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少年闰土教案说课
《少年闰土》说课稿
一、课标与教材分析
《少年闰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组的第一篇课文。本组教材以“初识鲁迅”为专题编排,安排了精读课文《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略读课文《一面》、《有的人》。四篇文章中只有一篇是鲁迅自己的作品——《少年闰土》,其余三篇都是不同的人写鲁迅的,这样就使得鲁迅这一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真实、丰满、生动。四篇课文都是引导学生潜心研读、感受人物形象的极好范本。“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五”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都紧扣单元的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这个人物形象。学习文中作者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并在自己习作中运用。
《少年闰土》,选自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这是一篇经典名篇,它所散发出来的魅力是叫读者不可抗拒的。作为本组的第一篇课文,它在本单元中训练学生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通过对文中优美的、含义深刻的语句多朗读、多体会,悟出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全文以“忆——盼——见——佩——思”为线索分为五段。课文先描绘了“我”记忆中看瓜刺猹的闰土,接着写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和潮汛看鱼四件事。最后写两人的分别和友谊。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也反映 “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表达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本课在写作上有三个特点:(1)采用倒叙的手法:(2)文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语句,较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3)通过人物的外貌及言行来反映人物特点。是阅读训练的好教材。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些理解课文的能力。但由于这篇课文写作的时间在上个世纪初,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内容上有一定的困难,再加上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这也增加了理解上的难度。老师在讲述本课时,往往不敢放手,生怕有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而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要关心个体差异和个同的学习需求,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意识。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认识到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我们要求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同一个问题,说同一个标准答案,这显然没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样也激发不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学生不仅没有学到知识,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这种教学是得不偿失的。那么,自主、合作、探究就成为我们在课堂上应该新遵照的准则。
三、教学目标的确立以及重难点的突破
鉴于六年级学生的知识技能现状和本组文“让鲁迅这一人物形象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烙印”这一重要的目的要求,我特别对本课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落实点:新课标规定“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因此我制定目标: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通过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同学相互讨论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过程方法指引点:新课程倡导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运用对比、想像、朗读等多种方法,进一步理解文本,真正做到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与作者对话,产生心与心的情感共鸣。
情感态度渗透点:新课标规定,“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是学生初识鲁迅,要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本文通过“我”与闰土的对比,流露出“我”对生活在“高墙大院”中的不满足,以及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渗透着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对封建主义的批判。要让学生体会这些并能升华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学习四件稀奇事,揣摩人物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特点和理解含义深刻句子是本课的重点,而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更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对于如何教会学生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可以采用模仿的方法,让学生亲自去演,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丰富课堂。使学生全员参加都能积极动脑,大家畅所欲言,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
对于如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可以先让学生课下收集写作背景的资料结合其背景加以理解,老师再可以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教学准备:含有图片,重点句段及板书的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课文内容。
四、说教法和学法及理论根据
根据课标提倡人文、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并结合本单元的重点,确定如下的教学方法:我的教学思路是复习字词,回顾课文内容;接着按照学习提示深入学习有关段落,体味少年闰土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总结全文拓展知识。这样设计,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一目了然,学习目的明确了,学生的主动性就被调动出来了。
教学中主要采用自主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运用各种朗读方式来学习,在理解中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讲读密切结合,学生深深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较高。同时,我积极改变以往阅读教学面面俱到、串讲串问的传统做法,以学生的研读为主体;探究发现为手段,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在重点词句的研读中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读思结合,动静配合,在研究中获得了成功的快乐,真正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人。
五、说教学过程设计及理论根据 本课共分两个课时来完成。
第一课时:认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理清课文顺序,给课文分段并命名。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并背诵。
第二课时: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机智勇敢、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感受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理解课文第四段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作者和闰土之间的深厚感情。
在这里主要说一下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复习与回顾课文内容
1.听写词语。在投影中随机批改一名学生的听写,并齐读。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哪部分主要? 3.闰土给“我”讲了那些有趣的事?
由于在第一课时学生已认识了生字词,读通了课文,了解了课文大意,并学了一至四自然段。因此,我一开课的第一个教学环节是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复习与回顾课文内容中导入新课。
(二)、品读四件事,感悟人物特点
1.出示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2.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进行自主学习,老师巡视指导。3.学生汇报,集体交流学习。
师:你从哪些文字中了解到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
(1)雪地捕鸟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语句“这不能需大雪……”
引导学生从闰土的为捕鸟做的准备以及闰土捕鸟时的动作,最后捕鸟的收获体会到
教学伊始,我设计了一个填空:()的少年闰士,开放的填空,给了学生开放的思维空间,激起了学生读文的兴趣和自信。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如何能够让学生既学得有兴趣,他们的讨论又能做到有的放矢呢?我设计的课件是开放而又灵活的,学生说到那就出示那。教师既能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也能及时调整他们学习的方向,既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也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在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后通过交流,学生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感知教学内容,少年闰土的形象就在他们的脑海中凸现出来。我在对重点词句的研读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自己发现特点,寻找最能体现性格特点的地方,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读思结合,动静配合,在研究中获得了成功的快乐,把学生真正当做了课堂上的主人。
(这一部分结合教案、幻灯片来讲
内容为教案的二三部分)以评价代讲,以画代讲,以读代讲,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捕鸟”这一部分时,我用课件演示,同学评价老师的课件做得好坏,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必定会看书。从书中寻找好坏的理由,这样,学生就必须要认真读书,缜密思考,他才能知道并讲得出好坏,这样不仅避免了单调的讲解,学生也学得兴趣盎然。在教学“刺猹“这一部分时,我采用了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生去给读书的同学挑刺,“他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读得好”或者“他哪里读得不好,为什么?你觉得应该怎么读“。这个挑刺的过程,不仅让学生帮助别人理解了文章,同时也加深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真正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在教学“海边拾贝”时,(出示许多漂亮的贝壳课件)我采用欣赏、谈感受来体会闰土的知识丰富,农村生活的丰富多彩。在教学“看跳鱼儿”让学生用多媒体展示画,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三)研读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重点拨亮学生思维过程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合作能探讨出一些问题。但也有他们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这就需要老师在关键处一点,带他们探究,这样课堂就不流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对字、词、句、段的学习也落到了实处。学习了四件稀奇事后,学生对闰土的人物特点有了比较鲜明的印象,但对“我”与闰土之间的感情却没有深入的体会。
在教学突破难点时,对“啊,闰土的心早有无究无尽的稀奇的.....高墙上的四角天空”这句话的理解,需要点拨,在教学这种难点句子时,我在学生充分地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
1、无穷无尽的希奇事指哪些?
2、“我"往常的朋友指谁?
3、高培上的四角的天空“又指什么?为此,我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落实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别带着赞美、钦佩、向往的感情反复读中心句,读中悟情,强化重点训练,营造情感的氛围,使学生的情感与“我”的情感产生共鸣,达到“课将尽而情真浓”的境界。
(四)争辩研读,开放创新
此环节,我以“在当时社会,如果让你选择,你想做闰土还是文中的„我‟”为话题,让学生分正反方来辩论。这样把辩论活动引入课堂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而且使学生的参与变得真情投入。他们的情感、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在争辩、交流中得以反映,充分展示学生的心灵自由,同时争辩是学生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课堂是学生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理应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当家作主站起来。同时,学生在争辩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对当时社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五)课后拓展
我建议孩子们课外好好地去读一读鲁迅写的《故乡》原文。运用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了解人物内心的方法来体会长大后的“我”和闰土的内心活动,然后同学之间交流中年闰土是怎样一个人。将课内的学习方法用于课外的阅读实践当中,达到课内外的有机结合。
(六)说板书
看瓜刺猹
健康可爱 雪地捕鸟
经验丰富 海边拾贝
机智勇敢 看跳鱼儿
聪明能干
简洁而明了的板书,突出教学重点,展现了写人记事一类文章的特点,充分的凸现人物形象。
六、总结
总之,我在体现新课标精神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积极的、努力的尝试。当然,也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比如:如何在开放性课堂学习活动中,真正让全体学生都能各有所获,得到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能力的发展;
在语文积累,有感情朗读指导,教学环节过渡等方面也还需要改进。为了让学生得到发展,我愿努力探索。
第二篇:少年闰土说课
《少年闰土》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少年闰土》,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五个环节说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少年闰土》一文节选自鲁迅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描述了一个知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家的少年形象,反映了我和他儿时有过短暂而真诚的友谊,表达了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全文以忆----盼----见----佩----思为线索分为5段,其中第四段是全文的重点段。
二、学情分析:
六年及上册的学生已基本适应高年级阅读教学,已能够初步养成独立或合作学习课文的阅读能力,对人物描写已有初步的了解,但鲁迅先生的文章中有许多陌生的词语,加之一些语句的表达形式与现在的表达习惯不同,写文章的年代也与当代距离较远,因而,学生对文中的一些语句,表达的含义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需要老师提前安排学生查资料。
三、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特点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
3用讨论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
把握写人叙事类文章的解读方法,体会闰土人务形象的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先生(课件出示鲁迅形象图片)你对鲁迅先生有那些了解?
(2)、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2、质疑问难,释疑存疑
(!)课文按时间写了几个阶段的事情?文章用了什么样的叙事顺序?
(2)课文重点写了几个人?我是什么人?闰土是什么人?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3)课文介绍了关于闰土的哪些事?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吗?
3、带者问题,深入探究
(1)闰土这个名字是怎么样来的?
(2)闰土和我不到半日,便熟识了。第二天他给我讲了好多希奇的事,他给我讲了哪些希奇的事?(课件出示润土给我讲希奇事的课文插图:雪地捕鸟,拾贝壳,看瓜,看跳鱼)
(3)再读读这四件事,从中你觉得润土是个怎样的人?从那里能看出来?(引导学生认识到闰土是个天真,活泼机智,聪明,见识广的农家少年)
(4)和闰土相比。我是怎样的人?(此处重点理解:啊!润土的心理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他们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润土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明闰土的知识丰富。而我和我的朋友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说明我们只能在一个小天地里活动,看不见外面多姿多彩的有趣的世界,闰土知道的事情,我和我的朋友都不知道。)
4、研讨表达,体会写法
引导学生体会是从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去刻画少年闰土的形象的(1)重点处理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两处对闰土的外貌描写。
月夜润土刺查的场景
我和闰土出次见面的情景,这是对闰土的第二次外貌描写:紫色的圆脸,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见人怕羞。构成闰土的外貌特征,从这里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典型的农家少年。
(2)闰土和我的对话部分
再读课文,拓展延伸
让学生再一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闰土和我的交往过程。想象少年闰土的形象。
尽管我和少年闰土家境不同,却结下了纯真的友谊,然而,历尽30年的沧桑
之后,我们还是那么的亲密无间吗?如果想知道请同学们课下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相信你会有更大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
1、课后再次读熟课文
2、阅读鲁迅的作品,写一篇读后感
第三篇:《少年闰土》说课11-11
冀教版五下《少年闰土》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课文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少年闰土》是本组教材的第一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一单元的五篇课文以“流连童年”为专题进行编排。向我们讲述了童年——幸福而纯真的美好时光。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学生在阅读这些生动有趣的故事的同时,感受童年的美好;二是学生要懂得在阅读的时候既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又要注意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少年闰土》写景优美,场面生动,作为本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如果能够借助它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实现教材的编写目的,将会为以后叙事类课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尤其对于后面《偷瓜》这一独立阅读课文的学习,更具有示范的作用。
2、课文内容分析
《少年闰土》一文节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描述了一个知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家少年形象,反映了“我”和他儿时短暂而真诚的友谊,表达了我对闰土的怀念之情。全文以“回忆——初识——相处——离别”为线索分为四部分,其中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点,通过描写童年有趣的四件事:雪地捕鸟、看瓜刺猹、海边拾贝、沙滩看跳鱼儿,展现了童年生活的美好与快乐。
本课在写作上有三个特点:(1)采用倒叙的手法:(2)文中有许多含义深刻的语句,较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3)通过人物的外貌及言行来反映人物特点。所以教学中要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阅读描写闰土外貌、动作、语言的段落或句子,体会作者抓住人物特点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下半学段,学生已基本适应高年级阅读教学,已能够初步养成独立或合作学习课文的阅读能力,对人物描写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但鲁迅先生的文章中有许多陌生的词语,加之一些语句的表达形式与现在的表达习惯不同,写文章的年代与当代距离较远,学生对文中的一些语句,表达的含义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需要提前布置学生查资料。
三、学习目标: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该课时教学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少年闰土的特点,学习抓住人物特点(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人物的方法。
2、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多种方式(联系上下文、借助背景资料、抓住关键词等)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闰土是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活泼可爱、见多识广的农家少年,感受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方式(联系上下文、借助背景资料、抓住关键词等)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难点:了解少年闰土的特点,学习抓住人物特点(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人物的方法。
四、说教、学方法
教法:
1、以读代讲法:在新课程标准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由此可见有感情朗读的重要性。而这篇文生动有趣,闰土新鲜美好的童年生活,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的,通过反复朗读,加深理解。
2、朗读激情法
在指导朗读时引导学生走进人物内心,想象当时有趣的场景,同时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3、想象画面法:学生在头脑中想象文章具体事例的画面,使自我身临其境。学法:
1、读悟结合法:在读中感悟,以读促悟,以悟升情。
2、搜集资料法:搜集课外资料,相互交流,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五、教学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帮助学生架设生活与文本的桥梁激发他们的情感体验,并参与其中,推动他们去深入的感受。因此我设计的这样的教学过程:情境导思、问题探究、交流点拨、巩固发展。
(一)情境导思,引出闰土
在这一教学过程,我主要设计两个环节:
1、出示鲁迅照片,师生交流鲁迅资料。引出课题。
2、出示“月下看瓜刺猹”图,教师在配乐中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图画的内容引学生入境。介绍图中的少年就是闰土,引出课题。并让学生谈谈鲁迅笔下的闰土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问题探究,走近闰土
学生默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之后,让学生首先自主探究,思考:在闰土和“我”的对话,中有哪些有意思的事?勾画出相关句子并批注,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心得。自主探究使学生能独立思考,探究问题有主见,能总结提炼学习所得。而小组合作交流,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的体会会愈加深刻,愈加完善,使小组合作不流于形式。
(三)交流点拨,走进闰土
这一教学过程,是突破教学重点的重要一环。这一过程指导学生的自我探究,合作交流,通过教师的精准点拨,让学生的理解更深入。
鲁迅先生笔下“我”印象中有意思的四个场景:看瓜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展现了少年闰土的形象。因此在交流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的理解,分析典型场情,典型事例。
如:交流“看瓜刺猹”
首先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透过文字想象并描述画面。然后教师采用语言和动作引学生入境:
(手往天上指)你看到了什么?(一轮金黄的圆月)
(双手左右分开)你还看到了什么(海边的沙地上种着一望无际碧绿的西瓜)
(手握钢叉状)迷人的月光下,碧绿的西瓜地里,你看到了闰土在干什么?(尽力刺猹)进而指导朗读,读出闰土的机智勇敢:多么迷人的月夜,多么勇敢的少年,听着闰土的话,我的心呀早已飞到了一望无际的瓜地里,虽然我并没有亲眼所见,但闰土看瓜刺猹的情景已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当中,出示“月下看瓜刺猹”图,齐读第一自然段。
接着引导学生感悟人物性格:透过文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少年闰土?(机智勇敢)最后感悟作者的写法:用动作描写表现闰土机智勇敢。再如:交流“雪地捕鸟”
先让学生朗读相关语句,之后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再采用“情境渲染、联系实际、引入背景资料、对应比照”等多种方法理解感悟、入情入境朗读。进而感悟作者用连续动作的表现闰土机智能干的人物形象。
这样“移情入文”,进行感情朗读,读悟结合的方法,使学生逐步深入到闰土的内心世界水到渠成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也体会到作者的描写人物的方法。但是对于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仍是个难点,仍需教师精准的点拨。
如课文第17自然段:
啊!闰土心里又无情无尽的稀奇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引导学生谈谈理解并质疑,学生可能对“四角天空”的理解有困难。
首先出示“四角天空”图片,让学生对比想象:庭院深深,高墙耸立,这就是四角的天空,当闰土在干那些稀奇事的时候,“我”又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呢?
当闰土在雪地捕鸟的时候,我在——书桌前读书 当闰土在海边的拾贝的时候,我在—— 当闰土在看瓜刺猹的时候,我在—— 当闰土看跳鱼儿的时候,我在——
接着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然后教师小结:“我”就像一个井底之蛙,仰望着天空,没有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我”饱读诗书,但生活却是单调的,狭窄的,没有闰土的丰富,作者这样对比的写是想衬托出闰土的见多识广。进而指导感情朗读。
(四)巩固发展,学以致用
选择一个给谁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在头脑里面画一幅类似“闰土看瓜刺猹”这样的画面,用本课学的写法写下来。
六、教学效果预测:
这节课我和学生一起走进了语言文字,感受了少年闰土童年的稀奇事,我们又一起走出了语言文字,带着对童年的热爱走向生活。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真实、朴实、扎实,将是我追求教学的最高境界。
板书
少年闰土
看瓜刺猹
机智勇敢
雪地捕鸟
经验丰富
海边拾贝
见多识广
看跳鱼儿
聪明能干
第四篇:《少年闰土》教案
少年闰土(第二课时)
湖北省当阳市东门小学赵玉莲
设计理念:
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阅读语言文字,从中领会感悟写作方法与技巧,课件出示重点、难点内容,即节约时间,又生动、形象、直观,有助于更透彻地理解,从而达到学以致用。充分利用电教媒体,省时省事,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流程:
一、上节课内容回顾,导入新课
师述:上节课我们运用多种方法理解了文中的重点词语,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并重点学习了作者对闰土的外貌描写,从中体会到闰土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农村孩子。
课件出示课题。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和闰土相处时,他向我讲了那些事?
出示课件:雪地捕鸟夏日拾贝月夜刺猹潮汛看鱼
二、研读课文,体会闰土个性特点,学习写法
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中所写的四件事,从以下两个方面去体会,感悟
课件出示:
1、从闰土所讲的这些事件,你体会到他是怎样的孩子?从哪里体会的?
2、你学到了哪些可以借鉴的写人方法?拿着笔,把
你的体会感悟在书中批一批,重点词句画一画。
学生轻声读完课文后用笔在书中圈点批画,老师巡视指导,了解情况,个别同学进行指导。
(一)理解人物形象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很扎实,请把你们的学习成果向大家展示。
(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适当引导,主要体现在朗读技巧和闰土个性特点上。)
1、雪地捕鸟
出示课件:重点词带点的这段话(下了雪……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
通过朗读体会闰土个性特点:聪明、能干
2、夏日拾贝
师生对话体会闰土个性特点:知识丰富
3、月夜刺猹
通过重点朗读体会闰土个性特点:机智、勇敢
4、潮汛看鱼
师生对话体会闰土个性特点:见多识广
课件出示:闰土性格特点:聪明、能干、勇敢、见识广
(二)体会人物语言特点
师:鲁迅先生是通过什么形式把这么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示在我们眼前的呢?
师生对话明确闰土话多,我的话少,充满好奇。
同座之间扮演我与闰土,点两名读书能手做示范朗读,其他同学充当小评委,点小评委评议。
三、研读重难点句子
师:听了闰土讲的这么多新鲜事,我感受如何?请找出来,自由读一读。
课件出示: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第16自然段)
1、指名读。
2、你体会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课件出示几个词:羡慕、佩服、向往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四、总结本课收获
师:是啊!闰土的生活是多么丰富有趣啊,鲁迅先生用他的生花妙笔向我们描绘了一个健康、可爱、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少年闰土的形象,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既了解对文章内容的收获,也可说学到的写人方法。
五、知识迁移
学习本文对人物进行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和具体事件的叙述,选取一两种方法写一个熟悉的人,如父母、老师、同学。
第五篇:少年闰土教案
17、少年闰土
中心小学 六年四班 李春运2012.10.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闰土给我讲了那四件事。
2、通过闰土的动作、语言,体会闰土的性格特点。
3、体会与闰土交往后“我”的感受。
4、模仿课文的写法,剪画写自己的一个朋友。
教学过程:
一、古诗背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复习提问:
1、听写生字词: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扭、胯、套、窜。
2、复习写作思路:
本文通过(),表达()。围绕这一中心思想,课文先写了(),再写了(),最后写了()。其中重点写了(),因为()。
3、背诵第一自然段;回顾闰土的外貌特点。(板书)
三、导入新课,交代重点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少年闰土》。
2、本节课的重点是抓住闰土的动作、语言,体会闰土的性格特点。
四、阅读理解:
1、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找一找闰土给我讲了哪几件事?
汇报并板书:(1)、雪天捕鸟;
(2)、夏日拾贝;
(3)、月夜刺猹;
(4)、潮汛看鱼。
2、细读这四件事,第6到16自然段,想一想:闰土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这些地方主要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板书要点。
3、体会与闰土交往的过程中“我”的感受,并进行造句练习。
4、回读全文,整体感悟。
五、剪画写:
1、导入:鲁迅对少年闰土的描写可谓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其实,我们身边也不乏少年闰土这样的朋友或伙伴。我们能不能也像鲁迅这样来写一写呢?
2、检查、展示课前布置的剪画作品。
3、结合自己的剪画作品,想一想:这个朋友的什么特点?你想通过哪些具体的人物描写来突出他(她)的这一特点?然后动笔写一写。
4、展示读文,注意点评。
5、课后作业:修改剪画写作文,并誊抄到作文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