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开展手工制作 培养创新能力[共五篇]

时间:2019-05-15 04:13: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教育]开展手工制作 培养创新能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教育]开展手工制作 培养创新能力》。

第一篇:[小学教育]开展手工制作 培养创新能力

[小学教育]开展手工制作 培养创新能力

开展手工制作 培养创新能力

手工课是中小学美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它包括折纸、剪纸、布贴、泥塑等,从幼儿园到中小学,手工课都在美术课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现在的手工课主要是学习多种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塑造和制作不同形态的手工作品,来表现自己的意愿及锻炼手的协调灵巧。在实际授课中,一些教师忽视儿童对手工作品造型的认识和审美感受,所传授的只是某种物品的制作方法,而不是向儿童展示不同材料或同一材料在制作上不同表现的可能性,这就很容易造成手工课变为“劳作”课。那么,如何在手工制作课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及创新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呢,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创设开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首先应该创设一个开放性的手工制作教学环境。就是说不拘泥于40分钟的课堂教学,使教育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延长评价时间,给学生创设一种轻松的氛围。由生活实际进行课堂教学,针对具体内容,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导入课题。如:使我感受最深的一堂课——《书签设计》。课前我设法收集了日常生活中各种美丽的书签(包括彩色的叶脉书签、羽毛书签等),上课时我便把这些不

同外形的书签钉在黑板上,供大家参观、讨论、形成一种宽松的开放性气氛。接着用故事的形式大致讲一下书签的由来。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感情自然升华,个个都跃跃欲试露出想亲手制作一个书签的神情。果然在作业时同学们利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出一个个令我感到意外的书签,有些同学制作的书签还具有一些民族气息。我又鼓励学生在课后注意观察,认真动脑,再完成一件有自己创意的作品。这样,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用各种不同材料(如:用树叶、布、瓜子壳等)制作了各式各样的书签,虽然有些不是很精美,但都富有创意,少有雷同,大家看看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心里充满了喜悦,脸上露出了笑容。事实证明,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开放的学习氛围和环境,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尊重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的创作能力。

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儿童通过想象将所感知的形象材料加以分析、综合、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心理素质及能力。艺术贵在创新,手工课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创设让学生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尽情表现、自由创作。比如在指导学生进行制作时,我要求学生树立与众不同的观念,制作与众不同的作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四年级《我造的车》一课中,我先找一些造型各异的示范作品,引导学生欣赏、观察作品的各种表现手法,让学生认识到:一件作品可以这么做,也可以那么做,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这样,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的作品丰富多彩,表现了学生的

个性特征。同时,我还对有特殊构想、制作精致的作品进行点评,对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给予表扬,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手工制作的兴趣。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创作能力,使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独特风格,进而达到创新的目的。

三、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中掌握手工技能。

学生动手操作是学习手工制作的重要环节。学生只有在自己进行操作时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答问题。因此,我尽可能突破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改变教师讲得多、示范得多的现象,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例如:《布贴画》一课中,我先就如何制作布贴画简单交待一下,便让学生动手制作。由于布料的剪和抽丝较一般贴画费时间,单人制作一堂课下来看不到成效,我便让学生分成几个人一组,定好小组长,小组成员共同商讨、相互配合、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特长:有的剪、有的拉、有的画、有的贴……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一节课下来,集体制作的成果就呈现在大家面前。在教学中多让学生自己动手,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从中领悟、摸索,在实践中掌握手工技能,体会成功的快感。

四、运用电教手段,加深理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幻灯、投影仪等各种电教媒体步入课堂,不仅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而且,恰当地使用各种电教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手工制作方法及技巧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树叶贴画》一课时,采

用传统的讲授法,学生很难掌握制作方法,难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作品、介绍制作方法,直观形象,生动具体,可以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制作技巧,进一步思考改进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减轻学生心理压力,增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作业是评价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和课堂教学效果的标准之一,但学生完成的作业(制作的工艺品)并不能完全代表一切,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取经验和教训这才是最重要的。在手工制作中,有些同学担心自己做不好,产生了心理压力。为了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增强学习信心,我注意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只要学生的作品能够表现出工艺品的特点就可以,让学生从像与不像的“旧框”中走出来。美术课作业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应鼓励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大胆地想象、深入思考,在制作中允许反复修改,或用完全不同于常规的方法来制作,根据自己的个性制作出一个“美”的作品。这样学生就可以轻松愉快地学习,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综上所述,上好小学手工制作课,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尊重其个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制作出更多具有创造性的作品。

第二篇:小学一年级手工制作

1、自制手电筒

具体制作方法是:将一只废易拉罐(如露露饮料罐)起掉一头盖子,另一头用圆头榔头敲凹。用厚瓦楞纸板卷起两节一号电池,电池正极朝上、负极朝下装入罐中。找一个合适的塑料盖(如神奇大大卷的盒盖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饮料罐上),在盒盖中央挖一个圆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灯泡插紧为宜。将灯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寻线两端剥去线皮,一端绕在灯座上,另一端从塑料盖侧面扎一个小孔穿出。将塑料盖盖在易拉罐上。检查一下,灯泡、电池是不是紧密接触。到这里一次性手电筒就做好了。使用时,用大拇指把从侧壁穿出的导线按在从拉罐无油漆的焊缝上,手电筒就会发光,大拇指离开导线跳起,手电筒就灭了,使用非常方便。

2、吊式花瓶:

三只相同式样,相似颜色的汽水瓶,洗洗干净,用麻绳捆捆,连接起来,再绑上吊环……就成了一只别有风味的吊式花瓶!

3、雅致花钵:

这只花钵是用什么做的,知道吗?一次性筷子,哈哈……没想到吧?在里面插上些花啊草的,摆在书桌上,雅致极了!

4、精巧小木筒:

模仿传统式木筒的造型,将平常吃完的雪糕棒洗干净,并收集来,拼贴于塑胶容器外围,再加上手提把手的设计,便可制造出唯妙唯肖的精巧小木筒。很是耐看哦

第三篇:浅谈培养小学语文创新能力

浅谈培养小学语文创新能力

【摘 要】伴随新课改的深化发展,当前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越来越受人们关注,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从培养学生的兴趣,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启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多年来的传统教育模式压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目前伴随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创新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所面临和有待解决的问题。小学语文作为教育中的基础课程,老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成为语文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一、培养小学生对与语文学习的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帮助。对于学习学生有了很大的兴趣就能自主学习,也愿意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所以老师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更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例如:在学习寓言故事《刻舟求剑》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对文章阅读后有初步的了解,然后让学生去自由想象当个人找剑时的情境。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他能不能顺利找到自己的剑了?”、“用怎样的方法能够帮助他找到剑了”这样能够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老师从中进行引导,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问题的答案,生动适当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全面的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提升创新能力的同时也能提高课堂效率。

二、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课堂上要摆脱老师在讲台单一的教学输出方式,打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改变老师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形象。老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合作、有爱的关系。老师尽量将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小学生年龄特点进行靠拢,将自己调试到教学内容所需要的状态,在课堂上老师要表现出激情、趣味和爱心,这样不但可以排除学生对老师的畏惧和学习的压力带来的紧张感,活跃课堂氛围,而且愉快、轻松的课堂环境也能够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在大脑在轻松的条件下才能更积极的思考。学生和老师有和谐的关系后,学生才能在老师面前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学习问题敢于争辩,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老师在课堂上多和学生进行知识的交流,在生活上和学生进行问题的沟通,老师和学生和谐、平等的相处,老师只有在和学生融洽的相处中,才会有心理的沟通,才知道学生对于学习真实的想法,方便老师对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再就是可以让学生对老师的喜爱合理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让学生更喜爱语文课堂。学生在和老师合作思考学习中,让学生主动的对知识进行探索,并在实践中懂得运用知识,在遇到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启发学生但想象,培养创新能力

想象就是人体大脑通过对已有表象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改造和加工创造出来的新形象心理活动。而丰富的想象力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生正处在想象力非常活跃的阶段,小学的语文教材每一章内容都是很好的想象材料,所以在教学老师要学会如何促进学生的想象力。

1.画图想象

小学语文总有很多描述性的文章,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文章描写的内容加上学生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用画图的形式表达出来,在画图的过程中既能对文章描写的事物有清晰的认识,也能让学生在脑海想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在学习《黄山奇石》这一课文的时候,文中对“金鸡叫天都》有非常细致的描写,但是在课本上没有配图,为了让学生对作者描绘的景象有深刻的了解,让这种美能够直观的感染到学生,可以将文中的景象通过学生自由的想象用画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就是对“狮子抢球”、“天狗望月”、“仙子弹琴”这些奇石景象在文中只是一笔带过,学生们可以通过名字想象出他们的样子,将其画出来。这样学生对于文章有了自己的想象力,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

2.扩补想象

扩想也就课文内容表达的涵义进行拓展,或者对课文内容进行扩充。比如在学习古诗《山行》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先理解古诗描绘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然后让学生按照对诗的了解,扩充想象,写一篇写景的作文。或者对于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可以让学生对文章的结尾进行续写,或者对文章结局的改编。培养学习创新思维。

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促进创新

学起与思,思源于疑,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大胆的质疑,有不同的意见敢于表达。有时候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相对比较幼稚,但是老师还是要表扬学生的行为,慢慢的让学生思考的程度越来越有深度,老师也可以在学生的质疑和提问中清楚学生在那些知识点上还存在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学生在主动探索去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对于学生发掘出来的问题,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合作学生进行问题的探讨,能够让学生们之间的思想擦出火花,小组合作学习也能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联系学生实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是在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当尽量将语文知识和生活实际进行结合,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

比如:在学习《马踏飞燕》的时候,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可以给学生布置观察目标和观察任务,自己选择一种方法去观察小动物,在不断的观察中才能有新的发现。学生自由对事物有了观察能力,并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才能进行探索,提升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老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提升教学素养,在课堂上和生活中多和学生进行沟通和关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轻松的学生氛围中学习,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运用各种教学形式帮助学生的思维进行扩展,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海旦.让语文课堂充满创新活力――关于培养小学语文创新能力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2:16

[2]贾林勇.独具匠心谋思路 标新立异求发展――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3)[C],2013:1

[3]周传彪.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教育教学论坛,2012,24:280-281

第四篇:小学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者:黎永凯工作单位:瓦鲁学校联系电话:***

摘要:创新能力是人们革除旧事物,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学校要注重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的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形成过程,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

关键词: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一、国内外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创新能力的内涵 现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大多都采用讲授法教学。国内还是国外的小学数学课堂,讲解法虽仍占主力,但其所占的比率在下降,其他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广大师生的欢迎,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最终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大家都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的能力,提倡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儿童的个别差异问题。但国外讲求避免“多次单调的重复”,认为教学方法要注重科学有效,要加强理解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练习和复习要得当。而中国讲求熟能生巧,只有多练学生才能掌握的更牢固。各国改革的步子大小不尽相同,对小学数学教学手段的改革也不完全一样。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人们都很重视应用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为人们越来越发现这些对于小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了。所以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创新能力是人们革旧布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发现矛盾、提出假设、论证假设、解决问题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发现新问题从而不断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等。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主题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基础教育中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数学教师要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二、小学数学中开展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创新是小学生潜在具有的一种朦胧意识,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也

[1]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通过重新组织己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在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创新思维不再令人陌生。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21世纪的今天,国际竞争的核心将是知识创新能力的竞争,成与败将会看谁拥有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教育由于过于严谨、死板,已不适应时代发展。发展学生个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而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培养时代人才的基础。[2]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

[3] 生发展的促进者。” 遵照这样的现代教学理念,教师应创设师生互动的氛围,努力成为

学生发展的引路人。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地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学生驰骋想象,开启心灵,别出心裁,不拘一格,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个性,乐于探索,乐于创新。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可多采用举例、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独特地多角度地看问题,以着意培养学生的“有效”思维。

三、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

1.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学生的自主创造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创新意识的激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的教育环境。这里所致的教育环境主要指课堂教学环境。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培育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也是判断一所学校是否真正推行素质教育的试金石。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中的情绪与教学效果有直接关系,而课堂教学的情境又是影响学生情绪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努力营造一种创新教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使学生在创新的氛围中成为一个真正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角, 少

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观众、听众。这种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过度地突出了教师的主导地位,缺少师生的双边互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走出传统教学模式的误区,努力创设宽松、和谐、民主、合作的课堂教学氛围和师生关系,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4]

学生的创新意识常常体现在一些奇思妙想中,有的也许很幼稚,有的也许太“出格”,但这些都是学生创新思维的萌芽的表现,必须加以珍惜。“教师要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让学生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都有一种轻松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发现、创新的乐趣,时时体验成功的喜悦。” [5] 这样能使学生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地去探索和发现的自信心,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要相信学生智慧的潜能是无限的,教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敢于发表意见,有发表意见的时间和空间,每个学生都有创造欲望。创新教育就是使每个学生都能意识到自己的创造能力、并在创造活动中感受到创造的愉快和欢乐。在教学中,要设法为学生安排“创造”的机会,并使各类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如学生在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时,有这样一道题 “39+23”,我让学生的积极展现各自的思路:⑴39+23=39+20+3=29+3=62 ⑵39+23=30+20+9+3=59+3=62 ⑶39+23=39+1+22=40+22=62⑷39+23=40-1+23=40+23-1 =63-1=62 ⑸39+23=40-1+20+3=40+20+3-1=60+3-1=63-1=62 ⑹39+23=(9+3)+(30+20)=12+50=62 „„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畅所欲言,相互学习、启迪,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探索、发现、创新的快乐。

2.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创新意识

学习的过程首先是一个思维的过程,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对周围的很多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尤其是低年级儿童。好奇心是人类的天赋,“好奇”是创新意识的潜能,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是一种创造的动力和源泉。学生的创新想法、创造活动往往来自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而兴趣和好奇心又往往来自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疑,使学生因 “疑”生奇,因“疑”生趣,去积极探究、创新。

例如,在教学 “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时,首先我用媒体出现可乐罐、礼品盒、魔方、牙膏盒等实物让学生说说这些物体的形状,并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这些都是学生在生活中非常熟悉的物体,这样引入课题,学生的积极性立刻被调动起来。然

后引导学生探究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学生每人都有一套学具,在教学中让学生数一数、看一看、量一量等方法发现长方体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等的特征。我还让学生用小正方体拼出不同形状的长方体,再观察长方体的棱、面的特点。学生那样随心所欲地在课桌上摆弄,看一看,摸一摸,看看能发现什么。那场面可热闹了,学生们个个兴致勃勃,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然后我再引导学生在小组、全班进行交流,介绍自己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参与,对长方体的特点有了全面的了解。我想,一堂好课不仅仅是学生学会某个知识,而应该是一个创新思维的起点。“长方体的认识”一节,学生听到下课铃响时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意犹未尽的神态,发出的是不情愿的长叹,这都说明学生的创新活动没有停止。应该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还在摆弄学具。试想,他们放学后,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会创造出什么呢?我们应该使学生的创造 欲望形成于课堂,满足于课外,伴随着终生。

又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积计算时有意安排三种实验,即:圆锥与圆锥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在紧张愉快的实验思考之后,有学生回答:当圆锥与圆柱等底等高时,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老师给以肯定和赞扬之后,有学生提出质疑:如果圆锥底面积是圆柱底面积的2倍,则高是它的1/2时,或圆锥底面积是圆柱底面积的l/2,则高是它的2倍时,圆锥体积是不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呢?这个问题,同学们可以从实验中解决。(学生利用教师准备好的实验器材,再次进行实验)。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勇于实践和积极探索的精神,促进知识的深化。

因此,结合小学生好奇心强、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鼓励他们多观察、多动脑,最大限度地把学生引导到参与探索新知识的活动中来,在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学会发现和思考问题,了解科学创造的思维方法,从而去体验在学习中发现和创造的乐趣。[5]同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育者要多给学生介绍创新的榜样,利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好奇意识和创新意识,比如,通过给学生介绍阿基米德洗澡时而发现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瓦特从水开时壶盖掀动受到启发而发明了蒸汽机等科学史上的创新实例,鼓励学生敢于幻想,敢于实验。总之,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激发他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时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总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不只是利用数学知识的模仿,而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的形成,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设想,丰富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能得到加强。

参考文献:

[1] 王启东.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数学通报,2001(1):40-50

[2] 王福杰.浅谈数学学科创新能力的培养 [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07(2):78

[3] 王欣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法指导[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07(2):29-30

[4] 董丽华.浅谈小学数学兴趣的保持[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07(2):39-40

[5] 赵华杰.小学数学开放梯队培养创新能力的探究[J].中华现代教育,2007(5):49-51

第五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一、教育教学理念转变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突破首先是从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开始,思想上不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具体教学设计与组织环节就无法渗透这一方面的能力培养。所以教师首先在思想上要转变过来,要深入研究教材与教学对象以及教学方法,将创新能力培养渗透到教学设计与组织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从而为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素养提升奠定基础。教师要深入研究各种成功的教学经验,将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之中,实现自己教学模式的优化。特别要多运用研究式、启发式等新兴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体现出来。教师还要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空间等方面深入研究,寻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契机,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开展思考,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增强能力素养,这也是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综合素质的重要抓手。作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当前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要注重思想理念的创新,善于整合资源和博采众长,想方设法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营造条件。

二、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载体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要立足教材,但是切不可拘泥教材。现行信息技术教材虽然编写较为科学,但是教学对象有着千差万别,教师在把握好教材要素的基础上,一定要结合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以便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创新的动力。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既要立足教材也要拓展延伸,特别是选取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较为紧密的内容,与学生生活有交集或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内容,有机融入进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文字输入以及排版编辑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选择一篇最为满意的作文,输入进入进行排版编辑。这样的教学内容实现了和学生学习的密切联系,他们更加感兴趣。在学习了页面编排的操作要点之后,自己动手设计页面与字体,包括行间距、字间距、字体与艺术处理等等,学生对于自己作品的编排设计中会投入更多精力,对工具栏的研究更为深入,对其运用更加灵活,融入了自己的观点,体现了创新,使其更加美观,操作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绘画也是一项重要内容,教师既要指导学生怎样利用软件工具进行绘图,同时还要赋予学生创新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以合作小组为单位确定绘画的主题内涵,运用软件工具进行操作,体现了信息技术工具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三、教学方式方法优化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抓手

小学生对新生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特别是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大,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优化改进,融入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这也是推动教学开展的有力举措。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走出自己单向说教的状况,尽可能让学生也有机会参与其中,说一说自己学习理解的内容,动手操作相关软件等等。基于这样的考虑,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了示范演示之后,可以安排学生走上讲台进行操作演示,和多媒体大屏幕演示结合起来,给予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同时也在演示中帮助全班同学正确把握相关软件操作的步骤与要点。无论是演示正确的方法还是出现了错误的情况,教师都可以灵活应对,引导学生从正确的操作步骤中巩固加深理解,从错误的操作方式中汲取教训等等。特别是学生操作步骤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不要简单评判,要注重以此为契机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鼓励他们开启思维、积极创新,研究如何解决问题和突破难点,这也是保护学生思维积极性和提高创新意识与能力的重要方法。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还要对学习载体进行创新,指导学生建立合作小组,将学习目标任务交给小组,由牵头学生组织小组成员进行思考研究,大家一起想办法出主意,集中集体的智慧来突破信息技术操作方面的难点,以及拓展思维设计出更为美观的作品等等,让学生在合作研究的环节绽放创新的火花。

四、教学空间资源整合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保障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必须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教师除了抓好课堂讲解与点拨之外,还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延伸与拓展,在更为广泛的空间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创新运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中的许多方面和学生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如上网浏览搜集信息、正确运用电子邮箱等等,教师可以结合这些方面内容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在运用的实践中创新思维与方式,提高运用效果。在上网浏览搜集信息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掌握基本操作要点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分析研究怎样将这一方法手段运用于学习生活之中,如每日在班级发布天气预报小贴士、开设健康生活知识专栏德国。在电子邮箱内容教学中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体现电子邮箱联系便捷的功能,全班同学建立通讯录,相互发送有价值的学习资料实现资源共享等等,让学生将所学运用于实践运用和创新创优的活动中。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学习中拓展视野,提升学习与运用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珠河学校 杨吉福

下载[小学教育]开展手工制作 培养创新能力[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教育]开展手工制作 培养创新能力[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园手工制作活动如何开展

    幼儿园手工制作活动如何开展 俗话说,“心灵手巧”“十指连心”,这说明了手和大脑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而我们认为“儿童的智慧在于他的手指上”,儿童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

    小学手工制作教案 交

    纸花马蹄莲的制作 学习目的:;了解学前专业手工纸花制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学习要求;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利用彩皱纹纸制作马蹄莲;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制作马蹄莲的一般步骤;......

    小学手工制作教学计划(定稿)

    小学手工制作教学计划 为贯彻国家新课标的安排,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努力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技实践能力,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我校开办手工制作课外......

    小学手工制作活动计划

    小学手工制作活动计划 一、 活动目的 为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小学生动手、动脑及创新能力,我校专门组织实施小学生手工制作活动。希望通过活动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

    手工制作总结(共5篇)

    少年宫手工制作总结 为了培养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小学生劳动与手工技能。本学期我校开展了乡村少年宫的手工制作兴趣活动班。我担任手工制作兴趣班的教学。本学期......

    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意识,信息技术的“养分” ——浅谈信息技术中创新能力的培养1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1 龚秋云 摘要: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如何在现代教育中推行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中心的......

    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创新能力是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创新能力培养(共5篇)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创新能力培养 [摘要]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当前教育事业所要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综合分析了我国当前......