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五年级下写字教案
五年级写字
大砂坪小学教案
第1课 左右结构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汉字书写左右结构字的书写要领。
2.继续进行行款练习,在练习中既体会这一规律又能兼顾整体。
3.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及对书法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书法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左右结构字的书写要领。
三、教学准备:
黑板 写字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2.教师逐个强调。
(二)新课学习
1.过渡:汉字不仅要各部分比例适当,左右还要匀称。2.讲解左窄右宽的字。3.讲解左宽右窄的字。
4.认读本课例字,慢读一遍,初步感知字形。5.以“松、到”字教学为例:
自己阅读领悟要求,对照例字体会后说说。
指名写一个“松、到”下面同时练习一个。6.点评学生板演,同桌依此互查互评。7.改进后再练习写一个“卧、创”。
8.以下的字可一齐指名书写,如一人写两个字,集中点评,全班每字各练写 两五年级写字
个。
9.每个例字的最后一个字临摹一起进行,要求尽量不看要求,心领神会,熟练掌握左右结构字的写法。10.行款练习。11.认读行款内容。
12.观察行款整体,要注意哪些问题。
(三)交流:
a、字居格中
b、字间距匀称(包括标点)c、每个字的结构要注意,如:
础(√)石出(×)笔画之间要互相兼顾。
(四)书写练习,教师辅导。
(五)评选。“小小书法家”
1、合作小组为单位推选一个小书法家。
2、集体欣赏。
3、欣赏评议——民主选出。
(六)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五年级写字
反思:
五年级写字
第2课 左中右结构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汉字书写左中右结构字的书写要领。2.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提高写字能力 3.了解传统文化,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增强审美意识。
三、教学准备:
黑板 写字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2.教师逐个强调。
(二)新课学习。
1.过渡:汉字不仅要各部分比例适当,左中右还要匀称。2.讲解左中右相当的字。3.讲解左右宽中间窄的字。4.讲解左边窄中右宽的字。5.讲解左中窄右边宽窄的字。
6.认读本课例字,慢读一遍,初步感知字形。7.以“街、辨、做、滩”字教学为例:
自己阅读领悟要求,对照例字体会后说说。五年级写字
指名写一个“街、辨、做、滩”下面同时练习一个。8.点评学生板演,同桌依此互查互评。9.改进后再练习写一个“糊、嫩、班、鞭”。
10.以下的字可一齐指名书写,如一人写两个字,集中点评,全班每字各练写两个。11.每个例字的最后一个字临摹一起进行,要求尽量不看要求,心领神会,熟练掌握左右结构字的写法。12.行款练习。13.认读行款内容。
14.观察行款整体,要注意哪些问题。
(三)交流:
a、字居格中
b、字间距匀称(包括标点)c、每个字的结构要注意,如:
础(√)石出(×)笔画之间要互相兼顾。
(四)书写练习,教师辅导
(五)评选“小小书法家”
1.合作小组为单位推选一个小书法家。2.集体欣赏。
3.欣赏评议——民主选出。
(六)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五年级写字
反思:
第二篇:五年级(下)写字教案
五年级(下)写字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用毛笔写“形”“右”“友”,学习并掌握相关的书写要点。教具准备
毛笔、墨水、纸。
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导入
教师: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不同结构的字的书写要点。这学期,我们继续学习毛笔字,争取人人都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
二、读帖。掌握要点 1.教师引导学生读帖。
2.指名说说这三个字的结构特点。形:左右结构,右让左。
右:独体字,重心在横和撇。
友:独体字,重心在横和撤。
3.引导学生读帖,掌握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4.指名反馈,教师强调。
“形”是左右结构,横画多,要写出变化,三撇问的距离均等;“右和“友”结构相似,横要偏上,写的时候要注意将笔画舒展开,特别是“右”的横一定要写得长一些。
三、学生描红,教师巡视辅导
四、优秀作品欣赏、评议
五、布置作业
学生描帖练习,巩固要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写毛笔字“食”“类”“板”,并掌握有关捺的变化。教具准备
毛笔、墨水、纸。教学过程
一、读帖,掌握捺的变化 1.教师出示“食”“类”“板”,学生读一读。
2.引导学生观察,找出这三个字的笔画变化。(这些字中有的捺变成了点)3.教师小结:一个字有两个撩画,书写时主要除主要的捺画外,另一个叫没要变成点。4.指名说说“食”“类”“板”三个字中主要捺画和变成点的捺画的位置。
二、指导写字,掌握要点
1.引导学生观察,想一想这三个部首的书写要点。2.指名反馈,教师强调重点。
“食”字的“人”字头撇和捺要舒展开;“类”是上下结构,上紧下松,横画拉长,保持字的整体平衡;“板”是左右结构,左让右。
三、指导学生描红
四、学生写字,教师巡视辅导
五、赏析,总结
教师总结:同学们,如果一个字中出现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捺画,大家在书写时应先判断清楚哪个是主要撩画,哪个捺画要变成点,然后再动笔写。
六、布置作业
学生继续描红练习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写毛笔字“冷”“雷”“羔”,掌握点画上下呼应、左右呼应的写法。教具准备
毛笔、墨水、纸。教学过程
一、读帖。掌握书写要点 1.教师出示“冷”、“雷”、“羔”,学生读一读。2.引导学生读帖:发现了什么? 3.指名反馈。(这三个字中都有点,而且点画比较多)4.教师引导学生读提示,了解点的变化。
“点画要注意上下呼应,左右呼应。”
5.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具体说说这些字中点画的呼应。6.读帖,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7.指名反馈,教师强调。
二、教师示范,学生书写
三、学生描红,教师巡视辅导,适当强调
四、学生写字,教师个别指导
五、集体评议,六、布置作业
学生把所学字练习三面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写毛笔字“松”“种”“精”,学习并掌握部首“木”“禾”“米”的写法。教具准备
毛笔、墨水、纸。
一、观察,掌握部首书写要点
1.教师出示“松”种”“精”,学生读一读。2.引导学生观察,找出这三个字的部首。3.指名反馈。
4.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部首,发现它们的共同点。(这三个笔画中都有横、竖、直撇、点)5.指导学生写好这三个部首。
6.指名读一读要点提示,教师边示范边再强调。
“木”:横右略高,竖穿横右,直撇斜左,点不超横。“禾”:平撇平短,竖起撇中,直撇斜左,点不超横。
“米”:点撇相向,竖穿横右,直撇斜左,点不超横。7.学生动笔练习写部首。
二、读帖,指导学好字
1、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名说一说,教师强调:“精”,右边的“青”横画多,要把横画间的距离缩短。
三、学生写字,教师巡视辅导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不仅学习了部首“木”“禾”“米”,还学习了“松”“种”“精”的书写要点,希望同学们回去后能够好好练习。
五、布置作业
写毛笔字“松”“种”“精”各三遍。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写毛笔字“息”“照”“京”,了解点的变化以及写法。教具准备
毛笔、墨水、纸。教学过程
一、了解点的变化和写法 1.教师出示“息”“照”“京”,学生读一读。2,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这些字中的点。
3.教师小结;虽然都是点,但是点的写法是有变化的。4.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点的不同写法,并指名反馈。5.教师强调,并示范写。
露锋点:(1)向右下直下起笔;(2)逐渐按笔;(3)提笔(笔锋提至中心处);(4)自右向左圆转收笔。
相向点:(1)向左下直下起笔;(2)逐渐按笔;(3)提笔;(4)自左向右圆转收笔。
出锋点:(1)向右下直下起笔;(2)逐渐按笔;(3)提笔;(4)自右往左再向中收笔;(5)顿笔;(6)逐渐提笔出锋。
呼应点:(1)直下起笔;(2)逐渐按笔;(3)提笔;(4)自左向右再向中圆转;(5)点顿笔;(6)逐渐提笔向右出锋。
教学过程
火四点:火四点即“四点儿”。火四点一般情况下左边第一点和右边的第四点面向里背朝外,形成向内合抱的态势。在书写时要注意点的向背之势及呼应关系。6.教师小结:“点”是楷书笔画中最小、最不起眼的笔画,但不要小看它。它是非常重要而且变化很多的一个笔画。传说东晋王献之小对候练书法很勤奋,练完了三缸水。有一次写一个字忘了写点,父亲王羲之见了就顺手在上面补了一点。后来王献之的母亲见了这个字后说:“吾儿写完三缸水,只有一点像羲之。”可见点有多么重要。7.学生练习写这几种点,教师巡视辅导。
二、读帖,掌握字的书写要点 1.引导学生观察“息”“照”“京”,注意它们的书写要点。2.指名说一说他们的书写要点。
3.指名读一读文中这三个字的书写要点。
4.引导学生看田字格中的这三个字,教师解析书写要点。5.教师边讲解要点,边示范书写。
三、学生写字,教师巡视辅导
四、赏析,集体评议
五、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古人有“点不变谓之布棋”之说。意思是说点不能像棋子一样大小、形状划一,到处乱摆。点是形式多样、态势多变的笔画,不同的字、不同部位的点态势各异。
六、布置作业 1.把“息”“照”“京”这三个字各写三遍。2.查阅资料,了解不同体的点的书写方法。
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
练习用毛笔字写“海”“绿”“钱”,掌握相关的部首的写法。教具准备
毛笔、墨水、纸。教学过程
一、认清字形,掌握部首
1.教师出示本课要练习写的字,学生读一读。2.教师:这些字都是什么结构的字呢?(左右)3.指名说说这三个字的部首。
4.教师:今天,我们不仅要练习写这三个字,还要掌握三个部首。5.指导写好这三个部首。(1)读一读文中的书写要点。
(2)教师一边示范书写,一边讲解部首的书写要点。(3)学生练习写部首,教师巡视辅导。
二、把握结构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海”“绿”“钱”这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海”:左右结构,左让右;“每”横画比较多,横要写出变化,并且要写得细点,横间的间隔要注意把握。
“绿”:左右结构,左让右;右边下边“水”的横撇要变成点、提。
“钱”:左右结构,左让右;两横和一撇间的距离相等,点不能丢。
三、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辅导
四、集体评议
五、布置作业
写毛笔字“海”“绿”“钱”各三遍
第七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写好毛笔子“顺”“很”“创”。教学准备
毛笔、纸、墨水。教学过程
一、出示字,观察结构
1.教师出示今天要写的字,学生一起读一读。2.指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说说它们的共同点。3.指名反馈。(都是左右结构的字)4.教师:这三个字虽然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但是又有所不同,再用心地看一看。
5.指名反馈。(“顺”是左右均等;“很”是左窄右宽;“创”是左宽右窄。
二、读字帖,学着写一写
1.引导学生读帖,观察这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指名反馈,教师强调。
“顺”:左右两边的高低、长短、宽窄基本一致。竖画比较多,要注意写得细些。
“很”:左边窄,右边宽。左边笔画少略疏,右边笔画多略紧。“创”:左边宽,右边窄。左边笔画多略细,右边笔画少略粗。3.教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书写。4.学生l临摹,练习写。
三、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辅导
四、集体评议,鼓励多练习
五、布置作业
写毛笔字“顺、很、创”各三遍。
第八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练习写毛笔字“峰”“励”“和”。教具准备
毛笔、墨水、纸。2.指名反馈书写要点,教师强调。教学过程
一、出示要写的字,掌握结构 1.学生读一读“峰”“励”“和”。
2.指名说说这三个字的结构。(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3.教师:这三个字虽然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但是在书写的时候又是有所差别的。请同学们结合文中的图例和文字,思考这三个字的区别。4.指名反馈,教师强调。“峰”:左小稍偏上,右宽长。“励”:左边宽长,右边窄小略低。“和”:左边长,右边短居中。
二、指导写好毛笔字
1.教师示范写,学生观察。2.指名说说书写的要点。“峰”:横画多,要写得细点。捺要稍微舒展开。“励”:横要细,注意平行,撇画多,要写出细微的变化。“和”:“口”要写得方正,“禾”要挺,重心要稳。3.学生练习写毛笔字,教师巡视辅导。’
三、集体评议、赏析
四、布置作业
用毛笔书写“峰”“励”“和”各三面
第三篇:五年级写字教案下[推荐]
五年级下册校本教案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时编号:1
第1课 山字旁 立刀旁
教学目标:
1、掌握山字旁和立刀旁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山字旁和立刀旁的字。教学重点:
山字旁:中竖稍长,竖折向右上斜位置偏上。
立刀旁:形态窄长,比字左部件要长,短竖在竖钩左边中间偏上处起笔。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山字旁和立刀旁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 山字旁的中竖稍长,竖折向右上斜位置偏上。
⑵ 立刀旁:形态窄长,比字左部件要长,短竖在竖钩左边中间偏上处起笔。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 山字旁:① “山”部过长。② “山”部过低。⑵ 立刀旁:① 短竖与竖钩较远。② 距离太近。
三、练习
1、描红、临写“峡、崩、岷、岳”和“划、创、刑、则”。
2、临写一段话。
寂寞多年的荒山如今已枝繁叶茂,当风儿吹过的时候,便涌起阵阵林涛。
3、完成“想一想”。
山字旁和立刀旁的字,其书写要领是什么?你还能举出哪些山字旁和立刀旁的字例来?
四、总结全文 五年级下册校本教案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时编号:2
第2课 食字旁 春字头
教学目标:
1、掌握食字旁和春字头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食字旁和春字头的字。教学重点:
食字旁:形态较窄长,竖钩在撇与横钩中间起笔,钩锋对准字的中心。略高右边。
春字头:宽大开张,要能覆盖下面的部分;三横长短相近,不可写成“三”字。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食字旁和春字头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 食字旁:形态较窄长,竖钩在撇与横钩中间起笔,钩锋对准字的中心。略高右边。
⑵ 春字头:宽大开张,要能覆盖下面的部分。春字头的三横长短相近,不可写成“三”字。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 食字旁:① 字左太小。② 字形歪斜。
⑵ 春字头:① 三横长短错误。② 撇、捺不开张。
三、练习
1、描红、临写“雷、雪、露、霜”和“春、泰、奏、秦”。
2、临写一段话。
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
3、完成“想一想”。
春字头的三横为什么不能写成“三”字?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五年级下册校本教案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时编号:3
第3课 避就交错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避就”和“交错”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在书写左右结构的字时,学会使用“避就”和“交错”。教学重点:
1、了解“避就”和“交错”的关系。
2、在书写左右结构的字时使用“避就”和“交错”。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避就交错
2、请学生说说对“避就”和“交错”这两个词语的理解。
3、教师:在书写左右结构的字时,经常会用到“避就”和“交错”。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两种方法。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 在左右结构的字中,为了使两边不发生碰撞,它们之间相互要避让,叫做“避就”。“砚”字“石”部缩小以避让。
⑵ 在左右结构的字中,通过“避就”,左右两边就产生了相互“交错”,使字形紧凑和谐。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 “避就”:① “石”未避让而碰撞。② “石”偏低而碰撞。⑵ “交错”:① 没有“交错”。② “交错”过分。
三、练习
1、描红、临写“砚、溢、娓、姥”和“炊、杖、叨、吟”。
2、临写一段话。
北平市民成群结队地前往部队慰劳,长辛店的铁路工人夜以继日地帮助军队修筑工事。
3、完成“想一想”。
“避就”和“交错”各是什么意思?它们之间有联系吗?
四、总结全文 五年级下册校本教案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时编号:4
第4课 左右结构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左右结构中左窄右宽型和左宽右窄型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左窄右宽和左宽右窄的字。教学重点:
根据笔画的多少处理好左右的宽窄关系。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左右结构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 左窄右宽的字,左部要写得窄些,而右部要写得宽一些。⑵ 左宽右窄的字,左部要写得宽些,而右部要写得窄一些。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 左窄右宽:① 宽窄比例错误。② 缺少“避就”而碰撞。⑵ 左宽右窄:① 宽窄比例错误。② 撇画太斜。
三、练习
1、描红、临写“涯、掺、性、伪”和“判、刹、粼、戳”。
2、临写一段话。
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3、完成“想一想”。
在左窄右宽和左宽右窄的字中,两边笔画的多少与宽窄有没有关系?为什么?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五年级下册校本教案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时编号:5
第5课 左右结构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左右结构中左右相等型和左边短小型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左右相等和左边短小的字。教学重点:
处理好左右的宽窄关系。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左右相等和左边短小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 左右相等的字,左右两边的宽窄要写得大致相等。⑵ 左边短小的字,左边的位置要偏上一些。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 左右相等:① 左窄右宽。② 左宽右窄。⑵ 左边短小:① “土”部太低。② “土”部太长。
三、练习
1、描红、临写“软、歼、欧、乳”和“堵、瞎、碍、叽”。
2、临写一段话。
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着、回荡。
3、完成“想一想”。
两边的宽窄关系达到什么程度就可以算做“左右相等”?左边短小的字,左边部分应该放在什么位置?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五年级下册校本教案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时编号:6
第6课 左右结构
(三)教学目标:
1、掌握左右结构中右边短和左右都短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右边短和左右都短的字。教学重点:
处理好左右的宽窄关系。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右边短和左右都短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 右边部分短的字,右边部分的位置要低一些。⑵ 左右部分都短的字,就要写成左高右低。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 右 边 短:① “巴”部太长。② “耒”部太短。⑵ 左右都短:① 左右平齐。② 左右都太长。
三、练习
1、描红、临写“耙、配、扭、锄”和“幻、即、印、虾”。
2、临写一段话。
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
3、完成“想一想”。
书写“右边短”的字应注意什么要点?把左右都短的字写成左高右低的根据是什么,你能说一说?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五年级下册校本教案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时编号:7
第7课 上下结构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上下结构中上宽下窄型和上窄下宽型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上下结构的字。教学重点:
处理好上部和下部的宽窄关系。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上下结构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 上宽下窄型:这一类型的字上半部较宽而下关部较窄。如“音”字的“立”部,长横横贯左右,写得很宽,而“日”部较窄。
⑵ 上窄下宽型:这一类型的字上半部写得较窄而下半部写得宽。如“界”字的“田”部写得窄 些,“介”部写得宽大舒展。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 上宽下窄型:① “立”部过窄。② “日”部过宽。⑵ 上窄下宽型:① “皿”部过窄。② “子”部过宽。
三、练习
练习书写上下结构的字。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五年级下册校本教案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时编号:8
第8课 上下结构
(二)教学目标:
1、掌握上中下结构的两种类型——中宽型和中窄型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上中下结构的字。教学重点:
处理好上、中、下部件的宽窄关系。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上中下结构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⑴ 中宽型:这一类型字的上、下两部分较窄,而中间部分则较宽。如“菩”字的“艹”、“口”部写得较窄,而“立”部则写得较宽。
⑵ 中窄型:这一类型字的上下两部分较宽,而中间部分则写得较窄。如“意”字的“立”、“心”部写得较宽,而“日”部则写得较窄。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⑴ 中宽型:
① “立”部过窄。② “艹”、“口”部过宽。⑵ 中窄型:
① “立”、“心”部过窄。② “日”部过宽。
三、练习
练习书写上中下结构的字。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五年级下册校本教案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时编号:9
第9课 左右结构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左右结构中左右相等和左窄右宽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左右结构的字。教学重点:
掌握左右部件的宽窄比例。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左右结构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相 佛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 左右相等:这一类型字的左右两部分宽度基本相等,如“相”字的“木”与“目所占的宽度基本相等。
⑵ 左窄右宽:这一类型的字左半部写得较窄,而右半部写得宽。如“佛”字的“亻”部较窄,而“弗”部则较宽。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 左右相等:① “木”部过窄。② “目”部过窄。⑵ 左窄右宽:① “亻”部过宽。② “弗”部过窄。
三、练习
练习书写左右结构的字。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五年级下册校本教案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时编号:10
第10课 左右结构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左中右结构中宽型和中窄型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左中右结构的字。教学重点:
处理好左部、中部和右部的宽窄关系。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左中右结构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倒 砌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 中宽型:这一类型字的左右两部分较窄,而中间部分较宽。如“倒”字的“亻”、“刂”部都很窄,而“至”部却较宽。
⑵ 中窄型:这一类型字的左右两部分较宽,而中间部分较窄。如“砌”字的“石”、“刀”两部分较宽,而“ ”部则较窄。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 中宽型:① “至”部过窄。② “至”部过宽。⑵ 中窄型:① “ ”部过窄。② “ ”部过宽。
三、练习
练习书写左中右结构的字。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五年级下册校本教案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时编号:11
第11课 半包围结构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半包围结构中的双包围的三种类型——左上包围、右上包围和左下包围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双包围结构的字。教学重点:
掌握包围部分与被包围部分的关系。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半包围结构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 左上包围:左上包围类型的字包围部分是倾斜的,被包围部分则要写端正。如“座”字“广”部撇画斜长,“坐”要写端正。同时被包围部分的右侧应突出包围圈。
⑵ 右上包围:右上包围类型的字,其包围部分也是倾斜的,被包围部分也要写端正。如“戒”的“戈”部斜钩倾斜纵长,“廾”部要写端正。同时,其被包围部分的左侧应突出包围圈。
⑶ 左下包围:左下包围类型的字,其包围部分还是倾斜的,被包围部分仍然要写端正。如“建”字的“廴”部长捺斜下,“聿”部要写端正。其被包围部分应从上面突出包围圈。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 左上包围:① “坐”部歪斜。② “坐”部过窄,且没有突出包围圈。⑵ 右上包围:① “廾”部歪斜。② “廾”部过窄,且没有突出包围圈。⑶ 左下包围:① “聿”部歪斜。② “聿”部过短,上面没有突出包围圈。
三、练习
练习书写双包围结构的字。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五年级下册校本教案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时编号:12
第12课 半包围结构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半包围结构中的三包围的三种类型——上包下、下包上和左包右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三包围结构的字。教学重点:
掌握包围部分与被包围部分的关系。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写半包围结构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同 山 巨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 上包下:上包下类型的字包围部分较长,其被包围部分应向上靠拢。包围部分的两竖要写直。
⑵ 下包上:下包上类型的字包围部分较短,其被包围部分就要写得长大,并有一半左右露出包围圈。如“山”的“凵”部短而宽,其中竖就很长,有一半露在包围圈的外面。
⑶ 左包右:左包右类型的字包围部分的上横较短,下横较长,其被包围部分则半露半藏。如“巨”字的“匚”部上横短而下横长,故“ ”部半露半藏。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 上包下:① “ ”部偏下。② “ ”框过短。⑵ 下包上:① 包围部分过长。② 被包围部分过短。⑶ 左包右:① 上横过长。② 下横过短
三、练习
练习书写三包围结构的字。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五年级下册校本教案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时编号:13
第13课 包围结构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包围结构中竖画内斜的两种类型——小方型和扁方型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小方型和扁方型的字。教学重点:
左右两竖略向内倾斜。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包围结构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口 四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 小方型:小方型字的字形小而接近正方,其左右两竖略向内倾斜。如“口”字 的两竖均向内斜。“品”字、“回”字可参用此法。
⑵ 扁方型:扁方型字的左右两竖略向内倾斜。如“四”字的左右两竖均向内倾斜。“古”字、“吕”字可参用此法。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 小方型:① 竖画过直。② 竖画过斜。③ 横折无提顿。④ 下横过斜。
⑵ 扁方型:① 两竖过直。② 两竖过斜。
三、练习
练习书写小方型和扁方型的字。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五年级下册校本教案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时编号:14
第14课 包围结构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包围结构中竖画垂直的两种类型——长方型和大方型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长方型和大方型的字。教学重点:
左右两竖垂直。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写包围结构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目 因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 长方型:长方型字的左右两竖长而垂直。如“目”字的两竖较长而且很直。“直”
字可参用此法。
⑵ 大方型:大方型字的形态宽大,其左右两竖很直。如“因”字的左右两竖就写得很直。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⑴ 长方型:① 两竖内斜。② 两竖外斜。③ 横折无提顿。④ 末横写成挑画。
⑵ 大方型:① 竖画外斜。② 竖画内斜。
三、练习
练习书写长方型和大方型的字。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五年级下册校本教案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时编号:15
第15课 独体字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独体字结构中平衡中求变化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独体字。教学重点:
平衡中求变化。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独体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 “小”的左右对称平衡,例字中左点写得略低,右点写得稍高,就显得比较生动。
⑵ “非”的左右非常对称,把左竖写短一点,右竖写长一点,六个短横的形态又各不相同,这样既保持了平衡,又富有变化。
⑶ “三”由三个横画组成,若把三横写得粗细、长短一样,就十分呆板。把上两横写短些,就好看多了。
⑷ “千”由中竖支撑,左右对称,很平衡,现在把撇和横向左面伸展些,右边的顿笔重一点,就显得既稳重又活泼。
⑸ “夫”的本身很平衡,但书写时两横向右上略斜一点,撇画略偏左,并写成竖弯撇,捺画写得纵长一点,字形就显得生动潇洒。
⑹ “人”是由相对应的撇和捺画组成的,本身平衡对称,现在把撇写得高、短、直一点,捺写得低、长、弯一点,就有了动势。
⑺ “水”的左右对称,也很平衡,现在把左边写得细一些、轻一些,而把右边写得粗一些、重一些,就显得既平衡又有变化。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三、练习
练习书写独体字。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五年级下册校本教案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时编号:16
第16课 独体字
(二)教学目标:
1、掌握独体字结构中不平衡中求平衡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独体字。教学重点:
不平衡中求平衡。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写独体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⑴ “生”的左边多一撇,但由于竖画写得粗壮,下面两横左长右短,就求得了整体的平衡。
⑵ “年“的中竖为什么写得十分粗壮?三横为什么左长右短,收笔都顿得很重?细心揣摩一下就会发现,这些都是求得平衡的重要手段。
⑶ “可”写不好就会向左下倾倒,但由于竖钩写得粗壮有力,上横的收笔重顿,“口”部上吸,靠近横画,就稳定了字形,使整个字像塔吊一样。
⑷ “牙”的竖钩极粗壮有力,撇画却写得短小轻巧。如果反过来把撇画写得粗壮长大,把竖钩写得细瘦轻巧,这个字还能平衡吗?
⑸ “子”只有弯钩这一个支撑点,因此把弯钩写得粗壮有力,是保持整个字形平稳的重要手段。
⑹ “力”的本身就是斜的,写不好就会倾倒,但由于横折钩写得粗壮有力,稳稳地撑住了全字,因此反而显得更加生动。
⑺ “也”的大部分笔画集中在左上侧,由于竖弯钩写得粗壮舒展,所以保持了整体的平衡。
⑻ “之”的上边“ ”紧凑而呼应,虽然它们并不平衡,但由于捺画写得粗壮有力,仍然感到十分平稳。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三、练习
四、总结全文
第四篇:写字教案(下)
地 方 课 程 教 案
二 年 级 下 册 写 字
基本偏旁
(一)教学内容:
做好写字的准备工作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对汉字喜欢的情感。
3、了解初步的书法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汉字的审美能力。教学难点:
草字头的写法,书写时横要平,两书要靠近,不宜太长,上开下合要呼应。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1、关于写字的小故事。
2、展示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练好字的愿望。
二、看图了解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臂开,两脚平踏地上,眼离纸面一尺远,胸离桌子内边沿一拳远,大拇指离笔尖一寸远。
教师示范,学生观察模仿。
执笔方法:拇指、食指指尖相对捏住笔杆,中指第一骨节侧面下
一点的位置抵住笔杆,不要捏得太紧。无名指抵住中指,小指仅靠无名指。小指和手腕外侧搁在桌子上,作为写字的支撑点。笔杆斜着,约45度。
教师示范,学生观察模仿。
三、指导练写
1、学生练习描写第2页的诗句.2、生临写,师巡视评价,强调正确的坐姿,执笔方法。
四、学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评价,展示作品。
身 荣 芽 菜 躲 草
躺
书写练习
(二)教学内容:
练写至热 湿 校 扇 凉 抱 摸 评 责 井 第 教学目的:
1、知道独体字在字形结构上的特点,在书写时能较准确地运用。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对汉字喜欢的情感。
3、了解初步的书法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汉字的审美能力。教学难点:
知道“热 湿 校 扇 凉 抱 摸 评 责 井 第 ”在书写时要注意的特点,能书写好这些字。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1、关于写字的小故事。
2、展示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练好字的愿望。
二、看图练习,回顾方法。
1、回顾正确的坐姿和铅笔的执笔方法。
2、实践练习,教师巡视纠正。
三、指导练写“热 湿 校 扇 凉 抱 摸 评 责 井 赛 翻 第”的字。
1、读帖以“热、扇”为例,说说写“热、扇”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指导,书写要领:
至:横画之间的距离差不多宽,使用田字格,不能占太满,四周要留空,字体才优美。
赛:的首点写在竖中线上,撇捺要舒展,贝不宜宽。翻:的左右两边要紧凑,左上是米加一撇。
3、生临写,师巡视评价。
四、学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评价,展示作品。
第三课 基本偏旁
(三)教学内容:
练写雷 雪 迹 需 迈 迷 轻 支 枝 教学目的:
1、知道“雷 雪 迹 需 迈 迷”这样的字的书写特点,在书写时能较准确地运用。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对汉字喜欢的情感。
3、了解初步的书法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汉字的审美能力。教学难点:
知道“雷 雪 迹 需 迈 迷”在字形结构上的特点,能书写好这些字。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回顾导入。
1、复习“支、至”的特点和书写上要注意的事项。
2、出示本课所要写的字:“雷 雪 迹 需 迈 迷、认读要写的字。
二、看图练习,回顾方法。
1、回顾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
2、教师和小组长巡视纠正。
三、指导练写“雷 雪 迹 需 迈 迷
1、读帖以“雷 雪 ”为例,(1)说说写“ 需 ”字的时候应注意什么?(“需”,上下一样大。)
(2)说说写“雨”字头的时候应注意什么上横略短竖中间,四点均匀紧靠上,整体字形变宽。
(3)说说写“走之底”横折折撇的折角要与上点对齐,捺要长,斜度不要过大。
2、教师范写,指导:
轻:左右紧凑,左边的车注意撇折的角度,最后一笔横改提。支:十字不能太大,下面的撇捺要舒展。
3、生临写,师巡视评价。
4、学生临写体会。
四、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评价,展示作品。
书写练习
(十四)教学内容:
练写待 纷 顾 若 其 投 恩 补 修 缺 状 替 遭 教学目的:
⒈知道上下结构的字在书写上的注意事项,写好纷 顾 若 其 投 恩 补 修 缺这些字。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对汉字喜欢的情感。3了解初步的书法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汉字的审美能力。教学难点:
知道纷 顾 若 其 投 恩 补 修 缺在字形结构上的特点,能书写这些字。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展示书法作品,激发学生练好字的愿望。
二、指导练写“纷、顾、若、其、投、恩、补、修、缺
1、读帖观察“纷、顾、若、其、投、恩、补、修、缺”在书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若:上小下大,下面右的首横要长,“口”稍扁小。恩:上大下小,“心”写得扁一些,下面要宽。
修:中间一竖不宜长。
替:左上夫的末笔捺改点,呈宽扁型,下面的日,窄而长。
2、教师范写。
3、学生临写,教师巡视评价。
4、提示学生书写中的要注意的问题。
四、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1.提示书写姿势。2.提示作业要求 A干净工整; B按时完成; C正确率高。
五、总结评价,展示作品。
基本偏旁
(十)教学内容:
练写“官、割、群、痒、虹、蝉、蜘、蛛、忙、慌、群 教学目的:
1、知道左右结构的字在字形结构上的特点,在书写时能较准确地运用。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对汉字喜欢的情感。
3、了解初步的书法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对汉字的审美能力。教学难点:
知道“官、割、群、痒、虹、蝉、蜘、蛛、忙、慌、群 ”等字在字形结构上的特点,能书写好作业的这些字。教学准备:
写字书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简单介绍“虫字旁的字”的特点:口子要写扁,中竖起笔高。简单介绍“竖心旁”的字,竖写长,左点低,右点高,两点呼应很重要。
二、指导练写本课的字。
1、读帖观察书写“官、割、群、痒、虹、蝉、蜘、蛛、忙、慌、群”字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整体要领:
(1)左右松紧适度。
(2)注意左右部分的宽窄、长短、高低、大小。
2、个别指导。
官:字的宝盖头要盖住下面的部分,十上大下小。割:左大右小,左边是害,横向笔画间的距离要均匀。群:左右宽窄一样,左边的竖较长。痒:病字头的竖撇较长,两点较长。
3、教师范写。
4、学生临写,师巡视评价。
四、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注意:提示书写姿势要正确。
五、总结评价,展示作品。
第五篇:五年级写字教案
第一周 独体字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独体字的汉字的书写规则。2.正确、规范地书写独体字。
教学重点、难点:“夕、乃、戈、之”这些独体字属于偏斜结构,在指导学生书写时要提醒他们找出字的主笔,并能确定好主笔与其他笔画的关系,这样才能写好这类结构的字。教学过程:
一、本学期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内容及要求,激发学习兴趣。(1)为什么要写好汉字?(2)怎样才能写好汉字?(3)写字的要求有哪些?
二、学习独体字的书写规则 1.介绍独体字的书写规则
独体字,笔画一般较少,书写时应注意笔画均匀,长横要平,长竖要正,字形要端正。
2.出示汉字:夕、乃、戈、之
3.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书写这些汉字时要注意什么?
夕:夕的主笔横撇的斜度不能太平,也不能太竖,这是夕字重心能不能平稳的关键。
乃:乃的撇画起笔应在方格中央偏左处,主笔横折折折钩中的横稍短,左低右高。戈:戈的上横是短横,左低右高。之:主笔捺画自横撇的撇端起笔。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写字姿势。临写一段话。
三、总结,小组内评一评谁的字写得漂亮。
第二周 独体字
(二)教学目标:
1.学习笔画多和笔画少的独体字的书写规则,练习书写独体字,将字写端正。
2.继续加强学生的写字姿势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这些独体字书写并不是十分困难,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举一反三,能让学生从这类字中总结出一些书写的规律。最终写好行款练习。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引发兴趣。
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些右偏旁及由它们组成的字的写法。谁能告诉我们直接由笔画组成的字(不包括任何部件)叫什么字?怎样写好独体字呢?讲后请一生上台试写几个独体字。(留作后面评点)今天我们就进一步研究一下怎样写好独体字。板书:独体字
(二)二、笔画复习。
书写竖折折钩、横折折钩、横折折撇、横折弯钩。
三、讲授新课,讲演试评。
(一)认识独体字。
读一读(出示小黑板:入、面)
观察笔画多的和笔画少的独体字整体布局有什么特点。指导书写笔画少的独体字。
1.“入”字,边讲边示范:撇短捺长,撇捺开张,下脚齐平。请一生上台写。评议。学生练写两个。2.“尺”字,学生读提示,体会书写要点。
请一生上台写,老师相机指导。(注意捺的开张度)。学生练写两个。“万”、“石”、“互”、“少”字
(二)指导书写笔画多的独体字。
“面”字,指导讲解并示范:上横短,撇地起笔偏左,下面要上宽下窄,横的笔画要均匀。请一生上台书写。评议并指点。学生练写两个。
三、学生练习,把握重点。临写一段话。
四、点评指导,共同提高。
出示写得好的和存在问题的字,对照评议,提高认识,再练习。
第三周 小字头、车字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并掌握车字旁和小字头的写法。2.学会并掌握两种偏旁在结字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讨论,学生找出小字头的写法特点,小字头中的三个笔画在田字格中都有相应的具体位置。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谈谈起名的原因(缓解情绪紧张)
2.做运腕操。(竖掌、执笔绕圈,画十字、画圆等顺、逆时针方向画)
二、新授:
观察“常”字。引出课题。1.田字格出示“小字头”。
2.观察笔画特征、摆放位置。(两点:左边挑点,略低;右边撇点,略高)
3.师:字如其人,讲究对称、和谐,相互呼应;笔断意连,情如一家。
4.小字头书写要领: 短竖粗直在中间,挑点撇点护两边。左低右高相响应,穿插避让兄弟情。5.练习书写。
6.出示《写字姿势歌》。写字之时身坐稳,肩平背直头摆正。胸离桌沿要一拳,眼离桌面要一尺。手握笔杆中下方,两脚平放有精神。
7.生练习书写。师范写并点评。挑点撇点应响应,中间短竖位置较正,8.比较含“小字头”的诸字特征:尚、党、裳,注意:两点间距离应由字形整体特征来决定
三、练习书写“常”字。1.先观察字形,整体呈三角形。2.提笔书空,揣摩笔意。
3.学生练习,互评。原则:先优点,后缺点。
第四周 马字旁、戈字旁
教学目标:
1.了解马字旁和戈字旁的造字规律,结构原则。2.根据所学偏旁的变化规律,写好课本例字。
教学重点、难点:在指导戈字旁的书写时,一定要把斜钩单独拿出来再做指导,这对写好这个偏旁十分重要。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检查课前准备情况。2.复习上一节课的主要内容。3.进入新课题。
二、讲授新知识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马字旁和戈字旁”的偏旁。并示范两个字。
提示:“马”字做左偏旁时,字形窄长,最后一横改为提。“戈”字的短横略向右上斜,撇画从短横下斜穿钩的中心。2.请同学上台演示字。
3.练习三名同学上台演示,其他同学自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4.小结:简评,同学点评
四、自主学习
1.学生演示 由几名同学上台演示“骑、驼”。
2.引入:全班同学开始写这几个字,四个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个组的代表写得最好。注意观察,随即在书本上描红出该字。3.修正:由同桌上台再写一次同样的字。
4.比较:全班同学来看一看,比一比,两个同样的,哪个写得好,为什么?
五、学生评价。
六、课堂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七、总结: 1.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2.希望同学们课后多加练习。
第五周 门字框、人字头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本课学习,应掌握门字框、人字头的写法,并体会这两种字的结构特点。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同学们在写目字旁这个笔画时,能够做到目字旁内部的短横收笔处与横折的折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教学过程:
一、复习马字旁、戈字旁的写法。
二、新课:这节课学习第五课 门字框、人字头
(一)门字框
1.出示课件;“闪” 问;这是什么结构的字?(半包围结构)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特点。教师明确书写门字框要点;门字框中的左竖和点不要靠得太紧,横折钩的起笔对准点画的尾部,距离不要太近。2.出示课件;“闪、闲、闯”三个字,仔细观察体会门字框的结构特点。(四人一组讨论)谈一谈观察后的审美感受。
3.教师小结:门字框内的部件稍写大一点,要安放在框中偏上的地方。
4.请大家看一遍这三个字笔画笔顺。5.教师示范书写“闲”,边写边讲解书写要领。
6.学生在方格本上用钢笔书写“闪、闲、闯”三个字各四遍,体会结构特点。(放音乐)。
7.教师巡视辅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8.讲评优秀作业,鼓励大家刻苦学习,课余时间应主动安排书写练习。
(二)、同桌两人合作学习人字头
1.出示课件“介”字,观察人字头的写法,体会上下结构的字,每一部分都要写得扁些这一结构规律。
2.出示课件;“介、企、拿”,由学生观察、分析,体会人字头在不同字中结构上的变化。3.教师作补充、归纳。
4.学生在课本上用钢笔书写,体会结构规律。(听音乐)5.教师巡视辅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展示优秀作业,注意指出学生书写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予以纠正。
(三)、教师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第六周 目字旁、酉字旁
教学目标:
1.了解目字旁和酉字旁的造字规律,结构原则。2.根据所学偏旁的变化规律,写好课本例字。
教学重点、难点:同学们在写目字旁这个笔画时,能够做到目字旁内部的短横收笔处与横折的折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检查课前准备情况。2.复习上一节课的主要内容。3.进入新课题。
二、讲授新知识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目字旁、酉字旁。并示范两个字。提示:“目”字做左偏旁时,形态窄长,“目”中的短横均匀分布。2.教师示范书写“睁”,边写边讲解书写要领。
3.学生在方格本上用钢笔书写“睁、睡、瞪”三个字各四遍,体会结构特点。(放音乐)。
4.教师巡视辅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讲评优秀作业,鼓励大家刻苦学习,课余时间应主动安排书写练习。
三、自主学习酉字旁
1.学生读文中说明性文字,观察例字。2.学生演示 由几名同学上台演示“配、酸”。
3.引入:全班同学开始写这几个字,四个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个组的代表写得最好。注意观察,随即在书本上描红出该字。4.修正:由同桌上台再写一次同样的字。
5、比较:全班同学来看一看,比一比,两个同样的,哪个写得好,为什么?
五、学生评价
六、课堂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七、总结:
1.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2.希望同学们课后多加练习。
第七周 秃宝盖和宝盖头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宝盖头和秃宝盖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2.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一般书写规律。
3.写好例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结构比例恰当。教学过程:
一、写写偏旁。
通过练习,初步掌握宝盖头和秃宝盖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宝盖头:上点居中,第二笔是竖点,稍向左下倾斜,横钩稍左低右高,转折处稍顿
秃宝盖:第一笔是竖点,不要写成短撇,书写时向左下由轻到重顿笔。横钩稍左低右高,转折处稍顿,出钩稍快。
二、描描写写。让学生通过描红、临写,初步掌握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的书写方法。要发挥描红的作用,让学生在描写的作用,让学生在描红的过程中不断体验、总结。宅,上下结构。宝盖头略占整个字的三分之一。下部第一笔短撇稍平,横不宜太长,竖弯钩从短撇稍左处起笔,要写得舒展一些。写,书写时要注意横画间布白均匀,竖折折钩中的竖与折钩要保持一定的倾斜。
三、学生自己练练。
寂,下部小的竖钩应与上的竖上下对正,要注意左右点的呼应。又的短撇稍收敛,捺书写时应适当舒展。
审,曰应稍偏,上大下小;最后一笔竖居中,与宝盖头的上点上下对正,应写得直挺有力。
官,上宽下窄,布白均匀,下半部分要居中。
军,秃宝盖约占整个字的四分之一。书写时横画间布白要均匀,最后一横略长于秃宝盖的宽度,竖在整个字的中心线上,保持平稳。冠,秃宝盖略宽。
第八周 草字头和竹字头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草字头和竹字头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2.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一般书写规律
3.写好例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结构比例恰当 教学过程:
1.写写偏旁。通过练习,初步掌握草字头和竹字头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草字头:书写时要注意短竖与短撇指向中间,短竖与短撇在横的上部露出较多,下部较少。
竹字头:写竹字头时,字头要写正,字头左右两边要匀称。2.指导书写。
(1)引导学生读帖,小结写好草字头和竹字头的要点。
(2)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讲解“花、笑”的结构特点和写法。2.描描写写。先让学生说说哪个字比较难写,然后进行范写。芬,上下结构,上小下大。书写草字头时,字头要写正,短竖与短撇之间的形态呈上开下合之势 笼,上下结构,上小下大。3.自己练练 三 例字指导
茶,草字头下的人,撇、捺应舒展;木的撇、捺应改为左点和右点。获,上窄下宽。草字头短竖与短撇不宜写得太长。管,上下结构。官要居中,与竹字头上下对正
等,上下结构。竹字头的左边部分略小,右边部分略大。
答,上下结构,上小下大。竹字头要写得紧凑。合的撇捺要写得舒展。4.反馈
展示作品,学生再次描写。
第九周 八字底 木字底
教学目标:
1.继续学写毛笔字,巩固双姿.2.学习书写字底(八字底木字底),及带有这些字底的字。3.练习行款书写.教学重点: 练习写好带有(八字底 木字底)这些字底的字。教学准备: 小黑板一块.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小结上节课的学习情况,字头的书写。2.行款练习:不够整齐,字的大小不一。
二、指导、练习字底的书写。1.八字底,左右相称,下脚基本相平。2.只:撇,点起笔分别对正“口”的两下角。3.其:横的间隔均匀,右竖比左竖高,下横长。4.木字底,横长,竖在横上稍出头,撇捺对称。5.柴:上部左底右高,下部比上部长而稍宽。
三、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练习写字。1.读帖,说说要写的字注意点。1.学生练习。
第十周 皿字底 心字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本课字底(皿字底、木字底)及有关字的写法,做到正确用笔。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及写字兴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书写字底用笔方法正确。
难点:心字底的写法。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观察学生精神面貌,检查学生写字用具。
二、检查复习
复习“八字底、木字底”的用笔方法。
三、讲授新课 1.板书课题。
2.出示“皿字底、心字底”,引导学生观察字底的形态及用笔方法。3.字头书写指导:
皿字底:形态较扁。边竖内斜,行笔由重到轻。四竖间隔要匀,底横要长。
心字底:左点略低,右点略高,三点写在一条斜线上,后面两个点画要呼应。4.范字书写指导(1)说说范字有什么特点?该如何书写?(2)范写并讲解。
孟:“子”不要过扁,横处顿笔较重。皿字底长横以上部分不要过于窄长。
盆:上下宽窄相等,对称.思:上窄下宽,长短相同。上部边竖长度一致,下横上斜度较大。下部三点依次渐高。
忽:上部撇不要过短,间隔均匀。下部中间点要小,右边点上提。志:上部较窄,下部较宽,上下对正.四、学生习字。
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难写字的书写,帮助后进生的分析、书写。
五、课堂小结。
(1)让学生再举出些含“皿字底、心字底”的字来书写。(2)展示优秀作业,并让学生进行评议。
第十一周 上下结构
教学目标
1、学会几个上下结构字的正确书写。
2、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字的间架结构。
3、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汉字艺术 教学重点:
几个例字的正确规范书写。教学难点:
“势、霞、盐”三字的书写。教学关键:认真观察仔细书写。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课件欣赏
师: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书法家呀?能告诉老师吗? 生:颜真卿„„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现在老师再给大家介绍几位书法家,欣赏一些名家的书法作品。(放课件)(生发出感叹)
师:是呀,这些字多美呀!你们知道吗,这些著名书法家,从小都是认真写字,刻苦练习,最后才写出一手漂亮的字。同学们想不想把字也写得这么漂亮?那我们就要按要求认真写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大家还记得写字的要求吗?(放课件:看仔细按笔顺写正确、写美观)让生齐读要求
师:这一节课,我们就来比一比谁观察最仔细,字写得最漂亮
二、复习汉字结构
师:我们都知道,汉字有好几种结构,老师来考考你们,这些字是什么结构?(出示势、霞、盐)
生分析上下字结构的字特点:书写上下结构的字。除要注意上下的占位比例外,还要处理好上部或下部中的左右部分的占位。
三、指导(1)学生观察(2)提问
通过提问,上宽下窄型的字上半部较宽而下半部较窄。(3)学生观察(4)提问
通过提问,上窄下宽型的字上半部写得窄而下半部写得窄。3.示范
在音乐《渔舟唱晚》声中,教师范写“势”。学生观察,教师提问,启发学生想象性思维。(教师归纳总结,使学生确立书写方法。)4.练习
(1)在音乐《渔舟唱晚》声中,学生模仿练习,教师行间巡视、指导。
(2)展示学生作业,点评。
四、评选“写字小能手”
五、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书写独体字,要特别注意把主要笔画写好,把重心安放在中心线上,才能使写出的字站得稳。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听得很专心、看得很仔细、写得很认真,班上的写字小能手越来越多。老师相信只要大家刻苦练字,一定会写出一手漂亮的字。
六、布置课后作业
教师书写与“势”形态相近的半包围和全包围的字,布置课后作业。
第十二周 左右结构
教学目标:
1、看清左右结构的字较短部分的书写位置,书写时能注意高低错位,把字写得既活泼又稳实。
2、培养写字兴趣。
教学重点:书写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注意高低错位,把字写得既活泼又稳实。
教学难点:仍然是注意笔画的避让与穿插。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左右结构的字,左右两部分有的差不多胖瘦,有的却胖瘦不同,还记得他们的书写口诀吗? 2.先指名背,再一齐读一读: 左右不等瘦让胖,左右等宽向中靠; 主动避让有礼貌,巧妙穿插很友好。二感知:
1.出示:即、和、时,要求与上节课的书写口诀连连线。
2.根据以上口诀,老师书写“即、和、时”时故意只注意左右的胖瘦比例而没注意左右的长短、高低,然后让学生评一评,从而引出“错位”这个书写要求。
3.小结:左右结构的字不仅要看清左右两部分的胖瘦比例,注意主动避让、巧妙穿插,还要看清他们的长短,注意高低错位,这样才能把字写得既活泼有稳实。
三、领悟:
1.即:左右胖瘦、长短都差不多,两边都往中线靠,左高右低错位要注意。
左右等长要错位,左高右低好可爱
对照口诀学生重点练写“即”,写后进行评改。2.出示:和、时,观察它们左右两边哪部分较短?
较短部分是口和日,比较这两个口的书写位置:“和”的口偏左下点,“时”的日偏右上点。(1)时:
a.老师在田字格里范写并讲解“时”:左边的口字刚想舒舒服服坐下来,可他一看右边的同桌长得又胖又长的,心想他那么大个子,坐这么点位置,连脚都没地方放了,坐着多不舒服啊!于是长得又瘦又短的口字,主动往左上移,让出了一些位置给右边。右边部分很感激小口,就亲亲热热靠过来,和小口做朋友。同学之间,也要这样多体谅别人,为别人着想。所以左边短小的应该注意: 短的在左往上挪,让出位置给右坐
b.请念一念口诀,对照口诀重点练写“时”,并进行评、改。(2)“和”: a.“和”的口在右边,他长得又瘦又短,身子很轻,有几次因为站得高了些而差点被风吹走了,后来左边的禾给他出了个好主意:小朋友,你个子小,请下来些,让我给你挡住大风吧。小个子的口往下一移,果然觉得很稳了。所以右边短小的应该怎么办?观察、讨论。b.出示口诀念一念:
短的在右向下移,左右平稳才适宜。
3.概括本课书写要诀,反复诵读,熟记在心,并对照口诀在本课中分别找出相关类型的字:
左右等长要错位,左高右低好可爱。短的在左往上挪,让出位置给右坐。短的在右向下移,左右平稳才适宜。
四、运用:教师范写(时 姑 矩 即 拜 非 颇 颗 和)一遍,然后学生仿写。教师巡视,讲评。
五、拓展:根据左右结构书写口诀让学生在心中画画书写示意图,然后独立临写,最后同桌互评、互背口诀。
第十三周 左右结构
教学要求:
1.掌握左中右结构中宽型和中窄型的字的书写要领。2.练习书写左中右结构的字。教学重点:
处理好左部、中部和右部的宽窄关系。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左中右结构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测砌 2.学生观察字形。3.讨论交流。
⑴中宽型:这一类型字的左右两部分较窄,而中间部分较宽。如“测”字的“三点水”、“刂”部都很窄,而“贝”部却较宽。
⑵ 中窄型:这一类型字的左右两部分较宽,而中间部分较窄。如“砌”字的“石”、“刀”两部分较宽,而“七”部则较窄。4.教师范写。5.学生练写。6.分析常见病因。
⑴ 中宽型:① “贝”部过窄。② “贝”部过宽。⑵ 中窄型:① “七”部过窄。② “七”部过宽。
三、练习
练习书写左中右结构的字。
四、总结,概括本课内容。
第十四周 左右结构
教学目标
1、学会几个左右结构字正确书写。
2、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字的间架结构。
3、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汉字艺术。教学重点:
几个例字的正确规范书写。教学难点:
“引、封、剑”三字的书写。教学关键:认真观察仔细书写。教具:笔、墨、纸、砚。学具:笔、墨、纸、砚。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课件欣赏
师: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书法家呀?能告诉老师吗? 生:颜真卿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现在老师再给大家介绍几位书法家,欣赏一些名家的书法作品。(放课件)
师:是呀,这些字多美呀!你们知道吗,这些著名书法家,从小都是认真写字,刻苦练习,最后才写出一手漂亮的字。同学们想不想把字也写得这么漂亮?那我们就要按要求认真写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大家还记得写字的要求吗?(放课件:看仔细按笔顺写正确、写美观)让生齐读要求
师:这一节课,我们就来比一比谁观察最仔细,字写得最漂亮
二、复习汉字结构
师:我们都知道,汉字有好几种结构,老师来考考你们,这些字是什么结构?(出示引、封、剑)
生分析左右结构字特点:左宽右窄,左半部分为主要部分,所占空间应该为整个字的三分之二。
三、指导(1)学生观察(2)提问
通过提问,使学生认识到左边的“弓”字与独体字弓相比要略窄一点,两横在笔画的长短、起笔收笔处等方面有一点变化,左低右高的倾斜度相对大一些,重心偏右,与右边呼应。(3)学生观察(4)提问
通过提问,使学生认识到右边一竖与左边的重心吻合。同时注意与左边的避让,这样整个字结构显得更加紧凑一些。3.示范
在音乐《渔舟唱晚》声中,教师范写“引”。学生观察,教师提问,启发学生想象性思维。(教师归纳总结,使学生确立书写方法。)4.练习
(1)在音乐《渔舟唱晚》声中,学生模仿练习,教师行间巡视、指导。
(2)展示学生作业,点评。
四、评选“写字小能手”
五、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书写独体字,要特别注意把主要笔画写好,把重心安放在中心线上,才能使写出的字站得稳。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听得很专心、看得很仔细、写得很认真,班上的写字小能手越来越多。老师相信只要大家刻苦练字,一定会写出一手漂亮的字。
六、布置课后作业
教师书写与“引”形态相近的字,布置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