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

时间:2019-05-15 03:19: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学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学论文》。

第一篇:教学论文

发挥多媒体优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严卫红223100 江苏省洪泽县高良涧镇中心小学)

[摘要] 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其通过电、光、声等现代传媒手段,调动各种感官来参与接受信息,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就教学实践中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关键词] 多媒体;优势;自主学习;

多媒体技术集图文声像等功能于一体,它通过各种电、声、光等现代传媒手段,使演示的图像具有清晰逼真、色彩鲜艳、动感性强、负载信息量大的特点,能极大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优化我们课堂教学的目的。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动力。动机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它是推动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活动的主观因素,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我注重运用电教媒体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求知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教学始终处于“活化”状态。

我在教学“循环小数”这一课时,采用直观教学法,开课就直接开门见山地指出“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循环小数,什么样的数叫做循环小数呢?先请同学们在屏幕上看一个循环现象”。学生一下子被屏幕上的画面吸引,这时我轻轻触摸计算机显示屏中间的日历,便传出悦耳的音乐,在音乐声中呈现出动画演示:中间的日历翻动起来,随着日历一页一页地翻动,周围的星期几也同时对应闪烁,也就出现日历不断地翻页变化,一个星期的7天,即星期天、星期

一、星期

二、星期

三、星期

四、星期

五、星期六不断重复出现的循环现象。学生饶有兴趣地观察到循环出现的现象,体验着循环的含义。停止翻页,音乐声略低后,我提问:一个星期7天的出现有规律吗?学生兴趣盎然都说:“有。一个星期的的星期日、星期一……星期六,总是重复出现。”我又问:会不会出现着、出现着,就不出现了?(不会)那么在“重复出现”的前面应该加一个什么词?(不断的)既然是不断地重复出现,重复出现的次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无限的)学生回答后,我相机在黑字板上写下循环小数概念中几个重点的词:不断地、重复出现、无限。在此基础上再初步揭示循环小数的含义,继而在软件的辅助下,展开新课。

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的这一软件,既创设情境,以境生情,又孕育新知,分散难点。多媒体的演示有效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催化启动学生的内

驱动系统,激发了学生探究循环小数含义的兴趣和情感,诱发学生在感情和行为上的参与意识,使其在主观上产生对新知识追求的动力,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

二、利用多媒体加强思维训练,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教学的核心任务,学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是学会学习的重要标志,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手段和途径。在教学中,我根据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注意把教师的语言描述和电教手段所呈现的直观形象紧密结合起来,再现知识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圆的面积》一课的教学时,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

(一)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生对新奇事物往往充满着好奇心,他们在“好奇心理”的驱动下,内心往往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因此,在新课的导入部分,我借助多媒体设计了这样一个动画情景:一只可爱的小羊(动画片中的)拴在木桩上,它如果要吃草,如何求着它最多能吃多大地方的草呢?这个充满情趣的问题和鲜明的图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诱发了他们自觉参与学习过程的愿望,为新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大胆猜想。

趁着学生高涨的探索意向,我立即在屏幕上出示了一幅教材配套的图,让学生根据图中小正方形的面积,大胆地猜想:这个圆的面积大小应在什么范围?并借助媒体,巧妙地把这一环节进行动画演示,为学生大胆猜想提供了思维依据,从而在学生的脑海中初步形成了圆面积大小的概念。

(三)借助多媒体,渗透数学思维方法。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才能增强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以促进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在接下来推导圆的面积公式的教学过程中,我先作多媒体动态演示:把圆从分成2等份到分成6等份,让学生观察拼成的图形像什么?再将图形分成32,64等份。通过动画演示,学生慢慢发现:圆被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形。然后由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面积公式。借助多媒体技术,将一个复杂的化圆为方的过程直观演示出来,向学生渗透了极限思想,使学生在自主尝试探究中掌握了圆面积计算的知识。

(四)借助多媒体,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以上操作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为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我设计了一些发展性的练习题,并通过多媒体演示,使学生获得灵活转化解题能力。

为了延伸学生的思维,我最后还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把圆转化成其它图形(比如三角形、梯形),让学生试试能否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在学生充分讨论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的形象演示,进一步说明了这样推导的可能性。这样的练习设计,既巩固了学生的数学技能,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开拓精神,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第二篇:教学论文

浅谈导学案在小学语文课的尝试

“学案导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但是,在学案设计时,要注意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达成共识;在操作过程中,要着力加强预习指导与检查批阅;在课堂教学阶段要注意贯彻和落实学法指导。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个体学习向合作学习、记忆学习向探究学习转变。但是,由于“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由来已久,根深蒂固,目前“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现状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因此,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在这种背景下,“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并在许多地区和学校如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实践表明:“学案导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载体。

一、“学案导学”模式概述

“学案导学”模式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1]。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讲,学生被动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学会与会学,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的教学理念。其操作要领主要表现为先学后教、问题教学、导学导练、当堂达标。总之,“学案导学”的实质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实现教材知识结构、课堂教学结构和学生经验结构的有效整合,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学案导学”实验成效

为了改变语文传统教学模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新课改理念指引下,我们结合学情和班情,大胆尝试了“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案”的设计编写能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及知识结构,并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阅读教材,帮助学生快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旨,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这个主动求知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动手动脑,培养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案导学”从学生实际需要和学科特点出发,解决的是“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学案导学不仅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清晰的自学思路,也给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探究问题提供了全新的学习视角。因此,它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三)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主体。“学案导学”模式的精髓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把被动接受学习的过程变成发现知识,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过程[2]。在这个模式下,无效或低效的教学活动明显减少,学生的思维品质逐步提升,学习负担相应地减轻,探究问题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相对提高。因此,教学过程得到优化。

(四)有助于优化课堂结构。“学案导学”的课堂结构主要包括课前阶段的“研”与“学”,课堂教学阶段的“导”与“测”,课后阶段的“思”与“改”[3]。这种“学案导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结构,既能扩大教学容量,节省教学时间,又能丰富课堂生态内涵,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与传统封闭的课堂教学结构相比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导向性、灵活性、开放性。因此,课堂结构得到优化。

三、“学案导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学案设计忽视集体参与。导学案的设计应是教师个体与集体智慧的结晶。虽然教师本人要在了解学情和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学案设计,但是,又必须在备课组成员的集体参与下达成共识。只有这样,编制的“学案”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发挥更大作用。因此,编写学案不可闭门造车,一意孤行,而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因为学案的科学设计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

(二)课前预习效果差。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案导学”设计的重要内容。如果没有学生充分的课前预习,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由于学生课前预习效果差,因此,课堂教学就显得极其被动。教师不自觉地又回到了老路上——“灌输式”教学模式又重新主宰了课堂。那么,如何改变这种教学现状?我们认为,一要布置好预习任务,指导学生搞好课前预习,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二要认真检查学案,注意全批全改,做到及时反馈和矫正。总之,预习效果好,教学效益才会高。

(三)学法指导缺乏操作性。学案设计中的学法指导比较笼统,所以学生操作起来颇感困难。其后果可想而知,学生依然不懂“怎样学”。那么,“学案导学”的价值就得不到真正体现。重视和研究学法指导,帮助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解决“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是“学案导学”的价值取向。因此,在学案中,设计的学法指导要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贯彻和落实学法指导。由此可见,只有认真研究和重视学法指导,才能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切实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小学语文导学案设计的立足点究竟在哪里

课堂教学的改革在不断深化,然而,真正落实性课程的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下,编写导学案,用导学案来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是我镇教研工作一项大的举措。在实践与反思中,我不禁产生一些疑问和困惑,引发这样一个思考:就小学语文而言,导学案设计和使用的立足点在哪里?我们应站在哪个角度设计导学案?

在设计与编写中,我们强调要避免这样一些的问题:

1、导学案与学案混为一谈。

2、导学案上的问题设计偏多,偏碎,巨细不分。

3、导学案设计与学习活动不同步。

4、导学案成了习题集,等等。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作为编写者,对导学案编写应该站在哪个角度有更明确的认识。

诚然,我们都知道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设计学案。具体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作为一线教师,亲身实践后,我也在不断反思学案设计的立足点,有几点拙见与同仁交流、共享。

一、课前预习,自我检测过程——立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做到真正放手。

教师要对学生的预习方法进行适当的指导。先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可以大声朗读可以默读,形式不拘,不过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查阅教材、有关资料、工具书;也可同桌讨论,完成学案中的自学内容;还可以要求学生用红笔划出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或者带着导学案上的问题看书,并标出自己尚存的疑问,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比如,古诗词教学中,古诗词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有无限的资源可以挖掘,在设计课前预习时,就应少设计填空类题,多引领学生去上网查阅资料,了解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搜集了解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也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这样的作业无疑是学生最乐于完成的。

二、课堂交流,合作探究过程——立足于学生的多元思维,做到问题引领。

导学案中设计的问题,既要源于课本,又要有所深化和拓展,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既要有难度,又要与学生的思维水平相吻合,达到“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的目的,同时做到尊重学生的多元思维和个性化理解。

如三年级语文课《赶海》,文中“我”抓海星、捉大虾过程中的心情变化写得细腻、生动。在第二课时的“品味交流、合作探究”环节,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哪些词句体现了心情的变化?”让学生“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说一说”。在学生多元的个性感悟中,基本理解了课文内容。最后再引发学生对结尾意味深长的“„„”展开联想,就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

我们编写小学语文导学案,注意把握每篇课文的训练重点,把握教材编排的目的,一节课由一两个问题来引领课堂教学就可以避免“问题细碎,满堂问”的现象。

三、课堂检测,巩固提升过程——立足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做到实效精炼。

对文本学习要点采用“课堂反馈练习”进行巩固,看“立竿见影”的效果。是导学案的最大特色,改变了我们过去课堂是只讲不练,效果未知的课堂特点。但是在检测题的设计上,不仅要把握知识要点,落实基础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设计要有梯度,有层次。

如在《秋天的雨》一课的教学中,写“秋天颜色美”的一段是课文的重点。我设计了ABCD四个达标题:a、要求学生有感情朗读并背诵;b、让学生找出写颜色的词,抓住“五彩缤纷”加以体会;c、仿写拟人句;d、想象秋天其他事物的色彩美,练习说话。这样,在落实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等教学目标的同时,更引发了学生的想象思维。

四、拓展探究,课外延伸过程——立足于学生浓厚的兴趣,做到求新求异。

课堂上的拓展点要凸现探究学习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进行联想和想象,进行求异思维训练,等等。课后的延伸,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有兴趣才会有创新。如:引导学生课外多读书,是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老师要求学生课外读书,要有的放矢,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年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无疑是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有效途径。要做得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学习„„

教学论文

南阳市三十九小马艳玲

第三篇:教学论文

写作应循序渐进(教学论文)

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还指出: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

由此可见,教师首先要明确小学写作教学的目标,做好习作入门的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才行呀,故而,我觉得应该遵循这三步走:

第一步:培养兴趣,让学生有的写(第一学段)

作文要早起步,晚约束,“兴趣是第一位老师”,确实,学生尝到了写作的趣味,甜味,像刚学步一样走好了写话(甚至一二年级就开始拼音写话)这一关,话不在乎多,长则七八句,短则两三句,只要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引导学生学着去写观察到的事物,用心写出自己想到的感觉,学生会觉得想写,有的写了,这写作的大门就已经向学生打开了。以后,写作教学就能一路好走。

第二步:热爱生活,让学生大胆写(第二学段)

名人就说过:生活即作文,作文来源于生活。因而,我很注重平时在学生面前快乐生活,全身心地同学生一起寻找生活的滋味,不论是“酸辣菜”,还是”甜美汤“,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最好的,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生活,品尝生活,热爱生活,让学生大胆写。能大胆地写清楚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把生活中的场景写细写活就了不起了。教师要当好伯乐,尽力发现每位学生,每篇作品的”亮点“、”闪光处“,大力表扬,相信在教师欣赏的目光里,每位学生都是千里马。

写作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动笔的欲望;写作有了生活,就等于文笔有了源泉。扎实走好前两步,学生有的写,就能写”大胆文“。我觉得学生会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平时怎么说就怎么写了,这就是作文,不要把小学生的作文当作品,而是要牢牢记住:小学生的作文叫习作,是处在练笔的过程呀,因而,走好前两步是打好了写作的扎实的基本功。有人说:小学生应该快快乐乐做事,认认真真做人,简简单单做文。看来还真是这个理呀!

第三步:方法入手,让学生小心写(第三学段)

我们知道,有了方法,能使一件事做得更轻松,做得更完美。学会一些方法对小学生的启蒙学习非常重要。所以,我要说,在写作教学中遵循方法入手,让学生从大胆写到小心写,由”大胆文“过渡到写”小心文“,掌握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是五六年级的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

学生不会随意写,会慢慢地斟琢选材,推敲言语,什么可以写,什么更好写,什么写更好,怎样写最好,会不自觉到自觉地知道小小心心用好词,写好句,开好头,结好尾---这样,写作教学就有了层次,有了进步,有了发展.

谈如何预习课文(论文)

学生要学好语文,就必须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有些学生,教师在讲台上讲得绘声绘色,生动感人,他们在台下却不知所云。这些学生,因为没有做好课前的预习,因此听课效果极差。相反,有些学生课前预习做得好,在课堂上就能质疑问难,大胆发言,积极参与。

那么,学生如何自己预习课文呢?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首先,把新课轻声地朗读几遍,了解一下课文所写的内容和表达的中心;然后在初步弄清文章结构的基础上,思考一下文中的重点字词句,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字词句来表达中心思想;最后再综合起来,想想整篇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的写作特点。

弄清课前预习提示和思考练习的具体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时,一定要根据这些具体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预习。带着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去认真地读课文,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把要求做的地方做一做。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课后的思考与练习对预习也很有帮助。思考题往往体现了作者的思路、课文的重难点。预习时,看看并想想这些题目,可以帮助理清课文的条理,了解课文的重难点。练习题则侧重词句段的训练,富有启发性。预习完课文试着口头做一做,可检查预习的效果。

懂得使用工具书。预习课文时,往往会遇到没有学过的生字、新词,或以前学过现已回生的字词。要了解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或用法,就要运用字典、词典这些无声的老师。现在小学生最常用的工具书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学生预习课文时通过自己查阅工具书,就能扫除语言文字的障碍,较牢固地掌握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和用法。

要勤动笔。预习课文不只是读读、想想,同样要注意多动笔。预习时,在课文一些重点地方写写画画,圈圈点点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给不懂读音的字标上拼音,不理解的词写上注释,含义深的句子画上线,重点的字词加圈加点,有疑难的地方打个问号等。做上这些记号,等到上课的时候,再特别加以注意,把自己觉得模糊不清的地方彻底弄明白。

我在让学生预习课文时,将以上各部分预习内容分解为这几个小标题在每课的预习作业中予以落实:字词课堂、文章主要内容、我的发现、我的困惑。做好课前预习不仅能提高听课效果,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在预习中不仅要动口、动脑,还要动手。他们要通过默读或朗读来了解课文内容,要自己动脑筋完成预习提示或教师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培养。由此可见,课前预习非常重要。

高效课堂与教师激情(论文)

美国一位著名教授曾经说过:伟大的教师一定是有激情的教师!是的。教师的魅力在于激情。没有激情的教学平平淡淡,没有激情的课堂兴味索然。激情的教师富有感染力,激情的课堂鲜活生动。激情是教师的亲和力,激情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

亲爱的朋友: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激情”与高效课堂呢?

第一、“激情”不是简单的“热闹”。

激情课堂不是教师的搞笑与滑稽逗乐,而是教师的高尚情操和丰富智慧的表现,是高雅的艺术性与幽默的趣味性的有机融合。不是手舞足蹈、笑过则己,而是自然洒脱,用富有激情的言行给学生以意味深长的启迪;不是哗众取宠,而是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情教学不允许游戏课堂,热闹课堂不等于高效课堂。

第二、“激情”不是单纯的“热情”。

我们常见,有的老师忙忙碌碌,可谓披星戴月,但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究其原因,在于朋友们舍本求末,把精力放在课堂讲授、课后补习、作业批改上,而没有吃透教材、熟悉学生。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这些教师痴心不改、苦苦耕耘的精神值得颂扬,但这只能算作热情,而不能称之为激情。激情的教师懂得科学安排课堂,知道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高效课堂重在保护教师的健康与孩子的童真,单纯地凭借教师的满腔热情实现不了“高效课堂”。

第三、“激情”不是教师的“独唱”。

“高效课堂”不是教师个人的演绎。高效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课堂。如果一个情感奔放、才情飞扬的教师,面对满堂的孩子自唱自演,没有孩子的激情焕发,没有学生的趣味盎然,那无疑是徒劳的。个人的舞台不能成就学生的激情,饱含激情的优秀的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迸发出激情。或诚恳的交谈,或精彩的讲解,或鼓励式提问,或精细的批改,或成功的测验„„只有学生激情灵动的课堂,才是我们所追求的高效课堂。

亲爱的朋友:什么样的“激情”才能成就高效课堂?

我想:数学教师的“激情”来源于“身怀绝技”和“满腹活水”。

教师“身怀绝技”,才能服膺学生。教学效果在于知识传授,更在于唤醒和激励学生。我所教的班级总有一些不愿意计算的学生,他们总喜欢依赖计算器,考试计算时往往出错。批评不能解决问题,为了让他们口服心服,我都会拿出我的绝活——速算法和学生进行PK。我有意识的出一些巧算题,学生用计算器。结果都是我胜,他们也就乖乖地放弃使用计算器,老老实实地用笔算训练了。这样,不仅让学生心悦诚服,而且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跃跃欲试,期盼自己也能通过努力成为拥有数学宝典的人。试想:孩子们一旦有了这样的兴趣,何愁他们不努力学习,何愁课堂不高效呢?

教师“满腹活水”,才能吸引学生。教师的“活水”是激发学生热情、营造师生互动、调动学生激情的源泉。比如讲解“相遇问题”时,我们可以以“甲、乙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为中心进行讲解,然后在此基础上改为“甲、乙两人同相而行”,从而变化为“追击问题”,再在此基础上延伸成“环形跑道上的相遇和追击问题”,进而拓展为“时钟上的追击问题”。虽然这节数学课只做了一道题,但以这道题为中心进行讲解、变化、延伸、拓展,学生掌握的是很多题的知识。这就是系统的知识整理、归类与扩展,学困生比较容易掌握,优秀生还能领悟到老师的逻辑和思维过程。这样一个人人有收获的课堂能不“高效”吗?

数学教师的“身怀绝技”与“满腹活水”,源自于艰难的“题海”训练。常言道:“教师下题海,学生驾轻舟”。下“题海”才能对每个题目属于哪种类型,用几种方法解析,会遇到那些难点,重点怎样突破,有清晰的思路。师生互动驾轻就熟、举一反

三、融会贯通,这样的数学课堂无异是高效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激情满怀还源于一个“勤”字。勤读书、勤思考、勤练习。“勤”是引来源源不断“知识活水”的渠道,也是激情教师成就“高效课堂”的根本!

朋友们知道,圆的面积公式是s=πR2。如果我把S理解为课堂效率,那么定量∏就是课堂40分钟;R就是激情;而指数2就代表师生双方。当课堂上师生双方的激情膨胀时,课堂40分钟的效率也就会成几何级数增长,从而达到高效课堂!S=πR2这就是我所理解的高效课堂!

第四篇:教学论文

教学论文

给学生一把开启名著宝库的钥匙

——浅谈指导学生阅读名著的几点方法

博罗县园洲中学 程兴龙

2011年11月 给学生一把开启名著宝库的钥匙

——浅谈指导学生阅读名著的几点方法

博罗县园洲中学

程兴龙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浩如烟海的书籍中精品。著名作家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让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 现在,这个珍藏着古今中外无数杰作的文学宝库就在我们每个学生的面前。这座宝库的大门在哪里?我们的学生要如何才能开启这道大门?我想我们老师的任务就是把充满好奇心的学生带到文学宝库的大门前,交给学生一把打开宝库大门的神奇的钥匙,让他们自己走进宝库中去,进入时光的隧道里,跨越古今,神游八极,向孔子学礼,与庄子论道,为李白把酒,和罗贯中煮酒论英雄,跟施耐庵上梁山说水浒,同吴承恩赴天宫话西游„„文学宝库里,有取之不尽的文化奇珍,智慧瑰宝,见到这些奇珍异宝,我们的学生会不动心吗?只要学生对文学名著心动了,有兴趣了,那我们的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之路就会越走越活,越走越宽。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名著阅读教学方面的几点做法。

一、让学生明白名著阅读的重要性

每教一届学生,在他们升上初中的第一节语文课上,我都会做一项小调查,做法是提出两个问题:你看过哪些文学书籍?你最喜欢看的一本文学书籍是什么?然后要求学生把问题和答案写在纸上交上来。根据我对2006年任教的七(16)班及2009年任教的七(16)班这两个班的统计和分析情 况来看,有40%的学生没看过整本的文学书籍,有50%的学生只看过《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这类故事集,只有10%的学生接触过《格列佛游记》、缩写的《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中外文学经典。由此看来,农村学生在小学阶段阅读的文学作品,尤其是文学名著数量很少。对大多数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文学名著的阅读基本上是一张白纸。伟人毛泽东曾说过,一张白纸好作最美的图画。我要和我的学生一起用三年的时间画好名著阅读这幅画。为此,我感到既有困难又有挑战。

在学生正式开始阅读名著之前,我都要给学生讲清楚名著阅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首先,阅读名著是国家教育部对每一个初中学生的硬性要求。教育部颁布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初中三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其次,多年来,全国各地都把名著作为中考必考的内容,广东省每年中考名著阅读占8分,份量不可谓不重。告诉学生以上两点,他们就会明白,阅读名著是每个中学生学习语文的一项基本任务,名著一定要读,读得越多越好。此外,我还会给学生讲清楚名著阅读对其成长及人生之意义。阅读名著,可以开拓视野,启迪智慧,陶冶性情,丰富学养,涵养心灵,并从中汲取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有助于同学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为同学们今后成人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只要我们的学生明白了名著阅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们的内心就会产生阅读名著的欲望。这时,我就把初中阶段必读的一些名著带到课堂上来,推荐并介绍给学生,学生大都跃跃欲试,想得到并拥有这些名著。让学生在思想上接受名著,这是我的名著阅读教学 之路所走的第一步。

二、引领学生按计划循序渐进地开展名著阅读

初中学生还是十几岁的孩子,他们富有好奇心和上进心,开始时要他们接受并阅读名著并不难,难就难在要他们初中三年一直坚持并自觉阅读名著。初中阶段,学生真正能用来阅读名著的时间主要是七、八年级这两年,九年级面临中考,学习任务繁重,压力大,学生想读名著也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我和学生一起协商制订了一个大致的阅读计划:七年级——《伊索寓言》、《繁星·春水》、《骆驼祥子》、《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昆虫记》、《童年》;八年级——《钢铁是怎样炼成》、《海底两万里》、《朝花夕拾》、《汤姆·索亚历险记》、《名人传》、《西游记》、《水浒传》;九年级——《威尼斯商人》、《三国演义》。除了以上必读书目,各人还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余力选择其它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有了计划,关键在于落实。七年级上学期在指导学生阅读名著时,要考虑到他们小学时的阅读经历、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水平。为此,我首先安排学生阅读《伊索寓言》、《格列佛游记》、《鲁宾逊漂流记》这三部作品。这三部名著故事性强内容也较浅显,正好与学生之前的阅读经历形成了一种巧妙而自然的对接,因此,学生普遍觉得读这样的名著不难。这样,一个学期下来,绝大多数学生都轻松地读完了这三部名著,为今后的名著阅读开了个好头。到七年级下学期,有些学生对初中生活没有了新鲜感,学习上开始出现分化,名著阅读方面自然也出现分化,有30%左右的学生慢慢地不愿读名著了。这时候,老师不能急,不要批评学生,更不要打击学生,而要想方设法鼓励他们,引导他们,使他们坚持把名著阅读 之路走下去。到八年级,学生阅读的名著,如《朝花夕拾》、《水浒传》等,语言、内容都比较难懂。对这些难度较大的名著,我们要想办法消除学生阅读上的障碍,最关键就是要消除学生对这些名著的畏难心理。我的做法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利用好每周一节的阅读课,比如鲁迅的《朝花夕拾》,对其中的《狗·猫·鼠》、《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这几篇最难懂的文章,我要求全班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同步阅读,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写在书上,然后在学习小组中进行探讨,小组不懂的问题再交全班交流或老师解答。用这种方式,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困难,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带动了全班同学的阅读,达到了消除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畏难心理的预期效果。另一方面利用好现有的影视剧资源,比如《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这三大经典,都是厚厚的大部头,学生见到都有点怕,好在这几部作品都已经拍成了电视剧,老师可以下载一些精彩的剧集在课室或电教室的多媒体平台上放给学生看,在学生被剧情吸引后,再趁热打铁,顺水推舟,推荐学生去读刚看过电视剧的那部作品原著,结果几乎全部学生都在看过电视后的一段时间里去读了老师推荐的那部作品,很好地帮学生克服了对这三部名著的畏难心理,解决了初中阶段名著阅读教学中的一个大问题。初中阶段的名著阅读教学要出成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把计划落到实处。

三、给学生搭建活动和交流的平台,以展示名著阅读的成果 名著阅读的过程是学生的一种个性化行为。每读一部名著,学生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思考和感悟,这些思考感悟大都产生在大脑的一闪念 间,必须要用文字记录下来,不然的话,很容易遗忘。因此,我们学校在开展名著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写读书笔记,每周至少写一到两篇,最好每天都写。读书笔记的内容包括摘抄好词好句,写故事梗概、内容点评、阅读感悟等,而重点是写好阅读感悟。

每个学期,我们语文科组都会举行一次全校性的读书笔记评比活动,每个年级各评出一等奖10人,二等奖20人,三等奖30人,共180人予以表彰和奖励。此外,每个学年的上、下学期,我们还会分别举行一次名著阅读知识竞赛和一次名著阅读征文竞赛。对获奖者,在每学期一次的名著阅读专题颁奖大会上给以隆重的表彰,并奖励每人一本装帧精美的名著,对优秀的读书笔记和文章,即以名著阅读专刊的形式予以展出,供全校师生观赏。除了以上全校性的活动,我还会在班上举行一些其它的活动,如名著阅读心得交流会、名著专题讨论会。拿专题讨论会来说,每次都给学生确定一个话题,如“我眼中的曹操”、“我看宋江的忠与义”等,让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做好准备,然后在课堂上自由发表意见,展开辩论。在学生辩论的过程中,我常常能听到一些闪烁着智慧火花和思想光芒的精彩言论,令人感到意外和惊喜。正是学校和班里开展的这些活动,给学生搭建了一座座交流和展示名著阅读成果的平台。在交流中,同学们互相促进,实现了语文素养的共同提高。在展示成果的过程中,同学们的智慧和才华得到了肯定,让他们尝到了成功的甜头,体会到了名著阅读的真正意义,极大地激发了他们阅读名著的积极性,强化了他们阅读名著的信心,坚定了他们继续走名著阅读之路的信念。

有位语文教育工作者说过,儿童是天生的阅读者。我相信我们的学生就是天生的阅读者。只要我们把开启名著宝库的钥匙交到他们的手里,他们一定能够走好自己的阅读之路,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读书天地。

第五篇:教学论文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兴趣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阅读兴趣

学生阅读的兴趣来源于非智力因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行为,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爱因斯坦所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阅读对象是否感兴趣,直接决定着学生的阅读动机与积极性,直接影响到阅读活动的开展过程,关系到阅读教学的成败。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以兴趣为先导,要加强教学环节的设计,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烈,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与生活阅历,才能形成更多富有个性化的见解。针对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的特点,在阅读教学中我采用讲故事、做游戏、放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大大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与趣味性,更能满足学生求新求异的特点,使学生对文本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如在学习《秋色》这一课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播放向学生直观、形象地展现岭上美丽景色的各种图片、图像与视频资料,并配以优美动听的音乐,从而将学生带入如诗如画的优美情境中,学生如同身临其境,置身其中,感受着岭上美丽。这比起枯燥的讲解更加富有吸引力,更能引起小学生的关注,使学生对文本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进而在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动下主动而积极地展开阅读活动。学生有了阅读的激情与动力,更能够突破文字的限制,产生更多的个性化见解,从而为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调动学生生活阅历,让学生形成独特感悟

语文学科与现实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每一篇文章都不是文字的简单堆砌,在这些平凡的文字背后包含着作者真挚的情感,凝聚着作者的智慧与心血,是作者基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对生活的再加工与再创造,是作者生活的真实写照。要想达到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就需要教师唤醒学生对生活的回忆。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与学习方式,都有着丰富而多彩的心理世界与情感世界,这些差异性正是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的重要资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并不是将文本简单地进行还原,更为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将学习与自己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基于文本,以文本为中心,同时又超越文本,透过文字表面,达到对文本的深刻理解,从而形成更多富有个性化色彩的见解与看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多媒体、图片等设施再现教学,并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来搭建起通往语文殿堂的桥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展开主动思考与积极思维,真正达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效果。

三、引导学生展开交流,在交流中升华学生的认知

在学生充分阅读、主动思考的基础上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将自己的见解与看法表达出来,在学生间展开充分的交流与讨论,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个性化阅读。我们要为学生创设交流与互动平台,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发言、学会倾听、学会总结,在学生的交流与讨论中拓宽学生的认知空间,延伸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将学生的探究活动引向深处。当学生认知出现偏差时,通过学生间的讨论与交流来自行修正;当学生意见出现分歧时,通过激烈的讨论来让学生达成共识。这样才能真正打破传统教学中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参为中心,一切以标准答案来约束学生的封闭教学观,才能真正解放学生的思想与思维的枷锁,让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与联想,这样课堂才能出现更多的标新立异,拥有更多不同的声音,才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这样的阅读教学才是我们所追求的。

四、总结

总之,个性化阅读既是一种教学理念,又是一种教学追求。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层次,而是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真正地落实到具体的阅读教学实践中,达到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释放学生的个性与潜能,达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全面提升。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一、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一)精选材料提供给学生,形成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就是为了使阅读成为学生的行动或意志的趋向,使阅读成为自觉的行为习惯,从而形成志趣。高尔基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跟一个高尚的人说话。”可见精选读物的重要性。我认为,小学生应从以下几类读物中精选:选择贴近生活的文章,这样才会有阅读的兴趣;选择浅显易懂的文章,避免造成理解上的障碍;选择名家名作,努力提高自我表达能力。随着阅读所得的不断巩固、扩大、加深,随着阅读行为的持续发展,学生会逐渐形成阅读兴趣。

(二)及时检查督促,进行小组评比

学生阅读,如果没有相应的检查督促制度,很可能会流于形式而达不到目的,所以必须有一套合理而完善的制度作保障。为此,教师应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以小组为单位,互相督查,并采取记读书笔记和写读书心得的形式督促落实。所以,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做到每周抽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能够说说自己心得体会、汇报阅读进度或组织开展阅读汇报会,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让制度落到实处。

二、引领学生品读体味,把阅读的时间还给学生

这也就是让学生多读、读好,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读,指导学生多层次、多形式朗读,让学生读书练兵,让学生读出感情。因此,教师应精心选择读的形式和方式,如齐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引读、对读等。教师应根据读的内容和时机,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使学生读中品味,并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读书状态。例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我作了如下设计:A.自读。学生各自初读课文,引导学生针对课本预习的要求,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B.轮读。在检查预习情况时,指定不同程度的学生,按自然段顺序读。C.试读。让学生各自练习有感情朗读,琢磨语气、语调、语速。D.议读。边读边议,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人类对地球的破坏,并结合实际号召学生保护环境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E.比读。抓住关联词语,让学生比较着读,如采取指名读、小组读等多种形式读,读后评议。F.听读。学生通过对比读、试读后,究竟怎样读才好,再放录音听读。

三、善于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要从课文中帮学生寻找和创造美的情境

教师善于寻求美,创设美的情境,并非轻而易举,要根据课文的特点,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学生学过《春雨》过后,在教师的引领下,集体创作了另一首《春雨》之二:“春雨沙沙,春雨沙沙,冰雪融化,小河唱歌。落在大地,染绿小草。飘在山崖,点绿苍山。小虫醒来,叫声不停;燕子飞来,唱着春歌,啄木鸟忙,捕捉害虫;小小蜜蜂,采蜜忙忙;油菜花开,灿灿金黄;春风吹来,花红树绿。我们顶着蒙蒙细雨,提水浇草,松土浇树,小树花儿乐哈哈。春雨沙沙,春雨沙沙。”儿童是美丽纯洁的,他们的美是纯净的。童年无知可爱,童年缺乏知识的力量,儿童却拥有幻想世界的无限天地。教师蹲下来看学生,就能看到学生眼中丰富多彩美的世界。小学生的心似一块纯洁的水晶。当学生心中承载了神奇而美丽世界时,他们往往需要得到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即使造句也充满诗情画意”,例如“用下面这些词语写一句话,使它充满童话色彩或诗情画意。有的学生用“坐”写句子:小野菊坐在篱笆的后面,侧着头。有的学生用“听”造句:听,一颗星星落地作响!有的学生用“跑”写句子:春天跑来了,柳枝梳起绿色的披肩发,洁白的玉兰花露出灿烂的笑脸,桃花、梨花争着、抢着比美。有的学生用“回来”造句子:冬爷爷走了,春姑娘又回来了。有的学生用“睡觉”写句子:晶莹的露珠在玉盘似的荷叶上睡觉。还有的学生用“再见”造句:星星对月亮说:“希望你做个好梦,明天再见!”美无时不在,生活中的美,是一些不起眼的东西积累起来的。用我们的心灵和我们的行动创造的美,才是属于自己的。

四、读画相结合

这里的“画”有两层意思,一是边读边用笔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以及优美句段;二是把自己所理解的内容用图画表现出来。这也是“新课标”中所强调的语文学科要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潜力真是无穷啊!有时完全能超出教师的想象,给教师一个意外的惊喜!读得花样翻新,读得多姿多彩,读得津津有味,最终都离不开读的真正目的———读中思,读中获,读中悟。因此,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让学生边读边思,一直是我不断尝试和始终恪守的原则。引导学生阅读前,我对每篇文章都充分咀嚼,力求提出精、巧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既思考了文章的内容,又明白了文章的内涵,从中感悟出文章要传达的真谛。

五、总结

总之,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引导,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让文本进入学生心里,让学生与文本进行直接的语言交流、情感交流、思想交流。这样,整个阅读教学才更高质、更有效。

谈一谈作业的批改

作为教师我们对学生作业的批改,多年来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对的划“√”、错的划“×”。此法是评价学生作业质量,判断解题正确与否的传统方式,但枯燥、单

一、乏味、评价结果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正确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能力。作业的满分仅表示“答题对了”,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过程、习惯、能力、品质等各方面并不能完全体现出来,而这些东西却正是学生学习潜力之所在。此外,单纯的用这种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影响师生之间的心理、情感交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劲头。那么如何改进这种情况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尝试:

一、加几句评语。

1、评语可以指导学生做题,激励学生的学习

当学生作业中出现分析、计算等方面的错误时,老师可以利用评语进行方法指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评语实际上是向学生指明思考的路线。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自己去思考、改正。根据指导,学生不仅找到了错在哪里,而且知道为什么错、怎么改正。

2、评语可以拓宽学生思路,养成良好的发散思维习惯

利用评语适当给予启发,以帮助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创新意识。指出其独特见解。对有的题可尝试用多种解法,可以写上:“还可以试一试更多的解法吗?你的脑筋实际上挺好用的!”。这样的评语激发学生积极动脑,使学生开启心灵,充分想象。激励学生动脑思考、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多做尝试、归纳总结。使他们敢于大胆的去想去做,鼓励学生要勇于发挥想象力,敢于尝试;教师在学生的作业书写、格式要严格把关。这些是体现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标准。及时用恰当的评语指出作业中的不足之处,能使学生很快的加以改正。对于学生由于粗心出错,首先要肯定其优点,增强自信,再提出要求希望,改正不足。

二、暂时放一放

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差异的,或者是学习能力,或者是基础知识的掌握,即使是优生也可能有失误的时候。当学生的作业错误非常多时,为了避免过于刺激学生,造成心理压力太大,以及产生知识上的脱节和恶性循环,可以采取暂不评判等级的批改策略。等学生弄清了错误原因,补充了所欠缺的知识,将作业重做之后,再进行评判。

三、逐步评价。

凡事都是有一个过程的。有的学生很难一次做出一份理想的作业,从而得到老师的肯定。为了调动学生进一步改进作业质量的积极性,我们可以采取逐步评价,逐次提高等级的批改策略。当作业发给学生以后,如果他们能够纠正错误,弥补不足,或者补充更好的解题方法,就可以视情况给以提高等级,调动他的积极性。在评语中就可以加一些鼓励引导性的话,例如:“你越来越聪明了”、“你在不断进步中”

总之,在努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大胆尝试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教法灵活、学生学习愉快,教师不再是单纯地教授知识、教育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实践、去创新,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逐步发生转变,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乐趣,想去学习。这才是作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

下载教学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论文

    教学论文】开展情景作文教学课题研究的体会[来源:创作 | 作者:张燕霞 | 日期:2012年6月1日 | 浏览186 次] 字体:[大 中 小] 开展“情景作文”教学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 西樵民乐......

    教学论文

    开发音乐教育资源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新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在音乐教学及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中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提高......

    教学论文

    班主任工作研究心得体会 内黄县二安乡第二初级中学 王海岭 2013、7、23 班主任工作研究心得体会 一所学校想进步、想发展不仅要有优秀的好领导,而且还应有一个好的班主任队......

    教学论文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的教学设计 1、本论文课题国内外概况 进入新世纪,中学地理课程改革掀开了中学地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序幕。在国家教育部制订《地理课程标准》的实......

    教学论文

    浅谈中学生歌唱时气息的控制和感情处理摘要:中学的音乐教学主要以演唱、欣赏、音乐知识、活动与练习四个版块为一体教学。其中,演唱这一块占重要地位,也是学生最喜欢的一块。但......

    教学论文

    浅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方法谢泽一、课堂提问现状反思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

    教学论文

    学习课程改革心得体会法泗小学高振东 接受过基础教育的人都得到过教科书的哺育和滋养。墨香飘溢的教科书给人们涂上了人生底色,塑造了公民的基本素质。为了培养更具有世界竞......

    教学论文

    成功从这里起航——浅谈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王晓变石楼县义牒中心校成功从这里起航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摘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