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策略的思考

时间:2019-05-15 03:58: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策略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策略的思考》。

第一篇:关于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策略的思考

关于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策略的思考

摘要: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充分发挥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和育人功能,是非常有意义的命题。本文将从儿童文学的内涵开始剖析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儿童文学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小学语文儿童文学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儿童文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178-02

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主要是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重视儿童文学教学贴合了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思路。儿童文学不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少年儿童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导引,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培养阅读儿童文学的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和领悟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和文学素养。因此,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比较贴合儿童的阅读心理,对小学生的成长成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小学语文儿童文学的内涵、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策略探讨等三方面阐述笔者对小学语文儿童教学策略的思考。小学语文儿童文学作品的内涵

何谓儿童文学作品?儿童文学作品是指专门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作品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满足儿童阅读需求,切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童文学作品主要是适合 8-13 岁少年儿童阅读与学习的作品多以寓言神话故事,儿童诗歌,童话故事等为主,与这一阶段儿童的心理特征相吻合,主要是为了提高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他们善良勤劳的秉性,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从而促进综合素养和身心健康。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吸取人类文明优秀文化的养分。儿童文学作品伴随着小学生的成长,儿童文学作品贯穿于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小学教师要通过对于儿童文学作品讲授,让学生不断提升阅读兴趣,不断拓展阅读能力与学习能力。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学习知识,增长见识,认识社会,体味生活,做到知识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浅析

2.1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较差

大多数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儿童文学培训,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不愿意主动学习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对于儿童文学作品作家也并不感兴趣,对于儿童文学作品具体的概念及范畴,自己也不熟悉儿童文学发展史,没有掌握系统的儿童文学文体知识,不能区分不同体裁儿童文学作品的文体特征,以及儿童文学作品的作用是什么,在教授儿童文学作品课程的时候最终要让学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小学语文教师并不明确,这势必影响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效果。

2.2儿童情趣挖掘不够

虽然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教学观念伴随着新课改不断更新,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受应试教育根深蒂固观念的影响,仍然更加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和道德观念的灌输,对在儿童文学中的儿童情趣挖掘不够,从而忽视了小学生的童趣需求和情感体验。

2.3儿童文学教学方式单一

儿童文学作品大多生活活泼,充满欢乐与想象,它能够给小学生带来纯真的快乐和丰富的想象,更加注重小学生的学习乐趣与人文素养养成。但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对儿童文学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只是按照语文一般课文一样的程式的讲解与分析,使得本应是一节充满了快乐童真的儿童文学课变得枯燥单调,时间一长,小学生就会对儿童文学失去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小学生对儿童文学产生阅读和学习兴趣,让小学生在儿童文学的陪伴下健康成长。

2.4缺乏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

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强烈,小学阶段对是进行阅读指导与教育的最佳时期。很多学校有图书馆,教室有图书角,阅读资源非常丰富,但是教师忙于平时的教学,根本没有意识和时间精力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让小学生自行阅读。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策略思考

在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百分之八十都是儿童文学作品,所以儿童文学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益。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点,把握儿童文学特性,不断优化小学语文儿童文学的教学策略。

3.1不断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

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直接关系小学语文儿童文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对小学生文学修养的启蒙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时不我待。小学语文教师自身要增加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加强对儿童文学理论的学习,通过全面认识和理解儿童文学,建立全新的儿童文学观、知识观和育人观。只有小学语文教师明确了了什么是儿童文学,儿童文学的无限育人功能,才能能够深刻地去理解儿童文学,更好地去指导小学生进行学习。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提高需要长期坚持,更需要小学教师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培养下一代的全面发展积极努力。

3.2全面挖掘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儿童情趣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儿童文学作品都富有儿童情趣,如《槐乡五月》、《我和祖父的园子》、《桂花雨》、《珍珠鸟》等。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师要善于挖掘其中的儿童情趣。第一,儿童情趣可从主人公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作者通过描写“我”可爱的外貌,调皮的语言,活泼好动的个性将浓郁的童趣展现出来。教师要仔细品读文中的语句,如“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带一顶小草帽”,“祖父绕菜,我也抢过来绕。不过我并不往菜上饶,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大喊着‘下雨了?下雨了?’”,感悟其中的童真童趣。第二,儿童情趣可随着故事情节发展呈现出来,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的《珍珠鸟》,浓郁的童趣就是在珍珠鸟与“我”逐渐亲近、感情日渐增强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第三,儿童情趣可随儿童纯真美好情感的行发体现出来,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的《水》,这篇课文通过描写缺水之乡的孩子对水的极度渴求以及下雨给孩子带来的无穷欢愉场景的描写,行发了孩子对水的渴求和喜爱之情,在行情过程中将章趣表现得淋滴尽致。第四,儿童情趣还可以通过儿童文学的特殊表现手法,如夸张、幻想、拟人等手法表现出来。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的《桂花雨》,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桂花树笨笨拙拙的外形,不与繁花斗艳的朴实,采用比喻的手法将摇桂花时桂花纷纷扬扬下落的场景比喻成桂花雨,一系列表达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童趣十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透过儿童视角,运用儿童思维去发现、挖掘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童趣。

3.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授儿童文学

成功的教学方法可以愉悦小学生的身心,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多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儿童文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小学语文教师可利用儿童文学中有趣的故事、色彩斑斓的插图等创设情境;儿童文学语言优美,充满童趣,教师可采用朗读法,让学生在朗读中读出趣味;儿童活泼好动,爱表现自己,教师可采用表演法,调动儿童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燕子》这篇课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划出文中优美的语句,如“二三月间,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毛毛细雨从天上洒落下来。”“千万条柔柳展开鹅黄色的嫩叶。”“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烂漫无比的春天”。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这些优美语句,并写下感受,再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句子好在哪里。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公仪休拒收礼物》这篇独幕剧,教师可指导学生选择各自所扮演的角色,并且根据课文内容为人物设计表情、神态、动作等。因此,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儿童文学教学,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儿童文学的兴趣,提升小学生的儿童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3.4全面指导课外阅读儿童文学作品

教师要重视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营造一种积极热烈的读书氛围,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积极性。第一,教师要重视指导阅读儿童文学课外,要精心组织各类读书活动,如写读书笔记、班级读书会、读书交流会读书汇报会、等活动;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儿童文学阅读活动进行评价,对小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时间进行评价,不断增强小学生的读书兴趣,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第二,家长也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要多领孩子去书店,帮助孩子挑选适合儿童文学作品;可以采用亲子比读、亲子共读等方式和孩子共享儿童文学阅读的美好时光。

总之,小学语文儿童文学不仅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加学生的人文品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儿童文学过程中,可以丰富儿童文学知识,提升人文素养,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边春丽.儿童文学在儿童教育中的独特价值[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2(5).[2]张芹.从儿童文学的角度透视小学语文教材[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1(6).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思考

教学策略是建立在学习理论基础上,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总体方案。它包括合理选择教 学方法、组织学习材料、确定教学活动的顺序等。跟教学方法相比,教学策略比较宏观,理论背景更加明晰。拿一堂课来说,具体教学方法可以有很多,这是因为教学方法比较灵活,可随着时间、地点、教学对象的不同 而变化,但可供选择的教学策略是有限的,教学策略比较稳定。

长期以来,我们对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得较多,而对教学策略思考得很少。这是因为以往我们比较注重 于教师是“怎样教”的。当我们更多地关注学生是“怎样学”的时候,就必然要探讨建立在学习理论基础上的 教学策略。教师备课要制订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而教学过程的设计,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现实条件来 确定教学策略。策略制约方法,方法体现策略。只有确定了教学策略的总体构思,才能更好地选择教学方法、组织学习材料、安排师生双边活动的顺序。教学策略对教学过程设计起着统领作用。对教学策略的思考和探索,有助于提高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教学水平。

教学策略的理论基础是学习理论。与课堂教学关系密切的学习理论有3个流派: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和 综合理论。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如识字、阅读、作文、听说,其中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能力的培养,所以不可能采用单一的教学策略。从我国当代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来看,可以采用以下4种教学策略:

一、“讲授——练习——强化”策略

这种策略是建立在行为主义理论基础上的,主张教师要讲清知识和操作方法,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小学语文的一些最基础的知识,如汉语拼音中声韵母的发音,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结构,写字的基本要领等可以采用这种教学策略。这是一种以教师教为主的策略。采取这种策略时,教师的讲授应尽 可能要言不烦,抓住要领,适合儿童的理解水平;练习设计要有层次,循序渐进,努力减少同一层面上的机械 重复,多采取一些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巩固;加强反馈矫正,尽量多肯定,多鼓励,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种策略如果使用得当,可以让学生较快地获得前人积累的知识,设计精当的练习能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落到实处。采用这种策略进行教学,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习主动性不易发挥,反复的练习又易使学生 产生厌倦情绪,造成课业负担过重,因而这种策略常常受到批评和责难。但是不得不看到,小学语文某些内容 的教学,还是得采用这种策略。

二、“示范——模仿——迁移”策略

这种策略也是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的,但它已经注意到学习者内部作用。因为“迁移”这个环节需要学习者较多地运用自己的智力去适应新的情境,具有积极主动发展的因素。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些着重于能力培养 的训练项目,如字形的分析、朗读能力的培养、阅读分析和作文能力的培养,可以采用这种策略。拿指导低年 级学生朗读来说,靠教师讲该怎么读往往收效甚微,而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几乎“立竿见影”。再如小学生刚 开始学习写作,总有模仿的成分,而课文则提供了范例。采用这种教学策略,教师的示范要力求规范,如朗读 要语音正确,情感处理得当,并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练习、模仿。在通过模仿,基本掌握某种技能的基础上,教师要创造条件促成知识或技能的迁移。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迁移有两个重要条件,一是学习材料之间具 有某些共同要素,共同要素越多,迁移越容易实现;二是要进行概括,越具体的知识越不易迁移,概括成普遍 原理后才有助于迁移。教师要努力设计有助于迁移的情境,如在一组写法相似的课文中采用举一反三的方法,让学生把一篇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迁移到本组的其他几篇课文中去。在学生模仿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 师要对知识或学习方法作概括性的小结。如在学生接触了一批形声字以后指出“声旁帮着读字音,形旁帮着辨 字义”,有助于学生识记别的形声字。

“示范——模仿——迁移”策略因其形象直观,适合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收效比较明显,因而在小学 语文教学中被大量采用。但我们也要看到,采用这种策略教学,学生的创造性较难发挥,长期采用这种策略教 学,会造成学生思维的定势,使他们只会亦步亦趋,不敢大胆创新突破。

三、“操作——领悟——运用”策略

这种策略是建立在认知理论特别是发现学习的基础上,它不是把学习的过程看作一个人类已有知识的传授 过程,而是让学生自己经历一个探索、发现的过程,从而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策略。在学生掌握了最基本的语文知识后,一些后续内容的教学都可以采用这种策略。如有位教师以《董存瑞 舍身炸暗堡》第一段为例,训练学生概括段落大意的能力。他让学生每人试写(独立操作),然后选择有代表 性的几种写法,让学生分析哪种写得好,哪种有什么问题。

(1)董存瑞为什么要去炸暗堡。

——采用问句形式,看的人仍然不知道这一段讲什么。

(2)解放隆化的战斗打响了。

——概括不完整,内容有重大遗漏。

(3)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战士们冲向敌军司令部。一座桥上喷出6条火舌,冲锋的部队被压在小土坡下面,不能前进。

——文字太长,不简洁。

(4)敌人的暗堡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

——既抓住主要内容,文字又简练。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说说概括段落大意应注意什么(领悟规律),再让学生试写以下各段的段落大意(运用实践)。

实施这种教学策略,学生的操作、实践活动在前,领悟规律在后。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是从感性认识上升 到理性认识,然后再用于实践。从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作用看,操作、领悟、运用都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主,学 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只是定向、扶持、点拨。十分明显,这种“发现”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 的独立学习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72年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已经指出: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近20年过去了,世界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证 明了这一论断的预见性。如果我们仍然采用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策略,学生没有独立学习能力,势必在人才 竞争中落伍。因此,采用这种教学策略,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采用这种教学策略,首先需要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从相信自己到相信学生,相信学生具有学习的潜力,相信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有了这样的观念,即使是最基础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发现和领悟。如写字指导,要领不是由教师讲,而是让学生揣摩范字,自己试写,再在与范字的对照中琢磨怎 样把某一类字写得匀称、美观。又如朗读,在听了教师的范读后让学生研究这样读好不好,为什么要这么读,能不能读得再好点儿,然后让学生试读。

由于采用这种教学策略费时太多,教师必须精选教学内容。需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领悟”的是语言 文字的规律,学生一旦掌握了规律,就能举一反三。所以,课堂教学中要选取那些有规律性的语言现象让学生 研究。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对学习材料的精心选择和组织上。

四、“质疑——研讨——小结”策略

这种策略也是基于认知理论,它更进一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自己探究研讨,得出结论。儿童天生好奇,求知欲望旺盛,如果不是加以压抑,他们是可以提出许多问题来的。采用这种教学策略,首 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然后逐步引导他们善于提问。操作上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自己研讨,提出假设,进行 验证,然后作出结论。结论可以由教师来作,更应提倡由学生来作,至少要先由学生讨论,后由教师总结。

质疑策略在阅读教学中用处较多,但实际教学中却很少有教师坚持使用。从培养创造型、开拓型人才角度 来看,这种教学策略需要大力提倡。要告诉学生,发现了问题随时可以提出来与老师、同学探讨,使质疑和探 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实施这种策略,关键是教师要有教学民主的意识,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

当我们比较客观地剖析了各种教学策略的理论背景和利弊后,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

(1)各种教学策略都有其长处和短处,有其适用的范围。在教学不同的内容,为着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时,要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

(2)为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学生的学习应从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索性学习,为此,以 认知理论为基础的后两种教学策略需要大力提倡,把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转移到让学生发现、探究为主的轨道上 来。

(3)实施后两种策略,仍要注意知识的落实和技能的熟练,因此要以前两种策略作为辅助性策略

第三篇:浅析小学语文教材童话的儿童文学特点与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儿童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策略

07小教本一

07103114110

【摘要】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儿童文学重要题材之一的童话其文学特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又会有具体的体现。小学教师根据这样的特征,以及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切当地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以达到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关键词】 儿童文学

童话

小学语文

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材是为了小学阶段语文教育的整体目标,按一定的结构系统,把语文知识组织起来的科学体系。它担负着既为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学习提供材料,又为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意识的教育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提供材料的双重任务。其中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显示,在200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的各种文体的内容比重达到了72%,比1995年版的有了明显的上升。从以上统计和比较可以看出,儿童文学的作品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教材资源,正在越来越多地进入我们的教材和课堂。

它之所以能够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首选原因有很多。首先,儿童文学的语言是符合语言规范,与儿童的接受能力相适应;其次,儿童文学作品是创作者提供给儿童的精神产品;再次,儿童文学作品中,学生还能拓宽视野,获取各种知识。与此同时,儿童文学也有利于小学生素质的培养。它有助于指导小学生的人格养成,有助于推动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造精神,也有助于小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的地位不言而喻,我们相信,在新的这个世纪中,儿童文学将在新的一代儿童的生活中担负起更为重要的任务。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么它到底符合了儿童的哪些心理发展特征,被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作品有具有哪些具体的特点?本文将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的第三组为例具体分析。

这一组的主题是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最重要的体裁之一,所以儿童文学的许多特点都会在童话中得到很好的表现。从传统童话的文学特征来看,童话具有固定的叙事程式。民间童话叙事的固定模式首先表现在开头和结尾上。“从前„„” ——这样的开头虽然千篇一律,却能够使读者在遥远的、充满距离感的叙述基调中找到一种神秘的认同感。该组的第一篇课文《巨人的花园》开头第一句就是“从前,一个小村子里有座漂亮的花园。”前面两个字实际上创造了童话和现实的距离,向小读者发出了进入另一个世界的邀请,告诉孩子这是一个过去了的世界,因而也是一个远离现实的世界。这种时间上的疏离所设定的陌生感能够制造惊异的阅读效果。为了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教师在教学这样的童话课文时,就适合采用创设教学情境,渲染气氛,营造轻松自然的教学氛围等的教学策略。充分运用图片、音乐、多媒体视频等教学资源为学生一个童话的世界。随着“从前„„”这样的字眼,教师以生动活泼、饱含情感、富有儿童色彩的语言为儿童读童话,充分展现文学的语言美及其蕴含在语言之中的情感美。这样不仅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更能以真情牵引情感,以情感激发想象,将学生的思维由现实世界带入到另一个虚幻的世界。同样,在传统童话中与固定的开头对应的还有童话主人公的大圆满的结局“从此以后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又将儿童从非现实带回到现实之中。《巨人的花园》结尾也是如此,说“从那以后,巨人的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在读了前面巨人的花园的几次变化之后,这样的结局不正是孩子们所期待的吗?故事外的孩子如同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在内心经历同样的波折,最终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让学生说说学习了课文之后的感受,或者接着续写童话等教学手段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心中美好的愿望。

传统童话固定的叙事程式还表现在重复性叙事模式上。在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中,传统童话常常用重复来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由此形成了重复性的叙事模式。在《幸福是什么》 这篇课文中,三个孩子在十年后又来到井边,他们讲述了自己在十年中的经历,他们都是通过劳动获得了幸福,但是他们的劳动又是各不相同。在《去年的树》,中,小鸟去找去年的树要唱歌给他听,小鸟飞去了很多地方找,这些地方都不相同,但是他们给小鸟的答案都是重复的,就是这里没有去年的树,让她去另外的地方找。类似这样重复而又有变化的情节在本组的《小木偶的故事》中也有体现。这样的特征,能够使读者获得一种经验上似曾相识的感觉,与他们的期待心理相呼应;而情节在重复中的系列变化又能使读者获得全新的阅读体验。这种变化中的重复,恰如其分地迎合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在儿童的经验里,这样的叙事模式比其他文学创作手段更加富有魅力。为了让学生在重复而又变化的情节变化中理清故事发展的脉络,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采用请学生复述故事,或是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家长听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讲童话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并且清晰地掌握故事中情节的发展变化过程,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发展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另外传统童话还通过具体的事件和事物表达主人公的需要、关系和感觉,并在二元对立的模式中建立一切都和谐、协调的理想情景,其主题是直接鲜明的。《巨人的花园》中一开始自私孤独的巨人和善良活泼的孩子形成鲜明的对比,但是最终巨人醒悟过来,故事以幸福告终,最终传达了抑恶扬善的鲜明主题。年幼的儿童缺乏对矛盾和模棱两可的事物的理解能力,而传统童话善最终战胜恶的结局,迅速敏锐地揭示出现实存在的美与丑、善于恶,能够让儿童摆脱对问题迷惑不解的烦恼。正因为童话鲜明的主题,教师在童话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朗诵指导,去读那些优美和个性鲜明的语句,让学生通过朗读去感受故事中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读的过程应是语言、情感与思想和谐交融的过程。通过这样足够量的言语实践,可以更好地帮助儿童品味并实践文学语言的情感美与形式美,使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另外,在发展儿童的智能方面,经验和接触是真正的导师,儿童对客体的认识是从实践活动开始的。因此,“演童话”不失为一种好的童话教学方法,它可以为学生提供无限广阔的思维、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演,会促使儿童更主动地去理解文章,把握形象,充分感受到童话文学的形象美,同时又在特有的情境之中进行了生动的言语训练。揣测表演技巧以及理解角色心理的过程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社交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还能使儿童产生丰富的美感体验,并学会欣赏自己,感受成功。

从现代童话的文学特征来看,童话还具有日常生活进入幻想世界,性格化、多样化的趣味和风格,儿童与成人共享童年梦想的特征。在《幸福是什么》一文中,三个小孩在十年中通过自己的真诚与劳动体验到了什么是幸福,而不是通过毫不费力地魔法来得知什么是幸福,更是告诉孩子,亲身实践才是解开疑惑,探索新知的真正路径。这样的童话在教学过程中,合适让学生说说如果你是故事的主人公,你会怎么想,怎么做?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童话文学的情节美、表达美,也有助于儿童丰富词汇,锻炼表达能力,发展想象,培养创新思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小木偶的故事》看似荒诞搞笑的故事却深入浅出地告诉孩子“笑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是远远不够的。”这样多样化、个性化和趣味的风格,不仅反映现代人的情感世界和理性思考,同时具有哲学的深刻内涵。在教学这样的课文时,教师同样可以让学生说说对稳重关键句的理解,也可以请学生在文中的重复段落穿插自编的一段内容,和原有内容融为一体,看学生是否已经领会文章要表达的主旨。《去年的树》虽然没有趣味性的语言,但是鸟儿坚守诺言,坚持要找到去年的树,为他唱歌的精神也极具个性,内涵丰富深刻的理性思考,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教学策略。

此外,在童话教学中,组织学生对课外阅读(或观看)过的童话作品进行初步的赏析与品评,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儿童去阅读(或观看)一些优秀童话作品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教学策略。课程资源绝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它应更广泛地包括可以用来教育儿童的各种课外因素。而且这些因素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往往起着比我们的预想要大得多的作用。所以教师可以在本组教学的过程中,推荐类似的课外童话供学生阅读,以达到对比或者共鸣的效果。作为教育,“学校不能和生活相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因此,教师要善于了解并利用儿童在课外通过阅读、影视、网络所接触到的大量童话作品,通过讨论与正确的引导,使儿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生活美,进而逐步认识社会,认识生活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这个过程,不仅可以提高儿童初步的艺术鉴赏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使我们“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一个“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使小学语文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使学生能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并得以健康、全面地成长。童话,作为一种在儿童的生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与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密切相关的文学,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既要注意它作为文学本身的特点,又要注意到它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搞好童话体文章的教学,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发展。

【参考文献】

方卫平主编.儿童文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朱自强.小学语文文学教育.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云南教育委员会编.小学语文教材分析.成都:高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 韦苇.俄罗斯儿童文学论坛.长沙: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实用文的教学策略

通过对《小学语文实用文的教学策略》课程的学习,我对小学语文实用文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实用文以实用为目的,与文学文体在文体特征、写作特点、规律和方法、社会作用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是与社会生活、日常生活或工作密切相关的一种应用型文章体裁,因此在小学重视实用文的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及为将来走向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许多老师对实用文的教学往往形成了固定的模式,一味地把各种实用文的格式和要求灌输给学生,让他们去背、去记,这样做的后果往往造就高分低能的学生。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清楚地认识到了应该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把学生引入到实用文多姿多彩的世界中来,我认为老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应该改变,应该充当学生的眼睛、学生的朋友,带领学生去阅读、去探究、去实践,真正了解实用文的作用。另外,我们应该从最简单的实用文学起,例如:请假条、留言条、决心书、日记和读书笔记等,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找到属于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

总之,我个人认为教实用性文章时,要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这些实用文的方法,学以致用。

第五篇:儿童文学和小学语文教学

儿童文学和小学语文教学

亲近母语课题组 徐冬梅

今天的这个议题是第二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的主题。肯定不少朋友要问,儿童阅读也好,母语教育也好,要研究的问题很多,为什么论坛偏偏选择这个主题呢?

一、主题的择取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更多地被描绘为一门艺术,这虽然不能算错,但却忽略了小学语文教学实际上首先是一个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过多地强调它的艺术性,可能会延缓这门学科的建设,许多理论问题将得不到梳理和解决;当然实践问题,例如课程的构建、教材的建设、教法的研究,包括专业从业人员,也就是小学语文教师的培养就不能有稳当、切实的理论根基。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边缘学科。它的相关学科很多,朱作仁先生曾经做过一个论述,我选取了部分,罗列如下:

哲学领域──哲学、教育哲学、语言哲学、文艺哲学(美学)等;

语言领域──语言学、汉语学、应用语言学、比较语言学、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语音学、训诂学、文字学、方言学、文体论等;

文学领域──文学理论、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比较文学、儿童文学、民间文学、接受美学等;

教育领域──教育学、教学论、教材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教育统计学、教育工艺学、教育实验学等;

心理领域──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语言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等;

社会领域──政治学、社会学、民俗学、宗教学、法学、伦理学、历史学、地理学等;

仔细研究,还可以列出更多。以这些相关学科为视点来观照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得到很多启示。例如文字学和训诂学,如果更好地掌握这两门学科,我们就可以绘出汉字的基因图谱,也就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汉字是母语文化的根。识字教学就能更好地从汉字的规律和特点出发设计教学方法。例如语言心理学,如果我们能更好地掌握学生学习母语的心理,就能懂得学生学习语言有习得和学得两个方面,母语学习更多是一个实践课程,掌握更多的语言规则并不能有效的帮助儿童提高语言素养,听说读写的能力必须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获得,而不是让孩子们去做那种无用的练习。再例如教育史,如果我们能从语文教育史的角度来观照小学语文教学,又可以发现传统语文教育中其实有很多值得我们继承的经验,例如重视诵读、积累和涵咏、感悟等。

但是以小学语文教学为立足点,在理论建设的初期,想择取一个有效的视点、一个突破口并不是一件易事。怎样的一个突破口呢?它应该是容易被小学语文教师接受的,最好是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对改变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的。

亲近母语实验研究是从对母语教育的反思开始的。在研究的初期,我们将探索儿童文学和小学语文教学的关系,致力于构建儿童阅读新课程作为研究的重点。为了构建一个广阔对话的平台,展示我们前期研究的成果,吸引更多的朋友同道而行,2004年9月,第一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在扬州举行。论坛希望突破在教育里谈教育,就教材谈教学,就技巧论技巧的教育研讨旧模式,强调儿童是母语学习和儿童阅读的主体,努力搭建儿童哲学、儿童文学、母语文化、阅读理论研究、小学语文教学对话和交流的全新平台;探索建立拓宽人文视野,深化专业素养,细化教学技巧、树立书香教师新典范的小学语文教师培训新模式。

第一届论坛取得了较大的成功,论坛举办后,儿童阅读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全国的儿童阅读推广、书香校园建设逐渐形成氛围,儿童阅读研究和实践对小学母语教学的促进作用逐渐显现。为了将各项工作引向深入,经过调研,我们决定将“儿童文学和小学语文教学”作为第二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的主题。

二、主题的剖析:儿童文学和小学语文教学究竟是什么关系?儿童文学可以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什么?

1. 儿童文学和小语文教学的受众相同:都是儿童;

我以为,小学母语教育的三个要素是儿童、母语和社会发展。毋庸置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应该成为教育的主体,儿童的语言发展、情感、想象、自我意识等等,既是出发点,也是目标。但实际的情形是,因为教育的功利性,应试的越演越烈,教育缺乏对儿童心理、情感的了解和尊重,而漠视儿童心灵成长的母语教育一定是不成功的、不完善的教育。儿童文学是发自儿童性灵的文学,藉由阅读他们,教学他们,我们可以贴近孩子,走向儿童的心灵世界,进而抵达儿童母语教育的殿堂。

2、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相当比例的儿童文学作品;

在这里,首先要界定一下儿童文学的概念。一般说来,儿童文学是指根据儿童的需要,专为儿童创作或改编,适合他们阅读的文学作品。是否以儿童为本位是区别儿童文学和成人文学的最重要的标志。

近代以来,儿童文学作品就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儿童文学作品究竟应该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多大的比重,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标准择取儿童文学作品进入小学语文教材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但不是这篇文章要讨论的重点。但不可置疑的是,新课标的无论哪一套教材,都将儿童文学作品作为一个重要的部分,年级越低,占的比重越大。

试以小学语文教材国标本使用面比较广泛的三种版别的四年级上册教材作为例子来看一看:

·人教版

《火烧云》《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童话单元(《巨人的花园》

《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树》《小木偶的故事》)《卡罗纳》《给予是快乐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乌塔》《白鹅》《白公鹅》《猫》《母鸡》《小青石》

*科普单元(《呼风唤雨的世纪》《电脑住宅》《飞向蓝天的恐龙》《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注:科普单元可列入儿童文学范畴,也可单列)

·苏教版

《老师,你好》《秋天》《桂花雨》《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一路花香》《九色鹿》 ·北师大版

《师恩难忘》《月迹》《桥之思》《宴子使楚》《林中乐队》《一枚金币》《毽子里的铜钱》《井底之蛙》《“三颗纽扣”的房子》

苏教版教材中儿童文学文本不算太多,但《做一片美的叶子》(作者:金波),《我和祖父的园子》(作者:萧红)进入苏教版教材后。成为老师们上公开课较多的课文的事实说明了这一类课文很受老师和孩子们的喜爱。

这么多的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承担着什么样的任务?和其他的课文相比,教学他们应该有什么不同,应该成为我们探究的问题。

3、儿童文学是儿童阅读的主要材料。

很长时间以来,小学母语教育将对儿童的阅读指导排除在课程之外,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基本处于没有引导的状态。新的课程标准虽然提出了阅读总量和分量的要求,并且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但因为没有课程定位,大多数学校并没有能将这些要求落到实处。

儿童文学是儿童阅读的最主要的材料,儿童对文学的需要是一种天性。儿童文学伴随着很多孩子长大。从小时候听父母讲故事开始,他们会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主动的接近不同的文学作品。

怎样根据儿童发展的需要,母语教育的需要,推荐适合各种年龄、各种个性孩子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并且积极组织引导他们进行交流和吸收也是我们要做的工作之一。

4.儿童文学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师缺乏的素养之一;

因为我国师范教育体制的问题,儿童文学师资不足,很多中师生,包括大专毕业生,师范本科毕业生都没有修习过儿童文学课程,或者只是学习过教材,而没有真正阅读过一定数量的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欣赏儿童文学、教学儿童文学,发现优秀作品的能力都不够。我们希望借助这个主题的讨论,让更多的老师看到,什么样的儿童文学是优秀的。为什么一个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阅读儿童文学。所以本届论坛我们特别邀请了著名的儿童文学评论家、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新语文读本》小学卷主编之一方卫平教授主讲了《什么是优秀的儿童文学》。

下载关于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策略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策略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一点思考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一点思考 本庄小学 庹万兵 在语文教学中,读和写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延伸。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无以开阔视野,更谈......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刘欢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刘 欢 教无定法,”特别是阅读教学的方法可以说是百家争鸣,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谈点个人看法。 语文阅读教学是具有艺术性的。这种艺......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课堂是学生开展学习的最主要阵地,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要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充满人文关怀和生命活力,注重问题探索,形......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读后感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读后感 最近阅读了《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感触颇深。我是刚毕业的师范生,虽说在校期间讲过课,实习过,但仍对课堂教学了解不够深,也不了解课堂上应怎样熟练应......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摘 要:我国对于教学领域的改革非常重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也取得了十分可观的成绩,其中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运用多......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引导,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有效地开展阅读,提高阅读效果和阅读能力。本文简要分析......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双主线、三环节” 阅读教学策略 一.“双主线、三环节”阅读教学策略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关注三维目标2.突出“小语姓语”,把语文课上成扎扎实实......

    小学语文汉语拼音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汉语拼音教学策略 ※第一部分汉语拼音教学的目标和意义(一)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汉语拼音学习的基本要求: 1. 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