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体育教学新理念
报送:中小学体育专委会
初中体育教学新理念
作者单位:万州区长滩初级中学 作者姓名:刘静 在新课标下,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学生主体创新的精神,应成为体育教师新的教学观。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新的教学理 念指导下,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对学科意义及相关理解的传达,改 变教学组织形成及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 趣,提高学生的学科探究能力。在初中体育教学方面有如下几点 试探。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学练环境
师生关系冷漠、紧张、对立,学生就不会喜欢上你的体育课。如果师生感情融洽,相互尊重,学生从内心感到自己的老师可亲、可敬、要信、可爱,学生喜欢你,也就喜欢上你的体育课。在备课 时,一定要精心筹划,全面设计好场地、器材。场地、器材的布局 要新颖、美观。让学生都喜欢上体育课,体育教师还要转变角色,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树立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 思想,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以教促学、互教互学、相互尊 重,与学生一起加强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解。
2、启发教育,培养兴趣
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晓之以理,使学生明确上体育课的 重要性,明白德智皆寄于体的道理:只有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成 为合格的人才;只有获得强健的身体,才能精力充沛地投人繁重 的学习;只有打好身体基础,才能够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更好地 为国家服务。从而目标明确,认真上好体育课,形成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差异表现的尤为明显,针对 学生的这些个性差异,教师应该对学生采取多方面的说服教育,利用课上、课下时间进行,必要时协同科任教师或家长来全方面 的进行,让学生对身体健康。有一个全新的注释,使其充分认识 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从其本身深刻意识到为社会做贡献没有强 健有力的身体做保证,就失去了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的机会,使 学生逐渐地产生一种想具有健康体魄的愿望。
3、耐心灌输体育文化知识,提高兴趣
初中学生,文化素质不高,特别是体育文化素养欠缺。有的 认为体育是简单的身体活动,是纯粹的一种竞技运动,对体育课 看得很轻,认为是可上可不上的课。针对这种模糊认识,上第一 节课就应给学生讲体育文化,使他们明白体育对经济和科技发展 的推动作用,经济发展与体育事业发展的正相关关系,体育与我 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关系及与我们生活质量的关系等。通 过体育文化知识的讲解和宣传,使学生明白,体育不仅是一门专 业学科,而且还是发展潜力很大的边缘科学.从而提高其体育的认识,增强对上好体育课的兴趣。耐心讲解体质与文化学习的关 系,使学生明白增强体质对促进文化学习的重要性,提高上好体 育课的自觉性。懂得健康的体质是学好文化知识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在功课日益繁重的情况下,没有健康的体质是不能适应和完 成繁重的学习任务的,而良好的身体素质只会对提高文化学习质 量起到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充沛的精力是提髙学习效率的关键。健康的体质不仅来自于先天的素质,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后天 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不仅是锻炼身体的需要,也是调节身体,促使精力旺盛,学好文化知识课的需要。
4、游戏教学法,维护兴趣
游戏是一种遵循很简单的规则,让人有很大的自由活动余 地,可以随意支配动作的难易。游戏法特点之一是参加者全体在 运动,这保证了练习密度与强度。二是动作难易程度自己控制。三是在练习中学习。把教学内容和游戏相结合,是学生更容易理 解。不会游戏的同学,参加了一次练习,也就学会了这个游戏,学习效率也提高了,比单纯组织学生学示范动作好很多。其基本过 程是:练习一学习一练习。四是不同场地、不同气候的条件下均 可游戏,受外界限制较小。五是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活跃 气氛,提高练习效果。六是可建华教学内容,维护学生兴趣。游 戏法教学既是游戏又是教学内容,学生很乐意学习。体育课重视 拥游戏法,可以激发学生运动热情,但当学生很活泼时上体育课,又必须集中注意力,并稍抑制其情绪,避免在体育活动中身体受 到伤害,这时可用集中注意力的游戏;素质练习枯燥乏味,可用游 戏法进行调节,结束部分用音乐伴奏来放松肢体,或听信号大声笑来放松情绪全校性的体育活动可以阻止拔河比赛、球类比赛,这样可以促进学校学习气氛的转化,可以扭转后进生,使他们发 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维护学习兴趣;班级体育活动亦可引人体育游戏,比如跳绳、小群体的竞赛均可调节学生关系和增强班级 凝聚力。
5、合作学习教学法
合作学习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自 愿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间的配合和协作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 性,提高学习质量,最终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体 育教师要运用体育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适应社会的能 力,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如认 识水平、交往技能、语音水平、性格特征和体育基础等方面来培 养。也可通过小组学习、友伴学习、协作学习等多种形式,让学生 充分认识和比较合作的意义和作用,从而使学生自觉地采取相互 配合的互补性学习行为。通过学生之间围绕学习目标展开的各 种共同活动,又促进了个体更加活跃开朗,积极主动,从而使学生 的合作意识得到强化。
6、示范教学法
示范教学法是体育教学中最易被学生接受的方法,示范在直 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它可以使学生了解所有动作的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教师正确而优美的示范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习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师要注意示范位置选择。以上各种教学方法,都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培养 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成功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 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培养学生对受挫的恢复力,建立师生之 间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相互理解的良好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去发 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 学习的主人,使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此 外,教师还要注意体育课内容的交叉安排,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第二篇:新理念下小学体育教学探究
新理念下小学体育教学探究
摘 要: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在体育教学的同时育人。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不同于大众体育活动与竞技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也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思想,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情境;习惯;方法
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对于小学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同过小学体育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道德和意志,也是学生接受体育文化熏陶的第一个阶梯,也是人生初始健康和健身的启蒙教育,如果教育方法得当,会对个人一生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新时期,对于小学体育教学,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使体育课堂变得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张扬,更适应于现代社会教育,适应于未来社会的发展。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如何将新课改的精神融合到现实教学工作中来,如何在小学体育教育阶段收到更好的成效,提升我国小学生整体健康水平,从而实现全面发展的真正意义,成了近年来体育教育工作者不断深入探讨的话题。
一、创设快乐情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好动、好玩是小学生的天性,为了满足他们的需要,使他们享受童年的快乐,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我们教师要积极创设快乐情境,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提高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儿童的心理特点就是好奇、求趣、喜新,形象认知能力较强,缺点是耐性与理性不够,往往会对单
一、枯燥的教学方式产生厌烦情绪。根据儿童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应精心建立快乐的教学情境,诱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中,教师可以给自己和学生们准备好面具,学生见到后就会为之产生好奇之心,参加活动的兴趣也就增大。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应采用多种活泼的形式,使他们不单纯以自己的体育知识和习惯方法去理解。在组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投入到学生的练习活动中,以创设师生同乐,教与学和谐进行的练习情境,增进师生的情谊。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一种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体育情境,以游戏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可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从而使学生喜爱这门功课,促进课堂教学。作为教师,要为小学生着想,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快乐情境的构建,从而提高学生的乐趣,激发学生认真学习的情感,提高运动的积极性,有助于高效体育教学的开展。
二、重视教学课堂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年级尚小,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此时是培养学生良好课堂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跟随学生的一生,对于学生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对于小学体育教学,我们也可以进行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特别是在新授内容教学时,要求学生认真听老师的讲解,了解动作技术的要领、做法、结构、技巧,等等,如果学生做到了这一点,他在练习时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练习时还应注意倾听老师的语言提示。仔细观察的习惯。体育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一边是老师对动作的讲解示范,一边是学生的观察模仿。学生在学习动作时,观察是重要的一环,善于观察的学生,能很快地了解动作的实质.抓住动作的关键,那么他在练习时就会有针对性地对动作难点加以注意。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观察老师的动作示范。在练习过程中老师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示范对比,让学生仔细观察,并以提问的方式让他们找出各动作的不同点.找出可取之处和错误动作产生的原因并加以分析。善于思考的习惯。在体育学习及活动中同样需要参与者动脑筋,尤其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显得更重要。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由不会到会,最后达到自动化。这个过程就要求学生动脑筋思考动作的重点、难点,结合自己在练习过程中的体会,分析该动作怎样做、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再进行反复练习并用心感觉,直到做得满意为止。以上三种习惯的培养不仅仅是对体育教学有优势,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同样有用。新时期,对于小学体育教学,我们要重视学生三种习惯的培养,并加以落实,提高时效性,真正的做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三、重视多样化教学方法的使用,提高教学效果
1.以学生健康成长为中心,开展体育教学活动
传统的体育教学,以围绕着体育教学大纲的内容来开展教学活动,重在完成教学大纲上的内容以及规定的小学阶段所掌握体育技能范围,尽管教学大纲是在多方考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却并不能够完全代表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因此,在现代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当突破这一约束瓶颈,将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中心点转移到学生身上,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根据学生群体的身体体能情况与基本技能水平,来确立体育教学的阶段性目标与相应的教学活动的开展。此外,还应当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关注学生情绪变化,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都与身心健康密切相关,作为体育教学活动,就是要为学生营造舒缓身心的环境,以身体锻炼来增强体质,并达到情绪释放的目的。小学阶段体育技巧的掌握相对简单,多数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走、跑、跳、投”这几项基本技能来开展的,因此,在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身体协调能力的培养,将几种基本技能结合起来,由浅入深的传授给学生,从而提高学生身体的整体素质。
2.采取互动式教学,寓教于乐
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与学生互动式教学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模仿力,摒弃传统的讲解、示范、模仿一些列呆板的教学模式。体育教师可以根据体育技能的特点,创设虚拟的场景,使学生在情景化的模式下,亲自体会动作技巧的完成,从教师示范变成学生主动的去思考并总结出动作技巧是如何完成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肢体运动与动脑思考结合起来。认真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采用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运动方式,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例如采取“青蛙跳”可以让小学生联想到熟悉的动物,并从中感染小动物的运动特质与气息,使体育教学更加形象化、活泼化。体育教师也应当与学生融为一体,共同融进课堂,而不是以高高在上的教师姿态形成鲜明的“教学阶级”划分。互动式教学一方面可以增进师生感情,另一方面也可以寓教于乐使学生更多的体会到体育活动不仅是个人表现更多的也在于互相的合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互帮互助的意识。将体育课程定位于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学科,就是要培养学生勇于面对挫折,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享受快乐与锻炼的成就感。
四、重视师资培养,加大学校配套体育设施投入
体育教师的师资队伍是教学质量保证的重要基础,体育教师师资的平均水平偏低,专业素质不高等问题一直是制约体育教学发展的重要问题。与一般文化课的任课教师队伍相比,体育教师相对缺乏,课程安排较为集中,授课压力较大,在同等的教师团队中其所受待遇也与文化课教师相去甚远。因此,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就必须要重视体育教师队伍的培养,提高对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与专业培训的重视程度,全面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与授课水平。很多小学在兴建教学楼,添加教学设施的同时,往往忽略了体育设施的投入,体育器材、场地、设施是保障体育教学质量的硬件基础,重视学生体育锻炼与身体素质的发展,就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运动环境,加大必要的体育设施投入,提高学生体育器材的平均占有率。
五、结语
新时期对于小学阶段体育教学,我们教师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激励学生积极科学地参加各项体育锻炼,从思想上热爱体育,逐步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从行动上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从精神上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
参考文献
[1]蒋国良.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J].体育教学,2012(8).[2]刘晓庆.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2(4).
第三篇:初中数学的创新教学新理念
初中数学的创新教学新理念
河口中学数学教研组新方法学习
时间(11月14——12月15)
当了近三十年初中数学一线教师的我,经历了各种版本的数学
教材,最先使用旧人教版,后来经过逐渐修改过渡到新人教版,接着使用北师大版,在北师大版刚使用了一轮,老师还没有反应过来时,就又改成了华师大版。就这些版本而言,各有千秋。新数学课程标准在观念上有它的独到之处,但是,教育观念的转变并不是因为版本的改变而改变。就上述三种版本,都是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哪种教材好呢?就我的经验而言谈谈我的看法。
1.有关传统数学课程的情况分析
传统数学教学认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科就是逻辑思维课。但学习过程中学生感觉理论性太强了,且有部分内容没有实用价值(当然最近几年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强了数学思想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另外由于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数学课程的本来面目,数学被认为就是做题目,而前所考的题目有时远远脱离实际,题海战术是教师和学生应付考试的最有力武器,歪曲了数学原应有的过程:经历、体验、探索、试验、应用等。这样反而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体系上与传统的课程体系有巨大差别,特别表现于教材内容、目标定位、师生关系、学习方式等方面。在内容上分四个领域:“数学代数”、“空间与图形”、“概率与统计”、“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叙述;具体目标中增
加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同时也指出数学不单纯是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新数学中教师不单纯教,学生不单纯学;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和教研人员,必须全面理解数学课程标准,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全面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新数学教材上增加了各种练习形式和大量精美的插图,生动形象的语言,显得图文并茂,直观形象,情节生动。如做一做、听一听、说一说、试一试、想一想、练一练等,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拟人化的卡通形象的出现,更符合孩子们的口味。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积极的成分,也是学习活动中最基本的内驱力因素,如教材中“游戏是否公平?”、“跟我学”、“试试看?”等极富情趣和创意的字词会令我们身不由已的进入数学的世界。新课程的实施像一场及时的春雨,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一接触新教材,我们可以立即感觉到扑面而来的新数学、新气息、新思想、新理念,不仅给教师很大触动,也给学生带来了一种学习的渴望,更为广大教师、学生提供了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2.新数学课程标准下教学的情况分析
新课程的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和前瞻性无可质疑,但在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许多传统课堂所没有的“新现象”,如课堂“乱哄哄”,学生们高谈阔论,情绪高扬,学生常常会制作一些小制作、工艺品等等;另一方面,许多学生在学习上也出现了“问
题”,如计算能力差、易出错,表达能力不强,思维不严密等,这又与传统课堂情景和“效果”形成鲜明的对照,不由得让许多家长忧心忡忡:数学到底怎么学?学什么?甚至数学教师也在说这课还怎么教。其实,新与旧的最根本的差异是体现在基本理念上。新课程突出数学学习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它推崇“数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大众化数学的思想”。所以我个人认为数学新课堂教学应具有应有的对策。
3、新旧教材的对比
如果纯粹的说传统数学课,弊病不少,旧人教版教材虽然说理论性强,学生难以掌握,但是他的系统性强,学生学习知识不乱,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来学习新的东西,也就是现在说的创新学习。必定它是在中国使用并改进了几十年的数学教材。
新课程下的三种教材:人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
(一)新人教版
吸收了原人教版的编排体系系统性强、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巩固,知识环节环环相扣等特点,又加注了新课程的新各种练习形式和大量精美的插图,生动形象的语言,显得图文并茂,直观形象,情节生动。如做一做、听一听、说一说、试一试、想一想、练一练等,注入了新课程的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和前瞻性。是比较好的实用教材。
(二)北师大版
完全使用了新课程的新理念,彻底打破了旧的的课程编排体
系,学生不再是用知识去解决问题,而是先有问题,再用自己已经有的经验和知识去找方法、求知识、解决问题,给了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但是,所涉及的问题太难,学生难以理解,有时老师讲了好多学生也不懂。更不要说让学生自学。比如象方程应用题和函数应用题,有时一道题一节课解决不下来。
(三)华师大版
在新课程的新理念上和北师大版相同,使用里创新教学的思维方式的教程安排,也给了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但是它又想象人教版那样把各个知识都讲到,所以就出现了不伦布类的现象,不如学习勾股定理要用到根式的运算,但是学生没有学二次根式,出现了知识空缺,是教学上不好处理。学生学习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而不学判定,使学过的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不能很好的巩固,而且再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时,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又要重复学习。同样,还有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在教学时间上要耽误还多时间,学生学习也感到很累。
从课程的编排上,都不如新人教版的合理,新人教版在学生学习数的开放后就学习了二次根式,学生的学习感到轻松,不走弯路。新人教版在旧人教版的基础上近年来已经改进不少,很有实用性。它吸收了旧教材的编排体系,学生学习系统性较强,严密性和逻辑性强,基础的巩固方面也作的好,学生知识掌握过硬。素质提高的效果要好的多,老师在用教材上也和省力。是一套比较好的实用教材。
第四篇:初中物理教学论文 新课改呼唤新理念
新课改呼唤新理念
传统观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与学生学习的结果,不重视学习的过程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自然被形成接受性学习的局面,形成唯书是上、唯师标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设计应该与时俱进,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我们一定要即时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即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关注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新课程也明确提出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要求我们老师讲究课堂教学设计策略。教学设计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备课,是教师运用系统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安排的一种构想,即为达到教学目标,对教什么、怎样教,达到什么结果所进行的策划。教学设计要在分析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分析学生实际、分析教学环境与资源的基础上,完成确定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实施教学评价、编写教学计划等一系列的具体工作。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因为教学设计的对象是人,其设计的主体也是人,而人是最为复杂的、最难以把握的,同时影响教学设计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因此,教师需要有统揽全局的能力,将教学过程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设计,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最高宗旨。
一、传统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课程观中,课程内容规定着“教什么”,而教学则负责“怎样教”,课程与教学的界线泾渭分明。课程内容由政府和学者专家制定,教师的职责是踏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内容,是课程的实施者,很少有机会发挥教学自主性,只能跟在课程计划的后面亦步亦趋,扮演着“执行者”和“传声筒”的角色。在这种课程观的影响下,传统的教学设计存在一定的问题是在所难免的,主要表现在: 1.重教材,轻学生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教学的一个最大的特色是“教教科书”,教科书是依据教学大纲编写的,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而且考试主要测试的是教科书上的知识,这导致掌握教科书的程度成了评价学生的惟一尺度。因此,教师进行教学设计主要依据教材与教参,力图将教科书上的每一个知识点都纳入自己的预想中。随后,教师的教学过程便成了对“教案”的照本宣科,一堂课基本上是按教师的预想进行,当教学设计的环节完成后,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至于学生掌握了多少,掌握到了什么样的程度,要到考试时看学生“复制”知识的效果如何才知道。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总是缺少活力,一方面,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教师教得辛苦;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的生活体验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即书本知识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在应试教育的价值取向下,他们又不得不学习那些不想学、不愿意学的知识内容,从这一方面说,学生是学得很苦的,而且凭记忆学到的一些书本知识不能直接运用于实际,更是增添了教师与学生的负担。
2.重结论,轻过程
传统的教学设计特别关注结论的记取,却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过程从教学的角度来讲,教学的结论指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要获得的结果;教学的过程是指达到教学目标或获得所需要结论而必须经历的必要程序。传统的教学设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试图走一条捷径,将前人的知识经验以最高的效率传递给学生,于是,教师习惯于将知识嚼烂后喂给学生,教师教给学生的是现成的结论、现成的论证、现成的说明,一切都是现成的,无需学生动手实践就可以将知识快速地储存于自己的大脑。这种教学设计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导致学生只会死记硬背,而缺少质疑的能力、创新的能力,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与个性的摧残。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用心
爱心
专心
现代课程观与教学观认为,课程与教学二者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作用,有机整合的关系。对课程与教学的关系,美国学者塞勒等人做了很好的比喻:“课程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是具体的施工。作为设计图纸,会对如何施工做出非常具体的计划和详细的说明。这样,教师便成了工匠,教学的好坏是根据实际施工设计图纸之间的吻合程度,即达到设计图纸的要求来测量的。”从这里看来,“教什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 “怎样教”,但教学在课程面前还是能有所作为的,因为课程的实施依赖于教学,课程实施的程度取决于教学的水准。同时,新课程也明确提出了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也是课程的开发者的新观念,另外,教师本身就是一种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的载体,这些优势使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更是大有作为。1.教学设计的系统观
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是一个生态系统,是教师、学生、教学媒介以及环境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这四个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犹如一条 “食物链”,必须全面地考虑四因素在系统中的作用,而不能只重视其中二个或两个。因此,教学设计其实就是对这个生态系统的设计,教师要用系统的观点审视整个教学过程。由于教学设计要同时考虑到这四个因素,从而导致了教学设计更趋复杂。教师要从单纯设计教学媒介(主要是教科书)转向多维的立体设计,将设计的中心转移到人的身上来。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并是相互作用的主体,于是在课程这个“生态系统”中“充满了意义、理解和‘互主体性’”。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生生“交往互动”的过程,以交往互动为特征的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能有更多的沟通,在沟通中,教师与学生各自凭借自己的经验,用各自独特的精神表现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来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设计系统观的理念中,教学不再是教师唱“独角戏”,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教学中,成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在教学设计时还要关注到“生态系统”中的物的因素,如学习材料的选择、教学环境的控制等,因为这些客观的因素同样会影响到教学过程。教师要真正将教学过程作为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来设计,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中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以实现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2.为学习设计教学
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学设计应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师也就要相应地对教材呈现方式、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进行改革,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由于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无论多完善的教学设计都会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变化、调整、丰富,都会在师生的交往互动中生成和发展出许多新问题、新认识和新成果,因为不仅学生,而且教师的心态总是随着具体的教学情景发生变化,同时知识经验的积累状况也在发生变化。如何处理在教学设计未曾预料、也无法预料的“课堂意外事件”,如果强行按照原教学设计方案进行教学,势必压抑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因为学生任何一个思想的火花都可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苗;如果任何一个课堂中生成的东西,教师都要顾及到,势必影响教学进度,导致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教师处在一种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教师需要更多的教学机智以应对这种局面,正如有的研究者所说,“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
教师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富有个性、具有独特性精神生活方式和经验的学生,现代教学设计不能无视、忽视个性的存在。因此,教师教学是应“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智慧,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认真考虑学生的需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用心
爱心
专心
3.知识教学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并重
新课程强调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传统教育中,知识的掌握往往成为评价学生的惟一尺度,而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发展由于没有统一的评价尺度,不易操作,致使教师、学校以及家长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重视不够,教师也未将学生这方面的发展纳入自己的教学设计中。情感态度价值观隶属于人的内心世界,而人是内心世界是极其复杂的,是难以揣度的,因而无法通过教师的传授而直接获得,必须通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亲身实践才能不断地潜滋暗长。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依托于教材,即“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科书”,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创设适宜的土壤,把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程实施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实施、教学评价三个阶段,教学设计虽然对教学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但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起始阶段,对教学过程起着调控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之前需要进行教学设计,但在教学过程中又不可拘泥于教学设计,被教学设计束缚了手脚,一切应以学生为重,以教促学,应学生动而动、应情境变而变,对课堂教学各种变化进行综合把握,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有效的措施。
总之,实施新课程,关键在教师,我们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并对照新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较好地实现知识的传承、能力的发展、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的统一。以上仅是个人对教学设计的一些不成熟的观点,是在新课改教学中的粗浅体会,抛砖引玉,供同行参考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第五篇:初中体育教学总结
初中体育教学总结1
这个学期我仍然担任三(1)和六,七,八年级的体育教师,在本学期我较好的完成了体育工作,但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此刻我将本学期的工作情景总结如下。
一、教学工作:
下半年八年级就进入初三了,为了他们在体育方面能够考出优异的成绩,开学时就为他们量身制定了计划,每一天早上和体育课都对他们的耐力及体能进行训练,让他们在了解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并运用这个规律能够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的同时,增加他们的训练度,这样,学生尽快学好了技术,构成技能,在考试中部分学生也取得了比较优秀的成绩。
“欢乐体育,健康第一”的观念已深入全校每一位同学的心中,所以本学期还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运动会,在本届体育节各项体育活动中全体师生所表现出来的团结协作,拼搏向上的精神也十分令人难忘,学校文化建设又朝前推进了一大步,实施素质教育也成为了我们全校师生的实际行动。艺体节检验了学生,也锻炼了教师,更改变了学生,体育节,要做的准备工作千头万绪,要举行的活动也是一个接一个,如何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同时,又能做好各项准工作,并组织学生进取、有序地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呢这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考验。在校领导的全面统筹和精心安排下,全体教师充分发扬了团队的合作精神,大家齐心协力,做好了体育节的每一项工作。为了训练开幕式上的班级入场式和运动会的项目,每一位班主任教师都利用了一切能够利用的时间,带领学生到操场上训练,有时碰上其他好几个班级也在训练,大家就会找一切能够利用的地方去训练,正是有了这前期的认真准备,所以在开幕式那天,同学们玩的十分开心,每位同学的脸上是笑容。看到学生这样的表现,确实让我们教师都感到十分激动,趣味运动会是学校组织和安排的一项活动。体育组的教师根据学生的身体及心理特点,设计好了活动方案,在举行活动
的前一天下行,我们体育组的教师又一齐开会商讨了活动中具体细节的安排。从场地环境的布置,每一个活动游戏的组织安排,活动成绩的评判,都落实到了具体的负责人。正是有了教师们这种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学校的趣味运动会能够说举行得十分成功。教师和家长们都认为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得到了欢乐,也锻炼了大家的`组织本事,我所任教的班级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如果再举行一次这样的活动,我们会做得更好,也必须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训练工作:
我还担任了小学,初中篮球教练,虽然利用了学生的午休时间,但他们都不埋怨,很开心,一开始有的家长很担心孩子在训练过程中会耽误学习,所以不准许他们参加训练班,学生表现出不愉快,我便努力地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工作,思想工作做好了,训练比以前都要进取的多,他们都配合我。
本学期我在训练中重点采用体能强化训练,球性训练和攻防练习:
1、为了增加体能储备。我校学生体质较差,在训练中尤其让人担忧,无法完成训练计划,而篮球比赛是一项身体对抗性强、运动强度极大的项目,它需要运动员在比赛中有充足的体力来完成教练在赛前布置的技、战术任务。此刻篮球的发展方向是“高、快、准”。中学生也不例外,仅有体力跟上比赛的要求,在比赛中我们才有可能取得主动。在训练中我严格要求队员克服体力上的极限,每次训练课后,还要进行长跑练习,进行体能储备;提高速度、耐力、灵敏等素质,锻炼他们顽强的比赛作风。经过练习使队员们的比赛作风、精神面貌、比赛意识在比赛中得到体现。
2、除此之外,防守技术也是最重要的,他们篮球运动水平较低,在比赛中往往注重进攻忽视了防守的重要性。我加强了这方面的训练,在训练中我强调的是对位联防、半场人盯人防守,注意协防和站位。多数情景下无球队员的移动是构成进攻配合的主要威胁,在训练中我先教队员防守无球队员,重点是防守中位置的选择和移动。经过讲解、示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防守概念。防守练习能够先在消极对抗情景下练习,再进行进取对抗情景下练习。加强防守步法的训练。及时纠正错误的动作。我要求队员提高防守的主动性和攻击性,有效地制止对手进攻的威胁。在训练中我通常采用的是二防三、一防二、二攻一、三攻二的攻防练习,要求防守队员进取跑动近球紧,远球松,人、球兼顾,控制对手接球。提醒队员随时都要保证正确的防守位置,自我的防守对象要负责防好。对于攻防练习中经常出现的侵人犯规、带球走和非法运球违例随时强化,使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的技、战术,保证训练和比赛的质量
经过总结,队员在本学期的训练中技战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个人技术、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相互之间的配合逐渐有了默契。但在比赛中身体对抗性不强、心理素质还需要很大的提高,但也有需要改善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借鉴以前的长处,改善不足,为学生更好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初中体育教学总结2
一、教学工作:
初一的学生刚刚踏进初中校园,对体育的知识的了解还只是很片面,加上他们身体的发育还不是很健全,为了他们在不久的将来中考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和使他们身体能更健康的成长,开学时就为他们量身制定了计划,每节体育课都对他们的耐力及体能进行训练,让他们在了解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并运用这个规律可以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的同时,增加他们的训练度,这样,学生尽快学好了技术,形成技能,在考试中部分学生也取得了比较优秀的成绩。
“快乐体育,健康第一”的观念已深入全校每一位老师和学生的心中,所以本学期还开展了几次别开生面的各种小型体育活动,在各项体育活动中全体师生所表现出来的团结协作,拼搏向上的精神也十分令人难忘,校园文化建设又朝前推进了一大步,实施素质教育也成为了我们全校师生的实际行动。为了训练广播操比赛的班级入场式和比赛,每一位班主任老师都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带领学生到操场上训练,有时碰上其他好几个班级也在训练,大家就会找一切能够利用的地方去训练,正是有了这前期的认真准备,所以在比赛那天,平时做操和站队看起来都不怎么认真的学生都能够以他们最认真的态度,以他们最标准的姿势去完成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动作。看到学生这样的表现,确实让我们老师都感到非常.本文.由方的激动。三人篮球赛是学校组织和安排的一项活动。体育组的老师根据学生的身体及心理特点,设计好了活动方案,在举行活动的前一天,我们体育组的老师又一起开会商讨了活动中具体细节的安排。从场地环境的布置,每一比赛的组织安排,活动成绩的评判,都落实到了具体的负责人。正是有了老师们这种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学校的`三人篮球赛可以说举行得非常.本文.由方的成功。老师和家长们都认为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得到了快乐,也锻炼了大家的组织能力,我所任教的班级也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如果再举行一次这样的活动,我们会做得更好,也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两操工作:
学校“两操”是反映学生理体面貌的形象“工程”,是学校.体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抓好“两操”也是学校管理工作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学期来,体育组继续严格规范广播操进出场的纪律及做操质量,做到出操静、齐、快,动作规范、美观。不断改进广播操动作质量,树立领操员榜样模范作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做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重视做操、自觉做操、坚持做操,认真做操的良好习惯。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训练工作:
我还担任了学校篮球队教练,利用学生的下午放学后时间训练,但他们都不埋怨,很开心,一开始有的家长很担心孩子在训练过程中会耽误学习,所以不准许他们参加训练班,学生表现出不愉快,我便努力地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工作,思想工作做好了,训练比以前都要积极的多,他们都配合我。
三人篮球赛之后,教师组织和韩山师范学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行一场篮球友谊赛,因为本校打篮球教师人数有限,我组织篮球队几名技术比较突出学生配合教师和韩师队比赛,学生在比赛中表现出敢打敢拼的精神让我看得很欣慰,虽然篮球队到现在还没有参加过区或市的比赛,不过我相信,随着学生身体的成长和这种无谓的精神,我们城基篮球队是可以和其他学校强队抗衡的。作为教练员和学生都是深有体会,我和队员积累资料,继续努力训练,加强对抗训练,积极备战20xx年的湘桥区中学生篮球比赛。
通过总结,看到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和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借鉴以前的长处,改进不足,为学生更好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初中体育教学总结3
体育课线上教学,在停课不停学的形势下,得到了各位体育老师的重视,在这一周的时间里,我们根据各级教育教学部门的教学指导性建议,以及体育组的重新认识并经历了新备课和新上课的过程,总结了本周的感悟和反思,包括对线上体育课的优缺点的认识,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首先谈谈线上体育教学的优点,线上教学的优点有:讲解和示范更加直观;更能提高精炼教学语言能力。
其次,线上教学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缺乏有效反馈,难以把控课堂;自律性不好的.学生很可能不会参与线上体育课堂;3教学时间较短,原教学目标难以落实。
通过总结,我们在教学中主要需要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内容游戏化,教学语言激励法,教学比赛法等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参与度。
这一周的教学成果比上一周有了更高的改善。
初中体育教学总结4
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在这一个学期里我较好的完成了体育工作,但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现在我将本学期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教学工作
我的体育教学主要从三点来进行总结。
首先,我特别重视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运用这个规律可以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学生科学的锻炼身体并健康的成长。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其次,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人的认知规律的培养。这样,可以使学生尽快的学好技术,形成技能,使体育教师真正实现精讲多练,为体育教学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组织方法奠定基础。
最后,我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利用体育教材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自觉性、组织性、纪律性、集体荣誉感、不怕苦、不怕累、勇敢顽强的精神等。这三点的有机结合会使体育教学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课间操工作
在开学初重点抓了广播操教学,由于旧的广播体操学生失去兴趣,为了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锻炼好身体,我们及时给学生教了新的广播体操。因此,我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点对广播操进行教学的。
第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做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重视做操、自觉做操、坚持做操、认真做操的良好习惯。
第二,体育教师要正确运用示范。示范是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通过示范能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因此,要求教师示范要清楚、准确、规范、优美。
第三,讲解要少而精。我在广播操教学时的讲解,主要是结合我的示范动作,让学生加深对动作的.理解。第四,口令要清楚、洪亮、准确。第五,纠正错误动作要及时。另外,在广播操教学过程中还得到了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的大力支持。所以,广播操质量,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提高的基础上,我们体育组希望所有教师都能以身作则,跟学生一起认真的做操,给学生起到了示范作用。
三、训练工作
我能够长期带领学生坚持业余训练,并做到训练有计划、阶段有测验、测验有记录、带领学生科学系统的进行训练。在训练时间上,为不耽误学生的学习,我每天都是等太阳落山后天都大黑了才能回家。在训练过程中我努力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工作,使家长能够让学生训练,使学生能够安心训练。在作学生和家长的工作中,学校领导也为我作了不少工作,支持了我的训练工作。因此,我要加倍努力,争取在体育中考取得好成绩。
教学中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教与学、学习与锻炼的关系,充分发挥主体与主导两方面的积极性。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并非削弱教师的指导与启发作用。要注意学法指导的有效性,要创设有趣轻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使学生理解和明确自己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不断获得愉快与成功的体验并在老师的激励下获得知识、技能和能力发展,最终达成学习目标。教学过程教与学双方都应注重教学过程的经验积累与反思。
初中体育教学总结5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3个班的和九年级3个班的体育教学工作,时光如梭,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在教育教学中有许多的得与失、成与败,为了今后能够更好的为教学服务,现将体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养学生良好地行为习惯
七年级是整个初中学习基础的阶段,那么如何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基础中的基础。抓集合训练:包括课前、课中、课结束前的集合。集合要求快、静、齐并强调精神面貌。通过严格的对列、队形练习,让学生了解正确站姿、走姿、跑姿及其动作动作要领。在强化训练中,逐步让学生形成良好地姿态。
二、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根据教学的要求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兴趣。如,娱乐性的乒乓球、篮球、跳绳项目,竞技性的中长跑、跳远。通过以上项目的开展,使学生无论体育兴趣,技能方面都有大的提高,特别是乒乓球、跳绳项目,人人喜爱,积极参与。
三、教学工作方面
1、明确体育中考的目的
通过体育教学来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乃至爱好,使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形成一至两项运动特长,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是奠定学生终身参加体育运动的重要前提,也是设置体育中考的目的所在。所以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感受到快乐,使其真正地从身体素质、心理健康水平都受益,让运动真正成为学生放松身心、锻炼身体的本能需要,是体育教学的根本出发点。
2、合理安排教学,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主
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把有身体素质内容的教学与学生有兴趣的教材进行合理搭配。如:速度类:短跑与篮球素质训练相结合;力量类:引体向上与铅球素质练习相结合;耐力类:足球与耐久跑素质相结合等。初三学生下学期需要加试四项体育项目,为了真正提高学生对技能的掌握能力,积蓄体能,在本学期也做了重点的备课,在常规教学中突出重点,为体育加试打下基础。
3、利用班级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按学生到身体实际能力进行分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活动,让有一定实际能力到学生为组长,帮助老师训练和督促本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强对强、弱对弱到训练方法,能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另外充分利用小组评价这一有效手段,教学过程中注意及时评价学生,从中激励学生,教学效果更加明显,有利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在身体条件的差异,兴趣爱好的差异以及运动技能的差异等方面。体育素质较好的学生更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更有机会体现自己的价值;体育素质一般的学生或者是一贯不愿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已的兴趣爱好选择参与的体育活动,选择参与练习的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育素质差的,可以从最基础的开始。如篮球,就可以从最基础的原地投篮、运球等开始进行练习,慢慢学习技术、掌握技巧,在参与练习中慢慢培养兴趣。另外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鼓励互帮互学,共同发展提高,以促进全体学生体能的发展。
虽然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和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将更严格要求自己,改进不足,为学生体质的健康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