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年汉硕考研七大名校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汉硕考研七大名校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今年的题目偏重于主观性。
一、分值题型分析
专业一:九个大题。汉语基础知识:填空10小题共20分,选择10小题共20分,名词解释4小题共20分,简答4小题共40分。汉语应用分析:语音偏误分析1小题共10分,词语辨析(结合偏误)1小题共10分,句式分析1小题共10分,义项分析1小题共10分,文言文翻译一段,共10分。
专业二:七个大题。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填空10题10分,选择10题30分,名词解释4题20分,简答2题20分;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填空题10题10分,简答2题20分,案例分析40分。
二、真题综合分析
专业一部分,共九道题目,整体来讲,考察的主要是现代汉语和部分古代汉语知识。第一、二两道大题是填空和选择题,总共有20个小题,每题2分,主要考察现代汉语基础知识和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比如(音素)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按照笔顺规则,汉字“乃”的第一笔是(勤思解析:横折折折钩);“不耻下问”中的“耻”是词类活用中的(意动)用法;下列没有歧义的一项是(D)(A进口汽车、B路边种着树、C洗得干净、D咬死了猎人的鸡)。第三题是名词解释,语流音变、复合词、词类、复句等都是常见的现代汉语词语,采用问什么答什么的形式即可。简答题考察轻声的作用,分析“死和活、冷和热”两对反义词的不同,从语法、语义角度分析所给的歧义句,分析保留古代汉语特点的语法现象等,掌握基础知识,灵活运用是可以做对的。应用分析部分是留学生语音偏误分析和汉硕经典试题词语辨析,今年词语辨析是结合留学生的偏误例子分析“了解和理解”的区别,勤思提醒:大家还是按照各自的思路从词性、搭配、语义等方面回答并结合偏误分析的相关知识进行辨析可能会更加全面,另外提醒大家重视举例。还有两道题目比较灵活,主要是分析所给句式的特点和“花”的义项归纳、各义项关系之间发展演变等,一方面考察大家灵活应变能力,同时也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最后一道古代汉语的翻译题目,与大纲样卷相比,加大了难度,不仅考察古代汉语中句读、词语的一些理解问题,也要考虑整个文段字词句之间的合理搭配、条理性和逻辑性。
专业二部分的题目也是突出主观性,共六道大题,中外文化部分的题型分别是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教育、心理及对外汉语教学部分的题型分别是填空、简答和案例分析。明显的特点就是在答题时要结合实际进行分析,考察我们在实际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操作详情咨询勤思李老师:630975937和对汉语及跨文化知识的应用能力。比如名词解释考察的是书院、善本、三一律、种姓制度等,填空题如宋代集理学之大成的最著名的学者是(朱熹)、跨文化交际的核心等都是可以在中国文化要略,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国文化史等书中找到答案的,而且文化部分的选择题只有三个选项,相对来说也是降低了难度。
三.备考提醒
所以我们在复习之初给学员推荐的参考书目,汉语基础部分以黄廖本的现汉为基础,这是必须全面透彻掌握的教材,语言学纲要与之相配合,掌握基本的古代汉语知识,汉语国际教育部分就以刘珣的《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程裕祯的《中国文化要略》和孟昭毅、曾艳兵的《外国文化史》为主,文化部分知识点比较杂,要多积累,引论中的教育学和心理学部分要重点掌握。另外,王小岩的《汉语国际教育考试指南》、赵晶的《大学生必知基本文化常识》也要认真学习。请同学们提前准备!
二、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今年的题目比较客观,基本和大纲样卷一致。
一、分值题型分析
分值比例:专业一 九个大题。汉语基础知识:填空20小题共30分,判断20小题共20分,选择30小题共30分。汉语能力题:语音能力2小题共10分,汉字能力2小题共10分,文言文(加标点、填空)共10分。汉语言分析:词语辨析2题10分,修改病句5题10分,分析说明4题20分。
专业二 八个大题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填空15题30分,判断15题15分,选择20题20分,简答2题15分;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填空题10题10分,判断10题10分,选择10题10分,案例分析40分。
二、综合真题分析 专业一部分,共九道题目,主要考察现代汉语和部分古代汉语知识。前三题是填空、判断和选择题,总共有70个小题,共80分,主要考察现代汉语基础知识和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比如填空题:汉语有(七)个方言区,苏州话属于(吴)方言区;关联词“况且”用于(递进)关系的复句;选择题:“蛇行”一词的构词方式(C)(A主谓式、B补充式、C偏正式、D单纯词)。应用分析部分都是常规的语音(给汉字写拼音、改正错音等)、汉字能力题(改错别字、笔顺笔画),古代汉语和大纲样卷基本一致,就是考察加标点和解释词语意思、词语用法,翻译等。修改病句有5个题目,改正并说明理由,很基础。最后一道分析说明题有四个小题,主要考察对“了”、补语类型、离合词等语法的分析理解,需要牢固的基础知识和运用分析能力。
专业二部分的题目也是很客观的,共八道大题,中外文化部分的题型分别是填空、判断、选择、简答四类;教育、心理及对外汉语教学部分的题型分别是填空、判断和选择及案例分析。考察我们对各类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比如简答题中国史书的类型有哪些,简要说明;简述中国茶文化的特点等,填空题如古代文人流行字号,如(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等都是可以在中国文化要略这本书中找到答案的,只要基础知识掌握踏实,还是可以很好解答的。
三、温馨提示
整体来讲,今年的题目以基础为主,在此基础上,会有一些题目灵活变化,请同学们提前准备,打好基础,参照勤思推荐复习书目,结合勤思讲义,通关宝典,大家的考试一定可以顺利通关!
三、北京大学
与2015年北京大学真题相比,2016年的真题专业一汉语基础部分的题型有变化,专业二汉语国际教育的题型整体变化不大。
一、分值比例
专业一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填空(30分)、判断(20分)、选择(30分)共80分。汉语应用能力共四道简答题,这是与15年有变化的地方,其中第一道轻声的题目有12分、多音字的类型是8分,汉语单纯词的类型是10分,还有10分的文言文。第三部分 专业二今年和去年的题型一致,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知识部分填空题30道、判断题15道、选择35道题目;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知识共30分,其中填空10分、判断10分、选择10分;案例分析40分
二、题型虽有变化,仍非常注重基础知识
从题型上分析。专业一部分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还是以基础知识的掌握为主,常规题型填空、判断、选择,涉及到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方面面的知识。第二部分汉语应用能力今年增加了简答题,但是整体而言,也是书上的基础知识。如举例说明普通话里哪些成分应该读成轻声,还有举例说明汉语单纯词的类型,都可以在现代汉语的书上找到原点。勤思提醒您:只要按照课本、讲义复习,回答正确是没有问题的。
专业二部分,考察的内容包括中外文化,中外文学,以及跨文化交际知识;如真题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短篇小说集是郁达夫的《沉沦》,被鲁迅誉为“中国杰出的抒情诗人”是冯至。
第二部分是教育学、心理学及教学基础知识可以按照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主要考查的是老师在国外课堂上的语言教学知识。总之,勤思提醒广大考生在复习的时间上提前准备,注重书本知识,参照勤思讲义,学会灵活运用各方面的变化,好好备考。
四、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整体主观题分值增加,但是题目还是以基础知识为主。题型变化比较大,以往的选择题并没有出现,相信拿到试卷的学生会惊讶,卷子的题目都非常整体,小题大幅度的减少,基本上都是要大面积书写的题目。
一、题型+分值分析
在分值上,专业一填空题8道题共16分;辨析概念6道题共24分;简答题5道题共40分;语音题(写拼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和写笔顺)共20分;古文阅读共20分;语言能力题5道题共5分;辨析词语2道题10分;语法分析2道题共10分;修改病句2道题5分。专业二,填空题20道题共20分;选择题30道题共30分;简答题4道题共30分;教育学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0分;简答题2道题共10分;详述题3道题共40分。
二、试卷真题分析
复旦大学一直是以书本知识为主,基本就是熟记书本肯定没问题,同时可以参照勤思单独书目讲解进行复习,今年的题型也是变动比较大,辨析概念部分是新增的部分,主要还是基础的概念。简答题中考查了复元音韵母的国际音标,看似简单,但是需要基础很牢固才能不丢分。古代汉语部分还是一如既往的20分,但是我们说文章的确是有难度的文章。专业二中的文化简答题问到汉民族与其他民族文化交融的表现形式和儒家文化在当代的体现,这需要学员具有很强的总结能力。教育学基础部分的确是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我们能看到,比如“自我学习在外语学习上的主要内容”和“外语测试的类型”考查。三.温馨提示:
同学们的复习,应该更注重对于概念的准确记忆和理解分析,文化部分扩展较多,需要开阔知识面。选择题很多是对于时间的判断,比如“科举制废除的时间”“《二十四孝》的时间”等等,我们不妨以时间为纬度去学习文化。还有,关于最后的详述题,我们能看到规定了字数,那么我们就要注意在回答的时候考虑到这方面的因素。提前准备,事半功倍。
五、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整体上难度有明显的降低趋势,对于主观题目也有所减少,2015年对于古代汉语知识的比重减少了。
一、分值、题型分析
专业一部分,填空题30道题共30分;判断题20道题共20分;选择题30道题共30分;语音能力题(语音填空题、拼写正确音节、国际音标)共20分;汉字能力题(填空题和改错别字)共15分;语法词汇能力题(判断是否符合普通话规范、分析歧义和消除歧义、语法分析题两道)共25分;文言文阅读10分。专业二部分,填空题30道题共30分;判断题15道题共15分;选择题35道题共35分;教育学填空题10道题共10分;判断题10道题共10分;选择题10道题共10分;案例分析40分。
二、勤思厦门大学综合分析
在整体题型上,保留了填空判断选择,2015年的查考的句子组合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但是2016年变成了判断,不需要说明理由,这大大降低了考试的难度。另外以往在选择题部分7个左右的古代汉语常识和词性考查的题目,在今年并没有出现,而是增加了对语音、词汇和语法的考查,比如“zhuang”的音素和音位数量的判断,还有对于单纯词和构词方式、区别词和离合词的判断等等,在语法中兼语结构、连谓结构和述补结构无一遗漏。
但是指的注意的是,专业一部分增加了一个语法分析题,“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为例子,说明汉语语序变化的特点,还有考查了“重叠词”的特点,这些比较注重考察学生对于知识点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专业二部分,不得不说外国文化部分增加了比重,而且侧重书本之外的知识点,所以文化的知识除了书本之外,学员还是要注重平时的积累。三,温馨提示
专业一部分,对于现代汉语和语纲的考查增加,对于古代汉语部分减少,专业二部分的学习要扩展自己的知识面。请同学们参照勤思讲义,有计划有规律地进行备考.六、暨南大学
2016年暨南大学的真题题型和往年相比,考查的知识点非常细,专业一部分大体从语音、词汇、文字、语法都考查了。专业二部分考查中外文化、中外文学、中西方文化、跨文化交际、议论文等方面。
一、勤思针对题型分值比例分析
暨南大学的题型命名很有特点,一下子可以知道考查的是什么 专业一部分首先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80分)
一、填空题(20分),包括语音文字综合填空题(10分),考查“振兴中华”这个短语,从音素、前后鼻音,独体字、形声字等方面考查;语法结构综合填空题(10分),考查“生死而肉骨”这个古代汉语句子
二、选择题(20分),包括语音选择题(5分),考查烟和央;词汇选择题(5分);语法选择题(5分),对面来了几个看热闹的;综合应用选择题(5分)
三、简答题(40分),有8个简答题
第二部分,语言应用能力题(40分),从语音、汉字、词汇释义、语法、文言文考查
第三部分,语言分析能力题(30分),从语言、辨析、语法、修改病句考查
二、勤思暨南大学真题整体分析:基础加多变,全面中凸显学校命题的特点
整体特点是现代汉语知识不能松懈,比如简答题举例说明补语的语义指向,可以举例吃饱了(语义指向状态)、吃光了(语义指向是东西被吃完了)、吃完了(吃这个动作),这个可以从书目上找到思路
专业二部分,2016年题型简单归纳就是中外文化部分——填空、简答;教育学心理学——填空、简答;第三部分根据已知的应用语言学知识和跨文化交际知识,在国际汉语教育的背景下,对一篇文章进行分析,写议论文,这个文章,注意论点、论据、论证的把握。这篇文章出自王蒙的从解读《弟子规》说起。从中国传统文化立足,表现对外汉语教师的文化积累。
三、温馨提示
鉴于今年暨南大学的命题形式,勤思提醒您,按照我们推荐的参考书进行复习,配合专业讲义,扎扎实实地准备,这些题目还是可以得高分的。更多详细的信息可以联系勤思教育的专业老师,进行一对一的答疑,欢迎加扣 贰肆玖贰二五菱零八散。也请17年的小伙伴们提前准备,万变不离其宗,认真备考。
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整体趋势以主观题目为主,但是题型还是比较稳定。
一、题型+分值
专业一分值,填空题20题、共20分;判断题15题、共15分;选择题25题、共25分;名词解释4道题共20分;语音能力题10道题,共10分;汉字能力题(改错别字、笔画、笔顺、形声字判断)共15分;文言文阅读题(加标点、解释词意)共10分;词语辨析题2道题共10分;语法分析题(两个分析句法结构、4个判断词性)共10分;简答题(4选3)共15分。
专业二分值,填空题20道题共20分;判断题10道题共10分;选择题20道题共20分;教育心理学填空题10道题共10分;判断题10道题共10分;选择题15道题共15分;偏误分析4道题共8分;名词解释4道题共12分;简答题(四选三)共15分;写教案(30分)。
二、整体分析
第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题型和2015年题型一样,没有变动。有个别题目还有重复的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注重对往年真题的研究。专业一部分还是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也有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整体是以书本的知识点为主,但是也会考查学生对实际例子的掌握程度,勤思解析:如简答题中“举例说明如何区别动词和介词”,这里面老师更愿意看到的是学生对于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往往是最熟悉的例子确很难准确的表述。
专业二部分题型也是和2015年一样,勤思解释:考查学员对于实际句子和现象的分析,比如“偏误分析”里面就是在实际中如何分析偏误的原因。这里面增加了对学生对概念等问题的理解和分析。
第二,整体难度并不大。对外经贸大学题目整体并不难,但是考查的比较细致,对于同一知识点会多角度考查。比如在选择题中考查了“语言习得的认知因素”,在后面名词解释中又考查了“语言习得机制”,还是侧重对重难点的考查。所以我们对那些重难点还是要多角度联系和记忆。
三、温馨提示
总结一下,对外经贸大学整体的复习计划还是要回归课本,勤思讲义也可以帮助大家进行框架式梳理。还要注重对书本例子的记忆,因为在真题中的确是出现了书上的原来例子。对于文化部分也是侧重于书上的知识点。对于引论的复习应该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增加实际的教学经历和教学问题的理解和分析。
最后,预祝各位同学金榜题名!
第二篇:2018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8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择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其创始人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在德国特利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出生在德国巴门市的一个工厂主家庭,他们放弃了舒适安逸的生活,毅然选择了充满荆棘坎坷的革命道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主要是因为
A.德国是当时最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B.他们对时代有着超越常人的认知能力
C.社会历史条件和个人努力的相互作用
D.他们拥有优良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
【答案】:C(社会历史条件和个人努力的相互作用)
【答案解析】:社会历史条件和个人努力的相互作用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原因,故答案选C
2.“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白马非马”这一命题的错误在于
A.颠倒了事物形态的功能之间的关系
B.割裂了事物共性和个性之间的联系
C.混淆了事物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区别
D.模糊了事物本质和现象之间的联系
【答案】:B(割裂了共性和个性之间的联系)
【答案解析】:白马非马主要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没有把握好,故答案选B
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关于
A.总体的人在总体的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原理
B.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原理
C.人民群众的活动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原理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
【答案】: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答案解析】:材料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主要体现出来的是人民群众的作用,体现出的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所以答案为D。
4.《资本论》(德文版)第一卷于1867年9月在汉堡出版,其影响力历经150年风雨而不衰,至今对我们分析、理解现实经济问题依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十分丰富,其中“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的理论是
A剩余价值理论
B.价值规律理论
C.劳动二重性理论
D.商品二因素理论
【答案】:C(劳动二重性原理)
【答案解析】:“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劳动价值论而非其他,所以答案选择C。
5.经济建设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就必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不动摇,当前,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A.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B.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
C.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D.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
【答案】:D(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
【答案解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
6.实行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形式是丰富多样的,经过长期探索,我国在通过依法选举让人民的代表来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管理的同时,这一特有民主形式是
A.竞争性民主
B.协商民主
C.票决民主
D.谈判民主
【答案】:B(协商民主)
【答案解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7.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国、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防坚持的方针是
A.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
B.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 C.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D.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
【答案】:C(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答案解析】: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的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8.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取得重要积极成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A.深化两岸利益融合,共创两岸互利双赢,增送两岸同胞福祉
B.相互尊重,求同存异
C.增强两岸同胞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
D.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答案】:D(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答案解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9.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其中,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最主要的矛盾是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答案】: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答案解析】: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10.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朝统治阶段内部的洋务派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洋务派兴办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
A.迎合帝国主义
B.维护封建统治
C.对抗顽固派
D.发展资本主义
【答案】:B(维护封建统治)
【答案解析】:洋务派是地主阶级的代表,本身不会有反封建的性质。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是地主阶级的自强求富运动。
11.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营造出了有效的克敌制胜的武器,武装斗争就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之一,其实质是
A.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国主义战争
B.资产阶段领导的反封建战争
C.工农联合的反军阀战争
D.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答案】:D(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答案解析】: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党的三大法宝。本题考的是武装斗争。武装斗争的实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12.20世纪40年代前期,为了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建设水平,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场整风运动()
A.反对享乐主义以整顿作风
B.反对宗教主义以整顿党风
C.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D.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答案】:D(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答案解析】: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其中反对主观主义是最主要的内容。
13.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公共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要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社会和谐稳定的起码道德要素。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
A.遵纪守法
B.助人为乐
C.爱护公物
D.文明礼貌
【答案】:A(遵纪守法)
【答案解析】: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其中,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
14.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引用了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段话:“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这说明公正司法的重要性,公正司法是()
A.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决定因素
B.社会公正的最终目标
C.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D.社会公正的唯一标准
【答案】:C(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答案解析】: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是司法活动最高的价值追求。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A、B、D是干扰性,应排除。
15.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聚焦“三农”工作,提出新的历史阶段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是()
A.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B.发展农村新产业新生态
C.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D.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答案】:A
【答案解析】: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三农”工作的主线是深入推进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以,A选项是正确选项;其他选项均不符合题干要求,不选。
16.2107年12月1日,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在北京开幕,来自120多个国家近300个政党和政治组织的领导人分享治党治国经验,共享合作发展大计,本次对话会的主题是:
A.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贡献政党智慧和力量
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世界
C.从严治党,执政党的使命
D.中国改革,执政党的角色
【答案】:B
【答案解析】:2017年12月1日,中国共产党与世界高层对话会的主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世界:政党的责任。
二、多项选择题:17~33小题,每小题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救援,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项少选项不得分。
17.2017年6月,我国科学家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实际上率先成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量子纠缠”就是两个(或多个)粒子·制造成的量子状态,无论粒子之间相隔多远,测量其中一个粒子必然会影响其他粒子,“量子纠缠”现象虽然未被完全认知,但它仍然能够说明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事物联系的主观性和偶然性
C.事物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D.物质世界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答案】:ACD(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事物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物质世界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答案解析】:B选项是错误的,联系不是主观的。ACD都和题意相符也表述正确,所以答案为ACD。
18.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但这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并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和选择性主要体现在 A.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由每一个参与历史活动的个人的主观意志所决定
B.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是主体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C.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们群众的选择性
D.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答案】:BCD(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是主体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答案解析】: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道路和可能性空间)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人民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和选择性,A表述错误。正确答案为BCD。
19.为了追逐最大化的利润,资本家总是想方设法地进行资本积累,而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一般而言,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
A.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
B.劳动生活率的高低
C.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
D.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答案】:ABCD(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劳动生产率的高低;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答案解析】:资本积累的规模大小主要由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劳动生产率的高低;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来决定,所以答案为ABCD、20.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社会阶层、阶级结构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A.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数量随科技革命不断深入而持续地增加
B.资本家由从前的直接生产经营者变成了以剪息票为生的食利者
C.职工持股和参与决策使得劳动者成为资本家集团的重要力量
D.高级职业经理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答案】:ABD(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数量随科技革命不断深入而持续增加;
【答案解析】:资本家由从前的直接生产经营者变成了以剪息票生的食利者;高级职业经理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发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数量随科技革命不断深入而持续增加;资本家由从前的直接生产经营者变成了以剪息票生的食利者;高级职业经理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发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所以答案选ABD。
21.列宁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这一论述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揭示了各民族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的内涵,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特点的正确观点有
A.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B.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不同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C.各国民族因素和地理环境的不同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决定因素
D.各国生产力发展善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答案】:ABD(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则;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不同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各国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答案解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主要体现出来的是三个方面: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则;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不同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各国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答案为ABD,22.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确保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为第二个百年目标打好基础的关键阶段。面对各种严峻复杂的挑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攻坚战有
A.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B.污染防治
C.产业结构调整
D.精准脱贫
【答案】:ABD(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污染防治,精准脱贫)
【答案解析】: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按照党的十九大的要求,今后3年要重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
23.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途径。2017年9月11日,我国首条由民营资本控股的高铁--杭绍台高铁项目在浙江杭州签约。该项目预计总投资超过400亿元,其中民营联合体占比51%。中国铁路总公司占比15%,各级地方政府合计占比34%。本项目坚持风险分担、利益共享原则,构建政府和社会资本都能接受的投资回报机制,这是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一个典型案例,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
A.改善企业股权经构和公司治理结构
B.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C.发挥国有资本的带动力影响力
D.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答案】:ABCD(改善企业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发挥国有资本的带动力和影响力;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答案解析】: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可以使得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通过股份制改革的方式相互合作,从而扩大国有资本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
24.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得用,需要进一步加强河湖管理保护工作,落实属地责任,健全长效机制。2016年11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2017年11月20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级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是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举措,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主要包括
A.完善部门职责分散交叉的环保监督体系
B.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C.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D.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
【答案】:BCD(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完善神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
【答案解析】: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基本内容即为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完善神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
25.党的十九大提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委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并特别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之所以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是因为
A.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
B.坚定政治立场是党的根本宗旨
C.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D.政治属性是政党的第一属性
【答案】:ACD(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政治建设是我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政治属性是政党的第一属性)
【答案解析】:之所以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是因为政治属性是政党的第一属性,只有明确好这个问题才能明确好我党的方向性问题。B选项中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6.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需要实施更为主动的开放战略,近年来,我国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全面开放进一步深化,据统计,2016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1832亿美元,连续两年位列世界第二:中国境外企业销售额1.5万亿美元,向所在国缴纳税费400亿美元,雇佣外方员工150万人;我国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超过9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6%,在全球引资东道主中排名第三位,高附加值以及服务行业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持续增长。这表明
A.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已经完全转向高端
B.我国防范经济风险和外部冲击的能力已经形成 C.我国吸引外资的结构和质量正在不断优化
D.我国国际投资合作水平进一步提高
【答案】:CD(我国吸引外资的结构和质量正在不断优化;我国国际投资合作水平进一步提高)
【答案解析】:A选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已经完全转向高端不符合事实;B选项我国防范经济风险和外部冲击的能力已经形成也不合事实
27.忠诚于党、听党指挥是我军的光荣传统。1929年12月下旬。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村召开。这次会议史称古田会议。会议通过的毛泽东起草的决议案,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规定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
A.实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
B.担负打仗、筹款和做群众工作的任务
C.加强政治工作
D.绝对服从共产党的领导
【答案】:BCD(B担负打仗、筹款和做群众工作的任务;C加强政治工作;D绝对服从共产党的领导)
【答案解析】:1929年12月下旬,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村召开。这次会议史称古田会议。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规定红军必须绝对服从共产党的领导,必须承担打仗、筹款和做群众工作的任务,必须加强政治工作。选项A实行全国军事总动员是洛川会议的内容。
28.抗日民主根据地是认真贯彻和实现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坚持抗战和争取胜利的坚强阵地,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政治建设,其主要举措有
A.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试行民族区域自治
B.各级抗日民主政权机构领导人通过人民选举产生
C.实行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
D.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
【答案】:BD(B各级抗日民主政权机构领导人通过人民选举产生;D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
【答案解析】:抗日民主根据地是三三制的政权,是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是民主的政权。BD符合题意。选项A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不符合题意。选项C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29.从1953年开始,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始进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有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当时中国之所以要着力进行和可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因为
A.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和遏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同情和援助
B.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
C.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D.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
【答案】:ABCD(A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和遏制;B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C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D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大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建国初期,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遏制和封锁,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使我们导向苏联是一个原因,选项A正确。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靠资本主义不可能走上工业化道路,选项B正确。个体农业有可能发生分化,不对其进行改造,不能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资金和原材料支持,选项C正确。新中国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比较强大,选项D正确。
30.“天下大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守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对守法的正确理解是
A.守法是遵守宪法和法律
B.守法是行使法定的权利,履行法定的义务
C.守法意味着一切组织和个人严格依法办事的活动和状态
D.守法的主体是一切组织和个人
【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律遵守。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A、B项正确;守法意味着一切组织和个人严格依法办事的活动和状态,依法办事一是依法享有并行使权利,二是依法承担并履行义务,C表述正确;在社会主义国家,一切组织和个人都是守法的主体,D正确,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31.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中,都有要求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经济秩序的内容,已经具有“公序良俗”的含义,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总则明确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从民法基本原则的高度确立了禁止违反公序良俗的原则。这一规定体现了
A.道德为法律提供价值基础
B.对传统民法上的公序良俗原则的继承和发展
C.法律为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D.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
【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道德为法律提供价值基础,法律为道德提供制度保障,A、C正确;同时,这一规定也体现了对传统民法上的公序良俗原则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统一。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32.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的设立有利于
A.集中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
B.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
C.探索沿海和内地对外开放新模式
D.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
【答案】:ABD
【答案解析】: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C,探索沿海和内地开放新模式,属于内陆城市开设自贸区,正确不相干。
33.2017年9月5日,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期间举行。金砖国家领导人和受邀的埃及、几内亚、墨西哥、塔吉克斯坦、泰国五国领导人出席会议,开启了“金砖+”合作模式,其重大意义在于
A.全国提升了金砖机制的代表性和影响力
B.对南南合作形成了有机补充
C.进一步推动了全球治理体系的改善
D.破解了南北对话的僵局
【答案】:ABC
【答案解析】:2017年9月5日在金砖国家会议的意义:中方举办的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发出了深化南南合作和全球发展合作的强烈信号。金砖国家都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全面提升金砖机制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对南南合作形成有机补充、进一步推动全球经济治理的完善;金砖国家是南南合作的典范,没有破解南北对话的僵局。D选项不选。
三、分析题,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34、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如何理解“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6分)
(2)根据矛盾主要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原理,说明为什么“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4分)
【答案】
(1)如何理解“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答:(1)在矛盾群中存在着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在矛盾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次要矛盾在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还要统筹兼顾,恰当的处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因为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所以“抓住了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根据矛盾主要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原理,说明为什么“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答:(2)在矛盾群中存在着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在矛盾中处于被支配地位、分化从属作用的方面,所以我们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发展问题是我们的主要方面,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35、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5分)
(2)为什么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5分)
【答案】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答:(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需要与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的新特点、深刻理解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站到更高层级的历史方位上,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对的最大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最关键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进入新时代要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前进。
(2)为什么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答:(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36、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应运而生”?(4分)
(2)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由“简”而“巨”,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6分)
【答案】
(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应运而生”?
答:(1)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两大重要历史任务。包括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都为了国家出路进行了早期的探索,由于阶级局限而失败。历史证明,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2)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由“简”而“巨”,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答:(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就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就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就有了正确的方向和奋斗目标。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就有了新的革命方法。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共产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辟了光明前景。
37、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为什么说青年对期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能够为人的一生提供“无穷的力量”?(6分)
(2)青年如何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自己的青春梦想?(4分)
【答案】
(1)、为什么说青年时期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能够为人的一生提供“无穷的力量”?
答:(1)理想与信念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的。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理想实现的重要保障。理想信念的作用与意义主要表现在:
第一,指引奋斗目标。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作用,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定向器。材料中的黄旭华、黄大年等人物青年时期即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信念。
第二,提供前进动力。有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就会以惊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成就事业、创造奇迹。材料中黄旭华、黄大年等人物正是在正确的理想信念的指引下,对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
第三,提高精神境界。理想信念一方面使人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统一起来,另一方面又引导着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塑造高尚的人格。材料中黄旭华、黄大年等人物的成功离不开个人高尚的人格。
因此,青年时代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能够为人的一生提供“无穷的力量”。
(2)、青年如何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答(2)材料通过对黄大年等人物事迹的阐释,使我们知道青年学生只有把实现理想的道路建立在脚踏实地的奋斗上,才能放飞青春梦想,实现人生理想。
第一,立志高远。志向高远,就是要放开眼界,不满足现状也不屈服于一时一地的困难与挫折,更不斤斤计较个人私利的多少与得失。
第二,立志做大事。青年学生应该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
第三,立志须躬行。崇高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地奋斗。通往理想的路是遥远的,但起点就在脚下,在一切平凡的岗位上,在扎扎实实地学习和工作中。
第四,伟大出自平凡。祖国的富强、民族的繁荣、人民的幸福,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尽其才、奋其志。
38、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为何要引导经济全球化释放出更多的“正面效应”?(5分)
(2)如何理解“‘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5分)
【答案】
(1)为何要引导经济全球化释放出更多“正面效应”?
答:(1)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全球化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力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来一些负面影响,增多了各国和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英国脱欧、特朗普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导致世界经济总体上仍十分严峻复杂,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上升,增长放缓,各类风险明显增多。应对危机,各国应本着责任与风险共担的精神,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向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构建互惠共赢的多边经济体制,以利于各国共同发展。我们需要的是世界各国平等、互惠、共赢、共存的经济全球化。即引导经济全球化释放出更多“正面效应”。
(2)如何理解“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国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
答:(2)“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目前,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表达了积极态度。“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将给地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第三篇:2010年考研教育学真题及答案解析
本文由wazlh2009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2010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一、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9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单项选择题: 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1.根据经验科学的标准,科学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 A.描述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 B.揭示教育规律,确立教育理想 C.揭示教育规律,规范教育行为 D.研究教育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2. “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适应的、天性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须 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须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这种教 育起源说属于 A.神话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 年),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包括 A.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成人教育 B.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C.普通教育、特殊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 D.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 4.历史上有各种关于人的发展动因的理论和假设。下列学说中,支持“外铄论”观点的是 A.成熟论 C.人本主义心理学 B.性善论 D.行为主义心理学
5. “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人能够继续他们的教育,或者说,学习的目的和报酬,是继续不断 的生长能力。”持这种观点的人,在教育目的上主张 A.教育准备生活说 C.教育超越生活说 B.教育适应生活说 D.教育改造生活说
6.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1985 年中共中央颁发《关于教育体制改 1 革的决定》,下放教育管理权,其中高等教育实行三级办学体制,这三级是指 A.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 B.中央、中心城市、市县 C.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 D.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心城市、市县 7.2008 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 23.3%。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观点,我国高 等教育处于 A.精英化阶段 C.普及化阶段 B.大众化阶段 D.全民化阶段
8.主张课程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的实际结果”的课程评 价模式是 A.目标评价模式 C.外观评价模式 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D.CIPP 评价模式 9.教学过程由四个阶段组成:阐明“个”的阶段,阐明“类”的阶段,掌握规律与范畴的 阶段,获得世界经验与生活经验的阶段。这种教学模式属于 A.发现教学模式 C.范例教学模式 B.掌握学习模式 D.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10.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学内容、组织、方法及媒体的使用等所进行的系统规划 称为 A.教学策略 C.教学目标 B.教学模式 D.教学设计
11.根据体谅模式,下述教例中对情境问题作出了成熟反应的学生是 教 师:如果你同别人说话时,一个你认识的人不停地插嘴并且试图改变话题,你怎么 办? 学生甲:躲开他,然后继续我们的谈话。学生乙:让他加入我们的谈话,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意思。学生丙:告诉老师,老师会批评他。学生丁:也许是我们冷落了他,既然他想加入进来,就一起聊好了。学生戊: 也许我们的话题使他不安,既然他想改变话题,就别当着他的面说这个话题了。A.甲和乙 B.乙和丙 2 C.丙和丁 D.丁和戊 12.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 年)明确规定的学生义务是 A.团结同学,关心集体 B.尊敬师长,孝敬父母 C.热爱祖国,履行公民职责 D.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13.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教师劳动具有专业性的是 Ⅰ.教师工作是基于专门知识和技能的智力劳动 Ⅱ.教师在工作中必须遵循一套独特的职业道德要求 Ⅲ.教师劳动的成效具有滞后性 Ⅳ.教师的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A.Ⅰ、Ⅱ C.Ⅲ、Ⅳ B.Ⅱ、Ⅲ D.Ⅰ、Ⅳ
14.春秋战国之际,儒墨两家并称“显学”,在教育问题上,墨家不同于儒家的主张是 A.重视道德教育 C.轻视礼乐教育 B.重视文史教育 D.轻视科技教育
15.汉代察举注重考察德行的科目是 A.孝廉 C.贤良方正 16.国子学始立于 A.西晋 C.南朝 B.东晋 D.北朝 B.达于教化 D.茂材 17.韩愈说: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所谓“道”具体是指 A.礼乐 C.仁义 B.礼法 D.天理
18.随着书院发展而出现的教学方式是 A.大都授 C.讲论讲会 B.下帷讲学 D.转相授受
19.王守仁“致良知”这个命题创造性地综合自 A. 《论语》和《孟子》 B. 《论语》和《中庸》 3 C. 《孟子》和《中庸》 D. 《孟子》和《大学》
20.在人性与教育作用关系的问题上,王夫之提出“性日生日成”和“习与性成”的观点,旨在强调 A.人性如素丝 B.人性无善无恶
C.人性具有生成变化性 D.人性具有稳定性 21.蔡元培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 A.涵养道德 C.发展人的个性 B.开发“民智” D.造就“完全人格”
22.1913 年,黄炎培发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一文,深刻反思“癸卯学制” 颁行以来中国教育发展的问题,提出必须 A.改革普通教育 C.扩大高等教育 B.发展师范教育 D.推进社会教育
23.1932 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以“系统混杂,目标分歧”为由整顿全国中学教育,其主 要举措是 A.中学分设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 B.高中分设普通科和职业科 C.高中分设文科和理科 D.中学分设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 24.在中世纪,直接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教育并使之得以保存和传播的是 A.拜占廷教育 C.基督教教育 B.阿拉伯教育 D.世俗封建主教育
25.在西方古代教育史上,提出教育目的在于实现个人的“灵魂转向”,主张“寓学习于 游戏”“学习即回忆”的教育家是、A.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D.奥古斯丁
26.15 世纪末,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实践形式主义化的标志是 A.西塞罗主义 C.新托马斯主义 B.昆体良主义 D.新柏拉图主义
27.被 17 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视为教学的“金科玉律”、18 世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 洛齐视为基础性教学原则的是 4 A.量力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28.18 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将每个人接受的教育分为三类,即 A.知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和劳动的教育 B.自然的教育、事物的教育和人为的教育 C.社会的教育、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 D.自然的教育、社会的教育和个人的教育 29.20 世纪意大利学前教育家蒙台梭利教育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强调 A.自然后果 C.感官教育 B.作业的作用 D.游戏的作用
30.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期间所创立的道尔顿制的基本原则是 A.自由与合作 C.注重学生个性差异 B.活动与主动 D.儿童中心主义与“从做中学”
31.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促进教育机会均等,英国工党政府将文法学校、技术中学和 现代中学合并组建成新型中学。这种中学是 A.完全中学 C.综合中学 B.统一中学 D.文实中学
32. “如果现在在大学里有医学系甚至有财经系,而没有教育系,那么这只是表明,直到 现在人对他的身体和荷包的健康的珍惜还是甚于对他的精神健康的珍惜,他对后代的物质财 富的关心,超 A.乌申斯基 C.凯洛夫 过对他们的优良教育的关心。”作此表述的教育家是 B.苏霍姆林斯基 D.赞科夫 33.杜威教育理论成型的标志性著作是 A. 《经验与教育》 C. 《我的教育信条》 B. 《民主主义与教育》 D. 《教育与社会》
34.下列选项中,由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 A.视觉适应 C.青春期男孩变声 B.望梅止渴 D.服用兴奋剂提高成绩
35.皮亚杰用来说明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概念是 A.图式、运算、同化、顺应 B.图式、成熟、同化、平衡 5 C.图式、同化、运算、成熟 D.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36.强调复杂情景和真实学习任务的学习理论派别是 A.联结理论 C.建构主义理论 B.认知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 37.在学习“gas-煤气”这一单词时,学生加入了中介词,成了“gas-该死一煤气”。该 学生使用的策略是 A.精细加工策略 C.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D.计划监控策略 38.运动技能的表征方式是 A.命题 C.命题网络 B.语义网络 D.产生式系统
39.近年来,一些教育研究者开始关注教育活动过程的动态生成、非线性特征及其中潜在 的、无序的和偶然的因素。这种发展方向体现了教育研究的 A.经验-分析范式 C.诠释-理解范式 B.社会批判范式 D.复杂思想范式
40.某一研究者需要收集近年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关数据,最可靠的信息来源是 A.教育论文集 C.教育辞书 B.教育年鉴 D.教育专著
41.在非结构参与式观察研究中,最适宜采用的记录方法是 A.事件取样记录法 C.时问取样记录法 B.日记描述记录法 D.行为检核记录法 42.问卷调查相比,访谈调查的优点是 A.更具客观性 B.更有利于做大样本研究 C.更有利于研究深层次的复杂问题 D.更易对数据进行编码处理 43.在一项问卷调查中,有一个题目的选项 x 和选项 Y 的被选率都是 35%。研究者在分析 研究结果时,把符合其意向的选项 x 表述为“高达 35%”,而把不符合其意向的选项 Y 表述 为“仅占 35%”。A.客观性原则 这种做法违背了教育研究的 B.创新性原则 6 C.公共性原则 D.伦理原则 44.在教育研究的数据分析中,某统计量为-1.5,该统计量最有可能是 A.标准差 C.标准分数 B.方差 D.相关系数
45.在教育研究报告中,研究中使用的调查问卷一般放在 A.前言部分 C.结论和建议部分 B.正文部分 D.附录部分
要求判断正误并着重阐明理由。
二、辨析题:第 46-48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45 分。要求判断正误并着重阐明理由。辨析题: 46-小题,46.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47.课程即学校开设的全部学科的总和。48.智力是创造力的充要条件。
三、简答题:第 49~53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75 分。简答题: 49~ 小题,49.简述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发挥主导作用的条件。50.简述杨贤江“全人生的指导”的目标和内容。51.简评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52.简述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的实质与条件。53.列举教育研究假设的三种分类方式,并简述假设表述的基本要求。
四、分析论述题:第 54-56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90 分。54.美国经济学家桑德伯格(L.G.sandberg)曾经对经济增长与教育的关系进行跨国的动 态比较。他以欧洲各国 1850 年的成人识字率表示人力资本存量,然后动态比较 1913 年和 1970 年人均国民 收入的变化。其统计结果如表 1 所示。
(1)根据表中数据说明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特点。(2)运用相关原理分析产生这种教育影响及其特点的原因。7 55.试从指导思想和改革措施两方面比较中国洋务教育与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56.本题为必选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题的 ... 成绩计入总分。8 Ⅰ.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违规行为,教师可能采用各种不同的办法进行处理。下面是 5 个实 例: 例一:学生张明在课堂上对邻座做鬼脸,引起对方发笑,老师对其注视片刻后,即不再 理睬,继续讲课,学生遂终止其不当行为。例二:当学生的违规行为获得部分学生认可时,让违规学生坐到教室后边,与其他学生 分开,有效地阻止了学生的违规行为。例三:刚上课时,郭忠抽掉前座李军的椅子,李军重重地摔了一跤,老师当即严肃地批 评了郭忠,并令其放学后到老师办公室写情况说明。例四:课间有两个学生吵架,前来上课的老师厉声制止,毫无效果,围观的学生越来越 多。老师于是决定用 8 分钟时间让两个学生吵个够,而让其他学生在一旁静观。结果两个学 生很快就不再吵架了。例五:对于平时在课堂上经常讲闲话的学生,一旦他在某节课不再讲闲话,老师就及时 予以表扬。请用行为主义学习观点,分析说明上述各实例中处置学生不当行为的教育措施的心理学 依据。Ⅱ.阅读下述材料,按要求作答。小学三年级语文老师李华执教的两个班,90%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日常教学 中,李老师发现,这些孩子大多握笔姿势不正确、不善与人交流、知识面窄。为了进一步了 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学习上面临的困难及其原因,李老师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家访,并就相 关问题询问了本年级其他科任教师。结果显示:与本市居民子女相比,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 学习上存在一定差距,其中英语学习差距最大,语文学习次之,数学学习差别不大。为了探 索提高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语文学习成绩的有效策略,李老师打算在这两个班进行以 “扩 展课外阅读”为自变量的实验研究。但是,学校科研顾问认为采取行动研究方式更为适当。李老师陷入困惑,不能确定采用何种方式展开研究。(1)案例中李老师在发现和确定研究问题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研究方法?(2)针对李老师的困惑,请为她选择一种研究方式,并从研究目的、研究过程、研究 主体三个方面阐述作出这种选择的理由。9 2010 年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B 13.A 23.D 33.B 43.A 4.D 14.C 24.A 34.B 44.C 5.B 15.A 25.B 35.D 45.D 6.C 16.A 26.A 36.C 7.B 17.C 27.B 37.A 8.B 18.C 28.B 38.D 9.C 19.D 29.C 39.D 10.D 20.C 30.A 40.B 11.D 12.D 21.D 22.A 31.C 32.A 41.B 42.C
二、辨析题 46. 【答案要点】 错误。
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基本途 径。这种观点仅仅把教学看成是实施智育的途径,忽视了教学同时还是实施德育、美育和体 育的基本途径。即使作为实施智育的途径,教学也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授受,还包括开发 智力和培养能力。47. 【答案要点】 错误。课程不仅包括学校开设的全部学科,还包括学校有目的地开展的各种活动,以及学校内 其他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潜在的教育影响。课程不但包括对教学内容的规范,而且包括对教 学进程的规范。48. 【答案要点】 智力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从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来看,高智力者,创造力可低;低智力者创造力一定低。反过来来看:高创造力者,智力较高;低创造力者,智力可高可低。智力是创造力的一重要影响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创造力还受到知识、人格特 征、动机等因素的影响。49. 【答案要点】(1)学校教育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2)学校教育要充分调动学生个体的能动性。10(3)学校教育要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协调、配合。50. 【答案要点】(1)目标: “全人生的指导”是杨贤江有关青年教育的思想,是指对青年给予全面的关 心、教育和引导,使之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健康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2)内容:①人生观指导:以对人类作出贡献为幸福;②政治观指导:投身革命,改 造社会,欲做专家,先做战士;③健康生活的指导:具备常识,注重锻炼有强健的体魄与精 神;④劳动生活指导:以劳动为荣,有工作的知识技能;⑤公民生活指导:具有现代公民意 识,处理好团体纪律与个人自由的关系;⑥文化生活指导:参加科学、文艺、游历等多方面 文化活动,富有人生情趣。51. 【答案要点】(1)任何教学活动都要经历明了、联合、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2)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理论依据心理学的观点,反映了人类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 本质认识的发展,为建立明确而规范的教学模式提了理论基础,为教育科学化提供了理论依 据;直接影响并推动了当时及之后世界教育实践的发展,为提高教学质量作出了贡献。(3)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理论过于强调从教师的角度推进教学进程,难以较好地适 应学生的个别差异,表现出机械论倾向。52. 【答案要点】(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指在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 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①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备逻辑意义;②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 构中必须有能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③学习者必须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或态度。53. 【答案要点】(1)按照假设的形成逻辑,可分为归纳假设和演绎假设;按照假设有无方向性(或倾 向性),可分为方向性假设和非方向性假设;按照假设的性质和复杂程度,可分为描述性假 设、解释性假设和预测性假设。(2)假设表述的基本要求有:假设必须说明两个以上变量间的期望关系;假设必须是 可检验的;假设必须是陈述句,不能是疑问句。
四、分析论述题 54. 【答案要点】(1)表中数据所显示的教育影响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成人识字率越高的国家,经济增长 11 速度越快;成人识字率越低的国家,经济增长速度越慢。可见,欧洲各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差 异在很大程度上是人力资本差异所导致的结果。1850 年,有些成人识字率超过 70%的国家(如瑞典、芬兰)收入位次很低,有些识字 率约 50%的国家(如英格兰和威尔士、比利时)收入位次颇高,甚至有些识字率低于 50%的 国家(如西班牙)的收入位次不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人识字率高的国家的人均国民生 产总值逐渐超过识字率偏低的国家。这表明,教育对经济发展影响深远,其经济功能具有滞 后性。(2)教育之所以具有上述经济发展功能,是因为教育能够提高劳动力的总体素质,具 体表现为:提高劳动的自觉性,缩短掌握新技术和转换工种的必要时间,形成解决复杂生产 技术问题的能力,增强创造发明、参与生产管理、革新技术的意愿和能力。教育的经济功能之所以具有上述滞后性特点,是因为:第一,一代人的教育水平影响 下一代人的素质,从而间接地影响经济的发展;第二,教育水平起点高的国家,在国际劳动 分工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时间越久远这种由教育带来的经济优势就越明显;第三,随着经 济发展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对教育发展的依赖性也会越来越强,教育水平起点越 高的国家,其经济发展的速度就越快。55. 【答案要点】(1)指导思想的异同。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文 明开化”与“和魂洋才”。相同点:都重视引进和兴办西式近代教育,又希望不丢掉本国文化传统的根本。不同点:洋务教育旨在保留封建教育的同时,兴办西式近代教育;明治维新教育改革以 否定封建教育为前提,兴办西式近代教育。(2)改革措施的异同。相同点:①都采用了向海外派遣留学生的措施。②都聘请洋教员执教、开办西式近代学 校。不同点: ①洋务教育未能使教育改革与社会改革同步进行; 明治维新则使教育改革与社 会改革同步进行。②洋务教育只是当时中国教育体系中的一小部分,且主要集中于专门教育; 明治维新则对教育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改革,涉及各级各类教育。③兴办洋务教育的主体是 部分具有危机和开放意识的官员,未能获得全国统一教育领导机构的有力支持,力量薄弱; 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确立了以文部省为首的中央集权式的教育管理体制,是通过政府动员全国 12 力量进行的,力量强大。56. Ⅰ. 【答案要点】 上述 5 个实例中对学生不当行为的处置措施,集中体现了行为主义学习观点在学校教育 中的运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个体行为改变的过程视为条件反射的形成与消除过程,而影 响这一过程的重要条件是强化、惩罚和消退等外部条件。例一中教师运用的方法是消退法。依据行为主义学习观点,一种行为若不予以强化就会 消退。他对学生“做鬼脸”的行为采取不理睬、忽视的态度,最终使其消退。如果教师对学 生的错误行为作过激的反应,反而会成为一种强化。例二中教师运用的方法是隔离法。他对学生采取“孤立”的措施,目的是将违规学生与 其他学生“隔离”开来,防止其不当行为因部分学生的支持、赞赏而得到强化。例三中教师运用的方法是惩罚法。该学生行为的错误性质较严重,予以忽略是不恰当的。教师采用严肃批评、写检查等惩罚性措施,使其错误行为受到禁止,或使其发生的概率降低。例四中教师运用的方法是餍足法(过度满足法)。他在采用其他方法无法终止学生违规 行为的特殊情况下,让学生过量地重复其原有行为,使其因得不到强化、失去意义而自动消 退。例五中教师运用的方法是强化法。他对平时在课堂上经常讲闲话的学生“不再讲闲话” 的表现,及时予以表扬,实际是通过强化与学生原有错误行为不相容的行为,来制止学生的 错误行为,并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Ⅱ. 【答案要点】(1)观察法和访谈法。(2)选择之一:教育行动研究 理由如下:①在研究目的方面,教育实验研究侧重于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的探究,对理 论研究更为适合; 而对于李老师要探索新的教学策略这一实践性较强的研究目的来说,以改 进实践为基本取向的教育行动研究更为适合。②在研究过程方面,教育实验要求严格的变量 控制,难度较高; 而教育行动研究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无需严格的变量控制,对李老师而言,相对简便易行。③在研究主体方面,教育实验中研究者与行动者的角色通常是分离的,而教 育行动研究更强调行动者成 选择之二:教育实验研究 理由如下:①在研究目的方面,教育行动研究追求教育实践的改进,而教育实验研究更 13 为研究者,这对李老师的专业发展更有好处。
侧重于因果关系的探究,更有利于李老师确证“扩展课外阅读”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语文 学习成绩”之间的因果关系。②在研究过程方面,教育行动研究强调在实际情境中进行,不 做严格的变量控制,因而其研究过程的规范性和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均不强; 而教育实验研究 要求对变量作适度控制,研究过程的规范性强,研究结果的普适性高,更有利于李老师研究 成果的推广应用。③在研究主体方面,教育行动研究强调教师自己成为研究主体,受教师自 身教育理论素养和研究视野的局限,研究有可能流于肤浅和零碎;而选择做实验,李老师的 研究可以在学校科研顾问的指导下进行,这更有利于研究结果在理论上的概括提升和李老师 教育理论水平的提高。14 1
第四篇:2003年考研英语真题答案及解析
2003考研英语答案及解析
一、文章总体分析
文章主要论述了教师们应该关注青少年在成长时期所经历的情感、心智和生理上的变化,并采取方法帮助他们适应这些变化,健康成长。
第一段第一、二句是主题句,点明文章主题。从第三句开始介绍了青少年的各种变化,如:自我意识很强,需要从成功中获得自信等。接下来是对老师的建议:设计有更多优胜者的活动,组织各种小型俱乐部,让成年人在幕后支持。
第二段特别强调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注意保持其多样性,以适应青少年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的特点。此外,成年人要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责任感。
二、试题具体解析
1.[A](give)thought(to)想过,思考
[B](give sb.an/some)idea(of)使了解„„的情况 [C](have a good/bad)opinion(of)对„„印象很好 [D](give)advice(to)提建议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平行句子结构 + 固定搭配。首先,从文章结构上看,第一段的第一、二句是平行的并列句:Teachers need to be aware of(教师应该注意)和And they also need to give serious 1 to(同时他们须认真„„)。注意第二句中的两个they分别指代了第一句中的teachers和young adults,第二句中的give serious 1 to与第一句中的be aware of(知道,意识到)也应在意义上相呼应。
其次,考生需要判断四个选项中哪一个能与 give...to 构成短语。idea这个词词义很丰富,包括“想法、意思、概念、思想、意识、打算、建议”等,但通常与介词of而不是to连用;opinion意为“意见;看法”,一般不与give搭配;advice(建议)虽然可与give及to搭配,但介词to后应接人,即建议的接受者,如果要表达“提出„方面的建议”,应该用“give advice on sth.”。只有give thought to是一个固定搭配,其中的thought 不能替换为别的词汇,它放入句中表示“同时他们也应当对这些年轻人如何最好地 2 这些变化加以思考”。
例句补充:I gave much thought to what he said yesterday.(我对他昨天说的那番话做了许多思考);The book gives you a good idea of life in ancient Greece.(这本书能让你对古希腊的生活有一些了解);Everyone has a poor opinion of a coward.(每个人对懦夫的印象都不好);Now I want to give you some advice.(现在我想给你提些建议)。
2.[A] strengthen加强,巩固 [B] accommodate适应,调节
[C] stimulate刺激,激励 [D] enhance提高,增强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动宾搭配。
本题要求考生判断哪个动词可以与such changes构成动宾搭配。such changes在这里指的是第一句提到的the emotional, intellectual, and physical changes。从结构上看,空格所在部分是由how连接一个句子做give thought to的介词宾语。句子中they指代的是young adults(年轻人)。从语意上看,考生关键要判断“年轻人”对他们“情感、心智和生理上的变化”做什
/ 39
么动作,四个选项中accommodate表达的含义最恰当,即“适应变化”。整个句子的含义是“教师也需要认真考虑年轻人如何最好地适应这些(情感、心智和生理上的)变化”。常与change搭配的动词请参见2004年第13题。
知识点补充:accommodate表示“适应”时,还常用accommodate oneself to sth.结构,例句:He has to accommodate himself to changed situation.(他不得不适应变化了的形势)。
3.[A] care关心,照顾 [B] nutrition营养
[C] exercise练习,锻炼 [D] leisure空闲,安逸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上下文语意 + 名词词义辨析。
文中相关部分是“成长的身体需要运动和__3__,但不仅仅是在强调竞赛的方面需要这些”。因此考生需要判断空格处应填入什么名词,与movement并列做need的宾语。首先,考生判断四个选项中哪一个是身体成长时所需要的(除运动以外的)另一样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说,选项中所提到的四种东西都是需要的,但是下文对这里所需要的东西进行了限定,即,和movement同样都可以通过竞赛的方式来实现。这样只有exercise合适,它与competition 属于同一语义范畴,并可以用于竞赛。
4.[A] If(表条件)[B] Although(表转折)
[C] Whereas然而,反之,但是,(表转折)[D] Because(表因果)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逻辑关系。
空格所在长句中包含了两个由逗号隔开的分句:__4__ they are adjusting to„,teenagers are especially self-conscious。两个分句有共同的主语,前一句中的they就指代下一句中的teenagers。考生需要判断这两个分句之间是什么逻辑关系。从语意上看,前一分句意为“青少年正在适应新的身体状况、心智和情感方面的诸多挑战”,下一分句意为“他们的自我意识很强”,显然这之间不是条件或转折关系,而是一个因果关系,即“由于适应变化,所以自我意识强烈”。因此because最为恰当。
知识点补充:a host of表示“一大群,好些”,常接可数名词,例句:I have a host of things to do today.(我今天有一大堆事情要做)。
5.[A] assistance帮助,协助 [B] guidance引导,指导
[C] confidence信心 [D] tolerance容忍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上下文语义+名词词义辨析。
文中相关部分是:(teenagers)need the 5 that comes from achieving success(青少年需要由获得成功而得到的„„),其中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修饰空格处的名词。因此考生只需要判断四个选项中哪一样东西可以从成功中得到。一般来讲,获得成功后,我们常常得到的是confidence(信心)。
6.[A] claimed(根据权利)要求,索取,主张 [B] admired羡慕,赞美
[C] ignored忽视 [D] surpassed超越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常识+动词词义辨析。
/ 39
本题的考点与上题有重合的地方。文中相关部分是:(teenagers)need the confidence that comes from achieving success and knowing that their accomplishments are 6 by others(青少年需要自信,自信来自成功,也来自知道他们的成绩受到别人的„„)。首先,考生要注意分析其中定语从句的结构:句中主语是that指代的先行词confidence,谓语是comes from,宾语是两个动名词结构achieving success和knowing that„。因此考生关键要判断青少年的自信来自于知道他们的成绩(accomplishments)受到别人的什么。根据常识,只有当自己的成绩受到别人羡慕时,人们才会产生信心。显然只有admired符合文意。
知识点补充:accomplishment的构词法是:accomplish(完成)+-ment(名词后缀表行为),类似的词还有achievement,development,establishment,fulfillment等。
7.[A] improper不恰当的 [B] risky危险的
[C] fair公平的,美丽的 [D] wise明智的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上下文语义+形容词词义辨析。
空格所在句子的句型结构是so much competition that„,句意为“青少年典型的生活中已经充满了这么多的竞争,以至于策划胜者多败者少的活动将是__7__的”。考生需要判断在充满竞争的青少年生活中,设计一些不那么具有竞争性的活动是怎样的。由于上文一再强调,青少年需要成功和信心,因此这里应该填入一个表示肯定态度的词,来肯定这种胜者多败者少的活动,这样就可以首先排除improper和risky。在剩下的fair和 wise中,后者更符合句意,因为这里的问题不是公平与否,而是是否明智。让更多青少年在活动中通过取胜来获得信心是明智的做法,是适合他们成长需要的。
8.[A] in effect实际上 [B] as a result结果,(表因果关系)
[C] for example例如,(表例证关系)[D] in a sense在某种意义上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逻辑关系。
空格前文是to plan activities in which there are more winners than losers(策划一些胜者多败者少的活动),后文是publishing newsletters with many student written book reviews(出版刊有许多学生撰写书评的通讯)。本题要求考生判断两部分之间是什么逻辑关系。从语意上看,前文是泛指一些活动(activities),后文是具体的活动(publishing newsletters),因此两者之间是综述和例证的逻辑关系,“发表学生写的书评”是“胜者多败者少的活动”的例子。能够表达例证逻辑关系的只有for example。
9.[A] displaying展示 [B] describing描写
[C] creating创造 [D] exchanging交换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上下文语义+动宾搭配。
从句子结构上看,__9___student artwork和前面的publishing newsletters以及后面的sponsoring book discussion clubs在结构上并列,都是教师策划的胜者多败者少活动的例子。因此考生需要判断选项中哪个动名词
/ 39
中的核心动词能与student artwork(学生的艺术品)构成动宾搭配,并体现出胜者多败者少的特点。四个选项中,只有“展示(displaying)”符合句意。
10.[A] durable耐用的,持久的 [B] excessive过多的,额外的
[C] surplus多余的,过剩的 [D] multiple众多的,多样的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句内语义 + 形容词词义辨析。
文中的相关部分是A variety of small clubs can provide
10__ opportunities,它要求考生判断各种各样的小型俱乐部可以提供什么样的机会。解题的关键词是前面的variety(多样,多样性),多种多样的俱乐部应该提供多种多样的(multiple)机会,而不是持久的(durable),过多的(excessive)或多余的(surplus)机会。
词汇补充:四个选项中,durable原义是“能够抵抗磨损,撕扯或腐蚀的”,引伸义是“持久的”,如:a durable friendship(持久的友谊);excessive指“过多的,过量的”,多为贬义,如:excessive drinking(酗酒);surplus指“比需要的或必需的更多”,如:surplus population(过剩人口);multiple 指“复合的,由多个部分组成的,多样的”,如:a man of multiple interests(兴趣广泛的人)。
11.[A] group团体,组,群,批 [B] individual个人(的)
[C] personnel人员,职员 [D] corporation公司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上下文语义 + 名词词义辨析。
文中的相关部分是clubs can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leadership, as well as for practice in successful 11 _dynamics,注意其中的连词as well as(而且)表明for practice和for leadership并列修饰opportunities,即“俱乐部不仅提供(学生)培养领导才能的机会,也提供成功地参与„的练习机会。”dynamics意为“动力学”,“动态关系”,这里表达一种动态的人际互动关系。考生需要判断学生在俱乐部里可以进行哪方面的动态关系的练习。注意上下文中的club和leadership显示了这是一种团队活动,选项中的 individual概念与之相矛盾,personnel和corporation不适合文章谈论的对象。对于学校学生来说,在“团体动态关系即集体活动”方面提供练习的说法比较合理,因此,group为正确答案。
12.[A] consent同意,赞成,允诺 [B] insurance保险
[C] admission允许进入,承认,坦白 [D] security安全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上下文语义 + 名词词义辨析。
文中相关部分说,“交朋友对青少年极端重要,许多腼腆的学生都需要某种团体所提供的 _12 _”。考生要判断“团体”能够为腼腆的学生提供什么。最恰当的选项是security,因为腼腆的学生需要交朋友,需要加入某种团体以获得安全感。最具干扰的选项是admission,它可以表示“获得加入某个团体或机构的权利”,但它必须与to或into搭配,例句:China’s admission to the United Nations(允许中国加入联合国)。
13.[A] particularly特别地,异常地,显著地 [B] barely 仅仅,几乎不,勉强
[C] definitely肯定无疑地,明确地 [D] rarely很少地,4 / 39
难得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上下文语义 + 副词用法辨析。
文章相关部分是shy students need the security with a supportive adult 13 visible in the background,空格处将填入一个副词修饰visible,其含义是“腼腆的学生需要一定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来自一位成人在背后„„能看见的地方提供支持”。根据文意可推知,青少年需要成人的支持,但不需要成人过多的参与,因为他们需要独立地去完成事情。选项中particularly和definitely是程度副词,在visible前可表强调,但“特别看得见”和“肯定看得见”不合文意;rarely为频率副词,加进去表示“有时看得见,有时看不见”,因此也不合适。成人既在场,又不显眼,barely visible(几乎看不见)最符合文意。
知识点补充:barely表示否定概念,如:I could barely see the road in the fog.(我在雾中几乎不能看清路)。该词含义与hardly和scarcely相近。
14.[A] similar相似的 [B] long 长的
[C] different不同的 [D] short 短的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常识的运用。
空格后的attention span指“注意力的持续时间”。本题要求考生判断青少年的注意力持续时间是长还是短。按常理青少年一般比较好动,往往不能持续地关注某一件事。据说,小学生注意力的持续时间大约为半小时,超过半小时后,他们就不能够集中精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注意力持续时间会增长,成人一般能够持续工作3~4小时。在此题中,应该选择short,即“青少年的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此外,下文提到“应当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以便让参加者保持活跃”,从而可知这也是为了适应青少年注意力持续时间短的特点。
15.[A] if only只要,要是„„就好,但愿,(表条件)
[B] now that既然„„,(表条件)[C] so that以便,以致,(表目的)[D] even if即使„„,(表让步)[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逻辑关系。
空格前文是A variety of activities should be organized(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后文是participants can remain active(让参加者保持活跃)。本题要求考生判断这两部分之间是什么逻辑关系。从逻辑上讲,让活动多样化应该是为了让参与者保持兴趣,两者之间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这里需要一个表目的的连词,因此只有so that符合文意。
知识点补充:if only常用于虚拟语气,如:If only Mother were here.(要是妈妈在这就好了);now that表条件,常置于句首,如:Now that everyone is here,let’s start the meeting.(既然所有人都到了,我们开会吧);even if 表让步,如:Even if he came,the result would be the same.(即使他来了,结果还是会一样)。
16.[A] everything(else)其他每件事物[B] anything(else)(任何)其他的事物
[C] nothing(else)无其他事物 [D] something(else)其他的 5 / 39
事物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不定代词用法辨析。
本题要求考生判断哪个选项可与else搭配并适合句意。在不同情况下,四个选项都可与else搭配。但是,根据语法的要求,anything用于疑问句和否定句中,所以在此不适合。空格所在句子的含义是“应当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以便让参加者保持活跃,然后转而参与其他„„活动,而不会感到内疚”,显然,everything 和nothing与else搭配后表达的“其他所有活动”和“没有其他任何活动”不符合文意,只有something else表示的“(继续参与)其他某种活动”符合句子语法和前后语意关系的搭配,为正确选项。
知识点补充:else可与something这类代词连用。如:Let’s try something else.(我们尝试一下其它的事吧);I don’t think there is anything else we need discuss tonight.(我不认为今天晚上还有其他什么事情要讨论);He had nothing else to do except to return to his room.(除了回房间,他没有其他事情可做/别无选择);Everything else depends upon that.(其他的每件事都取决于此)。
17.[A](let)off 放出,饶恕,准许„„暂停工作 [B](let)down使„„失望
[C](let)out放掉,泄露,放大,出租 [D](let)alone不管, 不打扰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短语动词用法辨析。
文中相关部分说,“(教师)应该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以便让参加者保持活跃,然后转而参与别的活动,既不会感到内疚,也不会让其他参加者_ 17 _”。显然这里需要一个和feeling guilty并列的贬义词组。即考生需判断“不断参加其他活动”除了可能让参与者自己内疚外,还会让其他人怎么样。选项中的副词都可以与 let 搭配,但只有let others down(让其他人失望)符合这个要求。
知识点补充:这个题目反映出对短语动词的辨析是英语知识运用的一个重要考点。短语动词指的是由动词加介词、副词或其他词构成的固定词组。最常见的几类短语动词包括:动+介,动+副,动+名+介,动+副+介。其中有部分动词形成的短语动词特别丰富,考生需要专门对他们进行总结和区分,这些动词包括:bring,call,cast,catch,come,cut,get,give,go,keep,leave,let,look,make,put,set,take,turn,throw等等。
18.[A] On the contrary相反 [B] On the average 按平均数计算
[C] On the whole总的看来 [D] On the other hand另一方面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逻辑关系 + 短语用法辨析。
空格前后是两个完整的句子,因此填入的短语应反映出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前面部分是“这并不是说成人没有责任”,后面部分是“他们还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种责任感”,两者的意思是完全对立的,即后一部分与前一部分相反。选项中只有 On the contrary能够准确表达这种含义。注意On the other hand
/ 39
强调的是事物存在两面性,并存两种可能性。如:He is clever, but on the other hand, he makes many mistakes.(他很聪明,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他也犯了不少错)。
例句补充:“Have you nearly done?” “On the contrary, I have only just begun.”(—你差不多做完了吧?—恰恰相反,我刚刚开始);Women make on the average only two-thirds of what men earn.(平均算来,女性的收入仅是男性收入的三分之二);You have made a few mistakes but on the whole you have done well.(你犯了几个错误,但总体来说,你做的很好)。
19.[A] making(for)走向,有利于,倾向于,导致
[B] standing(for)代表,代替,象征,支持 [C] planning(for)计划,打算,策划 [D] taking(for)当作,误认为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短语动词辨析。
文中相关部分是they can help students acquire a sense of commitment by 19 for roles(成人能够帮助学生获得一种责任感,通过(为他们)„„一些角色),其中介词by表明_19__for roles是help students acquire a sense of commitment的方式和手段。commitment意为“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承诺”。由于四个选项都可以与for搭配构成短语动词,考生关键需要判断哪个短语动词可与roles搭配,并符合文意。planning for填入空格后表示“策划创造一些(合适的)角色”,可以看作是“帮助学生获得责任感”的手段,而且它还与前面提到的plan activities,a variety of activities should be organized相呼应。
知识点补充:与介词for构成短语动词的还包括:account for(解释),allow for(考虑到),answer for(对„„负责),apply for(申请),arrange for(安排),ask for(问候),crave for(渴望),fall for(深信,倾心于),go in for(爱好),hope for(希望),hanker for(渴望),hunt for(寻找),have a taste for(喜好),long for(渴望),pray for(祈求),speak for(为„„辩护),search for(要求,寻找),thirst for(渴望),want for(缺少),wish for(希望),yearn for(思慕)。
20.[A] capability能力,性能,容量,接受力 [B] responsibility责任
[C] proficiency熟练,精通 [D] efficiency效率,功效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名词词义辨析。
空格所在句子是help students acquire a sense of commitment by planning for roles that are within their_ 20__ and their attention spans,其中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修饰先行词roles,表示“通过涉及一些在学生„„范围之内和其注意力持续时间之内的角色,帮助学生获得一种责任感”。因此考生需要判断这些角色在青少年的什么范围之内。四个选项中首先排除proficiency和efficiency,它们不能和within搭配,且句意不符。选项responsibility有很大干扰性,因为它是“commitment”的近义词,但考生需仔细考虑一下,此处“responsibility”修饰的是“roles”,“角色”是需要付
/ 39
诸实践的行动,和“responsibility”不能搭配,不可以说“在责任范围内的角色”。只有capabilities符合句意的要求,填入空格后意为“一些学生能力范围和在其注意力持续时间之内的角色”,既表示学生有能力完成,也承接上文,说明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集中。
知识点补充:-ency/-ence和-ility/-ity是常见的形容词变为名词的后缀,都表示“性质、状态、情况”,如:proficiency=proficient精通+cy,efficiency=efficient有效率的+cy,innocence=innocent天真的+ce,urgency=urgent紧急的+cy,emergency=emergent紧急的+cy;capability=capable能干的+ility,responsibility=responsible有责任的+ility,juvenility=juvenile青少年的+ity,servility=servile奴性的+ity,fragility=fragile易碎的+ity。
三、全文翻译
教师应当意识到青少年在成长时期所经历的情感、心智和生理上的变化。同时他们还应当对这些年轻人如何适应这些变化加以思考。青少年成长中,身体需要运动和锻炼,但这并不是仅仅通过竞争的方式来进行。因为青少年正在适应新的身体状况、心智和情感方面的诸多挑战,所以他们的自我意识很强。他们需要有成功后的自信,并且需要自己的成就受到别人的钦佩。然而,典型的青少年生活中已经充满了竞争,因此策划一些胜者多败者少的活动是十分明智的。例如,出版有许多学生撰写书评的通讯,展示学生的艺术作品,组织读书研讨俱乐部等。各种小型俱乐部可提供多种多样的机会来培养青少年的领导才能,也能提供青少年成功参与集体活动的练习。交友对青少年极为重要,许多腼腆的学生需要某种团体所提供的安全感。在这个团体里,成人提供的支持处于几乎看不见的隐蔽地位。
在这些活动中,需要记住的是青少年的注意力持续时间非常短,所以应当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以便让参加者保持活跃,然后转而参与别的活动,而不会感到内疚,也不会让其他参与者失望。这并不是说成人没有责任。相反,成人可以通过策划一些学生能力范围和在其注意力持续时间之内的角色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试题解析
A部分
第一篇
一、文章结构总体分析
这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介绍了互联网技术给间谍工作带来的变化。该文章独特之处在于整篇文章主要引用斯特雷福公司为典型例子,说明互联网对间谍工作带来的影响。文章通俗易懂,论证特点是夹叙夹议。
第一段:以著名间谍比尔•多诺汶为引子,段尾提出文章的主题:互联网正在改变谍报工作。
第二、三段:进一步说明互联网促使了一种新的情报行业的诞生,运用这种
/ 39
互联网技术可以获取更多的情报。接着文章以斯特雷福公司为典型事例,说明很多公司在这一趋势中获益。在写作手法上,以时间顺序为主线,利用例证法说明段落主题。
第四、五段:文章依然以斯特雷福公司为典型事例,通过引用该公司董事长的话,介绍了该公司的一些经营管理理念,总结了该公司的许多成功的经验。
二、试题具体分析
21.The emergence of the Net [D] revived spying as a profession
has.21.互联网出现后。[A] received support from fans like [A] 得到了多诺汶这样的网迷的支持
Donovan
[B] remolded the intelligence [B] 改变了情报收集工作 services [C] 恢复了许多平常的消遣活动 [C] restored many common pastimes [D] 使谍报复兴成为一个职业[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事实细节题。关于A选项,文章第一句指出,若Wild Bill Donovan还在世的话,他会爱上互联网的,即一定会利用它来进行情报工作。句子使用的是虚拟语气(would have loved),这说明多诺汶在世时并没有互联网。而且我们从文章的后面的几句话也能证实这一论断,因此,多诺汶是互联网的爱好者的说法是错误的。关于B选项,文章第一段结尾指出:“These days the Net, which has already re-made pastimes as buying books and sending mail, is reshaping Donovan’s vocation as well.”。其中的“Donovan’s vocation”指的就是“intelligence services”(情报工作)。此外,解答本题的另一个关键是对“reshape”一词的理解,它的含义是“recast,remold”即“改造,给···以新形式”,因此B选项为正确答案。
选择D选项的考生在于对“reshape”和“revive”的词义差别区分不清。这里的“revive”是主要意义是“to come or bring back into use or existence”(<使>恢复,<使>复兴,<使>复归使用),暗含的意思是某事物已经不存在或已经丧失作用。在第一段中并没有谈到间谍行业曾经消失的信息。在第二段中,我们知道互联网的出现推动了情报行业的发展,也没有找到任何有关情报行业曾经中断的信息。而选项C所对应的原文是“re-made pastimes as buying books and sending mail”,意思是: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如买书,发邮件等。考生要注意区别“restore”和“re-make”的含义。原文中的“re-make”的含义是“re-create”(改变,重新创造)。即重新创造一种消遣方式:人们现在足不出户,通过网络就可以实现购书或发电子邮件。这当然不是恢复平常的消遣活动。
知识点补充:re-是个常见的前缀,表示“再,重新”,该题中涉及到的词汇都和这个前缀有关。restore的含义主要有:①bring back into existence or use;reestablish(使恢复存在或使用;重新建立);②bring back to an original condition(使回到原来的状态);③put(someone)back in a former position(使复职,把(某人)放回原来地位)。
22.Donovan’s story is mentioned [A] introduce the topic of online in the text to.spying
/ 39
[B] show how he fought for the US
[C] give an episode of the [A] 为网上谍报这个话题提供开头
information war [B] 展示多诺汶是如何为美国效力的 [D] honor his unique services to [C] 提供信息战的一个片断 the CIA 22.文中提到多诺汶的故事是为[D] 表彰他为中情局所做出的杰出贡了。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作者意图题。题干要求考生识别作者的写作意图。回答本题时,考生需要从整段或全文的角度去考虑。作者在写文章时举出某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表达他所要表达的观点。在解答文章的主旨题时要注意充分利用文章中提到的细节,读懂了这些细节,弄清了文章的篇章结构有助于把握文章的主旨,反过来,了解文章的大致主题和观点也可以帮助我们吃透细节。
本文只在第一段提到比尔·多诺汶,其余部分讨论的都是情报工作在互联网时代的巨大变化,以及它面临的机会和挑战。文章列举司特雷福公司的例子去说明互联网为谍报工作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因此文章的中心议题是情报工作和互联网的关系。多诺汶作为一个大间谍只是为文章展开讨论前提供了一个引子,因此A选项为正确答案。其他B、C、D选项虽然可能都与多诺汶的生平事迹有关,但是与文章主题无关,因此都不正确。
23.The phrase “making the 23.段落中的“making the biggest biggest splash”(line 1, splash”(第三段第一行)最可能的意paragraph3)most probably 思是。means.[A] causing the biggest trouble [A] 引起最大的麻烦 [B] exerting the greatest effort [B] 做出最大的努力 [C] achieving the greatest success [C] 取得最大的成功 [D] enjoying the widest popularity [D] 受到最广泛的欢迎[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词义题。
题干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猜测短语。文章第二段谈到,在互联网时代对“公开来源情报”的收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中央情报局也对它十分重视。然后第三段又列举了“司特雷福公司”这个典型的例子,说它是在这个领域的佼佼者。making the biggest splash的含义是“to create a forceful, favorable, and noticeable effect”,即创造一种强有力的、良好的和引人注意的效果,也就是取得了最大的成功,而不是“引起最大的麻烦”。
此外,如果司特雷福公司“做出最大努力”而未取得成功,它也不会成为一个典型例子,因此B选项也是错误的。D选项在文中根本没有提及。24.It can be learned from information paragraph 4 that.[C] straitford’s business is [A] straitford’s prediction about characterized by Ukraine has proved true unpredictability [B] straitford guarantees the [D] straitford is able to provide truthfulness of its fairly reliable information
/ 39
24.从文章第四段推论出其中的暗的真实性
示是。[C] 斯特雷福公司公司的业务特征是[A] 斯特雷福公司关于乌克兰的预测不可预测性
已经被证实 [D] 斯特雷福公司能够提供相当可靠[B] 斯特雷福公司保证它提供的信息的信息[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推理引申题。
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是:Friedman将互联网作为一个双向的工具,既用来收集信息,又用来发布信息。然后以Ukraine的例子说明网络互动的实际作用。该段的最后两句指出:公开来源的谍报活动有它的风险,因为情报的真伪难辨。司特雷福公司就是靠辨别情报的真伪吃饭的。这就暗示司特雷福公司能够提供相当可靠的情报,因此,D选项为正确选项。
B选项的说法太绝对,因为司特雷福公司既然担有风险,它就不能够保证信息100%可靠。从常理上来说,这也是不可能的。A选项的说法没有根据,因为司特雷福公司只是对乌克兰的局势作出了预测,但没有提到预测已经被证实是真的。文章只提到一旦信息被公布,会收到一些人的反馈。C选项的说法在文中也找不到根据,因为文中只提到司特雷福公司提供的信息具有不可预测的特点,并不是说它的业务也有不可预测的特征。
知识点补充:reliable(可靠的、可信赖的)的近义词有:dependable,responsible,trustworthy,trusty。这些词的中心含义都是“worthy of reliance or trust”(值得依赖和信任)。
25.Straitford is most proud of 是。
its.[A] official status [A] 官方地位 [B] nonconformist image [B] 不随大流的形象 [C] efficient staff [C] 它的有效率的员工 [D] military background [D] 它的军方背景25.司特雷福公司最引以自豪的[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事实细节题。
文章最后一句直接指出,司特雷福公司对其“independent voice(独立的声音)”感到自豪。与其他公司不同,司特雷福公司避免外界的左右。公司不同于政府,它具有“outsider(局外人)”的地位,不对官方的腔调随声附和,可以独立地宣称自己的主张,因此它给人的印象是“不随大流的形象”,这也就是它引以为豪的地方。虽然公司某些员工来自军事情报机构,但是公司本身并不附属于军方,因此D选项不正确;C选项在文中也找不到依据。知识点补充:nonconformist中前缀non-表示“非,不”,conformist原来的含义是指“宗教上遵奉国教”,引伸义是“墨守陈规者”,noncomformist的含义包括“非国教徒,不墨守成规的(人)”。
三、试题命制分析
考点设计点评:
命题专家设置的5道试题考查的范围覆盖了全文,既考查了考生理解具体信息的能力,也考查了考生推测词义、推理引申的能力。文章写作方法上的突出特
/ 39
点是使用了例证法,因此试题多以例子出题,包括比尔•多诺汶的例子(已考)、来源公开策略公司、斯特雷福公司的例子。(参见补充考点中第1和第2题)。从语言角度讲,该篇文章通俗易懂,难度不是很大,语言较新,虽然存在个别生词,但考生都可以通过上下文猜测出词义(参见原考题第3题和补充考点第3题)。此外,从命题的角度来看,还可以命制文章主旨题和作者观点态度题,如:第二段第一句话就可以作为词义句意考点。
补充考点:
(1)The author mentioned CIA’s contest to show that.[A] CIA was eager to know who was able to get as much information about Burundi as possible [B] Open-Source Solutions is a very successful company in information collection [C] electronic spying isn’t something new [D] Open-Source Solutions’ success is an old story(2)Straiford is cited.[A] as a success in the mastery of the electronic world [B] as a successful spying agency [C] to show how the Net influences the spying vocation [D] to show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independent of government(3)The phrase “earns its keep”(last line, paragraph 4)most probably means.[A] keeps its leading position [B] makes profits [C] takes risks [D] sticks to the task(4)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might be.[A] Spying: an Information War [B] Internet Changes the World [C] The Success of Intelligence-Analysis Agencies [D] Spying in the New Age 参考答案:(1)C(2)A(3)B(4)D
四、文章长难句分析与佳句赏析
长难句分析: ①The American spymaster who built the Office of Strategic Services in the World War Ⅱ and later laid the roots for the CIA was fascinated with information.这个句子的特点是定语从句中含有两个并列的分句。该句子的主干是:The American spymaster...was fascinated with information,主语后是 who 引导的定语从句,对其修饰限制。定语从句中由and连接的两个分句是:built the Office „和laid the roots „。搭配be fascinated with意为“对„着迷”,lay the roots for意为“为„打下基础”。
②Donovan believed in using whatever tools came to hand in the “great game” of espionage—spying as a “profession”.句子主干是Donovan believed in using...,其中using的宾语是关系代词whatever引导的宾语从句:whatever tools came to hand。in the “great
/ 39
game” of espionage做状语成分,破折号后的内容spying as a “profession”是对espionage的进一步解释说明。固定短语come to hand意为“到手”。
补充:whatever和它一类的疑问代词(whichever,whoever,whomever)除了有一般代词的用法外,还可以做关系代词,相当于any thing(s)that,any one(s)that,any person(s)who。如:He did whatever he could do.(他做了他能做的任何事)。
③The winner, by a large margin, was a tiny Virginia company called Open-Source Solutions, whose clear advantage was its mastery of the electronic world.该句的特点是多重定语。句子主干是The winner...was a tiny Virginia company...,主语和谓语之间插入了by a large margin做状语。表语a tiny Virginia company 后是第一层定语,由called过去分词对其进行修饰,第二层定语是whose 引导的非限定性定语从句,修饰solutions。
④Straitford makes money by selling the results of spying(covering nations from Chile to Russia)to corporations like energy-services firm McDermott International.句子主干是:Straitford makes money by selling...to...,其状语结构中含有一个复合结构:sell sth.to sb.。the results of spying 是sell 的直接宾语,括号中的现在分词短语做直接宾语的定语,对其补充说明;corporations是sell的间接宾语,介词结构like energy-services firm McDermott International做其定语。
⑤Straitford’s briefs don’t sound like the usual Washington back-and-forthing, whereby agencies avoid dramatic declarations on the chance they might be wrong.该句子是由关系副词whereby引导的主从复合句。逗号前是主句,其主干是briefs don’t sound like back-and-forthing;关系副词whereby相当于by which,引导定语从句,修饰主句的宾语back-and-forthing,从句的主干是agencies avoid dramatic declarations。back and forth原是副词短语,意为“来回地”,文中将它动名词化了。表示“反复无常的语言,言辞躲闪”。
佳句赏析:
Among the firms making the biggest splash in the new world is Straitford, Inc, a private intelligence-analysis firm based in Austin, Texas.句子中make the biggest splash or make a splash意思是“惹人注目,引起轰动”。“splash”(水花)极其形象地描述当时的场面。该短语形象生动,形神俱佳。又如:She has made quite a splash in literary circles with her first book.五、核心词汇与超纲词汇
(1)spymaster(n.)间谍大王,间谍组织的首脑。该词的构词法是:名词+名词=名词,类似的词还有bottleneck(瓶颈),eyewitness(目击者),bookworm(蛀书虫,书呆子)等。
(2)espionage(n.)间谍活动
(3)spy(n.)间谍;侦探;(v.)当间谍,刺探;察觉,发现
/ 39
(4)give birth to产生
(5)point-and-click整个词汇代指“电脑”或“网络”,它是用连字符连接的复合名词,其中point和click分别指使用电脑时的两个常用动作:“指到”和“点击”。类似的词有:coach-and-four(四马拉的大马车),forget-me-not(勿忘草)等。
(6)spook(n.)鬼,幽灵;行踪秘密的人,间谍(v.)使害怕,惊吓(7)intelligence(n.)才智,智力;情报,情报部门,情报工作(8)compile(v.)编辑,汇编,编译,搜集(9)margin(n.)边缘,边界;页边空白;差额,尺度、数量或程度上的不同;by a large/ comfortable/wide margin 以较大的优势或悬殊 by a narrow margin 以微弱多数
(10)mutually(ad.)相互地, 彼此地;mutual(a.)相互的, 彼此的(11)reinforce(v.)增强,加强,增援,[心理学] 强化刺激法。re-前缀,意为“再,重新”,inforce是enforce(强制,加强)的变体。
(12)vacuum(n.)真空,真空吸尘器;(v.)(用真空吸尘器)打扫,清理(13)sign-up 是动词和副词通过连字符连接的复合名词,原来的动词短语是sign up(报名,注册),文中internet sign-up指的是“登陆网络发布信息”。这类复合名词变复数时通常把后一词变为复数。类似的词还有:hold-ups(拦截),stand-bys(蒡观者),go-betweens(媒介者, 中间人)等。
(14)earn one’s keep挣钱糊口,keep(n.)生计;照顾,管理;要塞(15)lean(v.)斜,靠,依靠(a.)消瘦的,少量的,节约的
六、全文翻译
狂热的比尔·多诺汶(要是活着的话)肯定会喜欢网络。这位美国间谍大王对情报着迷,他曾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建立了战略事务办公室,后来又为中央情报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的成立打下了基础(长难句①)。多诺汶相信,在谍报职业这个“大游戏”中可以使用任何手段。(长难句②)如今,互联网已经完全改变了买书和寄信这样的日常活动,也正在改变多诺汶曾经从事的这个职业。
最近的这次革命性的改变不仅仅是一个人偷看别人的电子邮件的问题,这样的电子间谍活动已经存在了数十年。在过去的三四年中,国际互联网已经派生出一个可称为点击谍报的完整的产业。间谍们把它称为“公开来源情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它变得越来越有影响力。1995年美国中央情报局举办了一个竞赛,看谁能够收集到关于“布隆迪”最多的信息。胜者胜出了一大截,却是弗吉尼亚一家名为“公开来源解决方案”的小公司,它的明显优势是它对电子世界的把握(长难句③)。
在这个新的电子世界中最引起轰动的是一个叫司特雷福的公司,它是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的一个私营的情报分析公司。(佳句)该公司的业务是将全球各个国家(从智利到俄罗斯)侦察而得到的情报销售给“麦克德莫国际”这样的能源公司。(长难句④)它的许多预测都可以从它的网站上www.xiexiebang.com在线查阅。
该公司的总裁乔治·弗莱德曼说,他把网络世界视为情报收集和情报发布两方面相互增强的工具,是间谍大王的梦想。上周,他的公司正忙于从世界的偏僻角落里收集零散的信息,并预测在乌克兰将发生一场危机。“一旦这个报道发布,14 / 39
我们将从乌克兰突然新增500个用户登陆发布的信息,”弗莱德曼,一位前政治科学教授说,“我们将听到其中一些人的反馈。”当然公开来源的谍报活动的确有它的风险,因为很难区分正确与错误的信息。但这也正是司特雷福公司挣钱糊口的事业。
弗莱德曼在奥斯汀市依赖的是一个人数不多的雇员团体,其中几位有军事情报工作背景。他把公司的“局外人”地位视为它成功的关键。司特雷福公司的简报听上去不像华盛顿当局常常提供的躲闪的言辞,这些政府机构往往以此来避免发布引人注目的言论,因为这些言论可能出错(长难句⑤)。弗莱德曼说,司特雷福公司为其独立的声音而感到自豪。
第二篇
一、文章结构总体分析
这是一篇关于捍卫利用动物进行实验的文章,主要使用了引证、例证和推理等论证手段。
文章指出目前的问题是许多动物权益保护者并不了解生物医学的真实情况和意义,而一味地反对医学,使广大群众也受到了蒙蔽。针对这一点,作者指出科学家应该采取措施与大众多交流,避免由于人们的无知而阻碍生物医学的发展。
第一段:以艾德蒙•柏克的一句话为引子,指出:动物权利鼓吹者的言论混淆了公众的视听,因此,科学家应该对动物权利鼓吹者做出强有力的回应。
第二段:使用典型事例,并加以分析,说明普通人如何受到动物权利鼓吹者的误导。
第三段:谈到科学家向公众阐述动物实验的必要性。第一句话为本段主题句,利用说理的论证手段,说明科学家应该采取的态度。
第四段: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段首为本段主题句,最后一句为总结。着重介绍科学家应当如何与公众沟通,以及通过这种沟通可能避免产生的结果。
二、试题具体解析
26.The author begins his article 于。
with Edmund Burke’s words [A] 呼吁科学家采取行动 to.[A] call on scientists to take some [B] 批评动物权利运动这个被误导的actions 事业 [B] criticize the misguided cause
of animal rights [C] 警告生物医学研究即将终结 [C] warn of the doom of biomedical
research [D] show the triumph of the animal 26.作者在文章开头引用18世纪政rights 治家埃 movement 德蒙·柏克的话的用意在[D] 展示动物权利运动的胜利[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作者意图题。
这道题实质上在考查考生对文章主旨要义的理解。文章开篇引用了埃德
/ 39
蒙·柏克的话:如果好人无所作为,一个被误导的事业就会得逞。接着谈到现在终止生物医学的研究就是这样一个事业。篇首的话在篇尾又得到了呼应:如果好人无所作为,一群不明真相的公众真的有可能扑灭医学进步的宝贵火种。显然文章的中心是在号召科学家们采取行动去阻止动物权利运动这个被误导的事业。因此A选项为作者的意图。
作者虽然在文章中批评了动物权利运动,并称之为“被误导的事业”,但是开篇引文的用意并不仅在于批评,因此B选项不恰当。C选项和D选项离引文的用意比较远。27.Misled people tend to think [D] pointless and wasteful that 27.被误导的人们看待用动物做实验using an animal in research 的态度是。is.[A] 残酷的,但是自然 [A] cruel but natural [B] 不人道的,不可接受的 [B] inhuman and unacceptable [C] 不可避免的,但是邪恶的 [C] inevitable but vicious [D] 无意义,浪费的[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推理引申题。文章第一段最后一句说,当人们听到医学实验虐待动物的指控时,许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故意伤害动物;第二段举例说明人们毫无理由地反对动物实验;第三段结尾又说,对于不明真相的人们来说,动物实验说得好是浪费,说得不好是残忍。因此文章多次暗示,被误导的人们对动物实验的看法是“不人道,不可接受”,因此B选项是正确的;其他的A、C、D选项都只是部分地体现了这些人的观点,因为“自然”、“不可避免”和“无意义”都不是他们的观点。28.The example of the 28.“老奶奶”这个例子被用来说明grandmotherly woman is used to 公众 show the public’s.对。[A] discontent with animal research [A] 动物实验的不满 [B] ignorance about medical [B] 医学科学的无知 science [C] 瘟疫漠不关心 [C] indifference to epidemics [D] 动物权利的忧虑[D] anxiety about animal rights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作者意图题。
本题要求考生理解论据在文章中的作用,并从众多信息中找出作者的观点。文章第一段提到公众被误导而对医学实验有误解,第三段又说科学家应该多与公众交流,让他们懂得医学实验的利害关系。因此根据上下文可以知道作者在暗示人们对医学实验的过程和意义知道得太少,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那位老奶奶。她说,“如果瘟疫来了,科学家将用计算机找到一种对付它的办法”,这表现了“公众对医学科学的无知”。作者在段末发出感叹:“这样好心的人们就是不明白”。正因为如此,作者接着就呼吁科学家采取行动。因此B选项是举例要说明的内容。其他A、C、D选项虽然都可以说是老奶奶对医学实验误解的具体表现,但是却不是作者要证实的观点。
29.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in face of
/ 39
the challenge from animal rights research 29.作者认为,在动物权利倡导者的[C] feel no shame for their cause 挑战面 [D] strive to develop new cures 前,科学家应该。
advocates, scientists [A] 科学家应该与公众更多交流 should.[B] 在研究中用高科技手段 [A] communicate more with the [C] 无需对他们的事业感到羞耻 public [D] 努力开发新的治疗手段[B] employ hi-tech means in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作者观点题。
文章第三段说,科学家必须将他们的想法传达给公众,并且要使用富有同情心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不能使用分子生物学的语言。让公众明白动物实验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第四段又说,科学家应该走进中学课堂,宣传他们的研究成果,对报刊刊登的读者来信及时做出反应,科研机构应该对外开放,让人们参观。所有这些内容综合起来就是A选项“科学家应该与公众更多地交流”。其他的B、C和D选项虽然有可能是作者赞同的行为,但不是本文阐释的内容。
30.From the text we learn that 30.从文章提供的信息中推论斯蒂Stephen Cooper is.芬·库柏是。[A] a well-known humanist [A] 一个著名的人文主义者 [B] a medical practitioner [B] 一个医疗从业者 [C] an enthusiast in animal rights [C] 一个动物权利热衷者 [D] a supporter of animal research [D] 一个动物研究的支持者[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推理引申题。
文章最后一段提到,斯蒂芬·库柏是一个名人(well-know personality),同时他勇敢地肯定了动物研究的价值。从文中所给的信息,我们无法判断他是不是A或B 选项的内容,但是我们可以肯定他不是C 选项的内容,因为他认为动物研究是有价值的。只有D 选项是我们可以推论出来的。
三、试题命制分析
考点设计点评:
首先,本篇文章从论证角度讲,通过引用名人格言使用的是引证和例证法,这是可以考查的第一个考点(原考题第1和第3题)。其次,说理论证也是文章比较明显的论证手段,适合出事实细节题和推理引申题。其中情况比较明显的是最后一段,本段主题为“可以做很多事情”,言外之意,本段要分别讲述都可以做什么事情,会有细节的罗列,非常适合考事实细节题(补充考题中的第1题)。作为一篇表达对某件事情态度观点的文章,还有一个很大的考点就是作者态度题,包括对动物实验、动物权力保护运动(补充考题中第2题)的态度,也可以换一个角度,考察作者对普通人(补充考题第3题)、科学家、或动物保护者的态度。
补充考点:
(1)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A] scientists would go to middle schools to give lectures
/ 39
[B] researchers might fight against the animal rights advocates in magazines [C] common people might have access to research centers later [D] patients will have the final say in the matter of animal test(2)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animal rights movement is.[A] supportative [B] neutral [C] biased [D] critical(3)In the author’s opinion, common people.[A] should be better informed [B] have the right to know the truth [C] should protect animals [D] have the right to receive normal medical treatments 参考答案:(1)C(2)D(3)A
四、文章长难句分析与佳句赏析
长难句分析:
th①To paraphrase 18 century statesman Edmund Burke, “all that is needed for the triumph of a misguided cause is that good people do nothing.”
该句子是不定式起首的特殊感叹句。引号中的句子主干是all...is that...。主语all后是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谓语系动词is后是that引导的表语从句。Cause在这里指的是A goal or principle served with dedication and zeal,即“目标,理想,事业”。类似结构的句子还有:To think that I shall never see her again!(真没想到我将再也见不到她了)。
②For example, a grandmotherly woman staffing an animal rights booth at a recent street fair was distributing a brochure that encouraged readers not to use anything that comes from or is tested in animals—no meat, no fur, no medicines.该句子的特点是有三个定语修饰成分。句子的主干是a grandmotherly woman...was distributing a brochure...。主语woman 后是现在分词成分staffing„做定语;宾语brochure后是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做定语;这个定语从句中又含有一个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修饰不定代词anything,破折号后的名词是对anything的举例说明。
③We need to make clear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nimal research and a grandmother’s hip replacement, a father’s bypass operation, a baby’s vaccinations, and even a pet’s shots.该句子的主干是We need to make clear sth., 其中宾语是the connection between animal research and...。and后是四个并列成分a grandmother’s hip replacement,a father’s bypass operation,a baby’s vaccinations和a pet’s shots。
④To those who are unaware that animal research was needed to produce these treatments, as well as new treatments and vaccines, animal research seems wasteful at best and cruel at worst.该句子的特点是一个较长的介词短语to those„(对于那些人„来说)在 句中充当状语。在这个状语中,those后接who引导的定语从句,其中produce 后连接了三个并列名词短语:these treatments,new treatments和vaccines。主句的主干是animal research seems wasteful and cruel。
⑤They should be quick to respond to letters to the editor, lest animal rights misinformation go unchallenged and acquire a deceptive appearance of truth.该句子是由连词lest引导状语从句的主从复合句。lest所连接的状语从句里常用should或原形动词,意为“惟恐,以免”。该从句的主于是谓语是animal rights misinformation,谓语是and引导的两个动词短语go„和acquire„。
⑥Finally, because the ultimate stakeholders are patients, the health research community should actively recruit to its cause not only well-known personalities such as Stephen Cooper, who has made courageous statements about the value of animal research, but all who receive medical treatment.该句子中含有一个原因状语从句和两个定语从句。主句的主干是the health research community should recruit to its cause not only„, but all those...,其中not only„but all those„都是谓语recruit的宾语,即“接纳吸收„到它的事业中”。主语之前是because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宾语well-known personalities后接有such as Stephen Cooper对其举例说明,在Cooper之后是who引导的非限定性定语从句对其修饰限定;另一宾语all those后也接who引导的定语从句。Stakeholder原义是“赌金保管人,股东”,句子中用它来强调 “病人是在捍卫动物实验以促进生物医学发展方面最有发言权的人”,因为他们是直接受益者。
佳句赏析:
If good people do nothing,there is a real possibility that an uninformed citizenry will extinguish the precious embers of medical progress.句子中用了比喻extinguish the precious embers。embers指的是“将要熄灭的火中的灰烬,余烬”,extinguish指“熄灭(如火/希望等)”,可以想象:连灰烬都被熄灭了,必然是完全没有希望了。该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形势的严峻性:医学进步的宝贵火种有可能被不明真相的公众所扑灭。
五、核心词汇与超纲词汇
(1)paraphrase(v.)阐释意义,变换措辞,解释(2)cause(n.)原因,导致某事发生的人或事,动机,理由;理想,事业;(v.)引起,惹起,使(发生),促成
(3)biomedical(a.)生物医学的,bio-前缀意为“生物,生命”,如:bioaccumulation有毒化学物质的生物体内积累,bioactive生物活性的。
(4)rule out排除在外,拒绝,取消
(5)advocate(n.)提倡者,鼓吹者(v.)提倡,鼓吹
(6)target(n.)目标,对象,靶子(v.)瞄准,把„作为目标/对象,定指标
(7)allegation(n.)主张,断言,宣称,指控(8)perplex(v.)使困惑,使费解,使复杂化(9)deliberately(ad.)深思熟虑地,故意地;deliberate(a.)深思熟虑的,故意的
(10)grandmotherly(a.)(似)祖母的,慈祥的;-ly后缀一般放在名词后,表示“„性质的”,如:friendly友好的,homely家常的,亲切的(11)staff(n.)全体职工,全体人员;棒,杖;参谋部;(v.)充当职员,聘用职员
(12)immunization(n.)免疫(作用);immune:(a.)免疫的,有免疫力的;不受影响的;免除的,豁免的;immunize(vt.)使免疫,是成为无害
(13)vaccine(n.)疫苗,菌苗;vaccination(n.)接种疫苗,种痘(14)epidemic(a.)流行性的,传染的;(n.)流行病;传播
(15)compassionate(a.)富于同情心的,com-前缀意为“共同的”,词根path(y)和pass表示“感情、情感”,如:sympathy(sym-同)同情,impassive(im-无,不)无动于衷的,冷淡的,impassion(im-使„)激起„的热情,激动
(16)molecular(a.)分子的,molecule(n.)分子,小粒,一点儿(17)bypass(n.)旁路,迂回的旁道;外科手术中用于使血液或其它体液绕过某一阻塞或病变了的器官的替换管,制替换管的过程
六、全文翻译
18世纪政治家埃德蒙·柏克曾说过类似这样的话,“一个被误导的事业如果要得逞,惟一需要的就是好人无所作为”。(长难句①)现在就有这样一个被误导的事业,它正在寻求终止生物医学的研究,因为有一种理论说,动物有权利拒绝被作为实验对象。科学家应该对动物权利鼓吹者做出强有力的回应,因为他们的言论混淆了公众的视听,从而威胁到卫生知识和医疗的进步。动物权利运动的领导者将矛头指向生物医学研究,原因在于它依赖公共资金的资助,并且很少有人懂得卫生医疗研究的过程。当人们听到医学实验虐待动物的指控时,许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故意伤害动物。
例如,在近期的一次集市上,一位老奶奶站在动物权利宣传点前散发小册子,规劝人们不要使用动物制品和动物实验制品——包括肉类,毛皮和药物。(长难句②)当被问到她是否反对免疫接种时,她问疫苗是否来自动物实验。当被告知的确如此,她回答道,“那么我不得不说,是的,我反对接种”。当被问到传染病爆发怎么办时,她说,“不用担心,科学家会找到一种方法,用计算机来解决问题”。看,这样好心的人们就是不明白。
科学家必须把他们的意思传达给公众,并且要使用有同情心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一般人能够明白的语言,而不要使用分子生物学的语言。我们需要说明动物实验与祖母的髋骨更换、父亲的心脏搭桥、婴儿的免疫接种、甚至宠物的注射针剂都密切相关。(长难句③)对于那些不明白获得这些新的治疗方法和疫苗都必须进行动物实验的人来说,动物实验说得好是浪费,说得不好是残忍(长难句④)。
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科学家可以进入中学课堂,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他们应该对报刊的读者来信及时做出反应,以防止动物权利的误导言论在毫无质疑的情况下横行,从而获得一副真理的面容(长难句⑤)。科研机构应该对外开放,让人参观,向人们展示实验室里的动物获得了人道的对待。最后,因为最有发言权的是病人,医疗研究机构不仅应该积极争取斯蒂芬·库柏这样的名人的支持 ——他对动物实验的价值勇敢地进行了肯定——而且应该争取所有接受治疗的病人的支持(长难句⑥)。如果好人无所作为,一群不明真相的公众真的有可能扑灭医学进步的宝贵火种。(佳句)
第三篇
一、文章结构分析
这是一篇关于铁路公司合并可能引起垄断的文章。本文结构有一些明显的特点,首先,全文结构为总—分—总:第一段开篇点题,最后一段对全文进行总结,都属于综述部分,中间部分进行详细论述。其次,文章中间部分使用对比的写法,分别对支持和反对方的观点进行论述。从论证角度讲,文章使用了引证、例证、对比等论证手法。
第一段:铁路公司合并引起人们对垄断的关注。接着使用具体数据说明该合并趋势。
第二段:是一个典型表示对比的段落。前半段提出合并支持者的观点,中间用“but”转折之后,开始论述托运商(即,合并反对者)截然不同的态度。
第三段:详细论述托运商的担心,主要使用说理论证(reasoning)。
第四段:详细论述铁路公司的理由,除说理之外,还使用了引证法(quotation)。
第五段:对文章进行总结,重申了两方的对立,使用了说理和例证法(exemplification)。
二、试题具体解析
31.According to those who coordination support [C] outside competitors will 31.支持兼并的人认为不可能形成continue to 铁路行
业的垄断,原因是。mergers railway monopoly is unlikely [A] 以竞争为基础的成本的降低 because.[A] cost reduction is based on [B] 服务项目需要跨行业的合作
competition throat [B] services call for cross trade [C] 外部竞争者将继续存在
[D] shippers will have the railway by the [D] 客户将掐铁路公司的脖子
exis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推理引申题。
回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识别文章提到的几种人各自持有的观点。根据文章第二段第一句Any threat of monopoly,they argue,is removed by fierce competition from trucks可以判断这是支持兼并的人的观点,即他们认为,垄断不可能形成是因为有公路运输的激烈竞争。因此C选项“外部竞争者将继续存在”是正确选项。
A选项不正确,因为文章说的是兼并可以降低成本(第2段第1句话),而不是竞争可以降低成本。B选项也不正确,因为文章说的是服务可以更好地协调(第2段第1句话),而不是跨行业进行协调。D选项与文意正好相反,不是客户掐铁路公司的脖子,而是铁路公司掐客户的脖子(第2段最后一句话)。32.What is many captive 32.很多“被控制的”客户对铁路行shippers’ attitude towards the 业的合并持什么样的态度? consolidation in the rail industry? [A] 漠不关心 [A] Indifferent.[B] 支持的 [B] Supportive.[C] 愤怒的 [C] Indignant.[D] 忧虑的[D] Apprehensive.[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推理引申题。本题和往年真题侧重考查作者态度的情况不同,问的是文中提到的某类人的态度而非作者本人的态度。文章第二段提到客户对合并的反映是抱怨,认为铁路公司会“掐他们的脖子”。但是,对于客户来说,垄断引起的大幅涨价并未真正到来,所以他们目前的态度应该是“忧虑”,而不是C选项 “愤怒”。第五段首句的 worry 和末句的fear 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选项D为正确答案,其他两个选项干扰性很小。
知识点补充:apprehensive是个多义词,意思可以是“有理解力的,能够迅速领悟的”,也可以如文中,表示“担心的,忧虑的,不安的”,如:be apprehensive of sb’s safety(担心某人的安全)。
33.It can be inferred from paragraph [B] 很快全国将只有一家铁路公司 that.[A] shippers will be charged less [C] 被多收费的客户不大可能为减without a rival railroad 价而 [B] there will soon be only one 去申诉
railroad company nationwide [D] a government board ensures [C] overcharged shippers are unlikely fair play in to railway business appeal for rate relief [D] 有一个政府部门可以保证铁33.从第三段可以推出 路行业 公平竞争
[A] 没有其他铁路公司竞争,客户将被少收费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推理引申题。
第三段末句谈到“申诉手续繁琐、耗钱、耗时,最终还不一定能够成功”,暗示多数客户不太可能为收费高而申诉,因此C选项为正确答案。
也可以使用排除法:A选项与文意完全相反,因为没有竞争,铁路公司将高收费,而不是少收费(本段第2句)。B选项显然与事实不符,干扰在于文章说“most shippers are served by only one rail company”(大部分托运商只有来自一家铁路公司的服务),而且,文章第一段的末句就提到“明年四家大公司将控制全国90%的业务”。D选项无法从本段推出,因为文中提到的 Surface Transportation Board 虽然可以管理价格问题的申诉,但是没有提及是否可以 保证公平。
34.The word “arbiters”(line 7 [D] who determine the price paragraph 34.“arbiters”(第4段第7行)一4)most probably refers to 词最可能是.those.[A] 协调者 [A] who work as coordinators [B] 裁决人 [B] who function as judges [C] 交易监督者 [C] who supervise transactions [D] 价格制定[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词义句意题。
文章第四段末句为Do we really want railroads to be the arbiters of who wins and who loses in the marketplace?(我们是否真的想要铁路公司成为谁胜谁负的)。考生可以把四个选项填入空格进行尝试。更好的方法是在上下文中寻找线索。上文谈到“It’s a theory to which many economists subscribe, but in practice it often leaves railroads in the position of determining which companies will flourish and which will fail.”(这种理论得到了多数经济学家的认同,但在实际操作中,它使铁路公司获得了一个决定谁败谁衰的权利。)那么,可以得出铁路公司处于“determining which companies will flourish and which will fail.”的地位,其中“which companies will flourish”是下句中“who wins”的近义表达,“which will fail”相当于下句中的“who loses”。因此可以得出,arbiters主要功能为“determining”(决定),即裁决者(选项B)。
35.According to the text, the 35.铁路行业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cost increase in the rail 是 industry is mainly caused by.[A] the continuing acquisition [A] 持续不断的收购 [B] the growing traffic [B] 不断增长的运输量 [C] the cheering Wall Street [C] 欢呼的华尔街 [D] the shrinking market [D] 收缩的市场[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推理引申题。
铁路行业成本的问题在文章第四段和第五段都涉及。第四段谈的是铁路公司认为合并从长远来看会降低成本,第五段谈的是铁路公司互相兼并过程中耗费了运营成本。从该段第三句Yet railroads continue to borrow billions to acquire one another和举例中谈到的客户担心两大公司会把在兼并过程中的额外开支转嫁到他们身上,可以推知,铁路公司的相互收购耗资数亿美元,这些投资造成铁路公司的成本大幅增加,从而使客户的利益受损。因此A选项是铁路行业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
B选项也是成本增加的原因之一(最后一段第2句),但是与收购相比,它是次要原因。另外两个选项与成本增加的关系不大。此外,从文章主题角度也可以选出正确答案。文章主要讨论的问题是铁路行业的合并,考生可以推断铁路合并肯定是增加成本的主要原因。
三、试题命制分析
考点设计点评:
本篇文章从论证角度讲,引证和例证都不是十分典型,而且比较分散,不适合作为考点。相反说理论证贯穿全篇,适合作为考点,题目也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考题中除第4题为词义句意题之外,其他考题都较好地反映了这一考点。除此之外,该篇文章还有一个非常合适的考点,那就是作者态度题。2003年第2篇文章作者的态度可以说相对比较明了,而本文中,作者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的支持哪一方,反对哪一方,这样的文章用来考查作者对所讨论话题的态度是再合适不过了,因此我们设计的补充考点中的第2题。另外,“captive shippers”是文章的一个核心概念,对该表达的理解不能完全依靠“captive”的原意“被俘虏的”,而需要结合上下文,因此还可以出一道词义题(补充考点中1题)。
补充考点:(1)By “captive shippers”, the author most probably refers to.[A] companies captured by the railway system [B] those choked by the railway companies [C] shippers overcharged by railway companies [D] shippers controlled by railway companies(2)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captive shippers” is.[A] critical [B] sympathetic [C] neutral [D] advocating(3)The most suitable title for the passage might be.[A] Consolidation: A Hot-Debated Issue [B] The Fight Between Railway and Shippers [C] Will Big Become Bigger? [D] The Fate of Captive Shippers 参考答案:(1)D(2)B(3)A
四、文章长难句分析与佳句赏析
长难句分析:
①But many shippers complain that for heavy bulk commodities traveling long distances, such as coal, chemicals, and grain, trucking is too costly and the railroads therefore have them by the throat.句子主干是many shippers complain that...。后面都是宾语从句的内容,该从句由therefore连接的两个分句构成,其中第一个分句是trucking is too costly,第二个分句是the railroads have them by the throat;在第一个分句前是for引导的介词短语引起话题。
②Shippers who feel they are being overcharged have the right to appeal to the federal government’s Surface Transportation Board for rate relief, but the process is expensive, time consuming, and will work only in truly extreme cases.该句是由but引导的两个分句。其中第一个分句的主干是Shippers...have the right to appeal to...for...,其中,主语shippers后接who引导的定语从句。第二个分句又包含两个由and连接的并列谓语,第一个谓语为系表结构(两个表语分别为expensive和time consuming),第二个谓语为will work。
③If railroads charged all customers the same average rate, they argue, shippers who have the option of switching to trucks or other forms of transportation would do so, leaving remaining customers to shoulder the cost of keeping up the line.句子主干是...they argue...,其他内容都是谓语argue的宾语从句。该从句的主干是if..., shippers would do so...。其中if引导的是条件状语从句,主语shippers后是who引导的定语从句,谓语would do so中的so指代的是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中的主语的行为,即,switching to trucks or other forms of transportation。后面现在分词leaving„做伴随状语。
④It’s a theory to which many economists subscribe, but in practice it often leaves railroads in the position of determining which companies will flourish and which will fail.该句是由but引导的两个分句。其中第一个分句的主干是It’s a theory,后面是which 引导的定语从句,并将该从句谓语中的to前移。第二个分句主干是...it...leaves railroads in the position of determining...,后面的which companies will flourish and which will fail是determine的宾语。
⑤The railroad industry as a whole, despite its brightening fortunes, still does not earn enough to cover the cost of the capital it must invest to keep up with its surging traffic.句子主干是The railroad industry...does not earn enough to cover...;主语和谓语之间插入despite its brightening fortunes,表示让步,the cost of the capital是cover的宾语,后面接的是省略连接词的定语从句it must invest to keep up with its surging traffic,对该宾语进行修饰。
佳句赏析:
In recent years, railroads have been combining with each other, merging into supersystems, causing heightened concerns about monopoly.该句简单干练,用三个并列动词将铁路公司的动向形象地描述出来。三个现在分词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排比的感觉,意思一气呵成。
五、词汇注释
(1)arbiter(n.)仲裁人;裁决人;权威人士
(2)consolidation(n.)巩固,合并;consolidate(v.)巩固,加强(3)coordinate(v.)使(各部分)协调,协同动作;(a.)同等的,并列的;坐标的(n.)坐标
(4)discrimination(n.)辨别, 鉴别,辨别力, 眼力;歧视, 区别对待;discriminate(v.)区别,辨别;~against有差别地对待,歧视(5)freight(n.)货物,客货,运费(v.)装货,使充满,运送(6)merger(n.)合并,归并
(7)monopoly(n.)垄断,垄断者,专利权,专利事业;mono前缀表“单一的”,如:monotone 单调的
(8)subscribe(v.)订购,订阅,赞成
六、全文翻译
近年来,铁路公司相互联合,组成了超大型集团,引起人们对垄断行为的极大关注。(佳句)就在1995年,四家大型铁路公司占有70% 的铁路运输业务。到明年,一系列合并活动完成之后,四家铁路公司将控制90% 以上的铁路运输市场。
支持组建超大型铁路集团的人士认为,合并将导致运输成本的大幅降低,铁路公司更协调地提供服务。他们认为,在公路运输的激烈竞争面前,垄断的威胁已经不复存在。但许多客户却抱怨说,对于长途运输的大宗货物来说,如煤炭,化学制品和粮食,公路运输成本太高,因此铁路公司就会掐他们的脖子。(长难句①)
铁路运输业的大规模联合意味着多数客户将会依赖一家公司的服务。通常,铁路公司对这些“被控制”客户的收费要比存在其它铁路公司的竞争时高出20%-30%。如果客户感到他们被多收费,他们有权上诉到联邦政府的“陆路运输局”以争取价格下调,但这个过程既耗财又耗时,并且只有在真正极端特殊的情况下才有作用。(长难句②)
对“被控制”客户进行的价格歧视,铁路公司提出的理由是,从长远来看,这样做会降低所有人的成本。他们争论说,如果铁路公司向所有客户收取同样的平均价格的话,那么,可以使用公路运输或其它交通工具的客户将会转移,使剩下的客户来承担铁路正常运作的开销。(长难句③)这种理论得到了多数经济学家的认同,但在实际操作中,它使铁路公司获处于决定谁败谁衰的位置。(长难句④)“我们是否真的想让铁路公司成为在市场上决定谁败谁荣的裁决者?”马丁•贝科维奇问道。他是一位常常代表铁路客户的华盛顿律师。
许多“被控制”客户还担心他们很快将遭受一轮新的大幅涨价。从整体来说,虽然铁路工业有耀眼的资产,但它的收入仍然不足以支付为满足不断增长的运输需要而进行的固定资产投资。(长难句⑤)然而铁路公司仍然继续贷款数十亿美元来进行相互合并,而华尔街也鼓励它们这样做。请想一想今年南诺弗克公司和CSX 公司兼并康雷尔公司所花的102亿美元吧。康雷尔公司1996年铁路运营纯收入为4.27亿美元,这还不足这宗交易运作成本的一半。谁来支付其余的费用呢?许多“被控制”客户担心,随着南诺弗克和CSX 公司增加对市场的控制,他们得负担这部分费用。
第四篇
一、文章结构总体分析
这是一篇探讨医疗上花费大量财力去延缓自然死亡是否值得的文章。作者首先从死亡的不可避免性入手,指出耗费大量财力去延缓自然死亡是不可取的,但同时作者亦指出歧视和放弃对老人的照顾也是不对的。最后他通过与其他国家的比较得出了一个解决办法:更多地研究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普通方法。
第一、二段:提出即使有再伟大的医疗卫生体系,死亡也是无法战胜的。但是我们现在却不能面对这个现实,其表现就是人们把正常的死亡当作问题来解决,在医疗方面不择手段。第三、四段:指出由于政府用于医疗卫生的资金与日俱增,有人呼吁停止某一年龄以上人群的医疗费用。
最后,作者先通过举例说明老年人仍然可以保持创造力,对上面的观点进行反驳;接着呼吁社会应该把资金更多地投入到研究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平常方法上。
二、试题具体解析
36.What is implied in the first 准备。
sentence?
[A] Americans are better prepared [B] 美国人享受的生活质量比从前更for death than other people.高。[B] Americans enjoy a higher life
quality than ever before.[C] 美国人对他们的医疗技术过于自[C] Americans are over-confident 信。
of their medical technology.[D] Americans take a vain pride in [D] 美国人对他们较长的寿命感到洋their long life expectancy.洋得意。36.文章第一句话暗示了什么?
[A] 美国人在死亡面前比其他人更有[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推理引申题。
文章第一句说,据说在英国死亡是迫在眉睫的,在加拿大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而在加利福尼亚死亡是可以选择的。言下之意,美国人相信死亡是选择的结果。如果他不想死,他就不会死,因为他们的医院可以治好一切病症。因此C选项是这句话暗含的意思。
B选项将美国人的现状与过去比较,而篇首句中的比较对象是美国、英国和加拿大。选择D选项是没有理解原句中的optional(可选择的,随意的)一词,根据下文谈到的Failing hips replaced,clinical depression controlled,cataracts removed也可知道,这里强调的是人们可以借助发达的医疗技术来延缓和选择什么时候死。A选项毫无道理,事实上,美国人比其他国家的人更害怕死亡,所以不惜投入金钱,期望医疗技术能够延缓他们的生命。
词汇补充:vain带有明显的贬义,意为“徒劳的,虚荣的,自负的,愚蠢的”。
37.The author uses the example of aggressive caner 37.作者使用“癌症病人”的例子是patients to show that.为了表明。[A] medical resources are often [A] 医疗资源经常被浪费 wasted [B] 医生对致命疾病束手无策 [B] doctors are helpless against [C] 有些治疗方案过于大fatal diseases [C] some treatments are too [D] medical costs are becoming unaffordable [D] 医疗费正变得支付不起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作者意图题。
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论证过程的理解。论据是为了说明论点的,文章中的任何一句话都不能孤立地去理解,而应该结合文章大意或上下文去理解。举例往往是为了说明上下文中提到的某个论点。文章第二段说,“由于有第三方支付我们的医疗费用,我们常常要求用尽一切可能的医疗手段,即使它们不会有任何作用”。然后文章举了癌症病人的例子去证明这一点。显然作者这里要说明的是如果治疗没有作用仍然坚持进行,那么它就是一种浪费。因此A选项是作者举例所要说明的内容,D选项和文章内容不符。
考生误选B或C 选项,是由于下文中提到“医生由于不能治愈疾病,同时又担心病人失去希望,所以常常采用极端大胆的治疗方法,这些方法远远超出了科学能够认同的界限”,但是结合文章来看,其目的是说服人们勇敢接受死亡这一自然规律,因此这里举例应是说明人们浪费了医疗资源,而不是仅仅说明医生或治疗方案怎样。
38.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 [A] 强烈反对
Richard Lamm’s remark is one [B] reserved consent of.[C] slight contempt [A] strong disapproval [D] enthusiastic support 38.作者对理查德·拉姆的言论持有[B] 有保留地赞同 的态度 [C] 稍有蔑视
是。[D] 热烈支持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作者态度题。
本题要求考生判断作者对文章提到的人物的话语的态度。人物所说的话也是作者引用的一种论据,也是为了说明论点的。根据题干中的人名Lamm定位到文章第三段末句:理查德·拉姆提出老年人有义务死去,以便给年轻人让位。接着在第四段作者立即补充道,“I would not go that far.(我不会说得这么绝对)”,并且在后面开始举例说明老人仍然有创造力。从这里至少排除了作者完全赞成该人观点的可能。但是考生不能马上选择A选项,否则就是断章取义了。在第五段首句,“Yet”一词表示了转折,表述了作者另外一个角度的意见,谈到社会对医疗的投资太多,而对提高老人生活质量的投资太少。从作者的论述中可推断出,作者希望人们接受死亡这个自然规律,即在一定程度上赞同拉姆的观点,但是却不愿意像拉姆一样走极端。因此B选项中较中庸的态度是最佳答案。A、D选项都很绝对,C 选项不准确。39.In contrast to the US, Japan and 39.与美国相比,日本和瑞典对医疗Sweden are funding their medical 卫生事业的资助___。care.[A] more flexibly [A] 更灵活 [B] more extravagantly [B] 更奢侈 [C] more cautiously [C] 更谨慎 [D] more reasonably [D] 更合理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推理引申题。文章最后一段说,日本和瑞典在医疗方面的投资要少得多,但是人民的寿命长得多,健康也好得多。接着作者提出倡议,与其将资金徒劳地花在没有希望的治疗上,还不如投入到较一般的治疗中,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可见文章在暗示日本、瑞典两个国家在医疗卫生事业的资助更合理,D选项正确。40.The text intends to express the idea that.[A] medicine will further prolong people’s lives [B] life beyond a certain limit is not worth living [C] death should be accepted as a fact of life [D] excessive demands increase the cost of health care 40.文章所要表达的观点是____。
[A] 医学将进一步延长人们的生命
[B] 超过了一定限度,生命就不值得延续
[C] 死亡应该作为生命事实被人们接受
[D] 过多的要求增加了医疗卫生的开支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文章主旨题。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主旨要义的理解能力。实际上考生只需要把各段的主题句串起来,基本上对全文就有了一个总体的把握。主题句一般落在首句和末句,这篇文章也不例外,除了第三段首句为具体的数据无法充当观点及最后一段的主题句在末句外,其它都是首句。第一段提到,在美国死亡是可以选择的;第二段说,死亡是正常现象,我们的基因决定我们即使在最理想的条件下也会解体和灭亡。第三段讲,有人认为对83岁以上的老人应该停止支付医疗费,老人有责任为年轻人让位。第四段作者指出自己的观点不会和上一段的观点那样过分。第五段指出,人们不应用无效而昂贵的手段去延长生命,而应该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全文的中心思想是劝告人们接受死亡,C选项正确。
作者在第四段已经举例反驳了B 选项的这种偏激的看法,A选项和D选项是提到的事实,不是观点。
三、试题命制分析
考点设计点评:
本篇文章是一位医生在发表自己的观点,对象为普通公众。从语言角度来讲,既没有使用专业术语或者非常正规的文体,也没有采用口语化的文体,因此,没有语言角度的考点。从论证角度讲,例证是第一大考点,原考题第2题直接围绕该考点,第1、3、4题实际上也是从另外的侧面对本考点进行考查。除此之外,第3段还可以出一道例证考点的题(补充考点第1题)。本文另外一个考点就是引证,原考题第3题对此有所涉及。由于作者态度非常明了,因此作者观点态度不适合作为考点。除此之外,另外可以考查的就是对文章整体意思的把握(补充考点中2题)。
补充考点:(1)Sumner Redstone, Sandra Day O’Connor and C.Everett Koop are.[A] successful in their old age [B] productive elderly people [C] living proof of the success of American health care system [D] useful although they are aged(2)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A] America may not be as great in the future [B] the government will take action to stop paying for medical care of the extremely aged [C] the government might not be able to afford this funding on medical care [D] more and more people will remain dazzlingly productive in the future 参考答案:(1)C(2)D
四、文章长难句分析与佳句赏析
长难句分析:
①But not even a great health-care system can cure death—and our failure to confront that reality now threatens this greatness of ours.该句子比较简短,有俩处难点:一是破折号前分句中的否定词not,它的位置前移,实际上是修饰句子的谓语can cure的,即“不能治疗”;二是破折号后分句中的代词that,该分句的主干是our failure threatens this greatness,而其中的that reality指的是破折号前分句的内容。
②We all understand that at some level, yet as medical consumers we treat death as a problem to be solved.该句子的结构呈对称型。它由yet引导的两个分句组成,前一分句的主干是We all understand that,that指代上一句的内容,状语at some level在句末;后一分句的主干是we treat death as a problem,状语as medical consumers在句首。
③Physicians—frustrated by their inability to cure the disease and fearing loss of hope in the patient—too often offer aggressive treatment far beyond what is scientifically justified.该句子的特点是其主语和谓语被一个较长的分词结构隔离。句子主干是Physicians...offer aggressive treatment...,破折号之间是and连接的两个分词结构frustrated by和 fearing loss并列修饰主语Physicians,做定语。介词结构beyond what is justified修饰宾语treatment,做定语。
④These leaders are living proof that prevention works and that we can manage the health problems that come naturally with age.该句子中含有两个that引导的并列的同位语从句。句子主干是These leaders are living proof that...and that...。在第二个从句中,又含有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修饰其宾语health problems。
⑤I also know that people in Japan and Sweden, countries that spend far less on medical care, have achieved longer, healthier lives than we have.该句子是宾语从句中套定语从句。句子的主干是I also know that...,其中 that引导宾语从句;宾语从句的主干是people have achieved longer, healthier lives than we have,而介词短语in Japan and Sweden在句中做状语,其后两个逗号之间的插入成分,即that引导定语从句修饰countries,对这两个国家进行解释说明。
佳句赏析
①It is said that in England death is pressing, in Canada inevitable and in California optional.该句子结构工整、对称,是排比句。重复单词予以省略,干净利落,用词简略到位。
②Failing hips can be replaced, clinical depression controlled, cataracts removed in a 30-minute surgical procedure.该句子由三个并列分句构成,其中第二个和第三个分句是省略句,省去了can be。这种省略句在结构上简洁明了,在文中,更是通过音节的越来越短从意义上强调“人们通过手术越来越容易解决疾病的问题”。
五、核心词汇与超纲词汇
(1)life expectancy = expectation of life预期寿命(2)failing(a.)有缺陷的;失败的;如:failing health健康衰弱,failing
kidneys肾衰退,a failing business生意失败(n.)失败,缺点,弱点,过时
(3)surgical(a.)外科的,外科医生的,手术上的(n.)外科病房,外科手术;surgeon(n.)外科医生;surgery(n.)外科,外科学;手术室,诊疗室
(4)disintegrate(v.)(使)分解;(使)碎裂;dis-前缀含义比较丰富,可表示“分开,离;不,无;除去,取消”,如:dissect切开,disorder 无秩序,discourage使失去勇气;integrate(v.)使成整体,结合
(5)shield(v.)(from)保护,防护(n.)保护物,护罩;盾,盾状物(6)unsustainable(a.)不能证实的/支持的/成立的;sustainable(a.)可以忍受的/支撑的;养得起的;sustain(v.)支撑,维持,持续,经受,忍耐
(7)infirm(a.)弱的,不坚固的,柔弱的;firm(a.)结实的,坚硬的,坚定的,稳固的
(8)overfunding(a.)对„提供资金过多;underfunding(a.)对„提供资金不足;前缀over-意为“太甚,过度”,under-意为“少,不足”,如:overpay多付(钱款),underpay不付足够的款
六、全文翻译
据说,在英国死亡迫在眉睫,在加拿大死亡不可避免,在加利福尼亚死亡可以选择(佳句①)。这种说法并不奇怪。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美国人的寿命几乎延长了一倍。髋骨不行了可以更换,临床的忧郁症得到了控制,白内障在30分钟手术中便可以切除(佳句②)。这些进步给老年人口带来的高质量生活在50年前我刚从事医学时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即使有一个伟大的医疗卫生体系,死亡也是无法战胜的——而我们不能面对这个现实却正危及着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长难句①)。
死亡是正常现象;我们的基因决定我们即使在最理想的环境里也会解体和灭亡。我们所有人在某种程度上都懂得这一点,但是作为医疗消费者,我们却常将死亡视为一个问题来解决(长难句②)。由于医疗费用由第三方支付,我们常常要求用尽所有的医疗手段,即使它们不会有任何作用。最明显的例子是晚期癌症的治疗。医生由于不能治愈疾病,同时又担心病人失去希望,于是常常采用极端大胆的治疗方法,这些方法远远超出了科学能够认同的界限(长难句③)。
1950年,美国在医疗卫生方面的开支是127亿美元。2002年这项开支将达到15 400亿。任何人都明白这个趋势不可持续下去,但是很少有人愿意去扭转它。有些学者总结说,资金有限的政府应该停止支付医疗费用来延缓某一个年龄以上人群的寿命——比如83岁左右。据说,科罗拉多州前州长理查德·拉姆曾经说,老年多病者“有义务死去和让位”,以让更年轻、更健康的人们去发挥他们的潜能。
我不会说得这么绝对,毕竟现在精力充沛的人们通常能工作到60岁,甚至更久,并仍然具有惊人的创造力。78岁的Viacom公司总裁萨姆勒·雷斯顿开玩笑说他只有53岁。最高法院法官桑德拉·欧康奈70有余,前卫生局医务主任C·库普80来岁还出任了一个互联网公司的总裁。这些领导人就是活生生的证据,证明对疾病的防治是有意义的,证明我们能够对付年龄带来的健康问题(长难句④)。作为一名年仅68岁的人,我希望像他们一样在老龄阶段保持创造力。
然而在这样的追求中,一个社会能够承担的费用是有限的。作为一名医生,我深知最昂贵和最激进的手段也可能是无效的和痛苦的。我也深知在医疗开销少
得多的日本和瑞典,人们获得了比我们更长的、更健康的寿命(长难句⑤)。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可能在寻求不可能奏效的治疗方法上花钱太多,而在研究能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更平常的方法上花钱太少。
Part B
翻译试题解析
一、试题总体分析
文章从人类学的起源入手,指出对人类的研究是为了实现人类内部及人类与地球上其他生命和睦相处。人类学这个词语来自希腊词根。接着作者拿人类学和社会学做比,指出前者是后者的分支,但却是一门独特且非常重要的社会科学。最后文章谈到,人类学的核心是“文化”这个抽象概念。
2003年翻译试题难度适中,五个试题中第4题相对容易,第1题和第5题有一定难度,第2题和第3题难度最大。考查内容在语法方面有:较长的定语、状语修饰成分翻译时多另起一句;现在分词做状语及多重定语从句的译法;修饰宾语的定语从句的译法和倒装结构的译法。词汇方面有:对一词多义的词汇在上下文中的具体把握;名词转换成动词、过去分词转化为动宾结构的翻译技巧。
考生答题时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1)对一词多义的掌握把握不够好,主要表现为译文的词不达意;(2)理解复杂的句子结构仍存在困难,表现为译文结构混乱,逻辑关系不清。
二、试题具体解析
(41)Furthermore, humans have the ability to modify 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y live, thus subjecting all other life forms to their own peculiar ideas and fancies.[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现在分词做状语和词义选择。
此句的修饰成分较长,包括不定式、定语从句和现在分词。句子的主干是humans have the ability,后面接着两个修饰成分。第一个是不定式to modify做定语,其中,in which they live 是一个定语从句,修饰 the environment;第二个是现在分词结构做状语,表示结果。
词汇:modify有多个词义:更改、修改、改造、改进、适应、调试、修饰,在句中接“环境”应译为“改变”、“改造”或“改善”;Subjecting...to 本意为“使服从”,但可以根据不同的宾语而意译。如,we must subject everything to careful examination 译为“我们必须对每一件事进行仔细检查”,而不是“让每一件事服从我们的仔细检查”。Form和life搭配时,应译为“形态”。fancy的词义有:想象力、喜好、幻想,文中取其褒义,译为“(人类特别的)想象”。
译文:而且,人类还有能力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从而让所有其他生命形态服从人类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想像。
(42)Social science is that branch of intellectual enquiry which seeks to study humans and their endeavors in the same reasoned, orderly, systematic, and dispassioned manner that natural scientists use for the study of natural phenomena.[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多重定语从句的译法。
此句是一个含有多个定语从句的主从复合句,其主干是主语+系表结构:Social science is that branch of intellectual enquiry。第一个定语从句which seeks to study...,修饰intellectual enquiry。此句的难点在于,这个定语从句的状语里又套了第二个定语从句in the same...manner that natural scientists use for...。其中前边部分in the same manner译为“以同样的方式”。后边部分进一步说明是什么“方式”。译为“自然科学家研究自然现象的方式”。注意有多重从句时,应该采取从内向外层层剥的译法。
词汇:intellectual enquiry直译是“智力的询问”,在此是“知识的探索”的意思。Enquiry原义是“询问、调查、打听”,在这里注意不要和require混淆,而译为“要求、命令”之类的。Endeavor原义是“努力、尽力”,同义词有effort和attempt,在句子中根据中文习惯,译为“(社会科学研究人的)行为”。
译文:社会科学是知识探索的一个分支,它力图像自然科学家研究自然现象那样,用理性的、有序的、系统的和冷静的方式去研究人类及其行为。
(43)The emphasis on data gathered first-hand, combined with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brought to the analysis of cultures past and present, makes this study a unique and distinctly important social science.[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名词转换成动、过去分词转化为动宾结构的译法。
该句子实际上是个简单句,其主干是:The emphasis makes this study a social science。此句的难点在于它的主语很长,修饰语又很多。主语是一个含动词意义的名词构成的词组emphasis on data,后面接有两个过去分词词组作定语:gathered first-hand和combined with„,第二个分词词组中又含brought to the analysis...过去分词短语,修饰 perspective。为了符合中文行文习惯,Emphasis on data结构要采用名词转换成动词的译法,即本是“对(收集的)资料的强调”,在句中则译成了“强调资料(的收集)”;而过去分词结构则应译为动宾结构,如:data gathered first-hand 和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brought to the analysis本是“被第一手收集的资料”和“被用来分析的跨文化视角”,在句中可译为“收集第一手资料”和“分析„时采用跨文化视角”。
词汇:first-hand 是副词,表示“第一手地”,“以第一手方式”。
译文:强调收集第一手资料,加上在分析过去和现在文化形态时采用跨文化视角,使得这一研究成为一门独特并且非常重要的社会科学。
(44)Tylor defined culture as “...that complex whole which includes belief, art, morals, law, custom, and any other capabilities and habits acquired by man as a member of society”.[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修饰宾语的定语从句的译法。此句是一个含定语从句的复合句,其主干是“Tylor defined culture as that complex whole”。宾语that complex whole后接一个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其中又有一个过去分词短语acquired by man as a member of society做定语,限定它前边的名词 belief, art, morals, law, custom, and any other capabilities and habits,译为“作为社会成员的人获得的„„”,注意不要误以为它只修饰最近的名词habits。此外,因为修饰宾语的定语从句较长,翻译的时候应该另起一句。
词汇:define...as...意为 “把„„定义为”;complex 意为“复杂的,合
成的,综合的,复合的”,whole做名词可译为“全部,整体,完全之体系”等,complex whole在句中指的是“文化”,且主要强调其包含内容的广泛性,因此可译为“复合整体”。
译文:泰勒把文化定义为“„„ 一个复合整体,它包括人作为社会成员获得的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
(45)Thus, the anthropological concept of “culture”, like the concept of “set” in mathematics, is an abstract concept which makes possible immense amounts of concrete research and understanding.[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倒装结构的译法。此句也是含定语从句的复合句,其主干是主语+系表结构:the...concept is an...concept。主语后是一个插入成分。主语the concept和谓语is间的插入成分是介词短语like+n.修饰谓语,译为“像„一样”;修饰表语concept的定语从句which makes possible immense amounts of...是一个倒装句,正常的词序是 makes immense amounts of...possible,译为“使大量的„成为可能”,这里由于which定语从句较长,可以断开单译一句。
词汇:anthropological 译为“人类学的”,这是一个生词,但是文章第二段对它有所解释:anthropos“human”and logos“the study of”。译文:因此,人类学中的“文化”概念就像数学中“集”的概念一样,是一个抽象概念。它使大量的具体研究和认识成为可能。
三、全文翻译
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的人都在思考着他们共有的世界,并对自己在其中的位置感到好奇。人类善于思考而且又富于创造,具有永不满足的好奇心。(41)而且,人类还有能力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从而让所有其他生命形态服从人类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想象。因此,以冷静而系统的方式研究人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十分重要,因为人们希望这些研究的成果能让人类内部以及人类与地球上其他生命形态之间都够和睦相处。
anthropology一词源自希腊词根anthropos(人类)和logos(研究)。按这个名称来看,人类学包含了对整个人类的研究。
人类学是一门社会科学。(42)社会科学是知识探索的一个分支,它力图像自然科学家研究自然现象那样,用理性的、有序的、系统的和冷静的方式去研究人类及其行为。
社会科学下的学科包括地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这些社会科学的每个学科中都有一个分支或专业特别接近人类学。
所有社会科学都集中于对人类的研究。人类学是一个以实地研究为宗旨的学科,它大量使用对比分析的方法。(43)强调收集第一手资料,加上在分析过去和现在文化形态时采用跨文化视角,使得这一研究成为一门独特并且非常重要的社会科学。
人类学分析主要依赖文化概念。爱德华·泰勒爵士对文化概念的阐述是19世纪科学的伟大文化成就之一。(44)泰勒把文化定义为“„一个复合整体,它包括人作为社会成员获得的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这一见解中简单的概述却寓意深刻,为观察和理解人类生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法。在泰勒对文化的定义中暗含了一个概念,即,文化是一种后天习得的、35 共有的、模式化的行为。
(45)因此,人类学中的“文化”概念就像数学中“集”的概念一样,是一个抽象概念。它使大量的具体研究和认识成为可能。
第三部分 写作试题解析
一、审题谋篇
本题为图画加提纲式写作,提纲要求作文包括两部分:描写图画并指出图画的含义;指出在我们生活中的寓意。
考题给出题目“温室花朵经不起风雨”,并提供了两篇具有对比性的图画。从短文题目上看,它已直接点出图画的寓意。再看图片,一株花在温室里茁壮成长,虽然外面狂风暴雨,它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但是,当这株花被移到了温室外时,在风雨中,花朵凋谢了。通过题目和图画可以看出题目的寓意是“没有经过磨练的人或事,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是不能生存的”。温室意味着保护,对于花朵的理解,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从教育角度分析,花朵可以指代年轻一代,而温室可以指代上一代人,尤其指父母对子女的过度保护和溺爱。另外,从广阔的社会角度看,中国的经济在入世后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过去受到政府保护的一些行业和企业如同这些温室中的花朵,它们能否经得起世界市场的风风雨雨?这个问题也符合图画所表达的实质,因此可以作为写作的另一个着眼点。换言之,本文也可从“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角度进行论述。
范文采用第一种思路,讨论中国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弊病。文章可以根据给出的提纲分为两段,也可以把提纲第一项分为两段,范文采取第二种形式:首段描述图画内容;第二段解释图画意义;第三段,联系现实,提出图画寓意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在第一段中,主题句可以是The two pictures describe the fate of a flower.(两幅图描写了一朵花的命运),也可以更深入一层,直接指出花朵生长与环境的关系。接下来在谋篇时,应该注意到这两幅画形成的是一个鲜明的对比,考生脑海中就应该有一些句式:其一,多用一些表示“与„有关系”的表达方法,比如:“be relat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have much to do with” 等等。其二,可以使用on the other hand, however 等表示转折意思的词,也可以使用yet、while之类语气稍缓的连词。文章第二段实际上是体现中心论点的段落,也就是解释自己对图画的理解。考生在这一段写作中一定要记住联系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文章第三段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既可以正面提出建议,也可以对当前社会中人们在教育观念中存在的弊病加以批评。
二、参考范文
The two pictures show u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ircumstance and one’s growth.At the beginning,under the protection of the greenhouse, the flower grows well and thrives.However, once removed away from the shelter, the flower withers and its petals fall in the thunderstorm.From the pictures we can see that a flower kept in a greenhouse can never survive the harsh conditions.It is an obvious fac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a person is similar to the growth of a flower.A child under the complete protection of parents
can never learn to face the challenge on his own.This is particularly true of children born after the 1980s,who grew up in a time of fast economic growth and in increasingly wealthy families.Being the only child in the family and the focus of the parents and grandparents, the so-called little emperor or empress has not the least idea of what hardship and harshness means.As soon as he grows up and walks out of the protection, he will have difficulty coping with life, and what’s more, will be at a loss when making his own decisions.What concerns us beyond individual growth is that sooner or later our country will be passed to the hands of the younger generation.This problem is directly related to our concept of family education.As we all know, the role that a home plays in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a child is more crucial than that of the school.The responsibility of parents is much more than providing the child with a comfortable life.Parents should treat their child as an individual who will become independent sooner or later and thus encourage him or her to think and act independently.Until this right concept of parenting is installed,we shall continue to have children like greenhouse flowers, beautiful but fragile and unable to stand up to life’s real challenges.三、范文点评 文章结构:
该范文从结构上说,首先对提纲做出适当调整,分为三段。其次,每段段首出现主题句,统领全段。第三,每段内部层次清晰:第一段段首为主题句,段尾进行总结,与主题句形成呼应,中间部分描写两幅图并做出对比;第二段在段首主题句的统领下,论证逐步深入,从花朵与孩子成长的相似性开始,谈到现实生活中溺爱孩子这一现象,落脚点在这种现象对孩子以及社会的危害;第三段段首提出作者观点,并在段落中提出了解决方案。
语言亮点: 1.thrive:“长得好,兴旺发达,繁荣”。该词也可以形容人,这时多和介词on搭配,例如:Hardworking is a quality he thrives on.(努力是他得以成功的品质)。
2.once removed away from the shelter:一旦从(温室的)庇护下移走。Once经常用来引导状语,“一旦„”,例如:Once becoming a member of WTO, many industries in China have to face challenges from foreign products.(一旦入世,中国很多行业必须面对来自外国产品的挑战)。shelter在写作中经常使用,用作名词常用于衣食住行(food, clothes, shelter and transportation)中,用作动词经常表示“庇护,保护”,例如Parents should set aside a time to read books, a period sheltered from television.(父母应该留一点时间让孩子读书,不受电视的干扰)。
3.wither:本义为“(植物的)枯萎”,经常用以形象表达中,如All his hopes and wishes wither.(他所有的盼望都破灭了)。
4.survive:作为及物动词时,表示“比„活得长”、“幸免”,例如Because of longer life span, most wives survive their husbands.(由于寿命更长,37 大多数妻子比丈夫活得长);Only the baby survived the accident.(车祸中只有孩子幸免于难)。
5.face:该词语属于使用频率高、含义丰富的词汇,考生应多练习和体会这类词汇的用法,所谓是“小词汇里见大学问”。face做动词时,含义有:“面向着、朝着”,如:The kitchen faces north.(厨房朝北);“面临(某种形势、问题等)”,如:face a crisis(面临危机);“正视,忍受,承受”,如:We must learn to face difficulties squarely and try to overcome them.(我们应该学会正视困难,并努力克服困难)。“摆在„面前”,如:We can never rest content, new and greater tasks face us.(我们永远不要自满,新的更大的挑战还在我们面前)。
6.fast economic growth:“快速经济增长”,如:fast social development(快速社会发展)。
7.increasingly:“越来越”。如:the increasingly shrinking natural resources(越来越少的自然资源)。
8.focus:“焦点”,该词可指人也可指事。如:Psychological health should be another focus in our education system.(心理健康应该是教育体系的有一个焦点)。可替换它的词是center。
9.so-called:“所谓的”,类似的表达有:who is called, known as。10.has not the least idea of:not the least“根本不,丝毫不”,例如Many students are not the least interested in what is happening around them.(一些学生对于周围发生的事情漠不关心)。
11.hardship and harshness:两个词是近义词,由于单词第一个音节相同,并列可以押头韵,达到强调的效果。英语中头韵的使用手法非常普遍,考生在写作中用一用可以为文章增色不少,如:through thick and thin 同甘共苦;black and blue青一块,紫一块;safe and sound安然无恙;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Money makes the mare go有钱能使鬼推磨;Many a little makes a mickle积少成多,集腋成裘;Birth is much;breeding is more出身显著固然好,后天教养更重要;Look before you leap三思而后行;此外也常用尾韵,如:hustle and bustle熙熙攘攘。
12.concern:该词的用法也很丰富。它可以表示“关系到,和„有关”,如:The nation’s development concerns every citizen.(国家的发展和每一个公民都有关);“使担心,使关心”,范文中就是这种用法,表示这种含义时,它也常和介词about或with搭配,即be concerned about/with sth./sb.(担心或关心某人/某事);此外成语(so)as far as„ is concerned用的也非常多,它表示“就„来说,就„而论”如:So far as discipline is concerned, freedom means not its absence but the use of higher and more rational forms.(就纪律而言,自由并不意味着没有纪律,而只是使用更高级更理性的形式)。
13.beyond:加在名词前,表示超过某个范围,例如:Her loving actions bring light to people beyond her acquaintance.(她的爱举给不认识她的人带来了光明)。
14.much more than:“不止”,例如:The responsibility of a teacher is much more than passing knowledge to his or her students.(教师的职责不止是给学生传授知识)。
15.stand up to:“抵抗,经得起”,如:stand up to resistance抵御诱
惑。
四、写作误区 篇章结构误区:
首先应该避免的错误是跑题。本题寓意明确,所以寻找文章中心思想并不是问题所在。但有些学生没有能由“温室的花”引申到教育或国家经济等问题上。其次,文章如果只是简单地描述或讲解,而没有进一步的引申,就会显得肤浅、苍白。所以,对于这类寓意明确的作文,考生要注意对寓意的归纳和引申,这样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其三,教育问题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因此,写这篇文章时,还有另外一个误区,那就是没有突出的中心,只是泛泛地谈教育,一会儿是家长,一会而又是学校,中心不明确。在这一点上,范文主要集中在家庭教育。
语言表达错误: ①介词错误:
I am attracted at a glance of a flower which is growing healthily.(I am attracted at a glance by a flower which is growing well.)
②非谓语结构错误:
Compared the two pictures we can conclude that the flowers in a greenhouse are too weak to bare the harsh environment.(Comparing the two pictures we can conclude that flowers in a greenhouse are too weak to stand up to the harsh environment.)
③句子结构混乱:
It’s clear, if move the flower out of the room, That the severe reforestation resulted the flower dead.(It’s clear that if the flower is moved out of the room, it will die because of the severe climate)④句子连接错误:
One picture says that a flower can’t be hurt by rain and wind, she grows wondful.(One picture shows that a flower can’t be hurt by rain and wind, and she grows well.)
⑤说话角度混乱:
Thinking about the picture, I think we should encourage children to face some hardship.Only like this, we are able to face the problem we will meet in our lives.(Concerning the picture, I think we should encourage children to face some hardship.Only in this way, are they able to face the problem they will meet in their lives.)
第五篇:2015-2016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
容。“铁腕治污”及其引发的讨论对于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启示有:
第一,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最重要的是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
第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生态红线就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这个红线不能突破,一旦突破必将危及生态安全、人民生产生活和国家可持续发展。要让生态红线的观念广为人知、根深蒂固。
第三,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要加快“立改废”进程,尽快完善生态环境、土地、矿产、森林、草原等方面保护和管理的法律制度,要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第四,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从而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36.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1944年正值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进入北京推翻明王朝300周年。郭沫若毅然放下正在进行的先秦思想史研究,撰写《甲申三百年祭》。在这篇文章中,郭沫若深刻总结了李自成农民起义成功建立起大顺朝但旋即失败的历史教训。从3月19日起,这篇长文在重庆《新华日报》全文连载。文章发表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仅隔20天,毛泽东就在《学习和时局》的报告中指出:“我党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以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11月21日,毛泽东复信郭沫若:“你们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做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
摘编自《<甲申三百年祭>风雨六十年》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材料2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北京)临行前,他对周围的人说:“同志们,我们就要进北平了。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了北平就变了。我们共产党人要继续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他兴奋的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 赶考“嘛”。周恩来说:“我们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摘编自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89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材料3:2013年7月11日至12日,总书记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在同县乡村干部和群众座谈时指出: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六十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党要带领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场考试的继续。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
摘编自《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1)1949年春,为什么毛泽东把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比作“赶考”?(5分)(2)如何让理解习近平所说的“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5分)【参考答案】
第一,“赶考”意味着中国共产党面临“执政”和“建设”的重大任务。
第二,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尚未完成。比如,土地改革在新解放区还没有推行;官僚资本主义还存在;全国性的各级人民政权还没有建立等。
第三,中国共产党将成为全国性执政党,面临执政的重大任务。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地方性政党转变为全国性政党,如何执政对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第四,全国性政权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将面临现代化建设的任务。近代以来,先进仁人志士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结果大多以失败宣告结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性政党建立以后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奋斗。
(2)第一,这说明我们党在执政60多年、现代化建设取得一定成绩的情况下,面临新的世情、党情和国情,迫切要求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第二,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发扬西柏坡精神,始终坚持和弘扬“两个务必”,即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第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面临“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导下,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加强组织、纪律和作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
37.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中华民族历来有重家风,重家教,守家规的传统,好家风的事例可谓不胜枚举。
宋代的司马光,在给儿子司马康的家训—《训俭示康》中说道:“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于名,但顺吾性而已,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表为美。”司马光教育儿子,要以俭素为美,不要以奢靡为荣,说的是个人志向,批评的是奢靡风气,令人信服,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家族后人也都以贤德立身。
清代的郑板桥,自幼家贫,为官以后生活条件虽然得以改善,但从未将所得俸银留作自家使用,而是分给亲友,乡邻。他在一封家信中写道:“每一念及,真含泪欲落也,汝持俸钱南归,可挨家比户,逐一散给。”他还开列了族人及亲友、同窗的具体名单,将俸银全部分完。郑板桥这种乐善好施的行为直到晚年都没有改变,在他的周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更得到后世的赞赏。
周恩来一向视侄辈如己出,对他们要求非常严格,并约定了十条家规,如不能丢下工作专程来京看望他,只能在出差路过时才可以来,进京来看望他一律住招待所,住宿费由他支付,一律到机关食堂排队就餐,不许动用公车,在任何场合都不能说出与自己的关系,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等,周恩来定的家规,他自己做到了,他的侄辈也做到了。
材料
2、家风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的态度,为人处世的风格。从一人的举手投足到行为处事,能折射出好家风对他的影响,会让人看到父母长辈在他成长中精心抚育的印记,可以说,好家风的传承过程,同样也是延续优良文明基因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风也要与时俱进,将不利于文明进步不利于社会和谐的因素剔除,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鉴于此,国家通过倡导家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社会注入暖暖的正能量。
正如总书记所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无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无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风这个源头清澈了,更有利于好的党风、政风、民风和社风的形成。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4年3月27日、12月25日,2015年2月18日等)(1)为什么好家风的传承过程,同样也是延续优良文明基因的过程?(5分)(2)如何通过好家风的传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分)【参考答案】
(1)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良好的家风,对家庭成员的个人修养、品德操守等产生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家风不正,家庭成员的个人品行也容易出问题。家教是实现家庭美德与家风互动的中介环节,要通过注重家教来推动良好家风的传承和落实。良好的家风对整个社会风尚有着重要影响。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贤妻 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等,都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观念。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自古以来,家风是社会秩序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的传承过程,同样也是延续文明基因的过程。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传承、倡导好家风,就能营造清明和畅的政风、党风、民风,就能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发挥“家”的更大正能量。家风和家教绝不是私人的,是中国人最切身的文化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丰富滋养。传承好优良的家风,其实就是传承中华民族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之风。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 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好家风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基础,拥有好的家风方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好的家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条件。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庭家风是重要抓手,重在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只有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风美德,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生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正是有了家风这样的微观载体,其核心价值观才能更加具体、鲜活。
3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也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支持,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各国人民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的贡献!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民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仍然悬在人类头上,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
为了和平,我们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偏见和歧视、仇恨和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和痛苦,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世界各国应该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积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5年9月3日)材料2 当习近平主席带着对世界前途命运的思考走上联合国讲台的时候,充满生机与希望的中国已经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场,发展壮大的中国对全人类福祉的担当,赢得世界赞誉与支持。
开创未来,离不开对历史的敬畏。70年前,联合国诞生。奠定现代国际秩序基石,确立了当代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联合国宪章,寄寓着先贤对和平的期盼,描绘出了战后世界的基本轮廓。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伟大胜利的主要贡献者之一,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今天,当世界格局加快演变,各国互相依存、休戚与共成为世界的基本特征时,人类社会又该以怎样的思考和行动跟上历史的步伐?面对这个根本性问题,习近平主席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主张在21世纪的今天,继承了联合国宪章精神,符合国际宪法普遍需要,实现了对传统国际关系的超越与创新。
摘选自《人民日报》(2015年9月3日)
(1)分析当今世界各国“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的重要性所在。(5分)(2)如何理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继承了联合国宪章精神,符合国际社会的普遍需要”?(5分)【参考答案】
(1)第一,联合国宪章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安全,促进国际合作,原则是各主权国家一律平等等。但是,非传统安全和发展问题,霸权国家的挑战,联合国自身存在的问题等都影响着联合国权威性的发挥。因此,当今世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极其重要。
第二,当今世界面临着霸权主义、地区冲突和各种非传统安全的威胁,只有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才能维护地区稳定,才能维护世界和平,才能解决各种非传统安全的威胁。
第三,当今世界贫富悬殊,南北差距扩大问题依然严重存在,世界各国只有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才能消除贫富悬殊,减少南北差距,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2)第一,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要求。
第二,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依存的程度空前扩大。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第三,倡导命运共同体意识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真题 2016-08-14 16:43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一、单选题
1.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书本知识虽然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这表明:
A.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和来源
B.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
C.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比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更重要 D.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答案:A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B.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各种形式各自具有其历史继承性 答案:C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智能化工厂创造除了较高的生产效率,显露出巨大的竞争力,企业在“机器换人”中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意味着率先 使用机器人的个别企业
A.资本主义技术构成的提高 B.剩余价值来源的改变 C.获得更多的社会平均利润 D.所生产商品价值的提高 答案:A 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向结合的产物,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表明 A.马克思主义政党即工人阶级本身 B.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工人阶级为基础
C.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工人阶级的先进性 D.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性是其先进性的根本前提 答案:D 5.新中国的工业化是在苏联的影响下起步的。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初步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当时所讲的工业化道路问题,主要是指
A.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
B.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问题
C.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D.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问题 答案:C 6.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这一论述
A.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 B.首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首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 D.首次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 答案:C 7.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城镇化的关键,当前,我国实现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 A.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B.使土地的城镇化先于人口的城镇化 C.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D.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 答案:A 8.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开始实施。香港进入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历史新纪元。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是
A.特别行政区的完全自治权 B.中央授权之外的剩余权力 C.特别行政区本身固有的权力 D.中央授予的地方事务管理权 答案:D 9.近代中国,一些爱国人士提出过工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等主张,并为此进行过努力,但这些主张并不能从根本上给濒临危亡的中国指明正确的出路,这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
A.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前提 B.中国已经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中 C.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国家 D.资本主义制度已经过时 答案:A 10.毛泽东在谈到辛亥革命时指出,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毛泽东这里所说的“只把一个皇帝赶跑”是指
A.没有****帝制
B.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C.孙中山没有继续革命 D.袁世凯窃取了胜利果实 答案:B 11.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空前残酷的大屠杀。它改变了世界政治的格局,也改变了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利益格局,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战使中国的先进分子
A.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怀疑
B.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产生怀疑 C.认识到工人阶级的重要作用 D.认识到必须优先改造国民性 答案:B 12………会议总结了红军创立以来的经验,通过了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决议的中心思想是 A.中国共产党必须服从共产国际的领导 B.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C.在农村根据地广泛开展土地革命
D.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党的建设 答案:D 13.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希望广大留学人员继承和发扬留学报国的关荣传统,做爱国主义的坚守者和传播者,秉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理想,始终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努力志向,自居使个人成功的果实结在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个人成功的果实之所以应该结在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是以为内爱国主义是
A.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B.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直接条件 C.个人成功的根本保障 D.个人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答案:A 14.钱学森曾经说过:“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的奖赏。”这说明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
A.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 B.个体在社会中的影响
C.个体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贡献 D.个体从社会获得的满足程度 答案:C 15.2014年4月15日,中共中央党总书记、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全面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的局面,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
A.共同安全观 B.亚洲安全观 C.总体国家安全观 D.地区集体安全观 答案:C 16.近年来,中东地区局势持续动荡,恐怖主义、分离主义愈加猖獗,教派矛盾不断升级。尤其是极端恐怖势力于2014年6月29日宣布成立“伊斯兰国”(ISIS),并宣称将建立地跨西亚北非的“哈里发帝国”,对该地区的秩序造成了重大冲击,并且给美国的全球战略带来了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美国
A.“中东收缩”战略提上议程 B.“和平演变”战略归于失败 C.“北约东扩”战略被迫搁置 D.“重返亚太”战略受到牵制 答案:D 说明:以上答案仅供参考。
二、多项选择题:17~33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7.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是土壤形成的五大关键成土因素。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初始无机养分的最初来源。气候导致矿物的风化和合成、有机质的形成和积累、土壤中物质的迁移、分解和合成。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是促进土壤发生发展最活跃的因素。地形可以使物质在地表进行再分配,使土壤及母质在接受光、热、水等条件方面发生差异。时间是阐明土壤形成发展的历史动态过程,母质、气候、生物和地形等对成土过程的作用随着时间延续而加强。土壤的生成过程说明
A.事物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B.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C.事物总是作为过程而存在
D.事物的发展总是呈现出线性上升的态势 答案:ABC 18.平衡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小到体操中人在平衡木上的行走,杂技中的骑车走钢丝、独轮车表演,直升机在空中的悬停等,大到人类的生存、地球的运转、天体的运行等等,都是保持平衡的一种状态。世间的万事万物,之所以能不停地运动、发展、前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保持了平衡。要使“平衡”成为人们的“大智慧”,就要
A.全面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B.准确掌握辩证否定的方式和方向 C.精确把握事物的度
D.善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 答案:ACD 19.马克思主义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中理解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认为 A.杰出人物会因其智慧、性格因素对社会进程发生影响 B.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C.杰出人物能够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
D.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形成和发挥与其顺应人民群众的意愿密不可分 答案:ABD 20.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强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过剩的工人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这种过剩人口反过来又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上述论断表明
A.资本主义生产周期性特征需要有相对过剩的人口规律与之相适应当
B.资本主义社会过剩人口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它不为资本价值增殖所需要 C.资本主义积累必然导致工人人口的供给相对于资本的需要而过剩
D.资本主义积累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失业规模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 答案:BCD 2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充分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对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的干预也更加深入。其中,微观规制的类型主要有
A.社会经济规制B.公共事业规制 C.公众生活规制D.反托拉斯法 答案:ABCD 22.2014年5月22日,习近平在上海召开的外国专家座谈会上指出,“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起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当前,我们之所以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强调重视人才,用好人才,是因为人才是
A.第一资源和国家战略资源 B.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C.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D.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因素 答案:ACD 23.到2012年底,我国仍在耕地上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家庭约1.9亿户,所经营的耕地面积占农村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92.5%;仍实行由集体统一经营的村、组约有2000个:已发展起农民专业合作社68.9万个,入社成员5300多万户;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30余万个,带动的农民约1.18亿户;约有2556万亩耕地由企业租赁经营。上述现象表明在我国农村
A.家庭承包经营仍然是最基本的经营形式 B.土地的集体所有权性质已经发生变化 C.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多样化趋势
D.土地经营权的流传使农民失去了对土地的承包权 答案:AC 25.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长为7.5,传下了2009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新低。总体上看,虽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国民经济的运行符合合理区间,稳中有进的态势没有变。今后一个时代经济发展平稳的可能性比较大。这是一种趋势的变化,是经济到了一定的发展阶段的一种常态。我国经济常态的主要特点是()
A.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B.中国经济对世界市场的需求减弱
C.经济发展动力为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D.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答案:ACD
26、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次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
A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B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C集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答案:ABCD
27、甲午,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具有特殊含义,在我国近代史上也具有特殊含义。1894年7月,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清朝在战争中战败。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有
A台湾被日本侵占
B中国人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觉醒 C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中国海关的行政权落入外国人手中 答案:ABC 29.1976年,针对当时存在的是否还要坚持毛泽东思想问题,邓小平指出:“有些同志说,我们只拥护„正确的毛泽东思想‟,而不拥护„错误的毛泽东思想‟。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这种说法”之所以错误,是因为
A.没有把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的思想区分开来
B.没有把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区分开来 C.没有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与思想科学体系区分开来 D.没有把毛泽东与党的其他领导人对思想贡献区分开来 答案:AC 30.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教育和自觉的修养所形成稳定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它是个体对某种道德要求认同践履的结果,集中现了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行为的内在统一。这表明个人品德是
A.在实践活动锤炼而成的特殊品质 B.在实践活动表现出来的行为稳定倾向 C.偶然的、短暂道德行为现象
D.个人行为的统一整体及知、情意综合体现 答案:ABD 31.1763年,老威廉。皮特在《轮英国人个居家安全的权利》演讲中说:“即使最穷的人,他小屋里也能够对抗国王权威。屋子可很破旧,屋顶可能很破旧,屋顶可能摇摇欲坠;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可以淋进这所房子,但是国王不嗯能够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也不敢跨过这间破房子的门槛。”这段话后来被浓缩成“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凸显了权力和权利的关系是
A.权力应当以利为界限 B.权力决定权利
C.权力必须受到利的制约 D.权力优先于权利 答案:AC 32.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立这两个纪念日
A.有助于向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传播历史事实的真相
B.是对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付出巨大牺牲和作出巨大贡献的人们的敬重与缅怀 C.彰显了中国作为反法西斯主要战场的伟大作用 D.是对南京大屠杀中大量死难同胞的告慰和尊重 答案:ABCD 33.2014年11月5日至11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一次开创性的历史盛会,硕果累累,其中,《北京反腐败宣言》的通过尤为引人注目。该《宣言》通过的意义在于,各成员国
A.加强了涉腐、涉案赃款跨境流动的信息共享 B.将形成携手打击跨境腐败的网络 C.杜绝了跨国腐败行为的发生
D.达成了就追逃、追赃开展执法合作的重要共识 答案:ABD 说明:以上答案仅供参考。
三、分析题: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14年11月19日,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总书记在致大会的贺词中指出,互联网真正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李克强总理20日下午在杭州会见出席大会的中外代表并同他们座谈,他表示,互联网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改变了人类世界的空间轴、时间轴和思想维度。中国接入互联网20年来,已发展成为世界互联网大国,不仅培育起一个巨大市场,也促生了许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创造了上千万就业岗位,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大学生因此实现了事业梦,人生梦。
目前,全世界网民数量达到了30亿人,普及率达40%,全球范围内实现了网络互联、信息互通。即使是世界上最偏僻的一角,只要接入互联网,就接入了人类这个大家庭。同住地球村的“居民”,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极大的拉近了距离,互联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潜力最大、合作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形成了世界网络大市场;一个短小的视频通过全世界网民的点击,可以一夜之间成为全球流行文化的宠儿;提供高速的移动通信和无线宽带服务,几乎已是各国旅游“设施”的标配。
当然,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类问题,如网络信息安全、网络犯罪等,甚至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形成了新的挑战。互联网到底是阿里巴巴的宝库,还是潘多拉的魔盒?这取决于“命运共同体”如何认真应对,谋求共治。从这样的视野来看,已走过20年岁月的中国互联网,站在了大有可为的新起点上。
摘编自>(2014年11月21日)材料2 中国互联网从1994年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至今,实现了20年的高速发展,不仅在技术层面一再突破,而且带来了新的思维理念,有人把他概括为“互联网思维”。对何谓“互联网思维”目前还没有定论。然而,打破思维定势,主动革新自我是互联网思维不变的主题,意味着“便捷、互动、用户至上”等理念。这些理念让人们不断感受到互联网带来的变化与变革。
如果把沃尔玛等传统龙头企业比多大象,那么互联网上的小商户只能叫蚂蚁。数百万只蚂蚁聚合起来,吃掉大象并非没有可能。试想,如果没有互联网,任何一家传统商业企业要想把数百万个商家和近亿客户装进来是不可想象的。
既然去中心的互联网更有利于“蚂蚁”生存,“大象”要彻底摆脱危机,可能就要让自己某种程度上也变成“蚂蚁”,至少自身要具备“蚂蚁”的特性。道理很简单,在互联网环境下与灵活的“蚂蚁军团”作战,庞大的体量以及传统组织形式带来的大企业病,很可能让“大象”的优势转变为劣势。只有彻底改变基因,让:“象”内部产生无数个热衷创业的“蚂蚁”,这仗才有的打,毕竟,和蚂蚁打仗,大象有力用不上,但更庞大、更强大的蚁群则成为最后的胜者。
摘编自>(2014年5月5日、5月26日等)
(1)联系自身实际,分析为什么“互联网到底是阿里巴巴的宝库,还是潘多拉的魔盒”取决于互联网的“命运共同体”?(5分)
(2)怎样以辩证的思维方式认识与处理“蚂蚁”与“大象”的关系?(5分)【参考答案】
(1)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在矛盾群中又存在着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趋利避害,抓住其积极的作用,避免其消极作用。
第二,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积极方面,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
(2)第一,唯物辩证法认为,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趋势和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得到发展。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要求我们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第二,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在“大象”和“蚂蚁”的竞争中,“大象”要学习“蚂蚁”军团灵活的作战特点,创造条件,使自己的劣势转变为优势,通过竞争使“大象”和“蚂蚁”同时得到发展。
35.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让大猫小猫都有路走
计划经济时期全靠国家管理市场,市场边角被忽略,很多小商品没人去生产,有些新的市场需求也没人去注意。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是只要市场有需求,它就会去满足。要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收到法律保护,就需要重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经济学家成思危讲过这样一则寓言:著名科学家牛顿养了两只猫。一只大猫一只小猫。他在墙上开了两个洞,一个大洞。一个小洞,有人笑话他说,你还是大科学家呢,开一个洞就够了,小猫也可以走大洞嘛。牛顿说不对,如果两个猫同时要出去,那大洞肯定被大猫占住了,小猫就无路可走。要真正解决小微企业的问题,就要建立真正为小微企业服务的小型银行,让大银行服务大企业,小银行服务小企业。因为从商业角度说,大银行本身就嫌平爱富,嫌小爱大。小微企业市场风险很大,交易成本也高。跟大企业签一个1亿元的合同,相当于跟小企业签20个500万的合同。现在居民和企业手中有大量存款,而小微企业却贷不到款。这就需要一条通道,这条通道就是社区银行等中小银行。发展民营的、小型的金融机构有利于解决好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大企业是我国经济的脊梁,小微企业是血肉。没有大企业国民经济站不起来,但是如果小微企业垮了,那国民经济不成了骨头架子了吗?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务院陆续出台了关于大力扶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多项政策,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多次强调要加快发展民营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减负添力。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浙江考察时再次对民营银行长期致力于服务小微企业给与了充分肯定。为小微企业打开直接融资大门,是开创性的制度安排。一大批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小微企业将会成长为支撑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参天大树。
摘编自光明网(2013年11月15日)新华网(2014年11月21日)
(1)现阶段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应坚持“让大猫小猫都有路走”?(6分)(2)如何更好地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4分)【参考答案】
(1)材料中的“大猫”指公有制经济,“小猫”指非公有制经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现阶段坚持“大猫”、“小猫”都有路走是因为: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也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破除了传统的单一公有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速度减缓,一些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正如材料中所指出的小微企业融资比较困难,这些都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增长。
因此现阶段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坚持“让大猫和小猫都有路走”,更好地发挥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出力量。
(2)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和混合所有制中的非公有制成分。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原则。
第一、要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形壁垒,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第二、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权益,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收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第三、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第四、大力发展小微企业,完善小微企业的融资途径,促进小微企业的快速发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6.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925年郭沫若在一篇文章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十月十五日丁祭过后的第二天,孔子和他的得意门生颜回、子路、子贡三位在上海的文庙里吃着冷肉的时候,有四位年轻的大班抬了一乘朱红漆的四轿,一直闯进庙来,里面走出一位脸如螃蟹,胡须满腮的西洋人来,原来这位胡子螃蟹脸就是马克思。
孔子一见来的是马克思,他便禁不得惊喜着叫出:啊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呀!你来到敝庙来,有什么见教呢? 马克思说:我是特为领教而来,我们的主义已经传到你们中国,我希望在你们中国能够实现,但是近来有些人说,我的主义和你的思想不同,所以在你的思想普遍着的中国,我的主义是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因此我便来直接领教你:究竟你的思想是怎么样?和我的主义怎样不同?
孔子说:难得你今天亲自到了我这里来,太匆促了,不好请你演讲,至少请你作一番谈话罢。你的理想的世界是怎样的呢?
马克思说:我的理想的世界,是我们生存在这里面,万人要能和一人一样自由平等地发展他们的才能,人人都各能尽力做事而不望报酬,人人都各能得生活的保障而无饥寒的忧虑,这就是我所谓“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社会。
孔子说:你这个理想社会和我的大同世界竟是不谋而合,你请让我背一段我的旧文章给你听罢。“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不是和你的理想完全一致的吗?
马克思说我的理想和有些空想家不同,我的理想不是虚构出来的,也并不是一步可以跳到的。我们先从历史上证明社会的产业有逐渐增值之可能,其次是逐渐增值的财产逐渐集中于少数人之手中,于是使社会生出贫乏病来,社会上的争斗便永无宁日。
孔子说:我从前也早就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呀!
孔子的话还没有十分钟落脚,马克思早反对起来了:不对,不对!你和我的见解终竟是两样,我是患寡且患不均,患贫且患不安的,你要晓得,寡了便不均起来,贫了便是不安的根本。所以我对于私产的集中虽是反对,对于产业的增值却不惟不敢反对,而且还极力提倡,所以我们一方面用莫大的力量去剥夺私人的财产,而同时也要以莫大的力量来增值社会的产业。
孔子说:尊重物质本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思想,洪范八政食货为先,管子也说过“仓源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我的思想乃至我国的传统思想,根本和你一样,总要先把产业提高起来,然后才来均分。
马克思到此才感叹起来:我不想在两千年前,在遥远的东方,已经有了你这样的一个老同志!你我的见解完全一致的,怎么有人曾说我的思想和你的不合,和你们中国的国情不合,不能施行于中国呢?
(1)“马克思进文庙”的历史背景是什么?(4分)
(2)如何理解孔子与马克思对话中谈到的他们之间思想上的“不同”与“一致”?(6分)【参考答案】
(1)近代以来,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然而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学习西方国家的各种思想文化,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无产阶级之前的各个阶级或阶层探索之所以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找到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因此,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中国的发展进步,客观上要求有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即科学的马克思主义。
(2)根据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传统儒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不同”与“一致”。具体内容如下: “不同”: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配上认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在分配上认为,患寡且患不均,患贫且患不安。在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共产主义社会不仅社会是和谐的,而且社会与自然之间也达成了和谐。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发展是自由的发展,是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而不是强迫的发展。
“一致”:
儒家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在内容上实质上是一致的,孔子的理想社会和大同世界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是不谋而合,比如,孔子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与马克思的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一致。
37.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2014年10月闭幕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党在中央全会上第一次专题讨论已发治国的问题,体现了对法治的高度重视。会议结束后,微博上的各种评论满是对法治进步的热望:“想要法治的果实,就要给它阳光雨露”“期待法治进入与人民互动的2.0时代”“法治不仅是宏大的,也是具体的;它关乎国家治理,更关于百姓福祉”……
《韩非子》有句名言“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过弱”。尊奉法律,需要执政者,治理者发力,引导之,提倡之,遵守法律,需要全体公民给力,用法律来定分止争,维护之,践行之。网络上已经有人以普通人“小明”为例,演绎“四中全会与你我有啥关系”。有认识,法治于人就如同空气,你可能不会时时刻刻意识到它的存在,可一旦缺少就立刻窒息。的确,从出生到成长,从成家到立业,舞步需要法治的护航:加强对财产权的保护,完善教育、医疗、视频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环境污染的违法成本……四中全会促动“法治的春天”有着温暖人心的春意。当越来越多人在法治的护佑下感受着畅快的呼吸,法治才能成为内心时时恪守的律令。也不用回避中国的法治还有很多问题,从“暂行50多年”的高温条例,到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等方面尚无完善法律,中国的法治进程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四中全会从立法、司法、执法、守法等方面开出来药方,但最根本的还是提升全社会对法治的信心与信任,正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所说,法律的权威源自于人民内心的拥护和真诚信仰。这才是法治的力量所在,尊严所系。
摘自《人民日报》2014年10月24日 材料2 法治是人类为了征服自己,由人类自己立法进行自我管理,这远比征服自然困难得多。特别是约束公权力,非有高度的觉悟,顽强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难以成其事。任何国家法治的确立都不是在一盘散沙的状态下随随便便建立起来的,而是必须有坚定有力的集中统一领导和部署。
迄今为止,尚未有法治成功的国家是在群龙无首,四分五裂的状态下实现法治的。恰恰相反,就法治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这些国家的法治之所以能够最终确立,都是自上而下,从官到民表现出对法治制作的追求,付出巨大的努力。在中国这个拥有13忆人口,情况极其复杂的大国建设法治,更需要有自上而下将强统一的领导,要有统一的意志,坚决果断一体推行。正是基于这样的情况,十八界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摘自《人民日报》2014年10月29日
(1)如何理解“法治关乎国家治理,更关乎百姓福祉”?(6分)(2)为什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4分)【参考答案】
(1)第一,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
第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第三,我们要实现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上作出总体部署、采取切实措施、迈出坚实步伐。
(2)第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件大事能不能办好,最关键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确、政治保证是不是坚强有力,具体讲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第二,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
3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1960年5月27日,毛泽东与来华访问的英国元帅蒙哥马利,围绕“50年以后中国的命运”有一段深刻的对话。蒙哥马利说,我有一个有趣的问题想问下主席:中国大概需要50年,一切事情就办得差不多了。到那时候,你看中国的前途将会怎样?历史的教训是,当一个国家非常强大的时候,就倾向于侵略,是不是?要向外国侵略,就会被打回来;外国是外国人住的地方,别人不能去,没有权利也没有理由硬挤进去,如果去,就要被赶走,这是历史教训。如果我们占人家一寸土地,我们就是侵略者。
“蒙哥马利之问”折射的是一些西方人内心深处的“国强必霸”逻辑。然而,这样的逻辑与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民族心理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
600多年前,郑和受命出使西洋,足迹遍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明朝初期的中国,是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的强国。但是,与地理大发现时期欧洲国家的殖民政策不同。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宗旨,尊重当地习惯,平等开展多边贸易,把中国的建筑、绘画、雕刻、服饰等领域的精湛技术带入亚非国家,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和共同进步。郑和下西洋的“和平之旅”永载史册。
明朝洪武年间,缅甸与百夷(今缅甸北部)交战,明太祖未发一兵,派李思聪、钱古训二人劝和。二人先奉劝缅甸“两国之民居处虽分,惟存关市之讥。是其和也,其或纷争不已,天将昭鉴福善祸淫”,又告诫百夷“莫如守全,以图绵长,不亦美乎”。双方均为道义所感悟,最终罢战息兵。
孙中山先生曾在日本演说,“东方的文化是王道,主张仁义道德,西方的文化是霸道,主张功利强权。讲仁义道德,是由正义公理来感化人,讲功利强权,是用洋枪大炮来压迫人。”近代中国遭受列强欺凌,无数仁人志士高喊“落后就要挨打”“振兴中华”,但只是为了获得免于被欺凌的自由,为了以平等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如“和平学之父”约翰。加尔通所说,有些人总希望有一个暴力选择,但中国以自己特有的视角来观察现实,阴阳平衡、尊重智慧、众生平等理念被视为理所当然,和平关系的普遍原则以相互合作、平等互利为起点。
拿破仑说,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今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法国巴黎向世界宣示,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读懂了“和”文化是中国人千百年来流淌的血脉,就感受到了走向世界的中国那种无法改变的“和”的气度与内质。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0年12月22日,2014年5月20日)(1)毛泽东和蒙哥马利的“对话”反映了什么?(4分)
(2)如何理解习近平所说“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6分)【参考答案】
(1)第一,蒙哥马利的思维依然是国强必霸的思维,这是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大国崛起进程中的铁律。所谓“国强必霸”的逻辑既有悖于中国的历史,也有违中国人民的意志。
第二,中国主张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中国的国情和自身发展需要决定的,是由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所决定的,是由当今世界发展潮流所决定的。(2)第一,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
第二,中国一心一意办好自己的事情,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第三,中国坚持合作共赢,越来越多的国家正从中国的发展中受益。
第四,中国将进一步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