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实李树全[精选5篇]

时间:2019-05-15 03:41: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实李树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实李树全》。

第一篇:《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实李树全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实录

(2012-11-26 20:13:01)转载▼

标签:

分类: 小课题 杂谈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实录

李树全 教学目标:

1.知道“拜上帝教”的主要思想主张,认识其实质和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2.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后的情况,认识这场运动的时代局限性。3.知道《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本质,理解其不能实施的原因。4.知道《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客观认识其进步性。

5.了解中外不同时期人们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理性思考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地位。6.结合太平天国运动的全过程,思考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方向。导课:

教师:1851年,农历辛亥年,在中华大地上发生过一场规模宏大的运动——太平天国运动。这场运动持续时间长达14年,势力席卷大半个中国,太平军还曾经一度打到清政府心脏——北京地区,几乎把清王朝统治推翻,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1911年,还是农历辛亥年,中华大地上又出现了一场革命——辛亥革命。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清王朝260多年的统治,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

无论从人数上讲,还是从实力上讲,洪秀全都远在孙中山之上。但这两场“革命”的结局却大不相同。洪秀全没有实现推翻清王朝目的,孙中山实现了。甚至有人说:清政府是被孙中山几个口号“喊”垮的!

这不免让人感到困惑:拥有几十万“天兵天将”的洪秀全没有做到的事,孙中山几个口号却做到了,究竟是为什么?

学生:思考。

教师: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从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过程中寻找答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段历史,认真思考这场运动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

【设计意图:从两场“革命”的不同结局导入本课教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切入本课的教学主题。】

教学过程:

一、以实现“平等”为初衷的“革命”

教师:请同学们先看一首洪秀全写的诗。

投影:“手握乾坤杀伐权,斩邪留正解民悬。眼通西北江山外,声振东南日月边。玺剑光荣承帝赐,诗章凭据诵爷前。太平一统光世界,威风快乐万千年。”

这首诗是洪秀全第三次参加乡试落榜后写的。从这首诗中,同学们能体会出洪秀全的一种什么样的思想?

学生:这首诗透出一股霸气。

教师:一股霸气!你说说是什么样的“霸气”?

学生:说不太清楚。但从“手握乾坤”、“太平一统”这样的词语中,能够感觉出洪秀全有非常大的志向。

教师:这位同学的感觉还是比较准确的。这首诗透露了洪秀全要自己掌握自己命运、改变世界的愿望,也透露了洪秀全要建立一个太平世界的愿望。

洪秀全祖籍广东花县,出生于一个耕读世家,幼年在村中私塾上学,熟读四书五经及其它一些古籍。同学们说一下,在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最大愿望是什么?

学生:参加科举考试,当官。

教师:对,参加科举考试,求取功名,改变自己的命运。可是洪秀全时运不济,先后三次参加乡试考秀才,都落榜了。第三次落榜后,洪秀全大“病”一场,据说昏迷了30天。昏迷中大喊杀妖,家人非常焦虑。“病”好后,他对人们说,天使接他升天,天父上帝命他斩除人世间妖魔,拯救世人,天兄耶稣将鼎力相助——这些与他曾经读过的一本书有关。此后,洪秀全言语沉默,举止怪异。

虽然有了三次科考失败的经历,但洪秀全仍没有死心。6年后(1843年),他再一次到广州参加乡试,结果又失败了。洪秀全彻底绝望了,他又赋诗一首:“龙潜海角恐惊天,暂且偷闲跃在渊;等待风云齐聚会,飞腾六合定乾坤。”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洪秀全要改变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的想法。

学生:阅读思考。

教师:历次科考失败,使洪秀全对现实产生了强烈的不满。他撕毁了那些“所谓”的圣贤书,满腔怒火地发誓:“再也不考清朝试,再也不穿清朝服,以后我要自己开科取士!”

在家乡的私塾,洪秀全砸毁孔子的牌位。这在当时中国,是件大逆不道的事情,不能为社会所容。洪秀全因此失去了塾师的职位,在家乡无法立足,远走他乡。

需要补充说明一点,洪秀全一生都仇视孔子和儒家经典。后来太平军所到之处,焚毁孔庙,焚烧儒家经典。定都天京后,洪秀全下令:“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违者斩。对儒家文化极端仇恨,也把中国数百万读书人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

仅从这一点上看,洪秀全就与中国古代很多农民出身的帝王大不一样。无论是刘邦,还是朱元璋,在夺取天下后,都礼贤下士,重用知识分子,当然也换来了汉朝和明朝的长治久安。唯独洪秀全不然。

【设计意图:讲述洪秀全的个人经历,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关系。】

教师:在洪秀全第三次到广州参加考试的时候,他曾经在无意中得到过一本书——《劝世良言》。这是一本宣传基督教基本教义的小册子,讲述了一些基督教的思想和教义。

请同学们看《劝世良言》的一些主张:

投影:“世界万国之人,在世人所论,虽有上下尊卑贵贱之分。但在天上神父之前,以万国男女之人,就如其子女一般。”

“故在世界之上,则以四海之内,皆为兄弟一般,并无各国之别”,“以全世界之人,皆一家也。”

学生:阅读。

教师:从《劝世良言》的这些内容中,可以看出这本书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

学生:主张人人平等。

教师:对,主张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这种“平等”的思想与中国社会流行的“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农民的平等观念有惊人的一致性,很容易被人们接受采纳。《劝世良言》还宣扬互助、互爱的观念,如救世主要富人“行仁爱”之心,卖其全部产业,施赐予贫穷之人,要人们讲信用,要信徒像爱神一样“爱其弟兄”等等。这样的思想主张对于像洪秀全这样一个历次科考失败的穷书生来讲,太适合其心理需要了。

在第四次科考后,洪秀全仔细研读了这本小册子,从中受到启发。洪秀全把基督教的平等思想与中国农民阶级主张的平等、平均思想结合起来,创立了一个新的宗教组织——“拜上帝教”。那么这个“拜上帝教”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呢?它的宗旨、主张又是什么?

请同学们看这样一段文字:

投影:“拜上帝教”宣扬“不得拜一切偶像”,不拜祖先,只拜“独一真神上帝”。

教师: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拜上帝教”有什么特点?

学生:只拜“独一真神上帝”。

教师:洪秀全为什么要求“拜上帝教”教徒只拜“上帝”呢?

学生:思考。

教师:洪秀全宣称自己是上帝的第二个儿子,耶稣的兄弟。洪秀全的意思是很明确的,他在向他的信徒们暗示:洪秀全是上帝在人世间的代表,所以世间之人必须信洪秀全。“拜上帝教”树立洪秀全的权威。

请同学们再看一段材料:

投影:天上有天国,地下有天国。天上地下同是神父天国,勿误认单指天上天国。„„今日天父天兄下凡开创天国是也。

── 洪秀全《钦定前遗诏圣书批解》

教师:从这段材料中,可以看出洪秀全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学生:洪秀全要建立一个人间天国。

教师:这个“人间天国”是什么样子呢?

学生:思考。

教师:我们看看洪秀全对所谓“人间天国”的描述。

投影: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原道醒世训》

教师: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洪秀全要建立的天国是什么样子呢?

学生:是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

教师:概括的很好。除了主张“平等”之外,这个“天国”还有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

教师:“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是什么含义?

学生:不要尔虞我诈。

教师:对。这个“天国”是平等的,而且没有剥削、没有压榨。这个“天国”如此美好,肯定会对中国下层人民产生巨大吸引力。

1851年初,金田起义爆发。这场起义的爆发与中国古代历史上许多农民起义的爆发原因非常相似——天灾人祸:鸦片战争后,巨额的军费开支和赔款,使广大人民的赋税负担加重;广西又发生天灾。天灾人祸连在一起,起义爆发了。

起义爆发之初,太平军只有15000人。但两年后太平军打到南京、正式建立政权的时候,人数发展到50万之众。短短两年时间,发展如此之迅速,究竟是为什么?

学生:思考。

教师:太平天国运动在早期之所以有如此迅速的发展,可以说“拜上帝教”发挥了很大动员作用——人人平等的宗教说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驱使太平天国的战士们为建立平等的“天国”而斗争。

【设计意图:探讨“拜上帝教”的基本主张——“平等”,引导学生思考“拜上帝教”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教师: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颁布了自己的纲领性文件——《天朝天田亩制度》。我们一起来看这个纲领。

投影: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学生:阅读。

教师:从这个纲领中,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要建立一个怎样的社会?

学生:要建立一个人人平等、没有剥削压迫的社会。

教师:从哪句话中可以反映出来?

学生:“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教师:应该说这样的社会非常美好,但是能实现吗?

学生:不能。

教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当时正在打仗,没有条件实行。

教师:对。还有其它原因吗?

学生:因为人性是有弱点的,如人都有自私的一面,所以不可能实现绝对的平等。

教师:很好。这个学生从人性的弱点这个角度做了分析。还有其它原因吗?

学生:默默思考。

教师:同学们想一下,这样一个绝对平等社会是建立在什么样的经济基础之上呢?换句话说,太平天国的社会经济主张是什么?

学生:建立和发展小农经济。

教师:对,建立和发展小农经济。同学们想一下,发展小农经济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吗?

学生:不是。

教师:所以,从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方向看,太平天国的这个纲领不代表中国历史潮流。既然这个纲领不代表历史方向,那么有没有社会进步意义呢?

学生:没有。

教师:请同学们看一段太平天国关于产品分配的规定。

投影:“两”为太平天国农村政权的基层组织,每25户为一两。每两生产的农副产品,“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25户中婚丧嫁娶等事所需的费用,都由每两的国库开支。鳏寡孤独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都由国库供养。

教师:从这段材料中,可以看出太平天国实行怎样的分配原则?

学生:平均主义。

教师: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能实行吗?

学生:不能。

教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如果实行绝对平均主义分配方式,不论农民干的多少,最终分配的财富是一样的,会打击农民生产积极性,最终影响经济发展。

教师:很好。这样的分配方式会挫伤人们的生产积极性。还有没有其它观点? 学生:这样一种分配方式,本身也违背了社会公平的原则。假如一个农民生产很多的粮食,但分到的粮食和别人一样多,这本身就不公平,这也是一种不平等,本身也违背了太平天国的“平等”原则。

教师:这位同学从社会公平的角度进行思考,很有意义,我还从来没有从社会公平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本事就是对社会公平的亵渎,这个想法很有创意。还有同学回答吗?

学生:思考。

教师:如果我们从社会生产力水平、从小生产者的阶级属性上分析一下这种分配方式,也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当时是不可能生产出巨大的社会财富来满足社会这种分配需求的,小生产者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这样的分配方案也是一种空想。正如刚才那位同学讲到的——人性的弱点。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当他自己穷困的时候,他要求平均分配土地和财富;但是当更穷的人要求分他的土地和财富的时候,他可能就不干了。

所以说,太平天国这个纲领,看似美好,但根本不可能实行。

教师:如果我们回顾一下中国古代农民起义,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运动与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相比,有很多相似之处。

请同学们看这样一组材料:

投影:秦末农民起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平等

宋代农民起义:“等贵贱,均贫富”;——平均

明末农民起义:“均田免粮”口号。——平均

教师: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运动与这些农民起义有什么相似之处?

学生:都主张平等、平均。

教师:认识很到位。《天朝田亩制度》与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口号相比,没有什么特别新鲜之处,无非还是千百年来农民一直渴望的“平等、平均”要求而已。如果再联系洪秀全等人进天京后、建立洪氏政权及其政权的堕落,可以说太平天国运动没有体现出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方向。

请同学们再看孙中山建立的中国同盟会的纲领。

投影: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教师:可以看出,孙中山和洪秀全一样也反清,要推翻清王朝。但孙中山在反清的同时,更反对君主专制体制,主张民主政治,体现了时代的进步要求。

所以,我们说,《天朝田亩制度》具有明显的落后性。这也是洪秀全和孙中山的不同,当然也是洪秀全的差距,也是洪秀全失败的原因。

一场规模宏大的运动兴起了,并建立了所谓的“天国”。这是一个怎样的“天国”呢?

【设计意图:讨论《天朝田亩制度》,认识其实质,进一步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

二、背离了“平等”原则的“革命”

教师:请同学们看一幅图片(投影天王府模型图)。当你第一眼看到这张图片的时候,你首先能想到这是什么地方?

学生:故宫。

教师:我的第一印象也是故宫。为什么想到这是故宫呀?

学生:因为图片上的建筑很宏大、富丽堂皇,和故宫非常相似。

教师:但这不是故宫,这是洪秀全的天王府。洪秀全进入南京后,立即大兴土木,修建他的天王府。直到太平天国失败,天王府的修建工程还没有完工。

请同学们看一段材料对天王府的描述。

投影:天王府:“城周围十余里,墙高数丈,内外两重,外曰太阳城,内曰金龙城,殿曰金龙殿,苑曰后林苑,雕琢精巧,金碧辉煌”。

学生:阅读。

教师:这段文字记述了天王府的恢弘情景。这段文字来自于对太平天国有敌视的清朝官员的记载,如果说有污蔑之词的话,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位同情太平天国、并参加过太平天国运动的英国人呤俐在他的《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中的一段文字记载。

投影:“天王府面积极为广大,四周有高大的黄墙,望楼高矗,房顶覆盖着颜色鲜艳的或绿或金或红的琉璃瓦。”

教师:天王府金碧辉煌。其他各王也大兴土木,兴建王府。

投影:东王府“尽毁附近民居,开拓基地”,“东王府所藏的珍宝,确是洋洋大观,因为据我们采集到的报告,足以证明其中不仅堆积着中国有价值的珍奇装饰和艺术精品,而且还有许多外洋的财宝。”

学生:阅读。

教师:从这些记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太平天国领袖们进入天京后,生活日益腐化。还有一些记载:天王的宝座为镀金打造。天王衣服上的金纽扣和皇冠有8斤重,圆规式纱帽缀双龙双风,黄缎袍绣9条龙,远远超过满清皇帝的冠冕。生活日用品之豪奢也远远超过清朝皇帝:据说天王吃饭有24个金碗,24副纯金筷子,生活用品也是纯金(甚至浴盆、夜壶也为纯金)。

作为一个中国传统社会的农村知识分子,洪秀全建立政权后,他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享受荣华富贵。当太平天国的将士们还在为“天国”浴血奋战的时候,领袖们开始享受太平富贵了。革命尚未成功,但享乐思想急剧膨胀,这是对最初“平等”理想的背叛。是“平等”吗?

学生:思考。

教师:以“平等”起家,以建立“平等”为目的的太平天国,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

1851年9月,太平军占领永安后,洪秀全又封杨秀清以下为东、南、西、北、翼王。诸王之间有严格的等级,其中天王称万岁,其他诸王依次递减为九千岁至五千岁。定都天京后,颁布《太平礼制》,确定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从天王到两司马共分为16个等级,朝仪、称谓、冠服、旗帜、仪仗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为了显示森严的等级和宏大的仪规,规定出行时天王的骄夫为64人,东王为48人,其余各王依次递减。

东王出行役使人数多达1700多人,有开路龙灯、各式锦旗、音乐吹鼓、兵马护卫等等,诸王出行依次递减。还有回避禁律,“凡东王、列王驾出„„”卑小之官员兵士,“如不回避或不跪道旁者,斩首不留”。这是“平等”吗?

学生:思考。

教师: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先后进行了北伐、东征、西征。

1853~1855年,太平军2万多人进行北伐,北伐军深入清朝统治的中心地区,震动京师。请同学们看课本,了解一下北伐军进军情况。

学生:阅读。

教师:北伐的最终结果失败了。为什么会失败?

学生:北伐军孤军深入,缺乏后援。

教师:还有其它答案吗?

学生:思考。

教师:我一直有一个疑问: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后,短短两年时间,从1500人发展到50万人,发展迅速。而北伐也基本上是两年时间,可为什么人数越来越少、最终失败呢?仅仅是因为孤军深入的缘故吗?

学生:思考。

教师: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认为仅仅用一个孤军深入来说明北伐军失败原因,恐怕没有说服力。我认为还应该想到太平天国的北伐是否得到北方广大民众的响应?如果没有,为什么没有得到北方民众的积极响应?

学生:思考。

教师:对这个问题,同学们可以把它做为一个课题研究。我给同学们一个提示:从太平天国运动内部试着寻找一下答案。

太平军在北伐同时,1853~1855年,太平天国进行了西征,打败了曾国藩的湘军,巩固了天京。1856年,太平军东征,攻破了清政府包围天京的江北、江南大营,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了全盛时期。

随着军事形势的好转,太平天国领导层内部发生一场激烈的争权斗争。

1856年,东王杨秀清见当时太平天国形势大好,假装“天父下凡”,逼迫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洪秀全密诏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及燕王秦日纲,商讨对策。韦昌辉和秦日纲到天京后,突袭东王府,杨秀清及其家人被杀,东王部属共2万多人被杀。

石达开到天京后,责备韦昌辉滥杀,韦昌辉要杀石达开,石达开当夜逃出城外,韦昌辉将石达开家人尽杀。石达开起兵,声讨韦昌辉。洪秀全为平众怒,将韦昌辉处死,不久又处死秦日纲。

处决韦昌辉后,石达开回京主政。但洪秀全无端猜忌,处处安排本家亲族钳制石达开。石达开十分不满,率领10万余众离开天京。历史上把这一系列事件称为“天京事变”。

请同学们看一首“天京变乱”的民谣

投影: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长毛非正统,依旧是咸丰。

教师:这首民谣反映了什么问题?

学生:人们对太平天国失去了信心。

教师:这场变乱,不仅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恐怕最严重的影响在于使太平天国凝聚力大大减弱了,因为大家看到的是一个为了争夺权力进行的你死我活的残杀。忠诚的信仰没有了,思想散了。人少了不可怕,人心散了最可怕。

教师:那么为什么会发生天京变乱呢?

学生:思考。

教师:同学们想一想,太平天国运动建立的是一个怎样的政权?是否代表时代方向?

学生:不代表。

教师:对。太平天国运动建立的政权只不过是一个洪家王朝而已。当革命的最终目的只是建立一个新的家族王朝的时候,当一场革命只是为了满足少数人的享乐的时候,当一个政权成为个人享受的工具时候,这样的事情肯定是会发生的。因为大家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掌握权力意味着掌握着更多的财富、掌握着更大的享受富贵的资源。从社会底层一下子跃居社会顶层的洪秀全也许更清楚。所以,为了掌握更大、更多的权力,必然会出现这样你死我活争权夺利的惨剧。

所以,天京变乱之所以会发生,最基本的一点,是因为太平天国建立的政权不是一个真正的、代表近代历史方向的“新”政权,在很大意义是说,这个政权仍然是一个崇尚个人权力至上的旧政权,必然会出现争权斗争,这是迟早的事情。

【设计意图:以“平等”为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太平天国所谓的“平等”的本质,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

教师:天京变乱后,洪仁玕主持朝政。洪仁玕游历过香港,对西方文明耳濡目染。为了振兴太平天国,他提出了一个新纲领——《资政新篇》。

请同学们看《资政新篇》的内容:

投影:兴银行。倘有百万家财者,先将家资契式禀报入库,然后准颁一百五十万银纸,刻以精细花草,盖以国印图章,或银货相易,或纸银相易,皆准每两取息三厘。„„此举大利于商贾士民,出入便于携带„„

学生:阅读。

教师: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资政新篇》的社会经济主张有什么显著的特点?

学生:思考。

教师:《资政新篇》主张绝对平均主义吗?

学生:不主张。

教师:《资政新篇》否定绝对平等和平均主义,保护私有财产。《资政新篇》中还有许多发展工商业的内容。在政治方面,《资政新篇》主张统一政令、依法治国、选举官吏等内容。这些内容无疑具有时代进步意义。因此,教材上说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由于一些客观因素,这个方案没有实行。但我还发现《资政新篇》中有这样一条:

投影:曷不乘此有为之日,奋为中地倡,以顶天父天兄纲常,太平一统江山万万年也。

教师:对这一内容,同学们有什么看法?

学生:思考。

教师:从这一条看,《资政新篇》还是要维护洪秀全王朝的。所以,这个纲领虽有时代进步性,但它并没有完全跳出振兴王朝的怪圈。

【设计意图:深入分析《资政新篇》,既要看到《资政新篇》的进步性,又要看到这一纲领的问题,培养学生理性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太平天国运动的回顾和思考

教师:上面我们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平等”原则进行了探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回顾太平天国运动的历程。投影:

1851年金田起义,揭开了这场运动的序幕;

1953年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1853~1856年,北伐、东征、西征,达到全盛时期;

1856年,天京变乱,由盛而衰;

陈玉成、李秀成保卫天国的战斗;

1864年,天京陷落,运动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历时十四年,对清王朝的打击是沉重的。160年后,我们再来冷静思考这场运动,我们该怎样理性的评价这场运动呢?这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话题。

教师:我们先看一下课本是怎样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学生:阅读。

教师:教材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有什么意义?

学生: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削弱清王朝统治的基础。

教师:对。不可否认,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王朝,削弱清王朝统治的基础。还有,太平天国的革命精神,曾经鼓舞了近代中国革命志士,例如孙中山就曾经自己是“洪秀全第二”,蒋介石也曾经肯定过太平天国运动。毛泽东也充分肯定过这场“革命”。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第二块浮雕反映的就是金田起义。从其革命精神和对清王朝的扫荡而言,这场运动简直是急风暴雨。请同学们看材料。

投影:

洪秀全起自布衣,驱逐异族,虽及身而亡,固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也,因深慕其为人。

—— 孙中山

太平天国之战争,为19世纪东方第一之大战;太平天国之历史,为19世纪在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

—— 蒋介石

学生:阅读思考。

教师:但历史往往还有另一面,我们继续看一下孙中山、毛泽东和其他人对这场运动的评价。

投影:“在分配土地问题上主张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它的性质是反动的,落后的,倒退的”。

—— 毛泽东

毛泽东为什么这样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呢?

学生:因为这场运动不代表历史的方向。

教师:孙中山虽自称“洪秀全第二”,但他也很理性,他对太平天国运动做了这样的评价:

投影: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即纯为民族革命的代表,但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此等革命,不能算成功。”“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

孙中山为什么这样评价呢?

学生:还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建立的政权不代表时代方向。

教师:很好。同学们都能够从历史发展方向寻找答案,说明同学们已经能够理性分析问题。我们再看马克思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当马克思得知中国革命的消息时,马克思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他写下了这样的字句:

投影:“这次变革,必将给这个国家的文明带来极其重要的结果。如果我们欧洲的反动分子不久的将来逃奔亚洲,最后到达万里长城,到达(这个)最反动、最保守的堡垒的大门,那么他们说不定就会看见这样的字样:中华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

受老战友影响,另一位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也兴奋地写道:“古老中国的末日正在迅速到来。„„过不了多少年,我们就会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国作垂死的挣扎。同时,我们也会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

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对太平天国运动给予巨大的希望。

但是仅仅过了十二年,1862年——当时太平天国还没有失败,马克思在他的《中国纪事》一文中,笔锋一变,毫不容情地指出:

投影:“(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象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但是,只有在中国才有这类魔鬼。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

学生:阅读。

教师:对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马克思前后思想有如此巨大的转变?

学生:思考。

【设计意图:如何认识太平天国运动,是本课教学的关键。通过引用正反两方面的材料,让学生学会理性思考问题,并培养学生历史学习方法。】

四、中国“革命”的代价

教师:前一阵子,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大国无兵》(田秉锷著)。书中有这样一组材料,让我感到很震撼。

投影:“1851年至1864年,中国人口锐减40%,绝对死亡人数一亿六千万。而太平天国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损失至少在一亿以上,直接造成的过量死亡人口达七千万以上。”

教师:对于这么一个庞大的死亡数字,应该说清军与太平军都有责任。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不仅有两个政权你死我活的斗争,也有血腥与疯狂:太平军攻破全州后——屠城,男女老幼杀的无一剩余。攻破武昌,屠城,杀十余万人。

曾国藩的军队攻破天京后,见人就杀,见屋就烧。直杀得天京城内血流成河,尸体涌进长江,几乎使江水不流。据记载,湘军“分段搜杀,三日之间毙贼共十余万人。秦淮长河,尸首如麻”,“城内自伪宫逆府以及民房悉付一炷”。这次屠杀,是历来南京灾难中最惨烈的一次。屠城、焚烧城后,南京连一棵完整的树都找不到了。清人记载:“金陵之役,伏尸百万,秦淮尽赤;号哭之声,震动四野。”显然这次屠杀最保守估计也应该在50万人以上。

太平天国最强盛的时期,南京城人口有100万人。到1875年,人口还不到50万。曾国藩因为在南京的屠杀手段残暴,被人们称为“曾剃头”、“曾屠户”。据说,南京小孩夜哭,妈妈说“曾剃头来了”,小孩就不哭了。六朝古都,风华不在,民族之哀!

从古代以来,暴烈的革命就与中国历史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次次惨烈的革命,是对中国社会的洗荡。这背后又有多少令人“惊骇”的故事。

在《大国无兵》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较之异族的入侵,本民族制造的战争灾难似乎更加惨绝人寰!”这句话值得我们思考。

回首太平天国运动,感触很多。下面,我用这样一段文字,作为本课的结束,也希望引起同学们的思考。

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即使是穷途末路,大丈夫也不当死于沟壑。没有希望改变现状,而苟且偷生的诱惑是如此之小,造反就几乎没有成本。洪秀全豁出去了,太平军也跟着干了。令人深思的是,洪秀全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回眸晚清的中华大地,英雄豪杰壮志难酬,黎民百姓流离失所。在这席卷半个中国的造反声浪中,石达开、李秀成等少年英雄屡屡涌现,曾国藩、罗泽南等诸多读书人转变成驰骋疆场的将领,这只证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帝国即使走向衰亡,但也并不缺乏人才。但它又何以走向衰亡呢?

也许,当一个国家不能满足其黎民百姓基本的生存和发展要求时,太平是梦,天国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学生:阅读思考。

教师:我们今天站在新的角度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目的并不是为了否定这场运动。我们指出这场运动存在的问题,是为了更好的认识中国近代历史。

请同学们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思考:近代中国究竟需要怎样的变革?

【设计意图:进一步拓展本课教学,引导学生思考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第二篇:太平天国运动

第14课太平天国运动 ■金田起义 ■天国兴衰 导入 人民英雄纪念碑――金田起义浮雕鸦片战争后,天灾人祸接连不断,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广西民众在乡村塾师洪秀全率领下,揭竿而起。他们曾试图建立一个人人均等的“太平天国”,最终却归于失败。他们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会走向失败? 金田起义 导入 洪秀全雕像(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县城北24公里处的金田村)洪秀全塑像 洪秀全故居(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镇)洪氏祠堂(位于洪秀全故居旁)洪氏故居前的月字池 金田村全景(金田村位于广西省桂平市)金田起义画(想像画)返 回 返 回 金田起义 导入 天国兴衰 太平军前期进军路线 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玉玺 太平军作战图 太平天国号帽、号衣 太平军女官 太平军武器 太平军发布的安民告示 太平天国时代的天京(南京)太平天国时期的武昌 太平天国时期铜钱 太平天国刊行的书籍 太平军北伐地图 太平军北伐图(想像画)太平天国北伐军发出的军情禀报 太平军西征军所颁路凭 曾国藩兵败要跳水自杀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进行了西征。西征中,太平军控制了安徽、江西和湖北东部大部分地区,并在湖南大败湘军。曾国藩兵败要跳水自杀,后被部下劝阻。《天朝田亩制度》书影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天朝田亩制度》 你认为《天朝田亩制度》有实施的可能吗? 太平天国发给农民的田凭 听王陈炳文颁发的田凭 太平天国的结婚证书太平天国烈士墓太平天国烈士墓位于上海川沙县高桥镇,1954年为纪念太平军1862年进攻上海时牺牲的战士而建。太平天国纪念邮票(1951年发行)有关太平天国的书(封面)第14课太平天国运动

第三篇: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曲靖一中历史组 欧小兰

导入:央视在2001年太平天国运动150周年时拍了一部电视剧《太平天国》,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反响。而就在150多年前,中华大地上爆发了一次农民运动,它究竟是怎样兴起?又是怎样走向盛世的?最终,短短14年的时间为何就宣告失败了呢?带着这些疑问,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同时板书]

一、兴起

(一)原因

师:请大家根据PPT打出的材料,结合教材相关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PPT打出相关材料)学生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回答:

1、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2、阶级矛盾的激化

3、自然灾害严重 师:(总结点评)非常好,太平天国运动前的几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连年不断地灾害使本来就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农民生活更加困苦,“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因此,阶级矛盾的激化成为了这场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自然灾害严重成为直接原因。[过渡]有一句话叫“时势造英雄”,一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即将爆发,这场运动该由谁来领导呢?他为这场起义做了哪些准备?他用什么分散的农民团结起来?

(二)准备

1、创立“拜上帝会”→特点:

(PPT显示材料,让学生根据材料发现“拜上帝会”不是某一家思想的集成,而是多家思想的结合。)洪秀全说:“上帝当拜,普天之下皆兄弟。”他指出:“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只有把那些违反上帝之真道的妖魔推翻,才能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社会。” 师:通过阅读材料,大家发现这里面都包括那些思想? 生:(在教师的提示下总结):基督教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平均主义(同时教师板书)师:思想创造出来后,需要做什么才能将农民团结起来? 生:宣传

2、冯云山到紫荆山区活动,建立根据地。

[过渡]做好一切准备后,一场起义正式爆发了。下面我们来共同探讨太平天国是如何完成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的。

(三)过程

让学生阅读教材,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选出代表回答。与此同时,教师PPT展示。

1、金田起义

2、攻占永安,分封诸王

3、攻占武汉三镇

4、攻占南京,改名天京 之后,教师提问。

师:为何阶级矛盾早就尖锐的情况下,会在1851年1月起义正式爆发? 生:思考并回答 师:(适当总结补充)此时正逢洪秀全38岁生日,1月11日是洪的生日。师:攻占永安,分封诸王,为何会选择用东王节制诸王? 生:思考并回答

师:这其实来源于杨秀清的“天父下凡附身”,在起义之前,冯云山由于四处宣传“拜上帝会”的思想用来召集人民,被清政府抓捕。又逢洪秀全南下广东,已经召集回来的农民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人心开始涣散。为了稳住人心,杨秀清假装天父下凡上身,号令大家,加上金田起义至今的战绩卓越,所以此时选择用东王号令诸王。此时天父上身能稳定军心,但发展到后期,杨秀清就用一招来与洪秀全争权,两者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过渡]师:政权建立后,接下来该怎么做?

(出示示意图,让学生分析当时太平天国面临的形势,思考接下来该如何做?)

二、发展(板书只展示三个大标题)

(一)北伐—目的:推翻清政府

(二)西征—目的:巩固天京大本营

(三)天京突围—目的:切断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实力

1853年,太平天国派林凤祥、李开芳率领2万太平军北上,刚开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到了天津附近,清政府迅速调集精锐部队前往镇压,这次运动失败了。与此同时,要想守住位于长江下游的天京只有保住长江中游,所以北伐的同时又进行西征,刚开始是想攻占安庆、武汉后南下控制南部中国。在湖南遇到曾国藩的湘军,连战失利。1855年石达开支援,在湖口、九江大败湘军。曾国藩气愤交加,几次要跳江自杀,都被部下捞起来。定都天京后,清政府的军队就尾随而来,建立了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为了突围,也为了切断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实力,又进行了天京突围。江南一带位于天京的东边,所以又称为东征。

[过渡]就在军事上十分顺利的时候,太平天国内部出现问题,使前线的西征、天京突围被迫搁置,清政府也得到了喘息的机会。由此,太平天国出现转折。

三、转折:天京事变

(一)原因:

让学生讨论,为何会出现争权夺利?其实就是小农阶级目光短浅,安于现状,满足于小小的胜利。与此同时,打出PPT中的几张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太平天国的腐败有如清政府。享受之余一定会出现分权不均,所以发生矛盾。最后得出结论。

1、小农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PPT显示有关杨秀清“逼封万岁”的资料,让学生知道这件事情发生后天京事变就出现了。所以,2、逼封万岁(直接原因)

(二)经过

让学生讨论后,请学生展示。(请一名学生上讲台具体讲解并画出一副简易的示意图)杨威胁到洪,洪召回韦昌辉等人,韦杀害杨,石斥责其杀人,韦一怒之下想杀洪,反被洪所杀。洪猜疑石,石最后出走。

(三)影响

学生会说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让学生思考转这点表现在什么地方?并请学生回答。

1、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2、国中无人、朝中无将

四、失败

(一)时间:

(二)标志:

(三)原因:

太平天国从1851年金田起义到1864年,发展如此迅速的一场农民运动为何会走向失败呢?让学生小组讨论并请代表回答。

1、主观:小农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战略上的失误

2、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提示学生哪个才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四)意义和启示1、2、启示:小农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课堂小结]: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农民阶级不能救中国,那到底哪个阶级才能救中国呢?事实证明,只有中共领导的无产阶级才能救中国,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所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板书设计:

一、兴起

(一)原因:1、2、3

(二)准备:

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特点:

2、冯云山到紫荆山区活动,建立根据地

(三)过程:1、2、3、4

二、发展

(一)北伐—目的:

(二)西征—目的:

(三)天京突围—目的:

三、转折:天京事变

(一)原因:

1、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

(二)经过:

(三)影响:

四、失败

(一)时间:

(二)标志

(三)原因

1、主观

2、客观

(四)意义和启示

第四篇: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太平天国运动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如何将它教授得既让学生有新鲜感,又能符合高中教学和考试的需要?作为一个历史事件,我们一般都是从原因、过程、结果和影响等方面学习和掌握。如何从抓住教材的提纲和思路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这个知识点,今天我们集体探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

一、关于太平天国的原因 教材明确讲到了三点:

一、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二、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

三、自然灾害严重。根据这三点原因,可以这样归纳:

首先是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即是封建统治者和广大人民之间的矛盾激化的结果,这应该是太平天国发生的根本原因。其次,鸦片战争等导致的民族矛盾更加激化了本身就很尖锐的阶级矛盾,它加速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第三,自然灾害往往是农民战争发生的导火索,或者说是直接原因。太平天国也不例外。

二、关于太平天国的过程

教材用了较大的篇幅进行表述,涉及到两节的大部分内容,作为高一的新生,学生学习起来难免会层次不清、顾此失彼,如果我们能够用几个关键词进行连缀,掌握起来就方便和轻松多了。

这七个关键词是:准备、兴起、发展、高潮、转折、防御、失败。

首先是“准备”。洪秀全为了发动起义,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准备:

1、宗教,创立拜上帝教。

2、理论,撰写多篇文章。

3、组织,建立拜上帝会。

其次是“兴起”。1851年,洪秀全率领自己的武装在三个地点进行了初步的斗争:金田起义,东乡称王,永安建制。其中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自己的政权。

第三是“发展”。1852-1853年,太平军继续北上,并在武昌挥师东进(可以概括为“北上东进”),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同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其中《天朝田亩制度》的两大内容是:土地分配和产品分配。对它的评价可以用革命性、空想性、落后性来归纳。第四是“高潮”。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根据面临的三大形势,采取了三大行动:北伐、西征、东征。虽然北伐失败了,但是西征、东征取得很大战果,标志着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第五是“转折”。1856年,因为领导集团的矛盾激化,出现了领导人之间相互残杀的“天京变乱”,严重削弱太平天国的力量,使之由战略进攻转入了战略防御时期,成为太平天国的转折点。

第六是“防御”。天京变乱后,洪秀全重整旗鼓,建立起新的领导核心。1858-1864年先后又进行了七次战争:攻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攻打江南大营、东征苏南、攻打上海、安庆保卫战和天京保卫战。前四次战果明显,第五次严重受挫,后两次遭到失败。其中受挫和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太平天国遇到的新情况,就是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和联合镇压。

最后是“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坚持了14年之久的太平天国运动最后失败了。

三、关于太平天国的结果和意义 教材将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两大方面,其中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应该是根本原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利用宗教发动起义,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和落后性,相互残杀的天京变乱。

太平天国的意义有五点:

1、打击封建统治,加速封建主义的衰落,这应该是最主要的功绩。

2、同时担负反封建和反侵略的双重使命,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3、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主要体现为《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农民阶级的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思想结晶。

4、《资政新篇》是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5、是“亚洲革命风暴”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世界殖民主义以打击,具有世界意义。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的一场反封建和反侵略的农民战争,它的失败,说明农民阶级不可能单独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附:《太平天国运动》自学提纲

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根本原因是什么?怎样理解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2、说出太平天国运动过程的七个关键词。

3、洪秀全为发动起义进行了哪些准备,有何特征?太平天国政权初步建立和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4、《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怎样理解其革命性、空想性和落后性?

5、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面临什么形势?为此他们采取了哪些行动?结果如何?

6、什么是天京变乱?它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影响?

7、太平天国后期进行了哪些防御战?每次战役的结果如何?其中遭遇的新情况指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8、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其中根本原因在哪里?有何具体表现?

9、说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意义和启示。

10、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较,它有哪些新特点?

第五篇: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反思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反思

高效课堂是当今教学中最能体现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模式。因此在高一的教学中我们大力采用高效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课程标准关于太平天国运动这一内容的规定是:“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解决这样的问题:要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哪些史实?怎样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地位?

在讲课的过程中,采用情景创设的方法,将学生融入到历史中来,提高学生分析材料,运用材料的能力。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明显感觉到学生找不到材料的关键句或者读不懂题意,这给问题的解决带来很大的麻烦。因此在讲课的过程中,穿插材料分析题的做法。

根据这种情况,基于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教材上有的“史实”,可以组织学生学习;教材中没有的“史实”,则需要适当补充。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兴起这一环节时,通过补充讲述洪秀全的个人经历,既能够反映当时中国社会的变化,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关系,让干瘪的历史知识丰富起来,也为客观评价这场运动的性质和历史地位做了必要准备。

为进一步激活学生思维,课堂教学中我还有意识地将本课设计的更加活泼自然贴近生活,情境创设,让学生能够站在历史中感受历史。在讲解过程中做到详略得当,当时学生并未适应这种教学模式,所以快节奏的教授方式学生进入的较慢。

但是值得欣喜的是,在实行高效课堂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上课发言的同学也踊跃了许多,集体荣誉感增强。比之前死气很沉的课堂好了许多。真正做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在本课教学的最后,为了引导学生思考“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我提醒学生结合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思考近代中国历史发展大势,思考太平天国运动究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究竟应该如何认识这场“农民运动”?应该说,这个问题的思维含量比较高,需要学生在这节课学习的基础上,联系整个近代中国历史进行理性思考。在结尾部分,教授学生如何“评价”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但是要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学的科学指导之下,树立正确的革命观,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实践表明,在实行高效时,要做到“导学”先行,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积累知识有所怀疑,提出问题。这样在上课的时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将知识的传输逐渐向能力培养方面转变,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

下载《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实李树全[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实李树全[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反思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反思 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 李树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改革提倡课程意识,提倡教师对教材知识的拓展。课程标......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二)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二) 五、天京变乱(板书) 1.原因(板书) 师: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的领导人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腐朽思想开始滋生。在天京,诸王模仿封建统治者大兴土木、建筑王宫。(......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范文]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新标必修1第三单元[标要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识要求:掌握洪秀全创......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阎虎亮 教学目标 识记理解 能力目标 情感教育目标拜上帝教创立、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定都、北伐、东征、西征。 《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讲稿

    太平天国本身是一次相对典型的古代农民起义,即王朝末期,人口增长但土地兼并严重,政治腐败加重,底层人民进入无法生活的境地。这种情况下,不得不揭竿起义。起义领导人与以往一样,有......

    论太平天国运动

    论太平天国运动 机械103班 051020211 刘景景 关键词:太平天国 农民起义《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摘要:鸦片战争失败以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

    太平天国运动(5篇)

    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46页,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的第一课:太平天国运动。 : 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师: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同西方列强签订了《南京条约》等第一......

    太平天国运动说课稿

    《太平天国运动》说课稿 姓名:于滢 学号:***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太平天国运动》,我将从教材分析、课标分析、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设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