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设计 教案

时间:2019-05-13 00:32: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1 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设计 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1 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设计 教案》。

第一篇:11 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

①识记:拜上帝教的创立、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定都、北伐西征、东征、《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等基础知识。

②理解:太平天国的背景、《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

③运用:探究太平天国兴起和失败的必然原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培养阅读历史文献并运用已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和比较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战争的区别,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社会进入新的阶段时所表现出来的新特点。

1.2过程与方法 :

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发展、失败,学会感知、认识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探求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从而理解和掌握历史。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学会主动学习。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认识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民主革命的关系;理解农民领袖在近代化冲击下观念转变及其对后人继续探索道路的借鉴意义;认识到农民必须在先进的力量组织领导下和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参加民主革命和建设,才能恰当地发挥农民的力量。通过历史的学习,学会关注中国农民问题,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之一。

2.教学重点/难点

2.1 教学重点

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的主要历史事件、《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2.2 教学难点

《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通过太平天国运动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4.标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深受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社会矛盾激化。农民阶级不堪忍受,终于揭竿而起,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新知介绍

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1、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阶级矛盾尖锐(根本)反封建

2、鸦片战争后列强侵略加剧,民族矛盾加深,人民灾难深重 反侵略的时代特点

3、自然灾害严重(直接)

4、西方宗教的影响,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组织号召人民群众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过程

1、前期发展过程:

(1)兴起:1851年初,洪秀全在金田村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太平天国运动就此开始。

(2)发展:不久,洪秀全称“天王”。之后,太平军北上,9月攻克永安,在永安整顿建制,永安建制的主要内容便是分封诸王,初步建立起与清政府相对峙的政权。大家请看这张图片,主要是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这五个王。

(3)1853年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出广西入湖南。大家看这张地图,南王冯云山和西王萧朝贵先后在全州战役和长沙战役中牺牲。之后太平军继续北上,相继攻克武昌、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国都,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相对峙的政权。

(4)全盛时期:为了巩固太平天国的政权,必须要进行一系列的军事行动。①北伐:是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它的结果虽然失败了,但它深入清朝腹地,牵制清军大量兵力,为西征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②西征:则是巩固天京大本营,结果是成功的。那么这两次征战的意义都是巩固了天京大本营,夺取了清朝的半壁江山,太平天国也由此进入全盛时期。

在北伐西征的时候,太平军也遇到了非常厉害的对手-----曾国藩的湘军。

2、后期发展过程:

在1856年的时候,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盛极必衰啊,也就在这个时候,太平天国运动开始了历史性的转折,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天京变乱的过程。

(1)由盛转衰:1856年,天京变乱。

(2)后期防御战(1856——1864):大家看地图,为了解决天京危机,太平军先破江北大营,再取得之后又攻破江南大营;但是在这个时候,上海的英法联军、李鸿章的淮军、曾国藩的湘军以及清军联合起来绞杀太平军,最终安庆失守,天京岌岌可危!

三、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文件

1、前期制度建设-----《天朝田亩制度》 目的是什么?

学生: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规定以户为单位,不《天朝田亩制度》详细的来说分为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土地分配问题,它的原则是“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分配方式是以户为单位,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第二是产品分配原则,它的分配原则是“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分配方式是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它具有空想性。而且,圣库制度的绝对平均主义也容易导致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最后必然是国库空虚。

2、后期制度建设-----《资政新篇》 在《天朝田亩制度》已经实行不下去的情况下,又颁布了一个新的制度,也就是《资政新篇》。

首先,我们把《资政新篇》的内容分成三个方面:在政治方面,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在经济方面,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在教育方面,开放新式学堂。

从它的内容来看,我们首先就可以发现它进步的一点,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同学们请看这个以法治国、发展工商业,这些内容都是带有了资本主义性质的,而在1859年以前,中国还没有哪个政权提出要发展资本主义。再加上,这个时候,太平天国同清军还处于后期防御战时期,根本没有将过多的心思放到新的制度上,所以,《资政新篇》到了最后,也只会变成一纸空文。

四、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及其评价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太平天国运动的结果,前面已经讲到了安庆失守,天京岌岌可危,在此之后,中外反动势力更是加强攻势,天京也于1864年陷落,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至此以失败告终。

接下来,我们来对太平天国运动做一个简单的评价。1.失败的原因

(1)主观上: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是分散性的小生产者,无法克服自身的狭隘、保守、自私、散漫的阶级弱点,不可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理论和彻底的反封建瓜分侵略的革命纲领。

(2)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共同绞杀的结果。2.太平天国的评价

性质: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积极性:沉重打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和外国统治者,是农民战争最高峰,加速君主专制制度的衰落崩溃。一些领导人主张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提出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局限性:首先,太平天国是农民阶级一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农民阶级本身存在很大的封闭性,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均无法在中国实行。到了后期,领导阶层封建特权思想膨胀,争权夺利,自相残杀,一度导致领导阶层席位空缺。另外,太平军都是由农民组成,并没有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纪律性不强,组织松散;再加上领导阶层都是由农民组成,将领作战无法兼顾大局,比如北伐军孤军深入,就是犯了兵家大忌。

【课后小结】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仍是农民起义,带有明显的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但是新旧交替的时代赋予它既要反封建又要反侵略的新内容。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表明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救国的道路仍在探索中。

复习总结和作业布置 复习总结

1、太平天国运动同以往历次农民运动相比较有何新特点?

(1)背景新:以往的多因土地兼并、政治黑暗、自然灾害,而太平天国则是增加了外国的侵略,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2)起义的形势新:以往利用的宗教是中国自身的宗教,而太平天国利用的是外来宗教,吸收了西方的“平等”思想;

(3)斗争任务新:太平天国主要是反封建但也具有反侵略的性质;

(4)治国方案新:制定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特别是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主张——《资政新编》;

(5)失败的原因新:除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封建势力的镇压外,太平天国是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的。

(6)所属范畴新:即进入旧民主主义时期。

2、《天朝田亩制度》是不是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这里要从两方面分析,《天朝田亩制度》因为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主张平均分配土地,满足了农民的一些愿望,所以它实际上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农民希望这个政权能够维持并长久下去,所以参加革命的积极性很高。但又因为它在产品分配方面主张留足口粮后其余要全部归“圣库”,又损害了农民的小农阶级的属性,即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所以,《天朝田亩制度》调动的是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并没有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蒋介石:太平天国之战争,为19世纪东方第一之大战;太平天国之历史,为19世纪在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

历史学家胡绳: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坚持战斗14年,势力发展到18省,先后攻取600多座城市,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不予承认侵略者攫取的侵略权,使西方列强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阴谋大大推迟了。

4、哲学家冯友兰:洪秀全和太平天国如果统一了中国,那就要使中国倒退几个世纪!马克思: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

5、毛泽东:在分配土地问题上主张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它的性质是反动的,落后的,倒退的。

孙中山:太平天国即纯为民族革命的代表,但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此等革命,不能算成功。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

课堂练习

1、称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这是因为 A、担负起反专制、反侵略的斗争 B、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 D、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2、“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太平天国运动 A.提出了具有革命性的土地纲领 B.打击了本国专制统治势力 C.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D.吸收西方基督教文化

课后习题

完成配套课后练习题

第二篇:《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范文]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新标必修1第三单元[标要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识要求:掌握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冯云山在紫荆山区传教;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东征和太平天国军事上的全盛;《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天京事变;重建领导核心;后期防御战;天京陷落。(2)能力要求:①分析洪秀全的宗教理论;②通过对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这一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识图和用图的能力;③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以培养其系统的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其进步性和局限性的评价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评价历史事的能力。④理解太平天国运动所体现出的农民阶级的局限性。⑤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适当引入史学界的争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史实论证观点的能力。⑥探究太平天国失败的必然原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发展、失败,使学生感知、认识历史事的发展过程,探求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2)指导学生阅读《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原道救世歌》《天朝田亩制度》等的节选资料,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3)通过填写北伐、东征和西征简表,教会学生列表归纳史实的方法。(4)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使学生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通过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有关书籍,指导学生学习阅读参考书的方法以及获取参考书的途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农民起义原因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是在中国刚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时,农民不堪中外反动势力的双重压迫而爆发。时代赋予了太平天国运动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中国农民战争的新特点,即在反封建同时还担负起反侵略的历史重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2)《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反封建斗争的积极性,使这场运动成为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但它只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现。通过对《资政新篇》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时代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的情感体验。(3)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表现了太平军将士反抗清朝统治的英雄气概,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教育,进行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英雄观的教育。(4)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认识。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认识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民主革命的关系:农民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但依靠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教材分析]本节内容讲授1时重点: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金田起义;《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难点:拜上帝教的宗教理论;对《天朝田亩制度》革命性和局限性的分析;对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的认识。[型、教学方法]新授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具设计]多媒体、投影仪等[教学过程]导入:教师提问: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回答。教师导入: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深受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社会矛盾激化。农民阶级不堪忍受,终于揭竿而起,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播放电视连续剧《天平天国》主题歌,调动学生情绪。教师: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反侵略、反封建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今天我们就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具体情况。讲授新:

一、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板书)

1、原因(板书)教师:请同学们根据本回答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学生:鸦片战争巨额的军费和赔款,全部转嫁到贫苦农民身上,使本已十分尖锐的社会矛盾更加激化。教师:外国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导致中国社会矛盾的激化,广大农民被迫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18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教师分析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引申出太平天国的主要矛头:反封建。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起了催化剂的作用,引申出太平天国反侵略性质。总之,太平天国运动是长期以来不断激化的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刺激下的总爆发。因此,我们可以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

2、酝酿(1)洪秀全创拜上帝教──思想发动(板书)(投影:洪秀全塑像)教师:洪秀全是广东花县人,几次参加科举,都名落孙山,屡试不第后,受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的影响,于1843年创立了拜上帝教。为了宣传拜上帝教,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写出《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①思想: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板书)②著作:《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原道救世歌》③教义:a“皇上帝”唯一真神论b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打倒“阎罗妖”(投影:教材第4页[学思之窗]节选材料)教师:请同学们结合这材料思考,这反映了洪秀全怎样的思想?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很显然,这则材料反映了以洪秀全为代表的中国农民千百年来所要求的摆脱封建压迫、封建剥削的强烈愿望,号召人们为实现平等自由而斗争。教师比较拜上帝教与基督教思想的不同,指出洪秀全对基督教进行了改造和利用,以适应农民战争需要,主张信仰上帝且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但又不同于基督教中死后升入天堂的说法,认为地上也有天国。这些是洪秀全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它奠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论基础,对广大劳动人民具有很大的号召力,从而分析其反封建性。教师进一步指出拜上帝教起了动员广大群众加入反清行列的作用,但它并不是科学的理论。(2)太平天国领导核心的形成──组织准备(板书)教师:最初加入拜上帝教的只有洪秀全的同学冯云山、族弟洪仁玕等几人,在洪秀全从事宗教理论研究宣传的同时,冯云山在广西桂平紫荆山区传播拜上帝教,发展焦土,开展反封建斗争,势力发展到周围数百里。冯云山经过艰苦的努力,在紫荆山等地区发展了万余会众,并逐渐形成了以洪秀全为首的有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人组成的领导核心。他们决心借助“上帝”的权威,推翻清朝的统治,下面我们就一起先来了解一下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3、兴起和发展(投影:《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①

金田起义──运动爆发181年(板书)教师:181年初,各地拜上帝会会员2万人携带各种武器齐集桂平县金田村,洪秀全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这表达了起义农民要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愿望。从此,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开始了。金田起义后,太平军由于受到清军围堵,转战至武宣东乡。在此,洪秀全称“天王”。之后,太平军北上,9月攻克永安。(2)永安建制──初建政权(板书)教师:洪秀全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初步建立政权。(投影:《永安封王表》)此时,清军3万余人包围了永安。由于城中粮盐弹药缺乏,使太平军陷入困境。第二年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出广西入湖南。南王冯云山和西王萧朝贵先后在全州战役和长沙战役中牺牲。两位将领的早逝,对太平天国是重大的损失。之后太平军继续北上,183年初,太平军攻克武昌。不久,在洪秀全、杨秀清指挥下,太平军从武昌出发,沿江东下,连战连捷,183年占领南京。②

定都天京──同清对峙(板书)教师:太平军占领南京后,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政权。太平军从金田起义、永安建制、进军武汉到定都天京,历时两年三个月。天京这个政权巍然屹立于南方,同清政府的北京政权遥相对峙,坚持斗争长达十余年之久,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教师提问:太平军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各种回答。教师总结:主要是因为洪秀全等制订的斗争目标比较明确;太平军纪律严明,人民群众热烈拥护和支持太平军;清军腐败无能。教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清军在天京附近建立了江南、江北大营以围困天京。为了巩固政权,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军又进行了北伐、东征和西征,军事上达到全盛。(4)北伐、西征和东征──军事上全盛(板书)(投影:《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①北伐(板书)教师:要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军必须北伐。183年,在东王杨秀清统一指挥下,太平天国派林凤祥、李开芳率兵北上。(结合地图)北伐将士从扬州出发,经安徽、河南等地进入直隶,攻到天津郊区。咸丰帝慌忙宣布京师戒严,从各地调兵阻挡北伐军。北伐军进行了两年浴血奋战,终未取得成功,最后失败。教师要求学生看书回答北伐的意义。教师指出:北伐的同时,东王杨秀清统一指挥下,太平天国还进行了西征,北伐和西征是并举的。②西征(板书)教师:要巩固天京大本营,控制长江中游,必须西征。183年,太平天国派赖汉英率兵西征。连续夺取安徽、湖北的重镇,进入湖南,与汉族地主武装、曾国藩的湘军交战失利。18年,杨秀清派石达开指挥西征军,在鄱阳湖打败湘军,急得曾国藩要跳水自杀,西征军取得了很大胜利,后进入江西,占领许多州县,巩固了天京革命大本营。西征的胜利使千里长江变成了天国的一条内河。北伐、西征之后,太平天国又进行了东征。③东征(板书)教师:为断绝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186年,燕王秦日纲率太平军东征。夺取扬州,攻破江北大营。又与石达开会师,一举摧毁江南大营,解除了天京之围。至此,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革命声威震撼全国。(投影:《北伐、东征和西征简表》,教师要求学生完成)措施目的时间将领意义北伐

西征

东征

教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除了在军事上采取一系列行动外,在运动的前期和后期还分别颁布了指导性的文《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二、《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板书)教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一个重要的文。这就是《天朝田亩制度》。(投影:《天朝田亩制度》书影)(1)《天朝田亩制度》──建国纲领(板书)教师:《天朝田亩制度》从字面上理解是太平天国的土地制度。但实际上它不仅涉及土地问题,同时还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司法等各个方面的社会改革措施。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因为以土地问题为核心,所以称为《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既以土地问题为核心,那我们来看看它是怎样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的。(投影:“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这是太平天国处理土地问题的原则,也就是天下的土地归天下的人耕种。这里,有关”天下田”当时的占有形式是谁的?学生思考并试图做答。教师:(启发)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其核心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也就是说天下田大多是地主阶级的,而现在把天下田,包括地主阶级的土地拿来收归公有,分给天下所有的人,包括占大多数人口的农民来耕种。这就意味着要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摆脱封建剥削,获得土地是千百年来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中国历史上,农民在历次斗争中也都提出过类似要求,如“均贫富”、“均田免粮”等。但像《天朝田亩制度》这样,把农民的斗争目标提出的如此明确,这还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它把农民反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这里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鲜明的反封建革命性。“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这是分配土地的一个原则;还有一个要遵循的原则就是“无处不均匀”。如何才能做到平均分配土地呢?(投影:“凡男妇每一人自十六岁以上受田,……,则十五岁以下减其半……。”)从这段资料中,你能看出平均分配土地有哪些标准呢?学生思考并进行讨论。教师:从这段资料中不难看出平均分配土地,一是依据人口,不论男女,以户为单位,人多就多分,人少就少分;二是依据年龄,凡十六岁以上的人都可得到土地,十五岁以下就减半。太平天国除了平均分配土地以外,还平均分配产品。(投影:“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按照“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农民每年收获所得,除生活必须外,其余一律上交国库。如有婚丧等事,则由国库发给一定数量的钱币和实物。通过这些详尽而细致的规定,太平天国是想使每一个公民都能永保一份平均财产,建立这样一个理想的社会。(投影:“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这是太平天国设计的理想蓝图,这一美好社会能否实现呢?请同学们从《天朝田亩制度》分配土地的原则和方法入手,并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来思考这一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天朝田亩制度》从分配土地和产品的原则来看,废除封建所有制固然是革命的,但它是把消灭剥削、消灭贫困的理想建立在落后的小农经济基础上,这是不切合农民觉悟和脱离农民思想实际的;同时,小生产者所能提供的财富是有限的,无法满足“人人饱暖”的要求。从分配的方法来看,也有很多问题无法解决。平均分配土地使农民平均得到一份土地,但同时又规定每年收获只能留下维持生活的份额,其余生产生活资料同归圣库。这样的规定自相矛盾,多生产对农民不但没有实际好处,而且还会挫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其结果不会带来人人饱暖,只会造成普遍贫困。再从客观环境来看,连年征战无法保证一个安定的环境来实现这一方案。所以,《天朝田亩制度》只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那么,应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呢?教师指出可从革命性、空想性、落后性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除了运动前期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外,太平天国的指导性文还有后期颁布的《资政新篇》。(2)《资政新篇》──治国方案(板书)投影:《资政新篇》书影)教师:189年冬,洪仁玕为振兴太平天国,提出了改革内政的治国方案──《资政新篇》,它都有哪些内容呢,请同学们看书回答。同学们从政治、经济、文教等方面回答。教师分析:《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在“向西方学习”上,超过了同时代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主张,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但它没有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没有同太平天国当时现实斗争联系起来,只字不提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因此这个方案得不到太平天国广大将士的拥护,对太平天国的现实斗争没有任何积极作用。由于当时中国还不具备实现这一政纲的社会条(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且,太平天国迫于当时严峻的形势,《资政新篇》没能实行。教师布置下作业: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点。教师:186年,当太平军东征胜利,军事形势一片大好之际,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由于争权夺利,矛盾却日渐尖锐化,导致天京变乱发生,天国的事业开始由盛而衰。

三、太平天国的失败(板书)(1)天京变乱教师: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的领导人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腐朽思想开始滋生。在天京,诸王模仿封建统治者大兴土木、建筑王宫。(投影:《天王府》、《太平天国天王府石舫》)从《天王府》画面上可以看出天王府的威严和等级的森严;从《太平天国天王府石舫》画面上可以反映出天王的享乐生活。天王身居宫中,生活奢靡;东王外出,仪仗达千人之多;各王还通过家族、部下等关系结成派系集团,分别控制军队、争权夺势,终于在186年秋演化为一场大变乱。教师讲解经过、投影:教师分析影响: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从战略进攻走向战略防御的转折点。经过这场变乱,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敌人得到了喘息之机,重建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开始转入防御阶段。(2)太平天国的防御战(板书)①重建领导核心──英王、忠王、干王。②后期防御战教师提问:为了打破敌人的包围与封锁,挽狂澜于既倒,拯救岌岌可危天国事业,进行了哪些军事斗争?学生看书回答。(投影:再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再破江南大营—受挫上海—安庆失守─天京沦陷)教师简要讲解:188年,陈玉成、李秀成击溃了江北大营,随后,太平军又获三河镇大捷。1860年,太平军依洪仁玕计策率兵奔袭杭州,这一计策实际上就是古代“围魏救赵”的战术,清军调江南大营将士驰援杭州,李秀成回师,与陈玉成会师,江南大营被击溃,打破了清军对天京的包围,同时为太平军进取江浙奠定了基础。破江南大营后,李秀成乘胜东征苏南,连战连捷,一直打到上海近郊。在进攻上海的战役里,英法侵略军也撕下中立伪装,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太平军英勇苦战,不敌联军,退回苏州。正当太平军同中外反动势力在江浙激战时,湘军再次包围安庆。陈玉成从浙江回师安徽以解安庆之围,但激战几月未能成功,安庆终于陷落,天京失去屏障,陈玉成退守庐州,1862年因歹徒出卖,陈玉成被俘,面对审问,陈玉成大义凛然,厉声斥道:“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铙舌也!”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26岁。他的牺牲是太平天国后期的一个重大损失。清军占领安庆后,全面进攻太平军,进而围攻天京。太平军展了天京保卫战。(3)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板书)1862年初春,清军分三路进攻太平军:曾国藩之弟曾国荃率湘军主力进攻天京;李鸿章率淮军和英国人戈登的“常胜军”进攻苏州、常州;左宗棠率湘军一部进攻浙江。曾国藩坐镇安庆统筹策应。天京告急,李秀成回师,救援天京。在城外,太平军与湘军恶战,到1864年,天京外围已无回旋余地,城内将士食野草充饥,而围城湘军又增至万余人,太平天国危在旦夕。6日,洪秀全病逝。但太平军将士仍固守天京,同心同德,决心与天国共存亡。湘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沉重代价。不久,天京城破,太平军将士又与湘军展开巷战,宁肯战死,决不投降。7月,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但天国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中国人民抗争史上的壮丽篇章,其顽强斗争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四、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教训(板书)教师: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史学界有人认为是一场旧式农民革命,有人认为带有资产阶级性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同意哪一种观点。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我们现在不做统一的界定,但有一点大家是能够达成共识的,即这场运动是农民战争,是以农民为主体的,由农民来领导的战争。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斗争水平最高的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历时长达14年,席卷十多个省份,并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尽管如此,最终还是归于失败。那导致其失败的原因有那些呢?(提示学生从领导力量、斗争对象,内因、外因,主观、客观等角度分析)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主观: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教师:那么这场运动的意义又有哪些呢?总结:①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②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③一些领导人主张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④思想上、组织上较以往农民起义高出一筹,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⑤同亚洲各国人民的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共同打击西方殖民主义者。教师:请同学们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教训学生发言。教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教师小结: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这次农民战争呈现出新的特点:①在反封建的同时承担了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任务,因此称其为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它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灭,这是以往农民战争所不曾遇到的新情况。②近代的中国农民已经能够放眼世界,从西方寻找自己的思想武器。③颁布了前所未有的土地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尽管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平均主义不可能实现,但明确的平均分配土地的纲领是几千年来农民阶级梦寐以求的愿望。因此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尽管它有诸多新特点,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它不可能有先进的科学的革命指导思想,不可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因此它仍然是旧式农民战争的继续。它最终也不可能给中国指出光明前途。投影:和太平天国运动相关的一些外书籍罗尔纲著:《太平天国史》茅家琦主编:《太平天国通史》郭毅生著:《太平天国经济史》张一文著:《太平天国军事史》巩固练习1.洪秀全在《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中提出来要共击之的“阎罗妖”是指A.清朝最高统治者

B.外国侵略者

.中外反动势力

D.地主豪绅答案:A2.《天朝田亩制度》关于“分田”规定的实质是:A.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B.贯彻平均主义的基本原则.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答案:3.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既有革命性,又有封建落后性,造成这种双重性的根本原因是:A.太平天国领袖们的主观愿望

B.农民阶级的经济地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答案:B4.《资政新篇》在当时不可能实行的根本原因是()A.缺乏能够实行的社会条

B.列强的侵略.体现的经济思想落后

D.军事斗争非常紧张答案:A.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旧式农民起义的局限性

B.拜上帝教不合中国国情.在军事策略上屡犯错误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答案:A6.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被看作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是因为它A.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规模大、时间长,建立了革命政权答案:后作业教材49页练习。

第三篇: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曲靖一中历史组 欧小兰

导入:央视在2001年太平天国运动150周年时拍了一部电视剧《太平天国》,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反响。而就在150多年前,中华大地上爆发了一次农民运动,它究竟是怎样兴起?又是怎样走向盛世的?最终,短短14年的时间为何就宣告失败了呢?带着这些疑问,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同时板书]

一、兴起

(一)原因

师:请大家根据PPT打出的材料,结合教材相关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PPT打出相关材料)学生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回答:

1、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2、阶级矛盾的激化

3、自然灾害严重 师:(总结点评)非常好,太平天国运动前的几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连年不断地灾害使本来就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农民生活更加困苦,“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因此,阶级矛盾的激化成为了这场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自然灾害严重成为直接原因。[过渡]有一句话叫“时势造英雄”,一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即将爆发,这场运动该由谁来领导呢?他为这场起义做了哪些准备?他用什么分散的农民团结起来?

(二)准备

1、创立“拜上帝会”→特点:

(PPT显示材料,让学生根据材料发现“拜上帝会”不是某一家思想的集成,而是多家思想的结合。)洪秀全说:“上帝当拜,普天之下皆兄弟。”他指出:“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只有把那些违反上帝之真道的妖魔推翻,才能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社会。” 师:通过阅读材料,大家发现这里面都包括那些思想? 生:(在教师的提示下总结):基督教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平均主义(同时教师板书)师:思想创造出来后,需要做什么才能将农民团结起来? 生:宣传

2、冯云山到紫荆山区活动,建立根据地。

[过渡]做好一切准备后,一场起义正式爆发了。下面我们来共同探讨太平天国是如何完成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的。

(三)过程

让学生阅读教材,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选出代表回答。与此同时,教师PPT展示。

1、金田起义

2、攻占永安,分封诸王

3、攻占武汉三镇

4、攻占南京,改名天京 之后,教师提问。

师:为何阶级矛盾早就尖锐的情况下,会在1851年1月起义正式爆发? 生:思考并回答 师:(适当总结补充)此时正逢洪秀全38岁生日,1月11日是洪的生日。师:攻占永安,分封诸王,为何会选择用东王节制诸王? 生:思考并回答

师:这其实来源于杨秀清的“天父下凡附身”,在起义之前,冯云山由于四处宣传“拜上帝会”的思想用来召集人民,被清政府抓捕。又逢洪秀全南下广东,已经召集回来的农民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人心开始涣散。为了稳住人心,杨秀清假装天父下凡上身,号令大家,加上金田起义至今的战绩卓越,所以此时选择用东王号令诸王。此时天父上身能稳定军心,但发展到后期,杨秀清就用一招来与洪秀全争权,两者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过渡]师:政权建立后,接下来该怎么做?

(出示示意图,让学生分析当时太平天国面临的形势,思考接下来该如何做?)

二、发展(板书只展示三个大标题)

(一)北伐—目的:推翻清政府

(二)西征—目的:巩固天京大本营

(三)天京突围—目的:切断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实力

1853年,太平天国派林凤祥、李开芳率领2万太平军北上,刚开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到了天津附近,清政府迅速调集精锐部队前往镇压,这次运动失败了。与此同时,要想守住位于长江下游的天京只有保住长江中游,所以北伐的同时又进行西征,刚开始是想攻占安庆、武汉后南下控制南部中国。在湖南遇到曾国藩的湘军,连战失利。1855年石达开支援,在湖口、九江大败湘军。曾国藩气愤交加,几次要跳江自杀,都被部下捞起来。定都天京后,清政府的军队就尾随而来,建立了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为了突围,也为了切断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实力,又进行了天京突围。江南一带位于天京的东边,所以又称为东征。

[过渡]就在军事上十分顺利的时候,太平天国内部出现问题,使前线的西征、天京突围被迫搁置,清政府也得到了喘息的机会。由此,太平天国出现转折。

三、转折:天京事变

(一)原因:

让学生讨论,为何会出现争权夺利?其实就是小农阶级目光短浅,安于现状,满足于小小的胜利。与此同时,打出PPT中的几张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太平天国的腐败有如清政府。享受之余一定会出现分权不均,所以发生矛盾。最后得出结论。

1、小农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PPT显示有关杨秀清“逼封万岁”的资料,让学生知道这件事情发生后天京事变就出现了。所以,2、逼封万岁(直接原因)

(二)经过

让学生讨论后,请学生展示。(请一名学生上讲台具体讲解并画出一副简易的示意图)杨威胁到洪,洪召回韦昌辉等人,韦杀害杨,石斥责其杀人,韦一怒之下想杀洪,反被洪所杀。洪猜疑石,石最后出走。

(三)影响

学生会说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让学生思考转这点表现在什么地方?并请学生回答。

1、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2、国中无人、朝中无将

四、失败

(一)时间:

(二)标志:

(三)原因:

太平天国从1851年金田起义到1864年,发展如此迅速的一场农民运动为何会走向失败呢?让学生小组讨论并请代表回答。

1、主观:小农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战略上的失误

2、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提示学生哪个才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四)意义和启示1、2、启示:小农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课堂小结]: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农民阶级不能救中国,那到底哪个阶级才能救中国呢?事实证明,只有中共领导的无产阶级才能救中国,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所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板书设计:

一、兴起

(一)原因:1、2、3

(二)准备:

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特点:

2、冯云山到紫荆山区活动,建立根据地

(三)过程:1、2、3、4

二、发展

(一)北伐—目的:

(二)西征—目的:

(三)天京突围—目的:

三、转折:天京事变

(一)原因:

1、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

(二)经过:

(三)影响:

四、失败

(一)时间:

(二)标志

(三)原因

1、主观

2、客观

(四)意义和启示

第四篇: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太平天国运动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如何将它教授得既让学生有新鲜感,又能符合高中教学和考试的需要?作为一个历史事件,我们一般都是从原因、过程、结果和影响等方面学习和掌握。如何从抓住教材的提纲和思路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这个知识点,今天我们集体探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

一、关于太平天国的原因 教材明确讲到了三点:

一、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二、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

三、自然灾害严重。根据这三点原因,可以这样归纳:

首先是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即是封建统治者和广大人民之间的矛盾激化的结果,这应该是太平天国发生的根本原因。其次,鸦片战争等导致的民族矛盾更加激化了本身就很尖锐的阶级矛盾,它加速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第三,自然灾害往往是农民战争发生的导火索,或者说是直接原因。太平天国也不例外。

二、关于太平天国的过程

教材用了较大的篇幅进行表述,涉及到两节的大部分内容,作为高一的新生,学生学习起来难免会层次不清、顾此失彼,如果我们能够用几个关键词进行连缀,掌握起来就方便和轻松多了。

这七个关键词是:准备、兴起、发展、高潮、转折、防御、失败。

首先是“准备”。洪秀全为了发动起义,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准备:

1、宗教,创立拜上帝教。

2、理论,撰写多篇文章。

3、组织,建立拜上帝会。

其次是“兴起”。1851年,洪秀全率领自己的武装在三个地点进行了初步的斗争:金田起义,东乡称王,永安建制。其中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自己的政权。

第三是“发展”。1852-1853年,太平军继续北上,并在武昌挥师东进(可以概括为“北上东进”),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同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其中《天朝田亩制度》的两大内容是:土地分配和产品分配。对它的评价可以用革命性、空想性、落后性来归纳。第四是“高潮”。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根据面临的三大形势,采取了三大行动:北伐、西征、东征。虽然北伐失败了,但是西征、东征取得很大战果,标志着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第五是“转折”。1856年,因为领导集团的矛盾激化,出现了领导人之间相互残杀的“天京变乱”,严重削弱太平天国的力量,使之由战略进攻转入了战略防御时期,成为太平天国的转折点。

第六是“防御”。天京变乱后,洪秀全重整旗鼓,建立起新的领导核心。1858-1864年先后又进行了七次战争:攻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攻打江南大营、东征苏南、攻打上海、安庆保卫战和天京保卫战。前四次战果明显,第五次严重受挫,后两次遭到失败。其中受挫和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太平天国遇到的新情况,就是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和联合镇压。

最后是“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坚持了14年之久的太平天国运动最后失败了。

三、关于太平天国的结果和意义 教材将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两大方面,其中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应该是根本原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利用宗教发动起义,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和落后性,相互残杀的天京变乱。

太平天国的意义有五点:

1、打击封建统治,加速封建主义的衰落,这应该是最主要的功绩。

2、同时担负反封建和反侵略的双重使命,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3、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主要体现为《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农民阶级的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思想结晶。

4、《资政新篇》是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5、是“亚洲革命风暴”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世界殖民主义以打击,具有世界意义。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的一场反封建和反侵略的农民战争,它的失败,说明农民阶级不可能单独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附:《太平天国运动》自学提纲

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根本原因是什么?怎样理解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2、说出太平天国运动过程的七个关键词。

3、洪秀全为发动起义进行了哪些准备,有何特征?太平天国政权初步建立和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4、《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怎样理解其革命性、空想性和落后性?

5、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面临什么形势?为此他们采取了哪些行动?结果如何?

6、什么是天京变乱?它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影响?

7、太平天国后期进行了哪些防御战?每次战役的结果如何?其中遭遇的新情况指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8、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其中根本原因在哪里?有何具体表现?

9、说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意义和启示。

10、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较,它有哪些新特点?

第五篇: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 阎虎亮 教学目标 识记

理解

能力目标

情感教育目标

拜上帝教创立、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定都、北伐、东征、西征。

《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意义。天京变乱、重建领导核心、后期防御战、天京陷落。

太平天国迅速发展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

通过探究太平天国兴起和失败的必然原因,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使学生认识到农民阶级无法独立完成中国民主革命任务和实现中国的现代化。通过学习使学生关注中国农民问题,加强学生对“三农”问题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

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教学难点

洪秀全的宗教思想《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主要采用提问法、图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学法指导:

⑴指导学生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帮助学生掌握历史比较学习法;⑵指导学生阅读《天朝田亩制度》的节选资料,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⑶通过用表格归纳太平军北伐、东征和西征的目的,领导人,结果,教会学生列表归纳史实的方法。教学过程流程图: 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自主学习选择探究的问题小组内交流学习全体同学合作 独立思考解决 主讲人发言 本组成员补充 学习

其他组和教师质疑教师小结课堂检测 该组成员答辩

教师简评、释疑、补充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⑴、督促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要求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有关史实及搜集资料。

⑵、指导学生按学习兴趣分为历史背景组、人物军事组、文献资料组、历史影响组,以便探究讨论。

建议学生针对下列问题进行探究:

1、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你是如何理解的?

2、太平天国运动是否就是鸦片战争引起的呢?

3、洪秀全的宗教理论具有什么特点?基督教在近代是列强用以侵略中国的工具,为什么却能被农民加以利用成为革命理论?《原道醒世训》宣传的思想和传统的封建思想有什么不同?这种思想适用于今天吗?

4、太平天国由军事进攻转为军事防御的标志事件是什么?如果没有这一事件的发生,太平天国是否就不会失败?

5、如果你是生活在太平天国的农民,你对《天朝田亩制度》有何感想?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有何不同?

6、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它的失败证明了什么问题? 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当时农民战争的哪些新特征? 学生:⑴、记录疑问的内容并搜集相关资料。

⑵、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相关问题,选出主讲人,为在课堂上汇报学习成果、交流讨论做好准备。教学过程说明:

我认为高中历史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为主。因此,对于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洪秀全的宗教理论,《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及特点等重点、难点内容,通过一些探究式问题。学生在搜集、阅读材料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分析得到正确认识。

依据重视历史背景、影响,简化过程的原则,对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过程及主要军事活动在讲解的过程中,通过动画演示展示给学生。通过直观教学加深学生的印象。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学习中得出正确的历史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导入:通过前言和《天国风云》片段,设置历史情景,将学生引入课堂。

(前言:自然经济在幅员辽阔的古老中国广泛存在,使得几千年来农民一直是中国人的主体.农民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的突出问题,至今依然如此。在封建社曾发生过无数次农民起义,而在近代,农民问题随着时代变迁也呈现出新的特点。这次农民起义就是——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板书)太平天国运动简介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矛盾空前激化,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太平天国运动在洪秀全的领导下迅速兴起,定都天京,巩固政权,达到全盛时期。太平天国运动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由于阶级和环境的局限性,二者都没有实现,但都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内部矛盾导致天京变乱,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力量。太平天国转入后期的防御战,最终失败。(《天国风云》片段)

一、太平天国爆发的历史背景(板书)(播放有关影片剪辑,展示材料)材料一:“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旧税捐更重要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所有这些破坏性因素,都同时影响着中国的财政、社会风气、工业和政治结构。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支付总计大约7000万元的战费和2000多万元的赔款,加紧搜刮人民。地丁税是清政府的主要税收,在1841年--1849年八年之间,这项税收就增加了330多万两。鸦片战争后不到十年的光景里,劳动人民实际负担比过去增加了好几倍。材料三: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提问:⑴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你是如何理解的?(教师引导历史背景组的同学回答,对发言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启发其他组同学质疑,讨论。)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给中国带来巨大灾难,一是白银外流,加重了人民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二是基督教传入又为农民战争带来新的思想武器。(进一步设问):太平天国运动是否是鸦片战争引起的呢?(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归纳;)

直接原因:自然灾害

(板书)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 间接原因:外国侵略

根本原因: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二、人物军事方面的探究:(板书)

1、人物方面: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是洪秀全,请一位同学介绍所了解的洪秀全的主要活动。(电脑出示人物像,教师针对学生所讲进行简评)强调: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发动金田起义,在永安建立起太平天国运动前期的领导核心,天京变乱后,又提拔了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组成太平天国后期的领导核心。(电脑显示材料,学生阅读)、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彼疆比界之私,何可起而吞我并之念。——《原道醒世训》 提问:洪秀全的宗教理论具有什么特点?基督教在近代是列强用以侵略中国的工具,为什么却能被农民加以利用成为革命理论?《原道醒世训》宣传的思想和传统的封建思想有什么不同?这种思想适用于今天吗?

(人物组主讲人做答,同学和老师都参与质疑、讨论,鼓励不同意见)教师总结:

⑴洪秀全的宗教理论的特点:洪秀全的宗教理论是农民平均主义,儒家大同思想和西方基督教义的结合。(板书)这一特点的形成和洪秀全的自身经历,所受教育分不开的。他用宗教理论表达反清思想,对于没有文化的农民来说更容易接受,但也体现了洪秀全思想的落后性。⑵原因:A、基督教思想中的阶级对抗因素和平等理念适应了苦难的中国人民的政治需要。B、破产农民对原有的宗教信仰发生动摇。(板书)

2、军事方面的探究:

(因为学生在初中已有一定的基础,这一部分的讲解主要把太平天国前期军事形势和后期军事形势图进行动画演示。)人物军事组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用表格归纳:北伐、东征、西征的目的、领导人、结果。(提出探究性问题:)太平天国由军事进攻转为军事防御的标志事件是什么?如果没有这一事件的发生,太平天国是否就不会失败?(学生交流学习成果,全班同学讨论)教师归纳:天京变乱的根源: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板书)

强调:天京变乱,从原因上看,暴露出太平天国的阶级局限性,从结果上看,造成前期领导核心垮台,力量削弱,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同时强调集体主义,团结合作对于一个集体、国家的重要性。)

三、文献资料探究:(板书)

太平天国颁布了两部治国方案,前期的《天朝田亩制度》和后期的《资政新篇》(出示材料、学生阅读)。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天朝田亩制度》中关于土地的分配,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的原则,把全国的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耕种。平分土地的具体方法,按产量多少把土地分为九等。以户为单位,按人口多少平均分配。它明确规定“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十六岁以上分全份,十五岁以下减半。

《天朝田亩制度》还规定:产品的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在首都建立了“天朝圣库”,总管公有财产,除一切缴获和征收归圣库外;还规定“商贾资本,皆天父所有,全应解归圣库”。这就把私有的金银、粮食、货物、房产等均收归公有生活所需的粮米油盐和其他费用均由圣库供给.《资政新篇》是洪仁玕希望借助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措施来振兴太平天国提出的。《资政新篇》得到洪秀全的赞同,以太平天国官书发行。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在中国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方案。

提出探究题:⑴如果你是生活在太平天国的农民,你对《天朝田亩制度》的上述规定有何感想?

⑵《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有何不同?(教师引导文献资料组主讲人回答,小组其他同学补充,全班同学讨论分析《天朝田亩制度》的革命性和空想性。对发言同学予以鼓励。)教师总结:《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评价(略)

教师强调:在封建自然经济中,土地是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土地问题是解决农民革命的核心问题,两千年来,农民阶级的斗争要求,就是要获得土地。《天朝田亩制度》第一次将农民的愿望变成了系统的、明确的、有力的纲领,彻底否定了封建土地制度,调动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是中国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但是,它在分配方面又实行绝对平均主义,维护小农经济,根本无法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具有严重落后性和空想性。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教师强调:由于军事紧张,《天朝田亩制度》关于土地方面的制度也无法实施,农民依然要向地主交租。

⑵教师引导文献组主讲人继续回答第二题:《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有何异同?(学生回答讨论后,教师简单评价并归纳)强调:《天朝田亩制度》违背当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潮流。《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不能反映农民阶级的愿望和要求,不能调动广大农民和太平军将士的革命积极性,所以根本得不到拥护和实行。

四、太平天国的历史影响:(板书)(展示有关材料:)材料一 逆贼洪秀全、杨秀清称乱,„„自唐虞三代以来,历世圣人扶持名教,敦叙人伦,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序如冠履不可倒置。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自其伪君伪相,下逮兵卒贱役,皆以兄弟称之„„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下之田;商不能自贾取息,而谓货皆天下之货;士不能诵孔子之经„„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蔼尽。„„。

──引自曾国藩《讨粤匪檄》

材料二1853年,太平天国刚刚定都天京不久,杨秀清在答复有关不平等条约时就认为,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不能有“主从之分”,对不平等条约不予理睬。1862年有个外国侵略者来到南京向洪秀全建议,协力击败清军之后,平分中国。洪秀全当即严词驳斥:“我争中国,意欲全图,事成平分,天下失笑,不成之后,引鬼入邦。

教师: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它经历了14年,势力波及18个省,但最后还是以失败而告终,原因在哪里呢?

(出示探究题):⑴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它的失败证明了什么问题? ⑵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当时农民战争的哪些新特征?

(由历史影响组的同学提出自己的观点,全班同学质疑、讨论,教师补充)教师综合分析:

强调:⑴太平天国失败原因: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板书),这一阶级局限性决定了农民阶级不可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理论和彻底的反帝反封的革命纲领,无法克服自身的宗派主义倾向,保持团结。天京变乱,《天朝田亩制度》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板书)

证明: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板书)⑵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征:(板书)

A、太平天国起反封反侵的双重任务,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

B、一些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的富强的途径。C、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D、是亚洲革命风暴的一个组成部分。形成这种新特征的原因: A、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中华民族与外资本主义;封建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人民担负起反帝反封的任务。

B、鸦片战争后一般“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的萌发。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小结:出示知识结构图 原因:阶级矛盾激化

兴起革命理论: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标志:金田起义

初期:东乡称王、永安建制、天京定都 发展

太平天国运动全盛:北伐、西征、东征 前期:《天朝田亩制度》 文献 后期:《资政新篇》 转折:天京变乱 失败:防御战 失败:天京陷落

强调:太平天国兴起和失败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及评价 课堂检测(略)

下载11 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设计 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11 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设计 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二)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二) 五、天京变乱(板书) 1.原因(板书) 师: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的领导人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腐朽思想开始滋生。在天京,诸王模仿封建统治者大兴土木、建筑王宫。(......

    11 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5篇)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知识方面: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如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事变等; ②能力方面:结合太平天国的形势图,综合归纳起义的发展过程......

    第14课 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或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洪秀全创立和宣传拜上帝教;金田 起义;永安建制;太平军胜利进军和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军的北......

    太平天国运动

    第14课太平天国运动 ■金田起义 ■天国兴衰 导入 人民英雄纪念碑――金田起义浮雕鸦片战争后,天灾人祸接连不断,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广西民众在乡村塾师洪秀全率领下,揭竿而起。......

    太平天国运动教案5则范文

    教学目标 英、法、美三国提出“修约”要求。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英军炮击广州。英法联军攻陷广州。英法联军进攻天津,《天津条约》的签订及其主要内容。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

    太平天国运动的教案

    第13课 太平天国运动 导入:教师提问: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 教师导入: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深受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横县二高历史组覃永达 课程标准: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太平天......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反思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反思 高效课堂是当今教学中最能体现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模式。因此在高一的教学中我们大力采用高效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课程标准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