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教专硕(数学)阅读参考书目清单

时间:2019-05-15 03:51: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教专硕(数学)阅读参考书目清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教专硕(数学)阅读参考书目清单》。

第一篇:小教专硕(数学)阅读参考书目清单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小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阅读参考书目

综合类书目:

1.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组编.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3.2.维果茨基著,余震球选译.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第2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4.夸美纽斯[捷克]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5.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6.理查德.I.阿兰兹著,《学会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拉尔夫·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8.R.M.加涅,L.J.布里格斯,W.W.韦杰著,《教学设计原理》华东师范大学,1999年.9.钟启泉总主编《课程流派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10.崔允漷.《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11.Gray D.Borich著,么加利,张新立译.《教师观察力的培养》[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12.吴庆麟.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3.陈向明.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数学类书目:

1.全国九年制数学课程标准 2.上海市九年制数学课程标准

上海市小学数学课本(一上~五下)

3.曹一鸣.十三国数学课程标准评介(小学初中卷)北京师范大学.2012.4.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再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5.孔企平.小学儿童如何学数学.华东师范大学.2001.6.鲍建生,周超.数学学习的心理基础与过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7.喻平编著.数学教学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黄荣金,李业平.数学课堂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0.9.唐瑞芬,李士锜等编译.国际展望:数学教育评价研究(ICMI研究丛书之二).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10.刘兰英.数学课堂对话分析.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刘兰英.教育统计基本理论与SPSS操作技术.杭州出版社.2000.杂志类:

课程••教材•教法; 小学数学教师; 上海教育;全球教育展望; 英文类书目:

Bishop, A.J.(1996).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Vol.2).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Edited by Richardson, V.(2001).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4th Edition).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Washington, DC.

第二篇:2014年复旦金融专硕推荐书目

025100 金融硕士专业科目推荐阅读书目:

(含基金管理方向、复旦-里昂1+1双学位硕士项目、上海、昆山地区在职专业学位项目)

1、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5版。

2、胡庆康:《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版。

3、刘红忠:《投资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2版。

4、朱 叶:《公司金融》,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版。

第三篇:专硕心得

我报的是上财的MPAcc,现在复试的成绩已经出来了(单科165和84,),正在等待最后的通知。

自己在去年准备考试的时候,从论坛上受益颇多,现在把我的复习过程写下来,希望能对以后的考生有所帮助。一是因为篇幅可能会过长,二是复试的过程和结果不如初试精彩(初试的应该是上财的第3名,而且在全国来说都可以说是不错的成绩了,而复试只排在了103个考生的第21名),所以这一篇里只介绍初试的复习安排和策略。至于上海财经复试的介绍以及其他可能对别人有帮助的信息,自己可能会在其他地方贴出。

补充:这一篇字数挺多,自己也花了不少时间码字,希望在给同学帮助之余,能够获得同学们的认可。也希望一起考过试的同学们能够不吝赐教。要是可以帮助顶一下,则本人诚惶诚恐,在此多谢!

31日再补充说明:

还是希望大家看完帖子之后能够给予回复,自己花了两天时间写了这个6000多字的帖子,还是希望这个帖子能够更多的出现在前列,让更多人看到,谢谢啦!!

很多人加我QQ好友,我也一一通过了,但是由于学校网络很不给力(山大的同学你们懂的),加上很多时候,我需要同时跟三四个窗口聊考研,所以有时难以及时回复。大家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还是希望能够在帖子后面留言,我一定尽力回复!

有几个要求我把复试的事情也讲一下。我当时觉得自己复试不是特别好,还是让那些结果比较好的人来讲吧。但既然还是有人热情相邀,我还是有想法多写几笔,算是抛砖引玉,在诸位大家面前献丑了。大概会在几天后上帖,希望大家可以不吝赐教。

个人时间安排(个人经历,不作推荐):

总体来说,我在时间安排上的基本状况是,英语要拉长战线,注重慢慢提升。而联考是需要讲求方法,需要最后几个月里潜心深学。最后的时间里要注意多做题,模拟考场上的节奏。

具体说来,我是在11年3月份决定考上海财经的专硕的。自己本科是985 的会计专业,班里考上财的人有七八个,但绝大多数是学术硕士。当时决定考专硕是因为自己觉得专硕可能会好考一点,虽然事实并不完全是这样的,但自己已经做出决定了,就一直硬着头皮走了下去。

虽然准备的时间相对来说还算早的,但自己复习联考的时间却算不上太多。原来MPACC的初试也是四门,有政治和专业课,我听从论坛上一位11年考入上财的前辈建议,报考了9月份的CPA会计和财务管理科目的考试。在上半年里,学校的专业课程也很多很难,加上还有党课、商务英语的学习,自己也就决定暂且不去管联考的复习,把有限的时间用在了英语(以记单词和做阅读模拟题为主)和专业课(这里只的是会计和财管,因为这两门几乎可以涵盖了上财MPACC之前初试专业课的内容)的学习。而从那时候起,一直到考研初试结束,英语的学习几乎一直都没有间断过。

放暑假之后,我买了11年的机械工业出版社的MBA、MPA、MPACC联考综合教材,花了一周的时间做完了数学和逻辑,看完作文,加上论坛上的很多人的介绍,大体上明白了

管理类联考究竟有什么样的题目。在7月下旬,我参加了济南市高联考研的管理类联考暑期强化班。时间上,数学9天,逻辑3天,写作2天。

8月上旬,联考强化班上完,自己花了一周的时间整理笔记。那时候也知道MPACC初试不考政治和专业课了,但我觉得CPA都看了不少了,就坚持考完吧。所以在8月中旬到9月下旬,自己一直在拼命看那两门注会,也没有再花时间用在联考的准备上。

国庆节期间,我参加了一个英语强化班,也慢慢开始对联考的复习。但在10月份到11月上旬,自己花了不少的时间,去几个不错的单位应聘了一圈。这一段时间是挺重要的,很庆幸自己没有太过于分心,基本上是上午去面试的话,吃完中午饭就回自习室学习。也是从国庆节开始,我的作息基本上固定下来了,早晨7点起(汗,确实有点晚,一直起不来更早),晚上10点45分左右回宿舍(11点关门),如果有面试安排就抽出时间去一下,或者头一天晚上在宿舍准备一点材料。就是在那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把联考的基本重要的参考书做完了,汉语作文也是从10月下旬开始写起,英语真题也认认真真过了一遍。

11月下旬之后,工作的事情基本上不用考虑了。全身心投入联考和英语的学习。除了辅导班的笔记和自己买的参考书要学通,我先后买了机械工业出版社和太奇的联考和英语模拟试卷,开始做套题。12月份开始定时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是注意要把每一道做过的题学透,作文也要坚持写。要注意时间的安排和常见错误的积累。从12月下旬到考试前,自己一直保持做题的习惯。当自己真的置身于考场上的时候,由于做过的套题已经很多了,所以做题的节奏把握的比较好,这也可能是自己发挥不错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初试所用书籍汇总(个人经历汇总,非全部推荐):

入门:《联考综合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我买的2011年版),只是用来了解联考内容

数学:

《联考数学完全攻略》,高等教育出版社,张凯主编,推荐度:2星,评价:较为简单,基础入门所用;

暑期强化班笔记,个人认为很有用,但难有推广性,着实遗憾;

《联考综合能力数学高分指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陈剑主编,推荐度:5星,评价:难度循序渐进,很多题目与真题难度相仿,方法较好,适于作为主要的参考书目;《数学分册》,机械工业出版社,这一本是一起考研的研友所用,自己只是借来看过,但内容也很详实,作为主要参考书目亦可。

逻辑:

暑期强化班讲义,大体上了解逻辑题目所需知识和方法;

历年真题,包括联考、在职MBA,推荐度:5星,评价:真题是最最重要的,要每一个题目所用的方法都熟练;

《联考逻辑精点》,高等教育出版社,赵鑫全主编,推荐度:4星,评价:方法篇很不错,但后面成套练习没有讲解,答案错误不少;

写作:

《写作分册》,机械工业出版社,赵鑫全主编(不是给他打广告,暑期辅导班写作课老师,自己做广告不少,便买了他不少书,⊙﹏⊙b汗),推荐度:4星,评价:只买了这一本,难以做出比较,但内容还不错;

管理类联考考试大纲,从同学借来看过,对作文的要求很详细,需要看;综合题:

《联考模拟试卷》,机械工业出版社,推荐度:4星,评价:难度和真题比差不多,做多了之后就感觉简单了,答案讲解详细,作文也不错,有范文。

《联考模拟试卷》中公教育出品,推荐度:1星,评价:我是再做完机工版的之后买的,后来就后悔了,题目质量不高,作文完全没法看

太奇联考模拟试卷,论坛上所分享,做了几套。题目不错,难度略高于机工版,作文有少许硬伤。

英语二:

新东方考研单词(红宝书);

新东方进阶版考研阅读模拟题;

高教版考研考研阅读模拟题提高篇;

高教版历年真题及详解(黄宝书);

考研模拟题两本(英语一使用,书店里应该多得是,就是买来练手的,大家随便选就是);

考研作文一本(长喜英语,名字叫《作文周计划》),作基础训练;

托福作文,从图书馆所借,纯做积累,一周时间看完,做好笔记,归还;MBA、MPA、MPACC联考作文专项训练,曹其军主编;

《联考英语模拟试卷》,曹其军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推荐度:4星

太奇英语二模拟题,论坛上所得;

(英语材料很杂,而且大部分与学术差不多,所以没详细介绍,大家自己好好复习就好,方法问题下面会做介绍)

单科方法介绍(自己总结,希望能对后来人有所帮助):

联考数学:注重做题方法,积累做题技巧,训练速度

坦率地说,联考数学是很讲求做题技巧的。暑期辅导班上的数学老师都说,联考数学考的就是智商。这虽然听起来不是很舒服,与我们传统观念里讲求个人能动性的理念有些冲突,但在很大程度上,联考数学的确需要很好的思维能力。我和我身边的很多一起考专硕的同学,对于联考数学的一致反映就是时间紧,很多题目都是可以做出来的,但花的时间太多,在考场上会影响整场考试。不过,我也认为,如果加强训练,同时注意寻找不同题目之间的相同点,那些技巧终是可以掌握的。

不得不说,暑假的辅导班在数学上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当时是9天,据说今年要改为4天了)当时我用材料的是班里一起采购的高教版的联考数学完全攻略(张凯等主编)和老师发的一点讲义。那本书本身难度不大,但老师所讲的课程很不错,包括每一部分的重要知识点和常见题型。九天的时间里,自己记了一本笔记,而且每天八小时的数学学习也使自己的基础打的非常的牢固。如果大家不去上辅导班的话,也建议买一本知识讲解详细的参考书(我并不知道那本符合这个条件),因为那些知识是做题的基础。在后面几个月的复习中,我把笔记看了至少三遍,里面的每一道例题都认认真真的做。

在下半年的时间里,数学一直是边做题边积累,在做陈剑的那本高分指南时,自己会标记上哪道题目比较好,甚至有很多题目上会贴上便利贴,上面写上所用的知识点和易错点(这些都是我自己思考,如果我是出题人,我会在哪些地方设置陷阱)。经常性的翻看自己原来做过的题目和记录,有利于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做题速度。联考考试3个小时,时间对每个人都很紧。能够在保证正确率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提高速度是得到高分的必要条件。数学题目一共25道,辅导班和参考书上推荐的数学用时是1小时15分钟左右,但我在做模拟题的时候基本上都控制在50分钟以内,包括在考场上也在1小时内完成,这给我留了足够的时间开构思作文。不过,我认为这一点着实很难,需要对题目足够熟悉,而且方法的运用要很熟练,也少不了灵感的偶尔眷顾。

我虽然自认为做过的题目不少,但在考场上也遇到了几道没见过的题目,但当时着实发挥不错,那几道比较难的题目,也都通过方法的转换做了出来,而且只比平时多花了几分钟。

联考逻辑:揣摩出题人的意图

可能每个人看到上面的那句话都会感觉很无语,但中国的教育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知识的积累当然也很重要,至少你需要掌握那些逻辑题目需要什么技巧(几乎每一本逻辑辅导书都会介绍,而且内容差不多)。

所以,一本合格的参考书是必须的,那些分析逻辑题目所需要的方法需要理解,同时在做题的过程中得到锻炼。我一向很推崇真题,包括历年联考和在职MBA的题目,近几年的题目一定要做的很熟练,要明白每一道或每一种题目所用的知识点在哪里,并通过做一些模拟题得到检验。随着练习的增多,到最后,我在思维中已经形成做题惯性,即当题面读完,便知道正确选项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当然,每道题目的知识点可能会有多个,很多情况下的答案也往往难以让人信服(因为逻辑考的是人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每个人都有所不同),这时候,我选择的方法是和一起考研的人讨论,把我的思考说出来,大家一起找出其中的问题所在,这有利于减少固有思维定势,更好地拥有做题时需要的思考模式。

逻辑题目在联考中所占的时间不多,30道题目,大约在50分钟内做完即可(好像辅导班和教材中推荐的是1小时),而且时间上不会差异太大。考研题目和平时做的真题和模拟有很多相似,所以我认为分值不会拉的太大(相对于数学)。平时如果能保证较高的正确率的情况下,考场上应该也会比较顺利。

联考作文:日常训练必不可少

众所周知,联考作文分为两篇,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也可以说是小作文和大作文)。论证有效性分析一般是给你一段论证(一般能看出论点、论据和论证),寻找其分析的漏洞。而论说文是给你一段材料,让你谈看法。

论证有效性分析的重点是寻找其漏洞,并用合适的论证说明其不合理的原因。其重点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非写作。

论说文是我最头痛的一个环节,很多人也有类似的想法。大家大多数人在大学前几年中几乎都不着笔墨,日记也都是寥寥数笔,或在校内等交际网站侃侃而谈,真正有中心有思想的文章未尝写出。而联考作文在猛看起来很像高考作文,这唤起了很多人的痛苦记忆。但是,论说文还是要比高考作文要简单的。首先是因为论说文在审题上不会出现什么偏差。虽然模拟题中出现过很难理解的材料,但历年真题材料都是很直接的,褒贬鲜明,自己只要提取精炼出题人所给的中心即可。

另一方面,联考作文的模板性很强。小作文的模板比较固定。而大作文的话,书中一般会给出几个常用模板,大家选择一个自己认为最适合自己使用的即可,在后面的练习中,将每一篇文章都按照模板的结构来写即可。个人认为,在时间充裕的前提下,可以多准备一个模板,以防止考试题目所说中心难以装入自己最常用模板。(我也多准备了一个模板,但考试的时候没有使用,还是用的最常用的那个)

准备考研作文的时候,有下面几点需要提醒大家:第一,一定要动手写,我身边的不少考CC的人都是只动眼不动手,看了不少作文和素材,但就是不愿自己写来试试。事实上,真正写起来会发现很多差别,比如时间的安排,语言的组织等等,只有发现这些问题,才能

进一步寻求改善。我在最后一两个月里,开始使用方格纸(带方框格子的稿纸)写作文,写了3本稿纸。有段时间几乎每天一篇小作文一篇大作文。

第二,要注意积累,小作文需要积累的是材料常见漏洞类型,而大作文需要积累案例,因为在分析的时候,举一些例子总可以显得更有说服力,而且例子也比单纯的论证更好表述。但这并不是要求每个人每天都拿着素材本死记硬背。坦白的说,我从来没有刻意的寻找过案例。在我看来,灵活的使用案例比知道很多案例更有用,比如苹果公司的案例,你可以说他是坚持(坚持自己的用户体验),也可以说是创新,也能说乔布斯的以退为进,也能说和微软在竞争中的相互进步,等等等,不胜枚举。

第三,要注意对写过作文的改写。我和一个研友会交换各自的作文,由对方进行点评,商量每一篇材料最准确的立意应该是什么,某一段话是不是表述准确,所用的案例是不是存在常识性错误。然后,把认为毛病比较多的文章重写一遍。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升华的过程。每个人写文章都有惯性,有些话自己说的很熟,但别人不见得会理解。加强交流有利于自己的文章便于理解,自己的论证更加缜密。

英语二:大部分时间参照英语一来复习

MPAcc考英语二,比英语一难度会小一点。我考了84分,不算太高,所以只发表一下个人看法。

在我看来,英语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参照英语一的复习方法来进行,尤其是阅读和完形填空。虽然说英语二难度低于英语一,但由于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应届生考英语二,所以难度会有向英语一靠拢的趋势。英语的复习一定是越早越好,单词量都是需要慢慢来积累的。真题的重要性也是无须我多言的,相信每一个准备考研的人都知道要做熟真题。但真题的范围可能会有理解上的差异。在我看来,英语一的十年真题加上最近三年英语二的真题(因为最近三年才有应届生考英语二)完全足够了,再之前的或在职人员考的英语,参考价值不大。英语二与英语一的主要差异在于阅读B(新题型)、翻译和写作。但难度均小于英语一,这是两者难度差别的主要体现。英语二的新题型多简单,做到全对应该不成问题,也不需要再平时专门买参考书来训练,只要在做模拟题和这三年英语二真题时注意题型即可。英语二的翻译为整段翻译,不同于英语一的句子翻译。这实际上是降低了难度,由于对译文的主要要求变为意思正确、表达通顺,所以给了很多调整的空间。考前要加强训练,可以找人来互改译文,以增强自己的语言表述能力。

作文上小作文的类型可有应用文和summary两种,但这三年均考的是书信(即应用文的一种),但不可放松对summary的写作训练。大作文以图表作文为主,自己平时的读背和写作训练有助于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惯性(也可以理解为自己的模板)。

总结:

专硕初试虽然只有两门,但由于报考者众多,所以难度并不算小,大家切不可掉以轻心。联考综合科目的复习是入门难,入门后觉得难以提高,所以需要足够的耐心和适度的谦逊,要仔细寻找自己依然存在的薄弱环节,加以补充,一点一点地提高自己的正确率和稳定性。

写这一个帖子,希望自己能够给后来的考研人有所帮助。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可以在下面提出,我会尽力回答。

最后,要感谢去年下半年跟我一起复习,一起讨论题目、互改作文的一位同学,你的鼓励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无论你在考研上能否得到最后的成功,都祝愿你未来一切平安。

第四篇:2017年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参考书目(专硕书目)

力比多学院 http://bbs.libidos.cn/

2017年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考研参考书目(专硕书目)

四川师范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始于1979年,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于 1996年获得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被批准为全国第二批、四川省第一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2006年被批准为 博士授权单位,同时获批中国古代文学、基础数学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学校现有2个国家级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4个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学 科,2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7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部级研究机构和重点实验室,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哲学、文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十大学科门类;同时还有教育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艺术硕士、体育硕士、工 商管理硕士、翻译硕士、工程硕士、旅游管理硕士、法律硕士、应用心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等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力比多学院老师提醒大家,四川师范大学2017年心理学考研参考书目是指定的:

045400应用心理参考书目(专业学位)

初试参考书

①《普通心理学》,彭聃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

②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 ;

③《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复试参考书

①社会心理学:金盛华

②人格心理学:美JerryM.Burger著,陈会昌译:《人格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年版。

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

力比多学院 http://bbs.libidos.cn/

①心理统计学;②心理学史。参考书目:

①《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徐建平,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②《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叶浩生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跨专业加试参考书

①心理统计学;②心理学史。

①《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徐建平,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②《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叶浩生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心理学参考书是必备资料,知道了院校参考书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院校大纲和从历 年真题中总结出的院校考察重点来进行复习了。每本书应该花多长时间学习?复习到什么程度?是否需要制定复习计划吗?不让这些问题成为你复习的阻碍,力比多 学院老师将根据你的问题给予帮助,让考研复习事半功倍!

第五篇:小教推荐书目

1、《逃逃》《一个小孩的心灵史》秦文君

2、《爱弥儿》卢梭

3、《卡尔·威特的教育》[德]卡尔·威特/著 刘恒新/译

4、《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美)吉诺特 著,张雪兰 译

5、《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

6、《妞妞》周国平

7、《窗边的小豆豆》(日)黑柳彻子 著;赵玉皎 译

8、《好孩子好习惯》孙云晓

9、《童年的秘密》(意)蒙台梭利 著,霍力岩 等译

10、《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

善的本质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生命达到其最高度的发展。恶的本质是:毁灭生命,损害生命,阻碍生命的发展。――史怀泽。

下载小教专硕(数学)阅读参考书目清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教专硕(数学)阅读参考书目清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北师 学科教学(数学)经验谈 专硕

    北师学科教学(数学)经验谈 成功者有成功者的经验 而下面讲的不是成功者的经验 我只是希望别人不会不我的后尘 线性代数无计算题 数分计算题分别为求极限 求导 第一型曲线积分......

    专硕实践报告(★)

    电气类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总结报告报告题目:姓 名:学 号:工程领域:校内导师:校外导师:撰写日期: 拟实践方向: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电子变换技术等方向......

    书目阅读清单

    《麦肯锡方法》(是麦肯锡合伙人所著,对训练条理的思维十分有帮助)《怪诞行为学》(活生生的案例深刻洞察人的非理性)《干法》(稻盛和夫著,稻盛和夫是日本商界4圣仅存的一位,一共打造......

    管理书目清单

    管理学/Management 1.《管理学》(第11版):斯蒂芬·罗宾斯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 2.《管理:使命、责任、实务》:德鲁克,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 3.《公司的概念》:德鲁克,机械工......

    新传专硕考研经验

    天道酬勤,功不唐捐—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18考研经验贴 本人本科汉语言,跨考新闻与传播专硕,报考人数225,初试380,排名第10。回顾这一年的考研经验,我真的觉得有一个人给你指引,......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硕介绍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硕介绍北京师范大学是全国首批招生心理学专硕的院校之一,北京师范大学是一所985高校,心理学目前全国排名第一。北京师范大学大学从2011年开始招生心理学......

    专硕开学典礼新闻稿(定稿)

    我院首届专业硕士开学典礼暨兼职导师致聘仪式隆重举行 9月10日上午9:00,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首届专业硕士研究生开学典礼暨兼职导师致聘仪式在南开大学爱大会馆二楼报告厅隆重举......

    华中农业大学专硕参考书目

    2011年风景园林硕士(MLA)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风景园林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养要求。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