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犁倭小学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读本教案
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读本》
教
学
计
划
(教 案)
犁倭小学六(1)、(2)班
执教人:陈远发 2014年3月1日 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读本》
教学计划
一、总体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贵阳”的情感。
2、了解贵阳的气候、物产、民族风情、名胜风光、产业经济等,初步形成关心社会、关心家乡的品质。
3、培养学生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生态公德意识。
二、教材总体设计思路
1、教材以生态文明知识为主线,吸纳先进的课改理念,力求完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诸方面的教育教学要求。
2.抽取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针对小学生的认知、心理、思维等特征,从学生乐学入手,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贴近学生的身心特点,体现教材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基本不涉及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原因和规律的探析。教材以贵阳的人文、地理、气候、景观、产业等为典型范例,来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教材的素质教育功能力争做到“四要”:一要让学生喜欢,二要对学生的人生产生影响,三要学生读出贵阳生态的比较优势,四要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教材按“正文+小栏目(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构建教材体系,以“课-目”结构呈现,共9课。
“读一读”:课本知识的拓展性内容,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并使教材有一定的弹性,以适合不同学生的要求。
“想一想”:侧重思维活动的设计。“做一做”:侧重行为活动的设计。
每课还设计了小引言,用以开篇引导或承上启下,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或提示本课学习内容。
5、灵活运用多种形式的图片,传递各种信息,发挥多种功能。如:用卡通人物陈述故事和提出思考的问题,用彩色照片表现我们生活的城市真实的现象,用图示分析生产过程及其原理等。图文并茂,以图代文,使陈述更为简洁。由于改变了文字叙述过分强调系统严密的观点,较好地解决了由于信息量增加而带来的书本太厚的矛盾,同时,也使学生更爱看书。
三、课时安排(共18课)
第一课 爽爽贵阳我的家 2课时
第二课 好山好水好地方 2课时
第三课 大自然的馈赠 2课时 第四课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2课时 第五课 风景名胜去处多 2课时 第六课 生态农业好处多 2课时 第七课 生态工业在发展 2课时 第八课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2课时 第九课 贵阳明天更美好 2课时
四、教学:
1、每一课的“引言”概括了该课主要内容,教学中要充分重视。
2、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地图、插图、文字材料进行教学。
3、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当地实际,观察周围事物,收集相关资料信息进行学习。
4、“想一想”、“议一议”中的问题,多为开放式答案,教师应注意引导、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回答,给学生多一些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
5、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各种有利条件,收集教学可能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如影片、动画、图片等,并整合到课件中,进行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五、评价
评价应遵循“三维目标”,即应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教师应充分发挥评价的正面导向作用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同时应重视学生自评和互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的学业成长。
第一课 爽爽贵阳我的家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家乡贵阳概貌的同时,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贵阳”的情感。
2、了解家乡贵阳主要的名片。
3、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用较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所在社区、村寨或贵阳在某一方面的特点。
2、难点:贵阳名片的制作。
三、课时内容及安排
1、我可爱的家园
2、我最喜欢的贵阳名片
3、做一做(设计一张贵阳名片)
四、教学
1、本课中的“家乡”、“家园”、“我们的家”均泛指贵阳,在教学中不必过于细究这些词之间的区别。
2、“社区”是指“具有共同的居住地,并在一个地区内共同生活的人群”,是德国社会学家F·滕尼斯于1881年首先使用的。社区分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考虑到农村小朋友不熟悉“社区”一词,我们用“村寨”一词代替“农村社区”;课文中的“社区”仅指“城市社区”。
3、为了能概括贵阳不同地域的特点,我们选择了5个小朋友从五个角度介绍自己社区或村寨的特点:城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旅游区、乡村风光、农村庄稼。P2最左边的一个小朋友手指的图片是花溪高坡梯田,意指丰收的农村庄稼。
4、《爽爽的贵阳》是贵阳市委书记李军同志写的一首赞美贵阳的诗歌,发表在《人民日报》(2007-12-11)第16版,署名为清风。不要求学生去理解诗中表达的意涵,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即可,能教学生歌唱更好。
5、栏目“想一想”主要是为了锻炼同学们的语言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而设计的;“做一做”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设计的名片最好有图片和图注,即图文结合。
第二课 好山好水好地方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贵阳市的地理位置及其行政区划。
2、了解贵阳市的地形特点,重要的山川河湖。
3、了解贵阳市的气候特点、以及为什么适宜人们居住。
4、学会简单地图的判读,能说出学校在贵阳市的方位。
5、通过了解贵阳市适宜的气候和秀丽的山河,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贵阳市的位置和政区,地势地形和宜人的气候特点。
三、课时内容及安排及安排
1、位于祖国的西南部
2、秀丽的山河
3、宜人的气候
四、教学
1、本课“引言”概括了该课主要内容,教学中要充分重视。
2、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地图、插图、读一读的文字材料进行教学。
3、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当地实际,观察周围事物,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学习。
第三课 大自然的馈赠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贵阳市丰富生物资源及其作用,“林城”建设的成就。
2、了解贵阳市主要的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及其作用。
3、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联系实际的能力。
4、通过了解贵阳市主要的自然资源及其作用,让学生树立保护资源、爱护动植物、节约能源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贵阳市生物资源,磷、铝矿产资源的主要作用。
三、课时内容及安排
1、动植物种类多,森林分布广
2、矿产资源富集,能源充足
四、教学
1、“引言”概括了该课主要内容,教学中要充分重视。
2、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景观图片进行教学。
3、“想一想”中的“贵阳市大面积的林地和绿地,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好处”和“议一议”中的“查阅资料,讨论火力发电与水力发电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多为开放式答案。想一想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当地实际回答。“议一议”中教师应充分引导、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回答,但不需要面面俱到,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第四课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贵阳地域性文化有初步认识。
2、了解贵阳人口结构的“多民族”性和文化的多样性。进一步认识和谐共处的文化融合与独特的民族风情。从居住、生活、音乐、舞蹈等方面加深印象。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百花竞放的民族文化。通过看图,比较各个民族在服饰、舞蹈、音乐等方面的不同,从而理解“百花竞放”的文化特点。
2、难点:贵阳历史文化名人。注意引导增强自信心和对人物的初步感受。
三、课时内容及安排
1、和睦的民族大家庭
2、百花竞放的民族文化
3、贵阳历史文化名人
四、教学
1、本课内容主要涉及“地域性文化”这一相对较难理解的知识点。“文化”概念的不确定性、多义性只能通过学生对本地民族的多样性的了解和多民族文化的直观认识而获得。教学中不必深入,重在看图,因为我们的学生对民族文化有或多或少的接触和了解。本课相对与前面三课而言,既有联系,又很有独立性。联系在于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形成产生的影响,独立性表现在文化毕竟不同于别的内容。教师深入浅出,结合贵阳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抽象的概念要用形象来描述。
2、第一目“和睦的民族大家庭”,重在理解“和睦”,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与人和谐相处的道德品质。“做一做”可以结合“56各民族56枝花”的歌曲展开,充分理解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团结。第二目“百花竞放的民族文化”要引导学生通过看图,观察不同民族的“民居”“舞蹈”“服饰”,从而产生“多样”的民族文化印象。“读一读”“议一议”,教师可以灵活掌握,宜采取多样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第三目“贵阳历史文化名人”是一个教学难点。此处选择了两个代表主要是考虑到学生以后还有更多的学习时间接触这些内容,故把“王阳明”和“李端棻”用正文和“读一读”的方式陈述。对于“天人合一的思想”“致良知”这两个高深的哲学概念,只让学生了解,不要求有理解的深刻。
3、搜集更多的人物故事以克服教学难点。充分利用图片,引导观察与思考,鼓励学生发问。对于贵阳历史人物,可以诱导小学生回答知道的人物情况,也可以通过搜集资料,自办手抄报等形式来传递和了解贵阳更多的历史人物故事。然后互相交流,丰富课外生活,培养学生积极上进,勤奋学习的良好素质,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
第五课 风景名胜去处多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贵阳最著名的风景名胜,在感受家乡自然生态美、人文生态美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经历“想一想”、“议一议”和“做一做”,初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概括能力,愿意积极发表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二、教学重难点 各景点的讲解。
三、课时内容及安排
1、星罗棋布的景点
2、秀美的自然风光
3、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
四、教学
1、贵阳有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指红枫湖,8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是指:百花湖风景名胜区、花溪风景名胜区、开阳风景名胜区、息烽风景名胜区、修文阳明风景名胜区、清镇暗流风景名胜区、香纸沟风景名胜区、贵阳相思河风景名胜区。
2、贵阳的自然风光很多,课本是从“山(林)、水、湖、洞”的角度各选一个有代表性的景点来进行介绍。黔灵山公园→山(林),花溪公园→水,红枫湖→湖,天河潭→洞。必须注意的是:①“两湖一库”(红枫湖、百花湖、花溪水库)是贵阳市民的重要饮用水源,不提倡旅游,故而在选择红枫湖的插图时只用了一幅只有风光没有游客的照片。②“黔灵公园”是1957年由当时的贵阳市政府命名的,于2009年5月正式更名为“黔灵山公园”。
3、贵阳的人文景观众多,课本仅从“一楼(甲秀楼)、一镇(青岩古镇)、一营(息烽集中营旧址)”三个角度进行选材,意在从古建筑、中西方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三个层面来突出贵阳的人文景观特色。还须明确的是;息烽集中营旧址、文昌阁和甲秀楼、阳明洞和阳明祠、开阳县马头寨古建筑群是我市目前仅有的四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岩古镇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历史文化名镇。
第六课 生态农业好处多
一、教学目标
1、识别绿色食品标志,说出绿色食品的概念,学会选择绿色食品。
2、举例说出生态农业的好处,列举出几个我市的生态农业基地的名称。
3、认同发展生态农业是我们的必然选择,知道家乡的生态农业发展近况。
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生态发展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绿色食品的诞生过程和生态农业的好处。
2、教学难点:以“果园、蔬菜、猪、沼气循环图”为例理解生态农业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好处。
三、课时内容及安排
1、绿色食品诞生记
2、发展生态农业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四、教学
1、教学准备:收集有绿色食品标志的不同种类食品包装或图片,收集绿色食品加工图片或视频资料,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
2、本课与第七课相辅相成,是贵阳生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首先介绍“绿色食品诞生记”,教材从学生熟悉的实例入手,引出“绿色食品”,继而对绿色食品的概念、标志、所具备的条件、其诞生的主要过程进行简要介绍。教材在介绍绿色食品过程中,通过“读一读”、“想一想”等栏目,突出绿色食品的优点,达到使学生认同绿色食品的目的。“发展生态农业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从介绍生态农业的基本内容和它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入手,并结合我市实际,通过“贵阳市生态农业部分基地分布图”使同学们能更直观地感受到我市的生态农业的分布和发展情况,同时培养学生关心家乡生态农业发展、热爱家乡的情感。再通过以沼气为中心的生态农业案例的介绍,说明生态农业的好处,为后面的“议一议”提供了材料。
3、本课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形式和教学素材,包括:各种图片、阅读材料、示意图等,同时也为教师和学生开发课程资源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如,可以结合本地情况完成“我知道的 绿色食品诞生记”,开展“说一说我们的生态农业基地”等活动。
4、第39页“想一想”回答要点:建议从绿色食品的概念及从播种到餐桌的过程、绿色食品所具备的条件、对人体健康的益处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资源的再利用等方面结合起来思考和回答。
5、第42页“议一议”回答要点:建议从生产沼气的原料来自农业秸秆和畜禽粪便,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环境水平,物质再利用,及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沼气、沼渣、沼液等的充分利用,降低生产和生活成本,提高生活质量等角度思考回答。
第七课 生态工业在发展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生态工业和生态工业生产;
2、了解贵阳的生态工业园区,增进对家乡的情感和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的愿望,乐于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生态工业生产。
2、难点:生态工业与传统工业生产模式的区别。
三、课时内容及安排
1、生态工业生产
2、生态工业园区
四、教学
1、本课内容只需要让学生了解生态工业生产和贵阳主要有哪些生态工业园区即可,这课内容在初中还专门安排了一节进行较详细的讲解。
2、两个“议一议”栏目,可在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启发下完成。
第八课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及贵阳市主要的铁路、公路、航空对我们的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影响。
2、了解贵阳市城区交通发展状况,及市中心区主要的交通干线。
3、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想象能力。
4、通过讨论贵阳市交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使能正确地认识城市交通发展的利弊。
二、教学重难点
贵阳市主要的交通干线,交通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课时内容及安排
1、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
2、不断完善的城市公路网
四、教学
1、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地图、插图、读一读中的文字材料进行教学。
2、在处理54页中的“议一议”时,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从而正确地认识城市交通发展的利与弊。
第九课 贵阳明天更美好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贵阳市建设的生态文明城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初步形成关心社会、关心家乡的品质。
3、培养学生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生态公德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1)基础设施和“四大工程”的基本内容;
2)保护环境,同学们应如何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2、难点:较全面地勾画出贵阳明天美好蓝图。
三、课时内容及安排
1、共绘美好蓝图
2、共建和谐家园
四、教学
1、充分发挥教材上图的作用,让学生“看图识字”,教师充分运用图、实物、照片、录像等直观手段开展教学,以此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运用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方式,多让学生思考、交流、实践,让学生在“做中学”,锻炼学生办事的能力和培养生态公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第二篇: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读本教案
第一课 我的家乡——爽爽的贵阳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家乡贵阳概貌的同时,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贵阳”的情感。
2.了解家乡贵阳主要的名片。
3.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用较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所在社区、村寨或贵阳在某一方面的特点。
2.难点:贵阳名片的制作。
三、课时安排(4课时)1.我爱我们的家 1课时 2.我最喜欢的贵阳名片 1课时
3.做一做(设计一张贵阳名片)2课时
四、教学
1.本课中的“家乡”、“家园”、“我们的家”均泛指贵阳,在教学中不必过于细究这些词之间的区别。
2.“社区”是指“具有共同的居住地,并在一个地区内共同生活的人群”,是德国社会学家F〃滕尼斯于1881年首先使用的。社区分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考虑到农村小朋友不熟悉“社区”一词,我们用“村寨”一词代替“农村社区”;课文中的“社区”仅指“城市社区”。
第三篇:四年级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读本教案
四年级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读本教案
第一课
我的家乡———爽爽的贵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介绍自己的家乡;
2、设计一张能反映自己家乡的名片。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介绍自己对贵阳的了解,掌握贵阳的概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诗歌“爽爽的贵阳”,并从中感受到自己家乡的不同之处,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贵阳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较准确的语言介绍自己所在的社区、村寨或贵阳在某一方面的特点。难点:贵阳名片的制作。课时安排:3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或资料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让学生介绍自己所住的地方,这些不同的社区、村寨组合在一起,就是贵阳。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我爱我们的家乡,同学们,这个假期你们玩得高兴吗?都去了哪些地方?谁来介绍一下?
学生交流、汇报
我们班的同学有的来自本村本寨,有的来自于外村。我们每个熟悉的地方,莫过于自己所在的社区或村寨了,你们知道社区或村寨吗? 学生自主交流、汇报 总结:
社区,在城市里是街道的管辖;在农村里,村子所在的范围叫村寨。想一想,你家所在社区或村寨与上面哪一位同学介绍的相同。学生汇报
做一做,用文字来介绍一下你的家乡,要说清楚有哪些特产,哪些地方让你难忘?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设计自己家乡的名片。教学过程:
一、谈话:同学们,贵阳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多样的生活空间,而且还具有许多别致的值得我们骄傲的地方特色。
结合树上的内容介绍贵阳的风景名胜以及宜人的气候。
二、让学生自己来说一说自己的家乡有哪些优美的风景以及特产。学生交流、汇报
1、贵阳的夏天凉爽宜人,真是一个避暑的好地方。
2、贵阳的花溪是贵州高原的一颗明珠,景色宜人,空气清新,真山真水真自然。
3、贵阳森林公园也是一个很宜人的地方,具有森林之城的气息。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诗歌“爽爽的贵阳”,感受诗歌的意思。
2、学唱“爽爽的贵阳”这首歌。教学过程:
一、谈话:同学们,贵阳是一个避暑的天堂,贵阳人都以居住在贵阳而感到骄傲,贵阳市的市长用一首歌来称赞贵阳的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一学这首歌。
二、读一读“爽爽的贵阳”
三、同学们,你们说的都是贵阳的一张张名片,今天,我们学了“爽爽的贵阳”这首诗歌,它也是贵阳的一张名片,我们不但要了解其内容,还要会唱它,唱响他,把贵阳这张名片打出来。
四、播放歌曲《爽爽的贵阳》
五、学生试唱
六、回去设计一张贵阳的名片 教学反思:
第二课
好山好水好地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了解贵阳的位置所在,以及它周边的城市。
2、了解贵阳市有哪些行政区组成。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了解,知道贵阳市宜人的气候给贵阳带来的丰富的物产。
2、了解贵阳在地图上所处的位置。
3、了解贵阳市的组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热爱贵阳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贵阳在地图上的地理位置。难点: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学准备:地图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了解贵阳市所处的地理位置。
教学过程:
同学们,我们的家乡贵阳市位于祖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上,这里风光秀美,气候宜人,地上奇峰翠玲,山水环绕,地下溶洞暗河,别有洞天。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贵阳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一、读一读
1、贵阳市的位置
贵阳市位于祖国的西南部,贵州的中部,面积有8034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4.5.2、贵阳市的周边城市有哪些
东部、南部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相接,西南靠安顺,西接毕节地区,北邻遵义市。
3、指导学生观察贵州省以及贵阳市的地理位置,说一说贵阳市周边城市的名称。学生交流、汇报
二、读一读
贵阳市的“年龄”名称和简称的由来。
三、学习贵阳市行政区划图
“贵阳市的区、市、县共有几个,分别是哪些?” 学生交流 汇报
四、小结:贵阳市的区、市、县好像一个大家庭的兄弟姐妹,他们分别是云岩区、南明区、小河区、花溪区、乌当区、白云区、清镇市、修文县、开阳县。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让学生了解贵阳市有哪些著名的风景区以及旅游景点。教学过程;同学们,贵阳市是全国著名的“林城“,它是一座被大山包围的城市,它的景点以山水为主。山水环绕,这是贵阳市风景的一大特点之一。今天,我们要学习和了解贵阳市以及周边城市有哪些著名的山山水水。教师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贵阳秀丽的山河
1、指导学生看图10页。
问:这些风景区都在贵阳市以及周边,你都到过哪里?你能介绍你所到过的景点及其特点吗?
学生议论、交流、汇报 教师小结:
贵阳市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西南高,东北低。地势蜿蜒起伏,最高点为清镇的宝塔山,海拔1762米;最低点是开阳的乌江出境出小河口,海拔506米。
2、读一读
母亲河——南明河
3、想一想:
你还知道贵阳市有哪些名山?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交流、汇报
小结:贵阳市的名山很多,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黔灵山,它位于贵阳市的西北角,被誉为“黔 3 灵第一山”。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了解贵阳市宜人的气候,以及它所带来的旅游经济。教学过程:
谈话:同学们,贵阳市是一个冬暖夏凉的城市,冬天不是非常寒冷,夏天也不是非常炎热。有其他城市的小朋友吗?能描述一下你们所在城市的气温吗? 指导学生学习,了解贵阳市的气温状况。
1、读一读:
读下面的“中国部分城市气候状况描述图,看一看贵阳市的气候与哈尔滨、杭州、武汉、广州、乌鲁木齐等的气候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我们贵阳的气候宜人?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小结:
贵阳1月平均气温4.9℃,7月平均气温24℃,年平均气温15.3℃.平均水量1162毫米很适合人居住和多种动物生长。
2、想一想:
贵阳的气候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夏季来贵阳的人特别多? 学生交流、汇报
小结:贵阳市宜人的气候,使得它赢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宜人数贵阳”的美誉,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朋友来这里休闲、游玩、工作和定居。教学反思:
第三课 大自然的馈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贵阳有哪些动植物以及森林的分布情况。
2、了解贵阳及周边城市的矿产资源的储量情况。过程与方法:
1、贵阳动植物的种类及森林的分布。
2、贵阳矿产的储量及利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对贵阳的热爱之情。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了解贵阳动植物的种类及森林的分布。教学过程:
谈话:同学们,贵阳市的气候和其他城市相比,非常适合人类居住,更加适合各种动植物的生长。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贵阳市植物种类多,森林分布广
1、指导学生看图15页
图上的动物植物你见过吗?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2、说一说:
你见过的动植物图上没画出来的还有吗?你来介绍一下。学生回忆、交流 小结:
贵阳市气候温润,地形多样,拥有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据统计,贵阳市共有植物200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有好几种,珍稀动物十多种。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了解贵阳市的矿产资源储量。教学过程:
同学们,观察我们的教室,哪些物品是金属制成的,是由哪一种金属制成的? 学生议论、交流、汇报
小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金属制品的身影随处可见,而金属都是从矿石里提炼出来的。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矿产资源丰富、能源充足
1、读一读17页第一自然段
贵阳市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有铝土矿、磷矿等50多种。这些矿产资源的用途很广,为贵阳市的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议一议:
地球上的矿产资源是有限的,又是不可再生的,我们能够随意开采吗? 学生议论、交流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了解贵阳市矿产资源丰富、能源充足。教学过程:
同学们,我们居住的这座城市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城市。
铝土矿是贵阳市的重要矿藏,储量占全国的五分之一,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金属,铝土矿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磷矿是一种非金属矿,经过开采加工,可以磷肥和磷化工的重要原料。你知道磷矿使用在哪些地方吗? 读一读:
贵阳煤炭储量大,水能资源丰富。丰富的水能资源与煤炭资源相结合,有利于把贵阳市建设成一个水电与火电并举的能源基地。教学反思:
第四篇: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读本小学教学计划和教案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读本
教 学 计 划
****
2013年9月1日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读本
教学计划
一、总体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贵阳”的情感。
2、了解贵阳的气候、物产、民族风情、名胜风光、产业经济等,初步形成关心社会、关心家乡的品质。
3、培养学生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生态公德意识。
二、教材总体设计思路
1、教材以生态文明知识为主线,吸纳先进的课改理念,力求完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诸方面的教育教学要求。
2.抽取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针对小学生的认知、心理、思维等特征,从学生乐学入手,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贴近学生的身心特点,体现教材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基本不涉及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原因和规律的探析。教材以贵阳的人文、地理、气候、景观、产业等为典型范例,来培养学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教材的素质教育功能力争做到“四要”:一要让学生喜欢,二要对学生的人生产生影响,三要学生读出贵阳生态的比较优势,四要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教材按“正文+小栏目(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构建教材体系,以“课-目”结构呈现,共9课。
“读一读”:课本知识的拓展性内容,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并使教材有一定的弹性,以适合不同学生的要求。
“想一想”:侧重思维活动的设计。“做一做”:侧重行为活动的设计。
每课还设计了小引言,用以开篇引导或承上启下,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或提示本课学习内容。
5、灵活运用多种形式的图片,传递各种信息,发挥多种功能。如:用卡通人物陈述故事和提出思考的问题,用彩色照片表现我们生活的城市真实的现象,用图示分析生产过程及其原理等。图文并茂,以图代文,使陈述更为简洁。由于改变了文字叙述过分强调系统严密的观点,较好地解决了由于信息量增加而带来的书本太厚的矛盾,同时,也使学生更爱看书。
三、课时安排(31课时)
第一课
我的家乡——爽爽的贵阳
4课时
第二课
好山好水好地方
4课时
第三课
大自然的馈赠
3课时 第四课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4课时 第五课
风景名胜去处多
4课时 第六课
生态农业好处多
3课时 第七课
无污染的生态工业
3课时 第八课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3课时 第九课
贵阳的明天更美好
3课时
四、教学:
1、每一课的“引言”概括了该课主要内容,教学中要充分重视。
2、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地图、插图、文字材料进行教学。
3、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当地实际,观察周围事物,收集相关资料信息进行学习。
4、“想一想”、“议一议”中的问题,多为开放式答案,教师应注意引导、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回答,给学生多一些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
5、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各种有利条件,收集教学可能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如影片、动画、图片等,并整合到课件中,进行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五、评价
评价应遵循“三维目标”,即应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教师应充分发挥评价的正面导向作用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同时应重视学生自评和互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的学业成长。
教案
第一课 我的家乡——爽爽的贵阳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家乡贵阳概貌的同时,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贵阳”的情感。
2、了解家乡贵阳主要的名片。
3、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用较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所在社区、村寨或贵阳在某一方面的特点。
2、难点:贵阳名片的制作。
三、课时安排(4课时)
1、我爱我们的家
1课时
2、我最喜欢的贵阳名片
1课时
3、做一做(设计一张贵阳名片)
2课时
四、教学
1、本课中的“家乡”、“家园”、“我们的家”均泛指贵阳,在教学中不必过于细究这些词之间的区别。
2、“社区”是指“具有共同的居住地,并在一个地区内共同生活的人群”,是德国社会学家F·滕尼斯于1881年首先使用的。社区分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考虑到农村小朋友不熟悉“社区”一词,我们用“村寨”一词代替“农村社区”;课文中的“社区”仅指“城市社区”。
3、为了能概括贵阳不同地域的特点,我们选择了5个小朋友从五个角度介绍自己社区或村寨的特点:城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旅游区、乡村风光、农村庄稼。P2最左边的一个小朋友手指的图片是花溪高坡梯田,意指丰收的农村庄稼。
4、《爽爽的贵阳》是贵阳市委书记李军同志写的一首赞美贵阳的诗歌,发表在《人民日报》(2007-12-11)第16版,署名为清风。不要求学生去理解诗中表达的意涵,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即可,能教学生歌唱更好。
5、栏目“想一想”主要是为了锻炼同学们的语言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而设计的;“做一做”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设计的名片最好有图片和图注,即图文结合。
第二课
好山好水好地方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贵阳市的地理位置及其行政区划。
2、了解贵阳市的地形特点,重要的山川河湖。
3、了解贵阳市的气候特点、以及为什么适宜人们居住。
4、学会简单地图的判读,能说出学校在贵阳市的方位。
5、通过了解贵阳市适宜的气候和秀丽的山河,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贵阳市的位置和政区,地势地形和宜人的气候特点。
三、课时安排(4课时)
1、位于祖国的西南部
2课时
2、秀丽的山河
1课时
3、宜人的气候
1课时
四、教学
1、本课“引言”概括了该课主要内容,教学中要充分重视。
2、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地图、插图、读一读的文字材料进行教学。
3、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当地实际,观察周围事物,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学习。
第三课
大自然的馈赠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贵阳市丰富生物资源及其作用,“林城”建设的成就。
2、了解贵阳市主要的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及其作用。
3、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联系实际的能力。
4、通过了解贵阳市主要的自然资源及其作用,让学生树立保护资源、爱护动植物、节约能源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贵阳市生物资源,磷、铝矿产资源的主要作用。
三、课时安排(3课时)
1、动植物种类多,森林分布广
1课时
2、矿产资源富集,能源充足
2课时
四、教学
1、“引言”概括了该课主要内容,教学中要充分重视。
2、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景观图片进行教学。
3、“想一想”中的“贵阳市大面积的林地和绿地,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好处”和“议一议”中的“查阅资料,讨论火力发电与水力发电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多为开放式答案。想一想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当地实际回答。“议一议”中教师应充分引导、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回答,但不需要面面俱到,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第四课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贵阳地域性文化有初步认识。
2、了解贵阳人口结构的“多民族”性和文化的多样性。进一步认识和谐共处的文化融合与独特的民族风情。从居住、生活、音乐、舞蹈等方面加深印象。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百花竞放的民族文化。通过看图,比较各个民族在服饰、舞蹈、音乐等方面的不同,从而理解“百花竞放”的文化特点。
2、难点:贵阳历史文化名人。注意引导增强自信心和对人物的初步感受。
三、课时安排(4课时)
1、和睦的民族大家庭
1课时
2、百花竞放的民族文化
1课时
3、贵阳历史文化名人
2课时
四、教学
1、本课内容主要涉及“地域性文化”这一相对较难理解的知识点。“文化”概念的不确定性、多义性只能通过学生对本地民族的多样性的了解和多民族文化的直观认识而获得。教学中不必深入,重在看图,因为我们的学生对民族文化有或多或少的接触和了解。本课相对与前面三课而言,既有联系,又很有独立性。联系在于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形成产生的影响,独立性表现在文化毕竟不同于别的内容。教师深入浅出,结合贵阳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抽象的概念要用形象来描述。
2、第一目“和睦的民族大家庭”,重在理解“和睦”,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与人和谐相处的道德品质。“做一做”可以结合“56各民族56枝花”的歌曲展开,充分理解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团结。第二目“百花竞放的民族文化”要引导学生通过看图,观察不同民族的“民居”“舞蹈”“服饰”,从而产生“多样”的民族文化印象。“读一读”“议一议”,教师可以灵活掌握,宜采取多样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第三目“贵阳历史文化名人”是一个教学难点。此处选择了两个代表主要是考虑到学生以后还有更多的学习时间接触这些内容,故把“王阳明”和“李端棻”用正文和“读一读”的方式陈述。对于“天人合一的思想”“致良知”这两个高深的哲学概念,只让学生了解,不要求有理解的深刻。
3、搜集更多的人物故事以克服教学难点。充分利用图片,引导观察与思考,鼓励学生发问。对于贵阳历史人物,可以诱导小学生回答知道的人物情况,也可以通过搜集资料,自办手抄报等形式来传递和了解贵阳更多的历史人物故事。然后互相交流,丰富课外生活,培养学生积极上进,勤奋学习的良好素质,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
第五课
风景名胜去处多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贵阳最著名的风景名胜,在感受家乡自然生态美、人文生态美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经历“想一想”、“议一议”和“做一做”,初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概括能力,愿意积极发表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二、教学重难点
各景点的讲解。
三、课时安(4课时)
1、星罗棋布的景点
1课时
2、秀美的自然风光
1课时
3、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
2课时
四、教学
1、贵阳有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指红枫湖,8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是指:百花湖风景名胜区、花溪风景名胜区、开阳风景名胜区、息烽风景名胜区、修文阳明风景名胜区、清镇暗流风景名胜区、香纸沟风景名胜区、贵阳相思河风景名胜区。
2、贵阳的自然风光很多,课本是从“山(林)、水、湖、洞”的角度各选一个有代表性的景点来进行介绍。黔灵山公园→山(林),花溪公园→水,红枫湖→湖,天河潭→洞。必须注意的是:①“两湖一库”(红枫湖、百花湖、花溪水库)是贵阳市民的重要饮用水源,不提倡旅游,故而在选择红枫湖的插图时只用了一幅只有风光没有游客的照片。②“黔灵公园”是1957年由当时的贵阳市政府命名的,于2009年5月正式更名为“黔灵山公园”。
3、贵阳的人文景观众多,课本仅从“一楼(甲秀楼)、一镇(青岩古镇)、一营(息烽集中营旧址)”三个角度进行选材,意在从古建筑、中西方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三个层面来突出贵阳的人文景观特色。还须明确的是;息烽集中营旧址、文昌阁和甲秀楼、阳明洞和阳明祠、开阳县马头寨古建筑群是我市目前仅有的四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岩古镇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历史文化名镇。
第六课
生态农业好处多
一、教学目标
1、识别绿色食品标志,说出绿色食品的概念,学会选择绿色食品。
2、举例说出生态农业的好处,列举出几个我市的生态农业基地的名称。
3、认同发展生态农业是我们的必然选择,知道家乡的生态农业发展近况。
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家乡生态发展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绿色食品的诞生过程和生态农业的好处。
2、教学难点:以“果园、蔬菜、猪、沼气循环图”为例理解生态农业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好处。
三、课时安排(3课时)
1、绿色食品诞生记
1课时
2、发展生态农业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2课时
四、教学
1、教学准备:收集有绿色食品标志的不同种类食品包装或图片,收集绿色食品加工图片或视频资料,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
2、本课与第七课相辅相成,是贵阳生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首先介绍“绿色食品诞生记”,教材从学生熟悉的实例入手,引出“绿色食品”,继而对绿色食品的概念、标志、所具备的条件、其诞生的主要过程进行简要介绍。教材在介绍绿色食品过程中,通过“读一读”、“想一想”等栏目,突出绿色食品的优点,达到使学生认同绿色食品的目的。“发展生态农业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从介绍生态农业的基本内容和它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入手,并结合我市实际,通过“贵阳市生态农业部分基地分布图”使同学们能更直观地感受到我市的生态农业的分布和发展情况,同时培养学生关心家乡生态农业发展、热爱家乡的情感。再通过以沼气为中心的生态农业案例的介绍,说明生态农业的好处,为后面的“议一议”提供了材料。
3、本课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形式和教学素材,包括:各种图片、阅读材料、示意图等,同时也为教师和学生开发课程资源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如,可以结合本地情况完成“我知道的 绿色食品诞生记”,开展“说一说我们的生态农业基地”等活动。
4、第39页“想一想”回答要点:建议从绿色食品的概念及从播种到餐桌的过程、绿色食品所具备的条件、对人体健康的益处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资源的再利用等方面结合起来思考和回答。
5、第42页“议一议”回答要点:建议从生产沼气的原料来自农业秸秆和畜禽粪便,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环境水平,物质再利用,及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沼气、沼渣、沼液等的充分利用,降低生产和生活成本,提高生活质量等角度思考回答。
第七课
无污染的生态工业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生态工业和生态工业生产;
2、了解贵阳的生态工业园区,增进对家乡的情感和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的愿望,乐于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生态工业生产。
2、难点:生态工业与传统工业生产模式的区别。
三、课时安排(3课时)
1、生态工业生产
2课时
2、生态工业园区
1课时
四、教学
1、本课内容只需要让学生了解生态工业生产和贵阳主要有哪些生态工业园区即可,这课内容在初中还专门安排了一节进行较详细的讲解。
2、两个“议一议”栏目,可在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启发下完成。
第八课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及贵阳市主要的铁路、公路、航空对我们的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影响。
2、了解贵阳市城区交通发展状况,及市中心区主要的交通干线。
3、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想象能力。
4、通过讨论贵阳市交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使能正确地认识城市交通发展的利弊。
二、教学重难点
贵阳市主要的交通干线,交通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课时安排(3课时)
1、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
(2课时)
2、不断完善的城市公路网
(1课时)
四、教学
1、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地图、插图、读一读中的文字材料进行教学。
2、在处理54页中的“议一议”时,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从而正确地认识城市交通发展的利与弊。
第九课
贵阳的明天更美好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贵阳市建设的生态文明城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初步形成关心社会、关心家乡的品质。
3、培养学生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生态公德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1)基础设施和“四大工程”的基本内容;
2)保护环境,同学们应如何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2、难点:较全面地勾画出贵阳明天美好蓝图。
三、课时安排(3课时)
1、共绘美好蓝图
1课时
2、共建和谐家园
2课时
四、教学
1、充分发挥教材上图的作用,让学生“看图识字”,教师充分运用图、实物、照片、录像等直观手段开展教学,以此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运用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方式,多让学生思考、交流、实践,让学生在“做中学”,锻炼学生办事的能力和培养生态公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第五篇:清镇市犁倭小学贯彻落实
清镇市犁倭小学贯彻落实《贵阳市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自查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清镇市教育局关于开展落实《贵阳市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常规检查的通知,加强我校教学常规管理,着力提高我校教育质量,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结合我校实际,组织开展贯彻落实《贵阳市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常规检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共有教师28名,12个教学班,共有学生421名,小学高级教师名,小学一级教师 名,小学二级教师 名。
二、主要做法及工作措施
1、强化工作领导。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教育的副校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少先队辅导员及各功能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学校的领导工作,以便学校的各项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下去。
2、强化师德师风教育,制定切实可行的师德师风考核办法,弘扬贵州教育精神,以教师誓词为准绳,强化教师师德教育,着力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服务水平。在这过去的一年多里,学校切实开展了“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学校教师的师德素质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
3、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课程计划,是学校施教的行动纲领,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课时计划和教学内容,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结合学校教师的实际,在音体美等技能学科上尽可能根据各教师专长来安排任教科目,无任意增减或删改课程课时现象。
4、严格执行《贵阳市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学校根《贵阳市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内容,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出《犁倭小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加大平时的教学常规管理检查力度,力求做到奖惩分明。
5、加强毕业班的管理工作,在学年初根据班级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毕业班工作计划和提高毕业班教育质量工作措施,定期召开毕业班工作例会,学校各项优惠措施向毕业班教师倾斜。
6、优化教学管理制度。根据学校实际,我校不断健全和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拟定了《犁倭小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犁倭小学教师绩效考核实施方案》、等管理制度和措施;明确岗位职责,使教学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积极推动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7、强化质量分析和学困生辅导。认真搞好期末测试和培优助困工作,应上级的要求,在每学期末组织做好教学质量监测工作,并根据监测的结果,做好质量分析;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求任课教师对班上的学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并做好辅导记录。
8、教师专业发展,每期要求教师至少读一本与自身教学有关的理论书籍并写出一篇不少于1000字以上的笔记;在教学中,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研读《课程标准》,积极探索和实施教学方法,精心备课,利用好班班通设备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教师每期至少承担一节公开课,听课记录每学期不少于10节;每学期结合自己的教学,至少写一篇教学随笔或反思;每学年写一篇教学论文;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有利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对教师的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
9、关爱学生。开学初教师针对学科特点结合本班学情精心制定“培优助困”工作计划,计划体现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人格,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注重培“优”助“困”,适时记录学生成长情况。此外,对问题学生及时进行教育,与家长沟通联系,将问题学生的“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做好家访记录。
10、强化课堂教学效率。学校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推门听课,要求教师认真备课、上课、钻研教材,对教师进行教法、学法上的指导,切实做到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11、加强教学常规环节检查与督促。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一是各校教导处每月对教师教案、作业批改等常规工作进行检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要求各教师作业布置量适当,习题的选择能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补救措施具体。学校校长、教导主任深入班级听课,校长每期不少于30节,教导主任每期不少于20节。
12、认真抓好十二五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单位组织开展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狠抓校本教研和培训工作,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13、搞好校际交流工作,积极派教师参加其他学校开展的各项教研活动,要求教师不断解放思想、多走出去学习先进的教育经验。
三、存在的问题
1、虽然现在有利班班通设备,但许多时候只是一种摆设,除了语文、数学课上教师们会利用设备上课外,其他学科教师们很少用。
2、近几年来,我校业务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年轻教师大多外调,加之学校教师年龄结构偏大,学校班级少,导致部分教师没有竞争意识,没有紧迫感和责任感,工作缺乏动力,学习意识不强。
3、部分教师批改作业不够规范,作文的批改缺少针对性、作文评语缺少鼓励性。
四、今后的打算
1、强化“一德四新”的学习,提高教师师德修养和专业化水平。
2、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强化教师常规管理考核。
3、积极筹措资金努力改善教学设施设备,提高现代化教育水平。
4、转变学校领导工作作风,始终把提高教育质量摆在学校工作的首位。
相信,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将狠抓教学管理不放松,有一颗面对困难和问题不退缩的雄心,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我校的教育质量一定会后发赶超,跃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