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画汽车说课稿
《画汽车》说课稿
阿荣旗亚东第一小学 苗新永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美术教材第一册第11课《画汽车》一课,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法学法、教程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说教材、大纲: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画汽车》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
儿童对外形各异,功能多样,色彩丰富的汽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节课就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对生活中的汽车的回忆、观察、大胆地表现,从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独特的个性。
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我把教学目标简单的概括为三个方面:学会表现,学会学习、发展个性。
1、知识目标:了解汽车的有关知识(种类、外形特点、用途等)。
2、技能目标:能用线条和色彩设计一辆汽车。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乘车安全意识。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能用线条和色彩设计一辆汽车。
2、教学难点:启发联想和想象的过程,逐步丰富想象后的造型特征。
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师生间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情景导入 小朋友们,我们都坐过汽车,想不想画一画汽车?今天我们将是一位汽车设计师,要亲自为人们设计各种各样的汽车。并让他们说说自己见过的汽车,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汽车,了解汽车的特点,引出本课课题—《画汽车》。
(二)探究活动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特别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他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意识,使重、难点在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的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决,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知识层面、生活环境的不同,观察力与认识层面自然不同,因此,根据先前出示的一组图片,通过“对比、寻找共同点,不同点”等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汽车图片,了解的汽车各类、组成部分,让学生了解汽车的外形特征。也通过语言表述,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教学活动中,以此调动学生勇于现、释放个性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三)大胆创作
为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鼓励学生设计汽车,在创作过程中,我强调学生注意外形、图案、色彩三方面结合绘画,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创造,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四)展示欣赏评价 我接着设计了“展示欣赏——评价”的环节,这样就做到了方法由学生想,思路由学生讲,从而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从而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课堂小结扩展延伸
科学精练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成了很棒的“汽车造型设计师”。不过,要当一名优秀的“汽车设计师”,可不那么容易哟,你还需要了解很多的有关汽车的知识。如:汽车为什么能在公路上行驶?汽车里面主要
有哪些机器?汽车是谁发明的?等等。同学们,可以在课后查资料或和家长研究一下,再将你所知道的答案告诉老师。板书设计:
根据教学活动的安排,板书设计分三部分:课题《画汽车》、基本特征示意图和展示区。总之本节课通过设问、合作探讨、动手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强调把学生当成发现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行探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互动、参与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只要教师转变观念,大胆的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满足他们好奇、好动、好说的特点,教学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
《画汽车》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
阿荣旗亚东第一小学
苗新永 2011.11篇二:人美版美术一上《画汽车》说课稿
《画汽车》说课稿
万里学校 叶胜寒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美术教材第一册第11课《画汽车》一课,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法学法、教程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首先我谈谈对教材的理解: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画汽车》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
儿童从涂鸦期开始,就对外形各异,功能多样,色彩丰富的汽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节课就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对生活中的汽车的回忆、观察、大胆地表现,从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独特的个性。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认识各种汽车,了解他们的功能。
艺术领域:通过对汽车的观察,学会概括、表现不同汽车的外形特征。
创新领域:通过对汽车形象的感知,拓展思维,大胆表现一辆自己想象中的汽车。语言领域:通过讲述自己创作的汽车,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难点
1.不同种类的汽车的外形特点及其表现。2.在画生活中的汽车的基础上,体会用想象、夸张等方法去设计汽车。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师生间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一、讲述绘本故事《我要回家》
二、提问:1.故事中出现的各种交通工具,其中哪些是属于汽车类的?这些汽车都各自有些什么本领?2.这些汽车长什么样?他们都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展示部分汽车的图片,并做简单讲解。
四、师生共同分析课本上和教室里展示的学生作品,教师展示几种不同的表现手法。
五、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六、作品展示 分小组自评选出优秀作品,然后上台展示,并作简单的介绍。
七、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根据教学活动的安排,板书设计分三部分:课题《画汽车》、基本特征示意图和展示区。总之本节课通过精心设问、合作探讨、动手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强调把学生当成发现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行探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互动、参与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只要教师转变观念,大胆的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满足他们好奇、好动、好说的特点,教学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篇三:张超一年级美术说课稿《画汽车》
美术教学说课稿
——一年级《画汽车》
说课老师:张 超 说课时间:2011年11月 说课年级:一 年 级
《画汽车》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美术教材第一册第11课《画汽车》一课,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法学法、教程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画汽车》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
儿童从涂鸦期开始,就对外形各异,功能多样,色彩丰富的汽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节课就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对生活中的汽车的回忆、观察、大胆地表现,从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独特的个性。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我把教学目标简单的概括为三个方面:学会表现,学会学习、发展个性。教学重难点主要是:如何用想象、夸张等等方法去设计、表现汽车。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汽车的观察和分析的外形特点,让学生了解汽车的异同之处,掌握汽车绘画的步骤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物与图片相结合的方法讲解及示范,引导学生进入汽车的乐园,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绘画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个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兴趣,呵护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多观察生 活,认识生活感受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了解汽车构图。
2、自主完成一幅完整的汽车绘画。难点:将构图、创新得以应用和发挥,完成一幅作品
三、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针对小学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
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师生间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四、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课前鼓励——比一比(亮点)
首先设置这一环节是为了鼓励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习惯和课程学习的自我要求和约束,同时为了鼓励孩子更大限度的把课堂利用好,内容是:老师今天要在我们班评选五个小明星:
1、问答小明星
2、倾听小天使
3、观看小宝贝
4、坐姿小士兵
5、巧手小画家,看看随表现得最棒,老师把小卡片发给他,下课每人奖励一朵大红花。
(二)视觉导入——看一看:
因为学生最喜欢唱歌看动画片,通过儿歌和动画的共同形式更直接让学生知道所学的内容,从而引出本课课题—《画汽车》。
(三)自主探究——想一想
学生最喜欢表现自己,当我课件中出现几张汽车的图片让他们认认汽车,找找相同的部分的时候,孩子们都会主动表现自己的所知、所见、所想。从而引出汽车从外形上看的组成部分。
(四)范画示范——想一想:(亮点)
接着我设计了“范画示范——想一想”环节,以学生们最常见的轿车为例,通过我的引导和学生的回答,分步骤先画出车轮,在画车身,在车身上再找车灯、车门、车窗等。同时为了发散学生思维,我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找出答案和方法,例如: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要出去玩,他们班有30多个下朋友呢,这辆小汽车能坐下吗?谁能给他们想想办法?方法有二:
1、座大客车,大客车为什么能坐下那么多的小朋友,外形有什么特点;
2、开很多辆这样的小汽车。两个情境创设不仅发散学生的思维,同时让学生更好地知道不同车的外观特征、性能和作用。同时强调画画步骤和构图问题。
(五)思维拓展——猜一猜:(亮点)找出生活中的车,让他们说一说车的外形、性能和作用,同时让学生猜一猜老师课件中的图片是不是车,是不是有汽车的基本特征,车轮和车身。从而打开学生的固定思维和模式,让他们大胆联想和想象,并巩固知识点。
(六)大胆创作——画一画:
为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我设计了“大胆创作——画一画”这一环节,让学生在理解理解和想象相结合基础上大胆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鼓励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画出自己想象或生活中的汽车。
(七)展示欣赏——说一说:
我接着设计了“展示欣赏——说一说”的环节,通过:
1、找构图饱满的,2、找最有创意的,3、给不足的画面好的建议和方法。等但各方面进行评价和学习,这样不仅发散学生的思维,同时自己也明白了自己的不足,同时让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八)课堂小结——说一说:
同学们今天学会了什么?还想让你的汽车变得更漂亮吗?下节课我们给自己的小汽车涂上漂亮的颜色!
最后,我给给学生鼓励,五位小明星起立,大家掌声鼓励!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分五部分:课题《画汽车》、明星区、外形结构区、范画区和学生作品展示区。篇四:汽车维护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程是《汽车维护》。我将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这门课:1.课程性质和地位 2.课程培养目标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4.教学过程
5、教学评价
6、课外补充
一、说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培养学生应用相关知识完成汽车维护的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地位:“三分修,七分养”,所以是核心地位。
二、说课程培养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明确汽车维护的基本内容、工具的使用和基本操作规程;识记清洁、调整、润滑、补给、紧固、检查等工作内容;理解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的层次关系。
能力目标: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扎实的掌握汽车维护的六项工作内容,即:每个人都能对汽车进行一个简单的维护。
情感目标:将所学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成为一名合格的汽车维护人员。
三、说教方法和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推动式的互动教学:由于本课程是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学生的 专业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才开的一门课程,所以必须由教师引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有效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让他们自己动手去做去练习从而起到身心健康一技之长的教学目的。
2、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通过看多媒体及参观技能大赛和4s店等形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组操作法: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推举一名组长。让学生围绕对实物的初步认识,列举生活中涉及到与实物有关的案例和故障,或学习中遇到不理解之处,展开热烈的讨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4、边学边做:汽车维护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加强实际操作的训练,通过实际操作训练来更好理解理论知识。不断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便于学生掌握,提高学习效率。
对学生来说这门课程是在一定的基础上开始的,学生培养自己的专业兴趣非常关键,要有不怕困难的学习精神,同时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地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不断反复,不断提高,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每一学习环节和知识点。
四、说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清点学生人数,维持纪律)
2、导入新课:(3—5分钟)由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和教材开头的情景设置导入新课。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是教学中
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3、讲授新课:(25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
4、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5、课堂小结,强化认识。(3—5分钟)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培养;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6、布置作业。
针对刚刚所学的知识,我进行分层训练,从基础到提升,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五、教学评价
上完课后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找出不足之处,以待改正。
六、课外补充
课程结束后,在下课的前2分钟给学生讲讲生活中的一些汽车维护案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篇五:汽车构造说课稿——韩峰
《汽车构造》说课稿
大家好!我是:韩 峰,我说课的题目《汽车构造》,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汽车维修类书籍,第六章内容,本书只有一册,适合初学者入门。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法、教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
来说这节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教材能让初学者从对汽车知识一无所知到基本的了解其构造与拆装的教
材,从理论到实践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理论探究和动手实践,从被动到主动,在锻炼能力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了解汽车的发展与用途,从而融入到现代
社会中。所以本课注重学生的思考与自我发现和实践动手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
一体化,同时也注重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注重全员参与、让学生主动探究等方
面作了一些努力。2.教学难点重点
①难点: 1.是否能够清楚的了解柴油机的构造; 2.能不能分清柴油机与汽油机的用途; 3.在老师不辅导的情况,是否能独立完成拆装;
②重点: 以认配件、提问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识别能力,观察力,让学生在实
际操作中灵活运用。3.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初步了解柴油机的发展史与用途,同时能够掌握独立
拆装任务。
②过程与方法: 1.能够分清汽油机与柴油机的不同,并能举例。2.在实物前,引导学员准确的认识发动机的各个部件及功用。
③情感、态度与价直观: 能够培养注意力,独立思考,观察力,动手能力等
综合能力,鼓励积极思维,挖掘创新精神。4.教具与学具
电教器材:多媒体教室
教师演示用:wd165 单杠卧式柴油机一台
工 具: 汽车专用工具一套
二.说学情
本册书适合一年级的初学者使用,在入门和掌握汽车维修基础知识上打下稳
固的基本功,能给学生今后的专业历程锦上添花。我校面对的学生大多是初中毕
业,也有初中未毕业的和小部分高中毕业生,对于他们的知识面的层次不齐,在教法上是件难题!虽然本册书易懂专业理论点不是很强,但是在没有专业引导的前提下学生也不无法独立完成的。三.说学法 1.设计理念:
根据汽车构造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
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互相交流与讨论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专业的理论方
法,培养学生的理实一体化、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2.学法指导
以自主实践为主,理论探究为目标,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分析部件原理发现问
题--动手实践--分析归纳--巩固练习。运用了讨论法、自主合作交流实践法。在(1)学生的活动空间。给出学生实践的时间,让他们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
相结合。
(2)学生的思维空间。创设操作障碍,让学生自己体验、感知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思维碰撞,培养思维能力。
(3)学生的表现空间。通过自己的实践成果,将自己碰到的难题解决方法讲给大家一起分享,养成交流与合作的精神,体验成功的愉悦。
四.说教法
教法突出以学为本,以实践为体,因学论教。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案例,引导启发,评价方案,分析讨论,指导实验,归纳结论。
运用提问法、谈话法、讨论法、实操演示法、探究法等。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合作学习,探究新知------作业布置,巩固升华。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知。1.柴油机的认识。
2.柴油机的弊端和适合的用途。3.柴油机的结构形式。4.柴油机的应用。
5.以潍柴发动机为案例,教学。6.在拆装中认识发动机的组成与构造。
第二环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分组,对柴油机各个部件自己识别; 2.分组,讨论总结经验,相互学习。3.点名提问,学生答出工作原理; 4.感悟收获,课堂小结。
第三环节:作业布置,巩固升华。
第二篇:画汽车说课稿
画汽车说课稿1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程是《汽车维护》。我将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这门课:
1、课程性质和地位
2、课程培养目标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4、教学过程
5、教学评价
6、课外补充
一、说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培养学生应用相关知识完成汽车维护的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地位:“三分修,七分养”,所以是核心地位。
二、说课程培养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明确汽车维护的基本内容、工具的使用和基本操作规程;识记清洁、调整、润滑、补给、紧固、检查等工作内容;理解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的层次关系。
能力目标: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扎实的掌握汽车维护的六项工作内容,即:每个人都能对汽车进行一个简单的维护。
情感目标:将所学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成为一名合格的汽车维护人员。
三、说教方法和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推动式的互动教学:由于本课程是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学生的专业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才开的一门课程,所以必须由教师引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有效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让他们自己动手去做去练习从而起到身心健康一技之长的教学目的。
2、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通过看多媒体及参观技能大赛和4s店等形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组操作法: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推举一名组长。让学生围绕对实物的初步认识,列举生活中涉及到与实物有关的案例和故障,或学习中遇到不理解之处,展开热烈的讨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4、边学边做:汽车维护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加强实际操作的训练,通过实际操作训练来更好理解理论知识。不断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便于学生掌握,提高学习效率。
对学生来说这门课程是在一定的基础上开始的,学生培养自己的专业兴趣非常关键,要有不怕困难的学习精神,同时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地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不断反复,不断提高,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每一学习环节和知识点。
四、说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清点学生人数,维持纪律)
2、导入新课:(3—5分钟)由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和教材开头的情景设置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的依据:
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3、讲授新课:(25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
4、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5、课堂小结,强化认识。(3—5分钟)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培养;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6、布置作业。
针对刚刚所学的知识,我进行分层训练,从基础到提升,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五、教学评价
上完课后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找出不足之处,以待改正。
六、课外补充
课程结束后,在下课的前2分钟给学生讲讲生活中的一些汽车维护案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画汽车说课稿2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美术教材第一册第11课《画汽车》一课,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法学法、教程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画汽车》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
儿童从涂鸦期开始,就对外形各异,功能多样,色彩丰富的汽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节课就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对生活中的汽车的回忆、观察、大胆地表现,从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独特的个性。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我把教学目标简单的概括为三个方面:学会表现,学会学习、发展个性。教学重难点主要是:如何用想象、夸张等等方法去设计、表现汽车。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汽车的观察和分析的外形特点,让学生了解汽车的异同之处,掌握汽车绘画的步骤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物与图片相结合的方法讲解及示范,引导学生进入汽车的乐园,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绘画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个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兴趣,呵护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多观察生活,认识生活感受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了解汽车构图。
2、自主完成一幅完整的汽车绘画。
难点:
将构图、创新得以应用和发挥,完成一幅作品
三、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针对小学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师生间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四、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课前鼓励——比一比(亮点)
首先设置这一环节是为了鼓励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习惯和课程学习的自我要求和约束,同时为了鼓励孩子更大限度的把课堂利用好,内容是:老师今天要在我们班评选五个小明星:
1、问答小明星
2、倾听小天使
3、观看小宝贝
4、坐姿小士兵
5、巧手小画家,看看随表现得最棒,老师把小卡片发给他,下课每人奖励一朵大红花。
(二)视觉导入——看一看:因为学生最喜欢唱歌看动画片,通过儿歌和动画的共同形式更直接让学生知道所学的内容,从而引出本课课题—《画汽车》。
(三)自主探究——想一想:学生最喜欢表现自己,当我课件中出现几张汽车的图片让他们认认汽车,找找相同的部分的时候,孩子们都会主动表现自己的所知、所见、所想。从而引出汽车从外形上看的组成部分。
(四)范画示范——想一想:(亮点)接着我设计了“范画示范——想一想”环节,以学生们最常见的轿车为例,通过我的引导和学生的回答,分步骤先画出车轮,在画车身,在车身上再找车灯、车门、车窗等。同时为了发散学生思维,我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找出答案和方法,例如: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要出去玩,他们班有30多个下朋友呢,这辆小汽车能坐下吗?谁能给他们想想办法?方法有二:
1、座大客车,大客车为什么能坐下那么多的小朋友,外形有什么特点;
2、开很多辆这样的小汽车。两个情境创设不仅发散学生的思维,同时让学生更好地知道不同车的外观特征、性能和作用。同时强调画画步骤和构图问题。
(五)思维拓展——猜一猜:(亮点)找出生活中的车,让他们说一说车的外形、性能和作用,同时让学生猜一猜老师课件中的图片是不是车,是不是有汽车的基本特征,车轮和车身。从而打开学生的固定思维和模式,让他们大胆联想和想象,并巩固知识点。
(六)大胆创作——画一画:为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我设计了“大胆创作——画一画”这一环节,让学生在理解理解和想象相结合基础上大胆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鼓励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画出自己想象或生活中的汽车。
(七)展示欣赏——说一说:我接着设计了“展示欣赏——说一说”的环节,通过:
1、找构图饱满的,
2、找最有创意的,
3、给不足的画面好的建议和方法。等但各方面进行评价和学习,这样不仅发散学生的思维,同时自己也明白了自己的不足,同时让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八)课堂小结——说一说:同学们今天学会了什么?还想让你的汽车变得更漂亮吗?下节课我们给自己的小汽车涂上漂亮的颜色!最后,我给给学生鼓励,五位小明星起立,大家掌声鼓励!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分五部分:课题《画汽车》、明星区、外形结构区、范画区和学生作品展示区。
画汽车说课稿3
说课老师:张 超 说课时间:20xx年11月 说课年级:一 年 级
《画汽车》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美术教材第一册第11课《画汽车》一课,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法学法、教程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画汽车》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
儿童从涂鸦期开始,就对外形各异,功能多样,色彩丰富的汽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节课就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对生活中的汽车的回忆、观察、大胆地表现,从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独特的个性。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我把教学目标简单的概括为三个方面:学会表现,学会学习、发展个性。教学重难点主要是:如何用想象、夸张等等方法去设计、表现汽车。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汽车的观察和分析的外形特点,让学生了解汽车的异同之处,掌握汽车绘画的步骤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物与图片相结合的方法讲解及示范,引导学生进入汽车的乐园,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绘画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个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兴趣,呵护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多观察生 活,认识生活感受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了解汽车构图。2、自主完成一幅完整的汽车绘画。 难点:将构图、创新得以应用和发挥,完成一幅作品
三、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针对小学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
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师生间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四、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课前鼓励——比一比(亮点)
首先设置这一环节是为了鼓励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习惯和课程学习的自我要求和约束,同时为了鼓励孩子更大限度的把课堂利用好,内容是:老师今天要在我们班评选五个小明星:1、问答小明星2、倾听小天使3、观看小宝贝4、坐姿小士兵5、巧手小画家,看看随表现得最棒,老师把小卡片发给他,下课每人奖励一朵大红花。
(二)视觉导入——看一看:
因为学生最喜欢唱歌看动画片,通过儿歌和动画的共同形式更直接让学生知道所学的内容,从而引出本课课题—《画汽车》。 (三)自主探究——想一想
学生最喜欢表现自己,当我课件中出现几张汽车的图片让他们认认汽车,找找相同的部分的时候,孩子们都会主动表现自己的所知、所见、所想。从而引出汽车从外形上看的组成部分。 (四)范画示范——想一想:(亮点)
接着我设计了“范画示范——想一想”环节,以学生们最常见的轿车为例,通过我的引导和学生的回答,分步骤先画出车轮,在画车身,在车身上再找车灯、车门、车窗等。同时为了发散学生思维,我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找出答案和方法,例如: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要出去玩,他们班有30多个下朋友呢,这辆小汽车能坐下吗?谁能给他们想想办法?方法有二:1、座大客车,大客车为什么能坐下那么多的小朋友,外形有什么特点;2、开很多辆这样的小汽车。两个情境创设不仅发散学生的思维,同时让学生更好地知道不同车的外观特征、性能和作用。同时强调画画步骤和构图问题。 (五)思维拓展——猜一猜:(亮点)
找出生活中的车,让他们说一说车的外形、性能和作用,同时让学生猜一猜老师课件中的图片是不是车,是不是有汽车的基本特征,车轮和车身。从而打开学生的固定思维和模式,让他们大胆联想和想象,并巩固知识点。 (六)大胆创作——画一画:
为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我设计了“大胆创作——画一画”这一环节,让学生在理解理解和想象相结合基础上大胆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鼓励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画出自己想象或生活中的汽车。 (七)展示欣赏——说一说:
我接着设计了“展示欣赏——说一说”的环节,通过:1、找构图饱满的,2、找最有创意的,3、给不足的画面好的建议和方法。等但各方面进行评价和学习,这样不仅发散学生的思维,同时自己也明白了自己的不足,同时让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八)课堂小结——说一说:
同学们今天学会了什么?还想让你的汽车变得更漂亮吗?下节课我们给自己的小汽车涂上漂亮的颜色!
最后,我给给学生鼓励,五位小明星起立,大家掌声鼓励!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分五部分:课题《画汽车》、明星区、外形结构区、范画区和学生作品展示区。
画汽车说课稿4
一、教学理念: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严峻地摆在我们每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面前,原教材的滞后性让我们面对新的考验,因此,我们在更新观念的同时,要注意拓展教材的内容,赋予它新的生命,使它对人的终身发展有价值。
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重新审视教材,处理教材,对每位老师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新的教育理念提出:教师应成为教材的一部分,而且要不断更新,这里的更新不但指的是不断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地更新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信息和教学方法;更要把所掌握的新能力、新本领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积极地转变观念,创造性地处理好教材,那么,我们的教学面貌必将焕然一新。
实验教材第一册中的《画汽车》是一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绘画创作课。之所以把它称之为绘画创作课,是因为我觉得单纯地把它看作为一节绘画课是不够的。虽然现在的学生天天能接触到汽车,许多学生家中就有私家车,更多的孩子(特别是男孩)喜欢玩汽车,可以对汽车的结构、类型,甚至性能说得头头是道,有些可以说比老师了解得还要清楚。但作为一年级小朋友,他们的接触面毕竟有限,如果只是要求他们从自己观察的角度出发,画一辆汽车,有可能大家画的汽车都是千篇一律,大同小异。这就有违于新课标中提出的“美术课中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对本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课程设置进行新的处理。
二、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汽车的有关知识(种类、外形特点、用途等)。
2、情感目标:树立赶超先进、为国争光的志向。
3、技能目标:能用线条勾画出一二种不同类型的汽车。
4、创意目标: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功能上、造型上设计汽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不同的几何图形构画出一二种不同种类的汽车。
难点:启发联想和想象的过程,逐步丰富想象后的造型特征。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几何图形纸片(教师为学生准备:圆形2个、长方形2个、梯形2个)10组
教师:奖杯(“迷你车”、“多功能车”、“皇冠车”若干个)
(四)、教学设计:
1)启发引导(激发创意)
1、组织教学,明确要求。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将是一位汽车设计师,要亲自为人们设计各种各样的汽车。
2、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教师提问:大家都见过也坐过汽车,但是你知道汽车分哪几种吗?
(文字板书)汽车按其功能可分为客车、货车和特种车三大类。
3、游戏:组装汽车。
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用几何图形纸片进行汽车组装竞赛,看哪个汽车厂设计的种类最多。
小组汇报说说设计了哪几种汽车?
(2)要点辅导(构思创意)
1、教师:汽车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有利必有弊。(演示撞车事件引起的交通堵塞,废气污染)你希望看到这些吗?(学生:不)该怎么办?
2、绘画活动:汽车设计师
教师:就让我们充当一回汽车设计师,请大家为人们设计一辆或几辆想象中的汽车。我们还可从哪些方面提高汽车的功能,使它的利大于弊?
提示:1、可以在原有汽车功能或色彩上进行改造。(如车能飞,车能在水中游……)
2、可以用你喜爱的动物、植物以及其它事物的外形进行设计。
3、还可以在设计的汽车旁写上功能或特征类的文字。
(3)创作体验(展现创意)
1、学生作画,教师辅导。(课件配乐)
学生根据提示直接在纸上创作。教师在巡视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通过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提出参考建议;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作画,培养自己的耐心和毅力。
2、欣赏讲评作品“汽车展览会”。
(1)教师以主持人角色举办“汽车展览会”。
请小朋友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前边,大家一起来评出奖项。
“迷你车”:要求色彩鲜艳,形状美观大方。
“多功能车”:要求多功能,用途广。
“皇冠车”:要求既美观大方,又功能齐全。
(2)肯定小朋友精彩、生动的设计。对可以修改补充的作品,鼓励继续补充改进。3、课堂小结
三、教学反思:
在对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与效果进行回忆对比后,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探讨与反思。
1、游戏:组装汽车。
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用几何图形纸片进行汽车组装竞赛,看哪个汽车厂设计的种类最多。
小组汇报说说设计了哪几种汽车?
设计一辆车,在探究性学习里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
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让学反思:这个活动是为了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每个人都有机会来生感觉非常有趣,在一种兴奋、积极的心态下学习,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使每位同学在教学活动一开始就有一次创作的机会,为后来的大胆想象,特别是为造型上的创新提供了较好的舞台。从实践结果看,确实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2、绘画活动:汽车设计师
教师:就让我们充当一回汽车设计师,请大家为人们设计一辆或几辆想象中的汽车。我们还可从哪些方面提高汽车的功能,使它的利大于弊?
提示:
(1)、可以在原有汽车功能或色彩上进行改造。(如车能飞,车能在水中游……)
(2)、可以用你喜爱的动物、植物以及其它事物的外形进行设计。
(3)、还可以在设计的汽车旁写上功能或特征类的文字。
反思: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这种学习方式下,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收者,被动学习,而是能与教师一样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带着自己的兴趣、需要与客观世界对话,从而使学习与探究统一。虽然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是三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就包含了教学内容的拓展,使学生不会再局限于自己观察到的、看到的汽车,创作的余地就更大了。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共同探究,使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学生的作业中,就出现了苹果汽车、兔子汽车、西瓜车、长翅膀的车、鱼车……。但在实践中,我发现如果能给学生提供一些已有的奇特形状或功能的汽车图片,学生的想象会更加精彩。
3、欣赏讲评作品“汽车展览会”。
(1)教师以主持人角色举办“汽车展览会”。
请小朋友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前边,大家一起来评出奖项。
“迷你车”:要求色彩鲜艳,形状美观大方。
“多功能车”:要求多功能,用途广。
“皇冠车”:要求既美观大方,又功能齐全。
(2)肯定小朋友精彩、生动的设计。对可以修改补充的作品,鼓励继续补充改进。
反思:在评价中采用,教师评、学生评,评个人、评集体等多种评价方式,也是想达到对学生的一个促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由于课前就强调了最后要奖励小红花,所以,整节课学生的秩序井然有序,即使在活动中也没有出现混乱状态。
教学方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教材的使用上也是如此,但总目标是一样的,让我们以孩子的观点看世界,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选择学生最喜欢的方式和最适合师生的内容,赋予教材新的生命,师生一起成长。
画汽车说课稿5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美术教材第一册第11课《画汽车》一课,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法学法、教程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首先我谈谈对教材的理解: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画汽车》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
儿童从涂鸦期开始,就对外形各异,功能多样,色彩丰富的汽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节课就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对生活中的汽车的回忆、观察、大胆地表现,从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独特的个性。
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认识各种汽车,了解他们的功能。
艺术领域:通过对汽车的观察,学会概括、表现不同汽车的外形特征。
创新领域:通过对汽车形象的感知,拓展思维,大胆表现一辆自己想象中的汽车。
语言领域:通过讲述自己创作的汽车,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难点
1.不同种类的汽车的外形特点及其表现。
2.在画生活中的汽车的基础上,体会用想象、夸张等方法去设计汽车。
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师生间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一、讲述绘本故事《我要回家》
二、提问:
1、故事中出现的各种交通工具,其中哪些是属于汽车类的?这些汽车都各自有些什么本领?
2、这些汽车长什么样?他们都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展示部分汽车的图片,并做简单讲解。
四、师生共同分析课本上和教室里展示的学生作品,教师展示几种不同的表现手法。
五、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六、作品展示分小组自评选出优秀作品,然后上台展示,并作简单的介绍。
七、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根据教学活动的安排,板书设计分三部分:课题《画汽车》、基本特征示意图和展示区。
总之本节课通过精心设问、合作探讨、动手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强调把学生当成发现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行探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互动、参与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只要教师转变观念,大胆的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满足他们好奇、好动、好说的特点,教学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
画汽车说课稿6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第一册第11课《画汽车》一课,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程程序、三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画汽车》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的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结合学龄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通过对汽车的观察分析,学习概括、表现不同种类汽车的外形特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以及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不同种类汽车的外形特点及表现。
二、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㈠创设情境 疑问导入
教学一开始,播放了奇奇买汽车的动画片段,把学生带入汽车的世界中,让学生欣赏造型各异、风格独特的汽车,为后面画汽车做好铺垫,并为学生设疑问,要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引出本课课题——《画汽车》。
㈡引导启发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设疑引路,归纳总结,突破难点,避免发生同样的错误。
㈢自主探究 大胆创作
为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我设计了“我的汽车我做主”环节,鼓励学生自己创作,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创造,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㈣展示欣赏
评价作品,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从而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做到问题由学生提,方法由学生想,思路由学生讲,从而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㈤课堂小结 扩展延伸
“课虽尽,但趣无穷”这一环节对快乐的回顾,既加深了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印象和体验,同时又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和梳理。
最后,我给学生留了一个拓展延伸的作业:和家长共同创作一个更漂亮的汽车拿到学校来,把自己的创作感想和乐趣跟大家共同分享。
画汽车说课稿7
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小学美术第一册,第十七课《画汽车》
一、说教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观察分析学习汽车,学习概括,表现不同种类的汽车的外观特征。
2能力目标:在对汽车的观察分析表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感知和形象思维能力,发展综合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情感,达到师生互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不同种类的汽车的外形特点,表现不同汽车。
教学准备:
汽车的图片挂图、彩纸、彩笔、
二、说教案设计依据:
1、根据愉快教学原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思维会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被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2、根据课程理念设计课程内容,课程内容于教材中怎样呈现,是否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更喜爱这节课,为学生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打好基础。
三、说教法和学法: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具有很强的学习潜力,学习的途径多样,所以我在达成设计、应用这一块时,可采用多种方法,1、将教学内容设计为案例学习,使学生知道是什么?了解教材、资料、和怎么样创造出来。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学习得主导知识技能以及美术学习的思维方法。并成为举一反三的典型2、将教学内容设计为问题学习,将知识设计成学习情境中问题,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主动探究与交流。在探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知识、内化知识建构知识。3、将教学内容设计成项目学习,使学生再富情趣的学习情况中学习的过程。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观看教师画的汽车。(简笔画小型货车)问什么车?想学习画面?引入学习,板书课题。
2、在讲授新课中
(1)在图中找不同:
出示挂图让学生找出相同和不同在哪?从汽车的外观看,他们有那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特点。(学生找出相同和不同)师小结相同在都有车头、车身、车轮。不同在消防车和油车有梯子,油车是拉油的,而消防车是拉水的
(2)分析车的组成部分:
学生总结有车轮、车斗、车把
教师小结有车头、车身、车轮三大部分组成,但从构造上有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四个基本部分组成,有关汽车的知识我们先了解这些,以后我们再继续学习了解,共同学习。
(3)欣赏书中作品:
我们一起来欣赏书中图案,都是什么车?(生回答)欣赏学生作品用了什么颜色,他们都用了什么材料?(生回答)仔细观察哪个是你见过的车,说说他的本领是什么?(学生记忆回答)
你准备画什么车,他的本领是什么?谁来说一说(生回答自己的想法)
学生作画,教师辅导教师鼓励学生创新实在不会可以临摹书中的作品,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展评作品学生自己介绍,教师评价作品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课下延伸:
(1)回家查找资料汽车的标志?可以查一种标志。
(2)汽车是由谁发明的?
画汽车说课稿8
教材分析:
《画汽车》是上海书画出版社小学美术第2册第四单元小小汽车城第11课。《画汽车》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听一听、拼一拼、看一看、画一画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
低年级学生从涂鸦期开始,就对外形各异,功能多样,色彩丰富的汽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节课就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对生活中的汽车的回忆、观察、大胆地表现,从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独特的个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汽车的基本结构、种类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各种各样的汽车,运用听一听、拼一拼、看一看、画一画的方法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汽车通过添加、变形,设计成新型汽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汽车的基本结构、外形特点及其用途。
教学难点:新型汽车的外形设计。
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师生间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一)听一听
听几种特殊的汽车的声音(特殊功能的汽车),猜一猜是什么汽车。观察一下学生在生活中是不是一个有心之人,主动积极的去观察身边的事物。
(二)拼一拼
我让学生利用最简单的几何形来试一试怎样拼贴成一辆汽车,这拼一拼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掌握汽车的形状组合变化特点。从而引出让学生想一想我们怎样把汽车的外形变得更加有趣,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三)看一看
通过大量图片的欣赏为学生的创作设计了一个坡度,减低了难度。为下面学生绘画新型汽车做个参考。
(四)画一画
为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我设计了“大胆创作——画一画”这一环节,鼓励学生来设计一辆与众不同仿生车,在创作过程中,我强调学生注意外形、图案、色彩三方面结合绘画。
(五)评一评
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新型汽车。
在最后通过这节《我画汽车》让低年级学生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
画汽车说课稿9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美术教材第一册第11课《画汽车》一课,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法学法、教程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说教材、大纲: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画汽车》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
儿童对外形各异,功能多样,色彩丰富的汽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节课就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对生活中的汽车的回忆、观察、大胆地表现,从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独特的个性。
教学目标:
我把教学目标简单的概括为三个方面:学会表现,学会学习、发展个性。
1、知识目标:了解汽车的有关知识(种类、外形特点、用途等)。
2、技能目标:能用线条和色彩设计一辆汽车。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乘车安全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能用线条和色彩设计一辆汽车。
2、教学难点:启发联想和想象的过程,逐步丰富想象后的造型特征。
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师生间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情景导入
小朋友们,我们都坐过汽车,想不想画一画汽车?今天我们将是一位汽车设计师,要亲自为人们设计各种各样的汽车。并让他们说说自己见过的汽车,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引导学生通过回忆汽车,了解汽车的特点,引出本课课题—《画汽车》。
(二)探究活动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特别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他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意识,使重、难点在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的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决,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知识层面、生活环境的不同,观察力与认识层面自然不同,因此,根据先前出示的一组图片,通过“对比、寻找共同点,不同点”等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汽车图片,了解的汽车各类、组成部分,让学生了解汽车的外形特征。也通过语言表述,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教学活动中,以此调动学生勇于现、释放个性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三)大胆创作
为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鼓励学生设计汽车,在创作过程中,我强调学生注意外形、图案、色彩三方面结合绘画,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创造,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四)展示欣赏评价我接着设计了“展示欣赏——评价”的环节,这样就做到了方法由学生想,思路由学生讲,从而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从而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课堂小结扩展延伸
科学精练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成了很棒的“汽车造型设计师”。不过,要当一名优秀的“汽车设计师”,可不那么容易哟,你还需要了解很多的有关汽车的知识。如:汽车为什么能在公路上行驶?汽车里面主要有哪些机器?汽车是谁发明的?等等。同学们,可以在课后查资料或和家长研究一下,再将你所知道的答案告诉老师。板书设计:
根据教学活动的安排,板书设计分三部分:课题《画汽车》、基本特征示意图和展示区。总之本节课通过设问、合作探讨、动手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强调把学生当成发现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行探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互动、参与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只要教师转变观念,大胆的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满足他们好奇、好动、好说的特点,教学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
画汽车说课稿10
第4课、汽车运输忙
教材分析:
本课是海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编写的,由海南出版社和三环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文章精短有趣,易读易懂,引人入胜。
教学分析:
本课已经达到本册课文的重心部份。所以,教好本课课文,对学生学习本课课文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我通过加强操作,直观演示来把抽像的事物具体化。通过游戏来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情分析:
本课围绕教师的“导、扶、放”,学生的“探、思”来进行,细心地处理了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具体地展示出事物的本质,为学生研究发现规律提供了依据,这样能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难点,加深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让学生学会使用矩形工具和圆角矩形工具的基本技能;
2、让学生学会铺设墙纸;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热情;
教辅手段:
电脑、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秋天到了,我们家园上种的瓜果、蔬菜现在已经到了丰收的时候了。你们上学的路上有没有看到车来车往在公路上运输我们父母的劳动成果呢?能说出它们的样子来吗?
(兴高采烈的回答,说出他们所见所闻。)
教师:那你能在电脑上画出你看到的汽车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用电脑画画。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2、出示任务、明确目标、师生互动
出示(小黑板)学习任务,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与步骤,见板书)。
二、授课过程;
1、出示汽车图形形状,哪些与画气球相同。教师操作、演示:
(1)矩形工具;
(2)圆角工具;
(3)多边形工具;
2、读文、看图。
按图说说汽车图形形状,(构图)哪些与气球画画相同
教师操作演示:使用矩形工具,圆角工具,多边形工具。
3、口头说说画汽车操作所使用的工具和操作的步骤。
A、画车头用什么工具?
B、画车厢和车上的货物用什么工具?
C、画车轮用什么工具?
D、画公路用什么工具?
E、选择什么样的背景颜色?
红绿灯使用矩形工具、圆角工具;
汽车头使用矩形工具、多边形工具;
汽车箱使用矩形工具;
汽车轮使用圆角工具;
汽车上的货物使用圆角工具;
两条路使用矩形工具。
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思考题:有没有别的画法?)
4、说一说操作要领:
(1)如果觉得线细可按住+键可使线变粗。
(2)如果最后一点没有封闭好,出现了“扯不断”的线条,按“撤消”重新画就可以了。
(3)为画车轮正圆形,画的时候要按住Shift键再拖动鼠标。
指导学生上台操作示范。
5、小结:师生共同。
三、上机操作,探究新知;
(学生边阅读教材边上机操作,自主-合作探究新知识,老师行间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1、设计背景色为蓝色。
2、画两条公路。
3、使用多边形工具画车头部分。
4、使用矩形和多边形工具画车身的其余部分。
5、画红绿灯。
6、保存文件。
7、将保存好的图画铺到桌面上。
四、练习拓展,巩固新知;
学生完成新课任务后,自主创新练习与新课相关的内容,巩固新知识。
五、作品展示,体验成果;
优差作品展示,生生交流。
六、反思体验,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又学会了使用 学生:矩形、圆角矩形、多边形等绘图工具画汽车,还学会了将保存好的图画铺到桌面上。
七、板书设计;
八、课后反思;
在这个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环节,我的教学分为几个层次:
(1)先用直观演示法演示出怎样画马路图片和矩形工具和圆角矩形工具的画法。
(2)通过启发教育,让学生掌握多边形工具的画法。
(3)学生自由上机,通过学生的自由操作,使学生从动作思维提升到抽象思维。并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会到那种成就感,并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动手
能力、协调能力和观察能力。
第三篇:《画》说课稿
一年级语文《画》说课稿
五峰中心学校
杨有兰
一、说教材:
《画》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课文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山水相映,鸟语花香的美感。课文以“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妙趣横生。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诗歌,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二、说教法: 《课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主体性和自主性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衡量语文活动效果的重要标志。语文中的阅读教学要以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认真钻研文本,诵读文本,触摸语言,达到“言皆若出于吾之口,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在读中体悟语言之精妙,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环境中,“眼观其文,口诵其声,心唯其意”,从而知其味,得其趣,悟其神。并树立“生活即语文”的理念。因此,在教学中,我还主体地位于学生,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自主学习,积极思考,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抓住父亲的话联系实际进行重点品悟,少讲精读,读中感悟,课中明理,情感熏陶,感悟人生。
三、说学法: “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为了给学生的“点金术”授人以渔。我着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精读领悟,讨论理解及运用,读、思、议、说、悟的方法学习。这样唤醒学生的主动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真正使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四、说教学: 流程及设计意图根据刚入学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本课时,要教学生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汉字,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我认为一年级识字教学应该让学生先认字,然后在认识字的基础上学会写字。因此,我将本课教学分为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重在引导学生熟读古诗,理解古诗诗意,认识11个生字,而将会写4个汉字,了解“远”和“近”、“有”和“无” “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作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时,我采取以下步骤:首先由学生已知的谜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课文,同时又为本课猜出谜底作了铺垫。再借助多媒体课件映出山水画,引导学生引导整体观察图画,再由远到近地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教师播放优雅的古典音乐,范读课文,让学生很快进入古诗描绘的优美的情境中。在学习生字这一环节中,首先我让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遇上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帮忙拼一拼,多读几遍。在此基础上,用同位互读,分组读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法巩固读音。既巩固了生字的认读,又教给学生学习和记忆生字的方法。第三个环节是诵读古诗,理解诗意,这一步是教学的重点,重在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及动作演示等手法去感悟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美好画面,感受画的美,语言文字的美。
五、说教后反思:
认真反思本节课,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由于学生年龄小,课堂上不时地乱动、坐不住,而我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紧紧停留在表面,缺乏实效性和趣味性。2.由于时间的限制,对个别学困生关注不够,他们参与还不够积极、主动。3.课上对学生的即时性评价,仅停留在口头褒扬阶段,实效性不强。4.时间把握欠妥当,前松后紧,使得后面的教学草草了事,自己也临时对预设的教案进行了调整,连板书设计也未能按计划完成。5.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唱读的纠正:针对以上存在问题,今后打算从以下几方面改进:1.认真学习《新课标》、《语文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合理的三维目标,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并突破重、难点。2.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具、学具的准备,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备好课为上好课奠定基础,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3.用新颖、灵活的教法来指导学生轻松、愉快的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并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变学会为会学、变不爱学为爱学、乐学。4.教学中尽最大努力关注学困生,对他们多提问、多鼓励。要进行分层教学、分类要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5.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要多元化,真正做到师评、生评、生生互评相结合,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6.每上完一节课及时撰写教学后记和心得体会,多问几个为什么,在反思中不断完善,力争使自己的教学艺术有所提高。7.多和带同头课的老师交流,并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学习他们的丰富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8.业余时间多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专著,用新的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不断地充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形式和目前的工作。
第四篇:《画》说课稿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画》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画》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画杨桃》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文章。主要讲的是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同学们懂得了观察一件事物要从多角度去观察,要实事求是,要尊重他人的道理。
二、教学设想
新课标要求: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思想感情,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积累语言,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根据课标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难点是从课文内容体会什么事都要实事求是的道理。
为切实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我在教学中采用讨论,实物观察,举例说明等教法。指导学生利用抓关键词语理解内容的学习方法,用实物观察,合作讨论的学方法来主动解决学习重点难点。教具的选择有杨桃一只、插图、重点段落投影片。
在讲授中我首先创设了一个情景,我课前准备了实物杨桃,让学生模仿课文中所描述的对杨桃进行写生,看看在不同角度观察的同学是否观察到的杨桃样子不一样。然后换角度观察使学生增强感性认识,激发阅读与思考的积极性。
其次,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发现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分组讨论来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提问,思考讨论:“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最后为什么又变得和颜悦色?”“老师为什么不直接把道理告诉学生,而是反复提问让学生实地观察后才说出道理?”…通过研讨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领悟课文包含的深刻道理。
在研读课文重点段落时,我意图让学生重点去抓住一个人物进行深入研究。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变化去理解课文内容,去领悟含义深刻的词句。在解决重点问题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边读边悟,利用自由读,分角色读的形式,读出人物的个性特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重点是朗读老师神态变化和学生的对话。进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课后我布置学生根据课文所学内容来描述生活中类似的事情,说明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回忆、诉说,对本堂课所明白的道理有更深刻的体会和感悟。
总之,语文学科是一门复杂的学科,不同的课文,必然有不同的教法,怎样找到最适合“本课”的个性化的教学方法,而又符合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读思结合的基本规律。还值得我去作进一步的思考。
《画》说课稿2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美术教材第一册第11课《画汽车》一课,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法学法、教程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首先我谈谈对教材的理解: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画汽车》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
儿童从涂鸦期开始,就对外形各异,功能多样,色彩丰富的汽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节课就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对生活中的汽车的回忆、观察、大胆地表现,从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独特的个性。 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认识各种汽车,了解他们的功能。
艺术领域:通过对汽车的观察,学会概括、表现不同汽车的外形特征。
创新领域:通过对汽车形象的感知,拓展思维,大胆表现一辆自己想象中的汽车。 语言领域:通过讲述自己创作的汽车,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难点
1.不同种类的汽车的外形特点及其表现。
2.在画生活中的汽车的基础上,体会用想象、夸张等方法去设计汽车。 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师生间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一、讲述绘本故事《我要回家》
二、提问:1.故事中出现的各种交通工具,其中哪些是属于汽车类的?这些汽车都各自有些什么本领?2.这些汽车长什么样?他们都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展示部分汽车的图片,并做简单讲解。
四、师生共同分析课本上和教室里展示的学生作品,教师展示几种不同的表现手法。
五、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六、作品展示 分小组自评选出优秀作品,然后上台展示,并作简单的介绍。
七、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根据教学活动的安排,板书设计分三部分:课题《画汽车》、基本特征示意图和展示区。
总之本节课通过精心设问、合作探讨、动手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强调把学生当成发现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行探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互动、参与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只要教师转变观念,大胆的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满足他们好奇、好动、好说的特点,教学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
《画》说课稿3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一年级下册的第八课《画自己》。本课属于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内容与学生身心特点相融,与美术语言相通,凸显了新课标的精神与儿童生活紧密联系,以人为本,以我为美,生活中的我就是美的塑造者。本课主要让学生认识自己、发现自己与众不同之处,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的独特之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今天我主要从绘画层面,从教学内容、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七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学内容
本课通过欣赏、观察与交流,使学生了解自画像的基本特点及其表现方法,并能在观察和回忆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形象特点,用比较自由的方法进行表现活动,提高审美表现力和观察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和自我的信心,进一步加深对自己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
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心中的“我”,可能是类似童话故事中主人公,也可能是现实的“我”。绘画偏重于主观的感受因此如何用具体绘画的形式语言去展现出来却抓不住特点。而且本课是学生入学以来第一次创作人物画。好在一年级学生从上学期开始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勾线、涂色、剪贴、撕画的技能,他们敢动手、爱提问,喜欢想象,大多数同学能自信、大胆、自由地用美术形式和语
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这就为本课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三、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讨论交流了解自己的外形等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形象思维。
2、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观察法、讨论法等让学生学会能抓住自己的主要特征并用简练流畅的线条画出自画像并加以装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画自己、夸自己,提高自信心,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自己,能够运用较好的美术语言表现自我形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目的。
难点: 初步把握人物的形态特征,能够用绘画表现方式提取生活经验进行情趣化、个性化的表现。
五、教学准备
上好本节课,课前师生需作如下的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大信封、镜子、画纸、油画棒、大相框 学生:小镜子、画纸、勾线笔、照片、油画棒或彩笔(蜡笔)等
六、教学方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观察法、发现法: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自己的外貌特点,激发学生想要表现自己的愿望。演示法:演示法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基础技法,由于学生年龄小,又是初次对人物进行写生,演示是必要的。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一句话“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因此,本课还采用了游戏法、合作交流法、互动评价法等,突出教法学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努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七、教学过程
一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游戏活动更能激发学习的热情,合理的情境创设又使他们在游戏中潜移默化的小有所获。特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 游戏导入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前利用多媒体播放《白雪公主》中巫师问魔镜的一段视频,谈话激趣,孩子们童话故事中谁最漂亮?你是从哪里知道的?皇后是怎么问魔镜的?
生: 设悬疑
师:在童话故事中就是白雪公主最漂亮,那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在我们的世界里到底谁最漂亮呢?
生:回答
师:让我们也一起来问问魔镜好吗?
(出示课件——魔镜)
生:一起念咒语,魔镜魔镜,我们的世界上到底谁最漂亮? ⑷猜一猜
师:(利用课件制作的魔镜先生说话)魔镜给了两张画图给我们,答案就是 ,(课前老师先准备好画本班两个学生的画)
生:
⑸揭示课题:小朋友,你们也想像他们俩一样成为世界上最漂亮的人吗?
我们一起来问问魔镜,魔镜魔镜,我也可以成为世界上最漂亮的人吗?
(课件出示——魔镜提出的要求:如果小朋友也想成为最漂亮的人,那么请小朋友把自己的样子亲手画下来,寄给我,让我挑一挑吧!)
师:小朋友,你们也想成为世界上最漂亮的人,可是你们会把自己的样子画下来吗?
生:回答
师:那么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画自己》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情景的创设中,参与游戏活动,激发兴趣,轻松愉快调动积极性。齐读课题的目的是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主题与内容】
2、深入探究 感受特点 明确绘画方法
(1)、刚才同学们为什么一下猜出同学的名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此时教师再出示一孩子自画像与本人让孩子作比较,让孩子说一说在孩子各抒己见的基础上教师利用课件时机出示人物五官、脸型的分类、与各种不同表情的认识,以及装饰的独特。
总结: 表现好人物就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
【设计意图:运用比较观察的方法,引导孩子通过自己的眼、脑去发现物像特征,突出人物的主题特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
(2)、接着小组合作
照一照、说一说、演一演、想一想
① 照一照:用小镜子观察自己的脸型、发型与五官的特点。 ② 说一说: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自己的脸部特征。
③ 演一演:小组间互相表演喜、怒、哀、乐的表情。
④ 想一想:怎样用画笔表现。
【设计意图:通过看,说,演,想分段分步步骤的寻找脸部特征,捕捉人物的形象的主要特点,遵循儿童注意的广度与深度的规律,初步从感觉向造型表现转化】
(出示课件——欣赏作品)
(3)、欣赏作品:欣赏大师与学生的作品看看他们是怎样画自己的。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大师与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从感觉向造型表现进一步转化,同时抓住一年级孩子善于模仿的特点,模仿绘画的方法,做到润物细无声。】
(4)、了解画自己的方法与步骤(让学生自己排序) ①?? 脸型(明确自己的脸型)
②添画头发和五官(抓住特点,添表情)
⑤ 色(装扮自己)
3、教师演示 领悟技巧
请小朋友帮助老师,让你们的眼睛做老师的镜子,你说我画,可以吗?说说老师的脸型是什么样的?再观察老师的发型和五官有什么特征呀?
②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在画纸上按步骤分步画自己的样子。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讲解与示范可以帮助学生将脑中已有的感性认识具象化,为学生的下一步创作提供“拐杖”】。
4、自由创作,体现个性。
⑸学生创作:作画前要求小朋友再照一照镜子,可以对着镜子做表情的欣赏,看看哪个表情是最漂亮的,再开始作画。
要求:
①再仔细观察自己脸部的特征,大胆地画出自己的相貌。(对有能力的学生鼓励他们画出自己的喜、怒、哀、乐的表情)
②可以给自己添画漂亮的服装,装扮自己。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创作的自由空间】
5、剪贴“大合影”感受友谊与集体感
把自己的自画像剪出来,贴到“大镜框”里,做成一个“大合影”寄给魔镜先生。猜一猜魔镜先生会说什么?(再一次出示魔镜以及魔镜的回答:你就是最美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真正体现课程标准:“让每一位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核心理念。 体现人文关怀和学生的创新精神,使本课的学习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气息,给长相不佳的学生以自信,使学生体会到“我”是独一无二的,我的存在就是一种美。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友谊和集体感,有助于形成团结向上的团队精神,提升班级的凝聚力。】 6、拓展延伸
课后,让学生根据画出的自画像,用简单的一两句话介绍自己,让同学评一评。
【设计意图:将课堂加以延伸,并将语言表达与绘画相结合加强学科间联系,体现新课标的精神。】
八、教学反思
在导入的时候我利用童话故事创设情境贯穿整堂课,在创设的轻松氛围中,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式的活动中了解自我外貌特征从而达到认识自我的目的。然后在创作过程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达到发展自我的目的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
整堂课以学生为本创设平等的师生关系让他们无拘无束地展现自我。这时让我意识到不再是老师身份而是成了学生的合作伙伴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
在作业展示、互评中当学生兴奋把自己手中的自画像剪下来贴到大镜框时,一件件充满童稚的艺术品展现在我面前时学生都兴致勃勃地说,这个是我呀,这个是我呀??我被感动了虽然不是最完美的,但却每一幅都具有了感染力。孩子们在美术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画》说课稿4
指纹是每个人都有的,虽然它每天伴随着每个幼儿,但是却很少有机会让幼儿去发现它的存在。指纹画是用手指的指纹印作为绘画的基本形,根据这个基本型进行想象创作,使之成为一个生动有趣的形象,这种绘画形式新颖简单、富于变化,具有其他画种所无法获得的新奇感和逗趣感,更容易引起幼儿浓厚的作画兴趣,让他们切身感受到指纹的存在,发现原来用自己手上的指纹也能够作画。
结合大班幼儿喜欢想象、创造活动等特点,“指纹画”趣味美术就是一种开发幼儿创造潜能极好的形式,它有利于幼儿对美术兴趣的提高,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再次,为了丰富幼儿对不同美术材料的探索,水粉颜料对于我班幼儿来说是第一次接触,如果选择过于复杂的绘画过程,使幼儿会出现一下子无法接受的状态,循序渐进,指纹画中简单的运用到水粉颜料,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富于乐趣,使幼儿对水粉颜料充满好奇和兴趣,为以后的教学开了好头。
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因此,整个活动的目标都是围绕幼儿掌握作画方法和创作想象展开的,使幼儿在趣味美术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具体目标为:
1、进一步了解指纹画的作画方法,并尝试将多个指纹通过添画等手段组合成一幅美丽的指纹画
2、对指纹画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大胆想象创作,注意画面的整体布局 教学的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幼儿能够独立学画指纹画,虽然在第一堂的指纹画中幼儿已经接触过指纹画,但是大半幼儿不能很好的完成指纹画,主要是他们对指纹画的接触不深,不能很好掌握它的技巧技法,通过本次活动,希望幼儿能够更好的将其运用到活动中去。难点是让幼儿尝试将多个指纹形象通过不同的手段组合成一幅图画,画面组合幼儿可能没有接触过,对于他们来说会有一定的难度,怎样把画面的布局合理更是考验着幼儿。难点解决:通过欣赏指纹画的布局和教师的引导,
帮助幼儿合理布局画面。
准备:
1、经验准备:由于孩子是第一次接触水粉材料,对其还有很多的不了解,因此特在此活动之前设计了一堂和指纹画相关的活动,帮助幼儿了解指纹,了解水粉颜料和进行简单的指纹印画。
2、材料准备:彩色画纸---为了使画面更立体有趣味,选择彩色画纸会比白色画纸效果更好,擦手布---帮助幼儿在换色时擦去手指上的残余颜色,印指纹所需的水粉颜料、细黑线笔---提供图案的添画,在教学过程中所要用到的作品图等等教具
教学过程:
以讲故事的形式贯穿整个活动过程,让幼儿融入到故事中,跟着故事的主人公一起在探索指纹王国的同时,欣赏了解指纹画,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一、回忆指纹画,引出主题
出示教具指纹宝宝,让幼儿回忆指纹画,再次引出活动的主题“指纹王国”, 通过指纹宝宝要带小朋友去指纹王国进行奇妙之旅,引起幼儿的兴趣,为接下来的环节埋下伏笔。
二、奇妙的指纹王国之旅
以讲故事的形式,探索指纹王国,将幼儿融入到故事中去,让他们成为其中一员,更好地锻炼幼儿的想象能力。
1、载向指纹王国的火车,听见火车的声音引出故事,指纹火车是指纹王国特有的它是由指纹绘画而成,让幼儿在故事中知道自己是乘坐火车去的指纹王国,更让他们了解到用指纹也可以创造火车形象。
2、指纹王国第一站----动听的大海,由指纹宝宝带领小朋友来到了指纹王国的第一站海边,出示用指纹绘画的作品图,里面有大海和很多指纹国的公民,通过方位的方式讲述画面,帮助幼儿在欣赏指纹画的同时,对空间布局有个初步的概念。提问:你知道海边的美人鱼是哪个指头变出来的吗?帮助幼儿了解回忆创造此指纹人物的过程
3、指纹王国第二站---碧绿的草丛,画面跳转,指纹宝宝带我们来到了第二站草
丛边,让幼儿认识由指纹创造出来的各种形象,并讲讲它们的形态,让幼儿感受画面美,以便他们在自己组合画面时表现画面美。
4、令人好奇的第三站,让幼儿充份发挥想象,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想一想第三站会去了哪里?
三、通过已出示的实物形象,幼儿自己想象创作第三站
由于我班幼儿对抽象物体创造能力的限制,作画环节还是以画面的整体布局为主目标,其次能够发挥合理的想象,大胆创作,为了帮助他们更好的绘画,特提供了一些指纹的实物形象,希望能力较弱的幼儿能够通过给出的实物形象组合成一幅合理的画面图,而能力较强的幼儿能够通过实物形象大胆联想,创造出指纹国的第三站。
四、交代要求,幼儿作画
虽然幼儿已经有了一次的指纹画经历,但是接触不深,还是需要提醒强调指纹画的一些特性
五、结束活动
延伸活动:
将幼儿绘画好的作品展示,请作画的幼儿根据绘画内容讲一讲第三站指纹宝宝带我们去了哪里?让其他幼儿欣赏作品的同时,能够看到别人不同的想象空间,和锻炼了讲述画面幼儿的语言能力
5、
《画》说课稿5
一、说教材:
新《纲要》指出幼儿教育目标:“初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对大自然中美的欣赏力。”因此我们从孩子实际出发,听到孩子们谈论星期天去红梅公园看梅花,突然意识到现在正值梅花开放季节,由于梅花在我们生活中很少有见过,孩子们更缺乏了解,于是我根据课程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初步认识梅花,并能学习运用吹画和手指点画的方法来表现梅花的特点,在创作的过程中既能体验其中的乐趣,又能感受成功的喜悦,可以很好地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对美的欣赏能力。
二、说活动目标:
我根据教材内容,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确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学会从观察中获得梅花的基本特征。
2.学习用吹画和手指点画的方法美,体验吹画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根据活动目标,我把本次活动的重点预设为:学习吹画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手指点画、彩笔添画等辅助手段表现腊梅花的基本特征。
三、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作了如下准备:
黑颜料、红印泥、白纸、餐巾纸、范例、梅花的课件四、说教法学法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将主要采用:
观察法:通过播放梅花课件,直接让幼儿进行观察和学习。发挥传统教育手段不可代替的功能,使幼儿对梅花有直观形象的认识。
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作画让幼儿感受吹点画的有趣,达到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热情的目的。
另外将提问法、语言激励法、讨论法、贯穿在活动中的每个环节中,以辅助教学。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紧扣教学目标,展开教育活动,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教师出示梅花,引导幼儿观察梅花的基本特征。
教师:春天来了,梅花露出了美丽的笑脸。你们看梅花漂亮吗?说一说你看到了那几种颜色的梅花?说一说梅花的基本特征?
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一个新的本领,用吹画和手指点画的方法来画梅花。
(二)、引导幼儿学习吹画的方法。
教师出示并分析范例:这张画上的梅花树树干和树枝是用黑色黑颜料吹出来的,等颜色干后再用手指蘸红颜色点上梅花。
教师示范讲述吹画梅花方法:先滴几滴黑颜料在作业纸下部适当位置,对着黑颜料往前吹,并稍稍改变吹的方向,可向上、向左或向右吹,慢慢吹出树枝的形态。吹好树枝后稍等一等,待干后用手食指蘸上红印泥,在树枝的适当位置点画出梅花。要注意画面干净、整洁,点画好后要在餐巾纸把手擦干净。
(三)、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幼儿在画面上练习吹画梅花。幼儿操作时,教师重点帮助幼儿掌握吹树枝的方法。要求能力强的幼儿多吹几棵梅树,能力弱的幼儿掌握吹的方法。尽量使每个幼儿完成作业,享受成功的快乐。
(四)、总体评价,结束活动。
让每个幼儿把梅花贴在墙上组成梅林,供大家欣赏。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总体上来说是算成功的,孩子们在活动中体会到了吹画的乐趣。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在活动过程中老师和小朋友也有很好的互动。其实社会在不断创新,我们幼儿园的老师也应该不断的创新。让小朋友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这次的吹画活动对中班的孩子来说是有难度的,同时我们在这个活动总也吸取了很多经验。这次活动有很大的创新,突破了我们以前所开展的活动。不足的地方就是好多细节上的东西没有考虑周全。如果让我从新上这节课,我会多准备几种颜料。应该多给小朋友们自己发挥的空间,也就不局限于画一种东西。也可以让小朋友自己画好之后,谈谈自己画的是什么。上这堂课的时候有几位领导在,他们一直认为这次活动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难度有点大,不过在活动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很好,也有良好的氛围。我相信有了这次的经验后,以后开展类似的活动就会更有经验一些。
《画》说课稿6
教材分析:
《画青花》是一节二年级的“设计运用”课,做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单元中美术活动之一,以优秀、古老、复杂的传统艺术——青花瓷做为主题,用极其简练、直观、富有儿童趣味的表现手法,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做一做、画一画等方式,初步了解青花瓷的特点,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本课教材将中国传统文化、美术设计运用和创新求变创作三者巧妙的融合,让孩子们通过学习和创作感受艺术、文化、历史留给我们的绚烂光彩。
教学目标:
围绕着新课改下美术教学三维目标,我为本课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围绕着掌握青花瓷的造型、图案设计运用,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画一画、做一做“青花瓷”,提高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分析和三维教学目标,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绘画工具,进行简单的制作和装饰之外,以及对称概念在青花瓷造型和图案设计中的运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是如何能让学生创作丰富、多样的图案、造型。
学情、学法分析:
小学低段的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兴趣很高,思维活跃,但注意力较易分散,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在教学中,老师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本课教学我主要采用游戏法、观察法、启发引导法和情景创设法。通过舞蹈欣赏、观看短片、情境创设,可以有效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教学目标和解决教学重难点的方面则以游戏的形式开展,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实际教学中,准确把握课堂生层,注重对学生的有效引导,使环节开展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真正落到实处,达到预设教学目标。
教学程序:
本课设计的主要思路是以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结合舞蹈音乐、贯穿人文教育的美术教学活动。整个教学主要分为感知阶段、分析阶段、创作阶段、评价阶段和拓展阶段。具体流程是:导入舞蹈《青花》——渗透人文知识——探索设计技法——欣赏开拓思路——设计造型图案——师生互动评价——艺术延伸生活。
导入舞蹈《青花》。多媒体播放舞蹈《青花》,学生进行欣赏作为导入,以奇妙的舞蹈艺术创意吸引学生的眼球,顶盖和底座两个青花瓷的道具中间,由舞蹈演员的身体组成胚体。随着音乐律动,演员摇动身姿,变换出不同形状的“青花瓷”,激发学生对于青花瓷的艺术联想。 这样一个导入很好的切合画青花这一主题,同时也将舞蹈艺术的美结合了到美术课堂当中。
渗透人文知识。首先我编辑了一个青花瓷制作过程的短片。通过短片的播放,让学生在初步了解制瓷奥妙以及我们江西景德镇引以为傲的制瓷历史,将人文情感的培养和制瓷认知相结合。
然后以欣赏青花瓷图片的形式。引导学生简单了解青花瓷的造型、图案装饰的特点,从造型、图案两个方面出发。除了引导学生认识造型对称之外,出示一些青花瓷造型上的一些小点缀和吉祥图案的欣赏,为学生在之后的创作提供一些设计素材。
探索设计技法。学生已经对青花瓷从人文到造型都有了认识和了解,那么如何在这一基础上让学生创作出丰富、多样的图案、瓷器造型。将是这一环节要达到的主要目标,也是本课教学重难点的解决部分。本环节以游戏和讨论的形式开展。
首先是图案拼贴游戏。老师现场演示,将纸对折,在一边画好花瓶的一半,沿边剪下。然后出示几个不同形状的空白花瓶,邀请同学们一起来将空花瓶添加装饰的图案。老师提供一些剪好的花纹、图案,请同学们来自由组合,由四组同学完成。学生通过添加图案的游戏,认识青花瓷的造型和图案设计的形式,了解装饰的几个部分:瓶颈装饰、瓶口装饰、瓶身的装饰和瓶底的装饰。简单了解图案设计中的单独纹样、带状二方连续、故事叙述几个基本样式。为后面的设计创作提供基础。
然后是学生互动讨论。请学生说一说你能想到的奇特青花瓷造型和美丽图案。学生讨论环节是最能体现课堂生层的部分,为了避免环节的开展浮于表面,及时抓住学生在讨论中迸发的思维火花,以启发性的语言使学生讨论达到预设效果。
欣赏开拓思路。出示画青花作品欣赏课件。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不同绘画工具创作的青花画作品,和美丽的图案设计,打开学生在绘画表现上的创作思路。
学生设计创作。创设情景“青花瓷艺术展”, 出示7个宽1.3米、高90厘米的“古董展架喷绘。画好的同学可以把作品摆到展架空挡处,有效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我还将播放古典音乐,烘托课堂气氛,老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学生的创作中的闪光点。
师生互动评价。评价活动是美术教学中比较难开展的一个环节,一是课堂气氛难控制。二是二年级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限,评价不易达到预设效果。针对这两点,进行评价活动时我主要运用了情景创设法和 “三星”评价法。以“青花瓷艺术展”情景创设来进行作品的展示,烘托了评课堂氛围,有效的激发学生自主评价的热情。设计一个围绕造型星、图案设计星和创意星三个方面的“三星”评价法,并以板书的形式将这三星分别出示在黑板上,为学生的自主评价提供指导,引导学生有目标的进行评价,提高评价的效果。
艺术延伸生活。在教学最后的这个拓展环节,向同学们展示一些青花瓷的奇特、有趣的运用如:青花瓷器的玩具、青花瓷片做成的衣服等。这些新奇的图片,能够在吸引学生的同时,让孩子们了解到,美丽的青花瓷不但是中国传统艺术,在新世纪的今天,我们还可以为古老而精美的它穿上新的外衣。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课教学设计寓教于乐,教学手段形式多样。环节实施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中难点, 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力求整个教学层次清晰,环节开展扎实有效,让孩子们在愉快和充满趣味的美术活动中,感受艺术魅力的同时,真正学到知识,掌握美术技法,体现美术学科的特有性质。
《画》说课稿7
内容分析:
指纹画是在指画的基础上发展和演变而来的。指画又称指墨画,属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特殊画法。即以指代笔,蘸墨或颜色作画,具有独特的趣味和技巧,将手指沾上墨水,在宣纸上轻点几处,或浓、或淡,似圆、似尖,再用指甲勾勒出轮廓。而指纹画的方法是非常灵活的,完全看个人如何使用手的技巧以及发挥,需要慢慢的揣摩。 虽然指纹简单,但在相似的指纹上勾勒线条表现事物的形态和动势的那几笔及彩铅背景的搭配还是很见功力的,对于锻炼孩子们的想像力,对于美好事物的认知和创造力,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美术知识都很有帮助。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在不断强化。逻辑思维能力也正处于发展状态,善于发现事物的特征并能够捕捉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情感丰富,思想活跃,善于想象,表现欲浓。结合新课标的实施和学生实际情况,应该创造机会发挥学生富有个性的想象力,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充分展现学生的想象能力。
指纹是独一无二的,色彩是人类的视觉对象之一,两者是构成指纹画的重要因素,大脑中产生的形象联想,会进一步产生相应的心理效应和情感情绪变化。
本课以自然、运动为主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抒发各自的
联想,旨在激发想象力,丰富情感,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验观察自己或他人的指纹图样,学生自己动手用指纹创造
绘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使学生的感性思维上升为理性思维。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及
学习绘画技巧热情。 3、通过观察、研究和实验中培养学生乐于合作、实事求是的态度,
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手按指纹的技巧及根据指纹的外形设计造型。
教学难点: 掌握画面整体布局。
教学方法:欣赏、探究、点拨、练习、评价
教学时数: 1学时
教 具:多媒体课件、素描纸、印泥、勾线笔、彩铅,尺子。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师:绘画的种类很多,比如:中国传统的国画、西方的油画、水粉画、水彩画、素描等等,不同的绘画种类的最后呈现的艺术效果也不同,那么,我们继续探讨这种与众不同的绘画—指纹画,与其说画画,倒不如说我们是来做画,因为它需要我们大家的动手能力,那么,指纹与自然、运动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就研究一下吧!一定要拿出我们饱满的热情,用独一无二的指纹做出我们满意的作品。
生:学生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导言引出课题,通过绘画和指纹之间的联系这个设问,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表现:学生兴趣十足。
二、牛刀小试:
师:1、指纹画欣赏。
2、学生分组尝试单个物体指纹画练习。
3、小组讨论,说说你是怎么试验成功的,如:
(1)指纹都可以按出什么形状?
(2)指纹画中指纹是描绘人物、动物、事物的哪一部分?
(3)指纹画的制作过程?
(4)小组间展示学生作品。
生:学生自主学习,尝试指纹练习,可以按出圆形、椭圆形、甚至整个手掌,形态各异,十分有趣,总结出指纹描绘的是人物、动物、事物的主体部分,加上线条十分生动、有趣。
设计意图:指纹画的制作方式留给学生来讨论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自主探索问题的精神,加强小组合作的实践能力,而后教师简介概括。
学生表现:学生表现十分活跃,大胆尝试,成果显著。
三、大显身手:
师:1、二者取其一:
(1)我们爱运动
(2)我们爱自然
设计意图:四组抽选主题,两组一个主题,目的在于完成后两组间的
互评活动及两组间观察视角和设计艺术效果的比较。
2、温馨提示:
为增强画面艺术效果,做以下温馨提示:
(1)首先在素描纸上留出一厘米左右的边框,在绘画完成时我们再来设计一个手绘相框,形式可以多样、颜色要与画面呼应。
(2)构图:根据你所表现的事物,构图要有聚有散、指纹有大有
小(指纹的大小可用不同的手指进行调解),保持画面均衡,颜色 可根据实际物体的颜色来设计、也可根据画面的效果进行搭
配。
(3)用勾线笔来添加人物、动物的动态要根据指纹的方向设计,形态各异可使画面更加丰富。
(4)用彩色铅笔添加背景,同样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添加丰富多彩的背景。
生:学生选取主题,自主创作。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为学生增加制作指纹画的难度,强调的是指
纹画的艺术效果,如:边框的设计、构图的设计、人物、
动物等形态及动态的线描的设计、背景彩铅颜色的搭配都
需要学生动脑动手的协调搭配,以及小组之间的合作精
神。
学生表现:小组探究,自主选取内容,积极主动。
四、鼎力相助:
师: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针对以下问题进行针对性辅导:
(1)要求学生注意绘画的.构图。
(2)指导转化手指方向,按出各种形态的指纹。
(3)用线条设计人物、动物等形态及动势。
(4)参考范画颜色在自己头脑构思你自己想要表现的颜色。
(5)根据画面整体效果,进行最后调整。
生: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提出各类问题,积极探索。设计意图:教师巡视辅导时,先主动询问学生的设计意图,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后,再根据不足之处进行指导,不强加给学生教师的个人意见,或是针对学生制作过程中制作出现的失误,指导其弥补方法。
学生表现:小组探究,积极主动的提出创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五、各抒己见:
师:学生根据以下点评要点,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分析彩铅指纹画的画法及注意事项:
1、着重于指纹画内容的处理和画面整体工整及艺术效果的评
价。
2、指纹画构图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改进的方法。
3、根据学生指纹画指纹颜色的清晰度、彩铅涂背景的颜色搭配
等细节进行点评。
生:学生自评、互评,强化掌握制作指纹画要点
《画》说课稿8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画感觉》,感觉是看不见的,却可以体验,不同的感觉可以用鲜艳或灰暗的色彩,轻盈或繁重的点,松弛或强劲的线,整齐或怪异的形来表达.在这里就《画感觉》一课分教学资源开发、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设计三大版块来进行说课,敬请指教。
第一版块:教学资源开发
一、教材分析
《画感觉》一课内容虽然笼统,但它并不孤立存在。编者在编写过程中始终抓住了与同学切身感受联系的一条线:《画声音》、《画味觉、画嗅觉》、《画感觉》、《画触觉》、《画情绪》、《画性格》等,基本遵循了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由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的发展循序。考虑到低年级同学的生理、心理的特点,它强调的不是对形象的掌握,而是要求同学通过实际体验与造型游戏,尝试用不同的点、线、面、色彩大胆表达自身独特的感受。
二、同学和媒体分析
低年级同学具备了初步的色彩基础,感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也正在逐步发展,但在注意力的持续性上还不够,所以直观鲜明,精彩有趣的课件有助于本课的教学。
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1、认知领域:认识感官,了解感受能力。
2、操作领域:能用色彩、线条和形状来表达自身的内心感觉。
3、情感领域:以明锐的目光去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引导儿童大胆想象和发明,激发同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培养同学的创新能力,提高对色彩,线条和形状的感悟能力。
教学难点:怎样运用色彩、线条和形状来画感觉。
四、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仪,范画等。
学具准备:颜料、毛笔、油画棒、牙刷等。
第二版块:教学法
一、说教法
本课包括了自然、语文、音乐等多学科的相关知识,通过多媒体设备,师生一起欣赏,一起合作,一起游戏,建构起自主的平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由静变化,新颖活泼。
2、激趣引新,千变万化。
3、个性发展,启迪创新。
二、说学法
1、充沛考虑同学的兴趣,通过玩、唱、看、猜等同学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使他们在探索中发现,在探索中创新。
2、倡议合作,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体会到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能大胆表达自身的感受,相信自身“不但能画而且能画得精彩”。
第三版块:教学过程设计
一、游戏导入、快乐之旅
1、先和同学一起玩“画鼻子游戏”,(让同学真正开心起来)你们玩得开心吗?为什么有的同学能画得这么准确呢?你们能把开心画出来吗?说说看。(同学初步体验“感觉”一词)
2、下面让我们带着这样轻松开心的心情去散步好吗? 把口袋里装满你喜欢你色彩和线条,开始动身啦!(同学铺好纸张,备好毛笔,油画棒等)
3、我们穿过了公园里弯弯曲曲的小路,(手势)来到了一片草地上,小脚丫走在小草上会有什么感觉呢?(同学会说痒痒的、刺刺的)突然打雷了,(声效)雨点打湿了我们的衣服(好冷),怎么办?让我们一起把太阳公公请来吧,(师生齐喊)哇!太阳露出了笑脸,花儿也散发出迷人的清香。(作品在同学们的想象中新鲜出炉)
3、这次的快乐之旅大家都有什么收获啊?(同学们会结合自身的作品畅谈自身对线条,色彩的不同感受,充沛展现了个性。快乐之旅开启了想象的门,同学的创作激情被唤起,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运用点、线、面和色彩与“感觉”做了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4、揭示课题:感觉在我们心里,虽然看不见,但我们却可以用不同的色彩、线条和形状把它画出来(板书:画感觉)
二、情趣示范、合作体验
1、旅游回来让我们放松一下,来听一首好听的歌(师生合拍共唱),这首歌带给我们什么感觉?(神奇、美妙、欢快)你怎么来表示这些感觉呢?(让同学互相说说)
2、想知道老师怎么表示吗?请同学帮助吹几个泡泡吧!教师在这里设计悬念,同学会想老师画感觉怎么会吹泡泡呢?原来肥皂水 颜色吹出的泡泡黏在纸上能得到一种特别的效果,教师再利用油画棒结合点,线,面画出精彩的范作(投影出示)你们也来试一试吧.(同学在教师指导下操作练习,教师提醒大家可以借助各种工具,甚至是手。)
音乐使师生情感得到共鸣,活跃了课堂气氛,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体现的新课标的倡议理念,对于低年级同学有着示范的必要同时也要注意对同学个性和发明精神的培养。这时同学的感觉由体表转向了内心,感觉的体验得到了升华。
三、多维评价、个性表达
1、自评、互评。
当同学基本完成作品时,让他们把自身的画给好朋友或周围的同学看,自身说说较精彩的地方,再请看的同学谈谈对画的感觉。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方面是作者对自身的感觉多元素的展示,另一方面又是由色彩,点,线,形元素组成的画给观者的感觉,这是一个互动交流的过程。
2、每个小朋友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褒扬,只要有一点进步我都给予鼓舞和评价:“你的画别有特色”、“又进步啦”、“我看到你的画从心底里感到了甜丝丝”等,我相信这些激励性的评语能让同学变得更加自信!
总结拓展:感觉不但能画出来还能表示得很美、很有艺术感,瞧这些大师们的作品真够味。(图片欣赏)
感觉是多方位多角度的,你还能体验到别的感觉吗?感觉又是很奇特的,同一样东西在不同的地方场所给人不同的感觉,如一块冰冬天给人冷的感觉,而在夏天就给你凉爽的感觉,你能用今天学的方法表达出自身真实的感受吗?
课外拓展让同学积极地去体验观察身边的事物,自主参与探索过程。
本课的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体验为灵魂,让同学在各种游戏中探索发现,教师在教学中两次作业的设计和引导,由浅入深,潜移默化地展开活动,使同学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技能。
《画》说课稿9
教学目标:
1、会在word中插入图片,并设置图片的版式、调整大小、会移动位置。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促进其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设置图片的版式、调整大小。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同学们,六年一班的学生要举办一个诗集展,他们自己动手用word精心编辑了图文并茂的诗集作品,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
(课件展示)
师:这些诗集漂亮吗?你想自己动手制作这样图文并茂的诗集吗?今天,我们学习“给诗集配画”,也就是在word中插入图片。——板书课题。
二、 新授:
活动一:插入一幅图
1、 师:其实,在word中插入图片一点都不难,请同学先试着完成任务一。
(课件展示:任务一,插入一张图)
师:在动手之前,老师有几点小提示,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课件展示:温馨小提示)
2、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结果:请一位学生上台操作。
师:谁上来边说边演示你是怎么做的?
3、 教师小结。
活动二:自主探索:设置图片的版式、调整大小、移动位置
1、 师:通过任务一的操作,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动手能力真强,现在老师出一个难题考验你们,你们有信心通过考验吗?
2、 (课件展示:任务二,帮小兔子回家)
师:在操作之前,我们先看看老师给你们的几点小提示,请一位同学大声读一读。
3、 (1)、小组合作
(2)、小组汇报:上台演示。
(3)、教师小结。
休息1分钟(听音乐、活动手脚)
师:接下来,让我们在1分钟的时间里,伴着轻柔的音乐闭上眼睛,按摩下你的睛明穴,也可以站起来,活动活动手脚,伸伸手,踢踢腿。
活动三:综合练习:排一份美观的诗集
1、 师:艺术节快到了,学校要举行一次诗集排版比赛,你想拿第一名吗?老师在“百宝箱”—“参赛作品”中准备了几份只有文本的诗集,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内容,给诗集配上合适的、漂亮的图片。给你们15分钟的操作时间,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如果你认为“图片素材”文件夹中没有你想要的图片,可以上百度图片搜索。动手展示你的实力吧!
2、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 作品展示、点评。
你觉得自己的作品怎么样? 请一位小伙伴点评一下吧。
谁来评价一下这份作品?
三、 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什么?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在word 中插入图片,并学会了设置图片的版式、调整图片的大小等操作,同学们能学以致用,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制作出一份份搭配合理,版式美观的诗集,你们做得真棒。
《画》说课稿10
一、教材简析。
我所执教的课文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册《画鸡蛋》。课文讲的是意大利画家达。芬奇开始学画时,苦练基本功的事。课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达。芬奇是个著名画家。第二部分具体介绍达。芬奇开始学画时,老师对他的教育。这部分是全文重点,先讲述了达。芬奇开始学画时,对老师反复让他画鸡蛋的意图不理解,向老师提出了疑问。接着讲老师达。芬奇的教育。老师首先指出达。芬奇认为画鸡蛋很容易是不对的;接着说明这种看法错误的原因;最后点明老师让达。芬奇画鸡蛋是训练他的眼力和绘画技巧。第三部分写达。芬奇听了老师的话,明白了画鸡蛋的目的,学习变得积极主动。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8个字。
2.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认识到学习任何本领首先要打好基础,从基本技能做起。
3.培养学生合作、自主探究的意识,以及分析综合和口语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1、在阅读实践活动中感悟到文本内容,理解达·芬奇老师的话。
2、运用综合识字法识字。
四、教学设想。
我计划安排两课时进行本文的教学。下面就第一教时谈谈自己的设想,至于教法、学法都渗透在教学程序的各个层面之中。
1、本课虽然是一篇记叙文,但识字教学仍是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
课文只是我们学习生字的载体。《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时间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就“识字与写字“教学而言,更应该在丰富多彩的语文材料中强化感知,积累语言。所以在教学中我的每一个句子、每一幅画面的出现都是为识字、巩固识字服务。如在学生找到最明显的形声字后我出示了既含有这些生字又与课文稍有改变的句子,“这幅达。芬奇《蒙娜。丽莎》中的微笑到现在仍是一个谜。”让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再次巩固生字。课文学习中表面看我是在领学生分析句子,实际也是在理解句子的同时再次对必须掌握的生字进行巩固学习。可谓是一举两得。
2、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即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小手来做,所以在今年的教学中我开始尝试让学生在家进行简单的预习,在课堂开展小组学习活动环节。
把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自主学习的空间留给学生。如在读文识字后让小组长先用自制的生字卡片(卡片纸用学生用过的本的背面一分四份即可)来检查认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再告诉他怎样读。这样既切实把握了学生学习情况,又体现了学生间的互帮互助,使有效教学落到实处。孩子自尊心都很强,这次别人都认下来了自己没认全,他在下次预习时一定会更认真,更努力。这样又促进了学生自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这是理解课文的前提,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
有些句子看起来很容易懂,其实学生并不一定理解它所表达的意思。因此,要抓住学生似懂非懂的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它的意思。如在理解“就是同一只鸡蛋,从不同的角度看,它的形状也不一样”这个句子时,教师拿鸡蛋实物让学生从前后、左右等方向观察,由于角度不同,看起来形状也不一样。教师要他们说出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鸡蛋形状有何不同。如:从左边看是圆的,从右边看也是圆的,但大小不一样;从前后看都像椭圆,但是大头和小头的位置不一样……最后,再看这只鸡蛋的投影,请左右及中间座位的学生分别说看到的鸡蛋是什么形状的。这样,引导学生弄明白,他们看到的鸡蛋形状不一样,是因为他们所处的角度不同。进而更好地理解老师的话明白老师这样做的目的,进而突破教学难点。。
4、渗透归纳概括能力的训练。在学生听老师读课文时我布置了这样一道思考题:想有想,课文讲了达。芬奇的什么事?在学生回答出课文是讲达·芬奇画鸡蛋的事后,在表扬学生的基础上说:“要是把达·芬奇什么时候,谁让他画鸡蛋也说清楚,就更好了。谁来试一试。”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把话说具体,初步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5、教学中重视学生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读中巩固生字,感悟语言。让学生反复读重点句子,在读中理解,读中揣摩,读中品味,读中有所感,读中有所悟,读中进行简单的积累。
需要指出的是,指导感情朗读,由于学生小,所以我更多的是指导学生把某些重点词加重语气的读法引导和渗透。要在学生懂得怎样读的基础上,再入情入境地读,具体实施时我注意形式多变,或评或读,或指读或练读,或齐读,在读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如老师在指导学生理解句子的基础上,及时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表达相同的内容,在句子训练中,不仅要求学生把话说对,而且还要求学生把话说好,说活。这样不仅初步培养了学生概括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无论是概括课文内容、理解词句,还是用不同的方法来表述句子,都注意使每个学生有说话的机会体现公平施教的原则。
古人云:“感人心者,先莫乎于情”。我在教学中,始终通过充沛的情感,用生动的语言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使作者、教者、学生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
总之,我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力求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情感熏陶的有机结合,既突出重点,又突破了难点,较好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画》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教材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正确理解教材有助于课程的顺利展开。我说课的内容选自人民美术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第6课,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主要展示了黑白装饰画的装饰美感,并引导学生通过点、线、面造型和反白效果来装饰画面。通过这节课的探究学习,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物象的好习惯,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大胆创造美的能力。
二、说学情
合理把握学情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具体落实,我面对的学生群体特点如下:九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广泛体验,产生了与评价艺术作品的艺术性、感染力、表现力等艺术手段有关的情感体验,审美观念正逐步形成。不过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有装饰画的造型经验和能力,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我将通过图片欣赏,引导学生多观察,掌握用不同表现方法及装饰手法创作一幅有美感的黑白装饰画。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学情的掌握,我确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黑白装饰画的美感,学会黑白装饰画点、线、面的表现方法和夸张变形的装饰手法,创作一幅有创意和美感的黑白装饰画。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和动手实践,能够创作一幅具有装饰美感的黑白装饰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成善于观察,勇于创造的行为习惯。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我的教学目标,为了使课程有的放矢,我设置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重点:学习黑白装饰画的表现方法及其装饰手法,感受黑白装饰画的独特魅力。
难点:创作有装饰美感的黑白装饰画。
五、说教学方法
依据“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我将采用谈话启发法、趣味提问法、小组讨论法和示范教学法,从而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
六、说教学准备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我做了如下准备:多媒体课件、铅笔和素描纸等。
七、说教学过程
下面就是本次说课的最重要部分,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激趣导入
我将出示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题目,说一说熊猫一生当中最大的两个愿望是什么?学生回答后,引导他们感受黑与白的朴素纯净之美,从而导入课题《黑白装饰画》。
通过这种脑筋急转弯的导入方式,营造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发散思维,从而克服学生接受知识的畏难心理并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环节二:描述分析
我将用多媒体展示黑白装饰画《乡村少女》,请学生仔细观察思考,然后向学生提问:这幅作品描绘了什么内容?画面给你什么感受?结合画面内容,学生可以思考得出画面描绘了一个扎辫子的小女孩挎着装鱼的篮子的形象,给人一种简洁与凝练的质朴之美。接着追问:画家如何表达画面效果的?学生思考可以得出画家运用黑白两种朴素、纯净的色彩进行表现。白色的辫子反衬出深色的衣服,同时篮子也是通过篮子里黑白相间的鱼反衬出它们的可爱形象的。教师总结出画面利用黑白两种朴素纯净的色彩,用简洁和凝练传递出“海纳百川”般丰富的审美信息,画面运用黑白互衬的手法表现事物,以少胜多。
然后我会出示带罐子的静物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内容,说说运用了哪些创作手法?并说说画面物体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出:画面综合了点、线、面多种造型因素,大胆将室内外景物组合在一起,并进行概括、夸张和变形造成的装饰效果。
继续引导学生观察无装饰与有黑白装饰画猫的形象,对比分析它的装饰美。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出装饰过的猫身上布满花朵纹样,这种手法属于添加法,是我国民间美术中常见的装饰手法之一。
通过这样循序渐进、层层设问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体会黑白装饰画的美感,学习其表现方法和造型手法,从而能自主创作出一幅有装饰美感的黑白装饰画,符合本阶段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认知规律。同时通过小组讨论的活动方式,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之间发生碰撞,激发更多的探究性思考,养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
环节三:示范讲解
我将根据一组静物照片示范一幅黑白装饰画。让学生了解黑白装饰画创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即创作时要对静物形体进行夸张、变形、排列或简化,抛弃其固有色,采用黑白色进行点线面的重组,表现画面独特的装饰美感。这一过程体现了美术课程重视对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及时解决技法上的难点。
环节四:实践展评
接下来便请学生选择喜欢的题材和方法,自主创作一幅黑白装饰画。在此期间我会巡视指导,积极发现学生中的优秀作品,对部分学生进行技法指导。
创作结束后,我会请学生将作品展示出来,组成黑白装饰画展,并请他们介绍自己作品,同时请其他学生从画面内容、表现方式和装饰效果等角度欣赏交流,我会进行鼓励性点评。
这一环节体现了新课标中教学评价对象和方式多元化的要求,利用自评、互评和师评的方式能够检验本节课的教学成果,激发学生向更高目标努力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环节五:小结作业
课程最后,我会请学生主动汇报本堂课的收获和体会,来对本课知识进行梳理并进行情感升华,让学生认识到黑白装饰画我们生活带来的美感。作业是请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尝试用黑白装饰画的方式把它们描绘下来。
这样开放的作业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美术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
八、说板书设计
为充分体现课程内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设计简洁、清晰、重难点突出。
《画》说课稿12
各位老师,各位评委: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所选课题是人美版第五册第六课《红色的画》。
本课是小学阶段第一次接触色彩知识,它与第七课《黄色和蓝色的画》有着紧密的联系,都是以“造型。表现”为主的学习领域。学生通过学习,认识三原色,感受红色画面特有的美感,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调动、引导学生的求知,给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使学生从盲目、随意地涂抹色彩,转向有意识地运用色彩来作画。
我校学生大多生活在城市,接触自然机会较少,在讲述农民画《剥玉米》时,孩子很难体会到农民丰收时的忙碌与快乐。在解决这一难点时,我利用信息技术将音乐与绘画相结合,给学生提供图文声并茂的多重感官综合刺激,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激励其情感,使他们通过音乐欢快的节奏,感受到农民丰收时的喜悦与忙碌。随后我又乘热打铁,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大量摄影、绘画资源,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启发他们联想到自己生活中常见到的以红色为主的物象和场面,激起孩子创作欲望。学生经过亲自动手、亲身体验,实现了师生的互动及交互性,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提高了课堂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是我对本课制定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流程。接下来我将以微型课的形式向大家展示我的教学过程。
上课,同学们好。老师听说同学们很爱看魔术,今天就让我为你们表演一个(播放第一段视屏)。这些颜色还能还原么?大家很犹豫嘛,事实胜于雄辩,我请一位同学上台试试吧(播放第二段视频)。看来红、黄、蓝是无法调和出来的,所以我们称之为“三原色”(出示课件)。这三原色中的红色可是咱们中国人喜爱的颜色,它也是我们国旗的颜色。那用它画出的画会是什么样?这些画又会给我们怎样的感受?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一同走入第六课《红色的画》。第六课里的画都是红色的画么?这么肯定!说说你是如何判断的?对,以红色为主的画就是红色的画。老师要考考你们(出示课件)。三幅画中哪幅是红色的画?说说你对其他两幅的理解。
这幅《剥玉米》出自我国民间艺人孙佃珍(出示课件)。瞧,画中央的那位阿姨正使劲的掰着玉米,她的身边围绕着飞翔的小鸟、奔跑的白兔还有背着大箩筐的毛驴,他们想要表达什么呢?老师这有两段音乐,你觉得哪段更符合画面?让我们和着欢快的乐曲再把画好好欣赏一下吧。现在谁来说说这幅画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那红色带给人怎样的感受(出示课件)?热烈、欢快、喜庆、奔放。
小组讨论一下,世界上有哪些东西是红色的?生活中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使用红色(出示课件)?大家说了很多,老师通过网络也搜集了不少,咱们一起看看吧(出示课件)。当这些摄影作品变成绘画那会是什么样?瞧红色的背景映衬出新娘洁白的婚纱,多喜庆呀!过年啦,过年啦小朋友们的花灯把小院照得红红火火!奥运冠军李宁点燃了激情的圣火!红色的房子多漂亮。小动物们在干嘛?对,唱歌跳舞,还有的在赛跑。如果要你画一幅红色的画,你想表现什么内容(出示课件)?大家说的真好,请你仔细阅读作业要求,然后用红色画出你心中的那份快乐与激情。
请各小组选出最棒的画,送至讲台前。谁来说说你最喜欢哪幅画,为什么?
课下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出示课件),我们能以红色为主画一幅画,是否还有别的颜色为主的画?它们又会给我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将你搜集到的资料发表到班级QQ群或个人博客中。
教学反思(课件):本课通过充分、灵活地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师生与多媒体的互动有机交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画》说课稿13
一、说教材
声音有很多特点,如强弱对比、节奏快慢、高低起伏、音色的区别,一年级的音乐课使学生大致了解了声音的强弱、长短等特点,本课的学习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新奇的,教师不仅要设计好如何逐步深入的引导,还要对学生的各种说法和想法都细心倾听,加以肯定和赞扬,让同学能够体验到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的参与感。从心理学角度讲,美术与声音易形成色、听联觉,它是由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活动,并相互融合得到一种创新性的新感觉。本课通过让学生对各种声音的听觉感受、心理感受,引导学生合理运用点、线、面进行艺术创造,画出的感觉最好能引起观者的共鸣。怎样才能让学生从有序或无序,甚至是杂乱无章的线、色彩构成中,感悟到声音的存在呢,我根据教材的特点,进行了一次探索。
教学目标
1、感受声音的魅力,对自身的听觉进行初步的关注和了解。
2、用不用的点、线、面、色描绘听到的各种声音。
3、激发热爱生活、关注自我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不同的点、线、面、色表现不同的声音。
教学难点:声音的表现和自我感觉、自我意识相联系。
二、教法指导
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我主要采取“讲授法”、“欣赏法”、“演示法”和“启发──引导法”,从乐器的声音到生活中其他的声音再到音乐为主线,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尝试让学生对自身的听觉和视觉形成通感。
三、学法指导
想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用点、线、面去恰当的表现声音是一件困难的事,因此先让学生尝试,自由的表现,再利用大量实例和图片欣赏分析慢慢形成一种联觉,并通过老师示范,能够大胆地画出声音,
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都全方位的渗透到教学程序中去。
四、教具和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响板、碰铃、有关声音的录音、音乐、范画、白纸、彩色纸、水粉颜料。
学生准备:水粉工具、油画棒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由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学生作业、总结四个环节组成。
在上这堂课前上一堂预备课,认识水粉画的工具材料,讲授执笔方法,并体验水粉的特性。
<一>、激趣导入,设疑创作
1、 谈话: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课堂来了几位新朋友,它们平时只出现在音乐课上,不过它们今天要来美术课凑凑热闹了。看,我们第一位新朋友迫不及待要闪亮登场了。(师拿出响板)见过他吗?谁能让它发出声音?
请1位学生敲响响板。
2、 提问:谁能敲出不一样的声音来?
请1-2位学生尝试,师稍加引导学生发出弱的声音,并给予鼓励。
3、 师小结:你们听出声音的不同了吗?声音是有强弱的。像响板这样的打击乐器还有很多,比如鼓,它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打击乐器,虽然我们课堂里没有鼓,但可以发明创造鼓。
老师示范一个“鼓”声,用铅笔敲击讲台。
提问:你们也能发明创造一种“鼓”声吗?提示:借助外物或用身体的某一部位。
4、 过渡:这些“鼓”声好玩吗?可是听过之后就没有了,谁有好办法把它留下来?
全班学生尝试用水粉画或油画棒用点、线、面中合适的一种美术语言画“鼓”声。
(板书点、线、形状课前贴在黑板上)
5、 介绍自己是怎么画的?为什么这样画?
师简要评价学生的作品,小结:像这样短促的鼓声,我们可以用不同的点表现出来,声音强我们可以用力点或者把点画大一点(可用大号笔画),弱的地方我们可以画的小些、轻些(可用小号笔画)。
6、 揭题:通过小朋友们的尝试我们知道原来声音是可以画出来的。(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低年级儿童喜欢游戏是天性,所以在导入设计了游戏环节,活跃课堂气氛,也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降低难度,让学生哟选择性地初步尝试鼓声用美术语言表现。
<二>、由扶到放,个性创作
1、 谈话:看到第一位新朋友这么受欢迎,我们第二位新朋友也很着急要出场了。(师拿出碰铃)
2、 提问:谁能让它发出声音?
请1位学生尝试敲碰铃,第一次捏着绳子敲,第二次捏住碰铃敲。
3、 引导学生了解声音的长短:两次碰铃声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碰铃碰在一起发出的声音是不是一下子就结束了?那我们用点还能表现出来吗?
请2位学生到黑板上尝试画碰铃声。
师评价作品并在学生作品上示范:线条有不同的形状,碰铃声开始声音大,后来越来越小,线条可以画的粗细不同,线条的长短也能表现出声音的长短。
【设计意图】用碰铃的声音让学生感受到声音有长短的特点,并让学生联想到线条也有这样的特点,还让学生了解线条不仅有长短,还有粗细、形态的不同。
4、 欣赏大师作品
(1)、谈话:不仅乐器能发出声音,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的声音,绘画大师们怎么会错过神奇的声音世界呢?
a、PPT出示德库宁的《喧闹声》。
b、提问:你一眼看到什么颜色?红色让你想到什么?
c、听一听喧闹声
d、师解读作品: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大片鲜艳的红色块,激动的笔触像各种声音混合在一起分不清,这种感觉和喧闹声相通,所以就有了《喧闹声》这幅画。
(2)、出示《消防车的声音》,请一位学生模仿消防车的声音,再听消防车的声音。
提问:他画面上为什么会出现红色和蓝色呢?想到了什么?
师描述:不同的颜色给我们不同的感觉,红的像火,蓝的像水,通过画面与声音的结合,仿佛看到这样的画面:着火了,火光冲天,消防车呼啸而来,水从天而降,消防车的声音和水与火的颜色巧妙结合起来。
5、欣赏同龄人作品
(1)让学生先听一听这三种声音,分别说说是什么声音。
(2)谈话:听完这三个声音再看看画面,你们来猜一猜,哪一幅是描绘的小虫的叫声,哪一幅是外公的呼噜声,哪一幅是婴儿的笑声?
提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它是怎么表现的?
(3)师描述作品:夏天的田野里、草地里,有很多小虫子在叫,有的在聊着天,发出“吱吱吱”的声音,有的在唱着歌,发出“唧唧唧唧~~~~~~~~”的声音,小虫子们的声音一起弹奏了一曲夏日协奏曲,这个小朋友用很多点和线条表现出了这种感觉;外公的呼噜声忽高忽低的,他用折线表示外公打呼噜的节奏,呼噜声有点毛躁,所以我就在外围加了一圈黑边,而且他的胡噜声还是带转弯的呢,外公的胡噜声真烦人,搞的这个小朋友都睡不好觉了,于是他就咳嗽了两声,还真管用,外公的胡噜声变得越来越轻,到后来就听不见了,你们看,它的折线也变得越来越平,到后来变成小点,最后就不见了,小作者用不同的点、线、面表现得多形象啊;这弯弯的线条越来越大,有疏有密,好像抱在妈妈怀里的婴儿笑声越来越大声,越来越开心。
【设计意图】两个层次的作品欣赏主要是通过语言描述让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找到契合点,进一步了解如何表现声音,并在范画里学到方法。
<三>、拓展思维,乐趣创作
1、 谈话:作曲家们用各种乐器在一起演奏,就变成一曲曲美妙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a、播放几小段音乐:优美的曲子(梦幻之风)、男声童声对比唱、斗牛进行曲、喜庆的音乐(步步高)。
播放完第一段音乐进行描述并用水粉示范讲解:听这音乐让老师感觉很梦幻、颜色五彩缤纷,还能听到风的声音,我用色块和线条来表现它,听,这里声音变奏了,变得厚重些,我用较粗的线条。听着这优美的旋律,我的心情也会变得很舒畅,可以把所有的烦恼都忘掉。特殊技法指导:笔头同时沾取几种颜料不调匀能画出很丰富的线条和色块。
b、引导男声童声音色对比:大人的声音给你什么感觉?小男孩的声音你觉得怎么样?可以怎样表现出他们的区别?
c、斗牛曲欣赏,身体、手势跟着音乐摇摆。听着这音乐你想干什么?为什么呢?(节奏强烈,短促而有力的声音,也有长音
d、喜庆的音乐仿佛到了欢乐的节日,你想到了什么美术语言?你会怎样表现呢?用什么颜色?
2、 听了这么多音乐,哪一段最打动你?用喜欢的方式把它记录下来,要求跟老师画不一样的音乐。
3、 学生展开创作,师巡回辅导。
4、 作业展评
自评:1-2位学生自己介绍画的是哪段音乐,
互评:你要给他提点什么建议,让他画的更恰当、更美?
同一种音乐放在一个展板里,看看别人跟你画同一首音乐是怎么表现的?不同音乐又是怎么表现的?学习学习新的方法。
师评:以鼓励为主。
【设计意图】在示范的环节老师主要讲解这段音乐给我的感受,然后怎样用点线面怎样表现这种感受,一年级学生对音乐欣赏的能力有限,所以得更多地靠老师的描述、引导,欣赏几段风格不同的音乐,让学生多方面感受声音的魅力,在展开创作的时候也能更好的选择,作业也能呈现多样化。
<四>、总结
结束语: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用手里的画笔画出的色彩斑斓的声音,大自然里还有很多奇特的声音,课后我们可以用油画棒或撕纸的方式表现你感兴趣的声音。
【设计意图】这堂课主要是用水粉画尝试画声音,但是声音是可以用多种方法表现的,学生课后可以去尝试。
《画》说课稿14
尊敬的各位专家:
你们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画》的第一课时。我将从说教学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目标
我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偏旁字归类等方法,认识是个生字和两个偏旁,会写“来;、去”两个生字。
2、朗读课文,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
3、联系生活经验,理解“有———无”“远——近”“来——去”3组反义词。
我确立此目标有以下四点依据:
一是基于对课程标准学段目标的理解:《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感悟”、“体验”,都是以读为本,读是语文教学重要手段。读的实践越多,自然感悟越深,体验也越深。“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一篇文章,读得多了自然就见其义。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他们接触的字词量极少,这首古诗的意思非常浅显,只要他们反复地读,在哪结合图画,都能够理解其义,并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
二是基于对单元重点项目的理解:
本单元主题为“识字”,教学要点就是认识60个生字和10个偏旁,会写23个生字和2个笔画,能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借助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反义词识字等多种方法识字,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喜欢学习汉字,能正确的朗读课文,感受古诗描绘的景色。
三是基于对教学内容的认识:《画》是人教版新课标部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识字部分第一课的内容,这是一首五言谜语诗,诗人用优美、易懂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山水图,扣住“画”这个谜底,抓住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课文里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的美感。图文对应,能使学生有滋有味地看图读文,感悟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色。
四是基于对一年级学生学情的把握:《画》这首诗表现的山、水、花、鸟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是非常亲切与熟悉的,这无疑会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信心,而且他们刚学完汉语拼音,现在孩子们学习汉字是很有激情的,课堂中要以兴趣引导学生学习。
2、据此我确定教学重点是正确的朗读古诗,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识记生字。教学难点为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认识走之、斜刀头2个偏旁。
二、说教法。
新课程标准中提倡“识写分流”的识字教学新理念。我在教学本课生字时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通过前面学生反复地读课文,再让学生圈出自己已经认识的字,这时大部分学生都能认识所有的字。现在的识字不是像过去那样孤立地一个个学习生字,而是把生字直接放到课文里去识记。当生字与生动有趣的课文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识字难度就大大降低,这不是抽象的识记,而是一种有意义、有趣味的识记,孩子们通过反复阅读,不知不觉间就把生字记住了。除了随文识字,还通过偏旁归类,近反义词的方法进行识字,让学生习得方法。
在教学中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让生字不断再现,不断重复,反复强化。
三、说学法
本课我采用的是朗读法、观察法、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
(1)朗读法,一年级的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就是朗读,通过反复的朗读让学生感悟诗中描绘的景色,并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2)观察法,本课我配有多幅插图,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发现图与诗联系,并利用课件展示达到识记生字的目的。
(3)自主学习法,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在适当引导中让学生自己观察图片,并说出自己看到的画面,通过观察发现同偏旁的字,引导学生学会自学,找到识字的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通过猜谜语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老师范读课文,让学生猜猜这首诗的谜底是什么?对学生来说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要想知道答案就需要认真学习课文,由此引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
(二)初读正音,感知课文
出示插图,由看画引入读诗,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发现图中有诗,诗中有画。在读诗看画中认识事物和生字,把读诗、学字引入活动情境中,引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致。通过画和文的结合,帮助学生提取诗中的信息,在对比中领会诗句的意思,从而体会诗句描写的奇怪现象,原来诗句说的是“画”。
(三)认读生字,指导朗读
本环节遵结合古诗这个语境,不仅能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意思,而且还能在语境中加深对汉字音、形的印象,感受汉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先看图读诗句,再识字。通过初读古诗,读通句子,认读和积累本诗中的词语,学生们扫除了生字障碍。读通、读顺了课文,对课文的内容、思想也有了整体的感知。通过多种方式的诵读,引导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感悟和体验语言的优美。教给学生加一加,换一换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反义词的意思并巩固识字。
(三)书写指导
1、引导学生观察,注意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老师边范写边提示书写要点及关键笔画,学生跟着老师一起书空。感悟书写规则。
3、学生在书上描红,然后自己练写,加强记忆。
(四)回顾总结,布置作业。
把今天所学的生字书写在作业本上,加深学生的记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五、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由于缺乏教学经验,没有充分掌握学生的情况,自己的准备也不是足够充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1、由于学生年龄小,课堂上不时地乱动、坐不住,而我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紧紧停留在表面,缺乏实效性和趣味性。
2、由于时间的限制,对个别学困生关注不够,他们参与还不够积极、主动。
3、课上对学生的即时性评价,仅停留在口头褒扬阶段,实效性不强。
4、时间把握欠妥当,前松后紧,使得后面的教学草草了事,自己也临时对预设的教案进行了调整,连板书设计也未能按计划完成。
5、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唱读的纠正:针对以上存在问题,今后打算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1、认真学习《新课标》、《语文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合理的三维目标,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并突破重、难点。
2、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具、学具的准备,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备好课为上好课奠定基础,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3、用新颖、灵活的教法来指导学生轻松、愉快的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并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变学会为会学、变不爱学为爱学、乐学。
4、教学中尽最大努力关注学困生,对他们多提问、多鼓励。要进行分层教学、分类要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5、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要多元化,真正做到师评、生评、生生互评相结合,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
6、每上完一节课及时撰写教学后记和心得体会,多问几个为什么,在反思中不断完善,力争使自己的教学艺术有所提高。
7、多和带同头课的老师交流,并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学习他们的丰富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画》说课稿15
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朝阳市朝阳县尚志乡中心小学教师,金国杰。很高兴能够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学科。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辽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9个主题活动《奇妙的指纹》。
一、选题背景
指纹是指人的手指末端指腹上凹凸的纹路。指纹在现代生活中应用也很广泛。四年级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如何让学生关注生活,具备问题意识是本主题活动的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分析得出结论,从而使学生养成注重事实,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良好习惯。
二、设计理念
“以自主探究为核心,以创新发展为目标”是综合实践学科的教学理念。因此,在《奇妙的指纹》这一主题活动的实施中,我和学生一起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指纹的种类和独特性;通过动手实践学会拓印指纹;通过调查了解指纹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合作探究中创造出有趣的指纹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这个主题活动分为以下五个阶段来进行:
第一阶段 观察指纹 生成问题(1课时);
第二阶段 知识交流,研究问题(2课时);
第三阶段 制作指纹分类表(1课时);
第四阶段 创作有趣指纹画(1课时);
第五阶段 拓展活动 总结评价(1课时)。
我今天主要介绍第四阶段——创作有趣的指纹画。
三、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认识指纹的类型,学会用拓印的指纹经过加工、组合、拼摆成有趣的指纹画。
2.技能目标:
通过调查、分析得出结论,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合作,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自我展示能力、动手实践能力。
四、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动手实践能力,掌握了一些绘画技巧和活动方法,能较好的完成本次活动。
五、活动准备
课件、白纸、水粉色、印泥等。
六、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整个活动主要分为五个阶段:我先把前几个阶段做个简单介绍,重点介绍第四阶段段的教学过程。
(一) 观察指纹 生成指纹研究问题(1课时);
本阶段的活动中,我让学生认真观察自己手上的指纹,并说说产生哪些疑问?让学生带着求知的欲望,一起来探索指纹,激发学生深入研究指纹的兴趣。并设疑:1、为了使我们研究指纹更方便些,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2、你有什么办法把指纹取下来吗?
3、展示比较拓印成果,引导正确拓印方法。
4、再次拓印指纹。
学生在动手实践拓印指纹后(图片),提出了诸多相关问题,经过筛选、分类、归纳总结、最后我们确立了4个子课题:(课件)指纹的形成。指纹的类别、指纹的作用与应
用、指纹和命运的关系。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研究的子课题,并形成四个研究小组,我根据学生
的特点,适当调配,尽量使每名学生在活动小组中都尽显其能,更好的完成本次活动。
(二) 知识交流,研究问题(2课时);
在这一阶段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小组同学除了在上网、图书馆查阅了大量资料外,还通过走访、调查、询问父母、老师等方法进行了探究,分析得出结论,在班内交流。其中第四小组的同学们,在调查指纹和命运的关系的时候,组内同学自制了调查表,走访了各行各业人士共120人,但在整理的时候遇到了难题。(图片)这时我及时指导他们将其分类,筛选、归总,从而得出结论指纹与命运的好坏毫无关系。
(三) 制作指纹分类表(1课时);
本阶阶段通过让学生们自己制作指纹分类表,建立自己、家人和亲戚朋友的指纹档案,这样不仅增进亲情、友情的亲密度,还可以留作独一无二的纪念品。在加强情感交流的同时又能让其更好的与他人沟通。
(四) 创作有趣的指纹画(1课时);
经过以上几个阶段活动,孩子们都迫不及待的想用自己的指纹画各种有趣的指纹画。于是我为孩子们搭建了表现平台——创作趣味指纹画。这也是我本次说课的重点。在本阶段的活动中我设计了激趣导入----分组实践----设计制作----成果分享----交流评价----活动小结六个环节。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
教师:同学们回忆下指纹的特性是什么?有几种类型?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呢?你们知道指纹除了这些用途之外,它还能做什么吗?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播放指纹画)这些美丽的图画,用一根手指就可以完成了。大家想不想试一试?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创作《指纹画》。(板书课题)
【这样做是为了将前一阶段的活动过渡到本阶段,运用多媒体展示指纹画的形式呈现,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作的欲望,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之中。】
第二环节:分组探究、实践
我引导学生:大家在设计制作之前,先来探究一下用指纹作画应该掌握哪些作画技巧呢?
学生讨论、探究后,汇报:(视频)(应该先掌握拓印指纹的方法、了解拓印出的指纹形状、了解印染颜色的深浅等。)
我引导他们:下面把你们的方法亲自实践一下吧!
学生开始动手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有的学生在自制印泥时水分的多少拿不准;有的印出的指纹不清晰;还有的印出的形状和想象中的差距很大。)我适时参与其中,和他们一同寻找解决办法。
实践过后,我将出现的问题归类呈现于课堂上:在刚刚的实践中,你们都运用了哪些方法?发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呢?
学生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一一汇报:(视频)
(1.拓印的方法有:勾、抹、印、点等方法。
2.印染颜色的深浅、清晰度等与水分的多少有关。
3.可以用五颜六色水彩粉制作拓印的印泥。
4.开始先用铅笔勾勒出设计图案的轮廓,有了经验后,可以根据指印的大小和颜色,直接作画。)
我随即大屏幕出示:(指纹作画技巧)
教师:掌握了这些方法后,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创作了,在创作之前老师有个温馨小提示:(大屏幕显示温馨提示)
1、注意印泥的水分掌握。
2、用后工具摆放要整齐。
3、合理分工,合作完成。
4、保持卫生,注意安全。
【我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作画技巧,并尝试在实践中体会技巧,使学生能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合作,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环节:设计制作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先构思,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创作属于你们的作品。看哪组最有创意!好,开始创作吧!(播放音乐,教师巡视指导)(视频)
【在此环节学生学会用拓印的指纹经过加工、组合、拼摆成有趣的指纹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充分得到锻炼,合作意识也相继增强。】
(制作时,第一小组对小狗的形状把握不准,我及时参与,倾听他们的想法后,和他们一起动手制作,享受创作的乐趣。)
第四环节:成果分享
同学们,作品完成了么?请同学们按小组的顺序把作品贴到黑板上,共同分享一下吧!(视频)
通过展示作品,让他们较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自我展示能力。
第五环节:交流评议
教师:这么多漂亮的作品中你最喜欢你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来评一下评吧!(学生评议)
通过引导学生交流评议,使学生能正确看待事物、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倾听和接受他人意见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六环节:活动小结
教师:孩子们,今天的活动,不仅使我们身心愉悦,还掌握了很多知识和方法。课下带着同学们送给你的意见和建议,和家人、朋友或同学继续创作更多更美更新颖的指纹画吧。
我通过对本次活动的肯定和总结,让学生在享受活动带来快乐的同时学会与更多人交往,将本次活动延伸。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简单明了,能更好的突出本阶段的活动主题。
奇妙的指纹
指纹画
作画技巧: 作品展示:
温馨提示:
(五) 拓展活动 总结评价(1课时)。
在本阶段我通过实验教学生如何提取指纹,将指纹的应用进一步拓展到生活之中,本主题活动也便迎来了总结评价阶段。这是两个评价表,(图片)一个自评表,一个互评表。我让学生通过自评、小组互评、全班评议等方式进行评价,提高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与欣赏能力。
七、活动效果
本次主题活动,学生们知道指纹的类型,了解指纹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指纹与命运没有关系等,并利用指纹创作了各种有趣的图画。对指纹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通过活动,加强了学生对资料搜集、整理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八、活动反思
本次主题活动,我意识到动手制作这一部分是难点问题,有些孩子对图形的把握还存在一些困难,我没有在制作之前做基本图形的画法、颜色的搭配等方面的指导,所以在制作时延时,部分作品效果不太理想等问题出现。由于我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还处于成长阶段,说课中一定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希望能够得到各位专家的指正。同时对各位领导给予我的这次学习和提高的机会,表示深深的感谢!谢谢大家!
第五篇:《画》说课稿
《画》说课稿
一、说教材
《画》是一年级上册一篇主体课文。这是一首五言谜语诗,诗人用优美、易懂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山水图,扣住“画”这个谜底,抓住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课文里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的美感。图文对应,能使学生有滋有味地看图读文,感悟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色。编者将这首诗安排在拼音单元教学内容完成之时,可能正是考虑到学生通过之前一个月左右对声母、韵母及特殊拼音规则的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拼读能力和较强的拼读兴趣,借机巧设一首绘景美、韵味足、字面浅的五言谜语诗,让学生既能“现学现卖”尝试独立拼读识字,感受其中乐趣,又能在自己标准的普通话诵读中去感受诗句美。另外本文识、写字考虑到了拼音知识点的点拨、强化,无形中对拼音单元的学习进行了反馈。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根据学生认知水平,我为本课拟订了以下四个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拼读拼音,读准古诗的每一个字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的诗句,试着背诵。
2、随文识字11个,会写4个字。
3、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4、生通过师点拨个别字词、图文对照感悟诗情、品读诗韵,在自己的美读去享受诗与画中鸟语花香、山水相衬之美。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正确拼读拼音,读准古诗的每一个字音。
2、会认11个字,会写4个字
教学难点:
1、读准诗句中“山有色”一词
2、掌握“去”、“来”的笔顺及关键笔画
3、学会通过读好诗句中的反义词读出诗句的美感、韵味。
四、教师教法
创设“赛诗会”情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运用启发式、点拨式教学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自主拼音识字、实践情感美读诗,在学诗的过程中去发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五、学生学法
让学生通过“圈”找出生字,用自己喜欢的办法去识字。用五星勾出翘舌音帮助正音。通过师渗透“远近”这组反义词,尝试找出其他几组反义词。然后尝试透过图文对照理解诗意、感悟诗画美,自悟读诗韵律感。
六、教学程序
(一)激趣开场、创设情境
创设“赛诗会”情境,从学生表演、诵读已学过的诗带动一股爱诗热情,教师借机参与其中吟诵《画》引出本诗的教学。
(二)自主识字、尝试读诗
学生自渎《画》,用“圈”的方式找出生字并用拼一拼的办法认识它。学生尝试读诗,师正音,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字音的检测,激发学生赛读兴趣,让他们都愿意读好、多读。师点拨画五星标注翘舌音的办法强化普通话对字音的讲究。生从读通一句逐渐训练读通全诗。
(三)点拨字词、自悟韵律
组织“赛诗会”在学生评,老师评的过程中随文识字、自渎诗、互比较、自悟读本诗节奏与韵律
(四)图文对照、读出美感 图文对照,感受画中的诗,诗中的画,领会几对反义词的意义,体会山水花鸟相衬的美,从而自发的美读古诗。
(五)游戏激趣、巩固识字
通过翻滚列车、邮差寄信、画中藏宝等游戏让学生在快乐中识字,巩固随文识字效果
(六)静心观察、乐中书写
在学生在音乐中赏字、陶冶情操、静心学写字
(七)拓展训练、模拟作诗
出示三幅山水画,选一幅自己喜欢的画,用上反义词仿写一两句诗。
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
通过学生反复地拼读,同桌正音等方法,使学生读准每一个字音。学生通过听,自由朗读,同桌互读,分小组朗读,齐读等不同的训练方法,能够流利地朗读古诗的诗句,试着背诵。让学生反复地读课文,无形地识字,再通过多种形式读诗及趣味游戏方法巩固生字。通过学生自己找反义词,读反义词,理解反义词,进而达到自己尝试读出韵律感、节奏感,读出自己从诗、画中体会到的真情实感。在音乐中陶冶诗情,让学生不仅喜欢读诗,还愿意写好诗中的字。
八、抓关键点的方法
本诗的教学我主要以读为主要教学活动,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在各种不同的目标引领下让“读”贯穿学习始终。老师在其中少范读、带读,把充分读诗的机会交予学生,而老师在其中只需借机点拨关键点,让学生能自信、自学、自渎、自赏、自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要给学生一个较为开放的学习空间,使他们自主学习显现出来的个性能得以张扬。
九、板书及习题设计
板书: 画
远 山 有 色
近水 无 声
去 花 还 在来 鸟 不 惊
习题设计:
出示三幅山水画,选一幅自己喜欢的画,用上反义词仿写一两句诗。这个设计从课本出发,激发学生创作诗句的兴趣并且渗透反义词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