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记念刘和珍君》研究性学习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研究性学习设计
一、研究性学习目标:
①针对《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设置的五个研究性小课题;
②培养合作探究意识,初步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二、研究重点:来自《记念和珍君》一文的五个研究性小课题;
三、研究难点:合作探究意识的培养,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掌握;
四、研究周期:四课时
五、研究过程:
第一研究段(一课时)
T:今天,我们就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板书
课题:《记念刘和珍君》)
T:下面听录音范读,整体感知文意。
(录音范读,感知课文12分钟)板书:
一、感知课文,诵读文段。
T:在课文感知的过程中,同学们可能对某一个文段理解比较深,情感把握也比较确切,下面哪位同学能把这样的文段给大家朗读一遍。(S诵读准备)
S1:朗读 T:点评
S2:朗读 T:点评
T:下面我给大家朗读课文第一节的第3段(声情并茂)
S:掌声
T:为了深入地理解文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我给大家拟定了几个研究性小课题
(投影出示研究性小课题,各研究小组组长到讲台抓阄,明确各自承担的课题)T:根据抓阄结果,声明各研究小组承担的研究性小课题;
板书:
二、明确课题,合作探究
T:研究性小课题展开的一般流程是研读教材,结合课文正文,课文注释及手头相关资料,讨论教材,然后根据这些材料中的事实、观点,围绕自己的课题加以分析、归纳,形成课题研究报告,最后进行发言交流,完成结题。
板书:研读→讨论→归纳→交流发言(结题)
在这样的研究性学习中,大家只有充分发挥合作探究的意识,方能高质量地完成课题报告。
板书:研究→讨论→归纳→交流发言(结题)
(合作探究是研究性学习的精魂)
下面,我们进入本文研究性学习的第二步:研读、讨论,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走动。
S:同学们走动,结对讨论(气氛十分热烈)
第二研究段(一课时)
T:这节课我们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第三步:分析材料,扣题成文(板书)由于我们的课题研究的材料主要来自教材,所以同学们要利用好课文中的文字表述来充实自己的研究报告,然后归纳课题小组成员的理解与观点,写成课题研究总报告。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子报告和总报告的关系,没有课题小组成员独到、深入细致的子报告,是不能成就课题发言的总报告的。所以,小组成员的每一个人的努力都是至关重要的!课题研究报告最基本的要求是紧扣自己的论题,做到言之有物,论之有据,能经得起众人的质疑。
下面大家接着研读、讨论、分析材料,注意扣题成文,可以自由走动。
S:走动,结对讨论。
T:教师负责课题指点,巡回走动。此时,教师也是热烈讨论中的一员,(当同学们的讨论不需要我的时候,我就站在一边,感觉有些被冷落)
S:同学们热烈讨论了大约30多分钟以后,又各自回到自己的位子上,扣题写作,(此时,课堂又恢复原有的秩序,平静而有序,中间夹杂些许讨论的声音)(临下课前2分钟)
T:在本节课当中,同学们的讨论自由,深入而热烈,非常的好!在课下的时候,同学们注意推举出自己的课题发言人,以课题发言人为中心,集思广益,在子报告的基础上结成课题汇报发言稿。下节课我们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发言交流,完成结题。(下课)
第三研究段(两课时)
T:在前面两节课里面,我们经历了研究性学习的前三个环节:
一、整体感知,诵读文段;
二、研读讨论,合作探究;
三、分析材料,扣题成文;今天,我们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
四、发言交流,完成结题;在每一位课题发言人进行报告的同时,大家要结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深入地去听,如果在这个小组课题研究的范围内你有不太清楚的地方,应针对发言的报告进行询问和质疑,而负责这个课题的发言人及课题组其他成员应给予必要的回答和解释,否则小组研究的课题不能通过!下面由承担“课题①《记念刘和珍君》思路探究”的小组发言人进行发言。
S:(同学们掌声欢迎)
S①:小组发言人进行课题研究的汇报发言。
(发言完毕)
T:针对这个小组的课题研究报告,同学们可以进行质疑和询问,在质疑和询问的过程中,小组发言人及小组其它成员应给予必要的解答;当发言人不能解答质疑和询问的时候,小组的其它成员应给予积极的支持和援助,只有这样,小组承担的课题才有可能被通过。
S1:质疑、询问
S①:解答
T:S1同学,你对发言人的解答满意吗?
S1:满意。
T:清座。还有质疑、询问的吗?
S2:质疑、询问
S①:解答
T:S2同学,对此解答满意吗?
S2:不满意。
T:S①继续解释
S2:依旧不满意。(原因在于S①的解答确实没有说清楚)
T:小组成员有补充发言吗?
S①:主动补充 T:S2同学,对此解答满意吗?
S2:满意(并坐下)
[接着又有几位同学质疑和询问,小组发言人和小组其它成员都积极主动地给予解释,中间出现了各据一词的辩论,第三方参与解说(有学生,也有教师)教师主要从看问题的不同角度给予适当的点拔,并建议发言人的课题报告吸叫该观点并加以完善课题总结]
T:下面举手表决该小组承担的课题是否能够通过? S:举手一致通过。
T:祝贺你们。“《记念刘和珍君》思路探究”的课题报告被大家通过。
S:掌声也表示祝贺
T:一个课题被通过真是不容易啊!好,下面由承担第二个课题“刘和珍事迹研究”的课题发言人进行发言……
(课题结题报告历时两节课)
经过同学们的课题报告的发言、质疑、解答,再质疑,再解答,再发言,一个个课题报告在充实和完善中不断被通过,(中间也确实出现了报告没有被通过的情况,又给了该小组一次完善补充发言的机会,才被大家通过)
(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结束后,离下课还有10分钟)
下面要求同学们根据自己对刘和珍的理解和想象,为她勾勒一幅肖像,来表达我们对她---一位在枪林弹雨中不惮于前驱的英勇女子的怀念和崇敬
S:同学们写作
S1:朗读创作片段 T:点评 S2:朗读创作片段 T:点评
T:大家通过对《记念刘和珍君》的研究性学习,不仅是落实了本文学习的目标①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②理解关键语句的含文;更重要的是大家初步掌握了一种深入学习的有效方法,那就是研究性学习。在大家的课题结题报告当中,充分体现了同学们合作探究的精神,展现了你们的聪明才智,说句心理话,你们的报告很精彩,有些地方已超过了老师的想象,坚持下去,大家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掌声)(铃声响起,下课)附:《记念刘和珍君》研究性小课题
①《记念刘和珍君》思路探究
②刘和珍事迹研究
③《记念刘和珍君》写作目的浅析
④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合珍君》中的情感分析
⑤有关《记念刘和珍君》文中的几处语句的理解;
在研究性学习的第二时段,我给大家找了一些有关本文的材料,制作成5份,每小组1份
教后简感:
一、鉴于同学们这是第一次接触研究性学习,在大家研究学习的地程中,方法的指导多些,这样的方法指导,在同学们熟悉了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流程后,可以删去,这样,可留再多一引起的时间给同学们讨论、思考。
二、这是同学们在高中价段第一次接触鲁迅先生的文章,鲁迅先生的文章不好理解,我对《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点拔少之又少,几乎没有,但同学们通过合作探究式的研究性学习,他们不仅理解领悟了,而且理解领悟得很深、很细,挺好。
三、同学们身上蕴含着很多、很强的聪明才智,给他们主动学习的学科机会,给他们表现才华的学人情境,给他们合作探究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他们的表现会像水晶般灿烂。
附学生撰写的研究性课题报告
课题:《纪念刘和珍君》作者情感分析
在本文中,鲁迅先生的情感是深刻而复杂的。我们小组同学认为贯穿全文的感情为:(1)对刘和珍君等进步青年牺牲的深切哀悼、惋惜以及对她们的热情讴歌;(2)对黑暗社会的憎恶和批判;(3)对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坚定信念和强烈期望。在文中,鲁迅先生一再强调“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却又感觉到“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呜呼,我说不出话了”…… 他想说的,或者说有必要说的应是很多的,但现实的黑暗又使他出离愤怒,使他感到一种无以言表的愤怒!刘和珍君是鲁迅的学生,是对鲁迅的学识和精神的热烈追求者,鲁迅回忆起当初订阅《莽原》的情形,从这一点感觉有写些东西的必要了。他说:“但我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而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这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刘和珍君的尊敬与讴歌。在第六节中他这样写道:“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为了积聚革命力量,鲁迅先生是不主张采用向反动政府请愿这种方式的,所以也表达了作者对刘和珍君等被害的惋惜之情。
鲁迅先生在文中这样写道:“造化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逝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与微漠的悲哀。”对于这次惨案的影响和意义,他说:“时间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于此外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然而,在文章第七节,他又说:“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苟活在淡红的血色中,又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这些看似矛盾的语言,充分地展示出了作者内心的愤怒、悲哀和告祭的心情。同时在措词闪烁与词锋隐显之中,又分明让人感受到社会与生存环境的凶残所达到的“非人间”的程度。
鲁迅先生以含悲之笔,以一个“亲族、师友、爱人的心”去“深味”这浓黑的非人间的悲凉、微漠的悲哀与淡红的血色,感受到了中国女子的“微笑”、“从容”与“伟大”,他的心由此震动,写道:“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与幸福者?”作者的心情实在是悲哀与愤怒之极,他认为三月十八日是“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因为他“只觉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难于呼吸视听,那里还有什么言语”,“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有几点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的凶残,一是流言家竟会如此之下劣。”作者的悲愤之情溢于言表,同时,作者对执政府的彻底绝望和对流言家的强烈憎恶也跃然纸上。
虽然社会十分黑暗,但作者并没有绝望,在文中,鲁迅先生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前行!”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坚定信念和对民族生存图强的强烈期望。
鲁迅先生善于摄取“现代社会的魂灵”,他深感世态炎凉,窥视于“世人的真面目”。他除了用笔于“始终笑着”,“从容转碾”“干练坚决”的刘和珍君、杨德群君等进步青年,展示了中国女性的勇毅和温和,“虽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的形象,还着眼于那些庸人与闲人,着眼于罪恶的段政府,下劣的无耻文人,文中虽然没有勾画他们的“尊容”,但强烈的对比反差使那些在处阴暗潮湿里的阴暗物们显得多麽的丑陋!
课题:《纪念刘和珍君》的行文思路探究
这篇文章的总体行文思路是这样的:作者在一、二两节中交代了《纪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三、四、五小节具体展现了纪念的内容,最后两节阐述了纪念的意义。这样,文章的层次就一目了然了,文章在层次上划分为这三个部分,但各节各段之间又不是孤立的,作者通过使用过渡句和过渡段将全文连为一体。首先,作者在写作目的这部分内容中提到了作者由什么萌生了写作念头和在当时写这篇文章的重要性。段祺瑞执政府枪杀请愿学生,已经使作者愤怒了,再加上一些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扭曲事实,使作者出离愤怒了!于是作者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些东西的必要了。”拿起文学武器向敌人反击。
在这两节中由开追悼会想起了段政府枪杀学生,很自然地就写起了对刘和珍君和其他被害青年的哀悼,继而借助猛士的形象暗含了要唤起民众推翻反动统治,改造旧社会的强烈愿望。
第二篇:《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刘和珍君》
讲课教师平遥三中 李国栋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抓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2、明确人物形象,学习及借鉴刘和珍为正义而斗争的精神。
3、学习爱国青年的斗争精神,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教学重点】
1、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及句子含义。
2、学习爱国青年的斗争精神,不忘教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教学难点】重点语句的理解。【主要教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拟定两课时 【时代背景】
课文中写到的“三·一八”惨案是继“五卅惨案”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中国人民的又—次大屠杀,它的直接导火线是3月12日的大沽口事件。(以下见课文注释①)1926年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张作霖消灭冯玉祥统帅的倾向革命的国民军,日本海军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舰被迫退往塘沽。大沽口事件发生后,3月16日,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政府提出种种无理要求,并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悍然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3月17日,部分学校、团体代表到国务院请愿,执政府卫队竟用刺刀刺伤代表多人,广大群众更加愤怒。3月18日,北京人民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都在遇害者之列。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
第一课时(本节课)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发生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政府屠杀爱国请愿人民的血的历史,是二百多名请愿群众倒在血泊中的惨烈的一幕,更是中国人残害中国人的一场罪恶、一场悲哀、一场耻辱!路,还没有开始就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就永远不再醒来,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在惨案发生后的第六天,鲁迅先生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悲愤,毅然写下了这悲愤沉痛的悼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以此来警醒中国人民永远记住这笔血债!
二、资料链接
1.通过复习,简介一下本文作者。
提示: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散文和诗歌。创作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我们熟悉的作品还有《阿Q正传》、《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祝福》、《故乡》、《社戏》,等等。2.解题:
(1)《记念刘和珍君》从题目看,这是一篇什么性质什么体裁的文章?(提示:纪念性的回忆文章,属记叙文。)
(2)关于题目中的“记”字相当于“纪”字,并不是另有其意,不能把“记念”一词理解成“记叙、怀念”。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如文中“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中“那”实为“哪”字,鲁迅当时用“记念”一词,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
(3)刘和珍,是一名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的学生。1926年3月,大沽口事件发生。18日清晨,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中午她扛着白底黑字大校旗,冲入段棋瑞执政府左边大门,昂立人群中。突然身中七弹,壮烈牺牲,年仅22岁。(4)君:是对人的尊称。
三、文章总体思路(读·研)
提问:从文章的题目看,“记念”说明本文是一篇记人叙事类的文章,“刘和珍君”是本文叙述的主体。同学们,你们以前一定写过不少此类文章,你们一般是按照怎样的思路来写的呢? 学生回答:一般是通过叙事来凸现人物形象,另外还要交代事件的缘由和结果。
(让学生带着自己已往的经验,采用边读边勾画、做标记的方法初步疏理文章的整体思路)学生思考:课文的七节中哪几个小节集中写了刘和珍君? 板书:记念刘和珍君 明确:三、四、五节。提问:第一、二:小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写作缘由 提问:第六、七小节又起什么作用? 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直义。
教帅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乎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四、具体研习(研·点)
1、理清三、四、五部分的思路 问题设计:
A、仔细阅读这部分的内容,前后左右讨论一下,刘和珍君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她的事迹和性格特征),并找出文中的依据。——明确:
事迹⑴生前爱看鲁迅文章;
⑵生活虽艰难,毅然预定了全年的《莽原》; ⑶成为学生自治会成员; ⑷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⑸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⑹不屈势力,反抗反动校长; ⑺“欣然前往”参加请愿运动; ⑻中弹牺牲。
刘和珍是一个积极要求进步的热爱祖国的青年学生。她善良温柔,渴求真理,向往革命,追求进步,有组织能力,嫉恶如仇,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勇于斗争,勇赴国难,不怕牺牲。B、小结
作者记叙刘和珍的事迹,表现了刘和珍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刘和珍被枪杀的无限悲痛之情,交待反动文人的中伤,追叙刘和珍的遇难情景,抒发了作者痛悼死者,痛恨杀人者的悲愤之情。因此,作者就以这条感情线索贯穿全文,围绕着“沉痛的悼念与愤怒的批判相结合”这一文章中心
2、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但明显不全在写刘和珍,那么请同学们找出文中一共写了几类人?三?一八惨案后他们各自的动向如何?作者对他们的态度和感情怎样?由此能否推出作者写作目的?即完成下列表格:(师生齐填,边填边分析)哪类人动向作者态度和感情写作目的
爱国青年:猛士,苟活者(“我”)悼念尊敬激励 悼念鼓励 反动派:当局者,流言家,有恶意的闲人 污蔑 抨击揭露 麻木的民众:庸人,无恶意的闲人 淡漠 唤醒
3、总结:由此可见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除了要悼念在惨案中牺牲的爱国者刘和珍等人外,更深远的意义应在于评述惨案,以此来鼓励生者、激励猛士,揭露敌人,唤醒庸人,评述惨案的教训和意义等。而纪念刘和珍正是本文写作目的的切入点。
五、总结全文
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内容是较深的,要通过反复诵读来加深领会。刘和珍等烈士牺牲已经半个多世纪了,有多少有志的青年,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而血战前行、前仆后继,他们是永远值得我们纪念的,他们的精神应该扩大到我们这一代,这也是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希望所在。
六、拓展练习(练)
请为刘和珍写一篇颁奖词100字 例文:屠呦呦 莫言
革其成就带来重大变
§ 屠呦呦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杀死疟疾寄生虫有显著疗效的科学家。青蒿素能在疟疾寄生虫生长初期迅速将其杀死,这也能解释它在对抗严重疟疾上的强力功效。青蒿素对遭受严重寄生虫病患者的治疗产生了革命性影响。研究成果对寄生虫疾病的治疗带来了一场重大变革。这一科研发现的全球影响及其对人类福祉的改善是无可估量的。
七、感悟提升(悟)§ 抗战胜利70周年 § 国庆节 § 国家安定团结的重要性
八、作业
第三篇:学习《记念刘和珍君》随笔
浅谈中国文人的软弱性
——读《记念刘和珍君》有感
学习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后,心中也曾为段祺瑞执政府外恭内倨的丑恶行径愤慨不已,但更多的则是认为刘和珍等人死得不值。我觉得,刘和珍等人的做法固然是爱国的一种表现,但更值得引人深思的,是她身上的那份软弱——那份属于中国文人的根深蒂固的奴性心理。
每每提及中国古代的文人,大致有两种形象,一是寒窗前苦读多年长袍马褂香囊伴身开口“小生”闭口“子曰”的学子,另一种是锦袍玉带乌纱束顶开口“微臣”闭口“万岁”的文官。这两种典型的、囊括中国古代文人类型十之八九的文人,代表的软弱性于奴性心理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古籍记载,魏文帝曹丕当政时期,有次宴请太傅钟繇一家,当钟繇的大儿子钟毓向曹丕请安时,汗出如浆。曹丕问之,答曰:“陛下龙威,余战战兢兢,汗如雨下。”而当小儿子钟会拜见曹丕时,不见汗渍,曹丕又问之。答曰:“陛下龙威,余战栗不胜,汗不敢出。”其中固然可以看出钟氏兄弟的临机应变,但当时仅为孩童的他们二人,尚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那个时代的中国文人的奴性,便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了。
中国向来信奉的都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信条,这种目标追求导致了中国文人的大多数仅仅只会吟诗作赋一门学问,生活技能缺乏,手无缚鸡之力的他们因此更加依赖于皇帝的赏识。因为只有皇上赏识了,他们的社会地位才能提高,才能令肩扛手提均否、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他们有口饭吃。因此,每个掌权者的周围总有一群伺机出击,随时准备行溜须拍马之事,顺杆而上的夫子们。
而中国近代文人们,虽不似古代文人那般迂腐,大喊什么“皇恩浩荡”,可由于长时间封建社会的影响,“服从”仿佛已经烙印到了他们的骨子里,政府哪怕再不作为,他们也固执地将“宝”押在上面,刘和珍便是如此,杨德群也不例外。与其说这是天真和不谙世事,不如说这是一种社会经验和做事有效手段的匮乏,一腔热血,却只能徒添亡魂,只有游行的勇气,却无做事的磅礴大气,这样的人,可叹可敬却不值得颂扬,莽撞不是勇敢,只是一种病态的软弱。
真正的猛士,敢于正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古代的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何等的意气,何等的勇毅,逆时代洪流而上;现代的鲁迅“众人医体吾医心”“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抒怀于笔,唤醒多少华夏儿女?这才是真正的中国文人,这才配称中国文人。
和珍为国而死,死得光荣,但死亡并不代表着不软弱,懂得自己要什么,明白他人要什么,并为此付出全部的努力,才能无所缺憾。人的一生应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已经把我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这个世界上最为壮丽的事业——为了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勇者,坚强,如是而已。
她,不应陨落
——读《记念刘和珍君》有感
我反复的思考:这样写妥不妥,负不负责任,是不是凭良心。因为在面对这样一位为民族存亡而奔走呐喊壮烈牺牲的伟人时,没有一丁点儿评论资格的我,却要提出这样一个带点不承认意味的观点,所以在这里向所有的看客谢罪了,免得你们看完了不高兴做出什么事。别的不说了:她,不应陨落!
87年前“三一八”惨案发生后,段政府无任何行动,这已经表明了这是个软弱且无能的政府,便不应给予其能因为请愿而站起来维护国人与民族的主权的希冀。可当时就算是像我这样的普通人也想起来为民族做点什么,身为女师大的学生会主席更应该做点什么。而刘和珍仅想到了请愿,或是想到了其他而最后却选择了请愿,并没有“这样软弱的政府不被国人推翻就被外敌推翻或成为其傀儡”的思觉。母鸡向欺软怕硬的狐狸请愿保护自己免受黄鼠狼的侵犯,其结果我不多说。
一次成功的斗争是以科学而明确的思想做基础,拥有广大群众的支持为基本条件,以及科学的决策谋划与强大的力量的后盾为关键的。然而这次徒手请愿只能说占有了较明确的思想,在当时明知社会混乱政府完全可能无视道德法律的条件下徒手到“政府大楼”请愿,这点未考虑是不可能否认的。有人会说这是“民族大义”,用不着时间考虑,有人也会拿闻一多先生来类比刘和珍君,那么我也表达一下我的看法。闻一多先生是不同于刘和珍君的,在“警报迭起”,他已知晓将被特务杀害的前提下,依然走在游行示威队伍的最前面呼号,此乃“民族大义”“民族之气节”也。至于之后的惨案,也不影响闻一多的伟人形象。而刘和珍君对于这次请愿的结果并未知晓,好像羔羊前往宰杀之地,不同于“民族气节”,是无谓的。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在我看来这仅是鲁迅先生悲愤的,在很理智的情况下写下的可能会鼓舞斗志的话。“苟活者”们看到刘和珍君的血真的会看见希望吗?
当一个人听到“某某在某地闹事被枪杀”之类的话后,他还敢去效仿吗?
当然我所指的是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庸人、“苟活者”,当看到一次“起义”失败后,庸人们除了可能坠入一步步的绝望的境地外,是无法从刘和珍君的血,从200死伤的妇女儿童中看到半点希望的,因为真正的希望的主体是希望者本人,而庸人们早已对自己不抱什么希望了。这便是刘和珍君的血白白流淌过的地方,这就是刘和珍君之死于庸人们之无益处。直白一点,难听一点,只是徒增悲伤而已,就像戊戌六君子一样,在我看来,二者的血在愚昧的国人与阴险恶毒的评论家和“学者”的世界中是白白流淌的。
刘和珍君的同时代的人需要信心,需要有人能够推翻政府挽救中华民族命运的信心!有了信心,这些人才能觉醒,而信心来自于斗争的成功。
至此我不再说什么了。
她的死仅于猛士愤怒前行而于庸人毫无价值。
她,不应陨落。
你当成一回事了,别人也这样吗?
时光总是一天天地消逝,街市依旧太平。仿佛在这片土地上洒过的鲜血,不屈的英魂只要不被提起,人们就忘记了,永远的过去了。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提到的“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不过成为“谈资”或是“流言的种子”罢了。
没错啊,第一次农民起义反抗暴秦,人们最多记住了陈胜吴广;维新变法,也只有“六君子”被人铭记;而在抗日战争、抗美援朝中被人所知的抗战英雄与这期间所有的军人相比,更是少之又少。他们同样反抗强权,同样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们同样是真正的勇士,可历史却不管这些,仍旧是残忍而又充满无奈。
在某个时期是轰动一时的大事,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史册上甚至留不下一个斑点。我这样说,并不是说他们死得毫无价值,我的意思是,某些“重要”的事情会因人或因时而发生改变。
“三一八”惨案发生后,刘和珍君的亲友还在悲痛之中时,敢问街上行人心情如何?他们知道这件事之后就会铭记于心吗?他们知道刘和珍这个人就会替她感到悲惨和气愤吗?当时可能会。但过了些日子之后,再经提起,他们也许会问:“刘和珍是谁?”我并不是在批判国人怎样怎样,冷漠自私是人之本性。有句俗话叫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正是应为这个原因,“我觉得我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某些事情发生时,它对我们自己的确很重要,而与此同时,我们会认为这件事对局外人们也是同等的重要,我们会盼望着别人重视自己所重视的事情,结果显而易见,这是不合理也是不可能的。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赌汉一夜之间把家里输个精光,这件事对于他的整个家庭来说是件大事,可谓一夜白头。而对于我们这些局外人,我们也许在吃晚饭时听到 “听说XX把家里都输光了!”“是嘛?可真够惨的!也只能怪他自己了”之类的话,除此之外,还有什么?!
想通这件事后,我不但没有感到人世悲凉反而添了几分自在。当你不小心因为某件事情在大家面前出丑,引得哄堂大笑时,无需为此好几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在别人看来这只是能且仅能让他们笑一笑的事情了。
纵使时光流逝,在沉淀了人的鲜血后,在微凉的悲哀与淡然中,也会永存微笑的旧影。“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信仰是种雄浑的力量
鲁迅先生曾赞扬刘和珍身上所体现的中国女子的勇毅,他评价说,“她是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可我更认为刘和珍的勇毅更来自信仰的力量。
信仰犹如一把利剑,可以直击敌人的心脏;信仰又像掌握好方向的舵,何惧驶不到远方?不仅仅是个人,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了共同的信仰,那将形成多么雄浑的力量!人拥有了信仰,才能体会到坚守,面对磨难坎坷时,才能体现出英勇、不屈的精神形象。
就如抗战时期的中国,抗日的将士们就是凭着信仰的力量勇往无前的,面对着敌人的枪炮,他们前赴后继,英勇赴死。而那些置人格国格于不顾的汉奸,因为缺失最起码的爱国信仰,他们就会做出出卖自己的灵魂贪图一时享乐的丑事。看,没有信仰有多可怕!
又或简单地说,我们的国家就是由全国人民共同信仰的力量才筑建起来的。做一个假设,如果我们各有各的信仰,各有各的追求,我们的国家会是一个什么样子?那必将是一盘散沙!哪里还会有团结起来去追求幸福和美好呢?
不由的想到了中国的现状——有很多中国人缺失了信仰的问题。我是一名中学生,很少去担忧国家大事,因为这些是我控制不了的。可是,当经常听到中国信仰缺失这个问题时,这不能不引起我的反思,因为这不仅仅只是关系到个人成长的问题,它更是关乎民族的兴衰存亡的大事。当整个民族都失去了信仰时,还怎么拧成一股绳,追求中华未来的辉煌?
重拾民族的信仰是时候了!
我认为找回民族信仰首先要培养一种忧患意识。当前国际形势不可谓不严峻,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一直是笼罩在要求发展的所有国家头上的乌云,在我们国家东部,日本虎视眈眈,一直觊觎钓鱼岛;在我国南海,企图侵吞我国领海的阴谋一再上演。面对这样的国际形势,如果我们不是以国家民族大义为重,而是个人有个人的打算,个人图个人的私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何日实现?
找回民族信仰,还要培养一种民族凝聚力。中华民族之所以五千年上下传承,靠的就是这种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在几千年漫长的岁月里中华民族屡经曲折磨难,甚至几临倾覆厄运,然而却又一次又一次地衰而复兴,转危为安,巍然屹立,并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就是因为有强大的中华民族凝力。
勇士,一定要流血吗?
智者不锐,慧者不傲,勇者不惧,强者不暴。
我自然是要从勇者不惧说起。刘和珍是勇士这点毋庸置疑,但几十位青年的鲜血才换来一个“勇士”的称号,未免太残忍,也太令人惋惜,所以我思考:勇士,一定要流血吗?
流血牺牲者,诚可敬;执着追求者,亦为勇。而我们常把勇士理解的太狭隘,潜意识里总认为死者为大。而那些坚强活着,为理想执着追求不懈奋斗的人,就不能称作勇士吗?
想起最近一直在了解的“魏晋风度”。这里面便不乏勇士。嵇康就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勇士。他追求恬淡的生活,追求纯粹的友谊,竹林醉酒也好,荒郊打铁也罢,我只觉得他是个勇士,能不为司马氏的势力所胁迫,任外物如何变迁,心志岿然不动。他不必刘和珍为民请愿流血牺牲的情怀,不比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豪迈,也无鲁迅先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激昂,但他单纯的追求着心中的那一方净土,有着一份平静的勇毅。
嵇康终究距离我们的时代太遥远,再举一个现代的例子。
曾经读过一篇文章,名字叫《你凭什么上北大》,作者贺舒婷。从文章中得知,当所有人都把她放弃了时,她幡然醒悟,拿出极大的毅力,管住自己,全身心投入复习,终于让自己由一个上课看漫画打牌的“差生”,成为了一个把其他人远远甩在后面的尖子生。贺舒婷的转变让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勇士是历练出来的,只要我们也坚持不懈,为了目标而奋斗不止,我们也会成为勇士的。
不能否认的一个事实是,现在的勇士愈发得少了,社会上的确潜滋暗长着一些不正之风,却很少见有人勇敢地站出来,予以纠正。别的且不说,就说遍地的假冒伪劣、制假贩假,到处可见的“黄赌毒”吧。
关于“毒”,我们是曾有过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沦为“东亚病夫”的经历的。设想一下,大清帝国如果再多一些林则徐,少一些患软骨病的官员,它还能被列强任意欺凌吗?
诚信不仅是为人之立身之本,更是一个国家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不敢想象,一个缺失了诚信的人何以苟活于世!
如果人人都视弘扬社会正气为己任,人人都做转变社会风气的勇士,那些不正之风还会有存在的空间吗?
你是一个勇士吗?
你准备好做一个勇士了吗?
明于礼义,何必定要陋于知人心
季札言:“中国之君子,明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礼义,外在也;人心,内在也,明于礼义,也可明于知人心。
自古便有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满身忠勇,一心赤诚,坚守桃园结义之盟;后有抗元英雄文天祥,几经漂泊,以告慰祖宗之礼,殒身报君之义为己责,忠心荡荡,天地可昭;明朝中兴之臣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正当我满心欢喜的下结论时,鲁迅却给我指向了另一个奇异的时代。那是一个乱世,血战疆场的豪迈没有了,崇尚忠义的信仰没有了,对酒当歌的情致也没有了,阴谋多起来,虚伪多起来,迷茫也多起来,一任又一任统治者,或以忠,或以孝,织起一张文化大网,圈定起礼义,随着自己的性子,订出了魏晋的礼教调子。
大多数人都跳进了这个圈定的大坑,而又有另外的一些人,他们蔑视礼教,常常在竹林聚会,或下棋,或饮酒,追求自己的个性,人称“竹林七贤”。
这七人,仅仅因为礼教,因为放纵不羁,已经挨过后人1600多年的骂了。鲁迅对这些后人的评价不以为然,他一边深深叹息着“陋于知人心”的悲哀,一边又急忙为竹林七贤正身:魏晋时代统治者崇尚礼教,用以自利而已,表面上毁坏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
我深折于鲁迅的历史触觉和深邃的洞察力之时,也深深困惑,人心在浩大的历史波澜中,真的不能被激起浪花,在一片炫白中被正视吗?
我开始怀疑后人中的那些评论家们,他们,莫不是身受俸禄,每日里为皇帝歌功颂德,誓言为天下人肝脑涂地,却只会对前朝叛逆者吹毛求疵,来守住礼教,求得现世安稳的人?他们,或许早已在龙椅的光芒下低下头颅,在金銮殿上软下身躯,背弃了客观与公正,对着名利俯首称臣了吧!
想到这里,深深悲哀起“竹林七贤”,在默默告慰他们之时,瞥见到嵇康留下的绝笔——《家诫》。在这篇给儿子的深嘱中,嵇康竟低下高傲的头颅,苦口婆心地教导儿子——成为一个庸碌的人。我渐渐体会到嵇康的无奈。
生于乱世,一个礼教用以自利的乱世,嵇康的种种言行,在出口、出手的一瞬间,被迫穿上时代的迷彩服,默认地打上时代的烙印。他的真情,他的本态,在常人眼里,只是一堆奇异的乱码。
又想起那句:时势造英雄。可是时势,又岂止造出了英雄,成王败寇,文人儒客,谁又是谁的真身,谁又是谁的本态?
再思关羽、文天祥、于谦,他们是幸运的,奋斗在一个需要忠勇,称颂礼义的时代里,他们的心,与礼义相一致,也唯有这样,才能在明于礼义之时,明于知人心。
第四篇:《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二单元古代历史散文,初步掌握了“提要钩玄”知识,同时这又是高中接触到的第一篇鲁迅先生的作品,但学生在实践曾接触过鲁迅先生的作品,对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有一定的了解,因此阅读起来并不十分困难。作为人教新标版必修1写作系列的定位是记叙类文体的写作;而本单元又是“写人记事的散文”,与第二单元的古代历史散文除时代不同外,可算得上同类的阅读,我们不妨运用第二单元所学的阅读知识指导本甚至本单元的教学。文本定位:1单元定位:《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在人教版标实验教材中被编排在模块一,定位于“写人记事的散文”,而且该模块的写作部分又定位的是记叙类文体的写作,可以说阅读与写作同步发展;如果再加上第二单元文言文的古代记叙散文,可以说又做到了散文阅读古今的完美结合,这对学生思想感情的提升所起的作用与意义既是巨大的又是深刻的,它既可看作是古代记叙散文单元所学的“提要钩玄”读书法的延伸,也可看作是写作知识的演练的前奏。2文定位:《记念刘和珍君》作为传统篇目保留下来,在前期的教材中被定位成“比较复杂的记叙文”。现在又放在这个单元的首篇,其地位与价值可想而知。设计思路:新的程标准高度重视阅读的过程和方法,并提出了一系列的阅读方式和方法,并就阅读过程中的沉重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度等阅读方法,转变学习方式,学会灵活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能利用多媒体收集和处理信息。因此,本设计时重点要求学生巩固使用第二单元学过的“提要钩玄”的读书方法,理解大意,弄懂作者感情的依托,使学生的情感因素得以提升;因为文本比较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效运用“速读”的方法,再辅以必要的“精读”把握语言上的特点,为后面的写作“记叙类”奠定一定的基础。目标定位: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文通过典型事塑造人物及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2识记鲁迅的生平、作品及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过程与方法1运用速读法,找到人物极具个性的行为,理解其典型性。2运用精读法,揣摩作品中语义丰富的语句,体悟作者用语上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的学习,领悟作者在叙事中表现出的鲜明的观点与态度,提升自己的思想品位,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学流程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趣导入。同学们,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的硝烟我们依稀可见,爱国志士王伟驾驶的飞机被撞的历史我们至今记忆清晰,美国的卑劣行径和无耻谰言将永难磨灭,不幸以身殉职的三位记者和一位英勇战士我们将没齿难忘。同学们,假如你是他们的同事或亲朋好友,要为这几位烈士写一篇纪念性的,你将如何安排的思路,如何表达你的哀思与愤怒?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先生《纪念刘和珍君》吧,学了本文,我们定将受益匪浅。
二、出示投影,背景及作者1背景介绍:192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蓬勃发展,在人民革命浪涛的冲击下,帝国主义扶植的段府摇摇欲坠。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消灭当时倾向于革命的冯玉祥的国民军,日帝的两艘驱逐舰悍然进攻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后者忍无可忍,被迫还击。16日,日帝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中国提出抗议,并纠集美英等帝国,向段府提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既18日午前作出答复。18日,北京各界人士为了抗议帝国主义侵略我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会后,游行示威,在段府前请愿,当到达时,早已经戒备森严的府卫队突然向群众开枪射击,并用大刀砍杀,制造了死47人,伤123人的“三。一八”惨案。(参考注释一)惨案发生后,军阀的反动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污蔑参加请援的群众是“暴徒”,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制造了种种谣言。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正在写《无化的蔷薇之二》,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当天晚上就写下了该文,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并指出:“这不是一事的结束,而是一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后来,鲁迅又相继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等文。2作者生平:简历: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出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赴日留学,先是学医,后弃医从文,试图以此心迹国民精神。后为革命事业积劳成疾,于1936年10月19日不幸逝世。成就:1918年月,首次用“鲁迅”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成为“五四”新变化运动的主将。至1926年,又相继出版短篇小说集《呐喊》和《彷徨》等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后十年的杂文,更加深刻、犀利,有如匕首、投枪,充满了唯物辨证的精神。这些作品收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1921年12月发表的《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评价:毛泽东认为:鲁迅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是“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
三、解题《记念刘和珍君》从题目看,这是一篇什么性质什么体裁的?关于题目中的“记”字相当于“纪”字,并不是另有其意,不能把“记念”一词理解成“记叙、怀念”。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如文中“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中“那”实为“哪”字,鲁迅当时用“记念”一词,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刘和珍,是一名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的学生。1926年3月,大沽口事发生。18日清晨,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中午她扛着白底黑字大校旗,冲入段棋瑞执政府左边大门,昂立人群中。突然身中七弹,壮烈牺牲,年仅22岁。君:是对人的尊称。
四、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文,全面把握文内容。阅读一篇,首先应该通读全文,大致把握住的语境、话题、主旨、思路,对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获得一个总的印象。可将一篇分解在六个问题:何时——说写的时间;何地——说写的地点、场合;何人——说写什么人;何事——说写的事实;何故——说写的缘故;何如——说如何写。一般地说,带着“谁为了什么缘故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这样一个问题诵读和注解,就可以了解的话题、主旨、和特定语境,把握总体思路。
五、学生快速阅读文,找出本文中关于刘和珍的相关内容,思考问题:1作者记叙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这些事迹表明刘和珍是怎样一位青年?说明:让学生自己完成,要求语言简洁明了。叙事目的部分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语言表述不要求一致,但意思要大体相同。附表格:人物事迹记叙重点叙事目的开头写刘和珍“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应有她”。“生活艰难”,“毅然”,“预定全年”。表现出刘和珍对真理的渴求。表明刘和珍是一人追求真理的爱国青年,是一个有思想、疾恶如仇、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好青年,是一个善良、和蔼的好女子,绝不是“暴徒”,绝不是受人利用的。第三部分写在女师大风潮中,刘和珍“不为势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不为势利所出,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表现刘和珍疾恶如仇、勇于斗争的精神;表现刘和珍有自己的思想,富有责任感。第五部分写刘和珍等烈士的遇害过程。“欣然前往”,中弹后“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并非“受人利用”;遭遇的是虐杀。2题目既然是为了纪念刘和珍而写的,为什么又写了另外两个人物——杨德群、张静淑,这样写是不是旁生枝节?说明:本题着重要求学生理解记记叙文写作中,次要人物为主要人物服务的道理,要让学生掌握如何处理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的关系;同时,这也变相要求学生掌握“衬托”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这两个人物的出现是反动政府凶残性的最有力、最直接的证据,也再现了中国女子的勇毅、不屈也友善,是对反动政府“暴徒”说的有力反击。
六、让学生再次快速阅读有关刘和珍的有关片断,思想如下问题:1出示幻灯片(纪念刘和珍的灵堂设计)目的:制造氛围,酝酿感情,在理解文的基础上学习语言运用。在悼念刘和珍撰写一幅挽联,表达你对烈士的敬仰或赞扬之情示例一:赴国难时代危难淬火===悼芳魂勇毅精神闪光示例二:政府举屠刀志士气慨冲霄汉===先生撰祭文民众热情壮山河2请同学们自己评点文,每人对刘和珍说一句话。目的:此题具有开放性,学生只要能够围绕自己读书的体会,符合主流的价值取向老师都应加以肯定,便于鼓励学生的发现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七、重点理解以下几个句子的深刻含义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2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生息的缘由了。3可我实在无话可说。
八、作业:1根据你对文的理解,为刘和珍写一篇悼词或人物通讯。目的:吸出文语文言的精髓。老师出示悼词范例。你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你为人民的苦难感到哀痛,你勇于面对黑暗的现实,激发起变革现实的斗志,并以参加这样的斗争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你永远值得后世的人们赞颂!你不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你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虽然你已经踏着淡红的血泊走向了浓黑的悲凉,但你的精神给一代又一代热爱真理的人们一个光明的希望,激励更多的猛士奋然前行!你让我们看清了一个时代的嘴脸,反动派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还有平庸者的无聊,更让我们看清了自己的苟且偷生!你让我们陷入深沉的思索,让我们诅咒一个默无声息的民族,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你是一代女性勇毅精神的代表,干练坚决,百折不回,遇事从容,殒身不恤,不畏强暴,追求真理,你是一枝美丽而带刺的蔷薇!你是一个民族血战前行的历史中普通的一员,你用自己的生命,像木材凝结成煤块一样,留给后人一种精神,让我们坚信:勇毅精神不灭,正义和真理永存!刘和珍,你虽死犹生!“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虽然青山掩埋了你的忠骨,但你的微笑的和蔼的旧影却将一直陪伴我们走向未来!2根据你对文背景资料的收集情况,请拟写一则简讯,报道“三一八”惨案的真象。(200字左右)目的:通讯(或新闻)的写作对于高中生来讲是新生事物,老师没有讲过写法,但结合中学讲过的知识,学生能够写出一则简单的新闻事,属于写作能力的范畴。再者而言高考时常考察学生对新闻事的概括能力,因此通过这个模式的练习引起学生对这类题的兴趣,学生只要学会写作简单的新闻事了,那么根据新闻事时也不致于无从下手了。
第五篇: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设计.
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1、认知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及御用文人的凶残卑劣,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
2、学习语音,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3、提高理解句子含义及表达作用的能力。
4、学会依据作者的感情、摘录关键词语梳理行文脉络。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清理思路,把握内容与主旨。
2、学习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表达,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关键词语句子的深刻含义。教学难点
1、梳理文脉,分析结构及局部思路。
2、理解作者悲愤交加的复杂感情。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敢于去思考、敢于去表达)课时安排
四课时。第一课时了解背景、积累字词、整体感知;第二课时梳理文脉、进一步熟悉内容思路、体悟主旨;第三课时第四课时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含义,揣摩词语的表现力,理解和学习记叙议论抒情融于一体的写法。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历史是公正的,只为一己私利而活着的人,会被历史的大浪冲走;“淘尽黄沙始见金”,那些活着是为了别人更好地活着的人,将在人民心中永生。年仅22岁的刘和珍,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了,而她的名字,连同她的高尚精神,永远刻在了人民心中。(出示刘和珍遗像及对联图片)
二、鲁迅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愚鲁之人应快做),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12月发表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历史小说)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热风》《坟》《三闲集》《二心集》《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 《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准风月谈》《花边文学》 《且介亭杂文二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 《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其作品是一部记录着对黑暗愤懑和对光明渴慕的民族启示录.毛泽东称其为“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有人曾见过一副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运合写悼念鲁迅的挽联,上下联各有两字缺漏。请根据内容用鲁迅的两个文集名补全。上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____。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
三、写作背景
大沽口事件:1926年3月,奉系军阀张作霖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三•一八惨案:3月18日,北京的工人、学生、市民五千多人在天安门前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示威大会,共产党人李大钊在会上作了演讲。会后,两千多名群众组成请愿团,到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这时数百名荷枪实弹的士兵,奉段祺瑞之命,突然向群众队伍开枪射击。随后,士兵们又手持马刀、刺刀追杀群众。群众死47人,伤200多人,死难烈士中就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群。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惨案发生后,反动军阀的走狗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诬蔑参加请愿的群众是“暴徒”,是“自蹈死地”等,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罪孽当然不下于开枪杀人者”。
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正在写《无花的蔷薇之二》。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当天晚上就写下了该文的
四至九则,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严正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
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继《无花的蔷薇之二》之后,鲁迅相继写了《死地》和《可惨与可笑》,4月1日又写了《记念刘和珍君》。
出示图片:“三一八”烈士追悼会、烈士纪念碑。
四、朗读感知之一
1、听朗读录音,感受全文内容;
2、正音:
洗涤(dí)不惮(dàn)不恤(xù)尸骸(hái)桀(jié)骜 屠戮(lù)浸渍(zì)攒(cuán)射 惩创(chuāng)荫(yìn)庇 菲(fēi)红 菲(fěi)薄
3、释词:(学生记五分钟后竞答)
寥落 桀骜 屠戮 喋血 洗涤 浸渍 菲薄 租赁 殒身不恤
4、互相听读挑错(各选读一节,听读的同学指出朗读不正确之处,然后互换)。
五、整体感知之二
1、速读课文,完成各空。本文中心内容主要是评述。
作者主要感情概括为,具体说是。
记念的主要人物是。其代表的是。
(“三一八惨案”、悲愤、沉痛悼念奉献尊敬、刘和珍、革命青年、)
2、文中还写哪几类人?作者对他们的感情具体是什么? 讨论明确: 人 情
爱国青年(真的猛士)沉痛悼念奉献尊敬
反动势力(当局者、学者文人)控诉罪行痛斥无耻 庸人(苟活者、“无恶意的闲人”)痛心麻木呼唤爆发
3、先生爱憎分明,曾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悲和愤的对象是不同的,在这篇
杂文中,悲愤的对象各是哪些?
悲:悲悼死难烈士 悲忆交往过程 悲议意义教训 愤:愤揭反动当局 愤斥文人嘴脸 愤批庸人麻木
4、再读课文把握文章总体思路。
(1)、课文七部分中哪几部分写了刘的事迹?(三、四、五部分)(2)、一、二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交代写作缘由)
(3)、六、七部分又起什么作用?(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5、用一两句话概括全文的内容和主旨。
这篇杂文带着悲愤的心情回忆了刘和珍的事迹,评述了“三一八”惨案的意义和教训,表达了对以刘和
珍为代表的革命青年的沉痛悼念并奉献无比的尊敬,对反动势力屠杀革命者的罪行的愤怒控诉,对庸人麻
木心态的批判。
六、作业:
1、完成《高效作业》预习部分练习;
2、反复深情诵读课文。
3、进一步梳理文脉。第二课时
一、精读,探究各部分局部思路
1、导入:现在我们来探究这篇杂文全文的总体思路、局部思路和思路顺序。
2、全文总体思路:记念的缘由(1、2节)追忆刘生平(3-5节))教训和意义(6、7节)
3、朗读一、二节讨论:
A、作者要写这篇纪念文章的缘由是什么,文章是否有提示性的话语?请找出来,并理解作者的写作缘由。
讨论明确:“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为了悼念死难烈士,让他们的在天之灵得到安慰;
控诉反动政府的杀人罪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卑劣。(第一节)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是为了激励人们,不能再苟且偷生,要学习猛士。
“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是为了唤醒麻木的庸人,让他们记住这血红的教训。(第二节)
B、由第一节到第二节涉及到了各方面的人物,对他们的感情大致可以分为哪两类?由此可见,这里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的? 讨论明确:由爱到恨的逻辑顺序。
C、其实这一写作缘由一两句话就说清楚了,可是作者说了那么多,是不是啰嗦呢?那么还有什么用意? 讨论明确:是为了概括展示各方面的动态,如爱国力量方面(开追悼会、请我撰文),反动势力方面(放出阴险论调),中间状态的市民(开始忘却),作者本人(极其悲愤);为下文的议论抒情铺垫。
D、理解“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使我艰于呼吸视听„„此后的几个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尢使我觉得悲哀。”所蕴涵的思想情感。
讨论明确:揭露反动军阀制造了流血惨案,走狗文人在惨案后制造流言的罪行,表达难以用语言形容的愤怒和悲痛。
4、朗读3-5节讨论
A、概括3-5节的内容,分析其写作顺序。
讨论明确:追述生平事迹――概括遇难经过――详写遇难经过,是由生前到遇难的时间顺序。
B、第三节写刘和珍生前的事迹。
*刘和珍有哪些事迹?突出其怎样的思想品质?
讨论明确:学生自治会成员,被开除;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听鲁迅先生授课;虑及母校前途;向执政府请愿;为请愿而死。
是一个渴求真理与进步,富于斗争精神,有远见卓识,温和善良而又具有爱国热忱的青年学生。*是怎样描写刘和珍的?请找出相关描写中的关键词。用了哪些方法?
想象中的刘和珍——桀骜,锋利 叙述事件
第一次见到刘和珍——微笑着,很温和 神态细节 赁屋授课时的刘和珍——微笑着,很温和 教职工准备引退时的刘和珍——黯然至于泣下 怎样的刘和珍死掉了——微笑着的,和蔼的
怎样的刘和珍喋血——微笑着的,和蔼的 *为什么要写其生前的情形?
讨论明确:用来铺垫和反衬下文的遭枪杀;在此基础上再写刘的遇难经过,更突出了烈士的沉勇友爱、为国捐躯的品质,控诉反动军阀屠杀爱国青年的罪行。C、“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怎样理解作者自称为“苟活到现在的我”? 讨论明确:鲁迅的自谦,表达作者由衷的敬意和谦恭而深沉的自责。
D、第五节特写烈士遇难经过的用意是什么?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讨论明确:这样写,是用铁的事实进行反驳,让执政府的暴虐不言自明,让流言的荒谬不攻自破。E、“从背部入”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突出“其一是手枪”?
讨论明确:刘当时中弹,是“弹从背入”,可见并不是“丛击军警”与军警面对面地搏斗,证明她完全是无辜的,她不是什么“暴徒”,倒是国府卫队的卑鄙。手枪是军官使用的,证明这次屠杀是有人指挥的,事前筹划好的,决不是军警各自的“正当防御”。这些铁的事实,有力地戳穿了段政府对死难者所横加的种种罪名。
5、朗读6、7节,讨论:
A、概括各节的主要内容。
讨论明确:劝戒不要徒手请愿,因为这样做代价大而作用小;激励奋然前行。B、鲁迅对请愿这种斗争方式持什么态度?怎样表达?由此总结出怎样的教训?
讨论明确:不赞成徒手请愿。
运用比喻,大量木材——小块煤;大量血——社会历史前进一小步;请愿大量流血——不能推动社会进步;“徒手”,更多血——更不能推动进步。反动派的本质是“吃人”,应该改变斗争方式。C、文中引用陶渊明的诗有什么用意?
讨论明确:说明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他们与青山同在,万古常青,还是会给世人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人们会永远纪念死者,记住惨案的教训,从而下定决心投入战斗。
D、第七节前两段有欲扬先抑手法,目的是什么?
讨论明确:高度赞扬和热情讴歌烈士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
E、从这节看,作者认为“三一八”惨案的意义有哪些?
讨论明确:中国女子没有压抑致死;让庸人看到希望;激励真的猛士前行。F、指出这两节布局的顺序
讨论明确:由否定到肯定的逻辑顺序。
6、小结:全文由写作缘由入手,评述了惨案的发生与刘和珍的事迹,总结教训和意义,并抒发了作者的悲愤爱憎感情。根据不同的写作内容,确定写作顺序,有条不紊。
二、作业
1、背诵二、四节。
2、完成课后练习二。第三课时
一、理解全文的感情脉络。
1、导入:这篇杂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顺序井然,在庞杂的内容背后,其实隐藏了作者复杂的不断变化的思想感情,现在来探究本文感情发展的轨迹。
2、作者充分认识到了写此纪念文章的重要性,可为什么还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类似的话在文中还有一些,请找出来加以理解。讨论明确: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是因为反动派制造的流血惨案,流言家的阴险论调,给作者带来的哀痛与愤怒,已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是因为惨象与流言使我愤慨,而“庸人的”“沉默”又让我感到无奈。“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是因为作为一个有良知和责任感的文人,要出来揭露事实的真相。“呜呼,我说不出话,„”:是说自己沉浸在深切的哀痛之中,不知如何纪念死难烈士。
总之,作者处在一种“不说”与“要说”的矛盾之中。
“不说”是因为悲愤至极,怕言不尽意;“要说”是因为说出来可以表达对爱国青年的痛惜与赞颂,愤慨抨击反动政府及文人,唤醒民众,激励革命者。所以,悲、愤、激励是贯穿于全文的情感主线。
二、解读含义深刻的语句
1、导入:许广平曾经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解读下列句子,可以深刻感受到这一点。
2、“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奉献于逝者的灵前。”(练习三@1)
A、揣摩重点词语“尤”、“出离愤怒”、“深味”、“浓黑”、“它们”、“这”、“奉献”等的含义及表现力。
指导方法:词语的含义有固定义(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和临时义(或叫语境义),“揣摩词语的含义”主要是要答出语境义。“词语的作用”指对于表达思想感情、表现人物、渲染气氛、营造意境、提示主旨等方面的作用。参考如下:
①“尤”,更加。说明烈士的死虽让作者悲哀,但流言家的无耻更让作者悲哀,从而奋起反击。②“出离愤怒”,是愤怒到了极点,超出了愤怒,而志作勇士。③“深味”,深深体味。④“浓黑”,将抽象的“非人间”的“悲凉”形象化,让人感到悲凉到了极点。⑤ “它们”指“非人间”,“这”指“显示哀痛”,以这“显示哀痛”作为生者给死者的祭品。⑥“奉献”表达了对烈士的敬意。
B、含义析为三层。
指导方法:理解句子含义,包括将修辞还原(比喻句还原出喻体、借代处还原本体、反证说出反面),答出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鼓励学生自己理解和表达,答案见参考书)
参考如下:这几句话表达了三层含义,第一,作者在愤怒到了极点,超脱出愤怒之后,更深刻体会到了“非人间”的悲惨和凄凉;第二、作者不能以更好地形式来纪念烈士,只能以写文章的方式,把自己的“悲哀”当作祭品祭奠烈士,表达崇敬和歉意;第三、在表达对“非人间”的轻蔑的同时,提出严正的警告。
3、“真的猛士,„„这是怎样的幸福者和哀痛者?”(见练习三@2)
A、揣摩“真的猛士”、“直面”、“惨淡的人生”、“淋漓的鲜血”等语的含义和表现力。参考如下:“猛士”指革命志士;“直面”直接面对;“正视”正眼看,不回避;“淋漓的鲜血”喻指反动统治下的黑暗现实。
B、结合下列句子,谈对此句的理解。“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论睁了眼睛看》 “叛逆的勇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痛苦,正视一切重迭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和末生。”《淡淡的血痕中》
答案参考:这是对革命志士的热情讴歌,他们能严肃对待血腥屠杀,毫不回避,奋然而起,前仆后继,为推翻反动统治而奋斗。他们为国家民族的命运而哀痛,他们为能为之奋斗献身而感到幸福。
4、第二节:“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A、揣摩“造化”、“庸人”、“旧迹”等词的含义和表现力。
答案参考:“造化”指自然界;“庸人”指中间状态的民众;“旧迹”指革命志士的流血牺牲。
B、理解全句含义。
答案参考:中间状态的民众曾被惨案震动过,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已经开始淡忘,只剩下一点点印象了;他们又开始苟且偷生,依然生活在这个似人非人的没有尽头的世界。
5、第四节末尾一段,“惨象,„„就在沉默中灭亡!”(练习三@3)(结合下列句子理解全句含义。)“假如这样的青年一杀就完,要知道屠杀者也绝不是胜利者。”
“中国要和爱国者的灭亡一同灭亡„„”
“如果中国还不至于灭亡,则已往的史实示教过我们,将来的事便要大出屠杀者的意料之外――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同。拖欠得越久,就要付出更大的利息!”《无花的蔷薇之二》
答案参考:我们的民族日渐衰亡,而且人们默无声息,是为什么,是怎样造成的?这是由野蛮而又严密的中国式的专制统治造成的,他们既用有形的刀枪来进行血腥暴力的镇压,又用无形的谣言来阴险无耻的诬蔑。/作者希望人们不要再沉默,沉默会使民族灭亡;要在沉默之后爆发,摧毁一切。/这既是对反动统治者的警告,又是对“真的猛士”、“后死者”的激励、呼唤与号召。
6、第五节中“当三个女子从容地„„”
A、揣摩词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两个代词:“这”、体现反语的修辞、体现互文的一句。
答案参考:第一个 “这”指三个女子从容面对暴力屠杀;第二个指烈士的流血牺牲;“文明人”、“伟绩”、“武功”用反语,突出中外杀人者的野蛮血腥和凶残暴虐。
B、全句的含义和作用。
答案参考:第一句赞颂刘和珍等人的勇毅行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第二句对比揭露中外杀人者的罪行,表达作者的愤怒。
7、第六节“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更何况是徒手。”
A、理解词语的比喻义,代词“其中”的指代义。
答案参考:大量木材——小块煤;大量血——社会历史前进一小步;请愿大量流血——不能推动社会进步;“徒手”,更多血——更不能推动进步。“其中”指流血斗争。
B、表述这句话的含义。
答案参考:人类历史是一部斗争史,巨大的流血牺牲也只能换来社会前进的一小步,徒手请愿还不算什么真正的斗争,自然对社会的发展起不了多大作用。C、结合《空谈》一文中的几句,说明这句的作用。
“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并非即等于改革。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
“以血的洪流淹死一个敌人,以同胞的尸体填满一个缺陷,已经是陈腐的话了。从新的战术的眼光来看,这是多么大的损失。”
答案参考:说明反动派的本质是“吃人”,否定这种斗争方式,告诫应该改变斗争方式。
8、第七节倒数第二段(见练习三@4)
答案参考:希望民众开始觉醒,从烈士的鲜血中看到希望;激励人们投入到国家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去。
三、作业
查阅鲁迅关于“三一八”惨案的杂文。
第四课时
一、理解杂文的表达方式的运用。
1、记叙、议论、抒情这三种表达方式紧密结合,甚至融为一体,行文波澜起伏。
2、学生举例说明:
如:第四节,“我向来――喋血呢?”“惨象,――灭亡。”都是议论抒情的结合,穿插于记叙中。
如:第五节第二段在记叙中穿插了“自然,„„罗网”一句,是议论;“当三个女子――抹杀了!”议论抒情结合。
3、作用:
记叙、议论、抒情这三种表达方式,有的融为一体,有的交错结合,相互为用,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使文章波澜起伏,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战斗力与感染力,极鲜明而深刻地表达了文章的中心意思。
二、探究
1、文中的“苟活者”指什么人?请作点分析。
A、鲁迅先生自指。第一节中,先生自称为“生者”、“后死者”,与“死者”、“逝者相对”;第三节中,先生又把自己说成是“苟活到现在的我”,与“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相对”。这是先生的一种自贬,是对自己的一种无情的解剖,用来衬托刘和珍等的勇毅形象。
可见,先生是一位大智大勇的猛士,文中“真的猛士”又是先生对自己的一种自我鞭策自我激励。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