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湖上初晴后雨》课堂实录5篇

时间:2019-05-15 03:48: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课堂实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饮《湖上初晴后雨》课堂实录》。

第一篇:饮《湖上初晴后雨》课堂实录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第一部分:谈话导入课题。

1、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生:„„

师:都去过了哪里呢? 生:„„

师:1.哇,这个地方听说风景优美,董老师也好想去啊!你真幸福!2.这个地方,董老师也去过了,那里的确值得一去啊!3.哇,这个地方,我今年就计划要去啦!

看到这么多同学想说,老师也很激动,也想跟你们分享一下我去过的地方。我攀登过巍峨的黄山,游览过风景秀丽的北海公园,但是最让我留恋的,却是那杭州的西湖。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最美的就是那名扬中外的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春天,桥边垂柳飘拂,桥下碧波荡漾 柳浪闻莺:这里柳丝飘舞,莺声婉转清丽。

曲院风荷:夏天,荷叶田田,花映人面,花、人两相恋。花港观鱼:这里五色鱼在水中嬉戏,游人频频光顾。南屏晚钟:这里晨钟暮鼓,余音绕梁。

平湖秋月:傍晚这里景色宜人,人们常常在此泛舟赏月。

双峰插云:这里南高峰与北高峰遥相对峙,插入云霄,气势非凡。断桥残雪:冬天的时候,西湖银装素裹,这是人们赏雪的最佳去处。雷峰夕照:夕阳西下,雷峰塔与湖面交相辉映,分外妖娆。

三潭映月:“天上月一轮,湖中影成三”,这成了西湖著名的标志。师:同学们,美吧?古往今来,多少游人在这留恋忘返,多少诗人在这如痴如醉,从而写下了许多千古流传的名篇佳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板书课题《饮湖上初晴后雨》,出示课件)

2.理解课题 师:谁来读读课题? 生:„„

师:你读的很准确,但是如果注意节奏就更好了。这个题目的节奏是一二二二,饮/湖上/初晴/后雨。谁再来读读? 生:„„

师:哇,你读的真好!不仅读的准确,而且读出节奏来了。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吧!生:„„

师:读的真好!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

师:哦,你知道了诗人在湖上,这湖就是杭州西湖。生:开始是晴朗的天气,后来下起了蒙蒙细雨。师:哦,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生:初晴后雨。

师:那“初”就是开始的意思,“后”就是后来的意思,对吧? 生:对

师:诗人在湖上干什么呢? 生:欣赏风景。

师:除了欣赏风景,诗人还在干什么?课题中有一个字作了回答,哪个字? 生:饮。

师:是啊!诗人在湖上一边“饮”,一边欣赏风景。我们平时说的饮用水是用来喝的,饮水,饮茶,就是喝水、喝茶。那这里的“饮”,也是喝的意思,我们可以说是饮茶,更可以说是饮酒。因为饮酒赋诗正是古代诗人们在欣赏美景时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刚才读了课题我们知道,诗人在西湖上一边饮酒,一边欣赏杭州晴天时的西湖和雨天时的西湖,那这位诗人到底是谁呀? 生:苏轼

师:老师来跟大家一起认识苏轼吧。(出示课件)

师: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法家,大画家。他博学多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和西湖有着很深的渊源,他曾担任过杭州的通判。任职期间,苏轼经常游历西湖,先后写了大量赞美西湖的诗作。现在就让我们跟着苏轼走进西湖。

自由读诗,看自读小贴士,看看有哪些词语不懂的,哪些词比较难读,多读几遍,同时注意前后鼻音。

师:出示潋滟-水光潋滟 亦-雨亦奇 妆-淡妆浓抹 生读

师:谁能说说,水光潋滟是什么样的景色?同学们,这就是水光潋滟,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

生:你能用其他的词表现水光潋滟吗? 学生:波光闪闪 学生:银光闪闪 学生:亮亮晶晶

师:出示妆。——淡妆浓抹 你们知道妆怎么组词吗? 生:化妆。

师:什么在化妆? 生:人

师:化妆的时候,有时候是淡妆,有时候要求是浓妆。所以我们说淡妆浓抹。现在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苏轼笔下的西湖吧。指名读诗,然后全班读诗。生:读

师:你们读得真整齐,真流利,如果能注意一下节奏,那就更好听了。现在,老师已经帮你们把这首诗标上了节奏,谁来根据节奏读一读?指名读 生:„„

师:读。全班一起来跟着节奏,随着音乐读一遍吧。(播放音乐)生:„„

师:同学们,读了这首诗,你放佛看到了什么?(3个回答)生:„„

师:现在,就让我们随着宋朝诗人苏轼一起去欣赏杭州西湖的美丽景致。(播放音乐)同学们,在你们的心中,西湖的山是怎样的山,西湖的水又是怎样的水呢?大家跟着音乐轻轻地读。

生:读

师:谁来说说,哪些诗句写了初晴?哪些又写了后雨呢? 生:„„ 师:

现在让我们来欣赏晴天的西湖,谁来读? 生:„„

师:你从哪儿看出来这是描写晴天的西湖啊? 生:晴方好。师:

板书:晴方好。方有三种解释,你们知道这里的“方”是什么意思吗? 出示方的解释: 生:刚刚,恰好

师:你还明白了什么?

学生:晴天的水面,粼粼的波光,作者写的是晴天

老师:你还解释了潋滟,给大家说一下潋滟是什么意思 学生:就是水波光闪动的样子 师:亮晶晶的湖面,你觉得就好像 学生:像星星掉进了湖里一样 师:噢,像星星一闪一闪的 生:波光粼粼 师:多好的词啊 生:银光闪烁 生:晶莹剔透

师:就像一块晶莹剔透的钻石对吗? 生:对

师:你们积累的词可真不少啊。晴天的西湖还有很多美景,同学们,你能想象吗?假如你就是大诗人苏轼,在这美好的日子里,在碧空万里的西湖边,放眼望去,你除了看到水光潋滟,还会看见哪些美景?

学生:我会看见小鱼在水里嬉戏 学生:湖水很清澈

师:是啊,蓝天绿水,多么清澈啊 学生:我看见了青山秀水

师:这个词用得好啊,还有吗 学生:我看见船在湖面上开来开去 师:是啊,湖面上还有小船划过呢 学生:湖面上碧水连天

学生:一个乌龟壳在水面浮着

师:湖面清得让你都能看见乌龟壳啦

这就是晴天的西湖啊,苏轼深深地陶醉了,他诗兴大发,情不自禁地念道 生:水光潋滟晴方好。

师:说得真好。我们来看画面(投影出示波光粼粼画面)。让这些画面带着我们走进西湖。阳光下,西湖美景尽收眼底。我们情不自禁地要说—— 生:水光潋滟晴方好。(强调了“好”字)

师:当阳光普照的时候,西湖水面波光荡漾,你想说„„(继续指名读、齐读)生:水光潋滟晴方好。

师:当夕阳西下,湖面半江瑟瑟半江红,你想说„„ 生:水光潋滟晴方好。

师:听得出,你们陶醉在这片水光之中了。让我们全班同学一起来吟诵„„ 生:水光潋滟晴方好。

师:当你沉醉在水光潋滟中时,不知不觉,湖面上飘起了蒙蒙细雨。你跟着苏轼看到了雨中的西湖是一番怎样的景色呢?我们听到了,苏轼面对雨中西湖的山山水水,轻吟一句——(生接)生:山色空蒙雨亦奇(反复)

师:空蒙又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呢?蒙蒙细雨不停地飞扬着,湖面上烟雨迷茫。(出示空蒙)

当雨丝轻落湖面,荡起点点涟漪,我们听到了,苏轼在吟诵: 生:山色空蒙雨亦奇。

师:放眼远眺,远处的山在雨中笼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空蒙飘缈,若隐若现,我们不禁要和苏轼一起吟诵: 生:山色空蒙雨亦奇。

师:是啊,一切变得空蒙起来,这何尝不是一种动人心扉的美丽呢?谁再来读读雨中西湖的美景?(生反复读)

师:听你们刚才的朗读,我再次感到西湖雨景也是奇妙得很哪!我们将两行连起来,感受西湖的晴晴雨雨吧!(生读,齐读。)

师:西湖时晴时雨的美景让诗人的心都醉了,他触景生情,这使作者联想到住在西湖附近的西子。你知道“西子”吗? 生:西子就是西施

生: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师:诗人为何会把西湖比作西施呢?西施到底有多美呢? 生:(齐读第四句。)“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是呀,西施天生丽质,婀娜多姿。这是浓妆的西施(出示画面)。这是淡妆的西施。

不管是素面朝天,还是浓妆艳抹,总是那么的美。(出示总相宜:总是相适宜的)而西湖呢?晴天美的恰如其分,雨天美的奇妙。所以,诗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生齐读三、四句。

师:正因为这个美丽的比喻,西湖从此又有了西子湖的美称。让我们发出赞美吧!

生:读三四句。出示课件。

师:你们已经把自己对西湖的理解融入了诵读之中了。现在我们试着背背看。让我们趴在桌面上,会背的闭上眼睛,不会背的看屏幕,让我们一起赞美这时晴时雨的西湖吧。生:背诵

第五部分:知识拓展。

师:苏轼赞誉西湖的诗不仅仅只这一首,我们再来读读他的另一首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出示课件,诗作)全班齐读。

师:我们的祖国江山如画,历代诗人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像这样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课外再去搜集一些,完成今天的课后作业。第六部分:课后作业。

1、搜集两到三首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用今天学的方法弄懂诗句的意思,并背诵下来。

2、搜集相关风光图片和文字介绍做成图片集或手抄报。

七、大家今天表现都非常棒,老师奖励给大家一首歌曲《饮湖上初晴后雨》。

第二篇:《饮湖上初晴后雨》课堂实录汇总

一、轻松谈话激兴趣

师:同学们,见到你们我真高兴!你们高兴吗?

生:(大声地)高兴。

师:灿烂的笑脸和响亮的声音让我感受到了你们的热情。认识我吗?

生:(摇头)不认识。

师:我来说,你来猜,好吗?

生:好。

师:我可是沾了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光,我和王昭君同姓,我姓什么呀?

生:王。

师:你好!

生:王老师好!

师:真有礼貌。我和美女杨玉环同名,你知道我的名儿吗?

生:(大声地)王玉环。

师:哎,就是我。很高兴认识你!

师:知道我来自哪里吗?

生:(摇头)

师:我相信唱两句你就知道了。借你们的小手用用,帮我打打拍子,好么?(师唱:清江画廊的土家妹,水一样的清纯水一样的美。)知道我来自哪儿了吗?

(播放清江画廊的风景视频)感觉怎样?

生:很美。

生:真是太美了。

师:我喜欢你们这样夸我的家乡。我的家乡可谓是美名远扬,今天我有一个不情之请,想请你们帮个忙,好吗?

生:好。

师:今天教室里来了许多的客人,我想请你们帮我的家乡做做宣传,让会场的老师都到我的家乡去旅游。(课件出示:清江天下秀,长阳歌舞乡。请生读)

师:谢谢你们,有了你们的宣传,我相信我的家乡会受到更多人的欢迎。

(上课铃声响)

二、移情导入揭诗题

师:刚才大家欣赏了我家乡的美景,现在,我们就跟随宋代诗人苏轼一起去前往美丽的杭州西湖,学习他写下的一首诗。

(指名读课题,师强调“饮”的读音)

师:你从题目中读懂了什么?

生:刚开始的时候是晴天,后来下雨了。

师:哦,天气变了。

生:他们在西湖上。

师:给“饮”组个词。

生:饮用、饮料、饮酒……

师:对,“饮”在这里是喝酒。题目意思就是——

生:苏轼和朋友在西湖上喝酒聊天,开始的时候是晴天,后来又下起了雨。

师:弄懂了题意再来读课题,相信一定能读得更好。

(生齐读)

三、初读感知明大意

师:诗人眼中的西湖到底是什么样儿的呢?让我们赶快拿起桌上的课本,借助文中的拼音自由地读一读这首诗,注意把字音读准。

生自由读诗

师:朗朗的书声在我听来真是一种享受。谁愿意第一个来展示一下?

指名读。

师:诗中几个带拼音的字词读得可真准!(强调“潋滟”,放回诗句中再读。强调“‘亦”字,与学过的“迹”比较读,再放回诗句中读。)

师:“妆”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呢?

生:它和“壮”的右半部分不相同。

生:你看它右半部分是个女字,一般在家妈妈最喜欢化妆。

师:联系生活实际识记生字真是好办法。

师:有了大家的帮助和提醒,相信大家会读得更准确,更顺畅。

生齐读全诗。

师:其实,古诗像歌曲一样也有自己的节奏,古人读诗也讲究停顿,这首诗怎么读会更有味道呢?自己试着读一读,读给同桌听。

生和同桌自由练读。指名读。

师:我听他读的时候感觉就像吃藕片时候藕断丝连的感觉。(师指导生读好第一句。然后范读全诗,再合作读)

师:水光潋滟——

生:晴方好。

师:山色空蒙——

生:雨亦奇。

师:欲把西湖比西子。

生: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结尾三个字如果停顿的时间稍长一点,给人余音绕梁的感觉,就像(师范读“总相宜”。)是不是更好?

(生一起读最后一行,再两名学生个别读,最后齐读)

四、吟诵想象入诗境

师:大家读得有滋有味,在这一遍遍的读中西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漂亮。

生:美丽。

生:美。

师板书“美”。

师:诗中有这个“美”字吗?

生寻找,摇头。

师:但为什么又让你感受到了美呢?请大家借助文中的插图和注释默读古诗,看看你从诗句中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西湖的美?

生默读思考。

师: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你从诗句中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西湖很美?

生:我从“欲把西湖比西子”中感受到了西湖的美。因为西子是春秋时期越过有名的美女,诗人把西湖比做了美女西子。

师:诗人到底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呢?

(课件出示前面句,指名读,齐读)

师:短短两句诗,一幅神奇的画卷就出现在我们眼前。什么样的水?

生:潋滟。

师:也就是——

生:波光闪动的样子。

师:能换个词吗?

生:波光粼粼。、生:金光闪闪。

师: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吧。(课件出示波光粼粼的水面)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这样的画面吗?

生:阳光照在西湖的水面上,湖面像洒满了许多的金子。

师:像金子,多么奇妙的想象啊!

生:阳光照在湖面上,像许多星星在眨着眼睛。

师:想象真丰富。像金子,像星星,多美的西湖啊!

(生读第一句)

师:天气真好,阳光明媚,此时如果你在西湖上坐船游览,你还会看到哪些美景呢?(生闭眼随音乐想象)

师:睁开你们的眼睛,谁能把你看到的美美地说出来呢?

生: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着,有时还调皮地吐出一串泡泡。

师:多可爱的小鱼啊!

生:一棵棵垂柳静静地站在西湖边,长长的柳枝绿绿的,好像小姑娘的辫子。

师:这真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啊!

生:碧绿的荷叶圆圆的,早晨的露珠在上面滚动着,西湖里开满了鲜艳的荷花。

师:哇,这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可爱的鱼儿,嫩绿的荷叶,娇艳的荷花,依依的垂柳,这些美景都会在水中留下自己美丽的影子。你能把这种美丽读出来吗?

指多生读“水光潋滟晴方好”。

师:我的眼前阳光灿烂。正当诗人陶醉在西湖的美景之中时,天空忽然下起了雨,眼前的西湖又变成了一幅另外的景象。

(课件出示“山色空蒙雨亦奇”,指名读)

师:你在生活中见过山色空蒙的景象吗?

生:早晨上学时,大街上有雾,近处的房子和远处的山都看不清了,好像披上了一层薄纱。

生:下雨的时候,天空中漂浮着一层薄薄的雾,就像童话中的仙境一样。

师:真是一片朦胧啊!雨中的西湖更是如此,蒙蒙细雨中,古塔小桥若隐若现——

生1:山色空蒙雨亦奇。

师:斜风细雨中,花树烟柳翩翩起舞——

生2:山色空蒙雨亦奇。

师:哟,雨下大了,像大珠小珠落玉盘了——

生齐:山色空蒙雨亦奇。

师:好一派烟雨缭绕,云雾空蒙的风光啊!刚才还是水光潋滟,现在却是——

生:山色空蒙。

师:晴天的西湖是这样美好——

男生齐:水光潋滟晴方好。

师:雨天的西湖又是这样奇妙——

女生齐:山色空蒙雨亦奇。

师:都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想不想看看这美丽的画卷?

(课件播放西湖美景,学生不断地发出“哇”的惊叹声。)

师:我听到大家此起彼伏的惊叹声,你想说什么呀?

生1:西湖真是太美了。

生2:西湖真美!

师:难怪诗人也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

(课件出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生齐读。)

师:我们已经知道西子是春秋时期越国有名的美女。(课件出示)她可是国色天香。到底有多美呢?这里面还有个小故事,想听吗?

生(兴奋地)想。

师:传说西施在河边洗衣服时,水中的鱼儿看到了她美丽的容貌,都不好意思浮到水面上,纷纷沉到水底下去了。西施美吗?

生:美。

师:在诗人眼中,西湖就像西子一样美!就像我们刚刚从图画中看到的那样,西湖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

生: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无论是春天还是冬天——

生: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无论是早晨还是傍晚——

生: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看来,西湖不管什么时候都是这样美!难怪诗人吟道:

生齐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好一个淡妆浓抹总相宜啊!(板书“总相宜”)

师:西湖如西子,美景如美人。一天之中,西湖的美景变化多姿,让我们好好地回味回味吧!丽日当空,千株垂柳无限风情,万顷碧波流光溢彩;细雨空降,淡雾朦胧柔情似水。诗人饮着美酒,赏着美景,他陶醉了,不禁挥毫泼墨,写下了这篇千古佳作。谁来读?

生1读。

生2读。

师:让我们一齐来吟诵这首诗吧。

生齐读。

五、积累内化悟诗情

师:看得出,今天的西湖之旅大家似乎意犹未尽,其实,诗人苏轼的一生对西湖可谓是情有独钟,他曾经两次在杭州做官,修建了著名的三潭映月和苏堤两道著名的景观,他曾经把自己办公的地方称为雨奇堂就是由此诗而来。像这样的好诗值得我们永久珍藏,请你赶快和同桌比赛背一背吧。

生同桌互背。

生个别背诵,生合作背诵。

师:其实像这样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在我国文学的宝库中还有很多,课后大家可以去收集,让我们多多读诗,多多背诗,让们的生活始终充满诗意的芬芳。

第三篇:《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和平街小学 周露

【教材分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该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当时苏轼36岁,担任杭州通判。一天他 和朋友们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苏轼为西湖所陶醉,挥笔写下了这首诗。作者通过大胆的想象,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又用西施来比喻西湖,增添了西湖的美丽和奇妙。此诗是他杭州风景诗中传诵最广的绝唱之一。学习这首诗应从抓住诗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入手,发挥韵文形式利于朗读的优势,以读促思,以读悟情。【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已有一定的基础,有了一定的学诗经验,这样会对本诗的学习、理解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儿童拥有丰富的想象力、有着强烈的表现欲都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同时,学生具有一定的搜集资料的能力,这对于感悟诗文的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进行课外的拓展有很大的作用。【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①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②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自己的感悟,并能背诵。③训练学生自我感悟诗句意思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方面:

①通过对古诗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对古诗学习方法的引导与掌握,巩固学习方法,丰富学习经验,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②抓住诗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走入诗中的意境,感悟诗情,读出诗的韵味,进行诗意的理解与体会,达到以读促思,以读悟情。

③把描写西湖的相关古诗整合起来,通过相同信息的互补,加强学生对事情的感悟,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储备。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体验诗句情感,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②通过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西湖之美,自然之美,语言文字之美,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提高鉴赏美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诗句。

难点:体会诗句的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苏轼、杭州西湖的资料,教师制作西湖风光图片、诗句意境图等多媒体课件、音乐。【学科与德育有效融合点】

1.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国家教育部颁发试用的“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古诗文的教学与古诗文文化的传承。在我们的教材中,收有大量的优秀古诗文。教学时,重在引导学生在了解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积累语言,增加文化底蕴。

2.我就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了美丽的西湖新旧十景风光图片,让学生对西湖的美有了最直观的感受,营造了阅读期待。首先我从诗题入手,通过指导学生的朗读来进一步理解题意。在此我还花了较长的时间让学生练习读出诗的韵律,使学生在情感轮廓上有个大致的方向。随后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指导后于学生交流读懂诗意的好方法,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渗透使用学法,学会学习。

3.在突破诗歌的教学难点,理解“潋滟”、“空濛”这个词时,我出示了晴天的西湖波光闪闪的画面和雨中的西湖云雾迷蒙的样子,让学生通过直观的画面来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并发现它美,并能用自己的词汇来描绘图片中的画面,在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使其在情感上得到升华。随后,引导学生在理解单个字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诗句的意思。通过一系列的铺垫,学生渐渐进入了诗歌的情境,西湖时晴时雨的美丽画面浮现在了他们的脑海之中,这对诗歌后两句“欲把西湖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理解,对诗人情感的领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教学中善于运用评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积极性高涨,在感受美育的同时,自信心和表现欲均得到很好的提高!【教学策略】

1. 以学生学习和活动方式结构课堂教学是本设计突出的理念。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积极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实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的潜能。

抓住儿童心理,发展学生个性,注重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体验、积累。“古诗文教学的精髓在于诵读,把握这一点,也就意味着掌握了孩子们引入诗景的金钥匙。”教学中应从抓住诗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同时发挥韵文形式利于朗读的优势,以读促思,以读悟情。

我在引导学生多读原文解决疑难问题时,采用多种学生喜欢的方式读,自由读、齐读、默读、小组分解色读、找伙件读、表演读等有目的进行,把读贯穿教学的始终,一节课书声朗朗。但读的训练不要在一个平面上,做到每读必有要求,每读必有收获,让学生在充裕的时间里进行自主探索,把读与语言感知、情感感悟、积累语言有机结合一起。把学生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学生的生命活力和丰富个性得到展现,充分落实了主体地位。2.渗透学习方法,促进学习实践,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一首写景诗,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通风姿。本诗的难点应该是重点词的理解及对诗描绘的意境的把握上。因此,课堂上,我通过多种方式创设情境,力图让学生真正“入境”。首先,上课一开始,我先与学生一起回忆了上节课学过的《望天门山》,指名学生朗读,全班同学齐读,营造上古诗课堂的初步氛围。接着我激情导入新课:“同学们,滚滚的长江水已经渐渐地离我们远去,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是一泓含情的西湖水。”教师即时呈现出一张西湖的配乐图片,并给予较长时间的欣赏,再进行下面环节的教学。

然后,再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了美丽的西湖风光图片,并且用优美的语言作旁白,让学生对西湖的美有了最直观的感受,营造了阅读期待。在突破诗歌的教学难点,理解“潋滟”一词描绘的西湖画面时,我出示了晴天的西湖波光闪闪的画面,并且让学生尽情发挥想象“晴天的西湖除了波光闪闪的湖面,还会有哪些美丽的景象?”在让学生感受雨中西湖画面时,我又让学生闭上双眼在雨声中冥想:“雨中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通过一系列铺垫,学生渐渐进入了诗歌的情境,西湖时晴时雨的美丽画面浮现在了他们的脑海之中,这对诗歌后两句“欲把西湖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理解,对诗人情感的体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课题,激发热爱祖国山河之情

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你们一定会背不少古诗吧,你愿意背诗给大家听吗?从古到今令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动情,把祖国壮丽秀美山河描摩于笔端。还记得上节课我们所学的一首古诗《望天门山》吗?出示图:天门山的诗配乐画面

1、浩瀚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诗人李白写下豪情万丈的诗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这首诗中的山美在何处?(有气势的高山)这首诗中的水美在何处?(奔流不息的水)

小结: 祖国的这一处山水是雄伟壮阔的,多么啊!今天,我们将会去领略祖国另一番山山水水!

(设计意图:展示课内积累,又已知的知识导入新课,一则在检测学生背诗情况,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一则想让孩子们温故而知新。借助赞美天门山的雄伟,引出西湖的另一番景象,为突显西湖的柔美做铺垫,这一刚一有柔的组合,更好的体现祖国山河多姿的迷人风采。)

二、揭示题目,介绍作者及写诗背景

1、介绍西湖及诗人的写作背景。(播放西湖的风光图片并作介绍。)

西湖位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称的杭州市内,闻名中外!那美丽的湖光山色,秀丽的景色吸引了无数文人默客!相传,在距今900多年前,北宋大诗人苏轼游历到此,顿时被西湖的迷人风光吸引住了,于是他便约了几位好友到西湖边一边饮酒,一边欣赏西湖的美丽风光,写下了这样的一首千古流传的诗篇,题目是《饮湖上初晴后雨》。那就让我们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带给我们的感受,把这首诗的题目写一写吧!(板书:饮湖上初晴后雨)看看这诗的名字,真让人舒服。就好像我们感受这音乐一样,来让我们把这样的感受送到诗中来。

读出了音乐的委婉,指3名同学读。(音乐朗读)

2、释题:再读读题目,你从题目中知道什么?(请生自由说)

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媚,(师板书:晴)后来却下起雨(诗板书:雨)。诗人在湖边一边饮酒,一边观赏西湖的湖光山色,多么令人陶醉啊!让我们一起来陶醉地再读读课题!(齐读)(老师范读整体感悟)

(设计意图:讲读诗句之前让学生对西湖的景色及诗人的写作背景有个初步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品读诗句时展开想象。)

三、读出韵律,熟读诗句

现在让我们一起畅游西湖,请同学们自己练读这首诗,看谁能把这首诗读的既准确又流畅。

1、汇报检测生僻难读的字:

这首诗中有几个较为难读的字,同学们都读准了吗?谁来试试读一读。图片出示:潋滟 浓妆 艳抹(指名读 齐读)

2、汇报读并评价

相信你们把这些词放到诗句中,会读得更好!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A生读。评价:你读得真准。

B生读。评价:你读的真流畅,还有点诗人的气质呢?

C生读。评价:越读越响,越读越棒,!

D齐读:现在,让我们发挥集体力量,一起读这首诗!(生齐读诗)(2)读出节奏,熟读成诵

古人读诗,摇头晃脑、手舞足蹈,可有趣了!出示节奏1: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墨/总——/相宜/。出示节奏2: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墨/总——/相宜/。出示节奏3: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墨/总——/相宜/。

A.分别出示三种节奏:由教师领着学生读

B.一起出示三种节奏:由学生挑自己喜欢的一节汇报读(2名)。

怎么样?有趣吧!古人学习古诗的时候,就是这样一遍一遍的吟诵,最后不知不觉就把诗给背下来了。

经过这样反反复复的读,你也能把诗背一下吗?自己在座位上试试看。(指2名背)大家瞧瞧,真能背了,给他最热列的掌声吧!(全班齐背)评价:咱们的同学中真是藏龙卧虎啊!

(设计意图: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先把书背下来,再想其意义,这是一种很好的诵读古文的方法。用各种形式的读,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趣味的朗读中,先把诗背下来,更有利于学生进行诗意的理解与体会。深入挖掘学生学诗经验,帮助学生归纳梳理学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极大限度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时间和空间的保障。)

四、引导展开想象 学生自我构建 体会诗的意境美

古人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不信你看看,读着读着,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的画面。

读了诗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请用你最美的语言把你的所想的表达出来。咱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1、品读“水光潋滟晴方好”

汇报:从“水光潋滟晴方好” 我看到了西湖晴天的画面。

(1)从诗中什么地方让你感受到这是晴天的西湖呢?(从“晴”字中看到的。)板书:晴

指导朗读:你的眼睛真厉害,一眼就看出来。那你认为这一句该怎样读呢?(生:读出晴天的感觉)请你读一读。(2名学生)评价:老师感受到你们把“晴”字突显出来了,这可是一个朗读技巧哦。(全班齐读)

(2)诗中还有什么地方让你感受到这是晴天呢?(水光潋滟)理解“潋滟”:“潋滟”是什么意思?(波光闪动的样子)

小结:能结合注释学习古诗,这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古诗的方法。你真是个细心又会学习的孩子!

指导朗读:是啊,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波光鳞鳞,波光艳丽。把你的这份感受放进文字里,读读吧!(读2遍)

评价:你把这“水光潋滟”读的多美啊!这些同学能根据文字所表达的意思进行朗读,就能读出诗的意境来,多好啊!愿意读的站起来读吧!(生读)(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实践,总结出朗读的技巧,读出诗的意境来!)(3)过渡:同学们,晴天时诗人只写了西湖的水,你还能想象到水以外的其他景色吗,请用最简洁的词语表达出来。(学生各抒己见)(4)播放西湖明媚图片和潺潺流水的音乐。

让我们欣赏一下阳光明媚中的西湖是不是有你想象中如此美丽。

解说:西湖的晴天景色宜人,青山绿水,碧波荡漾。看到这么美丽的西湖,你难道不想用一句话夸赞夸赞西湖吗?

(A生:西湖真美啊!B生:西湖真迷人啊!C生:西湖真漂亮啊!)小结:然而诗人却只用了一个字来赞美它。那就是(好)(教师板书:好)不仅是“好”,而且是“方好”。你知道这方好是好的怎么样呢?(正好)小结:这个字在文中没有注释,你却能够联系语境进行理解,真不错。(5)引导想象,指导朗读:

①假如你就是西湖水中的那一条小鱼,看到那水光闪动,波光粼粼的西湖,你会情不自禁地吟诵着——

②假如你就是那湖岸上那随风摆动的柳条,看到那翠绿的山峰,你会情不自禁的吟诵着—— ③假如你就是那湖岸上的一朵盛开的鲜花,沐浴着明媚的阳光,看到那水波荡漾,你会情不自禁的吟诵着——

④假如你就是那游船上观赏西湖风光的游人,看到那碧山绿水,画一般的景象,你会情不自禁的吟诵着——

⑤西湖的晴天真美啊!让我们一起读读吧!(齐读)

小结:苏轼的这个“好”字展现了西湖晴天的水光山色、青山绿水、柳绿花红、道出了西湖无限风光的赞美。看着看着,我们陶醉了,诗人也陶醉了。板书“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走入诗中的意境,感悟诗情,读出诗的韵味。以读促思,以读悟情。)

2、品读“山色空蒙雨亦奇” 不知道什么时候,天突然下起了朦朦细雨,西湖那明媚的风光消失了!课文那一句,描写了西湖雨天的景色呢?(山色空蒙雨亦奇。)

(1)从诗中什么地方让你感受到这是雨天的西湖呢?(从“雨”字中看到的。)(2)诗中还有什么地方让你感受到这是晴天呢?(山色空蒙)理解“空蒙”:“空蒙”是什么意思?(雨雾迷茫的样子)小结:你也能结合注释理解,真好!

(3)展开想象一阵雨撒落到人间。这细细的雨滴洒在湖面上,滴落在青山之中,这时的山,这时的水,这时的一切,想……(学生各抒己见)(生:西湖的山在雨中朦朦胧胧的,看不清了)

指导朗读:说得真好。你能把这种朦胧的感觉读一读吗?(生读)够朦胧了吗?谁还能读得更朦胧一些?(生读)

(4)播放西湖雨天优美的图片和细小的雨声。解说:听听,西湖下起雨来了,那雨细细的,像烟雾一样,朦朦胧胧。看到这样的景象,你想说什么呢?(西湖的雨天真美啊!)

(5)用诗中的一个词,那就是:奇。板书:奇 理解:这里的奇指什么意思?(奇妙、神奇、奇特)

小结:西湖的雨天山色朦胧,雨中的景致也很特别。这里的“亦”指“也”。你通过你的朗读读出西湖雨天的美,夸夸西湖雨天的奇吗?(指名读)(6)引读:

因为有了雨,让西湖的柳树更加柔美,她在细雨中跳着优美的舞—— 因为有了雨,让西湖好像被一层面纱遮住了她那害羞的脸—— 因为有了雨,让西湖的小桥更加秀美——

因为有了雨,让西湖肥沃的土地上,扬起一片泥土的芳香——

因为有了雨,让西湖的船更加神秘,雨给她戴上了一层飘扬的头罩——

看着看着,我们陶醉了,诗人也陶醉了!(齐读)多美啊!小结过渡:你还从哪些诗句看出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呢?

3、品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因为诗人把西湖比作了西施?

西施:大家指导是谁吗?(学生按注释回答)(出示西施图)为什么要把西湖比作西施呢?(因为他们都很美)小结:一语道破天机,因为他们都很美。那到底:西施的美美在何处?(淡妆浓抹总相宜)无论是淡妆还是浓妆,西施一样非常漂亮。西湖之美美在何处?(晴天雨天都很美)

(2)引导想象:西湖的美仅仅只美在晴天或者雨天吗?她还会美在什么时候那? 汇报:西湖的美还会美在早上:在那黎明的曙光照射下,西湖像睡美人。西湖的美还会美在中午:烈日当空,那些景物反射出光芒。……

(设计意图:诗的意境给学生一个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引导学生进入情景,就会让学生浮想联翩,就会在感情朗读中感动不已,就会酒不醉人,人自醉。)(3)图片展示:西湖四季及早晨、夜晚图

西湖的美,美在晴天,那水光潋滟,山清水秀,令人心旷神怡。西湖的美,美在雨天,那朦胧的山色,若有若无,令人陶醉。西湖的美,美在春天:柳枝吹动,碧浪翻飞,鸟语花香,意境动人。

西湖的美,美在夏天:初夏荷花盛开,香风四起,水静风来,犹如进入清凉世界。小结:(边出示图,边叙述)西湖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早晨、夜晚,雨天、晴天都那样的美。指导朗读:

此时,苏轼站在西湖边,欣赏美丽的湖光山色,他醉了—— 此时,我站在西湖边,欣赏美丽的湖光山色,我醉了—— 此时,你站在西湖边,欣赏美丽的湖光山色,你也醉了—— 此时,我们站在西湖边,欣赏美丽的湖光山色,我们都醉了——

因为苏轼的这一首《饮湖上初晴后雨》使西湖享有西子湖的美喻,也正是这一个美妙而贴切的比喻,写出西湖的神韵,就让我们一起把这美丽的神韵读出来吧!能背诵的可不看投影(全体齐声配乐读)

(设计意图:通过多形式的读书实践,激发学生的想像,丰富学生的体验,加深对诗句内容的感悟,以读促思,升华理解,促进语言积累,受到美的熏陶。)

五、扩展延伸

(1)读了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让你感受到西湖之美美在何处?(柔美)(2)《饮湖上初晴后雨》堪称为“西湖”之绝唱,但它仅仅是我国诗歌宝库中一

粒很小很小的沙,在中国的古代诗歌中,还有许许多多写景的古诗。请看:(大屏幕出示;播放音乐)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水如蓝。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在这典雅而精美,深邃而隽永,浩瀚而辽阔经典诗文大世界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吧!

(设计意图:把描写西湖的相关古诗整合起来,通过相同信息的互补,加强学生对事情的感悟,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储备。通过背诵描写风景的诗句,唤起学生的认知,激励学生阅读背诵更多的诗歌作品,引导学生接触更多的祖国传统文化,促进积累,提高语文素养。)【板书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 山 晴 好 醉 美 水 雨 奇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着意体现作者的写作思路,“美”雨“醉”更能挖掘文章中的主题思想,让学生对文章把握的更清晰,对主体思想理解得更透彻。)【教后反思】

古诗教学很容易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因为内容的简短,被误以为简单而不能深入;二是因为意思的晦涩,讲解的枯燥,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针对这两个问题,在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指导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诗句内容和体会诗歌描写的意境上。由于教材中对诗已作注释,我对诗句不作过多的讲解,让学生借助注释理解题目和诗句的意思。另外,借助图画引导学生对诗中所描写的景象进行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并以歌唱的形式感悟诗情。课外,我安排了练笔,让学生改写古诗,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运用积累的语言进行创新写作的能力。我觉得教学比较成功的地方有:

1、于简单中尝试成功,是在初读的环节中,提出学生容易达到的要求“不读错字,不字掉,不添字”以期打开读的面,实现初读对内容的感知,同时,也因为大多数学生达到了要求,使他们开课就有了跃跃欲试的勇气和信心。

2、于比较中提升欲望,是通过老师的范读与学生的初读形成反差,促使他们比较,并在跃跃欲试激情中强化学习的兴趣。

3、于情趣中渗透方法,是指理解古诗的方法,比如,关注注释、调动积累、联系情境、大胆想象等,还有古诗的表达方式,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都不是通过枯燥的讲解,灌输的学生的,而是在充满了情趣和启发的诵读中完成的。

4、于反复中突出引领,是针对诗意的理解设计的一个说话练习,同样是用自己的话说古诗的意思,要求却分了三个层次:说清楚、说具体、说生动,教师的引领,在关键之处绽放出美丽的火花。通过这样一唱三叹的反复,是为了清晰地展开语文课堂的活动,落实语文表达的训练,又让学生透彻地理解了诗意。

5、于变化中优化结构,是指作者的介绍放在了课堂的尾声,目的是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也是为最后的拓展巧设铺垫。另外,课件的使用恰当、适时。本堂课使用的课件是我自己制作的几张投影片,有文字,有画面,还配上经典民乐作为背景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起到了很好的辅助教学作用,使古诗教学的课堂氛围更加浓厚,有助于学生感悟诗歌的意境。

这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板书设计很好,但出现得不适时,指导背诵时应充分结合板书,进行指导。

第四篇:《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本诗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诗中始终所表达的意境。2.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诗,背诵本诗。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本诗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用巧妙的构思描绘出西湖的风采神韵。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以前一定有过旅游的经历。那么,大家都去过哪些地方旅游?看见过哪些令你难忘的自然景观?

(明确: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使他们能在头脑中出现直观的印象,同时锻炼他们对自然景物描写的口头表达能力)

杭州的西湖相信大家一定听说过。它的景色异常秀美,吸引着国内外许多人来此参观旅游。其时,不仅是现在,有一位古人也早已经听闻西湖的美名,留下了一首著名的描写西湖的诗篇,诗的名字就叫——(生齐读本诗题目: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是——(苏轼)

二、理解诗句意思

1.让学生先齐读一遍,然后指名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诗歌的节奏。2.读懂诗意。给出五分钟,请学生自己借助注释,准确解释出全诗的意思。3.找四位同学解释全诗,教师在旁作指导,纠正解释的不恰当之处。

三、体会诗歌意境

1.这首诗描写了西湖在哪些天气状态下的景象?(明确:分别描写了西湖晴天和雨天时的景色。)请说出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2.在描写了西湖在晴天和雨天中的景色之后,西湖的美景又使作者联想到了什么?(明确:美女西施)在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全文读完,询问学生诗人对西湖有着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在学生回答后,教师介绍作者的写作背景。当时苏轼正在杭州任通判,游览了杭州的著名景观西湖。诗人在西湖上饮酒游览,适逢天气由晴转雨,于是作者以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天气状态下的婀娜多姿。)

四、了解一些文学常识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一首描写西湖景色的著名诗篇。询问学生对作者苏轼的了解,包括“三苏”,唐宋八大家分别指什么

(明确: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分别是: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韩愈,柳宗元)

五、教师总结全诗

全诗语句优美,描写生动。第一、二句是诗人的实写,从初晴,雨后两个角度描写了西湖美好的景色。第三、四句是诗人的联想,他把西湖比作春秋美女西施,形象地写出了西湖的婀娜多姿之态,刻画出了西湖的风采神韵。因此这首诗里来被认为是吟咏西湖最出色的诗篇。也正因为本诗的出名,西湖也得了“西子湖”的美誉。

六、作业布置

1.找出本诗中的名句,反复诵读,用一两句话写出自己读了这首诗后的感受。2.课外再去找找苏轼的其他名诗,背诵,增加积累。

第五篇:饮湖上初晴后雨说课稿

《饮湖上初晴后雨》说课稿

一、说教材:

《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组的第二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本组课文以水为专题组织单元。这篇课文包括《过分水岭》和《饮湖上初晴后雨》两首诗。两诗同写山水,却一阳刚、一阴柔,带给我们截然不同的美感。《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是诗人苏轼在公元1073年在杭州任通判时写的。该诗是诗人写的同题《绝句》中的第二首。作者以生动传神的笔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选编本课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古人对祖国山河的描写,在诵读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其在本组课文中的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亦、妆”两个生字,诵读诗句,利用注释及学过的方法学习古诗。

2、借助图片,发挥想象,走进诗境,能有感情朗读诗文,背诵诗文,从而体会 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3、拓展学习,加强重视积累。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朗读古诗,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教学难点 :欣赏古诗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情境教学法、以读代讲、读中促思、读中悟情。五年级的学生对于韵文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经验,会对本诗的学习、理解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本节课将以读代讲引导学生用朗读感悟法,想像感悟法,穿插自主合作学习法,力求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在品味语言中积累语言,在内容学习中掌握方法。

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五、说教学程序: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对编者意图的揣摩,为了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的教学流程有以下几大版块 第一版块:赏美景,解诗题

我们这里的学生很少有到过西湖的,为了让他们形象地感受到西湖的美,在开课伊始,我充分利用课件让学生欣赏美丽的西湖十景风光图片,使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水乳交融。它弥补了单一课本教学的不足,为学生和文本的对话打基础。意在拉近学生与西湖的空间距离,营造阅读期待。第二版块:学字词,明节奏

这一环节的安排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读准、读通诗句,着眼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使学生在初读后有一个整体的印象,为品读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版块:品诗句,赏美景。

这堂课的教学就进入到了细读、品读环节。这一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是落实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为了扎实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这一版块我们主要采用逐句教学,整体融合的方式。通过学生自读诗句,依据注释、采用画面初步理解诗意。然后师生交流,共同品读,感悟、最后背诵。品读过程中我就不一一讲述,我将从景和情两方面来说。

1、在欣赏美景时,主要抓住“潋滟”“空蒙”两词,借助课件图片及教师语言渲染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引导学生想象,体会晴时阳光照耀下的西湖色彩明丽、波光粼粼,熠熠生辉,而雨中西湖隐隐约约,朦胧、神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层层探究,在层层探究中赏美、悟美。

2、由欣赏景过渡到自己的感受:想用要用什么来比喻西湖自然过渡到诗人的感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先让学生谈理解:诗人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比?然后教师补充“西子”与“西湖”的共同点,近而让学生品出诗人比拟精妙,品语言魅力。并采取多种形式读出这种感受。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依托诗文反复品味语言,在读的过程中,投入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在诵读过程中,深入品味语言的韵律内涵。在读中检查理解。此时,在此情此境中背诗,可谓“水到渠成”,这也就是我们孜孜以求的“语感”。从文字到画面,无处不在的对比让学生强烈感受到诗的魅力。这样的积累,既是显性的语言文字积累,又是隐性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沉淀。

第四版块 :荐诗篇,拓境界。

古诗词是灿烂辉煌的宝藏,不应止于课本、课堂学习的局限。应借助课堂 教学拓展延伸,大量阅读,我们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及教材内容,优化课堂资源,扩展古诗词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因此,课上补充《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及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让学生读后说说自己的感受,体会雨中西湖及夏日西 湖的美。

五、说板书设计

最后,我说一说这课的板书,板书是这样的:

饮 ∕ 湖 上 ∕初 晴 后 雨

西子湖

潋滟

空蒙

总相宜

西

淡汝浓抹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重难点突出,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为我们的教学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下载饮《湖上初晴后雨》课堂实录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饮《湖上初晴后雨》课堂实录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理解诗句 2、体会情感,有感情朗读诗句,背诵诗句 3、感受诗中美景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学生背诵《游园不值》 师:我们上节......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 泾源三小 牛冬琳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首写景抒情的经典诗文,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的一篇传世佳作。这首诗抓住了夏季......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3、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 黄达生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国家教育部颁发试用的“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古诗文的教学与古诗文文化的传承。在我们的教材中,收有大量的优秀古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获县教学设计评比一等奖) 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一、简介西湖,引出诗人,读懂诗题。 1、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把杭州看成是人间天堂,你知道是为什么吗?(西湖) 2、想欣赏一下西湖的美景吗?请大家......

    《饮湖上初晴后雨》详细教案

    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三年级上册的一首写景抒情的经典诗文,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的一篇传世佳作。这首诗抓住了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反思1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首写景抒情的经典诗文,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的一篇传世佳作。这首诗抓住了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