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 地方课程 《丰富的云南特色物产》下册2017
地方课程《丰富的云南特色物产》教案
(三年级下册)
学校 新村小学 年级 三年级(下)教师 张志富 2017年3月1日
一、丰富的特色产物
【教学目标】
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三年级下册《丰富的云南特色物产》教学设计
1、知道并记住云南有哪些美称。
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最熟悉或感兴趣的有关云南的事。【教学重点】
知道云南这些美称得来的原因。【教学难点】
让学生感受云南丰富的特色物产,激发其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学生结合课前准备,谈谈自己最熟悉或感兴趣的有关云南的事情。
2、揭示课题:丰富的特色物产
二、探究学习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1)云南都有哪些美称?(2)这些美称形成的原因?
(3)课文中介绍了那两处美景?云南著名的特产之一是什么?课文中还介绍了那些云南特有的美食?
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
(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2)全班交流汇报。
三、教师小结。
二、琳琅满目的农林产品
1、名扬海内外的茶叶、烟草 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三年级下册《丰富的云南特色物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云南有哪几种茶叶和出产地。
2、让学生认识云烟在在我省经济收入中的重要地位。【教学重点】通过看汤色、品味道,辨别茶叶的优劣。【教学难点】让学生烟草的重要经济地位。【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让学生说一说在平时的生活中喝过些什么茶?这些茶都产自哪里?
2、揭示课题:名扬海内外的的茶叶、烟草
二、探究学习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
(1)茶树的发源地在什么地方?云南有哪些茶叶?(2)这些茶叶的主产地在哪儿、具有哪些特点?
(3)云烟有哪些品牌烟卷?为什么云南非常适合种烟草?云南特有的、品质最好的烤烟是哪种?
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
(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2)全班交流汇报。
三、教师小结。
2、争奇斗艳的花卉
【教学目标】
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三年级下册《丰富的云南特色物产》教学设计
1、知道云南的八大名花及花卉资源。
2、让学生认识斗南花卉市场及重要的经济地位。【教学重点】 认识云南的花卉资源。【教学难点】
知道昆明呈贡斗南花卉市场的重要经济地位。【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学生说一说自己最喜欢那些花?
2、揭示课题:争奇斗艳的花卉
二、探究学习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
(1)为什么说云南观赏花卉资源十分丰富?云南被誉为什么?(2)云南的八大名花分别是什么花?(3)干花的做法及特点是什么?
(4)斗南花市闻名中外的原因是什么?它在什么地方、被人们誉为什么?
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
(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2)全班交流汇报。
三、教师小结。
3、四季飘香的热带水果
【教学目标】
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三年级下册《丰富的云南特色物产》教学设计
1、知道云南时鲜水果品种繁多、四季不断的原因。
2、让学生认识云南部分水果的生长环境及特点、用途。【教学重点】
认识水果的生长环境及特点、用途。【教学难点】
知道云南时鲜水果品种繁多、四季不断的原因。【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出示一些水果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让学生说一说这些水果产自哪里。
2、揭示课题:四季飘香的热带水果
二、探究学习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
(1)云南时鲜水果品种繁多、四季不断的原因是什么?(2)课文中介绍了哪些水果?
(3)这些水果产自哪里?它们的特点和用途是什么?
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
(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2)全班交流汇报。
三、教师小结。
四、课外实践活动: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水果制作水果色拉或水果拼盘。
4、香甜浓郁的咖啡、蔗糖
【教学目标】
1、知道咖啡的生长环境、特点与用途。
2、让学生知道甘蔗的生长环境、特点与用途。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三年级下册《丰富的云南特色物产》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知道咖啡的生长环境、特点与用途。【教学难点】
知道咖啡的生长环境、特点与用途。【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出示教材第18、19页的插图让学生欣赏,让学生自己谈谈对咖啡和甘蔗的认识。
2、揭示课题:香甜浓郁的咖啡、蔗糖
二、探究学习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
(1)云南小粒咖啡的生长环境是怎样的?有哪些特性?小粒咖啡具有哪些优点?
(2)有几种类型蔗糖?蔗糖是怎样加工出来的?(3)为什么说甘蔗是云南颇具发展优势的经济作物?
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
(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2)全班交流汇报。
三、教师小结。
四、课外实践活动:
品尝云南小粒咖啡,与其它咖啡比较,说说口感有何不同。
5、稻花飘香鱼满仓
【教学目标】
1、知道各种鱼类的生长环境、特点与分布位置。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三年级下册《丰富的云南特色物产》教学设计
2、让学生知道贡米的种类、特点。【教学重点】
知道各种鱼类的生长环境、特点与分布位置。【教学难点】
让学生知道贡米的种类、特点。【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家吃的米是怎样来的,都有些什么特征?自己还知道哪些鱼类?
2、揭示课题:稻花飘香鱼满仓
二、探究学习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1)课文介绍了云南的哪几种鱼类?
(2)这几种鱼类分布在哪些地方?它们都具有哪些特点?(3)云南高原坝子的贡米有哪几种?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
(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2)全班交流汇报。
三、教师小结。
四、课外实践活动:
收集自己喜欢的鱼的图片,制成图册与同学交流。
6、鲜香诱人的食用菌
【教学目标】
1、知道部分食用菌的特征及用途。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三年级下册《丰富的云南特色物产》教学设计
2、让学生知道食用菌的营养价值。【教学重点】
知道部分食用菌的特征及用途。【教学难点】
让知道部分食用菌的特征及用途。【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野生食用菌,都有些什么特征?
2、揭示课题:鲜香诱人的食用菌
二、探究学习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
(1)课文主要介绍了云南的哪几种野生食用菌?(2)这些食用菌都具有哪些特点和营养价值?
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
(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2)全班交流汇报。
三、教师小结。
四、课外实践活动:
1、让学生说一说还知道哪些野生菌?
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捡菌经历。
三、疗效独特的珍贵药材
【教学目标】
1、知道云南是“药材之乡”的条件。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三年级下册《丰富的云南特色物产》教学设计
2、让学生知道课文中五种药材的特点和作用。【教学重点】生知道课文中五种药材的特点和作用。【教学难点】生知道课文中五种药材的特点和作用。【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中草药材,它们都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2、揭示课题: 疗效独特的珍贵药材
二、探究学习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
(1)课文主要介绍了云南的哪几种珍贵药材?(2)这些珍贵药材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3)这些珍贵药材具有哪些特点和作用?
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
(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2)全班交流汇报。
三、教师小结。
四、课外实践活动:
学生以介绍云南著名药材为主题做一期手抄报,和同学们交流信息。
四、令人垂涎的风味小吃
1、鲜而味浓汇百珍——滇菜 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三年级下册《丰富的云南特色物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滇菜的种类及特点。
2、体会云南的饮食文化。【教学重点】
知道滇菜的种类及特点。【教学难点】
知道滇菜的种类及特点。【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日常的生活中吃过那些有名的风味小吃,在哪里吃到的?它们具有什么特点。
2、揭示课题: 鲜而味浓汇百珍——滇菜
二、探究学习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
(1)课文主要介绍了云南滇菜中的哪几种?(2)它们各具什么特点?(3)有哪些营养价值?
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
(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2)全班交流汇报。
三、教师小结。
五、璀璨夺目的工艺品
【教学目标】
1、知道“重彩画”、“大理石工艺品”的艺术特点。
云南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系列教材三年级下册《丰富的云南特色物产》教学设计
2、了解其它工艺品特点,体会云南的艺术文化。【教学重点】
了解其它工艺品特点,体会云南的艺术文化。【教学难点】
了解其它工艺品特点,体会云南的艺术文化。【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日常的生活看见过的大理石工艺品?并说一说它们具有什么特点。
2、揭示课题: 璀璨夺目的工艺品
二、探究学习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内容读通顺。
2、教师出示学路指导要求:
(1)课文主要介绍了“重彩画”、“大理石工艺品”的哪些艺术特点?(2)课文中还介绍哪些工艺品?它们的出产地在哪里?(3)这些工艺品具有哪些艺术特点?
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4、小组合作学习:
(1)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情况;(2)全班交流汇报。
三、教师小结。
四、课外实践活动:
做一件能体现云南风情的小工艺品,在班级里进行交流展示。
第二篇:三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三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作为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前沿阵地,通过乡土教材《话说泸州》的实践和探索,既关注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际能力和团队精神中,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二、学生情况分析
这学期我担任三年级(2)班的地方课程教学,通过《话说家乡的特产》的学习,学生了解美丽富饶的地方,感受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增强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家乡的特点、认识家乡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地方。
2、了解泸州人的血缘、地缘和人缘等关系,以及人们对寿命、儿女、财富和地位等态度,调查泸州人的就业观念,职业特点,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为今后就业和发展奠定基础。
3、了解泸州社会阶层的分化与重组,基础设施的根本改善,泸州城市的现状与前景,城市的集聚功能和文明辐射程度的提高,构想泸州的未来,做文明的现代化泸州人。
4、了解泸州的风俗民情、文物古迹、解泸州的地方语文和民间艺术。
四、教学措施:
1、创设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时空。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根据三年级孩子的特点出发,创设各种活泼生动的活动,强调从活动中学习,让孩子在活动中去了解家乡的状况。
2、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重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和社会实践联系,强调从活动中学习,在探究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感知周围事物的特征,让探究成为地方课程学习的主要方式。
3、强调学习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地方课程可与国家课程结合使用,相互渗透;也可单独开设。主要运用观察、信息收集、现场考察、参观访问、讨论、制作、调查、社区活动、专题研究等多种学习形式,掌握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和能力,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第三篇:三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学总结
地方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结束了。为了更好的完成下学期的地方课程教学工作。现将本学期的地方课程教学总结如下:
一、目标实施方面:
1.学期通过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家校联系,配合教育,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注意挖掘其他学科教材的安全内容,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将安全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本学期通过对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学习、感悟和积淀,扩宽学生的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实践领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认识、情感基础,逐步培养其良好的人文素养,塑造其诚信向上的民族气节和人生信念。
2.达到了如期目标:以引导学生获得基本的环境知识、掌握基本的环境保护技术能力、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为曾旨,以自主探究和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使学生获得环境教育。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了安全意识,掌握了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到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养成了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保障了学生安全健康的成长。
二、能力方面
1.提高了有效预防自身安全事故的发生,具备应对安全事故的自救、自护能力。
2.让学生能够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正确的辨别和判断,学会恰当避险。3.初步认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能够做出有利于个人安全和社会安全的行为选择。
4.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能采用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救助他人。
三、教学实施方面:
我在教学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安全发展,着眼于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当然,本学期的安全教育课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教学措施有待进一步改善。我将在下学期的工作中一一更正。使安全教育更加深入人心,让学生学会防微杜渐。排除生活中思想上所有的安全隐患。
第四篇:三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学总结
2013-2014学下学期三年级(1)
班地方课程教学总结
2013——2014学第二学期结束了。回顾这一年,在领导的关心和同事的帮助及自己的努力下,我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完成各项任务,为了更好的完成下学期的地方课程教学工作。现将本学期的地方课程教学总结如下:
一、目标实施方面:
1、本学期通过开展地方课程教育,让学生对云南省的旅游资源有了一些基础的了解与认识。注意挖掘其他学科教材的相关知识,积极云南旅游资源教育。本学期学习《丰富的云南特色物产》学科通过对云南省各地方特色物产的学习,扩宽学生的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实践领域,了解云南省内琳琅满目的农林产品、疗效独特的珍贵药材、令人垂涎的风味食品以及璀璨夺目的工艺品,体会家乡云南的风土人情,在情感上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家乡。
2、达到了如期目标:以引导学生获得基本的南省内农林产品、珍贵药材、风味食品以及工艺品,培养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以自主探究和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使学生获得知识。
二、能力方面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到了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的方法。
2、培养了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
三、教学实施方面:
我在教学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实际,本课程可以不进行书面考试,但要加强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性评价,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和探究。
四、教学成果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经过我的努力,我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别人相比,我的收获甚少,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但我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作为三年级课程之一的地方课程一定能取得长足的发展。
2014年7月10日
第五篇:小学三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2009-2010学第二学期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为解决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就需要地方课程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灵活多样性和实用性。乡土教材是开发地方课程的首选目标。,通过乡土教材《话说滨州》的实践和探索,既关注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际能力和团队精神中,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目标:
1、知道滨州主要的江、河、湖、海的名称,了解所在地的主要河流,调查该河的今昔情况,感受家乡的水美。
2、初步了解滨州城市公园的概况。
3、在体验学习活动中,熟识滨州的特色水果,了解家乡特色水果的知识,以及相关的人文知识。通过开展讨论和社会调查,进一步了解家乡水果的种植、营养和药用价值以从物产丰富中。
三、教学措施:
1、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乡土课要设计多种多样的课堂导入,如:地名导入、人物导入、导入等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欲望。从学生实际出发,课堂练习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在课内完成,不占课外时间。学生反映:地方课程真实而又亲切,总是以家乡的东西,深深地吸引着我们。
2、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乡土教材的内容大多是学生较为熟悉的学习素材,乡土内容既有精髓又有糟粕,地方情况又在不断发展之中,于是当教师的要有很高的辨析力,保持高度的机动性。学生对教材的认识又可能不比教师差,因此担任该科目的教师要利用这一特点,把争议性和动向性问题,交给学生思考和讨论,而不是直接灌输答案,有利于学生在讨论或调查澄清的过程中,开动脑子,处处反思,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际能力和团队精神
要转变教师即是知识权威的错误观念,让乡土课程的教学能得到各层面的支援,如家长、老前辈,等。因为要将乡土课程教好,非单一教师的能力所能完成,它必须结合社区、家庭的资源,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益。我们采用“问问别人”方式,让学生回家了解一些本地情况,上课时又相互介绍,相互补充,以达到家庭、社区资源的结合,也培养了学生社会实际能力和团队精神。
5、不断加入更多的新鲜内容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要不断将“变化”的材料充实到教材中。除了传统内容,还要补充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本地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成就等更多新鲜内容,使乡土教材内容常教常新,不会成为过时的教材。
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