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学校家长学校培训教案

时间:2019-05-15 03:56: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八一学校家长学校培训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八一学校家长学校培训教案》。

第一篇:八一学校家长学校培训教案

八一学校家长学校培训教案

教学内容: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让家长深刻领会责任心的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

2、通过学习,让家长明白孩子缺乏责任心的原因。

3、学习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各位家长,你们好。今天,共同来探讨-------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在家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情况:长辈对孩子关心倍致、疼爱有加,可是孩子吃东西时就忘了他们;长辈生病了,孩子却只顾自己玩耍,不去关心他们,有的甚至还吵着要求大人陪他玩。孩子报喜不报犹,在与别人产生矛盾时,先说别人的原因。

在学校,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或听到学生不负责任的事情。如:忘了带学习用品,作业没做完就去玩了;打扫卫生,扫把扔一地就不见人影了;笔、书本摊一桌子,抽屉塞得连书包都放不下等。甚至连语文、数学书也常有人忘带。每当老师帮助教育时,学生们都是一个理由“忘了”。那么是不是我们的学生记性不好,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得了健忘症呢?答案是否定的。原因是:我们的学生没有被培养起责任心。

可见,当前小学生表现出学习马虎、做事不认真、生活草率、过分关注自我、心中无他人、做事不计后果等一系列责任意识淡薄的现象,责任心不仅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影响到儿童的学习与智力开发,同时,它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学会负责”是21世纪教育的主题,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的关键,也是当前我们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孩子责任心缺乏原因分析

家长都希望孩子有责任心,可孩子的责任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能在一定的年龄自动出现。责任感需要在长年累月的生活中去经历和体会不同的情境下才能慢慢觉得的。造成孩子缺乏责任心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孩子没有独立负责的机会。我们给予孩子过度的保护,致使孩子没有机会独立做本该由他们负责的事,久而久之,孩子的依赖性越来越大。比如:孩子迟到了,家长解释迟到的原因是自己睡过了头,不愿孩子;学生完不成作业,有家长就打电话或者让学生带纸条解释完不成任务的原因,自己承担责任。许多父母把无限的爱都倾注到了孩子身上,对孩子的关怀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孩子衣服从来就没有自己洗过,吃完饭就把饭碗推到一边,玩过的玩具随手就扔,被子要让妈妈代叠,洗脚要让妈妈打好温水,写作业要让妈妈给念题目,上学时书包也要让妈妈给背„„孩子们就这样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尊处优的生活,本来是他们应该自己做的事情全都由家长代劳了,应该自己负的责任全都由家长承担了。如果小学生想帮家长干点什么,家长便会说把你的学习抓好就行了。父母对回报有错误的想法,认为孩子成绩好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回报。渐渐地孩子认为什么事都有与他们无关,唯有学习、读书才是正经事,只要书读得好,成绩好什么事都好说,否则------。因此,他们变得“一心一意,专心致志”,“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再关心别人,不懂得爱别人,不再“多管闲事”,以至于长大后,孩子们变得无情无能、无责任感、自私自利、唯我独尊,周边的人为他们付出的再多,在他们的眼里也是理所当然的。说实在话,家长替小学生做得越多,照顾得越周到,小学生就越不会料理自己的事情。

第二,我们没有教会孩子如何对自己负责,如何对别人、对社会负责。父母是孩子终身教育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缺乏责任心,我们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与其抱怨,不如采取措施,教会孩子对自己、对别人、负责。孩子的责任心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出来的,它需要我们细心呵护、耐心引导。

三、如何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1、让小学生懂得什么是责任心

所谓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成就伟大事业的人大都有强烈的责任心,责任心是事业的基础,也是许多高尚精神和良好品德的基础。良好的责任心不是一时一刻的事,不是成人后一蹴而就的,而是从小一点一滴养成的。只有持之以恒才能让孩子具备强烈的责任心。

2、让小学生明白有责任心的人应该承担哪些责任

我们知道:一个对家庭、对社会负责的人,才会让人感到可信任;一个对生活、对事业负责的人,才会不断地进取;一个对民族、对国家负责的人,才会去献身、去贡献。所以,一个有责任心的小学生应该承担以下责任:

(一)对自己负责

1、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明确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端正学习态度,努力学习,自觉认真完成作业,并主动复习功课和预习新课,养成专心学习的良好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2、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健康是学习、成长、生活的基础,要认识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健康的学生应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作为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包括上好每一节体育课,认真做好早操和眼保健操,不做危险的事。

3、对自己的意志、品格负责。做一个诚实、活泼、合群、谦虚、正直、宽厚、勇敢、自强、自信、自律、不任性、有同情心的人;不怕困难,主动参与有一定难度的磨砺;能恰当地面对各个方面的压力,遇事不过分紧张,能自我调适情绪;具有竞争意识,胜不骄、败不馁。

4、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学会自理、自立,懂得劳动光荣、懒惰可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琐事无须他人督促,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

5、对自己的时间负责。时间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过去的时间就不在属于自己。“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作为一名小学生应该合理安排学习与娱乐时间,把时间尽可能用在对知识的求索上,不要虚度光阴。

(二)对他人负责

1、礼貌待人,宽容大度,知恩图报,说话文明,不做伤害别人的事,不打扰别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共同进步。

2、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诚实不说谎话,做事有始有终,不斤斤计较,答应别人的事要努力做到。

3、懂得为他人着想,有同情心,乐善好施,不歧视弱是群体,能伸出热忱的手帮助他人,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

(三)对学校负责

1、知道自己是学校集体中的一员,要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学校形象,以学校为容,为学校争光。

2、尊敬老师,尊敬老师的劳动,勇于承担学校、老师教给的各项任务,并负责到底,做好老师的小助手,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

3、在学校穿校服,举止文明,把学校、班级当作自己的家,积极创造良好和谐的校园环境,懂得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

(四)对家庭负责

1、知道父母的生日,孝敬长辈,关心父母,热爱家庭每一个成员,主动和父母沟通,多听父母对自己在各个方面的指导和建议,不辜负家长对自己的期望,在家做父母的好孩子。

2、作为家庭的成员要分担家庭的各种苦与甜,勤俭节约、不乱花钱,了解长辈的辛苦、劳累,有一颗感恩的心,主动帮忙承担一定数量的家务劳动,减轻父母的负担,懂得以实际行动回报家人的培养。

(五)对社会负责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我是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争做“五好”小公民。

2、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设施,有环保意识。积极参加社会的公益活动,尽自己的力量帮助有困难的人,有一颗热爱、关心社会的心。

3、树立少先队员良好的社会形象,懂得“没有国家,哪有大家,没有大家,哪有小家”这个道理。教案

(二)教学内容: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的途径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让家长学习培养责任心的方法。

2、通过创设情景培养孩子责任心

(1)让孩子学会自我服务,给孩子理智的爱。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首先就要求家长放弃对孩子的溺爱,让孩子去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学会自我服务,让孩子去为自己多承担一些责任,比如玩完的玩具要自己收拾好,自己的房间要自己打扫,穿脏了袜子自己去洗干净,起床后要自己整理床铺,早晚洗漱要自己照顾自己,家庭作业要自己独立完成,自己说过的话不能食言。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的手或许很笨,他的动作或许很不麻利,他做事情时或许会经常出错,这些都是很正常的,要不然他就不是孩子了。家长在让孩子做事的时候,一定要沉得住气,一定要学会等待,一定要能够容忍孩子的不完美,决不能因为孩子床铺叠的不整齐、收拾书桌不够利落、袜子没有洗干净、清扫地面丢三拉四而越俎代庖,要知道,孩子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体验才能逐渐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这里最重要的是孩子做事的过程,是孩子通过做事所得到的对“责任”的一种宝贵心里体验,只有这样的心里体验多了,孩子的责任意识才能不断地得到强化和提高。如果家长过于看重结果,势必就会在孩子做的不够快不够好的时候,对孩子进行埋怨和责备,或者忍不住地去取而代之,这一方面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会给孩子留下逃避责任的可乘之机,因为有的孩子一旦发现自己事情做的不够快不够好的时候家长会及时出手,他就会故意表现得能力不足,以此来逃避本来该做的家务。

(2)鼓励孩子勇敢地承担责任。美国总统里根小时候踢足球损坏了邻居家的玻璃,他父亲为了使小里根明白要对自己的过失负责,不惜让他打了半年的工才把赔给邻居玻璃的钱如数还给父亲,在中国的家长看来,里根父亲的做法似乎对孩子太残酷了,然而后来里根回忆说,正是父亲的这种做法才使得他他懂得了什么叫责任。因此,要想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家长应当要求孩子勇于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论孩子有什么样的过失,只要他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就要让他去勇敢地面对,就不能让他逃避和推卸,更不能由大人越俎代庖。比如孩子损坏了别的孩子的玩具,家长就应要求孩子自己去帮人修理或照价赔偿;孩子一时冲动打伤了人家,家长就应要求孩子自己去登门道歉;孩子早晨磨磨蹭蹭上学要迟到了,家长也不用着急慌忙地送他,让孩子自己去面对老师的批评好了

(3)让孩子品尝一下苦果。

孩子尚处于成长之中,他对一些事情表现出没有责任感也是正常的,因为他许多时候的确不太清楚这样会有对他有什么不好的影响,所以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家长可以适当地让孩子品尝一下办事情不负责任的苦果,孩子如果一而再地受到了自然后果的惩罚,他自然就会提高警惕,下次做事情的时候自然就不再会马马虎虎、草率了事。比如孩子上体育课忘了穿运动鞋,他打电话央求你给他送去,这时家长就可以拒绝孩子的要求,尽管让他去挨老师的批评好了,孩子尝到了苦头之后就会多长点记性;如果一个孩子总是丢失自己的课本,那就不要再买新的给他,他自然会体会到没有课本是多么的麻烦,这种“麻烦的感觉”会让他认真对待自己丢三落四的坏毛病,从而自觉地加以改正;孩子平时东西喜欢乱拿乱放,提醒他多次也不起作用,某天孩子的作业特别多,而且又急需一本参考书,可是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家长这时不要顾忌影响孩子的作业而帮他找,尽管让他去费时费力地去找好了,反正作业总归是要完成的,他耽误的时间越长他就只能休息的越晚,给他留的印象也就会越深刻。在执行自然惩罚法则时,家长应注意言出必行,否则,会降低在孩子们面前的威信,对孩子的教育也会失去作用。如果一味地强调所谓的说服教育只能束缚自己的手脚,反而起不到教育作用。必要时,家长要“心狠手辣”,“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样惩罚是应该的。要知道,一个良好的习惯会使他终身受益。一个孩子首先要对自己负责,然后才会对家庭、对社会负责。这不是什么大道理,而是被许许多多事实所验证的真理。

(4)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

孩子有对自己喜欢和崇拜的人进行模仿心理倾向,而父母在孩子心目中一般都具有绝对的权威,所以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和巨大的,很难想象,一个对孩子、对长辈、对爱人、对家庭、对社会毫无责任感的家长,能够培养出具有很强责任心的孩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家长为了自己的逍遥自在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一二个礼拜才与孩子见上一面;有的家长在工作单位吊儿郎当,抓到机会就跑回家做家务、上网、看电视等;有的家长不孝敬自己的父母,孩子的爷爷奶奶生病住院了也不在医院看护,依旧与牌友在一起豪赌;有的家长缺少爱心,一遇到捐款、献血等就退避三舍,寻找种种借口为自己开脱;有的家长对自己的爱人一点儿都不负责任,经常在外面沾花惹草,桃色新闻不断。父母的这些所作所为,孩子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长期的耳渲目染不由得孩子不受影响,不由得孩子不去效仿,这样的父母即使想教育孩子做事要有责任心,孩子也会很不服气,也会很不以为然。不是有一则孝敬长辈的广告吗?“妈妈给婆婆端了一盆洗脚水,在一旁的儿子看了,也赶忙给妈妈端了一盆。虽然孩子端水时,走得慑慑怯怯,但脸上始终洋溢着欢笑。”从这则广告我们不难看出,要孩子学会诚心他人,我们当长辈的应该有一个积极的生活态度。所以说,父母只有在生活中严以律己,给孩子做好表率,才能更好地去影响和教育孩子。

(5)让孩子参与家庭生活

家庭是孩子发育成长的最重要场所,是孩子日常生活的出发点和归宿所在,而且孩子每天在家里的时间要远远多于他在学校和户外的时间,因此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可以从家庭这块阵地入手,家长要增强孩子对家庭的主体意识,提升孩子在家庭里的主体地位,让孩子积极地参与到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孩子感觉到他不是家里的客人而是主人,当孩子体会到了他在整个家庭里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他确实是被整个家庭所需要的时候,他对家庭的责任感便会油然而生。要做到这一点,家长首先必须转变观念,要把孩子当做是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人,而不能老把他当作什么事情都不懂的小孩子,家里的一些事情,无论是否与孩子直接有关,都可以让孩子发表一下意见,让孩子帮着出谋化策,对孩子提出的好建议好想法要积极采纳并加以表扬和鼓励;家里的家务活也要有一个明确的分工,每天爸爸应当做什么,妈妈应当做什么,孩子应当做什么都要事先规定好,当然孩子可以少承担一些,但决不能因为怕耽误孩子学习而大包大揽;家长也可以让孩子在家里充当检察官的角色,对家里每个成员的行为进行监督,看看大家做事是否都有责任心;家长还可以在孩子寒暑假期间让他当一段时间的家,这期间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只要不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损失,都可以由孩子来做主,都可以由孩子来安排,孩子从自己当家长的经历中能够学到许多,也能够提高许多。

(6)要求孩子做事有始有终

良好的责任心是要靠坚强的意志力和持之以恒的态度来维持的,而这恰恰是许多孩子所缺失的,孩子往往好奇心很强,兴趣爱好也很广泛,但就是做起事情来却只有几分种的热度,不是虎头蛇尾就是半途而废,稍稍遇到一点困难和挫折就打退堂鼓,不愿意再坚持下去,在别人看来就非常没有责任心。因此,为了增强孩子的责任心,家长平时就应当注意培养孩子做事有始有终、负责到底的良好习惯,交给孩子去做的事情,不管是大是小,家长都要全程地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地纠正,决不允许孩子做到一半就随意放弃,要直到孩子从头至尾认认真真地把事情做完做好才能罢休。另外,为了使孩子能够更好地坚持把一件事做完,家长可以给孩子选择一些比较容易的任务,如果一下子就把孩子给吓倒了,他就不会再有信心去努力了;交给孩子的任务可以经常换换花样,要给孩子一定的新鲜感,不要老让孩子总是重复地去做一件事,那样孩子迟早会失去兴趣的。

(7)坚持正面教育,多鼓励、表扬,少指责、批评。孩子的责任感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另外,因为孩子毕竟年龄小,好奇心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这些特点往往会妨碍他把一件事自始自终的完成,而当孩子完成一件事后,父母要给予公正及时的评价,并善于用语言的教育艺术将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和转移过来,继续完成他应该完成的任务。如说:“我相信你还会把事情做完做好的”,使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有责任承担,只要努力去做就能做好,同时要教他今后还应该怎样做就更好,既使他看到自己潜在的能力,又看到不足之处,以利帮助孩子养成积极、认真、严谨的生活、学习习惯,培养孩子对自己言行负责的态度。

人的一生是与人的责任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从幼儿时期起,在家里按父母要求去做,进幼儿园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小学生上学学习,回家帮助家长做家务„„就是培养一个人责任心的开始。它的训练起点,首先是在人的良好习惯的养成上。小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承担起了一种社会责任。学习是社会、国家与民族赋予他的一种历史责任,而承担起这一责任,就要从良好习惯的养成做起。从小培养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但要有始有终,而且要有恒心有自信;今天的事今天做,事事都要对人对己负责任。随着年龄的增长,责任心的范围日益扩大,责任心的含义也就更加深刻。

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教学内容:

良好的家庭氛围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论阐述与实例分析,使家长了解什么是家庭氛围,认识到家庭氛围与孩子健康成长的密切关系。

2、通过对学生家庭情况进行了解,找出目前我校学生家庭氛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建议,使家长了解如何创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并能自觉执行。

教学过程:

一、引入主题:什么是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是指家庭组成的人、物、精神等方面给予人某种强烈的感觉或印象。家庭氛围有物质的、精神的,有显性的、隐性的。环境、氛围本身就是教育,教育必须要重视在一定环境与氛围中进行。良好的教育环境与氛围对于身心均未成熟的孩子的成长有决定性作用。

1、环境氛围:

这里指家庭周围环境(包括邻里关系、居住生活区风气乃至社区的文化层次、居民的职业状况等等)与内部居住环境对子女的影响。

2、情感氛围:

指家庭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气氛,是一种精神环境。家庭的组成、结构,家庭人员的意识、作风、气氛和情调都是隐性的家庭环境,对孩子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研究表明:人的成就至多只有20%归于智商,而80%则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这就是心理学家所谓的“情商”。良好的情感氛围,是家庭精神生活的主旋律。这种氛围是建筑在温馨和谐、互敬互助的人际关系之上的,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和睦、幸福、互助、互爱的家庭中,孩子自然会感到温暧、快乐、有安全感,情绪开朗性格活泼,能热情关心他人,敬爱父母和尊重长辈。相反,在家庭关系冷漠、紧张、争吵不断、纠纷常起的家庭中,孩子焦急恐惧、抑郁寡欢,缺乏安全感、自信心,往往变得性格暴躁、敌对、孤僻、胆小,对人冷漠,摧残小动物,进而心灵受到创伤,阻碍身心的正常发展。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生对中小学生家庭的一次调查表明:生活在家庭成员关系和谐友好的家庭中的学生,品德优良占39.3%,差的占7.3%,学习优良的占18.5%,差的占10.9%;生活在家庭成员关系紧张、时常争吵的家庭中的学生,品德优良的占33.3%,差的也占33.3%,学习优良的一个也没有,差的占16.7%。

现实生活证明:和谐的夫妻关系要建立在接纳、体谅和帮助、支持的基点之上,平时互相要多宽容,少挑剔;多信任,少猜疑;多安慰,少粗暴;多出力,少推委,齐心保证整个家庭的幸福快乐。家庭生活是一种互动互助的生活。一般人只知敏感于自己的感受,容易忽视对方的感受。尤其在双职工的家庭中,夫妻间的细腻温存的感情,在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中渐渐变得粗糙,两人不同的性格、习惯、爱好和理想不时发生碰撞,生活磨掉了浪漫色彩,增多了务实、繁忙、疲劳。不懂得求大同存小异和宽容忍让的人,对对方作出的奉献和辛苦很少感谢、安慰以及欢喜回报的人,必然会引起另一方的悲伤苦恼、气愤和反感。长此以往,轻则唇枪舌剑,重则摔东西,回娘家,打成一团。带火药味的家庭情感氛围带来了使人窒息的压力。有位懂得体谅妻子的丈夫说:“我总是对爱人的情绪起落最先感觉,除了了解对方遇到什么挫折和难题外,每当这种时候,我总主动多承担些家务,告诫孩子多体恤母亲,多说些轻松愉快的事为她解烦,她的心情就容易恢复。所以我家中常常有开怀的笑声。”这是入情入理的经验之谈。

3、父母人格氛围:

这里指父母的言行举止、性格、气质能力对孩子的影响。

4、文化氛围:

父母的文化素养直接营造着家庭的文化环境,父母对知识渴求的欲望也影响着孩子对知识的追求。

文化氛围指的是家庭成员对政治时事、文学艺术、科学艺术、体育运动和其他业余爱好领域的关心和他们经常从事的有关的学习、探索、鉴赏、享乐活动以及他们活动时的心态。如今,营造良好的家庭的文化氛围已经引起了许多家庭的重视。有的家长把爱书、买书、读书、论书作为家庭中的一件共同参与的乐事;有的家长经常和孩子一起收看电视,收听音乐,欣赏文学、艺术作品,议论国际大事,培养孩子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文化兴趣和评价能力;还有些家长经常带领孩子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爬山、远足、划船、游泳、放风筝、采野菜等,锻炼健康体魄和吃苦耐劳的意志,欣赏山林风光,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可也有不少家庭,沉湎于成人自己的吃喝玩乐,忽视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不注意家庭文化生活的质量和生活的优劣,这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有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选择一些成绩优秀的三四年级小学生抄写课文半小时,把他们分在三种不同的环境氛围中:第一种,父母在隔壁看电视或放录音磁带;第二种,父母断断续续地大声谈话;第三种,是宁静的环境。第一种环境在连续性高噪音的干扰下,孩子是注意力分散的,心里烦躁不安,抄写正确率下降,只有70%左右;第二种环境中的孩子是在间隙性的、低频噪音的干扰下,孩子有时偏头倾听父母的谈话内容,有时又关注自己的作业,抄写正确率为85%左右;第三种环境安静,孩子能保持平时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抄写正确率保持在95%以上。由此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不仅要依靠子女稳定的心理因素,还要依靠家庭文化氛围的支持。父母的文化素养直接营造着家庭的文化环境,父母对知识渴求的欲望也影响着孩子对知识的追求。有的家庭吃过晚饭,看过新闻联播后,父母子女各自回到自己的房中看书读报,或低声吟诵,或埋头作业,孩子能享受悠闲自由的文化氛围。但是客观事物显示当前在我国各种类型的家庭中文化氛围的差别很大,这是很值得家长们引起关注的。

二、目前我校学生家庭氛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过于溺爱孩子

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三口之家已非常普遍,因为只有一个孩子,所以父母视孩子为中心,有求必应,竭力为孩子提供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而“四二一”型家庭中,祖父(母)对孩子的宠爱更是加重了这一倾向。甚至在不少家庭中已经由宠爱滑向溺爱,从而使儿童的个人主义观念突出。这种一味迁就而不加引导的作法,使孩子从小就养成以己为核心做事随心所欲的坏习惯,形成自私自利、骄横任性、我行我素的性格。一位母亲说:“我40岁才得了这个宝贝女儿,在家里,她要啥就给她啥。”这种爱似乎很无私,实际上是一种畸形,无能的“慈爱”。这种盲目的爱只会造就家庭的小暴君。

2、爱慕虚荣

有些父母片面地要求孩子为自己争光争气,或为炫耀自己的孩子聪明,只强化孩子某种技能的早期训练而急功近利,忽视孩子的全面教养,追求某种表面的、暂时的成功。例如,有些虚荣心强的父母一味要求孩子冒尖、显眼、出人头地、名列前茅,如果孩子达不到理想的成绩或比不过别的孩子,就斥责、打骂,使孩子疲于奔命,精神痛苦。

3、一味追求学习成绩,忽视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有些家长片面认为,教育子女就是开发智力,学习知识。学习知识就是考试得高分,取得好成绩。为了保证子女集中精力搞好学习,一切家务劳动都由父母承包,子女本来可以自己动手做的事,都由父母代劳。使孩子从小养成不劳而获的懒散习惯,根本不重视他们的劳动观点,习惯和技能的培养。有的家长只注意子女的分数,而不注意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孩子言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品德问题,放任自流,不闻不问;有的家长为了取得高分,考上重点,对孩子提出的各种要求一味迁就,有求必应,结果分数上去了但却染上很多坏毛病和不良习惯。

4、忙于工作对孩子放任自流

有些家长整天为挣钱奔忙而根本没时间教育孩子,他们都觉得教育孩子太累。但在心底深处,他们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于是花钱请保姆、家庭教师,或由文化水平低的母亲辞职,在家承担对孩子的教育。

5、家长望子成龙,但又不掌握教子成龙的方法。

目前有些家长管教孩子的方式大体分为四种:一是祖传的,爸爸妈妈怎么教育我,我就怎么教孩子,对孩子的过失,不是打就是骂,不但没起到教育效果,还适得其反。有的家长总爱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对比,或者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应该怎样怎样”严重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第二种是随意,张嘴就来,想起一出是一出;第三种是金钱关系渗透家庭教育。有的孩子帮父母干家务劳动要给钱,干前还要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不给或钱给少了不干。不仅如此,有的小孩子做作业,考试得高分都要向父母要钱,把钱看成是学习、劳动的唯一动力,而不懂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它使孩子形成随心所欲,唯我独尊,有求必应的思想。第四种是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给孩子在课外报舞蹈、书法、英语、作文等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强硬地安排子女的学习时间,挫伤了孩子生动活泼的个性。

6、家庭结构破损给孩子心理带来压力和创伤。有一部分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后,有的为了自己的利益,都不愿抚养孩子;有的尚未从阴影中走出,不管孩子或把怨气都出在孩子身上,常常非打则骂。孩子生活在一个不完整的家庭里,生理,心理早已出现了消极反应。

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教学内容:

怎样创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论阐述与实例分析,使家长了解和谐家庭氛围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

2、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3、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建议,使家长了解如何创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并能自觉执行。

教学过程:

(一)建立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家庭成员之间应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关心。子女从父母那里获取最温柔、最纯洁无私的母爱和既严格又起着榜样示范作用的父爱,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感受到父母教育的力量,从而产生稳定感和安全感,有助于形成独立、乐观、自信的个性;子女对父母关爱的体验促使他们心身健康成长,孩子纯洁的心灵中也会逐渐滋生爱的幼苗,从小爱父母、爱家庭,在学校中爱伙伴、爱集体,将来爱人民、爱祖国,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的青年。父母应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对自己的家庭有自豪感、愉快感、安全感,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

(二)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校学生有2/3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长应给孩子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并非装潢豪华,设备齐全,如:为他们准备一张书桌、一个书架、设置一个固定的学习角,提供孩子必需的文化学习用品,是非常必要的,这既可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也便于学习。为增强学习气氛,家长和孩子还可以在墙上布置些激励学习的字画条幅、学习计划、课程表等。为创造清新浓郁的文化气息和高雅优美的艺术氛围,可设置家庭图书角,收看内容健康有益的电视节目,传播准确科学的资料信息等等,给孩子以健康的熏陶和影响。

只要孩子是在进行正当的学习,家长就不要轻易去打断孩子的思路。我们常看到这种情况:孩子在学习时,家长在一旁唠唠叨叨,教导不止,还自以为在督促孩子。珠不知,这种教育方针不仅破坏了安静的学习环境,更不利于的是孩子会因此产生厌烦情绪,影响到以后家长的说服教育效果。还有的好心家长在孩子做功课时,喜欢给孩子去送吃、送喝,以为这样可以补充营养,提高学习效率。其实,这不光打断了孩子的学习思路,而且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也会在娇惯中给“吃”没了。

要避免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对子女管教过多,监督过多,尤其是在子女教育上的要求过多。事实上每个人的天赋和成长环境不同,实在无法处处都顶尖拔萃。作为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在某一方面比不上别人,当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但若再逼他,他只有是更沮丧而已,退而求其次,让他成为一个守本分而有信心的快乐人,实比让他成为一个压抑、自卑的人要好得多。因而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指导他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使其学习成绩逐步提高,让孩子从中体味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心,这无论是对当前的学习,还是对将来的处世做人都极有好处。实事求是,是为人之道,也是家教之道。

还要注意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在工余时间,家长钻研业务,或通过读书,看报等途径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不仅有益于自己,同时也有益于孩子。这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适应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同时也给家庭营造了一种好学、向上的气氛,为孩子的学习带来促动力。须知,在一个天天行酒令、日日设牌局的家庭中,再聪明的孩子也难以成才。

(三)尊重、理解、信任孩子:

家长要尊重孩子。没有对孩子的尊重,家长和孩子之间就谈不上建立良好的关系。对于家长来说,要尊重孩子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老是本着“你是孩子就要听话”这种僵化的思维来考虑问题,甚至任意打骂、体罚孩子,完全把孩子视作家长的附属品。在生活中,家长可以充分利用表情和身体语言表达对孩子的尊重,诸如面带微笑和孩子谈话,尝试着和孩子共同探讨问题„„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举动,都会使孩子感到家长的尊重。当孩子感受到家长对自己是尊重,他们就会从心理上拉近与家长的距离,这样就会使得双方的关系处于一种良好的互动状态。家庭教育中最忌讳的就是家长总是摆出一副“家道尊严”的面孔,对孩子进行简单的说教。有些孩子逆反心理强,对此很容易产生对立情绪,从而造成与家长关系紧张的局面。

家长要理解孩子。陶行知说过:“教育儿童,就要揣摩儿童的心理。”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呢?这离不开家长对孩子的了解。家长应该注意了解孩子平时的一言一行,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了解孩子的长处和短处。做家长的如果对孩子有较深的了解,就能根据所掌握的情况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从容地解决问题,从而避免与孩子之间出现不必要的误会而导致关系紧张。要深入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了解孩子的情绪起伏、学习情况和生活状况。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他们正处于思维发展的活跃期,思维还不够成熟,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很容易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因此,家长只有充分理解孩子,才能针对孩子所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而不是老拿“一岁孩子的衣服去给五岁的孩子穿”,这样做怎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呢?所以,家长应该尝试以孩子的观念去看周围的世界,用孩子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在充分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加强对孩子的教育。

家长要信任孩子。有些家长总是说:“孩子长多大都是孩子。”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保护”孩子,为他们安排好一切。殊不知这样一来却使孩子独立性差、自理能力差。因此,家长应该敢于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他们的能力,相信他们的勇气,相信他们的智慧。家长可以在适当情况下放手让孩子去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诸如打扫卫生、叠被子、洗碗,甚至可以“创设”各种情景“放”孩子去探索,锻炼他们的能力。比如学校开展的郊游等集体活动便是家长“放”孩子的一个好时机,也好似考验家长敢不敢“放”、肯不肯“放”的试金石。只要家长敢于适当的“放”,那么必将发现孩子可以发展得更好!而这对于双方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也是非常有利的

(四)营造言传身教的氛围:

家长的人格、品德、学识、情感,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应完善自身人格,对子女的教育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父母应做到乐观进取、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热爱生活、情趣高尚(如看书、旅游、帮助他人),营造言传身教的氛围。

首先,家长要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要留心国际政治风云、国家大事,言谈举止与国家的命运、前途同喜同悲,培养孩子爱国情感。如台湾问题成为目前的焦点,可让孩子和你一起看电视、报纸、杂志上关于台湾的话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孩子明白台湾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虽然有人从中作梗,身为中国人有信心、有能力、更有义务使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每个家长要多学习岳飞母亲的鸿鹄之志、博大胸怀„„

生活中要自觉按时上下班,积极工作;为人正直、清廉;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给孩子以榜样进行熏陶。

其次面对文化商品纷沓而来,家长要分情良莠,区别真、善、美、精和假、恶、丑、粗,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多看书看报,知晓一定的政治经济、天文地理、艺术体育等知识。家长的博学多才会成为孩子上进的动力,会自觉地加强自身锻炼,提高自己,向家长所期望的方向努力。

面对几代人宠爱的独生子女,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也是家长应努力做到的。教育部门一再重申,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是有其深层原因的。现实中青少年屡见不鲜的自杀案件不能不为我们敲响警钟。家长要教育孩子接受批评,正确面对挫折,于失败面前百折不挠。要帮孩子分析挫折,与他一起笑对挫折,战胜挫折,还可有意识地创设适当的挫折情境,让孩子提前在逆境中锻炼挫折容忍力,使他们在逆境中经受意志品质的磨炼。可以让孩子隔几天过点“苦日子”,吃几餐粗粮咸菜,对孩子买玩具、制新衣等要求不能有求必应,要求他们进行某些难度较大的实验,在比赛中有意识安排与强手交锋,利用寒暑假送他们到艰苦的环境中磨炼„„

第二篇:家长学校培训教案

初一家长学校培训

别让你的爱成为伤害

孩子从小学升入初中是人生的一大转折,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比如学习任务的无形加重、生理上的不断成熟、心理上的逆反倾向、自尊心逐渐增强、性意识由神秘好奇向想往爱慕方向转移、成人感和独立意向倾向逐渐增强等等一系列棘手的问题,都是摆在我们家长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解决好了,孩子以后的发展可能会事半功倍,解决不好,孩子就可能会走弯路甚至误入迷途。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到目前为止,我还没看到哪一个成功的孩子,是生活在“爸爸妈妈意识当中,把孩子交给学校就不管、遇事就怪学校”的家庭氛围中。鉴于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我的看法。一、七年级孩子的过渡期心理及应对策略

家长们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觉:刚跨入初中大门的孩子跟小学阶段相比,好像突然之间变了很多,诸如情绪不稳定、极度自信、沮丧不堪、盲目自信或自卑等等。出现这些情况,是因为孩子刚进初中,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班上同学的学习层次也良莠不齐,尖子生与基础一般和基础差的孩子差距较为悬殊。尖子生一入中学信心十足,意气风发,个个感觉良好,但一经挫折(如当不上班干部、测验成绩不如人意等),便立刻心灰意冷,找不到感觉,不知如何应付,或者埋怨老师。基础一般和基础差的孩子,一般自卑感和心理压力都较大,存在生怕老师找他但又希望老师找他的矛盾心态。

同时,在小学养成的认知习惯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接受新事物,如他们常常用怀疑的目光看老师,甚至当着老师的面会说“我们小学老师说„„”,在这一思想的同时,他们的自我意识又迅速发展,开始远离老师和家长,他们有了心理话更愿意对同伴讲,逐渐形成了对家长和小学老师形成的绝对服从与依赖和升入中学萌发的自我意识并存,这可以说是七年级学生思维上的主要矛盾。

再者,随着学科数的聚增,孩子在学习方法上容易失去协调能力,甚至失去自信。很多七年级的孩子都说学习最紧张、最累,这实际上就是小学过渡到初中的最主要表现,它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要顺利渡过这个时期,缩短这个过程还需要家长和老师从心理和学法上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但不管自信或自卑都对新的学习生活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有展现自我的欲望。这实际上就是我们家长要把握的教育契机。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先举个例子:我曾经碰到过这样的一个学生,在小学三年级时,有一次轮到这名同学打扫厕所,在他还没有打扫完时,就被来校接他的奶奶发现了,于是奶奶气呼呼地拖着孙子跑到老师面前理论,说我的孙子在家连垃圾都不倒,你却让我孙子扫厕所,是不是我们得罪你了,弄得老师无言以对,后来我听说这名同学的父母都因工作关系,根本没时间管孩子,爷爷奶奶对其又百依百顺,导致这名同学到了初中时迟到早退是常事,讲究穿着,出手大方,甚至连作业还花钱雇人写,后来好不容易花钱上了高中,但高一下就辍学了,各位家长想想这名同学后期发展的结果是不是必然的呢?因此,孩子的发展对于家长的引导来说该有多么重要啊!

首先,七年级的孩子正逐步走向成熟和独立,责任心的培养就成了这一时期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其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学习还要重要,“欲速则不达”、“顾此失彼”等等典故都明确地向我们家长们提出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教育硕果。现在的孩子可以说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亲的“捧在手中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潜意识大有人在,这可以说是作为东方人的最大弊端,应当引起我们做家长的高度重视。但又毕竟是事实!基于此,现重点就孩子责任心的培养谈几点看法:

1、“自己的事自己做”的意识培养

七年级的孩子,应该能做很多事情了,这一点作为家长必须明确!譬如洗衣服、洗碗、叠被子、扫地,甚至参与家庭理财等等。而现实中,我们的许多父母却把对孩子的爱无限的倾注到了孩子的服务上面去了,对孩子的关怀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孩子衣服从来就没有自己洗过,吃完饭就把饭碗推到一边,玩过的玩具随手就扔,被子要让妈妈代叠,洗脚要让妈妈打好温水,写作业要让妈妈给念题目,上学时书包也要让妈妈给背„„孩子们就这样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尊处优的生活,本来是他们应该自己做的事情全都由家长代劳了,应该自己负的责任全都由家长承担了,久而久之孩子只懂得索取而不懂得付出,普遍缺乏责任心了!因此,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首先就要求家长放弃对孩子的溺爱,让孩子去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让孩子去为自己多承担一些责任,比如自己的房间要自己打扫,穿脏了袜子自己去洗干净,起床后要自己整理床铺,早晚洗漱要自己照顾自己,家庭作业要自己独立完成,自己说过的话不能食言,自己应当做的事情必须有始有终。当然,七年级的学生毕竟还属于孩子,他的手或许很笨,他的动作或许很不麻利,他做事情时或许会经常出错,这些都是很正常的,要不然他就不是孩子了。家长在让孩子做事的时候,一定要沉得住气,一定要学会等待,一定要能够容忍孩子的不完美,决不能因为孩子床铺叠的不整齐、收拾书桌不够利落、袜子没有洗干净、清扫地面丢三拉四而越俎代庖,要知道,孩子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体验才能逐渐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这里最重要的是孩子做事的过程,是孩子通过做事所得到的对“责任”的一种宝贵心里体验,只有这样的心里体验多了,孩子的责任意识才能不断地得到强化和提高。如果家长过于看重结果,势必就会在孩子做的不够快不够好的时候,对孩子进行埋怨和责备,或者忍不住地去取而代之,这一方面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会给孩子留下逃避责任的可乘之机,因为有的孩子一旦发现自己事情做的不够快不够好的时候家长会及时出手,他就会故意表现得能力不足,以此来逃避本来该做的事情。

2、“正面挫折”的意识培养

七年级的孩子尚处于成长之中,对一些事情表现出没有责任感也是正常的,因为他们许多时候的确不太清楚这样会有对他们有什么不好的影响,所以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家长可以适当地让孩子受受挫折,俗话说“授之鱼不如授之于渔”,孩子如果一而再地受到了挫折,他自然就会提高警惕,下次做事情的时候自然就不再会马马虎虎、草率了事。比如孩子上体育课忘了穿运动鞋,他打电话央求你给他送去,这时家长就可以拒绝孩子的要求,尽管让他去挨老师的批评好了,孩子尝到了苦头之后就会多长点记性;孩子平时东西喜欢乱拿乱放,提醒他多次也不起作用,某天孩子的作业特别多,而且又急需一本参考书,可是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家长这时不要顾忌影响孩子的作业而帮他找,尽管让他去费时费力地去找好了,反正作业总归是要完成的,他耽误的时间越长他就只能休息的越晚,给他留的印象也就会越深刻。等等例子,作为旁观者的家长一定要学会忍耐,相信这样的忍耐只会是暂时的,如果这个阶段你忍耐不了,那我可以明确地对你们说,孩子的将来你可能会忍耐一生!

3、“参与家庭”的意识培养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最重要场所,是孩子日常生活的出发点和归宿所在,而且作为七年级的孩子,每天在家里的时间要远多于他在学校和户外的时间,因此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可以从家庭这块阵地入手,因此我希望作为家长的你们,首先必须要转变观念,要把孩子当做是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人,而不能老把他当作什么事情都不懂的小孩子,家里的一些事情,无论是否与孩子直接有关,都可以让孩子发表一下意见,让孩子帮着出谋化策,对孩子提出的好建议好想法要积极采纳并加以表扬和鼓励;家里的家务活也要有一个明确的分工,每天爸爸应当做什么,妈妈应当做什么,孩子应当做什么都要事先规定好,当然孩子可以少承担一些,但决不能因为怕耽误孩子学习而大包大揽;家长还可以在孩子寒暑假期间让他当一段时间的家,这期间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只要不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损失,都可以由孩子来做主,都可以由孩子来安排,孩子从自己当家长的经历中能够学到许多,也能够提高许多。

当然,对孩子的教育还包括很多方面,如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培养、正向激励对孩子的作用、家长的榜样意识等等,由于时间关系,在这里就不多说了。总之,注意对七年级孩子心理成长的引导,抓住孩子的心理,有节奏的进行辅导,就能让孩子顺利实现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积极乐观的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二、教育子女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俗话说的好“严是爱,松是害”,这里我还要加一句“不管不问成公害”。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孩子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没有父母的爱,就谈不上什么家庭教育,就更不要说要达到什么样的教育效果,但“爱”字却又充满着哲理。这里我用三个小孩犯错的处理方式来举个例子:三个小孩走路,不小心碰到了桌子跌倒了,孩子在地上“委屈”地嚎啕大哭。甲小孩的母亲马上跑过来说“宝宝不要哭,妈妈打这个桌子,这个桌子坏。”于是这个孩子在妈妈温暖的怀抱中不屑一顾地看了一下桌子;乙妈妈看到孩子跌倒后,快速跑过来说“全世界的小孩撞到桌子都哭的”,于是这个妈妈把小孩拉起来说“再走一遍!再走一遍!”我们想一想世界上有如此笨的小孩依旧往桌子上撞吗?所以他就从旁边走过去了,接着妈妈又讲“一个小孩会撞到桌子,有三个理由,第一个跑步冲得太快,来不及刹车。第二个,头一直低在地上,没有注意看,第三个,心中不知道在想什么?刚才你是哪一个?”;丙妈妈看到孩子跌倒后慢慢地走过来说“站起来!”,然后这位妈妈就跟小孩讲:“你看看你刚才,像个男人吗?还说长大了要保护妈妈,你那个样子能保护妈妈吗?”刚才所举的例子中的小孩,各位家长能说出他们大概分别是哪一国家的吗?上述例子中,甲来自中国,乙来自日本,丙来自美国。同样一件事,处理的方式竟会有这样大的差别!这样教育的延续性及效果想必家长们都能说个一二三,但类似的事情如果真的落到你的头上,下意识的你又会怎么做呢?所以日本人、美国人包括欧洲人,他们从小就这样教育长大,所以日后他们的责任心明显强于中国,这就是教育意识的真正魅力,同时也折射出一个好的家庭教育意识,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正如我们常提到的尽量避免“5+2=0”现象的出现一样。

在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上,今天只和家长们谈一个问题——关心爱护和严格要求相结合。

父母对自己孩子的关心爱护,应以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为前提,离开这个前提就容易与望子成才的愿望背道而弛。父母对孩子爱应该是理智的,有分寸的,绝不能溺爱,否则,就会成为孩子身心畸形发展的祸根。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把对孩子的关心爱护无意识地演变成了溺爱,前面说了,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甚至是六个大人围着一个转,娇惯、偏爱、护短、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及有求必应等出现在很多家庭。对孩子的不良品德和习惯不批评、不教育,往往包庇护短。吃饭穿衣一切事务都由家长包办代替,孩子让家长干什么,家长就干什么,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使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好逸恶劳的懒惰生活,养成一种自私、任性、专横、跋扈、为所欲为的不良品德和习惯,这些不良习惯任其发展下去,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有人说,对孩子的娇生惯养百依百顺,是促进孩子走上不幸道路的开端,这是值得每位家长深思的。

如何做到“爱而不溺”,讲这个问题之前,有句俗话必须向家长们说清,“孩子怎依怎坏”!谁不爱自己的孩子,甚至就连我曾经打过女儿一巴掌至今还愧疚于心,刚才说的美国妈妈看见自己的孩子跌倒哭了就不心疼吗?肯定心疼,甚至可能比我们还要心疼,但那毕竟是“内”,“内”是我们做家长的承受力,是爱的真实释放;“外”则不一样了,“外”是由“内”转化而来的,这个转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讲的教育方法。在这个教育方法中,我们一直提倡理智和分寸并存,做到“爱而不溺”、“严而不厉”。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对“严”的理解有误区。有的家长认为“严”就是“厉害”,对孩子要给予好心而不能给予好脸,孩子只有害怕父母,才能教育好。还有的家长认为“严”就是不听话就要打骂,赞成“不打不成才”的说法。这些认识都是不对的,对当今的孩子采取这种办法是难以奏效的。

如果对孩子动辄打骂、训斥,孩子就不愿意接近父母。孩子如果对父母敬而远之或者既不尊敬、又不接近,更不愿与父母交谈,这就很难取得好的教育效果。至于打骂、体罚之类的行为就更是和我们所说的“严格要求”水火不相融了。动辄打骂孩子的家长,不仅不能使孩子改正错误,反而使孩子的情感和心灵受到摧残,变得冷漠,自卑和缺乏自尊心,甚至因忍受不了父母的打骂而离家出走,由此可见,对孩子实行体罚只不过是家长缺乏理智和束手无策的表现,不可能起到严格要求的效果。

我们所说的严格要求是根据孩子的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以取得良好教育效果为前提的。如果“严”得出了格,就会走向反面,为此家长必须遵循以下几点。

首先,父母提出的要求是合理的,是符合孩子实际情况又有得孩子身心健康的。要求四岁的孩子跟在父母身后走力所能及的路是可能的,但要求孩子与父母走得一样快一样远就不合理了。其次,父母提出的要求必须是适当的,是孩子经过努力可以做到的,若要求过高,孩子即使经过努力也无法达到,就会使孩子丧失信心,也就起不到教育效果。再次,对孩子的要求必须明确具体,让孩子明白应该干什么,怎么干,不能模棱两可,让孩子无所适从。最后一点是,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一经提出,就要督促孩子认真做到,不能说了不算数,或者干也行、不干也行,而是一定要让孩子做到,否则就起不到教育效果。再者,你们的孩子很快就要进入青春期了,他们在肢体运动、认知、道德感等方面日渐完善,逐步形成完整的统一的自我。他们强烈感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独特的个体,具有认识自我、表达自我、张扬自我的强烈要求。如果这时体罚孩子,他会感到这是对自己人格的严重践踏,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一些男孩子甚至还会产生某种报复与逆反心理。因此,作为家长必须坚定不移地树立“引导”意识。

人都是有需求的,而且是多方面的,往往也是无止境的。对孩子的需求要具体分析,要以家庭的实际经济状况和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为前提,不能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过分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容易引发孩子过高的欲望,养成越来越贪婪的恶习。一旦父母无力满足其需求时,势必引起孩子的不满,致使难以管教。当其欲望强烈而又得不到满足时,就容易走上邪门歪道,这是每位家长需要注意的。我曾经带过的几位学生,就是从向同学借钱、在寝室偷钱、深夜到小店盗窃,最后一步步发展到拦路抢劫、群殴驾驶员最终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痛心的教训之余,我们的家长又是怎样想的呢?

当然,对孩子的合理要求,在家庭允许的情况下,就尽量给予满足。如孩子要求给买一些有利于增长知识,开发智力,丰富精神生活的儿童书画及必要的生活、娱乐用品,一般应给予满足。若家长一时难以办到时,应向孩子说明理由。在教育孩子时,家长既要积极为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创造条件,也要教育孩子注意节约俭朴,防止养成挥霍浪费的不良习惯。

三、学校对各位家长的期望

一是期望各位家长相信皖维中学,相信我们这一班人。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这所学校办好,把你们的孩子带好。请各位家长相信我们,也算是我们这一班学校管理者和科任教师对尊敬的各位家长的承诺。

二是期望得到各位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社会的初步肯定和支持;尽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一个长期而反复的复杂过程;尽管我们的办学条件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但我们相信,办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和办学条件的改善为期不远,这方面,期望得到广大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三是期望各位家长能够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首先要求各位家长严于律己、做孩子的榜样和表率。如不在家里设酒场、设赌场、不在孩子面前闹矛盾等。其次是做好孩子的后勤部长,比如早餐等。

四是期望家长们认真做好孩子在家时间学习、行为习惯的教育和管理。一方面要采取多种措施、多种渠道加强孩子在家是加读书习惯、作业习惯的教育和培养。另一方面在家要求孩子常树时间观念,加强孩子晚间和假期的管理,保质保量完成家庭作业。用几年的辛苦,换来孩子终身的安逸和幸福,我们何乐而不为?

五是期望家长经常与班主任、科任教师取得联系,关心孩子的在校表现,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配合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做好力所能及的教育和管理工作;积极为学校教育教学提出建议和意见,以便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们,您的孩子将在皖维中学度过最为关键的三年生命历程,今天他们是青涩少年,三年以后他们将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独立人格,较丰富的文化知识、社会知识、生活知识,较固化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十六岁的风华青年。我们不能不说学校对他们成长的重要性,我们也不能不高度重视对他们人生轨迹的设计。我们不求短期效应,我们立足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来设计学生三年的在校生活,我们将立足于培养学生习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来设计课程、设计在校的各种活动,真正体现学校“让每一位学生成人,让众多学生成才;让每一位学生合格,让更多学生优秀”的育人理念。让我们为了共同的希望,“家校携手,共创孩子美好的明天”。

谢谢大家!

第三篇:家长学校教师培训教案

家长学校培训教案

德育副校长孙启鹏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习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家长的教育、言行都对孩子产生重要影响。家长要提高对家教重要性认识,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国家的未来,切实把家教做好。

写给家长的话

21世纪是一个充满希望和竞争、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世纪,是孩子们全新的家园和战场。

在这新的世纪,您的孩子能否成为新世纪的主人?您的孩子能否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这将取决于您是不是称职的家长,取决于您进行家族教育的状况。

请您考虑: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您是合格的家长吗?您是否掌握了伴孩子健康成长的艺术?您如何去配合孩子的教师?如何协调学校的教育?

您是合格的家长吗?

请您自测。如果自测总分能超过40分,那么您就是一个合格的家长了;如果达不到这个分数,您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家长,还需努力哟!下面的要求,如果您总能做到,每项得2分;如果偶尔能做到,每项得1分;如果没做到,即得0分;最后把您所得的分数加起来。总分如果能超过40分,那您就基本上是一个合格家长,如果达不到这个分数,您就要努力!

父母自测项目:

⑴当孩子遇到失败的时候,不泼冷水。⑵如果自己有了错误,能向孩子承认。⑶不在别人面前数落孩子。

⑷对孩子问的“为什么”,知之为知之,不知就承认,然后再去解决。

⑸每天都有和孩子在一起谈话的时间。⑹每天都给孩子自由活动的时间、空间。⑺知道孩子喜欢什么。

⑻当别人指出孩子的缺点时,不护短。⑼经常和孩子讨论各种问题。⑽让孩子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⑾无论任何时候都对孩子满怀希望。⑿批评孩子时,允许他辩解、反驳。⒀孩子认为在家里很快乐。

⒁对孩子主动做的事,即使失败了,也认为是值得的。⒂让孩子自己检查作业。

⒃不对孩子说:“你看人家××,每次都比你强。” ⒄不对孩子说:“就你笨,什么都不会做。” ⒅不命令孩子,给他选择机会。⒆不和孩子算总帐。⒇不打骂孩子。

(21)经常鼓励孩子。

(22)孩子有话对自己说的时候,不管多忙也要耐心听。(23)对孩子许诺的事,说到做到。(24)欢迎孩子的朋友来家里玩。(25)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26)经常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27)与学校、教师保持经常联系。(28)不在孩子面前说老师的坏话。(29)不在孩子面前争吵。(30)家中的事征求孩子的意见。

家长应扮演什么角色?

关心者

您每天都在为孩子的事情而忙碌,孩子几乎是您心中的全部,甚至在睡梦中您还在牵挂着他。您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关心他是不是长高了?是不是生病了?能不能拿100分?但仅仅只需要关心这些吗?还不够,您还要更细心地关心孩子的情绪、品德、心理健康……别忘了!孩子之所以会产生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往往是因为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关心。

期望者

孩子在父母的期望中成长,您就是期望者。您对孩子恰当的、热切的、真诚的期望将促使孩子成功。

爱因斯坦的母亲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她始终对爱因斯坦报有热切的期望,即使在他被别人认为没出息、没用的时候也是如此。不要放弃对孩子的期望,尤其是在他困难的时候。

鼓励者

孩子需要鼓励,您的鼓励是他们的催化剂。“加油!”“别灰心,再试一次!”“您做的这件事真棒!我为你感到高兴!”……经常给孩子这样的鼓励,孩子将会在您的鼓励声中快步前进。

指导者

孩子在成长中会遇到无数的困惑和难题,您是他人生的指导者。经常与孩子交流及时发现他的问题予以指导。

奖励者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被欣赏、被夸奖。想想看,如果您今天为丈夫的生日特意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可他只吃了一口却说:“您怎么做的菜,什么味道!”您会有什么感受?

成人尚且如此,孩子比我成人更需要肯定。从现在起,试着每天、每小时、每分钟都做一个敏感的家长,对孩子每一个微小的长处、进步和努力予以认可,及时给予奖励。合作者

您认为自己是孩子的权威吗?或者您正打算朝那个方向努力吗?从现在起,放弃这个目标!去成为孩子的合作者!

尝试与孩子合作,而不是命令,您将惊喜地看到,哇!原来他也能这么听话地做事情!

评价者

孩子有时候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对是错,有时候他知道这样做不对,但他却想试试,此时父母一定要及时作出评价,正确的就积极肯定,予以表扬;错误的更要及时指出,不能不置可否,甚至还错误地鼓励。

约束者

孩子时常会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做出一些不良行为,此时您应扮演什么角色?——约束者。

约束不等于强制,约束是平等基础上的约束,您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规则,对孩子违反规则的行为进行约束。

惩罚者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您都不可避免地会充当惩罚者。的确,惩罚可以阻止或削弱孩子的不良行为,是父母进行管教的有效工具。但是,如何做一个正确的惩罚者却是您要格外关注的问题。

○惩罚:不是体罚。○要温和,不要过度。○不要伤害孩子的情感。○不良行为发生后立即进行。○与教育相结合。

您扮演了错误的角色!

错误的奖励者

您有没有过类似的情形?当孩子该做作业、睡觉或该干别的事情时,孩子以种种方式表示不满,进行拖延,比如哭哭啼啼、大吵大闹、搬救兵、哀求、不理睬、摔东西……您或者可怜孩子,或者受不了他哭闹,或者屈服于孩子的威胁,或者因无力抗衡孩子的救兵而妥协。当您这样做的时候,您就已经错误地扮演了父母的角色。

孩子出现了违规行为,您应以约束者的角色出现,要求孩子立刻停止这种行为,按规定的要求去做。此时您应坚强、果断,不容置疑地去执行规则。

而您如果因种种原因作出让步、妥协,实际上是奖励了孩子的哭泣、吵闹、发脾气、搬救兵的行为,您就成了奖励者。当您这么做的时候,您已经为自己制造了将来更大的麻烦,孩子在您的奖励下学会了以这些您“不能忍受”的方式来取得您的让步,这样就可以达到他不去做某事或者能够去做某事的目的。而您也将一步步退却,拿孩子的无理要求或错误行为毫无办法,成为一个失败的家长。

错误的惩罚者

有时,孩子想主动为父母做些事情,或自己尝试解决某些问题,但由于经验不足或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他们很可能会搞出一些乱子,比如为了帮妈妈洗碗而打碎了一只碗;为了做个新模型而将爸爸的书房弄得一团糟,甚至还把一件很好的礼物给拆了。您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做呢?

此时,您首先应是一个奖励者,对孩子的良好动机加以表扬和赞许,同时可能针对他的不足进行指导,告诉他恰当的方法。而如果您气急败坏地走过去,大声喊:“你是怎么搞的”,“谁上你做这个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就会添乱”……您就错误地充当了惩罚者,孩子的满腔劳动热情或动手欲望很可能会被您的批评赶走。而当您以后抱怨孩子太懒或没有创造性的时候,您会不会想到当初的惩罚也是其中的原因呢?

错误的期望者

您一定对自己的孩子有很高的期望,似乎所有的家长都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期望值是否越高越妈呢?

不是的,正确的期望应当:

○符合孩子的特点——这孩子体育比较突出,希望他在这方面有所成就。

○取得孩子的认同——与孩子达成共识。

○适时发展——孩子,这次得了全班第一名,下次能不能争取全年级第一名?但切记目标不要定得太远,应在孩子能力范围之内设定。

您应具备的育子观念 学习好不等于一切

您的孩子是21世纪的人才,他需要具备的素质包括: ○学会学习。○学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爱而不娇

父母的爱是孩子成长途中的阳光,把您的爱永远地、无条件地给予孩子,无论任何时候,都让他感受到您的爱。但爱不等于娇惯,娇惯孩子不是爱孩子,而是害孩子。

孩子自己能做的事,父母不要代替

“哎呀,我一大早起床给孩子做饭,叫他起床,帮他穿衣服,送他到学校,放学后还要陪他做作业,检查作业,一天到晚围着孩子转,这颗心全给了孩子。”这样的父母似乎不在少数,然而,您却做过头了。真正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父母不要代替。

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往前走

长期关在笼中的小鸟,一旦离开主人的饲养,便会面临巨大的生存困难,因为它们已在原来优越的环境中丧失了捕食能力。您的孩子早晚也会离开您的呵护去独自面对社会,如果您现在过度保护,处处代手,那孩子的生存能力从何而来,以后他又将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怎样的境地?

常此以往会造成:增强子女在生活上的依赖性,影响独立生活能力和适应能力发展。致使子女不懂得尊重父母。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料和全身心的支持,期望通过子女的成功得到回报,得到子女的爱和尊重,然而期望很有可能落空。

父母责任重于泰山

营造幸福民主的家庭氛围

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发育。美国伯克利研究中心曾追踪观察61名儿童,结果发现,生长在情感氛围极差家庭中的20名儿童,不仅智力落后于其他儿童,而且身体也较别的儿童矮小。

良好的家庭氛围应当是: ○充满爱和关心。○家庭成员关系融洽。

○父母和孩子一起谈论新闻、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或电视节目。○每个成员都对家庭承担义务。○有健康广泛的生活情趣。○有共同向上的追求。○有平等、民主的意识。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

如果家里有一个上小学的孩子,您首先需要知道他的生理发展特点,并依此进行指导。小学生:

○骨骼较柔软,脊柱和胸廓易变形,应注意坐立走的姿式。○低年级孩子小,肌肉发育较差,应通过写、画、弹、编织等活动促进其发育,同时又不能要求过高。

○消化系统尚不健全,恒牙相继萌出,应注意饮食及口腔卫生,预防龋齿。○神经系统尚不成熟,学习过程中应注意调节,避免长时间单调刺激。

○血液循环系统继续发展,不应使其从事剧烈活动和过分紧张、繁重的劳动。

○肺活量显著增长,应使其通过合适的体育活动和劳动增强肺活量。

了解孩子

您了解自己的孩子吗?您知道他最(不)喜欢的老师是谁?最(不)爱跟谁玩?最(不)爱干什么?……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您要了解孩子的:

○性格。○兴趣、爱好和愿望。○情绪变化。○学习情况。○交友。○行为变化。○优点、缺点。当好“后勤部长”

父母要当好孩子的“后勤部长”,这本是最基本的责任,然而有些父母却做不到。就拿最简单的一日三餐来说,有的父母懒,不能按时做好三顿饭;有的父母没有一定的营养知识,天天简单重复几种饭菜,不能保证孩子的营养;有的父母太忙,来不及做饭,就给孩子钱,让他自己在街上吃……这些父母都没有当好后勤部长。

怎么做?

○父母即使辛劳一些,也要尽量按时为孩子做好饭菜。否则孩子放学回来,饿得不得了,等不及做好饭便会拿饼干、糖果之类的零食充饥,等吃饭时已经饱了,当然吃不下去。○父母要懂点营养学的知识,让孩子的三餐做到科学搭配,营养丰富。

○只要有可能,最好让孩子在家吃饭。因为孩子自己在外面买的东西未必干净,是否有营养更难说,而且根本不能体会一家人其乐融融进餐的快乐。

看似简单的三顿饭,竟然也有如此学问。所以,您必须用心才能当好“后勤部长”。

训练良好行为习惯 好习惯使孩子终生受益。

父母教育子女的一个重要责任就是要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某种好习惯一旦养成,它本身就成为产生好行为、维持好行为的管理器。有了这个好帮手,您将省去一遍遍的唠叨、指责、引诱、发火……

如果您不注意训练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他的不良行为就会增多,日积月累,很容易形成坏习惯。那时,您恐怕得费几倍的力气才能得到一个好行为。

家庭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不要一味迎合孩子的物质要求。

2、不要过分夸奖孩子。

3、不要让孩子讨价还价。

4、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脏话、粗话。

5、不要在孩子面前恶意批评他人,尤其是不可以批评孩子的老师。

6、不要在孩子的面前骂骨肉至亲。

7、不要当着其他孩子的面说孩子的缺点。

协助学校搞好孩子的学习

孩子的学习是家长与学校共同关心的问题。两者各司其责,共同配合,才能把孩子的学习搞好。

学校是传授文化知识的场所,孩子的学习主要是在学校里进行。但家长该做点什么呢?

○培养学习习惯。○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必要时予以辅导。○激发学习兴趣。○教会学习方法。

对待孩子的学习方面应做到

1、要助兴,不要扫兴。

2、要启发,不要“填鸭”。

3、要从实际出发,不要过易过难。

4、要以鼓励为主,不要总是处罚。

重在品德培养

成才与成人哪个重要?

成才固然好,但未必人人都能成栋梁之才,大多数的人是要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的。要实现幸福人生,需要有道德、有生活情趣、有爱心、有良好的性格和和谐的人际交往。

要成才,先成人。

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要做到:

1、用兴趣治懒。

2、用劳动治娇。

3、用情理治犟。

4、用道德规范治野。

为人父母,修养先行

一言一行显修养

父母的言行是无声的教科书,孩子每一天都在此中浸染,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所以,千万不要忽视日常生活中的细节。

您要做到:

○不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说话算数,不说谎话。○讲文明,有礼貌。○干净、整洁。

○不拿孩子出气,有理智。○关心、尊重他人,助人为乐。

伴孩子一起成长

孩子人幼儿园来到小学,地位也从“小朋友”晋升为“小学生”,生活发生了全新的改变。作为父母的您会发现,您的偶像地位也随之下降,“我们老师说……”这是孩子经常反驳您的经典语言。此时,您怎样教育孩子,怎样让孩子在新的环境里健康成长,怎样处理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呢?

总停留在原来的水平是不行的,因为孩子已经成长了。最好的办法就是,与孩子一起成长。

○了解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东西。

○阅读报刊杂志、家教指导用书,学习教育孩子的常识。○参加学校或社会举办的家长学校和有关的活动。○与其他家长相互切磋,虚心学习他人的经验。○时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效果,以期自我改进。

每解决一个新问题,父母与孩子就共同前进了一步。在共同解决问题中,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

加强与教师的联系

经常与老师互通情报

○与老师保持一种双向的交流,及时向老师提供孩子和家庭的信息:

①孩子的变化。②孩子喜欢的科目和学习方式。

③家中的一些重大变故。如有人生病、父母离异或者搬家、失业等可能影响孩子学习的情况,向老师解释其中的原因。

○您也要及时从老师那里得到孩子的信息: ①孩子在学校的品德表现。

②孩子的学习情况、同学关系的处理、体育锻炼等方面的情况。③孩子的优缺点。④孩子存在的问题。与老师密切配合

当老师告诉您孩子存在的问题时,不要反感,应询问一下老师:“我能做点什么?”或“您看这样做怎么样?”与老师达成默契,合作解决孩子的问题会更容易,效果更好。

当您遇到问题时,也可以取得老师的配合。正确处理孩子与老师的关系

有时您会遇到,早晨还是兴高采烈上学去的孩子,回来时哭丧着脸,告诉您某个老师又批评他,可是他根本就没错。或者某个老师偏心,让别人当小队长却不让他当。

遇到这种情况,您可能心里也有点不好受,但您千万不要火上浇油,不问缘由就把老师抱怨一通。

如果您那么做,就强化了孩子心目中老师的“坏”形象,孩子彻底认为这个老师是偏心的,处处跟自己作对。孩子对这个老师的反感将很可能影响孩子在该门课程上的学习,还可能带来其他一些问题。您正确的做法是: ○耐心听孩子说完。

○问孩子一些问题,尽可能弄清楚其中的原委。

○与老师联系一下,询问此事的来由,老师的想法和行为原因。○如果对老师的确有意见,直接向他提出。如有必要,可找校长帮助解决。

您能正确辅导孩子学习吗?

镜头一

孩子在做作业,刚刚遇到一个难题。爸爸一会儿走过来,看见孩子还在想这个问题,马上说:“别磨蹭了,这道题还不简单?”说着就拿起笔帮孩子做了。

这是正确的辅导方法吗?不是。

孩子遇到难题是常见的事,这时正是训练其思维的时机。给孩子一段时间,让他独立思考。如果确实不会做,您这时再给他进行必要的启发,争取让孩子在启发之下自己做出来。如果仍然不能独立完成,再进行讲解,让孩子学会如何思考。

如果您像上面的家长那样,不耐烦地急忙给孩子做出来,孩子就会养成依赖别人的习惯,只要见到稍难做一点的题目,就等着家长来帮忙。这怎么能让孩子学会动脑筋呢?

镜头二 像往常一样,孩子做完作业,把作业本推给妈妈,自己就到一边玩去了。妈妈或爸爸开始检查孩子的作业,做错的就帮孩子改过来,检查之后孩子把书包整理好。

这是正确的做法吗?不是。

如此辅导孩子做作业,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孩子拿起作业,胡乱地就写下去,一心想着写完后去玩,所以做得很快。至于对错呢,反正有爸爸妈妈检查,自己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镜头三

孩子在做作业,妈妈坐在他的身边督促、指导,孩子学什么,她也学什么。监督的过程中,一看到孩子做小动作,妈妈就立刻指出,不许这样,应该那样,直到孩子最后完成作业。

这样做好不好呢?弊多利少。

对于刚上小学的低年级孩子来说,父母可以适当采取这种辅导方式。一是为了培养孩子认真学习的习惯,二是可以加强督促,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但是,父母坐在身边唠唠叨叨、指指点点有可能使孩子产生紧张心理或厌烦心理,时间一长,这种不愉快的心理状态与做作业或学习联系在一起,很容易使孩子害怕学习或讨厌学习。

对于年龄稍大的高年级孩子,父母就不必要陪着了。您只需对他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让孩子独立完成。在孩子遇到困难而又不能解决时,父母才介入加以指导。

镜头四 孩子终于把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做完了,马上想出去玩。妈妈却急忙叫住孩子,拿出自己精心为孩子额外准备的练习题目,要求孩子继续做这些作业。

父母这样做的目的无疑是好的,但很有可能是辛辛苦苦一场,效果却不怎么样,什么原因呢?

不了解孩子的心理规律。

小学的孩子身心发育不成熟,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儿童能够集中精力注意某件事物的时间很短,7-10岁平均是20分钟,10-12岁平均是25分钟。

像这位妈妈,孩子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已经产生了疲劳,此时妈妈强迫孩子再去做额外的题目,孩子也许形式上可以坐下来,但注意力却已无法集中,又怎能将题目做好呢?妈妈的目的如何能达到呢?

实际上,父母给孩子添补学习内容,不一定符合课程的需要。因为老师布置家庭作业时已经考虑到与课程进度的配合,父母再去增添作业,倒会徒增孩子的负担。

怎样正确辅导孩子学习?

计划学习帮助孩子设定一个目标,并为之制订一个学习计划。目标要切实可行,既不能高不可攀,也不要毫无吸引力。学习计划要与孩子共同制订,得到孩子的认同才会更容易执行。

督促孩子执行学习计划,每一天都不放松。

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及时发现孩子的进步,予以表扬,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孩子遇到困难时,鼓励他去战胜困难,必要时给予表扬帮助。

做读书笔记和摘要

教会孩子做读书笔记和摘要是您辅导孩子学习的一个好方法。给孩子准备一个他喜爱的笔记本。

要求孩子每看完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或感兴趣的消息,就写出读书笔记或摘要。读书笔记和摘要要讲出文章的主要观点或自己认为最精彩的部分,也可以将其中的好句子和段落摘抄下来。

文化水平不高的父母如何辅导孩子学习?

文化水平不高的父母,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孩子进行辅导。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集中精力,独立完成,不会题目向老师请教,或与其他同学讨论。

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孩子学习时尽可能保持安静,不能干扰孩子学习的事。

给孩子订阅几种适合他阅读的报纸杂志。让孩子知道您的期望,给孩子以鼓励。

第四篇:学校家长学校教案

龙阳镇银水路小学家长学校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教学目的要求:

1、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辅导孩子学习。

2、帮助家长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3、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教学过程:

导入:感谢家长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前来学习。

一、家庭教育

按照传统观念,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则是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为了适应当代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需要,家长必须认真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理论,转变家教观念,提高家教水平。家长学校则肩负着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现代家教理论,帮助家长转变家教观念,提高家教水平,协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任务。当前家长学校要着重抓好:

1、家庭教育观念的更新:过去,家长的养儿防老、教育子女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观念,必须代之以为国教子的观念,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把孩子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以适应未来社会的生活。传统的德育观念必须改变,如子女必须无条件服从家长,听话才是好孩子;不为人先,不为人后;“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不冒险)……应该培养孩子的科学与民主、自立与自强、公平竞争与合作等精神。传统的重智轻德体,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实际水平的观念必须改变,应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学习知识与发展能力并重,重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的发展。

2、学习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①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不要要求太高,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揠苗助长,不仅无益,反而害之。②因材施教和全面发展相结合。既要重视孩子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又要重视各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③态度一致,教育统一。家长的教育态度要一致,要一以贯之,而且要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和统一。④说服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⑤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相结合。⑥感情与理智相结合。⑦及时教育与持恒相结合……

二、帮助家长们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1、家长的榜样作用。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是孩子首先模仿的榜样。父母的言行、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孩子,可以说从孩子身上,我们总能找到父母的影子。

2、家长是有目的进行教育的实施者。孩子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家长的培养、教育分不开。古今中外众多名人成材的事例无不说明家庭和父母的作用。

3、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成长和学习知识的良好环境。这里说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能够满足孩子生活学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适合的场所,可以说是良好的物理环境;由家长高尚的品德、健康的心态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所营造的家庭氛围是良好的心理环境。

三、建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21世纪社会变化更加剧烈、科技发展更加迅猛,因此,一个缺乏独立性的孩子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家长要树立现代教育观,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孩子的独立性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认识到,年幼的孩子总是在反反复复中感受着劳动的乐趣、独立做事的快乐。从不会做到逐步学会做,从做得不像样到逐步像样,这是必然的规律,也是必经的过程,从中孩子也获得了自身的发展。正因如此,家长就应放手让孩子锻炼,不要怕他们做不好,也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包办代替。对于孩子独立去作的事,只要他们付出努力,无论结果怎样都要给予认可和赞许,使孩子产生自信。“我行”这种感觉很重要,它是孩子独立性得以发展的动力。孩子自己做事常常做不好甚至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再去做,绝不能动辄就说“我说你不行吧,就会逞能”,更不要见孩子做不好就动手代劳。当他们执意去做那些难度较大的事时,家长应予以鼓励并给予帮助。这样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增加他们的锻炼机会,养成独立的行为。

2、培养孩子初步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们自己想。”遵循这样的原则教育孩子,就能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幼儿具有好奇好问的天性,对待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家长应启发他们自己动脑去想,去寻求答案。

a)创造机会,培养孩子自己拿主意作决定的能力。我国传统家教中十分注意培养孩子“听话”、“顺从”,却从不注意倾听孩子的意见。小到生活小事,大到孩子的发展方向,一概由父母决定,孩子缺少自己作决定的机会,这就不能培养他们的抉择能力。然而,自我抉择能力也是独立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b)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家长在培养孩子独立性时,往往同时需要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毅力。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独立做事时,最关键的是家长自己要战胜自我。我们常见有的家长一见到孩子碰到困难,不是鼓励他去克服困难,而是立即代劳。还有的家长明知应要求孩子克服困难,坚持自己去做事,但只要孩子一哭一闹,立即心软而妥协,依顺孩子,从而前功尽弃。因此,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应下决心甚至下狠心,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和精神。未来是属于孩子的,孩子未来的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未来的生活要靠他们自己去创造。这一切都不是父母替代的了的,深爱孩子的父母们,让你的孩子从小学着自己走路吧!

四、培养孩子成为机警的人

如今,我们应该重视把孩子培养成为机警的人。这是因为机警不仅仅是人的一种对外界作出的迅速反应,更是成功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很难想象,一个稀里糊涂的“马大哈”怎么能搞出一番事业?!要让孩子成为机警的人,家长和教师的表率作用很重要。如果大人整天恍恍惚惚,做事丢三落四,那么要求孩子“机警”,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培养孩子机警,不妨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如,要求孩子上学时不要遗失书本或文具;上街购物得算清每一笔帐;去公共场所须谨防小偷窃去钱包;晚上就寝前应关好门窗等等。孩子是否机警,与责任心的培养也大有关系。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往往会自觉地时时留神、处处关注,尽量不出什么纰漏。平时,大人可从帮助其树立责任感着手,也可通过游戏来训练孩子的机警。如,父母让孩子晚上独自在家处理诸如关好门窗、检查水源电源火源、接听电话等事,然后再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加以评述。再如,等孩子一人在家时,让朋友装成陌生人敲门,看孩子如何应付。甚至父母与孩子外出时,可有意与孩子走散,然后在远处关注孩子会作出什么反应。通过让孩子独立处理一些意外事件,也能培养其机警的素质。如,放学回家路上有生人想认识他(她)或给他(她)吃东西;外出游玩时小伙伴突然发病倒地;发现有可疑的人在家门口徘徊……看看孩子能不能找到各种方法巧妙地应付。机警的孩子不仅善于保护自己,还会因此而充满自信。在孩子的 “人生之舟”上,“机警”犹如加添的一面“风帆”……

五、怎样使孩子消除自卑感

在现实生活中,确有许多孩子存在着对自己缺乏信心、瞧不起自己、总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无法赶上他人的自卑感。孩子的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会使自己沮丧、孤僻,以至悲观、失望。那么,怎样使孩子克服自卑感呢?

(一)、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长处,也都有他的短处。作为家长,在生活当中要注意并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点滴的进步,并不时失机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孩子认为自己有优点,也能取得一定的成绩,便会增强取得更大更好成绩的信心和希望了。

(二)、不要贬低孩子。我们有些家长爱用大人或“神童”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达不到要求就以侮辱性的语言讽刺、嘲笑孩子,数落他的短处,故意贬低孩子。经常受到这种斥责的孩子往往自信心受到强烈冲击,时间久了,就会在不知不觉当中接受家长的暗示,承认自己的素质差,慢慢地就失去了信心。因此,要帮助孩子克服自卑感,家长首先要改变对孩子的看法,要用家长的信心去鼓舞孩子的信心。

(三)、不要滥贴“标签”。不管你的孩子表现如何,都不能随便作出“没有出息”之类的负面判断,也不能任意给孩子贴上“窝囊废”之类的灰色标签。因为这非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还会使孩子形成错误的自我认识,孩子的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

(四)、要满足和引导孩子的表现欲。自我表现欲是青少年时期最主要的欲望之一。当孩子的自我表现欲受到压抑时,就会产生自卑感。

但不要单纯抽象地用貌美、聪明、学习成绩好等来展现孩子的自我表现欲,而要尽可能地在具体的不同层次的其他孩子身上让自己的孩子看到自己特有的优势,从而满足自我表现欲。

(五)、要重视孩子每次成功的经验。要教育孩子重视自己每一次的成功经验。成功的经验越多,孩子的自信心也就越强。平时要注意教导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量力而行,不可好高务远,以免挫伤成功的积极性。

(六)、要注意扬长避短。要让孩子知道,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付出的越多,收获的就越多。同时要让孩子明白,在生活当中具有多种才华和非凡能力的人只是少数,人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要采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要扬己之长,避己之短。这样,就能充分发挥长项,取得更大的成绩

六、父母应怎样引导孩子学习。

1、布置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如果希望孩子喜欢读书,那么,家中应该有书、杂志、报纸。孩子在书香环境中成长,自然会喜欢接近书,喜欢看书。但是,这个环境还必须是简化了的,不能太嘈杂或是一下子提供太多的学习刺激,以免孩子无法专心地学习。

2、用正面的语言和亲自示范的方式来教导他。

如果您希望孩子学习一种好的行为,那么您最好使用正面的语言,明确地告诉他所要做的行为,例如告诉他“我们应该……做”,而不只是批评他、责备他做得不对。然后再亲自示范正确的动作来教导他。如果孩子说会,那么就让他做给你看,再指导他正确的方式。

3、不要打扰他的专心。

孩子专心在做某一件事时,不要去打扰他。第一件事还没完成之前,不要叫他做第二件,也不要让他做太多或做一些超乎他能力的事,否则,孩子在匆忙、心急的情况下,很容易就会养成放弃的习惯,怎会有始有终呢?

4、孩子一起游戏。

从游戏中可以训练他的一些基本能力。有时也可以将复杂的学习活动分成几个简单的步骤,引导孩子一步一步去完成。

5、多鼓励他。

只要孩子有好的行为,有一丁点的进步,哪怕他的表现不如我们的理想,我们也要鼓励、赞赏他,使他保有学习的原动力。

五、总结。

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子女的父母,但是爱要适时、适量。“权威”只能使孩子造成被动的学习行为,而非内心自动自发的自愿行为。研究证明,父母对孩子的关怀,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动机、态度的形成。真正的爱的教育,是关爱而不是放任自流,它能使儿童有良好的学习行为表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教学目的:

1.让家长明白掌握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家长掌握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有一个18岁的硕士研究生由于成绩优秀,被指定为留法预备生。这本是一件好事,但他在语言学院学了半年,就休学了。原因竟是他生活不能自理。一想到“马上就要到国外去,离开了父母生活怎么办?”他就失眠。结果身体越来越差,最后只得休学。

家长同志们,当你们听了这个故事后,有什么感想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共同讨论一下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的问题。

二、明确培养“自理能力”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1.“自理”是生存的基本能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幼年和少年时期过着无忧无虑、心满意足的生活的年轻人,在他们刚刚跨进独立的劳动生活时,往往会感到精神颓丧,对前途失去信心。”有这样一个故事发人深省:一只虎皮鹦鹉被主人养在鸟笼中,每日衣食无忧。后来,主人看见其他的鸟儿在大自然里自由自在地生活,觉得虎皮鹦鹉整天被关在笼子里很可怜,于是就打开笼子将它放回了大自然。主人以为鹦鹉从此会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没想到,几天后鹦鹉却死于饥寒交迫。因为它既不会筑巢也不会寻食。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科学技术、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也是人类自身竞争最为激烈的时代。孩子长大后,要在这个时代中生存、发展,获得成功,而不被时代所淘汰,就必须从小培养他们的应变能力,不断学习更新自我的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否则,他们就会像那只虎皮鹦鹉一样难以适应。

2.“自理”是创业的基本前提。据《中国教育报》报道,在日本,从1998年起,文部省就和通产省合作在小学实施“就业与创业教育”。日本小学有个“早起会”,敦促孩子们很早起来,利用早上课前二三个小时搞勤工俭学,给人送报纸、餐饮,这既是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又是对将来创业的一种准备和尝试。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借鉴。

3.“自理”是独生子女教育的突破口。如今生活在我们周围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小皇帝”似的生活也越来越让我们担忧。比如:入睡和起床的能力,吃饭和排泄的能力,着衣和穿鞋的能力,洗衣和做饭的能力,保护自己身体的能力,上街过马路、买东西的能力等等,一个人如果不具备这些基础的能力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了。因此,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也是当今独生子女教育的突破口。

4.“自理”是“五自”的基础。依据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江泽民同志为少年儿童提出了“五自”要求。即要求少年儿童一代做到自理、自学、自律、自护、自强。今天的少年儿童能否在新世纪的激烈竞争中学会生存与创造,能否驾驭生活,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和祖国未来的合格建设者,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自理是少年儿童的一个必备素质,做到“五自”,起点应当是“自理”,只有学会了自理,才可能逐步达到“五自”要求。因此,学会“自理”是“五自”的基础。

三、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方法

1.家长同志们先讨论一下,怎样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呢?然后各自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可以适当记录一些好的意见)

2.提出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⑴在家庭劳动中培养。培养孩子们独立自主精神,摆脱依赖心理,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应该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的事自己做,今天的事今天完成,从而锻炼孩子的独立性。

⑵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在美国,多样的小型活动是寓教于乐的手段。如组织缝纽扣、洗衣服、刷鞋,叠被子等各种比赛;会同家长让孩子“当一天家,理一天财”;还可利用节假日开展活动,如在迎接年时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做贺年片、手包饺子等。这些都可以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增添生活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锻炼孩子的能力。

⑶在鼓励中培养。有人说:“孩子为赞赏而生存。”家长多给予孩子一些鼓励和赞扬,孩子就有了自信。有了自信,孩子就能看到希望,奇迹也就创造出来了。如果孩子扫地扫到鞋子上,拖地把脏水泼到衣服上,家长就大声训斥,孩子的兴趣被打消了,今后他还会再做吗?自理能力又怎么能提高呢?

⑷培养自理能力父母要以身作则。孩子的自理问题,实际上是一个自立问题。如果一个孩子想自立了,那么他就会去努力地自理,就会积极地尝试,去培养和提高自理能力。而自立,这就和父母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父母有很强的奋斗精神、自立精神,那么,孩子就会有这种精神。家长一定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

四、总结

21世纪是能力的社会,让我们从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做起吧!我们今天所做的每一点、每一滴,都会在孩子未来的生活里发出耀眼的光芒。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如何培养孩子的机智,如何消除孩子的自卑感

教学目的:通过本次家长会,和家长进行沟通,互相了解学生校内校外的表现,以便及时、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与指导;讨论教育方法,互相交换意见,为更好地教育孩子打基础。

尊敬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

首先欢迎各位家长牺牲休息时间来参加这次家长会。有些家长平时与我们保持着联系,而大多数家长已经好久不见了,感觉有好多问题要和您交流。

自开学以来,全班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有一定程度的进步,但对于一些学生的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平时多加强联系与合作,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作为新世纪的一代小学生,他们不仅寄托着父母的期望,还肩负着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因此,对于当代小学生,不仅要学会求知,学会创造,还要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所以,我们有必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良好的行为习惯、高雅的志趣。作为学校和班级,我们虽然做了一定的工作,但我们的力量毕竟是薄弱的,社会和家庭这两大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教育力量非常巨大。所以,我说,希望我们能密切配合,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

下面,我们一起探讨两个问题。

一、培养孩子成为机警的人

如今,我们应该重视把孩子培养成为机警的人。这是因为机警不仅仅是人的一种对外界作出的迅速反应,更是成功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很难想象,一个稀里糊涂的“马大哈”怎么能搞出一番事业?!要让孩子成为机警的人,家长和教师的表率作用很重要。如果大人整天恍恍惚惚,做事丢三落四,那么要求孩子“机警”,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培养孩子机警,不妨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如,要求孩子上学时不要遗失书本或文具;上街购物得算清每一笔帐;去公共场所须谨防小偷窃去钱包;晚上就寝前应关好门窗等等。

孩子是否机警,与责任心的培养也大有关系。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往往会自觉地时时留神、处处关注,尽量不出什么纰漏。平时,大人可从帮助其树立责任感着手,也可通过游戏来训练孩子的机警。如,父母让孩子晚上独自在家处理诸如关好门窗、检查水源电源火源、接听电话等事,然后再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加以评述。再如,等孩子一人在家时,让朋友装成陌生人敲门,看孩子如何应付。甚至父母与孩子外出时,可有意与孩子走散,然后在远处关注孩子会作出什么反应。

通过让孩子独立处理一些意外事件,也能培养其机警的素质。如,放学回家路上有生人想认识他(她)或给他(她)吃东西;外出游玩时小伙伴突然发病倒地;发现有可疑的人在家门口徘徊……看看孩子能不能找到各种方法巧妙地应付。

机警的孩子不仅善于保护自己,还会因此而充满自信。在孩子的“人生之舟”上,“机警”犹如加添的一面“风帆”……

二、怎样使孩子消除自卑感

在现实生活中,确有许多孩子存在着对自己缺乏信心、瞧不起自己、总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无法赶上他人的自卑感。孩子的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会使自己沮丧、孤僻,以至悲观、失望。那么,怎样使孩子克服自卑感呢?

(一)、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长处,也都有他的短处。作为家长,在生活当中要注意并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点滴的进步,并不时失机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孩子认为自己有优点,也能取得一定的成绩,便会增强取得更大更好成绩的信心和希望了。

(二)、不要贬低孩子。我们有些家长爱用大人或“神童”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达不到要求就以侮辱性的语言讽刺、嘲笑孩子,数落他的短处,故意贬低孩子。经常受到这种斥责的孩子往往自信心受到强烈冲击,时间久了,就会在不知不觉当中接受家长的暗示,承认自己的素质差,慢慢地就失去了信心。因此,要帮助孩子克服自卑感,家长首先要改变对孩子的看法,要用家长的信心去鼓舞孩子的信心。

(三)、不要滥贴“标签”。不管你的孩子表现如何,都不能随便作出“没有出息”之类的负面判断,也不能任意给孩子贴上“窝囊废”之类的灰色标签。因为这非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还会使孩子形成错误的自我认识,孩子的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

(四)、要满足和引导孩子的表现欲。自我表现欲是青少年时期最主要的欲望之一。当孩子的自我表现欲受到压抑时,就会产生自卑感。但不要单纯抽象地用貌美、聪明、学习成绩好等来展现孩子的自我表现欲,而要尽可能地在具体的不同层次的其他孩子身上让自己的孩子

看到自己特有的优势,从而满足自我表现欲。

(五)、要重视孩子每次成功的经验。要教育孩子重视自己每一次的成功经验。成功的经验越多,孩子的自信心也就越强。平时要注意教导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量力而行,不可好高骛远,以免挫伤成功的积极性。

(六)、要注意扬长避短。要让孩子知道,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付出的越多,收获的就越多。同时要让孩子明白,在生活当中具有多种才华和非凡能力的人只是少数,人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要采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要扬己之长,避己之短。这样,就能充分发挥长项,取得更大的成绩。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教会说“真好”

一、为什么要教会孩子说“真好”?

(一)健康的心理深刻地影响着和制约着孩子诸方面素质地发展,渗透到了他们的一切言行和生活中。

1.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会说“真好”的孩子才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产生积极乐观的道德情感,从而对自己充满自信心,才会不断做得更好。

2.孩子心理健康也是其学习知识,发展智能的心理基础。

积极乐观的情感能让儿童情绪稳定,愉快地、主动地去学习知识,学习勤奋,进取心强。

3.心理健康也影响身体健康。

现代医学研究充分证明,有很多疾病的起因都与心理因素有关,有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才能不断对环境作出适当的反应,不至于导致心里健康出现问题而产生疾病。

(二)会说“真好”是孩子交往的需要。

1.是孩子与小朋友交往的需要。

会说“真好”的孩子才善于去发现朋友的长处,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善于帮助对方克服缺点,共同进步,去获得真正的友谊。

2.是孩子与父母、老师交往的需要。

会说“真好”的孩子才会懂得父母、老师给予的爱,从而会去珍惜爱、回报爱。

3.是孩子与社会交往的需要。

会说“真好”的孩子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参与社会活动,认识社会。

二、怎样教会孩子说“真好”?

1.培养孩子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会孩子用敏锐的双眼去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告诉他们什么是“真、善、美”,让他们学会去感受,去体会,去实践,去创造,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对待生活中的每一天。

2.教会孩子保持自己的“好”,学习别人的“好”。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有自己的长处,帮助孩子认识自己,会对自己说“真好”,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保持自己的“好”,同时,教孩子去善于寻找别人的闪光点,及时用自己的行动向别人学习,是自己能进步得更快,更好!

3.教会孩子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生活。

生活中,肯定有一些看似不好的人、事、物,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看问题,换个角度想,说不定“不好”变“真好”,从而使自己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三、提醒家长注意的一些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像人际关系不良,和同学不能很好相处,自卑、扭捏、担心、任性、虚荣、孤独、嫉妒等这些心理问题带有相当的普遍性,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已比较严峻,必须尽快走出重知识传授,忽视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误区。作为父母切不可仅仅满足于孩子考个好成绩和听大人的话,一定要注意维护和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让孩子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幸福快乐地生活。

第五篇:家长学校家长培训授课教案

家长学校家长培训授课教案

由于农村学生家长素质偏低,责任意识淡薄。不少家长只知生儿不知育女,只供吃穿不予教养,不知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缺乏为国教子的责任意识。加上生活现状的无奈,因农村农民生活水平偏低,不少家长只能靠外出打工等来维持生计,孩子只能由祖父母领养,因此农村小学隔代教育的家庭为数不少。又因命运多桀,有的学生丧父、有的学生丧母、有的学生父母离异,隔代抚养家庭尤为突出,导致了家庭教育观念的陈旧和方法不当,不少家庭重养轻教、重智轻德、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有的溺爱放纵,有的不问不闻或粗暴打骂或放任自流等,漠视子女的健康成长。以上种种

均不利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学内容:

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乐园 教学对象: 全校学生家长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论阐述与实例分析,使家长了解什么是家庭环境,让家长学会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认识到家庭环境与孩子健康成长的密切关系。、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建议,使家长了解如何创造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并能自觉执行。

3、通过对学生家庭情况进行了解,帮助家长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影响重大,并引导家长们认识到正确辅导孩子学习的关键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觉性。教学重点、难点:

帮助家长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影响重大,并引导家长们认识到正确辅导孩子学习的关键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学性。教学时间:

一学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感谢家长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前来学习。

二、引导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指导家长更新庭教育观念。

1、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我想说的是:‚部分家长认为,孩子送到学校交给老师,有老师教就可以了,家长只要管好孩子的吃穿就行。‛我个人认为有这种想法的家长,是教育孩子的错误思想。其

任是不同的,无法相互替代。

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

2、指导家长更新庭教育观念。

过去,家长的养儿防老、教育子女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观念,当然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我们理解,很多家长都是以分数来衡量子女,家长们一定要牢记养和育是分不开的,养是抚养,育指教育,要想子成龙,必须既养又要育。我们作为家长的绝不能只 ‚养‛不 ‚育‛也就是说不能只生养不教育。

作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应做到:首先是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不要要求太高,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揠苗助长,不仅无益,反而害之;其次是因材施教和全面发展相结合。既要重视孩子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又要重视各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第三是家长的教育态度要一致,要一以贯之,而且要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和统一;第四是说服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相结合,感情与理智相结合,及时教育与持恒相结合……否则对子女的教育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三、我校学生家庭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和创伤;家长忙于工作对孩子放任自流;父母工作流动(或在外地)削弱家庭教育;家长不懂教育方法。

四、良好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乐园:

家庭环境是指家庭组成的人、物、精神等方面给予人某种强烈的感觉或印象。家庭环境有物质的、精神的,有显性的、隐性的环境,包括周边环境、情感环境、父母人格环境、知识环境、心理环境。环境本身就是教育,教育必须要重视在一定环境与环境中进行。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于身心均未成熟的孩子的成长有决定性作用。

其实,人的未来发展成功与否不是取决于血统,而是取决于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为此我们作为家长的一定要认识到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子女的影响尤为重要。如:家庭周边环境,包括邻里关系、居住生活区风气乃至社区的文化层次、居民的职业状况等等与内部居住环境对子女的影响;家庭的组成、结构,家庭人员的意识、作风、气氛和情调都是隐性的家庭环境,对孩子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实践证明,人的成就至多只有20%归于智商,而80%则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就是心理学家所谓的‚情商‛。可以说,家庭对孩子情感的发展和教育起着特殊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作为家长的,必须是言教与身教相结合。父母的言行举止、性格、气质能力对孩子的影响;父母的文化素养、求知欲望及家庭文化气氛,父母的文化素养直接营造着家庭的文化环境,父母对知识渴求的欲望也影响着孩子对知识的追求;家庭成员的感情、兴趣、爱好、态度、行为

个性化的家庭中的情调和气息。在家庭成员之间和谐一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因为这是良好家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如何创造良好家庭教育环境:

1、建立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应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关心。子女从父母那里获取最温柔、最纯洁无私的母爱和既严格又起着榜样示范作用的父爱,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感受到父母教育的力量,从而产生稳定感和安全感,有助于形成独立、乐观、自信的个性;子女对父母关爱的体验促使他们心身健康成长,孩子纯洁的心灵中也会逐渐滋生爱的幼苗,从小爱父母、爱家庭,在学校中爱伙伴、爱集体,将来爱人民、爱祖国,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的青年。父母应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环境,使孩子对自己的家庭有自豪感、愉快感、安全感,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

2、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校学生有2/3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长应给孩子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并非装潢豪华,设备齐全),提供孩子必需的文化学习用品,创造清新浓郁的文化气息和高雅优美的艺术环境(如设臵家庭图书角,张贴名人字画,收看内容健康有益的电视节目,传播准确科学的资料信息等等),给孩子以健康的熏陶和影响。

3、理解尊重孩子:父母应理解、尊重孩子,善于倾听孩子的意见,对孩子积极有利的建议应该表示赞同并认真采

到既不偏爱、溺爱,又要给予合理、适度、及时的关爱。

4、家庭中要有健康的伦理道德观;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必定有一个成文或不成文的健全的家规,家庭中要有明显的是非准则、伦理观念。家庭成员要各尽其责,荣辱与共。要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关爱、体贴、尊重长辈,从而形成一个民主、稳定、和谐的家庭秩序。

六、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1、父母是孩子学习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是孩子首先模仿的榜样。父母的言行、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孩子,可以说从孩子身上,我们总能找到父母的影子。从这一层面来说家长应完善自身人格,对子女的教育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父母应做到乐观进取、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热爱生活、情趣高尚(如看书、旅游、帮助他人)。

2、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成为子女有目的进行教育的实施者:孩子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家长的培养、教育分不开。我们身边许多成功的事例说明家庭和父母的作用。

七、家长,孩子的首任教师,应当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事件的独立完成态度和对待事情的得理动机。在人的一生中起作致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每一个人的成功均离不开独立。我个人理解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孩子的独立性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认识到,年幼的孩子总是在反反复复中感受着劳动的乐趣、独立做事的快乐。从不会做到逐步学会做,从做得不像样到逐步像样,这是必然的规律,也是必经的过程,从中孩子也获得了自身的发展。正因如此,家长就应放手让孩子锻炼,不要怕他们做不好,也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包办代替。对于孩子独立去作的事,只要他们付出努力,无论结果怎样都要给予认可和赞许,使孩子产生自信。‚我行‛这种感觉很重要,它是孩子独立性得以发展的动力。孩子自己做事常常做不好甚至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再去做,绝不能动辄就说‚我说你不行吧,就会逞能‛,更不要见孩子做不好就动手代劳。当他们执意去做那些难度较大的事时,家长应予以鼓励并给予帮助。这样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增加他们的锻炼机会,养成独立的行为。

2、培养孩子初步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们自己想。‛遵循这样的原则教育孩子,就能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幼儿具有好奇好问的天性,对待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家长应启发他们自己动脑去想,去寻求答案。

(1)创造机会,培养孩子自己拿主意作决定的能力。我国传统家教中十分注意培养孩子‚听话‛、‚顺从‛,却从不注意倾听孩子的意见。小到生活小事,大到孩子的发展方向,一概由父母决定,孩子缺少自己作决定的机会,这就不能培养他们的抉择能力。然而,自我抉择能力也是独立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家长在培养孩子独立性时,往往同时需要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毅力。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独立做事时,最关键的是家长自己要战胜自我。我们常见有的家长一见到孩子碰到困难,不是鼓励他去克服困难,而是立即代劳。还有的家长明知应要求孩子克服困难,坚持自己去做事,但只要孩子一哭一闹,立即心软而妥协,依顺孩子,从而前功尽弃。因此,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应下决心甚至下狠心,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和精神。

未来是属于孩子的,孩子未来的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未来的生活要靠他们自己去创造。这一切都不是父母替代的了的,深爱孩子的父母们,让你的孩子从小学着自己走路吧!

3、培养孩子成为机警的人。

如今,我们应该重视把孩子培养成为机警的人。这是因为机警不仅仅是人的一种对外界作出的迅速反应,更是成功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很难想象,一个稀里糊涂的‚马大哈‛怎么能搞出一番事业?!要让孩子成为机警的人,家长和教师的表率作用很重要。如果大人整天恍恍惚惚,做事丢三落四,那么要求孩子“机警”,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培养孩子机警,不妨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如,要求孩子上学时不要遗失书本或文具;上街购物得算清每一笔帐;去公共场所须谨防小偷窃去钱包;晚上就寝前应关好门窗等等。孩子是否机警,与责任心的培养也大有关系。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往往会自觉地时时留神、处处关注,尽量不出什么纰漏。平时,大人可从帮助其树立责任感着手,也可通过游戏来训练孩子的机警。如,父母让孩子晚上独自在家处理诸如关好门窗、检查水源电源火源、接听电话等事,然后再对孩子所

陌生人敲门,看孩子如何应付。甚至父母与孩子外出时,可有意与孩子走散,然后在远处关注孩子会作出什么反应。

通过让孩子独立处理一些意外事件,也能培养其机警的素质。如,放学回家路上有生人想认识他(她)或给他(她)吃东西;外出游玩时小伙伴突然发病倒地;发现有可疑的人在家门口徘徊……看看孩子能不能找到各种方法巧妙地应付。机警的孩子不仅善于保护自己,还会因此而充满自信。在孩子的‚人生之舟‛上,‚机警‛犹如加添的一面‚风帆‛……

4、消除孩子的自卑感

在现实生活中,确有许多孩子存在着对自己缺乏信心、瞧不起自己、总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无法赶上他人的自卑感。孩子的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会使自己沮丧、孤僻,以至悲观、失望。那么,怎样消除孩子的自卑感呢?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1)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长处,也都有他的短处。作为家长,在生活当中要注意并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点滴的进步,并不时失机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孩子认为自己有优点,也能取得一定的成绩,便会增强取得更大更好成绩的信心和希望了。

(2)不贬低孩子。我们有些家长爱用大人或‚神童‛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达不到要求就以侮辱性的语言讽刺、嘲笑孩子,数落他的短处,故意贬低孩子。经常受到这种斥责的孩子往往自信心受到强烈冲击,时间久了,就会在不知不觉当中接受家长的暗示,承认自己的素质差,慢慢地就失去了

子的看法,要用家长的信心去鼓舞孩子的信心。

(3)不要滥贴‚标签‛。不管你的孩子表现如何,都不能随便作出‚没有出息‛之类的负面判断,也不能任意给孩子贴上‚窝囊废‛之类的灰色标签。因为这非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还会使孩子形成错误的自我认识,孩子的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

(4)要满足和引导孩子的表现欲。自我表现欲是青少年时期最主要的欲望之一。当孩子的自我表现欲受到压抑时,就会产生自卑感。但不要单纯抽象地用貌美、聪明、学习成绩好等来展现孩子的自我表现欲,而要尽可能地在具体的不同层次的其他孩子身上让自己的孩子看到自己特有的优势,从而满足自我表现欲。

(5)要重视孩子每次成功的经验。要教育孩子重视自己每一次的成功经验。成功的经验越多,孩子的自信心也就越强。平时要注意教导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量力而行,不可好高务远,以免挫伤成功的积极性。

(6)要注意扬长避短。要让孩子知道,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付出的越多,收获的就越多。同时要让孩子明白,在生活当中具有多种才华和非凡能力的人只是少数,人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要采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要扬己之长,避己之短。这样,就能充分发挥长项,取得更大的成绩

八、家长孩子的终身学习导师,应该怎样引导孩子学习。、布臵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如希望孩子喜欢读书,那么,家中应该有书。孩子在书香环境中成长,自然会喜欢接近书,喜欢看书。但是,这个环境还必须是简单化,不能太嘈杂或是一下子提供太多的学习刺激,以免孩子无法专心地学习。

2、用正面的语言和亲自示范的方式来教导他。如希望孩子学习一种好的行为,那么您最好使用正面的语言,明确地告诉他所要做的行为,例如告诉他‚我们应该……做‛,而不只是批评他、责备他做得不对。然后再亲自示范正确的动作来教导他。如果孩子说会,那么就让他做给你看,再指导他正确的方式。

3、孩子专心在做某一件事时,不要去打扰他。第一件事还没完成之前,不要叫他做第二件,也不要让他做太多或做一些超乎他能力的事,否则,孩子在匆忙、心急的情况下,很容易就会养成放弃的习惯,怎会有始有终呢?

4、孩子一起游戏。从游戏中可以训练他的一些基本能力。有时也可以将复杂的学习活动分成几个简单的步骤,引导孩子一步一步去完成。

5、多鼓励他。只要孩子有好的行为,一丁点的进步,哪怕他的表现不如我们的理想,我们也要鼓励、赞赏他,使他保有学习的原动力。

6、语言监督。如:每天子女放学回家问一句今天老师布臵了些什么作业?

九、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注意些什么。、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适时为孩子立一些必要的规矩。

2、家长要起以身示范的作用。

3、家长应看到孩子能很好的履行规矩时,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增强他的信心,孩子受到表扬定会重复这种良好的行为。

4、家长要始终如一,坚持不懈,耐心训练。

十、结束语:

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子女的父母,但是爱要适时、适量。‚权威‛只能使孩子造成被动的学习行为,而非内心自动自发的自愿行为。研究证明,父母对孩子的关怀,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动机、态度的形成。真正的爱的教育,是关爱而不是放任自流,它能使儿童有良好的学习行为表现。

因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要求家长要有坚强的教育意志,还必须家庭内部要求一致,家庭与学校相互配合从而形成合力一起抓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好习惯成就大未来‛,愿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使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将来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为子女健康成长共同努力

各位家长:

大家好,很感谢各位家长能从白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今天的家长会,你的到来充分体现了你对孩子们的关心和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在此,我对到场的所有家长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今天,我要和家长们探讨的话题是《为了子女的健康成长而共同努力》,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家长了解学校,并积极主动配合学校加强对子女的教育和管理;二是根据当前的教育形式和学生年龄特征,有针对性的指导家长如何管理和教育子女,改变有些家长简单粗暴或过分溺爱或朝令夕改等不良的教育方式,让你的孩子坚持始终如一,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一、首先我向家长们汇报一下2014我校的一些基本情况:

2014年是我校跨越发展的一年,学校各项工作较以往都有显著的提高,实现了质的蜕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狠抓硬件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我校进入高标准,一流学校的前进步伐。本年,学校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压缩其他日常开资,购买教学器材,还有许多小的教育投资我就不一一列举,只是,想让家长们知道我们这么做得的目的就是:创高质量的学校、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办让家长放心的学校。

2、狠抓师资力量建设,夯实‚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的基石(所谓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是目前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用句通俗的话讲就是课堂教学中师生

以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应用已有知识自主解决为宗旨,培养学生能力,改变死记硬背等陈旧的教学方法)。本年,学校加强教学教研,推广先进经验,培训教师制作课件,开展具有本校特色的‚双环‛教学活动。

3、狠抓师生管理:加强教师管理,强化年级管理和班级管理,制度健全,措施得力,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学校没有不稳定因素发生,这些成绩的取得也应当感谢我们家长,正因为你的支持,我们的学校才能一步一个脚印的稳步前进,在此向给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家长表示感谢。

4、教育工作:有句话讲‚千学万学不如学做人,修万间广厦不如修身‛。学校重视学生品德修养教育,常年开展爱心教育、环境教育、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节日教育、卫生教育等系列教育活动,德育活动开展的轰轰烈烈,并取得一定成效。

学校情况介绍我今天简单谈这些,想了解更多详细情况的家长会后可以向教师询问。

二、下面我和家长们共同探讨一下‚如何培养和教育子女‛的话题:有许多家长向反映不知道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可就是不知道怎么教育,有时教育后甚至起到了相反的作用。今天想通过家长会与家长们探讨一下如何教育我们的子女,当然我讲得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有兴趣的家长不妨试一试,有可能对你的孩子有所帮助。

1、对子女要有信心,要让她们看到希望。

(1)有句话讲:‚树起大拇指唤醒孩子,拿起食指逼

就拿我们家长来说:假如你在工厂上班,有个零件厂长让你修理,你费了好大的事才修理好,只是由于时间仓促忘记把上面的焊点打平,厂长看到后大拇指一伸发自内心地赞叹一句:‚好手艺,比新买的还耐用‛。你想一想听了厂长的这句话你心里是什么感受?还用说吗,肯定是美滋滋的,一切劳累都会抛到九霄云外,只顾高兴去了。厂长接着再来一句:‚哎!焊点是不是高点‛你一看就知道焊点未打平,必然说:‚我刚修完,还没来得及打磨,我这就打磨‛,然后你就会乐颠颠的把焊点仔仔细细打磨平。下次厂长再给你这样的活或者更难一点的你肯定会修的更好磨的更平,这就是表扬的作用,激励的效果。如果厂长来到以后,用食指指着你说:‚干些什么活,干一辈子工人,不知道要把焊点打平吗?长脑子干什么?‛。家长同志,这时你又做何感想呢?我想,你要么看在工资的份上,稀里糊涂磨一磨,交差了事,要么随手一丢,你爱找谁找谁去,我还不侍候你那。我说的对吗家长同志?其实孩子和你一样也需要善意的夸奖和激励,一味的指责和批评会使孩子丧失自信,久而久之孩子什么也不原做,也不会做了。

但是,家长同志要注意,夸奖孩子要夸孩子的真正优点,不能把缺点看成优点来夸,比如:可以这样说:看看某某今天被子叠的多整齐、地收拾的多干净、作业写得有正规又正确、哎呦还会做一道这么可口的菜等等;切记不可表扬你长的怎么怎么好、你的字带连笔多漂亮等。

在此,我真心希望我们的家长学会表扬的艺术,简单粗暴用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危害是极大的请家长不要用。

(2)通过比较让孩子觉得自己也行。每个人都有自己

用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短处进行比较,让孩子认清自己,这样才会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你说一个生活和学习习惯都很好的学生就比唯独学习好的学生差吗?错了,仅仅学习好的只是一个书呆子,到社会后并不如习惯好的学生。

(3)把差远了改为强多了,让孩子对学习和生活有信心,觉得自己能行;孩子的进步不是一下子就能达到家长要求的境界,需要逐步实现,家长要看到孩子的进步,告诉孩子你能行,这样就消除了孩子的恐惧感;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唤起了孩子对生命的热爱;孩子找到了学习的快乐感觉;从而激起了学生的上进心。

(4)要爱孩子、要懂孩子、要尊重孩子:爱孩子,并不是替孩子包办一切,有些家长这样不舍得孩子做,那样不放心,一切包办,家长要信任孩子,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潜力,放心让孩子去做,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最遭不过家长再做一遍就是了,孩子通过你做学会了该怎么做;要懂孩子,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个性,有的爱说、有的爱笑、有的好动、有的好静,家长要了解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要尊重孩子,每个孩子都有短处、坏习惯,都难免犯错误、做错事——家长要提醒、要宽容,给他讲清道理宽容他,他就不会再去做。

(5)想要孩子好,不要说错话。比如‚希望孩子细心,老说孩子粗心‛ ‚希望孩子胆大,老说孩子胆小‛ ‚希望孩子聪明,老说孩子苯‛,家长如果把粗心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告诉孩子,相信下次他会记住的,分析清楚这样做的结果要比你畏首畏尾做的好的多,下次他就会大胆去做。

2、培养子女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要从家长

(1)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环境主要包括家庭、社会、家长三方面。

家庭环境不安静,例如人来客往‚没有场所、没有心情;那能学习‛; 父母矛盾——吵闹、离异、单亲;‚心系父母、心情烦躁那有心情学习‛ 父母的坏习惯——行为、吃、喝、赌,‚影响着孩子,那有时间去管孩子学习‛。如此种种,孩子不能学、不想学;所以走向了网吧,和不学习的学生混在了一起学坏了。

社会:网吧、暴力、交往等等对孩子影响极大,家长要教育孩子远离这些是非场地,更不要做榜样。

家长:干自己的事,孩子学习好坏是学校和老师的事,认为生成的多教成的少;措施是‚选一个好学校、选一个好班级、选一个好老师、认为孩子就能学好,有的家长晚上加星期天请人给子女补,觉得补就能进步;家长要对孩子关心。

(2)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家长应该怎样做;

A、情感上要投入:关心孩子不能孩子要什么给什么,爱孩子也不是金钱和物质上的投入;而是想孩子所想,帮孩子所需;而是要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让孩子感到真爱。不要把学习作为交换的条件,记住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

B、时间上要投入:每天早起、每天中午、每天晚上你做什么?怎么做?每个星期天怎样度过?如果每个家长能坚持和孩子生活学习在一起,你的孩子知识就会巩固,你的孩子就会进步,而且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C、措施上的投入:家长认为自己不懂,但不懂比懂好,你可以和孩子站在同以起跑线上主动学习,而不是填鸭式给孩子讲。只要投入就会有收获;‚付出和得到成正比‛只要你坚持你的孩子就会有进步,‚学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各位家长,教育孩子不是懂不懂、不是会不会;而是你去管不管、抓不抓;如果我们把感情真的投入到孩子身上、如果我们把工作以外的时间用在孩子身上、如果我们动脑筋想办法用合理的措施教育管理你的孩子,我们的孩子就会变好,就会进步。家长们,我相信,只要你努力、只要你去做;我们的目的就能达到,我们的目的也一定能达到。

最后预祝各位家长,健康快乐,合家幸福!

谢谢!

2014年3月16日

如何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

尊敬的各位家长,还记得您的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吧?激动、幸福、期盼……一晃几年过去了,每一天,每一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了孩子,你倾注了多少情爱,付出了多少时间、精力、财力。现在,孩子和您的感情有多深?孩子的成长和您的期望相距多远?您是幸福、满意,还是遗憾、烦恼?

可怜天下父母心!作业辛勤抚养孩子成长的父母,作为以教书育人为天职的教师,作为愿为提高当今及未来人口素质尽心尽力的社会公民,我们愿把在社会、家庭、学校生活中经历的以及我们所知道的有关家庭教育的一些方法介绍给你,愿您能结合自身家庭实际,铸造出一把打开家教之门的‚金钥匙‛,使您的孩子健康、幸福地成长,使您的家庭充满欢乐和希望。

一、习惯养成篇

1、生活习惯:

(1)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清代学者朱伯庐先生的《治家格言》,许多人并不陌生:‚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要内外整洁。既昏便睡,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封建时代文人之手,但也不乏借鉴之处,作者有规律的生活习性及严谨的治家之道,在今天也是非常需要的。当今,不少家长作为孩子的启蒙教师,缺乏教学经验,或重视智育,轻德育,尤其是忽视养成教育,致使孩子在具有独生子女优越感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这样不但不利于孩子成长,还将影响到整个家庭的和谐。‚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一旦习惯,养成就很难改变。家长朋友,赶快行动,及早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使你的孩子终生受益。(2)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非仅有一个固定模式,主要应该结合家庭情况,孩子特点及学校要求,从作息时间、饮食状况、劳动体验和行为礼仪等方面加以要求和培养。

作息时间安排一般说来,时间安排要符合生活规律。就睡眠而言,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生活需求,安排9—10小时的睡眠时间较合适。无论春夏秋冬适当地早起床,进行户外锻炼,极有利于身体健康,也能进一步增强孩子适应生活环境的能力。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学会有规律生活,有条不紊地做事,对于今后在学习和生活中增强计划性,增强时间观念都有帮助。

饮食习惯养成一日三餐很重要,不仅要保证吃饱,而且要吃好。营养科学告诉我们,吃好并不意味着多吃大鱼大肉,吃很多高级营养品,而是要讲营养。讲营养是指保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等六大营养素全面适量摄入,名种营养素保持一定比例,尽量杂食、吃多品种食品。一日三餐是恰当摄入营养素的关键时机,作为

30%,午餐占40%左右,晚餐占30%左右。有的营养专家,为了让家长易于掌握膳食平衡的原则,编了一个顺口溜:一把青菜一把豆,一个鸡蛋加点肉,五谷杂食要吃够。在讲食过程中,吃零食现象严重,不妨试试这些办法:

1、定时定量吃饭,不完成‚任务‛,不能离开餐桌;

2、跟孩子一起看有关饮食的传媒信息,讨论应该怎么做,变‚要他吃‛为‚他要吃‛;

3、请老师给以指导并提出检查措施;

4、把克服挑食、滥吃零食的毛病纳入个人意志品质训练计划,鼓励孩子做有毅力、有出息的孩子。

加强劳动教育据调查,现在学生爱劳动,有较好劳动习惯的约占1/3,大多数孩子,懒得铺床叠被、懒得洗袜子、洗手绢、懒得削铅笔、整理书包、收拾桌子,甚至懒得洗脸、洗脚、涮牙,连喝口水都懒得自己倒,似乎他们与劳动无关。长辈的辛苦劳动在他们眼中就是应该的,享受思想由此而生是逐渐成性。

事实上,很多家长也知道自食其力的重要性,但不了解它的紧迫性,总是心疼孩子,以为孩子学业负担重(包括进行特长培养),再安排劳动于心不忍,另外,很多家长怕孩子干不好,还不如自己干痛快、省事。于是,懒孩子就在家长的娇惯下,包办中出现了。试想,等你想起让孩子适当劳动锻炼的时候,他什么也不想干了。一旦孩子成了懒人,想让他变勤快就非常难了。这是不是影响了他的一生?劳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能力,如果家长忽视了劳动教育,就是忽视了孩子学做人的最重要的内容和机会,害处很大。

些发达国家、社会文明化程度高,他们的劳动教育情况怎样呢?据调查,美国学生的每日劳动时间是72分钟,韩国是42分钟,法国是36分钟,英国是30分钟,我们中国的孩子是多少呢?——12分钟。我们孩子的劳动是不是太少了?

进行劳动教育,要选取恰当的方式。第一,要向孩子灌输劳动光荣的思想;第二,要经过一定时期的劳动习惯培养;第三,要教给孩子劳动的技能。最好每天安排半小时左右的劳动时间,一个时期固定内容,由简单到复杂,不光强调‚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还要强调‚家里的事情主动干‛。双休日,寒暑假安排的劳动量稍多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把劳动和学习当作一对矛盾。还应重视劳动过程的具体指导,多给予鼓励,让孩子感受劳动的愉快。规范行为礼仪

2、学习习惯

(1)创设良好环境,培养学习兴趣。

有家长曾有这样一段亲身体验,孩子上学时,家庭作业可有一段时间,家长热衷干看电视连续剧,孩子起初也坐在一旁边看边玩,后来竞不知不觉地把看电视当作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了,到睡觉时间也不舍得离开。发现这种情况后,家长马上改看电视为看书,而且特意在茶几上摆放了两本读物,结果孩子也拿起书看得津津有味,不时问这问那,家长及时与其探讨、交流,渐渐地,孩子的兴趣由看电视转移到读书上了,后来,即便是旁人看电视,孩子也安于在自己的卧室里看书或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孩子也曾问起为什么大人

者的行为得到他的认可,不至于产生不平衡心态和逆反的心理当然,做家长的也格外注意起自己的一举一动了。而且适当参与孩子的活动,而不是整天把孩子孤零零的甩在一边。从这件事我们看出家长的影响力可真不小!

从根本上讲这也是环境作用造成的。家长本身的影响就是一种动态的、具有情感性的环境影响、是最有说服力的。其次,家长还要善于借助旁物,为孩子创设静态的学习环境。学习本身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需要踏实、专心、最忌讳浮躁、思想不集中。所以家长要尽可能地为孩子创设安静、和谐的学习环境,以保证孩子安心学习。(2)合理安排时间、教给学习方法

作为学生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同时还要锻炼身体和玩乐、交往、劳动等,家长指导孩子学习,首先应从制订计划开始,计划要简明写出什么时间干什么、达到什么要求。除合理的作业时间外,每天应适量安排阅读、操作(小制作、观察、调查)及特长学习。

不少孩子能够坚持学习,但‚磨‛性大、看书、做作业、心不在焉,边学边玩,学习效率低下。其原因就是没有形成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如何训练孩子专心学习,讲求质量呢?由于孩子年龄不同、个性不

一、每次能够集中精力学习的时间长短不一样。孩子每次学习时间以20分钟左右为宜,以后逐渐延长。开始孩子往往不会掌握时间,家长要指导他,并借助小闹钟督促孩子合理利用时间。每次学习之后引导孩子评价自己做得如何,家长及时给予鼓励。此外,家长还应注重引导孩子积极提问,务求甚解,鼓

会使用工具书和资料,善于请教,善于辩析,这些都有利于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二、品格修炼篇

从现今家庭教育实际来看,大多数学生家长最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问题,甚至有的家长只把眼睛盯在孩子的考分上,面对孩子的道德品质则毫不在意或是对不良品行迁就纵容。一些家长把智育与德育、体育、心理教育割裂开来,这就导致教育出现偏差。就家庭教育而言,它不同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德育方面,应让孩子在学会做人的同时,走成才之路。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多加注意,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呢?从一些名人的家教方法上,我们会得到一些启发:

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有着深邃的家教思想。他极力主张,孩子应该养成宁静、淡泊的性情,时刻注重提高自身修养。他认为:‚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广学‛,立志对于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他还强调对孩子不搞特殊,而家长同样也须如此。

傅雷是我国著名文学艺术翻译家,在著名的《傅雷家书》中,他阐述了自己的家教思想。他重视德育教育,认为为学先为人,他从小教育孩子淡泊名利,不慕虚荣,他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Human(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有成为×××家××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贡献。‛在傅雷的家书中,贯穿始终的是教育

聪在海外也曾经坎坷,但不管国内家庭所受到的残酷遭遇,不管他自己所蒙受的恶名,也始终没有背弃他的祖国,他不受祖国敌对者多方威胁利诱,没有说过也没有做过有损祖国尊严的言行。

美国超级富豪洛克菲勒家庭在教子方面也格外注意品质的培养。为了让孩子从小学会勤俭,学会自立,约翰第二,老约翰〃洛克菲勒的独生子非常担心自己的子弟出败家子,于是制订了一系列教育计划。他鼓励孩子们做家务事挣钱;逮到走廊上的苍蝇每100只一毛钱,捉住阁楼上的耗子每只5分,背柴禾、垛柴禾每小时若干……纳尔逊和劳伦斯,当一个9岁,一个7岁时候就取得了擦全家皮鞋的特许权,每双皮鞋2分,长筒靴一毛。六个子女长大以后,没有出一个败家子,而且还发展了洛克菲勒家族的事业。

然而,由于教子不当,尤其是忽视品格培养也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无可弥补的遗憾。某年,南方某市依法判处172名罪犯死刑,其中18~25岁的年轻罪犯115名,占67%,为什么这么大比例的青年人走上断头台?家长有没有责任?据调查,这些孩子的家长95%对孩子从小溺爱,放纵,使孩子养成散漫违纪、好逸恶劳、惟我独尊、为所欲为的恶习。家长的盲目施受、教子无方,导致并加速了悲剧的发生。

孩子的品格教育刻不容缓,应从小抓起,由于它包含的内容较多,所以家长可以有所侧重地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关注:、各种良好习惯的培养。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都必须从小培养。好习惯终成好品质,使人终生受益。

2、责任心、义务感的培养。这既是家庭美德的内容,又是社会公德的内容。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义务感,无论做家事,还是做公事,都能认真负责,尽好义务。

3、勤劳节俭的教育。勤劳节俭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不勤劳的人不可能成就事业,勤劳节俭,相辅相成,不勤劳的人不懂得珍惜劳动成果,珍惜劳动成果的人往往更勤劳。

4、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的教育。这是传统美德。一个有孝心、尊敬长辈的孩子更会严格地要求自己,努力进步,让父母、长辈少操心,也给家庭带来更多的温馨与幸福。

5、诚实、守信的教育。诚实、守信受人欢迎,受人尊敬,使人信赖。在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社会里,不论做什么工作,以诚实、守信获得发展才是最可靠的。

6、遵纪、守法的教育。

三、合作交往篇

有这样一句名言:人的实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离开了人与人的联系、人与人的交往,人就不能存在,不能发展了。在市场经济社会里,分工合作是普遍的原理,所以当今与未来需要的是能够与人交往,与人合作的高素质人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今天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处于一种倍受关爱、相对独立的生存状态,其交往空间较小,如

交往与合作的能力。作为家长,要注意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及生活环境,从小对其进行合作,交往方式引导与能力培养,形成孩子健康的心理及愉乐的情态。家长可以在以下两方面多加注意:

第一、激发愿望。因为同龄的孩子间共同语言多,兴趣较一致,大部分孩子在所处群体中都能与小朋友一同学习、玩耍。但也有一些孩子由于家教不当,形成了我形我素、唯我独尊的孤傲性情,他们既便是想与同学们和善共处,但也不知如何去做,望而生畏,这就需要家长细心观察,适时为孩子创设交往的情境,教给孩子交往的方法,使其体验到与人友好相处的快乐。

第二,教给方法。在孩子产生了与人交往这一愿望的基础上,最重要的就是教给孩子与人交往的方法了。一方面,方法来自于孩子的观察、认识、经验及思考中,另一方面,家长可以提前进行方法指导。比如,教育孩子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注重别人有哪些优点,哪些缺点,互相取长补短,对于孩子们分辨不清的是非观念,耐心给予指导。游戏与活动是孩子们交往常用的方式,在游戏时,他们常常用‚手心、手背‛决定谁当‚妈妈‛、‚孩子‛,他们在游戏中体现了遵守规则,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思想等等。所以,做家长的不要害怕孩子与小朋友玩耍或担心孩子吃亏,家长让孩子在群体交往中接受锻炼吧。

第三,多多交流。孩子的交往对象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适时与孩子讨论他们的交往对象、交往情况很有必要,交往双方相互影响作用不容忽视。如果孩子已经交上了小朋

互相关心,共同进步。还可以利用双休日或其他节假日,与孩子朋友的家长相约,带孩子一起出外旅游、度假等,创造各方互相交流的机会。在互动的过程中,孩子们的优点能够得以强化、发展,其缺点也能逐渐克服。

当然,由于孩子们处理问题的能力还有所欠缺,所以在交往与合作当中难免出现磨擦或裂痕,家长应了解原因,做出分析,指导孩子们化解矛盾,孩子们在一起时间过长,可能影响学业、家长应跟孩子们一起讨论,让孩子们认清利弊,主动采取措施,保证学习、娱乐两不误。

四、个性特长,因材施教篇

1、培养良好个性。人生的美丽在于人性的美丽,人性的美好在于迷人的个性。一个人,他的微笑,他的声调、他的思想、他的服饰以及表现出来的品格,都构成了他的个性。西方有句名言:‚性格即命运‛。毛泽东的大气磅礴、才华横溢;艾柯卡的坚韧不拔、苦干到底;古龙的哲理诗意、自然沉重;李小双的永不服输、顽强拼搏……这些都是深深吸引及打动人们的个性,也是他们之所以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首先要求孩子要有多种兴趣和爱好。比如英国首相邱吉尔,因为在文学方面的卓越成就,曾获过诺贝尔文学奖;著名武侠小学家金庸先生不仅其著作流传甚广,而且他还创办了香港《民报》,成为企业家。此外,金庸先生还是一名围旗高手,曾与陈祖德、聂卫平对奕,被中国棋院授予名誉八段。真正成功需要良好的综合素质。形成良好的个性,还要注意培养孩子积极的品格。引导孩子乐观、真诚、无私、豁达、有同情心、勇于承认错误,使他们

利于孩子的正常发展。

2、因势利导,发挥孩子特长。

人是存有天赋的。人的天赋是遗传因素所决定的,它离不开一定的环境与教育。发现孩子的天赋加以引导、培养,使其形成特长,最终成为有用之材,是父母的天职,也是育子的较好途径。

提起爱迪生,人们都知道他是世界上发明最多的科学家(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他取得这样的成就,很大程序上归功于他的母亲对他的启蒙和教育。少年时代的爱迪生读了三个月的书就辍学回家了,教育他的责任由他的母亲承担下来。针对小爱迪生爱思考,爱问为什么的特点,他的母亲耐心解答,因势利导,而且还特别注意从孩子顽皮行为中发掘积极因素。比如:蹲在鸡蛋‚窝‛上孵小鸡,用熊猫搞磨擦起电的实验,在火车上做实验失火致聋……妈妈虽为此担心,但绝不因此而反对儿子做实验。在母亲的精心培育下,爱迪生刻苦钻研,终于攀登上科学的高峰。

孩子的天赋及喜好是在日常生活及学习中不经意流露的。家长要细致观察及早发现,用心呵护,恰当诱导,积极培养,充分挖掘,这样,潜能才会变为才能。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要做一个明智的教育者,即掌握主动权,要一切了如指掌。‛实施家教,对孩子‚了解‛是前提,‚沟通‛是途径,他外助为内源是根本。家长朋友,加强学习,掌握方法,科学施教,您的教育行为定能收到实效。

年3月16日

下载八一学校家长学校培训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一学校家长学校培训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家长学校家长培训授课教案

    小学家长学校家长培训授课教案 教学环境分析: 由于农村学生家长素质偏低,责任意识淡薄。不少家长只知生儿不知育女,只供吃穿不予教养,不知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缺乏为国教子的责任意......

    九年级下学期家长学校培训教案5篇

    后坪中心学校九年级下学期家长学校讲课教案(2课时) 尊敬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首先,让我代表学校及全体教职工,对各位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我校参加家长会表示热烈欢迎. 今天我们在......

    八一小学2013年家长学校工作计划.资源分享

    八一小学2014年家长学校工作方案 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站,家长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第一任教师。为了给每一个孩子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在学习汤池中心学校家长学堂办学经......

    家长学校教案

    家长学校教案——道德、礼仪、挫折 授课人:刘银平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1、引导家长明确道德教育的重要性。2、帮助家长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3、建议家长......

    家长学校教案

    家长学校教案——道德、礼仪、挫折 授课人:李贞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1、引导家长明确道德教育的重要性。2、帮助家长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3、建议家长培养......

    家长学校教案

    强化孩子的自我管理 教材内容:这一讲主要是从孩子对于零花钱和网络游戏两个方面的管理上给家长朋友们提出的合理建议。 教育目的: 1、帮助家长教孩子学会合理支配零用钱,学会合......

    家长学校教案

    家长学校教案 一、课 题: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家长 二、授课者:岳占利 三、时 间:2012年9月26日 四、内 容: 怎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家长?从当前家教现状,提出几点建议。 一、要端正教......

    家长学校教案

    让孩子愉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教学时间: 教学地点:一年级教室 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家长 主讲人: 教学内容:一年级《家长必读》第1课 让孩子愉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教学目标: 1、帮助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