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紫藤萝瀑布教案
紫藤萝瀑布教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内容及作者的感情变化,感悟中心。2.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掌握生动的词汇。3.学习文章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多形式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中心。2.了解作者的经历和写作背景,从而掌握文章主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重点难点】
1.朗读;揣摩、品评优美语句、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2.体悟作家对生命的感悟和赞美。3.通过想象,将抽象的写景文字感知为生动的景物描写;揣摩字里行间流露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接触过许多花草树木。大千世界,一草一木,只要你去细心体会,都会从中得到许多启示,面对不同的景物,在不同的心情下,都会产生不同的情感。《紫藤萝瀑布》的作者就是在自己弟弟身患绝症死后,自己面对紫藤萝花产生的感想。在这样的心情下,面对着盛开的紫藤萝,他所见所想到的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作者的文中去领略一下。
二、自主学习。1.作者简介。
宗璞,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精华,学养深厚,气韵独特。“文革”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红豆》《不沉的湖》《知音》等,“文革”后,有短篇小说《弦上的梦》、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2.相关背景。
宗璞家人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在作者的心头。在拨乱反正后的1982年5月,作者的小弟又不幸身患绝症,作者异常悲痛。她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株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的由衰而盛,感悟到生命的永恒。于是在其弟逝世前写成此文。3.给下列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迸(bèng)溅 伫(zhù)立 伶(líng)仃(dīng)忍俊不禁(jīn)仙露琼(qi......óng)浆 盘虬(qiú)卧龙 嚷(rāng)嚷(rang)笼(lǒng)罩 挑(tiǎo)逗 .....船舱(cāng)fēng蜂围蝶阵 níng凝望 .4.整体感知。
(1)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我的感情由“焦虑和悲痛”变成“精神宁静和生的喜悦”。紫藤萝花强烈的生命气息感染了“我”,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迷,手足情的。(2)作者对生命感悟到了什么?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3)试着找出最能表现文章主旨的句子。说说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主旨句: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理解:人生不会一帆风顺,常会遇到坎坷,就像花一样。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群体的生命是永恒的。无数个体的生命汇成了群体永恒的生命。群体生命是个体生命的延续。
(4)从全文来看作者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来行文的?
比喻,拟人,对比,象征,托物言志的手法。
三、合作探究。
1.文首句“我不由地停住了脚步 ”的原因是什么?独句成段这样写有何好处? “我不由停住了脚步”说明紫藤花的美丽,作者是因为心有所动而止步。“不由”在这里点了作者从沉思到惊醒到被吸引的过程。那么他为何而沉思,又被什么所吸引了? 这里的独句成段,既是作者内心的反应,又为全文埋了悬念伏笔,引出下文。
2.结合全文意思品味最后一段的含义及作用。
含义:“我”被紫藤萝的生命力感染和催促,决定尽快投身到生活中去。作用:照应开头,深化主题。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研读赏析。
(一)2—6段。从第2段,作者开始正面描写紫藤萝,描绘非常形象、优美,同学们读2—6段,要求读顺畅。1.合作探究。
(1)按顺序说说描写的对象(这5个自然段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的)
按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描写。描写了“一树花”(花瀑)、“一穗花”(花穗)和“一朵花”(花朵)。(2)说说描写的角度和方法。
从形象、颜色、情态等角度描写。方法:比喻、拟人。描写形象的:
“只见一片辉煌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
每一朵花,像“帆”,如“舱”。描写颜色的:
“一片辉煌的淡紫色”,“紫色的大条幅”。“上深下浅,好像紫色的沉淀” 描写情态的:
花儿“推着、挤着”,“嚷嚷”“我在开花!” 比喻和拟人:
以“瀑”为比喻,赞美花之茂与繁。以“欢笑”、“挑逗”等拟人手法,突出花具有人的灵气,这样将比喻、拟人交替使用的还有用“帆”、“舱”喻花朵外形,用“忍俊不禁”拟花朵的情态,生动而形象地传达出花朵美丽娇媚的特征。2.品读交流。
本文从形、色、味、神等多方面对紫藤萝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请分别找出一些句子,试着用“我欣赏的佳句是,它运用了 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在于 ”的句式说说你的体会。(1)整体形状——瀑布、条幅(2)局部形状——帆、舱(3)整体颜色——淡紫色
(4)局部颜色——紫色(上浅下深)(5)香气——淡淡的,似乎是浅紫色的(6)神态——笑容、欢笑
(二)独立赏析“忆花”部分。
请同学们自己欣赏、分析“忆花”部分,赏析时要注意:
弄清描写顺序、角度、语言,重点分析一两个精彩的句子,谈体会。1.作者在7-9段中依次写了什么? 作者在这段中依次写了“赏花的感受”、“忆花的劫难”、“颂花的生机”。2.你读到的精彩语句是:
“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用瀑布比喻紫藤萝花,形象地写出了花的繁盛;用盘虬卧龙比喻花的枝干,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的粗壮和繁茂。“流向人的心底”,形象地说明“我”被紫藤萝花强大的生命力感染了,紫藤萝瀑布“冲走”了“我”心里的焦虑和悲痛,使“我”的心情变得愉快而欢畅。
“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人的各种感觉是可以沟通的,修辞上称为通感。用浅紫色来描绘花香,把嗅觉转化为视觉,让飘逸的花味变得有色有香,把无形的香气化作有形色彩,具体地表现了花香给作者的那种飘渺轻柔的感受。
三、体验反思——倾心美读,交流感受。作者由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你认为应当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或不幸?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不能因个人的生死,而对生活悲观失望,人类代代相传,生命是永恒的。每一个人都应当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让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厄运压倒,要对生命保持坚定的信念;不要让悲痛常压心头,要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
三、课堂反馈。
1.课文中哪些句子能够引起你的情感共鸣?谈出你的体会。2.你认为文中哪些景物描写的句子最好,请你仿写几句。
3.学完本文你从作者身上学到了什么?你认为应当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与不幸?
七、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作文训练:写一种对自己有启示性的植物。题目自拟,字数200字。
【板书设计】
紫藤萝瀑布
花形——犹如瀑布
赏花——如人生的美好热闹
花色——热烈沉静
想花——如人生的生死挫折
花香——朦胧长久
悟花——如生命的永恒意义
第二篇:《紫藤萝瀑布》教案
《紫藤萝瀑布》教案
义马市二中 李艳芳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2.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学会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3.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4.掌握迸溅、忍俊不禁、仙露琼浆、盘虬卧龙等词语。
教学难点: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学会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教学方法:朗读、讨论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精心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校紫藤架上的紫藤萝花正开得旺,请你说说你对它的印象。(大屏幕出示紫藤萝花的画面,放一首轻音乐。)出示目标并板书课题: 课题:紫藤萝瀑布
宗璞
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理解内容,感悟中心。
2.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学会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3.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4.掌握迸溅、忍俊不禁、仙露琼浆、盘虬卧龙等词语。
(以上内容用多媒体大屏幕出示)学生朗读目标内容。
二、学习导航
A、作者简介(多媒体大屏幕出示作者的画像): 宗璞(1927~),原名冯宗璞,当代女作家,为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冯友兰之女。其小说《弦上的梦》1978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7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另创作了大量游记、散文,《西湖漫笔》、《紫藤萝瀑布》、丁香结》、《水仙辞》、《三松堂断忆》等,清雅脱俗,温馨自然,充满了情趣、理趣和文化气息。
B、了解紫藤(多媒体大屏幕出示藤萝花的画面):
“紫藤”简介:亦称“朱藤”、“藤萝”,豆科,高大木质藤本。奇数羽状复叶,成熟后无毛。春季开花,蝶形花冠,青紫色,总状花序,产于我国中部,供观赏,花含芳香油;茎皮纤维可织物;果实、根入药医用。C、学习疑难字词:
注音练习:
迸溅()忍俊不禁()仙露琼浆()盘虬卧龙()
词语解释
⑴迸溅;⑵繁密;⑶稀落;⑷伶仃;⑸酒酿;⑹挑逗;⑺忍俊不禁;⑻仙露琼浆;⑼盘虬卧龙。
学生查字典,教师正音,学生认读两遍。D、诵读欣赏(学生听多媒体课文朗读)。
三、朗读比赛;选择喜爱的一节,看谁读得好!朗读指导;
1)长句的停顿要得当; 2)朗读的节奏要缓急适当; 3)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 4)注意句子的重读; 5)读准字音,注意感情。
四、整体感知 小组讨论: ①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②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然后讨论,再回答。可以请学生听回答后相互评论、补充(答案即使不太统一,可以由教师鼓励并说明在下面的研读中继续赏析。)
五、合作探究
通过导学、探究、学法指导的学习过程,进一步研讨文章的语言魅力,进行合作式探究学习,从中找出好的语言片段,进行探究性赏析。思考;
①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树? ② 作者是怎样描写紫藤萝花的? ③ 找出作者描写紫藤萝的树和花运用拟人和比喻修辞手法的语句,分析其好处?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树? ⑴颜色;一片辉煌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⑵外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
2、作者是怎样描写紫藤萝花的? 先写花穗的色彩;“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 然后写花的形状;“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像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最后写花的香味;
3、作者描写紫藤萝的树和花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小组讨论;先找出有关句子,有感情地朗读,用“形象、生动地描写了„„”来回答。(1)比喻;
“只见一片辉煌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紫藤萝生长的繁茂。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形象、生动地写出紫藤萝色彩上的特点。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 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盛开的紫藤萝花的形状。(2)拟人;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的神态。
“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把花的颜色写成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花色的耀眼与生机。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以动态写花的静态,生动地写出花开的繁盛。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生动地写出花开之闹,突出花的勃勃生机。
六、探究赏析 观察下面两幅图片:
思考; 从这两幅图片中你能探究出作者运用了哪种手法,有何作用? 探究结果;
这是一种对比手法,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不幸遭遇反衬眼前这片紫藤萝花的生逢其时,从中曲折地反映出时代的发展变化、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轨迹,这样写为引出作者的深入思考作了铺垫。
(教师小结)面对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感情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变化,对生命会有那样的感悟呢?1982年是“极左”论调笼罩的年代,十多年前的一大株紫藤萝被拆掉,理由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理解这个背景,才能理解文章的感情。其实作者的感情就如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被拆掉,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十几年来国家命运的写照和象征。作者对人生有了感情上的变化和彻悟。
七、拓展迁移(赏图言志、畅所欲言):
请你欣赏某一种植物,发挥联想,想想产生哪些感悟?(托物言志)(有向日葵、爬山虎、白杨树、牵牛花等)
八、作业:
请先仔细观察你所喜欢的某一种植物,发挥联想,想想产生哪些感悟,然后写成一篇小短文。
板书:
紫藤萝瀑布
宗璞
看花-------美丽缤纷 忆花-------赞叹生命 思花-------积极向上
第三篇:紫藤萝瀑布教案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章优美生动的语言。
2、理解文章的主旨,感受生命的顽强、美好和永恒。教学重点、难点:
在朗读中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加深对人生的理解。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早晨,走在上班的路上,两旁风景多了许多深秋的肃杀之气,但一路走来还是看到有花,我就在想,有花陪伴的生活真是让人喜悦和感动。所以情不自禁找了几句诗歌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大家猜猜写的是什么花?(课件展示)
(1)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唐代黄巢《不第后赋菊》
(师总结:菊花生机盎然、香气沁人心脾、芳贯广宇、无所不至。)
(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
(师总结:出淤泥而不染,卓尔不群,颇具清白自守的君子之风。)
(3)吾家洗砚池边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朝诗人王冕的《墨梅》
(师总结:这是不娇不艳,却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墨梅。)
由此我们看到,诗人都用花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和愿望,这就是“花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跟着她一起来读一读紫藤萝的花语,走进紫藤萝的心灵。
(师板书课题、作者)
二、听花之语
1、紫藤萝瀑布——一条由花组成的瀑布,闭眼,想象一下它的模样。请大家看大屏幕,我们来美美地听、美美地想、美美地感受它的美。(多媒体展示视频朗读)
生听读想象。
2、同学们觉得这是怎样的一株紫藤萝呢?可以用词语来概括你的感受吗? 预设:生机勃勃 生机盎然 稀疏伶仃
你觉得作者想用紫藤萝花表达怎样的感情和愿望呢?能用一句话来简单说说你的感受吗? 预设:对生命的期待 一种生命的活力 生命的喜悦 梦幻等
三、赏花之美
1、紫藤萝的花语是否如同学们感受到的,让我们走进文章来赏花之美。现在大家来仔细默读课文2-6自然段,把你觉得描写紫藤萝最美的一句划下来细细品读。(温馨提示:划出句子,圈出重点词,仔细品味并写出旁批。)
同桌之间交流讨论。
预设1:第3自然段,“这里春红已谢„„好不活泼热闹!”从“春红已谢”、“盛开”、“彼此推着挤着”这几个词语中,可以看出紫藤萝还是保持着生命的活力。“推着挤着” 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预设2:“‘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通过拟人的手法,特别是“笑”和“嚷嚷”,写出了紫藤萝开花时的热闹。
预设3:“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在和阳光互相挑逗”。通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表现了紫藤萝繁盛的美;又通过“和阳光互相挑逗”,表现了紫藤萝充满活力。从“流动”这个词里看出来一看这“流动”,就感觉到眼前的花像水一样倾泻,才会有“辉煌”的、气势磅礴的淡紫色后边一连串的动词“欢笑”、“生长”,都是在呼应这种动感与活力。
预设4:“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这句话连用了三个手法:把它比喻成“张满了的小小的舱”、“帆下带着尖底的舱”,显出紫藤萝花非常有生命力,即将远航一样;“就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显出活泼可爱的一面;最后又说“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突显出整个紫藤萝花非常梦幻,给人一种仙露琼浆般的感觉
„„
2、花美如斯,美的辉煌、热闹,壮美,生命的活力在这漂亮的外表之下透了出来。让我们把这生机勃勃的“花语”融进声音里,再来读一遍就读大家喜欢的第2段吧。
四、悟花之语
1、眼前的藤萝盛开如一条瀑布,让我停住脚步伫立凝望,带走了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让我感受到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而十年前的紫藤萝又是什么样子的?我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感变化?请默读课文7-11自然段思考。
预设:稀落、伶仃
追问:花经历不幸后怎样了?我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感变化? 补充本文背景:
人道是锦心绣口,怎知我从来病骨难忍受(《野葫芦引》)
在昆明时严重贫血,站0着站着就晕倒后来索性染上肺结核休学在家经历名目繁多的手术,人赠雅号“挨千刀的”
(《花朝节的纪念》)
我活着,随即得了一场重病偏偏没有死许多许多人去世了,我还活着(《1966年夏秋之交的第一天》)
师:这是对于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惨痛的十年浩劫,宗璞经历过,活了下来
(屏幕上显示)
回首悠悠无恨事,丹心一片向将来(小弟病中写)
(小弟逝于1982年10月28日)他们几经雪欺霜冻,好不容易奋斗着张开几片花瓣,尚未盛开,就骤然凋谢,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
(《哭小弟》)
预设:盛开的紫藤萝花以自己怒放的生命感染了作者,安慰了作者,鼓励了作者生活的勇气。
2、如何理解“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预设:这句话告诉我们只要是生命,就会有挫折和不幸,重要的是我们要用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去面对。
追问:宗璞写“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人生只有百年之期,紫藤萝只有一季的辉煌,一个季节何以能说生命的长河无止境呢?
预设:生命的群体是生生不息的,这就是生命永恒的美丽。
3、如果用作者的行动来诠释:开头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说——生(众):“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这又告诉我们什么?
预设:只要你加快脚步,张起生命的风帆,你也会再次盛开,你也会是组成那灿烂瀑布的一朵浪花。
小结:紫藤萝瀑布已经从个体的悲苦中解脱出来,就这样流进作者的心,你我的心,流进我们所有人的心田你看看,这流动的曲线不就是一条生命的河吗?
4、文章学到这里你还有那些不明白之处?
五、写花之语
生命长河是永无止境的,一朵一朵的花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这是作者从花那里得到了启示和感悟,也正是花在对作者说话。我们也来唤醒心灵的耳朵,倾听花对我们“说”了什么,来写一写花之语。
给大家一个例子。(幻灯展示)我听到花说,生命长河如此生生不息,昨天已流逝,无法更改,何不用一颗乐观、进取的心把握今天呢?
你听到了花在说什么?请用笔写一下。
(学生埋头书写,教师巡视,并与个别同学交流。几分钟后,教师发现一部分同学已写好。)自由发言。
总结:从同学的发言中我能感受到,我们从花开的声音中听出了乐观的生活态度。(板书:乐观)我想,这就是这篇文章的花之神吧。的确,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让我们微笑着面对生活吧。因为,微笑面对生活的人失去的只是自己的烦恼,赢得的则是整个世界。也把这句话送给大家共勉。
第四篇:《紫藤萝瀑布》教案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本文是初中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第四篇课文。这是一篇咏物抒情,极具形态之美的文章。教学重点在对文章“美”的讲解上,以提高学生对语言,情感的感悟能力。
教学目标:解决文章的生字词,能够顺畅的朗读课文。
对学生进行美感熏陶,情感熏陶,语感熏陶。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析法、问答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表演哑剧,请同学们猜出是何情景。(被美丽的花所吸引,驻足观赏)
刚才老师表演的情景同学们都猜出来了吗?你们还真聪明,那老师看见的是什么花,老师的心情如何,赏花的时候老师都想了什么,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中去寻找答案。(板书题目)
同学们先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标明字音。宗璞_______
迸
溅
忍俊不禁____
仙露琼——
伫 立
伶仃_______
盘虬 卧龙
好,字音我们已经校准了,现在我想大家都知道了让老师,让宗璞驻足欣赏的花是哪种花了吧——紫藤萝花。那为什么紫藤萝花有如此大的魅力呀——美。那它美在哪里呢?(美在颜色、盛、样子、气味等)同学们说的都对,但是大家这样你一言,他一语的,在老师的头脑中还是想不出这花到底是多么的美?大家去文中找一找,我们先来看看那些段落集中些了花的美(2——6自然段)。那又是如何描写的呢?按照怎样的顺序?(花瀑——花树——花穗——花朵,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边分析边写板书),现在,我们的紫藤萝瀑布已经挂眼前了,但是这瀑布似乎还没有流动起来,少了生气与活力,那文中作者又是怎样把这花的瀑布写得灵动起来呢?我们逐段分析,第二段写了花瀑,美吗?美在哪里?(盛大——点面结合、比喻、拟人、夸张
花树——热闹——烘托、拟人、反复
花穗——深浅对比
花朵——比喻)
老师小结: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花之美丽
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花之活泼
用敷色的手法写出了花之柔静
用丰富的想象写出了花之可爱
板书
花之美
比喻
拟人
敷色
想象
现在我想大家头脑中的紫藤萝瀑布都已经在缓缓流淌了吧!那么,有谁愿意为大家有感情的朗读一下文章?
同学们,我们刚刚分析了1——6自然段,总结出了花之四美,回想一下刚上课时老师的问题,看到花时作者的心情如何,想了什么?感情是怎样的呢?大家快到文中找找。老师小结:赞美之情
喜爱之情
沉思之情(手足情,家国运)感悟之情(生命意义)
板书 情之美
赞美 喜爱 沉思
感悟
(回忆紫藤萝的变迁,联想到类似的家庭境状和人生际遇,触景生情,思想感情自然随之起伏涌动。藤萝命运——国家命运
尽管家庭,人生以至国家,民族等都象紫藤萝花一样,有着不幸的过去,但毕竟事过境迁。现在一切都像紫藤萝花一样好起来了。
不能总让悲痛压在心头,应该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体味文中的情之四美
好,文章分析到这里,我们知道紫藤萝瀑布已经仅仅是美丽茂盛的花的美景了,这里有一种寓意在,那这个“意味”是如何表达出来,让人觉得文章意味深长呢?
文章通过写花,既赞美了生命的蓬勃向上,又表达了对苦难生命的哲思。刚才大家也都提到了,文中最意味深长的就是这句话:
“花和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这一段
遭遇不幸时,不能被厄运压倒,要长久保持的保持坚定的信心。厄运过后,要振奋精神,面对新的生活。紫藤萝瀑布既可以象征整个人类生命的长河,也可以象征个人生命的河流,无论我们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都要时时向上,不断成长,像花一样,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给世人,无论环境怎样,不管凄风苦雨,都要拼命的吸收阳光雨露,生长生长,只为最美的绽放,开花结果!
这种写法就是托物寄意,就是借物抒情,写花就是写人,写花就是写时代。——板书意之美
花人/时代
对文章的学习我们就进行到这里,不知道大家学的成果如何,我来考考大家。(看大屏幕,或者发题签)1.解释文中的字词:(课堂中没答案)
终极:(最后的终点。)
迸溅:(向四外溅。)繁密:(繁盛茂密。)
伫立:(长时间站立。)伶仃:孤独;没有依靠。文中形容紫藤萝花的稀少。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仙露琼浆:神仙饮用的汁液。文中形容华托中的物质。盘虬卧龙:文中形容枝干的回旋盘绕,弯弯曲曲。
2.“美之再品”同学们,我们刚刚一起分析了文章的花之美,情之美,意之美,其实,文章的美远远不止这些,按照例子,写出你品读出的美吧!(写好的同学和大家分享一下,好吗?)
例:它有俊美的主题形象——是那流动的“瀑布”
它有
——是
(精彩例子:它有柔美的情感色调——是那浅浅的紫色;它有那秀美的细部线条——是那美丽的小花;它有醇美的意蕴表达——是那隽永的点题)
下页板书
紫藤萝瀑布
宗璞
花之美
情之美
意之美
比喻
拟人
敷色
想象
赞美
喜爱
沉思
感悟
花
人
时代1001418
付佳
第五篇:紫藤萝瀑布 教案
花之美,情之美,意之美
──《紫藤萝瀑布》
湖北省荆州市教研室 余映潮
时间:2003年7月15日 地点:山东省章丘市
师:今天咱们学习一篇美文,一篇写花的美文,同时也是写感悟的美文。美文呢,是要美读的,今天咱们这节课就叫“美文品读课”。我们学习内容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感受文章的美,第二个方面是发现文章的美,第三是欣赏文章的美。下面咱们进入第一个环节的学习──感受文章的美。
感受美,首先要美读。读三次,第一次是自由地大声地比较快地朗读,感受文章的内容。好,我们开始自读课文,出声地阅读。(学生自由读课文)师:好!老师用一句话来评价一下你们刚才的朗读:沸沸扬扬,就像小蜜蜂在工作一样。下面,同学们拿起笔,把这篇文章的每个自然段都标上序号。我有个要求,标的时候,口中要喃喃自语,“哦,这一段是开头。” “噢,这是写藤萝乍开。”像这样自言自语。
(学生开始标序号,并喁喁低语)
师:标好了吧?标好了,我们再读。这一次读的方法不同,老师呢,作一个主持人,引导你们读。现在我们进行课文的重点阅读,老师先读一句作示范,然后你们再齐读。师:“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出现在我的面前的,是这样流光溢彩、生机勃勃的一树紫藤萝。请同学们以赞叹的语调,朗读课文的第2段。
(同学们朗读)
师:这里的藤萝花是繁密的,生动的,活泼的,它们那么快乐,那么充满活力;那么富有美感。请同学们用喜爱的语调,朗读课文第6段。(同学们朗读)
师:是啊,这美丽的花象征着生命之可爱,它缓解了“我”心中的悲痛,让我沉浸在美的意境之中,让我对生命有了美的感悟。请大家用颇有感叹的语调朗读第10段。
(同学们朗读)
师:读得非常的好!刚才同学们读的是文章的主体内容。它组成了这样一个格局,就是由实到虚。由眼前的这一条紫藤萝瀑布,到眼前的每一朵小花,然后到对生活的感悟。到此,我们已经对课文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下面再读,要自由地选读,深情地演读课文。什么叫演读呢?就好像你在为大家朗诵课文。不要有拖腔,也不要有拖调,要用心朗诵。听老师读第2段。
(老师声情并茂地范读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一段)
要像这样来演读。现在,每人自选自己最喜欢的那一段来朗读。(学生自由地尝试演读)
师:好!请一位同学来为大家演读一段。看能不能读出情感,能不能读出对花的喜爱。(学生朗读,读完后有学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师:读得不错,有那么一种感悟的味道。好!下面我们再来发现文章之美。发现美,就是要我们用眼睛来看,用心来感悟。自由品读,说说课文美在哪里。ˉ篇美文,往往从任何一个地方都能找到她的美。一个词,一个比喻.一个句子,一段文字,或者所描述的色彩,或者抒发的感受,都可以来评说。怎么说呢?用“我读了这个地方,觉得它美,美在„„”的句式来说,每个人说一点。读的的时候,拿起笔来,画一画,写一写。开始。
(学生默读课文,准备发言)
师:(教师巡视)用词之美,造句之美,色彩之美„„,等等,都可以说。好!小组之间交流一下,每个人讲自己的观点。开始。(学生交流,气氛热烈)
师:有哪位同学给大家说说你的感受。
生1:我读了第2段中“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得写得很羡,她把每一朵花最浅淡的颜色比作银光,很有新意。
师:而且紫色和银光相互映衬,色彩对比很强烈,给人以绚烂之感,而迸溅的水花呢,又有一种动感,使画面更显得生动活泼。好!你来。
生2:我觉得第7自然段写得很美,因为它这一段的感情色彩很浓重。而且作者非常具体地写了她看花时心里的感受。
师:说得非常好!作者写这一段,实际上有个背景在里面。作者唯一的弟弟得了癌症去世了,这就是文中为什么提到“生死谜 手足情” 她很悲痛地看这个花,而花这么明艳,这么美好,又滋润了她的心情。说得好!见解独特。好!再来,你说。
生3:我很喜欢第2段的第一句话:“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使人感受到藤萝非常地繁茂,看不到起点,也看不到终点,让人感到很神秘。
师:对!给人一种摄人心魄的气势之美。是吧?
生4:“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这句话写得非常的美。这句话写得非常的美,这几句话不仅使用了比喻的手法,而且写得像童话,充满了情趣。
师:对!你看这个句子,“从未”,她把这一句放在前面,写得非常有力量,非常有情感。好!再来!
生5:“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这一句写得非常美。因为它把花瀑比作大条幅,把颜色比作银光和水花。
师:色调很明净,给人以美好的、明净的感觉。好!你来。
生6:“‘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在嚷嚷”这一节写得很美,它用拟人手法,把藤萝花写活了。
师:对!我们听见了它们的声音,写得很活泼、很生动。
生7:“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这里写得很生动。也用了拟人的手法。
师:对!很有韵味,三个句子一气呵成。是吧?好!还有吗?
生8:“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这里写的是花苞很饱满,使人觉得花朵很美好。师:把花朵写得那么饱满,使人更能感受到生命的可爱。
生9:我觉得第3段写得很好。“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朵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这里运用拟人,写出了紫藤萝的性格。
师:说得好!而且从全文来看,它和下文形成照应。
生10:第8段也写得很好。尤其是“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写出了一种朦胧感。
师:啊!你看,朦胧感!从嗅觉的角度来写花,把无形的香气写得有形有色,多么有想象力啊!
像这样美妙的地方还有很多,同学们的品读能力非常强,现在老师给大家总结一下,同时也和大家交流一下老师的看法。
我们学习这篇美文,首先要注意课文中的美词,你看,文中的“伫立”,笔直地、安静地站立,写出了赏花时的心态;“繁密”,写花多:“蜂围蝶阵”、“忍俊不禁”、“仙露琼浆”“盘虬卧龙”,这都是用得很高雅的词汇。
第二,还有美句。再看看同学们发现的美句,“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还有,大家一起读一次):紫色的大条幅上„„”(生齐读:“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还有描绘花形的。(生齐读:“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多美啊!还有美段,像由花到人,写出作者的人生感悟的段落。没有这样的语句,文章就没有情感的深度。
咱们再看,这篇文章美在对盛开的藤萝花的“渲染”──这个词学会──作者用了渲染的笔法,从各个方面来写它的美。我们还可以发现,美在“紫色”在文中的弥漫。全篇文章我们读下来,感觉它描述的色彩的基调就紫色的。那么,这个“紫色”给人以什么样的感觉呢?一种诗意的感觉,就像刚那个同学说的,有一种“朦胧的”、梦幻般的诗意的美。
第三,美在那充满生命力的流动。注意,作品一开始就写流动,流动,流动„„,到结尾还是在流动。这种花的色彩,花的美,花给人的感受,都在我们面前流动,在作者的心中流动,这种流动着的东西,就给人一种动感,就有力度,同时也能够表达作者心里的感受。
第四,美在对可爱的小花的描绘。这些句子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第五,美在对曾经有过的那一大株紫藤萝的描写,这就是第8段。前面写那么美好的花,为什么这里还要写很久以前的、凋零了的紫藤萝?这就是暗示时代的变化。我们的时代进步了,现在这花才能开得这样美好。所以这一笔很重要。还美在对人生感悟的点题段,就是第10段,它给人以深深的感受。
你们看,这篇文章从整体来看,从大的方面来看,有这样一些美点被我们发现了。那么,我们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篇文章揭示了一种文章写作的规律。它首先是写花之美:啊!生命是如此的辉煌灿烂!然后写情之美:生命的喜悦荡漾在我的心头,给我宁静感,给我喜悦感。然后是立意之美,就是文章的立意出来了:啊!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它是由“物”到“情”到“意”。所以我们读这样的文章,首先心里就有这样一个轮廓:这类的文章是是由“物”写到自己的“情”再写到它的主旨,它的含义。因此,这样的文章,就是写景抒情、托物寓意的文章。好,同学们可以把“写景抒情,托物寄意”这八个字标注在课文的标题处。
一般地来讲,写“物”的,如写花呀,写船呀,写船帆呀,写松树呀,写白玉兰呀;写鹰呀,它都是有意图的,都是先写“物”,然后再写情感,最后再点题。因此,咱们学习一篇文章,要知道这一类文章怎么读。下面我们就来实践一下。
有一篇短文《青菜》发给你们了。你们看哪些是写“物”的?哪些是写“情”,哪些是点出它的意味的?好,咱们一起来把《青菜》读一遍。(生齐读)
可爱的青菜,土地美丽的女儿。
你感人的色彩是生命的象征。我不知道哪一种绿色能像你一样始终放射着家园的温馨。你的姿态永远谦卑,紧紧依靠土地,又向天空缓缓伸展自己的身躯,承接着阳光和雨水的恩泽。
你的根雄健而沉着,土地的血液从四面八方涌入你的根,上升到所有粗粗细细的脉管中,在你的全身汩汩流动。向世界展示着你绿色的活力。
你翩然走过土地的胸膛,顺着阳光的导引来到我的身边。你清澈的目光像泉水洗去我的烦恼和疲倦。我这个自以为高大的人,情不自禁地弯下腰来向你致敬。
我的手轻轻抚摸你漾溢青春活力的躯体,渐渐感到自己的灵魂也在长出根来,努力扎入土地内部。我会像你一样既生动又纯粹,既简洁又丰润,既朴素又高贵吗?
啊,可爱的青菜,土地忠诚的女儿,请赐给我你蓬勃的生机和一切的美德!
师:看出来了吧?哪些是写“物”的?写物的色彩,写物的姿态,写物的根。你看,多方面地来写物,而且和“紫藤萝”不同的是它用了第二人称,它接着对事物说话,接着对事物抒情.然后表达自己的情感,然后点出主旨:“我要像你一样,„„扎下根来。”你看,这就是写景抒情,写物抒情,托物寄意。写青菜并抒情,升华出一定的意义。像这样的读法,我们就能够把文章读深读懂。好!咱们“品读──发现课文的美点”就进行到这儿,咱们再来欣赏文章的美。
欣赏美,就要采用特殊的方法。本来我们刚才的活动也是欣赏美,老师刚刚讲过,花之美,情之美,意之美。现在请你们用横线画出写花的美句,然后再把作者点题抒情的句子画出来,这样就把一篇长文章浓缩为一篇简短的、200字左右的短文,就把课文中最美好的句子集中起来,成为一篇小小的、我们能够更容易记诵的美文。好,下面我们就开始画那些句子。我建议这样画:第一、画出整个紫藤萝瀑布的句子:第二,画出小花的句子:第三,用出表达自己情感的句子;第四,画出点题曲句子。咱们现在进行的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
(学生开始边默读边画)
师:现在我们是在进行浓缩课文的工作,很多同学都已经画完,哪个同学先起来说说?好,你说。
生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师:嗯,这是总写藤萝花。生2:(学生接着念)“还有淡淡的芳香i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师:写感觉。
生3:还有第9段:“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 4 枝干,不断地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师:嗯,还差一点什么呢?
生4:“花好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个小小的紫色花舱,那里装满生命的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师:好!这是点题的地方。是课文由实到虚的表达。你还有要说的吗?
生5:还有第6自然段:“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
师:嗯,菏泽市写小花的。你们看:总写藤萝花,写小花,写情感,点主旨。赞美就把它浓缩成了一篇很漂亮的美文。好!大家现在把这些句子轻轻地读一遍。“从未„„”,开始读。
(生齐读)
师:你看,花之美,意之美,文章最美的地方就被我们集合起来了。好,咱们下面再来读一遍。老师读第1段,男同学读第2段,女同学读第3段,然后全班同学用感悟的语调来读第4段。好,开始啦。师:“从未见过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垂下”,“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生:“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装满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我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师:是啊,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们要关爱生命,我们要热爱生命,我们要有意义地生活。今天,我们学习了《紫藤萝瀑布》,我们合作得非常好!我建议,像这样的短文,我们应该把它背下来,用来滋润我们的心灵。好!同学们,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