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修改说明[本站推荐]
苏教版义务教育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修订说明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是在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本册教材,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要求为依据,以儿童数学学习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为指导,参考并借鉴实验区教师教学经验和建议,对教学内容、编排体例、呈现方式进行了适当调整,使教材更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验和感悟数学思想,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现将本册教材的修订情况简要说明如下。
一、教学内容的调整与变化
(一)教学单元的调整
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对二年级上册教材的教学单元进行了适当的整合与调整,以使教材的结构更合理,更利于学生的数学发展。
1 新增“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三)”教学单元。
由于原二年级上册教材只涉及表内乘、除法运算,学生一个学期不接触加、减法运算,容易生疏和遗忘,不利于二年级下册万以内加减法的学习。为此,在二年级上册增设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三)”的教学单元。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1)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两步计算式题。重点引导学生用两个竖式连写的方法进行计算,同时能根据算式的特点正确选择口算或笔算。(2)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主要教学“通过加减法使两个数量同样多”和“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其中“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由原二年级下册移来。安排这一单元的意义不仅在于避免了同一册教材中运算的单一性,更凸显了两位数加减法在加减法运算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因为掌握了两位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就可以类推出三位数,乃至多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此外,安排“通过加减法使两个数量同样多”的实际问题,既有利于学生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也有利于打破传统实际问题结构体系的封闭性。
2 合理整合表内乘、除法的教学单元。
表内乘、除法是本册教材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为了突出这一重点,实验教材中这部分内容是分5个单元编排的,但由于单元划分过细,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不便。本册教材把这部分内容整合为3个单元,以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方法形成结构性的理解。(1)把原来“认识乘法”和“乘法口诀
(一)”单元合并为一个单元,单元名称改为“表内乘法
(一)”,主要教学乘法的意义和1~6的乘法口诀。(2)把原来“认识除法”和“口诀求商
(一)”单元合并为一个单元,单元名称改为“表内除法
(一)”,主要教学除法的意义和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3)把原来“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
(二)”的单元名称改为“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
(二)”,主要教学7~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
3 适当后移“位置与方向”“时、分、秒”“统计与可能性”等教学单元。把原二年级上册“方向与位置”与二年级下册“认识方向”合并为一个单元,安排在二年级下册,删去用“第几排第几个”描述位置的内容。一方面,由于标准降低了第一学段认识方向的教学要求,只要求学生根据“给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知道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把这部分内容合并为一个单元,能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八个方向。另一方面,实验教材安排用“第几排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位置的内容,主要是为第二学段学习数对做准备,但由于时间跨度过大,到第二学段,学生积累起来的生活经验完全可以胜任新知的学习。所以,在第一学段不再安排用“第几排第几个”描述位置的教学内容。
把“时、分、秒”单元后移到二年级下册。由于时间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且学生在这方面的生活积累也不够厚实,在二年级上册教学时间单位,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把这部分内容适当后移,更利于学生建立正确而清晰的时间观念。
删去“统计与可能性”的教学单元。标准在第一学段删去了“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的要求,且统计教学更强调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培养数据分析观念。为此,本套教材对“统计与概率”部分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规划和整体设计,第一学段的统计教学内容主要安排在二年级下册和三年级下册,同时第一学段不再安排可能性的教学内容。
(二)编排体例的变化
在编排体例上,除继续沿用实验教材中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练习和复习等几大板块外,主要有以下两点变化:
1 设置思考题、“你知道吗”“动手做”等栏目,以增强教学内容的弹性,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特别是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发展需要。
(1)思考题主要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一些具有丰富数学内涵、有一定挑战性和趣味性的问题。重点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不断积累探索数学规律和解决问题的经验,感悟基本数学思想,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本册教材安排的思考题,有侧重于归纳的,也有侧重于演绎的。
重归纳,旨在引导学生从具体现象出发,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归纳出其中蕴含的简单规律,并根据所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例如,下面是教材练习五安排的一道思考题:
上述问题由三个等价的序列构成。解决问题时,要根据每个序列前三项之间的联系,以及三个序列之间的对应关系,找到其中蕴含的规律,再根据规律分别确定三个序列的第四项。经历这样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体会探索数学规律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积累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经验,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重演绎,旨在引导学生从具体的问题情境出发,通过简单推理,弄清条件和问题之间的联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下面是教材练习一安排的一道思考题:
上面的问题,需要依据数量守恒原理展开推理。由于两车上都有一筐苹果是26个,可以不考虑这两筐,而只考虑如何交换另外四筐中的两筐。再根据这四筐苹果的数量,列出算式:30+22=28+24=52(个),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这样的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分析数量关系的经验,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数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你知道吗”主要是提供一些数学史料和数学应用的背景材料,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初步体会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与作用,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本册教材安排的5则“你知道吗”,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浅显而简短的文字,介绍一些数学史常识。包括乘号、除号的使用和演变过程,七巧板、乘法口诀的起源与发展历程。二是作为具体教学内容延伸和补充的阅读材料。主要是在9的乘法口诀教学之后,介绍借助手指记忆9的乘法口诀的方法(见下图)。通过阅读,可以促使学生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记忆口诀,提高记忆效率。
(3)“动手做”主要是结合相关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有趣的、富有数学内涵的操作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获得更深刻的数学理解和体验,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基本数学思想,增强初步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体验参与数学活动的乐趣。例如,教学平均分的认识时,教材安排了如下的“动手做”活动:
这里教材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操作活动,先让学生用8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出不同的长方形,再分别用12个、18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一拼,然后联系拼长方形的过程思考拼成一个正方形最少需要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形,并通过操作加以验证。这一活动,不但可以帮助学生体会小正方形的总数与每排小正方形的个数、排数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平均分含义的理解,丰富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的感知,而且有利于学生感受借助直观操作展开推理和想象的过程,培养有条理地思考与表达的能力。
2 安排回顾与整理、评价与反思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初步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逐步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
首先,适时组织学生对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回顾和整理,可以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再认和重组,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科学、合理的认知结构。其次,通过一年多的数学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数学学习经验,有能力、也有必要通过整理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增进对数学知识、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因此,本套教材从二年级上册开始,在期末复习单元增设回顾和整理的教学环节,以帮助学生初步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让学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是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的要求。为了落实这一要求,本套教材从二年级上册开始设置“评价与反思”环节,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自觉反思学习过程、评价学习表现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第一,结合解决问题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回顾和反思”,梳理解决问题、参与活动过程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经验与体会,使其条理化、结构化。例如,教学“通过加减法使两个数量同样多”的实际问题时,教材安排了如下环节:
通过引导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交流各自的收获和体会,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梳理解决问题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增强反思意识。
第二,在期末复习结束时,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情况,并以给“☆”涂色的方式(见下图)评价自己的学习。这样的评价方式,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三)教学内容的增减与变化
除以上提及的教学内容调整外,本册教材教学内容的增减与变化,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把“乘加、乘减”调整到5的乘法口诀之后进行教学。
实验教材结合乘法口诀的教学,安排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主要有两点理由:一是在初步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学生能够联系实际问题的事理,理解并掌握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运算顺序。二是学生学会了乘加、乘减运算,就可以联系乘法的意义,解释诸如“3×5+5”与“4×5”这样的算式间的联系,进而由一句口诀推出与之相邻的另一句口诀。这对于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记忆乘法口诀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是安排在1~4的乘法口诀之后教学,还是有部分学生会感到困难。此外,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有5个5个数数的经验,多数学生都能比较熟练地、5个5个地数数,记忆5的乘法口诀不会感到困难。另一方面,本册教材把“乘加、乘减”调整到5的乘法口诀之后进行教学,既使乘加、乘减的学习有更丰富的乘法运算经验做支撑,有利于促进新知的理解,又不会影响口诀的记忆。
2 删去乘法竖式和除法竖式的教学内容。
虽然在表内乘、除法阶段安排乘、除法竖式的教学,可以丰富乘、除法计算的练习形式,也为以后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和有余数的除法打下基础。但由于这个阶段都是用口诀计算,引入乘、除法竖式,既没有必要性,也没有迫切性,况且除法竖式的结构又比较特殊,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所以,本册教材删去了乘、除法竖式的教学内容,而把除法竖式安排到二年级下册“有余数除法”单元,把乘法竖式安排到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单元。
3 适当安排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
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历来是实际问题教学内容体系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表明,连续两问题的实际问题在简单实际问题向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过渡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为此,本册教材在“想想做做”和练习中,适当安排了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目的是为未来学习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提供必要的准备。根据问题的呈现方式,教材安排的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分步呈现条件和问题。例如,教材第2页“想想做做”第4题,场景图中只给出与第(1)问相对应的两个条件,而把第三个条件与第(2)问同时给出。这样,在解答第(1)问时,就不会受到第三个条件的干扰,既降低了理解数量关系的难度,又有利于学生理解“第(1)问求出的结果就是解决第(2)问所需要的条件”这一关键。
二是同时呈现条件和问题。例如,教材第79页练习十二第5题,这样把条件和问题同时呈现,学生在解题时,需要根据第一问选择合适的条件,完成第一问的解答,再根据第一问求出的结果和第三个条件完成第二问的解答。这样的问题,在结构上、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上,都更接近于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自觉实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
4 把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安排在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之后进行教学。
由于缺乏生活经验的支持,学生在一年级下册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材把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调整到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之后教学,可以促使学生联系对四边形的认识,感知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形成正确而清晰的表象。
5 精心选择“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内容。
按照教材修订方案,本套教材每一册都安排两次“综合与实践”活动。教材修订的过程中,我们对实验教材中安排的“综合与实践”活动进行了精心筛选,适当保留一些综合性、实践性强的活动,同时新编了一些“综合与实践”的活动。本册教材安排的两次“综合与实践”活动分别是“有趣的七巧板”和“我们身体上的‘尺’”。其中“有趣的七巧板”在原二年级上册教材的基础上作了适当修改。修改后的活动,更强调学生操作活动的自主性和开放性。“我们身体上的‘尺’”是新编的活动,安排在“厘米和米”单元之后进行教学。教材先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身体“尺”,再分别组织学生在教室里、校园里选定一些物体,并根据要测量物体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身体“尺”进行测量。经历用身体“尺”量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初步积累测量长度的经验,感受实际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其对测量活动的兴趣。
二、主要编排特点
(一)提供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增强师生的“现场感”
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精心设计思路清晰、富有实效的活动线索,为师生的双边活动提供实实在在的启示,使数学活动更具有“现场感”,是苏教版教材的特色之一。本册教材特别注重通过富有启发性的提问、对话,引导学生有效开展数学学习活动,进行有条理、有深度的思考,进而形成积极的师生互动氛围。例如,教学每几个一份地平均分时,教材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后,教材并没有作过多的提示和讲解,而是启发学生先在图中分一分,同时对学生中可能出现的操作方法进行预设,并以学生交流的方式呈现了把8个桃每2个一份地平均分的过程。这样的设计,既揭示了本课所学知识和方法的重点,又提供了组织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能有效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善。
(二)经历数学抽象过程,感悟基本数学思想
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要经历对具体事物的感觉和知觉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舍弃其他属性,对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进行抽象和概括,进而获得正确的表象,建立相应的数学概念。教材特别注重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学习过程,感悟数学抽象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例如,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初步认识的教学,教材呈现了我国古代建筑上一种常见的窗格图案,引导学生先通过找出边数相同图形的活动,获得对图形基本特征的感知,再通过描出图形的活动,把图形从窗格图中分离出来,初步获得抽象的几何图形。在此基础上,逐一出示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建立正确的表象,初步获得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概念。
(三)经历探索数学规律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本册教材十分重视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感悟由个别现象概括出一般数学结论的过程和方法,积累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经验,培养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例如,教材在“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
(二)”的单元复习中安排了如下的练习,引导学生联系直观图示,通过计算和比较,发现从1起,连续2个单数的和正好等于2×2;连续3个单数的和正好等于3×3„„进而获得“从1起,连续几个单数的和,就等于几乘几”的结论。经历这一过程的意义,不在于获得了怎样的结论,而在于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和分析,发现了各种现象之间的关系,感受了探索和发现简单规律的一般过程,增强了问题意识和探索意识。
(四)突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初步感受解决问题策略
以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主线安排实际问题的教学内容体系是苏教版教材的重要特色。教材修订过程中,我们对实际问题的教学进行了整体规划,适当调整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注意突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以凸显“策略”的主线。例如,“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实际问题的教学(见下图),教材创设了小朋友做花的情境,通过引导学生整理场景图中的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既渗透了整理条件的方法,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解决“小华做了多少朵”的问题时,教材启发学生通过摆圆片的操作,直观地看到求小华做了多少朵,就是求11加3的和,进而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解答的结果算一算,小华是不是比小英多做了3朵”,以检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这样,以“整理信息并提出问题→借助操作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列式解答→检验与反思”为线索组织学生活动,突出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有利于学生初步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
(五)加强几何直观,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和体验。
几何直观是标准提出的十个核心概念之一。借助几何直观可以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学生增进数学理解,探求正确而有效的解题思路。本套教材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以学会“读图→画图→分析”的顺序来定位不同年级段学生几何直观水平的发展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在低年级重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到中、高年级再教给学生一些画图的方法,逐步培养借助几何直观描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一方面注重引导学生借助几何直观展开数学思考,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例如,教学5的乘法口诀时,教材安排了如下的练习:
题中以青蛙和小兔跳格子的生动情节,引导学生在直线上分别表示出5个3相加的和、5个4相加的和,并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这样的活动,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乘法、乘法口诀含义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初步体会画图描述数学问题的方法。
另一方面,重视从实物直观到几何直观的过渡。由于受生活经验、知识积累的限制,低年级学生一般更容易理解实物或实物图的直观。从这个意义上说,以恰当的方式,帮助学生实现从实物直观到几何直观的过渡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教材在实物图直观的基础上,先通过在实物图上盖上直条(如教材第23页第2题),把仅具有数量属性的实物图,转化为用长度属性来描述数量的直条图。再逐步去掉直条下的实物图(如教材第88页第6题),实现从实物直观到几何直观的过渡。
(六)设置开放的问题情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意识
适当设置开放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具有一定综合性、开放性的现实场景中收集、整理信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本册教材注重设置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在“表内乘法
(一)”的单元复习中,教材安排了如下的问题:
由于图中鸡、番茄、丝瓜、玉米、辣椒等事物的数量都是由几个几构成,如鸡有2群,每群3只,根据这些信息都可以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这就需要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并根据乘法的意义提出相应的问题。经历这样的过程,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实际问题结构和数量关系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学生发展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用数学语言描述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篇: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课程标准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课程标准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的进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师素质为核心,大力提倡先进的教育思想与理念,牢牢把握“发展”这个主题,突出“创新”这个灵魂,力争做到“领导放心、家长信任、学生满意、社会认可”的一流教学。
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第二单元“乘法口诀
(一)”,第七单元“乘法口诀
(二)”。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3.第四单元“分一分与乘法”,第五单元“除法”。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4.第六单元“时、分、秒”。学生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情景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的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概念。
2、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根据图表中的一些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统计意识。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感受不确定现象,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四)实践活动: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节日活动”“地球旅行”“人类的好朋友”,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小调查”活动和贴进生活多样化的应用性问题,旨在对某一知识进行实际应用。
二、教学重点
1.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 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3.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三、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二单元“乘法口诀
(一)”,第七单元“乘法口诀
(二)”。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分一分与乘法”,第五单元“除法”。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4.第六单元“时、分、秒”。学生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情景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的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概念。
2、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根据图表中的一些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统计意识。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感受不确定现象,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四)实践活动: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节日活动”“地球旅行”“人类的好朋友”,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小调查”活动和贴进生活多样化的应用性问题,旨在对某一知识进行实际应用。
三、教学重点
1.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 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3.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四、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度假区中心小学 蔡晓霞
教材简释: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记叙了诗人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
诗的前两句写登楼所见。前一句写所见之景,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眺,看见太阳依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渐渐落下去;后一句宕开一笔,由实而虚,抒写目送黄河远去,想象黄河入海的开阔意境。诗人融情于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象雄浑的意境,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都容纳其中,显示出诗人襟怀的宽大,也为后两句析事明理做铺垫。
诗的后两句写登楼所思,寓理于事,进一步写出诗人积极向上、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诗歌紧扣“登”字,“登楼”有所见,“登楼”有所思,由“见”及“思”,“思”中悟“理”,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意境雄浑,气象开阔,又用纯白描的手法,真景实写,一气呵成,于平淡之中见奇伟。全诗仅20个字,语言朴素浅显,易于诵读,言近旨远,给人启迪。
目标预设:
1、的词语。
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2、全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吟诵
3、初步理解诗意,让学生感悟古诗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
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有感情诵读课文。
2、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的意境和哲理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现代化教育理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全程积极参与,在探究活动中达到自悟自得。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应该引导真的不掉线吗??、????????????
他们多观察,多想象,理解诗中的意思,体验诗中的情感,从而感受语言的美。
同时,采用多样化诵读方式,设计生动的诵读课堂,切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底蕴和语文能力。
设计思路:
1、利用媒体看图导入,结合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鹳雀楼和诗人写诗的情况。
2、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初步了解古诗内容。
3、精读感悟,充分利用媒体,向学生展示太阳西沉、黄河入海的壮观景象,引导学生说说诗人所看见的,讲讲画面内容,想象诗人所见之景。随后引导学生观察诗人观看时的位臵,想象要望远的做法,结合联系日常生活经验,逐步懂得只有登高才能望远、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其间,把理解古诗中字词意思自然穿插其中。
4、总结课文时,进一步深入,通过“古诗仅仅告诉我们登高望远的道理吗”这一问题,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从而由观景深入到做人的思考,联想到做人也应不断上进,特别是联系学生所熟悉的春笋精神,理解就更到位了。
5、最后学习生字,通过学生的自学交流,很快掌握生字字形;引导观察、老师示范,重点指导“雀、更”的书写。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写字能力,因此要尽量发挥学生识字的主动性,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简介激趣
1、媒体出示鹳雀楼的图片:你们看见了什么?谁来简单说一说。
2、简介鹳雀楼和诗人写诗情况:
师指着图片介绍:这鹳雀楼曾经在山西永济县的西南城上,靠近黄河,面对中条山。因为经常有一种形状像鹤的鸟儿鹳雀停留在上面,所以人们把这座楼叫做鹳雀楼。(板书:鹳雀楼)。鹳雀楼一共有三层,在楼上可以望见雄伟的中条山和浩浩荡荡的黄河,是当地的名胜。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傍晚,诗人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看到快落山的太阳和奔腾的黄河水,想了很多,就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诗——《登鹳雀楼》(板书“登”完成课题)。
3、设疑:诗人登上了鹳雀楼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真的不掉线吗??、????????????
1、播放配有古筝曲的课文录音,学生欣赏
2、引导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检查朗读,随时正音。
4、启发学生思考:首诗主要写什么?(板书:看见、想到)哪些诗句是写诗人看见的?哪些诗句是写诗人想到的呢?我们来好好读读想想。
三、精读诗句,悟意明理
(一)学习一、二行。
1、出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谁想来读读这两句诗?
2、引导思考:这两句写了什么呢?
你知道诗人站在鹳雀楼上看到了哪些景物吗?
诗中的“白日”是指什么时候的太阳吗?你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看图、联系“依山尽”来思考)
媒体播放太阳靠着群山慢慢往下落的情景:你看见太阳是怎样落下去的?诗中哪个字是“靠着(挨着)”的意思?“尽”说明什么? 谁能把太阳下山的情景说一说?(太阳靠着群山慢慢往下落,最后看不见了)
引导想象:
引导想象:诗人看见的黄河水是怎样向东流去的呢?会发出什么声音?想看看这种景象吗?(播放黄河水东流的录像片段)你觉得这是怎样的黄河水?(滔滔、滚滚)——滔滔的黄河水正滚滚流向大海。
3、引导说诗句意思:现在,谁能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4、指导朗读:太阳正慢慢西沉,黄河水奔流向前,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生练习朗读。
(二)学习三、四行、1、诗人看到这样雄伟壮观的景象,他想些了什么呢?
出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引导观察想象:现在,诗人正站在鹳雀楼的哪一层上欣赏着这雄伟壮观的景象?如果他想看到更远一些的景色,该怎么办呢?你觉得站在哪一层上能看得更远?为什么?你曾经有过登高望远的经历吗?
人们在山顶上、在几十层高的楼顶上、在东方明珠塔上,就是为了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所以人们常说——(出示)“只有看得高,才能望得远”
让学生读一读。
3、诗句和意思对应理解: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哪个词语是“想要”的意思?哪个词语说明“很远很远”呢?“更”是什么意思?“穷”呢?——尽、到头
引导学生读读诗句、读读意思。
4、指导朗读背诵:
师引导学生读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练习背诵:谁会背这首诗了?
真的不掉线吗??、????????????
想象描述:现在,让我们也来登上这鹳雀楼,抬头向远处看,只见——一轮红日正靠着群山慢慢西沉;再低头往下看,滔滔的黄河水奔腾着流向大海。看到这雄伟壮观的景象,我们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生有感情吟诵《登鹳雀楼》)
四、总结全文,当堂反馈
1、总结思考:学了这首古诗,你懂得了什么?这首诗仅仅告诉我们登高望远的道理吗?(一个人也要不断求上进,要积极向上,像我们学过的春笋那样——向上,向上,再向上)
2、让我们再一起来把这首诗吟诵一遍。
3、反馈练习:
出示填空题:
《登鹳雀楼》这首诗是唐代诗人 写的。诗人登上,抬头远望,只见太阳,黄河水。看着看着,诗人想:要想,就要。
指名口头填填,再一起读读。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生字,检查认读。
2、引导自己想办法记忆字形,并交流。
提示记忆字形的基本办法:换偏旁(楼—数、欲—容),加偏旁(依、穷)
3、指导书写
引导观察生字的组成和笔画摆放
重点指导书写“雀、更”,示范书写。
学生描红、仿写。真的不掉线吗??、????????????
阅读表达解题技巧 句子翻译
I.命题特点
要求考生在理解全句、全段或全文的基础上,把语法、词汇的意思和上下文结合起来理解,并译成通顺的句子。句子往往是结构较为复杂的或者包括一些特定习语的句子。
该题型主要特点如下:
①难点:该考题读起来相对简单,难点在于汉语表达的准确性。
②重点:词义的选择及引申,对原文理解的深度和语言的准确表达。
③突出简单翻译技巧,如词、词组的省略及补译,译出it, they, this, that等代词的真正代表的含义,词义选择、引申、词性转换,长句的拆分与逆序翻译法等。考生应针对这些特点认真做好适当的准备。
设题形式:问题设臵常用: Translate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the …paragraph into Chinese.II.答题技巧
①善于分析句子结构,变抽象英语为具体汉语
通过分析句子的结构,把主、谓、宾、定、状、补、表等分析出来,把长句变短句、从句变分句,结构上的难题往往迎刃而解。然后针对各成分,采用不同的译法翻译出来。表达抽象则要求考生吃透原文的意思,用具体的中文进行表达,这对考生往往具有更大的挑战性。例如:You are perfectly within the bounds of politeness in responding to a marathon e-mail with a brief reply.译文:用简短的话回复冗长的电子邮件完全不失礼节。
/用简短的话回复马拉松式的电子邮件也是礼貌的。
total exhaustion 筋疲力尽 farsightedness远见卓识careful consideration深思熟虑perfect harmony水乳交融 feed on fancies画饼充饥with great eagerness如饥似渴
lack of perseverance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wait with great anxiety望穿秋水 make a little contribution 添砖加瓦on the verge of destruction危在旦夕
从上面的例子不难看出,英语表达往往比较抽象,汉语表达则比较具体。
②切忌逐字逐句一一对应的翻译,尽量进行意译,即是在忠于原文意思的基础上,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或者视情况直译和意译相结合。抓住重点的关键词句,要注意句首状语、副词、介词短语等,译文真的不掉线吗??、????????????
要通顺,合乎英语的习惯,书写要规范、认真。
大部分考生在开始做翻译时就养成了一种坏习惯:一边读句子,一边思考每一个单词分别是什么汉语意思。在没有完整理解英语句子的情况下,就直接做了―字字对等‖的翻译,或者,在读完之后,并没有理解句子,就马上在自己积累的词汇中找与看到的英语词对应的汉语来表达。如果碰到不认识的生词就束手无策。这样的译文,不仅扭曲了英语原文的意思,汉语句子本身也晦涩难懂。
例如:Even a skilled writer probably could not describe all the features that make one face different from another.译文:即使是最老道的作家也不可能描述出不同面孔的区别所在。
③既要忠实原文,又要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根据汉语习惯,通过适当调整英语单词的意义顺序。如:后臵定语可以翻译在其中心词前;定语从句如果易于表达、信息量不大可以提到先行词前,如果信息量大,放在先行词前表达起来就很累赘,就可以考虑独立成一句话;表示时间、条件、原因等的状语从句可以放在主句之前或之后来翻译。总之,在整个翻译的解题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分析、理清句子结构,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用符合汉语语言习惯的句子来翻译,唯有这样才能做到―准确、通顺、完整‖。另外,要坚持长句短说的表达方法。例如:
Researchers have established that when people are mentally, bio-chemical changes occur in the brain that allow it to act more effectively in cognitive(认知的)areas such as attention and memory.译文:研究人员已证实,当人们动脑筋时,头脑里会产生生化变化。这种变化可以使头脑在一些认知领域(如注意力、记忆力领域等)里更加有效地进行活动。
④掌握一词多义,灵活翻译英文意思,注意对陌生单词和短语结合上下文进行合理的猜测,注意词义的精选和引申。词典对词的定义和解释是死的,而实际运用中的语言是活的。从原文角度来说,这种活用是词义和用法的引申,翻译的时候要准确理解这种引申,译者就需要进行推理。例如:
I am not quite sure of his having said it.我不能确定他是否说过这话。
This is the surest guarantee that we shall be successful.这是我们取得成功最可靠的保证。
He made a sure step out of the mud.他从泥淖中跨出稳健的一步。She had a sure grasp of the subject.她对这门学科的知识掌握的很牢固。
He is very sure in his beliefs.他的信仰十分坚定。
5个sure分别译成了―确定‖、―可靠的‖、―稳健的‖、―牢固‖和―坚定‖。如果都译成大家熟悉的―确信的‖、―肯定的‖,中文译文岂不成了天书?原文词义稍有引申,译文就要进行适当的推理。
再例真的不掉线吗??、????????????
:In the 1880s the United States was a land sharply divided between the immensely wealthy and the very poor.此句中“land”根据上下文可以翻译为“国家”。
⑤适当的增词或减词。
例如:While both groups did better than chance would predict, nearly half the participants in each group made the wrong choice two or more times.译文:尽管两组表现得比我们预料的要好,但是每组几乎一半参加者作出了两次或两次以上的错误选择。
翻译下列句子:
1.As we worked together, learning how to read built Marie’s self-confidence, which encouraged her to continue in her studies.当我们一起学习时,学习怎样识字建立了Marie的自信心,鼓励着她去继续努力。
2.Fear and pain are therefore two guards without which men and animals might die out.恐惧和痛苦因此成为两大卫士。没有他们,人类和动物就可能会灭亡。
3.Make your notes more accurate by answering any questions you had when writing your notes in class.你可以通过回答你在课堂上做笔记时遇到的疑难问题来使你的笔记更加准确无误。
4.These problems have been getting worse, not better, so many people see no hope for the future of the city.这些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糟糕了,而不是更好了,因此很多人对未来的城市不抱什么希望。
5.If they are placed too near a house, the radiation from the heat of the house prevents the leaves from cooling and so prevents dew from forming, and the plant dies.In the southern United States and in 如果它们靠房子太近,来自房间的热量辐射会妨碍树叶的冷却,这样露珠就不会形成。
6.Some think this may leave the child less able to interact well with people his or her own age than one who has been raised with brothers or sisters.有人认为,这会使独生子女与同龄人交往的能力不如那些从小与兄弟姐妹一块长大的孩子。7.With the Spring Festival, people can find back the warm, family atmosphere often seen in days gone by.在春节,人们可以找回往日岁月常见的那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气氛。
8.Researchers expect such attitudes make people more stressed on the job,and stress as you know, can challenge your immune system.
研究者认为,这样的态度会使人们对工作感到更有压力,而你知道,压力会对你的免疫系统提出挑战。
9.Around the country, concerns about limited budgets for public schools sometimes lead to objections to investing in green schools.在全美国,对公立学校有限的预算的担心有时会让人们反对投资“绿色学校”。
真的不掉线吗??、????????????
10.The newsreader tells the news in sign language with the words appearing on the screen.播音员用手语播报新闻,同时有文字出现在屏幕上。
11.To young people, the benefits of giving out some personal information to reach out to friends outweigh the risks.对年轻人来说,把一些个人信息发送给朋友所带来的好处胜过其(可能产生的)危害。12.Before we practice gratitude, we are in the dark and there appears to be very little to be grateful for.在感恩之前,我们不知道要感激什么,似乎没有什么值得感激的。
13.Traditional education fails to teach students the skills of problem – solving, critical thinking and effective munication, which they need to succeed in the 21 st century传统教育未能教给学生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和有效交流的技能,这些是他们在二十一世纪要取得成功所必需的。
14.Kindness is a quality that isn’t often rewarded in our schools, so we must make a strong effort to acknowledge it at home.宽容是一种通常在学校里无法获得的素质,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在家庭中培养这种素质.15.At graduation your idea of a good friend was the person who was crying on the inside but managed the biggest smile one could give as they congratulated you.在毕业时,你对好朋友认识/理解是这样的:他们是虽然内心痛苦,但在向你祝贺时,总能尽力给你最灿烂微笑的人。
16.Each day will bring with it new frontiers, in our homes and in our business, if we will only recognize them.只要我们用心体会,每天都可能在家庭或事业中发现新的领域。
17.The TV programme also shows what good exercise it can be to ballroom dance and what hard work is involved in learning the dances and performing them properly.这个电视节目也表明跳交谊舞是多么好的锻炼,同时也表明学习这种舞蹈并恰当地表现出来需要付出怎样的努力。
18.However , if a generation of geic monsters(转基因怪物)were created , it would show that the whole point of sport has been lost.然而,如果一代转基因怪物被造出来,那将表明体育运动彻底失去了意义。
19.Assuming that you plan to build a wooden jump rather than just pack some earth together for a dirt jump, you will need lots of plywood(胶合板), which can be expensive to buy.假如你计划建造一个木制的跳台,而不是把一些泥土简单堆积成一个泥制的跳台,你需要很多胶合板,这些胶合板是很昂贵的。20.It is not just your knowledge that determines your mark, the tools you use do as well.真的不掉线吗??、????????????
不仅是你所学的知识来决定你的分数,在考试中你所用的工具也对你的分数有影响。
21.Some professors use lectures to discuss material not found in the reading on which they will base an exam.有些教授在讲课时会讨论书中没有但却与考试有关的内容。
22.Courage is keeping in the face of disappointment and looking at defeat not as an end but as a new beginning.勇气就是在面对失望时保持积极心态,不是把失败看作结束而是崭新的开始。23.Moreover, passengers who suffer during car journeys can cause stress and anxiety to the driver, who may therefore lose concentration and cause an accident.而且,乘客们旅途中的不良反应能给司机带来压力和焦虑,司机可能因此注意力分散而导致交通事故。
24.Given enough time, you’ll score better and better on intelligence tests as you age.只要给你足够的时间,你在智力测试中的分数会随着你的年纪的增长越来越好。
25.In January 1998, he was selected out of more than 1,500 elite(优秀的)pilots as a member of the astronauts of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PLA), together with Yang Liwei, Nie Haisheng and Zhai Zhigang.他于1998年1月,与杨利伟、聂海胜、翟志刚一起从1500名优秀的飞行员中胜出,成为了人民解放军宇航员。
26.The Olympic Games are seen as the greatest test of an athlete's ability and are supposed to celebrate the spirit of fair play.奥运会被人们看作是对运动员能力的最大检验,也是对公平竞争的庆典。
27.However, some interviewers might not appreciate the way you “decorate” yourself or possibly, the positions you are applying for would require more reserved personalities, which, to some interviewers, can be revealed from your appearance.Therefore, the more discreet solution would be to 然而,有些面试者也许不欣赏你刻意“装饰”自己的方式,或者可能你所申请的岗位本来应该需要更加收敛的个性,这在一些面试者看来,可以通过你的外表反映出来。
28.If you think about it, it is almost impossible to brush away dirty things that hide your white teeth, with a brush that has worn out bristles(毛).假如你思考一下,就会意识到使用刷毛损坏的牙刷,清除隐藏在洁白牙齿后的污垢几乎是不可能的。真的不掉线吗??、????????????
八年级上册短语练习
一、单项选择 1.meat, she doesn’t like it at all.A.As B.As if C.For D.As for 2.Sometimes they go to the park weekends.A.in B.on C.to D.for 3.Jane wants me her carry the box.A.helps B.help C.helping D.to help 4.Vegetables are your health.A.good to B.good at C.bad for D.good for 5.Please the dog for me while I’m away.A.look at B.look after C.look up D.look out 6.The way we learn English is quite different that we learn maths.A.from B.off C.between D.with 7.I often help my mother my little brother.A.look after B.looking after C.look out D.looking out 8.Her eating habits are mine.A.the different as B.different as C.same as D.the same as 9.—What’s you? —My bike is broken.A.matter for B.the matter with C.wrong for D.the wrong with 10.Tom this photo two years ago.A.takes B.take C.took D.is taking 11.I don’t think this shirt fits her.It’s small for her.A.much too B.very much C.too much D.so much 12.It’s dangerous for you that tall tree.A.climb B.to climb C.climbing D.climbed 13.He likes this place and he wants to stay here for days.A.few B.a few C.little D.a little 14.I enjoy with my friends.A.plays B.play C.to play D.playing 15.– My brother is ill in the hospital.--I’m sorry that.A.hear B.hearing C.heard D.to hear 16.We to Australia our vacation next month.A.are going;for B.went;on C.will go;on D.went for 17.Let’s go tomorrow morning.A.shop B.to shopping C.shopped D.shopping 18.The coffee really nice!I’d like a cup.A.feels B.tastes C.sounds D.looks like 20.Don’t worry.He will get back home soon.真的不掉线吗??、????????????
A.to B.at C.in D./ 21.are you staying in Shanghai? A.How soon B.How long C.How often D.How far 22.Was there for you to understand? A.anything difficult B.difficult anything C.something difficult D.difficult something 23.My mother always forgot the door, but she remembered it shen she left yesterday.A.to lock;locking B.locking;to lock C.locking;locking D.to lock;to lock 24.The artist can finish a horse in five minutes.A.to draw B.drawing C.to drawing D.drew 25.She always much money on the CDs of the famous singers.A.takes B.spends C.spent D.took 26.What about to the cinema tonight? A.to go B.went C.going D.will go 27.They about Super Voice Girl.Let’s join them.A.talk B.are talking C.talked D.to talk 28.The visitors there last night.A.got to B.got C.arrived in D.arrived at 29.—How does Tom get to school? —He a bus.A.takes B.rides C.by D.on 30.takes me twenty minutes to get to school on foot every morning.A.That B.This C.I D.It 31.Children their parents for food and clothing.A.depend at B.depend on C.depended on D.depended at 32.—Do you know those dictionary it is? —It Li Lei’s.His name is on it.A.can be B.must be C.may be D.might be 33.Chinese people sandwiches for breakfast.A.The number of;have B.A number of;has C.The number of;has D.A number of;have 34.Thank you for me find my little cat yesterday.A.help B.helps C.helping D.to help 35.He has to tell us.A.something else B.anything else C.else something D.else anything 36.I earn money because I don’t have enough money to finish my study.A.have to B.must C.may D.can 37.We had a picnic last term and it was a lot of fun, so let’s have one this month.A.the other B.some C.another D.other 38.I’m busy my mother.A.to help B.helping C.helps D.help 39.I am really busy my study these days, so I can’t go to see you.真的不掉线吗??、????????????
A.with B.on C.in D.at 40.I’d love to to your house to play with you.A.e about B.e over C.visit D.e on 41.My twin brother is twenty minutes than me.A.heavier B.elder C.taller D.older 42.There are a lot of trees on sides of the road.A.neither B.each C.none D.both 43.You are fourteen.I am thirteen.So I am you.A.not as old as B.as old as C.not older D.as older as 44.Mother me finish the housework at once.A.made B.told C.asked D.wished 45.What he says from what he does.A.is different B.same C.difference D.the same 46.Our city is getting.A.beautiful and beautiful B.more and more beautiful C.more beautiful and more beautiful D.much and much beautiful 47.Remember to the lights when you leave your classroom.A.turn on B.turn off C.turn up D.turn down 48.I’m hungry, can you give me ? A.two slice of bread B.two slices of bread C.two breads D.two slices of breads 49.Sam, you have made so progress in English.Congratulations!A.several B.many C.little D.much 50.Please my name the lise!A.add;up B.add;to C.add;in D.to add;on 51.I have to do this evening.
第四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说明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说明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是以第三次全教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供二年级实验班第二学期使用。为帮助教师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特作如下说明。
一、教材编排
本册教科书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科书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八组教学内容。它们依次是:春天里的发现;奉献与关爱;爱祖国、爱家乡;用心思考、勇于创造;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培养优秀的品质;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走进科技的世界。每个专题的内涵都比较丰富,为学生知识和能力、方法和习惯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这几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本册课文同上册一致,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加注汉语拼音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生字一律注本音,在文中的具体语句之中,有的要读轻声或者变调。
本册共有32篇课文。为体现与中年级的衔接,安排了4篇略读课文,它们是:《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充气雨衣》《玩具柜台前的孩子》《阿德的梦》。略读课文只编排了两项课后练习;有识字任务,没有写字要求。“语文园地”包括四~五个栏目,在上册教材四个栏目的基础上,新增了“宽带网”。“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汉字构字特点、词语之间的联系以及表达方法和标点应用等知识。“日积月累”——引导学生在复习已经学过的字词的同时学习生字新词,感受和强化词语之间的搭配习惯,并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册教材的“日积月累”中增添了能突显中华文化的、与本组专题密切相关的成语韵语、对联、节气歌、古诗词等内容;它们使学生在复习字词的同时,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话题与本组专题有联系,在双向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了对学生进行初步的习作能力的培养,从本册教科书开始,在“口语交际”中特别增设了“写一写”栏目,引导学生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写话训练。“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课内外学习所得的舞台。“宽带网”——与本组专题密切相关,引导学生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以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
八组课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教师可作灵活处理。教材最后是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有400个。生字表(二)是全册要求会写的字,有300个。要求认识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每一课的课后练习中标明。除了随课文识字以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学生既可以利用熟字认识生字,也可以借助生活经验,在同类事物的列举中认字。
二、教材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每一组教材的“导语”,通过简单的几句话,点出本组的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语”之后的课文以及部分练习,“语文园地”中的阅读短文、好词佳句、口语交际、实践活动以及展示台等内容,都是围绕本组的专题合理安排的。如第三组,简短的导语点出了本组的专题——爱祖国、爱家乡。接着是四篇课文,《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北京亮起来了》。这四篇课文,向学生展示了祖国迷人的风光、丰富的物产和日新月异的变化。通过这一组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祖国的辽阔、美丽,增强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并能激发他们渴望了解家乡和赞美家乡的感情。“语文园地”里“我会读”给出的是北朝民歌“敕勒歌”,向我们展示了“天苍苍、野茫茫”的广阔的草原画面。“口语交际”要求学生将学习前面几组课文所获得的情感体验迁移运用于对家乡的了解、热爱方面,畅谈家乡的丰富物产、美丽景色以及家乡的变化,展望家乡的美好未来。“展示台”展示的是有关家乡过去和现在的照片,以此来认识家乡的变化,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和动手动脑的能力。综观这几部分内容,便会发现它们都是围绕“爱祖国、爱家乡”这一专题来安排的。
之后的几个单元也都是如此,围绕一个专题把各项教材内容组合成一个整体。这样安排,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琐、加强整合的思想,便于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2.创设“我知道”“宽带网”两个全新栏目,搭建拓展知识的平台。
从二年级下册开始,本书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我知道”,在“语文园地”中设置了“宽带网”,这两项内容是不同于前三册教材的全新栏目。从这两个栏目的名称可以看出,是针对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增强语文实践活动而设置的。设计“我知道”的目的是:给学生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知识,并引导学生主动地了解与本课有关的信息,以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知识的拓展。“宽带网”是借用现代计算机与网络传输技术的一个名词,它所蕴涵的主要作用是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引导学生通过快捷、方便的途径,获取与本组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二者的区别不仅仅是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不同,更重要的区别在于,“我知道”是基于课文内容而进行的拓展;“宽带网”则是围绕一个组的专题而展开的,尽管它对于某一课内容的理解可能没有直接的作用,但是,对于整个组的学习来说,则有效地丰富了本组的内容。“我知道”与“宽带网”以不同的形式,表达的是同一个目的,那就是,以具体的实例向学生进行这样的引导:结合学过的课文或一组课文,应该拓展哪些方面的知识。这两个栏目的安排,与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一致的。比如,第三组“语文园地”中的“宽带网”安排了这样的内容,介绍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并列举了四个直辖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此外,还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服饰和生活习惯以及在地图上找一找我国的28个省都在哪里。这个内容的安排,联系本组的专题,同时提供部分拓展性材料,并布置学生自己可以进一步学习的内容。
3.大幅度更新课文,教材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
本册教科书新编选的课文,占全部课文的一半以上。有描写美好春光的《找春天》,有发生在春天里的故事《小鹿的玫瑰花》,有奉献爱心、关爱他人的《泉水》《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我不是最弱小的》《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有反映首都新貌的《北京亮起来了》,有倡导动脑动手、勤于思考的《邮票齿孔的故事》《画风》《充气雨衣》,有引导学生探究自然奥秘的《最大的书》,有引导学生树立良好品质、感悟做人道理的《画家和牧童》《我为你骄傲》《玩具柜台前的孩子》,还有《爱迪生救妈妈》《恐龙的灭绝》《阿德的梦》这些介绍科学知识的作品。这么多新编选的课文,分属于不同的体裁,既有童话、故事,也有诗歌、散文、寓言、科普文章。语言活泼,生动有趣。它们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文质兼美,语言典范,教师易教,学生爱读,既能使学生学习语言,又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4.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的课后练习,一般是4道题。每一课后面一般都有的题目是“我会认”“我会写”“读一读”或“读读背背”,体现了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读读背背”这一项,从课文的实际出发,提法有所不同。有的要求背诵全文,有的只要求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值得注意的是,本册教材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增加了默读这一训练内容。在部分课文的后面,我们做了适当的安排。
除了上述题型外,多数课文后面还安排了词或句的练习,引导学生接触各种语言现象,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词句的练习形式多样,有侧重于词语的理解和运用的(如,“渐渐地——花骨朵渐渐地长大了”“静静地——小鹿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有侧重于词语的积累和拓展的(如,“弯弯的小路、长长的小溪”“我要把会写的词语都抄下来”)。在部分课文后面,教材还安排了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合作探究学习(如,“说说课文哪些地方写得有趣”“想想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此外,教材还安排了与课堂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延伸、拓展的语文实践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将课内学习获得的知识、能力和情感体验迁移运用于日常生活之中(如,“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一下自己的家乡吧”“我要留心观察天气的变化,把它写在日记里”)。以上不同形式的练习,其目的在于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积累语言,发展思维,扩展课内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在动手用脑的过程当中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5.突破传统呈现方式,增强教材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
本册教材在呈现方式上又有创新和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编写角度由服务于教师的“教”转向既方便教师的“教”,又易于学生的“学”,教科书由“教本”转变为“学本”。本册教科书,无论是单元前的导语、课后的练习,还是“语文园地”安排的学习活动,都尽量避免以“问题”或“要求”的方式呈现,而是以自读自悟的形式或者是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学习与练习的内容,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像练习中的“我会认”“我会读”“我会连”,像学习伙伴吐的泡泡里的话,它们不是装饰或点缀,实际上是在启发学生自读自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学习伙伴互相交流、讨论。如,《小鹿的玫瑰花》文后,学习伙伴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呢?”在《葡萄沟》之后,学习伙伴建议:“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一下自己的家乡吧!”这样的教材呈现方式,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所倡导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关系。根据教材编排的这一特点,教师一定要转变角色,不只是教学生,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学,自己去发现,组织学生去共同探究。这是教学思想的转变,也是教学方式的转变。
其次,注重引导发现,鼓励探究学习。“语文园地”里设置的“我的发现”这一栏目,可以不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掌握汉字构字特点、词语之间的联系以及表达方法和标点应用等知识。如,“语文园地二”中,引导学生发现部分汉字的构字部件与部件之间的结构是一致的。“语文园地三”中,引导学生发现有部分相同的每组的两个词之间的关系。“语文园地四”中,引导学生发现组成词的两个字调换顺序之后,新词与旧词的关系。为了增强趣味性,本册教材还设计了游戏式的内容,如,“语文园地一”中,引导学生发现人类发明的事物与自然界事物在外形上的相似之处,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联想力。这样编排,不只是让学生学习汉字、积累词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养成善于发现的习惯,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并把方法运用于其他学习活动之中,而且可以使学生从发现中提高自信,不断获得学习的动力。
再次,教材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在“语文园地”里设有“展示台”一栏。教材以学习伙伴的展示为引导,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展示自己的本领和学习收获,使其不断产生成就感。如,“语文园地一”的展示台,引导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描写春天的词句和书法作品。“语文园地三”的展示台,引导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家乡过去和现在的照片以及同学之间做的词语接龙游戏。“语文园地四”的展示台,引导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邮票和关于这张邮票的故事。这样安排,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采取了他们喜闻乐见的、能主动参与和积极投入的方式、方法,能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进而不断产生学习动力,并逐渐把学习作为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学生经常有机会展示课内外学习的成果,还能促使他们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成为学习语文的有心人。
本册教材还积极倡导合作学习。现代社会对怎样与人沟通,与人相处,与人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学生从小就有合作意识。本册教科书,不论是题目的安排,还是插图的设计,都努力体现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的思想。如《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文后学习伙伴的对话,甲:“我还知道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呢!”乙:“快说给我们听吧!”“语文园地五”之中的“读读背背”练习后学习伙伴的对话,甲:“我知道‘暑相连’是指‘小暑’过后是‘大暑’。”乙:“你能说出‘秋处露秋’是指哪四个节气吗?”
6.教材的编排体现开放性和弹性,增强适应性。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习惯,是语文学习一项长期的任务。同前几册教材一样,本册教材继续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自主识字,扩大识字量,不受教材规定的识字量的局限。
阅读方面,本册教科书后附六篇选读课文。此类课文不作统一要求,教师可根据教学情况灵活处理:可以根据需要结合精读课文进行教学,如,《春的消息》可在教学第一组课文时,引导学生阅读;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可以作为朗读检测的材料;也可以作为朗读比赛、演课本剧等语文实践活动的材料。
部分课后练习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不作统一要求。如,“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我要把会写的词语都抄下来”。展示台以学习伙伴展示的内容为引导,鼓励学生展示与本组专题相关的学习或实践活动的成果,目的在于使所有学生都认识到自己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与发展,不断获得成就感。这些,都体现了教材的开放性和弹性
三、学习目标
1.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等语言环境了解意思。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要求认识的字不要作过细的字形分析,也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则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意思,正确书写,并练习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之中。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继续使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体会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8.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对联、古典诗词、格言警句。
9.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增强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能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10.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学习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学习写日记。
11.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热心参与学校、社区活 动,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四、使用本册教材要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把握同组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本册教科书采取了按照专题来整合各部分内容的编排方法,每一组教材不仅围绕一个专题,而且内容之间还互相照应,有些教学要求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展示、交流,使之真正成为互相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而,教师在备课、钻研教材的时候,应该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注意内容之间的联系,从而设计教学方案,真正发挥教材整合的教育教学效果。如第一组,《找春天》之后,学习伙伴说:“咱们建议老师组织一次春游活动吧!”《笋芽儿》之后,学习伙伴说:“我从课文中找到了描写美好春光的句子,还抄下来了。”这些内容的安排,实际上都是在为“语文园地一”中的学习活动作准备,“口语交际”要求介绍自己在春游活动中的发现,“写一写”要求学生在春游活动和“口语交际”的基础之上,将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写下来,“展示台”要求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描写春天的词句。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应该在学习相应课文的时候,及时布置学生做好前期工作,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比如,《雷雨》课后,学习伙伴建议学生留心观察天气的变化,并把它写在日记里,“语文园地五”的“展示台”就可以将展示自己的日记这一内容加进去。教师要根据当时、当地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使用教材,随时挖掘和运用身边的语文教育资源,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拓宽语文教学的渠道。总之,教师备课时要胸怀全局,在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之上,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不要拘泥于教材,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
2.识字和写字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本册教材依然遵循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以便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之下,使他们能够尽早阅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要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将已经学过的部件、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认记生字的学习当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相信学生能够应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独立识字,鼓励他们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汉字。识字的巩固是识字教学的难点,教师要创造多种途径和多样方式,加强已认识汉字的复现巩固,防止回生。教师应依托前三册教材中的相关内容,继续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如,认识姓名用字,通过各种标牌、广告认字,从电视、报纸、杂志上认字„„在生活中识字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态度和学习理念,它是贯穿于整个小学甚至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本册教材要求学生认识400个生字,这是下限,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语文课本以外的渠道,增加识字量。与此同时,教师要积极提倡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一起玩识字、组词的游戏或共同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
在识字要求的把握上,教师要尽量避免走入两个误区。第一,切莫忽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从而对所有学生做统一的要求。汉字学习是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因此准许学生在一定的时间以内在识字数量、识字能力上有差异。第二,不必将学生是否能准确识记脱离开任何语言环境的单个的字,作为衡量其是否掌握了要求认识的字的标准。使学生更多地识字的主要目的是便于他们尽早进入用汉字阅读的阶段,从而培养阅读能力,丰富知识。因此,学生能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即达到了识字教学的要求。这里所说的语言环境,包括含有生字的词语、句子、段落或短文。人教社提供的期末测评意见中,对于识字的考察就是基于这个理念设计的。
从一年级上册开始,人教版实验教材就开始重视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在本册教学中,仍然要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此外,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一节课中写字不宜太多,为避免学生疲劳,写字最好不集中安排在一节课上进行,而是要分散到每一堂课中去。在写字的量的把握上,不是有人认为的写得越多越好,要注意写字的质量。
3.阅读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阅读教学,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通过集体读、分组读、领读、男女学生对读、配乐朗诵、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单纯的示范模仿和朗读技巧的训练,在领会和传达这种感情的过程中固然必不可少,但更深层次的领悟则需要学生在入境入情的充分的阅读实践中,自悟自得。
进行阅读教学绝不单单是为了理解课文内容,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不必回避教师提出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对于所提出的问题,一定要精心设计:一要扩大问题的覆盖面,减少无意义、无价值问题的数量;二要注意提问的内容、方式和角度,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思考价值,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此同时,还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与老师、同学交流自己的见解、阅读的感受。学生极具个性的独特见解或阅读感受,有时会超越课文希望说明的道理,对此,教师应予以必要的尊重,不必拘泥于教学用书中的提示或单一的评价尺度,只要学生的见解、感受能够自圆其说,有一定的道理,就应该得到肯定。
此外,教师还应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文质兼美的优秀读物,提供学生交流课外阅读感受、成果的机会。
4.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教材中八个口语交际的设计,与本组专题密切相关,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从而使学生有话可说,易于达到相互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在有些口语交际教学之前,要提早布置准备工作。在教学时,应重视情境的创设,通过多种方式引起话题、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在交际过程当中,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为学生提供可以模仿的对象,同时关注交流的状态,对交际的过程予以调控,形成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交流过程当中富有创意、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还要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对于前者,要给予肯定,使其感受到交际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对于后者,教师则应在适当的时机予以纠正,一般不要打断学生,以免打断交际进程,影响他们的情绪和交际的顺利进行。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除了通过专门设计的口语交际课,在很大的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回答问题、讨论交流,对学生进行交际训练。此外,还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人进行交流,从而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教师要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应该与教材内容有一定的联系。活动的形式可以是游戏、唱歌、猜谜语,可以是开故事会、朗诵会、演课本剧,也可以是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之下,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火热、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为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本册教科书除了提供教师教学用书以外,还配有教学挂图、投影片、课文朗读录音带、教案、同步阅读、同步练习、生字生词卡片(教师用、学生用)等配套品种。教师在使用本册教科书的过程中,如果有什么疑难或有什么意见、建议,可以来信或访问人教网小语网站,网址是:www.xiexiebang.com,与教材编写者共同探讨、交流。(李云龙 执笔)
第五篇: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全册教材分析:
教材包括以下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计算教学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特别是表内乘法是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乘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和一位数相乘。因此,表内乘法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同时,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因此,教材安排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量的计量方面,教材出现厘米和米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初步认识线段与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等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线段,角和直角,轴对称和镜面对称现象,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统计知识方面,教材安排的是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数学广角”是新的教学内容,介绍了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材还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
改进教学方法或建议: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培养学生的熟悉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要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精心设计教案,利用多媒体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