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语文教学有四个基本的环节,那就是听、说、读、写。在日常生活中被一般人运用最多的其实是“说”这个环节。无论是大人小孩,只要你不是身体上有语言缺陷,在交流的时候一般运用的就是“说”,可见“说”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所以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说”的能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教学问题。
“说”的能力也即口头表达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说和听、读、写一样重要,相辅相成,不能偏废任何一个环节,只有听、说、读、写能力协调发展,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但是,在中国式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往往只注重读、写能力的训练,忽视听、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说”的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能力发展不平衡,多数学生只善于做题,不善于言谈,不善于表现自己。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更趋于综合型、应用型。我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乡村中学,学生整体素质偏低,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较差,多数学生不敢当众讲话,或者不能准确、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一开口就脸红,说起话来结结巴巴。这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个人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说”的训练,努力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一、提高学生对“说”能力重要性的认识
口头表达是人们交际活动中最主要、最方便、最有效的一种手段,口头表达与一个人日常工作,生活等密切相关,可以说,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人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虽然现在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在考试这一指挥棒的指导下,学生还是普遍认为只要考试成绩好,能顺利地毕业就行了。至于会不会“说”,他们觉得无所谓,反正考试时又不会考试。因此不重视口才的训练。
为了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练“说”,首先要提高学生对“说”能力的重要性的认识。因此,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尤其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的实际,举一些具体的例子,讲清道理,让他们意识到学习语文,特别是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能用普通话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对于他们未来的人生来说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例如一个能说会道的学生和一个不善于言辞的学生在其他能力相同的前提下,能说会道者被单位录用的可能性远大于不善于言辞者,这说明口头表达能力在生活、工作中是多么的重要。在课堂上,我举了中央电视台主办的《绝对挑战》栏目中企业招聘人才的例子,其实企业的领导都非常注重应试者的口才和表演艺术,并要求学生抽时间看这一节目。与此同时,通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贴近学生的生活去启发、引导学生,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认识到只有今天练好口才,明天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样,学生对于练好“说”这个环节才会有了动力,就能够积极主动地练习“说”。
二、培养学生对“说”的兴趣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迷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一个人对某项活动产生了兴趣,那么他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因此,老师要想办法培养学生对“说”产生兴趣,让他们有话可说,才能激发学生训练的积极性,练习起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练习口头表达能力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比较贴近,学生又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有话可说,练习效果会更好。
由于学校学生的特殊性,针对我的学生,他们有一些不仅仅是“说”存在着比较大的障碍,有一些甚至连拼音都拼不全,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觉得普通话其实没有像他们想象得那么困难,在教学中就注重鼓励教学法,让他们觉得自己在这些口语训练中有所提高,有多收获。在他们愿意开口的前提下有组织地进行一些小型比赛,比如进行一些小型的辩论赛,让学生就某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讨论,各抒己见,分组讨论,最后评比回答得最有条理,且最大胆,进步最大。并给予表扬和鼓励。有时候也会根据所学课文的情节,请同学们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对话,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这样进行口语训练,学生乐于接受,有话可说,也愿意开口说。一个学期下来已经有很多学生用普通话跟我交流,像开学的时候用本地话回答或跟我打招呼的学生明显少了很多。这让我更加有信心去实行自己的教学计划。
三、强化学生“说”的训练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多“说”,把“说”的训练与听、读、写结合起来,多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比如,课堂上多提问,多让学生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口头作文,或开讨论课,组织演讲比赛、辩论赛、课本剧表演等,多种形式进行“说”的训练。通过课堂上多提问,鼓励学生主动回答问题;或朗读比较简短优美的课文段落,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的兴趣,最好是要求学生从座位走到讲台,面对几十位同学开口讲,使学生在提高“说”的能力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可以联系实际以及当前的形势,开讨论课。
这一学期来,我先后在班上开展了《如何培养青少年健康心理,克服理障碍》,《如何看待身边的“酷”行为》、《结合校园生活,践行“八荣八耻”》等大讨论,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发言,学生干部带头发言。通过讨论和发言,同学们从不敢开口说话到积极发言,口头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都得到了提高,同时也使同学们知荣耻、明是非,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树立了远大的理想。
除此之外课堂上练习口头作文,也是培养“说”能力的一种有效形式。在这一学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把“说”的训练与“写”的训练结合起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口头作文之前,先给时间让学生思考观察一下所要写的东西,进一步要求学生在进行口头作文时语言要规范,条理要清楚,不能只是片言只语,更不能散乱无章,学生按要求当场口头作文之后,再写成书面材料,进一步理清思路,规范语言,达到既培养“说”的能力,又提高“写”的水平。通过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鼓励并重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有些学生心理素质较差,对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口语表达能力表现出严重的不自信,不敢当众开口说话,或者说话时紧张,脸红耳赤,心跳加剧,本已准备好的话一开口语无伦次。这时候老师就要鼓励他们,给他们营造一个比较轻松的语言环境,适当去开导学生,帮助他们克服这一心理障碍,增强学生的信心。古语有言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罗马也不是一日就造成的。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要靠长期的训练和积累。要使学生的积极性得以长期有效的发挥,就必须增强学生的信心。假如在每次口语训练中,教师都以挑剔的眼光对待学生,求全责备,学生一见训练就发怵,那么,学生不仅没有建立自信,就连原有的一点热情都荡然无存。相反,如果每次训练,老师都能从学生中找出闪光点,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让学生在口语训练中体验到愉快,尝试到成功,享受到尊重,这样学生就有了信心,有了热情。因此,每次练习口头表达时,教师要想方设法创造一个比较融洽、轻松的气氛,使学生放得开去“说”,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一定行,自己是最好的,学生 “说”完后,老师要及时做出评价,以肯定成绩,鼓励学生为主,并指出其优点。对于较差的学生,即使是用准一个词,也要给予表扬,要让他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诚然,鼓励也不是一味地去肯定学生,如果不把他们的缺点点出来,对学生能力的提高也是一个弊端,所以还要委婉地指出缺点,以便下次改正。这样,同学们就会对“说”产生了兴趣,增强了信心,长此以往口头表达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的。
五、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循序渐进原则的提出,正是科学知识系统性,教学过程的规律性和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知识、形成实践能力,促进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在进行“说”的训练时,要注意从易到难,循序渐进,这样既符合认识规律,又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我的学生开始训练时,往往不敢开口说,或者不知道说什么,一站起来就一头雾水,针对这个情况,我从学生最熟悉的内容入手,进行简单的口语训练,让大家有话可说。比如作自我介绍、介绍“我的家乡”、讲一讲“我的童年”、说一说“我的朋友”等,这样的题目就会有很多的同学比较愿意起来说,或者讲一些简单的、亲身经历的小故事,这样的话题可以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语言环境,让他们不害怕说,因为是自己经历过的事情。训练时起点低些,要求严些,让学生先想后说,每次训练都提前布置题目,提出要求,让学生稍做准备后再当众“说”,这样学生有准备的话会对这样的活动在心理上不排斥。
训练进行一段时间后,再提高要求,逐渐加大难度。在之前的“说”的基础上,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叫学生进行课文复述,讨论、演讲、辩论等,让学生即时发挥。起初,我只要求学生在上课前先讲《我的同桌》。后来,要求学生口头作文《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等,最后,组织开展以践行“八荣八耻”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这样,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说”的训练,使学生逐渐克服心理障碍,从不敢说到敢说,从不愿意说到积极主动说。通过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语言实践的重要工具,在交谈、会议等各种日常交往活动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书面表达的有力基础。我们应该把说话训练当作一个重点来抓,使之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关键词:说话训练;课文;生活;师爱;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所在。它是衡量学生的语文素质水平和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准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该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说话能力呢?我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一、以课文为载体,增强说话意识。
小学生学习运用语言,应以感受、积累为主。而课文就是他们学习规范语言的一个重要平台。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重说话训练。坚持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原则。凭借教材对学生进行语言转换训练。如我在教《小雨》一课中,教学用“称赞”说话造句时,引导学生先说写课文内容:(1)、课文中()值得称赞。(2)、奶奶称赞()是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3)、()受到了奶奶的称赞。„„在这些训练的基础上,再开放思路,让学生独自说话、造句。在学懂课文的基础上,再启发学生的说话、写话。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如果碰到下雨天,同学没带伞,你带了伞会怎么做,怎么说?同学们都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脸上露出跃跃欲试的神情。说话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二、以人文主义为蓝本,注重情境教学,拓展说话空间。
根据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和学生的认识规律,看图说话(即情境说话、叙事说话)是说话训练中的主线。因此,在训练说话时,教师可以把课堂变为商店,医院甚至是车水马龙的街道。设计有趣的、贴近生活的情境片断。如我在教听说训练课《这样安全吗》时,就把教室当作公路,让一学生扮演正在开车的司机,四个小朋友表演在“公路”上玩游戏、打羽毛球等。大家展开讨论说说这样做有什么害处„„。这既对他们进行了安全教育,又让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训练。再如教《水的脾气》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集体讨论的话题:“你知道水还会干哪些好事与坏事吗?”有的说“如果没有水,庄稼不能生长,人们也会渴死”,有的竟然能结合生活实际说“像去年雨水很少,老是停电,我们就看不到精彩的电视节目,天气那么干燥,还经常发生火灾”„„同学们都兴致勃勃地参与讨论,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三、采取多种训练形式,重视指导说话的方法和技巧。
学生的口才是在不断的交谈和交往中得到锻炼的。教师在训练的形式和方法上,要注意摆正师生的位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多给学生说话的机会。采取讨论、交流、竞赛、评议等多种说话形式,激发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同时强调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形成良好的说话习惯,并做到大方、得体、有礼貌。指导学生抓住一件事的时间、人物、地点、事情说清楚,不说半句话,不说有语病的话,及时发现,相互指正。
四、倡导“微笑教学”,以师爱鼓舞学生敢说、多说。
每个人都渴望自己能得到别人的认可。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予每个孩子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对于一些胆子小,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鼓励他们,哪怕只有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要充分肯定,即使是说的不好或错了,也要对他们付诸微笑。这样,学生通过教师鼓励的眼神,可以减轻心里的恐惧感,消除不愿说、不敢说的心理障碍,从而大大增强了说话的信心,形成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老师信任的目光中会变得乐于说话,争取发言。
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应试教育已成为历史。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搞好说话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说”解千愁
在一堂精彩纷呈的语文课上,不光是靠老师的飞扬的激情,悬河般的说教,更是要学生的百花齐放,因此“说”在课堂上有着举足重轻的作用。随着教育不断的改革和深入,各种不同教学形式相涌而出,但无论哪种教学形式都离不开听、说、读、写的培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该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说话能力呢?我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一、以课文为载体,增强说话意识
总之,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给学生创设说的情境,鼓励他们大胆尝试,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篇: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会提问的能力
十堰市文锦学校
曾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新课改的理念下,语文教学应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让学生自由表达,提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但在现实教学中,许多课堂更多关注教师教,教师忙于课前深掘教材,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几乎都围绕着一条规律教学,那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是主宰者,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学生就思考什么样的问题,虽然整堂课达到了预定的效果,但学生的思维,提出问题的能力受到限制,培养出的人才也缺乏创造性的思维和创新意识。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于提问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一种“心欲求而尚未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求知状态中,由于他们没有掌握好提问的方法和技巧,所以课堂上表现出惧怕提问的心理:一怕在课堂上提问会影响教师的教学程序而挨教师的批评、指责;二怕提出的问题不成问题而变成同学们的笑料。因此,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问,首先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消除害怕提问的心理障碍,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应放下架子,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将自己对课文的各种感受和疑问提出来,并积极保护学生的发言,尤其对那些基础较差而提出比较幼稚问题的学生要满腔热情地给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积极进取的自信心,切忌指责和嘲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异想天开,不唯教材,不唯师,甚至可以“班门弄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更进一步去探索问题,从而敢于提出更多的问题,真正做到让学生带者问题来,又带着问题走出去。
二、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质疑欲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外,还有努力创设提出问题的情境。俗话说思考从疑问开始,对新知识的出现,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提出问题的情境,以引发学生好奇、期待,积极思考的探究质疑欲望,促使他们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例如,教学《向命运挑战》一文时,教师谈话激趣导入:大家都知道张海迪,从小学起患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失去了知觉。但她以顽强的毅力战胜了疾病和困难,出色地完成了小学到大学的学业,掌握了好几种外语,翻译、创作了不少作品,成为一代楷模,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位像张海迪这样向命运挑战的英雄人物。(出示课题)他们事迹更使人惊叹,甚至使人不敢相信世上竟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读题目后,自然很想知道文章写谁?挑战什么?怎样挑战的?通过这样的情景导入自然而然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景即可打开学生的思维,进而促使他们产生探究问题的浓厚兴趣。
三、探寻质疑途径,使学生善于提问
敢问不难,善问不易。学生存在个性差异,思维能力、理解水平各不相同,要使他们能从“平常中看出异常”而善于提问质疑是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需要反复训练,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在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他们总结质疑的方法并从中找寻规律。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提问能力,首先可以从语文教学中找方法:
1、看题目提出疑问。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围绕它大胆质疑,往往可以一下子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尤其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则是培养其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促使其思维向深刻性发展的有效方法。
2.对不懂的词句提出疑问。如“也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三味书屋》)“坚定的信念”指什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对重复语句提出疑问。如“多么幸福,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泼水节!”(《难忘的泼水节》)为什么要重复说“1961年的泼水节”?
4.对反义词的运用提出疑问。如《温暖》一文中,“深秋的早晨是寒泠的,周总理却送来了春天般的温暖。”为什么是寒冷的,又是温暖的呢?
5.对时代背景提出疑问。如上述《“绿色的办公室”》一文中,列宁为什么要化装成割草工人,当时的社会情况是怎样的?
6、对结构的安排,内容的选择提出疑问。如《五彩石》一文中,为什么第一段要写传说中的瑶池。
7、可针对修辞手法进行质疑、可针对不明白的现象进行质疑、可针对难点处进行质疑等等。
质疑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找原因,找依据,找联系,抓重复处,抓含蓄处等。这样经过方法的指导及训练,才能逐步由“敢问”到“善问”,真正使学生提出富有个性化的疑问。在实践中,我经常鼓励学生大胆地、毫不拘束地提问,敢于向权威挑战,不迷信教材、老师,冲破标准答案,这样才可以使学生作为独立的个性,去发现、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路,新方法。
四、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有效提问
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足够的展示个性,提出问题的空间,但是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从文本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有效提问。我们倡导学生自由发问,大胆提问,但是更有价值的提问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提问呢?首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习惯,对别人提出的问题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要遇到难题就打退堂鼓,期待别人,要懂得深入思考。因为在语文教学中问题的形成是思考的结果,而没有相当的知识支撑,问题就缺乏深度,丧失价值和意义,所以只有正确地思考才能提出深刻的问题。其次,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它要求我们转换角度去思考问题,在同中求异,思维不局限于一种模式,一个方面,是多向的、变通的。在语文课中要常常用这样一些语言来开启学生发散思维的智慧大门。比如,除此之外你还有那些思考?还有什么新鲜独到的见解?有没有比书上更好的方法?等等,让学生从多角度地去思考,探索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再次,帮助学生树立批判意识,才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语文知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知识的本质不断变化,不断地推陈出新,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接受,如果不经过自己的思考,就会出现盲从,就会人云亦云。长期以来,许多教师都把语文教科书信奉为权威而全盘接受,哪怕对不正确的问题,也不敢置疑,对于现状,我们的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起批判意识,做到有自己的思考,敢于否定前人的观点,挑战权威,不迷信与盲从,才能培养出创新的人才。
由此可见,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就必先让其拥有问题,要使我们的教学具有创新的意义,那就必须由过去“为问题而教”转变为今天的“教而生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究。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而能不能从问题贯穿教学却在教师,教师为了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必须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最佳的问题教学情境,唤起学生提问的欲望,“授学生以渔”,使学生学会提问,并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不仅能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并促进学生相互提问,通过学生的问题逐步引导他们完成由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过渡,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的问题意识,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第三篇: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感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而“培养学生的语感”便是这语文素养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语感”二字,如其基本理念部分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总目标之中要求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而后在各阶段的目标中,对语感的培养就更见具体、明确了。其实早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强调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表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 当今语文教育的著名学者王尚文先生明确提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要千方百计提高学生语感素质。”近年来,随着语文教改的不断深入,人们在对传统语文教学的重新审视、重新定位中,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语感作为一个人必备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最基本的言语能力表现为语感,语感就是对言语的直觉感知能力。它的主要特征是直觉性和自动化。我国最早提出语感这一概念的是夏丏尊先生,他曾对语感做了一番深入浅出的解释:“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 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两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两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说不尽的意味吧。”可见,在夏丐尊先生看来,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是一种对语言文字正确丰富的了解力。而王尚文先生则认为:“语感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的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能力,是个体的人与言语世界的直接联系。它表现为对作用于他的言语作品的内在反应能力,即听和看(读)的能力,也表现为因个人情意的需要或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而在感觉层面直接生成言语作品的能力,即说和写的能力。”总之,语感是一种个体的语文修养,它是个体在长期规范的言语实践中逐步养成的一种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能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敏锐的人,不仅能够把握言语对象的字面意思,而且还能迅速、直接地捕捉到文字信息的丰富内涵以及弦外之音、音外之意。在日益频繁的交往中,人们对语言信息的接受往往引发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其中强烈敏锐的语感是理解一切文字的基础,是思想认识逐步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人们之所以可以不假思索地运用语言表达思想,以及从语句或一段的开头即能预测出整个语句或语段的趋向,可以在一瞬间辨认出词义的细微差别和色彩感情,正是凭语感。具备了良好的语感能使人感受言语之精妙,洞见言语之精髓,把握言语之理趣,更能使其步入丰富而又美妙的精神世界,受到诸如文化、审美的熏陶。可以说,敏锐的语感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核心因素,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培养小学生的语感是小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
(一)以读为本,培养语感
“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声音,直接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是在语感习得过程中一个最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既是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有效手段,更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必经之路。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粹。汉语言文字固有的音韵美、意境美、文章结构的严谨美,都需要通过有指导、有要求的反复吟诵,品尝“文中味”,悟出“文外意。”在课堂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多读书,充分利用机会让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复读、赛读、整体读、部分读、引读、分角色朗读、范读等多种形式,从读中得到感悟,训练语感。
1、范读
夏丏尊先生说:“国文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传语感于学生。”教师的范读,体现了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其表情、语气、语调、体态都作为一种信息,直接传递给学生,学生会看得到,听得清,可以模仿、学习。教师读得好,可以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起到“情染语感”的作用。有位老师在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先用诵读创设情景,使学生觉得仿佛在送行的人群中,教师也恍若置身十里长街。然后再用哀婉的语调朗读着:“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随后问:“幸福应该是愉快的感情,‘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是赞美的语调,为什么老师读得反而低沉了,轻了,慢了。”教师意在读中激情。学生动情地说:“因为这种幸福人们再也享受不到了!”“因为周总理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再也看不到了!”“悲痛中回忆快乐,使我们悲上加悲!”
2、自由读
培养学生的语感,自由朗读比齐读更加有效。朗读时,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感受来读,边读边品味课文的感情,如果觉得还存在没有充分领悟的地方,可以慢慢读,多读几遍,从而不断加深学生的感受。《黄继光》一文中,有一组重点句子:“他感到指导员在看着他,战友们在看着他,朝鲜人民在看着他,祖国人民在看着他,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一位老师教学时,抛开繁琐的提问和分析,让学生反复朗读这个句子,去体味文意,领悟情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朗读声随着排比的推进,由小到大,感情也越来越强烈。当读到“黄继光站起来了”时,“站”字很自然地吐出了最强音。此时,一个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的崇高形象也“站”在了学生的心中。
3、分角色读
分角色朗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朗读中可运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和语速,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从而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感受。如《狼和小羊》一课,狼说得话要嗓子粗,声调高,语速快,还读出恶狠狠的、蛮不讲理的神情;而小羊说的话要读得慢而轻,读出善良、温和与可怜。学生在角色朗读中与主人公一起思考,一起感受,对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体验的真切深刻,不但培养了朗读的热情、兴趣,还发展了他们的语感能力。
4、引读
有的班级学生朗读整体较弱,语感普遍不强,学生的情感与教师的情感、文本的情感不能很快产生共鸣。此时可用“引读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在教师情感的感染下,相对集中感悟某些重点词句,从而激发学生的感情。如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中“炸暗堡”部分:
师: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吹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战士冲上来了,可是,敌人的机枪还在扫射。万分紧急关头,董存瑞——
生:昂首挺胸,站住桥底下,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
师: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
生: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
师:1秒钟,2秒钟……董存瑞——
生: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
师:董存瑞抬头眺望远方,仿佛看到胜利的红旗在隆化中学的上空高高飘扬,他用尽力气高喊着——
生: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此段朗读,学生在教师的“引读”下通过对董存瑞炸暗堡时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集中感受,在学生的情感深处刻下了一个为人民解放事业不惜粉身碎骨的光辉形象。
(二)品词析句,训练语感: 咬文嚼字,品味语言是语感训练的关键环节。朱熹对此有过精辟的解释:“大凡读书,须是熟读,读熟了自精读,精熟后理自见得。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须是细嚼教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辛,始为知味。”(见《朱子语类》)。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也曾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可见语感训练的关键是“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由此,我们在课堂上要着力引导学生推敲词句,品析文本,通过文字这座桥梁与作者会面,在文本、师生、作者和编者间形成平等的对话,感悟用词的准确性,感悟语句的意境,体验语句的情感,增强语感的灵敏度。具体教学时可引导学生通过“加、减、调、换”等方式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感。
1、加。就是加进课文中没有写出的内容再与原句比较。如《狼牙山五壮士》中,“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一句,让学生在“走”前面加上“我们”,把这句话改为“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我们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然后比一比,两句话在情味上有什么不同,通过揣摩比较,学生领悟到在当时环境险恶的情况下,一个“走”字掷地有声,充分体现了五壮士舍生取义的坚定决心。
2、减。就是把原句中的某个词语减去,再与原句比较。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开来的方向”一句。把句子中的三“都”去掉,然后与原句比较。通过比较,学生明白这三个“都”不写,句子也通,意思也一样,但情味就大不相同了。有了这三个“都”,就突出地表现了全国人民对周总理的怀念、爱戴是一致的,是人同此心,无一例外的。
3、调。就是把前后几个词语调换位置,然后进行比较。”《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中有这么两句话:“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这里的“眺望”和“望望”都是看的意思,能不能调个位置?学生通过调序朗读,通过思考,通过联系上下文和原句比较,就知道这两个词不能换位置。因为,是由于他们与日寇英勇顽强的搏斗,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已安全转移,“眺望”写出了五壮士心中充满的无比自豪,和对人民对部队的无比热爱、留恋。回头“望望”向上爬的敌人,表达了五壮士对敌人的无比蔑视。
4、换。就是将句子中某个词语换成另一个词语,然后进行比较。《燕子》中有这么一句话:“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正在演奏的曲谱啊。”为让学生体会到“痕”字好在哪里,可先启发学生思考:电线一般用什么量词?(根)然后换成“根”后与原句比较:在这里用“根”好还是“痕”好。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朗读和对生活的联想,学生体会到了用词的妙处:一个“痕”字把处于高、远处的电线只能隐约可见的特点极准确地表现了出来,与后面描写“燕子”成了“音符”相映成趣,产生了一种朦胧的美。
(三)联系生活,汲取语感
敏锐的语感总是和对生活的敏锐的感受联系在一起的。训练语感,应引导学生把对生活的观察、体验与对语言的研究结合起来。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越见真切。” 茅盾先生也说,理解文章应一边读,一边回想自己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中去。由此可见,培养语感必须联系生活经验,脱离了生活体验的“语感培养”是苍白的。也就是说语感的丰富、深刻、敏锐、美妙,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体验的基石之上。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入前台。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有这样一句话:“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教师提出 “‘焦急’、‘耐心’这两个词是一对反义词,老奶奶为什么会焦急,又为什么会耐心地等待呢”这样一个问题来诱发训练学生的语感能力。首先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如果去火车站接亲人,你提前等候在车站,可是到时间火车却晚点了,这时你的心情当然是焦急的。然而,你仍然要坚持等候,没有回家,这又表现出很有耐心。由此点拨学生即能顿悟此处的“焦急”是表现出老奶奶盼望早一点看到总理的灵车;“耐心”表现了她送别总理的诚心,不管多晚都要等到。从而深切地感受老奶奶对总理的爱戴和怀念。
再如:一位教师在讲授《游园不值》一课时,就运用了联想的方法来激活体验,培养语感的。
师:同学们,诗人没能进到朋友的园子里,没有观赏到满园的春色,多令人遗憾呀!但是你能猜出园里是什么样的吗?
生1:我想园子里一定有一个大花坛,里面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花儿上面还飞舞着蝴蝶、蜜蜂。
生2:园中间会有一条石子铺成的路,路旁是青青的垂柳。
生3:还有一个大水塘,里面有鱼儿在游来游去。岸边种着桃树、杏树、梨树,散发出花的清香,枝头还传来鸟的鸣叫。……
学生的描述不是凭空虚构的,而是融入了自己对春天的切身体会。教师在这里巧妙地以联想为桥梁,将语言文字与生活体验连接在一起,使学生融入到了诗所描画的意境之中,迸发出了对美好春天的喜爱之情。
(四)想象参与,激发语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文章的情境呢?叶老曾说:“必须驱谴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可见语感同想象是紧密联系的,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启发学生想象,必然会在学生的心中产生“内心视像”。它能使课文内容像电影一样,在学生头脑中一一闪过,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起感情共鸣。
可以说联想和想象是培养语感的翅膀。想象的过程不但是引发学生调动知识储备的过程,而且是学生在感知作品内容的表象形式的过程。
如教学《月光曲》一文,要引导学生领悟贝多芬创作乐曲的经过一段时,就可配上轻柔的音乐,美丽的画面,再加上有感情地朗读,去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小茅屋之中:一轮明月升起,月光流泻,万物披纱,四周是那般幽静。在这境界中,贝多芬手抚琴键,音符似潺潺流水,又如瑟瑟秋风,倾诉着人世间的真诚与善良,贫穷与希望……之后又辅之以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感情朗读,把学生带到波涛汹涌的大海边,领略大海的雄浑壮美,从而领会乐曲旋律的迭宕起伏,由此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
再如《台湾的蝴蝶谷》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澜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假如仅从文字的表层意义呆板地理解“色彩斑瓓、穿、越”等词语,就无法感受到美丽神奇的蝴蝶聚会的场面。要想让学生披文入情,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只有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去发挥想象,展开联想:数以万计的蝴蝶身着彩衣正从四面八方赶来,它们生怕耽误了大好春光,急着到蝴蝶谷去聚会,你瞧它们飞得多么轻快,多么活泼!学生在看图想象中仿佛自己也成了一只舞姿翩翩的彩蝶,正赶着去蝴蝶谷聚会呢?
我在讲授《水乡歌》一课时,也采用了联想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文中这样写道:“水乡什么多?水多,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处处绿水荡清波。”
师:请你们自己读这段话,老师相信你肯定能读懂的。(学生读)你刚才读的时候,眼前是不是出现了什么情景?什么画面?(此时,老师出示一幅水乡的图画,很美,学生欣赏。)师:同学们,请你对着画面再读一读,你有什么新的体会,新的发现?(生读)你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生1:我仿佛来到了水乡,看到了一叶叶小舟在碧绿的清波上荡漾。
生2:我仿佛来到了水乡,看到了一株株水草在碧绿的河水里摇曳。
生3:我仿佛来到了水乡的小河边,看到了成群结队的鸭子在水中嬉戏。
师:假如你真的来到了水乡,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生1:我想把它画下来。
生2:我想弯下腰尝一尝水乡的味道。
生3:我想把它拍下来,挂在自己家客厅的墙壁上。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学生丰富的想象,流泻出了诗一样的语言,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绘就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让我们仿佛听到了水乡人民的欢声笑语,让我们仿佛嗅到了江南水乡特有的气息。
(五)积累语言,深化感悟。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语言学习更需要积累。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他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 “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熟读成诵,广泛阅读,是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1、熟读成诵
小语教材中许多课文出自名家之笔,文质兼美,情感丰富。对于课文中的精彩片段,教师可要求学生反复地欣赏,读出其中的韵味、体验其中的美妙,直至背诵。通过背诵,学生积累了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并从背诵中进一步领悟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妙,悟出表达方法的精巧,这将使学生受益终身。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精华已证明这一点。正如古人所说:“文章读之故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交,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课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80首。如此,有利于学生贮存语言,深化语感,从而扎扎实实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
2、广泛阅读
语感的培养从“读”开始,不仅体现在课内,还要引导学生课外进行有效的阅览。因此,阅读教学中,可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弥补现行教材的阅读量的不足。如学习《草船借箭》后,可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的有关故事;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就介绍学生读《安徒生童话选》等。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记录好词、佳句、精彩片断等。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自己喜爱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强的读物,以开拓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使学生在反复、大量感受语言材料的过程中,丰富语言,增强语感。低年级的学生喜欢鲜明的形象、活泼的内容,可推荐他们看童话、寓言等有趣的读物;中年级学生喜欢情节生动的故事,可推荐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科幻小说等引人入胜的读物;高年级学生喜欢文质兼美的内容,可推荐读名篇佳作,历史名著等。大量的课外阅读能使小朋友吸收众多的词汇和句式,培养想象力,提高表达能力。难怪王尚文在《语感论》中说:“感受优秀言语作品的言语是培养语感的摇篮。”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做一只勤劳的小蜜蜂,飞到书籍的百花园中尽力汲取营养和甘露,去感受、体验和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情境,去学习作者的遣词造句,久而久之,头脑中的语言丰富了,自然会有较强的语感。正所谓:厚积才能薄发。
(六)言语实践,积淀语感
“要能游泳,必须下水。”学生在阅读中习得的语感,只有在更多的语言实践中运用,才能使语感不断强化。“通过熟读、背诵形成的语言积累,还要经过迁移性的练习才能逐步实现内化。”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读促写,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创造性的口头语言表达,书面写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言语的运用过程中,进一步感悟言语之神妙,把握言语之精髓,也使课文的思想得以延续,自身的语感得以发展。
1、口语表达
在阅读教学中,可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深化感悟。通过引导学生参加朗读、说话、演讲,或指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转述等,深化感悟。如在教学《云房子》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畅谈自己想象中的云房子的样子,随后可积极鼓励学生运用文中的“有的……有的……也有……”句式向大家介绍自己喜爱的云房子。这一教学过程,不仅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充分发挥了想象力,而且使学生在自主的体验中内化了语言,培养了学生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2、勤于动笔
“勤于动笔也是训练语感的一个重要手段。”⑥当学生进入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之中,用心用情去感悟语言文字时,已经不是单向的主体对客体的把握,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流、碰撞和融合。因为每篇文章的背后都站着一位作者,学生感悟语言文字实质是与作者进行着思想的交流,情感的传递,经验的融通,这必将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唤醒沉睡在学生内心当中的与之相似相通的生活经历、经验和感受,从而会产生一吐为快的表达欲望。此时教师要为学生腾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将积蓄于胸的所思所感彻底地宣泄出来,以达到升华感悟,积淀语感的目的。如《半截蜡烛》一文以小女儿拿走蜡烛,走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为结尾,给人一种意尤未尽之感,教师可在此设计让学生续写结尾,要求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学生在写的过程中也就进一步理解体悟了课文内容,感悟了人物形象的魅力。
总之,培养学生语感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因为语感是通向更高语言文字境界的桥梁,使学生语言基础、生活体验、思想情趣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一旦形成,将终身受用不尽。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感的培养,努力提高他们感受语言的灵敏度和顿悟力,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第四篇: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广东省普侨区中学 袁运成【内容提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发明。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析:
一、运用教材,启发想象力;
二、引导质疑,展开想象力;
三、强化训练,提高想象力;
四、延伸课外,丰富想象力。通过这些途经,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关键词】:如何培养;教材启发;质疑发展;训练提高;课外丰富;想象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不言而喻,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必须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前提。
所谓“想象”,是指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爱因斯坦也强调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以这样说,一切创造发明都是从想象开始的,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发明。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任务一方面要教会学生听、说、读、写,另一方面要挖掘学生的潜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而培养想象力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语文教学中离不开想象。学生有了丰富的想象力,思维纵横驰骋,凌空翱翔;正是有了想象,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
一、运用教材,启发想象力
广东省普侨区中学 袁运成 1
想象主要来源于现实,但语文教材是生活的反映,是作者想象能力的一种展示,因此,可以说语文教材就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阔视野、储存知识、启发丰富的重要的“训练器材”之一。语文教材中精选了许多语言生动、感情充沛、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文质兼美的课文。教学时,可借助于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唤起学生内心的想象,把课文中的人、事、景、物变成可以看到、听到、闻到、触到的客观世界中的种种事物,从而启发学生想象力。
科林伍德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画面,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鲁迅的小说《故乡》结尾写到:“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小说结尾用“路”来比喻希望的有无、揭示小说的主旨,留下了悬念。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路”的形成离不开人们的开辟、行走,认真领悟作者的“弦外之音”,从而很快把握住了小说的主旨。
二、引导质疑,展开想象力
马克思说过:“想象是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没有想象力,不可能打破常规,只有想出常人想不出的东西,才可能干出常人干不出的事情。语文教学中通过提出问题,为他们质疑创设条件,激发他们激越亢奋的创造情绪。教师要设计好有意义的课堂提问来引导学生解开束缚,打开思路,不断创新。提问是语文教学的常规武器,精心设计的提问应该是富有启发性的。它的外延与内涵都应该是广泛的。但要注意的是,由于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在对作品的理解和鉴赏上很多时候都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一千个读者眼睛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本人应该脱去陈旧的外衣,对课文有自己独特的诠释,深入的思考,不能仅停留在教参的某些粗浅的解读和大致概括上。只有教师的理念新,才能用行动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也惟有如此,教师才能在允许学生充分思考,有自己见解的同时,对学生思维的偏差给予及时的纠正。我经常训练他们多用“为什么?”“还有没有反弹琵琶的想法?”“假如„„”等句来思考问题,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发学生思考。学生的想象能力,就是由遇到要解决的问题而引发的,提出问题不是单向的,不仅教师要有目的性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而且教师提问如果能够让学生产生思维上的矛盾,往往会使学生得到超常发挥。
如教《荔枝蜜》一课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尽管把蜜蜂的外形、动态描绘得很形像,我进一步启发他们:“文中描绘的小蜜蜂,它们不计报酬,不辞辛劳,无私工作,这形象像谁呢?”于是,学生依赖“原型”展开了创造想象。有的说:“蜜蜂像培育我们的老师,一生辛勤无私地工作。”有的说:“蜜蜂就像我认识的那位黄大爷,他总是不辞辛劳地工作着。”还有的说:“蜜蜂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工作的人们。”经过引导,同学们展开自己的思维想象力,对蜜蜂形象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想象力的火花迸发出来了,教学效果远在课堂之上。
三、强化训练,提高想象力
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展示出来。训练是一切学科都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问题的训练,才可以使所学知识得以巩固和强化,语文学科也同样如此。训练时采取一题多变和多题归一的方式,对知识进行深化并提高分析能力和解答技巧,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创新性。一题多变是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力的有效方法。在一个知识点的基础上,改变问法、改变材料或改变因果关系,使之变为更多的有价值的有新意的问题,可以使更多的知识得到应用,从而获得一题多解的效果,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随问题的不断变换而得以提高。在许多问题当中,进行分类分析,抓住问题的共同特征,掌握解答相同问题的规律,达到解答一题则弄通一片的效果,从而总结出自己解决问题的独特方法。这样通过变化题型,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良好的训练与提高。
训练时一定要有恰当的数量,最好以一个单元为标准,不宜过多或过少。太多,学生做起来困难,会产生厌倦;过少,则达不到培养思维想象力的目的。
训练时要以质量为主,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允许想象离奇些,不要抑制他们的想象。教师不能因其想象离奇不合情理就横加指责,如果这样,想象力便永远不会提高。教师一定要注意给予适当评价,对其不合理之处要晓之以理,细心纠正,对其思维想象力要及时鼓励。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激活其思维,开发其深藏的想象力。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看到母鸡孵蛋,相信自己的身体也可以孵出小鸡来;看到气球上天就想象人吃了苏打片,肚皮里有了“气”,人也可以腾空,虽充满稚气,但其中就蕴含着让人惊讶的“想象”元素。事实上许多有成就的人物,其共同点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惟其如此才会做出傲人的成绩。
只要有计划的进行系统的训练,就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题型的训练,让学生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量。在训练中,可以用各种各样方法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如:《一条未走的路》一课,1、诗人写了自己选择的一条路,但文章重点却放在另一条未选择的那条路,这是为什么?
2、诗人选择了自己的路,可为什么题目却是:“一条未走的路”?引导学生思考:体会作者的用意,理解其中的哲理,这样在思考讨论中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如《再别康桥》中“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一句,平常人划船都是向没有水草或者没有阻碍的地方划船,而作者却为何“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呢?学生自由发言,说出各自的理由,让他们在自主活动中敢于想象,勇于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这样,通过恰当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
四、延伸课外,丰富想象力
理学家朱熹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就告诉我们,要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只限于课堂,只限于课本,那就太狭窄了;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深入生活、观察生活;要经常带领他们到大千世界去接触,去思考,去学习,去受影响,并有的放矢,随时点拨,方可收到预期效果。
刘勰云:“夫神思方运,万涂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素材是想象力的翅膀,而情感是想象力的动力。学生如果知之不多、知之不真、知之不广、知之不深、知之不新,想象力就会失去源头活水,难以插翅飞翔。想象力必须以素材和情感为底蕴、为依托,才能充满活力,腾飞到更广、更深、更高的水平,达到如刘勰所说的神驰境界,而课堂之外的素材是无穷无尽的。因此,延伸到课外,学生想象的翅膀得以高飞远扬。
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它啊是创造性的,属于这种创造性活动的,首先是掌握现实及其形象的资禀和敏感,这种资禀和敏感通过常在注意的听觉和视觉,把现实世界的丰富多彩的图形印入心灵里。此外,这种创造活动还要靠牢固的记忆力,能把这种多样图形的花花世界记住„„艺术家必须置身于这种材料里,跟它建立亲切的关系;他应该看得多,听得多,而且记得多。一般地说,卓越的人物总是有超乎寻常的广博的记忆。”加强素材积累训练,拓展
素材积累空间,能很好地丰富与激活学生的情感与想象力。语文教学时,我要求学生多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积累妙词佳句,懂得文章的谋篇布局,而且可以间接地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为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打下基础。因此,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很重要的。如中国的《西游记》、《聊斋志异》,外国的《鲁滨逊漂流记》、《一千零一夜》等文学作品,都是开启学生智慧、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训练器材”。2007年广东省文科状元严俏华,她从小就是一个嗜书如命的人,读过许多中外名著,小说中丰富的内容、精彩的情节、精巧的构思很好地丰富了她的想象力。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阅历丰富的人,知识储备才丰富,知识储备丰富才利于通过粘合、夸张和联想等方式创造出更多的想象。而课堂之外的天地是极其广阔的。因此,要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机会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山川河流,去观察草木鱼虫;引导他们接触社会,去体验人间冷暖、去感受世态炎凉;引导他们在生活中捕捉形象、积累知识,让学生为自己插上想象的翅膀。如学了《废墟的召唤》一课,我就带领学生参观珠海新圆明园,指导他们精心欣赏这形式优美的装饰斗拱,雕梁画栋的窗栏屋檐,以及雄伟壮丽的新圆明园全貌。通过实际观察,引导学生联想我国古代的建筑和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结果发现,学生们想象的闸门打开了,汹涌而至的思潮不可遏止,写出了情节离奇,引人入胜的好文章。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的“我站在庄严雄伟的新圆明园里,踩着脚下的青砖,扶着楼台上的条石,感到气势磅礴,胸襟开阔,不由想起了古代修筑圆明园的劳动人民来。”“看着这古香古色的摆设,摸着这巧夺天工的雕刻,欣赏着这独具风格的建筑,望着这中西艺术的结晶,我不由感叹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多么的伟大啊!”圆明园不仅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高度发展的代表,也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经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丰富多了。
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就必须最大限度的延伸到课外,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广阔的思维空间之中,调动已有的生活知识和阅历,不断地自己的想象力。
没有想象的思维是枯萎的枝柯,没有超越的天空不会广阔。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多措并举,不断训练,引导学生养成思维想象习惯,是提高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003年;
2、《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爱因斯坦;
3、《艺术原理》 科林伍德;
4、《故乡》 鲁迅;
5、《马克思思格斯论艺术》第二册 马克思;
6、《观书有感》 朱熹;
7、《文心雕龙·卷六 神思 第二十六》 刘勰;
8、《美学》 黑格尔;
2008.1
第五篇: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湖北省通山县宋家桥小学
陈昭宇
【摘要】:思维活动是人的智力活动的核心,进行语文教学应从语言文字角度,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那么,怎样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本文将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强化逻辑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分析事物三个方面入手,说明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文教学
思维能力
培养
课堂教学的进程就其本质来说是师生思维共同活动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我们教育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下面就自己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加强指导,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
如果在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后,只满足于学生的答案正确,而忽视了学生认识事物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不了解学生思考问题的来龙去脉,就不能有的放矢地加以引导,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很难得到提高。基于这种认识,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
例如:《大海的歌》一课,第一自然段里有这样的一段话:“展现在我眼前的是蓝天、白云、碧绿的海,正从东方升起的朝阳。”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讨论这句话的:
首先我提问学生:“如果课文这样写‘展现在我眼前的是天、云、海、朝’我们不是也能明白吗?”学生回答:“这样写只能让我们清楚‘我’看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还说:“天具体是什么样?海具体是什么颜色?我们不知道。”我接着说:“对了,作者写得好就好在具体、生动上。”这时,我让学生反复读读这句话,会有什么感觉?读后,让学生谈谈感受、体会。学生兴趣盎然,回答说:“我好像也看到了这美丽的景色,天是瓦蓝瓦蓝的,有白云在飘动,很高很高;海水是碧绿碧绿的,海面非常开阔。这时,火红火红的太阳从东方慢慢升起来了,我觉得景色更美丽了。”
这一教学过程,我是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比较这一思维方法来体会,使学生悟出运用形容词可以使文章更生动,更形象,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
二、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强化逻辑思维训练
教学中,我运用逻辑性较强的教材片断加强学生的逻辑推理训练,使学生对于语言文字间的关系更加清楚,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我在备《惊弓之鸟》一课时,发现更赢最后说的那段话哲理性很强,结构十分严谨,是进行逻辑推理训练的好教材。当然,教这类课文时要把握好尺度,不能搞成逻辑学教学。但若不加以引导,学生则只是读读而已,无别的收获。教学中,我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已基本了解的基础上,组织讨论,最后引导他们推论出更赢只拉弓不放箭却把大雁射下来的原因,使其把这一逻辑推理过程彻底弄明白,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课堂教学是这样进行的:
我问:“为什么更赢只拉一下弓就把大雁射下来了?”有的学生说:“因为大雁受过箭伤,一听弓响就害怕,所以更赢只拉一下弓,就把大雁射下来了。”这个回答只从大雁这一方面回答的,不全面。我接着问:“更赢怎么知道大雁受过箭伤的?”有的学生回答:“因为他看到大雁飞得慢,听它叫得悲惨,就判断出来了。”我再问:“魏王等人也在场,也看到了,听到了,为什么没想到拉弓来射雁呢?”大家发言更热烈了,有的说:魏王他们看到了,听到了,也不知道是只受伤的雁;有的说:魏王他们即使知道是只受伤的雁,也想不到采用拉弓射雁这一妙法。我继续问道:“为什么更赢就能知道雁是受伤的,并想出这个妙计来呢?”大家很快找到根据:“因为课文开头就交代了‘更赢是有名的射箭能手’他有丰富的经验。”
经过以上的讨论,学生把这个问题彻底搞清楚了,了解了这些事物间的联系,得到了逻辑推理训练,对全文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与认识,效果比较好。
三、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分析事物,培养思维能力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还采用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作为分析事物的依据,从而打开认识问题的通路。但学生往往不会自觉地运用这种方法。遇到这种问题,我先给学生加以提示和引导,唤起他们对平时经验的回忆,再因势利导灵活运用思维方法来理解问题。
.
如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在讨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整个森林浸在浓雾里。”这句是不是表现了树木很密这个问题时,学生认为“是”。但不知从哪儿找到依据加以证明。这时,我启发学生联系平日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来分析、判断。学生通过回忆,再与文中描写的现象一比较,便茅塞顿开。一位学生说:“平日我看到雾升起来后都要扩散的,不可能沉在下面。书上说这时的整个森林浸在浓雾里,“浸”就是“泡”的意思,说明雾扩散出去,这就是因为树太多了,树枝太密了。这是学生运用了比较、分析的思维方法。所以,这句话正好说明了森林很密。这是学生通过以上比较、分析得出的结论。
学生的这个分析,实际是论证了一个正确的判断,即“这句话是表现树木很密的。”„„
综上所述,本人通过以上课堂教学训练学生的思维,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使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个人简历】
陈昭宇 :本科学历,小学语文高级教师。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兼班主任工作。曾获县“教学常规先进个人”、“骨干教师”、“先进德育工作者”等光荣称号。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国家级一等奖。辅导学生作文竞赛获县级一等奖。我坚信: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没有爱就没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