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科上册(三四)教案
第三单元
声 音 第一课时
听听声音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心去倾听、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2、让学生在感知声音活动中,学会对各种不同的声音加以简单的区分和鉴别。
3、能分辨声音的大小、高低、远近、方向加以区分和鉴别。
【教学重点难点】细心倾听周围的声音。分辨声音的变化。
【教学准备】 师备:尽量多地搜集能够发出声音的物体,比如口哨、笛子、闹钟、铃铛等。
准备好水壶、玻璃杯、音叉、勺子等。生备:搜集关于声音的各种资料。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创景激趣
师:“研究声音的活动开始了,说说你所知道的关于声音的事情。你对声音的哪些问题比较感兴趣?你想研究关于声音的哪些问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听听物体发出的声音。
(1)仔细倾听周围的各种声音,说说自己听到了哪些声音。
(2)分辨一下,听到的声音分别是由什么物体所发出的?
(3)说一说,我们还听到过哪些声音?这些声音是什么物体发出的?
(4)讨论分析:在我们听到的声音中,哪些声音是属于自然界发出的?哪些声音是我们生活和工作发出的?
(5)和同学交流分享各种声音的感受,并做好记录。
三、汇报交流排疑解惑
1、指生说一说自主探究的成果
2、引导学生听听固体、液体、气体发出的声音。
(1)听听各种固体发出的声音。师:想办法让桌上的各种物体发出的声音,听听这些声音是否相同,有什么特点?
(2)听听各种液体发出的声音。师:想办法让液体发出声音,能想出多种不同的办法让各种液体发出声音?
(3)听听空气发出的声音。师:在我们听到的声音中,哪些声音是由空气发出的?你有办法让空气发出声音吗?
(4)讨论:从以上活动中,你想到了什么?你认为声音与物体有什么关系?没有物体能有声音吗?
3.、活动:分辨声音的变化。
(1)分辨声音的方向变化:给一学生蒙上眼睛,请他前、后、左、右的同学分别依次敲击一下桌面,让这个同学辨别一下声音是从哪个方向传来的。
(2)分辨声音的远近变化:给一学生蒙上眼睛,请距离他不同远近的同学分别敲击一下铃铛,让这位同学分辨一下哪个声音远、哪个声音近。
(3)分辨声音大小、高低的不同:把几只玻璃杯一字排开,分别盛上不同量的水,然后敲击,听听声音有什么不同。按声音的高低给杯子排排队,你能发现什么?如果改变敲击的力度,你又有什么发现?
(4)交流分享:我们在分辨声音变化的活动中有什么收获。
四、回归教材评价小结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对所学内容进一步加深。物体不同,声音就不同;即便是同种物体,形态不同声音也不同;
学会分辨声音的大小、高低、强弱和方向。悦耳与嘈杂等。
五、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1、倾听、分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
2、思考、查找关于声音的有关资料。
板书
声音有高、低、强和弱。
有悦耳的声音、有嘈杂的声音。我们喜欢悦耳的声音。
第二课时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探究的实践活动,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通过观察、比较发声体与不发声体,能够就观察到的现象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猜测或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观察、比较发生物体与不发声物体,引发思考,并积极地去研究发现物体发声的秘密。
【教学准备】师备:锣、鼓、槌子、音叉、电吉他、二胡、小提琴、收录机等。生备:尺子、橡筋、口琴等。学生记录本。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创景激趣
师:“我们周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你想不想知道?”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使物体发出声音。
师:“你能用哪些办法‘制造’声音?”
(1)使锣、鼓发出声音。想一想自己有什么方法可以让锣、鼓发出声音?
思考:为什么按、压锣、鼓,它们并不发出声音,轻轻敲击锣、鼓,它们却能发出声音?
(2)使尺子发出声音。想一想自己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尺子发出声音。
思考:为什么用力弯曲尺子,它并不发出声音,轻轻拨动尺子,它却能发出声音?
(3)使橡皮发出声音。说说自己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橡皮筋发出声音。
思考:为什么用力拉橡皮筋,它并不发出声音,轻轻拨动橡皮筋,它却能发出声音?声音和物体有什么关系?
2.、观察发声的物体。
(1)观察发声的锣、鼓有什么特点。比较发声的锣、鼓与不发声的锣、鼓有什么不同。(2)观察发声的尺子有什么特点。比较发声的尺子与不发声的尺子有什么不同。
(3)观察发声的橡筋。看看发声的橡筋有什么特点。
三、汇报交流排疑解惑
1、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发现。
2、想一想:我们观察到的发声物体都在振动,如果让它们停止振动,它们还能发声吗?
说一说:把自己的发现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
3、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怎样解释你所到的现象?
四、回归教材评价小结
1、自学教材内容,看看又有什么收获。
2、试一试,我们发声时,哪里在振动。
3、猜一猜,我们身体里感觉物体振动的器官是什么?
总结:说说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五、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1、收集关于声音传播的资料。
板书
声音是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声音的变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2、使学生知道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越低。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知道物体振动幅度在,声音越强;物体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2、使学生知道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越低。
【教学准备】 尺子、玻璃杯、小木棒、大小纸盒、橡皮筋、长短不同的三颗钉子。【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创景激趣
谈话:你们唱歌时音调是一样的吗?声音有高有低、有弱有强,我们能观察到声音的这些变化吗?声音的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1)老师讲解实验方法。(见课本29面的说明。)
(2)老师提出实验要求:(见课本29面的说明。)
(3)学生实验活动。注意观察尺子的振动幅度及声音的强弱。
(4)交流实验结果。描述尺子振动幅度的大小及与声音强弱之间有什么关系?
(5)师生一起小结: 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三、汇报交流排疑解惑
1、指生汇报本组探究情况。其他同学补充。
2、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
(1)、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2)、学生预测杯子发声的结果。
(3)、学生实验活动。并相互交流实验情况。填写实验记录表
3、观察皮筋音高的变化。
(1)老师讲解用橡皮筋做实验。在不同大小的纸盒上套上橡皮筋,拨弹橡皮筋,使它发出声音。
(强调:尽量用同样的力度拨动松紧不同的橡皮筋。)
(2)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时注意观察松紧不同的橡皮筋的振动状况有什么不同?(3)学生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皮筋越紧声音越高,皮筋越松声音越低。
四、回归教材评价小结
观察书中提供的实验——观察长短不同的钉子的音高变化。
(1)教师讲解实验方法。
(2)学生分组实验。
(3)学生交流实验发现。
小结:物体振动的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得越慢,声音就越低。物体的粗细,长短也能影响声音的高低。
五、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要求学生回家用粗细长短不同的物体继续做音高的实验。
板书
1、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2、物体振动的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得越慢,声音就越低。
3、物体的长短、大小、松紧的不同,会使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发生变化。
第四课时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2、培养学生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情况的能力。会制作柱形图表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知道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2、培养学生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情况的能力。制作柱形图表。
【教学准备】尺子、一本厚的硬皮书、活动记录单。【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创景激趣
1、有哪些因素影响声音的变化?
2、师:出示一把尺子。问:如果我们不断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它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会发生变化吗?
3、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学生小组讨论预测实验结果;实验方案。尺子伸出桌面面俱到4厘米、8厘米、12厘米、16厘米时音高和对应的尺子发声时的快慢的预测,并填写在表格中。(注意用高、较高、较低、低和快、较快、较慢、慢来表示)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厘米)我想到的 我听到的 我看到的 音高的变化顺序 音高 振动的快慢 音高 振动快慢
2、教师讲解实验时的注意事项: 要按照尺子部分长度的变化顺序依次进行实验,要注意区别尺子敲打桌子发出的声音和尺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声音,并尽量避免尺子与桌子撞击。把听到的看到的都记下来。
3、学生分组实验。
三、汇报交流排疑解惑
1、学生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2、出示本组制作柱形图。全班评议。
3、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根据柱形图找出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和它发出声音的音高变化规律。
四、回归教材评价小结
1、阅读教材内容,教材让我们知道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疑惑?
五、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课后要求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探究音量与物体振动幅度大小的关系。
板书
尺子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课后反思:
第5课时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
2、学生借助实验和想象,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知道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
2、学生会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
音叉、一个水槽、每两个人一个土电话、铁棒、木制米尺、棉线、尼龙绳,每个小组一张“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记录表”,空气传播声音实验装置。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创景激趣
谈话导入:振动的物体产生的声音是怎样到达我们耳朵的呢?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声音会改变吗?
揭示课题: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振动与声波
(1)学生回忆在第2课中,音叉是怎样引起水面的波动的。
(2)学生再来观察这个实验,看一看振动的音叉究竟是怎样引起水面波动的。
(3)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及自己的想法:
(4)学生玩“土电话”
要求说话人的声音的大小应以听话人不能直接听到为宜;连接两个“话筒”的线应拉紧。
(5)讨论:纸杯里听到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三、汇报交流排疑解惑
1、小组汇报探究情况,相互补充。
2、全班交流讨论:声音的传播方式: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就这样,声音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
3、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
(1)出示铝箔米尺、木制米尺、棉线、尼龙绳。
(2)提问:你们认为声音通过哪一种物体传播的效果最好,为什么?说说你们假设的理由。
(3)学生把预测记录在“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记录表”上。
(5)交流各组的实验发现:
要求学生说说,声音是怎样在这些物质中传播的,并对这些物质传播声音能力的不同作简单的解释。
四、回归教材评价小结
1、阅读教材内容,谈谈自己的收获。
2、出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实验装置,让小闹钟发出声音并放置在玻璃罩内。
学生说一说小闹钟的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的,简要的画出线路图:
闹铃→空气→玻璃→空气→耳朵。
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声音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你们认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是事实吗?
五、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月球上能听到声音吗?为什么?同学们查阅资料。
板书
1、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就这样,声音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
2、不同的物体传播声音的能力不同,声音在金属中传播强些,在非金属中传播弱些。
第6课时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
2、通过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鼓膜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的,解释人耳鼓膜的作用;
3、使学生知道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知道人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及鼓膜的作用。
2、学生通过探索知道人的听觉产生过程。
【教学准备】耳的结构模型、1个塑料杯、1块大于塑料杯口的薄橡胶(气球皮)、1根橡皮筋、细沙。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创景激趣 谈话导入:
1、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传播到我们的耳朵,我们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
2、揭示课题: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学习耳的结构
(1)出示“耳的结构”的模型,向学生介绍耳的结构。
(2)学生推测耳各部分的功能。(主要讨论外耳、中耳、内耳的主要功能。)
(3)提问:鼓膜在帮助我们听到声音中起什么作用?
2、观察比较鼓膜的振动
(1)讲解:“鼓膜模型”制作方法。
提示学生,尽量将气球皮绷紧,因为我们的鼓膜就是很薄的、有弹性的一层膜。要仔细观察气球皮上面的细沙有什么变化。
(2)指导学生,让发声物与气球皮的距离保持不变,用不同的力使发声物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观察气球皮的振动有什么不同,在距离“鼓膜模型”远近不同的地方用相同的力发声物,观察气球皮的振动有什么不同。
三、汇报交流排疑解惑
(4)小结:我们耳朵里的鼓膜和气球皮一样,当外界的声音传到鼓膜时,它就会产生振动。
3、了解耳廓的作用:
(1)出示音乐贺卡。先让学生感受声音的大小。
(2)再让学生将手放到耳后,感受听到的声音有什么变化。把两手同时放到耳后效果会更佳。
(3)小结: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
(4)举出一些动物耳朵的例子,以加强学生对耳廓作用的了解。
四、回归教材评价小结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提问: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2)师生共同总结: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敲打鼓膜并使它振动。耳朵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导致听觉神经的移动——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
五、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阅读保护听力的资料,了解我们的听力经常受到哪些伤害。
板书
耳朵的结构:外耳——耳廓、耳道。
中耳——鼓膜、听小骨。内耳——耳蜗、听觉神经。
鼓膜有振动产生声音的作用。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
课后反思:
第7课时
保护我们的听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过高或过强的声音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伤害,保护听力就是要避免我们的耳朵听到过高或过强的声音并控制噪声。
2、让学生通过阅读保护听力的资料,了解我们的听力经常受到哪些伤害,知道保护听力的做法。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我们的听力经常受到哪些伤害,知道保护听力的做法。
2、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和在公共场所保持肃静的习惯。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阅读资料库中的《呵护自己的听觉器官》阅读材料。一个塑料发声罐、几粒黄豆、棉花、毛巾、废报纸等。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创景激趣
导入:谈话: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怎样才能避免听力受到伤害呢?
揭示课题:保护我们的听力。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远离噪声
(1)播放一段悦耳的音乐,让学生说说听的过程中的感受。
(2)提问:你们有没有听到过嘈杂刺耳、使人心烦意乱的声音,谈谈听到这些声音时的感受。
(3)学生阅读资料库中《呵护自己的听觉器官》一文。阅读后让学生谈谈有什么收获。
(4)引导学生交流:
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注意保护听力?怎样保护听力?就如何使用耳塞等进行讨论。
2、控制物体发声
(1)用塑料罐和其他材料做一只“发声罐”。
·将不同的材料装进塑料罐和其他材料里,听听哪种材料发出的声音大,哪种材料发出的声音小?
(2)制定一个改变“发声罐”发生的计划。a小组合作计划并实验。
b有哪些办法可以减小“发声罐”发出的声音?
c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发声罐”不发声?
d把小组的意见集中、修改,选取小组最满意的方法试试。
e向全班介绍自己小组的计划并展示本组的实验。
三、汇报交流排疑解惑
师生将各种方法进行归纳:这些方法从本质上看可分为控制声源和阻碍传播途径两种方式。
轻轻说话和大声说话。
(1)说说你认为我们说话的声音会给周围的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2)说说你在不同环境(如医院、图书馆、电影院等)里的感受。
(3)讨论:我们在不同的环境里应该怎样控制自己的声音呢?
(4)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科学文件夹里。
四、回归教材评价小结
1、自己阅读教材内容,看看有有什么新收获。
2、总结一两句警示语,与大家交流。
五、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1、布置学生课后对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减少噪声的进行调查。
2、课后调查自己生活的地方有哪些控制声音的措施。
板书
悦耳的声音使人愉悦; 嘈杂的声音使人烦躁。
医院、图书馆、电影院、教室等要保持安静,和别人交流要轻轻说话。
课后反思:
第四单元
我们的身体 第1课时
身体的结构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知道人体外形是由头、颈、躯干、四肢四部部分构成的。如果根据功能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
2、让学生认识到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是不同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协作的结果。
【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通过观察知道人体外形是由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构成的。
2、让学生认识到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是不同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协作的结果。
【教学准备】
为每个学生准备:观察记录单(第64页)、气泡图(第65页)。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创景激趣
导入谈话:在观察植物和动物园的外表及它们身体结构的时候,我们可曾想到自己的身体是怎样的?
把手放在胸前,我们可以感觉到心脏的跳动,举起哑铃,我们可以感受到肌肉的力量,深吸一口气,我们可以感受到空气进入身体的舒畅。我们可曾想过身体内部的各器官是怎样工作的?从今天起让我们来认识自己的身体吧。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观察我们的身体。
(1)观察我们身体的外部。
·思考:怎样来观察我们的身体外部?主要观察身体外部的什么?
·学生观察自己或同学的身体外部活动。
·交流观察的结果。
三、汇报交流排疑解惑
1、小组选派代表汇报探究成果,其他同学补充。
2、教师引导:人体外形是由头、颈、躯干、四肢四部部分构成的,人身体的左右两部分是一样的。
a思考讨论:如果我们的身体外部某个部位有疾病会怎样?
b对身有残疾的人我们应怎样?
3、观察我们身体的内部。
师讲述:人体的有些组织部分从外形上是看不到的,但是我们却能听到、触摸到或者感觉到它们的存在。哪么我们身体内部有什么呢?
·组织学生用听、手捏、摸的方法感知身体内部的器官。
·交流感应到的身体内部器官。
·要求学生把身体内部的器官填写在记录本中。
四、回归教材评价小结
师:身体怎样工作?
(1)气泡图的指导。
思考·讨论:人的身体外部还有其他的划分方式吗? 人的身体能做哪些工作?
问:人身体完成某个工作时是一个部位完成的还是由几个部位完成的?
想一想:我们能用图来表示吗? 指导学生画气泡图。
学生自己选择一个活动项目画气泡图。
(2)气泡图的分析。
学生交流气泡图。(让写的好的同学把气泡图画在黑板上)
指导学生分析气泡图。在不同的活动中有没有同样的身体部位参与了。
师生小结:在对比分析中发现在不同的活动中,有同样的身体部位参与了各种活动。例如肺、腿和胳膊。尽管它们是不同的部位,但是实现的功能相近。
五、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思考并查阅资料:按照人体工作的类型划分,我们还可以怎么看待人体的组成?
板书
人体外形是由头、颈、躯干、四肢四部部分构成的。
第2课 时
骨骼、关节和肌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身体结构从外形特征转换到功能系统来划分身体结构。
2、使学生知道骨骼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和保护身体,并和肌肉共同作用产生运动。
3、使学生知道肌肉不仅参与身体的运动,而且是许多重要器官的组成部分。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知道身体结构从外形特征转换到功能系统来划分身体结构。
2、使学生知道骨骼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和保护身体,并和肌肉共同作用产生运动。【教学准备】
师:哑铃或者其他重物1个。课件(人体骨骼、肌肉图。)为每位学生准备:记录纸1张。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创景激趣
1、提问导入:人体外形由哪几部分构成?我们住的房子是由框架支撑才不会倒,哪么我们的身体内有没有一个支架呢?
2、谈话: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就是骨骼。(出示课件)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哪么骨骼能独立运动吗?有哪些组织与骨骼协调工作呢?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观察上肢的运动。
(1)学生用左手拿起重物,慢慢地移到胸前。
(2)问:在运动时你能观察到左上肢是怎样运动的吗?
(3)学生再用左手拿起重物,慢慢地移到胸前。
要求:反复做这个运动,并用右手触摸手臂的不同部位,感受骨骼、关节和肌肉是怎样运动和变化的。
三、汇报交流排疑解惑
1、汇报交流我们的发现。
(1)学生在记录本中画出手和手臂的轮廓图。要求:在轮廓图上标出骨骼、关节和肌肉,并画出关节运动方向和骨骼、肌肉的变化。
2、思考:在运动过程中,分别有哪些部位的骨骼、关节和肌肉参与了活动?并把结果记在本中。
师问:交流我们的观察结果,并与单元阅读资料进行对比。我们的描述准确吗?
思考并讨论:我们能使用同样的方法对下蹲、踢腿等活动分别进行研究和描述吗?
骨骼、关节和肌肉认识上的拓展
四、回归教材评价小结
1、学生观看课68面的图。
2、思考讨论:这些物体与人体的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哪些作用相似?
3、指生讲述:台灯所用的蛇皮管,类似脊柱的结构;高塔能起到类似骨骼的支撑作用;天线的万向节,相当于肩关节与髋关节的结构;门窗上的合页类似身体多个部位的关节;右侧两幅图片中的液压动力部分类似肌肉,吊臂相当于手臂上的骨骼。
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
五、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课后拓展活动,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关于骨骼、关节和肌肉的资料,并对比自己的课堂记录,将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修改,扩充对本内容的认识。
板书
1、骨骼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和保护身体。
2、我们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
3、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
课后反思:
第3课时
跳动起来会怎样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体的呼吸系统。
2、让学生经历前后不同阶段心跳与呼吸次数的数据测量活动。
3、让学生知道人体运动需要氧气,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将氧气吸收进血液,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认识人体的呼吸系统。让学生知道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进更多的氧气。
【教学准备】 师:课件、测肺活量的装置、水槽1个、广口瓶3个、玻璃片3片、水、火柴。
生:心跳与呼吸次数记录表1张、塑料口袋1个、粗吸管1根。
【教学过程 】
一、明确目标创景激趣
谈话导入
:当我们跳动时,骨骼、关节和肌肉都参与了运动,发生了变化。我们的身体里还发生了什么变化?
揭示课题:跳动起来会怎样。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测量心跳和呼吸
出示心跳和呼吸记录表。
学生思考:为什么要采集这组数据?
讲述:实验时同学要两人一组,一人作为数据采集对象并负责呼吸的数据采集,另一人负责采集心跳数据,并填写好表格。
学生测量心跳和呼吸活动。小组交流测得的结果。
2、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1)讲述: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伴随运动的增加呼吸的次数也会增加。哪么运动与呼吸有什么关系呢?
(2)提出研究的问题: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三、汇报交流排疑解惑
1、指认小组讲述探究情况,小组其他同学作补充。
2、问:跳动前后我们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心跳和呼吸的次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怎样解释两种数据的变化?
3、学生实验活动。
要求学生在体验呼吸过程中,对照70面右图指认呼吸器官。提醒学生当感觉不舒服的时候,马上停止实验。
4、思考:为什么感觉越来越不舒服?
四、回归教材评价小结
1、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内容,看有什么新的收获。
2、出示人体吸进去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比较表
3、问:人呼出的是什么气体?吸进去得是什么气体?
我们运动和锻炼身体时呼吸有什么变化?经常锻炼身体有什么好处?
做一做:出示简易的测的肺活量测量装置。指一名学生上来测肺活量。
五、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学生课后制作一个简易的肺活量测量装置,并测量自己或他人的肺活量。
板书:
呼吸系统包括:鼻腔、气管、支气管、肺。
第4课时
跳动起来会怎样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2、使学生知道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出体外。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知道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出体外。
【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备:水盆1个、水、洗耳球1个、塑料管1段、记录单1张。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创景激趣
质疑导入:我们跳动时呼吸加快了,还会怎样?在我们跳动起来之后,呼吸的次数增加了,心跳的次数同时也增加了,运动与心跳有什么关系呢?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提出研究的问题。
1、心跳为什么会加快
(1)平静时学生测心跳(每分钟)。
(2)学生在教室跳动3分钟测心跳。
(3)交流比较两次测得的心跳次数。
2、体验心脏的工作
(1)讲解: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2)出示洗耳球,告诉学生这是一个简单的模拟实验,并讲解实验方法。
(3)学生分组实验。
三、汇报交流排疑解惑
1、交流实验感受 交流时可提示性的问:在做运输水的实验中,我们有什么感觉?做了多长时间会有劳累感?这说明了什么?
实验中手和吸耳球以及塑料管的作用各相当于血液循环的什么器官?
讲解:洗耳球代表了心脏的心房与心室,手捏的力量代表心肌的收缩功能,塑料管代表了血管,输送的水代表了血液。)
想一想:心脏无时无刻地工作,它会疲劳吗?
学生阅读73面的资料。
四、回归教材评价小结
1、学生阅读课本中的资料。(72面第二、三自然段)
2、思考:人运动时心跳加快是什么的需要?(体能的需要)
师问:读完资料后你知道了什么?(循环系统的作用)
五、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课后查阅有关心脏的知识。想一想:如何保护心脏健康 板书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经常锻炼身体可以使我们的心脏更强健。
课后反思:
第5课时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教学目标】
1、知道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
2、知道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人体内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人体内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教学准备】
学生:塑料袋、水、小块煮熟的蔬菜和馒头、透明塑料软管、熟米饭粒。
师:人体消化器官图。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创景激趣
质疑导入:我们在学习、工作、运动时都会消耗大量的能量,能量来自每天吃的食物。食物是怎样实物伞兵身体吸收和利用的呢?
揭示课题: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提出问题
1、吃下去的食物到哪里去了。我们身体里哪些器官是与食物的消化吸收有关的? 请同学们想想。
(2)学生活动:画食物消化过程图。
(3)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在学生提出自己对消化过程的想法后,不急于评价谁画的好与不好,也尽量不要问学生“为什么这样画?”通过后续的研究发展、完善自己的想法。
2、人体的消化器官
(1)出示人体消化器官图。
(2)学生观看人体消化器官图,学生比对自己的初始想法。
(3)学生对照人体消化器官图说说这些器官的形状和功能。
(4)利用人体消化器官图进行消化过程的分析。·食物是通过什么器官被运输到胃里的,它需要具有什么特征? ·食物是在什么地方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它需要具有什么特征?
·食物是在什么地方被吸收的,它需要具有什么特征?
三、汇报交流排疑解惑
1、小组选派代表汇报研究成果
2、师引导:食物是在口腔中咬碎,通过食道进入胃里的,食管是一个管道,里面应该是光滑的。食物进到胃里面被进一步的磨碎和分解,胃应该会蠕动,胃壁肌肉应该很发达,应该还有胃液帮助消化。食物营养的吸收可能在小肠,小肠应该足够长,食物的营养才会被充分地吸收;大肠可以较短,以便食物的残渣从这里排出体外。
3、问:我们在其他动物身上看到过这些类似的消化器官吗?
4、模拟胃和食道的实验
A、师讲解实验方法。
B、学生分组活动。
C、汇报实验结果。
D、思考:我们的哪一个消化器官的活动像这个袋子?塑料管相当于消化器官的哪一部分?
师问:食物中毒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主要经历了哪些过程?
四、回归教材评价小结
学生在课本74面人体轮廓图中,标出食物可能经过的主要器官。
了解有关食物在体内消化的过程,对照人体消化系统修正食物消化过程图。
五、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及消化过程。写出消化器官的名称,画出人体的消化过程。板书
消化器官: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食物消化过程:口腔(咬碎)——食管(输送)——胃(磨碎、分解)——小肠(吸收营
养)——大肠(残渣)
第6课时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会经历初步的消化过程。
2、使学生知道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它们功能各不相同。
3、让学生知道牙齿有三种,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要保护好牙齿。【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知道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
2、学生会进行食物在口腔内部变化和牙齿形状特征、分布的观察。
【教学准备】牙齿的分布图、结构图。学生每人准备一面小镜子。【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创景激趣
谈话导入:口腔是食物消化的地方。口腔在食物消化中发挥了什么作用,是怎样工作的?你们想研究吗?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观察口腔
(1)学生用小镜子观察口腔。
(2)交流口腔内有什么。
(3)讨论:舌头、牙齿和唾液各有什么用?
(4)学生咀嚼馒头的体验活动。(要求学生把活动中的感受填在76面的表格中。)(5)交流在不同的咀嚼时间内,馒头在口腔内发生了什么变化?
(6)小结:舌头起搅拌的作用,牙齿起咀嚼的作用,唾液起消化的作用。
2、观察牙齿
(1)学生用镜子观察牙齿。
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牙齿的形状。并把不同牙齿的分布和各种牙齿的形状特征记在记录本中。
(2)分组讨论:不同位置的牙齿有什么区别?有什么作用?不同形状的牙齿有什么区别?有什么作用?
(3)交流讨论结果。
三、汇报交流排疑解惑
1、指生讲述:自己小组的探究情况,别人补充。
2、师引导学生:最前面的牙扁扁的,能切下食物,两侧的牙齿有个尖,能撕开食物,后面的牙齿比较宽,能磨碎食物。
3、提问:牙齿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老人们常说的‘细嚼慢咽’是什么道理?)
四、回归教材评价小结
1、教师引导学生读教材内容,看教材插图,谈收获。
2、总结: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保护好牙齿对我们一生的健康都很有意义。
3、牙齿健康教育(怎样预防龋病牙?)
五、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思考:食物在口腔里面的初步消化,为进入人体做进一步的消化提供了哪些便利条件?
板书
牙齿有:门牙、尖牙、臼牙
第7课时
呵护我们的身体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2、学生会用画图的方法,直观地表现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知道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2、使学生懂得事物间是有联系的,接受从系统的角度看问题的观点。
【教学准备】为每位学生准备:画图纸张若干。【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创景激趣
导入话题: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依靠身体各个器官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身体呢?
揭示课题:呵护我们的身体。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人体的各个器官怎样协同工作。
(1)学生制作一些硬纸卡片,把所学的各种器官写在上面。
(2)分组讨论:人体的各个器官怎样协同工作的呢?
提示可以用文字或者画图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尝试进行反向描述。
(3)交流各组讨论有结果。并展示画图。
2、人体各器官之间的联系。
(1)提问:我们用什么方式把人体要器官的作用和的相互关系表示出来?
(2)告诉学生这是一个学生的真实作品,这幅作品表达了学生对于运动、消化、呼吸、循环系统相关器官之间关系的一种认识。我们还可以有其他的表达形式。
三、汇报交流排疑解惑
1、小组选派代表汇报探究成果。
2、交流关系图绘制的基本方法:
A、明确一个要表达的关系线索,提出初步的设想。
B、将这个关系线索中的元素提取出来,元素主要是以名词表现的,如心脏、氧气等。
C、逐个明确相邻两个元素的关系,主要是以表示动作、过程的词语表示,如帮助、运输、提供等。
D、将各个元素用圆圈或者其他图形表示出来,画入图中。
E、将各个元素间用线连接,用箭头表示相互之间的关系指向,在线上对此关系作简要描述。通览全图,修正、完善。
3、学生试着画人体主要器官在人体活动过程中的联系图。
四、回归教材评价小结
1、组织学生学习教材内容。
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要及时的修改和补充。
参考第78页下图的描述。
指导学生观看课本79面的图。
2、思考:我们怎样才能健康地生活?
3、总结:健康生活就是我们在了解了自己身体的结构和相互作用的规律之后,爱护它们,促进它们更协调地工作,我们一定要呵护自己的身体!
五、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要求学生课后阅读本单元后面的资料。写出自己阅读后的收获。课后反思:
第二篇:六年级品社上册教案三四单元
第三单元
腾飞的祖国
1、站立起来的中国人
2课时
设计理念:本教学设计以体验为基点,通过了新旧社会分别在经济上与政治上的四次对比,点燃孩子体验的情感火花,使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的道德认知→形成爱国的道德情感→落实到爱国的道德行为实践中。教学设计力求使扎根在 “生活体验” 沃土中的自豪情感,在学生身上结出美丽的爱国之花!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体会到中国人真正站起来;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申奥成功和运动员在运动场上取得的辉煌不仅反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国的崛起和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2.能力目标:让学生知道,随着中国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等领域中发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行为目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感到自豪和骄傲。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回顾激动人心的时刻。人们不会忘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当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的喜讯传来时,北京沸腾了,全国沸腾了。(播放申奥成功录象)
师:为什么一个体育运动会申报成功,会牵动那么多人的心?(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体育实力。)
师:对,中国申奥成功不单单是向世人证明了中国的体育实力,更重要的是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体育事业的发展竟和国家实力挂钩?答案是肯定的,如果还要出示什么证明的话?就让我们从“东亚病夫”到“相约2008”这段历史中寻找证据吧!
活动一:在资料展示体验中引发情感萌动,提高道德认识
师:在旧中国,由于政府腐败无能,中国人被讥笑为“东亚病夫”。从1896年至1948年,奥运会举办了14届,而拥有4亿人口的中国仅仅参加过3次。均因国力衰败而留下了“零的记录”谁搜集了资料,请小组出示图片等资料汇报一下:
(中国参加1932年奥运会,刘长春作为中国唯一的运动员代表中国参加了奥运会,他的两项比赛在预赛中即被淘汰。(教师随即访问:假如你就是刘长春或者就是看台上(遭人耻笑)的中国人,当时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中国参加1936年奥运会,中国队被称为“鸭蛋队”中国队全军覆没。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体育的落后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真实写照。
中国参加1948年伦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困顿他乡,比赛结果无一 进入决赛。可叹的是,在奥运会结束之后,代表团连回国的路费也没有着落。)
师:从中国人参加这三届奥运会情况,你看到了什么?(旧中国国力衰败,运动员训练条件差,无法取得好成绩,)师:你能从中领略到政府腐败无能、国力衰败带给我们是什么?
(羞耻。耻辱。气愤。
【设计意图:我精心地通过播放申奥成功录象使学生喜悦的情感萌动,在已经萌动喜悦的情感中把学生带入旧中国国力衰败而被讥笑为“东亚病夫”的资料汇报中,让学生自觉地通过这一喜一怒的对比进入一种体验学习的境界,自然而然地通过体验来让学生得到“新中国确实让中国人站立起来的自豪感”的正确道德认识。这是第一次对比。】
活动
二、在说唱体验中激起情感波澜,陶冶道德情感
师:旧中国国力衰败,运动员训练条件差,无法取得好成绩,然而,事过半个世纪,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奥运会,同样是在奥运赛场,同样是中国人,所不同的就是:这是由新中国所带领的中国体育代表团,请小记者汇报新中国参加历届奥运会情况。(学生开展“小记者在行动”)金牌总数奖牌总数名次
1984年15324
1988年52811
1992年16544
1996年16504
2000年28593
2004年32632 师:对,新中国国力昌盛,运动员训练和参加比赛的条件得到极大的改观,就可以取得好成绩,透过我们国家参加奥运会这一世界性的体育盛会的历史,你能从中领略到祖国的富强带给我们的是什么?(光荣 扬眉吐气 骄傲„„)师:(激昂地)当运动会上一次次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当中国运动健儿一次次骄傲地站在领奖台上,有谁还会说我们是东亚病夫,有谁还会嘲笑我们?让我们自豪地喊出他们的名字。(播放奥运会运动员获奖的图片,学生自豪地喊出他们的名字)师:(播放孙楠歌曲《红旗飘飘》flash并与生齐唱)
师: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请用一句发自肺腑的语言来赞扬伟大的祖国。
(我骄傲,我为奥运健儿勇于拼搏为祖国争光的行动而骄傲!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自豪,我是中国人
雅典奥运会获32块金牌, 32次奏响的中国国歌, 再一次肯定了我骄傲的中国心
我们中国人可以挺直腰杆,在世界各族人面前大声的说“我骄傲,因为我是中国人!!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五星红旗,你的名字比我生命还重要。)
【设计意图:在说唱体验中,让学生不知不觉中触动自己的“体育强国”情感之弦,引起学生刚才的旧中国国力衰败而被讥笑为“东亚病夫”认知冲突。通过播放奥运会运动员获奖的图片,齐唱孙楠歌曲《红旗飘飘》设身处地把学生带入这种激昂的氛围中,学生就成为体验的对象,并从中领悟和把握品德知识,感悟其中的道理。新中国确实让中国人站立起来的自豪感的正确道德情感就进入学生的心灵。以说唱促情,激起自豪情感。这是第二次对比。】
日益富强的祖国
2课时 活动三:在历史剧体验中强化情感体验,形成道德情感
师:当国际体育运动场上一次次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中国用自己的实力感动了世界,中国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和已经崛起的民族。但同学们知否,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建立在国家富强、昌盛的基础上。(哀怨地)这与相隔100年的屈辱史──《辛丑条约》的签定,简直天渊之别。《辛丑条约》的签定离我们太远,可能同学们对这件事情都不太了解,现在,让我们的同学给我们重现这一段受辱的历史吧。
学生表演历史剧《辛丑条约》签定仪式。人物有身穿朝廷服,头带朱纱帽的以李鸿章为代表清政府官员与英、美、俄等11个国家代表。准备各国条约11份,谈判桌一张等道具。
<<辛丑条约》签定仪式现在开始,此条约有清政府全权代表李鸿章与英、美、俄等11个国家签定,条约共12款。附件19件,现在由英 国代表宣读主要内容。(力求学生表现出11国奸诈苛刻,清政府的处处忍让,软弱无能。)(1)清政府赔偿各国军费4亿5000万两白银,其中沙俄得1亿3000 多万两,以海关和盐税作抵押;(2)拆毁北京至大沽的所有沿海炮台;
(3)各国留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城镇;
(4)在北京划定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5)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组织和运动;(6)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清政府与11国代表签定《辛丑条约》。
扮演清政府中有良知的人士随机采访台下的同学,学生谈感受,愤恨清政府之感跃然纸上:
(我们政府每年财政总收入才1亿一千万两,就算一年不吃不喝,也没有那么多钱啊!我们老百姓还用活吗?
把白银4亿5千两的赔款转嫁在老百姓身上,老百姓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天呀,在我们国家外面就派军队驻扎,在里面机遇驻兵管理,这到底是谁的家呀!
外国军队驻扎在我们国家领土,那我们谈何主权,谈何人身自由,这简直是坐牢,中国人连一条狗都不如。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走狗。清政府已抛弃了我们老百姓
《辛丑条约》的签订给我们每个中国人带来了危害和灾难。《辛丑条约》的签订吸干了中国的最后一滴血。
【设计意图:道德情感一经形成,就成为一种稳定的力量,积极影响人们的道德行为。在课堂上创造历史剧表演的体验的条件,让学生强烈体验到旧中国国力衰败中国人不但被讥笑为“东亚病夫”,而且连人身安全也难以保证。通过再次强化了的情感体验,与刚才新中国所带领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所取得的辉煌成绩相比,促使他们道德情感转化和升华:新中国确实让中国人站立起来的自豪道德情感。这样的道德情感体验效果就大于空洞的、干瘪的灌输与说教。
以演促情,激起自豪情感。这是第三次对比。】
四、在“国事论坛”体验中强化情感体验,养成道德行为
师:《辛丑条约》的签订是清政府屈服于列强而交出的卖身契,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同学们不要悲哀,受辱的历史过去了,中国人站立起来了!我国已经成为国际重大事务中的不可缺少的负责任的大国。
出示参加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各国首脑的图片:
亚太经合组织是讨论加强亚太地区相互经济合作的一个组织,图为2001年10月21日参加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各国首脑,身穿唐装聚集上海,会议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合作,参与,促进共同繁荣。各国领导人身穿唐装体现了对我们中国人家的尊重,讨论主题是“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从这些字眼中,我们看到的是平等、合作的国 与国之间关系,对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与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这样的报道越来越多了。现在我们开展“国事论坛”活动。
学生报道一下我国参与国际活动的一些情况,也发表个人观点,以体现论坛的自由与多彩:
1.我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对国际大事行使否决权。
2.我国在海南举行博鳌亚洲论坛。3.至今为止我国已与160多个国家建交。4.我国中国加入WTO。
5.我国上海申博成功。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只有有实力、有影响的国家才能举办综合性博览会。
师:从“国事论坛”活动中,你感受什么?(中国成了外交的大赢家。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了。怪不得国际上在渲染“中国威胁论“。
祖国富强了,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
师:对,中国这头沉睡的狮子醒了,中国人腰杆硬了,中国人说话的分量重了,中国人说“不”地球也会抖三抖„„此时此刻,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高昂地)让我们以庄严的姿态,无比自豪地喊一声:我们是──
(站立起来的中国人!)师:(指着课题):中国人──(站立起来了!)【设计意图:在“国事论坛”自豪感体验中把符合品德规范要求的”理“与相应的内心情感体验的”情"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心理动力和行为的价值尺度推动爱国道德行为的形成。这与签定《辛丑条约》的软弱无能清政府相比之下,学生能不激起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并为之努力吗?以论促情,激起自豪情感。这是第四次对比。】
3告别贫困奔小康
2课时
教学目标1.懂得以往生活的艰辛,少年儿童必须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2.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感受生活发生的变化。3.认真学好各门文化课,切实打好知识基础。在学习中发扬勤奋刻苦的精神,不怕困难。教学过程
一、运用实物,激趣导入
1.票证展示(课前布置学生通过与长辈交流、收集一些过去的“票证”和它们背后的故事,了解各种票证的用途)
2.举事例:讲讲关于票证的来历和相关知识,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故事;
二、小组学习,交流感受
(一)生活质量提高了,人们的服装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质量、数量、颜色、款式等。要求:
1.对比图册上三个不同时期人们的服装。2.讲讲自己知道的故事。
(二)“两代人的帐本”和“我家今昔小调查”
1.通过两代人的收入和支出消费对比,感受生活发生的变化(从刚维持温饱到小康)。
2.调查自己家祖孙三代人生活条件发生的变化,完成调查表。3.你对怎样看待过去的生活?
三、畅谈向小康迈进
(一)师:温饱问题解决后,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每个人眼中的小康生活各有不同。1.谈谈你眼中的小康生活是什么样的?
2.生活条件改善后,人们的平均寿命有了什么样的变化?
(二)生活改善了,我们周围的人们都在进行那些文化活动?(生自由回答)
四、情感升华
拓展交流
1.对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地域经济差异,国家采取了什么政策?(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
2.你们心中的理想是什么呢?可以说说你对未来的构想。
4、打开国门
走向世界
2课时 教材分析:
《打开国门走向世界》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腾飞的祖国”第四课.本单元设计是从祖国的进步和发展来入手,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变化,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为祖国的日益强大感到自豪和骄傲,从而使学生从小树 立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情分析: 学生对祖国的日益变化认知还是比较肤浅的.本单元将从资料探究入手,查找有关资料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发生的变化.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在各个方面都在大踏步地走向世界,感受祖国打开国门后社会所发生的变化及成就,初步认识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素质提高的重要意义.2 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繁荣昌盛,并从开放、多元、国际化的社会发展趋势认识和关注中国的发展.教学理念:
1、在教学中“以教师精心设计的探究性学习方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元发展为核心为主要学习方式.”
2、教师拓展课堂知识,让学生搜集图片或文字资料,在“做”中不断领悟、感知.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初步认识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的素质提高重要意义.难点: 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发展趋势,认识中国将从开放、多元、国际化方向发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活动一:走向世界的中国制造
1、师:改革开放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机,现在我国的很多产品,走向了世界.(播放课件)
2、阅读第78页关于圣诞节玩具的叙述.让学生谈一谈西方圣诞节许多饰品都是中国制造的.(举例说明)
3、小组交流:先将学生收集到的中国产品到海外的信息在课堂上进行交流.4、汇报:中国的产品到海外的图片或文字资料.5、总结:我国打开国门,走向世界和世界各国进行互惠互利的贸易往来.、讨论:看课件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我国的出口品种有哪些?)
(出口方式是怎样的?)
7、师:是呀!中国打开国门后将会走向世界.(在小组交流和讨论汇报中,尽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汇报,确实让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第二课时)
活动二:走出国门的中国人
1、师: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请阅读第80页的报道.2、谈感受和想法(让学生和文本对话,加深印象)
3、教师展示自己收集到的中国人在国外工作、学习、生活的图片,同时,也请同学上台讲中国人在海外学习、工作的故事.(师生共同参与课堂,从教师自己搜集的图片入手,使学生明白,教师也是他们学习的伙伴,学生的学味更浓了,积极性也更高了).活动三: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
1、师:中国人走出了国门,那外国人是不是也走入了我们中国呢?请看课件
2、想象一下:第一次见外国人的情景.(创设情景:让学生明白我国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了.)
3、谁来说说初次见外国人的想法?
4、汇报
5、师:对外国人我们越来越不陌生了.因为,他们也走入了我们中国,这都是祖国的对外开放带来的好处)
6、请阅读第81页材料,从我国接见留学生数字的变化,可以看出什么呢?(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使学生对“中国有世界,世界有中国”中国正走向一个开放的国际化社会有了更深的感悟)
7、师:那外国人在中国是怎样过节的呢?请看第82页资料,谈一谈你的饿想法吧!
8、总结:同学们,自从咱国家打开国门后和其他国家人民在民间层次上的友好交流越来越好.此时此刻,我只想说:咱们国家越来越繁荣了,它将一步步走向国际化.老师希望你们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添砖加瓦.9、结束课文.播放歌曲《走向新时代》.板书设计
打开国门
走向世界
和平发展 国际化
作业设计: 搜集世界离不开中国的理由是什么? 搜集中国离不开世界的理由是什么?
第四单元
漫游世界
1、到周边去看看
3课时 教材分析:
《到周边去看看》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 “漫游世界”的第1课。本单元整合了地理、历史、品德等教育方面的内容,较好地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在介绍事实的同时,突出了对人类智慧的欣赏,并对人类的创造精神、进取精神和道德文明加以宏扬,以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知识技能的训练相结合。世界上有许多反应人类智慧和创造的文化遗产,他们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体现了人类伟大的创造精神。所以形成了“地球村里的邻居——去邻居家瞧瞧——邻国互访活动——古往今来话邻国”的学习研究思路。学情分析:
当代少年儿童都生活在一个开放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文化、经济交流以及相互联系,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密切,儿童们接触世界的机会比较多。让学生从小能以多元的观念来认识多彩的世界,为他们成为一个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目标:
1、知道和认识我国周边的主要国家以及与我国的历史、经济、文化联系。
2、以亚洲一些国家为例,初步了解东方文化的主要特点,能借助资料、事实,通过比较发现周边国家与我过文化的共性和差异性,以及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与其历史渊源、地域环境的关系。
3、知道我们和邻国之间要友好交往、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教学理念:
1、教材是师生学习的凭借,但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令课堂呈现开放性。
2、教师不再是真理的占有者和宣传者,学生不再是真理的被动的接受者。师生都是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师生之间不再是单向的授受关系,对话关系,合作关系。教学过程为师生交往、对话和探究的过程,也是价值观、人生观潜在形成的过程。
3、教师为拓展课堂的内涵,让学生有更多时间进行各种活动,承担一定的任务,扮演一定的角色,在“做”中不断领悟,在“做”中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在活动化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体现为教育的指导者、场境的创造者、活动的评价者。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和认识我国周边的主要国家以及与我国的历史、经济、文化联系。
难点:知道我们和邻国之间要友好交往、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活动一
地球村里的邻居
1、师:同学们,谁能说说在我们中国的周围都有哪些国家?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需及时纠错。
3、小组讨论,在地图中找到我国的邻国,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认识。
4、巩固练习。教师任意指定我国周围的某个方位,让学生说出处于这个方位的我国邻国的名称。活动二
去邻居家瞧瞧
1、师:关于这些周边国家,你知道些什么?怎么知道的?
2、学生自由发言,也许有些学生会有回答错误、片面的,教师要提醒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了解这些国家。
3、根据学生找到的周边国家的信息以及教材第85~86页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国名或别称的角度,把握该国的一些特征。新 课
标
第一 网
4、学生根据其他国家的信息概括出别名,充分尊重学生的概括。
5、师:同学们,我们来以一个表格的饿形式做一个小结吧。国民 基本情况特征 我们的命名(例)日本
(见教材内容)日本人喜爱樱花樱花之国
第二课时
活动三
邻国互访活动
1、开展互访交流活动。师:同学们,现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熟悉或喜爱的国家,自己扮演这个国家的“公民”,用各种形式把国家的风土人情展示出来,向大家介绍你所在的国家。
2、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准备,在此过程中加深对其他邻国的了解。
3、参观出访。选择自己想去参观拜访的国家,跟着当地的“导游”参观了解,在次过程中可提出问题,当地“公民”热情招待并介绍当地的特点。
4、师:我们去了这么多热情的国家,现在咱们在做一块交流展板。展板上图文并茂,可以有照片、文字、绘画、画出该过的地图轮廓,写声一写祝福的寄语,发挥你们的智慧,做出非常有特色的展板,还可以互相留言。
活动四
古往今来话邻国
第三课时
1、课前学生搜集了古代关于邻国的故事,让他们讲给大家听。
2、师:同学们,通过听这些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3、生:我国和邻国从古代起就有交往。
4、师:除了古代的故事,从现在的生活中你能找到什么与邻国相似的东西和生活习惯吗?
5、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找到各国之间的共同之处。
6、师:是啊,这些共同之出可以看出我们与邻国之间的文化一直都有友好的交往,通过这些交往,促进了我们的共同发展。
7、新闻调查。(1)通过收看电视新闻,阅读新闻报道,记录我国与邻国友好往来的新闻报道。
(2)课上向全班同学介绍这些事例。
(3)将这些事例进行整理分类,看看各属于哪些方面的交往。(4)想一想这些友好往来对我国和我们的邻国有什么好处。练习设计
选择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如绘图、制表、读后感,对本课学习的内容进行自我总结。
2、环球旅行去
3课时 教材分析:
当代儿童生活在一个开放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文化、经济交流以及相互联系,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密切,儿童们接触世界的机会较多。本单元的设计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从小形成开阔的国际视野,以多元的观念来认识多彩的世界,为他们成为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时,尽量以学生的视角去认识、观察及思考问题,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去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的能力;同时通过研究,激发学生对世界文化的兴趣。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阅历,能够自己主动查找相关资料获取知识,本设计希望学生自己运用已有的这种能力继续深入学习,体验学习过程中的快乐。在感受快乐的同时,增加对世界的了解。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世界主要的文化遗产,感受人类文明及其所蕴含的聪明智慧。它们有的反映了世界古代悠久的文明,有的体现了浓重的现代文明,旨在让学生对多彩的世界有更为全面的认识,并为他们今后进一步了解世界、认识世界打下基础。
2.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对世界多元文化的理解与欣赏的态度。教学理念:
1.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 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教学重点:
了解世界主要的文化遗产,感受人类文明及其所蕴含的聪明智慧。教学难点:
让学生对多彩的世界有更为全面的认识,帮助学生进一步了世界、认识世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神奇探秘之旅 活动一 神秘的世界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一次“我向往的特色城市”世界之旅吧!去感受世界古老文明和现代文化的魅力。(课件:出示“世界之旅”几个大字,并附有旋转地球)师:看,首先我们来到了充满神秘感的埃及的古玛雅。
(课件介绍:说到世界奇迹,人们都会想到埃及首都开罗附近的金字塔。这些为古埃及国王修建的巨型坟墓,默默地耸立在一望无垠的大沙漠上,向人们展示了四千多年前古埃及人的智慧,成为古代奇迹最为典型的代表。)
(课件介绍:在中美洲的密林中有一座保存了数千年的古遗迹,它就是被人们称之为“丛林中的神殿”的玛雅文明。从呈现在现代人面前开始,它就像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给人们带来一个个震惊,又留下 一串串令人迷惑不解的疑云„„)
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查找资料,现在请大家在小组里交流交流。小组交流:对小组交流提出要求。
自己介绍收集的资料;每位同学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组内小结。用各种方式展示探究成果:故事、叙述、表演、智力答题、科幻小品„„ 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加以指导,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汇报,为班级高质量的交流打下基础。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深入探讨
探讨题:想象一下,建造金字塔都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你能作出怎样的猜测?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金字塔的难解之谜?
师:除了神秘的金字塔和谜一样的玛雅文化,在人类的文明史中,还有许多人类之谜。它们展示了千百年来人类和智慧,也给我们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今天,我们来探寻古遗迹中的人类之谜,也许,将来揭开谜底的,就会是我们中的一个。
活动二 追溯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
第二课时
师:你知道智慧女神雅典娜的神话和奥运会的来历吗?它们都来自古希腊,一提起希腊,西方人就会有一种家园之感,希腊也因此被誉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课件介绍:希腊神话中,智慧女神雅典娜与海神波赛冬欲争夺一座城市保护神的位置,最后二神决定每人给市民一份礼物,然后由市民选择谁来做保护神。最后市民选择了献出橄榄树的雅典娜,于是这座城市就叫做雅典。)(课件介绍: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两千七百多年前的古希腊,它是希腊各城邦共同参与的社会活动。运动会期间,各城邦之间不允许有任何战争行为,所以,通往奥林匹克会场的道路,人人自由往来。这就是奥运会的起源。)
师:同学们,希腊被誉为西方文明的摇篮,还有着许许多多的原因呢。你们手中的资料,就是凭证。拿起你的凭证,和伙伴们一起畅谈一番吧。
学生分小组阅读教材第96面的内容
讨论:通过阅读,你知道了哪些古希腊的历史名人? 全班交流:以主持人讲述的方式介绍
(毕达哥拉斯(前580~前500)希腊数学家和哲学家,父亲是宝石雕刻工匠。生平事迹材料不多,据说曾在埃及向当地的祭司学过数学,后来移居意大利南部。他认为数是数学中的基本元素,把数分为奇数和偶数,还提出几何学上点、线、面和空间的概念。最大贡献是“毕达哥拉斯定理”,即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我国商高很早就提出过这个论点,而毕达哥拉斯用数学逻辑的方法证明了这个公式。)
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深深地体会到希腊众多文学家、哲学家和科学家的了不起。你还知道哪此希腊神话传说和古希腊科学家的故事,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和同学交流,谈谈感想。作业设计:
故事续编:密林深处的秘密 让学生结合相关资料整理成小故事,把玛雅人的消失作为一个开放的结尾,思考失踪的原因,按照自己的猜想将故事续写完成。
(第三课时)
感受现代文明之美与现代艺术之精髓 活动三
跟我来吧
师:同学们,有句话是这么说来着: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确,当今的世界变化日新月异,丰富多彩。今天,就让我们跟随XX小导游,一起走出国门看世界吧。
一位学生上台:大家好,我是XX旅行社的导游。今日,我们的行程是这样的:首先从亚洲出发,访问欧洲国家——法国,重点参观巴黎卢浮宫,欣赏艺术瑰宝。然后前往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最后抵达美国最大、最繁华的城市——纽约,漫步国际大都会。记住哟,途中有什么想交流交流的,可以大胆地畅所欲言。准备好了吗?出发!
(课件介绍:卢浮宫的三件镇宫之宝、埃菲尔铁塔、蓬皮杜艺术中心、维也纳歌剧院、维也纳著名音乐人物、纽约时代广场、华尔街)交流、探究:
名作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断臂维纳斯 分享所了解的音乐家故事
你还知道美国的哪些事情?谈谈你所了解的美国。
导游作结束语:旅客们,今天的行程结束了。预祝各位今晚有个好梦。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在XX同学的带领下,游历了世界各国,其实,书中第100——101面的了望台也向我们介绍了各国城市花絮,大家可以去看看。下节课,我们再去了解各国风情吧。作业设计:
向父母介绍自己了解的国家。
3、文化采风
2课时 教材分析:
《文化采风》让学生了解世界名城,它们的悠久历史,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和民族,有着不同的艺术,有各种各样的节日。在西方国家的重大节日-----圣诞节。人们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欢乐,甚至比新年到来还要隆重、热烈。像在中国人过春节时吃年夜饭一样,人们喜欢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共进美食。教学目标:
1.知道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信仰、文化习惯和节日习俗。初步了解对世界影响较大的几个主要节日及其文化内涵,并从中感受人类文化传播及其传承,感受文化的多元性。
2.初步了解一些国家或民族在民俗风情、生活习俗及礼仪上的不同,懂得对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文化习俗,持宽容、欣赏和尊重的态度。
3.能够借助资料,在分析比较中发现不同国家、地区的人们的生活特点与他们的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学会联系、民展地认识一个国家。教学理念:(1)教材是师生学习的凭借,但是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令课堂呈现开放性。
(2)教师不再是真理的占有者和宣传者,学生不再是真理的被动接受者。师生都是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师生之间不再是单向的授受关系,而是你我关系,对话关系,合作关系。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对话和探究的过程,也是价值观、人生观潜在形成的过程。(3)教师拓展课堂知识,让全休学生搜集图片或文字资料,在“做”中不断领悟、感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一些国家或民族在民俗风情、生活习俗及礼仪上的不同,懂得对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文化习俗,持宽容、欣赏和尊重的态度。
难点:知道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信仰、文化习惯和节日习俗。初步了解对世界影响较大的几个主要节日及其文化内涵,并从中感受人类文化传播及其传承,感受文化的多元性。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活动一:快乐的节日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搜集一些有关世界各地节日的图片、节日饰品,了解各地节日的时间和意义,以及与节日有关的传说、习俗和庆祝活动,看看从节日中能发现什么有趣的文化现象。1.让学生谈一谈在西方国家圣诞节是一个怎样的节日(播放课件、视频资料)
2.小组交流:先将学生收集到的西方节日信息在课堂上进行交流。3.汇报:圣诞节在西是一个隆重的节日 4.讨论:看课件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5.总结:西方国家的圣诞节就像中国过春节一样。
第二课时
活动二:礼仪中的世界
一、新课导入
请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世界其他国家人们的饮食习惯、待客方式、礼尚往来等,同时知道其中的一些礼仪习俗。
1.师: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不同国家人拉在相互赠礼物时有哪些礼仪习惯。
2.想象一下:第一次见到外国人的见面礼仪情景。(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白国外见面礼仪的方式)3.谁来说说初次见外国的想法? 4.汇报
5.师:对外国人我们越来越不陌生了。因为,他们也走入了我们中国,这都是祖国的对外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6.在中餐、西餐他们的饮食礼仪是怎样的。
7.请阅读P107页材料,馈赠礼品时我们要“入乡随俗”吗?(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使学生对世界中的礼仪有更深的了解)
8.总结:同学们,自从咱国家打开国门后中国和其他国家人民在民间层次上的友好交流越来越好,不断的了解国外的生活习惯、待人接物等方面的习俗和礼仪,想互尊重各自的生活习惯和礼仪习俗。
板书设计
世界的节日
各国的礼仪及习俗 作业设计:
不同的国家或民族,节日习俗有着很大的不同,你能说说它们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愿望?你还知道哪些节日习俗。
第三篇:广东省诚信教育三四单元教案
《诚信传递》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诚信”的含义,理解“诚信”对于学生自身发展和为人处世的重要意义。
2.使学生崇尚“诚信”,远离虚伪、欺诈,把“诚信”作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相处的基本原则。
3.对自身或他人的行为及社会现象的“诚信度”具有评判能力,懂得诚实守信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落实在日常生活实践中。
教学重点:使学生崇尚“诚信”,远离虚伪、欺诈,把“诚信”作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相处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对自身或他人的行为及社会现象的“诚信度”具有评判能力,懂得诚实守信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落实在日常生活实践中。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教师:“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这句话告诉我们,对人对事,都要诚信,才能成功。
二、教学新授
课件:展示书本人物,小峰的诚信日记。
分角色朗读故事。
思考故事人物之间发生什么事?结果怎样?
三、童音壁
1、这次图片“漂流”活动中,同学们都能如期还书。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2、有人认为,如果别人不讲诚信,自己讲诚信就吃亏了。这种说法对不对?请谈谈你的看法。
四、向左走,向右走
要培养诚信的良好道德品质,就要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他们应该怎样做?
五、诚信小锦囊
诚信是双向的,需要集中的每个人都参与。如何才能让诚信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传递”呢?
六、诚信体验室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争当成为一名好榜样。在家、在校都能带好头。
2、懂得诚信必须从自己做起。
教学重点:使学生争当成为一名好榜样。在家、在校都能带好头。
教学难点:懂得诚信必须从自己做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诚实会让你在别人的心里下美好的印象。
二、诚信日记展示
童音壁
1、你觉得“爱心”雨伞里除了爱心,还有什么吗/
2、便民措施方便了你我他,但是它也需要我们以诚信的行为延续下去。在我们身边,还有没有这样的例子?请与同学分享一下。
三、向左走、向右走
面对种种不诚信的行为,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四、诚信小锦囊
生活在诚信广东,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就能感受到诚信带来的温暖。
1、爱护公共财物。
2、遵守公共规则。
3、对一些便民物品,我们要有借有还。
五、诚信体验室
《诚信需要坚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坚持也是一种诚信。
2、体会诚信日记里“坚持”的意义。
教学重点:领悟“坚持诚信”在生活中的涵义。
教学难点:领悟“坚持诚信”在生活中的涵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学会坚持也是一种诚信!。
二、诚信日记
三、童音壁
1、坚持有错吗?小晨为什么要坚持呢?你有更好的方法说服小峰吗?
2、当我们承诺的事情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完成时,你会怎样说服自己,坚持下去
呢?
四、向左走、向右走
1、安排好时间,坚持练习——
2、一时高兴,说说而已——
五、诚信小锦囊
诚信不能光说不做,而需要持之以恒。现在向大家介绍几个诀窍吧。
1、制定适合自己的锻炼目标,可以先坚持10天,然后到一个月、一个季度。
2、寻找一个共同努力的伙伴,互相鼓励,使自己每天都能获得支持与激情。
3、与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成果。
六、诚信体验室
七、活动:商家诚信小调查
《让诚信成为习惯》
教学目标:
1、要让学生知道诚信应该成为一个习惯。
2、懂得把诚信当做一个习惯。
教学重点:懂得把诚信当做一个习惯。
教学难点:懂得把诚信当做一个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诚信在生活中必不可少,诚信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诚信应该成为一种习惯。
二、品读诚信日记
童音壁
1、当我们承担一份职责的时候,应该怎样做?
2、在学习、生活中,还有什么事需要我们尽自己的职责,坚持做好?
三、向左走、向右走
四、诚信小锦囊
怎样才能更有责任心地为班级服务呢?这里有些小建议:
1、明确自己的职责。
2、从小事做起。
3、承担责任,不半途而废。
4、经常自我检查或者征求老师、同学对自己工作的意见,及时改进。
五、诚信体验室
六、制作诚信“信用卡”
第四篇:三四读后感
读《柳林风声》有感
东城实小三年级四班邢一彬
友善的水老鼠,热心的鼹鼠,稳重的獾先生,它们友好团结,乐于助人,为了帮助愚蠢但本性不坏的蛤蟆,三只柳林里的小动物为我们演绎出了友谊的可贵和温馨。
这本书一部份讲的是:鼹鼠初春的时候到地上来,走到小河边,看见一个黑乎乎的洞口,便走了进去,从此,它和水老鼠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水老鼠敦厚老实,在朋友有困难的时候伸出双手。比如:在鼹鼠受伤的时候帮它包扎伤口,在蛤蟆进牢房的时候也不忘问上几句话„‥这些体现出了水老鼠助人为乐的习惯,作者告诉我们:在他人有困难时帮助他们,就能取得友好的信作,让友谊更加牢固。
我们大家生活在一个班级中,有困难的时候同学们就应该互相帮助。有一次,我的同桌胡雪炜感冒生病了,好几天没来上课,落下了好多功课。我就利用大课间和中午的时间帮她辅导,虽然我不如老师讲的好,但是胡雪炜却说我比老师讲的还要能引起她的兴趣,我听了感到很高兴。正像人们常说的一句话: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狐狸的钱袋》读后感
东城实小王言
寒假里,妈妈为我买了一本书《狐狸的钱袋》。故事的内容是写一个名叫阿南的小狐狸,它的钱袋空空的,在它的法术不灵、遭到同类排挤时遇见了卖乌冬面的阿旺爷爷。两个人一起生活,建立了浓厚的感情与温暖的回忆。生活中,阿旺爷爷教会了小狐狸做乌冬面,并取名“南狐乌冬面”,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学习,使自己的钱袋变得满满的。可惜好景不长,爷爷病了,记忆一天天丧失。悲伤的阿南,在陪伴爷爷的最后时光中,体会到生命的尊严与价值,学会了独立、自信和爱。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只有靠自己的双手才能创造更多更大的财富,才会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我们要向小狐狸阿南一样学会独立、自信和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亲人。
《爱的教育》读后感
东城实小李燕
在寒假期间中,我读了一本书,名叫《爱的教育》。
故事里的主人公叫安利柯,他是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安利柯在学校里很可爱,善良的同学和亲切、宽厚的老师;在家里,他有关心爱护他的父母和姐姐。安利柯用笔记录了一个学年中,在学校和家里发生的一件件虽然平凡、细微但有趣、感人的事情。其中还穿插记录了老师给学生讲述的一件件真实、美好的故事。这些记录和故事充满了人与人之间纯洁、温馨的情感。
我读完了这本书,让我感悟到了,只有爱才是打开人们心中大门的钥匙。所有我们要关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读《种树老人的话》读后感
东城实小王秉瑶
在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里面有一篇文章让我深受启发。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种树老人的话。大体意思是 大森林里种着各种各样的树木。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大家比起美来。松树说:“要是森林里都是我们松树,我保证大森林里冬常夏青。”杨树说:“ 我们杨树挺拔俊美,要是大森林里全是杨树可以绿上青天。” 桃树说 :“我们春天开红艳艳的花,秋天结金黄黄的果,要是大森林里全是桃树,可以年年岁岁春华秋实。”这时候,种树老人走过来,笑呵呵的说:“ 要是世界上只有一种颜色,一种风景,那就太单调了。只有你们大家一起才能把世界打扮得色彩缤纷。”
由此连想到我们班,如果把我们班集体比作一片森林,我们每一位同学就是森林中的一株树木。由于每位同学的兴趣有不同,爱好有区别,学习各科的成绩也不一样。有的同学语文好就沾沾自喜;有的同学数学强就洋洋得意。看不起别的同学,这是很不对的。我们班有些同学虽然语文、数学成绩暂时落后,但是他们也有很多长处。比方说有些同学体育很好,同样在学校运动会上为我们班取得荣誉;有些同学文艺才能突出,也能为我们班争得骄傲。每个人都有长处,也都有缺点。只要我们发扬成绩改正缺点,才能进步。只有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全体同学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取长补短,我们班集体才能全面发展、充满生机。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望我们班这片森林欣欣向荣、争奇斗艳、万紫千红!
第五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三四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卷
(二)„„(学完三、四单元用)
„„„
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
„fùgàirïnghuàlěngkùrâ qíngyángyì „„()()()()„gāo àozēng tiānzhâng zhîngkuángfēngdàzuî
_
_„__„()()()()__„
二、补充下列词语。(12分)
__„_:线调()()山()()如鼠群()()首绿树()()号„学„()()功劳照()画()望()成()草()花()„望子()()()()去脉()()凤舞()()功劳„ „
三、给下面句中的“临”选择恰当的解释,序号标在括号里。(4分)_„临:①到,来;②靠近,面对;⑧将要,快要;④对着字画模仿。__„_„
1、隆冬来临,刺骨的寒风呼呼地刮着。()
___„„
2、小兰正在临摹柳公权的书法。
()__:„
3、临别时,好友紧紧地握住我的手。
()
名„„
4、由村里的房子临溪而建,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姓 „
四、按要求填空。(17分)
„ „
1、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用身子你的腿,把脖子出来让你给__订它,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上桌来,在稿纸上几朵小梅花。
__„_„
2、鹅的叫声,音调,似。鹅的步态,更是。鹅的步___„„调,的,颇像。
_:„
3、本单元里,我们读到了很多童话故事。一类童话是有作家创作的,我知道的童话作家有级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类是在人们口头上流传,后经整理的,如„著名的____________。
„ „
五、找近义词、反义词并用划线的词写句子。(6分)
___„„近义词:允许——()诧异——()___„反义词:喧闹——()融化——()___„装允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8分)
学„„
1、少先队员怎么能向困难低头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一轮红日从东方地平线缓缓升起。(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作业还没做完,我想,我非把作业做完不可!(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
„
七、修改病句。(8分)
1、从没停过的大雨又下起来了。
2、我断定这次考试可能不写作文。
3、泰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大名山。
4、开完了会,都回去了。
八、阅读理解。(10分)
____________
有一棵大树,它自命不凡,常吹嘘自己的本领,总觉得谁也没有自己的本领大。它讥笑自己周围的房屋矮小,大地低下,自己伟大无比。人们经常在它的脚下浇水,它把这看作是对它的崇拜。于是,它更加飘飘然,目空一切。
下雨天,人们成群结队地挤在树下避雨,它为了显示自己的了不起,摆出一副傲慢的架式,拼命摇晃。月夜里,它讥笑大地:“你瞧瞧,月光是先由我享受,然后才轮到你。”
一天傍晚,乌云滚滚,不一会儿,暴风雨来临了。大树一看,过路的人四处奔跑,就是没有人到它下面来躲避风雨。
大树在风雨中抖动着,它慌得不知所措,即硬挺着腰杆。不一会儿,它开始感到力不从心,脚跟部松动了,它奋力挣扎,猛然一阵狂风呼啸而过,大树、树杈连同枯枝败叶一头栽倒在大地上。它愣住了,可怜巴巴的对大地说:“真没想到,世界上还有比我更有力量的。”
从此以后,它再也不敢吹嘘了。
1、在短文前加一个合适的题目。(2分)
2、根据下面意思,在短文中找到合适的成语。(3分)(1)自以为不平凡。()(2)因为惊慌不知怎么才好。()(3)心里想做,可力量不够。()
3、在短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2分)嘲笑——()摇摆——()
4、读了这篇短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写下来。(3分)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习作。(30分)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生活着许多小动物,它们当中有许多是人类的好朋友。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把观察到的有条理、具体地写下来,希望能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