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几个有效方法

时间:2019-05-15 03:33: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几个有效方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几个有效方法》。

第一篇: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几个有效方法

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几个有效方法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第二初级中学

易园巧

【摘要】 概念是知识的基础,是学生学习的核心,生物学科也不例外。本文对初中生物概念教学进行了初步总结,用教学实例阐明了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四种方法,只要使用得当,便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概念教学;课堂效率

【正文】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在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通过抽象、概括,舍弃了事物的次要的、非本质的特性,把握了事物的本质特征,并据此把同类事物联合起来,就形成了事物的概念。

知识,从其结构来说,是概念与概念间所形成的这样和那样的联系,因此也可以说概念是学生学习的核心,概念的掌握是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一个重要课题,生物学科也不例外。生物学概念是中学生物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生物的结构、生理乃至一切生命现象、原理及规律的精确而本质的阐述。正确的生物学概念,既是生物知识的组成部分,又为获得更系统的生物学知识奠定基础。

初中生物学首次让孩子真正意义上接触到系统的生物学知识,也是让系统知识取代模糊印象的一个桥梁。对于刚升入初中的同学来说,生物学的感性经验很多,如何让学生

对生物学产生兴趣,如何在他们的大脑中绘出一幅比原来更加美丽的图画,如何让他们保持原有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课堂学习和课后学习,甚至让他们日后成为一个有专业水准的研究人员,我认为都应该从生物学基本概念入手。下面我就用具体教学实例来谈谈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几个有效策略。

一、让学生找出概念,帮助他们理解概念

如:在讲生物学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时,我先问学生两个问题:

1.你认为什么是生物的生活环境? 2.什么叫生态因素,它分为哪两类?

有的学生说:环境就是空气清新,草木茂盛。有的这样描述:我们生活的环境有许多鲜花,有高山、有流水,环境非常优美。而教材中环境的概念是这样定义的:“环境不仅指生物生存的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由此看来,学生对环境的理解是事物的表象,是学生的感性经验,而教材中所表述的环境则反映了事物的本质。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学生感性经验中的环境是直观形象思维的结果,而教材中的定义则需要学生的抽象思维。因此要想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这个概念就必须帮助学生完成思维方式的转换:由直观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换;从经验思维到理论思维的转换。

学生通过预习很容易从教材中找到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教师要求学生将这两个概念下面的文字划上横线,并大声朗读体会,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比如,当你在家时,家这个空间就构成了你的生存环境;到学校后,学校这个空间就构成了自己的生存环境。通过这样的场景设计,突出环境的本质之一“生存空间”。

当你在家做作业时,家人在旁边看电视,肯定会影响你做作业的速度。现在咱们正在上课,同学们在听课,但是如果有个别人在说小话,做小动作,势必会影响教师讲课,你们听课。这种情况如经常发生,势必会影响你们今后的发展,那么,家人或这个同学就构成了影响你们生存的因素。看电视的家人、做小动作的同学、空气、草木、鲜花,高山、流水都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生存和发展的因素,因此它们被称作环境。通过这些例子突出: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这一本质。

二、通过具体生物学现象,利用实例和学生的经验形成正确的概念

如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和生物圈》第二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本节内容就概念而言,除了生态系统外,还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食物网等概念。其中,生态系统的概念是本节内容的核心概念,是教学的重点之一。

教师可以有效地进行情景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丰富和强化学生对生态系统的感性认识。比如提出问题:你的家乡在哪里?环境如何?学生回答:我的家乡在米易,山清水秀,环境很好,有森林、果园、河流、各种鸟类……

教师小结:你的家乡米易县城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安宁河也是一个生态系统,灵官山是一个生态系统,此外一块农田、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学校,大到一个地球,小到一个池塘都是一个生态系统。

接下来教师可以追问:“什么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又是由哪些成分组成?各种成分之间有何关系?各种成分有何作用?各种成分在生态系统中承担什么角色?为什么把植物称为生产者?把人和动物称为消费者?把微生物称为分解者?”(特别注意: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与人类社会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有何差别,这是学生理解概念的一个难点。)

简而言之,生态系统必须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它们分别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而非生物成分则指阳光、水、空气等。

最后列举有关生态系统的正反实例,强化概念教学。如: 1.龙肘山是生态系统吗?(是,它由山上的各种非生物

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

2.池塘里的所有鱼是一个生态系统吗?(不是,因为鱼是池塘中的生物成分而不包括非生物成分。)

这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了生物学现象(事物的表象)和学生已有经验进行生物学概念教学,引导学生对生物学现象认真观察比较、分析、交流和讨论,归纳找到隐藏在表象下事物之间内在的关系和本质属性,从而概括出生物学概念,完成了概念的教学。教师又及时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具体实例,从而达到巩固概念教学的目的。

三、教学时注重学生抽象概念的形成

比如组织、器官和系统这三个生物学基本概念,学生既不易形成,又不易理解,而学生形成并理解了这三个概念,对于整个初中生物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人的发育过程,从受精卵到组织、器官、系统,然后结合装片加深对各组织的认识,再结合人体本身,指出人体中的各器官以及由它们构成的各个系统。最后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进一步理解细胞如何分化形成各种组织,不同组织如何构成器官,不同器官如何构成系统。当然,到此为止学生对于抽象的组织、器官、系统这三个概念也已形成。

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了解自己 增进健康》中,对于健康是这样定义的:“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

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这和学生平常认为的身体健康有一定出入,后两方面也容易忘记。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我通常将“身体上”和“心理上”写在眼睛位置,将“社会适应”写在嘴的位置,画成一个笑脸好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效果不错。

四、在生物科学发展史教学中再现概念的形成过程 讲述光合作用这一概念时,就充分体现了这一过程。首先,从“柳树生长之谜说起”实际上是简略介绍了光合作用的研究过程。从17世纪上半叶,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的实验入手,介绍了他只用雨水浇灌柳树,5年后柳树增重80多公斤,土壤仅减轻不到100克。他据此认为柳树重量的增加,主要来自于水。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利用小树、绿色植物、蜡烛和密闭容器证明了植物能释放氧气。1778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进一步证明,上述情况只有植物的绿色部分在光照下才有可能。1782年,瑞士牧师谢尼伯通过实验证明植物在光下放出氧气的同时还需要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通过实验证实,绿色植物在光照下还能够合成淀粉。这段科学史有助于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来龙去脉,让学生亲身体验并且经历人类探索光合作用的漫长过程。当然,结果证明补充这些知识非但不增加学生负担,反而使学生兴趣陡增,理解深刻,相关知识点掌握非常牢固。

【结语】 如何让学生对生物学保持原有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课堂学习和课后学习,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概念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关键。通过上述几种教学方法不难看出,无论选择哪一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舍弃事物的次要的、非本质的特性,把握事物的本质特性”是概念教学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如果突破这一关键点,并能恰当运用举例、朗读等辅助教学的方法,再加上艺术地处理课堂突发事件,那么我们的课堂便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①心理学(章志光主编)

②生物学(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③生物学(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④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龙泉教育 陈良)

第二篇:如何实现初中生物概念的有效教学

如何实现初中生物概念的有效教学

【摘 要】概念是指以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事物的本质属性。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的基础,也是中学生物教学的重点、难点。搞好生物学概念教学是中学生物教学成功的关键。本文针对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生物学概念的原因;提高生物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等方面阐述了如何进行高效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的具体做法及思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 概念教学 有效性 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4.004

生物学概念是组成生物学知识和思维的基本单位,更是对生物学中具有共同属性的事物、现象的归纳和概括,他反映了生命现象的本质特征。对初中学生而言,掌握生物概念往往是他们成功获得知识的第一步。具体来说初中生物学概念从性质上多为具体概念。为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通过具体生物学事实现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辨别、比较,对事实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共同属性进行归纳概括,从而促使学生真正形成正确概念。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同时实现。让学生具体来说应该怎样有效地实施生物概念教学,提高生物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呢?现在我就从几个方面对此进行简单的探讨。

一、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进行概念教学

在传统教学中,实施概念教学的常用方法,通常是教师告诉学生某个概念,学生就认真的把概念背下来。这种方式下,学生无论接受知识,还是吸收知识都是相对被动地,而且,知识的传授也是由抽象到抽象的。缺少形象的展现和学生的理解。这种方式显然是不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即使学生背到了需要掌握的概念,他们也很难理解其中的含义。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这种依靠背诵而记得的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留下的印象是不会深刻的,学生很快就会将其遗忘,同时还会逐渐对这个学科失去信心和兴趣。事实证明,采用学生熟知的现象,引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进行概念教学,既可以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又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还能为概念教学获得成功打下基础。因为在教学中引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完成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加工、转化为自己的新知这一个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例如让学生观察他们生活中经常熟见的生物现象,如生物的结构、形态、遗传、生理以及进化等方面的直观现象,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把这些直观现象形象的用语言进行描述,进而形成初步的概念。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在堆积进行归纳、深化,进而引导学生建立更完善的科学概念。这样不仅学生的主体性的到了发挥,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都会大幅度的提高,概念教学的效率也就明显增长了。

二、找出关键词,剖析概念

一个完整的概念,往往是由几个要素构成,引导学生把它的几个要素找出来,解剖要素并把各要素关键词串联起来,就会形成一个简化的概念。如,光合作用概念中关键词为“绿色植物”、“叶绿体”、“光能”、“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氧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关键词分别代表的内容。“绿色植物”是光合作用的适用范围;“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能”是光合作用的条件;“二氧化碳和水”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有机物、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三、抓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解概念

每一个概念都有其内涵和外延,以体现概念的本质属性和所指的对象范围。教师只有引导学生透彻地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才能使学生全面理解并正确地运用概念。例如,对“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概念经过分析可以得出: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的变化是它的内涵。它的外延则是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对无性生殖、克隆均不适用;只讨论配子的形成规律,不讨论配子的结合规律;只讨论细胞核中基因的前后代传递规律,不讨论细胞质中的基因传递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理解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

四、充分利用感性材料,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概念是抽象的,是用语言文字叙述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概念的获得有赖于感性材料和经验,如果学习缺乏一定的感性材料或经验的支持,容易使学生死背定义而未能理解和掌握其真正涵义。前苏联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说:“任何思维,不论它是多么抽象多么理论的,都是从分析经验材料开始,而不可能是从任何其他东西开始的。”这里所说的经验材料,主要是感性材料。总之感性材料越丰富、越全面,概念掌握越准确。例如“应激性”的教学,先演示盆栽植物含羞草,让同学亲自触摸,观察含羞草叶的反应状况;让学生自己观察草履虫在显微镜下,滴加NaC1溶液后它的运动方向;通过学生做实验亲自体验了这两个现象后,再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并对概念下定义,这样能让学生从不懂到懂,深刻理解概念。

要提高探究学习的有效性,要备好课,合理安排探究实验的时间,及时、科学地启发指导学生,经常体会和反思探究教学。同时幽默、趣味性的语言,能够使单调沉闷的课堂教学活跃起来,成为教学的助推剂,融洽师生关系的润滑油,激活学生思维的催化剂。

总的来说,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效率,需要各位生物教师不断的探索,研究,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改进。但是面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多方面的实际,如何在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学有所用,通过学习,无论是对知识,还是在学习知识过程中所形成的能力,都能够对学生将来的实际生活起到积极作用,是每一位教师所应该关注,并将其作为自己教育的最终目的的。相信通过每一位初中生物教师的不断努力,无论是在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率上,还是提高学生的能力上,我们都会起得诸多成绩的。

参考文献

[1]贺利辉.初中生物的概念教学探究[J].读写算.2010(09).[2]张华.浅析初中生物课程中的概念教学[J].大众周刊.2011(03).

第三篇:高中地理的概念教学中有效方法

高中地理的概念教学中有效方法

晋州市第五中学 李巧玲

地理概念反映的是地理事物及其演变过程的本质属性,是对地理事物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地理基础知识的组成部分,是理解和掌握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关键,它作为地理抽象思维的基本元素,直接影响到地理判断、推理与论证。高中地理综合性强、涉及面大,课本中出现的概念多,特别是地理术语和地理名词多,学生学习难度大。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抓好地理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准确掌握和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是进行创新教育的基础,也是地理教学的基本任务。

一、实地观察

一些概念照本宣科很抽象,可带领学生到室外实地考察,先观察地理事物的外部特征,再综合、分析,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形成概念的内涵。如学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时,带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樟树、山茶树、广玉兰树等,并与梧桐树、柳树、水杉树比较,了解到前面这三种树木的叶子革质、有光泽、呈椭园形,并且终年常绿。“常绿阔叶”为它们共同特有属性。它们都是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树,由这些树木构成的森林即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再让学生自己分析梧桐树、枫树、马尾松是不是常绿阔叶树?学生马上会回答:梧桐树、枫树是落叶阔叶树;马尾松常绿而不是阔叶。这样,学生对常绿阔叶林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二、抓关键词

表达概念内涵即地理事物本质特征的往往只有几个词语。我们教师要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分析疑难点。如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这一概念,学生对“物质”并不难理解,“宇宙间”却难以确定。我指出,地球也存在于宇宙空间,是天体。但是,在地球大气圈以内的物质只能说是地球上物质,不能说是天体。地球大气顶部是宇宙空间与地球的界线。教师只要讲清这一界线,学生就容易明白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星际物质、运行中的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等都是天体。而停在发射架上的人造卫星,或是降落到地面的流星体残骸即殒星就不是天体。

三、类比法

明确了单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后,为了能达到准确运用的目的,还必须搞清概念间的几种关系。

①近似概念

如天气和气候,国土和国土资源,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水资源、水力资源和水利资源等都属近似概念,很易混淆。只有从本质特征即内涵上区分,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才能确定适用范围。例如降水和降雨,都表示大气中水汽凝结降落到地面这一现象。不同点是降水指从云雾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和固态水,而降雨即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滴状液态水。可见,降雨只是降水的一部分,仅指液态水即雨水。所以,在描述气候特征时,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用的是“降水量”;河流的五种补给形式之一是“雨水”即降雨,两者不可调换。

②矛盾概念

外延相反的概念叫矛盾概念。如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寒流与暖流,重工业与轻工业等。这类概念也必须从内涵入手,找出差异再分析外延上的相反性,确定“矛盾”所在,才能正确区分。如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是一对矛盾概念。可再生资源是在人类历史时期内不断更新生长、繁殖的资源;在人类历史时期内不能重新出现的即是非可再生资源。两者的差异便是“人类历史时期内能否重新出现”这一时间尺度,也是导致外延相反的主要原因。根据这一标准分析,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都是可再生资源。

③包含关系的概念

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城市环境三个概念,都表示人类生存的环境。但地理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创造的人工环境;城市环境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的地区,人口多、房屋密集、交通拥挤是最大的特点。可见三个概念中,内涵最丰富的是城市环境,外延最大的是地理环境。

因此,要区分这类概念,应在确定内涵的基础上,根据内涵大外延小,内涵小外延大的原则来分析彼此间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④概念的广义和狭义

有些概念,由于时间、空间范围不同,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教学时,应抓住概念的时间、空间差异找出“广”和“狭”的原因,确定适用范围。如水资源,广义水资源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狭义水资源仅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不包括海洋水、大气水。这样,从空间范围看,“广”和“狭”非常明显。同样道理可区分广义农业和狭义农业,广义沿海和狭义沿海。

四、顺口溜记忆法

对于一些简单枯燥的概念还可以编成顺口溜,给学生记忆。比如:太阳的八大行星就可以这样记忆: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行星绕外边;唯有地球生物现,温气液水是由缘①。

①温,适宜的温度。气,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还有对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字以及它们在地球上的分布可以这样去记:地球表面积,总共五亿一;水陆百分比,海洋占七一。陆地六大块,含岛分七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广;大西“S”样,印度北冰洋。板块构造学,六块来拼合;块内较稳定,交界地震多。

在运用以上方法进行概念教学时,还应坚持“理论必须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学生形成概念时,不仅要使学生背诵概念的词义,而且要使他们会论证、会运用这些概念。教师设计一些习题,在分析概念后及时进行练习,既可检查学生对概念理解是否完整、准确,又能巩固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第四篇:初中生物课堂概念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课堂概念教学设计初探

东方市铁路中学杨巧云

概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堂课如果概念教学有创新,往往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印象深刻,使学生对你的所讲的内容“一见钟情”。好的概念教学,如同桥梁。联系着新知识与旧知识,可以起到诱发思维的作用,为学习知识创造良好的基础。同时,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因此,概念教学对整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猜谜设计

猜谜语是儿童、青少年特别喜爱的一项有趣的文化娱乐活动。它可以使人锻炼思维,启迪智慧,增加知识,促进学习。如教果实和种子概念时,我先说花生果实的谜,让学生猜:“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由谜底“花生果实”,设计对果实和种子概念学习

二、实验设计

通过做实验设计,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对教材文本内容的理解和领会。在教《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这一课时,让学生先做膝跳反射的实验,做完实验后,有的同学会问:“我的小腿为什么不受大脑控制?再怎么克制,小腿还是要跳起来?”学生猜想、交流、各抒己见。便是水到渠成进入了反射这概念教学。

三、游戏设计

利用刺激游戏,能激发学生的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参与学习。在教传播途径这一概念时,我做了个游戏,第一同学手沾面粉与第二个同学握手,第二个同学又和第三个同学握手,依次类推,游戏结束,结果一目了然,得出结论---接触是一种传播途径,顺利完成传播途径的概念教学。

四、音乐设计

音乐,不仅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还能激发人的情感。如在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一节时,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 可是有一天她为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 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 „„”而后问:“大家听了这首歌,你有何感想”。让学生谈谈对徐秀娟救鹤献身的看法。由此进入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教学。

五、对联设计

对联是中国文学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用对联开讲,可以增强课堂韵味和感染力。在讲种子植物概念时,先在黑板上写出对联:“甜瓜切破,分成两片玉玻璃;炒豆捻开,抛下一双金龟甲。”然后提问学生:“一粒豆就是指豆类植物的什么器官,而联中的金龟甲是指豆种子的什么结构?”从而进行种子植物概念。

六、对比设计

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点、相同点,采用类比的方法进行设计。如教“呼吸作用概念”,可通过“光合作用概念” 对比设计学习

七、释题设计

课题是一节课的“窗口”,也是教材内容概括。从课题的标题就可知道全文的“奥秘”。在新课开始时,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课题,并围绕课题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这样可以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对教材中心问题的探求学习中。如《传染病及其预防》这节教材概念教学可用此法。

八、谚语设计

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生活积累起来的经验总结,它广为流传,通俗易懂。运用谚语设计,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集中了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学习。如在教《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时,先说出 “大树底下好乘凉”。这是一条规律。然后提出,?为什么大树底下好乘凉,学生各说出自己的见闻。进而对植物的蒸腾作用概念学习。

九、名言设计

用名言导入,能怡情励志。在上《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一节时,先说出高尔基的:“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然后让学生想一想:“ 饥饿的人为什么要扑在面包上”,“为什么说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而不说扑在水上呢”,这样从而顺利进入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概念教学。

十、比喻设计

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比喻就是「打比方」,也叫譬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比喻生动有趣形象,让人忘不了。在教 “神经和神经纤维”概念时,我采用比喻法进行教学,将“神经” 比喻成一条电线,电线外面的胶比喻成神经外面的结缔组织,电线里面的一条条铜丝比喻成神经纤维。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某事物的某个特点。

总之,“概念教学”。起着酝酿情绪,渗透主题的作用。精心设计的概念教学,能勾闪着有神的目光,引舞着灵巧的手足,萦振着颤动的耳膜,叩响了智慧的音符,激起了情感的浪花

课例研修心得

海南东方市铁路中学

这次研修培训,使我视野大开, 把心中的困惑,经过网上研讨,真如醍醐灌顶,倍感培训确是及时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研修中,有一线教师的课堂实录来弥补理论的空洞,有专家教授的理论为我们导航,有各地同仁的精辟点评指导,有长期积攒的疑难困惑的解答,有鲜明热烈积极的在线研讨……每一天都在感受着百家争鸣,每一刻都在欣赏着异彩纷呈,每一秒都有一家之言,每一个专题都会有独特的声音……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看视频,听专家讲座我领悟了应该怎样处理初中生物学教材,怎样设计教学流程,怎样选择教学方法,以及不同类型的课,我们应该注意把握哪些重点……网络研修让我也让我懂得了思考与总结。通过学习与实践,使我清醒地认识到: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通过研修,也让我明白了:教学中缺少的并不是经验,而是及时的反思、总结。也有人说的好,与其写三年的教案,不如认真写好一年的反思与总结,我觉得道理也在其中。

这次远修给我的生物学教学思想注入了新的理念,通过专家的视频讲解,丰富的理论指导及鲜活的案例让我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远程研修平台的课程资源当中的一些新的教育方法和理念,我以前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这些课程资源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认识到自己在教育教学和新方法理念运用上的不足,让我对新课程有进一步认识,新课程改革追求的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模式,而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模式更新我们原有的陈旧教育观念,以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学工作,来更好的培养适应新时代下的接班人。

在和其他学员交流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到自身的浅薄,感到加强学习的重要性。所以远程研修的过程中,我一直抱着向其他老师学习的态度参与的,多学习他们的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来思考,反思自己的教学。那些经验和教训,对我来说真是弥足珍贵。

在这次远程研修学习中,我按时观摩学习了每一个专题的讲座,认真听取了专家们的指导和解读。对每一个专题的问题都和本校的同行们进行了探讨和讨论,同时按时完成了作业。积极参与交流,广泛阅读了同行们发表的文章并及时做出评论。认真阅读了每一期班级简报。反复研究了各个专题中的每一个案例,对案例中教师所讲的内容和授课形式都作了认真的记录。这次研修,许多东西对我们来讲,新颖、别致,专家的讲解,同仁的点评,指导教师的一字一词,无不在无声无息中让我们成长,让我们进步。与此同时,这次远程培训,为我营造了一个崭新的学习环境,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原先的传统学习模式,更给我带来了新的学习观念、学习方式和教学理念,为我今后的教育事业开辟了新环境。我要把吸取到的先进理念、思想运用到工作中行动起来。

空气质量与健康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人

数学计算,计算一个人一天呼吸的次数。提高学生对空气质量的重视度。

二、课前热身

检查学生准备资料的情况,检测学生课前的兴趣。

三、合作探究

(一)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本的第52页到53 页的资料以及学生准备资料的相关资料。

讨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人群,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

师生共同小结:在恶劣的空气环境中中生活和工作的人群,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在恶劣的空气环境中中生活和工作的人群,要设法净化空气,并学会自我保护。

(二)请你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呼吸系统疾病引起死亡率为什么逐年上升? 师生共同小结:空气质量的恶化是导至呼吸系统疾病引起死亡率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

(三)请统计你周围的人们在一天24小时内,大约多少时间在室内生活的?结合资料3、4和身边的实例,分析居室的空气质量与人体的健康的关系。师生共同小结:烟雾、有机化合物等污染影响人体的健康。

(四)影响居室的空气质量的因素还有哪些?(学生自由发挥答案合理即可)

(五)调查你生活的城市上否发布空气质量报告?包括那些方面的内容?在学生调查分析基础上,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地空气污染原因。

(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采集和测算空气的尘埃粒子〉

1、采用课本第56页的种3介绍方法来探究。2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探究。3五点取样法

(七)师生共同讨论如何保护我们的呼吸系统?

师生共同小结:1控制污染物的排放。2植树造林。

杨巧云。

第五篇:小议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教学的方法

小议初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教学的方法

生物学作为新科技时代的热点学科,其基础教育更加迫切需要通过重大变革来提高生物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科学观念的改变,世界各国纷纷开始重新审视科学教育。我国义务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倡导探究性学习,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充分调动、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成为本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学习方式的转变离不开教学方式的改革。是能否有效地教学,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目前的生物教学体现了基础性,但忽略了对内容的更新,以及对学生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脱节。现在生物教学仍然是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但生物界是丰富多彩的,这就决定了生物的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要求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多种能力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情绪状态对教材进行有效备课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标已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大纲,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三维目标”应达到怎样的“度”,需要准确了解。而有效备课要求教学目标明晰、具体、精确。常用了解、掌握、理解等动词描述的教学目标,学生因太抽象而不知所措,备课时应尽量用知道、说出这样的动词。有效备课要求对教材有效利用,教师必须给予重视,充分利用教材,进行教学设计。主要是分析本节内容在本章中的地位,教材重难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等。并“再度开发”有效备课要求对学生学情的把握,考虑学生的求知热情。现代社会中,孩子在信息渠道中已有了一定的积淀,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有效备课更要强调“如何让学生对学习这些知识保持热情”。因为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不限于知识水平,而在于求知热情。二.课堂教学轻松愉悦的讲授

有效讲授要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讲授首先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方法一是创设情境。方法二是把教学目标告诉学生。只有给学生指明学习的重难点,学生知道自己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另外要求保持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教学节奏”,好的节奏既能使教师的“讲授”变得轻松,又能使学生借助某种暗示效应而更有效到记住,理解某些知识并形成相应的价值观。因此,教师应保证过渡有条理、简洁,并且要预先准备好与过渡有关的材料。

三.发展学生思维,进行有效的设计问题

有效提问要求提问要向全体学生发问,让问题提有所用,有学习价值。能引起大多数同学的思维共鸣,学生活跃,这就必须要求所提问题必须具有大众性。提问之后要留有时间给学生思考,在适当的时候(如课堂气氛活跃时),可以适当增加提问的难度,但难度不可过高。这些问题的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新课程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于是“满堂灌”的现象少了,但我们的课堂又遭遇到了“满堂问”的尴尬,限制了学生思维。

总之,有效教学意味着教师要善于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学生的想法。教师可以通过有效备课,让学生感觉到教师一直在关注他们,这样会自然而然的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此外,激励性反馈还能给学生带来成就感和成功体验,这也是生物教学加强“有效教学”的一种策略。

下载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几个有效方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几个有效方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怎样进行初中生物有效教学

    怎样进行初中生物有效教学 作者: 莫朝文 (初中生物贵州黔南初中生物二班 ) 评论数/浏览数: 6 / 66 发表日期: 2011-11-28 23:30:03 何谓有效教学?即达到了预期的和生成的教学目......

    如何有效进行初中生物教学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生物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使他们掌握一定的......

    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以往,我们为了追求教学环节的完整,展示教案的精彩设计,常常不自觉地将精力放在教案上,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这种"刚性"的教学设计影响学生......

    初中生物教学多媒体的有效运用

    初中生物教学多媒体的有效运用 曾友华 漳州立人学校 摘要:根据生物课堂教学的特点和媒体辅助教学的特点,媒体辅助已是当今生物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途径。多媒体课件可以超越......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教学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末教学论文 浅 谈 初 中 生 物 教 学 中 的 有 效 教 学其鉴纪念中学 江日良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教学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科学观念......

    初中生物有效教学评价的实施细则

    初中生物有效教学评价的实施细则 摘要: 当对学生生物学习成绩的评价还停留在一张考卷分数作为成绩的时候,作者通过对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平时作业、实验、课堂表现的综合的量......

    有效教学的方法

    《有效教学的方法(技能)》课后作业 在我的美术教学中,用到最多的教学方法就是讲授法。像美术史就是讲授法。例如达芬奇生平,达芬奇刻苦学画的过程,他创作《最后的晚餐》、《蒙娜......

    有效教学的方法

    有效教学的心得体会 学习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的方法》(技能)的讲座,我受益匪浅,讲座中提到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一些看法与观点。叶圣陶先生说:“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