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时间:2019-05-15 04:35: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也谈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渗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也谈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第一篇:也谈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也谈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语文教学是各学科中最复杂,可塑性最强的一门学科。语文学科既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又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它的育人性很突出。育人的实质就是要在教学中始终以人为本,目的当然是培养健全的健康的人。语文课堂教学心理教育的渗透当然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课堂认识的学习、情感的培养与行为技能发展的活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呢?

一、要培育可渗透的“土壤”

渗透就是要摆脱生硬的说教,渗透的最高境界应是“润物细无声”,达到这种境界首先在师生关系应理顺。师生关系应该是和谐的,师生之间情感应是相通的,师生原先呆板的“你”、“我”应置换为“我们”,师生心灵沟通不应存在心理上的障碍,可以共享成功之喜悦,共担挫折之苦恼。其次,我们的目光不应急功近利,不要指望立竿见影,要有足够的耐心与信心,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要指导学生的发展方向。第三,创设参与情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任何知识技能乃至情意因素,只有经过主体内化才能养成,这就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兴趣是最好的会师,是孩子成长中才能的信号与象征,显示着巨大的潜力,因而,创设情境、引导兴趣,是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办法,要让孩子成为教学的主角。教学《将相和》,我让自己来演文中的三个小故事,学生在思索、表演中感受到了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的精神品质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品质以及两人共有的爱国精神,还有将相团结合作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二、抓住有效渗透的“时机”

1、看似不经意,实为精心设计。课前教者要对各科课堂教学精心地进行设 计,语文教学尤为如此。在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渗透并非顺手拈来,而要适应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教学《黄河的主人》这课时,我设计了一个“核心”问题——“在波涛汹涌的黄河上,羊皮筏子上的乘客为什么能做到谈笑风生?”学生解决问题时自然想到艄公,想到他面对黄河波涛滚滚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此时渗透“面对困难,就要有克服的信心与勇心”就显得水到渠成,学生自然能够接受。这对学生如何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不就是个明显的触动吗?

2、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激发智慧的火花,进行有效渗透。

这对教者的要求比较高,要求他们要有敏锐的判断力,在教学中是个有心人。如我校石红丽老师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文中第三节有“他们的身上散发着太阳的香气息”,有个学生说“香”字表现了冰心奶奶对儿童的喜爱,学生继续发挥说“冰心奶奶非常爱孩子,她写不少关于孩子的文章,可以说她有这种爱,才写出这么美的文章。”石老师这时抓住机会:“是啊,正因为有爱,世界才这么美好,正因为爱,孩子在她眼中才是一群小天使。”的确,有了爱,世界才这么美好。石老师真是教于无意间,润物细无声。

三、把握渗透的主要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每篇文章皆为精挑细选。文以载道是其特点,心理教育文亦可载之。联系到新时期特点,我觉得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培养分工协作的团队意识

由于时代的发展,独生子女问题尤为突出。他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坐惯了“小皇帝”,自我意识太强,太自我,这与时代的要求是有很大距离的。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群体的品质,进行心理渗透。例如《将相和》、《地震中的父与子》中动物为了生存而作出的生死抉择。如《学会合作》中外国专家来我 国做的逃生实验,无一例外阐述了个体与集体的关系,这不是空洞的说教,这是给人心灵带来震颤的美文。如果再辅之以集体实践活动,相信会有很好的教育效果。

(二)锻造坚定的意志品质

要实现理想,就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阻险,就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就要有不怕失败的耐性力。这方面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进行心理渗透是必要的,我们在教学中要挖掘教材中人物耐挫、坚韧的品质,挖掘他们在困难面前永不言败的决心和勇气。例如:《鲁宾孙漂流记》,一次一次的失败铸就了他坚韧的品质,也造就他伟大的成就。《詹天佑》中小强记忆中那令人难忘的一夜揭示了“海边的孩子不喝点海水就长不结实。” 这些都使孩子懂得面对困难的挑战,需要顽强的意志品质。

(三)具有爱心、积极向上的情感

青少年学生的情感正处于急剧变化时期,其情绪状态带有很大的情境性。我们应该能注意到由于家庭、社会以及学校的一些因素造成一些孩子的心理不健康,他们孤僻、消极、游离于集体之外。对他们批评说教的效果不会太好。我们在运用集体的力量外,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的确要充分利用教材赋予人物的积极情感因素,引导学生体验,从而获得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三克镭》中居里夫人

《猴王出世》中美猴王机敏勇敢,敢作敢为的品质,充分感受其人物外在形象与内在品质,获得情感的陶冶和心灵的荡涤。《梅花魂》中外公炽热的爱国情与《鸟的天堂》中的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鸟的天堂的赞美都给学生以启发。事实上这些都深深地打动了孩子。

(四)不断自省,学会生存

人活在世上,有太多的不如意,因为不顺心,就埋怨环境,就埋怨他人行吗?显然这不是正确的心态,社会的现状、信仰的危机,经济大潮的冲击深刻地影响着。该怎么办,只有先适应环境,再来改变环境,只有战胜自我,才能战胜一切。《鲁宾孙漂流记》中,《诺曼底号遇难记》主人公哈尔威船长以其人格魅力震撼人们的心灵。《三克镭》中居里夫人大公无私、关爱全人类的博爱精神和伟大人格令人佩服。她无私回报社会,感动了世界。《山谷中的谜底》告诉人们有时需要“弯曲”。这些都是教育的宝贵素材,我们要充分运用这些,渗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怎能不显著?生存危机产生动力,自省才能不断进步,只有了解自己、了解世界,方能心境平和,气魄宏大,才能感受到互助互爱的重要与珍贵。

教育以人为本,心理教育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语文教学理应责无旁贷地分担这一重任。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培养语文素养的同时注意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为教育真正成为培养人的教育做出其应有贡献。

第二篇: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不良思潮影响着在校的小学生,再加上现在大多数是独身子女,诸多的心理问题困扰着学生。学生中常出现嫉妒、自私、自卑等不健康心理。而语文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人文精神,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很大的优势,下面谈几点自己的做法。

一、通过分析课文内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课文蕴含着热爱生命和热爱生活的主题,表现出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对假恶丑的讽刺。备课时,教师就应该特别注意这一点。

如四年级《搭石》这篇课文,主要讲“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小溪的两岸。进入秋天,人们会找来一些石头,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无论是谁,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青人总要背老人过去。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家乡的人们无私奉献、尊敬老人的心灵“美”。针对班级中那些在平时自私自利、不关心班集体的学生,让他们说一说能够从课文中感受到哪些“美”,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又发现了哪些同学心灵很“美”,让他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从而受到良好的心理教育。

二、通过作文教学,渗透心理教育

如学完四年级课文《乌塔》一文后,让学生想象写“假如是你,你能够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游历欧洲吗?你会出去自己挣旅费吗?”根据这样的提示写一篇短文,学生写作情绪明显高涨,写作欲望强烈,写出了很好的作文。有些学生写到:“我真佩服14岁的乌塔,她那么小就独自一人游历欧洲,她一个人不怕危险吗?她爸爸妈妈不担心吗?我长这么大了,还要妈妈给我洗衣服,有时还要爸爸给我整理书包,我什么事也要爸爸妈妈帮忙,更别说像乌塔一样出去旅游、出去挣钱。我要向她学习,她太了不起了„„”在写作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的和自己进行比较,知道自己身上有哪些缺点,从而受到良好的教育。

三、通过丰富多彩的趣味语文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人教版教材中,每一单元的口语交际的内容相当丰富,有让学生讲自己编的童话故事,有保护文物的看法,有观察图进行对话,也有趣味语文故事。另外,还可以通过作文竞赛、朗读比赛、课文阅读等形式充实语文教学内容,延伸语文教学的触角。如教师组织学生阅读一些好的课外书,读完之后,专门开一个座谈会,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从中学到了什么。学生表现的很积极,比如,有的学生说:“我读了《陶罐和铁罐》这一篇童话,知道了铁罐很骄傲,看不起陶罐,结果最后氧化消失了。而陶罐很谦虚,最后保留了下来,成为了文物。我们做人也要像陶罐一样谦虚,不能骄傲。”有的学生说:“我读了《给予是快乐的》这个故事,很受感动,故事里的小男孩很善良,无论什么事都为弟弟着想。我也要像他一样,爱我的家人,关心别人。”

在这些活动中,教师有机的渗透了心理健康的内容,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感动、学会珍惜、学会理解、学会宽容,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能力,陶冶了他们高尚的情操。

第三篇: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心得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梨树中心校 刘 成 明 2010.11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学生来说,家庭和学校是他们活动的场所,他们在学校活动的时间远远多于家庭。学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载体,更是塑造人格、培育个人健康心理和价值观的主阵地。教师的教育方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将来的成长。语文是小学课程中的主要课程,作为母语教育,它是学习其它课程的基础。语文学习的内容最多,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最广,最受学校、家长和学生的重视。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语文教学除了承担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以外,还承担着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情操,健全人格这个基本任务。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更容易让家长和学生接纳及认可。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了当今小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1、语文的学科特点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可能 语文是一门综合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教学语言和文字的同时,还渗透着美的元素。教材内容都是具有感染力和震撼力,可以给予学生心灵熏陶的文章,有很多真实人物的故事,能够使学生体验不同的人生,学习正面榜样的良好行为,痛斥反面人物的罪恶行为,树立良好的对错观,在预防自己犯错的同时形成健康的人格。加之栩栩如生 的插图,能使学生时刻体验到自然美和心灵美。

2、语文教学为学生搭建了和谐平等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现在的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对教师普遍持有一种畏惧心理的,而教师在学生中的印象和地位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所讲授课程的接纳力。作为最具有情感性的语文学科,教师应该时刻体现出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有动力学习,也才使学生有勇气表达相关的看法和想法,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交流。通过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生生关系来带动课堂的良好氛围。教师积极的情绪会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消极的情绪则引发消极的情感。积极健康的心理环境,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更愿意学习这一门学科以及接纳教师所讲授的相关知识。而且能使语文课堂教学发挥其心理健康教育的应有功能。

3、充分运用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有效途径。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阅读教学已成为考查学生能力的重要部分。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为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精读课文,学习重点句、段;品读课文,走出文本,扩展视野。教师可以在各个环节中潜移默化地渗 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教学中,将课文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去领悟文章中所折射出来的道理和情感,学会感悟生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可以进行分角色扮演的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让学生融入到角色当中,体会当事人的感受和情感,使学生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想问题,同时在角色扮演中也可以体验到不同的经历,形成正确的角色和性别意识,在他人的故事中学会勇敢、坚强、自信、自尊等正确的人生态度。

4、运用语文课外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课外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语文知识竞赛、演讲、课本剧、语文画报等。教师可根据学习和讲授内容的需要,适时安排合适的内容。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帮助孤寡老人打扫卫生、给老人表演节目、陪老人聊天等,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爱心。在知识竞赛或课本剧等活动中,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加强了与同学的交流。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关系,而且在活动中可以使学生体验到快乐、竞争、自信与合作,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和形成。

5、及时检查作文反馈学生心理

作文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渠道,是学生 心理状态最直接的反应,小学生会利用作文来表达自己的相关想法,教师可以通过作文获知学生的近期心理状态。对于学生的作文,教师要及时回复,给予学生充足的表扬,看到他们的闪光点,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品质。除作文外,教师还应该要求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日记,这是学生抒发情感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将真实的生活经历和想法写在日记中,在抒发他们情绪的同时,可以以此与学生交流,便于发现问题及时开导和解决。

总之,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让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体会、不断摸索、不断创新。

第四篇:在政治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政治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高州市第三中学

何基海

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政治学科教学除了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如何做人之外,还要教会他们怎样去面对将来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挫折,提高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要做到这一点,政治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新课改教育理论,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齐都中学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在积极创造有利于师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环境、培养出具有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德育品质和身心健康的一代新人,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创造、学会做人,塑造学生美好心灵,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素质,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培养和锻炼,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我国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近二三十年来,随着社会变革而产生的一些变化或暂时不可避免地滋生的一些因素,对青少年心理状态产生消极作用: 从家庭方面看,离婚率上升家庭气氛温馨减少,家庭对独生子女不恰当的管教方式,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从学校方面来看,高考升学的压力,频繁的考试,学生分数排队等等,导致竞争激烈,压力剧增,使青少年学生无休止地陷入紧张焦虑担忧挫折等等不平衡状态之中.从社会环 境方面来看,一些黄色淫秽的东西出现,信息渠道的畅通,政府部门一些不正之风,观念的多元化,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导致中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不良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但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还直接导致了他们的品德和心理问题,如厌学、逃学、离家出走、吸烟、吸毒、酗酒、少女怀孕,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或轻生的道路,给社会、家庭、个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在现今时代,注重和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而且非常迫切.二、思想品德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和可行性。

思想品德学科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密切。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就明确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明确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是指向学生传授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以形成他们的思想品德,发展其道德判断能力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活动,它既包括政治教育,也包括道德品质教育。所谓心理健康.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道德情感、道德动机、道德意志、道德倾向性的培养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一些心理品质对于学生坚持道德规范要求、提高道德判断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政治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是不容置疑的。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的缺乏凸显了“渗透”的重要性。我国 目前缺少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有专家统计,如果按照美国心理辅导教师与学生的比例计算,中国所有的师范大学均取一个系专门培养本科心理专业的教师,至少要50年才能满足要求。实际上,国内目前绝大多数中小学都没有专职或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这也是当前学校心理咨询工作不能令人满意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无疑应该是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无疑应当让所有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承担起属于自己应尽的那一份职责。否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便无法落到实处。因此思想品德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责无旁待。

三、课堂教学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一样,要不断地渗透和融合到整个政治教学的全过程,这是政治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和最基本途径之一。特别是要做好与新课程的结合,因为新的课程标准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空前提高,新教材、新教法、新的评价方法都非常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别强调科任老师在各自的教学中,时时处处为学生创造条件,做到全员参与,多途径,多形式地进行,自觉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主要渗透以下五个方面:

1、宽厚、同情心理;

2、诚实、正直心理;

3、开朗、合群心理;

4、顽强、上进心理;

5、勇敢、坚韧心理。在具体实施中,通过训练、辅导、暗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要求教师积极采取和谐、兴趣、成功等原则,创设学生乐学、好学的环境,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和心理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和兴趣,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达到提高和发展学生的心理品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以教师自身为榜样,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感染,运用激励的手段,创设真实的环境,采用直接的感受,通过真诚的交流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引导学生学会教育自我、完善自我。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课外实践活动是政治学科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肥沃土壤。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应该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强化。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和组织安排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心理辅导活动。政治活动课主题新颖、生动,涉及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各方面。如“发掘自己的优点,扬起自信的风帆”、“当别人误解你的时候”、“这是中学生的美”、“做一个战胜自己的人”、“战胜失败”等,通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开发学生的潜能。使许多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大显身手,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树立“人人都能成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五、心理活动课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方式。

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政治学科教学中我们主要以心理活动课为主。通过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心理活动,把要传授的心理知识寓于活动之中。为学生创造展现自我的天地、体验成功的乐园。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做到心理认识与行为指导同步。在活动中坚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过程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注重指导学生解决成长中所遇到的较为普遍性的问题,注重培养学生开朗、乐学、自主的健康人格,提高学生 校园生活的适应力,让学生学有所知,看有所得,动有所获,玩有所乐。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心灵得到到真正的放松,困惑和烦恼得到解脱和疏导。

青少年是人生的花季,他们这一个时期所受的教育,不光对他们这一段产生影响,而且影响到他们的一生。高州三中要求教师通过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等多种形式营造心理健康教育宽松和谐的氛围,用知识去填补他们幼小的心灵,用行为去引导他们做人的航向,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最佳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及走向健康人生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五篇: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在中小学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共识,尤其在1999年8月13日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之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积极贯彻文件的精神,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少学校开设了心理辅导活动课,设立了心理辅导或咨询室,举办了家长学校等,这些活动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忽视学科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突出的普遍性问题。因此,有必要深入理解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探讨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实施。

一、教师自身要心理健康

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教学技巧,而且需要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态,因为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要合格地完成这两项重任,自身的心理健康是必要的保证。只有自身心理健康,才有助于促进身体健康,才能在教学中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能为学生树立心理健康的榜样。一个性格开朗、情感健康的教师,往往会以积极的方式对待学生,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因此,要更好地教书育人,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极为重要。

二、教师要保持愉快的心境

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色彩,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心情。教师积极的心境可以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进入兴奋状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们常发现,课堂上学生的活跃程度和教师的面部表情、声音语调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师和颜悦色、笑容可掬,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幸福和友善的情感。教师轻松愉快的情绪、期待信任的眼神、自然亲切的动作还会使学生备受鼓舞,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有助于培养健康的情感。这就是为什么学生在不同教师的课堂上表现很大差异的原因。当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课堂教学时,积极开动脑筋思考,课堂效率高,教师和学生之间也会产生更多的相互尊重与接纳。

三、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化教育

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育应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古人很早就提出要因材施教,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智力、情绪、意志、人格、人际交往能力等的全面把握,了解学生的优势与不足,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化教育。比如,对于性格内向、总喜欢一个人行动,极力避免与他人交往的学生,可以多给他提供一些当众发言的机会,多鼓励他、肯定他,以锻炼他的胆量,增强他的自信心;对于性格外向、热情活泼但做事缺乏耐心的学生,可给他提供一些具有难度的学习任务,以培养其耐心,磨炼其意志。这种针对性的个别化教学,原则上应运用于每个学生,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由于时间、精力、能力等多种原因,至少应对所谓的“问题学生”有意识地运用,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四、要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知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它由教师教的心理环境和学生学的心理环境两部分组成。课堂心理环境表现为融洽或冷漠、活跃或沉闷、和谐或紧张等形式,良好的心理环境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五、要转变教学效益观和教学评价方式

目前,在我国的中小学仍普遍以学生知识、智能的获得为标准,以学生的学业成绩来评价教学效益。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分数)而不关心学生在学习中的成长。不管学生各方面的实际发展如何,只要考得不好,就认为教学是失败的。但是,丰富多彩的世界,培育了人们多种多样的个性,世界的丰富多彩又需要人们具有多种多样的个性。实际上,国家需要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80%以上将要成为高素质的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劳动者。所以,应以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来衡量和评估教学,综合地评价教学质量。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长,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能力,使师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帮助、谅解、信任的和谐气氛中,使学生健康向上地发展。

总之,要实现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必须改变教学因素和条件,不能简单、机械地把两者相加或者随意组合。否则,收效不大。学科渗透可以促进更多的教师学习和运用心理学理论,提高其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心理辅导,有利于在学校中营造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氛围。学生心理辅导单靠心理辅导教师开展工作,孤掌难鸣,势单力薄,学科渗透是一种全员性策略。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育人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育心。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老师都应该是学生心理辅导者。

下载也谈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渗透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也谈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渗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许昌市襄城县库庄二中 田变 21世纪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人才得培养不仅包括身体的、生理的发展,也包括心理的发展。良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健康也越来越关注。这里所指的健康应包括心理、生理两个方面。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探微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探微 精彩,在不断地思索中生成 2009-05-20 15:40:11| 分类: 教学随笔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给予是快——乐的》的三次“旅途” 10月14......

    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

    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 内容摘要: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更够满足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各项教育活动、班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人类已经步入二十一世纪,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当代的青少年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

    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基础学科重中之重的小学语文学科,由于自身的特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优厚的条件。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选好切入点,找准结合点......

    在语文学科中渗透科学教育

    在语文学科中渗透科学教育 张洪艳 【内容摘要】: 在当今科技信息时代,需要具有高科技素质的人才来适应。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告诉我们,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无疑是语文......

    在语文学科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语文学科中渗透环保教育 洪前分校陈晓霞 如何向小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使他们从小就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面对的课题之一。而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渠道,学生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