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研究性学习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研究性学习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教育教学不仅是一种信息传播的过程,也是一种艺术再现的记录,更是师生思想感情交流与独立意志创造的图腾。笔者浸淫中学语文十余年,深深地意识到这一点,进行了研究性教学方法的探索。
中学语文教材,处于一种流动的状态,教科书的内容的不断更新,使绝大多数语文教师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我认为,中学语文教材的改革,特别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索,交流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强调以创新教育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因此,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将研究性学习方法运用到语文教学中,不仅让学生领悟课文所蕴含的美感,而且对学生的终生发展将起很大的作用,能使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探究方法。学生的反馈表明,我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深受学生的喜爱。
研究性学习时国家教育部规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其学习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研究性课题的确立。二是课题的研究过程。三是通过资料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得出自己的结论,并写出诸如小论文等各种形式的结题报告。在语文教学中,我注重在诗歌、作文、文言文三个领域重点进行这方面的探索。
一、诗歌教学:注重探索作者的内心世界
中国诗论“开山的纲领”是“诗言志”(朱自清《诗言志辨》)。在高中第三册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发出“诗歌难教”的喟叹。“诗无达诂”本来就是实情,再加上诗歌大多数状况下是描写了作者独特的内心体念,如果忽视对诗人经历以及写作中瞬间的情感的体验,单纯“为教诗而教诗”,自然就会让学生感到味同嚼蜡,没有起到强烈的感染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只重结论,不重过程,即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让学生把书本上结论性的东西记熟记牢,并作适当灵活运用,即“填鸭式”教育,这样培养的学生难免高分低能,缺乏创新精神,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过程性”原则,即“既看重研究结果,更看重探究过程”。
在讲述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时,我介绍到“海子(1964——1989),1989年3月26日在河北山海关卧轨自杀。”教室一片哗然,对于这种情况,我没有发怒,而是捕捉到他们的兴奋点,联系到了“徐志摩(1896——1931)在山东济南开山遇难”、“王勃(649或650——676)南下探亲,渡海溺水而死”。让同学们自己进行探究。学生们着重对人物的内心进行探索,通过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获得事实与证据等几个步骤,学生们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得出结论:海子写诗一向是很“自我”的,沉迷在个人王国里孤芳自赏。那么海子的作品自然就具有三重意识:是苏伊士、崇高意识、逃避意识。徐志摩在康桥有因他一个熟悉的朋友也不在的遗憾。诗人将自己多年对母校的感情浓缩在凝练的诗句中。王勃因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在诗中写尽了古今盛会曲终人散,无迹可求的凄凉。这样增强了对诗歌内容的深入了解,触摸到诗人们那一颗颗怦动的心,通过在科学探究和方式中让学生们获取知识,即领悟了诗歌的思想观念,又获取了美的熏陶。
二、作文教学: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到学校来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分知识的行囊,而主要的还是变得聪明。”因此学生的智慧应该用在思考和研究上,在作文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主体的认识过程,表达过程和操作过程,即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学生的自主探索。
本学期,我曾布置一篇作文,内容是:一个小孩儿在草地上发现一只蛹,他把它带回家,看见蝴蝶努力地挣扎了几个小时不能出来,于是他就拿起剪刀剪开了蛹壳,后来这只蝴蝶身躯臃肿,翅膀干瘪,飞不起来。以此为材料,以“被动和主动”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学生把文章交上来后,我发现大多数学生没有审清题意,且文题缺乏艺术性。议论起来道理干瘪,一览无余的肤浅给人一种乱贴标签的感觉。怎么让学生改正缺点呢?我从学生作文中选出一篇《爱的背后是什么》的作文作为范文,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修改文章,找出范文的优点和缺点,好的地方成功在哪里,不好的地方缺点在哪里,以及修改的方法,结果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已经意识到怎样合乎题意,怎样去立意,怎样组织语言,语言流畅应该是怎样的范畴。通过师生的共同探讨,如何写话题作文的思维模式就确定出来了。那么,在写作文中如何去把握语言呢?怎样做到语言的明丽呢?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境界呢?我适时地向同学们介绍了《让你的文章在明丽中深刻起来》(《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河北闫韧民)的文章,通过“联物彰显本质”“激情绽放公理”“叙写渗透感悟”“诗意浸染哲光”“比喻激活睿思”“炼字点亮思想”“塑语言以精警”等文段,学生对语言的哲理性、格言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么,具体的写作怎样才能让文章在明丽中深刻起来呢?只有平时的积累。古人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又推出了“杀手锏”——摘抄。让学生把摘抄本作为一块花圃,精心培育,使作文语言提高很快。
在作文教学中,我没有空洞的说教,枯燥的阐释和吃力的表意,而是让学生自主地探索,尝试以“主动。探究。互动”为特征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潜在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文言文教学:燃起学生兴趣的火花
泰戈尔说过:“不是锤的撞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更完美。”对于语文教师来说,随着新教材的变化必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展自己的学科知识,大量阅读相关教材,才能从容地驾驭日益开放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活。在文言文教学方面,我注重激发学生新思路,新视觉。
学生厌学文言文,我想,这恐怕是学生间的一大通病。教师教文言文教得辛苦,学生学文言文学得困难。如计算一下,学生从小就接触文言诗文,到高中,他们学习文言文的时间并不短,但还是没有达到“能读懂浅显文言文”这一要求,为什么呢?我想一个重要原因是文言文不再作为我们当今社会交流的工具,学生学习文言文,只是单纯为了应付考试,对于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
而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只停留在字义的表面上,而且通过词语解释和语法特点等的标准化题的反复操练,使学生刚刚萌发的一点兴趣给磨平了,文言文也就变得面目可憎起来。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注意了文言文所包括的古人卓越智慧和博大精深的思想,在教学中注重了其文化氛围。借以燃起限额事的文言文兴趣。在讲《孔雀东南飞》这一课时,有这么一句“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这一句是,发觉教材对“始扶床”是这样解释的:刚刚扶着床走。有一位学生提出问题:这句话中的“床”如何理解?参看各种参考书,都不让我信服,既然我不信服,又怎能让学生信服呢?于是,我让学生自己文中去找关于“床”的语句。在文中还有一句“捶床便大怒”,那么这两句是否一个意义呢?我没有妄下结论,在教学中参看了《此处“床”字该怎么解释》(中学语文园地 山东 李玉)援引了他的解释“井干曰床”的说法,并举了电视剧《一代英雄吕不韦》的画面以及李白的《常干行》诗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诗句,让学生自己感悟,结果学生接受了“井栏”的说法。这样以来,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有了自己的认识、思想,学习的积极性也就高涨起来。
有了这个体验,我做到了,对于文言文的一些实际困难,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的答案,而是教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学生在探索中得到了乐趣,在发现中获得了满足。这样,学生不仅具有了广阔的文化视野,还具备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现代教育的新理念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的角色应该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我努力实践,付诸于探索,在探索中我认识到:把研究性学习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对于教师可以说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对学生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研究型学习的确是我们培养创新型未来祖国建设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教改教研的重要领域
第二篇:研究性学习方法
研究性学习方法:文献研究法 研究性学习方法:调查研究法 研究性学习中的:观察研究法
分类垃圾筒在校园中是否可行----„ 关于中日两国未来战争的研究性报„ 关于中学生对科目偏好问题的研究 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的„ 研究性学习关于高中生学习压力的„ 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发展,应用及„ 高中生发型问题
金庸与琼瑶小说对我们影响的研究„ 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男女同学的关„ 关于台湾问题课题研究 睡眠对学习的影响 温中学生餐厅情况调查 流行歌词的研究
关于高中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现象„ 关于高中生喜欢的运动项目调查研„ 关于中学生早上的饮食调查研究开„ 关于中学生家务劳动的调查报告 《中学生的用水情况与水资源保护„ 中学生早餐情况调查报告 研究性学习课题
课题:中学生早餐情况调查报告 废品利用制作小台灯 中学生饮食与健康
中学生近视状况调查报告
厨房油烟对现代人健康影响的研究„ 初中学生肥胖成因及干预的调查研„ 在研究性学习中与学生共同学习漫谈研究性学习的选题
氧气浓度对生物新陈代谢的影响 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指导设计„ 研究性学习报告
分类垃圾筒在校园中是否可行----„ 中国电影史之功夫片
关于中日两国未来战争的研究性报„ 学校内的人机关系
关于中学生对科目偏好问题的研究 关于《家》的研读
高中生与父母间关于服饰的矛盾 关于是否该弘扬传统节日
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的„ 关于戏剧文化的研究
关于中学生违纪的调查与研究 研究性学习体会
研究性学习关于高中生学习压力的„ 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发展,应用及„ 高中生阅读情况 高中生发型问题
关于中学生手机消费的调查
金庸与琼瑶小说对我们影响的研究„ 【如果阳光可以储蓄,愿与你分享„ 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男女同学的关„ 《有关提高大脑的灵活度》的开题„ 关于台湾问题课题研究 睡眠对学习的影响 温中学生餐厅情况调查 高中生对超载问题的认识 流行歌词的研究
关于高中生对看法的调查
关于高中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现象„ 关于将课间操改为跳华尔兹的研究„ 颜色偏好与性格的关联
第三篇: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
遂平县 和兴后楼小学 刘晓晓
通过这次学习,明确教师应充分、有效地运用现代技术,指导学生运用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搜集、处理和运用信息,并在学习过程中合作交流,使现代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小学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对于深化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总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老师的一张嘴,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就会对语文产生厌学情绪。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把老师和学生从这种单调乏味的教与学的环境中解脱出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声音、文字、图像和动画有目的地创造一个良好的教与学的环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重难点突出,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紧扣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给我们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将抽象、概括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具体的可感的东西,使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建立了联系,化抽象为形象,化概括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突出重点、分化难点,化难为易,逐步解决问题。在《拔苗助长》一课的结束环节,教师先让学生欣赏事先制作的图文并茂的动画课件,然后将画面定格于“禾苗都枯萎,种田人无可奈何”。教师转而向学生提问:“你想对这个人说什么?”让学生从中表达锻炼能力并理解成语故事的内涵。
师在课堂上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育技术,这是时代的发展,也是时代的需要,只有在正确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不应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应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效果。
第四篇:研究性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研究性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阅读过程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锻炼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致力于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和思想品德教育,让他们在阅读中体会文学作品中饱含着的作家真善美情思,闪烁着的人类智慧,充溢着的生机、灵气、爱憎、智慧的生命韵律。要做到这些,仅靠传统的教学性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这时就需要研究性阅读这种极具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新模式了。它借鉴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阅读、获取和运用,要求学生用研究的方法阅读课文,去收集、分析和处理与课文阅读专题有关的课文信息和生活信息。
研究性阅读是研究性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让学生在发展自己个性的同时,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水平。它把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让给了不同个性、不同潜能的学生,这就使每个发展水平有差异的学生都可以通过研读来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阅读能力,使自己的个性获得最优发展。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研究性阅读以及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设氛围,铺垫研读基础
为学生创设一个超前的、开放的、民主的学习氛围,是研究性阅读的基础。导入阶段,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情、趣、理、义等特点,初展文境,作好情趣共融、心理铺垫准备,唤起学生参与研究性阅读的主体意识。如学习《二泉映月》一课时,先播放‚二泉映月‛,把同学们带到那种凄惨的情境中去,然后配乐声情并茂的范读,使学生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毋需多言,学生完全能够通过老师成功地情境、语言的渲染与精心设臵的问理解瞎子阿炳悲惨的遭遇。
二、选好研读点,明确研读方向
研究性阅读的实施,关键是要选准研读点,以之为突破口,引导学生阅读探索,从‚带着问题读‛向 ‚读出问题‛转变。那么如何确立研读点呢?
1.以课文的题目为研读点。
文章的题目犹如一个人的眼睛,蕴含、透射着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因此,从课题入手,往往能比较迅速而准确地找到问题的切入口,可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的《梅花魂》,就从题目入手,通过重点句子,几件小事成功破解了藏在文字背后的爱国老华侨那颗眷恋祖国的心。
2.以课文的发展线索为研读点。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与深思的课文发展线索往往是一条链子,贯穿着整篇课文。如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丰碑》一课时,我就把整篇课文分成了以下线索:寒凝大地:冰天雪地急行军→长城不倒:寒衣何在问英雄→立雪成泪:军礼壮祭魂不朽→血沃中华:丰碑晶莹万代颂。
从而理清了文路,把战士那种不畏艰难险阻,为了革命能够牺牲一切的情神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给了我们一次精神的洗礼与震撼。使我们掬起心灵的泪花,感受丰碑的晶莹与战士们金子般的品格。重温那战争年代的感动。
3.以课文的重点语句为研读点。
课文的重点词句在全文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围绕中心词句展开研究性学习,必定能突破主旨,击中要害,提高学习效率。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的《鸟的天堂》中,在描写榕树时,有一句‚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老师紧紧抓住这个关键句,让同学们认真品读、体会,并问到:‚为什么说‘翠绿的颜色照耀我的眼’,你从中体会到什么?而生命在绿叶上颤动又是什么意思?你通过作者的描述,仿佛看到了怎么样的画面?‛学生由读到体会,再到想象,从而真切感受到大榕树的旺盛、奇特和美丽。
4.以课文的关键词语为研读点。教师既应有把握全文思想内容的本领,更要有‚倾听文本细微声响‛——即善于抓住课文中看似平常、实则蕴藏极深的关键字词的本领。如王崧舟老师老师执教的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的《荷花》,整个课时的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并怀着各不相同的心情品味着这个蓄积着荷花的全部生命力的‚冒‛字。
5.以课文的插图为研读点。
许多课文配有插图,尤其是低年级的教材,更为突出,而插图所显示的往往是文章的精华。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把课文插图作为研读切入口,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的《狐狸和乌鸦》课文中配有两幅插图,上课伊始便让学生认真研究这两幅图,根据插图提问,根据插图想像,根据插图说话,根据插图表演。让学生问问、想想、说说、演演,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语文课会变得津津有味。
6.以课文矛盾处为研读点。
‚文似看山不喜平。‛一篇好的文章往往有故事情节发展的冲突、人物内心矛盾的流露。以‚矛盾‛点作为研究点,可促进学生对全篇课文的理解,深层次地对课文的精神品质进行挖掘,达到消化、吸收的目的。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的《母鸡》一课,作者开篇写到:‚我一向讨厌母鸡‛,结尾却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教师可以抓住这两处矛盾,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思想为什么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使作者发生思想变化的又是什么?可以把最后改为‚我不再讨厌母鸡了‛吗?为什么?学生经过深入的思考与理解,就能自然明白,作者用了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突出了母鸡伟大的母爱。至于最后一句,当然是不能改,因为一个‚不敢‛体现了作者对充满母爱的母鸡的尊重,更表现了作者对所有具有母爱的伟大母亲的尊重与敬佩。由此,自然而然的升华了主题,深挖了文章的内涵。
三、感悟作品,得出研读结果
提出了问题,又解决了问题。在结局之际,安排这一环节,一方面,学生可以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讨论问题的方法是否合理、有效等进行评价;另一方面,抓住契机,引发学生更高层次的思辨,把学生的学习活动自然而然的引向课外,让学生在自由、广阔的学习空间中去探索、探究更有价值的问题。这一环节是学生实现自身价值,体验阅读快感,将自己的阅读成果共享的过程。它具有强化学生研究性阅读的欲望、激励学生再阅读的作用。在成果交流中,赞成的、反对的都会拿出自己的依据。进行分析、归纳、整理,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展示的方式有小组会晤、班级交流等,目的是提供一次思想大碰撞、资源大交换的机会,从而共同提高。
传统的教学性阅读固然有它的价值跟意义,但相对而言,它的阅读范围比较狭窄,更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所限,所学到的知识有限,学生的自我发展空间也受到限制,学生的学习潜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将有效的教学性阅读与自觉的专题研究性阅读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成为有发展前途的、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所以教师应为他们创造一个相对开放自由的研究性阅读的空间。在这样的阅读情境下,教师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积累迁移到课文学习里,设身处地的与作者及作品对话,与其产生情感共鸣。使他们亲身经历主人公的生活和作者言语的形成过程,在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获取语感、形成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体验,成功地跃向阅读巅峰。这同样是在小语教学中成功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可喜的收获。
第五篇: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现代的教育手段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把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影像等众多媒体综合起来进行教育教学,多媒体走进课堂,使常规的课堂教学如虎添翼,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种种平淡的、静态的、单调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其多彩性、随机性、立体化的方式把信息形象、生动、全方位地展现给学习者,使学习者的兴趣得到了提高、主动性得到了发挥,有效地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电教器材的应用,让课堂更接近生活,能充分调动学生视觉等感觉器官,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强烈求知欲,使他们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关键词:信息技术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 丰富知识面
信息技术教育是语文学科教育的重要辅助手段。在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适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既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又能提高学习兴趣、启动联想思维,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同时也极大地拓展了语文教学的空间。
一、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才会有极大的学习热情,从而收获较好的学习效果。语文是一门情感性很强的学科,语文课文大多数选的是文质兼美、情意共融的文章,其教学手段自然要借助于情感上的激发和熏陶。因此运用信息技术的跨时空、跨地域的教育功能。无疑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在我教《鸟的天堂》这一课,借助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多场景多角度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和巴金爷爷一同到“鸟的天堂”欣赏美丽的南国风光,随着画面的出现,音乐的响起,播音员的配文朗诵,学生的兴致油然而生。他们时而被“鸟的天堂”那幽静的环境所陶醉,时而为船桨那有节奏的划水声而欣喜时而为榕树的繁茂的姿态的独特而惊叹,时而为鸟儿的繁多而称奇。多媒体的使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完全把学生带到了那美丽的南国,使他们看到了从没有看到的景色,怎能不使他们欣喜若狂?怎能不触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他们又怎能不去学习呢?
可见,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真切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可以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展开丰富的想象或联想,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获得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二、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1、审美能力。
语文不仅仅是文化的语文,更是科学的、美妙的语文。它不仅拥有鲜活的语言文字和丰富的思想内涵,更具备独特的情感体验。有人说:语文是空中楼阁般的梦幻,是荡气回肠的乐曲,是意蕴悠远的诗韵,是美神维纳斯断臂的浮想联翩„„。这无不昭示着语文是一门美的学科。因此,把语文课文中的美的形象事物通过课件展示出来,让学生感知审美对象,产生审美情感,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如教学《雷雨》运用课件再现雷雨倾盆而下的情景,逼真的声响效果再现惊天动地的雷声,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2、想像能力。
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知识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进行写活训练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如教《黄继光》一课的重点段落,学生提问:“在怎样的情况下,‘黄继光突然站起来?’”“怎样的情况下,‘黄继光又站起来了?’”此时,学生心理发展出现了愤悱,我播放录像《黄继光》中部队攻占597•9高地的部分场面。那机枪声、大炮声、手榴弹的爆炸声连成一片,学生仿佛置身在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黄继光奋不顾身地靠近敌人的火力点,最后用自已的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等情景历历在目。在这一形象感知的基础上,学生排除了思维障碍,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兴趣。这时,教师再让学生答题,他们一改过去照本宣科的现象,而是用自已的创造性语言回答得有声有色。
在教学《桂林山水》后,教师可以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凭借美妙的旋律想象“人在画中游”的意境,写出自己游桂林的感受。也可以选择播放一段沉重的音乐,让学生凭借沉重的音乐想像“若桂林山水遭到环境污染”的景象,写出自己的想法。这种大胆的设计,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话兴趣,久而久之,学生的想像思维和创新意识也会不断提高。
3、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
例如上《一个村庄的故事》,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分别为学生展示村庄的美丽景象和遭到破坏后颓废的景象,让学生对比画面,从课文的语言文字中分析原因,最后归纳总结小村庄给我们留下的启示,这样的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低年级的学生心理发展水平较低,空间概念不深刻,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要他们口述一件事情的经过或某一事物的特征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说话” 能力,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重视利用电教媒体进行直观教学,使学生的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有一定的物质依据,让学生有话可说。在教学中利用电教媒体不受时空限制,可以扩大范围的特点,使许多在教室里或当时当地无法看到的景象,通过电教媒体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把他们的视野引向古今中外,以及微观和宏观世界的各个领域,从面提高观察效率,降低“说话”难度的一种方法。
在教学《秋天》时,我请学生来说说秋天,因为孩子生活经验不丰富,头脑中缺乏秋天景物的表象,只能说出平时印象较深的一些特点:“秋天树叶落了”,“秋天天气变凉了”,“秋天人们穿上毛衣了”„„这时,我播放了录像片《秋天》,在美妙舒缓的音乐声中,一幅幅金色秋天的美丽图景呈现在学生眼前,湛蓝的天空,金色的田野,铺满落叶的公园小径,充满笑声的菜园。果园;动物们在准备过冬,人们在忙着收获„„同时,我利用计算机把大雁的队伍与“一”字。“人”字相对比,把飘荡的落叶与飞舞的彩蝶进行对比,把胀裂的石榴与人们的笑脸进行对比„„学生们仿佛投入了秋天大自然的怀抱中,每个画面都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里。看完录像,一只只小手纷纷举起,学生们说道:“秋天到了,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群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往南飞去,它们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大多数树的叶子黄了,一阵秋风吹来,树叶仿佛一只只美丽的花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枫树的叶子火一样红,松树.柏树还是那样苍翠”;“田野里.果园里可热闹啦!沉甸甸的谷穗一片金黄,红玛瑙似的高粱压弯了腰,葡萄像珍珠,广柑黄澄澄,石榴露白牙,逗得娃娃口水三尺长”;“秋天真美丽啊﹗”可见,电教媒体使自然界的景象再次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并将有着相似之处却完全不同的事物进行对比,引发学生想象,使学生的思路不再干涩,语言不再贫乏,他们用优美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描绘出了一幅幅真实的画面。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形象、直观的效果,解决重点难点。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百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借信息技术能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晦涩难懂的内容生动形象化,很容易实现情境教学。应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
信息技术资源能多层次、多角度、多途径对教学内容进行展示,有利于缩短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过程,达到“居其所感,守其所唯”的目的。因此,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展示一些与内容相关的画面,设置一些与内容音乐,提出一些与内容相关的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从而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其教学难点是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重点是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从而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
为了突破难点,教学伊始,我应用多媒体演示一幅人来人往的“桥”的图画,并设问“你是怎么理解桥的,又是怎么理解生命桥的?”启发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待读懂课文之后,让学生把通过读课文体会到的“生命桥”的含义与课前自己的理解进行对比。这样学生更很容易理解到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爱心桥、是血脉桥、是亲情桥、是生命的火种得以继续燃烧的桥。在引导学生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时,我应用信息技术实现课内外结合,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材料,丰富李博士与台湾青年的人物形象,帮助学生深入体会了李博士与台湾青年的高尚品质。
五、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提高语文写作教学。
作文能力可以说是一个人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在传统教学中由于时空的限制,学生难以突破自身局限性。而信息技术在写作工具、写作过程和形式上为语文写作教学带来变革:1)手写输入走向键盘输入、扫描输入、语音输入;2)写作方式走向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多媒体;3)构思与写作的超文本结构化趋向;4)教师的单一评阅走向大众化评阅。
作文教学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情感是作文的原动力,没有激情,写出的作文必然平淡无奇,枯燥乏味。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的第一项就是通过多媒体和网络,为学生创设的一定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和冲动。多媒体提供的图像、动画、活动影像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以动态的画面代替课本上的静止画面,学生耳闻目睹这些“真实情境”,很容易产生兴趣,触发内心的激情和想象力。网络为情境的创设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名山大川、日月星辰可尽收眼底,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此外,教师可根据写作目的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有了创作激情,就需要进一步的作文框架的构思。可以通过组织学生之间互相讨论,激发彼此的思想火花,促进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书写的高效为学生多写多练又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学生电子写作的同时,教师可随时通过教师控制台的监控检阅学生的成果,了解学生的进度及遇到的困难,及时得到学生写作的反馈信息,进行有效的调控和个别化辅导。
六、可为教师备课节省时间,提供教学便利。
网络教学资源库是以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为总体目标,使学科教学可以共享的、专门性的数据库。语文资源库是以多媒体手段制作的、可按程序检索的、具备一定规模的、用来支撑语文教学活动的视频、音频、文本、图片、动画等种种材料的总汇,它既是教师授课、辅导、测试的资源,也是教师备课、进修、开展语文教研活动的资源。除了包括足够丰富的多媒体素材资源,资源库还包括在教学中便于教师使用的各种教学课件、课案和工具软件。有这些专门为语文教学服务的共享资源库,为师生上网自由搜集素材提供方便,教师不用自己制作课件,可增加教师钻研教法、学生学法的时间。利用因特网提供的资源,同时也要利用专门为语文教学服务的资源库及根据先进教学理念整合的语文资源,教师才能在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中走得更深更远。
当下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空,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在教育网站上还存储了大量的学习信息、习题讲解、疑难解答和优秀教案等内容。只要信息技术运用得恰当,必定能为新课程改革“插翅添翼”,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从而拓宽语文学习资源,有效地提高语文学科教学效率,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虽然身处课堂小天地,却在学习天地大语文”的奇妙与快乐。
参考文献:
[1]郑晓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j],历史教学,2002,(2)[2]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人才培养[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3,(1)[3]赵呈领,杨琳,刘清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7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