吨的认识设计意图及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5 03:43: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吨的认识设计意图及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吨的认识设计意图及教学反思》。

第一篇:吨的认识设计意图及教学反思

《吨的认识》的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从估计学生的体重入手,引出并复习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同时也为引出“吨”做了有力的铺垫,有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出“吨”的概念。

二、亲身体验,感受并想象1吨的重量。

1、感受1吨盐

(设计意图:感受和体验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吨时离学生经验比较远的概念,像一位同学在汇报中说:‘我原来不知道吨时怎么回事,还以为它是和小米粒那样重呢?”这句话足以证明学生对“吨”的陌生,如果光用语言描述是比较空洞的,只有在亲身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借助想象来把握,这里设计了开放性的学习活动,先让每个学生拎10千克的盐,大部分同学拎20千克的盐,比一比谁的力气大,摆一摆,摞一摞环节,从点、线、面、体四个方面感受“吨”,深化对吨的认识。除了感受1吨盐,还让学生在头脑里形成表象,30名同学的体重大约是1吨。)

三、实际应用,深化认识

(设计意图:应用是数学永恒的主题,从生活中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吨”这一质量单位的实际应用,进一步建立吨的概念,不仅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而且使学生意识到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再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四、拓展练习

(设计意图:以数学日记的形式出现,不仅达到练习的目的,也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渗透对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

1(教学反思:一节课下来,我觉得与预设相比较,比较理想的是结合拎盐活动,让学生不仅经历了认识吨的过程,而且让学生感受了认识吨的过程。

不足之处:在上课前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比如在算育红小学三(1)班的30名体重是,教师只是考虑到为了节省时间,让学生在课下算了出来,而没有深入理解教材的用意,其实教材在这一环节的安排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经历计算30人的体重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1014千克,需要算很长时间,初步感受1吨有多重;还有就是在布置小组活动要求时,教师的要求一定要明确,比如在拎20千克的盐的时候,教师要明确用一只手拎,因为一只手和两只手拎起20千克的盐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这就是我对这节课几点想法,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多多历练自己,使自己不断进步。)

第二篇:《认识吨》教学反思

吨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很少接触,远远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1吨有多重是非常抽象的,让学生正确地建立1吨的质量观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怎样将 吨这个抽象的事物,以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拉近吨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因此,我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常见的,能感受到的事物中选取事物。例如:通过搬水桶、算同学体重等活动,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课堂内能提供的条件来感知体验一吨。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抱25千克的同学、拎20千克纯净水等让学生体会1吨有多重,我觉得今天的课学生体会1吨还是不够,对于填合适的单位练习时,我也忽视了填单位不仅看单位还要看前面的数字,可以和开始河马、大象、鲸的重量结合起来,我想效果会更好。吨是一个较大的重量单位,我们很难让学生进入到真实的物理环境,教师也无法把一吨的物体搬到教室里来让学生体验、感受。像这种概念课,那如何让学生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应从哪些方面去考虑?都是今后在这类学习领域中要思考的问题。总之,教师要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将书本知识活学活用。使小小的课堂走向更广阔的生活天地,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数学必须贴近生活,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味为有趣。让数学生活化、情境化、趣味化,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运用数学,让数学课富有生活气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

第三篇:认识吨教学设计

课时教案 第一课时

认 识 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重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2.知道1吨=1000千克。

过程与方法:

1.能正确运用吨表示物体的重量。

2.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解决身边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质量单位学习的意义; 体会标准的意义;比较的意义。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突破方法:

1.通过课前调查,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能力。

2.指导学生通过计算、观察,产生联想,形成表象,建立质量观念。

难点: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形成表象。突破方法:

1.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以学定教。2.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充分体验。

教法与学法导航

教法:

1.创设情境,需求中引入新知。2.信息拓展,延伸中整合目标。

学法:

1.解决问题,运用中完善观念。2.体验感悟,亲历中建立观念。

教学准备

教师:主题图、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让学生测量自己的体重、到超市观察常见物品的重量,用手掂一掂1千克的糖的重量,搜集有关“吨”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复习旧知

(引入质量单位——吨)

1、小朋友们,你们都吃过苹果吧!

2、(出示图片)像这样一个苹果,约重150()。如果是像这样一箱苹果,约重20()。那要是一卡车苹果,约重2()。这里填什么单位比较合适呢?为什么不能填千克?(需要一个比千克还要大的质量单位)

3、吨——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师板书课题:认识吨 有没有谁曾在哪儿听过或是见过“吨”呢?

4、(出示图片)就像(除了)小朋友们所说的,像码头的货物、货场上的集装箱、铁路运输线上的货车车箱等,我们都需要用到吨。

5、看了这么多,也听了这么多,你觉得什么时候用吨作单位比较合适呢?

6、(结合学生发言板书)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

二、感受体验,建构新知(建立1吨的概念)

1、认识了吨,你们想知道1吨到底有多重吗?(想)

2、咱们今天来举行一项“大力士”比赛,好不好?

(介绍比赛规则)陶老师今天带来了几袋大米,每袋大米重10千克。看谁拎起的大米袋数最多,谁就是咱们三(1)班的大力士。在正式比赛之前,请每个小朋友都下位拎一拎这一袋大米,感受一下它的重量。然后每组选一名代表,请你把米拎到前面来,参加全班的决赛。

第一轮:拎2袋,持续5秒钟。第二轮:拎4袋,持续5秒钟 第三轮:拎5袋,持续5秒钟 请大力士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很重很重)

3、刚才,这位同学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拎起了5袋大米,小朋友们帮他算算看,他拎起的大米有多重?(50千克)

而100袋这样的大米才重1吨。你有什么感想吗?

4、那你知道1吨等于多少千克吗?(板书1吨=1000千克)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一起来读一读。

三、归纳总结,构建体系

(深化1吨的概念)

1、认识了1吨,让我们一起到生活中去找一找“1吨”,好吗?

2、(出示图片)多少棵像这样的白菜重1吨呢?你是怎么想的?(同意吗)

3、(出示图片)这里每幅图中的物体都重1吨,谁能说一说各是哪些物体,各有多少?(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4、还想继续寻找“1吨”吗?(出示图片)你从图中知道了些什么?

如果有10个这样的小女孩大约有多重?要是40个呢? 一个小女孩约重25千克,40个这样的小女孩约重1吨。其它的物体呢?你能照这样说一说吗?(每四人一小组,选自己喜欢的物体算一算,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5、小朋友们说的真不错,除了这些物体,你还能想到哪些呢?

(如没人举手,师:一下子想不起来,是吗?希望小朋友们回去以后多加留心身边的事物,好吗?)

6、好,看屏幕(出示图片),这里有2块砖,重5千克。你知道200块砖重多少千克吗?你是怎么想的?

那多少块砖重1吨呢?又可以怎么考虑呢?

7、(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看这辆货车,你能从图中得知些什么呢?如果请你换成用吨作单位,会吗?(你是怎么考虑的?)

8、再看看这辆吊车,你又能知道些什么?你能也给它换一个单位吗?(你是怎么想的?)

9、通过这两题的练习,你觉得只要把什么记住,就能正确地换算单位了?(记住1吨=1000千克)

10、那这里的单位换算,你能独立完成吗?(1)、学生在教科书中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2题。

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集体反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第2题,是一组连线题,通过此题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吨的感受。可以采用先独立连线,再交流的方法进行。(2)、完成想想做做第3、4题。

此题答案不惟一。只要每辆车装的机器不超过6000千克也就是6吨就可以。由于学生考虑的角度不同,所以装车的方法也就不同,可以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第6题。先独立做后集体订正。(4)、改错(小明的数学日记)。

今天是星期日,早上,我吃了两个100千克的肉包子,然后就和妈妈一起去市场买菜。

市场上的物品可真多啊!看得我眼花缭乱。我和妈妈转了一大圈,一共买了1克香菜,2吨西红柿,3千克鸡蛋,1千克白菜和500千克肉。我和妈妈拎着这些东西累得满头大汗。(先自由发表意见再进行校对)。

四、质疑反思,拓展延伸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发言。师:今天我们认识了新朋友“吨”,你想和它成为好朋友吗?那就请同学们课后继续到生活中去寻找它、感受它、并且合理运用它。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老师留给大家一道课后完成的题目:请你了解一下自己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取哪些节水方法?

五、作业 设计

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请你了解一下自己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每月少用1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取哪些节水方 法?

板书展示:

吨 的 认 识

常见质量单位

比较重或大宗物体

吨(t)

1000

1吨=1000千克

一般重

千克(kg)

1000

1千克=1000克

比较轻

克(g)

教学反思:200——300字即可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

1.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学生喜爱的水果苹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引入,很自然地将学生吸引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2.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在实践应用中体验数学价值。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数学。课堂教学应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为此在学生建立1吨有多重的概念之后,再让他们解决主题图的问题,在练习中设计开放题及课外拓展题,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可见,数学从来就不是书本上的枯燥学问,它的“身影”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它的价值就来自你我的生活中。

3.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机会。问题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提出,再由学生自主解决,使学生能充分体验“观察生活——发现问题——探索研究——解决生活问题”的完整过程。学生可以在比较广阔的空间和较为充裕的时间中,以学习主人的姿态展现自我、发展自我。

第四篇:《吨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三年级数学上册《吨的认识》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授课教师:张菊莲

授课时间:2015年9月17日 星期四

第二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的简单化聚。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计的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应的问题。

情感目标:加强数感训练,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具体质量。

教学难点:掌握不同质量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会选择、运用质量单位。教学准备:课件、桶装矿泉水

教学教程:

一、复习旧知

1.我们以前学过的重量单位有哪些?(板书:千克

克)

2.千克和克之间有怎样的关系?(1千克=1000克)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水果市场逛一逛。看,这里到处可见一箱箱的水果,真热闹啊!让我们拿一个大苹果看看能有多重吧![ 出示:一个苹果重200(克);]

问:那一箱苹果呢?[出示:一箱苹果重10(千克)]

2、[ 出示:一卡车苹果重3();]

问:一卡车苹果的重量是3克,还是3千克?都不恰当,是吧?

因此,人们就又规定了一个新的,较克和千克大的重量单位——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吨的认识”(板书课题:吨的认识)

三、实际体验、学习新知

(一)建立“1吨”的概念

1、了解“1吨”的物品有多重。[ 出示桶装矿泉水(实物)] ①请几名学生亲自搬动矿泉水,体验1桶水的重量(20千克)(搬运很吃力)

②请你算一算5桶水的重量是多少?(板书:100千克)

师:把5桶水装在1个袋子里,是100千克。这么重的东西,就是老师也搬不动它。可是,即便这么重的东西,它的重量也没达到1吨;得10个和它同样重的大袋子合在一起后,总重量才为1吨。(板书“1吨)

2、巩固对“1吨”的理解(以学生体重为例)。

师:为了更好地认识“吨”这个重量单位,老师再打个比方。

咱们班有56名同学,有谁能说一说你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生汇报)

师:假设平均一个学生的重量是25千克,那就需要把咱们班40个同学都摆在大秤上,总重量才是1吨。

总结:每个袋子装的矿泉水的重量是100千克,10个袋子的总重量是1吨;每个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40个学生的总重量是1吨。根据这些内容,你能说出吨和千克的进率关系吗?(板书:1吨=1000千克)

3、了解重量单位“吨”的应用范围

①在计量较重的物品的重量时,会用“吨”作单位;

②在计量许多物体的重量的总和时,会用到“吨”作单位;

③除了上面这些,还有交通工具的载重量也常常用“吨”来作单位。

“吨”的国际单位符号是“t”。

请看,在这辆卡车上有“4 t”的字样(放大)。问:这表示什么意思啊?(4吨)

(二)加深对“吨”的理解

出示情景图:怎样理解限重一吨,能想办法帮助小动物们过桥吗?(学生思考,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在生活中找“1吨”

学生自由发言,再次建立“吨”的概念

四、巩固知识,将数学还原回生活

1、完成教科书1题

2、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用手势表示出来.(1)一瓶墨水重150克。

()

(2)一头鲸重2吨。

()

(3)数学课本重18千克

()(4)一桶水重10厘米。

()

3、请选择合适的答案,把序号填在()里。

火车装货()

A、60吨

B、600千克

C、6000克

一只鸡重()

A、2吨

B、200千克

C、2千克

小明体重()

A、4吨

B、30千克

C、800克

每个苹果重()

A、2克

B、1千克

C、150克

4、请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艘轮船重50()

一个西瓜约重3()

一支铅笔重30()

一头大象重7()

一把梳子重50()

小明体重35()

5、课后延伸:读一读这篇日记,再回答提出的问题。

2012年9月18日

星期二

今天清晨9点钟,我就从30吨重的床上起来。很快地刷了牙洗了脸,然后吃了约200吨重的早饭。背起2克重的书包,飞快的奔向学校,路上碰到了载重量8克的大卡车。中队长检查了我的日记后,竟然在我的日记上写了“可笑”二字,同学们,你们知道可笑在哪里吗?

五、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吨的认识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出“吨”的概念、让学生知道“吨”这个质量单位的产生是生产生活的需要。在学生掌握了吨和千克的关系后再出示并解决主题图中提出的问题,学生的思路就会很清晰,对“吨”的概念及应用豁然开朗。

本节课的练习设计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兴趣。如在练习中出现的一篇有趣而又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日记,由于是单位的错用闹出了一系列的笑话,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笑得前仰后合。做这样的练习既有趣又联系生活,同时也巩固了新知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积极性。

同时,本节课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积极参与,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算一算、说一说、背一背等方式突破本课的重、难点,也是本课的亮点所在。

而在小组合作方面,应该大胆放手,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去思考,去创造。另外,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也应考虑到学生的可视效果。

第五篇:《吨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的简单化聚。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计的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应的问题。

情感目标:加强数感训练,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具体质量。

教学难点:掌握不同质量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会选择、运用质量单位。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教程:

一、复习旧知

1.我们以前学过的重量单位有哪些?(板书:千克

克)

2.千克和克之间有怎样的关系?(1千克=1000克)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水果市场逛一逛。看,这里到处可见一箱箱的水果,真热闹啊!让我们拿一个大苹果看看能有多重吧![ 出示:一个苹果重200(克);]

问:那一箱苹果呢?[出示:一箱苹果重10(千克)]

2、[ 出示:一卡车苹果重3();]

问:一卡车苹果的重量是3克,还是3千克?都不恰当,是吧?

因此,人们就又规定了一个新的,较克和千克大的重量单位——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吨的认识”(板书课题:吨的认识)

三、实际体验、学习新知

(一)建立“1吨”的概念

1、了解“1吨”的物品有多重。[ 出示桶装矿泉水(实物)] ①请几名学生亲自搬动矿泉水,体验1桶水的重量(20千克)(搬运很吃力)

②请你算一算5桶水的重量是多少?(板书:100千克)

师:把5桶水装在1个袋子里,是100千克。这么重的东西,就是老师也搬不动它。可是,即便这么重的东西,它的重量也没达到1吨;得10个和它同样重的大袋子合在一起后,总重量才为1吨。(板书“1吨)

2、巩固对“1吨”的理解(以学生体重为例)。

师:为了更好地认识“吨”这个重量单位,老师再打个比方。

咱们班有56名同学,有谁能说一说你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生汇报)

师:假设平均一个学生的重量是25千克,那就需要把咱们班40个同学都摆在大秤上,总重量才是1吨。

总结:每个袋子装的矿泉水的重量是100千克,10个袋子的总重量是1吨;每个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40个学生的总重量是1吨。根据这些内容,你能说出吨和千克的进率关系吗?(板书:1吨=1000

千克)

3、了解重量单位“吨”的应用范围

①在计量较重的物品的重量时,会用“吨”作单位;

②在计量许多物体的重量的总和时,会用到“吨”作单位;

③除了上面这些,还有交通工具的载重量也常常用“吨”来作单位。

“吨”的国际单位符号是“t”。

请看,在这辆卡车上有“4 t”的字样(放大)。问:这表示什么意思啊?(4吨)

(二)加深对“吨”的理解

出示情景图:怎样理解限重一吨,能想办法帮助小动物们过桥吗?(学生思考,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在生活中找“1吨”

学生自由发言,再次建立“吨”的概念

四、巩固知识,将数学还原回生活

1、完成教科书1题

2、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用手势表示出来.(1)一瓶墨水重150克。

()

(2)一头鲸重2吨。

()

(3)数学课本重18千克

()(4)一桶水重10厘米。

()

3、请选择合适的答案,把序号填在()里。

火车装货()

A、60吨

B、600千克

C、6000克

一只鸡重()

A、2吨

B、200千克

C、2千克

小明体重()

A、4吨

B、30千克

C、800克

每个苹果重()

A、2克

B、1千克

C、150克

4、请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艘轮船重50()

一个西瓜约重3()

一支铅笔重30()

一头大象重7()

一把梳子重50()

小明体重35()

5、课后延伸:读一读这篇日记,再回答提出的问题。

2012年9月18日

星期二

今天清晨9点钟,我就从30吨重的床上起来。很快地刷了牙洗了脸,然后吃了约200吨重的早饭。背起2克重的书包,飞快的奔向学校,路上碰到了载重量8克的大卡车。中队长检查了我的日记后,竟然在我的日记上写了“可笑”二字,同学们,你们知道可笑在哪里吗?

五、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吨的认识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出“吨”的概念、让学生知道“吨”这个质量单位的产生是生产生活的需要。在学生掌握了吨和千克的关系后再出示并解决主题图中提出的问题,学生的思路就会很清晰,对“吨”的概念及应用豁然开朗。

本节课的练习设计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兴趣。如在练习中出现的一篇有趣而又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日记,由于是单位的错用闹出了一系列的笑话,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笑得前仰后合。做这样的练习既有趣又联系生活,同时也巩固了新知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积极性。

同时,本节课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积极参与,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算一算、说一说、背一背等方式突破本课的重、难点,也是本课的亮点所在。

而在小组合作方面,应该大胆放手,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去思考,去创造。另外,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也应考虑到学生的可视效果。

下载吨的认识设计意图及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吨的认识设计意图及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三年级数学上册《吨的认识》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文山市第五小学:李盈波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的简单化......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第1课时(P90~P91),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教材通过多种事物帮助学生认识并感受1吨。首先呈现了30名学生体重的统计表和他们体重一共是多少千克的问题,鼓励学生用自......

    认识时间教学设计意图及反思[共5篇]

    认识时间教学设计意图及反思 新一轮“课改”要求要有新的教学观并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过去接受性、机械性学习为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思......

    设计意图及反思

    《认识图形》的设计意图及反思 一、设计意图 《认识图形》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六单元的知识。本单元教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一......

    《吨的认识》教学反思

    《吨的认识》教学反思15篇 《吨的认识》教学反思1 “吨的认识”是第五册的教学内容,教学的对象是第一学段的三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

    《吨的认识》教学反思

    《吨的认识》教学反思 《吨的认识》教学反思1 《吨的认识》重在于帮助学生建立吨的观念。力图体现“猜测,验证,操作,感受”等以学生“体验”为主的总体思路。根据课堂实况具体......

    吨的认识教学反思

    吨的认识教学反思(通用15篇) 吨的认识教学反思1 教学“吨的认识”之前,学生已有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学生对1千克=1000克的进率也比较清楚。他们对生活中比较......

    吨的认识教学反思

    吨的认识教学反思 吨的认识教学反思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但“吨”是一个较大的重量单位,很难让学生得到真实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