差异,边远地区教育观念滞后,教育设施落后,开设科目不全,教育质量相对偏低。外地生转入本校后,由于基础太差,语言不通,适应能力差的学生逐渐变成了后进生。

2、家庭环境不利导致后进生①学习目的导向错误。家长以对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体味去教育子女赚钱。有的家长长年在外,将子女托给父母亲戚照料,导致有的孩子个性孤僻,埋头苦学不成,便自暴自弃。如小燕的父母常年在外开店,将小燕托付在阿姨家,阿姨对她关怀备至,但她仍觉得不自在,整天愁眉苦脸,闷声不响。②家长素质水平低下导致后进生。有的家长对人生缺乏正确的追求,整日吃喝玩乐或行为不检,严重影响孩子的品德与学习;有的家长溺爱袒护孩子,对其放任自由;有的缺少科学的教育方法,孩子有错便粗暴打骂,使孩子走上下坡路。如研究对象中有一个叫小峰的,家底比较薄,父亲无正当职业,母亲是外地人,平时疏于对小峰的管教,致使小峰窃取了同学放在书包中的钥匙,周日怂恿同伙去同学家偷东西。班主任登门家访反映此事,家长也无所谓。③家庭残缺或再婚家庭。有的家庭人际关系恶劣,或是破碎的家庭,或是再婚重组家庭,孩子没有温暖,没有爱,使他们思想消沉,无心学习,性情孤僻,行为散漫。如小军,父亲人到中年,找了一个外地姑娘为妻,小军四岁那年,母亲因不堪父亲的打骂而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讯。小军的父亲以充煤气为生,早出晚归。小军回到家中没有父母的关爱,得不到家庭的温暖,于是放学后、双休日在外游手好闲,惹是生非,甚至发展到逃学旷课。

3、社会教育失误导致后进生①社会风气影响。官僚主义,以权谋私,拉关系走后门等的不良风气及社会上曾有劣迹的人的拉拢,使一些是非判断能力低的学生沿着羡慕——模仿的路线下滑,而不能自拔成为后进生。②社会上不健康的书刊、影视及游戏机、网吧等娱乐活动的影响,使一些抵制能力弱的孩子丧志荒学,成为后进生。

4、学生自身导致后进 有的学生缺乏强烈的求知欲,学习基础差,导致成绩越来越差;有的学生道德无知,是非模糊,意志力薄弱,经不起诱惑,往往做出不道德的行为,破坏纪律的事情。

(四)、研究并实施了转化后进生的途径和方法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通过教育都能健康成长。我们以新课程的实施为契机,采用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做摘记与谈心得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素质教育大家谈”“我与新课程同行”“我的教育、教学故事”等教科活动,在全体教师中开展“诚信立教”主题活动,全体教师签订了承诺书,并通过媒体、公告的形式向社会承诺:关爱学生,诚信立教。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真正从思想和行动上保证教师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让全体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也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2、综合治校,分级管理。转化后进生需要学校有一个良好的整体环境,包括学校的“三风”“校容”“校貌”等各个方面。学校制定了《后进生转化制度》,落实帮教措施,分级管理。把后进生分成不同类型和层次,分别由任课老师、班主任、年级组、教导处、校领导,进行经常性的管理教育,并建立跟踪教育档案,逐级传递,发挥系统教育优势,避免重复摸索。同时我们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优势,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诚信回归,学做真人”“我做合格小公民”等富有时代气息的主题活动,提倡师生共写日记,营造书香校园,为后进生的转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3、情感入手,对症下药。我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和功用首先在于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和性格,其次在于发展智力、智能。遵循教育规律,找准闪光点,从情感入手,对症下药是后进生转化工作中强有力的教育手段。对思品后进生,我们采用说服教育,经常向学生推荐一些思想积极向上的课外读物,如《周恩来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引导学生分清是非,知道哪些事情可做,哪些事情不能做;懂得人的行为、意愿不能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从而形成集体观念,改变自私自利的行为。对行为习惯后进生,注意养成教育和规范教育,教育学生养成有规律的生活、学习。如对精力过剩、自制力差,上课爱说话、做小动作的学生,在班内为其设定客观的约束,可调整座次,课堂重点提问,将其的过剩精力引导到发展自己的特长上来。对于学习困难后进生,注意分析造成学科弱势的原因,给学生制定合理、科学的学习计划,明确目标,端正态度,改进方法,提高效率。建立“一帮一”促学小组,使其成绩逐渐上升。

4、家校联手,齐抓共管。只有加强家校联系,达成教育要求的一致,学生的好习惯才有保证养成。为此,学校出台了《家访工作暂行规定》,明确提出班主任对特殊学生的家庭要常访、多访。《家校联系手册》大大融洽了学校和家庭的关系。教师每月将后进生的各种表现填好,再请家长反馈孩子在家的表现,使教师和家长都能及时掌握孩子的变化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家校路路通走进了学校,使家校之间的联系更加方便快捷,从而有效地教育了后进生。

5、师徒结对,爱心促学。小学阶段的后进生由于年龄尚小,意志力薄弱,自制能力差,容易出现时好时坏的反复现象。为此,我们把研究对象和课题组老师结成“手拉手”对子,经常找其谈心,辅导学习等。同时,我们还发挥非正式群体的作用,利用群体中各成员间感情密切,相互信赖和凝聚力强的特点,化腐朽为神奇,使后进生在非正式群体中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我们帮助后进生选择了一些学习成绩优秀、工作负责,与后进生有共同爱好的学生成立爱心助学帮困队,在明确了各自职责的基础上,举行了“手拉手”拜师仪式。小师傅除了自己做好徒弟的表率外,还承担着督促徒弟做好课前准备,指导徒弟按时按质完成各科作业,遵守校内外纪律等职责。每周还要对徒弟各方面的表现作出评价。徒弟也要对自己一周的表现作出自评。

6、合理评价,共促发展。评价就是导向,构建促进后进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是课题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树立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的评价理念,努力实现评价的教育性、激励性、发展性,形成了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与多元化的评价内容。一是课堂上改变以往非对即错的程式评价,打破标准化答案的禁锢,取而代之的是充满热情的鼓励性评价。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为了落实课堂补差,课题组开展了课堂关注后进生的研讨。每学期总要上课题实验课四到五节,包括语文、数学、班会等学科,每次活动力争人人参与,做到有专题、有理念、有课例、有评议、有记录。及时收集好课题活动的过程性资料,注重资料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在听课时,我们常常能听到这样一些言语:“你真棒”“学得不错”“这个想法有新意”“没有想好,先坐下,再想想,一定会想出来的”“今天的朗读真努力,老师为你的进步而兴奋”等。二是用学生喜欢的卡通标志和图案来激励学生。如有的老师在对学生进行非学业内容评定时,用“小猴子”代表爱动脑筋,用“大雁”代表遵守纪律,用“小白鸽”代表爱清洁,用“啄木鸟”代表自觉改正错误等。三是以递纸条、写悄悄话、作业批语反馈等形式给孩子随机批评或表扬,抓住闪光点,重视新开端,帮助后进生重新认识自我,使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加进步的信心。例如一位后进生在转化过程中出现反复,作业又不能及时完成,老师在刺猬卡上这样写道:“人生像一座桥,知识也像一座桥,如果你在学习的过程中偷空减料,那么将来你的彩虹桥也会倒塌。”四是由教师的单一评价为学生自我评议与同学评议相结合,教师评议和家长评议相结合,从而把学生和家长的兴趣吸引到学生学习过程和良好的心理体验之中。多主体评价不仅增强了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而且还促进了后进生积极反思和改进,同时加强了师生、同伴、亲子的互动和联系,有效地调动了后进生的积极性,促使其转化。

下载后进生个人原因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后进生个人原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后进生的形成原因

    “后进生”是指学习进步较慢,考试分数偏低或思想品德一时养成不良的学生个体。“后进生”的形成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后进生”的话题,是每一所学校都必须面对的话题......

    后进生的原因和对策

    论文论文题目:后进生的原因和对策 学校:惠东县梁化大地小学 姓名:李 柳 裕 时间:2016年3月16日 后进生的原因和对策 内容摘要: 小学后进生是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小学生在受到社会......

    后进生形成总原因(范文模版)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后进生的存在仍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全面、准确地分析后进生产生的根源,这是转化学困生的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意......

    浅析后进生成绩差的原因

    浅谈后进生成绩差的原因 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每天都在与一群具有可塑性的孩子打交道,面对学优生我们啧啧称赞,而面对后进生却一声叹息。其实后进生“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我......

    后进生形成原因及转化对策

    后进生形成原因及转化对策 ——郑梁梅中学 徐蓝溪 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后,所有的小学毕业生都无条件地升入初中学习,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初中教材内容的加深、教学要求的提高、学......

    个人原因辞职报告

    个人原因辞职报告 15篇 个人原因辞职报告 1 尊敬的领导:您好!在心里想了快有两周的时间吧,最终还是将辞职的这个决定说出口。写下这封信的时候,我充满了歉意和不舍,这是我做过最......

    个人原因请假条

    个人原因请假条 个人原因请假条1 尊敬的_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向您请假,以便让我更好_____________,以更好的精力或状态去完成接下来的工作或学习。......

    个人原因辞职信

    个人原因辞职信范文3篇 我国立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辞职权,但劳动者辞职是否需要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辞职权行使后劳动者应当承担何种责任等成为困扰劳动者辞职的问题。本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