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1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C)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中庸》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B)A.教育经济学 B.教育学 C.心理学 D.学校管理学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B)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上层建筑 D.科学技术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A)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社会活动
5.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D)A.讲授课和练习课 B.讲授课和复习课 C.讲授课和实验课 D.单一课和综合课
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A)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B.启发性教学原则 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D.巩固性教学原则 7.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A)A.言行一致 B.衣着整洁 C.举止端庄 D.谈吐文雅
8.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D)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 B.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 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 D.品德的教育
9.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D)
A.指导自我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B)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 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与的 D.学生自愿选择的
1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D)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D)A.认识和情感的特征 B.情感和意志的特征 C.气质和性格的特征 D.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13.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是(B)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
横线上。
14.最早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上的教育专著是教育家 赫尔巴特 撰写的《 普通教育学 》。15.欧洲封建社会里,曾出现过 教会 教育和骑士 教育两种有代表性的教育体系。
16.教师备课要求写出三种计划,这三种计划是计划、课题计划和 课时 计划。1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和 学生原有的品德水平(基础)之间的矛盾。
1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一般包括三大类,即群众性活动、小组 活动和个人活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9.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任务和课程实施方面的改革目标是什么?答: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20.班主任应如何组织培养班集体? 答:(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
(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21.我国中小学德育应遵循哪些德育原则? 答:(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3)知行统一的原则;
(4)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22.试论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答:(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不能脱离知识的传授和掌握凭空发展智力。
(2)智力的发展是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的条件和工具;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和速度。
(3)知识多少和智力水平高低不一定成正比。我们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有计划、有目的、自觉地发展学生智力。
第二篇: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苏联心理学家阿格法诺夫做的“拾柴火”实验是(B)A.观察法实验 B.自然实验 C.实验室实验 D.自然实验与实验室相结合实验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其它科学研究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B)A.客观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3.提出学习过程应始终以人为本,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等的学习观是(A)A.罗杰斯 B.布鲁纳 C.班杜拉 D.斯金纳
4.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学习行为是属于(C)A.直接强化 B.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性强化 5.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是(C)A.学生的智力水平B.学习的理解和巩固程度 C.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要素 D.学习的方法 6.梅耶学习过程模式的主要特点是(A)A.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 B.强调模仿的作用
C.强调强化的作用 D.强调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 7.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D)A.成正比关系 B.成反比关系 C.没有关系 D.成倒U性曲线关系 8.概念同化的典型方式是(A)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机械学习D.有意义学习9.提出认知发现理论,提倡发现学习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是(A)A.布鲁纳 B.苛勒 C.奥苏伯尔 D.班杜拉
10.多伊奇认为,对于学生的同伴关系和学习动机能够产生更为积极影响的目标奖励结构是(C)A.竞争目标结构 B.个人主义目标结构 C.合作目标结构 D.友谊目标结构 11.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是(A)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先后一致 D.不快不慢
12.一种学习中所习得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这种迁移是(D)A.正迁移 B.横向迁移 C.特殊成分迁移 D.非特殊成分迁移 13.小学生的个性倾向性主要表现在(B)A.需要、动机、世界观 B.理想、信念、世界观 C.兴趣、动机、世界观 D.兴趣、爱好、理想
14.“自信、坚强、勤奋”描写的是人的哪种心理特征(B)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动机
15.应遵循形象化、组织化与联想化三条原则的学习策略是一种(C)A.复习策略 B.群集策略 C.形象联想策略 D.元认知策略 16.根据技能的性质和表现形式,通常把技能分为动作技能和(D)A.活动技能 B.学习技能 C.一般技能 D.认知技能
17.提出问题的解决的五步模式被人们看作是一种经典的解决问题过程的标志是(A)A.杜威 B.纽厄尔 C.华莱尔 D.巴甫洛夫
18.1990年提出品德形成的三维结构理论模式的我国心理学家是(B)A.肖锋 B.章志光 C.邵瑞珍 D.李伯黍
19.教师往往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主要是由于教师扮演了(B)A.知识传授者 B.学生楷模 C.学生家长代理人 D.严格管理者 20.教师注意力的特点集中表现在(D)A.注意集中能力 B.注意稳定能力 C.注意转移能力 D.注意分配能力
二、多项选择题
1.心理个体的发展具有的一般特点是(ABCD)A.连续性与顺序性 B.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均衡性 E.关键性 2.概念的结构包括(ABDE)A.概念名称 B.概念定义 C.概念应用 D.概念特征 E.概念实例
3.指导学生怎样集中注意力、设置学习目标、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等,都属于(ABCDE)A.元认知策略 B.复述策略 C.组织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 E.复习策略 4.知识应用的过程一般通过下面几个环节来完成(ABCD)A.审题 B.联想 C.知识理解 D.课题类化 E.背诵记忆 5.影响群体士气的因素有(BCDE)A.群体成员的人数 B.对群体目标的赞同 C.对活动的满意感 D.群体领导方式 E.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名词解释
1.学习:通过主客观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的变化表现出来。
2.从众:当个人与群体中多数人的意见或行为不一致时,会感到压力,这时人们往往放弃自己的意见和行为,而“随大流”。个体在群体压力下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意见或行为的现象叫做从众。
3.个性:个性是一个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也可以说,个性是一个人的基本的精神面貌。
4.定势:定势是指由先前影响所形成的往往不被意识到的一种倾向性或心理准备状态,它将支配人以同样方式去对待同类后继活动。
5.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独特新信息的一种能沿不同方向进行的思维形式。
四、简答题
为什么说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③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简述教育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教育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反过来,它对生产力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1)通过教育可以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2)教育还可以实现科学知识和技术的生产和再生产。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1)教师劳动的创造性。(2)教师劳动的复杂性。(3)教师劳动的示范性。(4)教师劳动的长期性。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教学内容正确;教育方法恰当;教学结构紧凑;教学组织合理。
什么是教学?教学的任务是什么?
教学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积极主动地学习系统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陶冶品德、形成全面发展个性的培养人的活动。普通中小学教学的任务一般包括如下几项:(1)向学生传播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要完成的首要任务,通常称为“双基”教学。(2)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3)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增加学生的体力。论述题
1.学习教育学有何意义?
答案要点:学习和研究教育学既是我们做一个教师的起点,也是我们做一个教师的最终追求。(1)有利于提高我们对教育事业战略地位的认识,热爱教育工作。(2)有利于掌握教育规律,增强教学能力。(3)有助于提高我们高尚的师德修养,自觉为人师表。(4)有助于更
2、好地学习其它各门教育学科。
为什么说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
答案要点:(1)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涵义,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选择时所持的一种态度倾向。(2)关于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争论:个体本位论、社会本位论、实用主义的教育目的。(3)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a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指在资本主义初期旧式分工使人的发展片面化,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的条件下,工人“体力和智力的统一、和谐和充分、自由的发展学说。b.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实际上是社会历史过程中社会矛盾的一种体现。①从社会历史的总的进程来看,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是密切联系的,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因此,总的来说教育目的两种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而不是截然对立的;②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间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还很尖锐;③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的发展与社会才能达到高度统一,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才能完全一致。
3、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
要求:①论述要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 ②论述要理论联系实际;③每题字数不 答案要点:(1)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贯彻本原则的基本要求: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
一、选择题
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史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A.赫尔巴特 B.卢梭 C.洛克 D.杜威
2、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3、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4、“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5、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
C.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8、《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9、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
10、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A.外部分组 B.内部分组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
11、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A.内容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C.方法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
12、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
A.教育者,受教育者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
13、“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
14、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二、填空题
1、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独立的标志是 ____。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 ____。
3、学习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 ____价值。4、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 ____。
5、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____。
6、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 ____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
7、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 ____。
8、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____和教科书。
9、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____。
10、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是实现 ____的过程。
11、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直观教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物直观,另一类是 ____。
12、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____、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____与学生已有水平之间的矛盾。
14、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尊重一个人”。这句话说明的德育原则是 ____。
15、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 ____。
三、判断题
1、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2、少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看管。()
3、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
4、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
5、课程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
6、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7、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
8、德育的过程具有多端性。()
9、依据科尔博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
10、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建立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四、简答题
1、试述当代教育民主化的表现。
2、教师的职业角色有哪些?试做简要的说明。
3、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
4、试述备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5、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的方法和策略有哪些?
五、论述题
1、以“我们的思想”为主题,设计一个主题班会活动方案。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B
4、C
5、D
6、B
7、D
8、C
9、B
10、A
11、A
12、C
13、B
14、C
15、B
二、填空题
1、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3、延时
4、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享有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受到社会的特别保护。
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6、创新
7、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8、教学大纲
9、学校教育
10、学生身心发展
11、模象直观
12、作业检查与批改
13、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
14、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15、教育者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
1、一方面,它追求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甚至教育结果的均等。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2、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
3、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4、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5、(1)理论假设(A道德发展论,B道德教育论);(2)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A 道德两难问题及其设计,B道德讨论中的引入性提问,C道德讨论中的深入性提问);(3)简要的评论(A认知模式的缺陷,B 认知模式的特色及其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五、论述题(略)
第三篇: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心理学测试题
1.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A.《大学》 B.《中庸》“教学相长 C.《学记》”的著作是(DC .《春秋》)
2.最早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是(A)
A3.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艾宾浩斯B.巴甫洛夫C.冯特A.生产劳动 B.模仿C.语言 D .动物本能B)
D.弗洛伊德
4.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C)
AC.深化课堂教学.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个性特长B.培养竞赛人才D.充分发掘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潜
力
5.西汉初期实行的A.永恒性 B.历史性“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相对独立性”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D.继承性
B)
6.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B)
A.大力加强普通高中教育B.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C.实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更好衔接 7.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D.进一步加强中等专业教育 B)
A.主导地位 B.主体地位C.被动地位 D.辅助地位
8.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D)
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CD.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9.“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A)
10.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的观点是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
(C)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C.教育无目的论 D.国家利益论 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B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C.巩固与保持知识 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12.学生的A.示范性“向师性 B.复杂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C.主体性 D.长期性
A)
13.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C)
A.教育哲学 B.教育心理学C.教育学 D.教学论
14.“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D)
A.《大学》 B.《中庸》C.《论语》 D.《春秋》
15.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C)
AC.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
况 16.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施以相应的教育,C.稳定性和可变性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D.个别差异性(B)
17.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C)
18.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A.观察力 B.想像力C.思维力 D.判断力
A)
A.地方 B.中央C.社会力量 D.学生家长 19.A“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复杂性、创造性 B”.连续性、广延性体现了教师工作的(C.长期性、间接性D)
D.主体性、示范性
20.“A学而时习之.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B.启发性原则D)
C.循序渐进的原则 D.巩固性原则
21.社会期望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从角色期望来看这属于(A)。
A.素质期望B.形象期望C.职业期望D.师德期望 22.古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B)。
23.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情感陶冶法D.实际锻炼法
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C)
24.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A)
C.实质教育论 D.现代课程论 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25.孔子说: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
种特点?(D)
26.近代教育史上,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A.主体性 B.创造性C.间接性 D.示范法的基础之上(B)
27.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杜威 D.洛克
(D)
A.高难度原则 B.高速度原则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2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B.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C.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D.教育现象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
29.体育的根本任务是(B)
A.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B.增强学生体质
30.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C.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B)
D.向国家输送优秀运动员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31.A“教学相长.最早出现于《论语》”这一提法(C)B.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C.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D.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
32.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B)
33.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是(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C.语言直观 D.虚拟直观C)
A.班主任工作B.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C.各科教学活动D.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34、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的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A)
A.心理评估B.心理诊断C.心理辅导D.心理测验 35.班级授课制的实施在我国始于(B)
A.唐代 B.清末C.民国初期 D.新中国成立
36.哪个社会的教育具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A.原始社会 B.古代社会C.资本主义 D.社会主义B)
37.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D)
38.在古代欧洲,A.赞科夫 B曾经出现过一种旨在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的和谐教育,.苏霍姆林斯基C.皮亚杰 D.布鲁纳它是(B)
A.斯巴达教育 B.雅典教育C.教会教育 D.骑士教育39.普及义务教育始于(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40.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C)
A.自觉性 B.独立性C.创造性 D.主动性41.教材包括(D)
4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A.教科书 B.CAI软件CC .教学参考书)
D.以上三者皆是A.知与行的矛盾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C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学生的上进心与情性之间的矛盾43.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B)
44.A“开而弗达.延展 B”.必要补充体现了教学的(C.深化C)D
.变革
45.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D)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的原则A.个别教学 B.课外教学C.现场教学 D.课堂教学46.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B)
47.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D)
A.国民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C.高等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48.道德发展阶段论最早是由(C)提出的。
49.A.华生B.巴甫洛夫C.皮亚杰A“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因材施教原则 B.巩固性原则”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D.斯金纳
C.启发性原则 D.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C)
合的原则
50.下列说法不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的论点是(A.教育即生活 B.学校即社会C.做中学 D.生活即教育D)
51.我国首次把美育列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B)
52.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A.1911年 B.1912年C.1957年 D.1958年
D)
A.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B.精深的专业知识
53.人们常说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B)
A.连续性特点 B.创造性特点C.长期性特点 D.示范性特点54.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A.教学为主 B.德育为主A)C
.教师为主 D.学生为主
55.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D)
AC.知行统一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6.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C)
A.师生共同参加的B.学生自愿选择的C.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D.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规范的5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D)
58.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A.连续性 B.创造性C.主体性 D.长期性
D)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C.以.以““情行””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59.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需经历三个阶段,即依从、认同和(C)。
60.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是(A.表达B.外化C.内化 D)D
.反馈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齐 D.杜威
第四篇: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中庸》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A.教育经济学 B.教育学 C.心理学 D.学校管理学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上层建筑 D.科学技术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社会活动
5.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A.讲授课和练习课 B.讲授课和复习课 C.讲授课和实验课 D.单一课和综合课
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B.启发性教学原则 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D.巩固性教学原则 7.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A.言行一致 B.衣着整洁 C.举止端庄 D.谈吐文雅
8.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 B.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 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 D.品德的教育
9.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A.指导自我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 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与的 D.学生自愿选择的
1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A.认识和情感的特征 B.情感和意志的特征 C.气质和性格的特征 D.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13.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是()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
横线上。
14.最早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上的教育专著是教育家 撰写的《 》。15.欧洲封建社会里,曾出现过 教育和 教育两种有代表性的教育体系。16.教师备课要求写出三种计划,这三种计划是计划、课题计划和 计划。1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和 之间的矛盾。
1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一般包括三大类,即群众性活动、活动和 活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9.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任务和课程实施方面的改革目标是什么?
20.班主任应如何组织培养班集体?
21.我国中小学德育应遵循哪些德育原则? 22.试论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参考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C 2.B 3.B 4.A 5.D 6.A 7.A 8.D 9.D 10.B 11.D 12.D 13.B
二、填空题
14.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 15.教会 骑士
16.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 课时
17.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 学生原有的品德水平(基础)18.小组 个人
一、选择题(将下列每个小题中备选的正确答案选出来,并把它们的标号填入题中的横线上。多选、少选、错选,此小题无分。每小题
2分,共14分)
1,生产力发展决定教育的——。
A.性质 B.机会
C.规模 D.管理体制
E.速度
2.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A.中小学教育 B.社会教育
C.成人教育 D.家庭教育
E.高等教育
3.我国学制的层次结构有—————————。
A.幼儿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E.研究生教育
4.“温故而知新”是指教学应遵循—————————。
A.循序渐进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E.全面发展原则
5.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有——。A.讲授法 B.谈话法 C.演示法 D.讨论法 E.实验法
6.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发现教学 B.班组授课制 C.问题教学 D.个别教学 E.分组教学 7.主张课内外结合培养人才,并亲自在帕夫雷什中学建立了“智力生活基地”的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是______。A.凯洛夫 B.赞可夫 C.马卡连科 D.巴班斯基 E.苏霍姆林斯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1分)
1.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____》。
2.我国中小学教育具有
一、全面性、义务性的特点。
3.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是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
4.20世纪,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提出了按学科的基本结构构建课程的理论,5.学校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
6.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包括——、——,——、——。
7.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长期性、——等特点。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
1.我国现行教育方针
2.启发式
3.自我教育
1.C E 2.A B C D E 3.A B C D 4.C 5.A B D
6.B D E 7.E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1分)
1.学记2.基础性3.抽象逻辑思维4.布鲁纳
5.全面发展6.知 情 意 行7.创造性 示范性
第五篇: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C)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B)
A.教育经济学B.教育学C.心理学D.学校管理学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B)
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A)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 5.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D)
A.讲授课和练习课B.讲授课和复习课C.讲授课和实验课D.单一课和综合课 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A)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D.巩固性教学原则 7.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A)
A.言行一致B.衣着整洁C.举止端庄D.谈吐文雅 8.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D)
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B.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D.品德的教育 9.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D)A.指导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B)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与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
1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D)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2.学生年龄特征中所指的两个方面是(D)
A.认识和情感的特征B.情感和意志的特征C.气质和性格的特征D.生理和心理的特征 13.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是(B)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4.最早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上的教育专著是教育家(赫尔巴特)撰写的(《普通教育学》)。15.欧洲封建社会里曾出现过(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两种有代表性的教育体系。
16.教师备课要求写出三种计划;这三种计划是(学期(或学年))计划、(教学进度)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
1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和(学生原有的品德水平(基础))之间的矛盾。1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一般包括三大类;即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9.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任务和课程实施方面的改革目标是什么?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0.班主任应如何组织培养班集体?(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
(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21.我国中小学德育应遵循哪些德育原则?(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3)知行统一的原则;
(4)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6)依*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22.试论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不能脱离知识的传授和掌握凭空发展智力。
(2)智力的发展是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的条件和工具;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和速度。
(3)知识多少和智力水平高低不一定成正比。我们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有计划、有目的、自觉地发展学生智力。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3.下列选项中;哪项完整地表达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D)
A.心理过程及其规律B.情绪人格及其规律C.生理现象及其规律D.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24.心理现象的产生方式是(B)
A.精神活动B.反射活动C.意识活动D.技能活动
25.学生阅读时常使用画重点线的策略;这是利用了知觉的哪一种基本特性?(A)A.选择性B.理解性C.整体性D.恒常性
26.一个较长的学习内容;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受下列哪种选项因素的干扰?(D)
A.消退和干扰抑制B.倒摄和干扰抑制C.前摄和消退抑制D.前摄和倒摄抑制
27.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中;“强——平衡——不灵活”型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相对应?(C)
A.多血质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质 28.下列哪种选项属于一般能力的范畴?(A)
A.记忆能力B.创造能力C.运动能力D.社交能力 29.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是(B)
A.指向性与选择性B.指向性与集中性C.指向性与分散性D.集中性与紧张性 30.“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是受人的下列哪种情绪影响所致?(B)A.激情B.心境C.热情D.应激
31.教师在直观教学时;应用“变式”方法的目的在于(D)
A.激发兴趣B.引起注意C.丰富想像力D.分化概念
32.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为(A)A.从众B.依从C.服从D.遵从
33.提出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与个人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A.卡特尔B.奥尔波特C.霍兰德D.斯坦伯格 34.加德纳提出的智力理论是(C)
A.智力二因素论B.智力结构论C.智力多元论D.智力三元论 35.下列哪种方法属于精神分析法?(C)
A.系统脱敏法B.支持疗法C.宣泄疗法D.认知作业法
六、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36.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
37.人的情绪是以(需要)为中介的反映形式;情绪的最重要的外部指标是(面部表情)。
38.平时人们所说的“一心二用”是指注意品质的特性。其基本条件是;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的。(分配自动化)
39.智力技能形成可分为三个阶段: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40.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由低到高的五种基本需要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七、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4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
①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
②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
①知识是认知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 ②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42.简述助人行为的促进策略。
(1)增强责任明确性与人际相互作用;(2)提供亲社会行为榜样;
(3)将助人行为归因于利他动机;(4)运用社会影响策略;
(5)进行助人行为的社会实践。43.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1)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2)培养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3)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4)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人格。
八、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
44.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并运用有关动机理论;分析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具体内容参见第七章第三节)
(1)阐述学习动机理论。可以详细阐述一种学习动机理论;也可以简述多种学习动机理论。(2)运用所阐述的理论提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
一、填空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
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
6、孔子流传于事的著作是(《论语》)
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家代表是(孟子、荀子)
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
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
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
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
13、(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4、乐正真考证是(郭沫若)完成的。
15、(《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6、(《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学基础。
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
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多婆术)。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2、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术原理》)
2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所著作是(《大教学论》)
24、洛克是(绅士教育)的代表著作是(《教育漫话》)
25、卢俊是(自然主义)的代表,著作是(《爱弥儿》)
2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27、赫尔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1860年出版的。
28、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29、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30、历史研究法的工作是(史料真伪的鉴别),鉴别包括(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
31、调查研究法可分为(确定课题)(搜集资料)(做出结论)
32、调查研究法包括(调查、研究、访问)。
33、教育实验可分为(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
34、教育一词最早可以在《孟子·尽心上》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35、古代教育包括(奴隶制社会教育)(封建制社会教育)
36、古代教育发展的首要事件是作为教育的专门机关--(学校的产生)
37、教师的来源是我国夏、商、周时代的(师氏、保氏、大司乐、大司徒)
38、我国最早的学校是在夏代,是时称为(校、庠、序)
39、埃及古代最早的学校是前21世纪的(宫廷学校)
40、中国古代社会教育发展有两个典型时期(西周教育)(唐代教育),外国的典型代表则有(古代希腊教育)(欧洲中世纪教育)
41、学习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
42、(西周)代表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教育的发展水平,西周形成了完备的教育制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分为(国学)和(张学教育)
43、希腊6世纪形成了著名的(雅典)(斯巴达)教育体系
44、从雅典教育的课程内容看,他们非常重视体育、智育、和美育,史称”和谐“发展的教育”称他们开设的主要学科一一(文法、修辞、辨证法、几何、天文、音乐、算术)为自由七艺。
44、唐代教育有(言学)(么学)。言学分为(中央官司学)和(地方言学)
45、中国封建社会的三大学校典型(言学)(私学)(书院)
46、(唐代)教育是封建时代世界上最发达的教育。
47、五世纪后欧洲的教育掌握在教会手中,(教会学校)是教育制度的主题,称(骑士教育)
48、骑士教育的内容是“骑士七技”
49、“骑士教育”的内容为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称“骑士七技”。50、有历史记载的我国最早的学校(夏朝)
5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士)独立阶层是我国第一代教师群体.52、教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领导者)53、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54、俄国教育家(乌伸斯基)说:教师职业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
55、(古之学者必有师)出自韩愈的师说《师说》
56、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加里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57、1985年开始我国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5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又时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做出了全面的规定。
59、教师的一般认识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
60、教师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三种。6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反映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63、教师职前教育分为(非定向师范教育也称开方式师范教育)和(定向师范教育也称封闭师范教育)64、我国师范教育分为两级四个层次(中等师范教育)和(高等师范教育)两级。分(中考、专科、本科、研究生)四个层次。
65、教师职后教育有(在职学习、脱产进修、岗位锻炼)。66、脱产学习包括(读研、读博、访学、进修)
67、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建立(建立教师资格考核)1986年颁布的。68、1995年12月12日颁布《教师资格条例》规定持有国家颁布教师资格证书者才聘任。
69、经济的发展与下列那些因素有依存关系:(教育人口数量)(教育程度、教育年限)(教育资金支付)(学科专业设置)。70、政治决定教育的性质。
71、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地方(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教育内容)。72、教育通过对文化的(传递)(选择)(融合)(创造)来促进文化的发展。73、科技是(科学)和(技术)的简称。
74、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心理的发展)(社会适应性)
75、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身心发展的协调统一性)(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发燕尾服速度的不均衡性)(发展内容和程序的差异性)76、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前提作用的因素是(遗传)因素。77、环境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一影响(不起决定作用)78、实践活动在作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79、教育在儿童发燕尾服起(主导作用)
80、广义上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81、作为人们在观念中存在的对教育活动的预期结果是(教育目的)82、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是(因果关系)后因前果 83、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是由(教育价值)决定的 84、教育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个人价值)
85、在近现代西方(康德)(卢梭)(杜威)等人,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
86、在西方教育历史上(尔干)(孔德)(凯乐斯仄德纳)等人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 87、(个人与社会发展统一性)是马克思的代表总结
88、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条件是(教劳结合)
89、德育教育是指(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90、美育是对受教育者的(审美观点)(审美能力)的教育
91、乳儿期(出生至一岁)婴儿期(一至三岁)幼和期(3-6.7)童年期(6,7-11,12)少年期(11,22-14,15)青年期(14,15-17,18)92、1999.6.13中央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93、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体系,它规定了(各级各类)的学校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94、我国近年学制的开始是由(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95、壬寅学制又名(钦定学堂章程)96、癸卯学制又名(奏定学堂章程)
97、壬寅和癸卯学制的制定参照的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学制)98、首次规定男女同校的学制是(壬子一癸丑学制)99、壬戌学制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一第一个学制)100、壬戌学制借鉴的是(美国学制)
101、近代颁的两个学制是(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
102、我国现代阶段初中毕业后,进入高一般采用的是(统一考试)制度。
103、我国学制体系由哪几部分构成(学前教育系统)(初等教育系统)(高等教育系统)
104、学前教育的任务是(根据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以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原则向幼儿进行粗浅和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发展他们的思想,想象和言语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求知俗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105、幼儿园一般分为(一年)(二年)或(三年)制。106、初等教育又称(小学教育)
107、国家学制系统中学校教育的第一阶段是(小学)108、《义务教育法》规定小学入学的年龄是(6-7岁)
109、中等教育分为二级(初级中等教育)(高级中等教育)
110、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向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培养合格的后备力量)111、普通中等教育包括(初中)(高中)
112、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术)(持工学校)113、学制的三种类型(双轨制)(单轨制)(分支型学制)
114、高等教育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三个阶段。
115、现已开办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种类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行政管理硕士MPA)(教育硕士)(在职攻读同学学历硕士研究生教育)等
116、古德莱德从课程实施的纵向层分析课程分(理想课程)(正式课程)(感知课程)(动作课程)(体验课程)
117、学科课程有(科目本位课程)(综合学科课程)(学术性学科课程)118、我国课程改革未来的走向是(以学生为本)
119、我国在教学研究上二种理论观点是(认识教学理论)(系统论教学理论)
120、系统论教学理论所遵循的教学原则是(整体性原则)(及时反馈原则)(教学民主原则)(主体性原则)
121、结构主义教学论的代表人是美国心理学者(布鲁纳)122、什么是学校中心工作(教学工作)
123、教学工作包括(备课)(上课)(辅导答疑)(作业布置与批改)(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环节。
124、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它的代表人物是(卡尔罗杰期)
125、合作教育学派,数学理论以(雷先科娃)(沙塔洛夫)(阿莫纳什维利)为代表
126、教师直接备课要写好三个计划是(单元教学进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127、(上课)是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
128、(班级授课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129、三项工作(了解和研究学生,钻研教材)(准备各种教学用具和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130、语言性教学法有(讲授法)(讹诈法)(读书指导法)
131、学生学习结果检查与评价方法(观察)(调查)(考查)(考试)132、参观与讲解相合我们称其为(现场教学)
133、评价教师的工作质量是人(目标)(过程)(效果)三个方面 134、课堂教学检查与评价的基本内容(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的形式和结构)(教态自主)(教学基本功)
135、现代儿童观与近代相比有新发展,表现在(儿童权利观念)(儿童至上观念)(儿童智能开发观念)
136、最早的学前机构的出现在(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工厂建立幼儿学校)137、德国教育家(福禄内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138、中学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系统中的具有承上启下特点的并具有相对独立性特点的部分,它的任务是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学生实施教育。139、中学教育是基础性教育(不要过早定向)。
140、中学教育一般具有双重任务:为上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后备力量。141、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初中阶段的三年属于义务教育
142、在1993年国家教委颁发了《小学德育纲要》,成为小学德育最重要的政策法规文件。143、在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了(《中学德育大纲》)。
144、中学生品德评定依据为:(《中学德育大纲》、《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145、中学智育的目标有:(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智力目标)。
146、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147、体育课教学包括(体育基础知识、身体锻炼)两部分。
148、中学卫生保健工作包括(教学卫生、环境卫生、个人卫生、疾病防治)四部分。
149、中学劳动技术教育目的是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
150、智育的目标有(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智力目标)。
151、智、德、美三育提出在(1906)年(王国维)的《论教育之宗旨》;五育提出在(民国时期)。152、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它是在学前教育的基础之上,对(六到十一二)岁的儿童实施的学校教育。
153、小学学习的技能主要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人际交往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