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各章要点(全面版)

时间:2019-05-15 03:57: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政治学原理各章要点(全面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政治学原理各章要点(全面版)》。

第一篇:政治学原理各章要点(全面版)

政治学原理

课程定位

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在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工程的推动下,我们以王惠岩著《政治学原理》1989年版本教材的基础上,组织全国几所重点高校的知名学者联合编写了《政治学原理》教材的第一版。当时的意图是希望汇集各个学校的综合力量,将各自取得的最新教学和科研成果呈现给大家。从该书的编写过程和最终的反响情况来看,我们的这一目标基本上达到了。2003年,鉴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进程不断深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也在蓬勃发展,我们召集了由各章作者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的研讨会,会上决定启动新一轮的教材修订计划。本次修订除了根据最近的理论研究和现实变化而对原有各章节进行仔细的修订之外,特别增加了“国家与宗教”和“中国的政治文明”两章新内容,邀请相关领域的著名学者担任主笔,其目的是为了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以及国际政治实践当中的热点问题及时地提示出来,以体现政治学理论教学与科研密切关注实际的学科特点,提升基本理论的现实解释能力。

本教材的编写宗旨,是立足并凸显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去撷取思想资源,从整体上去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逻辑脉搏,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去说明人类政治生活的核心问题和基本现象。我们并不力求覆盖范围的全面,但求能够通过这种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阐述和现实解释澄清当代学生甚至个别学者头脑中的模糊认识,使人们能够在内心当中牢牢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和方法论,从而为我们学习西方理论和思索现实问题提供一个坚实的理论平台。

本课程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根本。从教材的格局安排来看,也是像同心圆一样,分出层次,逐渐展开的。首先,我们对于国家的起源、国家的本质、国家的职能和国家的消亡的阐述是一个完整的逻辑,有着透彻的理论说明,它构成了整个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理论基石。其次,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其他理论,如国家类型理论、国家形式理论、国家机构理论、政党理论、政治团体理论、民族理论和宗教理论等,都是由国家政权这一基石理论拓展和延伸出来的相关理论,对于它们的解释要依赖于对基石理论的拓清和说明。这一层次内容的安排,其逻辑也都是严整的,论述也都是坚实的,很好地诠释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作为一个完整体系以及我们的政治学研究应当以此为根本的鲜明特色。

政治学从本质上说是一门实用学科,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和希腊世界的思想巨掣都为我们证明了这一点。当代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和政治学理论的教学最终必然要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来推动和检验,因此,我们的这次教材修订并不是思想的终结,而恰恰是我们继续探索和创新的开始。今后,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新的思想和素材,将在课堂上不断奉献精彩的演讲和解读,将在高校政治学理论教材建设事业上不断地提供新知和动力。

第一章 绪 论

本章知识点

政治是人类社会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政治现象的基本内容,是围绕着争夺和掌握国家政权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政治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政治学就是研究人类政治活动规律性的一门科学。但是,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政治理念和价值原则,因此,各种政治学说都是各个阶级特定阶级利益和意志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学注定不同于一般的实证科学,而是一门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色彩的学科。本章主要介绍学习政治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首先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对于人 类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各种关于政治的观点的比较分析,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什么是政治、什么是政治学作了系统的解释和说明,同时,对于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历程等内容也作了概括性的介绍。

第一节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本节概述:

政治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科学,因此,要了解政治学的研究对象,首先应当明确什么是政治。本节回答了什么是政治、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以及政治学与哲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的相互关系。

知识点1:中西历史上关于“政治”的基本观点

我们现在所说的“政治”这个概念是从希腊语的“polis”一词演化而来的,其最初含义是指古希腊时代的“城邦”,即当时的“城市国家”。在中西历史上,不同的思想家因其所处的阶级地位和历史条件的不同,对于“什么是政治”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在古代,政治学和伦理学是混在一起的。各个思想家都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认为政治的最高目的,就是为了使人和社会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

(2)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政治的主要现象——国家是法律的产物,因为国家是为了制定法律和执行法律而设置的。

(3)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里,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次将政治与伦理分开,提出了政治是君主夺取国家政权和维护其统治的权术活动的观点。中国古代的法家,也把政治理解为对权力的追逐和运用。

(4)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就认为:“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5)把政治解释为围绕着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实现“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这种观点盛行于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美国政治学界,戴维·伊斯顿的政治是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活动的观点影响尤其巨大。

知识点2: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从根本上阐明了政治活动的实质,对于政治的含义作出了科学的解释。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理解包含以下一些要点: 第一,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这说明政治不是脱离经济而孤立存在的,政治的性质由经济基础的性质所决定,但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政治和经济的相互作用过程,反映着阶级关系及阶级利益的复杂关系。强调经济对政治的决定性作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根本特征。

第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政治的基本特性。这里的阶级关系不仅包括了敌对阶级之间的关系,还包括了其他类型的阶级关系。具体地说,主要有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领导阶级与同盟者的关系,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等。

第三,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任何阶级要实现自己的目的,都必须掌握对国家或社会的最高统治权。无论是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还是人民掌握政权的社会,政治关系的存在与解决,都是通过政治权力实现的。政治权力的中心问题是国家。它是关系全部政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

第四,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通过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研究它,就能从错综复杂的政治现象中找到其规律性,从而在政治实践中通过运用政治规律实现自己的阶级意志,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

知识点3: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的定义

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二节 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本节概述:

政治学的历史发展源远流长,中西古代社会的人们关于人类自身生存及其社会关系的最初思考大都带有政治学的性质和特征。中国的先秦时期是思想家集中涌现、政治思想比较繁荣的时期,诸子百家虽然观点分殊,但是大都涉及了“治国平天下”这一基本的政治学问题。其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以及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对于中国政治生活的影响最为深远。通常认为,现代政治学的正宗源头来自古希腊,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人的思想和作品较为系统地探讨了人类政治生活的基本问题,创造了一直影响至今的概念、原理和思维体系。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始于19世纪40年代,它对于人类政治生活本质的揭示以及对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预言,超越了人类先前存在的任何一种政治观点和政治思维,标志着人类政治学发展一个崭新时代的来临。

知识点1:中国古代政治学的发展

中国古代社会只有“君主专制”一种政体形式,自秦汉以来,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成为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基本国家制度。中国古代政治思想萌芽于奴隶社会瓦解、封建制度确立的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等诸子是那个时代的代表。他们的思想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学的基本思路和主题,内容除少量论证“君权神授”以作为君主权力合理性基础的观点以外,多为探求和教授“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自秦以降,各种学说经历淘汰和整合,最终形成了“儒表法里”、道家为辅的长达2000多年的思想格局。

儒家思想 由孔丘所创立,孟轲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学派,长期占据着思想统治地位。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征是,注重对人的道德教化,反对单靠政令、刑罚来维持社会统治;注重用“宽厚”的办法来进行统治,并要求统治者应该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法家思想 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法家反对孟子的“仁政”和“王道”,主张“法”、“术”、“势”兼用,以“霸道”治国。法家思想在逻辑上是与儒家思想对立的主要流派,两千多年来,其地位虽不如儒家思想彰显,甚至长期处于被贬低的状态,但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却一直是统治阶级暗中使用的重要策略。道家思想 老子和庄子创立的道家思想,与儒家和法家积极入世的态度不同,主张“清心寡欲”、“无为而治”,即国家尽可能不去干扰人们的生活,实现天下自“治”。道家思想一直被历代统治者作为缓和阶级矛盾的一种补充性手段加以使用,在实际政治生活中与儒法思想形成了重要的互补。

知识点2:西方政治学的发展

西方的政治学最早发端于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被认为是西方政治思想的最初萌芽。亚里士多德则在《政治学》一书中奠定了西方政治学两千多年发展的概念系统和思维方式的基础,被一致公认为西方政治学的“开山之作”,亚里士多德本人也因此捍卫了西方政治学“开山鼻祖”的历史地位。

西欧中世纪绵延1200余年,基督教神学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君临一切,政治学沦为神学统治的思想工具。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作为基督教神学政治思想在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从上帝的意旨来解释一切,极力鼓吹人的原罪学说、神创等级理论和君权神授理论,主张神权高于王权,教会权力高于世俗权力。

文艺复兴是西方政治学发生历史性转折的时期。新时代的思想家们开始以理性和经验的眼光观察和解释政治现象,逐步摆脱了宗教神学和伦理观念对于政治学的束缚。自此以后,西方政治学说的发展呈现出两条基本线索:一条是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条是近代无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15世纪至16世纪,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形成时期。马基雅维里被马克思称为“新时代的第一个政治思想家”,他的《君主论》一书完成了政治与伦理的彻底分离,成为现代西方政治学的奠基之作。同一时期,以莫尔和康帕内拉为代表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政治思想,也在猛烈地抨击私有制的基础上开始发端。他们猛烈抨击了当时私有制度的罪恶与腐朽,而且精心描绘了一个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的,一切社会成员都享有平等权利的理想社会蓝图。

17世纪至18世纪,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繁荣时期。在这个时期涌现诸如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鸠和卢梭等西方近代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大批思想家。他们提出的“自然法理论”、“自然权利思想”、“天赋人权学说”、“社会契约论”以及“分权制衡思想念”,以及贯穿于其间的自由、平等、博爱等的价值理念,构成了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的基本原则和理论基础。同时,以温斯坦莱、摩莱里和巴贝夫等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主张也在人类政治思想的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

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变革时期。这一时期的思想家的批判精神逐渐衰落,以功利主义为代表的自由主义观点和实证主义开始流行。边沁、密尔、孔德和斯宾塞等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与此同时,无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思想达到了人类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顶峰,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重要思想来源。

自19世纪后期开始,西方政治学彻底完成了与哲学和伦理学的分离,成为一个拥有稳定的研究群体,经历着不断的发展和变革的一门“新兴”社会学科门类。由此开始直到目前,西方政治学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世纪末开始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这个时期的西方政治学主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第二个阶段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政治学从以国家制度为研究主题,转变为以“权力”为主要研究方向。

第三个阶段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时代,这个时期西方政治学的研究方向从权力转向政策过程,特别是以计量方法和价值中立为根本特征的行为主义政治学开始流行并逐渐占据优势,其间尽管也有一些政治哲学方面的力作不断问世,但西方政治学在总体上已经进入“政治科学”的时代。

第三节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本节概述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的根本方法,在此基础上,政治学研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具体的思路和方法。对于政治学研究的意义的理解,不仅决定了政治学者的研究态度和研究的可能水平,而且关涉到社会公众对于政治的体认和情感,因而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知识点1: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要求辩证地、客观地认识和分析政治现象,从一定的历史条件出发考察政治现象,从社会经济生活中去探究政治发展的动因,指出政治活动与社会物质存在之间的矛盾和内在联系。具体包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具体到一般、理论联系实际、阶级分析、经济分析等方法。此外,政治学研究还涉及其他一些具体方法:如历史研究法、制度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结构—功能研究法等。

知识点2:学习和研究政治学的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对于过去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以及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习和研究政治学的重要意义。首先,学习政治学有助于增强公民意识,提高政治文化水平。其次,学习政治学有助于借鉴和吸取外国政治的合理因素,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再次,学习政治学有助于提高广大干部的管理才能,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管理的民主化。

本章总结

政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社会现象。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政治学无论具体观点的合理性如何,都只是对于政治现象某个侧面的解释,而没有真正深入政治的本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通过经济根源和阶级视角分析人类政治生活的本质、规律及其前景,认为: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任何政治问题最终都要通过国家政权才能根本解决,因此,国家政权是政治学研究的主题。随着人类政治文明的不断发展,政治学的外延也在不断扩大,因此,对于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的适当表述是: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及其发展规律,都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政治学的发展史,特别是政治思想史是学习政治学的基础,也是政治学原理体系得以建立的思想土壤,因此,本章系统介绍了西方政治学、中国古代政治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及各个阶段的表现形式和具体特征。中国古代政治学的特点是主题明确而单一,由于历史上只存在过“君主政体”,确切地说是“君主专制政体”一种治理模式,因此,中国古代政治学没有关于政体优劣问题的讨论,很少有关于君主权力合法性的争论,通常都诉诸“君权神授”的方式加以解释。而政治学的核心议题,就是探究和教授“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古代的政治学并不是完整和独立的学问,但是其很早就具有政治的因素和性质则是显而易见的,而且也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西方古代政治学是现代政治学的直 接来源,其源头来自于古希腊智者学派和人文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这一源头的标志性开创者。特别是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几乎奠定了包括现代在内的西方政治学的全部概念系统和思维方式的基础。此后西方的政治学经历了中世纪的式微、文艺复兴之后的重新确立,以及进入20世纪之后的政治科学化转向,直到今天发展成为一门相当繁荣的社会科学门类。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为基础,探讨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它的思想来源于西方传统的政治哲学,建基于对于西方资产阶级抽象人性论的批判基础之上,并在《共产党宣言》当中得到系统的阐发,此后的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和邓小平等人的著作亦在不同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直到今天“与时俱进”依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最应坚持的品质。

第二章 国家与阶级

本章知识点

国家是人类社会最根本的政治现象,研究国家,最重要的是要说明国家的起源、国家的本质和国家的消亡等一些最基本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任何有关国家的学说,至少是成体系的国家学说,都必须予以回答的问题。它们构成了关于国家的一般理论,或者说是国家的基本原理。科学地说明这些原理,是我们正确理解和回答其他政治问题和政治现象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与一切非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根本分歧,正是从对于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开始的。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国家自始至终都离不开阶级,因此,只有将国家与阶级联系在一起研究,才能准确、科学地说明国家的起源、本质和消亡问题。

第一节 国家的起源

本节概述:

国家起源问题是各类国家学说分歧的焦点所在,更是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对立的根本点。对于国家起源问题的解释,决定了对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国家命运等一系列问题的判断。马克思主义在国家起源问题上有两个基本论断:第一,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是说明国家产生的时间问题;第二,国家的出现,是社会内部发展的结果。它是生产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形成、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这是说明国家产生的原因问题。

知识点1:两种生产决定社会制度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的序言中指出:“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劳动越不发展,„„社会制度就越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

根据恩格斯的论断,在劳动并不发展的史前时代,人类的社会制度(交往模式)主要受血缘关系的支配,而决定血缘关系的走向的是人类的婚姻形式。

人类最古老、最原始的家庭形式是群婚。群婚的第一个阶段的家庭形式是血缘家庭。这里群婚集团是按辈份划分的。这是一种禁止父母与子女间通婚的婚姻形式。群婚的第二个阶段的家庭形式是普那路亚家庭。这是兄弟姐妹间禁止通婚的一种家庭形式。氏族就是由普那路亚家庭直接引起的。

知识点2:氏族的定义与特征

氏族,是具有血缘亲属关系、同族内部禁止通婚的人们的集团。它是原始公社制度的社会经济单位,也是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看法,氏族制度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氏族内部禁止通婚。这是氏族的根本规则。这里的重点是要说明,维系氏族成员关系的是血缘纽带而不是经济纽带,相应地,划分氏族组织也是以血缘为基础而不是以地域为基础。

第二,氏族以议事会作为自己的管理机构,它是氏族内部一切成年男女表达意见的民主集会。这里的重点是要说明,氏族的管理机关是纯粹“公共”性质的,参与管理的成员之间以及与管理机构与氏族母体之间没有对抗性的关系。

第三,氏族成员之间负有互相帮助和保护的义务。无论氏族中的哪个成员受到侮辱或侵害,其他成员都有义务为其复仇。这里的重点是要说明,氏族成员之间的根本利益一致,氏族则是一个以共同利益为根本决定因素的共同体。

知识点3:原始民主制

氏族内部存在氏族成员平等表达意见的民主集会,马克思称之为“原始民主制”。这是一种与原始共产主义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氏族制度和氏族组织的管理模式。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看法,原始民主制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原始民主制是原始社会氏族内部的共同事务的管理体制,而不是一种国家形式。第二,原始民主制是氏族全体成员享有的民主制度,而不是国家产生后的阶级民主制。

第三、原始民主制中的权力是处于社会之中的,“自然发生的共同体的权力”,而不是像国家权力那样成为独立的、站在社会之上的支配主体。

第二节 国家的本质与职能

本节概述:

国家的本质是政治学的一个核心问题,政治学中的其他问题,如统治形式、统治机构、统治方法、民主、专政、政党、集团、政治人物、国际关系等问题的提出与解决,都取决于对国家本质问题的理解。马克思主义主张通过国家的起源来分析国家的本质,即通过与“前政治社会”的氏族组织的特征对比来界定国家的本质。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和一切剥削阶级政治学的根本区别。

知识点1:国家的定义

列宁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断,对国家的含义作了界定:“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一个阶级的机器。”

列宁的定义包括三层含义:

首先,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这就是说,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国家的出现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它是随着生产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形成,阶级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同样,国家也必然伴随着阶级、阶级矛盾的消灭,而自行消亡。这就是国家产生、发展、消亡的必然规律。

其次,国家是阶级统治。这表明了国家的本质。所谓国家的本质,就是指国家是哪个阶级的政权,或称哪个阶级的专政。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认为,人类有史以来的一切国家都是阶级的国家,国家的实质是阶级专政。

再次,国家是个机器。顾名思义,国家是一个工具,而且是一个复杂的工具。它是由许多部件所组成的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国家机构。但国家是一个特殊的机器,具有公共权力是国家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的根本区别。

知识点2:国家权力

国家权力(亦称政治权力[指狭义的]、公共权力)是指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并作为社会整体代表的,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

与其他权力相比,国家权力具有如下特性:

第一,强制力的垄断性。国家权力具有特殊的力量就在于它是一种“有组织的暴力”。自从国家产生以后,国家权力就垄断了有组织地、系统地使用强制力的合法性,不再允许任何其他形式的暴力组织的合法存在。

第二,普遍的约束力。国家权力作为一种公共权力,对全社会成员都具有约束力,即不仅对被统治阶级成员具有约束力,而且统治阶级内部成员也要在国家权力的约束之下。

第三,主权性。主权是国家权力的重要属性,也是一个独立国家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在国家内部,主权是指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国际关系中,主权是指一个国家的权力的独立性。

知识点3:国家的职能

国家职能:由国家本质所决定的国家活动的总目的和总方向,是全部国家机器活动的总和与整体功能。任何国家的活动都表现为两种基本职能:内部的职能和外部的职能。内部职能的主要任务是实行社会控制,以求得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外部职能的主要任务是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在具体的国家活动中,国家的内部职能与外部职能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

根据国家活动的性质和方式,国家的内部职能可以相对地分为“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国家的政治职能即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是国家运用暴力、法制等特殊的强制力,控制被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及一切破坏现存的政治法律秩序、社会秩序的分子的反抗的政治管理职能。

国家的社会职能即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执行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管理职能。国家的社会职能是国家本质的一个方面的体现,它执行国家意志即统治阶级的意志,受根本政治、法律制度的制约,同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国家的社会职能也具有政治性质。

从理论上说,社会管理职能存在的前提是社会的存在,而政治统治职能存在的前提则是国家的存在。这意味着,社会管理职能对人类社会而言,具有共生性,与人类社会相始终。而政治统治职能对于人类社会而言,只是历史的产物,并非永恒存在,它随国家的出现而产生,随国家消亡而消亡。

第三节 国家的消亡

本节概述:

剥削阶级的国家学说一般都认为国家是一个永恒现象,因此,除了无政府主义从总体上否定国家之外,马克思主义是唯一预言国家将会消亡并且提出系统的国家消亡理论的学说。这是马克思主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人类社会的必然结论,也是对剥削阶级国家学说构成致命一击的理论环节。

知识点1:国家消亡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起源是社会内部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同样,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也推动着国家朝着既定的方向发展和更替,最终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将使国家完成一种复归——超越阶级社会,走向没有阶级压迫和阶级差别的社会。因此,国家的消亡和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知识点2:国家消亡的条件与途径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消亡是有条件的,那就是阶级的消灭。所谓“阶级的消灭”,就是不仅要消灭剥削阶级,而且要消灭一切阶级,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彻底铲除阶级产生和存在的一切根源。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论断,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生产力高度发展了,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了,阶级差别才能最终消失,国家也才能真正消亡。

国家的消亡不仅需要一定的条件,而且,国家消亡的途径也有一定规律性。根据列宁的论断,国家的消亡不是什么人发布命令的结果,而是国家这个事物自身发生作用的结果,是国家在充分发挥了自己职能之后的必然归宿。也就是说,国家不是被废除的,而是自行消亡的。

本章总结

国家是一个基本的政治现象,也是人类共同体发展的最高形式,但是国家的式样不尽相同。国家学说,是关于国家现象基本问题的理论体系。一般包括国家的起源、本质、职能、类型、形式、结构以及国家的发展规律等问题。回顾政治学的发展史,国家学说始终是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的中心问题。自从国家现象产生之后,就逐渐出现了关于国家的各色理论。各种学说都在着力说明国家的本质、国家的职能、国家的命运等等一些普遍性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导致学说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观察者自身的阶级局限,从而把人们的思想问题归结为阶级问题、经济问题。因为,在马克思看来,人们的思维不过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人的意识从根本上是由社会的经济结构和人们的阶级地位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试图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去审视国家现象,通过对于历史规律的把握以超越可能的阶级偏见,进而断言,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作为无产阶级政权的无产阶级专政将消灭剥削和社会差别,使人类社会就此告别阶级的时代。因此,在马克思的体系中,无产阶级是一个关键性的视点和环节。无产阶级迟早将以整体的形式登上历史舞台,它的功能既是创造、又是终结。无产阶级的政治将是人类社会最后的政治,无产阶级的国家将是人类社会最后的国家,无产阶级的自由将是人类最具超越意义的自由。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宏大而严谨,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亦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逻辑最为严整的政治学说。马克思试图通过历史经验与逻辑力量的完美结合找到一条理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明晰线索,其最终目标就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对于这一目标,马克思主义旨在通过其鲜明的批判性、革命性和战斗精神加以实现,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没有离开过与其他理论的论战。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是真正战斗着的政治学,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进行自我解放的斗争哲学。

第三章 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更替

本章知识点

研究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更替的客观规律,是政治学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不同时期的非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家和法学家曾经从不同的角度对国家进行了分类,其共同特征是离开国家的阶级实质,仅从国家的外部特征上来界定国家的类型。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历史类型及其更替的理论,从分析国 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以及代表这一经济基础的统治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入手,对国家的阶级本质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从而科学地阐明了国家的分类问题和国家的历史发展规律。本章主要介绍国家历史类型的含义、基本划分标准,以及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规律和方式,并对作为国家历史类型之一的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的本质和特征进行了梳理。

第一节 国家的历史类型

本节概述:

国家的历史类型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对于国家分类问题的科学阐释。马克思主义按国家本质对国家进行的历史分类,是对各式各样国家的具体形态的共性进行的分析和概括,从而也指明了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基本标准。

知识点1: 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对国家进行的分类

系统地对国家进行分类,最早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的。他以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数多少和是否谋求人类幸福为目的这两个标准,把国家划分为三类——君主国(一人掌权)、贵族国(少数人掌权)、民主国(多数人掌权);以上三种国家如果以谋求私利为目的,则会蜕变为相应的变态国家——专制国家、寡头国家、暴民国家。亚里士多德关于国家的分类对以后的西方学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此外,有的学者按照本国政府对于国家主权的掌握程度对国家进行分类,有的学者把地理环境作为划分国家类型的标准等。这些分类的共同特点是,从国家的外部特征上对国家进行分类,都没有揭示国家的本质和目的。

知识点2: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国家历史类型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在本质上是在社会经济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阶级用以实现和维护自己的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的历史类型,就是按国家本质对国家进行的历史分类,实质上是对建立在同一类型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的、具有共同阶级本质的一切国家的共性的概括。马克思主义对国家进行历史分类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人类历史上各个国家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知识点3: 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基本标准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提出了划分国家的历史类型的基本标准,即社会经济基础和阶级实质,它说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保护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即表明国家是哪一个阶级的统治。国家的历史类型是由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知识点4: 具体的国家历史类型

由于经济基础和统治阶级的不同,国家的历史类型相应地分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前三种历史类型的国家,由于它们都是以私有制为经济基础,都是少数剥削者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政,因此,统称为剥削者类型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镇压少数剥削者的反抗的工具,是建设社会主义,进而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条件与精神条件的工具。

第二节 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

本节概述: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由一种历史类型发展变革为另一种崭新的历史类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规律,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决定的。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政治革命。知识点1: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规律

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一般规律,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决定的,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当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同现存社会和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从而要求对这种生产关系进行变更。经济基础的这种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在这一变革过程中,国家政权从旧有阶级转移到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兴阶级手中,旧的国家类型也就被新的国家类型所代替。国家历史类型更替一般规律的具体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知识点2: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方式

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政治革命。旧的国家的统治阶级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只有通过政治革命,推翻旧的政治统治,才能完成一种国家类型转向另一种国家类型的社会政治发展的质变。

政治改良是社会政治发展的另一种方式,但不是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方式。一般地说,革命与改良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革命表示国家政权从一个阶级转移到另一个阶级手中,以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代替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而改良是统治阶级在不改变现行的根本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情况下,通过局部的、个别的某些现状的改善来缓和社会矛盾。第二,革命的发生是历史的必然现象,其最深刻的根源在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性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性质;而改良则是在被统治阶级的压力下,迫使统治阶级实行某些让步的政策。第三,革命必须用暴力手段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是一种激烈的社会变动;而改良是渐进的、和平的、局部的改造过程。

政治改良是被统治阶级通过斗争获得的,在某种程度上对被统治阶级是有利的;同时,改良也有利于被统治阶级积蓄革命力量,从而为社会和政治的彻底变革创造条件。

知识点3:国家退出历史舞台的方式

代替最后一种剥削者国家——资产阶级国家而出现的新的国家类型,是无产阶级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国家,在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之后,国家存在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逐渐消失,社会主义国家就逐步自行消亡。

第三节 古代国家的历史类型概述

本节概述

本节对奴隶制国家的经济基础、阶级结构、国家实质及对内对外职能作了概括性介绍,并阐述了封建制国家生产关系的核心——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不同形式和共同本质,以及封建制国家的阶级实质,论证了西方和中国封建生产关系形式的不同,决定了西方和中国封建制国家的不同特征。

知识点1:奴隶制国家概况

奴隶制国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出现的剥削阶级专政的国家。

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奴隶主不仅占有全部生产资料,而且还占有生产者——奴隶本身。由于广泛地使用奴隶劳动,其结果使自由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变成了失掉生产资料的自由贫民。

奴隶社会必然地形成奴隶阶级同奴隶主阶级的尖锐矛盾,自由贫民与奴隶主之间也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和斗争反映在政治上,就是统治与反抗统治的斗争。

奴隶制国家所采取的统治形式虽然各不相同,有君主制、民主制、贵族制等,但在本质上都是奴隶主阶级用来维护自己的根本利益、压迫和剥削奴隶的政治组织,都是奴隶主对奴隶进行的阶级专政。

奴隶制国家的本质是通过其职能反映和体现的。奴隶制国家的内部职能,是用暴力统治和宗教麻痹的方式控制奴隶和自由贫民等广大被压迫群众;外部职能是侵略他国领土或保卫本国领土以防别国侵略。

知识点2:封建制国家土地所有制的不同形式

封建制国家建立在封建制经济基础之上,决定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结合方式的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核心。

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四种:领主占有制、地主占有制、国家占有制和自耕农占有制。在封建领主制生产关系中,土地由国王赐封给大封建主,然后不规则逐级分封给各级领主。领主管领的领地可以世代相袭,但不能买卖。他们把田产分为份地和保有地,让农奴耕种份地维持生计,利用特权和暴力迫使农奴无偿为其耕种保有地。在地主占有制下,地主购买土地。他们把自己占有的土地出租给佃农种,并通过收缴地租的方式榨取农民的剩余劳动。封建土地国有制是以国家的名义占有土地。自耕农占有制就是农民自己占有所耕种的土地。

封建社会中真正占支配地位、并且对封建制国家起决定作用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在西方是领主占有制,在中国是地主占有制。这两种土地所有制虽然形式有别,但本质上都具有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即土地由享有一定特权的大土地所有者占有;劳动者耕种领主或地主的土地,并在超经济强制下以劳役或实物的形式将剩余劳动无偿交付给土地所有者。

知识点3:封建制国家的阶级结构和国家本质

封建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和大土地占有者阶级之间的矛盾。封建制国家则是在生产关系中占统治地位的大土地占有者阶级从政治上对农民阶级实行专政、压迫以维护其阶级统治的工具。

知识点4:西方和中国封建制国家的不同特征及与各自经济基础的关系 西方和中国封建制国家的不同特征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第一,从国家结构,即中央政权和地方的关系来看,西方采取的是分封割据制,而中国则采取了中央集权制。封建制国家政治权力的基本职能是对农民阶级实行超经济强制,即迫使农民人身依附于大土地占有者阶级,以便无偿占有农民的剩余劳动。在西方的领主制经济中,领主的土地由分封而来,领主个人作为土地占有者的身份是固定的,有保障的;领主主要以劳役形式占有农民的剩余劳动,这就要求农民对领主有较强的人身依附性。因此,土地所有权和实施超经济强制的政治权力都集中在领主个人手中,由此形成了封建割据状态。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地主制生产关系。由于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地主作为大土地占有者的身份是不固定的;另外,地主主要以实物或货币地租为手段占有农民的剩余劳动,因此,其个人不可能享有等同于西方领主的政治特权。在中国,实行超经济强制的政治力量由国家行政机构统一掌握。可见,中国的中央集权制是地主经济的产物。

西方封建社会后期的经济基础从领主制转向了地主制,这是封建制向资本主义过渡的经济形式。因此,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也与中国不同,实际上成为确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先决条件,而不仅仅是维护封建生产关系的工具。

第二,从权力结构,即政治权力的排列组合形式来看,西方实行的是等级制,而中国则是官僚制。在西方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各等级之间有着一定的人身依附关系,不同等级的土地占有者拥有不同 等级的政治特权,没有土地的农奴则成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的被剥削、被压迫者。而中国封建社会的地主制生产关系决定了地主阶级在政治、法律上的等级划分很不严格,地主阶级建立了一整套国家机器行使对农民超经济强制的国家权力。这就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封建官僚制,它是由专职官吏组成,按等级划分官职,官僚按官阶高低享有特权的严密组织。

第三,从政治文化,即封建统治阶级控制人民思想的手段来看,西方是直接利用宗教,而中国则是把一种适应地主阶级需要的思想宗教化。西方封建制国家在政教合一制度下,封建领主们利用宗教教义毒害、麻痹人民,禁锢人们的思想;同时,他们还利用教会组织对抗、削弱王权,维护领主制经济和分封割据制度。中国封建社会是以地主制经济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国家,它既需要有一种以盲目信仰为基础的政治文化来控制人们的思想,又不允许有一个像西方的教会那样的组织独立于国家政权之外。中国历史上的封建制国家采取了一种特殊方法来建立其思想统治的功能,即把儒家思想宗教化,并兼用宗法思想和制度。所谓宗法,是指以血缘亲属关系为基础的,规定宗族内部的尊卑、贵贱和上下等级的一种制度。

本章总结

历史上不同的思想家从不同的视角对国家分类问题有不同的解答。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该问题上卓越的洞见和贡献在于,超越国家外在的特征,抓住其阶级本质,以国家的经济基础和由哪个阶级掌握政权这两项基本标准对其进行历史分类。马克思主义认为,迄今为止,国家的历史类型先后为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从而科学地说明了历史上各个具体国家所属的本质类型和具有的目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发展,这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决定了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国家历史类型更替和变革的直接方式和途径是暴力的政治革命,改良有利于被统治阶级积蓄革命力量,从而为社会和政治的彻底变革创造条件。

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第一种剥削者类型的国家是奴隶制国家。在生产关系上,奴隶是奴隶主的活的“财产”和“工具”,奴隶主赤裸裸地剥削和压榨奴隶除了维持最低的生活条件以外的几乎全部的劳动价值;在政治上,奴隶制国家只不过是奴隶主阶级用来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和统治地位,压迫和剥削奴隶的政治组织。封建制国家是继奴隶制国家后出现的第二种阶级专政的国家,它本质上是在生产关系中占统治地位的大土地占有者阶级对农民阶级实行专政、压迫以维护其阶级统治的工具。西方和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生产关系采取了不同的形式,西方封建制国家以领主制经济为基础,中国的封建王朝以地主制经济为基础。这种不同决定了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封建制国家的政治特征也不尽相同:第一,从国家结构来看,西方采取的是分封割据制,而中国采取的是中央集权制;第二,从权力结构来看,西方实行的是等级制,而中国则是官僚制;第三,从封建统治阶级控制人民思想的手段来看,西方是直接利用宗教,而中国则是把一种适应地主阶级需要的思想宗教化。上述的不同特征表明,经济基础不仅决定上层建筑的本质,而且决定上层建筑的形式,这种决定作用是一种具体的、现实的联系,而不是抽象的联系。

第四章 资本主义国家

本章知识点 资本主义国家是在推翻封建制国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运行和经营方式,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资本主义国家也创造了以选举制、议会制和政党制为核心的资本主义政治文明。但是资本主义制度仍然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国家不过是资产阶级统治和压迫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工具。同时,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其对生产力的解放和促进作用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前途必然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本章在系统考察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产生、本质和发展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作用、本质、基本矛盾和发展过程及方向作了说明和论证,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一节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

本节概述:

要认识资本主义国家,就要首先考察其产生和建立的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概括出其本质特征。本节在历史地考察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的过程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本质特征以及其基本经济政治制度作了较为详尽的说明。

知识点1: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历史前提

资本主义国家是在封建社会末期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封建制生产关系逐渐成为生产发展的桎梏,作为新的适应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的政治载体而出现在人类历史舞台的。

(1)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初萌芽的西欧社会,到11世纪,生产力有了很大进步,农业得到迅猛发展。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同时,生产技术不断改进、生产分工细化,促使生产的产品逐渐超出了生产者及家庭自给自足的范围,商品贸易、货币关系和城市经济迅速成长和发展起来。

(2)伴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关系的发展,欧洲的城市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雇佣劳动关系在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中主导地位的确立,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

(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必然要求资本的集聚和具有自由身份、能够自由出卖自己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的出现。在西欧,这两方面的要求是通过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实现的。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在较短的时间内制造了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从而极大地刺激和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使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确立并迅速扩张。

知识点2: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逻辑前提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点是:生产资料为资本家私人所占有;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剩余价值,因此,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经济收益的资本理性成为资本经济活动的支配性原则;资本主义生产以雇佣劳动的方式进行,劳动力本身成为商品,资本家以劳动者的市场价格购买劳动力,雇佣劳动者在交换过程中打破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具有出卖自身劳动力的自由权利;资本主义生产以交换和货币关系作为自己存在的必要条件。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点决定了其与封建制生产关系相容的一面,同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能够直接在经济领域形成和成长,因而资本主义能够在不根本改变私有制和触动封建国家政权的前提下,在封建社会中得以孕育和发展。

(3)作为新的更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生产目的,其生产具有无限扩展的内在动力;它以市场的平等交换作为活动的基本条件和方式,它排斥超经济的强制因素,由此决定了其与封建生产关系相互矛盾和不相容的一面,因此它必然要求取代封建制生产关系以求得自身的发展。

(4)封建社会末期,封建制生产关系逐渐走向没落,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的斗争也更加激烈。但是,同地主阶级一样,农民阶级并不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它不代表先进的生产方式。因此,当封建社会末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新的生产关系而突破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时,便注定了这两大阶级必然随着封建生产方式的衰落而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对于封建生产关系的历史进步性决定了的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是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使得资产阶级在经济政治斗争中逐渐占上风直至获得胜利,进而建立起资本主义国家。

知识点3: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基本途径

(1)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政治革命是其产生的基本途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成果。资产阶级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通过各种形式的政治革命或斗争,击败了封建地主阶级及其统治者,完成资产阶级革命,进而建立起自己的政治统治。

(2)在实际历史进程中,由于各国的历史条件和阶级对比状况不同,各国资产阶级革命采取了不同的政治革命和斗争方式:以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妥协和君主立宪为特征的英国模式;以大规模暴力革命、消灭封建贵族进而建立资产阶级政权为特征的法国模式;以封建国家在社会经济、政治的多重压力下,被迫进行资本主义改良,逐步使资本主义国家转变为资产阶级国家为特点的德国模式。

知识点4: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

资本主义国家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国家,是资产阶级维护资本私有制和资产阶级利益、剥削和压迫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机器。

(1)资本主义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经济基础,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基础上的政治上层建筑。

第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和雇佣劳动关系,构成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资本凭借着在生产资料资本私人所有的基础上形成的雇佣劳动关系,形成了对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乃至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支配关系,获得了社会生产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攫取权。正是在这种资本控制和支配前提下,资产阶级成为政治上的统治阶级,掌握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权力。

第二,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资本私人占有制和雇佣劳动关系,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运行规则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第三,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资本私人占有制和雇佣劳动关系,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发展,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

(2)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是按照资产阶级的本质特点和整体利益要求构建和运行的。所谓选举制、代议制这些形式上全民自由平等的制度的实际运行要求金钱的驱动,这就使得拥有财富和金钱的资产阶级实际控制和主导着政治制度的运行和现实政治过程。同时,为了保障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协调相互竞争的资本集团和阶层之间的利益,资本主义国家又设计了分权制衡和两党或多党竞争等政治制度。

(3)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无论是政治职能还是社会职能,无论是对内职能还是对外职能,都是按照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来规定和执行的。(4)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方针,也是围绕着资产阶级利益这一中轴制定和实施的。即使其在某些时期和某些问题上的政策调整和变化,也都是以资产阶级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为基础和限度的。

(5)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资本主义国家会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阶级矛盾的尖锐程度、阶级力量的对比状况以及自己阶级内部的协调状况等因素,以不同的方式和手段——或采用暴力镇压的方式,或采用所谓“民主”的形式——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进行统治。然而,不论哪一种方式和手段,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

第二节 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本节概述:

在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内在驱动下,资本必然在竞争中逐步走向集中,这种集中的趋势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形成了垄断,垄断资本的产生和发展使得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本节考察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对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社会基本矛盾的加剧以及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调整措施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知识点1:自由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特征、阶级特征和政治特征

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自由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阶段或者上升阶段,与这一阶段相联系的资本主义国家形态是自由资本主义国家。

(1)经济特征:在自由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资本规模普遍较小,市场空间较大,商品生产较为分散,单个企业是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运动的基本单位。因此,资本的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是自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实现的基本方式。

(2)阶级特征: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生产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自由资产阶级,他掌握着资本主义生产的生产资料,主导和影响着社会经济的主要方面。无产阶级虽然也已经开始成长起来,但尚未壮大到推翻资本主义社会的地步。

(3)政治特征:首先,与资本自由竞争的经济特征相适应,资产阶级以自由主义的政治方式来统治国家:在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价值上,资本主义国家以所谓的政治自由和权利平等作为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在政治制度方面,资产阶级国家以选举制、代议制和政党制作为资产阶级民主的制度保障;在政府职能方面,自由资本主义国家体现为“最低限度国家”和“消极国家”;在政府政策方面,自由资本主义国家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鼓励和维护个人在市场上的自由活动。其次,作为自由主义统治方式后盾和补充的暴力方式在这一时期也是同样存在的。

知识点2: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特征、矛盾和政治特征

从19世纪末开始,资本主义的发展由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随之也从自由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在这个阶段,垄断资产阶级取代自由资产阶级成为资产阶级的主体,它掌握着巨大的社会财富,控制着社会的经济命脉,从而加深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其政治制度的设计相应地发生转变,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

(1)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特征及其矛盾:

首先,经济上,在激烈的竞争中,大资本不断兼并和吞噬中小资本,从而不断地使资本趋于集中,垄断资产阶级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主体。垄断代替自由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实现的基本方式,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特性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

其次,垄断资本在经济上的统治,为其大大加强对于无产阶级的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剥削程度创造了条件,这就使得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矛盾日益激化。资本过剩迫使垄断资本不得不进行资本的输出,这又加深了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之间的矛盾,同时也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

(2)政治特征:

首先,在政治价值和原则方面,资本主义国家从以保护个人自由和权利为主要出发点转向以保护利益集团尤其是垄断财团的利益为根本原则,多元主义和精英主义成为对于政治生活最流行的解释。

其次,在政治制度和权力结构方面,资本主义国家的权力趋向于集中,议会在政治生活和政治过程中的地位不断降低和削弱,而行政权力和军事官僚机构的力量则得到了明显的加强。

再次,在资产阶级与国家政权的关系方面,垄断资产阶级日益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结合,在驱使其代理人更公开、更有效地代表其利益要求的同时,垄断资本家越来越多地直接进入政府,运用国家政权来谋求垄断资本的最大利益。

最后,在政府职能方面,政府作用的范围、方式和强度发生了转变。政府从“最低限度政府”转变为对于经济、社会、文化进行干预的政府;从“消极政府”转变为积极和强有力地控制和调节社会内外矛盾的政府;从“守夜人”转变为“社会的领航者和掌舵者”。

知识点3:法西斯国家和福利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发展到了新的阶段,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内外矛盾的进一步加深,这就使得资本主义社会走向深刻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资本主义各国不得不采取各种方式来摆脱危机。法西斯国家和福利国家就是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到垄断阶段后出现的两大基本形态。

(1)法西斯国家的实质、形成和特点:

首先,法西斯国家是垄断资本采用的最残暴、最野蛮的政治形态,是垄断资产阶级在面临经济社会危机时,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所实行的公开、恐怖专政,是垄断资本以军事独裁、恐怖统治和对外战争摆脱危机的方式。然而,它不仅没有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反而全面激化了垄断资本面临的各方面的矛盾。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法西斯国家也最终崩溃。

其次,法西斯国家的出现,具有特定的历史、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从历史上看,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国家大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育不充分,封建的经济关系没有彻底瓦解;从社会阶级力量上看,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和社会进步势力相对弱小,不足以对强大的垄断资本和反动势力形成有效的制约;从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来看,这些国家普遍具有国家崇拜、国家至上主义、民族优越感和沙文主义传统。

再次,法西斯国家的基本特征:经济上,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军事化;政治上,抛弃甚至是形式上的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和人权,取消资产阶级的议会制、选举制和多党制,实行法西斯的独裁寡头统治;对外关系上,奉行疯狂的扩张和侵略政策,甚至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强化垄断资本的国际竞争地位。(2)福利国家的概念和本质:

首先,所谓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工程和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节和缓和阶级矛盾,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阶级统治。

其次,福利国家不过是垄断资产阶级利用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保证其在攫取利润的同时缓和社会阶级矛盾的一种权宜方式,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产阶级国家的性质。这是因为:

第一,福利国家没有根本改变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第二,福利国家采取和实施的各项福利政策和措施,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强化垄断资本的统治地位;

第三,福利国家用于建立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经费,实际上也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这就掩盖了资本家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剥削。

本章总结

资本主义国家是在封建社会末期,封建制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障碍的情况下,由资产阶级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推翻封建阶级的统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解放和推动作用。但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仍然是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基础上的,因此不过是以一种剥削方式代替了另一种剥削方式而已。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在本质上体现的仍然是在生产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资产阶级的利益,是资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工具。与资本主义经济的自由竞争和等价交换原则相适应,体现平等和自由的普选制、议会制和政党制等政治制度和统治方式被确立起来。但是,资本主义民主本质上仍然不过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对于无产阶级广大劳动人民来说,它意味着一种专政。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使得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固有的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虽然资本主义国家对其制度进行了一些修补和调整,但这些修补和调整由于都是在不否定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因而也就不可能克服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

第五章 社会主义国家

本章知识点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历史阶段: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内外矛盾进一步加深和激化。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这些矛盾,只有通过无产阶级打碎资本主义国家机器,建立全新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是对以往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专政的否定,它真正实现了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人民翻身当家做了主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矛盾和基本职能与以往的剥削阶级国家有着质的不同。社会主义的使命将是彻底消灭阶级、消灭剥削,推进国家的消亡,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本章主要介绍了社会主义国家产生的历史前提、建立途径、国家本质和国家职能等问题。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本节概述:

资本主义国家基本矛盾的运动导致资本主义制度容纳生产力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从而,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取代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与以往剥削阶级国家的建立不同,它必须在否定旧的国家基础上才能建立起来。本节就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前提、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具体途径等问题作了阐述。

知识点1: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前提

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不断发展,进而以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式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产物。

(1)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表现为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俱来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所无法克服的。

首先,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了,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生产资料的社会化。生产资料从封建社会小生产的个人操作,转化为许多人的共同操作,因而具有了社会属性,生产资料的这种社会化转变,使得它日益要求摆脱个人所有的属性,而获得其社会的属性;

第二,生产过程的社会化。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不是单个人和单个企业的行为,是许多人的共同协作生产活动,是全部生产者和全社会的行为;

第三,生产产品的社会化。任何一件产品,都经过了许多人的共同劳动和创造,是共同劳动和创造的成果。

其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仍然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属于资本家个人;资本家利用手中占有的生产资料雇佣工人从事生产,支配着生产过程;同时还占有劳动者创造的产品。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后果:

首先,从资本主义单个企业的生产来看,其生产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经济理性,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配置总是向着能够获取最大利润的目标而进行的。而从全社会的生产来看,由于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致使资本主义生产具有极大的盲目性,导致了全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这两者之间矛盾的发展势必导致资源配置的严重扭曲,进而产生产品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

其次,由于利润最大化动机的驱使,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家总是倾向于无限扩大生产,同时尽量降低劳动力的价格,以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另一方面,无产者和劳动人民却越来越处于绝对贫困化或者相对贫困化的境地。这两个因素的积累和发展造成了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与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从而引发产品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

再次,在社会政治领域,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造成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从而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造就了掘墓人。

(3)资本进入到垄断阶段后资本主义国家的三大矛盾:

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使得资本主义竞争愈加激烈。竞争导致资本日益集中,形成了各种垄断组织、跨国公司和垄断寡头。在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的同时,资本的私人占有属性也更进一步加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外部矛盾超出了一国的范围,在资本主义国家内外形成了三大矛盾。

首先,垄断资本的压榨和贫富分化,进一步加深了无产阶级与垄断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其次,资本在本国有效需求不足时,通过资本输出和政治控制等手段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掠夺和奴役,以保证其作为原料和廉价劳动力供应和商品倾销地的从属地位,这势必加深垄断资产阶级同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之间的矛盾。

最后,争夺和瓜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斗争,使得各个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也逐渐激化。(4)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无产阶级革命能够首先在一国或者数国首先获得成功的原因:在帝国主义阶段,资本的运动超出了一国的范围,这就使得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成为对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体系的斗争;同时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资本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就会成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突破口,从而取得革命的成功,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及其历史地位

本节概述:

民主是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所享有的民主,对于极少数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来说,则意味着专政。因而它是广泛的、真实的民主。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矛盾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职能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组织和管理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职能。本节主要介绍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和主要职能。

知识点1: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

民主是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保障公民的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在阶级社会中,它表现为以特定阶级的利益为基础,平等地实现统治阶级成员政治权利的国家形式,因而,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并且从来都是与专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1)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是“金钱民主”。它由资产阶级操纵,保障资产阶级成员的政治权利的实现,为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它以资本主义交换关系作为政治生活的基本法则,形成了政治权利和政治过程表面上的平等,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的事实上的不平等。

资本主义民主同时意味着对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专政。在资本主义民主的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私有财产对于政治权力的决定意义和金钱政治的实际要求,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实际上被排除于资本主义政治过程之外。当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反对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威胁到资产阶级的统治时,资本主义国家就会摘下民主的面具,代之以大炮、刺刀,对他们进行公开的镇压。

(2)社会主义民主作为新型的民主,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享有的民主,是广泛的、真实的民主。这主要体现在:

第一,社会主义民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地位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从而为公民享有民主权利提供经济保障。它使社会主义国家全体公民形成了本质上一致的共同利益,也为协调人民内部各种不同的利益关系,解决不同的利益矛盾创造了条件。社会主义民主以无产阶级政治统治的确立为前提,无产阶级政治权力不仅使得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获得了政治统治者和政治管理者的主体地位,而且为这一地位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第二,社会主义民主通过不同于资本主义民主的一系列制度,规范民主的运行和公民权利的实现,它以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建国家机构,保证人民的最高权力地位,实现对行政权和司法权的控制和监督;它以共产党作为民主的领导力量,保证人民根本利益和要求的实现;它以人民监督的制度体系,保证人民权利对公共权力的制约,使得公共权力按照人民的意志运行;它以社会主义法治作为民主的法律基础,从而使得公民的权利具有了法律保障。

(3)社会主义新型民主同时又是一种新型的专政。这种新型的专政就是人民民主专政,其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它与一切剥削阶级的专政有着本质的区别:

第一,从掌握政权、实施专政的主体来看,以往的一切阶级专政,其掌握政权、实施对于对立阶级专政的主体都是剥削阶级,而一切被剥削阶级则是被专政和被奴役的对象。人民民主专政在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历史上破天荒地第一次以被剥削阶级代替剥削阶级掌握政权,建立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由被剥削阶级统治的国家,使劳动者成为对剥削阶级实施专政的主体,剥削阶级和敌视社会主义的势力成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对象。

第二,从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在人口中的比例来看,以往的一切阶级专政都是少数剥削阶级对于多数被剥削阶级的专政,是少数人对于多数人的专政。而人民民主专政则是占人口多数的工人和广大劳动人民对于少数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分子、敌视和反对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势力的专政,因此,它把少数人对多数人的专政变成了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政。

第三,从专政职能在国家职能中的作用来看,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一切剥削阶级国家是与大多数人对立的,因此,它们本质上也是虚弱的。而社会主义国家代表着大多数人的意志和要求,它具有广泛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有着强大的社会和政治力量的支持,对于社会和自身的发展具有明确的认识和充分的信心。

知识点2:社会主义国家的特征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的建立本质上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的这些规定性,决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具有不同于资本主义民主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国家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经济基础。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确立,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社会主义国家以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以工农联盟作为国家的阶级基础。代表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工人是国家的领导阶级,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而农民阶级是工人阶级可靠的同盟军。

(3)由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职能在于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建设和谐社会,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同时,这也表明,国家的镇压职能已经退居次要地位,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职能。

(4)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国家,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通过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实现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管理。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构成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特征。(5)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并在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知识点3: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第一,建立和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在中国现阶段,必须要建立和完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二,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反抗和破坏活动,维护社会主义的秩序和稳定。同时,防御国际敌对势力的侵略和颠覆,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

第三,组织和管理社会主义经济,大力发展生产力。同时,根据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承担经济宏观调控职能,并且调整和改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具体制度和体制。

第四,协调人民内部的利益和矛盾,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第六,创造条件消灭三大差别,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

本章总结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进一步深化了,并由此带来了资本主义国家内外的一系列的矛盾的发展和激化。这些矛盾的发展和激化客观上要求有一种全新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来代替它,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制度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在彻底否定和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以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经济基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其基本经济制度。进而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在经济上的主导权决定了其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社会主义国家是以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政权,是多数人对极少数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专政,是从有国家到无国家的过渡阶段,其前途是国家的自行消亡。因此,它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而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由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其基本矛盾已经不是阶级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而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职能,也由阶级统治职能转变为组织和管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

第六章 国家形式

本章知识点

国家形式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形式所关注的问题就是:统治阶级是以什么形式来组织国家和进行政治统治的,以什么方式、方法来控制和管理国家的。本章主要介绍了国家形式的三个方面,即政体、国家结构和政治体制的具体内容,通过对社会主义国家与剥削阶级国家的国家形式的比较研究,既强调了二者的不同本质,国体决定政体;又明确了政体与国家结构形式的复杂多样性,一个国家采用何种具体的国家形式,只能由各国人民独立自主地根据本国的国情决定。

第一节 国家形式的含义及其基本内容 本节概述: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认为,对国家形式概念的理解是以对国体及其与政体的关系的认识为基础的。本节介绍了国家形式的含义、基本内容以及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并强调了政体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知识点1:国家形式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政治学忽视并混淆了国家形式与国家本质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剥削阶级的政治学家都否认或者歪曲国家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形式就是统治阶级为实现本阶级的统治而组织国家的形式,是组织、管理和控制国家机器的制度和体制的总和。

知识点2:国家形式的基本内容

从具体内容上考察,国家形式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尤其是中央(全国)政权的组织形式,体现一个国家的横向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

第二,国家的整合形式,即国家结构,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纵向权力结构和权力分配关系。第三,国家机关权力的具体运作方式和具体制度,也称政治体制,是组织、管理和控制国家机器的制度的具体环节,属于国家形式的细节方面。

知识点3: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西方历史上的思想家们十分关注政体问题,政体问题一直是政治学领域的主要问题之一,但是他们并不承认政体与国体的关系。国体是指国家的阶级性质,而政体则是阶级统治的形式。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国体决定政体,政体表现国体”,二者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一方面,国体决定着一个国家由哪个阶级来统治,国家的阶级本质从根本上决定着政体的选择;另一方面,一定的国体要通过一定的政体形式来表现,政体作为国家的外部形态,并非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它在实现和保证统治阶级的地位和权力、增强政权的统治能力方面具有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在政体理论上的最重要贡献,就在于明确地区分了国体与政体,阐明了二者的关系。

知识点4:政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影响政体选择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国体对政体的决定作用是根本性的、第一位的,但并不是唯一的。政体形式还受到政治力量对比的制约以及一个国家的具体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和民族构成、民族习惯、民族心理以及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政体具有多样性。国体决定政体,每一种国体一般都会有某种比较适合的典型政体。但并不意味着一种国体只有一种政体与其相适应,国体与政体并不是一种简单对应的关系。相同性质的国家完全可能选择不同的政体。

政体选择应强调自主性。历史上不同性质的国家在政体问题上存在着一定的继承和借鉴关系,国体相同,政体可能不同;国体不同,政体却可能相似。一个国家采用何种政体,最终只能由那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和人民根据本国的国情独立自主地做出选择。

政体相对于国体具有灵活性和变异性。国体有着较强的稳定性,除非产生了新的生产方式引起了新的社会革命,或者因为国内阶级力量的对比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般不会发生国体的转变。而政体却受到更多、更复杂的因素的影响,它的灵活性要大得多。政治体制的改善和调整,也会对根本政治制度的实现、巩固和完备产生重要的影响。

第二节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政体

本节概述:

不同国体的国家采用不同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对政体的划分标准也是不同的。剥削阶级国家主要采用君主制和共和制,其中议会制和总统制是现代资产阶级国家的主要政体形式;社会主义国家只能采用民主共和制,典型的形式有公社制、苏维埃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

知识点1:政体的划分标准

不同阶级和时代的思想家划分政体的标准是不同的。

在古希腊、罗马时代,一些思想家就已经开始注意国家的政体形式问题并划分不同的政体,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较为系统地研究政体问题并提出政体划分标准的思想家。他运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了现实的各种政体,他根据统治者是为城邦还是为自己谋利和统治者人数的多寡把政体分为正宗政体和变态政体两类,即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和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

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在批判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中更加注意对政体问题的研究,布丹、洛克、孟德斯鸠等人继承和发挥了亚里士多德关于政体分类的学说,但仍然把统治者的人数多寡作为划分政体的重要依据,否认国体及其与政体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主张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分类不能脱离对国体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认为政体的划分存在三个标准:第一,最高国家权力的归属,即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是一个人还是一个集体;第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产生方式及任期;第三,中央国家权力机关的设置以及它们之间的权力分配、地位和相互关系。根据第一、第二条标准,可以把历史上出现过的国家分为君主制政体和共和制政体两大基本形式,第三条标准则进一步从君主制和共和制中区分出许多具体的政体形式。

知识点2:君主制政体

剥削阶级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主要采用君主制和共和制。

君主制国家以一名君主作为实际上或名义上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君主一般是世袭的,实行终身制,适应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剥削阶级统治的需要,曾经派生出几种具体的君主制形式:

⑴贵族君主制。主要存在于封建社会早期,与领主占有制经济相适应并与分封割据制的国家结构相结合。它实际上是一种君权比较虚弱并被分割的君主制,君主只在名义上掌握全国最高国家权力,他的权力实际上仅限于他自己的领地,而全国的国家权力则由君主和某种形式的贵族会议共同掌握。

⑵等级代表君主制。中世纪后期一些西欧封建国家采用过的政体,其主要特征是建立了由不同的封建等级的代表参加的等级代表会议。等级代表会议有权批准或拒绝国王征收新税,并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提供咨询意见,但无立法权,其决议对国王没有强制约束力。

⑶专制君主制。又称“绝对君主制”,是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国家所盛行的政体形式,其典型特征是君主独自掌握最高统治权,君主集立法、行政、司法、军事、财政大权于一身,拥有绝对的、不受任何法律限制的权力,也不受任何机关的制约和监督,通过直接对他负责的官僚机构进行统治。

⑷立宪君主制。立宪君主制是资产阶级国家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其基本特征是君主拥有某些最高国家权力,但这些权力由宪法加以规定和限制,并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其他国家机关的制约。根据对君主权力的限制程度、君主的实际权力和地位等方面的差别,立宪君主制可以分为二元君主制和议会君主制两种形式。在二元君主制政体中,君主仍然拥有较大的实际权力,尤其是君主通过掌握内阁的任命权而控制着国家的行政权,内阁向君主负责,与掌握立法权的议会构成两个权力中心。对议会通过的法律,君主一般有否决权。某些情况下君主还可以任命和指派部分议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对议会的控制。

议会君主制是当代资产阶级国家的主要政权组织形式之一。其基本特征是责任内阁制的确立,政府不再向君主负责而是向议会负责,奉行“议会至上”原则。议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真正的国家权力中心,由议会选举产生的政府首脑组织政府。议会拥有倒阁权,政府如果失去议会信任,要么集体辞职,要么请求君主解散议会。君主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称为“虚位”君主。

第三节 国家结构形式

本节概述:

本节主要阐述国家结构的基本概念以及现代国家结构的两大类型即单一制和复合制,介绍我国具体的国家结构形式,提出国家结构形式的选择应由各国人民自主决定。

知识点1:国家结构的概念

国家结构是指处理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全国政府与地区政府之间关系的基本模式,也就是一个国家的各个部分以什么形式和方式整合为国家的问题。国家结构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民族统一的背景和进程,体现了其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的水平。

知识点2:古代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

古代国家主要有两种国家结构形式:帝国形式和诸侯割据形式。分封割据形式一般与贵族君主制相联系,帝国形式一般与专制君主制相联系。

知识点3:现代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

现代的国家结构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单一制和复合制。

单一制是中央政府将国土划分成若干行政区域、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结构形式。其基本特征是:国家具有单一的宪法、统一的法律体系和司法体系、统一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统一的行政机关体系和统一的国籍。单一制又可细分为中央集权型单一制和地方分权型单一制两种。

复合制是由若干个国家或者地区作为成员通过协议组成的联合共同体。根据联合的程度和形式、权力的不同划分,复合制国家结构形式有两种常见的类型:一种是邦联制,一种是联邦制,历史上还存在过“君合国”、“政合国”等形式。

邦联是若干个各自保留独立主权的国家建立起来的国家联盟。邦联的联合是比较松散的、非永久性的,就这一意义而言,邦联制并不具有真正的国家性质。

联邦是由若干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地区作为成员单位联盟组成的国家。联邦制国家有适用于全国的宪法和基本法律,但是,各成员单位在不违反联邦宪法和法律的前提下也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联邦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在全国范围内行使主要国家权力,而各成员单位可以建立自己的政府,在本区域范围内的经济、社会和财政等方面享有相当的自主权;在对外关系方面,只有联邦作为主权国家,是国际法的主体,全国人民具有共同的国籍。

区分国家结构的形式主要依据:国家主权的归属,是属于全国政府还是属于地区政府;二是全国政府和地区政府的权力来源,是前者授权后者,还是后者授权前者;三是全国政府与地区政府之间的权力 25 如何划分;四是双方权力划分的依据,是以一个事先制定的规则(盟约、宪法)为依据,还是以一方的意志为依据。

知识点4:选择国家结构形式的依据和原则

一个国家采用何种国家结构形式,归根结底,是由阶级的、民族的、历史的、文化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国家结构形式的选择,最终只能由各国人民独立自主地根据本国的国情决定。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都曾采用单一制和联邦制这两种主要的国家结构形式。

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适应社会化大生产,有利于形成统一的民族市场,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的国家在从分散走向统一的过程中,或者民族矛盾比较复杂,或者原有的政治共同体已比较成形,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实现民族联合和国家统一,又不能不照顾历史的和现实的情况,就可以用联邦制的形式来解决国内的民族问题。

社会主义国家只能根据“各民族的平等的联合”原则并结合本国的具体情况决定自己的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是社会主义国家结构的理想形式,但有的多民族国家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过程中,国内存在比较尖锐的民族矛盾和复杂的政治局势,甚至还存在小的民族共同体。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采用联邦制的形式解决国内的民族问题。

国家的结构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能转化的。本章总结

对国家形式概念的理解是以对国体及其与政体的关系的认识为基础的。国体体现着国家的阶级本质,统治阶级为了顺利地对被统治阶级进行有效的统治,都必须以一定的国家形式来协调和团结本阶级的力量,解决统治阶级内部及其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问题。政体是国家形式中最重要、最关键的方面,政体与国体的关系也最直接,但是影响政体选择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国体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

君主制和共和制是剥削阶级国家主要采用的政权组织形式,其中,议会君主制与民主共和制是现代资产阶级国家采用的两种基本政体形式。列宁指出,“资产阶级的共和制、议会和普选制,所有这一切,从全世界社会发展来看,是一大进步”。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与以往任何剥削阶级国家的政体是根本不同的,它在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政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共和制的形式,实行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是一种完全新型的民主共和制政体。

国家结构形式的选择是阶级的、民族的、历史的、文化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由各国人民独立自主地根据本国的国情决定,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都曾经采用单一制和联邦制这两种主要的国家结构形式。我国实行中央集权型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是我国人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独创的制度,是我国单一制的两大特色。

第七章 国家机构

本章知识点

国家机构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而建立的一个十分严密的权力组织体系。本章首先阐述国家机构的基本概念和一般问题,分别介绍了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以及在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等方面的具体设置情况。分权制衡是资本主义国家 26 的国家机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组织原则,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不同国体的国家采用了不同形式的国家机构,国家机构的具体设置是由国家职能的需要决定的。

第一节 国家机构的概念和一般问题

本节概述:

本节介绍了国家机构的基本含义和特点、国家机构在历史上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国家机构的基本构成以及影响国家机构设置的多种因素。

知识点1:国家机构的含义

国家机关指的是一个国家的各个具体的国家权力部门,而各种国家机关按照一定的结构联结起来,相互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共同组成一个实行国家统治的统一的体系,这就是国家机构。国家机构是组成国家机器的一切国家机关的总和,它包括全部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是实现国家权力、执行国家职能、进行国家日常活动的组织。与国家形式问题不同,国家机构所关涉的是从微观上解剖和认识各个国家机关的组成、权力和职能,更注意各国家机关的技术层面和操作层面。

知识点2:国家机构的特点

⑴阶级性: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机构是一个国家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建立并掌握的,是为维护这个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统治服务的,是为了维持统治阶级所需要的社会秩序工作的,国家机构的全部活动都具有鲜明的阶级倾向和政治倾向。

⑵全社会性:国家机构是以国家、全社会的名义进行活动的。

⑶整体性和系统性:国家机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有机构成的组织体系。

⑷强制性:国家机构的一切行动都必须以特殊的强制力为后盾,不可能离开强制力的支持。这种支持可能表现为直接的暴力,但更多地是表现为间接的震慑力。

知识点3:国家机构的基本构成

国家机构是由各种国家机关组成的,国家机关是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国家元首和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机关共同构成了国家机构的要素。

⑴国家元首:是一个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和国家权力的象征,在形式上和礼仪上,国家元首在国家机关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

⑵立法机关: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的立法权,有权审议、制定、修改和废止国家法律。

⑶行政机关:包含有“执行”和“管理”两方面的功能,即执行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和决定,管理国家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的事务。中央政府是国家机构的关键部分。

⑷司法机关:司法机关是指代表国家行使司法权的国家机关。狭义的司法机关仅指行使法律解释权和审判权的机关即法院;广义的司法机关还包括行使法律监督权的检察机关。中国政治学通常是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司法机关的,而西方政治学多取狭义的概念。

知识点4:国家机构设置和形式的多样性

任何国家的国家机构,都包括了上述四大机关,但历史上和现实中的不同国家,国家机构的设置和形式都是不同的。首先,不同国家的国家机构设置和划分的基本原则不同,尤其是不同历史类型的国家,统治阶级组织国家机构的原则是不同的;其次,组成国家机构的各个机关的具体设置和组成方式、运作 27 方式在不同的国家会有种种差别;再次,不同的国家,各种国家机关之间的权力划分和分配、地位和相互关系也是不同的。

国体决定着国家机构的性质及其设置和划分的基本原则,而政体直接规定了一个国家的国家机构的设置和形式的基本构架,国家职能和各种具体环境则将决定国家机构的具体设置和具体形式。

第二节 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

本节概述:

分权制衡是资本主义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本节主要介绍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在国家元首以及立法、行政、司法机关等方面的具体安排。

知识点1:分权制衡──资本主义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

资产阶级国家把“分权制衡”作为组织和设计国家机构的基本原则。分权制衡,是指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的分立与制衡,其基本含义是: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种权力,分别由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掌握,各自独立行使,而又互相制约和平衡。

分权制衡原则在西方资产阶级国家的宪法和政治制度中,通常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制度安排:⑴由不同的机关分别掌握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⑵每一个机关在行使其权力时,都不能离开其他机关的协助;⑶每一个机关都拥有防止、抵御其他机关侵犯其权力的法律手段。

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分权制衡的原则在各国采用的具体形式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体制。美国实行的是所谓“严格的三权分立”;英国则是以立法至上为特点的“混合权力体制”;法国在1958年建立的第五共和国采用了“以行政权为重点的分权”。

国家主权的不可分性和国家机构的整体性要求,决定了国家机关之间的权力分立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对于防止和限制权力的滥用具有积极意义,作为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一种形式和方法比专制独裁进步,但在本质上它仍然是实现资产阶级民主的一种政治统治形式。

知识点2:国家元首

形式上,资产阶级国家的国家元首通常都有以下权力:⑴签署和公布法律,发布命令;⑵召集议会,宣布解散议会;⑶任免政府首脑及其他高级官员;⑷统帅武装力量;⑸作为国家的最高代表进行外交和外事活动;⑹宣布紧急状态;⑺宣布大赦、特赦,颁发和授予国家荣誉。而掌握实际权力的国家元首为“实职”元首,不掌握实际权力的为“虚位”元首。议会君主制国家的君主、议会共和制国家的总统是“虚位”元首;总统共和制、半总统制国家的总统是“实职”元首。

知识点3:立法机关

资产阶级国家以议会作为立法机关。议会作为一种代议机构,一般由选举产生的一定人数的议员组成,议员有一定任期,向选民负责。现代资本主义各国议会的组织结构主要是一院制和两院制,两院制多于一院制。两院制议会通常由上议院和下议院组成,下议院议员通常按选区直接选举产生,名额按选区的人口或选民人数依一定比例分配。上议院议员的产生办法和名额分配,各国不尽相同。两院的权力在原则上是同等的,同时,两院之间也存在某种形式的相互权力制约,也存在分工和分权。

资本主义国家议会主要有以下权力:

⑴立法权。立法权是以国家的名义制定法律的权力,是议会作为立法机关的最基本的权力,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把本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全社会的行为规则。⑵财政权,即财政同意权。议会财政权的意义是监督和控制政府的税收和开支,它是资本主义国家议会的重要权力之一。由于政府的收支反映出政府的政策倾向,财政同意权也体现了议会在政策上对政府的监督。

⑶监督权。监督权即议会对政府的政策和政府官员的行为进行监督的权力,主要表现在决定和监督政府的组成,议会制国家的议会拥有倒阁权、弹劾权和质询权等几方面。

知识点4:行政机关

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即中央政府,一般由政府首脑和各部部长组成。资本主义国家行政机关的体制与国家政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议会制国家所实行的政府体制通常为内阁制,总统制国家实行总统制政府体制,半总统制国家实行半总统制半内阁制的政府体制或称之为“二元行政”体制。

行政机关的职权主要有:⑴执行法律。⑵管理全国的公共事务和行政事务。⑶处理对外关系事务。⑷军事权。⑸立法参与权。主要表现为立法创议权和对法律的否决权。

知识点5:司法机关

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司法机关是指行使司法权的机关。在资产阶级国家机关的分权体系中,一般都规定了司法权属于法院,但多采用狭义的司法权概念,主要指审判权和法律解释权,而将检察机关归属政府领导,总检察长通常为内阁成员,充当政府的法律顾问,并代表政府出庭参加诉讼。

司法机关的职权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⑴审理各种诉讼案件。⑵处理某些非诉讼性的事务。⑶违宪审查。资本主义国家行使违宪审查的机构有两种类型,即普通法院和专门的宪法法院。各国司法机关行使违宪审查权的方式分为事后审查和事前审查(预防性审查)。

资本主义国家的司法机关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若干重要原则和制度:司法独立原则;无罪推定原则;不告不理原则;辩护制度;法官保障制度(具体措施包括:⑴法官不可更换制;⑵有的国家实行法官终身制;⑶法官退休制)。在上述原则中,“司法独立”是资产阶级国家司法制度中最重要的原则,所谓“不告不理”、辩护制度和法官保障制度都是“司法独立”原则的体现或者是为了保证司法独立的实现。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

本节概述:

社会主义国家以民主集中制作为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这是在总结历史上政权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在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指导下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机构的具体设置体现着国家的根本性质。

知识点1:民主集中制──社会主义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

民主集中制作为一条原则,首先是在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中明确提出来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与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是一致的、统一的,整个国家机构按照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成并运转,这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共和制与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的显著区别。

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设置和组织的实践中,民主集中制的内容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⑴实行民主集中制,目的是要保证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实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根本原则。⑵除由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立法权外,对国家的元首权、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也都有明确的划分。⑶国家权力机关制定法律和做出其他决定,均经过充分讨论,以投票表决的方式通过;国家的行政 29 机关即政府和政府各部均实行首长负责制,集中行使权力。⑷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划分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的职权。

知识点2:国家权力机关

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权力机关,是由人民选举的代表组成的、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的代议机关,它不受任何其他国家机关的限制,不允许其他的国家机关与之抗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则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社会主义国家组成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由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一般没有职业限制,而且要体现不同民族、种族、性别、宗教、教育程度、职业在代议机构中的代表性。代表一般是兼职的。

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议机关既是国家权力机关,同时也充当国家立法机关,其组织形式既有一院制,也有两院制,这主要是因为各国国情不同。

代议机关一般设有一个人数较少、更为精干的机关作为其常设机关。常设机关与代表大会之间的关系,不同于两院制下两院之间的关系,二者的权力是不同等的。一方面,常设机关负责召集代议机关的全体代表大会,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则由其常设机关依法行使它的部分职权。另一方面,常设机关要对代议机关的代表大会负责,受代表大会的监督。

社会主义国家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⑴立法权。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它的常设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有权制定、修改、废止和补充法律。⑵决定权。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有权就国家的任何重大事情做出决定,这表明了它的权力的广泛性,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

⑶任免权。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广泛的人事任免权,一般有权选举、任命和罢免所有其他最高国家机关的组成人员,包括国家元首、最高行政机关的首脑和组成人员、国家军事领导机关的组成人员、最高司法机关的组成人员等。

⑷监督权。最高国家权力机关通过法定的方式和程序,听取由它产生的其他最高国家机关的工作报告,进行审议,提出质询,对它们的工作进行检查、调查、督促和纠正,实现对它们的监督,保障它自己制定的法律和做出的各项决定得到实施和贯彻。

我国宪法还规定全国人大可以行使它认为应当由它行使的一切权力,其权力范围也是没有限制的。知识点3:国家元首

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元首作为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主要是在形式上和礼仪上代表和象征最高国家权力,并依据代表机关的决定行使国家元首的职权。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主席的职权包括:⑴公布法律、发布命令,⑵任免权,⑶外交权,⑷荣典权。本章总结

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为行使国家权力、实现国家职能而建立起来的组成国家机器的一切国家机关的总和,具有阶级性、全社会性、整体性和系统性、强制性等特点。国家机构由国家元首和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机关共同构成。国家的性质或者国体决定着国家机构设置和划分的基本原则,资产阶级国家把“分权制衡”作为组织和设计国家机构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国家机构的设置还受到统治阶级的统治方式、统治形式的规定,其具体设置是由国家职能的需要决定的。

在资产阶级国家中,议会君主制国家的君主、议会共和制国家的总统是“虚位”元首;总统共和制、半总统制国家的总统是“实职”元首。资产阶级国家以议会作为立法机关,其主要权力是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权;行政机关的权力包括执行法律、管理全国的公共事务和行政事务、处理对外关系事务、军事权和立法参与权;司法机关的权力分为审理各种诉讼案件、处理某些非诉讼性的事务、违宪审查等。

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以及它认为应当由它行使的一切权力;国家元首主要是在形式上和礼仪上代表和象征最高国家权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职权体现为行政立法权、提案权和行政管理权;社会主义国家的司法机关包括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不同于资产阶级国家的国家机构,它从根本上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实现了法律的公正。

第八章 国家与民族

本章知识点

民族是组成现代国家的基础。民族与国家在现实生活中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多数国家都存在民族问题。民族问题不仅存在于多民族国家内部,而且表现在国际关系中,民族问题成为社会政治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解决的恰当与否,不仅关系到国内的政治稳定与国家统一,而且影响到国家间关系的稳定和国际局势的变化。本章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视角,透视民族的特征及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为正确分析民族问题提供基础知识。同时也对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两种制度下的民族状况和民族政策进行了解读。

第一节 民族问题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本节概述:

民族问题是社会政治总问题中的一部分,是政治学要研究的重要问题。而要对民族问题进行分析,首先要对民族有一个清晰的界定。本节对民族的定义、特征和历史发展、民族问题的渊源、民族问题与其他政治问题尤其是国家政权问题的关系,以及民族自决权问题做了较为详细的阐释。

知识点1:民族的定义、特征和历史发展

对民族问题进行研究,首先要对民族的定义、特征和历史发展有一个基本的把握。民族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我们比较认同斯大林提出的关于民族的狭义的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这个定义表明民族具有四个方面的一般特征: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和共同的心理素质。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的产物,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最终会走向消亡,最终实现民族融合。

知识点2:民族问题的根源

从民族的形成、发展直到消亡之前的各个阶段,不同民族或民族集团之间在各方面交往发生的一系列矛盾所引起的问题表现为:民族隔阂、民族歧视、民族纠纷、民族压迫、民族斗争和民族运动等形式和现象。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主要方面:民族差异、剥削制度、各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

知识点3:民族问题不是孤立的抽象存在物,它总是与特定的时代条件相关,是社会政治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

社会发展总问题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社会革命和政权问题,所以民族问题与社会政治发展总问题的关系主要表现为革命和政权问题,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从民族问题对革命和政权问题的依赖性来看,民族问题如何解决,在什么程度上解决,受当时社会政治总问题的制约;另一方面,从民族问题在社会政治发展总问题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来看,民族问题解决的好坏,将关系到革命能否成功、政权是否稳定,对于国家的治乱兴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知识点4:民族与国家的关系

在文明社会,国家离不开民族,民族也离不开国家。

首先,国家是民族巩固和相对稳定的基本前提。主权国家统一与完整的领土和疆域同时也为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地域空间。国家的组织活动强有力的维系和促进着民族内部的共同经济联系,进而使共同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和心理素质不断得到加强。

其次,民族的构成是选择国家结构形式的影响因素。民族是组成国家的基本要素,其构成常常影响着国家的结构形式和政体形式。

再次,国家的变迁为民族的分化与组合创造了外部条件。有的民族由于国家的重新划分被分为不同的部分,有的民族由于国家的变动联系在一起而重新结合为一个新的民族。

最后,多民族国家内部的民族关系是国家结构变化的制约因素。民族冲突不仅会导致国家政局的动荡,严重的会导致国家的分裂。

知识点5:民族自决权

民族自决权与社会政治总问题紧密联系,时代条件不同,民族自决权的内容也就各不相同。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些被压迫民族的资产阶级,为了使商品获得充分的国内市场和统一的政治秩序,提出反对封建割据、摆脱他国控制、创建独立的民族国家的民族自决口号。这个口号及其鼓舞下的民族运动在当时具有历史进步意义。但是欧美主要资产阶级国家只是实现了资产阶级的民族自决,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使命。它不仅没有消除民族压迫的阶级根源,而且随着资本主义统治的确立和向垄断阶段的过渡,进一步将民族压迫政策推广到了世界范围。

当资本主义进入了帝国主义时期,民族自决权有了新的内容:民族自决权是被压迫民族在政治上同压迫民族分离的权利;民族自决权并不等于分离、分散、成立小国家等要求;不能把民族自决问题同某个民族实行分离是否适当的问题混淆起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区域自治方案。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关系局势下,我们应当正确认识“民族自决权”,处理好“民族自决与国际正义”、“民族自决权与国际秩序”、“民族自决权与国家主权”等问题。

第二节 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族问题

本节概述:

本节分析了民族运动在欧美各主要资产阶级国家形成过程中产生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指出了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和民族政策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有其合理性与进步性的一面,然而由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是建立在其利己主义的基础上的,因此资产阶级的民族平等带有极大的虚伪性和欺骗性,特别是资本主义发展度过它的上升时期,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利己本性更加暴露。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由于存在着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民族问题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知识点1: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的形成与民族运动之间的关系

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民族运动总的来说,指向了两个主要目标。其一是对内克服分裂状态,实现国家的统一。要为经济的起飞扫平道路,就必须消灭领地分封制,结束诸侯割据的混乱局面,实现国家的统一与完整。其二是摆脱他国控制,实现国家的真正独立。一个被异族征服者所统治、为外来势力所主宰,从而丧失了自身独立性的国家,是无法维护本国利益的。

国家的统一和独立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条件,民族则为创造这样的条件提供了一个自然基础。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革命就同民族运动相互融合,汇成了创建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的历史洪流。不过,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的具体形成过程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往往有着很大的差异。

知识点2:如何认识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和民族政策

民族主义是一种观察、处理和解决民族问题的纲领与原则。它作为一种思想观点和价值取向早在资本主义产生以前就已存在。资本主义把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也使民族主义形成为一种完整的思想体系。民族主义作为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的特定反映,成为资产阶级在观察和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基本原则。近代欧洲资产阶级民族国家体系的建立,便是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逐步实现的。

资产阶级民族主义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它作为社会政治总问题的一部分,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主张每一个民族都有独立地建立自己民族国家的权利,其目的是要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这是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合理性与进步性的一面。但是,由于受狭隘的阶级本性所决定,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即使在这一时期也有它不可避免的消极甚至反动的一面。

从本质上说,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是资产阶级利己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表现。以资产阶级的阶级利益为核心来看待和处理民族问题,是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实质所在。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度过它的上升时期,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利己本性更加暴露,并形成了一系列反动的民族观。主要是:民族优劣的观点;民族至上的观点;民族投降的观点。

资产阶级民族压迫政策的推行,无论对内还是对外,可以说都是一以贯之的。在多民族国家内部,资产阶级处理民族问题的惯用手法有:实行民族歧视,制造民族隔阂,煽动民族仇恨;强制推行民族同化,剥夺弱小民族独立生存和发展权利;离间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收买少数民族上层,用怀柔政策对少数民族进行分化瓦解等等。

总的来说,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由于存在着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民族问题不可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只有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铲除民族压迫的阶级根源,才能为民族问题的根本解决铺平道路。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问题

本节概述:

我们对民族问题进行研究,其中尤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找到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政策。本节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对最初由资产阶级提出的“民族平等”思想进行了批判,分析资产阶级的“民族平等”理论在历史上产生的进步作用及其虚伪性和欺骗性,从而指出了只有反映无产阶级根本利益与目标的马克思主义,才赋予了民族平等以真正彻底的革命内容。同时还分析了在社会主义国家的现实国情下,民族问题还将长期存在,以及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怎样的民族政策。

知识点1:如何看待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民族平等理论

“民族平等”最初是作为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民主主义口号提出来的,当时的目的在于反对封建主义和异族的压迫,曾经在资本主义的革命运动中起过积极进步的作用。但资产阶级的“民族平等”并非当代意义上的真实平等,而是披着一层资本主义的虚伪面纱,充当着资本主义革命过程中的工具而已。

无产阶级的民族平等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根本利益的彰显。“民族平等”的口号,也只有在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才具有了真实、彻底的革命内容,成为社会主义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革命原则。无产阶级民族平等观认为,民族平等意味着一切民族都有平等的地位,所有民族在政治和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主体;坚持民族平等必须反对任何民族特权,反对民族仇视和民族压迫,促进民族团结;实现民族平等的实质内容在于消灭剥削阶级,消灭阶级压迫,实现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真正平等;必须逐步消灭各民族间存在的事实上的不平等,这也是民族平等观所追求的实质目标。

知识点2:在剥削制度已被摧毁、民族压迫的阶级根源已被铲除的社会主义条件下,民族问题还将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及其表现

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的民族问题实质上已经不再是阶级问题,而是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问题。但在这种新型的民族关系框架下,民族问题在一定范围内还将长期存在。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长期形成的民族特征的差别;第二,历史遗留下来的各民族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第三,历史遗留下来的由反动统治阶级造成的民族隔阂。

知识点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期,我们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任务

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要重视解决民族问题,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任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要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巩固各民族民主平等的团结统一,这也是现阶段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主要政策。

第二,要逐步消除各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事实上的不平等,扶助落后民族,使他们尽快跻身于先进民族的行列。

第三,要承认民族差别,照顾民族特点,正确对待和处理民族矛盾,按照民族特点和区域特点来处理民族问题,切实采取措施克服和解决民族矛盾。

知识点4:我国采取多民族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我国目前之所以采取这种多民族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条件决定的,也是由我国民族关系特点和各族人民要求祖国统一的愿望所决定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创造了灿烂的中国文化,在反对共同敌人过程中结成了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

第二,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各民族的分布形成了交错居住的局面。在少数民族聚集区也往往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这种状态决定了各民族之间宜合不宜分。

第三,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所决定的,也是国内各族人民的愿望所要求的,只有各民族团结互助,才能谋求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知识点5:中华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内容及其优越性

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包括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首先,民族区域自治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范围内的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现的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其次,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除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外,还行使宪法和自治法规定的广泛的自治权,并力求自治机关干部民族化。再次,民族自治地方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只要存在一定少数民族聚居的,构成一级自治单位,就可以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维护和发展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保障和巩固祖国的统一的正确民族政策。具体说来,它具有以下几方面优越性:

第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第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平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第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本章总结

民族问题是政治问题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民族问题与政治学关注的核心问题国家政权问题紧密联系。民族问题不仅与一国国内的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紧密联系,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国家间关系的稳定和国际局势的变化。要研究民族问题,首先要从民族的研究开始,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它自身形成、发展到消亡的客观规律。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并且民族的发展是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的。

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出现了不同的类型。根据社会发展的水平和程度,民族的历史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古代民族和现代民族两种基本类型。古代民族包括奴隶制时代和封建制时代的民族,现代民族包括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民族两大类型。

有了民族才产生了民族问题。民族问题的根源在于民族差异、剥削制度和各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民族问题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等五个基本特征。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是革命和建设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只有在社会总问题解决进程中,才能得到解决。

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民族运动为促进资本主义国家的统一和独立,为加速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到了垄断资本主义之后,利己主义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逐步暴露出来,形成了民族优劣、民族至上、民族投降等一系列观点,对内表现为民族不平等、民族歧视和强制性民族同化;对外表现为殖民主义、大国沙文主义、领土扩张主义和霸权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的科学理论,是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根本利益的体现。马克思主义坚持彻底的民族平等原则,实现民族团结,为民族融合创造条件。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问题还将长期存在,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民族问题理论,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九章 国家与宗教

本章知识点

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后,虽然宗教逐渐丧失了它以往支配一切的力量而成为私人领域个人的信仰,但宗教与国家、宗教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仍吸引了现代人的注意力,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和幸福生活的基础。本章讨论了宗教的起源、本质、功能以及政教关系的不同模式,梳理了欧洲早期国家与宗教的关系,同时也关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宗教特征。更为重要的是,本章集中论证了宗教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将长期存在的理由,详细地分析了社会主义国家中宗教的特征以及社会主义国家中宗教作用的二重性,介绍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宗教政策。这些都是我们理解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对于我们了解现代政治领域制约性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我们认识政教关系的历史性与复杂性提供了可能。

第一节 宗教的本质及其与国家的关系

本节概述:

探讨国家与宗教的关系,首要的前提和基点就是对宗教有比较深入的认识。本节探讨了宗教的起源、本质、政治作用以及政治与宗教关系的模式。

知识点1:宗教的起源与本质 宗教的起源

宗教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从唯物主义世界观出发,认为宗教的起源是基于两个客观的条件,其一是早期人类社会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其二是阶级社会中的阶级压迫。

(1)宗教产生于原始社会中落后的生产力状况,它反映了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人们对自然现象的神秘感。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认识局限,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无法被人们认识的异己力量,正是宗教存在的自然根源。

(2)阶级社会中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宗教产生的又一原因。在阶级社会,当被剥削的阶级对物质解放感到绝望时,就会去寻求精神的解放来代替,就会去追寻思想上的安慰,以摆脱完全的绝望处境。宗教正是这种对现实世界的替代,它反映了人们对现实社会处境的无奈,以及对美好的“另一个世界”的向往。因此,剥削制度的存在,是宗教产生的制度与社会根源。

宗教的本质

(1)从认识论上看,宗教是对现实生活的虚幻的歪曲的反映。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是人类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只不过是一种不真实的反映。

(2)从功能上看,宗教是“人民的鸦片”。马克思说:“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知识点2:宗教的政治作用

宗教一经产生,就不可避免地获得了政治性的因素。由于宗教本身的复杂性,宗教的政治功能也是多重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宗教与阶级统治

宗教有利于阶级社会的政治统治。在阶级社会中,有些宗教教义被转化为政治意识形态,从而直接为等级制度作论证。即便是持平等主义教义的宗教对等级压迫也会采取容忍和迎合的态度。当然,宗教并不总是在维护着阶级统治,有时它也会成为底层民众进行政治反抗的手段。

(2)宗教与社会治理

宗教在现代政治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宗教可以对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行有效的调节,从而减轻了世俗国家的政治“结构在运转过程中的负担”,能够有效地实现政治整合,维护政治秩序。但也应看到,宗教在履行社会整合作用的同时,它也可能成为社会分裂的原因。

(3)宗教与政治意识形态

宗教受到政治意识形态的制约。宗教从根本上不可能脱离统治阶级的政治意识形态,因而宗教也容易转变成阶级统治的工具。宗教虽然受政治意识形态的制约,但宗教一旦产生,也获得了自身的相对自主性,从而对政治意识形态产生影响,政治意识形态时常要在宗教教义中去寻找自身的合法性。尤其是在教会作为统治阶级的组成部分的国家中,宗教对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就更为显著。

(4)宗教与民族

宗教是民族的,任何一种现代宗教的产生都必然和某一特定的民族相联系,民族之间宗教形式的不同正是民族心理及民族文化差异性的体现。宗教作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系统,具有维系民族特征、形成民族性格强化民族凝聚力、影响民族思维方式的重要机能。各民族宗教信仰模式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族的政治。一般而言,共同的宗教信仰是巩固民族共同体的有力因素,而同时信仰具有很大差异的许多不同宗教的民族则很可能呈现出明显的政治不稳定。

(5)宗教与国际政治

宗教传播、宗教运动、宗教纷争等都会成为国家间政治关系变化的重要变量。宗教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宗教可以成为稳定国际关系的因素,如相似的宗教信仰可以巩固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但另一方面,宗教也往往是国际政治冲突的原因。

知识点3:国家与宗教关系的模式(1)政教合一模式

“政教合一”是指宗教权威和政治权威合而为一的政治制度。“政教合一”的基本特点是国家元首和宗教领袖同为一人,政权和教权由一人执掌;国家法律以宗教教义为依据,宗教教义是处理一切民间事务的准则;民众受狂热和专一的宗教感情所支配。

(2)二元竞争模式

当社会分化出独立的教会组织和国家结构之后,宗教和国家在利益和价值上就出现了分歧和争夺,严格的政教合一模式就会被二元竞争模式所替代。二元竞争模式主要存在于欧洲的基督教社会。

(3)政教分离模式

政教分离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所普遍采用的宗教与国家的关系模式。(4)宗教政党模式

宗教政党是现代资本主义主义国家中宗教与政权结合的一种特殊形式。宗教政党首先是一种政党,它是某些阶级或社会集团的代表,在政治上以夺取政权上台执政为目标。但宗教政党又具有鲜明的宗教属性,它将宗教教义结合到政治纲领之中。宗教政党往往出现在有着政教合一传统或政教关系比较密切的国家里,如德国和意大利等国,宗教政党在政治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二节 资本主义国家与宗教

本节概述:

本节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分析方法,梳理了欧洲早期国家与宗教的关系,历史性地解释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关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宗教特征。

知识点1:欧洲早期国家与宗教的关系

在基督教被定为国教之前,罗马帝国有自己的宗教,并采用政教合一模式;随着基督教的传播,教会与国家在相互博弈的过程中形成均势的、彼此消长的关系,教会与国家具有相互独立的组织机构,存在着各自独立的利益,教会与国家二元格局形成。整个中世纪,教会和国家政权在涉及社会控制的各个领域展开争夺,如行政区内任命主教和牧师的权力、对税收及教会财产的管理以及各自的管辖权范围等都是两者争夺的焦点。

知识点2: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与宗教的关系 政教关系在近现代的沿革,大致经历了如下阶段:

(1)资产阶级的宗教改革运动。经过宗教改革运动的洗礼,国家摆脱了外部的宗教控制,宗教问题转变为主权国家的内部事务。

(2)资产阶级革命与政教分离。政教分离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所普遍采用的宗教与国家的关系模式。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许多思想家提出了这一政治主张,随着资产阶级专政的建立和巩固,绝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规定了政教分离的原则。它要求取消国教,所有的宗教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教会与国家政权相分离,宗教不得干预国家的政治生活。

(3)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与宗教。当代绝大部分资本主义国家都在宪法上规定了政教分离原则,但宗教作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必然会对政治造成一定的影响,宗教与政治意识形态相互渗透,宗教也会影响政府的公共政策。

知识点3: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宗教的特征

(1)宗教宽容与信仰自由。宗教宽容是指不同宗教或教派之间、宗教与世俗社会之间应当本着宽容原则,相互容忍、相互认可、相互尊重、相互对话,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和保障宗教自由与宗教信仰自由。宗教宽容是宗教信仰自由的前提条件,只有以宗教宽容为基础,宗教信仰才能成为个人的私事,个人才有可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信仰。

(2)多元竞争与教派林立。宗教信仰的多元化是宗教宽容的必然产物,所谓多元化,即多种宗派并存发展、整个宗教格局呈现出种类繁多、派系林立的状况。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宗教的教派多元化已发展到极其复杂的局面,传统宗教教派林立,新宗教也层出不穷。

(3)世俗化与理性化。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宗教日益关心世俗世界的日常生活,而不仅仅是关心上帝天国或彼岸世界,许多宗教的信徒都淡化了对遥远天堂生活的追求,也不再只注重上帝的永恒道德和戒条,而更多地追求现实的利益和享乐。甚至一些现代基督教神学家,也逐渐放弃了“原罪说”的教条,不再把人们的物质需要、欲望都当作罪孽的根源,而是鼓励人们重视人间的现实生活,追求现世的幸福。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与宗教

本节概述:

本节论证了宗教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将长期存在的理由,论述了社会主义国家中宗教的特征以及社会主义国家中宗教作用的二重性,介绍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宗教政策。

知识点1:宗教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将长期存在

(1)宗教产生的自然根源还不可能完全消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科学知识的局限,还不能彻底摆脱自然界异己力量的影响。只要自然灾害对人们来说仍然是未能预见的盲目力量或不能控制的破坏力量时,宗教就有生存和传播的余地。

(2)宗教存在的社会根源尚没有完全消失。在社会主义制度中,虽然消除了压迫和剥削,但由于生产力不够发达,物质财富不是十分充裕,因而还不可能全部理想地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在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得以很大改善的同时,还有一部分群众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因而他们会借助于宗教获得精神的安慰。

(3)宗教具有自身的相对自主性。宗教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已经内化于人类日常生活之中,也成为人类精神意识的一部分,因而它必定具有自身的相对自主性和延续性,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失。

(4)国际宗教势力的影响。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宗教不可能在某个国家中单独消亡。现代通讯工具使人们能迅速地了解其他国家人民的日常生活,当然也包括宗教活动,所以有神论的影响很难消除。同时,随着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宗教方面的内外联系也必然日益频繁,我国宗教的存在不可能不受海外宗教的影响。

知识点2:社会主义国家中宗教的特征

(1)宗教压迫和宗教剥削已经不复存在。在以往的阶级社会里,许多宗教都作为统治阶级的组成部分,在宗教组织内部也存在着等级压迫。但在社会主义国家中,随着阶级压迫的消失,宗教的社会压迫作用已被彻底废除,同时宗教内部的剥削和压迫也会逐渐被取消。

(2)宗教的政治意识形态功能已经消失。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为政治意识形态,与有神论的宗教教义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宗教不可能像过去的阶级社会那样,成为社会主义的政治意识形态。

(3)办教的宗旨和目的已发生了变化。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确立了新的办教宗旨,即团结广大信教群众和宗教界爱国人士,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积极参加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反帝爱国、保卫世界和平运动,协助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4)宗教的社会治理功能更加突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宗教作为社会的自愿组织机构,在拥护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可以起到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安定团结的作用。同时许多宗教组织还通过各种途径,起到了扶贫济弱、救危解难的作用,这都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团结进步。

知识点3:社会主义国家中宗教作用的二重性

(1)宗教的积极作用。宗教有利于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文化事业与国际交往。

(2)宗教的消极作用。宗教和马克思主义是相对立的思想意识,宗教在某种程度上对社会主义宣传是不利的;同时,宗教问题也可能影响到民族团结,给民族团结带来消极影响;宗教也不利于激发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

知识点4:社会主义国家的宗教政策

(1)马克思主义对宗教的基本态度。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宗教政策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应当宣布宗教是私人的事情”,这是列宁在《社会主义国家与宗教》中阐明的无产阶级政党对宗教问题的一个总原则;其次,不能简单地通过行政手段取消宗教。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用“左”的办法来对待宗教问题。再次,在国家中彻底实现宗教信仰自由;最后,要坚持不懈地进行无神论宣传。

39(2)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尊重和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反对利用宗教进行违法活动、反对外国的宗教干涉和控制。

本章总结

人类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外在力量的恐惧,使得宗教成为维系人类存在的精神性力量。宗教与政治、宗教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成为人类政治思考的一个焦点,支配着人类的政治思维。如何正确处理和维系宗教与政治的关系,成为人类能否文明生活的一个重要基础。

宗教本质上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宗教是对人类现实社会生活歪曲的和不真实的反映。马克思认为,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在阶级社会中,宗教有利于统治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它能够有效地实现政治整合,维护政治秩序,对政治意识形态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在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宗教作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系统,具有维系民族特征、形成民族性格、强化民族凝聚力、影响民族思维方式的重要机能。宗教传播、宗教运动、宗教纷争也会成为国家间政治关系变化的重要变量。

历史地看,政治与宗教关系的演变,经历了不同的模式,在不同的模式之间,宗教对于政治生活的影响有着明显的不同。政治与宗教的分离,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宪政原则。宗教宽容与信仰自由、宗教多元竞争与教派林立以及宗教的世俗化与理性化,则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宗教的基本特征。

同样,政教关系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这是因为宗教仍长期存在于社会主义国家之中。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宗教产生的自然根源还不可能完全消除;宗教存在的社会根源尚没有完全消失;宗教具有自身的相对自主性,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失;同时,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宗教不可能在某个国家中单独消亡。然而,与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宗教不同,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宗教压迫和宗教剥削已经不复存在,宗教的政治意识形态功能也已经消失,办教的宗旨和目的已发生了变化,而且宗教的社会治理功能更加突出。

基于历史与国情,我国奉行如下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尊重和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反对利用宗教进行违法活动、反对外国的宗教干涉和控制。

第十章 政党和政党制度

本章知识点

政党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政治现象。在目前的180多个民族国家中,不存在或不允许存在政党活动的国家不足20个。各国的政党制度具有很大的差异,这主要根源于不同类型国家政治制度的不同。研究政党与政党制度,是理解近现代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也是政治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课题。本章主要对“政党”的辞源考释作了详细的介绍,通过对于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各种关于政党的观点的比较分析,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什么是政党以及政党的特征、分类、功能作了系统的解释和说明,同时,对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的产生、发展、基本特征、地位和作用、类型等基础知识也做了详细的介绍。

第一节 政党的概念

本节概述:

在西方国家里,政党制度同议会制度、选举制度构成代议民主制的三大支柱;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政党制度是其整个政治制度的核心。因此,要了解政党制度的内容,首先应当明确什么是政党。本节回答了什么是政党以及政党的基本特征、分类和功能。

知识点1:西方学者关于“政党”的基本观点

由于现实中的政党及政党政治的形式多种多样,关于政党的定义也各不相同。西方学者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为政党下过许多定义。

(1)政党是为选举(竞选)而建立的政治组织。

(2)政党是为了谋求官职,或是为取得权力和控制政府而建立的政治组织。

(3)政党是这样一种组织,它通常是通过它所提出的候选人担当公职,以达到控制政府机构之目的。政党有很多形式:提供担任政府职务的人员;组织这些人员制定和执行国家政策;以及在个人与政府之间起桥梁作用。

知识点2:马克思主义对政党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从政党的阶级实质角度,结合政党的组织和活动内容,对政党做了全面和深入的阐述。

(1)列宁指出:“在通常情况下,在多数场合,至少在现代的文明国家内,阶级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被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 “党是阶级的先进觉悟阶层,是阶级的先锋队。”

(2)在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提出:“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知识点3: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的定义

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由其中一部分最积极的分子所组成,具有共同的政治纲领和理论主张,采取共同的行动,为参与、取得和维护政权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知识点4:政党的特征

政党的特征,是指政党的基本特点。

第一,政党是特殊的政治历史现象。政党这个特殊的政治团体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政治现象。

第二,政党由阶级、阶层或某些重要的社会集团中的一部分人所组成。从词源上看,是从拉丁文词根pars转化而来,主要含义是“一部分”。政党是由阶级、阶层、集团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一部分人所组成。

第三,政党是有组织、有纪律的组织。建立政党是为了进行有成效的政治活动。政党要发挥集团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的作用,将全党的力量集中起来,共同行动,以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

第四,政党有自己的政治纲领。政治纲领即政见,规定了政党的基本政治目标。不同的政党有不同的政治纲领,这是由政党所代表的阶级、阶层、集团的特点和历史使命所决定的。拥有政治纲领,是政党区别于其他社会团体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五,政党与政权密不可分。政党只有掌握了政权才能实现其政治纲领。掌握政权是政党的主要目标。这是政党区别于任何其他社会组织的又一个显著特征。

政党这五个方面的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不同政治制度下的政党虽然具有不同的侧重和表现形式,但都具备这些基本的特征。

第二节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和政党制度

本节概述:

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又称政党政治,它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政党进行社会政治活动的合法规则、程序和方式。本节就资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发展、基本特征,包括资产阶级政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类型作了详尽的解释。

知识点1:资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和发展

政党最早产生于封建社会后期英国议会中资产阶级代表与封建贵族之间的政治斗争。近代意义的政党是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和民主制度建立之后出现的。

社会现实发展的客观需要,使政党现象和政党政治逐渐演化成各国的宪法性惯例,政党政治逐步被纳入立法范围。

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政党作为国家与社会、公共权力与个人权利、政府与公民的纽带,在资本主义政治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世纪以来,由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危机,政党政治也处在危机之中。“二战”以后,传统的代议制经过调整得到继续的生存和发展。

知识点2:资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特征

第一,标榜“超阶级性”。资产阶级政党以“全民党”自称,它有意模糊自己的阶级性质以获取尽可能多的选民的支持。

第二,围绕议会和选举开展活动。掌握政权和参与政权是所有政党的直接目标。在代议民主制中,议会是国家权力的核心,参加选举是政党合法取得政权的唯一手段。

第三,组织特征上的两极分化。资产阶级政党的组织结构有着核心领导圈的内部集权和普通党员纪律松散并存的特点。在西方国家,党的组织对每一个公民开放。

第四,党内派系斗争合法化。以党内派系斗争的方式协调党内各集团间的利益和权力之争。第五,资产阶级政党奉行“公平竞争”原则。资本主义的政党政治是多党竞争的政党政治。在理论上,符合资本主义宪政原则的基本精神;在现实政治中,它表明了资本主义政治所具有的竞争、反对与妥协、宽容相结合的特点。

知识点3:资产阶级政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

政党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资产阶级政党具体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政党政治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基石,是资产阶级民主的标志。

作为西方民主制度的三大支柱之一,政党制度既是选举制和议会制发展和完善的产物,也是两者运行的方式和动力,政党的活动和功能也主要体现于竞选过程和议会的党团活动中。

同时,政党政治是政治民主的标志。政党不仅是传递民意的渠道、公众参政的工具,竞争性政党政治的外在形式和“合法反对、公平竞争”的活动原则,也是西方社会公平、自由、民主的象征。

第二,政党制度是民主制度协调运作的工具。

西方国家的宪法普遍确认以分权与制衡的原则作为民主的保障。以权力制约权力,可以抑制集权倾向,但也难免会造成效率的损失。政党选举获胜,组织政府。总统制下,总统是当然的执政党领袖。议

会制下,多数党党魁组阁。政党弥补了权力分立中的沟壑,架起了权力分立的三个机构间沟通的桥梁,不至于使宪法上的制约和平衡原则把政治系统弄得支离破碎。

第三,政党政治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调整机制。

西方民主制度在经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后,能不断调整、重新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并能保证社会的相对稳定和经济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政党政治在西方社会中所起到的适时调整功能有关的。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和政党制度

本节概述:

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是无产阶级政党掌握国家政治权力,领导无产阶级和全体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镇压敌对阶级反抗的基本途径和方式。本节通过对社会主义国家政党的产生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政党的特征及其地位和作用的解释来增强了解。

知识点1: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和发展

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建立独立的工人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由自发斗争上升为自觉斗争的产物,是一种自觉行为。

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的成熟是无产阶级政党产生的阶级基础。知识点2: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特征

第一,无产阶级政党是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第二,无产阶级政党由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组成,其任务是提高整个工人阶级的觉悟。第三,无产阶级政党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战斗集体。第四,无产阶级政党是其阶级一切组织的最高形式。第五,无产阶级政党有独特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知识点3:无产阶级政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1)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制度,在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制度。而“共产党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工具;一个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条件,没有这个条件就不可能有任何巩固的和发展的无产阶级专政。”

(2)党的领导的具体方式

共产党的核心地位和领导作用主要是通过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来实现的。(3)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要保证党的领导的有效、正确与长久,作为唯一执政党的共产党必须不断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根据社会主义各国的历史实践,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关键是实行党政分开。党政分开主要涉及的是党和政的关系问题,作为执政党,要把自己的纲领政策通过政权来实施。

知识点4: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类型

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党政治的主要内容。但是,体现这种内容的形式——政党制度,在不同的国家却不是整齐划一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制的基本前提。第二,协商和监督是多党合作制的主要内容。第三,宪法和法律是各党活动的基本准则。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是领导与合作的统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关系相适应,反映和代表各族各界人民的根本利益,适应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它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政治保证。

本章总结

政党是一个特殊的政治历史现象。资产阶级在反封建专制斗争中所建立起来的民主共和制度为政党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政治条件。一定的政治制度要求一定的政党政治形式,而一定的政党政治形式必然与一定的政治制度相适应,它服务于特定的政治制度。在西方国家,政党制度同议会制度、选举制度构成代议民主制的三大支柱;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政党制度是其整个政治制度的核心。因此,研究政党与政党制度,是理解近现代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政治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课题。

资产阶级政党的大量活动是围绕议会和选举而展开的。“二战”以来,一些西方国家开始把政党制度纳入法律体系,但只是将其作为“民主”的手段和选举的工具。政党政治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调整机制。研究政党的功能应着重研究政党同本阶级群众的关系和代表本阶级利益所从事的主要活动。资产阶级政党的大量活动是围绕议会和选举而展开的,选举成为政党活动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目标。政党制度是民主制度协调运作的工具。政党政治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调整机制。

无产阶级政党是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无产阶级政党是其阶级一切组织的最高形式。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没有党的领导,艰苦创业的精神就提倡不起来;没有党的领导,真正又红又专、特别是有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队伍也建立不起来。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制的基本前提;协商和监督是多党合作制的主要内容;宪法和法律是各党活动的基本准则。

第十一章 政治团体

本章知识点

在现代政治生活中,除了阶级、阶层、政府和政党以外,政治团体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政治存在形式。本章研究了与政治团体相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从规范的意义上阐述了政治团体的定义、特征、地位与作用;同时,本章还试图运用阶级与历史的分析方法,站在现代政治文明与政治价值层面,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系中的压力集团等诸多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本章还集中阐述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性质、特征、地位、作用和发展,并用中国政治发展实践进程中的经验性材料予以论证和说明。对政治团体进行系统研究,对于清晰地理解现代政治的结构和政治过程,特别是对于综合理解政党问题、民主问题和政治发展问题,拓展学习者的学术视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政治团体的含义

本节概述:

本节从一般规范理论意义上,研究了政治团体的定义、特征、地位与作用。对政治团体进行规范的理论陈述,其意义就在于它可以为我们对现实政治生活进行政治分析提供一种理论支点。

知识点1:政治团体的定义

政治团体就是那些区别于政党和国家机关,有组织地去参与政治过程和影响政府决策的社会利益群体。代表特定集团的利益,是政治团体存在的基础;参与和影响政治过程,是它的主要任务;通过影响法律和政策的制定来实现集团利益,是政治团体的基本政治性质。

知识点2:政治团体的特征

第一,共同的利益要求是政治团体形成的基础与前提,政治团体以实现单

一、具体的团体利益和要求作为其政治行动的目标。

第二,政治团体建立的目的,是影响立法和公共政策的制定,而非夺取或掌握政权。

第三,政治团体是一种非政府组织,属于社会团体的范畴。但当它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过程的时候,便是作为政治组织而存在的。

知识点3:政治团体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政治团体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工具。在现代社会的政治活动中,政治社团是公民进行利益表达和综合的一种主要形式。公民可以随时随地就本团体所关心的问题向有关的权力机关和权力者施加压力和影响,以促成于己有利的政策的出台,以防止于己不利的政策的产生,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公民通过有组织的方式表达和实现自己利益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政治参与的过程。

第二,政治团体是政治社会化的一个新的有效媒介。公民通过参加政治团体的组织和活动,了解其所生活于其中的政治制度的结构与过程、了解主要的政治家的思想和政策倾向、了解社会上的其他团体和有关的个人的政治态度和主张等等。

第三,政治团体与政治统治、政治管理、政治稳定密切相关。团体政治不仅是参政形式、意见表达和综合方式,也是公民政治社会化的媒介,最终还是一种统治和管理,一种利益关系、阶级关系。在特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阶层、集团会利用包括政治团体在内的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来实现自己的统治,进行政治管理,实现政治稳定。

第二节 西方国家的压力集团

本节概述:

本节集中分析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系中的压力集团问题,具体而言,包括压力集团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利益集团院外活动的策略与方式、集团政治与现代西方政治的发展。

知识点1:压力集团产生的原因和背景

压力集团形成于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20年代,发展于上个世纪中叶,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些非赢利性的利益集团的大规模涌现,压力集团获得了新的发展。集团政治得以产生与发展,其原因包括:

第一,世纪转折时期的社会变化是利益集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社会背景。在转型社会中,人们赖以生存的旧的社会组织已经解体,但新的社会组织还没有建立起来。社会要维系和发展下去,就必须提供新的组织形式,即所谓“社会重组”,这就形成了利益集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社会背景。

第二,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也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说明了利益集团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利益集团的出现是权力制约的需要。国家权力的膨胀需要一种社会性的制约。利益集团作为“居间职业团体”,其实质是一种平衡日益扩张的国家权力的社会性因素。

知识点2:利益集团的院外活动

本书认为,利益集团的活动方式分为直接院外活动和间接院外活动两大基本类别。

第一,直接院外活动。直接院外活动是指利益集团或其代表——院外活动分子,在与制定公共政策的机关(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独立机构等)和个人(包括这些机关的决策者和工作人员)的直接接触中影响具体的公共政策的制定的活动。直接院外活动包括如下五种方式:

(1)社交性接触和游说。

(2)提供信息和情报。这是以一种很巧妙的方式将集团的利益和要求传达给决策者的方式。现代政府的决策量大而涉及面广,决策者几乎是不可能具备足够的知识和资料来处理他们所面对的所有问题,利益集团往往将与自己利益攸关的问题的情况进行充分调查、了解并系统地进行整理,想方设法将有关资料及时传达给有关的决策者,影响政府的决策。

(3)出席听证会。很多决策机构在一项政策的酝酿阶段都会举行公开的公众听证会。利益团体的成员经常为支持或反对国会正在审议的法律议案而到国会作证。

(4)参加政府组织的各种顾问委员会和相关的协商组织。

(5)通过司法诉讼寻求利益的满足。根据“权力分立与制衡”的原则,司法系统具有重要的政治功能,它们的很多判决具有明显的政治性质,因而集团有时可以通过影响法院的判决来表达自己的要求。

第二,间接院外活动。间接院外活动是指集团通过一定的中介,如选民和大众传媒来影响政治过程。间接院外活动包括如下四种方式:

(1)参与选举活动。集团本身可以支持或反对某个候选人,破坏自己所反对的候选人的竞选,从而影响选举结果。通过参与选举,集团实际上事先进行了“感情”投资,为以后的直接院外活动做了先期准备。

(2)利用新闻媒介影响公众舆论。在选举活动中,集团就大量使用媒体做广告来影响公众的态度,以形成对有关的立法议案的公众舆论,或形成公众舆论对某一项重要人士任命的倾向等等,以此达到最终影响公共政策的目的。

(3)基层动员(grass roots lobbying)。这是一种比较新的院外活动方式,主要是指集团影响选区选民,利用选民来影响代表本选区的议员,以最终达到影响立法的目的。这可以通过传媒、邮政、电信、大量发送邮件等方式来实现,或者是动员其成员给议员或总统写信、打电话。

(4)抗议示威活动。集团的特殊要求和利益通过其他方式不能得到满足时,还有最后的办法,就是示威、游行、罢工之类的所谓的非暴力不合作方式。

知识点3:集团政治与现代西方政治的发展

集团政治的出现,对现代西方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集团政治改变了政治决策的基本机制。在传统的代议民主制下,比较典型的政治决策机制是:相互竞争的政党在选举过程中发表本党的竞选纲领,表达各党的政策趋向,获得选民票数最多的政党成为执政党,通过国家机关的规范化的程序将其政策纲领化为具体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政策。其中,公民是通过政党的组织来参与或组织政府的活动,由政府代表公民来行使政治权力。公民是通过政党间接地同政府发生联系,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间接民主模式。同时,参与政策过程的基本角色乃是政党和国家机关,政党组织通过他们在议会里的代表提出政策建议,然后由相关的机关做出具有法律效力的决定,公民则很少直接参与政策的制定。然而,利益集团的出现,使现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机制发生了比较重大

的变化。公民一方面通过参与选举表达自己的政治要求,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过程,同时也通过压力集团政治途径直接地参与政策过程,影响政府的政策制定。当然,公民也通过政党而对政府的组成发挥作用,这是一种间接地影响政策制定的方式。

第二,集团政治表现为一种公民政治参与的扩展与深化。在传统的代议民主制时期,普通公民的政治参与是间断的、有限的,主要形式就是定期地参加选举投票。而到了当代,普通公民的政治参与已经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其重要体现之一就是普通公民通过利益集团及其院外活动的形式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

第三,集团政治客观上成为一种新的权力制约机制。集团政治是传统的西方民主政治权力制约机制的补充和发展。在传统的代议民主政治之下,权力的分立和制衡原则主要体现为不同的国家机关之间权力和责任的相互制约和平衡。20世纪以来,传统的主要以国家机关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平衡的权力制约机制已远远不能满足资本主义政治的内在要求,而集团政治的出现恰恰填补了这个空白。利益集团通过对政治决策的直接参与,客观上制约和平衡了扩张了的国家权力。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团体

本节概述:

本节阐述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性质、特征、地位、作用和发展,对于理解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的本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知识点1: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性质和特征

性质: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政治团体不是完全独立于政党和国家政权机关之外的利益群体,从法律形式上说,它们是群众团体,从其地位、作用看,它又具有很强的政治性质。因此,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组织和活动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政治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具有如下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具有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

第二,具有比较统一、规范的组织结构形式。

第三,不同政治团体之间存在着利益差别和不一致,但这种差别和不一致是建立在其整体利益一致的基础之上的。

知识点2: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地位与作用 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具有如下五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意见表达功能。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团体不是“压力集团”,但它们都不同程度地代表着一部分社会生活中的具体利益和特定方面的人民群众,通过向党和政府积极地表达和反映它们所代表的某一部分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意见。政治团体在政府决策过程中承担了一部分意见表达甚至意见综合的职能。

第二,组织功能。政治团体是群众组织,通过它把分散的个体群众组织起来,为当家作主的人民群众参政议政提供了组织渠道,为党和政府实施对社会的管理提供了方便的组织形式。

第三,参政功能。在中国,政治团体的参政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政治团体可以推选自己的代表参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其二,参与行政部门的决策。其三,政治团体参与政治协商组织及其活动。其四,利用传媒传达政治团体的要求。

第四,民主监督功能。社会主义国家的党和政府为了公正、合理而又高效地履行其政治功能,一方面需要加强其自身建设,同时也需要外在监督,政治团体的监督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外在监督。政治团体在关注和维护本团体及其成员的利益时,会对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执行情况,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遵纪守法、为政清廉等方面的情况给予关注和监督。

第五,教育功能。在党的领导下,政治团体通过各种方式教育群众,增强他们的政治意识、法律意识、公民意识,使他们能够尽快地、积极主动地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而发挥其主人翁的作用。

知识点3: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社会在社会利益结构、社会群体结构等方面的重组,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结构和群体结构向着多元、复杂并在一定意义上弱政治化的方向演变,作为党、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中介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应该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和结构的前提下,使政治团体在下情上达,反映和表达日益复杂多样的团体利益,健全利益表达和权益保障机制,对党和政府的民主监督,推进各级领导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过程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本章总结

在现代政治生活中,政治团体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政治行为主体。所谓政治团体,就是指那些区别于政党和国家机关,有组织地去参与政治过程和影响政府决策的社会利益群体。代表特定集团的利益,是政治团体存在的基础;参与和影响政治过程,是它的主要任务;通过影响法律和政策的制定来实现集团利益,是政治团体的基本政治性质。

政治团体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工具,也是政治社会化的一个新的有效媒介。同时,政治团体还与政治统治、政治管理、政治稳定密切相关。

在资本主义政治体系中,压力集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院外活动和院内活动两种方式,集团政治改变了政治决策的基本机制,扩展与深化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成为一种新的权力制约机制。

然而,与资本主义国家压力集团不同,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政治团体不是完全独立于政党和国家政权机关之外的利益群体,从法律形式上说,它们是群众团体,从其地位、作用看,又具有很强的政治性质。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具有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比较统一、规范的组织结构形式,虽然社会主义国家的不同政治团体之间存在着利益差别和不一致,但这种差别和不一致是建立在它们的整体利益一致的基础之上的。在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政治团体具有表达意见、组织群众、拓展政治参与、实现民主监督以及教育群众的政治与社会功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社会在社会利益结构、社会群体结构等方面的重组,社会主义国家的利益结构和群体结构向着多元、复杂、并在一定意义上弱政治化的方向演变,作为党、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中介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应该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和结构的前提下,使政治团体在下情上达,反映和表达日益复杂多样的团体利益,健全利益表达和权益保障机制,对党和政府的民主监督,推进各级领导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过程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第十二章 政治文化

本章知识点

政治文化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新学科领域。它主要研究不同民族和不同社会中,影响政治体系成员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的文化和心理等因素的形成过程及其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因此,政治文化研究广泛地使用了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从政治文化层面对政治现象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深入探讨不同社会和民族的文化习俗、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因素在某种特定的政治体系中的作用,同时还为比较不同政治体系的文化内涵,分析各类不同的宏观政治体系与微观政治行为之间的逻辑关系,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和方法。本章主要介绍政治文化的概念、政治文化的类型与结构以及政治社会化等主要内容。

第一节 政治文化的含义及功能

本节概述:

政治文化是某种特定的政治制度得以有效运行的重要因素,由此构成了个人行为与政治制度、政治活动之间的必然联系,本节回答了什么是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概念的提出、特征以及政治文化对于社会政治体系与政治过程的作用与影响。

知识点1:阿尔蒙德关于“政治文化”的基本观点

阿尔蒙德在《比较政治学》(第二版)(1978)一书中提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这种政治文化是在该民族的历史和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进程中形成的。人们在过去的经历中所形成的态度类型对未来的政治行为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政治文化影响各个担任政治角色者的行为、他们的政治要求内容和对法律的反应”。

阿尔蒙德认为,政治文化具有三大特征:

一是政治体系文化,即“对于国家的认同意识”; 二是过程文化,即“对于政治过程的一系列倾向”; 三是政策文化,即“对公共政策的倾向模式”。

同时,他还把个人对政治的态度分为三个组成部分来考察。

其一是认识性因素,即个人对政治体系、政治过程、政治目的、政治角色、政治产品等方面的认识。这些认识有正确的,也可能有错误的,它本身就反映了认识主体的政治态度。由于人们的政治行为源于这些认识,因而无论这些认识是否正确,都应予以关注。

其二是感情性因素,即个人对政治体系的热爱、忠诚、怀疑、疏远等情绪的反映,这些感情因素决定了人们对政治当局的要求的反应。

其三是评价性因素,即个人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对政治体系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最后,阿尔蒙德还指出,政治倾向的这三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并以各种方式相互发生影响和作用。政治认识可能受到政治感情的影响,也可能影响政治感情;政治认识和政治感情决定了政治主体对政治的价值判断,但它们又都会受到个人政治态度形成过程中诸种因素的影响。

知识点2: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对政治文化概念的理解

综合中西学者的观点,可以对政治文化概念做如下的概括:所谓政治文化,就是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它主要包括政治主体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过程、政治产品等各种政治现象,以及自身在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态度和价值倾向。这个定义包含了如下几层含义:

第一,政治文化的主体,是同政治活动的主体相一致的,既有团体性的,也有个体性的,既指普通公民,也指政治团体和其他的社会团体。阶级是政治活动中最主要的角色,也是政治文化最主要的承载者,不同的阶级会形成不同的政治文化。

第二,政治活动主体的政治态度和政治心理倾向,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历史与现实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综合作用的产物。

第三,政治文化所要揭示的是作为政治活动主体的人与政治体系及政治过程的关系;同时,也是政治文化与公民政治行为之间的关系。

第四,政治文化的内容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感情、政治态度、政治动机、政治意向、政治信念、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等内容。

知识点3: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关于政治文化的特征的描述

政治文化是一种特殊的观念形态的政治现象,由于它包括政治意识、政治价值、政治心理、政治行为模式以及民族气质、民族精神等方面的内容,因而它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概念。同时,它既不属于理论化、系统化的政治思想范畴,也不属于政治制度等现象范畴。我们可以将政治文化的特点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治文化具有深刻的阶级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这是政治文化相对于一般文化更为显著的特质。第二,政治文化有其特殊的社会结构性。第三,政治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知识点4:政治文化的功能

马克思主义强调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决定作用,但又反对把经济因素视为历史发展的唯一因素。政治文化通过人们的政治心理、政治观念、政治意识、政治信仰,而对人们的政治行为和社会的政治体系、政治过程发生深刻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将政治文化的功能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规定政治生活的基本指向和内容。第二,指导和规范各种政治行为。第三,影响政治过程。第四,维系或变革政治制度。

第二节 政治文化的类型和结构

本节概述:

政治文化是一种复杂和特殊的社会现象,有其从内容到形式,从结构到功能的特殊规定性和表现形式。政治文化的类型划分,是指根据什么标准来区别各种不同类型的政治文化。现代西方政治学者将政治文化分为参与型政治文化与服从型政治文化;冲突型政治文化、协调型政治文化和混合型政治文化;理想型政治文化和现实型政治文化;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依据政治文化的经济基础与阶级性质,将政治文化分为剥削阶级社会的政治文化与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文化。政治文化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政治意识、政治信念、政治行为准则、政治价值评价、政治动机、政治情感、政治习俗、政治心理等政治观念形态的一系列表现形式。这些要素依据一定的规律,按照社会结构多样化 50

第二篇: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政治学原理作业1 答案:一,我认为对政治权力而言,权力制约与道德制约都很重要,权力制约是外力作用,道德制约主要是靠掌握权力的主体自身的反省,联系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买车**这一案例,我认为权力制约更好,道德制约也应起辅助作用.二,制约政治权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民主政治立法和行政立法,健全监督制约权力的法律体系.(1)完善规范权力主体方面的立法.(2)抓紧行政程序立法.(3)完善廉政方面的法律.(4)完善监督方面的法律,以避免权力的滥用.2.搞好内部权力分解,建立科学的权力制衡机制.对一些重要的权力,必须加以分解,交由不同的部门和人员交叉分工序行使,使之在分工序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互相监督制约,从而改变由同一部门或同一个人多项职能揽于一身,一个人说了算的做法.3.推进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应运用行政手段,教育手段,法律手段等多种方法和途径深入宣传,广泛发动,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采取硬性措施,推动公开办事制度的深入实行.4.强化以权力制约权力,建立有力的监督机构.(1)在现有体制下,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应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以使各监督机构协调行动,形成监督合力.(2)强化行政监察机关的地位和职权.提高行政监察机关的规格,设立“行政监察委员会”,(3)在纪检监察机关双重领导体制的基础上,强化其垂直领导关系,逐步过渡到以垂直领导为主,以保证其独立履行监督职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5.还要强调社会监督,其途径和方式包括有公民监督,社会团体监督以及舆论监督.公民监督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舆论监督是一种宪法权利,舆论监督需要立法保障,兼具私益与公益的双重性质,舆论监督行为需要法律限权.政治学原理作业2 个人讨论提纲:(根据给出的小组提纲挑选一部分作为自己的个人提纲)联系实际的例子:(根据给出的多个例子任选一例,如果同学们能想出例子更好)1,诸如报刊,杂志,网络和电视等大众媒体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就是扮演的社会监督角色.媒体以调查,报道和评论等舆论形式揭发政府体系中的有些不作为和不法行为,成为了遏制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力武器.比如2003年3月,中国中部湖北省青年孙志刚在南部的广州市因为没有携带任何证件外出,被当地一个公安派出所收容,并被殴打致死.这一事件被新闻媒体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最终,涉案人员全部被依法严惩.此外,这一事件的被曝光也加速了中国政府废除旧有的强制收容制度而改为自愿接受救助的步伐.“孙志刚事件”只是中国众多新闻舆论监督案例中的一个例子.2,哈尔滨“宝马撞人事件”,一领导干部的儿媳在与一卖葱的农妇发生争执以后,其驾驶的宝马汽车突然往前冲出,农村妇女被当场撞死,还有12个人受伤.后被新闻媒体曝光,肇事者得到了应有的惩罚.3,山东的“市长下跪事件”.山东妇女李玉春因为举报济宁市副市长的劣行,并公布了这个官员下跪的丑态,而备受全国舆论的关注.小组讨论提纲: 1,社会监督所具有的功能

(1)社会监督的预防功能.社会监督不仅具有外在的对权力在支配权力过程中各种行为的约束功能,而且还能通过把权力与责任联系在一起,建立起权力主体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权力主体必须承担行使权力的后果与责任,这样也促使了权力主体审慎地运用权力.(2)社会监督的矫正功能.一旦用权失误发生,社会监督机制会诉诸于规定的程序及时调整,以减少用权失当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和损失.另外,通过社会监督还可以及时发现国家在管理机构,管理方式,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缺陷,逐步完善整个政治体制的建构.(3)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社会监督要求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救济途径与之相配合,作为它的坚实后盾和可靠保障.(4)社会监督的保健功能.社会监督作为一种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它形式上是广大社会成员对少数处于执政地位者的权力制约,本质上却是社会成员对于政治体系的之中利益表达以及对公共利益的一种维护方式.(5)社会监督的教育功能.社会监督对于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增强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提高公民的政治行为能力都是大有帮助的.2,如何发挥社会监督的功能

发挥社会监督功能的途径有三个:(1)公民监督,主要是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主人”对“社会公仆”的直接监督.(2)是舆论监督,社会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采取多种形式,表达和传导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以实现对政治权力运行中偏差行为的矫正和制约.在整个社会监督体系中舆论监督有其独特的优势.(3)是社会团体监督,即各种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对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监督,是通过选举,请愿,对话,示威,舆论宣传等形式,构成了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监督.政治学原理作业3(同学们,你们在百度搜一下,这些论文都有,如果看到其他与我们课程相关的论文,更好)(1)试论现代社会中公共权力边界问题的由来(2)政治体制改革与村民自治(3)论一体化民主决策模式(4)政治中的理性主义

(5)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

(6)对我国政治经济和外交问题的一些思考(7)对民主的历史思索

(8)保守的自由主义与激进的民主主义(9)民主化进程中的乡村关系(10)中产阶级与民主制度

(11)平等的民主观与自由的民主观

(12)公民社会理念的由来及现实意义的思考(13)村民自治:中国民主政治的微观社会基础(14)论民主政体的政治稳定功能 政治学原理作业4 一,填空题: 1,公民的意志 2,分权制衡 3,暴力 4,权力 5,政治文化 6,权力 7,工会 8,宪政建设 二,选择题: 1,C 2,D 3,ABCD 4,AB 5,ABD 6,AD 7,D 8,AC 9,CD 10,B 11,D 12,B 13,ABCD 14,ABCD 15,C 16,ACD 17,B 18,B 19,ABD 20,D 三,名词解释: 1,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2,公民权利:是指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3,共和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它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政体.4,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四,简答题: 1,宽容和理性精神体现在政治上包含哪些内容

答:宽容和理性精神是现代文明的精神实质.它包括如下内容: 一是尊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二是妥协精神;三是每个人在行动与言论时应当考虑其后果,并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2,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1)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2)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3)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4)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囿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3,经济发展如何促进政治民主化

答:一方面,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这是民主的基础之一.另一方面,与中产阶级规模发展相伴随的是教育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促进教育的发展.与上述两方面因素相联系,经济发展使人们逐步认识到自身利益并希望表达出来.公民自我意识和个人权力观念的形成,是要求制度保障其权利的开始.市场经济本身教会公民自立,多元化,宽容以及不要期望过高.这都有助于维持一个民主制度.4,儒,法,道,墨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答:(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苛政,刑律治天下.(2)法家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4)墨子的政治学说则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五,论述题: 试述“善治”模式的特征.答:第一,善治模式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善治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合作,政府于非政府的合作,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的合作,强制与自愿的合作.第二,善治模式强调国家与社会的合作,模糊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明确界限,并且更加强调国家与社会的依赖关系.作为政府管理模式的善治与市场,社会自治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社会独立组织等具有许多联系.第三,善治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强调管理对象的参与.善治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第四,善治还意味着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多元化.善治模式认为办好事情的能力并不仅限于政府的权力,在公共事务的管理中,还存在着其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4

一、填空题:

1、公民的意志

2、分权制衡

3、暴力

4、权力

5、政治文化

6、权力

二、选择题:

1、C

2、D

3、ABCD

4、AD

5、CD

6、B

7、ABCD

8、C

9、ACD

10、B

三、名词解释:

1.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

2.君主制:是指以世袭和终身任职的君主(国王、皇帝、沙皇、大公、苏丹)等为国家元首,并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实际或形式地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国家管理形式。

3.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四、简答题:

1.宽容和理性精神体现在政治上包含哪些内容?

答:宽容和理性精神是现代文明的精神实质。它包括如下内容:

一是尊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

二是妥协精神;

三是每个人在行动与言论时应当考虑其后果,并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

2.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1)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2)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

(3)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

(4)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囿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

3.儒、法、道、墨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答:(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苛政、刑律治天下。

(2)法家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

(4)墨子的政治学说则以“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五、论述题:

试述自由主义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1.个人主义原则,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它坚信社会生活中最具重要意义的是人类个体,而不是社会群体或集体组织。每个个体不仅具有同等的道德意义,而且具有独特的特性。自由的目标就是建立一种社会,使每个个人根据自己的判断尽其所能地去发展自己,追求自己的利益和幸福。基于上述观点,自由主义确立了一种中立的原则,给每个人以同样的机会做出他们自己的道德决定;它认为,人要得到自由的发展,不仅要排除人类活动的一切自然障碍,而且还要尽可能地排斥人为的干涉,而任其个人的本能自由发展和自我实现。

2.自由原则,个人自由是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它在正义、平等、权威等价值选项中具有优越性。自由优先原则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之上:相信每个人都能够按其所愿做出自己的行动选择。自由主义认识到一个人的自由可能会威胁他人的自由,所以,它倡导“法律下的自由”。按照这种观点,自由也是一种许可,每个人都必须做出承诺,最大可能地享受与其他所有人一致的自由。

3.理性原则,自由主义坚信,世界具有其理性的结构,凭借人的理性能力和严格审慎的研究,可以揭示这种理性结构。它相信在大多数情况下,个人能够做出明智的判断,即对个人最为有利的判断。同时,它也鼓励每个独立自由的个体相信进步,相信人类有能力通过争论和交换意见来解决分歧而无需流血和战争。

4.平等原则,自由主义相信平等,认为人生而平等,至少具有同等的道德价值性。这使它对平等权利采取认同态度,特别是对于“法律的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政治平等(一人一票,每票等值)给以大力支持。然而,基于个人才能和工作愿望各不相同这样的事实,自由主义并不同意社会平等或收入平等这样的观念。它更倾向于认可机会平等(给每个人以同样的比赛场地),认为那会给每个个人以同样平等的机会去实现他们不平等的潜能。所以,自由主义支持“知识精英”的原则,认为那是对天才加勤奋这一事实的认可。

5.宽容原则,自由主义还认为,宽容(容忍或允许持不同意见的人说话或行动)不仅是个人自由的保障,也是社会强大的手段。它相信,多元主义作为道德、文化和政治多样化的体现,是社会积极健康发展的条件和标志。它确保所有的观点都能够在自由思想的市场上得到检验,从而促进争论和智力的发展。此外,自由主义还倾向于认为,竞争观点和利益之间存在着一种平衡和自然和谐的关系,它往往使各种相互矛盾冲突的观念大打折扣。

6.同意原则,根据自由主义观点,权威和社会关系应该以同意或意愿为基础。政府必须建立在“被统治者”同意的基础上。这种观念使自由主义者更加支持代议制和民主制。同样,社会组织和机构也是通过追求自我利益的个人自愿协议而形成的。所以,权威,无论是政府的权威,还是社会组织的权威,都来自下面,在任何时候都需要获得合法性基础。这种认识使自由主义拥护民主,但它所坚持的自由原则又使它对民主持一种审慎的态度。在自由主义看来,民主是为了防止公共权威侵害个人自由的手段和制度保障。自由主义还认为,“民主的最大危险来自于多数的无限权威”--“多数的暴政”,因此,民主政治实行多数原则的同时,还必须实行保护少数的原则。为了防止民主偏离正轨而走上专制的道路,自由主义者主张为民主设防,给民主以限制。

7.宪政主义原则,尽管自由主义认为政府是社会秩序和稳定的保护者,但是,它始终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具有反对个人自由、实施专制统治的危险。因此,自由主义倡导有限政府。同时认为,实行政府分权,在政府各制度之间实施制衡原则,确立保障个人权利的成文宪法来界定国家和个人的关系等等,是实现有限政府目标的基本途径。

第三篇: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作业(1)[案例分析]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买车**

结合本案例,你认为对政治权力而言,权力制约与道德制约哪个会更好?如何制约政治权力?请阐述你的理由.答题思路:

对于形成性考核册中的这个案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说明什么是政府官员腐败;

2、分析为什么要制约权力;

3、结合案例分析比较分析权力制约与道德制约;

4、结合案例分析如何制约权力。

5、字数在1000字左右,(至少800字以上)

答案:

一、我认为对政治权力而言,权力制约与道德制约都很重要,权力制约是外力作用,道德制约主要是靠掌握权力的主体自身的反省,联系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买车**这一案例,我认为权力制约更好,道德制约也应起辅助作用。

二、政治学的角度讲,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首先,权力是一种关系,是一种人对人的制约关系,是权力施动者对受动者的制动关系,同时受动者也对施动者和权力过程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其次,权力是一种能力,是一个人或者机构对另一个人或者机构的驾驭能力和制约能力;权力是一种工具,权力作为一种工具手段,是行使权力、执行政策的载体和依托。

政治权力强调的是权力的政治特征,是权力现象在政治生活中的应用和体现。政治权力表现为政治主体对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它在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形式上是特定的社会公共权力。根据有关权力的一般理论,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政治权力在政治生活中还更多的表现为国家权力,反映了国家权力机构实现公共利益的行为能力。

政治权力具有如下特性:

(1)权威性,政治权力的行使要得到全体公民的认可,得到法律的授权,因此,政治权力带有一定的权威性。

(2)支配性,政治权力是一种支配力量,掌握了政治权力,也就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也就意味着在社会价值和利益分配中处于优势地位。正由于此,政治权力才成为社会势力展开角逐和斗争的焦点。

(3)强制性,政治权力也是一种要求政治服从的强制力量。它一般通过严密的组织,以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军事的等多种手段作为备用,奖励和惩罚是它的基本原则。为了实现政治服从,暴力往往是后盾。

(4)扩张性,政治权力具有自我扩张和膨胀的能力,它的应用边际直到遇到阻力和反弹而不能前进为止。而且,有权力的人总是倾向于滥用权力,所以,“绝对的权力意味着绝对的腐化”。权力的特性就使它在客观上具有了易腐败性。

(5)排他性,政治权力作为一种支配力量,倾向于排除其他权力的介入。

上述政治权力的权威性、支配性、强制性、扩张性和排他性的特点,因此,必须要有强有力的规则与法律对权力加以限制和制约,防止权力的行使者滥用权力。如此,才能建立高效、廉洁的政府,使权力真正地用来为人民服务。

三、制约政治权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民主政治立法和行政立法,健全监督制约权力的法律体系。(1)完善规范权力主体方面的立法。(2)抓紧行政程序立法。(3)完善廉政方面的法律。(4)完善监督方面的法律,以避免权力的滥用。

2.搞好内部权力分解,建立科学的权力制衡机制.对一些重要的权力,必须加以分解,交由不同的部门和人员交叉分工序行使,使之在分工序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互相监督制约,从而改变由同一部门或同一个人多项职能揽于一身、一个人说了算的做法。

3.推进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应运用行政手段、教育手段、法律手段等多种方法和途径深入宣传、广泛发动,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采取硬性措施,推动公开办事制度的深入实行。

4.强化以权力制约权力,建立有力的监督机构。(1)在现有体制下,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应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以使各监督机构协调行动,形成监督合力。(2)强化行政监察机关的地位和职权。提高行政监察机关的规格,设立“行政监察委员会”,(3)在纪检监察机关双重领导体制的基础上,强化其垂直领导关系,逐步过渡到以垂直领导为主,以保证其独立履行监督职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5.还要强调社会监督,其途径和方式包括有公民监督、社会团体监督以及舆论监督。公民监督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舆论监督是一种宪法权利,舆论监督需要立法保障,兼具私益与公益的双重性质,舆论监督行为需要法律限权。作业2 个人讨论提纲:(根据给出的小组提纲挑选一部分作为自己的个人提纲)

联系实际的例子:(根据给出的多个例子任选一例,如果同学们能想出例子更好)

1、诸如报刊、杂志、网络和电视等大众媒体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就是扮演的社会监督角色。媒体以调查、报道和评论等舆论形式揭发政府体系中的有些不作为和不法行为,成为了遏制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

有力武器。比如2003年3月,中国中部湖北省青年孙志刚在南部的广州市因为没有携带任何证件外出,被当地一个公安派出所收容,并被殴打致死。这一事件被新闻媒体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最终,涉案人员全部被依法严惩。此外,这一事件的被曝光也加速了中国政府废除旧有的强制收容制度而改为自愿接受救助的步伐。“孙志刚事件”只是中国众多新闻舆论监督案例中的一个例子。

2、哈尔滨“宝马撞人事件”,一领导干部的儿媳在与一卖葱的农妇发生争执以后,其驾驶的宝马汽车突然往前冲出,农村妇女被当场撞死,还有12个人受伤。后被新闻媒体曝光,肇事者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3、山东的“市长下跪事件”。山东妇女李玉春因为举报济宁市副市长的劣行,并公布了这个官员下跪的丑态,而备受全国舆论的关注。小组讨论提纲:

1、(1)社会监督的预防功能

社会监督是遏制政治生活中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效手段。社会监督以一种无所不在的监控方式通过对政治权力的运行和政治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警戒,表现出巨大的震慑力量,促使人们谨慎、正确地使用权力,并拥有诉诸法律的手段对违法违纪行为进行制裁,因而能够有效地防止权力运行偏离既法定的轨道。严格的社会监督,能有力地促使一切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增强法制观念,依法用权。

社会监督不仅具有外在的对权力主体在支配权力过程中各种行为的约束功能,而且还能通过把权力与责任联系在一起,建立起权力主体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权力主体必须承担行使权力的后果与责任,这样也促使了权力主体审慎地运用权力。

(2)社会监督的矫正功能

对权力主体的防范不可能天衣无缝,对其的约束也难以保证每一次权力运用都得当。但是社会监督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够对不当或越轨的权力行为予以及时的矫正和补救。

(3)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

由于社会监督对滥用权力的行为及其责任者有要求国家对其进行法律制裁的权力,由此体现了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

(4)社会监督的保健功能

社会监督的功能不仅在于它对社会政治生活中所出现的弊病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的治疗,更重要的是通过全面监督,可以为民主政治的建康发展起到保健的作用。

(5)社会监督的教育功能

社会监督不仅能保障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而且对监督者也是一种极好的民主教育和训练,通过参与监督,可以提高公民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素质。

2、如何发挥社会监督的功能

发挥社会监督功能的途径有三个:

(1)公民监督,主要是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主人”对“社会公仆”的直接监督。

(2)是舆论监督,社会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采取多种形式,表达和传导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以实现对政治权力运行中偏差行为的矫正和制约。在整个社会监督体系中舆论监督有其独特的优势。

(3)是社会团体监督,即各种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对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监督,是通过选举、请愿、对话、示威、舆论宣传等形式,构成了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监督。作业3思路:(同学们,你们在百度搜一下,这些论文都有,如果看到其他与我们课程相关的论文,更好)

(1)试论现代社会中公共权力边界问题的由来(2)政治体制改革与村民自治(3)论一体化民主决策模式(4)政治中的理性主义(5)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6)对我国政治经济和外交问题的一些思考(7)对民主的历史思索(8)保守的自由主义与激进的民主主义(9)民主化进程中的乡村关系(10)中产阶级与民主制度(11)平等的民主观与自由的民主观(12)公民社会理念的由来及现实意义的思考(13)村民自治:中国民主政治的微观社会基础(14)论民主政体的政治稳定功能 例文:(仅供参考)政治与理性

答:“政治与理性”这样的题目听上去有点自命不凡,但是,它自命不凡的原因,正是它自命不凡的籍口,十九世纪以来,两方思想,一直不遗余地批判政治结构中的作用或理性的匿意。因此,我再一次捡起这个庞大的话题不显得极不恰当。然而,这么多先前的尝试也是一个,它保证任何新的冒险比先前的也差不到那儿而且不管怎样大约也和以前的一样幸运。

启蒙的任务是大大扩展理性本身的政治权力。但是十九世纪的人们很快就开始疑惑。在我们的社会中理性是不是已变得过于强大,他们开始担心在一个倾向理性化的社会和针对个人及其自由权利,种方及其延续的某些威胁之间,存在一种关系,他们搞不清是不是存在这种关系,换句话说,自康德以降哲学的作用就是防止理性越出经

验,给定物的界限,但也是以这个时候起——即从现代国家,从社会的政治管理发展之日起——哲学的任务也同时是对政治理性的过渡权力保持警觉,这样一种未来的生活更能给人以希望,理性化和政治权力的过渡这间的关系显而易见,我们无需等到出现了解层制和集中营才认识到存在这样关系,但问题是如何来处理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

我们要“审判”理性吗?在我看业,没有什么比这么干更而无功的,第一,这一领域和有罪或无罪无关。第二,把“理性”当作无理性的对“二面毫无意义。”第三这样一种审判会使人我们掉进一个陷阱,扮演理性主义者或非理性主义者武断且乏味的角色。

我们要考察这种现代文化所持有的,源自启蒙的理性主义呢?我想这正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某些成员的做法,我不想讨论他们的著作——这些作品非常重要,也很有价值。我建设采取另我一种方式,考察理性化和权力之间的联系。

1,明智的方式或许不是把社会式文化的理性化当作一个整体,而是分析理性在几个领域的过程。每个过程都基于某种基本经验:癫枉,疾病,死亡犯罪性等等。2,我认为“理性化”是一个危险的说法,人们试图对什么事物进行理性化的时候,碰到的主要困难不是考察他们符不符合理性原则,而是去揭示它们运用的是哪种理性。3,尽管启蒙在我们的历史以及政治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是一非常重要的阶段。但是如果我们想理解我们如何陷入自己的历史。我们必须一些更为遥运的过程。大家知道,在欧洲社会,政治权力趋向于赵来越集中的形式,数十年来,历史学家一直在研究国家及其行政管理和科层体制的组织方式,政治权力与理性这项研究建立在几个基本假设上面,把它们归纳如下:(1)权力不是实体。权力也不是什么神秘的财产,必须孜孜探求这财产的起源,权力只不过是人们之间的某种关系。这种关系自成一类边就是说,它和交换生产交往不是一类,尽管也和他们综合在一起,权力的特殊之处是,一些人多力可以全百地决定其他人的行为,但是从来不会彻底地强制地进行,把一个人绑起鞭打,他承受的只是施加给他的暴力不是权力。但是如果他被诱使说话,当他用最后的手段就是宁死也不说这样他就是被迫使以一种特定的方式行为,他的自由就受制于权力,他就被治理。(1)如果一个人能保持自由,不论他的自由多少,权力仍然使他受利于治理,没有在的拒行,就没有权力,(2)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所有关系来说,许多因素都决定着权力。理性化也持和经济过程特有的理性化,或生产;沟通技术特有的理性化,不一样和科学话语的理性化也不一样,无论人们形成的团体是大是小,无论是男人对女人,还是成人对儿童,还是一个阶级对一另一阶级,还是一个官僚集团,对全体人民施加的,人们对人的治理都包含一个形成的理性,而不是工具性的暴力。

第四篇:政治学原理

一、填空题

1、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3、亚里士多德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4、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

5、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1、理想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2、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3、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问题、价值中立问题。

4、伦理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5、自秦汉到晚清,中国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延续2000多年。

1、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参与是公民权利的首要内容。

2、公共利益具有公共性

3、经验事实表明,4、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主要有能力素质、身份资格

5、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实行

1、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人民、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2、权力制约原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分权原则

3、专制君主制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4、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

5、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

1、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

2、一元主义和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

3、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社团是、青年组织和妇女组织。

4、在权威主义和极权主义国家,政府官僚集团和军人集团

5、美国政治舞台一直由民主党

1、制度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它强调政治权力的获得以及政治权力的运作必须遵从人们的政治正义观念。

2、政治秩序最关键的核心是

3、政治合法性危机主要指政治秩序或体系丧失其合法性的情况。

4、古代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是统治

5、宪政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权力制约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

1、现代意义的政治参与思想是源自于近代民主理论中有关人民权利

2、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的政治行为。

3、我们把人民运用其直接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的监督机制称之为以权利制约权力的监督。

4、制约权力是监督的本质之所在。

5、根据的监督制约机制

1、第三条道路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混合的政治主张和意识形态,或者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政治口号。

2、政治文化具有延续性,它通过政治社会化得以传播和沿袭。

3、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

4、自由主义认识到一个人的自由可能会威胁他人的自由,所以,它倡导法律下的自由。

5、现代保守主义倡导最大可能的经济自由和最小可能的政府管制。

1、一般而言,政治发展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

2、早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经历了国家建设、民主化、福利化三个阶段。

3、宪政建设是实现当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

4、政治稳定是政治发展实现其他目标的前提。

5、选举权和罢免权是民主得以保障和保存的基础性权利。

1、具有现代化和 民主意识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2、民主的基础与前提是倡导宽容精神和个人独立。

3、代议制民主理论是现代民主的主流理论,也是现代通行的民主宪政制度的理论基础。

4、宪法和个人权利被看成是民主宪政体制下约束政府权力的根本机制。

5、宪政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权力制约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

1、“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B)社会时期。A 封建B奴隶C 资本主义D 原始

2、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A)。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苏哥拉底D 西塞罗

3、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最为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古代的(D)学说和古希腊学者们的认识。

A法家B杂家C兵家D 儒家

4、下列思想家中权力政治观的代表人物的是(B)。A孔子B韩非C庄子D 荀子

5、中国古代的法家主张,政治之道在于(ABC),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A法B势C术D变

6、政治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根据市场经济中人与人之间行为的互动关系,形成特定的分析模式有(ABD),用来分析和解释政治现象。A联盟理论模式B博弈对策模式C 制度变迁模式D 理性选择模式

7、西方现代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ABCD)。

A政治沟通分析方法B心理研究方法C政治系统分析D社会学研究方法

8、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现象的方法有(A BCD)。

A经济分析方法B历史研究方法C利益分析方法D 阶级分析方法

9、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B)。

A制度研究途径B 权力研究途径C 政策过程研究途径D 政治功能研究途径

10、政治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AB)。

A政治哲学研究B 政治科学研究C政治经济研究D 政治法律研究

1、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D)而展开。

A 皇位继承B 治民之术C 统治术D 治国之道

2、梁启超认为君主专制政体、君主立宪政体和民主宪政政体代表政体的进化方向,通过改良途径建立(B)是中国未来政治的发展方向。

A 君主专制政体B 君主立宪政体C 民主宪政政体D 共和政体3、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C)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A 民粹主义B民族主义C精英主义D 民众主义

4、亚里斯多德认为政治的最高形式就是(D)。A 城市B 民主C 法律D 国家

5、古典政治学时代政治学研究的主题是关于(ABC)。

A城市国家的观念B城邦的理论C世界国家论D直接民主理论

6、古罗马时代人们对政治问题的思考主要体现在对(AD)的研究当中。A法律B 城邦C社会D国家A7、基督教神学后期最有影响的人物是()。A托马斯·阿奎那B 菲尔默C 马基雅维利D圣•奥古斯丁8、16-17世纪以后,“第三等级”要求废除等级制和限制君权的想法,反映在政治思考和研究中,就形成了反对专制主义的(ABC)理论的诞生。A社会契约B 君主立宪C人民主权D自由主义

9、“科学主义”政治学时代主要的研究方法是(ABC)。A经验主义B实证主义C科学主义D理性主义

10、(C)方案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A 科学主义B经验主义C现实主义D理想主义

1、马克思主义认为(D)是凝聚社会力量的核心。A 集体B政党C 民族认同D利益

2、(ABCD)是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A 组织B能力素质C身份资格D理论与策略

3、(D)是政治权力的潜在作用方式。A命令方式B规范方式C 说服方式D压力方式

4、政治权力实现方式中的(C)是积极的权力作用方式。A 说服方式B命令方式C奖酬方式D规范方式

5、影响中央与地方权力的配置的因素有(ABCD)。A 两者之间的利益分割B民族关系C文化传统D历史状况

6、在常见的讨论中,权利一般被分为(A)和道德权利。A 法律权利B 经济权利C 教育权利D文化权利

7、下列权利属于第二代“权利”的是(ABCD)。A受教育权利B健康C选择职业D 保持最低生活标准

8、政治权利的内容在早期关于人权的若干历史经典文献中就有明确体现,这些文献包括(ABCD)。

A《权利法案》B 《人权宣言》C《美国独立宣言》D《人身保护法》

9、八大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本着(ABCD)的方针,实行参政议政,参与民主政治生活。

A肝胆相照B荣辱与共C互相监督D长期共存

10、立法权力、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是社会公共权力的一种(D)划分。A 体系性B 结构性C系统性D功能性

1、为了有效消除执政者的欲望,防止执政偏向,亚里士多德提出了(ABD)等一系列的权力制约方法。

A限任B 监督C 法治D选举

2、纵观各国的宪法,以下的(ABCD)体现了法治原则。

A 司法独立B 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 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

3、除了国家的阶级本质之外,下列的(ABCD)因素影响着具体国家和历史发展阶段中具体政体的选择。

A具体的历史条件B民族构成C政治力量的对比D经济生活方式4、17世纪英国思想家洛克以掌握立法权人数的多少为标准,把政体分为(ACD)。

A君主政体B共和政体C民主政体D 寡头政体

5、马克思主义认为(A)制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A专制君主B贵族C二元君主制D 寡头制

6、从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政体形式主要有(ACD)。

A苏维埃政权形式B委员会政权形式C巴黎公社政权形式D 人民代表大会政权形式

7、当今世界,(ABD)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A法国B 中国C德国D日本

8、“守夜人”的小政府阶段政府的职能主要是(ABCD)。

A保护社会成员的财产安全B提供一些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C保卫国家不受侵犯D保护社会成员的人身安全

9、一般说来,政府组织机构主要包括(ABCD)。A行政机构B国家元首C 司法机构D立法机构

10、下列国家中采取两院制的有(ACD)。A 日本B中国C 美国D英国

1、政治学家划分国家与社会的界限,力图界定公共权力的范围和社会自治以及个人自由的领域。在此方面,德国学者(D)的观点最具代表性。A 叔本华B 黑格尔C 康德D 哈贝马斯

2、现代民主是一种“多元民主”,这种多元的民主以(AD)为特征。

A 组织的多元化B 两院制C 多党制D社会权力的多中心3、1869年8月,德国创立了第一个民族国家范围内的工人阶级政党,即德国(A)。

A社会民主工党B 社会工人党C 共产党D共产主义者同盟

4、欧美的保守党、自由党、民主党、共和党等都属于(A)政党。A核心会议型B精英型C支部型D代表性

5、政党以其(ABCD)影响成员和选民,从而实现成员广泛的社会化。A方针B意识形态C 政策D 理论纲领

6、(AD)可谓多党制的典型。A法国B美国C日本D意大利

7、在目前的政治研究中,人们一般把政治社团组织分为(ABD)。

A制度性团体B协会性团体C保护性团体D 社区性团体

8、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社团是(BCD)。A农民组织B青年组织C工会D妇女组织

9、政治社团发挥功能和作用的途径主要有(ABCD)。A大众传媒B立法机关C超国家机构D政党和议会党团

10、在西方发达国家。社团发挥其作用的非常规方式有(ABCD)。A合法示威抗议B 政变C 恐怖活动D司法诉讼

1、社会主义将(D)确定为其宪政规则。A司法独立B三权分立C党的领导D议行合一

2、针对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危机,有可能出现的政治行动主要是(D)。A政治妥协B政治改良C政治革命D政治改革

3、(A)认为,处于当代这种深刻的理性多元主义的现实中,指望人们都持某一种综合性教义是不可能的,除非用国家力量来压迫民众。A罗尔斯B韦伯C托克维尔D亨廷顿

4、提高政治体系的效率,首先就要求政府的(AD)能够符合市场经济对政治体系的要求。

A机构精简B 工作高效C 人员廉洁D职能合理

5、传统政治观点主要关注围绕着国家(C)而产生的行动与思想。A合法性B治理C政权D统治

6、(A)认为,在确立各种规则时,必须要征得参与者的同意,所谓“同意限定公正”。

A布坎南B哈耶克C罗尔斯D诺齐克

7、经济制度效率概念是20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D)率先提出的。A布坎南B 萨谬尔森C凯恩斯D帕累托

8、治理方法的单一从根本上说是古代治理中缺乏(D)精神的结果。A法制B法治C民主D平等协商

9、治理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B)认为,治理与统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A布坎南B罗西瑙C俞可平D韦伯

10、善治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ABCD)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A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B 合作C伙伴关系D 协商

1、参加政党活动在资本主义国家多集中在(D)期间。A游行B集会C 公决D 选举

2、作为萌芽形态的选举制度产生于(A)社会。A奴隶制B原始C 封建D 资本主义

3、在国家的选举中,选举一般是指选举(AB)。A 国家代议机关的代表B国家特定的国家公职人员C 政党领袖D议会首脑

4、(A)在18世纪大革命时开始承认秘密投票。A法国B美国C 英国D 意大利

5、(ABC)采用多数代表制计算选票方法。A 美国B 法国C 英国D意大利

6、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但在民主政治制度中,(B)是最根本的民主途径。

A监督B选举C弹劾D 罢免

7、自上而下的监督我们称之为政治监督,它属于政治治理行为范畴,包括(ABCD)。

A司法监督B行政监督C立法监督D政党监督

8、一般来讲,(A)只有在民主社会和宪政国家中才能存在和实现。A 社会监督

9、公民委托出去的只是国家的治权,而始终掌握着国家的主权。因为公民可以利用(ABC)制约手段监督和影响政府的行为。

A 撤销决定B制止行为C 否决议案D罢免权利

10、新闻舆论的监督方式主要有(ABC)等舆论形式。A调查B 报道C评论D批评

1、根据阿尔蒙德观点,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ABC)A政治态度B政治信仰C政治感情

2、政治理想是社会成员在政治活动中重要的精神依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AD)。A政治动机D政治行为

3、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D)在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点的时候指出,国家统治=暴力+文化领导权,其中,拥有文化领导权使其政治统治合理化。A哈贝马斯B 伯恩斯坦C 马佐尼D葛兰西

4、政府必须建立在“被统治者”同意的基础上,这种观念使自由主义者更加支持(AB)。A代议制B 民主制

5、克林顿和布莱尔政府所倡导的“第三条道路”宣称是一种“新革新主义”,它倡导建立一种新的结构,并把(ABC)作为其基础。A机会平等B个人责任C公民和社区动员D自治6、20世纪后期在西欧,“新法西斯主义”往往与(ACD)的狭隘民族主义相联系。

A超国家主义B 反对民族融合C反对全球化D反对移民运动

7、生态主义是20世纪60-70年代开始在发达工业化国家兴起的(ABC)的意识形态。

A倡导保护生态平衡B相信自然界为有机整体

C倡导保护环境D提倡用温和的改良的办法对待环境危机

8、从社会成员个体的角度讲,政治社会化是一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有关政治体系的(ABCD)的过程。

A知识B 规范C价值D 规则

9、在成年阶段,政治社会化主要通过(ABCD)来实现。

A日常社会生活B大众传媒C 政治实践D政治活动

10、特定的政治符号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政治(BD),因此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政治文化的传播作用。

A凝聚意义B 代表意义C 表现意义D 象征意义

1、马克思主义分析(AC),为我们确定政治发展的含义提供了指南。

A国家类型历史演变的方法论B阶级分析的方法

C社会发展D辩证唯物论

2、在当代,政治发展主要指政治的(A)过程。

A现代化B民主化C法治化D法制化

3、保守—改良的发展道路,以(A)为典型。A德国B美国C英国D 法国

4、(D)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根本途径。A发展经济B 共同富裕C政治发展D政治制度化

5、从广义上看,政治文明主要是指公共领域里的(C),它意味着人们之间的普遍合作。

A政治稳定B 政治一致C政治秩序D政治共识

6、早在古希腊的时候,(D)就指出法律与秩序的联系:“法律(和礼俗)就是某种秩序,普遍良好的秩序基于普遍遵守的法律(和礼俗)的习惯”。A希罗多德B 苏哥拉底C柏拉图D 亚里士多德

7、(D)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认为“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

A布坎南B 哈耶克C罗尔斯D 亨廷顿

8、宪政的核心是(D)。A 形成公民社会B 依法治国C 保障自由D民主政治

9、只有民主权利得以真正确立,公民的自由才可能得到保障,而两者的统一是在(A)的框架下才能实现的。A宪政

10、(D)提供了全球化的物质基础。D 技术革命

1、古希腊时期的(AB)等人都把民主视为“暴民政治”或“愚民政治”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

2、从历史和理论发展逻辑来说,(C)民主理论是民主理论最早和最典型的形态。C直接参与

3、精英民主理论所指的精英是指(CD)上最优秀的人物,他们是与普通大众相对应的一个群体。C 政治D道德

4、理想主义途径认为民主的价值在于(ABD)A 权威B平等C 自由D 自治B5、民主制度对公民个性的“抑制”,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专制,即(B)。B社会的专制

6、美国经济学家(A)指出,民主本来是用来防止一切专制的,但是,如果多数人的统治不被限制,民主这种理想就会成为一种新的专制权力的根据。A哈耶克B熊彼特C诺齐克D布坎南

7、(A)革命实践了“人民主权”原则,通过革命推翻旧制度,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模式。A法国

8、第三次民主化浪潮实现民主化的方式是(CD)。A暴力革命B军事战争C妥协D选举

9、美国政治学家科恩提出民主政治需要具备的物质条件是(ABCD)。

A地理条件B经济条件C平等和福利D设施条件

10、市场经济本身教会公民(ABCD),这都有助于维持一个民主制度。

A宽容B不要期望过高C自立D多元化

1、政治: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2、政治学:政治学是指研究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社会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行为主义:行为主义是指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1、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2、政治权利:政治权利一般指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所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政治自由、政治参与和社会平等三个方面的权利。

3、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是政治共同体(国家)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之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4、权力: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5、权利:权利是指某人或某一群体所享有的从事某种行为的资格或正当性。

1、国家:国家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按照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

2、法治原则:法治原则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按照民主要求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国家组织原则。

3、国体: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哪个阶级处于统治地位,哪个阶级处于被统治地位。

4、君主制:君主制是指以世袭和终身任职的君主(国王、皇帝、沙皇、大公、苏丹)等为国家元首,并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实际或形式地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国家管理形式。

5、二元君主制:二元君主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形式上由君主与议会共同掌握,但实际上较大权力为君主所有,政府也对君主负责,议会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6、共和制:共和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它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政体。

7、国家元首:国家元首是指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1、利益集团:利益集团是指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治性团体。

2、政治社团组织:政治社团组织就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或价值取向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治事务和政府决策的社会组织或团体。

3、市民社会:市民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4、政党: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5、政党制度:政党制度就是指由国家法律所确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所形成的关于政党的地位和作用、政党之间相互关系、政党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则或规定。

1、公开性:公开性指每一个公民都有权获得与自己的利益相关的政府政策的信息,这些政治信息必须能够及时通过各种传媒为公民所知,以便公民能够有效地参与公共决策过程,并且对公共管理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

2、政治秩序:政治秩序是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

3、政治共识:政治共识它指的是人们对政治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制度的一种普遍的认识与看法。

4、政治合法性:政治合法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5、治理:治理治理是以维持政治秩序为目标,以公共事务为对象的综合性的政治行动

1、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2、选举: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的一种政治过程。

3、选举制度:选举制度是一个国家通过法律规定的关于选举国家代议机关代表以及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程序和方法等各项制度的总称

4、政治监督:政治监督,又称之为自上而下的监督,它属于政治治理行为范畴,指的是在政治治理过程中,国家有权机关为保证公共权力主体在所担负职权的正当范围内行使公共权力,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纠偏的各种活动,包括宪法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政党监督。

5、社会监督: 社会监督,又称之为自下而上的监督,指的是社会团体组织(主要包括政治社团、舆论机构等)和公民个人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广泛政治权利,以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各种政治权力主体进行的监督。

6、公民监督:公民监督主要是指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

1、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2、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

3、政治信仰:政治信仰是人们对特定政治理论、信条、制度等深深的情感卷入

1、政治发展:政治发展主要是指当代政治的现代化问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现代化问题。

2、政治革命:政治革命是指以阶级为政治主体旨在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统治的暴力行动,是政治权力迅速实现变更,以一种政治体系代替另一种政治体系的激烈的变革。

3、政治改革:政治改革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与变化,也即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矛盾状况及其对统治权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政治体系的改进,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政治统治的过程。

4、政治稳定:政治稳定是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定、权力结构的稳定、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

5、宪 政:宪政主要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6、有限政府:有限政府指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都受到法律明确规定和社会有效制约的政府。

1、民主: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

2、民主化:民主化就是社会政治体系摆脱传统特性,以民主核心价值为基础,建立和推行现代民主宪政的过程。

第五篇:政治学原理

1、政治是一种社会的利益关系,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为(A)A戴维·伊斯顿

2、“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便是政治。”说这句话的是(B)B孙中山

3、中国古代的政治研究的主导流派是(C)

C儒家

4、“人类在本性上,也正是一个政治动物。”这是(B)的著名论断。

B亚里士多德

5、在理论内容上,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政治研究从属于(A)A伦理学

6、现代政治学学科最早出现于(D)

D美国

7、自宋代后,儒家发展产生了(C)思想,为封建专制统治所利用。

C理学

8、西方国家政治生活中所遵循的许多基本原则都产生或成熟于(D)时期。

D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9、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主张政治学研究应采用社会学、心理学和统计学的方法,主张政治研究应价值中立,并以此为基础形成“(A)”。A政治科学

10、(B)是第一个使政治学从伦理学中独立出来的现代政治学的奠基人,他的《君主论》也是探讨“治国术”的经典名著。

B马基雅维里

1、政治学理论中通用的国家一词是指“(D)”。D、state

2、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将按(C)来划分共同体范围,作为国家区别于原始氏族制度的两个基本特征之一 C地域

3、(C)指出:“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一个阶级的机器。” C列宁

4、卢梭研究的关于国家起源的学说是(C)C社会契约论

5、关于国家起源问题,最早提出自然生成论的是(A)A亚里士多德

6、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历史形态与社会演进图式是相应的,即历史上的国家可以分为(A)A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7、1648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现代(D)体系形成的标志性事件。D民族国家

8、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基于“(C)”的特殊的社会管理职能从原有意义上的社会职能中分化出来。C生态保护

9、在现代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发展过程中,发展最快、最完善、最现代化的主要还是(B)。B暴力机关

10、(A)国家的特点在私有制、代议制、普选制、分权制衡和政党制度等经济政治基本制度和原则中得到了集中体现。A自由资本主义

1、国家政权组织形式表明国家权力的横向配置关系,又叫做(B)。B政体

2、(A)总结出五种政体,分别是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和僭主政体,并认为这五种政体之间呈现为一种内在的循环过程A柏拉图

3、把政体分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民主政体和暴君政体、寡头政体、暴民政体等六种类型的是(C)C波利比乌斯

4、(C)的混合政体理论对近代初期反对君主专制,建立民主政治发挥了重要的影响。C波利比乌斯

5、亚非拉国家采用的政体多数是严格管制社会的政治参与活动,但对于非政治性的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空间则给予相当的自由。这是(C)的特征。C威权政体

6、下列国家中,当前采用总统制的典型国家是(B)。

B美国

7、下列国家中,当前采用半总统制的典型国家是(C)。

C法国

8、下列国家中,当今采用委员会制的典型国家是(D)

D瑞士

9、英国的政体是典型的(A)。A议会内阁制

10、将国家元首、行政首脑和三军统帅之职集于一人的政体是(B)。B总统制

1、政府最为狭窄的涵义,是指管理整个国家的最高(B)B行政机构2、17、18世纪,对人民主权原则理论贡献最突出的是英国思想家霍布斯、洛克和法国思想家(A)A卢梭

3、分权制衡理论最为经典的表述者是(C)。

C孟德斯鸠

4、一般认为,(A)对于保持政治稳定和凝聚政治认同大有好处。A虚位元首制

5、预算表决权是由(B)行使的一项重要职权。B立法机构

6、最早设置议会督察专员制度的是(D)。

D瑞典

7、英国的国家元首采用(A)。A虚位元首制

8、责任政府原则要求,政府以及政府工作人员必须向(D)负责。

D人民

9、在美国,弹劾总统是(C)的职权。C参议院

10、司法机构是掌握裁判权的国家机构,核心职能是(A)。A审判

1、政党的(A)是由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揭示出来的A 阶级性2、1847年6月成立的(D)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政党。

D共产主义者同盟 3、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建了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B)。B 兴中会

4、多党制起源于(C)。C法国

5、我国的政党制度属于(B)模式。B一党领导制

6、两党制最初起源于(A)。A英国

7、日本的政党制度是典型的(D)

D一党独大制

8、执政党(在朝党)、反对党(在野党)的划分依据是(C)C是否掌握国家政权

9、我国八大民主党派是中国的(B)B参政党

10、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A)A执政党

1、早在古希腊城邦政治时代,就有公民对政治的直接参与,这被称为(B)B直接民主

2、下列属于政治参与主体的是(D)

D公民

3、现在英国、美国、法国等法律都规定选民的年龄下限是(A)周岁。A18

4、政治参与通过公民的(C)来制约政治权力的行使,并通过政治参与所形成的的授权达成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C政治权利

5、一般来说,“公民”一词反映了一种法律上的(A)。A平等关系

6、(C)是政治权力的最终所有者,其影响政治的途径就是广泛的政治参与,是运用法律赋予的权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治决策。C公民

7、公民最基本、最常见、最普遍的政治参与形式是(B),它是公民对现实政治过程的一种综合性选择。B选举投票

8、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中的一些成员为了共同的利益而结合在一起,通过积极影响政府决策而达到群体利益的社会团体一般被叫做(D)D利益集团

9、利益集团主要是通过(A)来进行政治参与,进而影响政府的决策的。A 利益表达

10、由全体公民投票对法案进行表决或否决的活动是(B)B公民复决

1、当代政治文化研究起始于美国政治学家(A)。A阿尔蒙德

2、政治认知是属于(B)的一种具体形态。

B政治心理

3、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群体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看法和价值规定是(D)。D政治意识形态

4、社会的政治文化的学习、传播、普及和延续的过程就是(B)。B政治社会化

5、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最为系统化和强有力的手段是(B)。B学校

6、政治社会化实际上就是(C)的社会化。C政治文化

7、如果政治生活中的社会成员没有明确的政治角色观念,就是(A)政治文化。A地域型

8、社会公众积极遵从一整套具概括性且明确陈述的价值观,且将这政治性念奉为圭臬,而不论其是否可能实现,这是(C)的政治文化的特征。C意识形态

9、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是典型的(B)政治文化。B依附型

10、一个社会中,民众对政治生活观念、价值出现严重的分歧和对立,是(D)政治文化的特征。

D极端 1、1966年,(B)在其《比较政治学》一书中首次使用了“政治发展”这一概念。

B阿尔蒙德

2、西方学术界关于政治发展的基本理论依据都是一个,即(A)的理论。A现代化

3、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发展模式是(B)类型。B早发内生型

4、(D)政治发展主要指的是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模式。

D后发外生型

5、实现政治权力迅速变革,使政治体系发生的全面质变的政治发展途径是(C)。C政治革命

6、政治革命后按照革命承诺和宗旨,全面改造整个社会的各种关系,奠定新社会的本质基础,这是(C)C政治更新

7、为了加快政治发展的步伐,我国目前正在进行(A)A 政治改革

8、中国的政治发展问题是从(B)开始的。B晚清

9、基于对民族国家选举民主的功能异化的反思,哈贝马斯提出了以交往理性为基础的(C)概念。

C协商民主

10、从政治发展规律的普遍性来看,政治发展的核心是(D)

D国家政权

1、国家制定对外政策的指南及国际政治的核心要素是(B)。B国家利益

2、(A)反映了国际体系的空间利益关系。A地缘政治

3、国际政治最重要和最稳定的行为主体是(D)

D国家

4、根据国际组织的基本性质、活动目标和范围划分,联合国属于(A)国际组织。A一般政治性

5、当代国际政治中最重要的非国家行为主体是(C)。C政府间组织

6、当前最重要、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是(B)。

B联合国

7、我们把国际政治中各种主要的行为主体通过长期联系和互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有机整体叫做(C)C国际体系

8、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C)。

C周恩来

9、目前的国际体系是(D)。

D多极竞争体系

10、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是(A)A 独立自主、多选题(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一个或者多个是正确的)

1、下列关于“政治”的表述中属于权力性解释的是(AB)

A、政治是国家的活动,是治理国家,是夺取或保存权力的行为 B、政治是权力斗争,是人际关系中的权力现象

2、下列关于“政治”的表述中属于管理性解释的是(CDE)

C、政治是人们在安排公共事务中表达个人意志和利益的一种活动,政治的目标是制定政策,也就是处理公共事务 D、政治是制定和执行政策的过程

E、政治是一种社会的利益关系,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

3、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对政治这一概念的基本界定是(ABCDE)

A、“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体现”B、“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C、“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 D、“政治是一门科学”E、“政治是一种艺术”

4、西方政治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关于政治概念的区别主要是(ABDE)

A、西方政治学的政治概念重点围绕政治现象本身展开论述 B、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政治概念深刻地揭示了政治的本质

D、西方政治学的政治概念强调政治活动总是与人们的意志和利益相联系

E、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政治概念真心实意地表达了为人民谋取利益的主张,并指出了促成人民利益真正实现的具体途径。

5、在古代中国语境中,言“政治”则必然包含下面的涵义(BCDE)

B、政治含有国家处在或趋于良好状态的内在规定性

C、要达到政治所内涵的良好状态,必须首先依据一定的规矩或标准 D、政治也就是国家依据一定的规矩处于或趋于稳定状态 E、政治必然是与国家有关的

6、在古代西方语境中,政治的涵义应包含(ABCDE)

A、政治是与城邦联系在一起的B、政治是城邦公民特定生活状态的总和 C、城邦生活状态的特征是自由、平等D、政治是与专制不相容的 E、没有了政治生活的公民就不成其为“人”

7、在中世纪欧洲,政治所具有的基本涵义包括(ABCDE)

A、遵守契约和法律构成了政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规范B、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活动开始萌芽 C、政治是与国家和民族联系在一起的D、政治研究主要着眼于论证神权统治的合理性 E、这一时期的政治研究从属于基督教神学

8、西方非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主要方法论有(ACDE)等。A、伦理学方法论C、法学方法论D、社会学方法论E、神学方法论

9、马克思的(BC)的理论发现,促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成熟。B、唯物史观C、剩余价值理论

10、公元1500年~19世纪后半叶,政治学代表人物及经典的政治论著有(BCDE): B洛克的《政府论》C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D密尔的《代议制政府》E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

1、一个典型的现代国家应该包括(ABCE)等基本要素。A领土B人民C政府E主权

2、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的这一基本原理,可以从(BCDE)方面来理解: B国家的产生是基于统治阶级的意志C国家政权始终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 D国家权力始终是用来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E国家是有组织的暴力

3、国家的相对自主性可以从(ACE)几方面来理解: A国家是代表整个统治阶级来实行阶级统治的

C在形式上,国家是以第三种力量的面目出现来实施阶级统治的

E国家利益不仅在形式上,而且一定程度上在实质上也具有社会公共利益的性质

4、历史上,关于国家的起源问题作出的探讨包括(ABCDE)A自然生成论B君权神授论C社会契约论D暴力征服论E社会分工论

5、传统国家形态包括(ABCD)等几种具体形态。A古代城邦国家B古代帝国C中世纪封建王国 D专制国家

6、现代国家的具体形态包括(ABCDE)。

A自由资本主义国家B法西斯国家C晚期资本主义国家D社会主义国家 E第三世界的威权主义国家

7、从国家的本质来看,国家的基本职能包括(CD)C政治统治的职能D社会管理的职能

8、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主要分析产生国家相对自主性的情况是(BC)。B国家处于某种危机状态时C国内各阶级的斗争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时

9、国家的(ACD)实质上是三位一体的,共同构成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统治的基石。A经济职能C社会职能D特殊的社会管理职能

10、法西斯国家的共同特点是(ABCE)

A在事实上取消了议会和一切的公民权利制度B法西斯党支配一切,实行极权统治 C行政首脑具有无限的权力E整个政府就是一部军事官僚机器

1、国家形式包括(BD)方面内容。B国家机构形式C国家机构

2、国家结构形式表明了(ACD)

A国家权力纵向配置关系C国家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D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3、亚里士多德认为正宗政体有(ACE),是为公共利益而统治的好政体。A君主政体C贵族政体E共和政体

4、现代以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主要考虑标准,把政体区分为(BCD)B民主政体C极权政体D威权政体

5、现代以政府内部各机构之间的权力关系为依据,把政体区分为(ABCDE)。A议会内阁制B总统制C半总统制D委员会制E社会主义议会共和制

6、现代民主政体主要有以下特征(ABCD)

A竞争性的选举制度B立法、行政和司法各权力部门之间的相互制衡 C公民社会的独立性D在意识形态领域倡导多元价值并存

7、西方学者将威权政体进一步划分为(ABCDE)等亚类型。A君主统治型B个人统治型C支配政党型D宗教控制型E军人政权型

8、与议会内阁制相比,总统制在(ACD)方面具有优越性。A政治稳定性C应付紧急情况D政府的稳定

9、从历史上看,世界上存在(BCD)等国家结构形式。B单一制C联邦制D邦联制

10、我国当前的国家形式可以表述为(AB)。

A国家结构形式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单一制B政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1、我国的单一制的优势和特点表现在同时采用(CD)制度上。C特别行政区D民族区域自治

12、当今采用单一制的典型国家有(ABCD)A英国B法国C日本D中国

13、当今采用联邦制的典型国家有(ABCDE)A美国B印度C瑞士D加拿E德国

1、广义的政府包括(BCD)。B立法机构C行政机构D司法机构

2、现代政府的基本原则包括(ABCD)。

A人民主权原则B责任政府原则C分权制衡原则D法治原则

3、现代国家的国家机构一般包括(ABDE)。A国家元首B立法机构D司法机构E行政机构

4、美国总统属于(AE)A个人元首E实位元首

5、现代国家中,议会的主要职能是(ACD)A代表职能C立法职能D监督、制约职能

6、议会采用两院制的国家有(ABCE)A英国B加拿大C爱尔兰E美国

7、行政首脑的职权包括(BCDE)

B任免权、发布命令权、决策权C行政业务的指导监督权D准立法权和准司法权 E掌管军事与外交事务的权力

8、科层组织的(ABCDE)特征使得对科层组织及其成员的控制颇难得到保证。A内在的扩张倾向B专业特长C常任制D根深蒂固的习惯E政策的执行者

9、现代司法机构在政治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特别体现在(ACD)几个方面。A司法独立C司法审查D行政裁判制度

10、按照政治学理论的解释,在我国,广义的中国政府包括各级(BCDE)B人民法院C人民检察院D人民政府E人民代表大会

1、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对于政党的涵义主要有以下(ABCD)种表述:

A联合说B中介说C选举组织说D政治团体说

2、政党拥有下列基本特征(ABCDE)

A政党是特殊的政治历史现象B政党具有阶级性C政党是有组织、有纪律的政治组织 D政党拥有一定的政治纲领E政党和国家政权密不可分

3、对于政党的产生,西方学界看法不一,主要(ABCDE)等从不同角度解释了政党产生的原因。A内生党B外生党论C制度论D历史局势论E发展论

4、按照政党的阶级属性,可以将政党划分为(DE)D资产阶级政党E无产阶级政党

5、按照意识形态,可以将政党划分为(ABC)A激进型政党B改良型政党C保守型政党

6、政党的主要功能包括(ACDE)

A目标制定。B发动革命C利益表达与聚合E培育与遴选精英

7、多党制又可以分为不同的亚类型,包括(ABD)。A温和多党制B碎片化多党制D一党独大制

8、以政党数量为依据划分政党制度类型的方法最主要包括(ACE)A“三分法”C“五分法”E“七分法”

9、下列国家的政党制度具有典型的两党制特征的有(ABCDE)。A英国B美国C加拿大D澳大利亚E新西兰

10、政党竞选纲领一般表现为一系列具体的政策主张,主要包括(BCD)B可以评估的具体的政策目标C政策实施的体制与结构D政策实现的日程表

1、政治参与具体来说有以下几层涵义(ACDE)A政治参与的主体是普通公民或者由公民组成的社会团体

C政治参与的客体是政治体系的政治过程D政治参与的目的是影响政府的决策 E政治参与的途径常常多种多样

2、政治参与的特征主要表现为(ABCDE)

A动机复杂性B非职业性C目的单一性D途径和方式的多样性E明确的行为表示性

3、政治参与的宏观功能有(ABCDE)

A有助于维护、支持、促进民主政治的正常、健康运行与发展

B有助于促使国家政治权力在尽可能公平而健康的轨道和方向上运C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D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E有助于维持政治稳定和整个社会的正常发展

4、政治参与的微观功能有(ABC)A公民对政府的制约监督功能 B培养公民主体意识和民主意识 C有助于政策的贯彻执行

5、公民的政治参与主要有(ACE)等形式。A投票C政治结社E参加各种政治活动

6、政治参与的主体包括(CD)C公民D政治社团

7、我国目前最主要的政治社团是(BCDE)B工会C青年组织D妇女组织E工商联合会

8、政治参与采取的具体途径受(ABC)的影响 A参与的范围B制度化的参与渠道C政治文化的影响

9、利益集团的政治参与的非强制性利益表达包括(ABD)A政治捐款B直接游说与间接表达D参与决策

10、詹姆斯·Q·威尔逊认为战后促进利益集团崛起的因素主要有(ABCD)A经济的广泛发展B政府的政策本身创造了利益集团

C政治组织不像利益集团会自然而然的形成D一种组织产生了相对立的组织

1、政治文化作为政治体系的精神反映,通常表现为(ABCDE)等形态。

A政治认知B政治情感C政治态度D政治意识和政治信念E 政治动机和政治价值观

2、政治文化的内容可以分为(BDE)等层次。B政治心理D政治思想E政治意识形态

3、政治思想则是公民或团体对政治生活中的政治现象,特别是政治体系深思熟虑后所形成的比较全面的稳定的观点、想法和见解。包括(ABCDE)。A政治理想B政治信仰C政治学说D政治理论E政治价值观

4、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是(BCDE)。

B政治性和文化性C民族性与普适性D时代性与继承性E阶级性与社会性

5、政治文化的结构包括(BCD)几个方面。B体系的文化C过程的文化D政策的文化

6、根据政治文化的历史发展历程可把政治文化划分为(ABC)。A地域型政治文化B依附型政治文化C参与型政治文化

7、下列属于政治社会化的途径的是(ABCDE)A家庭B学校C政党D报纸E政府

8、一般来说一个民主政体的文化基础主要表现在(ABD)

A政治权威被公民普遍认可B公民积极地参与政治生活D参与主体的多元化

9、根据社会成员所抱持政治信念的世俗化程度可以将政治文化分为(ABC): A传统的政治文化B意识形态的政治文化C实践型的政治文化

10、美国社会的政治文化类型应该是(CDE)。

C多元政治文化D参与型政治文化E实践型的政治文化

1、衡量一国政治发展的标准主要是在一定政治秩序的前提下实现(AC)。A政治民主化C政治制度化

2、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有(ABC)。A政治民主化B政治制度化C政治高效化

3、国内学术界一般把政治发展类型分为(BD)。B早发内生型D后发外生型

4、下列国家属于早发内生型政治发展模式的是(CDE)。C英国D美国E法国

5、下列国家属于后发外生型政治发展模式的是(BC)。B新加坡C巴西

6、后发外生型国家在政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不利因素包括(ABCDE)A时间的巨大压力B早发内生型国家示范的压力C问题的巨大压力 D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巨大张力E缺乏自主性

7、政治发展的基本途径是(DE)。D政治革命E政治改革

8、政治革命后必须经过(ABE)才能达到政治发展的目的。A政治重建B政治更新E政治社会化

9、政治发展的普遍性表现在(ABC)等几方面。

A政治发展现象本身的普遍性B政治发展规律的普遍性C政治发展趋向的普遍性

10、政治发展的特殊性表现在(BCDE)等几方面。

B政治发展模式的特殊性C政治发展过程的特殊性D影响政治发展因素的特殊性 E政治发展程度的特殊性

1、国家政治的主要特征体现在(ACD)。

A是无政府国际体系中的政治关系C根本动因是国家利益的综合博弈 D主要表现形式是各主权国家对外政策的制订和实施

2、影响国际政治的主要因素有(ABCD)

A时代性质B综合国力的对比C国家利益D地缘政治

3、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关系体现在(ABCDE)

A国际政治是国内政治的对外延伸B国内政治受国际政治的影响和制约C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的主体不同D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的利益取向不同E国内政治存在公共权威,而国际政治不存在公共权威

4、以下属于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是(ABD)A国家B国际组织D跨国公司

5、以下属于国际政治行为主体的是(ABCD)A中国B联合国C欧盟D欧佩克

6、国际体系的历史形态包括(BCDE)。

B维也纳体系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D雅尔塔体系E多极竞争体系

7、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ABCDE)。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互不干涉内政C互不侵犯D平等互利E和平共处

8、从新中国建立至今,我国的外交政策经历了(ABCE)几个变化过程。A“一边倒” 外交政策B“两条线” 外交政策

C“一条线一大片” 外交政策E“全方位”外交政策

9、新时期我国外交面临的主要挑战是(ABCD)

A霸权主义B强权政治C一超多强不利于维持中美关系的平衡发展D台湾问题

10、中国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发展的新型伙伴关系和友好合作关系具有的特点是(BCDE)B互不为敌C双方具有共同的利益D各自都有合作的愿望 E双方能够采取切实的措施发展相互关系 是非题(在正确的题目后面打A,错误的题目后面打B)

1、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是一个全新的体系,它与历史上其他政治学体系都构成了重要区别。(A)

2、中国共产党人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提供重要的新内容。(A)

3、“事鬼”这一祖先崇拜传统所遗留的宗教神权政治观,和“尚文”而形成的以礼乐为中心的制度化是春秋战国时代产生的政治成就。(B)

4、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离不开权力这一政治的核心问题。(A)

5、政治研究的最早内容是权力研究(B)。

1、“国家”概念与中国古代的“国家”概念在含义上基本一致。(B)

2、国家不能相对独立于社会和阶级之外。(B)

3、从长远看,现代国家自主性的发展为国家的最终消亡创造了条件。(A)

4、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历史形态与社会演进图式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B)

5、国家职能中,社会管理职能对于政治统治职能具有优先性。(B)

1、国体决定着政体,因此,一国是什么国体就有与之对应的政体。(B)

2、最早研究政体问题的是亚里士多德。(B)

3、社会主义国家的政体均为民主共和制,全部采用新型的议会共和制。(B)

4、不管是单一制还是联邦制,在文化方面具有较高的同质性对于维持一个国家的内部稳定和良好运转有着重要的正面作用。(A)

5、立宪君主制和共和制的区别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第二,国家元首有无任期限制。(A)

1、多数联邦制国家倾向于采取两院制,多数单一制国家倾向于采取一院制。(A)

2、不论是虚位元首还是实权元首,都属于个人元首制。(A)3、2006年的美国政府就是指布什政府。(B)

4、责任政府原则是指现代政府以及政府工作人员都必须向国家元首负责。(B)

5、根据三权分立的原则,议会的职能仅限于代表全体人民“立法”。(B)

1、两党制就是指一个国家只有两个政党,并由他们轮流执政的制度。(B)

2、国民党是我国第一个近代政党。(B)

3、现在很多国家不同政党竞选纲领出现了政治主张趋同的现象。(A)

4、西方资产阶级政党的产生直接得益于西方国家代议制、普选制等基本政治制度的逐步完善。(A)

5、一般将国家对政党的有关法律规定即视作是政党制度本身。(B)

1、与制度化政治参与相比,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具有相当程度的随机性和不可预见性。(A)

2、网络时代政治参与的新发展给传统的政治参与带来了活力,但是同时又有可能激发政治参与的负面功能。(A)

3、政治参与也可能导致负面功能,这在当今的发达国家表现尤为明显。(B)

4、公民参与政治的目的与政党参与政治的目的一样。(B)

5、中国公民就是中国人民。(B)

1、民主的政治文化环境的形成离不开教育水平的提高。(A)

2、统治者的政治文化与被统治者的政治文化也可以等同于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划分(B)。

3、政治民主化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文化。(A)

4、政治文化是政治社会化的外在形式,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实现和形成的内容。(B)

5、国旗国徽是政治社会化过程的途径形式。(A)

1、政治发展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学者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B)

2、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是一对相似的概念。(B)

3、政治发展以追求政治稳定为目标。(B)

4、政治发展与政治现代化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A)

5、政治革命是政治发展的重要途径,政治革命本身就是政治发展。(B)

1、国际政治是指主权国家之间的政治活动和政治关系。(B)

2、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B)

3、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国际政治主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A)

4、现在国际体系的特征是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控制着世界政治局势。(B)

5、中国对外交往的基本准则是反对霸权主义。(B)

下载政治学原理各章要点(全面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政治学原理各章要点(全面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形成性作业参考答案 答案1:政治学原理作业1 政治权力具有自我扩张和膨胀的能力,它的应用边际直到遇到阻力和反弹而不能前进为止。而且,有权力的人总是倾向于滥用......

    政治学原理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孙中山先生是( )政治观的代表人物。 A. 管理 B. 神权 C. 道德 D. 权力 2. 亚里斯多德认为政治的最高形式就是( )。 A. 城市 B. 民主 C......

    微机原理各章知识要点、小结五篇

    各章知识要点、小结 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系统概述 本章知识要点: 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 微型计算机的特点。 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 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本章小结:本......

    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原理》各章复习要点

    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各章复习要点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阐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经济规律。本章的重点......

    政治学原理参考资料

    政治学原理案例答案 政治学原理作业1 一:综合本案例,你认为对政治权力而言,权力制约与道德制约哪个会更好?如何制约政治权力?请简述你的理由. 答:我认为对政治权力而言,权力制......

    政治学原理2

    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作业2讲评 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情况说明 答题思路请大家务必把握住.其它的材料供大家参考政治学原理第二次形成性考核 答题思路: 个人提纲:按照社会监......

    2011 政治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形考作业一: 答案: 一、我认为对政治权力而言,权力制约与道德制约都很重要,权力制约是外力作用,道德制约主要是靠掌握权力的主体自身的反省,联系香港财政司司长梁......

    政治学原理学习体会

    精选范文:政治学原理学习体会(共2篇)《政治学原理》是山西财经大学mpa核心课程,作为主讲教师参加本次精品课程培训学习,很有必要,也很有收获。周先生深入浅出的讲述,认真负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