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上课稿

时间:2019-05-13 00:32: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民版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上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民版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上课稿》。

第一篇:人民版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上课稿

太平天国运动 新课导入:学生齐读课前提示 新课讲授:

(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相当于清政府四个月的财政需求。而当时地丁税是清政府的主要税收,清政府为支付赔款,增加税收,把负担加在劳动人民的身上。

这也是这场运动爆发的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农民阶级和此时的统治阶级---地主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课件出现:①根本原因:阶级矛盾尖锐(地主——农民

南京条约中,英国只要求我们赔款吗?不是,随着五个通商口岸的开放,西方的洋纱洋布大量涌入我们中国的市场,外国的洋纱洋布都是由机器生产的,成本低,产量大,严重冲击了棉布市场。也使得中国广大手工业者纷纷破产,破产的手工业者还要不要交税?---要交,那失业业者以后该干嘛?----沦为外国资本家在中国设厂的廉价劳动力,因此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更加加深了老百姓对清政府的不满。(课件出现:②重要原因(外部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另外,中国此时的自然灾害也是十分严重,水灾、旱灾、蝗灾、瘟疫等层出不穷,更是给中国人民的生活雪上加霜。(课件出现:③直接原因(导火线):自然灾害严重。

在中国近代的时候,西方基督圣经中对美好生活的描述传入中国,引起人民的无限向往,于是洪秀全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1843建立了拜上帝会,以传教为名,组织群众,发动太平天国运动。

2、兴起

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二、三段,思考这次运动是从哪里开始的?然后是怎样初步建立政权的以及正式建立政权的?

(1)兴起:1851年初,洪秀全在金田村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太平天国运动就此开始。

(2)不久,洪秀全称“天王”。之后,太平军北上,9月攻克永安,在永安整顿建制,永安建制的主要内容便是分封诸王,初步建立起与清政府相对峙的政权。大家请看这张图片,主要是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这五个王。(3)1853年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出广西入湖南。大家看这张地图,南王冯云山

和西王萧朝贵先后在全州战役和长沙战役中牺牲。之后太平军继续北上,相继攻克武昌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国都,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相对峙的政权。

(4)全盛时期:为了巩固太平天国的政权,必须要进行一系列的军事行动。①北伐:是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它的结果虽然失败了,但它深入清朝腹地,牵制清军大量兵力,为西征军创造了有利条件。②西征:则是巩固天京大本营,结果是成功的。那么这两次征战的意义都是巩固了天京大本营,夺取了清朝的半壁江山,太平天国也由此进入全盛时期。

【过渡】在太平天国军事上的鼎盛期后,领导层内部开始出现了微妙的变化,这种变化最终演变成一场大的变乱,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开始由盛转衰,直至最终灭亡。(1)由盛转衰:1856年,天京变乱。

洪秀全密诏韦昌辉和石达开回京,韦昌辉接到密报后赶回天京,包围东王府并在次日杀死杨秀清。洪秀全猜忌心越来越重,便借这次契机杀了韦昌辉。没过多久,石达开又受到洪秀全的猜忌,独自率领精兵出走,到四川被清军杀害,这就是历史上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天京变乱。而此时,清军也借这次契机重新围攻天京,可是,太平天国还有可用的将领吗?在永安建制时封的五个王都已纷纷去世,这时的太平天国已经没有可以用的强将了,所以洪秀全重新提拔自己的堂弟洪仁玕主持内政,再提拔了两名青年将领陈玉成和李秀成,以解除天京危机,为此,与清军展开了一场后期防御战。

1、天京事变(1)原因

领导者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进取心逐渐减退;腐朽思想日益滋长;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

(指出这些原因反映的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然后显示天国领导人大兴土木追求享受的图片,并补充两则材料加深对农民阶级局限性的认识。)农民阶级局限性: ①经济上,分散的个体的小生产者,目光短浅。②政治上,不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③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多采用迷信思想。④组织上,很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组

3、太平天国后期保卫战——失败 显示图片,让学生了解太平天国后期遇到的敌人,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是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思维拓展

1:结合教材史实分析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1、主观方面:

(1)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①提出不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②领导者腐朽思想膨胀、争权夺利;(2)偏师北伐,战略失误;

2、客观方面:

思维拓展2: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运动?(1)性质和地位:

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规模巨大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是中国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2)作用:

.①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②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 ③对后来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响;(3)局限性:

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由此得出认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过渡:太平天国能迅速由几千人的组织发展为几十万人的庞大阵容,震动了整个清王朝,他是靠什么鼓动农民群众奋不顾身地去斗争呢?人民群众为什么会这么拥护太平军呢?是生拉硬拽还是给了他们美好的许诺呢?(学生回答是后者)下面我们来了解太平天国的纲领。-----这就跟1853年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有很大的关系,那么这个制度又为什么对农民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呢?我们一起看看它的内容,2、前期制度建设-----《天朝田亩制度》

教师:XX 同学,目的是什么?

学生: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的理想社会。

教师:没错,它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个“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为什么说它是理想社会呢,等我们把它的内容和评价弄清楚了,也就明白了,为什么说它是一个理想社会。那么现在,请XX 同学来解答一下,《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学生: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规定以户为单位,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据“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每户留足够的口粮,剩余的交归圣库 教师:(回答得很好)《天朝田亩制度》详细的来说分为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土地分配问题,它的原则是“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分配方式是以户为单位,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第二是产品分配原则,它的分配原则是“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分配方式是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我们再来评价一下《天朝田亩制度》,我们从两方面来看,首先是它的革命性,反映了农民阶级渴望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以前的农民起义都是没有革命纲领的,而这个制度也满足了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另外是它的空想性,《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平均分配土地,但是土地也有肥沃跟贫瘠之分,这是无法平均的;其次,按照人口分配土地,那人死后土地怎么办,也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到了后来,加入太平天国的农民越老越多,土地却是有限的,到最后,这个制度还能继续下去吗?---不能,所以说它具有空想性。而且,圣库制度的绝对平均主义也容易导致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最后必然是国库空虚。

同学们课下可以思考一下,太平天国运动从开始到结束,给了我们怎样的启发?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时代赋予它反侵略的新内容和新意义,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说明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第二篇:《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范文]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新标必修1第三单元[标要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识要求:掌握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冯云山在紫荆山区传教;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东征和太平天国军事上的全盛;《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天京事变;重建领导核心;后期防御战;天京陷落。(2)能力要求:①分析洪秀全的宗教理论;②通过对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这一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识图和用图的能力;③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以培养其系统的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其进步性和局限性的评价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评价历史事的能力。④理解太平天国运动所体现出的农民阶级的局限性。⑤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适当引入史学界的争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史实论证观点的能力。⑥探究太平天国失败的必然原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发展、失败,使学生感知、认识历史事的发展过程,探求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2)指导学生阅读《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原道救世歌》《天朝田亩制度》等的节选资料,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3)通过填写北伐、东征和西征简表,教会学生列表归纳史实的方法。(4)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使学生初步学会查找史料、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以及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通过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有关书籍,指导学生学习阅读参考书的方法以及获取参考书的途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农民起义原因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是在中国刚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时,农民不堪中外反动势力的双重压迫而爆发。时代赋予了太平天国运动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中国农民战争的新特点,即在反封建同时还担负起反侵略的历史重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2)《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反封建斗争的积极性,使这场运动成为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但它只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现。通过对《资政新篇》的分析,使学生感受其时代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符合社会价值的情感体验。(3)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表现了太平军将士反抗清朝统治的英雄气概,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教育,进行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英雄观的教育。(4)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认识。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认识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民主革命的关系:农民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但依靠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教材分析]本节内容讲授1时重点: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金田起义;《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难点:拜上帝教的宗教理论;对《天朝田亩制度》革命性和局限性的分析;对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的认识。[型、教学方法]新授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具设计]多媒体、投影仪等[教学过程]导入:教师提问: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回答。教师导入: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深受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社会矛盾激化。农民阶级不堪忍受,终于揭竿而起,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播放电视连续剧《天平天国》主题歌,调动学生情绪。教师: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反侵略、反封建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今天我们就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具体情况。讲授新:

一、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板书)

1、原因(板书)教师:请同学们根据本回答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学生:鸦片战争巨额的军费和赔款,全部转嫁到贫苦农民身上,使本已十分尖锐的社会矛盾更加激化。教师:外国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导致中国社会矛盾的激化,广大农民被迫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18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教师分析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引申出太平天国的主要矛头:反封建。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起了催化剂的作用,引申出太平天国反侵略性质。总之,太平天国运动是长期以来不断激化的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刺激下的总爆发。因此,我们可以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

2、酝酿(1)洪秀全创拜上帝教──思想发动(板书)(投影:洪秀全塑像)教师:洪秀全是广东花县人,几次参加科举,都名落孙山,屡试不第后,受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的影响,于1843年创立了拜上帝教。为了宣传拜上帝教,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写出《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①思想: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板书)②著作:《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原道救世歌》③教义:a“皇上帝”唯一真神论b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打倒“阎罗妖”(投影:教材第4页[学思之窗]节选材料)教师:请同学们结合这材料思考,这反映了洪秀全怎样的思想?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很显然,这则材料反映了以洪秀全为代表的中国农民千百年来所要求的摆脱封建压迫、封建剥削的强烈愿望,号召人们为实现平等自由而斗争。教师比较拜上帝教与基督教思想的不同,指出洪秀全对基督教进行了改造和利用,以适应农民战争需要,主张信仰上帝且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但又不同于基督教中死后升入天堂的说法,认为地上也有天国。这些是洪秀全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它奠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论基础,对广大劳动人民具有很大的号召力,从而分析其反封建性。教师进一步指出拜上帝教起了动员广大群众加入反清行列的作用,但它并不是科学的理论。(2)太平天国领导核心的形成──组织准备(板书)教师:最初加入拜上帝教的只有洪秀全的同学冯云山、族弟洪仁玕等几人,在洪秀全从事宗教理论研究宣传的同时,冯云山在广西桂平紫荆山区传播拜上帝教,发展焦土,开展反封建斗争,势力发展到周围数百里。冯云山经过艰苦的努力,在紫荆山等地区发展了万余会众,并逐渐形成了以洪秀全为首的有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人组成的领导核心。他们决心借助“上帝”的权威,推翻清朝的统治,下面我们就一起先来了解一下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

3、兴起和发展(投影:《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①

金田起义──运动爆发181年(板书)教师:181年初,各地拜上帝会会员2万人携带各种武器齐集桂平县金田村,洪秀全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这表达了起义农民要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愿望。从此,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开始了。金田起义后,太平军由于受到清军围堵,转战至武宣东乡。在此,洪秀全称“天王”。之后,太平军北上,9月攻克永安。(2)永安建制──初建政权(板书)教师:洪秀全在永安整顿建制,分封王爵,初步建立政权。(投影:《永安封王表》)此时,清军3万余人包围了永安。由于城中粮盐弹药缺乏,使太平军陷入困境。第二年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出广西入湖南。南王冯云山和西王萧朝贵先后在全州战役和长沙战役中牺牲。两位将领的早逝,对太平天国是重大的损失。之后太平军继续北上,183年初,太平军攻克武昌。不久,在洪秀全、杨秀清指挥下,太平军从武昌出发,沿江东下,连战连捷,183年占领南京。②

定都天京──同清对峙(板书)教师:太平军占领南京后,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政权。太平军从金田起义、永安建制、进军武汉到定都天京,历时两年三个月。天京这个政权巍然屹立于南方,同清政府的北京政权遥相对峙,坚持斗争长达十余年之久,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教师提问:太平军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各种回答。教师总结:主要是因为洪秀全等制订的斗争目标比较明确;太平军纪律严明,人民群众热烈拥护和支持太平军;清军腐败无能。教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清军在天京附近建立了江南、江北大营以围困天京。为了巩固政权,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军又进行了北伐、东征和西征,军事上达到全盛。(4)北伐、西征和东征──军事上全盛(板书)(投影:《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①北伐(板书)教师:要推翻清朝统治,太平军必须北伐。183年,在东王杨秀清统一指挥下,太平天国派林凤祥、李开芳率兵北上。(结合地图)北伐将士从扬州出发,经安徽、河南等地进入直隶,攻到天津郊区。咸丰帝慌忙宣布京师戒严,从各地调兵阻挡北伐军。北伐军进行了两年浴血奋战,终未取得成功,最后失败。教师要求学生看书回答北伐的意义。教师指出:北伐的同时,东王杨秀清统一指挥下,太平天国还进行了西征,北伐和西征是并举的。②西征(板书)教师:要巩固天京大本营,控制长江中游,必须西征。183年,太平天国派赖汉英率兵西征。连续夺取安徽、湖北的重镇,进入湖南,与汉族地主武装、曾国藩的湘军交战失利。18年,杨秀清派石达开指挥西征军,在鄱阳湖打败湘军,急得曾国藩要跳水自杀,西征军取得了很大胜利,后进入江西,占领许多州县,巩固了天京革命大本营。西征的胜利使千里长江变成了天国的一条内河。北伐、西征之后,太平天国又进行了东征。③东征(板书)教师:为断绝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186年,燕王秦日纲率太平军东征。夺取扬州,攻破江北大营。又与石达开会师,一举摧毁江南大营,解除了天京之围。至此,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革命声威震撼全国。(投影:《北伐、东征和西征简表》,教师要求学生完成)措施目的时间将领意义北伐

西征

东征

教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除了在军事上采取一系列行动外,在运动的前期和后期还分别颁布了指导性的文《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二、《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板书)教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一个重要的文。这就是《天朝田亩制度》。(投影:《天朝田亩制度》书影)(1)《天朝田亩制度》──建国纲领(板书)教师:《天朝田亩制度》从字面上理解是太平天国的土地制度。但实际上它不仅涉及土地问题,同时还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司法等各个方面的社会改革措施。它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因为以土地问题为核心,所以称为《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亩制度》既以土地问题为核心,那我们来看看它是怎样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的。(投影:“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这是太平天国处理土地问题的原则,也就是天下的土地归天下的人耕种。这里,有关”天下田”当时的占有形式是谁的?学生思考并试图做答。教师:(启发)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其核心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也就是说天下田大多是地主阶级的,而现在把天下田,包括地主阶级的土地拿来收归公有,分给天下所有的人,包括占大多数人口的农民来耕种。这就意味着要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摆脱封建剥削,获得土地是千百年来广大农民最迫切的要求。中国历史上,农民在历次斗争中也都提出过类似要求,如“均贫富”、“均田免粮”等。但像《天朝田亩制度》这样,把农民的斗争目标提出的如此明确,这还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它把农民反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要求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这里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鲜明的反封建革命性。“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这是分配土地的一个原则;还有一个要遵循的原则就是“无处不均匀”。如何才能做到平均分配土地呢?(投影:“凡男妇每一人自十六岁以上受田,……,则十五岁以下减其半……。”)从这段资料中,你能看出平均分配土地有哪些标准呢?学生思考并进行讨论。教师:从这段资料中不难看出平均分配土地,一是依据人口,不论男女,以户为单位,人多就多分,人少就少分;二是依据年龄,凡十六岁以上的人都可得到土地,十五岁以下就减半。太平天国除了平均分配土地以外,还平均分配产品。(投影:“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按照“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农民每年收获所得,除生活必须外,其余一律上交国库。如有婚丧等事,则由国库发给一定数量的钱币和实物。通过这些详尽而细致的规定,太平天国是想使每一个公民都能永保一份平均财产,建立这样一个理想的社会。(投影:“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这是太平天国设计的理想蓝图,这一美好社会能否实现呢?请同学们从《天朝田亩制度》分配土地的原则和方法入手,并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来思考这一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天朝田亩制度》从分配土地和产品的原则来看,废除封建所有制固然是革命的,但它是把消灭剥削、消灭贫困的理想建立在落后的小农经济基础上,这是不切合农民觉悟和脱离农民思想实际的;同时,小生产者所能提供的财富是有限的,无法满足“人人饱暖”的要求。从分配的方法来看,也有很多问题无法解决。平均分配土地使农民平均得到一份土地,但同时又规定每年收获只能留下维持生活的份额,其余生产生活资料同归圣库。这样的规定自相矛盾,多生产对农民不但没有实际好处,而且还会挫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其结果不会带来人人饱暖,只会造成普遍贫困。再从客观环境来看,连年征战无法保证一个安定的环境来实现这一方案。所以,《天朝田亩制度》只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那么,应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呢?教师指出可从革命性、空想性、落后性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除了运动前期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外,太平天国的指导性文还有后期颁布的《资政新篇》。(2)《资政新篇》──治国方案(板书)投影:《资政新篇》书影)教师:189年冬,洪仁玕为振兴太平天国,提出了改革内政的治国方案──《资政新篇》,它都有哪些内容呢,请同学们看书回答。同学们从政治、经济、文教等方面回答。教师分析:《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在“向西方学习”上,超过了同时代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主张,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但它没有把发展资本主义与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没有同太平天国当时现实斗争联系起来,只字不提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因此这个方案得不到太平天国广大将士的拥护,对太平天国的现实斗争没有任何积极作用。由于当时中国还不具备实现这一政纲的社会条(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且,太平天国迫于当时严峻的形势,《资政新篇》没能实行。教师布置下作业: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点。教师:186年,当太平军东征胜利,军事形势一片大好之际,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由于争权夺利,矛盾却日渐尖锐化,导致天京变乱发生,天国的事业开始由盛而衰。

三、太平天国的失败(板书)(1)天京变乱教师: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的领导人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腐朽思想开始滋生。在天京,诸王模仿封建统治者大兴土木、建筑王宫。(投影:《天王府》、《太平天国天王府石舫》)从《天王府》画面上可以看出天王府的威严和等级的森严;从《太平天国天王府石舫》画面上可以反映出天王的享乐生活。天王身居宫中,生活奢靡;东王外出,仪仗达千人之多;各王还通过家族、部下等关系结成派系集团,分别控制军队、争权夺势,终于在186年秋演化为一场大变乱。教师讲解经过、投影:教师分析影响: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从战略进攻走向战略防御的转折点。经过这场变乱,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敌人得到了喘息之机,重建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开始转入防御阶段。(2)太平天国的防御战(板书)①重建领导核心──英王、忠王、干王。②后期防御战教师提问:为了打破敌人的包围与封锁,挽狂澜于既倒,拯救岌岌可危天国事业,进行了哪些军事斗争?学生看书回答。(投影:再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再破江南大营—受挫上海—安庆失守─天京沦陷)教师简要讲解:188年,陈玉成、李秀成击溃了江北大营,随后,太平军又获三河镇大捷。1860年,太平军依洪仁玕计策率兵奔袭杭州,这一计策实际上就是古代“围魏救赵”的战术,清军调江南大营将士驰援杭州,李秀成回师,与陈玉成会师,江南大营被击溃,打破了清军对天京的包围,同时为太平军进取江浙奠定了基础。破江南大营后,李秀成乘胜东征苏南,连战连捷,一直打到上海近郊。在进攻上海的战役里,英法侵略军也撕下中立伪装,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太平军英勇苦战,不敌联军,退回苏州。正当太平军同中外反动势力在江浙激战时,湘军再次包围安庆。陈玉成从浙江回师安徽以解安庆之围,但激战几月未能成功,安庆终于陷落,天京失去屏障,陈玉成退守庐州,1862年因歹徒出卖,陈玉成被俘,面对审问,陈玉成大义凛然,厉声斥道:“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铙舌也!”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26岁。他的牺牲是太平天国后期的一个重大损失。清军占领安庆后,全面进攻太平军,进而围攻天京。太平军展了天京保卫战。(3)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板书)1862年初春,清军分三路进攻太平军:曾国藩之弟曾国荃率湘军主力进攻天京;李鸿章率淮军和英国人戈登的“常胜军”进攻苏州、常州;左宗棠率湘军一部进攻浙江。曾国藩坐镇安庆统筹策应。天京告急,李秀成回师,救援天京。在城外,太平军与湘军恶战,到1864年,天京外围已无回旋余地,城内将士食野草充饥,而围城湘军又增至万余人,太平天国危在旦夕。6日,洪秀全病逝。但太平军将士仍固守天京,同心同德,决心与天国共存亡。湘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沉重代价。不久,天京城破,太平军将士又与湘军展开巷战,宁肯战死,决不投降。7月,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但天国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中国人民抗争史上的壮丽篇章,其顽强斗争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四、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教训(板书)教师: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史学界有人认为是一场旧式农民革命,有人认为带有资产阶级性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同意哪一种观点。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我们现在不做统一的界定,但有一点大家是能够达成共识的,即这场运动是农民战争,是以农民为主体的,由农民来领导的战争。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斗争水平最高的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历时长达14年,席卷十多个省份,并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尽管如此,最终还是归于失败。那导致其失败的原因有那些呢?(提示学生从领导力量、斗争对象,内因、外因,主观、客观等角度分析)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主观: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教师:那么这场运动的意义又有哪些呢?总结:①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②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③一些领导人主张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④思想上、组织上较以往农民起义高出一筹,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⑤同亚洲各国人民的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共同打击西方殖民主义者。教师:请同学们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教训学生发言。教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教师小结: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这次农民战争呈现出新的特点:①在反封建的同时承担了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任务,因此称其为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它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灭,这是以往农民战争所不曾遇到的新情况。②近代的中国农民已经能够放眼世界,从西方寻找自己的思想武器。③颁布了前所未有的土地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尽管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平均主义不可能实现,但明确的平均分配土地的纲领是几千年来农民阶级梦寐以求的愿望。因此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尽管它有诸多新特点,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它不可能有先进的科学的革命指导思想,不可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因此它仍然是旧式农民战争的继续。它最终也不可能给中国指出光明前途。投影:和太平天国运动相关的一些外书籍罗尔纲著:《太平天国史》茅家琦主编:《太平天国通史》郭毅生著:《太平天国经济史》张一文著:《太平天国军事史》巩固练习1.洪秀全在《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中提出来要共击之的“阎罗妖”是指A.清朝最高统治者

B.外国侵略者

.中外反动势力

D.地主豪绅答案:A2.《天朝田亩制度》关于“分田”规定的实质是:A.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B.贯彻平均主义的基本原则.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答案:3.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既有革命性,又有封建落后性,造成这种双重性的根本原因是:A.太平天国领袖们的主观愿望

B.农民阶级的经济地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答案:B4.《资政新篇》在当时不可能实行的根本原因是()A.缺乏能够实行的社会条

B.列强的侵略.体现的经济思想落后

D.军事斗争非常紧张答案:A.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旧式农民起义的局限性

B.拜上帝教不合中国国情.在军事策略上屡犯错误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答案:A6.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被看作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是因为它A.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规模大、时间长,建立了革命政权答案:后作业教材49页练习。

第三篇: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曲靖一中历史组 欧小兰

导入:央视在2001年太平天国运动150周年时拍了一部电视剧《太平天国》,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反响。而就在150多年前,中华大地上爆发了一次农民运动,它究竟是怎样兴起?又是怎样走向盛世的?最终,短短14年的时间为何就宣告失败了呢?带着这些疑问,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同时板书]

一、兴起

(一)原因

师:请大家根据PPT打出的材料,结合教材相关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PPT打出相关材料)学生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回答:

1、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2、阶级矛盾的激化

3、自然灾害严重 师:(总结点评)非常好,太平天国运动前的几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连年不断地灾害使本来就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农民生活更加困苦,“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因此,阶级矛盾的激化成为了这场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自然灾害严重成为直接原因。[过渡]有一句话叫“时势造英雄”,一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即将爆发,这场运动该由谁来领导呢?他为这场起义做了哪些准备?他用什么分散的农民团结起来?

(二)准备

1、创立“拜上帝会”→特点:

(PPT显示材料,让学生根据材料发现“拜上帝会”不是某一家思想的集成,而是多家思想的结合。)洪秀全说:“上帝当拜,普天之下皆兄弟。”他指出:“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只有把那些违反上帝之真道的妖魔推翻,才能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社会。” 师:通过阅读材料,大家发现这里面都包括那些思想? 生:(在教师的提示下总结):基督教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平均主义(同时教师板书)师:思想创造出来后,需要做什么才能将农民团结起来? 生:宣传

2、冯云山到紫荆山区活动,建立根据地。

[过渡]做好一切准备后,一场起义正式爆发了。下面我们来共同探讨太平天国是如何完成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的。

(三)过程

让学生阅读教材,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选出代表回答。与此同时,教师PPT展示。

1、金田起义

2、攻占永安,分封诸王

3、攻占武汉三镇

4、攻占南京,改名天京 之后,教师提问。

师:为何阶级矛盾早就尖锐的情况下,会在1851年1月起义正式爆发? 生:思考并回答 师:(适当总结补充)此时正逢洪秀全38岁生日,1月11日是洪的生日。师:攻占永安,分封诸王,为何会选择用东王节制诸王? 生:思考并回答

师:这其实来源于杨秀清的“天父下凡附身”,在起义之前,冯云山由于四处宣传“拜上帝会”的思想用来召集人民,被清政府抓捕。又逢洪秀全南下广东,已经召集回来的农民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人心开始涣散。为了稳住人心,杨秀清假装天父下凡上身,号令大家,加上金田起义至今的战绩卓越,所以此时选择用东王号令诸王。此时天父上身能稳定军心,但发展到后期,杨秀清就用一招来与洪秀全争权,两者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过渡]师:政权建立后,接下来该怎么做?

(出示示意图,让学生分析当时太平天国面临的形势,思考接下来该如何做?)

二、发展(板书只展示三个大标题)

(一)北伐—目的:推翻清政府

(二)西征—目的:巩固天京大本营

(三)天京突围—目的:切断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实力

1853年,太平天国派林凤祥、李开芳率领2万太平军北上,刚开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到了天津附近,清政府迅速调集精锐部队前往镇压,这次运动失败了。与此同时,要想守住位于长江下游的天京只有保住长江中游,所以北伐的同时又进行西征,刚开始是想攻占安庆、武汉后南下控制南部中国。在湖南遇到曾国藩的湘军,连战失利。1855年石达开支援,在湖口、九江大败湘军。曾国藩气愤交加,几次要跳江自杀,都被部下捞起来。定都天京后,清政府的军队就尾随而来,建立了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为了突围,也为了切断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实力,又进行了天京突围。江南一带位于天京的东边,所以又称为东征。

[过渡]就在军事上十分顺利的时候,太平天国内部出现问题,使前线的西征、天京突围被迫搁置,清政府也得到了喘息的机会。由此,太平天国出现转折。

三、转折:天京事变

(一)原因:

让学生讨论,为何会出现争权夺利?其实就是小农阶级目光短浅,安于现状,满足于小小的胜利。与此同时,打出PPT中的几张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太平天国的腐败有如清政府。享受之余一定会出现分权不均,所以发生矛盾。最后得出结论。

1、小农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PPT显示有关杨秀清“逼封万岁”的资料,让学生知道这件事情发生后天京事变就出现了。所以,2、逼封万岁(直接原因)

(二)经过

让学生讨论后,请学生展示。(请一名学生上讲台具体讲解并画出一副简易的示意图)杨威胁到洪,洪召回韦昌辉等人,韦杀害杨,石斥责其杀人,韦一怒之下想杀洪,反被洪所杀。洪猜疑石,石最后出走。

(三)影响

学生会说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让学生思考转这点表现在什么地方?并请学生回答。

1、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2、国中无人、朝中无将

四、失败

(一)时间:

(二)标志:

(三)原因:

太平天国从1851年金田起义到1864年,发展如此迅速的一场农民运动为何会走向失败呢?让学生小组讨论并请代表回答。

1、主观:小农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战略上的失误

2、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提示学生哪个才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四)意义和启示1、2、启示:小农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课堂小结]:农民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农民阶级不能救中国,那到底哪个阶级才能救中国呢?事实证明,只有中共领导的无产阶级才能救中国,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所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板书设计:

一、兴起

(一)原因:1、2、3

(二)准备:

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特点:

2、冯云山到紫荆山区活动,建立根据地

(三)过程:1、2、3、4

二、发展

(一)北伐—目的:

(二)西征—目的:

(三)天京突围—目的:

三、转折:天京事变

(一)原因:

1、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

(二)经过:

(三)影响:

四、失败

(一)时间:

(二)标志

(三)原因

1、主观

2、客观

(四)意义和启示

第四篇: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太平天国运动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如何将它教授得既让学生有新鲜感,又能符合高中教学和考试的需要?作为一个历史事件,我们一般都是从原因、过程、结果和影响等方面学习和掌握。如何从抓住教材的提纲和思路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这个知识点,今天我们集体探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

一、关于太平天国的原因 教材明确讲到了三点:

一、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二、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

三、自然灾害严重。根据这三点原因,可以这样归纳:

首先是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即是封建统治者和广大人民之间的矛盾激化的结果,这应该是太平天国发生的根本原因。其次,鸦片战争等导致的民族矛盾更加激化了本身就很尖锐的阶级矛盾,它加速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第三,自然灾害往往是农民战争发生的导火索,或者说是直接原因。太平天国也不例外。

二、关于太平天国的过程

教材用了较大的篇幅进行表述,涉及到两节的大部分内容,作为高一的新生,学生学习起来难免会层次不清、顾此失彼,如果我们能够用几个关键词进行连缀,掌握起来就方便和轻松多了。

这七个关键词是:准备、兴起、发展、高潮、转折、防御、失败。

首先是“准备”。洪秀全为了发动起义,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准备:

1、宗教,创立拜上帝教。

2、理论,撰写多篇文章。

3、组织,建立拜上帝会。

其次是“兴起”。1851年,洪秀全率领自己的武装在三个地点进行了初步的斗争:金田起义,东乡称王,永安建制。其中永安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自己的政权。

第三是“发展”。1852-1853年,太平军继续北上,并在武昌挥师东进(可以概括为“北上东进”),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同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其中《天朝田亩制度》的两大内容是:土地分配和产品分配。对它的评价可以用革命性、空想性、落后性来归纳。第四是“高潮”。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根据面临的三大形势,采取了三大行动:北伐、西征、东征。虽然北伐失败了,但是西征、东征取得很大战果,标志着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第五是“转折”。1856年,因为领导集团的矛盾激化,出现了领导人之间相互残杀的“天京变乱”,严重削弱太平天国的力量,使之由战略进攻转入了战略防御时期,成为太平天国的转折点。

第六是“防御”。天京变乱后,洪秀全重整旗鼓,建立起新的领导核心。1858-1864年先后又进行了七次战争:攻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攻打江南大营、东征苏南、攻打上海、安庆保卫战和天京保卫战。前四次战果明显,第五次严重受挫,后两次遭到失败。其中受挫和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太平天国遇到的新情况,就是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和联合镇压。

最后是“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坚持了14年之久的太平天国运动最后失败了。

三、关于太平天国的结果和意义 教材将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两大方面,其中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应该是根本原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利用宗教发动起义,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和落后性,相互残杀的天京变乱。

太平天国的意义有五点:

1、打击封建统治,加速封建主义的衰落,这应该是最主要的功绩。

2、同时担负反封建和反侵略的双重使命,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3、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主要体现为《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农民阶级的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思想结晶。

4、《资政新篇》是中国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5、是“亚洲革命风暴”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世界殖民主义以打击,具有世界意义。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的一场反封建和反侵略的农民战争,它的失败,说明农民阶级不可能单独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附:《太平天国运动》自学提纲

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根本原因是什么?怎样理解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2、说出太平天国运动过程的七个关键词。

3、洪秀全为发动起义进行了哪些准备,有何特征?太平天国政权初步建立和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4、《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怎样理解其革命性、空想性和落后性?

5、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面临什么形势?为此他们采取了哪些行动?结果如何?

6、什么是天京变乱?它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影响?

7、太平天国后期进行了哪些防御战?每次战役的结果如何?其中遭遇的新情况指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8、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其中根本原因在哪里?有何具体表现?

9、说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意义和启示。

10、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较,它有哪些新特点?

第五篇:太平天国运动的教学设计(人民版)

《太平天国运动》(人民版)的教学设计 唐銮顶

(江苏省赣榆县第一中学,江苏赣榆222100)

一、设计思路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通过学习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地获取知识。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目的。〔1〕这是本课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历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2〕这是本课教学设计的课程依据。我校在大力倡导课堂教学改革,推行“三案·六环节”的教学模式。三案是指教案、学案、巩固案;六环节是指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应用。这一教学模式是设计本课教学的实践基础。作为普通高中,学生面临着高考升学压力。高中历史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系统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要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以适应高校选拔的需要。这是设计本课教学的现实需要。高中阶段科目繁多,学生课业负担繁重,减负增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要做到减负增效,就必须大力改革课堂教学,严格按课标要求组织教学,突出重点。大量的史料补充,教学资源过度滥用,必然冲淡教学重点,很难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这是本课教学设计的学情依据。

基于此,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是:先学后导,当堂训练,及时反馈,减负增效;立足课堂,紧扣课标,实现三维目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先让学生按学案和教材自学,完成预习任务,弄清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史实和重要结论,对本课知识初步掌握,并作一定的思考和探讨。课堂上教师通过历史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含史料引用),以问题形式展现给学生,引导学生讨论探究,解决问题,深化认识。这个环节建立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所探讨的为本课重点和难点内容,不是本课全部知识要素。探讨的问题要精炼,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时安排。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要及时纠正,精讲点拨,积极评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历史兴趣。最后是课堂检测,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对反馈出来的问题进行矫正。

二、过程设计 【复习提问】

近代前期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进行了哪些斗争?近代前期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和后期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各有什么影响?

这一环节的问题设计,目的在于了解学情,促进学生及时复习巩固,对历史知识作进一步的深入思考,同时也为导入本课作些知识铺垫。【导入新课】

首先指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革命呈现出新的特点,进入到民主革命时期,由此导入本专题。其次,和学生一起探讨中国民主革命的概念、分期、领导阶级、历史任务。媒体展示:

概念:反对本国封建统治,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__1919 中国民主革命 分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__1949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历史任务: 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争取民族独立。最后设问:本专题介绍了哪几次革命?各是哪个阶级领导的?学生看书回答,由此导入本课。【课标解读】 课程标准

内容解读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事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原因、过程及时代特点。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点。

认识天平天国运动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作用与局限性。

明确本课学习目标要求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由老师解释说明,也可让学生自己分析。【交流展示】

本环节由学生互动交流,展示学案中问题的思维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展示所有的知识点,主要是解决学案中学生出错的问题(教师课前批改过),分析错误原因,指出正确答案和思路。最后学生上黑板构建本课知识体系,再由师生点评修订。【互动探究】

媒体展示:探究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有中国之制度,今满洲造为妖魔条例,使我中国之人无能脱其网罗,无所措其手足„„凡有水旱,略不怜恤,坐视其饿莩流离,暴露如莽„„满洲又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膏,士女皆哭泣道路„„官以贿得,刑以钱免,富儿当权,豪杰绝望„„凡有起义兴复中国者,动诬以谋反大逆。夷其九族„„予兴义兵,上为上帝报瞒天之仇,下为中国解下监之苦。

──引自杨秀清等《奉天讨胡四方谕》

材料二 逆贼洪秀全、杨秀清称乱以来,于今五年矣。荼毒生灵敷百余万,蹂躏州县五千余里。所过之境,船只无论大小,人民无论贫富,一概抢掠罄尽,寸草不留。„„自唐虞三代以来,历世圣人扶持名教,敦叙人伦,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序如冠履不可倒置。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自其伪君伪相,下逮兵卒贱役,皆以兄弟称之„„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下之田;商不能自贾取息,而谓货皆天下之货;士不能诵孔子之经„„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蔼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本部堂奉天子之命,统帅二万,水陆并进,誓将卧薪尝胆,殄此凶逆。──引自曾国藩《讨粤匪檄》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太平天国反清的主要理由。这些理由说明了什么问题?(2)材料二中反映了太平天国的哪些重要特征?

(3)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你认为如何使用收集到的材料?

学习小组组内讨论,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各小组代表发言、补充,说出答案和思维方法,教师点评指正。讨论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观察学生讨论情况,必要时参与小组讨论。媒体展示:

(1)理由:清朝政治统治腐败,社会贫富悬殊,百姓流离,社会矛盾激化。说明:太平天国反清是为群众的生存,具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2)特征:太平天国提出革命纲领主张,否定现存统治秩序,打乱了清朝的政治经济秩序,从理论上彻底否定了几千年的封建君臣等级道德理论;太平天国达到数千年反封建的高峰;借鉴基督教义,提出“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天下人皆兄弟姐妹”的思想理论;借西方宗教组织群众,彻底否定传统思想道德;它借满汉矛盾反清;具有阶级局限性。(3)根据材料内容,判断是否是第一手材料;根据间接材料,提取能够说明问题的信息。

媒体展示:探究二有人认为《资政新篇》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继承和发展,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这是一个开放型的问题,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论证能力。学生对这个问题可持不同看法,但观点与论据要一致。问题交与学生组内讨论,进行自我展示,教师指出问题的思路和角度,学生的答案只要符合逻辑即可肯定。媒体展示:

第一种:这种观点正确,两者都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是太平天国在不同时期提出的振兴太平天国的方案,两者都主张反封建。

第二种:这个观点错误,前者主张绝对平均,废除私有制,后者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前者集中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后者不是农民革命斗争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阶级的迫切愿望;前者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后者则是符合时代潮流的革命纲领,具有进步性。媒体展示:探究三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下,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试分析说明。

这个问题的设置目的在于培养学比较分析历史能力。学生首先必须了解古代农民战争的一些特点、概况,其次必须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面临什么任务,体现了什么思想,采取了什么样的革命措施等内容。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往往是感性和片面的,通过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以及小组间的接力回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展他们的思维。在学生回答过程中,老师要给以积极的鼓励,或作必要的提示,有时可以让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形成浓浓的学习氛围。媒体展示: 背景不同: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任务不同:太平天国运动在反封建的同时还肩负着反侵略的重任。形式不同:太平天国运动首次利用洋教发动起义。

思想不同:太平天国后期领导人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新思想。纲领不同:制定了比较完善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这是历代农民战争的思想结晶。影响不同:太平天国运动是亚洲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共同打击了西方殖民者。媒体展示:探究四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太平天国运动作为农民阶级领导的革命又不可避免地带有阶级的局限性,试从经济、政治、思想、组织等方面加以分析。

这个问题涉及到农民阶级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作用问题,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之一。第一问学生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革命斗争的分析不难得出答案。第二问的难度较大,所以设计问题时给出答题角度和思路,引导学生作进一步的深入思考,同时避免因自由度过大而占用过多课堂时间,以便按时完成课堂教学。学生交流后给出参考答案。媒体展示:

从经济上看,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具有分散性、保守性、狭隘性等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

从政治上看,农民阶级提不出正确的革命纲领,不能建立先进的政权。拜上帝教带有很大的落后性;《天朝田亩制度》带有严重的空想性;建立的政权具有很强的封建性。从思想上看,农民阶级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理论作指导,拜上帝教在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的消极作用越来越明显。

从组织上看,农民阶级无法克服宗派主义倾向,无法保持内部的长久团结。

结论: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无法领到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要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有先进的阶级领导。【课堂小结】

这一环节由学生自我总结,学生发言,包括知识线索、学习感受、思想认识、疑难问题等,使学生通过总结对课标内容有更深入的分析和认识。【课堂检测】

检测以书面形式进行,主要是检验学习效果。学生在答题基础上进行交流展示,教师点评,对学生给以表扬激励。附: 检测题

一、选择题

曾国藩在《备陈民间疾苦疏》写道:“昔者两银换钱一千,则石米得银三两,今日两银换钱二千,则石米仅得银一两五钱;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而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朝廷自守岁取之常,而小民暗加一倍之赋。”州县官吏更是巧设名目,横征暴敛,贪污肥私,“以致民怨沸腾,激成事变”。

1.据材料分析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C.满族与汉族的矛盾

D.儒家思想与拜上帝教的矛盾 毛泽东评价太平天国时,对洪秀全有过这样的评价:“洪秀全是中国近代向西方探求真理的先进人物之一。”

2.从洪秀全借用西方基督教义创立拜上帝教发动群众起义,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的农民起义相比较,其最大的特点是

A.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

B.担负起新的革命任务 C.提出平等思想

D.利用宗教发动起义 有人说:“如果没有天京变乱,我国就会在19世纪中期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孙中山评价太平天国“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只知有君主,不知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 3对以上两种观点,你认为

A.前者正确,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情况 B.后者正确,因为它看到了农民政权的本质 C.两种可能都有,因为历史是无法预见的 D.两者都错误,因为历史不能假设

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中有几个镜头:洪秀全的天王府壮丽宏大,有1000多宫女。杨秀清为建东王府,尽毁附近民居;“每一出府役使千数百人”;杨手下供其差遣的将军职官有3000多人,整个东王府有3万到5万人。李秀成在苏州建忠王府(即今拙政园),被李鸿章攻下时尚未完工,李鸿章惊叹为“平生所未见”的“神仙洞窟”。4.你认为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农民阶级自身的阶级局限性

B.洪秀全等领导人逐渐蜕变

C.太平天国运动缺乏完善的民主政治

D.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二、材料题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摘自《原道醒世训》

材料二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摘自《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三 “倘中邦人不自爱惜,自暴自弃,同鹬蚌相持,转为渔人利。那是始悟兄弟不和外人欺,国人不和外邦欺,悔之晚矣!”

材料四 “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惟计牧司等并教技艺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 ——摘自《资政新篇》

①上述四则材料的内在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②对材料二中《天朝田亩制度》所述的观点怎样评价? ③材料一、三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

④材料三、四共同阐述了几种观点?应如何评价《资政新篇》?

【作者简介】唐銮顶,男,1966年生,江苏赣榆人,赣榆县第一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参考文献:

〔1〕吕世虎、肖鸿明《基础教育与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年版。〔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附:

姓名:唐銮顶

通讯地址:江苏赣榆县第一中学 邮编:222100 电话:*** 邮箱;lygtld2009@163.con 附:

三案:学案教案巩固案 太平天国运动 学案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内容解读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事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原因、过程及时代特点。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点。认识天平天国运动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作用与局限性。

【自学质疑】

一、爆发原因

⑴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⑵________,⑶________,⑷洪秀全创立“____”发动群众。

二、运动过程

1.兴起:⑴1851年初,洪秀全发动____起义,建号“____”,太平天国运动开始。⑵1851年9月,____初建政权。2.发展:⑴1853年初攻占____,声威大震;⑵三月,定都____,正式建立革命政权;⑶冬,颁布《》。

3.全盛:定都天京后,分兵进行了____、____和天京突围三次战役,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4.转折:1856年,____成为太平天国运动由鼎盛走向衰微的转折点。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

5.失败:⑴标志:1864年6月,____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⑵失败原因:客观____________;主观____________。

三、革命纲领

1.《天朝田亩制度》:⑴内容:a土地制度:废除____________,按____平均分配土地。b产品分配:实行产品归____的分配原则,这体现了农民阶级的____思想。⑵目的:要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⑶评价:a革命性: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____________愿望,是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B空想性:要在______基础上废除____________和平均____________,以求人人平等,是农民平均主义的空想。2.《资政新篇》:⑴内容: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____、____、____改革,发展资本主义。⑵评价:a进步性:体现了先进中国人__________________愿望。b局限性:由于缺乏_________,以及处于战争环境,未能真正推行。

四、历史意义

1.进步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局限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主构建】 知识体系: 自学检测

1.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指出了太平天国()

A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B不能充分依靠群众 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2.﹙2008.北京文综﹚下列太平天国的主张直接体现抗灾意识的是()选项

A B C D

《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

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迁彼处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资政新篇》内容

统一政令,依法治

听取社会舆论,反对迷信

兴办保险事业

兴办医院和保险机构

3.﹙2008.全国文综﹚太平天国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C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4.《资政新篇》中说:“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下列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A洪仁玕已初步认识到西方科学技术和制度的先进性 B洪仁玕主张主张中外自由通商,但不住深入内地 C洪仁玕允许传教士到内地传教,但不准干涉中国内政 D洪仁玕主张在中国采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5.“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行为 C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对外国侵略为主旨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源

6.《天朝田亩制度》既有革命性又有,其根本原因在于()A太平天国的斗争策略 B紧张的军事形势 C领导集团的内部矛盾 D小农经济的性质

7.下面是洪秀全德一首诗:“大陆昏沉二百秋,不作人民作马牛。英雄一恸气将绝,何时剑溅匈奴血。”诗中的匈奴是指()

A外国侵略者

B匈奴族 C清王朝

D汉族地主

8.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被看作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是因为它()A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C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任务 D建立了农民革命政权 教案

【复习提问】

1.近代前期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民为维护国家主权进行了哪些斗争?这些斗争的最终结果如何?

2.近代前期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和后期抗日战争的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各有什么影响? 【导入新课】

1.指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革命呈现出新的特点,进入到民主革命时期。导入本专题。2.探讨中国民主革命的概念、分期、领导阶级、历史任务;本专题介绍了哪几次革命?各是哪些阶级领导的?导入本课。【课标解读】

1.投影: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2.指出:本课应掌握的主要知识点和学习要求。【交流展示】

1.学生互动交流,解决学案中学习问题的思维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共享学习成果。2.学生上黑板演示、构建知识体系,师生点评。【互动探究】

探究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有中国之制度,今满洲造为妖魔条例,使我中国之人无能脱其网罗,无所措其手足„„凡有水旱,略不怜恤,坐视其饿莩流离,暴露如莽„„满洲又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膏,士女皆哭泣道路„„官以贿得,刑以钱免,富儿当权,豪杰绝望„„凡有起义兴复中国者,动诬以谋反大逆。夷其九族„„予兴义兵,上为上帝报瞒天之仇,下为中国解下监之苦。

──引自杨秀清等《奉天讨胡四方谕》

材料二 逆贼洪秀全、杨秀清称乱以来,于今五年矣。荼毒生灵敷百余万,蹂躏州县五千余里。所过之境,船只无论大小,人民无论贫富,一概抢掠罄尽,寸草不留。„„自唐虞三代以来,历世圣人扶持名教,敦叙人伦,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序如冠履不可倒置。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自其伪君伪相,下逮兵卒贱役,皆以兄弟称之„„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下之田;商不能自贾取息,而谓货皆天下之货;士不能诵孔子之经„„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蔼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本部堂奉天子之命,统帅二万,水陆并进,誓将卧薪尝胆,殄此凶逆。──引自曾国藩《讨粤匪檄》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太平天国反清的主要理由。这些理由说明了什么问题?(2)材料二中反映了太平天国的哪些重要特征?

(3)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你认为如何使用收集到的材料?

探究二:有人认为《资政新篇》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继承和发展,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探究三: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下,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试加以说明。探究四: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太平天国运动作为农民阶级阶级领导的革命又不可避免地带有阶级的局限性,试从经济、政治、思想、组织等方面加以分析。由此你能获得哪些认识?

【课堂小结】学生自己总结并回答,师生共同点评。巩固案

一、选择题

曾国藩在《备陈民间疾苦疏》写道:“昔者两银换钱一千,则石米得银三两,今日两银换钱二千,则石米仅得银一两五钱;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而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朝廷自守岁取之常,而小民暗加一倍之赋。”州县官吏更是巧设名目,横征暴敛,贪污肥私,“以致民怨沸腾,激成事变”。

1.据材料分析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C.满族与汉族的矛盾

D.儒家思想与拜上帝教的矛盾 毛泽东评价太平天国时,对洪秀全有过这样的评价:“洪秀全是中国近代向西方探求真理的先进人物之一。”

2.从洪秀全借用西方基督教义创立拜上帝教发动群众起义,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的农民起义相比较,其最大的特点是

A.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

B.担负起新的革命任务 C.提出平等思想

D.利用宗教发动起义 有人说:“如果没有天京变乱,我国就会在19世纪中期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孙中山评价太平天国“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只知有君主,不知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 3对以上两种观点,你认为

A.前者正确,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情况 B.后者正确,因为它看到了农民政权的本质 C.两种可能都有,因为历史是无法预见的 D.两者都错误,因为历史不能假设

电视连续剧《太平天国》中有几个镜头:洪秀全的天王府壮丽宏大,有1000多宫女。杨秀清为建东王府,尽毁附近民居;“每一出府役使千数百人”;杨手下供其差遣的将军职官有3000多人,整个东王府有3万到5万人。李秀成在苏州建忠王府(即今拙政园),被李鸿章攻下时尚未完工,李鸿章惊叹为“平生所未见”的“神仙洞窟”。4.你认为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源是

A.农民阶级自身的阶级局限性

B.洪秀全等领导人逐渐蜕变 C.太平天国运动缺乏完善的民主政治

D.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二、材料题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摘自《原道醒世训》

材料二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摘自《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三 “倘中邦人不自爱惜,自暴自弃,同鹬蚌相持,转为渔人利。那是始悟兄弟不和外人欺,国人不和外邦欺,悔之晚矣!”

材料四 “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惟计牧司等并教技艺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 ——摘自《资政新篇》

①上述四则材料的内在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②对材料二中《天朝田亩制度》所述的观点怎样评价? ③材料一、三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

④材料三、四共同阐述了几种观点?应如何评价《资政新篇》?

下载人民版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上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民版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上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二)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二) 五、天京变乱(板书) 1.原因(板书) 师: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的领导人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腐朽思想开始滋生。在天京,诸王模仿封建统治者大兴土木、建筑王宫。(......

    太平天国运动

    第14课太平天国运动 ■金田起义 ■天国兴衰 导入 人民英雄纪念碑――金田起义浮雕鸦片战争后,天灾人祸接连不断,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广西民众在乡村塾师洪秀全率领下,揭竿而起。......

    11 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 ①识记:拜上帝教的创立、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定都、北伐西征、东征、《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等基础知识。 ②理解:太平天......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横县二高历史组覃永达 课程标准: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太平天......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反思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反思 高效课堂是当今教学中最能体现新课改理念的教学模式。因此在高一的教学中我们大力采用高效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课程标准关......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反思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反思 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 李树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改革提倡课程意识,提倡教师对教材知识的拓展。课程标......

    太平天国运动的导入设计

    《太平天国运动》导入设计 14历史1班冼敏怡 2014084123 1、课题解析法:太平天国是什么意思呢?“太平”一直是中国老百姓千百年以来所追求的生活状态;“天国”是西方基督圣经给......

    11 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5篇)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知识方面: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如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事变等; ②能力方面:结合太平天国的形势图,综合归纳起义的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