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复习阅读理解教学反思[大全]
高三英语 黎志晖
学生在做阅读理解事实细节题时的常犯错误及解决方法指导
这周课堂的主要任务是阅读理解的解题技巧指导。阅读理解题是高考备考的“重头戏”,因为它占到了40分,是全卷分值最大的一道题。在题型设计上,包括词义猜测题、细节理解题、推理判断题、主旨大意题等几大题型。其中,细节理解题是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中占比重最大的一类题型,这类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事实细节的理解。二轮复习书中对细节理解题的指导都很充分,但我在指导学生时发现他们有几个常见的误区,于是就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指导。
错误1:没有找出题干的关键词。不找出题干关键词便无法“顺藤摸瓜”,便无法定位。
错误2:没有在原文中寻找答案并画出来,无法找到定位,也无法查读相关信息。
错误3:还停留在看复现词选答案的阶段,没有注意语义的转换。针对以上三钟错误的解题思路,我重点给出了以下的技巧指导:
1.养成“涂涂画画”的习惯。凡阅读必拿笔在手,划出题目或文中关键词和解题句。
2.运用定位法。即根据题干或选项中的线索词从原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与选项进行比较从而确定答案(此时要特别注意一些常见的同义转换)。
3.注意同义转换。指导学生注意正确选项的特点,不要看见复现词马上选,那个通常是陷阱。正确选项的特点:
正确选项一般都会在原文基础上进行改造。常用方法就是同义词替换或释义,即把文中语言(词汇和结构)改头换面,来表达相同的意思。
干扰项特征
1)无中生有:凭空捏造原文不存在的细节,以迷惑和干扰考生。
2)常识干扰:干扰项是一些基本常识和我们对社会、生活等方面一些问题的一般看法和认识,虽然符合客观现实,但并非文章所提及的。
3)偷梁换柱:这是细节题干扰项最常见的方法。干扰项利用了原文的一部分结构和词汇,但在一些位置换掉个别词,造成了语义的变化。解题思路:
1)返回原文。每一个选项都应力争返回原文,不能通过印象进行判断。首先要找出文中哪一部分与其相关,同时要在文中找出一个词、一个句子、甚至是一组句子来直接或间接证实自己的选择,切不可用与文章无关的细节来作为证据。
2)对于比较直接的细节题,有时不必通篇细看原文,而常常可采取 “带着问题找答案”的方法。先从问题中抓住关键性词语, 然后以此为线索,要快速辨认和记忆事实或细节。特别提示:
细节题中,选项在意思上与原文相同的,才是正确的, 而不一定是与原文几乎一字不差的。
经过这样的指导和训练,学生解答细节理解题的准确率大大提高。
第二篇: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学反思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学反思
福泉四中
孟信炎
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在复习中,我有许多困惑希望与各位同仁商榷,以期得到各位同仁的不吝指正,便于下一步得到高效的复习成果。
首先,单纯的复习知识点,学生感到非常的枯燥乏味。针对此情况,我及时的调整,适时的进行例题讲解,让学生进行单元训练,经过检查后,让学生分别讲解做题的思路。选择题指导学生讲清选择与不选择的原因,然后教师进行评价。学生讲解分析正确的,及时鼓励表扬,分析讲解错误的,适时给予指正。经过一段时间的体验,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
其次,解答非选择题时,学生答非所问。针对此困惑,我是这样处理的,先让学生读设问,最好多读几遍,熟知问题所问,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还是生活与哲学的内容,用到哪些知识点。然后让学生看材料里的内容,找出与知识点相关相匹配的内容并一一对应,没有对应的知识点的内容进行舍弃。最终将一一对应的内容进行语言的组织提炼,形成答题的要点。整个过程,需要请学生进行锻炼,尤其是答题语言的组织,最好一问,请两三个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再次,记得住知识点,但不会进行知识迁移。针对这种情形,我是这样处理的识,讲解题目时,让学生适时参与,及时看清学生的问题所在,择时纠正。
最后,时事热点,如何设问。针对这种情况,我及时收集时事热点,让学生尝试设问,并且说出来与同学共享。例如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让学生试着设题,有的学生设问,抗战精神在新时期有何具体内涵?根据抗战胜利纪念日提出的裁军30万,中国如何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总之,一轮复习对于普通班来说,尤其是艺术班至关重要,对于以上问题,我的所思所想或许对于各位同仁来说不足为奇。但是,这些方法是我的一点经验之谈,期望得到同仁不吝指教。
第三篇:高考政治复习教学反思
第二轮复习是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强化、巩固的阶段,是考生政治能力及政治成绩大幅度提高的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高考的胜败。指导思想是:巩固、完善、综合、提高。巩固,即巩固第一轮复习成果,把巩固“三基”放在首位;完善,即通过专题复习,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综合,即在训练上,减少单一知识点的训练,增强知识的连结点,增强知识交汇点的题目,增强题目的综合性和灵活性;提高,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加强高考研究,把握高考方向
随着政治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高考命题也在逐年探索、改革,命题的方向愈加突出考查能力,所以研究好高考,尤其是把握好高考的新动向,搞好高考复习,不仅能为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应试能力和高考成绩,而且也必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研究高考要研究大纲和考纲,要研究新旧考题的变化,要进行考纲、考题与教材的对比研究。通过对高考的研究,把握复习的尺度,避免挖的过深,拔的过高、范围过大,造成浪费;避免复习落点过低、复习范围窄小,形成缺漏。
有效性的设计政治复习课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在新课标“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要求下,怎样进行政治复习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设计?我认为应该注意“一定、二点、三略、四化、五思”。即:一定,就是要对复习课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位;二点,就是复习课上要点明本节课的两点--------重点和难点;三略,就是上复习课要把握三个策略;四化,就是上复习课时例题、习题的选择要优化,教学过程设计要细化,学生参与要全体化,课堂小结要具体化;五思,就是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后的五思考,思规律、思多解、思变通、思归纳、思错误。
第四篇:XX高考二轮复习英语教案阅读理解
XX高考二轮复习英语教案阅读理解
XX高考二轮复习英语教案专题十九阅读理解【专题要点】阅读理解题考查的不仅是考生对整篇的把握能力,还考查了他们快速扑捉信息、准确理解特定细节以及复杂句子的能力;考生不仅要理解表层意义,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的表层去合理判断、挖掘的隐含意义、延伸意义。这是对考生能力、智力、心理的一个综合检验。具体要点如下:1主旨大意类;2细节理解类;3推理判断类;4词义猜测类;观点态度类等五大要点。【考纲要求】考纲对考生阅读能力的要求:1.要求考生能读懂一般性话题,且生词率不超过2%的简短文字材料,如公告、说明、广告以及书、报、杂志中的简短。2.要求考生能够做到以下几点:理解主旨大意;寻读具体信息;识别不同文体特征;根据上下文提供的语境推测生词词义;作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理解文段的基本逻辑结构;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理解文段的文化信息。新标对对高中英语阅读技能的要求:1能识别不同文体特征;2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3能理解阅读材料中不同的观点和态度;4能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从多种媒体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除教材外,外阅读量累计达到30万词以上。【教法指引】教师在引导学生突破阅读理解题时可以从高考命题方向和该题选材特点对学生进行训练,在训练中点拨技巧,在训练中提高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具体说:1阅读理解作为高考英语中最重要的一种题型,题量最大,所占分值也最多。此类题型是全面检测考生接受书面信息和反馈能力的重要标尺。高考阅读理解要求考生在3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完成对4~篇短文的阅读理解并作出解答。用来考查考生的以下几种能力:1)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2)考查考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社会文化意识;3)考查考生辨认、捕捉和归纳细节信息,并通过字面意思对中心思想、作者的写作目的、意图、态度以及的行文特点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4)考查考生的阅读速度与词汇量。近些年来,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着重检测考生对语篇的整体把握能力、根据所提供的语境进行语篇分析的能力以及综合利用有效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涉及较低能力要求的事实性和细节性的考题虽仍是考查重点,但词义猜测、推理判断和主旨概括等深层次试题也占很大比重。2.高考阅读理解中的选材特点:1)所选材料均于实际生活,其内容与社会现实保持较高的一致性,强调了语篇选材的真实性,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行文表达常使用比较正式的书面语言;2)语篇题材分布比较均匀,题材丰富多样。阅读语篇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等文体。内容涵盖日常生活、人物、社会、文化、史地、科技、政治、环保、经济等诸多领域的热点、焦点问题。3)高考阅读理解持续保持较大的阅读量,要求考生在特定语篇中有目的地获取信息。另外试题材料含有较高的词汇量,增加了试题的信息含量,体现了新标的理念。一般4-篇阅读题阅读词汇量控制在1000词左右;4)阅读材料的原汁原味越来越浓厚,体现了现代英语的特点,阅读材料的文化含量加大,的行文风格更具英语语言的特点,的遣词造句也更加地道,许多考生通常要反复阅读才能读懂。3点拨阅读技巧,在练中领悟,领悟中训练,技巧能力并进。
第五篇:复习教学反思
复习教学反思
复习教学反思1
今天,我上了一节数学复习课,这节课我们把学过的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通过复习,让学生经历系统整理和复习所学数学知识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似内容之间的差异。同时,这也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的渗透,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整理与复习的能力,
通过对所学内容的复习,我发现学生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学生们多是机械记忆,缺少灵活的思考。二是,学生不能认真的审题,甚至有的同学不会审题。三是,学生们不能够细心的做题,直接导致学生做题的正确率小,影响学生的自信心。总体来说,学生们在面对复习所学过的知识过于马虎、粗心大意,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重点去培养他们对待问题的耐心和细心,引导他们能够认认真真的`去学、去做。
通过这次复习,我发现了很多值得反思的问题,有待于今后改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准备把做好复习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策略,并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安排“每日一题”的练习,拓展书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确保学生扎实、有效地学好知识。
=
复习教学反思2
教学反思行为,如同教师的研究、示范、指导、应答行为一样,是教育活动中教师全部教学行为之一,也是现代教育的特征行为。教学反思有助于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学习适度地调控,使不尽相同的学习过程在合理的教学方法支持下,得以包容并相得益彰,教学反思是教育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改的客观要求。那么,教学反思有哪些策略,哪些途径,应当把握哪些度呢?
一、合理的教学反思要看是否关注创新的教学方法
教学系统论认为,现代教学已不再是简单零碎的教给学生知识,而是帮助其建立学科系统设计观念,使之学会自主学习。现阶段的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对探究性教学(重展示、重设疑、重建模、重人格魅力)的认识和掌握还有一段距离,而学生的研究性学习(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的行为还远未形成。因此,要适应课改要求,教师应在手段多样性、过程自主性、目标发展性、形式新颖性前提下,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以“34个省级行政区”(《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为例,该片段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法中的讲述法组织教学则效果不佳。从教学方法创新角度出发,教师尝试以“快乐教学”中的`巧用游戏法,采用多媒体技术制成“中国政区拼图”,引导学生开展拼图竞赛活动,寓教于乐,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活化了课堂教学。具体操作如下:
二、合理的教学反思要看能否处理好抓双基教学与引导研究性学习的关系
巴班斯基指出,教学过程作为一个系统,必然存在着优化过程。一方面教师应通过精心挑选教育内容,严格设计教学方案,抓好双基教学;另一方面应当明确,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掌握某项知识技能不是终极目标要求,关键要看他们能否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能否在不同学科知识相互整合中诱发灵感,从而有所发现和创造。“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3节地图)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分析下列变化过程入手展开探究活动:①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就越小,表示的内容也越详细;反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就越大,表示的内容也越简略。②若需要一张内容详细武夷山市地图,则需要用大比例尺;反之,则需要用小比例尺;③师生共同走出教室,带着皮尺实地测量学校篮球场的长和宽,记录数据后回教室进行交流与讨论,具体过程如下:
复习教学反思3
本节课是第七章力学的一节课,以及下章的压强和浮力等内容构成了初中物理的力学知识体系。因此,本节课的内容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力的概念是物理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学好力学知识的基础。然而力的概念十分抽象,要使初中学生真正建立起力的概念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要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逐步加深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学生在学习完声学、光学等内容后,对初中物理的学习方式已经有所了解,即从实验入手---然后总结规律---最后落实到解决问题。所以,本节课力求能使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有新的发现。
本节课的设计
一,从神舟七号的发射谈起,从最前沿的物理学知识中引出最基本的物理学知识,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力学的神奇。首先播放了神舟七号从发射到返回地球的录像,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然后提出问题:
1, 火箭升空为什么是向下喷射火焰?
2,神舟七号的宇航员在太空中为什么能飘起来?
3,飞船的返回舱要使用耐高温材料,从而避免与空气摩擦产生的热量烧毁飞船? 4,是什么力量是飞船落回地球?
5,为什么返回舱落地前要打开降落伞?
这些问题的提出,虽然学生在没有学习力学之前无法回答,但是通过学习,这些谜团就将慢慢被打开。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把学生引入力学知识的海洋,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探索,教给学生游泳,而不是简单的递给学生一个救生圈。
二,总结录像中的简单力学知识,总结归纳出力的概念。
1,火箭向下推动空气,
2,空气向上推动火箭,
3,宇航员推开舱门。
引导学生总结出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同时前两个问题的提出也为下面讲解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埋下伏笔。
然后紧跟两个问题:
1,一个物体能否产生力的作用?
2,是不是只有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两个问题的解决采取两种不同的方法。
第一个问题通过阅读一个小故事(有一天,张飞要与关羽比力气,他提出:谁能把自己提起来,谁的`力气就大。说罢,他用双手紧抓自己的头发,使劲向上提。尽管他使出了最大的力气,憋得满脸黑紫,甚至把头发都拔掉了一大把,结果还是不能使自己离开地面。)来让学生理解。这个故事的理解如果展开应该是内力相互抵消的原因,但是这里就事论事,只要求学生解决--是不是一个物体就能产生力的作用。学生读完会心一笑,不需要老师再多说什么就轻松地理解了这一知识点。所以,问题的设置一定要化难为易,让问题在最适合的时间出现,往往能够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第二个问题的解决用的是实验探究法,也是物理课上最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学生提供器材,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完成探究。
三,通过观察录像讲解力的作用特点,和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作用特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通过滑板上的人推墙录像讲解,学生很容易接受。紧接着提出问题:人走路的时候为什么是向后蹬地?加深学生的理解,进而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例如引体向上、俯卧撑等等都是利用了力的作用特点。
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条,这里做了细化。先通过踢足球的录像让学生总结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然后通过放大的录像让学生看到,在力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同时也在使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反思一下,感觉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有得有失。比较好的一点是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形变我们看不见?然后让学生观察玻璃酒瓶的形变可以用细玻璃管中液面的变化来放大,继而联系前面声学中的几个实验,让学生理解物理学中的研究思想—转化法。
复习教学反思4
今天,我上了一节复习课,复习课一直是困扰我的课型,我也知道,复习对学生的重要,但他们在反复做题中已对它厌倦了,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决心把自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针对这一阶段的内容制作一张《数学手抄报》。
《数学手抄报》分为四部分:知识仓储站、提示台、演示台、补给站四部分内容,其中知识仓储站是这一单元的知识点;提示台是这一单元易错的地方;演示台是根据知识点列举题型;补给站是对内容进行补充。当早上我走进教室,学生马上围过来对我说手抄报怎么样了,我望着孩子仰起的小脸,和手中那一幅幅精美的手抄报我肯定的点点头,课上我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交流补充,再全班汇报展示,没想到效果出其的好,学生对这一单元内容知识点抓得牢,题型出得全,而且平时枯燥的复习课学生也愿意上了,看来这张手抄报真是解决了很大问题。
下课了,看这孩子们还在意犹未尽的讨论着,我发现这才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教学。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中放寒假的时间就快到来了。通过我和孩子们的共同努力,我们按计划完成了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并进行了全面的复习。数学五年级上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负数的初步认识、多边形的面积、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加法和减法、小数乘法和除法、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解决问题的策略、用字母表示数。在本学期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掌握较好的板块是负数的初步认识、小数加法和减法、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学生基本过关的部分是多边形的面积、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乘法用字母表示数、组合图形的面积、小数除法、解决问题的策略这几个部分学生的问题最大,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我重点从这几部分上下功夫。引导后进生进行复习,我主要是让他们从做简单的题入手,从而使他们树立起把学习搞好的信心。在复习的过程中我还经常让学生进行反思,让学生反思自己在本学期的整体学习情况,对于自己那些内容还需要巩固,列出清单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整理与复习中主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在整理与复习中自我评价和反思自己在本学期的整体学习情况,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学习上成功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怀。在复习中,我还让学生多加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发现错误并及时纠正的良好习惯。
复习教学反思5
真实的教学情景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和不确定的,应该面对学生真实的认知起点,展示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真实的课堂不能死抱教案,一问一答,真实的课堂更不能课前操练,课中表演,少数参与,多数旁观。有效的课堂追求简单和实用。专家说:“应该让学生学简单的数学,学有趣的数学,学鲜活的数学。”具体说就是让学生用简单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不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鲜活的数学,而不是只动口不动手,只计算不应用。教师不仅是组织者和引导者,更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和真诚的朋友。好的数学教师应该善于营造一种生动的数学情境,一种平等的对话情境。课堂之所以充满生命活力,就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课堂教学的价值在于每节课的不可预设,不可复制。
尽管如此,我仍然觉得,课前的教学设计依然十分重要。因为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和周密设计,就不会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和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
我将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上好每一堂数学课,做学生喜欢的数学老师。
本节课我根据教材编写意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运算定律的巩固与复习活动。这次的数学活动基本完成了预设的学习目标。上完这一课我收获以下几点
1、及时帮助学生梳理思路,掌握运算的基本步骤。
在教学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乘法结合律比较困难,会出现表达不够严谨的现象,此时,我引导得不够巧妙,有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的意图。另外,在归纳总结探索计算步骤时,学生归纳得较为迟钝,是否前面的计算经历对学生而言不够深刻。在总结过程中,要注意复习过程的科学性。
2、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体验。
在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直接让学生进行简便计算,而是通过填空的形式进行比较,你比较欣赏哪一种,使学生初步感觉到运用乘法定律可以简算。在此基础上出示习题,这样学生是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真正感受
到运用运算定律的优点,可以培养优化意识,让更多的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运用定律进行简算的欲望,从而再次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3、提供主动参与的条件,促进教学资源动态生成。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依据教材给的例子,通过观察,发现规律,再进行模仿练习,课堂沉闷乏味。首先,通过教材重组,呈现教学内容结构,学生在感性认识上获得了基础,从而为进一步运用定律奠定了基础。其次,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教师启发学生用抽象的算式来举例验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师生、生生多向互动,人人体验运用规律的过程。第三,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课堂中获得的信息进行判断和辨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因此,课堂上体现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拓性,出现了许多令教师意外而惊喜的`资源。如有的学生提出:乘法结合律不仅是三个数相乘,还可以是四个数相乘。另一个学生提出:两个数相乘也能运用乘法结合律的例子等。
4、捕捉和利用教学资源,促进教学过程动态生成。
当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产生多种教学资源时,教师能否及时捕捉,给予准确、即时的判断,并且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教学,促进教学资源的再生成与提升,不断推进教学过程,显得尤其重要。课前,考虑学生在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课上,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思维方向,即时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行为,促进课堂教学过程不断动态生成。及时促进学生的思维提升到更高的层面,进行思维的聚合。学生学会迁移,学会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从而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把课堂教学再次推上新的"**"。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深深体会到:一个真实的教学过程是不可预设的,而是一个师生等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师应多关注学生,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使课堂成为一个资源生成和动态生成的过程,成为促进师生生命共同发展的场所。
复习教学反思6
开学已经有两周了,作为一名新教师,我觉得我得跟孩子一起成长,每天收获一点点,每天努力着进步一点点,多向同事和有经验的前辈学习,向他们看齐。但是,我也认识到自己在汉语拼音教学上还有很多不足,主要问题如下:
一是对拼音教学的要领尚未体系化。在我上复习课中出现了很多错误。听课领导和指导老师都给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比如在声母教学环节,在引导孩子发音过程可能只是一味地很心急想让学生读会,却忽视了声母发音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
二是对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把握不准。由于对课文的认识不足,在实际上课环节很难对拼音知识驾熟就轻,总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分不清重点和难点,这是很致命的错误。
三是对学生的课堂反应无所适从。总是一味迎合,很少发现孩子提问背后的知识漏洞,也很少有课堂应急智慧。在以学生为本的课堂中,老师本应该做好明确的引导工作,让学生在知识的殿堂里尽情遨游,而我在这方面是远远不足的。
四是课堂纪律没有控制好。对于刚刚处于幼小衔接的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往往还没有做好适应小学生活的充分准备。但是,在这个过程,我也并没有充分发挥一个班主任老师应有的威严和领头羊的职责,这是我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需要大大提升的空间。
五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情景性不够强。在学生为本的课堂里,老师扮演的角色是一个能带领孩子进入游戏空间、故事情景的大孩子,我个人觉得自己缺乏用儿童的语言来传述我的课堂指令。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不强,很多孩子会因为课堂没有吸引力而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另外,在多媒体制作上面,由于个人水平有限,制作的课件也就显得有些生硬,没能真正实现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宗旨。
针对以上的五大问题,我将采取多举措,多学习,争取能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些许的提升,非常感谢领导、指导老师和各位同事的帮忙和热心指导。
首先,在以后的汉语拼音复习课环节,应该做到有详有略,整个课堂掌握有张有弛。课前做下上课准备儿歌,让孩子做好进入上课环节的准备,课间可以插入适应本节课的儿歌操,既缓解孩子的疲劳,又能使孩子们重新以旺盛的状态投入课程的学习当中。对于本节课的重点,应安排大量时间让孩子去吸收,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帮助掌握知识点。对于课文中的难点更应该多琢磨,以有趣生动的课堂情境导入,让孩子在游戏中接收信息,收获知识。
其次,对汉语拼音自己要多下功夫,多钻研,多虚心请教。向骨干教师学习汉语拼音这一块的'独特的教学模式,慢慢摸索适合学生学情的,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课堂学习模式。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学习汉语拼音教学中常用的寓教于乐的各种课堂小游戏,利用各种课堂小儿歌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慢慢培养一年级小学生应该有的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最后,要多向其他教师请教,学习他们丰富的课堂管理制度。一个班级是极为需要良好的制度机器做保障。我既要积极学习,踏实认真地做好记录,又要结合我们班的学生特点,建立一套完善的课堂制度,使学生能够用制度监督好自己、管理好自己,让每个孩子在这个班集体中认识到自身的作用和应尽的职责,从而向课堂去要纪律,保障课堂学习有序进行。
复习教学反思7
时间过得真快,期中考试的脚步已经悄然而至。我们各个年级组的复习迎考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我更是不敢怠慢,合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制定好了严谨的复习计划,单元复习、专项复习等,还想出了好多了鼓励性措施和不同的复习花样以应对学生产生的疲倦和麻木的做题心理。以下我将从几个方面谈一下我在这一阶段复习教学中的一些经验。
在进行整体复习之前,我先做好单元的复习,把学生已经淡忘的基础知识重新梳理,反复练习,强化记忆。因为这些基础知识学好了,才能为灵活变幻的题型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
紧贴课本,在进行单元复习的同时,我不忘以课本为根本,将书上的题目让学生做到百分之百的会做,只有将课本知识掌握了,我相信万变不离其宗,总不会考低分的。
加强对课本外知识的练习。数学不同于语文这个学科,不是读读背背就能取得高分的,它要靠反复练习,用笔去计算,并且不断见识新题型。试卷上有好多题型包含的知识点是学生的易错点,也是单元的重点和难点,这些题目课本上是没有的,只能通过试卷让学生了解这些题型,不会做不可怕,只有尝试去做了,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和老师的详细点拨和讲解,学生基本上是能掌握的。
做好记录。每张考卷测试过后,我都会做好详细的记录,出错的是谁,进步的是谁,退步的'是谁,哪个知识点是共性的出错,哪个是个性的出错。针对不同的情况,我都采取不同的措施以达到提高整体成绩的教学目的。我想,辛苦自己一人并不可怕,为了孩子,我值得!
以上就是我近阶段复习的经验,虽浅陋却真实有用,我会继续努力,争当先进,不让自己落后,更不让班集体和年级组落后!
复习教学反思8
我在散文教学方面认真做了反思并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在此与同仁共飨。
复习课是对所学内容进行一个系统地复现,巩固与内化的教学活动,同时,它又是一个有针对性地诊断教学。通过一定的复习,老师应解决一些学生混淆不清的知识,弥补一定的知识漏洞,并帮助他们建构起自身的知识体系。所以,我觉得在复习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和重组是必要的。我们需要总结出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提炼出知识点的重中之重以及罗列出学生容易犯错的知识点,然后重组教学内容,经过这样的筛选之后,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课堂教学也更为有效了。
内容确定了,我们就要找准教学切入点,能在问题症结处对症下药,使学生更好的理清知识联系,帮助他们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比如,把动词的不同形式作为教学切入点展开教学,然后展现使用这三种结构的不同句型,最后要求学生柔和这些句型进行表达,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这样教学思路更为清晰,学生在建构知识体系时也更容易了。
复习课既然是对所学知识的复现,那势必会存在一定的重复,而重复教学却是教学中最忌讳的,因为学生生性好奇,他们热衷于新鲜的事物,一旦一样东西重复两次以上,他们就会感到索然无味,失去学习兴趣。既然学习内容上的重复是不可避免的,那我们就应该尽量减少在教学方式上的重复。通过多种渠道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学生资源,课本资源及多媒体资源,采用比一比,赛一赛,说一说等多种方式开展活动,而且内容都是非常贴近学生生活,能够引起他们的学习共鸣。
在复习课上增加适量的笔头练习是必要的。一方面,写作能力也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之一,另一方面,适当的笔头练习可以及时向老师反馈学生的学习状态,便于老师及时调整以下的教学步骤。讲练结合,精讲精做,针对主要教学内容设计习题,在习题设计上充分考虑到了层次性,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操作过程中,即讲即练即反馈,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与困惑。
一、我们过去的散文教学存在误区
1.教学模式的误区。一般来说,教师还是按照介绍写作背景、介绍作者和文学常识、指导学生分析作品的层次结构、概括主题思想、分析写作特点(比如:形散神不散的特点等)这样的环节来教学文学作品的。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导王荣生的报告《散文教学及连带的问题》。王教授指出,当前中学语文散文教学中,往往将散文这一特定文本的特性忽视甚至模式化。王教授的话振聋发聩,令人醍醐灌顶。
2. 散文解读方式的误区。流行多年的重讲解、重分析的“讲读教学法”依然占据语文教学法的主导地位,语文课没了语文味儿,文学课没了文学味儿。往往把作者个人化的言说对象等同于外在的言说的对象,这是散文教学中极大的误区――“学生散乱的找东西,老师额外的`讲东西。学生活动了一番,老师展示了一番。”用王教授诙谐的说法便是“荒了自己的地,乱耕别人的田!”
3.对散文认识上的一些误区。比如“形散神不散”特征的认识问题。袁振国先生认为,这个观念有时代(60年代)的烙印,是对杨朔为代表的一批散文特点的概括,抑或说是不确切地概括。再如“以小见大”的写作特色问题。“小中见大”不是所有散文的共同特点。“小”和“大”,有时很难界定,因生活琐事或微小现象触发的人生感悟,不同于过去所说的宏大主题,倒是更像古典文论中的“起兴”。再如《背影》、《荷塘月色》这类散文,也很难说什么“以小见大”。
二、我的散文教学的探索实践
既然我们过去的模式、散文解读方式、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我在散文教学上便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尝试:
1.在教学模式上加大“阅读”的分量
“阅读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构建意义的实质是读者激活原有的知识,运用阅读策略适应阅读条件的能力”。
散文阅读的重点在于文本,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因为“阅读是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的重要途径。”但是“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的多重对话。”“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造良好的环境。”“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在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应有所侧重。”
所以我们需要通过阅读积累丰富的言语知识,需要通过阅读增加我们未曾经历的言说对象,需要通过阅读体悟自己未曾体悟过的情感和哲理。
2.理清思路,整体把握文章
文章的思路通常表现在文章的取材、线索、顺序、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段落层次的关系等方面,理清文章思路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例如,散文通常都有叙事、抒情、写景的线索,抓住线索就等于把握了文章意脉。从文章结构看有总分式、承接式、并列式、递进式等结构形式,理出结构层次,思路也就清楚了。通常是从各段内容的综合归纳入手,有主句的段,把主句画出来,内容相近的段落可以合并概括。
解决了以上问题,学生就能理清思路,整体感知课文。
3.就文本讲深学透,尊重学生的体验
王荣生教授很清醒的指出了这一现象,目前老师讲授散文的现状是利用文本走出文本,这违背了散文教学的本质特点。我们需要引领学生建立和文本的链接。
阅读应当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和鼓励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当然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尊重和保护学生的理解体验,要有正确的引导。不要陷入“哈姆雷特”误区。
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个体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这是叶圣陶先生和《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自然会激发学生阅读散文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帮助学生考出好成绩同时也能培养出一个好人”是我们每个语文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复习教学反思9
书面表达是一项能够充分考察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题型,也是中考中失分较多的一题。不少学生在练习英语写作时不得法,又苦于找不到提高的有效途径,在专项复习中,总结了一些解题技巧。写作前,教育学生:
1、认真审题,抓住要点
中考英语作文主要有两种类型:提示作文和看图作文。无论哪种形式,我们在审题是一定要全面准确地把握题目所给予的信息,加以分析、整理,明确主题,列出要点,不得遗漏。此外,还要注意题目所要求的人称、时间、地点、人物等信息,不要急于下笔,避免用错。
2、确定体裁,注意格式
中考英语作文的题型有:日记、故事、书信、看图写话、通知、便条、对人、物或事的介绍等。各种文体都有自己的`格式,尤其是应用文,如日记、书信、通知、便条。因此,开始动笔之前,一定要搞清楚题目的要求,以便根据不同的体裁,写出不同的文章。
3、草拟提纲,理清思路
任何一篇语无伦次的文章都不会被人接受。条理清晰是中考作文得高分的一个条件。因此,草拟一份提纲是非常必要的。即将先前列出的要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好,然后围绕这一顺序进行选词,选句型,为动笔做好准备。
复习教学反思10
一、制定周密计划,有序展开复习。
复习一定要制定一个符合自己学情、切实可行的计划,我们学校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在本学期初统筹规划了“五轮”复习计划,给我们的复习指明了方向。我们备课组依据“五轮”复习计划,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又讨论制定了具体的教学计划。计划具体到每周复习哪些内容,每节课安排哪些知识点,课堂训练什么,用什么资料训练,用什么题目检测,重点检测什么样的学生、课后布置什么作业、用什么方法落实这些作业等等;计划在制定之初虽然花费了我们很多时间,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么详实的计划,才使我们能够统一步调、高效教学。
我们的复习计划大致如下,仅供老师们参考:第一轮从3月初到4月中旬按单元课题复习约7周,目的在于夯实基本知识和技能;第二轮从4月中旬到5月底按专题复习约6周,即分为: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及科学探究五块进行复习,目的在于弥补化学知识掌握过程中的某些缺陷,构建知识体系。第三轮模拟训练,目的是考前练兵,剩下约2周为回归课本知识
二、加强教学研讨,认真备好每节课。
我们不仅重视计划的制定,更注重计划的落实。为了使“五轮”复习计划能够落到实处,真正指导我们的日常教学,我们根据所制定的计划,在日常教学中,首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每周我们利用集体备课时间,结合整体计划,紧扣课程标准,认真研讨每节课的考点,设计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的有效教学方法,避免做无用功;具体做法是:每周确定一个主说人,要求主说人提前制出下周所用的`课件,在集体备课时间,对照课件详细解说自己的教学思路,包括内容确定、教法选用、重难点处理、学法指导、练习设计、作业布置等。在主讲人说课的基础上,备课组其他成员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不当之处及时修改、补充,形成最终的授课课件,供备课组成员共享。这样,利用集体的智慧完成每节课的准备,以确保每节课的质量。
为了更为广泛地发挥集体智慧的优势,我们会把最后定稿的课件拿到名师工作室,再与工作室其他成员研讨修定,并将再三修定的课件放到工作室网页上,供同学科教师参考,并把单元复习课课件及专题课件发至工作室网页,实现了资源共享,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上好每一节复习课。
三、突出主体地位,扎实上好每节课。
我们化学属于小学科,学生在课外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花费在这一学科上。为此,在课堂上,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高效利用这宝贵的四十五分钟。具体做法是:
1、多鼓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毕业班的特殊性,九年级学生要面临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双重压力。为了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使他们轻装上阵,我们在课堂上总是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使他们认识到,化学这一学科,只要你有心学,现在开始还不晚。对于那些积极性不够高的学生,我们除了课下教育外,在课堂上更是适时地运用一些体态语对其进行鼓励、赞许,让他们时时都能以的状态投入课堂。
2、多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只要你善于发掘。为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于每个单元的学习,我们总是先放手,按单元分章分节分配给学生去总结归纳,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书中的知识点,教师的任务就是查看学生总结的知识点中有没有共性的遗漏的地方,而这些遗漏,将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重点。运用这样的方法,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
3、巧指导,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现在的教育,不仅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这一点,在中招考试中体现的更为充分。从化学中考试题的设置上就可见一斑。为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课堂上,我们在讲授新知的基础上,更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答题技巧的指导。……
这些多变的考题、巧设的陷阱,我们都会把它渗透到授课课件中,这样,由一个知识点渗透进多个类型,由一道练习题指导出多种解答方法,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4、重落实,保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讲得再多,指导得再好,如果学生没掌握,那一切都等于没做。为了将知识和技能落到实处,我们在课堂上更注重对学生的落实。每节课前安排三分钟的化学用语听写,课堂随机安排对重要知识点的提问等等,以确保学生对基础知识扎实掌握。对于课堂所学习的解题方法,即时安排针对训练,以确保学生灵活运用。在组织学生高效学习新知的同时,我们更注重对知识体系的梳理和归纳,对各种题型的分类串讲,以帮助学生对化学的各种类型题了然于胸。
精心设计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是我们以上这些做法的初衷。但从“二练”成绩来看,我们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①作题不细心,题意理解不清,不注重审题,不能按要求作题。
②化学语言表达不规范,专用化学术语不准确,错别字较多,化学用语不标准。
③关键词理解不清,答非所问。
④计算不规范,忘记带单位,计算准确率差。
⑤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规范,不完整,错误率高。
⑥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待提高。特别是经历了这几次考试,更让我们看到,在我们身边,在各个兄弟学校,有许多优秀的经验,需要我们去学习,相信,在大家的帮助下,我们一定会有更大提高。
复习教学反思11
以前总是对教学反思多多少少有点反感,自从带这帮孩子以来,对集体教学反思有更深刻的认识。集体反思学习成果在工作层面的绩效是可以衡量的,个人修养层面虽很难度量,但长期的磨合,学习的心得成果经过长期调整修正,慢慢变成了习惯,慢慢地根深蒂固在了自己的思想里。
本次的总复习整体分块复习,也就是分类复习。大体思路通过虽然没有细节的规划,但是每个人的心理分析自己班里的'情况,便有了精细的打算。事实上,每个班级的情况真是不同,无论是班级风还是学习习惯,真是千差万别,但有一点事相同的,那就是知识点的系统梳理。每次的集体活动的发言少则几句,多则几张,就是这些平常的观点,却代表着每个人的主张,百家争鸣的最终结果,多多少也揉进了自己的教学中。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强大的攻势面前,每个人的进步也是不得已的。现在回头来看,那丝丝点点的积累真的修养了个人,方便了教学。
复习教学反思12
时间过得真快,六年级的孩子们马上就要毕业了。为了让他们在这最后的两节课里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并对自己六年的学习做以回顾总结,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活动:
背唱歌曲。首先让孩子们回顾以下这六年来印象最深刻的歌曲或乐曲,选择一首自己最喜欢的且唱得最拿手的.来复习唱一唱,然后背唱。在背唱的过程中,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演唱形式和表演形式。在此活动中,有的孩子背唱了一年级的第一首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有的唱《两只老虎》、《小燕子》、《卖报歌》等一、二年级学唱的歌曲;还有的背唱了聆听歌曲《欢乐颂》、《两颗小星星》、《守住一片阳光》等。有的独唱,有的齐唱;有的模仿美声、爵士通俗唱法;还有的拿腔作调,尽最大努力模仿童声来演唱歌曲(好多孩子正处于变声期)。形式多样、精彩纷呈演唱,使得课堂变成了歌唱的音乐会。
音乐知识。我首先引导学生从认识的第一个音乐符号开始,分类复习巩固。比如:装饰音、音符形式、力度标记、休止符等,然后以书面形式进行测试。如:标记符号名称;写出学过的音符形式、节奏形式、拍号及其含义等。另外,通过聆听不同乐器的音色来区分西洋乐曲中的弦乐器和管乐器,民族乐器中的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及打击乐器等。
通过以上形式,既能够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够了解他们在这六年的时间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同时也为我以后的教学提供宝贵素材。
朝夕相处的六年就这样过去了,祝愿他们未来的道路阳光灿烂、幸福健康!
复习教学反思13
一、问题背景:每一年高三第一轮力学复习中,学生在利用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解题时经常出现很多问题,特别是利用它们解决“摩擦生热”问题时经常混淆。学生容易犯错的根本原因就是对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理解不到位而导致的。下面本人结合课堂教学针对此问题作为一个案例进行阐述。
先看例题:如图所示,质量 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有质量 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水平向右的速度 从左端滑上小车,最后刚好滑到小车的最右端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以共同的速度 一起向右匀速运动。物块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m =0。4,取 ,求:
(1)小车的长度L是多少?
学生各样各式的解答如下:
1、对m: —fL=1/2mv2—1/2mv02
2、对系统:fL=1/2mv2—1/2mv02
3、对系统:fL=1/2(m+M)v2—1/2mv02
4、对系统:—fL=1/2(m+M)v2—1/2mv02
5、对系统:fL—1/2mv02—1/2(m+M)v2
6、对m:—fs1=1/2mv2—1/2mv02
对M:fs=1/2Mv2
二、问题分析
(1)对于第一个学生的解法,很明显,这个学生是想对m列动能定理的,但这个学生存在的问题是,动能定理中外力做功W=FS公式中的S是对地位移,很显然,这个学生求出的L并不是m相对M运动的路程(即小车的长度)而是m的对地位移。
(2)第二个学生,从所列的方程可以看出,这个学生是想利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题,认为产生的热能等于减少的动能。很明显,此学生对能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对象没有弄清楚,从而导致错误。
(3)第三个学生,思路非常清晰,对系统列能量守恒定律求解,但存在的问题是:初末状态系统动能的大小比较没有弄清楚,又或者没有理解动能的减少量应为正值,又或者受动能定理内容的影响,把系统动能的减少量直接认为就是系统的动能变化量,从而导致方程错误。
(4)第四个学生的解法:对系统列动能定理,尽管结果是正确的,但高中阶段,对系统列动能定理还是较为少见的,而且对于物理基础一般的学生来说,建议不要采用此方法求解
。教师在教学过程也最好不要传授此方法。 此方程表面看起来不像动能定理方程(因为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是单物),另外一方面此方程也不像能量守恒方程。因此应引导学生不要对系统列动能定理方程,否则很容易犯错。
(5)第五、六个学生的.解法是正确的,其中第五个学生是利用能量守恒定律求解,第六个学生是利用动能定理求解,很显然,第五个学生的解法更加简单。所以求某一物体的对地位移优先考虑动能定理,求相对路程则优先考虑能量守恒定律。
三、教学反思
针对以上学生出现的错误,我个人认为,在复习过程中,对于力学几大解题规律如: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应作为一个总结专题进行复习,让学生弄清楚每个规律研究对象是什么,是否有条件限制,数学表达形式是怎么样的,此外还要通过例题寻找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如:
①对于题目中涉及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物体,列动能定理或者能量守恒定律时一定要明确研究对象,其中动能定理务必做到 对应同一个物体。能量守恒定律必须要考弄清楚整个系统各种能量的增加与减少。
②动能定理中的位移和速度必须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的
③两个物体由于存在相对滑动,摩擦力做功产生的热能 ,故利用能量守恒求摩擦产生的热量必须要让学生理解公式中的 为相对路程,而且还要让学生懂得区分动能定理恒力做功 公式中 为对地位移。
通过以上这个教学案例的分析,本人认为教师要上好一节高三的物理复习课真的不容易,上好一节课不在于教师一节课能讲多少知识点,不在于教师表演得有多精彩,而在于学生真正领会了多少,学生存在的关键问题,教师有没有引导学生解决了,这才是高三物理课堂教学需要做的事情。
复习教学反思14
汉语拼音教学已告一段落。在拼音教学中,学生通过看图,认形辩音时,大概了解了汉语拼音,但是要提高汉语拼音的运用效果,“读”才是关键。
儿歌这种形式对于爱说爱唱的一年级孩子来说尤为喜欢。因此在拼音教学中,无论是教字母的发音,还是记忆字母的形式,我们都可运用大量的儿歌来教。
如:复习声母时,为了学生能够区分容易混淆的声母。我根据学生愿意动口,不愿意动手的这一特点,让学生自制声母卡片进行玩卡片的游戏。游戏是这样的:先让一个孩子到讲台上说出一个声母,其他同学在自己的声母卡片中找出这个声母并集体大声的读一读,发现有的孩子找不出来,就培养他们互帮互助的意识,让同桌帮一帮。还做找朋友的游戏来区分容易混淆的声母。让学生把相近的声母找出来做好朋友。这样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没有疲劳感到兴奋。并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在整个游戏中我始终关注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兴趣,减少重复、机械的发音练习。
又如:复韵母和鼻韵母的发音是在整个汉语拼音中既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所以在复习过程中,我注重进行了训练。设计了三步:让学生“发现——探究——-实践”,使学生发现复韵母的'发音和它组成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复韵母的发音方法,突破教学难点。我还运用了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学习复韵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寓教于乐,运用各种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达到乐学,爱学。同时,我还注重了拼音与识字紧密结合,使学生不仅会拼读音节,而且会应用实际,开拓学生思维,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渗透爱的情感教育,从而全面落实了新课程理念三个纬度目标,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在引导学生发现发音方法和正音的基础上,更多地让孩子在语言环境中练习发音。
复习教学反思15
教学已进入最后的总复习,我本着每天复习内容少而精的原则,把所要复习的内容理解透掌握好。在复习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时,我只设计了两个环节,(1)复习运算定律,(2)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在复习运算定律时,我先让学生用字母式表示出运算定律,再通过具体的例子举例运算定律,为下一步的灵活运用奠定了基础。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时,我调整了以往的做法,老师出题学生做,而是让学生自己自编或搜集简便运算的题目。学生在编题和选题时要进行大量的阅读,这本身就是一个自我复习的过程。在展示时学生出的题目很出乎我的意料,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覆盖面全,涵盖了小学阶段所有的简便运算的类型。
(2)关注了学生易错的'题目。
(3)关注了一些生僻的解法。如乘法分配律中的一些拆法和添法等。最后我补充了一些学生平时容易出错的题目和一些思维拓展题供学生计算,让学生以竞赛、限时做题看谁做得又多又对等多种形式进行训练。整堂课下来学生的精力高度集中,教学效果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